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1-2-4(一)
2014年高考一轮复习物理试题分类汇编实验部分
高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实验部分第1题(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综合能力测试(理科使用)(广东卷))题目在“测定电源电动势和内阻”的实验中,某同学根据实验数据,作出了正确的U-I图象,如下图所示,其中图线斜率绝对值的物理含义是()A.短路电流B.电源内阻C.电源电动势D.全电路电阻答案B解析:由U=-rI+E可知,图线斜率绝对值表示电源内阻,B正确,A、C、D.错误。
第2题(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重庆卷))题目图1是某同学设计的电容式速度传感器原理图,其中上板为固定极板,下板为待测物体。
在两极板间电压恒定的条件下,极板上所带电量Q将随待测物体的上下运动而变化。
若Q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为Q=(a、b为大于零的常数),其图象如图2所示,那么图3、图4中反映极板间场强大小E和物体速率v随t变化的图线可能是()A.①和③B.①和④C.②和③D.②和④答案C解析:电容器上电压不变即V不变。
上板固定下板上下移动,由C=得d=,由C=,E=得E=。
所以Et图线与Qt图线形状相似。
电容器两板距离d==,则经Δt时间内Δd=,速度v=即v与t无关。
所以C项正确,A、B、D错误。
第3题(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物理(广东卷新课标))题目8.压敏电阻的阻值随所受压力的增大而减小,有位同学利用压敏电阻设计了判断小车运动状态的装置,其工作原理如图6(a)所示,将压敏电阻和一块挡板固定在绝缘小车上,中间放置一个绝缘重球,小车向右做直线运动过程中,电流表示数如图6(b)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图6A.从t1到t2时间内,小车做匀速直线运动B.从t1到t2时间内,小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C.从t2到t3时间内,小车做匀速直线运动D.从t2到t3时间内,小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答案D解析:由压敏电阻的电阻特点知,~时间内电流I均匀增加,所以压敏电阻所受的压力均匀增加,故小车做加速度越来越大的变加速运动.~时间段内,电流I最大,压敏电阻最小,故受的压力最大、恒定,故小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D正确.第4题(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综合能力测试(理科使用)(广东卷新课标)) 题目10.某位同学做“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下列操作步骤中错误的是A.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铁架台上,用导线连接到低压交流电源B.将连有重锤的纸带穿过限位孔,将纸带和重锤提升到一定高度C.先释放纸带,再接通电源D.更换纸带,重复实验,根据记录处理数据答案C解析:操作应先接通电源,再松开纸带,以确保打下第一个点时,纸带开始下落,故C错误,应选C。
2014届高考物理一轮 (考纲自主研读+命题探究+高考全程解密) 第2讲电场的能的性质(含解析) 新人教版
第2讲电场的能的性质对应学生用书P107电势能、电势等势面Ⅰ(考纲要求)【思维驱动】(单选)在电场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某点的电场强度大,该点的电势一定高B.某点的电势高,试探电荷在该点的电势能一定大C.某点的场强为零,试探电荷在该点的电势能一定为零D.某点的电势为零,试探电荷在该点的电势能一定为零解析电势虽然由电场本身决定,但它的大小与场强无因果关系,A错;电势高低由电场决定,而电势能的大小由电场和电荷共同决定,负电荷在电势较高处的电势能较小,故B错;场强为零的点,电势和电势能都不一定为零,故C错;由电势的定义式可知,电势为零和电势能为零是同一个点,D正确.答案 D【知识存盘】1.电势能(1)电场力做功①特点:电场力做功与路径无关,只与初、末位置有关.②计算方法a.W=qEd,只适用于匀强电场,其中d为沿电场方向的距离.b.W AB=qU AB,适用于任何电场.(2)电势能①定义:电荷在电场中具有的势能,数值上等于将电荷从该点移到零势能位置时电场力所做的功.②电场力做功与电势能变化的关系:电场力做的功等于电势能的减少量,即W AB=E p A-E p B=-ΔE p.(1)定义:试探电荷在电场中某点具有的电势能E p 与它的电荷量q 的比值. (2)定义式:φ=E p q.(3)矢标性:电势是标量,有正负之分,其正(负)表示该点电势比零电势高(低). (4)相对性:电势具有相对性,同一点的电势因选取零电势点的不同而不同. 3.等势面(1)定义:电场中电势相等的各点组成的面. (2)四个特点①等势面一定与电场线垂直.②在同一等势面上移动电荷时电场力不做功.③电场线方向总是从电势高的等势面指向电势低的等势面. ④等差等势面越密的地方电场强度越大,反之越小.电势差 Ⅱ(考纲要求) 【思维驱动】(多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 、B 两点的电势差等于将正电荷从A 点移到B 点时静电力所做的功 B .电势差是一个标量,但是有正值和负值之分C .由于静电力做功跟移动电荷的路径无关,所以电势差也跟移动电荷的路径无关,只跟这两点的位置有关D .A 、B 两点的电势差是恒定的,所以U AB =U BA 解析【知识存盘】1.定义:电荷在电场中,由一点A 移到另一点B 时,电场力做功与移动电荷的电荷量的比值.2.定义式:U AB =W ABq. 3.电势差与电势的关系:U AB =φA -φB ,U A B =-U BA .4.影响因素:电势差U AB 由电场本身的性质决定,与移动的电荷q 及电场力做的功W AB 无关,与零电势点的选取无关.匀强电场中电势差和电场强度的关系 Ⅰ(考纲要求) 【思维驱动】图6-2-1(单选)如图6-2-1所示是某电场中的一组等势面,若A 、B 、C 、D 相邻两点间距离均为2 cm ,A 和P 点间的距离为1.5 cm ,则该电场的场强E 和P 点的电势φP 分别为( ). A .500 V/m ,-2.5 V B.1 00033 V/m ,-2.5 VC .500 V/m ,2.5 V D.1 00033 V/m ,2.5 V解析 由E =U d得:E =U CBBC ·sin 60°=102×10-2×32V/m =1 00033 V/m ,U BP =E ·PB sin60°=1 00033×0.5×10-2×32 V =2.5 V ,由于φB =0,所以φP =-U BP =-2.5 V ,故B 正确. 答案 B 【知识存盘】1.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匀强电场中两点间的电势差等于电场强度与这两点沿电场线方向的距离的乘积.即U =Ed ,也可以写作E =Ud. 2.公式U =Ed 的适用范围:匀强电场.对应学生用书P108考点一 电场线、电场强度、电势、等势面之间的关系1.电场线与电场强度的关系:电场线越密的地方表示电场强度越大,电场线上每点的切线方向表示该点的电场强度方向.2.电场线与等势面的关系:电场线与等势面垂直,并从电势较高的等势面指向电势较低的等势面.3.电场强度数值与电势数值无直接关系:电场强度大(或小)的地方电势不一定大(或小),零电势可人为选取,而电场强度是否为零则由电场本身决定.图6-2-2【典例1】 (单选)(2012·福建卷,15)如图6-2-2所示,在点电荷Q 产生的电场中,将两个带正电的试探电荷q 1、q 2分别置于A 、B 两点,虚线为等势线.取无穷远处为零电势点,若将q 1、q 2移动到无穷远的过程中外力克服电场力做的功相等,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 点电势大于B 点电势 B .A 、B 两点的电场强度相等C .q 1的电荷量小于q 2的电荷量D .q 1在A 点的电势能小于q 2在B 点的电势能解析 由于电场力做负功,所以Q 应带负电荷,由负点电荷产生电场的电场线的分布规律可判断出φB >φA ,故A 项错误;由E =k Q r2,r 不相等,所以E A ≠E B ,B 项错误;由φA=W A →∞q 1、φB =W B →∞q 2,因为W A →∞=W B →∞,φA <φB <0,所以1q 1>1q 2,即q 1<q 2,故C 项正确;由于克服电场力做功相等,且无穷远处电势能为零,所以q 1在A 点的电势能等于q 2在B 点的电势能,故D 项错误. 答案 C【变式跟踪1】 (单选)如图6-2-3所示的直线是真空中某电场的一条电场线,A 、B 是这条直线上的两点.一带负电的粒子以速度v A 经过A 点向B 点运动,一段时间后,粒子以速度v B 经过B 点,且v B 与v A 方向相反,不计粒子重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6-2-3A .A 点的场强小于B 点的场强 B .A 点的电势高于B 点的电势C .粒子在A 点的速度小于在B 点的速度D .粒子在A 点的电势能大于在B 点的电势能解析 如果电场为匀强电场并且场强方向向右,也可出现题干所述情况,A 错误;带负电的粒子先向右减速后向左加速,其受力向左,电场线方向向右,故A 点的电势高于B 点的电势,B 正确;带负电的粒子受到向左的力,由A 到B 电场力做负功,动能减小,速度减小,粒子在A 点的速度大于在B 点的速度,粒子在A 点的电势能小于在B 点的电势能,C 、D 错误.答案 B ,以题说法1.几种常见的典型电场的等势面比较2.电势高低常用的两种判断方法(1)依据电场线的方向―→沿电场线方向电势逐渐降低 (2)依据U AB =W ABq―→U AB >0,φA >φB ,U AB <0,φA <φB . 3.电势能增、减的判断方法(1)做功判断法―→电场力做正功,电势能减小;电场力做负功,电势能增加(2)公式法―→由E p =q φp ,将q 、φp 的大小、正负号一起代入公式,E p 的正值越大电势能越大,E p 的负值越小,电势能越大(3)能量守恒法―→在电场中,若只有电场力做功时,电荷的动能和电势能相互转化,动能增加,电势能减小,反之,电势能增加(4)电荷电势法―→正电荷在电势高的地方电势能大,负电荷在电势低的地方电势能大 4.电场的对称性解决一些不熟悉的、情境较复杂的关于电势、电场强度等判定的题目时,可抓住以下常见电场的电场线和等势面分布情况,并注意电场线、等势面对称性的应用.如①孤立点电荷的电场线和等势面;②等量同(异)种电荷的电场线和等势面(注意连线上、中垂线上的特点);③带电平行板间的电场线和等势面. 考点二 电场中的功能关系1.若只有电场力做功―→电势能与动能之和保持不变;2.若只有电场力和重力做功―→电势能、重力势能、动能之和保持不变;3.除重力之外,其他各力对物体做的功―→等于物体机械能的变化.4.所有力对物体所做的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变化.图6-2-4【典例2】 (多选)如图6-2-4所示为一匀强电场,某带电粒子从A点运动到B点.在这一运动过程中克服重力做的功为2.0 J,电场力做的功为1.5 J.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粒子带负电B.粒子在A点的电势能比在B点少1.5 JC.粒子在A点的动能比在B点多0.5 JD.粒子在A点的机械能比在B点少1.5 J解析从粒子的运动轨迹可以看出,粒子所受的电场力方向与场强方向相同,粒子带正电,A错误;粒子从A点运动到B点,电场力做功1.5 J,说明电势能减少1.5 J,B错误;对粒子应用动能定理得:W电+W重=E k B-E k A,代入数据解得E k B-E k A=1.5 J-2.0 J =-0.5 J,C正确;粒子机械能的变化量等于除重力外其他力做的功,电场力做功1.5 J,则粒子的机械能增加1.5 J,D正确.答案CD图6-2-5【变式跟踪2】 (多选)如图6-2-5所示为空间某一电场的电场线,a、b两点为其中一条竖直向下的电场线上的两点,该两点的高度差为h,一个质量为m、带电荷量为+q的小球从a点静止释放后沿电场线运动到b点时速度大小为3gh,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质量为m、带电荷量为+q的小球从a点静止释放后沿电场线运动到b点的过程中动能增加量等于电势能减少量B .a 、b 两点的电势差U =mgh 2qC .质量为m 、带电荷量为+2q 的小球从a 点静止释放后沿电场线运动到b 点时速度大小为ghD .质量为m 、带电荷量为-q 的小球从a 点静止释放后沿电场线运动到b 点时速度大小为gh解析 质量为m 、带电荷量为+q 的小球从a 点静止释放后沿电场线运动到b 点的过程中,机械能与电势能之和守恒,其动能增加量等于重力势能、电势能的减少量之和,选项A 错误;设a 、b 之间的电势差为U ,由题意,质量为m 、带电荷量为+q 的小球从a 点静止释放后沿电场线运动到b 点时速度大小为3gh ,根据动能定理,mgh +qU =12m ·3gh ,解得qU =12mgh ,a 、b 两点的电势差U =mgh2q ,选项B 正确;质量为m 、带电荷量为+2q的小球从a 点静止释放后沿电场线运动到b 点时,由动能定理得mgh +2qU =12mv 21,解得v 1=2gh ,选项C 错误;质量为m 、带电荷量为-q 的小球从a 点静止释放后沿电场线运动到b 点时,由动能定理得mgh -qU =12mv 22,解得v 2=gh ,选项D 正确.答案 BD , 以题说法1.电场力做功的计算方法(1)功的定义法:由公式W =Fl cos θ计算,此公式只适用于匀强电场,可变形为W =qEl cos θ.(2)电势差法:W AB =qU AB . (3)电势能变化法:W AB =E p A -E p B . (4)动能定理法:W 静电力+W 其他力=ΔE k . 2.电场中的能量问题(1)如果只有电场力做功,则动能和电势能之间相互转化,动能(E k )和电势能(E p )的总和守恒,即: ①ΔE p =-ΔE k .②电场力做正功,电势能减少,动能增加. ③电场力做负功,电势能增加,动能减少.(2)除电场力之外其他力做正功,动能和电势能之和变大;除电场力之外其他力做负功,动能和电势能之和变小.(3)如果只有电场力和重力做功,则电势能和机械能之和保持不变. 考点三 公式E =U d的拓展及应用技巧图6-2-6【典例3】 (单选)(2012·安徽卷,18)如图6-2-6所示,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方向平行于坐标平面的匀强电场,其中坐标原点O 处的电势为0 V ,点A 处的电势为6 V ,点B 处的电势为3 V ,则电场强度的大小为( ). A .200 V/m B .200 3 V/m C .100 V/m D .100 3 V/m解析 在匀强电场中,沿某一方向电势降落,则在这一方向上电势均匀降落,故OA 的中点C 的电势φC =3 V(如图所示),因此B 、C 为等势面.O 点到BC 的距离d =OC sin α,而sin α=OB OB 2+OC 2=12,所以d =12OC =1.5×10-2m.根据E =U d 得,匀强电场的电场强度E =U d =31.5×10-2V/m =200 V/m ,故选项A 正确、选项B 、C 、D 错误.答案 A图6-2-7【变式跟踪3】 (单选)在匀强电场中建立一直角坐标系,如图6-2-7所示.从坐标原点沿+y 轴前进0.2 m 到A 点,电势降低了10 2 V ,从坐标原点沿+x 轴前进0.2 m 到B 点,电势升高了10 2 V ,则匀强电场的场强大小和方向为( ).A .50 V/m ,方向B ―→A B .50 V/m ,方向A ―→B。
2014年高考一轮复习物理试题分类汇编牛顿定律部分
高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牛顿定律部分1. 非选择题 2000夏季高考物理上海卷 四大题 21小题 12分考题: 21.(12分)风洞实验室中可以产生水平方向的、大小可调节的风力,现将一套有小球的细直杆放入风洞实验室,小球孔径略大于细杆直径。
(1)当杆在水平方向上固定时,调节风力的大小,使小球在杆上作匀速运动,这时小班干部所受的风力为小球所受重力的0.5倍,求小球与杆间的滑动摩擦因数。
(2)保持小球所受风力不变,使杆与水平方向间夹角为37°并固定,则小球从静止出发在细杆上滑下距离S 所需时间为多少?(sin37°=0.6,cos37°=0.8)牛顿第一定律.惯性1. 选择题 2002夏季高考大综江苏河南卷 一大题 28小题 6分考题: 28.如图4所示,物体a 、b 和c 叠放在水平桌面上,水平力 F 6—5 N 、F C =10 N 分别作用于物体 b 、c 上,a 、b 和c 仍保持静止。
以f 1、f 2、f 3分别表示a 与b 、b 与c 、c 与桌 面间的静摩擦力的大小则A .f 1=5N ,f 2=0,f 3=5NB .f 1=5N ,f 2=5N ,f 3=0C .f 1=0,f 2=5N ,f 3=5ND .f 1=0,f 2=10 N ,f 3=5 N2. 选择题 2001夏季高考物理全国卷 一大题 8小题 4分考题: 8.惯性制导系统已广泛应用于弹道式导弹工程中,这个系统的重要元件之一是加速度计,加速度计的构造原理的示意图如图所示:沿导弹长度方向安装的固定光滑杆上套一质量 为m 的 滑块,滑块两侧分别与劲度系数均为k 的弹簧相连;两弹簧的另一端与固定端相连,滑块原来静止,弹簧处于自然长度,滑块上有指针,可通过标尺测出滑块的位移,然后通过控制系统进行制导,设某段时间内导弹沿水平方向运动,指针向左偏离O 点的距离为x ,则这段时间内导弹的加速度图4A.方向向左,大小为B.方向向右,大小为C.方向向左,大小为2D.方向向右,大小为23. 选择题 2001夏季高考物理广东河南卷一大题 9小题 4分考题:9.惯性制导系统已广泛应用于弹道导弹工程中,这个系统的重要元件之一是加速度计.加速度计的构造原理的示意图如图所示:沿导弹长度方向安装的固定光滑杆上套一质量为m的滑块,滑块两侧分别与劲度系数均为k的弹簧相连;两弹簧的另一端与固定壁相连.滑块原来静止,弹簧处于自然长度.滑块上有指针,可通过标尺测出滑块的位移,然后通过控制系统进行制导,设某段时间内导弹沿水平方向运动,指针向左偏离0点的距离为s,则这段时间内导弹的加速度A.方向向左,大小为ks/mB.方向向右,大小为ks/mC.方向向左,大小为2ks/mD.方向向右,大小为2ks/m4. 选择题 2004夏季高考物理上海卷一大题 5小题 5分考题:5.物体B放在物体A上,A、B的上下表面均与斜面平行(如图),当两者以相同的初速度靠惯性沿光滑固定斜面C向上做匀减速运动时,A.A受到B的摩擦力沿斜面方向向上。
《三维设计》2014新课标高考物理一轮总复习第一章 第2单元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63张ppt)
可得前 2 s 内汽车行驶的距离 1 x1=[20×2+2×(-5)×22] m=30 m。
(3)汽车停止即速度 vt=0 根据公式 v2-v02=2ax,可得从开始制动到完全停止 v2-v02 0-202 汽车行驶的距离 x2= 2a = m=40 m。 2×-5
答案:(1)10 m/s
(2)30 m
如果问题涉及最后阶段(到停止运动)的运动,可把该阶
段看成反向的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不变的匀加速直线运 动。 (2)双向可逆类:如沿光滑斜面上滑的小球,到最高 点后仍能以原加速度匀加速下滑,全过程加速度大小、 方向均不变,故求解时可对全过程列式,但必须注意x、 v 、a等矢量的正负号及物理意义。
[例2]
(3)第一个 T 内,第二个 T 内,第三个 T 内,„,第 N 个 T 内的位移之比为: xⅠ∶xⅡ∶xⅢ∶„∶xN=
1∶3∶5∶„∶(2n-1)
。
(4)通过连续相等的位移所用时间之比为: 1∶( 2-1)∶( 3- 2)∶„∶( n t1∶t2∶t3∶„∶tn= - n-1) 。
[试一试]
2.(2012· 佛山一模)如图1-2-3所示,
x=x1+x2⑦ x′=x1′+x2′⑧ 联立以上各式解得,甲、乙两车各自行驶的总路 x 5 程之比为 = 。⑨ x′ 7
[答案]
5 7
多过程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处理方法
多过程的匀变速直线运动,注意分段应用匀变速 直线运动的规律列方程的解题策略,这就是数学中的分 段函数思想在物理中的应用。注意设而不解的解题策略, 解题过程中设一些未知量,通过加、减或乘、除消元的
第二段时间:a甲=2a, 甲汽车做加速度为2a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a乙=a 乙汽车做加速度为a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新课标)2014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课时练15
课时作业(十五)1.(2012·菏泽检测)在一棵大树将要被伐倒的时候,有经验的伐木工人就会双眼紧盯着树梢,根据树梢的运动情形就能判断大树正在朝着哪个方向倒下,从而避免被倒下的大树砸伤.从物理知识的角度来解释,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树木开始倒下时,树梢的角速度较大,易于判断B.树木开始倒下时,树梢的线速度最大,易于判断C.树木开始倒下时,树梢的向心加速度较大,易于判断D.伐木工人的经验缺乏科学依据[解析] 树木倒下时树干上各部分的角速度相同,半径越大其线速度越大,B项正确.[答案] B2.(2012·浦东模拟)如图所示,正在匀速转动的水平转盘上固定有三个可视为质点的小物块A、B、C,它们的质量关系为m A=2m B=2m C,到轴O的距离关系为r C=2r A=2r B.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B的角速度比C小B.A的线速度比C大C.B受到的向心力比C小D.A的向心加速度比B大[解析] 正在匀速转动的水平转盘上固定有三个可视为质点的小物块A、B、C,它们的角速度相同,A错;由v=ωr可知,C的线速度最大,B错;由a=ω2r可知,C的向心加速度最大,A、B向心加速度相同,D错;由F=mω2r可知,B受到的向心力比C小,所以答案选C.[答案] C3.(2012·济宁联考)如图所示,两轮用皮带传动,皮带不打滑,图中有A 、B 、C 三点,这三点所在处半径r A >r B =r C ,则这三点的向心加速度a A 、a B 、a C 的关系是( )A .a A =aB =aC B .a C >a A >a B C .a C <a A <a BD .a C =a B >a A[解析] 皮带传动不打滑,A 点与B 点线速度大小相同,由a =v 2r 得a ∝1r,所以a A <a B ;A点与C 点共轴转动,角速度相同,由a =ω2r 得a ∝r ,所以有a A >a C ,所以a C <a A <a B ,可见选项C 正确.[答案] C4.(2012·东北三校联考)如右图所示,在绕中心轴OO ′转动的圆筒内壁上,有一物体随圆筒一起转动.在圆筒的角速度逐渐增大的过程中,物体相对圆筒始终未滑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物体所受弹力逐渐增大,摩擦力大小一定不变B .物体所受弹力不变,摩擦力大小减小了C .物体所受的摩擦力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不为零D .物体所受弹力逐渐增大,摩擦力大小可能不变[解析] 在圆筒的角速度逐渐增大的过程中,物体相对圆筒始终未滑动,则摩擦力的竖直分量与重力平衡,切线分量与速度方向相同,使物体速度增加,所以物体所受的摩擦力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不为零,C 正确;物体的向心力由弹力提供,随着速度增加,向心力增加,物体所受弹力逐渐增大,如果圆筒的角速度均匀增加,则摩擦力大小不变,A 、B 错误,D 正确.[答案] CD5.(2013·安徽联考)摆式列车是集电脑、自动控制等高新技术于一体的新型高速列车,如右图所示.当列车转弯时,在电脑控制下,车厢会自动倾斜,抵消离心力的作用;行走在直线上时,车厢又恢复原状,就像玩具“不倒翁”一样.假设有一超高速列车在水平面内行驶,以360 km/h 的速度拐弯,拐弯半径为1 km ,则质量为50 kg 的乘客,在拐弯过程中所受到的火车给他的作用力为(g取10 m/s2) ( ) A.500 N B.1000 N C.500 2 N D.0[解析] 乘客所需的向心力:F=m v2R=500 N,而乘客的重力为500 N,故火车对乘客的作用力大小为5002N,C正确.[答案] C6.无缝钢管的制作原理如图所示,竖直平面内,管状模型置于两个支承轮上,支承轮转动时通过摩擦力带动管状模型转动,铁水注入管状模型后,由于离心作用,紧紧地覆盖在模型的内壁上,冷却后就得到无缝纲管.已知管状模型内壁半径R,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铁水是由于受到离心力的作用才覆盖在模型内壁上B.模型各个方向上受到的铁水的作用力相同C.若最上部的铁水恰好不离开模型内壁,此时仅重力提供向心力D.管状模型转动的角速度ω最大为g R[解析] A中在惯性参考系中物体不受离心力作用,A错;模型最下部受到铁水的作用力最大,最上方受到的作用力最小,B错误;最上部的铁水如果恰好不离开模型内壁,则重力提供向心力,由mg=mω2R可得ω=gR,故管状模型转动的角速度ω至少为gR,C正确,D错误.[答案] C7.(2013·西城区月考)英国特技演员史蒂夫·特鲁加里亚曾飞车挑战世界最大环形车道.如右图所示,环形车道竖直放置,直径达12 m,若汽车在车道上以12 m/s恒定的速率运动,演员与汽车的总质量为1000 kg,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则( )A.汽车通过最低点时,演员处于超重状态B .汽车通过最高点时对环形车道的压力为1.4×104N C .若要挑战成功,汽车不可能以低于12 m/s 的恒定速率运动 D .汽车在环形车道上的角速度为1 rad/s[解析] 因为汽车通过最低点时,演员具有向上的加速度,故处于超重状态,A 正确;由ω=v r 可得汽车在环形车道上的角速度为2 rad/s ,D 错误;由mg =m v 20r 可得v 0=gr ≈7.7 m/s,C 错误;由mg +F =m v 2r可得汽车通过最高点时对环形车道的压力为1.4×104N ,B 正确.[答案] AB 8.在一根竖直硬质细杆的顶端O 用铰链连接两根轻杆,轻杆的下端分别固定两个金属小球.当发动机带动竖直硬质细杆运动时,两个金属球可在水平面上做匀速圆周运动,如图所示,设与金属球连接的两轻杆的长度均为l ,两金属球的质量均为m .各杆的质量均可忽略不计.当发动机加速运转时,轻杆与竖直杆的夹角从30°增加到60°,忽略各处的摩擦和阻力,求这一过程中速度变为原来的多少倍.[解析] 由题意,当轻杆与竖直杆夹角为30°时,金属球做圆周运动,有:mg tan30°=m v 21R 1,R 1=l sin30°,所以v 1=3gl 6同理,当轻杆与竖直杆夹角为60°时,有:mg tan60°=m v 22R 2,R 2=l sin60°,所以v 2= 3gl 2 故v 2v 1=427. [答案] 4279.(2012·上海虹口期末)某机器内有两个围绕各自的固定轴匀速转动的铝盘A ,B ,A 盘固定一个信号发射装置P ,能持续沿半径向外发射红外线,P 到圆心的距离为28 cm.B 盘上固定一个带窗口的红外线信号接收装置Q ,Q 到圆心的距离为16 cm.P ,Q 转动的线速度相同,都是4π m/s.当P ,Q 正对时,P 发出的红外线恰好进入Q 的接收窗口,如下图所示,则Q 每隔一定时间就能接收到红外线信号,这个时间的最小值应为A .0.56 sB .0.28 sC .0.16 sD .0.07 s[解析] P 转动的周期T P =0.14 s ,Q 转动的周期T Q =0.08 s ,设这个时间的最小值为t ,t 必须是二者周期的最小公倍数,解得t =0.56 s ,选项A 正确.[答案] A10.(2012·江西重点中学联考)如右图所示,一根不可伸长的轻绳两端各系一个小球a 和b ,跨在两根固定在同一高度的光滑水平细杆C 和D 上,质量为m a 的a 球置于地面上,质量为m b 的b 球从水平位置静止释放.当b 球摆过的角度为90°时,a 球对地面压力刚好为零,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 .m a ∶m b =3∶1B .m a ∶m b =2∶1C .若只将细杆D 水平向左移动少许,则当b 球摆过的角度为小于90°的某值时,a 球对地面的压力刚好为零D .若只将细杆D 水平向左移动少许,则当b 球摆过的角度仍为90°时,a 球对地面的压力刚好为零[解析] 设D 杆到球b 的距离为r ,球b 运动到最低点时的速度大小为v ,则m b gr =12mv 2,m a g -m b g =mv 2r ,可得m a =3m b ,所以选项A 正确,B 错误;若只将细杆D 水平向左移动少许,设D 杆到球b 的距离变为R ,当b 球摆过的角度为θ时,a 球对地面的压力刚好为零,此时速度为v ,如右图所示,则m b gR sin θ=12mv 2,3m b g -m b g sin θ=mv2R,可得θ=90°,所以选项C 错误,D 正确.本题答案为AD.[答案] AD11.(2012·南师附中月考)“太极球”是近年来在广大市民中较流行的一种健身器材.做该项运动时,健身者半马步站立,手持太极球拍,拍上放一橡胶太极球,健身者舞动球拍时,球却不会掉落地上.现将太极球简化成如下图所示的平板和小球,熟练的健身者让球在竖直面内始终不脱离板而做匀速圆周运动,且在运动的图中的A ,B ,C ,D 位置时球与板间无相对运动趋势.A 为圆周的最高点,C 为最低点,B ,D 与圆心O 等高.设球的重力为1 N ,不计拍的重力.求:(1)健身者在C 处所需施加的力比在A 处大多少?(2)设在A 处时健身者需施加的力为F ,当球运动时B ,D 位置时,板与水平方向需有一定的夹角θ,请作出tan θ-F 的关系图象.[解析] (1)设球运动的线速度为v ,半径为R ,则在A 处时F +mg =m v 2R ①,在C 处时F ′-mg =m v 2R②,由①②式得ΔF =F ′-F =2mg =2 N.(2)在A 处时健身者需施加的力为F ,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F 向=F +mg ,在B 处不受摩擦力作用,受力分析如右图所示,则tan θ=F 向mg =F +mg mg=F +1. 作出的tan θ-F 的关系图象如右图所示.[答案] (1)2 N (2)见解析12.如下图所示,V 形细杆AOB 能绕其对称轴OO ′转动,OO ′沿竖直方向,V 形杆的两臂与转轴间的夹角均为α=45°.两质量均为m =0.1 kg 的小环,分别套在V 形杆的两臂上,并用长为L =1.2 m 、能承受最大拉力F max =4.5 N 的轻质细线连结,环与臂间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两者间弹力为0.2倍.当杆以角速度ω转动时,细线始终处于水平状态,取g =10 m/s 2.(1)求杆转动角速度ω的最小值;(2)将杆的角速度从(1)问中求得的最小值开始缓慢增大,直到细线断裂,写出此过程中细线拉力随角速度变化的函数关系式;(3)求第(2)问过程中杆对每个环所做的功.[解析] (1)杆的角速度最小时,摩擦力f max 沿杆向上,建立坐标系,水平方向为x 轴,竖直方向为y 轴,则竖直方向受力平衡F N sin45°+f max cos45°=mg ,水平方向合力提供向心力:F N cos45°-f max sin45°=m ω21r , 且f max =0.2F N ,r =L2,∴ω1=10/3≈3.33 rad/s.(2)当角速度增大,f max 沿杆向下时,竖直方向有,F N sin45°=f max cos45°+mg , 水平方向;F N cos45°+f max sin45°=m ω22r ,∴ω2=5 rad/s.当细线拉力刚达到最大时,有F N sin 45°=f max cos45°+mg ,F N cos45°+f max sin45°+F max =m ω23r ,∴ω3=10 rad/s.∴F 拉=⎩⎪⎨⎪⎧0103 rad/s≤ω≤5 rad/s 0.06ω2-1.5 5 rad/s≤ω<10 rad/s(3)根据动能定理,有W =12m (ω3r )2-12m (ω1r )2,∴W =1.6 J.[答案] (1)3.33 rad/s(2)F 拉=⎩⎪⎨⎪⎧0103 rad/s≤ω≤5 rad/s 0.06ω2-1.5 5 rad/s≤ω<10 rad/s(3)1.6 J。
【高考调研】2014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1-4实验: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课件
x78+x89-x910+x1 011 (3)加速度的大小 a= , 可得 a=2.00 2 2T m/s,重物落地后,物块向前运动时除受摩擦力作用外,纸带和 ma-F阻 限位孔之间也存在摩擦力作用, μmg+F 阻=ma, 即 μ= , mg a 故利用 μ= 计算动摩擦因数比真实值偏大. g
(方法二)图像法:如图所示,以打某点为计时起点,由 vn xn+xn+1 = ,求出各个计数点的瞬时速度,作 v- 图像,图线的 t 2T 斜率即为物体的加速度.
三、实验器材 打点计时器、纸带、一端附有定滑轮的长木板、小车、细 绳、钩码、刻度尺、电源. 四、实验步骤 1. 把附有滑轮的长木板放在实验桌上, 并使滑轮伸出桌面, 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长木板上没有滑轮的一端,连接好电路.
(2)逐差法求加速度: 由 x4-x1=3a1T2,x5-x2=3a2T2,x6-x3=3a3T2, x4-x1 x5-x2 x6-x3 得 a1= ,a2= ,a3= , 3T2 3T2 3T2 则物体加速度为 a1+a2+a3 x6+x5+x4-x3+x2+x1 a= = . 3 9T2
x4-x1 x5-x2 x6-x3 方法 B:由 g1= ,g2= ,g3= ,取平均值 3T2 3T2 3T2 g=8.673 m/s2.
(1)从实验装置看,该同学所用交流电的电压为____伏特. (2)从数据处理方法看,在 x1、x2、x3、x4、x5、x6 中,对实 验 结 果 起 作 用 的 , 方 法 A 中 有 ________ ; 方 法 B 中 有 ________.因此,选择方法________(填“A”或“B”)更合理,这 样可以减少实验的________(填“系统”或“偶然”)误差. (3) 本 实 验 误 差 的 主 要 来 源 有
高考物理第一轮复习资料(知识点梳理)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高考物理第一轮复习资料(知识点梳理)学好物理要记住:最基本的知识、方法才是最重要的。
学好物理重在理解(概念、规律的确切含义,能用不同的形式进行表达,理解其适用条件)(最基础的概念、公式、定理、定律最重要)每一题弄清楚(对象、条件、状态、过程)是解题关健力的种类 : ( 13 个性质力)说明:凡矢量式中用“重力:G = mg弹力: F= Kx滑动摩擦力: F 滑 = N静摩擦力:O f 静f m浮力: F 浮 = gV 排压力 : F= PS =ghs+”号都为合成符号“受力分析的基础”万有引力:m 1 m 2电场力: F 电 =q E =qu q1 q2(真空中、点电荷 ) F 引=G2库仑力: F=Kr 2r d磁场力: (1) 、安培力:磁场对电流的作用力。
公式: F= BIL( B I )方向 :左手定则(2) 、洛仑兹力: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力。
公式:f=BqV (B V) 方向 : 左手定则分子力: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同时存在,都随距离的增大而减小,随距离的减小而增大 ,但斥力变化得快。
核力:只有相邻的核子之间才有核力,是一种短程强力。
运动分类:(各种运动产生的力学和运动学条件、及运动规律)重点难点高考中常出现多种运动形式的组合匀速直线运动 F 合=0V0≠0静止匀变速直线运动:初速为零,初速不为零,匀变速直曲线运动(决于 F 合与 V0的方向关系 ) 但 F 合=恒力只受重力作用下的几种运动:自由落体,竖直下抛,竖直上抛,平抛,斜抛等圆周运动:竖直平面内的圆周运动(最低点和最高点 );匀速圆周运动 (是什么力提供作向心力)简谐运动;单摆运动;波动及共振;分子热运动;类平抛运动;带电粒子在f洛作用下的匀速圆周运动物理解题的依据:力的公式各物理量的定义各种运动规律的公式物理中的定理定律及数学几何关系FF12F222F1 F2COS F1- F2F∣ F1 +F 2∣、三力平衡: F3=F1 +F2非平行的三个力作用于物体而平衡,则这三个力一定共点,按比例可平移为一个封闭的矢量三角形多个共点力作用于物体而平衡,其中任意几个力的合力与剩余几个力的合力一定等值反向匀变速直线运动:基本规律:V t = V 0 + a t S = v o t + a t2几个重要推论:(1)推论: V t2- V 02 = 2as (匀加速直线运动: a 为正值匀减速直线运动: a 为正值)(2) A B 段中间时刻的即时速度:(3) AB段位移中点的即时速度 :V t/ 2 = V =S N 1S NV s/2 = = == VN2T(4) S 第 t 秒 = St-S t-1= (v o t + a t2) - [ v o( t- 1) + a (t- 1)2]= V 0 + a (t -)(5)初速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规律①在 1s 末、 2s 末、 3s 末⋯⋯ ns 末的速度比为1: 2: 3⋯⋯ n;②在 1s 、 2s、 3s⋯⋯ ns 内的位移之比为12: 22: 32⋯⋯ n2;③在第 1s 内、第2s 内、第 3s 内⋯⋯第ns 内的位移之比为1: 3: 5⋯⋯ (2n-1);④从静止开始通过连续相等位移所用时间之比为1::⋯⋯(⑤通过连续相等位移末速度比为1: 2 : 3 ⋯⋯n(6) 匀减速直线运动至停可等效认为反方向初速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7)通过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点(或照像法记录在底片上)来研究物体的运动规律初速无论是否为零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质点 ,在连续相邻的相等的时间间隔内的位移之差为一常数;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中时刻的即时速度等于这段的平均速度⑴是判断物体是否作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方法。
人教版高考物理一轮总复习课后习题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单元质检一
单元质检一运动的描述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浙江常熟高三上学期阶段性抽测)关于速度的描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动车限速20 km/h,指的是平均速度大小B.子弹射出枪口时的速度大小为500 m/s,指的是平均速度大小C.某运动员百米跑的成绩是10 s,则他冲刺时的速度大小一定为10 m/sD.京沪高速铁路测试时列车最高时速可达484 km/h,指的是瞬时速度大小答案:D解析:电动车限速20km/h,即最高速度不超过20km/h,是指瞬时速度,故A 错误;子弹射出枪口时的速度大小为500m/s,指的是瞬时速度,故B错误;10m/s是百米跑的平均速度,但冲刺时的速度为瞬时速度,大小不能确定,故C错误;京沪高速铁路测试时列车最高时速可达484km/h,指的是某时刻的速度可以达到484km/h,是瞬时速度,故D正确。
2.(天津一中高三月考)沿直线做匀变速运动的一列火车和一辆汽车的速度分别为v1和v2,v1、v2在各个时刻的大小如表所示,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 )A.火车的速度变化较慢B.汽车的加速度较小C.火车的位移在减小D.汽车的速度增加得越来越慢答案:A解析:火车的加速度为a1=Δv1Δt =-0.51m/s2=-0.5m/s2,汽车的加速度为a2=Δv2Δt =1.21m/s2=1.2m/s2,汽车的加速度较大,火车的加速度较小,可知火车速度变化较慢,故A正确,B错误;因为火车的速度一直为正值,速度方向不变,则位移在增加,故C错误;因为汽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不变,单位时间内速度增加量相同,故D错误。
3.(广东清新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质检)将某物体以30 m/s的初速度竖直上抛,不计空气阻力,g取10 m/s2,在5 s内物体的( )A.路程为45 mB.位移大小为25 m,方向向上C.速度改变量的大小为10 m/sD.平均速度大小为13 m/s,方向向上答案:B解析:物体初速度为30m/s,则上升到最高点的时间t=v0g =3010s=3s,位移为h1=v022g =30220m=45m,再自由落体2s,下降高度为h2=12×10×22m=20m,故5s内物体的路程为65m,选项A错误;此时离地面高度为h=45m-20m=25m,位移方向竖直向上,选项B正确;取向下为正方向,5s时速度为v=10×2m/s=20m/s,速度改变量为Δv=20m/s-(-30m/s)=50m/s,选项C错误;平均速度为v=x t =255m/s=5m/s,方向向上,选项D错误。
新课标2014届高考物理一轮课件:1.3运动图象、追及相遇问题
s2=s1+vt′/2=50 m.
(3)因为s2>s=45 m,所以小狗不安全. [答案] (1)10 m (2)50 m (3)不安全
[规律小结]►►
图象在中学物理中应用十分广泛,它能形象地表达物理规
律,直观地叙述物理过程,并鲜明地表示物理量间的各种关 系,利用图象解决物理问题,是学好物理的一种重要方法,由 于其具有直观形象、简捷实用的特点,高考更加重视对图象的 理解与应用,利用图象法解决问题的知识点明显增多,高考中
1.(2012年银川模拟)甲、乙两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沿同
一方向做直线运动,t=0时刻同时经过公路旁的同一个路 标.在描述两车运动的v-t图象中,直线a、b分别描述了甲、 乙两车在0~20 s的运动情况.关于两车之间的位置关系,下列 说法正确的是( )
A.在0~10 s内两车逐渐靠近 B.在10~20 s内两车逐渐远离 C.在5~15 s内两车的位移相等 D.在t=10 s时两车在公路上相遇
(2)一个条件:即两者速度相等,它往往是物体间能否追
上、追不上(两者)距离最大、最小的临界条件,也是分析判断 的切入点.
2.常见的情况 物体A追物体B,开始时,两个物体相距x0. (1)A追上B时,必有sA-sB=x0,且vA≥vB. (2)要使两物体恰好不相撞,必有sA-sB=x0,且vA≤vB.
2.(2012年福建联考)甲、乙两车某时刻由同一地点沿同一
方向开始做直线运动,若从该时刻开始计时,得到两车的位移 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1时刻甲车从后面追上乙车
B.t1时刻两车相距最远 C.t1时刻两车的速度刚好相等 D.从0时刻到t1时刻的时间内,两车的平均速度相等 解析:由给出的s-t图象可知:甲做匀速运动,乙做速度增
2014年高考一轮复习物理试题分类汇编力学部分
高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力学部分1. 选择题 2000夏季高考物理天津江西卷 一大题 3小题 4分考题: 3.在高速公路的拐弯处,路面造得外高内低,即当车向右拐弯时,司机左侧的路面比右侧的要高一些,路面与水平面间的夹角为θ。
设拐弯路段是半径为R 的圆弧,要使车速为v 时车轮与路面之间的横向(即垂直于前进方向)摩擦力等于零,θ应等于A .Rg v 2sin arcB .Rg v 2tg arcC .Rg v 22sin arc 21D .Rgv 2ctg arc2. 非选择题 2001夏季高考物理广东河南卷 二大题 12小题 5分考题: 12.如图所示,质量为m 、横截面为直角三角形的物块ABC ,∠ABC =α,AB 边靠在竖直墙面上,F 是垂直于斜面BC 的推力. 现物块静止不动,则摩擦力的大小为 .11.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是物体发生形变和物体运动状态变化的原因.力是矢量.力的合成和分解1. 非选择题 2005夏季高考大综广东卷 二大题 33小题 7分考题: 33. 21世纪是全世界大规模开发利用海洋资源、发展海洋经济的新时期。
为了人类和平利用海洋资源,今年我国环球科学考察船“大洋一号”首次执行环球大洋科学考察任务。
(7分)如果“大洋一号”在海洋中以速度v 0做匀速直线航行,忽略风力的影响,请回答:(1)船除受到推进力、阻力和浮力的作用外,还受到________的作用,船沿航行方向受到的合外力大小_____________。
(2)假设船所受的阻力与船速的平方成正比,当航速为0.9v 0时,船的推进功率是原来的百分之几?2. 选择题 2004春季高考理综北京卷 第I 卷大题 17小题 6分考题: 17.图中a 、b 上是两个位于固定斜面上的正方形物块,它们的质量相等。
F 是沿水平方向作用于a 上的外力。
已知a 、b 的接触面,a 、b 与斜面的接触面都是光滑的。
正确的说法是A .a 、b 一定沿斜面向上运动B .a 对b 的作用力沿水平方向C .a 、b 对斜面的正压力相等D .a 受到的合力沿水平方向的分力等于b 受到的合力滑水平方向的分力3. 选择题 2002夏季高考物理广东广西河南卷 一大题 6小题 4分考题: 6.跨过定滑轮的绳的一端挂一吊板,另一端被吊板上的人拉住,如图所示.已知人的质量为70kg,吊板的质量为10kg,绳及定滑轮的质量、滑轮的摩擦均可不计.取重力加速度g=10m/s2.当人以440N的力拉绳时,人与吊板的加速度a和人对吊板的压力F分别为 A .a=1.0m/s2,F=260N B .a=1.0m/s2,F=330N C .a=3.0m/s2,F=110N D .a=3.0m/s2,F=50N4. 选择题 2004夏季高考物理广东卷 一大题 7小题 4分 考题: 7.用三根轻绳将质量为m 的物块悬挂在空中,如图所示. 已知ac 和bc 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分别为030和060,则ac 绳和bc 绳中的拉力分别为A.1,22mg mg B.1,22mg mg C.1,42mg mg D.1,24mg mg5. 选择题 2001春季高考物理北京内蒙安徽卷 一大题 10小题 4分 考题: 10.一物体放置在倾角为 的斜面上,斜面固定于加速上升的电梯中,加速度为a ,如图所示.在物体始终相对于斜面静止的条件下,m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当θ一定时,a 越大,斜面对物体的正压力越小 B .当θ一定时,a 越大,斜面对物体的摩擦力越大 C .当a 一定时,θ越大,斜面对物体的正压力越小 D .当a 一定时,θ越大,斜面对物体的摩擦力越小6. 选择题 2002春季高考理综全国卷 第I 卷大题 23小题 6分 考题: 23.质量为m 的三角形木楔A 置于倾角为θ的固定斜面上,它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一水平力F 作用在木楔A 的竖直平面上,在力F 的推动下,木楔A 沿斜面以恒定的加速度a 向上滑动,则F 的大小为: A .θθμθcos )]cos (sin [++g a m B .)sin (cos )sin (θμθθ+-g a mC .)sin (cos )]cos (sin [θμθθμθ-++g a mD .)sin (cos )]cos (sin [θμθθμθ+++g a m7. 选择题 2002夏季高考理综上海卷 第I 卷大题 14小题 3分考题: 14.下图是上海锦江乐园新建的“摩天转轮”,它的直径达98米;世界排名第五。
2014届高三物理第一轮复习策略
7、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高考题与新科技、生产、生活以及 科学研究联系紧密,题干素材的来源非 常广泛,一般都是反映生产、生活、科 研方面的真实材料.这类题目较好地体 现了新课程理论联系实际,理论指导实 践的理念.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 的应用意识,要引导学生关心实际问题, 关注当代科学技术的成果和未来科学的 发展趋势,把所学的物理知识应用到实 际中去,以适应教学改革、高考改革的 需要。
10、及时"反刍"。
牛、羊、骆驼等通常把粗粗吃下去的 食物再回到嘴里细嚼,这就是反刍。及时 复习也恰如这种反刍。在总复习中,一方 面是把平时不弄懂、不清楚、不掌握的知 识内容进行"反刍",二方面是对当天的复 习内容进行"反刍",三方面是对一个单元 或一个章节的复习内容采用"循环复习", 即先回忆前几天复习的内容,然后顺次进 行新的复习,三天一个周期,一环套一环。 经过这样的"反刍",学习的内容就在大脑 里储存起来了。
6、找最快解题方法。
理科生在高考中理综考试是非常重要的, 也是非常困难的一道关卡,考完理综你会发现 很多题目不是你不会,而是由于时间紧迫,手 忙脚乱,乱了思路,结果全盘皆输。所以速度 很重要,时间就是分数。在一轮复习中,不仅 各种类型的题目要掌握,还要找出最快最易想 的解题方法,这样在模拟考试中才会有成效。
【高考调研】2014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2-4受力分析、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课件
新课标版 · 物理
应分法表 用解来达 情下只用 况,应 力大或化况 的小变情.
Fx=0,Fy=0.很 多
Fx=0 或 Fy=0 一 关 式 可 算 分 某 个系即计,析
2 当 析 计 的 个 为 力 ,首 考 以 体 ( 分 或 算 某 力 外 时应 先 虑 整 为 ) 研对,使题大化 究象可问大简.
新课标版 · 物理
F=F2.此 法 二 平 方以力衡
F2′=F3,F2″=F1.(化 力 四 , 三为力 )
自主再现 探究应用
向应二平条 上用力衡件
课时作业
高考调研
新课标版 · 物理
利合法分法出行边后将理题化 用成或解作平四形,物问转 成数 问.三形 了 学题解角 三中任个. 力的一力 不 的 角 可 采 不 的 法 解若 直 三 形 同 三 形 以 取 同 方 来 .是 角 角 , 则采三函、股理若一三形则用弦 可用角数勾定;是般角,应正 定、弦理相三形方求. 理余定、似角等法解
自主再现
探究应用
课时作业
高考调研
新课标版 · 物理
【析 解】 衡 态细 对 状 .绳 方夹 向角
B 缓右, 慢移则
A 缓上, 慢升
A、B 总 于 处平
B 的拉力 FA 总等于 A 的重力 GA, 绳 水 但与平 B 受 分 如 所 ,立 角 标 力 析 图 示建 直 坐
θ 减 ,物 小对 体
系.在 y 轴上有 Fy 合 =N+FAn θ-GB=0① i s 在x轴有 上 Fx 合=F-f-FAc θ=0② o s 又 f=μN③
受力分析、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
高考调研
新课标版 · 物理
自主再现
探究应用
课时作业
高考调研
【高考调研】2014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4-1曲线运动 运动的合成与分解课件
A.大小和方向均不变 B.大小不变,方向改变 C.大小改变,方向不变 D.大小和方向均改变
诱思启导 (1)橡皮产生了哪两个方向上的位移? (2)水平方向,橡皮的位移跟铅笔的位移有什么关系? 竖直方向,单位时间内橡皮上升的高度相同吗? (3)橡皮参与了哪两个分运动,各是什么性质的运动?合运,物体的速度方向向下,重力和风力 的合力方向指向右下方. (2)风力停止后,合力为重力,轨迹弯曲的方向如何?
【解析】
自由下落一段时间后,速度竖直向下,受风力
作用后,重力与风力的合力指向右下方,必做曲线运动,其轨 迹在初速度(向下)和合力之间,风力突然停止后只受重力,则 轨迹又向下方弯曲.所以 C 选项正确.
3.曲线运动中加速、减速的判断 (1)若 v 与 F 合夹角小于 90° ,则物体速率增大; (2)若 v 与 F 合夹角大于 90° ,则物体速率减小.
例1
光滑水平面上一运动质点以速度 v0 通过点 O,如图
所示, 与此同时给质点加上沿 x 轴正方向的恒力 Fx 和沿 y 轴正 方向的恒力 Fy 则 ( )
出 B 点、C 点和 D 点.
【答案】
如图所示,AB 段是曲线运动,BC 段是直线运动,CD 段 是曲线运动.
【小结】 (1)变速运动不一定是曲线运动,如匀变速直线 运动.曲线运动一定是变速运动,因为速度方向一定变化.曲 线运动不一定是非匀变速运动,如平抛运动是曲线运动,也是 匀变速运动. (2)做曲线运动的物体所受合力不一定是变力,也可以是恒 力,若是恒力必做匀变速曲线运动.判断运动轨迹的曲与直, 只看速度与合力(变力、恒力均可)方向是否在同一直线上;判 断运动是匀变速还是非匀变速, 只看受的合力是恒力还是变力.
【答案】 CD
题后反思 (1)若判断物体的运动轨迹是直线还是曲线,首先确定其合 力方向和速度方向,然后看二者是否在一条直线上. (2)若物体运动轨迹为曲线,则合力一定指向曲线的“凹” 侧,则轨迹夹在合力和速度两个方向之间.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题集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题集一、力学基础1. 描述牛顿三大定律的内容,并给出一个实际例子说明每个定律的应用。
2. 解释什么是动量守恒定律,并给出一个物理情景,说明在该情景下动量守恒定律如何起作用。
3. 计算一个物体在斜面上受到的重力分量和摩擦力,假设物体的质量为m,斜面角度为θ,摩擦系数为μ。
4. 描述如何使用动能定理解决一个简单的物理问题,并给出计算公式。
二、运动学1. 解释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的概念,并给出它们之间的关系。
2. 给出一个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公式,并解释如何使用这些公式解决相关问题。
3. 解释什么是抛体运动,并给出水平抛体运动和垂直抛体运动的公式。
4. 描述圆周运动中的线速度、角速度、周期和频率的关系,并给出相应的公式。
三、能量守恒与转化1. 解释什么是能量守恒定律,并给出一个实际例子说明其应用。
2. 描述势能、动能和机械能的概念,并解释它们之间的关系。
3. 计算一个物体在重力场中从一定高度自由下落的动能和势能变化。
4. 解释什么是弹性势能,并给出一个弹簧的例子来说明弹性势能的计算。
四、电学基础1. 解释电荷、电流和电压的基本概念。
2. 描述欧姆定律的内容,并给出计算电阻、电流或电压的公式。
3. 解释什么是电路,并给出串联和并联电路的特点。
4. 计算一个简单的串联电路或并联电路中的总电阻。
五、电磁学1. 解释什么是磁场,并描述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
2. 解释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并给出一个实际应用的例子。
3. 描述安培环路定理的内容,并解释其在电磁学中的应用。
4. 计算一个线圈在磁场中受到的安培力,假设线圈的面积、磁场强度和电流已知。
六、光学基础1. 解释光的折射定律,并给出斯涅尔定律的公式。
2. 描述全反射的条件,并给出一个实际例子。
3. 解释什么是干涉现象,并给出杨氏双缝实验的基本原理。
4. 描述衍射现象,并解释单缝衍射和双缝衍射的区别。
七、热学基础1. 解释温度、热量和内能的概念,并解释它们之间的关系。
2014年高考一轮复习物理试题分类汇编动量机械能部分
高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动量、机械能部分1. 选择题 2004夏季高考大综(老课程)全国3卷 第I 卷大题 34小题 36分 考题: 34.如图4所示,ABCD 是一个盆式容器,盆内侧壁与盆底BC 的连接处都是一段与BC 相切的圆弧,B 、C 为水平的,其距离d=0.50m 盆边缘的高度为h=0.30m 。
在A 处放一个质量为m 的小物块并让其从静止出发下滑。
已知盆内侧壁是光滑的,而盆底BC 面与小物块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10。
小物块在盆内来回滑动,最后停下来,则停的地点到B 的距离为A .0.50mB .0.25mC .0.10mD .02. 选择题 2003夏季高考大综广东卷 一大题 33小题 6分考题: 33.若航天飞机在一段时间内保持绕地心做匀速圆周运动,则A .它的速度的大小不变,动量也不变B .它不断地克服地球对它的万有引力做功C .它的动能不变,引力势能也不变D .它的速度的大小不变,加速度等于零3. 选择题 2001夏季高考物理上海卷 一大题 8小题 5分考题: 8.一升降机在箱底装有若干个弹簧,设在某次事故中,升降机吊索在空中断裂,忽略摩擦力,则升降机在从弹簧下端触地后直到最低点的一段运动过程中,A .升降机的速度不断减小B .升降机的加速度不断变大C .先是弹力做的负功小于重力做的正功,然后是弹力做的负功大于重力做的正功D .到最低点时,升降机加速度的值一定大于重力加速度的值。
4. 选择题 2001夏季高考物理上海卷 一大题 1小题 5分考题: 1.跳伞运动员在刚跳离飞机、其降落伞尚未打开的一段时间内,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空气阻力做正功B .重力势能增加C .动能增加 D.空气阻力做负功.5. 选择题 2004夏季高考物理上海卷 一大题 8小题 5分考题: 8.滑块以速率v 1靠惯性沿固定斜面由底端向上运动,当它回到出发点时速率为v 2,且v 2< v 1,若滑块向上运动的位移中点为A ,取斜面底端重力势能为零,则A .上升时机械能减小,下降时机械增大。
【高考调研】2014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2-1力的概念、重力和弹力课件
题后反思 (1)判断弹力是否存在时,不能简单地认为两物体接触或绳 子被拉直就一定存在弹力. (2)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来判断受力情况(包括弹力)是最常 用且最有效的方法,希望熟练掌握.
诱思启导 (1)小球随车向左或向右运动应考虑匀速、加速和减速三种 情况. (2)只要 mg 与 FN 的合力满足给定的运动状态,FT 就不存 在,同理,只要 mg、FT 满足给定的运动状态,FN 就不会存在.
B.FNa>FNb>FNc D.FNb>FNa=FNc
李明同学是这样解答的: 支点 P、Q 对三球的支持力的作用线都经过重心 O 点.如 图所示(以 c 球为例)两个 FNc 的合力与球的重力平衡,两支持 力的夹角 θ 在 c 球上最大, b 球上最小. 在 因为合力大小一定(等 于球重力),夹角 θ 越大,合力 FN 也越大,故 FNc>FNa>FNb, C 选项正确.
【答案】 (1)有弹力 (2)无弹力
诱思启导 (1)小球向右加速运动,什么力产生这一加速度?mg、FN 的合力能产生这一加速度吗? (2)沿垂直于 AB 斜向上匀速运动,应满足合力为零.FN1 能否存在?
跟踪训练 2
一有固定斜面的小车在水平面上做直线运
动,小球通过细绳与车顶相连.小球某时刻正处于如图所示的 状态.设斜面对小球的支持力为 FN,细绳对小球的拉力为 FT, 关于此时刻小球的受力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小车向左运动,FN 可能为零 B.若小车向左运动,FT 可能为零 C.若小车向右运动,FN 不可能为零 D.若小车向右运动,FT 不可能为零 ( )
3.力的作用效果
使物体发生⑦ 两个效果 改变物体的⑧
. .
4.力的图示 (1)用具有一定⑨________和⑩________的线段表示力的 方法叫力的图示法. (2)图示一个力时,要体现力的⑪________、⑫______和⑬ ________.
2014年高考一轮复习物理试题分类汇编曲线运动部分
高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曲线运动部分第1题(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全国Ⅰ))题目如图所示,一物体自倾角为θ的固定斜面顶端沿水平方向抛出后落在斜面上。
物体与斜面接触时速度与水平方向的夹角φ满足A.tanφ=sinθB. tanφ=cosθC. tanφ=tanθD. tanφ=2tanθ答案D解析:根据题意tanφ=tanθ=所以tanφ=2tanθ,D正确,A、B、C错误。
第2题(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物理(江苏卷))题目如图所示,一根不可伸长的轻绳两端各系一个小球a和b,跨在两根固定在同一高度的光滑水平细杆上,质量为3m的a球置于地面上,质量为m的b球从水平位置静止释放。
当a球对地面压力刚好为零时,b球摆过的角度为θ.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θ=90(B)θ=45(C)b球摆动到最低点的过程中,重力对小球做功的功率先增大后减小(D)b球摆动到最低点的过程中,重力对小球做功的功率一直增大答案AC解析:设b球能摆到最低点,由机械能守恒得mv2=mgl.又T-mg=可得T=3mg,则A正确,B错误.球b 在摆动过程中竖直速度先增大后减小,所以重力的功率先增大后减小,则C正确,D.错误.第3题(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物理(广东卷))题目某同学对着墙壁练习打网球,假定球在墙面上以25 m/s的速度沿水平方向反弹.落地点到墙面的距离在10 m至15 m之间.忽略空气阻力,取g=10 m/s2.球在墙面上反弹点的高度范围是( )A.0.8 m至1.8 mB.0.8 m至1.6 mC.1.0 m至1.6 mD.1.0 m至1.8 m答案A解析:球反弹后做平抛运动.设落地时间t,由t=得t1=s,t2= s,由h= gt2得h1=0.8 m,h2=1.8 m,即A正确,BCD均错误.第4题(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综合能力测试(理科使用)(广东卷))题目从水平匀速飞行的直升机上向外自由释放一个物体,不计空气阻力,在物体下落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从飞机上看,物体静止B.从飞机上看,物体始终在飞机的后方C.从地面上看,物体做平抛运动D.从地面上看,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答案C解析:飞机上释放的物体具有水平初速度,做平抛运动,从飞机上看,物体在落地前始终在飞机的正下方,C 正确,A、B、D.均错误。
2014年高考一轮复习物理试题分类汇编光反射部分
高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光反射部分1. 选择题 2003夏季高考物理广东卷 一大题 8小题 4分 考题: 8.如图,一玻璃柱体的横截面为半圆形,细的单色光束从空气 射向柱体的O 点(半圆的圆心),产生反射光束1和透射光束2,已知玻璃折射率为3,入射解为45°(相应的折射角为24°),现保持入射光不变,将半圆柱绕通过O 点垂直于图面的轴线顺时针转过15°,如图中虚线所示,则A .光束1转过15°B .光束1转过30°C .光束2转过的角度小于15°D .光束2转过的角度大于15°89.光的直线传播.本影和半影1. 选择题 2004夏季高考物理上海卷 一大题 1小题 5分 考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光的干涉和衍射现象说明光具有波动性。
B .光的频率越大,波长越长。
C .光的波长越大,光子的能量越大。
D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00×108m/s2. 非选择题 2003夏季高考理综上海卷 第II 卷大题 44小题 0分 考题: 44.这是茫茫宇宙中一颗蓝色的行星,这是一颗孕育了智慧生物的特殊行星,名字叫地球。
被称为太阳的恒星以辐射形式给她带来光明。
地球上的我们通过感觉来认识周围世界。
感觉是通向世界的窗户,我们的感觉器官接受环境中的刺激,把有关信息传递给脑,脑储存、加工和处理信息,使机体产生相应的行为。
太阳为我们带来光明和能量,日月星辰使我们感受节奏的魁力,体会季节和昼夜的变化,享受生物钟的美妙。
我们用眼睛看世界,然而所看到的缤纷世界是与一定波长的可见光紧密相连的。
红、橙、黄、绿、青、蓝、紫构成的视觉范围,所对应的波长大约 7.6×10-7米到3.8×10-7米,眼睛看不见的红外线和紫外线在可见光谱两侧。
1609年伽利略将望远镜指向天空,1665年胡克用显微镜聚焦细胞,人类的视野拓展了、视觉敏锐了。
2014年高考一轮复习物理试题分类汇编量子初步部分
高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量子初步部分第1题(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四川延考卷))题目用具有一定动能的电子轰击大量处于基态的氢原子,使这些氢原子被激发到量子数为n(n>2)的激发态。
此时出现的氢光谱中有N条谱线,其中波长的最大值为。
现逐渐提高入射电子的动能,当动能达到某一值时,氢光谱中谱线数增加到N′条,其中波长的最大值变为。
下列各式中可能正确的是:A.N′= N +nB.N′= N +n-1C.>D.<答案AC解析:氢原子处于n能级向较低激发态或基态跃迁时,可能产生的光谱线条数的计算公式为N==.设氢原子被激发到量子数为n/的激发态时出现的氢光谱中有N′条谱线,若n/=n+1,N′= =N+n即A正确。
氢原子能级越高相邻能级差越小,由ΔE= n/>n则ΔE/<ΔE所以/>即C正确。
第2题(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重庆卷))题目下列与能量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A.卫星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半径越大,动能越大B.从同种金属逸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随照射光波长的减小而增大C.做平抛运动的物体在任意相等时间内动能的增量相同D.在静电场中,电场线越密的地方正电荷的电势能一定越高答案B解析:由G知卫星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半径越大,运动速度越小,动能越小,所以A错误。
在光电效应中由h=W+E k。
知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随入射光波长的减小而增大,所以B正确。
做平抛运动的物体在任意相等时间内,竖直方向下落高度不等。
所以重力做功不同,即动能的增量不同,所以C错误。
在静电场中电荷的电势能与电场线的疏密没有关系,所以D错误。
第3题(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全国Ⅰ))题目19.用大量具有一定能量的电子轰击大量处于基态的氢原子,观测到了一定数目的光谱线。
调高电子的能量再次进行观测,发现光谱线的数目比原来增加了5条。
用△n表示两次观测中最高激发态的量子数n之差,E表示调高后电子的能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命题报告·教师用书独具]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先测量原长,后竖直悬挂
B.先竖直悬挂,后测量原长
C.先后顺序对实验结果无影响
D.先后顺序对实验结果的影响程度取决于弹簧的自重
解析:由于弹簧自身有重力,悬挂时的长度大于水平放置时的长度,所以测量其竖直悬挂时的长度为弹簧原长.
答案:BD
2.(2013年厦门模拟)如图甲所示,一个弹簧一端固定在传感器上,传感器与电脑相连.当对弹簧施加变化的作用力(拉力或压力)时,在电脑上得到了弹簧形变量与弹簧产生的弹力的关系图象(如图乙).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弹簧产生的弹力和弹簧的长度成正比
B.弹簧长度的增加量与对应的弹力增加量成正比
C.该弹簧的劲度系数是200 N/m
D.该弹簧受到反向压力时,劲度系数不变
解析:由题图知,F-x是一个过原点的直线,k=
20
0.10N/m=200 N/m,可
知A错,B、C、D正确.
答案:BCD
3.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测定弹簧的劲度系数,被测弹簧一端固定于A 点,另一端B 用细绳绕过定滑轮挂钩码,旁边竖直固定一最小刻度为 mm 的刻度尺,当挂两个钩码时,绳上一定点P 对应刻度如图乙中ab 虚线所示,再增加一个钩码后,P 点对应刻度如图乙中cd 虚线所示,已知每个钩码质量为50 g ,重力加速度g =9.8 m/s 2,则被测弹簧的劲度系数为________N/m.挂三个钩码时弹簧的形变量________cm.
解析:对钩码进行受力分析,根据平衡条件,得mg =k Δx
k =mg Δx =50×10-3
×9.87.0×10-3
N/m =70 N/m
挂三个钩码时,
可列方程(m +m +m )g =k Δx ′
Δx ′=3mg k =3×50×10-3
×9.8
70
m
=21×10-3 m =2.10 cm 答案:70 2.10
4.17世纪英国物理学家胡克发现: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形变量与弹力成正比,这就是著名的胡克定律,受此启发,一组同学研究“金属线材伸长量与拉力的关系”的探究过程如下:
A .有同学认为:横截面为圆形的金属丝或金属杆在弹性限度内,其伸长量与拉力成正比,与截面半径成反比.
B .他们准备选用一些“由同种材料制成的不同长度、不同半径的线材”作为研究对象,用测距仪、传感器等仪器测量线材的伸长量随拉力变化的规律,以验证假设.
C .通过实验取得如下数据:
(1)上述科学探究活动中,属于“制定计划”和“搜集证据”的环节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
(2)请根据上述过程分析他们的假设是否全部正确?若有错误或不足,请给予修正: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确定研究对象,选取实验器材属“制定计划”,故B 属于“制定计划”;实验过程,测量数据属“搜集证据”,此过程对应C.研究伸长量x 与拉力F 、长度L 、直径D 的关系时,采用控制变量法,比如长度、直径不变,再研究伸长量与力的关系,这种方法称为控制变量法.这是物理实验中的一个重要研究方法.
(2)他们的假设不是全部正确.在弹性限度内,金属丝的伸长量与拉力成正比,与截面半径的平方成反比,还与金属丝的长度成正比.
答案:(1)B C (2)见解析
5.在“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并测定弹簧的劲度系数”的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所示.所用的每个钩码的重力相当于对弹簧提供了向右恒定的拉力.实验时先测出不挂钩码时弹簧的自然长度,再将5个钩码逐个挂在绳子的下端,每次测出相应的弹簧总长度.
(1)有一个同学通过以上实验测量后把6组数据描点在图中的坐标图中,请作出F L 图线.
(2)由此图线可得出该弹簧的原长L0=________cm,劲度系数k=________N/m.
(3)试根据以上该同学的实验情况,请你帮助他设计一个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不必填写其实验测得的具体数据).
(4)该同学实验时,把弹簧水平放置与弹簧悬挂放置相比较.
优点在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缺点在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解析:(1)用平滑的曲线将各点连接起来,如图所示:
(2)弹簧的原长L0即为弹力为零时弹簧的长度,由图象可知,L0=5×10-2 m =5 cm.
劲度系数为图象直线部分的斜率,k=20 N/m.
(3)记录数据的表格如下表:
(4)
缺点是:弹簧与桌面及绳子与滑轮间存在的摩擦造成实验的误差.
答案:(1)见解析图(2)520(3)(4)见解析
6.(2012年高考广东理综)某同学探究弹力与弹簧伸长量的关系.
①将弹簧悬挂在铁架台上,将刻度尺固定在弹簧一侧,弹簧轴线和刻度尺都应在________方向(填“水平”或“竖直”)
②弹簧自然悬挂,待弹簧________时,长度记为L0,弹簧下端挂上砝码盘时,长度记为L x;在砝码盘中每次增加10 g砝码,弹簧长度依次记为L1至L6,数据如下表所示:
最小长度为________.
③如图是该同学根据表中数据作的图,纵轴是砝码的质量,横轴是弹簧长度与________的差值(填“L0或L x”).
④由图可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________N/m;通过图象可知砝码盘的质量为________g(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重力加速度取9.8 m/s2).
解析:①弹簧的轴线必须沿重力方向,所以应沿竖直方向.
②由于表中测量值已经估读到0.1 mm,L3数据记录不规范,刻度尺的最小刻度应是1 mm.
③因为m0g=k(L x-L0),
nmg+m0g=k(L n-L0),
整理得nmg=k(L n-L x),
所以横轴应为弹簧长度与L x的差值.
④从上式可以看出图象的斜率表示k的大小,
即k=Δmg
Δx=4.9 N/m,m0=
k(L x-L0)
g=1.0×10
-2 kg=10 g.
答案:①竖直②静止L3 1 mm③L x④4.910
7.某同学和你一起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并测弹簧的劲度系数k,做法是先将待测弹簧的一端固定在铁架台上,然后将最小分度是毫米的刻度尺竖直放在弹簧一侧,并使弹簧另一端的指针恰好落在刻度尺上.当弹簧自然下垂时,指针指示的刻度数值记作L0,弹簧下端挂一个50 g的钩码时,指针指示的刻度数值记作L1;弹簧下端挂两个50 g的钩码时,指针指示的刻度数值记作L2;……;挂七个50 g的钩码时,指针指示的刻度数值记作L7.
(1)下表记录的是该同学已测出的6个值,其中有两个数值在记录时有误,它们的代表符号分别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测量记录表:
(2)实验中,L3和L7两个值还没有测定,请你根据上图将这两个测量值填入记录表中.
(3)为充分利用测量数据,该同学将所测得的数值按如下方法逐一求差,分别计算出了三个差值:d1=L4-L0=6.90 cm,d2=L5-L1=6.90 cm,d3=L6-L2=7.00 cm.请你给出第四个差值:d4=________=________cm.
(4)根据以上差值,可以求出每增加50 g钩码的弹簧平均伸长量ΔL.ΔL用d1、d2、d3、d4表示的式子为:ΔL=______________,代入数据解得ΔL=________cm.
(5)计算弹簧的劲度系数k=______N/m(g取9.8 m/s2).
解析:(1)通过对6个值的分析可知记录有误的是L5、L6,与其他数据相比,缺少估读数字,不符合物理记录数据的要求.
(2)用最小刻度是毫米的刻度尺测量时,正确读数并记录到毫米的下一位,即L3=6.85 cm,L7=14.05 cm.
(3)利用逐差法并结合已求差值可知第四个差值为:
d4=L7-L3=14.05 cm-6.85 cm
=7.20 cm.
(4)每增加50 g钩码,弹簧平均伸长量ΔL,则
ΔL=d1+d2+d3+d4
4×4
=
6.90+6.90+
7.00+7.20
16cm
=1.75 cm.
(5)根据胡克定律可知ΔF=k·ΔL 又ΔF=mg
所以k=ΔF
ΔL=
mg
ΔL=
0.05×9.8
0.0175N/m=28 N/m.
答案:(1)L5L6
(2)6.85(6.84~6.86)14.05(14.04~14.06)
(3)L7-L37.20(7.18~7.22)
(4)d1+d2+d3+d4
4×4
1.75(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