小儿发热的中医治疗精品PPT课件
合集下载
小儿发热的处理ppt课件
药;(家庭用) 4、密切观察子在没有去医院前发生高热或 高热惊厥、抽搐时那么是先去医院还是先做 些退热处理? 护士答:对于高热的℃孩子,家长最好先做一 些降温处理,等孩子体温有所下降后再去医 院,到医院后,把孩子在家中发热的情况及 处理情况告知医生即可,把体温降至38.5℃ 一下,对孩子才是安全的。
5. 多饮水,给宝宝喂流质饮食,以保证机体足够的能量及水 分。多喝水以助发汗,并防虚脱。水有调节体温的功能,可 使体温下降并补充宝宝体内的失水。
6
2.药物降温
若孩子发烧38.5℃以上,或者物理降温无效果时就要 用一些退热药,常用的有对乙氨基酚,布洛芬,双 氯芬酸,尼美舒利等。
体温达到39℃以上时,要在医生指导下退热。有 4%~12%的孩子在高热时会发生惊厥,惊厥反复发
16
我们应该怎么处理
4、药物降温:口服退烧药,或将退热栓塞于 肛门。(家庭用)
17
我们应该怎么处理
第五步:及时就医
18
注意事项
1、当孩子意识丧失,全身对称性强直性阵发 性痉挛或抽搐时,家长不要着急抱往医院, 而是要等孩子意识恢复再送医院;
2、经处理,孩子惊厥停止,也要送医院查明 原因;
毛巾或贴降温贴;
14
我们应该怎么处理
2、温水擦浴:用温水毛巾反复擦浴大静脉行 走处颈部、腋窝、腹股沟、肘窝等处,使之 皮肤发红,以利散热;
15
我们应该怎么处理
3、温水浴:水温以32-36°为宜,水量至躯 干为宜,拖起患儿头肩部,身体卧于盆中, 时间以5-10分钟为宜,多擦洗皮肤,帮助汗 腺分泌。
3
如何定义小儿发烧
4
降温的方法
1.物理降温
发热38.5℃以下最好选择物理降温,物理降温方法很多。 1. 温水擦浴。全身温水拭浴或泡澡:将宝宝衣物解开,用温
5. 多饮水,给宝宝喂流质饮食,以保证机体足够的能量及水 分。多喝水以助发汗,并防虚脱。水有调节体温的功能,可 使体温下降并补充宝宝体内的失水。
6
2.药物降温
若孩子发烧38.5℃以上,或者物理降温无效果时就要 用一些退热药,常用的有对乙氨基酚,布洛芬,双 氯芬酸,尼美舒利等。
体温达到39℃以上时,要在医生指导下退热。有 4%~12%的孩子在高热时会发生惊厥,惊厥反复发
16
我们应该怎么处理
4、药物降温:口服退烧药,或将退热栓塞于 肛门。(家庭用)
17
我们应该怎么处理
第五步:及时就医
18
注意事项
1、当孩子意识丧失,全身对称性强直性阵发 性痉挛或抽搐时,家长不要着急抱往医院, 而是要等孩子意识恢复再送医院;
2、经处理,孩子惊厥停止,也要送医院查明 原因;
毛巾或贴降温贴;
14
我们应该怎么处理
2、温水擦浴:用温水毛巾反复擦浴大静脉行 走处颈部、腋窝、腹股沟、肘窝等处,使之 皮肤发红,以利散热;
15
我们应该怎么处理
3、温水浴:水温以32-36°为宜,水量至躯 干为宜,拖起患儿头肩部,身体卧于盆中, 时间以5-10分钟为宜,多擦洗皮肤,帮助汗 腺分泌。
3
如何定义小儿发烧
4
降温的方法
1.物理降温
发热38.5℃以下最好选择物理降温,物理降温方法很多。 1. 温水擦浴。全身温水拭浴或泡澡:将宝宝衣物解开,用温
小儿发热推拿ppt课件
基本方重点操作清天柱骨。加清胃经(3-5 分 钟 ) , 清 大 肠 经 ( 1-2 分 钟 ) , 退 六 腑 (2-3分钟),以上三法为通腑泄热要穴, 能 消 积 导 滞 , 釜 底 抽 薪 ; 捏 挤 板 门 ( 10 次 ) , 掐 揉 四 横 纹 ( 10 遍 ) , 运 内 八 卦 (1-2分钟),以上三法为消积导滞之常法, 能化积和胃,行气除烦;捏脊(3-20遍, 化积升散,利于退热),腹部操作(揉全 腹3-5分钟,顺逆时针各摩腹3-4分钟,能 行气消胀,除烦)。
儿哭闹有利于发汗与退热,应合理应用,但不宜哭之太久; 2.处方中虽有养阴存津之穴,但若体内本身缺水,则徒有其
方其治。故宜于治疗时适当饮水或补液; 3.推拿对小儿功能性发热、夏季热、饮食烧、外感发热等疗
效显著,对于其他原因引起的发热,也有一定的退热作用。 但临床应积极找出原发疾病,针对相应疾病进行治疗; 4.对于危及小儿生命的急性传染性疾病所导致的发热,应及 早诊断,切勿延误病情; 5.发热期间,应加强护理,避风邪,注意营养及饮食有节。
遍),拿血海(约1分钟,养血退热);口
渴加生津止渴之揉二人上马(1-3分钟),
点太溪(10次);面红目赤加头面四大手
法(开天门24次,推坎宫24次,揉太阳1-3
分钟,掐揉耳背高骨50遍,能调和阴阳,
兼发散外邪)血海:屈膝,大腿内侧,髌
底内侧端上2寸。
16
注意事项 1.发热推拿多用凉水为介质。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法从重从快。推拿过程中小
肺俞:背部,第三胸椎棘突下, 旁开1.5寸。左右各一
13
4.阴虚发热
长期低热不退,夜间为甚,或午后潮热, 手足心热,盗汗自汗,心烦,躁扰,夜啼, 口干舌燥,舌红少津,脉细数无力。本证 常见于高热之后,或慢性消耗性疾病,或 大病之后。
小儿发热的中医治疗ppt课件
2、疫疠之气:致病具有发病急、体温高、病情重、 传染性强的特点。 二、内伤
1、乳食所伤:运化失司而成积滞,郁久化热。 2、阴阳虚衰: 3、气血虚损
小儿发热病机
阴阳失调是发热最根本的病理。 阳盛发热高,多为邪实,阳有余而阴未伤。 阴虚发热低,为热久耗阴,阳盛阴不足。 阳盛阴亦盛,常可出现寒热往来。
外感发热多由外邪侵袭,正邪相搏; 内伤发热或由脏腑功能失调,气、血、阴、阳失衡。
THANK YOU
2019/5/20
分型论治
半表半里发热:寒热往来,头晕,胸肋苦满,心烦,
欲呕或呕吐不欲饮食,较大患儿诉口苦、咽干。舌苔 薄白或微黄,脉弦。
和解少阳:小柴胡汤、大柴胡汤
邪传三焦:热多寒少,口苦心烦,苔微黄腻,脉滑数
和解表里,芳香化湿-蒿芩清胆汤。
湿阻膜原:壮热憎寒,面色晄白,胸痞喜呕,脉弦滑。 开达膜原,上下分消-达原饮
血,神昏。
分型论治 外感发热
表证发热:1、风寒在表
常见于普通感冒和流行性感冒初起阶段。发热,热度 较高,怕冷,头痛,鼻塞流涕,骨节酸痛,苔薄白, 脉浮紧。 辛温解表:麻黄汤 荆防败毒散
2、风热在表 常见于感冒、流行性感冒、上呼吸道感染和感染性疾 病初起阶段。发热,略微怕风,头痛,咳嗽喉痒,咽 痛,口干,或有鼻塞流涕,苔微黄,脉浮数。
5、阴虚发热:发热午后或夜间为甚,五心烦热,盗汗
咽干,身体消瘦,两颧发赤,干咳无痰。舌红。 清热养阴除蒸:青蒿鳖甲散
中西医结合
合理用药:1、解表发汗的中药与解热镇痛类的 西药、含麻黄中成药与氨茶碱等西药的联用, 极易导致毒副反应的协同而加重不良反应。
2、速效伤风胶囊、复方感冒灵片均为中西药制 剂,含有扑热息痛成分,故不能再与西药扑热 息痛同用,否则会增加此药对骨髓的抑制,甚 至可导致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
1、乳食所伤:运化失司而成积滞,郁久化热。 2、阴阳虚衰: 3、气血虚损
小儿发热病机
阴阳失调是发热最根本的病理。 阳盛发热高,多为邪实,阳有余而阴未伤。 阴虚发热低,为热久耗阴,阳盛阴不足。 阳盛阴亦盛,常可出现寒热往来。
外感发热多由外邪侵袭,正邪相搏; 内伤发热或由脏腑功能失调,气、血、阴、阳失衡。
THANK YOU
2019/5/20
分型论治
半表半里发热:寒热往来,头晕,胸肋苦满,心烦,
欲呕或呕吐不欲饮食,较大患儿诉口苦、咽干。舌苔 薄白或微黄,脉弦。
和解少阳:小柴胡汤、大柴胡汤
邪传三焦:热多寒少,口苦心烦,苔微黄腻,脉滑数
和解表里,芳香化湿-蒿芩清胆汤。
湿阻膜原:壮热憎寒,面色晄白,胸痞喜呕,脉弦滑。 开达膜原,上下分消-达原饮
血,神昏。
分型论治 外感发热
表证发热:1、风寒在表
常见于普通感冒和流行性感冒初起阶段。发热,热度 较高,怕冷,头痛,鼻塞流涕,骨节酸痛,苔薄白, 脉浮紧。 辛温解表:麻黄汤 荆防败毒散
2、风热在表 常见于感冒、流行性感冒、上呼吸道感染和感染性疾 病初起阶段。发热,略微怕风,头痛,咳嗽喉痒,咽 痛,口干,或有鼻塞流涕,苔微黄,脉浮数。
5、阴虚发热:发热午后或夜间为甚,五心烦热,盗汗
咽干,身体消瘦,两颧发赤,干咳无痰。舌红。 清热养阴除蒸:青蒿鳖甲散
中西医结合
合理用药:1、解表发汗的中药与解热镇痛类的 西药、含麻黄中成药与氨茶碱等西药的联用, 极易导致毒副反应的协同而加重不良反应。
2、速效伤风胶囊、复方感冒灵片均为中西药制 剂,含有扑热息痛成分,故不能再与西药扑热 息痛同用,否则会增加此药对骨髓的抑制,甚 至可导致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
最新小儿发热推拿教学讲义PPT课件
治法:祛风散邪,透热达表。
外感发热
基本方重点操作清肺平肝,清天河水。加 掐揉二扇门(2-3分钟,开宣腠理,发汗解 表),掐揉小天心(3揉1掐,约1分钟,疏 通经络,发汗解表),拿风池(1-2分钟, 祛风发散,风寒风热均宜),拿肩井(1-3) 分钟,升散之力强,发散在表邪气)
其中外感风寒加揉外劳宫(1-2min,温经通 络,发散风寒)
遍),拿血海(约1分钟分钟),
点太溪(10次);面红目赤加头面四大手
法(开天门24次,推坎宫24次,揉太阳1-3
分钟,掐揉耳背高骨50遍,能调和阴阳,
兼发散外邪)血海:屈膝,大腿内侧,髌
底内侧端上2寸。
注意事项
1.发热推拿多用凉水为介质。手法从重从快。推拿过程中小 儿哭闹有利于发汗与退热,应合理应用,但不宜哭之太久;
小儿发热推拿
一、概念
中医发热指体温高于正常, 或体温不高,但自觉发热,或扪 之发热。发热是临床常见症状, 涉及各大系统和多种病症。小儿 体属稚阴稚阳,不耐火邪,一旦 发热,多引发咳嗽、哮喘、惊风、 抽搐和虚脱,甚至关乎生命。小 儿发热临床多见因肺系疾病引发。
二、病因
引起发热的原因很多,有外感和内伤因素。
二人上马:手背,第4.5掌指 关节后方,当两掌骨间凹陷 中;滋阴补肾,利水通淋。 三阴交:内踝直上三寸,胫 骨后缘凹陷中。
六、对症治疗
太溪:内踝与跟腱之间
的凹陷。补肾、养阴
高热加冰敷囟门、箕门,或酒精擦浴箕门;
长期低热不退加具有扶正与透邪作用的上
三关(3-5分钟),捏脊并拿肩井(从龟尾
捏脊至大椎时,就势拿起肩井并提之,3-8
3.气虚发热
发热绵绵,恶风自汗,神怯气短,反复感 冒,面色萎黄或苍白,舌淡,苔白,脉细 无力,指纹色淡。多见于素体虚弱,或大 病久病之后。
外感发热
基本方重点操作清肺平肝,清天河水。加 掐揉二扇门(2-3分钟,开宣腠理,发汗解 表),掐揉小天心(3揉1掐,约1分钟,疏 通经络,发汗解表),拿风池(1-2分钟, 祛风发散,风寒风热均宜),拿肩井(1-3) 分钟,升散之力强,发散在表邪气)
其中外感风寒加揉外劳宫(1-2min,温经通 络,发散风寒)
遍),拿血海(约1分钟分钟),
点太溪(10次);面红目赤加头面四大手
法(开天门24次,推坎宫24次,揉太阳1-3
分钟,掐揉耳背高骨50遍,能调和阴阳,
兼发散外邪)血海:屈膝,大腿内侧,髌
底内侧端上2寸。
注意事项
1.发热推拿多用凉水为介质。手法从重从快。推拿过程中小 儿哭闹有利于发汗与退热,应合理应用,但不宜哭之太久;
小儿发热推拿
一、概念
中医发热指体温高于正常, 或体温不高,但自觉发热,或扪 之发热。发热是临床常见症状, 涉及各大系统和多种病症。小儿 体属稚阴稚阳,不耐火邪,一旦 发热,多引发咳嗽、哮喘、惊风、 抽搐和虚脱,甚至关乎生命。小 儿发热临床多见因肺系疾病引发。
二、病因
引起发热的原因很多,有外感和内伤因素。
二人上马:手背,第4.5掌指 关节后方,当两掌骨间凹陷 中;滋阴补肾,利水通淋。 三阴交:内踝直上三寸,胫 骨后缘凹陷中。
六、对症治疗
太溪:内踝与跟腱之间
的凹陷。补肾、养阴
高热加冰敷囟门、箕门,或酒精擦浴箕门;
长期低热不退加具有扶正与透邪作用的上
三关(3-5分钟),捏脊并拿肩井(从龟尾
捏脊至大椎时,就势拿起肩井并提之,3-8
3.气虚发热
发热绵绵,恶风自汗,神怯气短,反复感 冒,面色萎黄或苍白,舌淡,苔白,脉细 无力,指纹色淡。多见于素体虚弱,或大 病久病之后。
儿童发热的处理PPT课件
10
精品ppt LogoFra bibliotek对于高烧的孩子,家长最好先对孩子做一些降温处理,等孩子体温 有所下降后再去医院。到医院后把孩子在家中发烧情况及处理情况告知医 生即可。
有些家长怕降温后会影响医生对病情的判断,但一般情况下不会影响。
把体温降至38.5℃以下对孩子才是安全的。
11
精品ppt Logo
孩子发烧千万不能“捂”
对乙酰氨基酚
是一种比较安全的退热药, 其退热效果与剂量成正比,但剂 量过大会引起肝毒性。该药是世界卫生组织(WHO) 推荐2个月以 上婴儿和儿童高热时首选退热药。4~6小时服一次.
代表药如小儿美林糖浆、小儿百服宁滴剂等。
18
精品ppt Logo
如何选择退热药 ?
布洛芬
具有明显的解热镇痛作用,副作用少,适用于感染性疾病所致高热 每6~8小时服一次。代表药为托恩口服溶液等。
孩子发热如何处理?
治疗发热的目的
1、降低高热,减少机体消耗。
2、防止宝宝发生 高热惊厥。
3、对某些危重病例(如中毒型痢疾、重症肺炎) 积极的退热处理对稳定病情有一定作用。
需要注意的是:不是一有发热就要作退热处理,一般只在腋下
体温38.5度以上 才作退热处理。
9
精品ppt Logo
问题 1
儿科门诊病人中,发烧病人占很大比例,尤其是晚上来医院 的病人更是如此,多数由于高烧不退,家长非常着急,有些孩子 在去医院的途中或在医院就诊过程中出现高热惊厥,抽搐,那么 孩子高烧是先去医院还是先做些退烧处理呢?
19
精品ppt Logo
如何选择退热药 ?
柴胡滴丸或注射液
为中药柴胡提取物,副作用少, 但该药退热作用较慢且弱,可作为 退热的辅助药物, 单独使用效果不佳.
小儿推拿发热PPT课件
目的与意义
目的
明确小儿推拿发热ppt课件的目的 ,即帮助观众了解小儿推拿发热 的相关知识,掌握推拿手法,以 便更好地应用于临床实践。
意义
阐述小儿推拿发热ppt课件的意义 ,包括推广小儿推拿技术、提高 临床治疗效果、促进儿童健康等 方面的价值。
02
小儿发热概述
定义与症状
定义
发热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使机体产热增加或散热减 少,体温超出正常范围的现象。
西药治疗
对于高热或病情较重的小儿,可以结合西药进行治疗。常用的西药有解热镇痛药、抗生素等。在使用西药时,需 遵循医生的指导,注意药物剂量和用药时机。
05 案例分享与效果评估
案例一:轻度发热的患儿
总结词
轻度发热的患儿通常表现为低热、疲倦、食欲不振等症状,推拿治疗可以缓解症状,促进患儿恢复。
详细描述
症状
发热时,小儿可能会出现畏寒、寒战、面色潮红、呼吸加快等症状,同时体温 升高,严重时可出现高热惊厥。
原因与分类
原因
引起小儿发热的原因很多,常见的有感染、炎症、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其中感染 是最常见的病因。
分类
根据病因和临床表现,可以将小儿发热分为感染性发热和非感染性发热两大类。
诊断与治疗原则
诊断
2. 揉太阳穴
用中指指腹轻轻按揉太阳穴,可以缓解头痛、发热等症状 。
1. 捏脊
用双手拇指和食指捏住脊柱两侧的皮肤,自下而上轻轻捏 提,直至大椎穴。此手法可以调和气血,增强免疫力。
3. 推天河水
用食指和中指指腹自腕横纹推向肘横纹,直至皮肤微红。 此手法可以清热解表,缓解小儿发热症状。
推拿疗法的疗程与频率
02
小儿推拿是在小儿生理特点和病理特点的基础上,运用 推拿手法来治疗小儿疾病的一种中医治疗方法。
小儿推拿治发热ppt课件
ppt精选版
30
• 结果 • 有口腔溃疡是退烧不彻底 • 拉肚子:退过了,吃暖胃的粥去寒 • 咳嗽:其它原因引起,没有完全治好
ppt精选版
31
1.苏叶水泡水3分钟,能起到解表的作用,迅速使经 络暖起来。孩子不喝的情况下可以泡脚,或洗头 ,经皮吸收同样能达到效果。以出汗为度。
2.葱姜水:姜片加葱白开锅3分钟即可,要得就是它 的辛辣味,也可加点红糖,甘甜味入脾。
9
舐犊情深
• 小儿推拿术为一种非 药物,无痛苦,易接 受且有效的自然疗法 ,有简、便、验、廉 的特点。
• 小儿推拿术不仅可以 保健, 在父母对小儿 的推拿按摩中更重要 的是情感交流。是慈 和孝的起点。
ppt精选版
10
小儿推拿:保婴神术
• 小儿以柔嫰之体,气 血未坚,脏腑甚脆, 略受伤残,萎谢极易 ,一剂之谬尚不能堪 ,而况其甚乎。
4.主治:急热惊风、惊啼烦
躁、弄舌、重舌、口疮、
感冒发热、咳嗽、腹泻、
麻疹、尿少等症。
ppt精选版
24
推六腑穴
1.部位:前臂内侧缘, 由肘横纹头至腕横纹 头,属长线型穴位。
2.操作方法:离心性推 之,称退六腑。
3.作用:清实火、退高 热、除热痰。
4.主治:高烧、急惊风
、实热痰喘、便秘、
热痢、痘疹、痄腮等
• 西方医学之父古希腊 的希波克拉底有句名 言:病人最好的医生是 自己的本能;医生不过 是帮本能的.
• 利用小孩的经络来治 病保健,是中国医学 史上的一门绝学。
ppt精选版
13
小儿百脉,汇于双掌
• 利用小孩的经络来治 病保健,是中国医学 史上的一门绝学。小 孩子不喜药,按摩最 相宜。
• 古人早就认清了小儿 的经络与成人大不相 同,故小儿推拿术自成 体系.
小儿发热及处理ppt课件
2
一. 发热概念
• 临床上常把体温上升超过正常值0.5摄 氏度称发热(Fever,Pyrexia)。 • 腋温>37℃ (5分钟) • 口温>37.3℃ (3分钟) • 肛温>37.5℃ (2分钟)
3
体温调定点概念(set point)
• 发热是下丘脑热调节中枢体温调定点 增高引起的体温升高,即致热源引起 体温调节机构的内控性反应,把体温 上调到符合体温调定点的新水平。所 以体温升高是通过生理机制而实现的。 多数体温升高(如传染性或炎症性发 热)均是如此。
小儿发热及处理
1
• 发热是儿科最常见的症状,是发热性疾 病的重要病理过程和临床表现。婴幼儿 对发热较为敏感,易致"高热惊厥",但 发热本身又可增强某些防御反应,且热 型和热程又可反映病情变化,可作为诊 断、评价疗效和估计预后的重要参考。 目前不少医生凡遇高热均应用氟美松、 安痛定注射强行解热,极易产生不良后 果。故有必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发热。
13
内生致热原的作用方式:即要经过一段潜 伏期,很可能要通某种或多个中间环节, 导致调定点上移,再通过调温反应而引 起发热。许多作者推测有某种或某些中 枢介质参与发热的中枢机制。最受重视 的是前列腺素E(PGE)、cAMP和 Na+/Ca2+比值。
14Βιβλιοθήκη . 发热机制• 发热机制较复杂,第一环节是激活的作用, 第二环节,即共同的中介环节,主要是EP; 第三环节是中枢机制。LP在下丘脑通过中 枢介质引起体温调定点上移,也不排除激 活物的降解产物或外周介质到达下丘脑的 参与作用;第四环节是体温调定点上移后 引起效应器官的反应。
9
主要发热激活物
• 1. 微生物:革兰氏阴性菌的胞壁内含有 内毒素(ET),是一种有代表性的细菌致 热原。ET激活了产内生致热原细胞,使其 释放白细胞致热原,引起发热。革兰氏阳 性菌菌体可分离出外毒素亦可释放白细胞 致热原。 病毒感染激活白细胞致热原,其 作用可能与红细胞凝集素有关。 2. 致炎物和炎症激活物:有些致炎 物如尿酸结晶、硅酸结晶及非传染性炎性 渗出液中都含有激活物,均可释放白细胞 致热原。
一. 发热概念
• 临床上常把体温上升超过正常值0.5摄 氏度称发热(Fever,Pyrexia)。 • 腋温>37℃ (5分钟) • 口温>37.3℃ (3分钟) • 肛温>37.5℃ (2分钟)
3
体温调定点概念(set point)
• 发热是下丘脑热调节中枢体温调定点 增高引起的体温升高,即致热源引起 体温调节机构的内控性反应,把体温 上调到符合体温调定点的新水平。所 以体温升高是通过生理机制而实现的。 多数体温升高(如传染性或炎症性发 热)均是如此。
小儿发热及处理
1
• 发热是儿科最常见的症状,是发热性疾 病的重要病理过程和临床表现。婴幼儿 对发热较为敏感,易致"高热惊厥",但 发热本身又可增强某些防御反应,且热 型和热程又可反映病情变化,可作为诊 断、评价疗效和估计预后的重要参考。 目前不少医生凡遇高热均应用氟美松、 安痛定注射强行解热,极易产生不良后 果。故有必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发热。
13
内生致热原的作用方式:即要经过一段潜 伏期,很可能要通某种或多个中间环节, 导致调定点上移,再通过调温反应而引 起发热。许多作者推测有某种或某些中 枢介质参与发热的中枢机制。最受重视 的是前列腺素E(PGE)、cAMP和 Na+/Ca2+比值。
14Βιβλιοθήκη . 发热机制• 发热机制较复杂,第一环节是激活的作用, 第二环节,即共同的中介环节,主要是EP; 第三环节是中枢机制。LP在下丘脑通过中 枢介质引起体温调定点上移,也不排除激 活物的降解产物或外周介质到达下丘脑的 参与作用;第四环节是体温调定点上移后 引起效应器官的反应。
9
主要发热激活物
• 1. 微生物:革兰氏阴性菌的胞壁内含有 内毒素(ET),是一种有代表性的细菌致 热原。ET激活了产内生致热原细胞,使其 释放白细胞致热原,引起发热。革兰氏阳 性菌菌体可分离出外毒素亦可释放白细胞 致热原。 病毒感染激活白细胞致热原,其 作用可能与红细胞凝集素有关。 2. 致炎物和炎症激活物:有些致炎 物如尿酸结晶、硅酸结晶及非传染性炎性 渗出液中都含有激活物,均可释放白细胞 致热原。
针灸推拿学课件小儿发热
3.其他治疗
内修于心,外塑于行,永葆青春不再是秘密。
• (1)耳针法 取神门、交感、肾上腺、额、肺、内鼻、耳尖。 每次选2~3穴,毫针刺或压丸法。
• (2)拔罐法 取大椎、身柱、大杆、肺俞、风门。拔罐后留罐1 5分钟,或于背部膀胱经走罐。
• (3)穴位注射法 取大椎、风门、曲池。每穴注入柴胡注射液 0.5mL,每日1次。
• 治法: 清热解表,滋阴宣肺。
• 操作: ①外感发热:开天门、推坎宫、揉太阳、清肺经、清天河 水。②肺胃实热:清肺经、清胃经、清大肠、揉板门、运内八卦、 清天河水、推六腑、揉天枢。③阴虚发热:补脾土、补肺经、揉 上马、清天河水、运内劳宫、揉足三里、推擦涌泉。
内修于心,外塑于行,永葆青春不再是秘密。
• 兼头痛,无汗,鼻塞,流涕,苔薄白,指纹鲜红为外感风寒;兼 发热,微汗出,咽痛,流黄涕,苔薄黄,指纹红、紫为外感风热; 兼高热,面赤,气促,腹满,舌红苔燥,指纹深紫为肺胃实热; 兼低热,午后、夜间发热,盗汗,舌质红,少苔或无苔,脉细数, 指纹淡紫为阴虚发热。
贰
【治疗】
内修于心,外塑于行,永葆青春不再是秘密。
• 西医学的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扁桃体炎、流行性感冒、肺炎和消 化不良所引起的发热属于本病的范畴。
壹
【辨证要点】
内修于心,外塑于行,永葆青春不再是秘密。
1.主症
内修于心,外塑于行,永葆青春不再是秘密。
• 发热,体温超过37.2℃。临床主要根据病情轻重、全身兼症等进
行辨证。
2.辨பைடு நூலகம்症
内修于心,外塑于行,永葆青春不再是秘密。
思考题
内修于心,外塑于行,永葆青春不再是秘密。
• 小儿发热的原因有哪些?针灸治疗常用穴位是什么?
小儿发热推拿PPT幻灯片课件
外感风热见恶寒轻,或恶风,发热汗出,咽喉肿痛, 口渴,舌质红,脉浮数。
治法:祛风散邪,透热达表。
8
外感发热
基本方重点操作清肺平肝,清天河水。加 掐揉二扇门(2-3分钟,开宣腠理,发汗解 表),掐揉小天心(3揉1掐,约1分钟,疏 通经络,发汗解表),拿风池(1-2分钟, 祛风发散,风寒风热均宜),拿肩井(1-3) 分钟,升散之力强,发散在表邪气)
3.辅助检查 血常规见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 胞可增高,或血中培养出致病菌。
5
四、治疗 (一)治法 调整阴阳为发热的基本治疗原则。 “热者寒之”和“壮水之主以治阳
光”为发热治疗的基本方法。
6
(二)基本方
清肺平肝(1-3分钟)
水底捞月(先揉内劳宫约20圈,后以拇指指腹从患儿 小指根,经小鱼际至小天心,再经大鱼际内侧进入 掌心,环形运至内劳宫,一拂而却,操作10次左右)
病程长,常反复发作,为虚证; 此外饮食积滞,郁久而发热;情志不遂,肝
气郁结,气郁可发热。
4
三、诊断要点
1.体温超过正常标准 腋温37.5-38℃为低热, 38.1-39℃为中热,39.1-40℃为高热,高于 41℃为超高热。
2.小儿体温虽正常,但自觉局部或全身灼热。 或医生触摸其体表感觉发热,或见五心烦热, 面部潮红。
清天河水(2-3分钟)
推天柱骨(先以手掌从上至下轻拍,继则下推至局部 潮红)
推箕门(先以手掌从下至上轻拍,继则从下至上推,
令局部潮红) 摩涌泉(约1分钟)
涌泉:位于足掌,前1/3 与中1/3交界处的凹陷中。
7
五、辨证论治 1.外感发热
外感风寒为恶寒重,发热亦重,头身疼痛,无汗, 头昏,脉浮紧;
小儿发热推拿
眉山市彭山区中医医院针灸科 朱丽莎
治法:祛风散邪,透热达表。
8
外感发热
基本方重点操作清肺平肝,清天河水。加 掐揉二扇门(2-3分钟,开宣腠理,发汗解 表),掐揉小天心(3揉1掐,约1分钟,疏 通经络,发汗解表),拿风池(1-2分钟, 祛风发散,风寒风热均宜),拿肩井(1-3) 分钟,升散之力强,发散在表邪气)
3.辅助检查 血常规见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 胞可增高,或血中培养出致病菌。
5
四、治疗 (一)治法 调整阴阳为发热的基本治疗原则。 “热者寒之”和“壮水之主以治阳
光”为发热治疗的基本方法。
6
(二)基本方
清肺平肝(1-3分钟)
水底捞月(先揉内劳宫约20圈,后以拇指指腹从患儿 小指根,经小鱼际至小天心,再经大鱼际内侧进入 掌心,环形运至内劳宫,一拂而却,操作10次左右)
病程长,常反复发作,为虚证; 此外饮食积滞,郁久而发热;情志不遂,肝
气郁结,气郁可发热。
4
三、诊断要点
1.体温超过正常标准 腋温37.5-38℃为低热, 38.1-39℃为中热,39.1-40℃为高热,高于 41℃为超高热。
2.小儿体温虽正常,但自觉局部或全身灼热。 或医生触摸其体表感觉发热,或见五心烦热, 面部潮红。
清天河水(2-3分钟)
推天柱骨(先以手掌从上至下轻拍,继则下推至局部 潮红)
推箕门(先以手掌从下至上轻拍,继则从下至上推,
令局部潮红) 摩涌泉(约1分钟)
涌泉:位于足掌,前1/3 与中1/3交界处的凹陷中。
7
五、辨证论治 1.外感发热
外感风寒为恶寒重,发热亦重,头身疼痛,无汗, 头昏,脉浮紧;
小儿发热推拿
眉山市彭山区中医医院针灸科 朱丽莎
小儿发热推拿ppt课件
11
3.气虚发热
发热绵绵,恶风自汗,神怯气短,反复感 冒,面色萎黄或苍白,舌淡,苔白,脉细 无力,指纹色淡。多见于素体虚弱,或大 病久病之后。
治法:益气清热,调和营卫。
12
气虚发热
基本方加推上三关(3-5分钟,能补、能温、 能升提气机,切中气虚发热病机),补脾 经(1-3分钟,补土生金,益气升提),揉 肺 腧 ( 2-3 分 钟 , 补 肺 气 , 强 卫 表 , 调 营 卫),拿肩井(1-3分钟,升提气机,发散 郁闭之气而退热)
肺俞:背部,第三胸椎棘突下, 旁开1.5寸。左右各一
13
4.阴虚发热
长期低热不退,夜间为甚,或午后潮热, 手足心热,盗汗自汗,心烦,躁扰,夜啼, 口干舌燥,舌红少津,脉细数无力。本证 常见于高热之后,或慢性消耗性疾病,或 大病之后。
治法:养阴清热。
14
阴虚发热
基本方重点推箕门,水底捞月,摩涌泉。 加补肾经(1-3分钟),二人上马(1-3分 钟),二穴有滋补肾阴,退虚热之功;点 揉三阴交(揉3点1,约1分钟,能养阴存津)
其中外感风寒加揉外劳宫(1-2min,温经通 络,发散风寒)
风池:在枕骨下, 当胸锁乳突肌与斜 方肌上端之间的凹 陷中。
9
2.食积发热
体温一般在38℃以下,脘腹灼热而四肢冷, 脘腹胀满,膨隆,叩之如鼓,不思饮食, 口臭,烦躁不安,夜卧不宁,恶心呕吐, 或泻下臭秽如败卵,舌苔腻,脉濡或滑, 指纹紫滞。多有伤食史。
治法:消食导滞,清热化积。
10
食积发热
天柱骨:颈后发际正中至大椎穴 成一直线;清热、降逆
基本方重点操作清天柱骨。加清胃经(3-5 分 钟 ) , 清 大 肠 经 ( 1-2 分 钟 ) , 退 六 腑 (2-3分钟),以上三法为通腑泄热要穴, 能 消 积 导 滞 , 釜 底 抽 薪 ; 捏 挤 板 门 ( 10 次 ) , 掐 揉 四 横 纹 ( 10 遍 ) , 运 内 八 卦 (1-2分钟),以上三法为消积导滞之常法, 能化积和胃,行气除烦;捏脊(3-20遍, 化积升散,利于退热),腹部操作(揉全 腹3-5分钟,顺逆时针各摩腹3-4分钟,能 行气消胀,除烦)。
3.气虚发热
发热绵绵,恶风自汗,神怯气短,反复感 冒,面色萎黄或苍白,舌淡,苔白,脉细 无力,指纹色淡。多见于素体虚弱,或大 病久病之后。
治法:益气清热,调和营卫。
12
气虚发热
基本方加推上三关(3-5分钟,能补、能温、 能升提气机,切中气虚发热病机),补脾 经(1-3分钟,补土生金,益气升提),揉 肺 腧 ( 2-3 分 钟 , 补 肺 气 , 强 卫 表 , 调 营 卫),拿肩井(1-3分钟,升提气机,发散 郁闭之气而退热)
肺俞:背部,第三胸椎棘突下, 旁开1.5寸。左右各一
13
4.阴虚发热
长期低热不退,夜间为甚,或午后潮热, 手足心热,盗汗自汗,心烦,躁扰,夜啼, 口干舌燥,舌红少津,脉细数无力。本证 常见于高热之后,或慢性消耗性疾病,或 大病之后。
治法:养阴清热。
14
阴虚发热
基本方重点推箕门,水底捞月,摩涌泉。 加补肾经(1-3分钟),二人上马(1-3分 钟),二穴有滋补肾阴,退虚热之功;点 揉三阴交(揉3点1,约1分钟,能养阴存津)
其中外感风寒加揉外劳宫(1-2min,温经通 络,发散风寒)
风池:在枕骨下, 当胸锁乳突肌与斜 方肌上端之间的凹 陷中。
9
2.食积发热
体温一般在38℃以下,脘腹灼热而四肢冷, 脘腹胀满,膨隆,叩之如鼓,不思饮食, 口臭,烦躁不安,夜卧不宁,恶心呕吐, 或泻下臭秽如败卵,舌苔腻,脉濡或滑, 指纹紫滞。多有伤食史。
治法:消食导滞,清热化积。
10
食积发热
天柱骨:颈后发际正中至大椎穴 成一直线;清热、降逆
基本方重点操作清天柱骨。加清胃经(3-5 分 钟 ) , 清 大 肠 经 ( 1-2 分 钟 ) , 退 六 腑 (2-3分钟),以上三法为通腑泄热要穴, 能 消 积 导 滞 , 釜 底 抽 薪 ; 捏 挤 板 门 ( 10 次 ) , 掐 揉 四 横 纹 ( 10 遍 ) , 运 内 八 卦 (1-2分钟),以上三法为消积导滞之常法, 能化积和胃,行气除烦;捏脊(3-20遍, 化积升散,利于退热),腹部操作(揉全 腹3-5分钟,顺逆时针各摩腹3-4分钟,能 行气消胀,除烦)。
小儿发热的治疗学习课件ppt
第二十三页,共二十五页。
注 意事项 (Zhu)
使用退热药物时,剂量不宜过大,以防患儿出汗过多导致虚脱。 发热时鼓励患者多喝水。
小婴儿的发热或其他患者体温超过39-40℃时,应及(Ji)时 对症处理。 病因不明时,不要滥用抗菌素。
使用冰块进行物理降温时,应注意患者的反应。
第二十四页,共二十五页。
内容总(Zong)结
(1) 温水擦浴:解开患儿衣服,如室温在22℃以上可脱去所有衣服。 用小毛巾在温水(32-34℃)中浸透,给患儿进行擦浴,持续擦洗前
额、枕部、颈部、腋窝(Wo)、腹股沟部等大血管流经处及四肢
20min左右。
(2) 温水洗浴:将门窗关好,不可有对流风或直吹风,室温在 24~26℃之间,水量以没至躯干为宜。托起关肩部,身体卧于 盆中,时间以5~10min为宜,半小时后测体温。注意:水温不可过
>12个月呼吸频率为>40/min
中至重度吸气性凹陷
氧饱和度≤95%,闻及湿啰音
正常皮肤、 眼睛和黏膜
湿润
黏膜干燥、喂养困难、毛细血管充盈时 间≥3s和尿量减少
皮肤弹性减弱
皮疹压之不退、前囟饱满、
发热≥5d、肢体或关节肿胀、不能负重、
颈项强直、惊厥状态、
肢体瘫痪和肿块>2cm
神经系统阳性体征、胆
汁样呕吐
• 3个月以下婴儿肛温大于38.5°C时均应认为有感染或严重感染存在,
应首先进行抗感染治疗,而不主张先用解热剂。 • 但对麻(Ma)疹等出疹性疾病的患儿不宜采用冷敷和酒精擦浴降温,
以免刺激皮肤,影响皮疹透发。药物降温需注意剂量不要太大, 以免使患儿出汗过多引起虚脱或电解质紊乱。 • 易发热惊厥或肛温在39℃以上时,可用非甾体类解热药物如 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等。
注 意事项 (Zhu)
使用退热药物时,剂量不宜过大,以防患儿出汗过多导致虚脱。 发热时鼓励患者多喝水。
小婴儿的发热或其他患者体温超过39-40℃时,应及(Ji)时 对症处理。 病因不明时,不要滥用抗菌素。
使用冰块进行物理降温时,应注意患者的反应。
第二十四页,共二十五页。
内容总(Zong)结
(1) 温水擦浴:解开患儿衣服,如室温在22℃以上可脱去所有衣服。 用小毛巾在温水(32-34℃)中浸透,给患儿进行擦浴,持续擦洗前
额、枕部、颈部、腋窝(Wo)、腹股沟部等大血管流经处及四肢
20min左右。
(2) 温水洗浴:将门窗关好,不可有对流风或直吹风,室温在 24~26℃之间,水量以没至躯干为宜。托起关肩部,身体卧于 盆中,时间以5~10min为宜,半小时后测体温。注意:水温不可过
>12个月呼吸频率为>40/min
中至重度吸气性凹陷
氧饱和度≤95%,闻及湿啰音
正常皮肤、 眼睛和黏膜
湿润
黏膜干燥、喂养困难、毛细血管充盈时 间≥3s和尿量减少
皮肤弹性减弱
皮疹压之不退、前囟饱满、
发热≥5d、肢体或关节肿胀、不能负重、
颈项强直、惊厥状态、
肢体瘫痪和肿块>2cm
神经系统阳性体征、胆
汁样呕吐
• 3个月以下婴儿肛温大于38.5°C时均应认为有感染或严重感染存在,
应首先进行抗感染治疗,而不主张先用解热剂。 • 但对麻(Ma)疹等出疹性疾病的患儿不宜采用冷敷和酒精擦浴降温,
以免刺激皮肤,影响皮疹透发。药物降温需注意剂量不要太大, 以免使患儿出汗过多引起虚脱或电解质紊乱。 • 易发热惊厥或肛温在39℃以上时,可用非甾体类解热药物如 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等。
小儿发热推拿ppt课件
治法:益气清热,调和营卫。
完整版课件
12
气虚发热
基本方加推上三关(3-5分钟,能补、能温、 能升提气机,切中气虚发热病机),补脾 经(1-3分钟,补土生金,益气升提),揉 肺 腧 ( 2-3 分 钟 , 补 肺 气 , 强 卫 表 , 调 营 卫),拿肩井(1-3分钟,升提气机,发散 郁闭之气而退热)
肺俞:背部,第三胸椎棘突下, 旁开1.5寸。左右各一
完整版课件
13
4.阴虚发热
长期低热不退,夜间为甚,或午后潮热, 手足心热,盗汗自汗,心烦,躁扰,夜啼, 口干舌燥,舌红少津,脉细数无力。本证 常见于高热之后,或慢性消耗性疾病,或 大病之后。
治法:养阴清热。
完整版课件
14
阴虚发热
基本方重点推箕门,水底捞月,摩涌泉。 加补肾经(1-3分钟),二人上马(1-3分 钟),二穴有滋补肾阴,退虚热之功;点 揉三阴交(揉3点1,约1分钟,能养阴存津)
4.对于危及小儿生命的急性传染性疾病所导致的发热,应及 早诊断,切勿延误病情;
5.发热期间,应加强护理,避风邪,注意营养及饮食有节。
完整版课件
谢谢大家!
完整版课件
18
二人上马:手背,第4.5掌指 关节后方,当两掌骨间凹陷 中;滋阴补肾,利水通淋。
三阴交:内踝直上三寸,胫 骨后缘凹陷中。
完整版课件
15
六、对症治疗
太溪:内踝与跟腱之间
的凹陷。补肾、养阴
高热加冰敷囟门、箕门,或酒精擦浴箕门;
长期低热不退加具有扶正与透邪作用的上
三关(3-5分钟),捏脊并拿肩井(从龟尾
次 ) , 掐 揉 四 横 纹 ( 10 遍 ) , 运 内 八 卦
(1-2分钟),以上三法为消积导滞之常法,
完整版课件
12
气虚发热
基本方加推上三关(3-5分钟,能补、能温、 能升提气机,切中气虚发热病机),补脾 经(1-3分钟,补土生金,益气升提),揉 肺 腧 ( 2-3 分 钟 , 补 肺 气 , 强 卫 表 , 调 营 卫),拿肩井(1-3分钟,升提气机,发散 郁闭之气而退热)
肺俞:背部,第三胸椎棘突下, 旁开1.5寸。左右各一
完整版课件
13
4.阴虚发热
长期低热不退,夜间为甚,或午后潮热, 手足心热,盗汗自汗,心烦,躁扰,夜啼, 口干舌燥,舌红少津,脉细数无力。本证 常见于高热之后,或慢性消耗性疾病,或 大病之后。
治法:养阴清热。
完整版课件
14
阴虚发热
基本方重点推箕门,水底捞月,摩涌泉。 加补肾经(1-3分钟),二人上马(1-3分 钟),二穴有滋补肾阴,退虚热之功;点 揉三阴交(揉3点1,约1分钟,能养阴存津)
4.对于危及小儿生命的急性传染性疾病所导致的发热,应及 早诊断,切勿延误病情;
5.发热期间,应加强护理,避风邪,注意营养及饮食有节。
完整版课件
谢谢大家!
完整版课件
18
二人上马:手背,第4.5掌指 关节后方,当两掌骨间凹陷 中;滋阴补肾,利水通淋。
三阴交:内踝直上三寸,胫 骨后缘凹陷中。
完整版课件
15
六、对症治疗
太溪:内踝与跟腱之间
的凹陷。补肾、养阴
高热加冰敷囟门、箕门,或酒精擦浴箕门;
长期低热不退加具有扶正与透邪作用的上
三关(3-5分钟),捏脊并拿肩井(从龟尾
次 ) , 掐 揉 四 横 纹 ( 10 遍 ) , 运 内 八 卦
(1-2分钟),以上三法为消积导滞之常法,
小儿发热推拿ppt课件
阴虚以低热、潮热、盗汗为特征;起病缓, 病程长,常反复发作,为虚证;
此外饮食积滞,郁久而发热;情志不遂,肝气 郁结,气郁可发热。
ppt精选版
4
三、诊断要点
1.体温超过正常标准 腋温37.5-38℃为低热, 38.1-39℃为中热,39.1-40℃为高热,高于 41℃为超高热。
2.小儿体温虽正常,但自觉局部或全身灼热。 或医生触摸其体表感觉发热,或见五心烦热, 面部潮红。
治法:益气清热,调和营卫。
ppt精选版
12
气虚发热
基本方加推上三关(3-5分钟,能补、能温、 能升提气机,切中气虚发热病机),补脾经 (1-3分钟,补土生金,益气升提),揉肺 腧(2-3分钟,补肺气,强卫表,调营卫), 拿肩井(1-3分钟,升提气机,发散郁闭之 气而退热)
肺俞:背部,第三胸椎棘突下, 旁开1.5寸。左右各一
ppt精选版
13
4.阴虚发热
长期低热不退,夜间为甚,或午后潮热,手 足心热,盗汗自汗,心烦,躁扰,夜啼,口 干舌燥,舌红少津,脉细数无力。本证常见 于高热之后,或慢性消耗性疾病,或大病之 后。
治法:养阴清热。
ppt精选版
14
阴虚发热
基本方重点推箕门,水底捞月,摩涌泉。加 补 肾 经 ( 1-3 分 钟 ) , 二 人 上 马 ( 1-3 分 钟),二穴有滋补肾阴,退虚热之功;点揉 三阴交(揉3点1,约1分钟,能养阴存津)
二人上马:手背,第4.5掌指 关节后方,当两掌骨间凹陷 中;滋阴补肾,利水通淋。 三阴交:内踝直上三寸,胫 骨后缘凹陷中。
ppt精选版
15
六、对症治疗
太溪:内踝与跟腱之间
的凹陷。补肾、养阴
高热加冰敷囟门、箕门,或酒精擦浴箕门;长
此外饮食积滞,郁久而发热;情志不遂,肝气 郁结,气郁可发热。
ppt精选版
4
三、诊断要点
1.体温超过正常标准 腋温37.5-38℃为低热, 38.1-39℃为中热,39.1-40℃为高热,高于 41℃为超高热。
2.小儿体温虽正常,但自觉局部或全身灼热。 或医生触摸其体表感觉发热,或见五心烦热, 面部潮红。
治法:益气清热,调和营卫。
ppt精选版
12
气虚发热
基本方加推上三关(3-5分钟,能补、能温、 能升提气机,切中气虚发热病机),补脾经 (1-3分钟,补土生金,益气升提),揉肺 腧(2-3分钟,补肺气,强卫表,调营卫), 拿肩井(1-3分钟,升提气机,发散郁闭之 气而退热)
肺俞:背部,第三胸椎棘突下, 旁开1.5寸。左右各一
ppt精选版
13
4.阴虚发热
长期低热不退,夜间为甚,或午后潮热,手 足心热,盗汗自汗,心烦,躁扰,夜啼,口 干舌燥,舌红少津,脉细数无力。本证常见 于高热之后,或慢性消耗性疾病,或大病之 后。
治法:养阴清热。
ppt精选版
14
阴虚发热
基本方重点推箕门,水底捞月,摩涌泉。加 补 肾 经 ( 1-3 分 钟 ) , 二 人 上 马 ( 1-3 分 钟),二穴有滋补肾阴,退虚热之功;点揉 三阴交(揉3点1,约1分钟,能养阴存津)
二人上马:手背,第4.5掌指 关节后方,当两掌骨间凹陷 中;滋阴补肾,利水通淋。 三阴交:内踝直上三寸,胫 骨后缘凹陷中。
ppt精选版
15
六、对症治疗
太溪:内踝与跟腱之间
的凹陷。补肾、养阴
高热加冰敷囟门、箕门,或酒精擦浴箕门;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
小儿发热的治疗
西医:对症治疗 1、物理降温:减少衣被;多喝水;冷敷法;全身温水拭浴
或泡澡,用温水(37℃左右)。 2、一般在体温达摄氏38.5℃以上时才开始服用退热药,每
次服药要间隔4~6小时。 3、但对有高热惊厥史的孩子可适当积极退热。 4、不满3个月的婴儿体温超过38℃;3个月以上的孩子体
6
小儿发热诊断要点
1、体温37-38为低热,38、1-39为中度发热,39、1-40为 高热。40以上为超高热。:腋温37.5~38 ℃为低热, 38.1~39 ℃为中度发热,39.1~40.5 ℃为高热,>40.5 ℃为超高热;腋温低于35 ℃为体温过低。
2、新生儿期、婴幼儿期以感染性发热为主,以上感、 肺炎、败血症、肠道感染最为多见,其次为化脓性脑 膜炎、粟粒性肺结核、结核性脑膜炎等;白血病、淋 巴瘤及郎格罕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等少见。儿童期患 儿除慢性感染性疾病,应考虑结缔组织病及各种传染 病。
里证发热:外邪入里化热,内热炽盛,但热无寒,发 热有汗,烦渴饮冷,尿黄便干,舌红苔黄,脉洪数。
半表半里发热:邪踞表里之间出入不得,寒热往来, 伴口苦咽干,呕吐不欲食,胸胁胀满。
13
辨证要点:辨虚实
实热:邪正剧争,正盛邪实,热势高来势急,病程短。 虚热:正衰邪却,热势低或潮热,来势缓,病程长。
1
小儿发热病因
西医: 一、感染性疾病
1、细菌感染:扁桃体炎、肺炎、败血症 2、病毒感染:流感、乙脑、传单、 3、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和寄生虫…… 二、非感染性疾病 1、)结缔组织病与变态反应性疾病:风湿热、药物热、 疫苗反应、药物过敏。 2、肿瘤与血液病 3、川崎病、脱水热、捂热综合征。
温超过40℃伴排尿很少,而且口腔干燥,哭时眼泪少;诉 说头痛、耳朵痛或颈痛等;·持续腹泻和/或呕吐;·发烧已 超过72小时,尽快就诊。
9
发热急诊
无休止地哭闹已达几小时;
·极度兴奋;
·极度无力,甚至拒绝活动,包括:爬行、走路等等;
·出现皮疹或紫色的针尖大小的出血点或淤斑;
·嘴唇、舌头或指甲床发紫;
·位于小婴儿头顶部的前囟向外隆起;
先考虑常见病、多发病。
7
小儿发热诊断要点
小儿体温易受下列因素的影响:(1)季节与时间, 小儿夏季的体温略高于春秋冬三季的体温;每日上 午与下午的体温略有差异。(2)活动、哭闹、进食 后、衣被过厚、室温高亦可使体温暂时升高达37.5 ℃左右;反之,若饥饿、热量不足或保温条件差, 则体温可降为35 ℃以下。(3)测量时间:不同体温 测量部位的测量时间不同,肛表2 min,腋表5 min,口表3 min,过久或过短的测试均可影响其 体温测量的准确性。
5
小儿发热病理
发烧是位于大脑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上调体温所致。 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会通过增加机体的散热或产热 将正常人体温调控于37℃左右。 当病菌(包括预防接种的疫苗在内)侵犯人体后,人 体为了对抗病菌的侵袭,会动用一些防御机制,比如 具有杀菌作用的白细胞、淋巴细胞等等。上调控制体 温的水平,导致发烧。
常伴阴阳虚表现。
14
辨发热特点
发热恶寒:多见外感表证,病初起客肌表,邪正相争。 寒热往来:恶寒发热交替,邪踞半表半里。 壮热烦渴:正盛邪实,里热炽盛。 日晡潮热:肠胃燥热內结,阳明旺时热甚伴痞、满、
燥、实、手足汗。 阴虚潮热:午后或入夜发热,五心烦热,伴盗汗、、 身热不扬:午后发热,热不高。为湿热郁蒸中焦。 夜热早凉:邪热入里,深陷营血分。伴斑疹隐隐,出
·颈部发硬;
·剧烈头痛;
·下肢运动障碍,比如:瘸腿;运动时疼痛等;
·明显呼吸困难;
·惊厥。
10
小儿发热治疗
西医:治疗药物(对因治疗) 非甾体类抗炎药: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阿司匹林、
尼美舒利、吲哚美辛等; 糖皮质激素:地塞米松、强的松;变态反应性疾病: 抗生素类:针对细菌感染。 抗病毒:普通的感冒发烧多半由病毒引起,主要是对
2
小儿发热原因
中医: 一、外感
1、六淫之气:风、寒、暑、湿、燥、火。出现太过或 不及,则为六淫。侵犯小儿机体,易引起发热。 2、疫疠之气:致病具有发病急、体温高、病情重、传 染性强的特点。 二、内伤 1、乳食所伤:运化失司而成积滞,郁久化热。 2、阴阳虚衰: 3、气血虚损
3
小儿发热原因
中医: 一、外感
症治疗,不应滥用抗生素。 支原体、衣原体:大环内酯类。
11
小儿发热治疗:治则
病位:其在表者,汗而发之;其在里者,引而竭之; 半表半里者,和而解之。 病性:热者寒之、寒者热之பைடு நூலகம் 邪正:虚者补之,实者泻之。
12
辨证要点:辨表里
表证发热:分风寒在表、风热在表、风湿在表和暑热 在表。 外邪自皮毛或口鼻而入,客于肺卫。
1、六淫之气:风、寒、暑、湿、燥、火。出现太过或 不及,则为六淫。侵犯小儿机体,易引起发热。 2、疫疠之气:致病具有发病急、体温高、病情重、传 染性强的特点。 二、内伤 1、乳食所伤:运化失司而成积滞,郁久化热。 2、阴阳虚衰: 3、气血虚损
4
小儿发热病机
阴阳失调是发热最根本的病理。 阳盛发热高,多为邪实,阳有余而阴未伤。 阴虚发热低,为热久耗阴,阳盛阴不足。 阳盛阴亦盛,常可出现寒热往来。 外感发热多由外邪侵袭,正邪相搏; 内伤发热或由脏腑功能失调,气、血、阴、阳失衡。
血,神昏。
15
分型论治 外感发热
表证发热:1、风寒在表
常见于普通感冒和流行性感冒初起阶段。发热,热度 较高,怕冷,头痛,鼻塞流涕,骨节酸痛,苔薄白, 脉浮紧。 辛温解表:麻黄汤 荆防败毒散 2、风热在表 常见于感冒、流行性感冒、上呼吸道感染和感染性疾 病初起阶段。发热,略微怕风,头痛,咳嗽喉痒,咽 痛,口干,或有鼻塞流涕,苔微黄,脉浮数。 辛凉解表:银翘散
16
分型论治
3、风湿在表 常见于风湿热、风湿性和类风湿性关节炎初起。发热, 关节酸痛或红肿热痛,头痛,略有怕冷,苔白腻,脉 濡滑。 祛风通络:麻杏薏甘汤加减。
4、暑热在表 常见于乙脑、脊髓灰质炎、钩端螺旋体病、夏季热等 疾病初起阶段。 发热,怕冷,头痛头重,恶心呕吐, 烦躁口渴,无汗或少汗,或见身痛,苔薄白,中根微 黄,脉浮数。 清暑解表:新加香薷饮 藿香正气散
小儿发热的治疗
西医:对症治疗 1、物理降温:减少衣被;多喝水;冷敷法;全身温水拭浴
或泡澡,用温水(37℃左右)。 2、一般在体温达摄氏38.5℃以上时才开始服用退热药,每
次服药要间隔4~6小时。 3、但对有高热惊厥史的孩子可适当积极退热。 4、不满3个月的婴儿体温超过38℃;3个月以上的孩子体
6
小儿发热诊断要点
1、体温37-38为低热,38、1-39为中度发热,39、1-40为 高热。40以上为超高热。:腋温37.5~38 ℃为低热, 38.1~39 ℃为中度发热,39.1~40.5 ℃为高热,>40.5 ℃为超高热;腋温低于35 ℃为体温过低。
2、新生儿期、婴幼儿期以感染性发热为主,以上感、 肺炎、败血症、肠道感染最为多见,其次为化脓性脑 膜炎、粟粒性肺结核、结核性脑膜炎等;白血病、淋 巴瘤及郎格罕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等少见。儿童期患 儿除慢性感染性疾病,应考虑结缔组织病及各种传染 病。
里证发热:外邪入里化热,内热炽盛,但热无寒,发 热有汗,烦渴饮冷,尿黄便干,舌红苔黄,脉洪数。
半表半里发热:邪踞表里之间出入不得,寒热往来, 伴口苦咽干,呕吐不欲食,胸胁胀满。
13
辨证要点:辨虚实
实热:邪正剧争,正盛邪实,热势高来势急,病程短。 虚热:正衰邪却,热势低或潮热,来势缓,病程长。
1
小儿发热病因
西医: 一、感染性疾病
1、细菌感染:扁桃体炎、肺炎、败血症 2、病毒感染:流感、乙脑、传单、 3、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和寄生虫…… 二、非感染性疾病 1、)结缔组织病与变态反应性疾病:风湿热、药物热、 疫苗反应、药物过敏。 2、肿瘤与血液病 3、川崎病、脱水热、捂热综合征。
温超过40℃伴排尿很少,而且口腔干燥,哭时眼泪少;诉 说头痛、耳朵痛或颈痛等;·持续腹泻和/或呕吐;·发烧已 超过72小时,尽快就诊。
9
发热急诊
无休止地哭闹已达几小时;
·极度兴奋;
·极度无力,甚至拒绝活动,包括:爬行、走路等等;
·出现皮疹或紫色的针尖大小的出血点或淤斑;
·嘴唇、舌头或指甲床发紫;
·位于小婴儿头顶部的前囟向外隆起;
先考虑常见病、多发病。
7
小儿发热诊断要点
小儿体温易受下列因素的影响:(1)季节与时间, 小儿夏季的体温略高于春秋冬三季的体温;每日上 午与下午的体温略有差异。(2)活动、哭闹、进食 后、衣被过厚、室温高亦可使体温暂时升高达37.5 ℃左右;反之,若饥饿、热量不足或保温条件差, 则体温可降为35 ℃以下。(3)测量时间:不同体温 测量部位的测量时间不同,肛表2 min,腋表5 min,口表3 min,过久或过短的测试均可影响其 体温测量的准确性。
5
小儿发热病理
发烧是位于大脑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上调体温所致。 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会通过增加机体的散热或产热 将正常人体温调控于37℃左右。 当病菌(包括预防接种的疫苗在内)侵犯人体后,人 体为了对抗病菌的侵袭,会动用一些防御机制,比如 具有杀菌作用的白细胞、淋巴细胞等等。上调控制体 温的水平,导致发烧。
常伴阴阳虚表现。
14
辨发热特点
发热恶寒:多见外感表证,病初起客肌表,邪正相争。 寒热往来:恶寒发热交替,邪踞半表半里。 壮热烦渴:正盛邪实,里热炽盛。 日晡潮热:肠胃燥热內结,阳明旺时热甚伴痞、满、
燥、实、手足汗。 阴虚潮热:午后或入夜发热,五心烦热,伴盗汗、、 身热不扬:午后发热,热不高。为湿热郁蒸中焦。 夜热早凉:邪热入里,深陷营血分。伴斑疹隐隐,出
·颈部发硬;
·剧烈头痛;
·下肢运动障碍,比如:瘸腿;运动时疼痛等;
·明显呼吸困难;
·惊厥。
10
小儿发热治疗
西医:治疗药物(对因治疗) 非甾体类抗炎药: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阿司匹林、
尼美舒利、吲哚美辛等; 糖皮质激素:地塞米松、强的松;变态反应性疾病: 抗生素类:针对细菌感染。 抗病毒:普通的感冒发烧多半由病毒引起,主要是对
2
小儿发热原因
中医: 一、外感
1、六淫之气:风、寒、暑、湿、燥、火。出现太过或 不及,则为六淫。侵犯小儿机体,易引起发热。 2、疫疠之气:致病具有发病急、体温高、病情重、传 染性强的特点。 二、内伤 1、乳食所伤:运化失司而成积滞,郁久化热。 2、阴阳虚衰: 3、气血虚损
3
小儿发热原因
中医: 一、外感
症治疗,不应滥用抗生素。 支原体、衣原体:大环内酯类。
11
小儿发热治疗:治则
病位:其在表者,汗而发之;其在里者,引而竭之; 半表半里者,和而解之。 病性:热者寒之、寒者热之பைடு நூலகம் 邪正:虚者补之,实者泻之。
12
辨证要点:辨表里
表证发热:分风寒在表、风热在表、风湿在表和暑热 在表。 外邪自皮毛或口鼻而入,客于肺卫。
1、六淫之气:风、寒、暑、湿、燥、火。出现太过或 不及,则为六淫。侵犯小儿机体,易引起发热。 2、疫疠之气:致病具有发病急、体温高、病情重、传 染性强的特点。 二、内伤 1、乳食所伤:运化失司而成积滞,郁久化热。 2、阴阳虚衰: 3、气血虚损
4
小儿发热病机
阴阳失调是发热最根本的病理。 阳盛发热高,多为邪实,阳有余而阴未伤。 阴虚发热低,为热久耗阴,阳盛阴不足。 阳盛阴亦盛,常可出现寒热往来。 外感发热多由外邪侵袭,正邪相搏; 内伤发热或由脏腑功能失调,气、血、阴、阳失衡。
血,神昏。
15
分型论治 外感发热
表证发热:1、风寒在表
常见于普通感冒和流行性感冒初起阶段。发热,热度 较高,怕冷,头痛,鼻塞流涕,骨节酸痛,苔薄白, 脉浮紧。 辛温解表:麻黄汤 荆防败毒散 2、风热在表 常见于感冒、流行性感冒、上呼吸道感染和感染性疾 病初起阶段。发热,略微怕风,头痛,咳嗽喉痒,咽 痛,口干,或有鼻塞流涕,苔微黄,脉浮数。 辛凉解表:银翘散
16
分型论治
3、风湿在表 常见于风湿热、风湿性和类风湿性关节炎初起。发热, 关节酸痛或红肿热痛,头痛,略有怕冷,苔白腻,脉 濡滑。 祛风通络:麻杏薏甘汤加减。
4、暑热在表 常见于乙脑、脊髓灰质炎、钩端螺旋体病、夏季热等 疾病初起阶段。 发热,怕冷,头痛头重,恶心呕吐, 烦躁口渴,无汗或少汗,或见身痛,苔薄白,中根微 黄,脉浮数。 清暑解表:新加香薷饮 藿香正气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