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原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合集下载

马克思基本原理期末复习资料

马克思基本原理期末复习资料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期末复习资料1.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辩证关系原理及方法论应用答:1)含义:①矛盾的同一性: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和趋势。

②矛盾的斗争性: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属性。

2)特点:①矛盾的同一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它随时间、条件的变化表现出不同的特点。

②矛盾的斗争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它贯穿于事物发展的整个过程中。

3)作用:① a.同一性是事物发展的前提,为矛盾得以存在和发展提供条件。

b.同一性使矛盾双方相互作用、吸引有利因素来发展自己,推动事物的发展。

c.同一性规定了事物向自己对立面转化的趋势。

② a.斗争性使矛盾双方的力量发生变化,推动事物发展。

b.矛盾的斗争突破某一事物的界限,使旧的统一体瓦解,旧事物转化为新事物。

4)联系:(辩证关系)同一性与斗争性相互联结、不可分割。

A.同一性离不开斗争性,同一性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斗争性离不开同一性,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

B.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5)方法论:A.坚持用一分为二的矛盾分析法全面地看问题,既要看到事物的这一面,又要看到事物的那一面B.既要看到矛盾双方的对立又要看到矛盾双方的统一。

2.主次矛盾和矛盾的主次关系原理及方法论应用。

答:(一)主次矛盾1)辩证关系原理:①主要矛盾是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次要矛盾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发展不起决定作用。

②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并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

2)方法论:办事情要善于抓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又要善于统筹兼顾,恰当处理次要矛盾,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

3)应用:①说明我们在实际工作中要分清主流和支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

②说明我国现阶段要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并存的经济制度。

③说明对待股份制,不能笼统地判定它的性质,国家和集体控股,股份制就有明显的公有性质。

(二)矛盾的主次关系1)原理内容:①在每一矛盾的两个方面中,矛盾的主要方面处于支配地位,矛盾的次要方面处于被支配地位。

《马原》期末复习

《马原》期末复习

《马原》复习导论1.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并为后继者不断发展的科学理论体系,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基本组成部分。

2.马克思主义的特点:科学性、革命性、实践性、人民性、发展性。

3.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1)观察当代世界变化的认识工具(2)指引当代中国发展的行动指南(3)引领人类社会进步的科学真理一、世界的物质性和发展规律(一)物质观世界是物质的世界,对物质的正确理解是我们认识和把握世界本质和规律的前提。

1.物质的含义:物质就是不依赖于人类意识而存在并能为人类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存在。

2.意识的含义: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

3.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1)物质决定意识: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表现在意识的起源、本质和作用上。

(2)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意识的能动作用)①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②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③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④意识具有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3)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统一正确认识和把握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需处理好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关系:①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

②只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正确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

要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应注意:①从实际出发,努力认识和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

②实践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途径。

③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还依赖于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

(二)运动观1.物质的根本属性是运动。

2.运动的含义:运动是标志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变化及其过程的哲学范畴。

3. 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一定条件下的稳定状态,包括空间的相对位置和事物的根本性质暂时未变这样两种运动的特殊状态。

4.运动和静止的关系运动和静止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相互包含,“静中有动,动中有静”。

无条件的绝对运动和有条件的相对静止构成对立统一关系。

5.运动与物质的关系: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离开物质的运动和离开运动的物质都是不可想象的。

马原知识点总结期末

马原知识点总结期末

马原知识点总结期末第一章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1.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基本构成要素,它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内容,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之一。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意识,社会的生产关系决定社会的政治意识和法律等上层建筑;社会的发展总的来看,是不断推动生产力进步的生产关系的进步。

即是说,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为了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而进行生产关系的变革;历史的发展总的来说,是人类自己创造的历史。

这就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关系。

2.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基础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不是主观臆造的,而是通过对历史和社会实践的概括总结得出的。

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不是空想的历史观,而是实证历史研究的精神产物;不是书斋里的思辨,而是全面观察社会生产实践的真理;不靠个人的意识和意志,而是派大量的社会实际调查询问、编制和综合资料。

第二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1.社会生产和劳动在社会形态中的基本地位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原理之一,就是通过劳动创造新的产品,以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这是人的生活第一的历史要求。

在社会生产中,劳动是一切的最终的和永久的根源;劳动是一切的财富创造者。

第三章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建设基本原理1.社会变革和社会革命的客观要求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是在阶级社会的基本矛盾和日益加剧的阶级斗争基础上产生的,是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不均衡性和不稳定性的基础上产生的,是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推动和影响下产生和发展的。

2.社会主义制度的经济基础社会主义是根本的,维护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国家的根本任务。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

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制度的经济基础,是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基础,是推动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有效形式。

3.社会主义的政治制度和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建设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是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建设的坚强保证,是国家政权的表现形式,是人民当家做主的最佳形式,是维护社会主义制度和社会主义国家安全和稳定的最有力的保障。

《马原》期末知识点复习与总结

《马原》期末知识点复习与总结

《马原》期末知识点复习与总结马原是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是我国大学生必修的一门重要理论课程。

通过学习马原,可以系统地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深入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基本概念和理论,具备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下面是对《马原》期末知识点的复习与总结,供参考。

1.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基本原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基本原理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价值规律和剩余价值理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对立和斗争3.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和社会革命理论-社会主义制度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原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根本任务和基本路线4.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中国共产党的最早领导者和主要创立者-中国共产党的代表人物的主要思想和理论-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地位和使命5.马克思主义与其他理论的关系-马克思主义与自由主义、民族主义、人文主义等的比较-马克思主义与宗教、传统文化等的关系6.当代对马克思主义的批判与误解-资本主义复辟和意识形态的压力-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的困难和挑战-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和意义7.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实践中的应用-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不断完善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必要性-用马克思主义指导实践,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以上是对《马原》期末知识点的复习与总结的主要内容,每个知识点都需要进行深入的学习和理解。

通过对这些知识点的熟练掌握,可以提高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为今后的学习和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复习资料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复习资料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复习资料一、马克思主义哲学1.辩证唯物论o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例如,人们根据客观的自然规律发明了各种工具和技术,体现了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

o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1.唯物辩证法o联系的观点:世界是普遍联系的,联系具有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

比如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o发展的观点:事物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新事物的发展往往会经历曲折,但最终会取代旧事物。

o矛盾的观点: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矛盾具有普遍性和特殊性。

不同的事物具有不同的矛盾,同一事物在不同发展阶段也有不同的矛盾。

1.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o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动力、目的和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科学家通过实验来获取新的科学知识就是实践决定认识的体现。

o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

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1.劳动价值论o商品的二因素:使用价值和价值。

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

o劳动的二重性: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1.剩余价值论o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包括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o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是剩余价值规律。

三、科学社会主义1.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o空想社会主义的局限性和科学社会主义的科学性。

1.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o无产阶级革命是人类历史上最广泛、最彻底、最深刻的革命。

o无产阶级专政是新型的国家政权。

四、马克思主义在当代的意义1.为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2.对当今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期末马原必背知识点

期末马原必背知识点

期末马原必背知识点1.第一章第一节一之(三)世界的物质统一性P32:1.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

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

32-倒1(1)运动是标志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变化及其过程的哲学范畴;33-1(2)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的。

一方面,运动是存在方式,是物质的根本属性,物质是运动的物质,但离开运动就没有物质。

另一方面,物质是一切运动变化和发展过程的真正基础和承担者,世界上没有物质就没有运动。

想象不动的物质会导致形而上学;想象非物质运动会导致唯心主义。

2.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1)静止是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的稳定状态,包括空间位置和根本性质暂时未变这样两种运动的特殊状态 33-2(2)物质的运动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物质的静止是有条件的,相对的(静止既是过去运动的结果,又是未来运动的起点)。

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把握二者辩证关系有重要意义。

3、时间、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1)时间是指物质运动的持续性、顺序性,其特点是一维性(一去不复返); 33-3(2)空间是指物质运动的广延性、伸张性,其特点是三维性; 33-34、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从本质上说也是物质的。

33-34(1)人类社会依赖于自然界,是整个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33(2)人们谋取物质生活资料的实践活动虽然有意识作指导,但仍然是以物质力量改造物质力量的活动,是物质性的活动;33(3)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集中体现着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33-342.第一章第一节二之(二)从实践出发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P37:1.实践是使物质世界分化为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历史前提,又是使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统一起来的现实基础。

37-32.实践是人类社会的基础,一切社会现象只有在社会实践中才能找到最后的根源,才能得到最终的开学说明。

38-4 (1)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2)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3)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3.第一章第一节三之(三)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辩证统一P42:1.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既对立又统一。

马原期末复习资料

马原期末复习资料

马原期末复习资料马原期末复习资料马克思主义哲学,简称马原,是我们大学生必修的一门课程。

它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学科,需要我们通过深入学习和理解来掌握。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复习马原,下面将为大家提供一些复习资料和方法。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概念首先,我们需要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概念。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它包括唯物论和辩证法。

唯物论是指认识论和宇宙观的基本原则,它强调物质是第一性的,意识是第二性的。

辩证法是指揭示事物发展的规律和矛盾的学说,它强调事物的内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发展是我们复习的重点之一。

我们需要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起源和发展过程,以及其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主要理论成果。

例如,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共同创立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列宁进一步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并提出了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毛泽东则在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中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哲学。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思想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思想是我们复习的重点之二。

我们需要深入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概念和理论。

例如,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之一,它强调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生产力的发展。

阶级斗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另一个核心概念,它认为社会发展的根本矛盾是阶级矛盾。

四、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当代的意义最后,我们需要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当代的意义。

尽管马克思主义哲学已经发展了一百多年,但其思想和理论在当代依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我们可以从经济全球化、社会主义建设、环境保护等方面来探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现实意义。

综上所述,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门重要的课程,我们需要通过深入学习和理解来掌握。

在复习过程中,我们可以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概念、历史发展、核心思想和当代意义等方面进行思考和总结。

希望大家能够充分利用这些复习资料和方法,取得好的成绩。

马原期末复习资料,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祝愿大家能够在期末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资料(大学期末考试专用)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资料(大学期末考试专用)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绪论一:马克思主义来源与创新来源: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空想社会主义创新: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继承了前人的成果,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实现了人类思想史上的宏大革命。

他们在这一时期创立的马克思主义,对人类先进思想已经提出的种种问题作了分析批判,对资本主义时代发展提出的理论课题作了科学的论述。

马克思主义哲学为相识历史和时代问题供应了一种崭新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原则。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冲突、运行机制和发展规律的深刻分析,揭示了资本主义剥削的隐私和它被社会主义必定代替的历史命运。

科学社会主义在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论两大发觉的基础上,阐明白由资本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社会的客观规律,阐明白无产阶级获得彻底解放的历史条件和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使社会主义由空想成为科学。

二: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什么(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理论特征)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三:马克思主义最显明的政治立场是什么马克思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阔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显明的政治立场四: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坚持一切从实际动身,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五: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志向实现物质财宝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志向六: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看法必需坚持马克思主义不动摇,这是就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而言的。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历史条件的变更,要求我们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础上,不断地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我们确定要适应实践的发展,以实践来检验一切,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

我们必需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不断探讨新状况、解决新问题,做到自觉地把思想相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不断有所发觉、有所创建、有所前进。

《马原》期末复习资料考点完整

《马原》期末复习资料考点完整

《马原》复习资料1.马克思主义的含义、理论来源、经典著作、鲜明特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含义(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基本方法);答:含义: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为他们的后继承者所发展的,以反对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和实现共产主义为目标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理论来源: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

经典著作:两人《神圣家族》《德意志意识形态》《共产党宣言》《新莱茵报》马《资本论》《法兰西内战》《哥达纲领批判》恩《反杜林论》《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整理出版《资本论》二三卷鲜明特征:(1)科学性,它是对客观世界特别是人类社会本质和规律的正确反应。

(表现在坚持世界的物质性和真理的客观性)(2)革命性,它是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推翻旧世界,建设新世界的理论,按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它具有鲜明的无产阶级政治立场(表现在坚持唯物辩证法)。

(3)实践性,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革命性是统一的,以社会主义运动的实践为基础,致力于实现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含义(1)基本立场:是马克思主义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根本立足点和出发点(2)基本观点:是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认识,是对人类思想成果和社会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3)基本方法:是建立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基础上的指导我们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

2、哲学的基本问题、哲学派别的划分及各派别的基本思想和代表人物(唯物主义VS唯心主义;可知论VS不可知论;唯物史观VS唯心史观;辩证法VS形而上学)答:哲学的基本问题:存在和思维、物质和精神的关系问题哲学派别的划分及各派别的基本思想和代表人物3、物质观(物质的含义、意识的含义;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统一)、运动观(运动的含义、运动与静止、运动与物质的关系)、时空观(时间的含义及其特点、空间的含义及其特点、时空与物质运动的关系)答:(一)物质观物质的含义:物质就是不依赖于人类意识而存在并能为人类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存在意识的含义: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一)物质觉得意识。

马原期末考试题型

马原期末考试题型

马原期末考试题型
一、选择题
1.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是()。

– A. 人民战争
– B. 无产阶级专政
– C. 社会主义制度
– D. 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
2.马克思主义的核心观点是关于()。

– A. 人民民主专政
– B. 阶级斗争
– C. 新民主主义革命
– D.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3.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立者是()。

– A. 毛泽东
– B. 列宁
– C. 斯大林
– D. 马克思和恩格斯
4.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也是()的先锋队。

– A. 地主阶级
– B. 资产阶级
– C. 封建主义者
– D. 无产阶级
5.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个阶段是()。

– A. 领导革命、建设社会主义、改革开放
– B. 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 C. 民主革命、社会主义革命、资本主义现代化建设
– D. 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高级阶段
二、简答题
1.什么是唯物史观?请简要阐述其基本内容。

2.解释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基础理论。

3.中国共产党是如何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和立场的?
4.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阶段性特征有哪些?
三、论述题
1.请结合实际,论述马克思主义理论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作用。

四、案例分析题
1.请分析并评价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军事战略和军事战术。

马原期末知识总结

马原期末知识总结

马原期末知识总结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知识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起源与发展马克思主义是19世纪中叶以后在世界上迅速发展起来的新兴的科学理论和社会实践指导思想。

(1)马克思主义的起源马克思主义最早的概念是在德国出现的,主要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

马克思和恩格斯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著作,如《共产党宣言》等,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思想。

(2)马克思主义的发展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马克思主义逐渐发展为一个庞大系统的理论体系,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

2.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1)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辩证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之一,强调宇宙界是一个无数矛盾斗争的复杂系统,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通过矛盾的斗争,事物才能不断发展。

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包括:物质第一性原则、任何事物都存在内因和外因的联系、量变转化为质变、否定之否定原则等。

(2)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又一个基本观点,强调人类社会是物质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种必然的规律。

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社会革命的规律、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等。

3.唯物辩证法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法则唯物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方法论基础,主要包括唯物辩证法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法则。

(1)唯物辩证法的基本概念唯物辩证法的基本概念包括:矛盾普遍性与斗争性、事物发展的主导性、事物发展的曲折性等。

(2)唯物辩证法的基本法则唯物辩证法的基本法则包括:否定之否定、质量互变、肯定的否定等。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1.马克思主义与自然科学的关系马克思主义认为自然科学是揭示客观规律性的一种学科,与马克思主义哲学有其相互联系的一面。

自然科学在实践中应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以及唯物辩证法的方法,可以更好地揭示自然界的客观规律。

2.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的关系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科学是研究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一门学科,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密切相关。

(完整)马原期末复习知识点总结(超详细版),文档

(完整)马原期末复习知识点总结(超详细版),文档

马原期末总复习知识点重点汇总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一、马克思主义含义1、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学说是关于社会睁开规律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①马克思主义创立的标志:1848 年初版马克思、恩格斯合著的?共产党宣言?。

②马克思主义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

2、资本主义经济的睁开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供应了经济、社会、历史条件。

3、马克思主义是在实践中睁开的。

4、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与革命性一致。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睁开规律第一节物质世界和实践一、世界观与哲学的根本问题1、世界观与哲学的根本问题世界观是人们对世界关系的根本见解。

方法论是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所依照的根本方法。

只有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才是哲学。

哲学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

2、哲学的重要根本问题,是思想和存在关系的问题。

思想和存在谁是第一性的问题,这是划分唯心主义和唯心主义哲学的根本依照。

3、哲学又能够划分为可知论和不能知论。

①可知论:主张世界是能够认识的,包括唯心主义可知论和唯心主义可知论。

②不能知论:主张世界是不能够够认识的,只有少许唯心论是不能知论。

4、辩证法和形而上学①辩证法是用联系和睁开的见解对待世界,认为事物是宽泛联系和睁开变化的,变化的原因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

②形而上学是用孤立、静止的见解对待世界,认为世界上所有事物和现象,都是孤立存在的,是静止不变的。

形而上学否认事物睁开变化的原因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

③辩证法的三种根本历史形态:朴素辩证法、唯心主义辩证法,马克思主义辩证法。

④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是关于世界宽泛联系和永远睁开的科学。

客观辩证法:是指自然界、人类社会自己固有的辩证运动规律。

主观辩证法:亦称“思想辩证法〞。

唯物辩证法认为:客观辩证法是第一性的,主观辩证法是第二性的。

6、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是哲学史上的伟大改革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为划分哲学中的根本门派确立了科学的标准。

二、马克思主义物质观极其理论意义1、辩证唯心主义物质观及其意义列宁的物质见解是:“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经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响。

马原期末复习题答案

马原期末复习题答案

马原期末复习题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共产党宣言》发表于哪一年?A. 1844年B. 1846年C. 1848年D. 1850年答案:C2.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是什么?A. 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B. 唯物主义和形而上学的统一C. 唯心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D. 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统一答案:A3.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是什么?A. 社会生产力B. 社会生产关系C. 社会经济制度D. 商品和货币答案:B二、多项选择题1. 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包括哪些基本组成部分?A. 马克思主义哲学B.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C. 科学社会主义D. 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答案:A、B、C2.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三个主要来源是?A. 德国古典哲学B.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C. 法国空想社会主义D. 俄国现实主义文学答案:A、B、C三、判断题1.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正确2.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核心是剩余价值理论。

正确3. 马克思主义认为,阶级斗争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唯一动力。

错误四、简答题1. 简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包括物质和意识的关系、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等。

它强调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

同时,它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2.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主要研究内容是什么?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主要研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及其发展规律,包括商品、货币、资本、剩余价值、资本积累、资本循环和周转、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等。

它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即资本家通过剥削工人的剩余价值来获取利润,从而推动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五、论述题1. 论述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革命性。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体现在它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和发展规律的深刻揭示。

期末马原知识点总结

期末马原知识点总结

期末马原知识点总结一、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1. 辩证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它认为世界是物质的,唯物的;世界的发展变化是由物质内在的矛盾性运动和相互作用决定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方法是辩证法。

辩证唯物主义反对形而上学、唯心主义和机械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基础。

2. 历史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关于社会发展规律的理论。

它认为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生产力的发展,阶级斗争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的规律性。

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科学基础。

3.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认识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实践的反映。

这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基础。

4. 社会的发展规律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的发展是有一定的规律性的,这主要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阶级斗争、社会形态的更替等规律。

5. 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基础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存在着不同的阶级,阶级是根本的社会政治实体。

资本主义社会是由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阶级斗争而产生的,共产主义社会是无阶级社会。

6. 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的实现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是由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基础的内在矛盾推动而产生的,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二、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1.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对资本主义经济的研究,它包括劳动价值论、剩余价值理论、周期性经济危机理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规律等内容。

2. 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唯物辩证法的哲学,包括对现实世界的认识过程、规律、方法和哲学基本原理的阐述。

3. 马克思主义社会学马克思主义社会学是对社会发展规律、阶级斗争规律、社会形态更替规律的研究。

4. 马克思主义伦理学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包括对道德、价值、人的本质、人的自由等问题的阐述。

5. 马克思主义科学观马克思主义科学观是对科学研究方法、科学实践、科学发展规律等问题的阐述。

马原期末考试各章复习要点

马原期末考试各章复习要点

各章复习要点绪论: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2、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3、马克思主义的三个基本组成部分和三大直接理论来源4、马克思主义创立的客观和主观条件5、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第一章:唯物辩证法1、什么是世界观,什么是哲学,二者的关系。

2、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所包含的内容,对两方面内容的不同回答所形成的不同派别。

3、关于世界的本质问题的不同回答形成的不同派别4、关于世界的状态问题的不同回答形成了的不同观点5、哲学史上对物质的认识所经历的发展历程及其不同阶段的具体表现6、辩证唯物主义关于物质的概念、唯一特性和根本属性的认识7、如何正确理解物质和运动的不可分割性,否认这种不可分割性会导致哪些错误观点。

8、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是什么9、物质的两种存在形态是如何区分和统一的10、意识的本质是什么11、意识的能动作用及其在现实生活中的具体表现12、现实生活中如何正确处理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关系13、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的内容及其现实意义14、唯物辩证法的总观点是什么15、如何理解联系的客观性、普遍性、多样性、条件性及其方法论意义16、如何理解发展的实质和过程性及其方法论意义17、事物发展的三大根本规律及其分别揭示的内容18、对立统一规律:矛盾的基本属性——同一性和斗争性在现实生活中的具体表现及其相互关系,以及各自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现实生活中的具体表现及其相互关系;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普遍性和特殊性的方法论意义。

19、质量互变规律:区分量变和质变的根本标志;生活中如何坚持和运用好适度原则;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及其方法论意义。

20、否定之否定规律:辩证否定观的基本内容;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的事物发展的特点及其方法论意义。

21、坚持以唯物辩证法为指导,着重需要增强哪些方面的思维能力第二章:认识论1、实践的内涵和基本特征2、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在现实生活中的具体表现3、认识的本质是什么4、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在认识的本质问题上与唯心主义和旧唯物主义反映论的区别5、认识的发展: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含义及具体形式;二者的辩证关系在现实生活中的具体体现;割裂二者的辩证关系在理论上和实践中分别会导致哪些错误。

马原复习题及答案

马原复习题及答案

马原复习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三个组成部分是:A. 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B. 自然辩证法、历史辩证法、实践辩证法C. 唯物史观、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D. 唯物论、辩证法、历史唯物主义答案:D2. 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是:A. 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法国空想社会主义B. 德国古典哲学、英国经验主义、法国启蒙思想C. 德国浪漫主义、英国经验主义、法国空想社会主义D. 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法国启蒙思想答案:A3. 马克思的《资本论》主要研究的是:A.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B. 社会主义生产方式C. 共产主义生产方式D. 封建主义生产方式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包括:A. 物质决定意识B. 意识对物质有反作用C.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D.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反作用答案:ABCD2.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A. 生产力B. 生产关系C.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D. 社会主义生产方式答案:BC三、判断题1.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历史的发展是直线上升的。

(错误)2. 马克思主义认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正确)3. 马克思主义认为,阶级斗争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

(正确)四、简答题1. 简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答案: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包括:坚持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坚持实践的观点,坚持社会历史发展是自然历史过程的观点。

2.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主要任务是什么?答案: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主要任务是揭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和运行规律,为无产阶级革命提供理论指导。

五、论述题1. 论述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形态更替的规律。

答案: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形态的更替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与生产关系发生矛盾的结果。

当生产关系阻碍生产力发展时,社会形态就会发生更替。

社会形态更替的规律是螺旋式上升、波浪式前进的,不是直线上升的。

马原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马原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绪论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1)从狭义上讲,马克思主义即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2)从广义上说,马克思主义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即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

2.怎样理解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1)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2)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3)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4)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

人民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3.学习马克思有何重要意义?第一章1、什么是哲学基本问题,包括那些方面?①思维和存在何为第一性的问题②思维和存在有没有统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2、怎样理解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意识从其本质看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像,是客观内容与主观形式的统一。

①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

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客观存在不同,意识不同,客观存在发生变化,意识也要发生变化。

②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

意识是由各种反映形式共同组成的完整体系,它包括感觉、知觉、表象等感性认识和概念、判断、推理等理性认识。

感性形式和理性形式都属于人的主观世界。

3、联系实际说明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对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意义。

①第一,世界是统一的世界。

世界的本原只有一个而不是多个,世界上的各种事物和现象是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

第二,世界统一于物质。

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都承认世界的统一性,都是一元论哲学。

但唯心主义主张世界统一与精神,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统一于物质,一切事物和现象都根源于物质。

《马原》期末复习资料考点完整

《马原》期末复习资料考点完整

马克思主义哲学期末复习资料第一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概念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世界的本质、人的本质和人与世界的关系。

2.物质与意识、本质与现象的关系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物质是客观存在的,意识是主观反映物质的存在和运动的精神现象,物质是本质,意识是现象。

第二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观1.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观是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是物质的统一体,物质是有永恒性和普遍性的,世界是运动着的。

2.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观还包括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类历史是阶级斗争的历史,社会发展的动力是生产力的发展,社会制度的变革是生产关系的变革所引起的。

第三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方法论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和源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方法论强调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和源泉,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得出正确的认识。

2.辩证法的思维方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方法论还包括辩证法的思维方法,强调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强调捕捉事物发展过程中的矛盾、冲突和转折。

3.唯物史观的方法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方法论还包括唯物史观的方法论,认为历史是客观存在的,研究历史是要以客观的态度和方法去看待和研究它。

第四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社会理论1.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学说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学说认为,世界是由阶级斗争推动的,阶级的存在是因为社会中存在着私有制和剥削。

2.马克思主义的社会意识形态学说马克思主义的社会意识形态学说指出,意识形态的来源在于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形态是由生产力决定的。

第五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政治哲学1.马克思主义的政治学说马克思主义的政治学说认为,政治是阶级斗争在国家机器中的反映。

国家是阶级统治的工具。

2.马克思主义的民主理论马克思主义的民主理论认为,民主必须紧密地联系人民群众的实际需要,民主在社会制度基础上才能得到真正的落实。

第六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生态学思想1.马克思主义的环境思想马克思主义的环境思想认为,环境问题是人类发展的一个必然问题,和生产方式的选择和社会制度的选择密切相关。

《马原》期末复习资料大全

《马原》期末复习资料大全

1、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及意义。

2、为什么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3、意识的本质。

意识的本质是指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像4、意识的能动作用及表现。

意识的能动作用是指人的意识所特有的积极反映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

主要表现在:第一,意识是能动的,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第二,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

第三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

第四,意识还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5、为什么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是宇宙的根本规律:①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发展变化的内在动力②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于唯物辩证法其他规律和范畴的中心线索,是理解它们的钥匙③矛盾分析法是最根本的认识方法④承认不承认对立统一规律以及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是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斗争焦点和根本分歧。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

6、为什么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7、如何理解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相互关系?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①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

矛盾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

②任何现实存在的事物都是共性和个性的有机统一。

具体表现在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没有离开个性的共性,也没有离开共性的个性。

8、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及其关系?①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相互联结,相辅相成的。

一方面,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因为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另一方面,没有同一性也没有斗争性。

②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又是相互区别、相互对立的。

主要表现在:在事物的矛盾中,矛盾的斗争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同一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

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辩证关系原理,要求我们既要在对立中把握同一,又要在同一中把握对立。

也就是要做到“异中有同,同中有异”9、如何把握量变、质变的关系及其方法论意义?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是,第一,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期末复习资料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期末复习资料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期末复习资料1.怎样理解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及其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1.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反映。

2.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

3.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意识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创造性,意识具有调控人的行为和心理活动的作用。

4.还需要处理好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关系。

5.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

6.只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正确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

2.如何理解矛盾的不平衡性原理及其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1事物是由多种矛盾构成的。

主要矛盾是矛盾体系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

次要矛盾是矛盾体系中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发展起次要作用的矛盾。

在每一对矛盾中,处于支配地位、起着主导作用的一方,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处于被支配地位、不起主导作用的一方。

事物的性质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所决定的。

2 把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辩证关系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就是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两点论”是指在分析事物的矛盾时,不仅要看到矛盾双方的对立,而且要看到矛盾双方的统一。

“重点论”是指要着重把握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并以此作为解决问题的出发点。

他们要求我们,看问题既要全面地看,又要看主流大势发展趋势。

3.系统思维能力、底线思维能力的理解及其应用。

1.系统思维能力就是从事物相互联系的各个方面及其结构功能进行系统思考、分析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提高系统思维能力,要坚持系统观念,用系统思维的方法分析和处理问题。

2.应用:坚持系统观念,提高系统思维能力,要善于通过历史看现实、透过现象看本质,把握好全局与局部、当前与长远、宏观与微观、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特殊与一般的关系;要立足现实需要,以系统思维聚合力,用系统方法谋全局,把历史、现实和未来贯通起来审视,把近期、中期、远期目标统筹起来规划,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略、战略性布局和整体性推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绪论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1)从狭义上讲,马克思主义即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2)从广义上说,马克思主义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即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

2.怎样理解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1)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2)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3)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4)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

人民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3.学习马克思有何重要意义?第一章1、什么是哲学基本问题,包括那些方面?①思维和存在何为第一性的问题②思维和存在有没有统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2、怎样理解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意识从其本质看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像,是客观内容与主观形式的统一。

①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

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客观存在不同,意识不同,客观存在发生变化,意识也要发生变化。

②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

意识是由各种反映形式共同组成的完整体系,它包括感觉、知觉、表象等感性认识和概念、判断、推理等理性认识。

感性形式和理性形式都属于人的主观世界。

3、联系实际说明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对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意义。

①第一,世界是统一的世界。

世界的本原只有一个而不是多个,世界上的各种事物和现象是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

第二,世界统一于物质。

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都承认世界的统一性,都是一元论哲学。

但唯心主义主张世界统一与精神,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统一于物质,一切事物和现象都根源于物质。

第三,物质世界的统一是无限多样的统一。

物质世界具体性质和形态无限丰富多样,但本质上是共同的,都统一于物质。

②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实践意义。

这一原理是我们从事一切工作的立足点,是我们党思想路线的理论基础。

客观事物是第一性的,我们在实践中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遵循客观事物的规律性去改造世界,绝不能从主观想象或是书本条文出发。

③在今天的社会主义建设中,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从我国的国情出发,要根据我国人口多,生产力落后的国情建设社会主义,既不能照抄照搬马克思当年的设想,也不能照抄照搬其他国家的建设模式。

4、为什么说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②③是问题矛盾统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的答案)①事物发展的动力是事物的内部矛盾,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都起着重要作用。

②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第一,统一性是事物存在发展的前提,在矛盾双方中一方的发展以另一方为条件;第二,同一性使矛盾双方相互吸引有利于自身的因素,在相互作用中各自得到发展;第三,同一性规定着转化的可能和发展的趋势。

③矛盾的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第一,矛盾双方的斗争促进矛盾双方力量的变化,竞长争高,此消彼长,造成双方力量发展的不平衡,是一种矛盾统一体向另一种矛盾统一体过渡的决定力量。

④因此可以说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5、用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说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意义①普遍性与特殊性相互区别。

普遍性与特殊性相互依存。

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没有脱离个性的纯粹共性。

个性受共性的指导,没有不受共性影响的个性。

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②在工作中,要自觉把个性与共性结合起来,反对只讲个性无视共性,或者只讲共性无视个性的做法。

③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关系原理,是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重要哲学基础,也是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理论依据。

我们要结合我国生产力低下,各地区发展水平不平衡,机械化科技化水平较低的具体国情,从实际出发,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所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极大的重要意义。

6、什么是辩证的否定观?坚持辩证否定观的意义。

①第一,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

第二,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是旧事物向新事物的转变。

第三,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新事物孕育产生于旧事物,新旧事物是通过否定环节联系起来的。

第四,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

②意义:(1)应该在自我内部寻找否定,发展和完善的根源。

(2)在认识和实践中不要肯定一切,也不要否定一切,对待一切事物都要采取科学分析的态度,反对肯定一切和否定一切的形而上学否定观。

7、用辩证否定观说明如何正确对待我国的传统文化遗产?①第一,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

第二,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是旧事物向新事物的转变。

第三,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新事物孕育产生于旧事物,新旧事物是通过否定环节联系起来的。

第四,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

②坚持辩证的否定观,具有重要的意义。

要求我们对任何事物,都要采取科学分析的态度,既不能只讲肯定,也不能只讲否定,反对肯定一切和否定一切的形而上学否定观。

③在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上应坚持批判和继承相结合的态度,我们传统文化中有许多优秀思想,如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自强不息、刚健有为的奋斗精神仁爱、孝悌思想、民本思想、诚实守信、天人合一的思想,对此要继承发展;传统文化中还有许多糟粕的东西,如三从四德、愚孝、愚忠、等级观念、家长制、重农抑商,这些思想严重阻碍我国现代化发展,要坚决抛弃。

反对文化虚无主义和文化复古主义;在对待外来文化的态度上应坚持批判和学习相结合的态度,反对全盘西化和闭关自守。

8、意识的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如何正确发挥意识的作用?①意识的能动作用是指人所特有的积极反映世界与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

表现在:1、意识活动的目的性和计划性。

2、意识活动的主动创造性。

3、意识能指导人们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

4、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

②首先,从实际出发,努力认识和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

其次,实践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的基本途径。

最后,主观能动作用的发挥,还依赖于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

小知识点1.什么是哲学?①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②哲学是各门具体科学知识的概括和总结③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④在阶级社会中哲学具有鲜明阶级性2.物质的唯一特性:客观实在性3.①主观唯心主义:把主观精神(感觉、心、经验)看成是世界的本原贝克莱:物是感觉的集合、存在就是被感知。

陆九渊:吾心便是宇宙,宇宙便是吾心。

王守仁:心外无物,心外无理,心外无事。

②客观唯心主义:把客观精神(数、理念、绝对精神、理、道)看成是世界的本原毕达哥拉斯——数是万物的本原柏拉图———具体事物是理念的影子黑格尔———绝对精神是世界的本质朱熹————理在事先③理气之辩王夫之——理在气中。

朱熹———理在气先。

陆九渊——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

王守仁——心为无理,心为无物,心为无事。

4.社会生活本质是实践的。

实践具有物质性,自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等基本特征。

实践的基本形式包括物质生产劳动实践,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和科学实验等。

5.联系和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联系具有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6.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7.新旧事物区分标准:是否符合历史趋势、是否具有强大生命力。

而不是以出现时间先后区分8.内因-----内部矛盾外因--------外部矛盾内因和外因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据,是第一位的原因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

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是第二位的原因。

外因只能加速或延缓事物的发展。

意义:是我党制定和执行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和对外开放方针的重要理论依据9.A、在事物的发展中,地位不同和作用不同主要矛盾和主要方面——支配地位、决定作用。

次要矛盾和次要方面——从属地位、加速和延缓作用B、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主要矛盾影响、制约、甚至决定次要矛盾。

次要矛盾影响、制约主要矛盾。

10. 矛盾地位特殊性原理的意义: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反对形而上学的一点论和均衡论11.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性活动12.三大规律: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揭示的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源泉动力,质量互变规律揭示的是事物变化的两种基本形式,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的是事物发展的方向,趋势,具体道路13.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的关系辩证关系:(1)普遍性与特殊性相互区别。

(2)普遍性与特殊性相互依存。

A、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没有脱离个性的纯粹共性。

B、个性受共性的指导,没有不受共性影响的个性。

(3)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14.度是一定事物保持自己质的数量限度,是质和量的统一。

15.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①量变和质变的区别:量变是量的变化,是在度以内的变化;质变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突破了事物存在的度。

量变是不显著的变化,事物处于相对静静止状态; 质变是显著的变化,事物处于飞跃状态。

量变持续的时间长,质变持续的时间短。

②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第一、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第二、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第三、量变和质变的互相渗透,一方面,总的量变过程中有阶段性部分质变和局部性部分质变,另一方面质变过程中有量的扩张和收缩16.什么是规律?规律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17.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的联系和区别联系: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都是客观的,都是不依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

区别:自然规律是作为一种盲目的无意识的力量起作用,社会规律则是通过抱有一定目的和意图的人的有意识的活动实现的。

自然规律只要具备了同样的客观物质条件就可以以完全相同的形式反复出现。

社会规律则是历史的,在不同的社会、国家、民族以及不同的历史阶段都有不同的表现形式。

知识点:1.直接来源: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国空想社会主义2.德国古典哲学————黑格尔、费尔巴哈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法英国空想社会主义————昂利圣西门、沙尔傅立叶、罗伯特欧文第二章1.怎样理解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第一,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

第二,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

第三,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

第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2.能动反映论有哪些基本特征?一方面,反映具有摹写性。

即人的认识作为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必然要以客观事物为原型,它总是力图在思维中再现客观事物的状态、属性、关系、本质和规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