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下册《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问题探究(部编本)

合集下载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18课《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课文解读+批注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18课《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课文解读+批注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18课《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课文解读+批注查找资料,了解各拉丹冬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特点。

想一想,这里为什么会成为长江的源头?朗读课文,感受文中描写的雪域高原的壮美景色,体会作者细腻而丰富的情感。

①1987年3月上旬,我随电影摄制组再一次走向各拉丹冬,就近安营扎寨。

寒冷季节里汽车可以驶过冰河,直接进到山脚冰塔林中。

熟悉地貌的向导布擦达讲,各拉丹冬有阴阳两坡,西北阴坡尽是冰雪,景色单调,东南阳坡才好看。

的确,阳光使这位身披白色披风的巨人变化多端:融雪处裸露出大山黧黑的骨骼,有如刀削一般,棱角与层次毕现,富有雕塑感。

近些年来,骤然掀起一股长江考察热一拨又一拨中外勇士在此迈开了认识长江的第一步。

短短几年里,先后有十多位探险者壮烈献身于这项人类事业。

[批注]在这里要向学生阐明长江源头的价值,作者在散文《走过西藏》中说藏北高原较为完好的保有了自然界和人文界的原风景,探索人类文化发展的历史,认识地球演化更替的过程,人类就必须要深入到藏北这块土地,藏北保留了人类自然和人文的初始密码,作者曾在文中下了一个结论,长江源可能是世界人类的起源,这种独一无二的价值吸引了无数探险者为之付出生命的代价。

②季节上的隆冬将尽,但严寒还将在此驻守三两个月。

远不是秋高气爽时节的明媚,这一个风云变幻的季节里,气势磅礴的密云来去匆匆,形如金字塔的各拉丹冬主峰难得在云遮雾障中一现尊容。

③在各拉丹冬以东几公里外有牛粪可捡的草坝子上,我们搭起牛毛帐篷。

安托师傅他们从崖底冰河里背回大冰块,我们喝上了长江源头的水。

[批注]由于长江源独特的价值,此时作者首次喝到的长江源的水是具有重要意义的描写,这里包含了作者对长江源浓郁的热爱和崇敬。

海拔接近六千米,力大如牛的安托师傅做起活儿来也不免气喘吁吁。

他说自己是海拔低些的聂荣县人,所以不很适应。

我就更不在话下了。

此刻倒霉迹象接踵而至,频频小震酝酿着某一两次大地震:手背生起冻疮,肩背脖颈疼痛得不敢活动,连夜高烧,不思饮食……活动时只能以极轻极慢的动作进行,犹如霹雳舞的“太空步”。

《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共3篇

《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共3篇

《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共3篇《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1《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一、教案设计1.教学目标了解大自然的神奇和美丽,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感受探险的快乐与刺激,体会合作与信任的重要。

2.教学内容通过观看《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的纪录片,了解长江的发源地、环境特点和生物资源,发掘和理解人和自然的和谐共处、合作与信任的重要性。

3.教学重点1) 了解长江的发源地及其环境特点2) 了解长江源头的生态系统和生物资源3) 探究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合作与信任的重要性4.教学难点1) 如何让学生感受到长江源头的神秘和美丽2) 如何引导学生理解人和自然的和谐共处3) 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探险精神5.教学方法1) 观看视频,学生小组合作完成相关问题的解答和探究实验2) 情景模拟游戏3) 课外探险活动4) 看图讲故事6.教学过程【课堂热身】通过讲故事给学生讲一个故事:“中国有一位著名画家,他的名字叫张大千。

有一年,他来到海拔4000米的长江源头,呆了整整一个月。

他在那里画了很多山水画,还写了很多诗歌,表达了他对大自然的热爱。

你们知道长江源头在哪里吗?你们是否也想亲身感受一下长江源头的神秘和美丽呢?”【视频观看】1) 观看视频《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的故事片段2) 小组讨论和解答问题问题:长江源头位于哪里?环境特点有哪些?生物资源有哪些?3) 探究实验:在班内模拟长江源头的生态环境,让学生亲身感受一下水、气、土等因素对生态系统的关键影响。

【情景模拟游戏】1) 学生分成三组,其中两组是生物资源,一组是猎人,背靠长江源头环境的特性,进行情景模拟游戏,猎人需要获得足够多的生物资源才能存活下来,生物资源也需要适应自然环境的变化,同时需要自我保护,逃离猎人的追杀。

2) 在游戏过程中,分析和总结组间的合作、竞争和信任,引导学生理解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合作与信任的重要性。

《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精品教案及反思(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共3篇

《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精品教案及反思(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共3篇

《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精品教案及反思(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共3篇《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精品教案及反思(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1《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精品教案及反思(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一、教学目标1. 了解青藏高原的地理特点与自然环境。

2. 学习长江源头的地理位置、特点以及区域的文化资源。

3. 理解文化遗产与自然资源的保护与开发。

4. 培养学生的地理意识和旅游意识,提升文化素质和人文修养。

二、教学重点1. 集体化的教学话题,学习氛围浓厚。

2. 合理设置教学环节,形式多样化。

3. 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及资源,生动有趣。

4. 通过课堂和户外实践,强化学生的亲身体验。

三、教学难点1. 吸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保持课堂氛围的活跃和生动。

3. 教学资源的准备与利用。

4. 学生的安全问题及长途车辆的管理。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 看图:展示高原景象,引出青藏高原及长江源头的概念。

2. 观影:播放短片——《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

由此引出文化遗产与自然资源的相互关系。

学习长江源头的地理位置、特点以及区域的文化资源。

3. PPT:展示长江源头地图和特点,引导学生知晓该区域的重要性。

二、主体1. 分组讨论:学生根据PPT课件的展示,分组讨论长江源头的地理特点与文化资源。

2. 研究准备出游计划:学生围绕长江源头地区,合理分工合作,制订出游计划,并灵活调整,不断完善。

3. 热身训练:在长江源头的户外展开“边走边看”的实地考察活动,发现一切未知的、奇特的。

4. 实践教学:学生们渡过玉树州,展开自驾车冒险,深度探索青藏高原——长江源头,对景点、民俗、风景等进行详细了解。

三、课堂练兵1. 小组展示:各小组按照已制定的旅行计划,分别进行口头和图片演示。

2. 醍醐灌顶:老师进行全面、针对性点评,让学生听取其他小组的评价,进行互相学习、交流与提高。

3. 结合实践复习:学生通过看图说话等方式,总结青藏高原的自然美和人文美,增强地理素养与文化素质。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说课稿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说课稿

《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大家下午好!现在,我就今天早上所授的《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一课进行说课,不当之处敬请大家批评指正。

一、说教材《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是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18课的课文,本文记述了作者跟随摄制组在各拉丹冬游览的经历,描写了雪域高原的壮美景色,展现了大自然的神奇伟大,表达了作者观瞻美景由衷涌出的豪情和不畏艰难、勇于攀登的态度。

二、说学情八年级的学生对山水风光还是非常感兴趣的,我利用学生的心理及已有的记叙文的知识,了解游记。

通过本课的学习,可以使学生掌握抓住游踪有序描写的方法,培养学生在欣赏自然之美时领会其蕴含的审美能力。

三、说教学目标目标1是把握文章的层次脉络,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

目标2是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写的方法,品味重点语句,体会作者的独特情感。

这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目标3是体会文中表现出来的自然美,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四、说教学策略与方法教学中我力争突出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主体地位,以文本为主线、校本活动研学旅行征文为辅线,两条线并行推进,相辅相成。

即将文本所学知识运用到活动实践中,将学生最喜欢的户外研学活动穿插到课堂教学当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共同促进学生掌握知识。

同时注重学法指导和情感体验,以游记学习和游学经历相结合的方法将学生作文技巧、做人思想境界同步提高。

教学方法主要有:1.自主学习法。

2.品读点拨法。

3.比较法。

4.合作探究法五、说教学过程本节课的教学共分七个环节:环节一,情境导入。

播放各拉丹东雪域高原美景视频,让学生就视频中景物特点做描述,尽快的进入文本角色。

环节二,出示教学目标,明确本课学习任务。

环节三,简单介绍作者及相关资料。

环节四,积累字词。

环节五,感受旅行之美,让学生速读,理清“所至”;感受原始之美,让学生跳读,关注“所见”;体悟永恒之美,让学生析读,品味语言;理解苦痛之美,让学生悟读,体会“所感”。

环节六,拓展延伸,成果升华。

《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优秀教案(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共3篇

《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优秀教案(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共3篇

《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优秀教案(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共3篇《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优秀教案(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1《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优秀教案(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在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材中,有一篇描写长江源头“各拉丹冬”景象的文章《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

作为教师,应该如何利用这篇文章进行教学呢?下面我来分享一份优秀的教案供大家参考。

一、教学目标1. 了解青藏高原地貌特点和长江流域地貌特点。

2. 学习《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生词、词汇,深化对青藏高原的认识。

3. 培养学生用诗意感受大自然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课文朗读和分析。

了解各拉丹冬的地理位置,地貌特点、气候环境(气温、风力等),人文景观等。

2. 生词学习:(1)雪域(2)藏区(3)悬崖(4)崇山峻岭(5)岔路口3. 阅读训练:(1)阅读下面的诗句,体会诗人的感受并简单解译。

“莫为宝器千般出,皆因磨损不同多。

——文天祥《过零丁洋》”(2)引导学生分析诗句中的“宝器”和“磨损”在自然界的具体体现,将自己的感受记录在小本子中。

三、教学过程1. 课前导学通过图片和短视频的展示,让学生了解青藏高原和长江流域的地理位置、地貌特征、气候环境,提高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课堂探究(1)课文阅读:选择2-3名学生朗读课文,其他学生跟读后,分析课文内容。

教师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图表、描绘,提高对自然的认识。

(2)生词学习:老师可结合PPT或黑板教学,注重学生对生词的理解和运用。

(3)阅读训练:课堂上,教师先示范,接着让学生自己品味文言诗,并记录下来。

之后,多组讨论,老师批注和点评,以便提高学生写作能力。

3. 巩固与评价教师倡导学生每天选择一个时段到户外,用笔和相机记录下自然中的美丽瞬间,提高他们记录、感受美的能力。

四、教学评价通过上述教学过程,学生应该从自然的角度切入,体验自然美的情怀,加深学生对自然的喜爱与崇敬之情。

同时也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勇于表达和记录时代的能力通过这堂课的学习,我深感自然的博大与奥妙,同时也体会到了文学作品能够表达人们对自然景观的神往与热爱。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精品教案及教学反思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精品教案及教学反思

《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教学目标】1.学习并掌握生字词,感知课文,了解游记的写作特点。

2.引导学生通过反复朗读课文,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理清文章的脉络,理解关键语句的含义。

3.感受冰塔林的壮美,体会作者热爱西藏的情感,激发热爱自然、热爱祖国的情怀。

【教学重难点】1.了解游记的写作特点,以及作者介绍长江源头的顺序与进程。

2.感受各拉丹冬的壮美景色和冰塔林的神奇,激发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方法】朗读法、讨论法、延伸法【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情境导入1.展示各拉丹东雪域高原美景图片。

2.导语:长江发源于“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脉各拉丹冬峰西南侧。

“各拉丹冬”,藏语为“高高尖尖的山峰”,神秘的雪域高原,令人向往,充满未知与挑战,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长江的源头去探险吧!二、作者介绍马丽华,当代女作家,山东济南人,中共党员。

长期从事《西藏文学》编辑工作。

著有长篇报告文学《青藏苍茫——青藏高原科学考察五十年》,散文集《追你到高原》《终极风景》《西藏之旅》,长篇散文《藏北游历》《西行阿里》《灵魂像风》,《走过西藏》等。

曾于1992年、2001年两次获得西藏珠穆朗玛文艺奖,1994年获庄重文文学奖,1997年《走过西藏》获全国优秀畅销书奖,2011年以长篇小说《如意高地》获第四届老舍文学奖。

三、背景资料蓝天白云,雪山草地,冰川大河,是西藏特有的自然景观。

作者马丽华在西藏工作近三十年,足迹踏遍大半个西藏,写下了许多介绍西藏的文章。

1987年3月上旬,作者跟随电影摄制组走进各拉丹冬,领略到壮美的雪山和奇异的冰塔林的景色,写下了这篇游记。

四、正音裸露lù黧lí黑砾lì石劲jìng旅腈jīng纶熠熠yì演绎yì五、释义1.气势磅礴:形容气势非常雄伟浩大。

2.接踵而至:指人们前脚跟着后脚,接连不断地来。

形容来者很多,络绎不绝。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18课《在长江源头各拉丹东》》知识点 +课后同步探究.doc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18课《在长江源头各拉丹东》》知识点 +课后同步探究.doc

【若缺失公式、图片现象属于系统读取不成功,文档内容齐全完整,请放心下载。

】统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18课《在长江源头各拉丹东》》知识点 +课后同步探究知识点一、作者简介马丽华,山东济南人。

1976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长篇散文《藏北游历》《西行阿里》《灵魂像风》,报告文学《青藏苍茫》,散文集《终极风景》《追你到高原》,诗集《我的太阳》,长篇小说《如意高地》等。

被誉为“西藏的歌者和行者”。

二、故事背景1996年,马丽华从遥远的山东来到西藏,正如三毛痴迷于撒哈拉大沙漠一样,马丽华深情地眷恋着藏北高原的雪山草地。

西藏这种自然和人文“秘境”,让马丽华产生了“审美眩晕”。

马丽华的足迹几乎走遍了西藏的每一个角落。

她曾自豪地写道:我所能谈及的西藏已被自己的目光注视过,已被自己的双脚接触过,已被自己的心灵感知过。

多年的西藏游历,让马丽华有机会对自己的所到之处进行观察、欣赏、体验、记录,这段经历不经意间构成了她个人生命中最有价值的部分。

马丽华说:从中提取的关键词,全都响亮而光彩。

三、理解词义1.酝酿:比喻做准备工作,如事先考虑、商量、相互协调等。

2.恭顺:恭敬顺从。

3.豁然:形容开阔或通达。

4.虔诚:恭敬而有诚意。

5.接踵而至:形容人或事物一个又一个接连不断地到来。

6.历历在目:(物体或景象)一个一个清清楚楚的在眼前。

四、课文分段第一部分(①):总写各拉丹冬的特点,交代时代背景。

第二部分(②—⑬):描写“我”在各拉丹冬的所见所感。

第三部分(⑭):发现流水,抒发情感。

五、问题归纳1.“阳光使这位身披白色……富有雕塑感。

”一句运用什么修辞?这句话有何作用?此句运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各拉丹冬雪山棱角多、层次分明,富有雕塑感的特点。

2.第①段的结尾句,有什么必要?交代长江考察热及有探险者牺牲在这项事业里,说明“认识长江”是一项既危险又伟大的事业。

这次“我”随摄制组接近各拉丹东也是一件危险而又伟大的事情,为下文描写各拉丹东作铺垫,引起读者的关注。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考点:分析重要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及表达效果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考点:分析重要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及表达效果

分析重要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及表达效果【考点解析】修辞手法,就是通过修饰、调整语句,运用特定的表达形式以提高语言表达作用的方式和方法。

常见的修辞手法主要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又名对仗、排偶)、反复、借代、比拟(又名比体)、寄寓(寄托),互文、设问、引用、呼告、反问、顶真(又名联珠)等。

分析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首先要判断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然后结合原文,从语言表达的艺术效果的角度进行分析,常用的词语有具体、生动、形象、连贯、鲜明、突出事物特征等等。

【考题印证】【原题】对下面句子运用的修辞方法及其表达作用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该名运用对偶和夸张的修辞方法,描绘了一幅江流浩淼,山色迷蒙的优美画面。

B.“如果生命是树,尊严就是根;如果生命是火,尊严就是燃烧;如果生命是鹰,尊严就是飞翔。

”该句运用比喻和排比的修辞方法,形象而深刻地说明尊严高于生命。

C.“跟前的山,已把夏天的翠裙换成了深秋茶绿色的晚服。

”该句运用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方法,写出了山色随着季节的变化变化的特点。

D.“一味地追星,一味地模仿,哪里还会有创新的意识?哪里还会有开拓的精神?”该句运用设问的修辞方法,批评“追星族”缺乏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

【答案】D【解析】句中“哪里还会有创新的意识?哪里还会有开拓的精神?”显然是反问的修辞。

反问的特点就是,问而不答,答在问中。

也就是说,答案就隐藏在“问”中,“问”的相反的意义就是“答”。

【练习】结合原文,分析下面一句使用了何种修辞手法,具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它还不喜欢人们过于恭顺,在等待云散天晴的日子里,面对大家的恳求它不为所动;等到导演用粗话诅咒那一天,它可就在蔚蓝的天幕下十分情愿地露了面。

【答案】句中“不为所动“十分情愿”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各拉丹东以人的情态,形象地展现了各拉丹东变幻莫测的天气状况。

【类题答题技巧】首先,要辨明句子用来哪一种修辞或表现手法。

比如,“排比”的形式就是“三个或三个以上并列短句或者短语”;“反复”是“同样词语、短语或句子出现多次,包括连续出现和间隔出现”;“对偶”是“两个短句子数相等、语义相近或相反,严格的对偶还要求词性相对”;“比喻”自然有多种形式,但一定会有本体(若是借喻则省略本体,但联系上下文也一定可以“找”出来)和喻体,本体和喻体有相似点;“顶真”,前一句的最后一个字,作为后一句话的开头一个字;“比拟”则是“把人比作非人的动物或者物品”;“借代”主要有用部分代整体、用特征代事物本身等多种形式;“设问”是自问自答;“反语”就是用相反的话说;“夸张”有扩大夸张和缩小夸张,等等。

八年级语文下册18《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课后解析)

八年级语文下册18《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课后解析)

18 《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课后解析)一、提示:文章的主要脉络是:跟随摄制组在各拉丹冬的脚下安营扎寨→进入冰塔林一从砾石堆上四面张望一慢慢地接近冰山一→置身于冰窟一第二天再进冰塔林一聆听坚冰之下的流水之声。

按照这一思路复述所见所感即可。

二、参考答案:作者按照立足点的变化,从第5段开始写长江奇观之一的冰塔林。

由远到近,先以砾石堆为观察点,远望冰塔林,冰峰晶莹连绵、冰河平坦辽阔。

第6段作者沿冰河接近冰山,这一壁冰山像屏风,精赚细刻着各种图案;进入后,整座冰塔林由许多冰的庄园冰的院落组成。

第11段写作者置身于冰窟中观察到的冰塔林奇观:“挺拔的,敦实的,奇形怪状的,蜿蜓而立的。

”“那些冰塔、冰柱、冰洞、冰廊、冰壁上徐徐垂挂冰的流苏,像长发披肩。

”“太阳偶一露面,这冰世界便熠烟烁烁,光彩夺目。

”作者笔下的冰塔林,如梦如幻,似琼瑶仙境,有一种静穆的晶莹和洁白的神圣感。

解析:抓住文中相关的段落,找出描写冰塔林的句子体会即可。

三、参考答案;这些写出了作者面对死亡时的淡然。

在这种情况下,作者还能欣赏璀璨的冰山仙境,体现了她的乐观精神。

这样写,使我们也能和作者一样,感悟千山之巅、万水之源的各拉丹冬那份独特的美。

解析;联系具体语句,结合语境体会。

四、参考答案;1.“眩晕”指感觉到本身或周围的东西旋转,多由内耳、小脑等功能障碍引起。

“卖弄”指有意显示、炫耀(自己的本领)。

作者被大自然的无穷威力震撼。

2.加点的字,说明了此地的恶劣环境由来已久,并且亘古如此;副去加点的部分,逻辑不严密,人们就认识不到此地环境恶劣的程度。

3.用年轮比喻冰山的裂纹和褶皱,使人感受到,在时间的长河里,唯有大自然是永恒的。

共同点:这些句子形象生动地描写了冰山的奇观,使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威力。

解析: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或修辞手法进行品析,并体会它们在语言表达方面的共同点。

五、提示:应做到切实观看纪录片,通过网络或图书馆查找资料。

注意分清自然景象和人文景观,从而多角度了解长江。

第18课《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练习)八年级语文下册(部编版)(解析版)

第18课《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练习)八年级语文下册(部编版)(解析版)

第18课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一、基础与巩固1.下列加点词语的拼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棱.角(léng)骨骼.(gé)黧.黑(lí)秋高气爽.(shāng)B.隆.冬(lóng)驻.防(zhù)明媚.(méi)风云变幻.(huàn)C.倒霉.(méi)砾.石(shuò)冻疮.(chuāng)云散.天晴(sàn)D.尊.容(zūn)虔.诚(qián)诅咒.(zhòu)气喘吁.吁(xū)【答案】D【详解】A.秋高气爽(shuǎng); B.明媚(mèi); C.砾石(lì);故选D。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恭顺帐篷草坝子接踵而至B.豁然蔚蓝大冰凌穿流不息C.演译凄凉黧黑色熠熠烁烁D.敦实蜿蜓羊皮袍云遮雾障【答案】A【详解】试题分析:字形题从表象上看主要考核双音节词语和成语,有时会考核三字的专业术语和熟语。

B川流不息。

C演绎。

D蜿蜒。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从砾石堆上四面张望,晶莹连绵的冰峰、平坦辽阔的冰河历历在目....。

B.在教育系统新春茶话会上,市局领导与教师代表们谈笑风生....,其乐融融。

C.随着最后一个隧洞竣工剪彩,这条南北交通大动脉豁然贯通....。

D.城乡医疗制度改革需要循序渐进....地推进,操之过急只会适得其反。

【答案】C【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具体语境中成语运用正误的辨析能力。

要结合积累的成语来分析,在平时的学习中,首先我们对于遇到的成语要做好积累,其次是注意可以从词义、词语的感情色彩、习惯用法等方面进行归纳。

C项使用有误,“豁然贯通”形容开阔或通达。

语境要表达的意思是“全线贯通”。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整座冰塔林就由许多冰的庄园冰的院落组成,自成一天地。

B.能否落实农村中小学营养餐,是减轻农民负担的一大举措。

部编八下语文第18课《在长江源头格拉丹东》(解析版)

部编八下语文第18课《在长江源头格拉丹东》(解析版)

第18课《在长江源头格拉丹东》一、填空1.根据拼音写汉字。

lí( )黑rú( )动qián( )诚dūn( )实wān( )蜒演yì( )安营zhā( )寨接zhǒng( )而至léng( )角帐péng( )霹lì( )大shā( )风景jīng( )纶mú( )样2.文学常识填空《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一文选自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

3.根据意思写词语。

①形容人或事物一个又一个接连不断地到来。

________①肃敬而有诚意。

________①松懈懒惰。

________①形容行人、车马等像水流一样连续不断。

________二、选择题4.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是琼瑶仙境,静穆的晶莹和洁白。

永恒的阳光和风的刻刀,千万年来漫不经心地着,雕凿着,缓慢而从不。

冰体一点一点地改变了形态,变成自然力所能刻画成的最漂亮的这番模样:挺拔的,敦实的,奇形怪状的,的。

那些冰塔、冰柱、冰洞、冰廊、冰壁上徐徐冰的流苏,像长发披肩。

A.切割停歇蜿蜒而立垂挂B.冲刷懈怠傲然挺立坠落C.切割懈怠傲然挺立坠落D.切割停歇蜿蜒而立垂挂5.下列句子所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它还不喜欢人们过于恭顺,在等待云散天晴的日子里,面对大家的恳求它不为所动。

B.等到导演用粗话诅咒的那一天,它可就在蔚蓝的天幕下十分情愿地露了面。

C.这一派奇美令人眩晕,造物主在这里尽情卖弄着它的无所不能的创造力。

D.这一壁冰山像屏风,精雕细刻着各种图案。

6.下列对《在长江源头格拉丹冬》这篇课文内容分析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文章通过写各拉丹冬常年严寒,气候变化多端,从侧面突出了登山的困难。

B.文中按照由内到外的顺序写冰塔林,先写了冰洞内部景色;然后写冰山山壁上的图案。

C.文中“我”对雪峰行“跪拜大礼”,是因为“我”感受到了冰雪世界的神秘气氛和大自然的深不可测,心中虔诚之意油然而生。

《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教案(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共3篇

《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教案(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共3篇

《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教案(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共3篇《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教案(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1《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教案(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是一篇描写青藏高原美丽风景和民俗文化的散文。

该篇散文既展现了长江源头的壮美景色,又揭示了当地藏族人民特有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传统。

本文将结合教案主题、教学目标和教学设计,详细分析《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的教学内容和方法。

一、教学主题和教学目标教学主题:《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教学目标:1.了解青藏高原地貌和气候特点,了解长江源头地区独特的生态环境和文化传统。

2.了解文章的结构和语言特点,培养批判性的阅读能力。

3.继承和弘扬民族文化,促进全民族的多元共存和交流。

二、教学设计1.导入通过提问学生了解长江的流经地区和重要性,同时介绍青藏高原地貌和气候特点。

让学生谈论自己对青藏高原的认识。

创设情景:学生作为旅游导游,向国内外游客介绍长江源头的自然风景和民俗文化。

2.阅读让学生预览全文,通过分段阅读和分析,帮助学生了解文章的内容和结构。

重点讲解词语:高原、草甸、绿草如茵、河谷、悬崖峭壁、白雪皑皑、藏羚羊、草原、帐篷、唐卡、缠绕、茶马古道等词语。

3.理解通过提问,帮助学生理解作者的表达意图。

例如:(1)长江源头的自然风景如何?(2)文章中描述的人物和物品有哪些?(3)文章中的语言表达有哪些诗情画意的色彩?4.整合通过简单组织,让学生按照常见的散文结构理解文章的构思:开头的自然风景描写,中间的藏族文化展示,结尾的对自然风景和人文景观的赞美和寄托。

缺词和填空测试。

5.拓展通过借鉴相关文献和多媒体资料,让学生对藏族民俗文化进一步了解和深入了解。

例如:(1)了解藏族文化的起源,发展和特点;(2)了解藏族民俗文化在现代生活中的应用和演变。

三、教学方法教学方法需要灵活运用,以达到有利于学生的认知和理解。

在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可以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主题导入法通过提问、情境化等方法,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究长江源头的自然和人文景观。

八年级下册语文部编版探索积累教案《18 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

八年级下册语文部编版探索积累教案《18 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

八年级下册语文部编版探索积累教案《18 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一. 教材分析《18 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是八年级下册语文部编版的一篇课文,描绘了长江源头各拉丹冬的壮丽景观,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课文语言优美,意境宏大,充满了诗情画意,能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审美情趣。

同时,课文中的生词和难点较多,需要学生在阅读中积累和理解。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掌握了基本的语文阅读和写作能力,对自然景观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长江源头各拉丹冬的地理环境和特点不太清楚,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进行引导和讲解。

此外,学生可能对课文中的生词和难点有一定的困难,需要教师耐心辅导和帮助。

三. 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长江源头各拉丹冬的壮丽景观。

2.理解课文中的生词和难点,掌握相关知识点。

3.分析课文语言特点,品味作者的表达技巧,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4.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培养保护环境的责任感。

四. 教学重难点1.生词和难点的掌握。

2.课文语言特点的分析和文化背景的理解。

3.对大自然景观的想象和表达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媒体手段,为学生营造一个真实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审美情趣。

2.互动式教学法:教师与学生互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3.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文朗读录音带或视频。

2.与课文相关的图片和资料。

3.生词和难点的讲解资料。

4.课堂练习题和拓展活动资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长江源头各拉丹冬的壮丽景观,引导学生产生兴趣和好奇心。

2.呈现(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感受语言的韵律和美感。

同时,引导学生注意课文的结构和段落划分。

3.操练(10分钟)教师针对课文中的生词和难点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八年级语文下册《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文本解读(部编本)

八年级语文下册《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文本解读(部编本)

《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文本解读1.时代背景蓝天白云,雪山草地,冰川大河,是西藏特有的自然景观。

作者马丽华在西藏工作近三十年,足迹踏遍大半个西藏,写下了许多介绍西藏的文章。

1987年3月上旬,作者跟随电影摄制组走进各拉丹冬,领略到壮美的雪山和奇异的冰塔林的景色,写下了这篇游记。

2.文题诠释本文选自《藏北游历》,题目中“长江源头”点明了各拉丹东位置的重要性与特殊性。

以“在长江源头各拉丹东”为题,点明了故事发生的地点,能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3.主旨本文记述了作者随摄制组在各拉丹东游览的经历。

作者从不同的角度欣赏着各拉丹东,展现了它的雄奇、壮美,表达了对大自然神奇伟力的赞美,同时展现了人们探寻大自然的坚强毅力。

4.内容解读本文记叙了“我”随电影摄制组游览各拉丹东的艰苦经历,展现了各拉丹东严酷的生存环境,生动地描绘了各拉丹东的壮美景色,表达了“我”对各拉丹东的热爱与赞美之情。

全文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1自然段)交代造访各拉丹东的缘由,概写壮美景色和探险情况。

第二部分(2—13自然段)叙写探寻各拉丹东的过程、感受和痛苦遭遇,展现了各拉丹东的壮美景色。

其中(2—3自然段)为第二部分第一层:交代各拉丹东的气候、海拔高度及“我”的身体状况。

(4—6自然段)为第二部分第二层:详细叙述“我”随队游览冰塔林的经历,并交代了“我”滑倒摔伤的情况。

(7—11自然段)为第二部分第三层:写“我”负伤后蜷缩在冰窟里看到的各拉丹东的美景。

(12—13自然段)为第二部分第四层:记叙了“我”第二天艰难游览的情况。

第三部分(14自然段):写静听长江源头的流水之声,畅想长江之水源源不断流向下游。

5.结构分析探寻缘由壮美景色恶劣的环境在长江源头各拉丹东彰显壮美感受痛苦壮美的景色静听水声演绎故事6.写作特色:(1)善于运用铺垫的写作手法,使文章叙事灵活多样。

文章多处运用铺垫的写作手法,使文章结构严谨。

如文章开头最后两句话介绍近些年来掀起的长江考察热,短短几年,先后有十多位探险者壮烈献身,为下文描写各拉丹东生存环境的恶劣做了铺垫。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问题探究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问题探究

K12教育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
《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问题探究
1.从文中找出描写各拉丹冬雪山景物的语句。

作者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来描绘的?从中感受到雪山怎样的特点?
【解析】远处全景:晶莹连绵的冰峰;平坦辽阔的冰河;远方白色金字塔的各拉丹冬统领着冰雪劲旅。

近景(沿冰河接近冰山):冰山像屏风,精雕细刻着各种图案;冰塔林就由许多冰的庄园冰的院落组成。

作者是按由远至近的顺序来描绘的。

感受:天地间浩浩苍苍;这一派奇美令人眩晕。

2.作者分两次集中描写雪山,这两次描写有什么不同?为什么在写第二次之前,还要写第一次来观看雪山的感受?
【解析】第5—6自然段是从低处观赏描写,第10—11自然段是从高处观赏描写,这样从不同角度展现了各拉丹冬雪山的神韵。

两次写观赏雪山的感受,表现了作者对雪山认识逐渐加深,对雪山的情感步步增强。

也在读者心中留下深刻印象。

3.文章最后“那是坚冰之下的流水之声,它一刻不停,从这千山之巅、万水之源的藏北高原流出,开始演绎长江的故事。

”有什么内涵?
【解析】作者用细腻的手法写自己静听冰下的流水声,水声潺潺,给人以静穆的感觉,带人进入一个圣灵的世界,让作者和读者产生无限的遐想;这水声不断地流淌着,一直穿越千山万壑,不断地流向下游,养育着中华儿女,孕育着中华五千年的文明,所以也会演绎着多少可歌可泣的长江的故事啊。

如果没有您爱的滋润,怎么会绽放那么多美好的灵魂之花!。

第18课 《在长江源头格拉丹东》(解析版)-八年级语文下册课内外拓展延伸阅读(部编版)

第18课 《在长江源头格拉丹东》(解析版)-八年级语文下册课内外拓展延伸阅读(部编版)

第18课《在长江源头格拉丹东》一、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列小题。

一条流不尽的河①家乡有一条属于我的小河。

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它没有名字,少有人关注,唯有我时常陪伴它静悄悄地流动。

这河其实是碗口粗的一眼山泉,源头是我经过两个多小时的探险发现的。

也许是它太不起眼吧,虽然一年四季从不断流,但几乎没有人留意过它。

②那河水在极浅极浅的小沟里流淌,发出轻轻的哗哗的声响,像极遥远的地方飘过来的玄妙的风笛声。

你得倾耳聆听,否则风声、鸟鸣声或是你的呼吸声都会将它湮没。

只要你全神贯注,那乐音就会穿过你的耳朵钻进你的心窝。

甚至有时夜里,还偷偷地跑入你的梦里呢。

③我虽然发现了它的源头,却不知道它流向哪里。

追问大人,他们大都用奇怪的眼神看着我,然后不置可否地走开。

由于我的锲而不舍,终于有人随口告诉我,它流到了嘉陵江,然后又汇入长江。

从此,喜爱之余,我对它竟多了一份敬意(这份敬意大多来源于电视里或是图画中的长江那无与伦比的磅礴的气势)。

这清澈、明净的小泉竟和我崇敬的长江有着神秘的联系!那时我兴奋了好几天,得意地把这个“惊人”的消息几乎发布给我所能认识的人。

④于是,我常常伫立在它身旁,看它匆匆地欢快地前进。

我想前方一定有什么在召唤它,就像母亲呼唤我一样。

要不它为什么会穿过那块大石的底下,绕过那个小山包,永不停歇地向前?有时我会挖个小潭或是筑个小坝,想留住它。

可它绝不眷念,它会在小潭里打几个滚儿就急匆匆地走了,或是毫不犹豫地翻过小坝继续前行。

看着它流走的方向,我知道,没有什么能阻挡它流向大河!就像我玩累了要回家,大河应该是它的家吧。

⑤不过,什么叫回家,我在读大学后才真正有所体会。

⑥那时,我最怕放寒假,回一趟家就似打一场恶仗。

一节六七十个座位的车厢里往往塞进来两三百人,坐过这种车的人对“身无立锥之地”有着切身体会。

车里大多是学生和返乡的民工,买不到座票的又以民工居多,他们大多衣着马虎,言谈粗俗,有些人的身上脸上还残留着污渍或是建筑工地上的灰尘。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18课《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教学设计+同步习题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18课《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教学设计+同步习题

《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教学模式介绍“探究式教学”是以自主探究为主的教学。

它是指教学过程是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探究或合作讨论为前提,以现行教材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学生周围世界和生活实际为参照对象,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一种教学形式。

学生对当前教学内容中的主要知识点进行自主学习、深入探究并进行小组合作交流,以自我获取,自我求证的方式深化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从而较好地达到课程标准中关于认知目标与情感目标要求的一种教学模式。

设计思路说明采用小组探究的方式去突破一些重点,如梳理游踪、体会不同的写景角度,再如本文不同于传统游记散文的特点,为什么作者要反复强调自己的不适感受?重视教学中学生生成的讨论话题、学生质疑的内容,以此为基础进行探究。

教材分析本文记述了作者跟随摄制组在各拉丹冬游览的经历,描写了雪域高原的壮美景色,展现了大自然伟大的神奇,表达了作者观瞻如此壮景由衷涌出的豪情。

根据游记单元的教学需要,把本课教学重点放在反复品读,探究美句,想象美景上,在朗读中体会作者细腻而丰富的情感。

在学习过程中可以梳理作者的游踪,体会写景的角度。

教学目标1. 朗读课文,感受长江源头各拉丹冬的魅力;2. 合作交流,探讨探索自然的艰辛;3. 揣摩细节,体会大自然的魅力与语言的美。

教学重难点1.合作交流,探讨探索自然的艰辛;2.揣摩细节,体会大自然的魅力与语言的美。

课前准备查找资料,了解各拉丹冬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特点。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一、了解各拉丹冬各拉丹冬雪山是长江三源之一沱沱河(蒙语“缓慢的河流”)的发源地,也是我国最具特色的冰川雪山之一,位于唐古拉山中段,藏语意为“高高尖尖之山峰”,海拔6,621米,为唐古拉山脉之主峰。

补充资料:各拉丹冬位于青海省杂多县唐古拉山乡境内。

各拉丹冬南北长50千米,东西宽30千米,除主峰各拉丹冬峰外,周围海拔6000米以上的山峰还有40余座,冰川覆盖面积790.4平方千米,有冰川130条。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18课《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积累探究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18课《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积累探究
略写时一笔带过,详写时细致刻画。 从描写自己身处冰窟的感受开始,写到冰风的呼啸与 川流不息, 然后详细描写冰体的千奇百怪、美不胜收。
18 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
(二)把主观的感受、想象与客观的描写融在一起 1.对冰窟和冰风的描写,突出异样的“温暖”感受,既写 风的“扫荡”,更把思绪放飞到洪荒之始,感喟于自然的 永恒。 2.描写冰塔林和冰川,用精短、准确、形象性强的词语连 续带过,很好地表现出冰体形状之多令人目不暇接,同时 又畅想眼前奇景的形成过程,主客观融为一体。
作者没有详细描写冰山裂纹和皱褶的形状,把冰山的皱 褶想象成树的年轮。这样的写法能让读者联想到眼前景物 “背后的故事”———大自然漫长、反复的变化,并由此认 识到:这冰山、冰川其实是大自然历史的一部分。
18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长江源头各拉丹冬
这几个句子在描写眼前景物的同时,都不停留于具体 的描写,而是将笔触宕开,抒写作者的想象与感触,将读 者的思绪引向时间的远处或思考的深处。
八年级语文下册
18 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
思考探究
一、本文记述了作者跟随摄制组在各拉丹冬游览的经历。理 清文章的脉络,复述作者在各拉丹冬的所见所感。
采用移步换景的写法,从安营在各拉丹冬雪山脚下→驶 过冰河→进入冰塔林。 所见: 1.营地远眺各拉丹冬雪山,突出它的高峻、雄壮、变幻莫测; 2.砾石堆上四顾,突出冰峰的晶莹、冰河的辽阔和整个冰雪 天地的浩茫; 3.靠近冰山,发现其图案的难以名状;
一、概念
命题点 理清文章脉络
“文章的脉络”指文章内部的组织和构造,它包括线 索与脉络、层次与段落、过渡与照应、开头与结尾等。一 篇文章的脉络就是作者写作思路的具体体现。
二、理清文章脉络的方法
1.感知课文内容,列出基本框架。 2.依循自然段理清脉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问题探究
1.从文中找出描写各拉丹冬雪山景物的语句。

作者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来描绘的?从中感受到雪山怎样的特点?
【解析】远处全景:晶莹连绵的冰峰;平坦辽阔的冰河;远方白色金字塔的各拉丹冬统领着冰雪劲旅。

近景(沿冰河接近冰山):冰山像屏风,精雕细刻着各种图案;冰塔林就由许多冰的庄园冰的院落组成。

作者是按由远至近的顺序来描绘的。

感受:天地间浩浩苍苍;这一派奇美令人眩晕。

2.作者分两次集中描写雪山,这两次描写有什么不同?为什么在写第二次之前,还要写第一次来观看雪山的感受?
【解析】第5—6自然段是从低处观赏描写,第10—11自然段是从高处观赏描写,这样从不同角度展现了各拉丹冬雪山的神韵。

两次写观赏雪山的感受,表现了作者对雪山认识逐渐加深,对雪山的情感步步增强。

也在读者心中留下深刻印象。

3.文章最后“那是坚冰之下的流水之声,它一刻不停,从这千山之巅、万水之源的藏北高原流出,开始演绎长江的故事。

”有什么内涵?
【解析】作者用细腻的手法写自己静听冰下的流水声,水声潺潺,给人以静穆的感觉,带人进入一个圣灵的世界,让作者和读者产生无限的遐想;这水声不断地流淌着,一直穿越千山万壑,不断地流向下游,养育着中华儿女,孕育着中华五千年的文明,所以也会演绎着多少可歌可泣的长江的故事啊。

1 /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