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人物陈寅恪简评
史学大师陈寅恪--人生五痛伴终生
史学大师陈寅恪--人生五痛伴终生一代史学大师陈寅恪逝世,终年79岁。
陈寅恪生活在多灾多难的乱世,身体屡遭病厄,心灵极富敏感,他的痛苦和忧伤几乎超过了他的承受力的极限,他以自己独特的方式挣扎着,抗争着,居然活够近八十岁高寿,真可说是人间奇迹。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文章,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亲友伤逝之痛陈寅恪的祖父陈宝箴,历任湖北按察使、直隶布政使、湖南巡抚,其为人足智多谋,且有实干能力。
曾国藩以两江总督驻安庆时,待陈宝箴为上宾,视之为“海内奇士”,赠联给这位青年后辈,下联为“半杯旨酒待君温”,足见其看重之意。
陈宝箴一生做过两件大事:为席宝田建策,生擒太平天国幼主洪天贵福和大臣洪仁玕,这是第一件,是福;赞成维新变法,荐举刘光第、杨锐辅佐新政,并在湖南巡抚任上励精图治,开学堂,办报纸,兴实业,勇为天下先,百日维新失败后,他坐滥保匪人罪,被革职,永不叙用,退居南昌西山,两年后即郁郁而终,这是第二件,是祸。
祖父陈宝箴去世时,陈寅恪十一岁,对人生无常尚只有肤表的认识。
陈寅恪的父亲陈三立,字伯严,号散原,其人饶有诗才,在清末诗坛是首屈一指的名家。
陈三立进士及第后,不乐做官,随侍其父陈宝箴,于政务多有谋划,多有襄助。
六君子被斫头,陈宝箴遭严谴,陈三立对政局极感灰心绝望,他自号“神州袖手人”,从此远离政治漩涡,致力于开办新式学堂,但其爱国的心火并未熄灭。
1932年,日寇占领上海闸北,十九路军奋起抵抗,陈三立从报纸上得悉战况不利,愀然而有深忧,梦中狂呼杀日本人,全家都被惊醒。
及至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发生,“倭陷北平,欲招致先生,游说百端皆不许。
诇者日伺其门,先生怒,呼佣媪操帚逐之”(汪东《义宁陈伯严丈挽诗序》)。
陈三立因此忧愤成疾,他拒不服药,拒不进食,五天后便溘然弃世。
父亲死时,陈寅恪四十八岁,国恨家仇,燃眉灼睫,人间悲苦,味道转浓。
陈寅恪的长兄陈衡恪,字师曾,画坛一代大家,山民齐白石蛰居京师多年,寂寂无名,润格甚低,多赖陈衡恪逢人说项,为之广为延誉,且携齐白石多幅国画赴日本展销,引起轰动,卖出天价。
陈寅恪:“独立之精神 自由之思想”探析
陈寅恪:“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探析陈寅恪(1890-1969)是中国近现代著名的历史学家、思想家和文学家,他在中国近现代史研究领域做出了杰出的贡献,被誉为“近代史研究的泰斗”。
他的学术思想一直备受关注,其中“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更是他一生思考的重要主题。
一、“独立之精神”是陈寅恪思想的核心。
陈寅恪在《二十世纪中国之分裂大趋势》一文中提到,“自由独立的存在,不自觉得‘独立’或‘自由’的检讨,它是几千万百姓心底的秘密与生活。
”可见,独立对陈寅恪来说是人类内在本性的一种表现,是人们在精神和思想层面的追求。
他认为,独立的精神是每一个人都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只有拥有独立的思想和精神,才能真正实现个体的自我价值。
陈寅恪一直倡导并强调独立精神在人的成长和进步中的重要性,认为独立的个体才能在社会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二、“自由之思想”是陈寅恪思想的另一大特色。
在他的著作中,对自由的思考始终贯穿始终。
在《陈寅恪全集》中,他曾说:“我深信不疑的是,人类的根本问题莫过于追求自由。
”他认为,自由是人类精神的天赋权利,是一种由内而外的追求。
在社会、政治、文化等方面,他都强调自由的重要性。
在《论十次文学》中,陈寅恪还提倡文学自由,认为只有在自由的环境中,文学才能得到最大的发展和创造力的释放。
他不断呼吁人们要珍视自由和追求自由,这也是他一生所秉持的理念和信念。
四、陈寅恪对“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深刻阐释,为当今社会和个人的成长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在当下社会,面对着各种复杂的思想和价值观,陈寅恪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依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他的思想引导人们要珍视自己的独立性和自由意识,不被外界的干扰和诱惑所左右,自主地思考、选择和行动。
他的思想也提醒人们重视社会和政治的自由,努力为实现自由的社会环境而奋斗。
只有在具备了独立的精神和自由的思想之后,人们才能真正实现个体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稳定。
陈寅恪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是他一生追求的理念和信念,也是他学术研究和思想创新的重要特色。
大师陈寅恪观后感300字
大师陈寅恪观后感300字我从陈寅恪先生身上看到了三个阶段的人格演绎。
第一阶段是他求学路。
陈寅恪出身在官宦世家,其父亲陈三立是戊戌变法四君子之一,变法失败后,其父索性专注于诗歌创作,凭栏一片风云气,来作神州袖手人。
这份为国图强的抱负溶解在无奈的吟诵之中并传给了他儿子。
陈寅恪13岁被送到日本读书,失去了应科考,求功名的机会,在异域他乡里,陈寅恪刻苦读书,打下了深厚的基础。
他深知,他的背后是一片混浑不堪的土地,这片土地上的人需要指引。
陈寅恪的博学离不开聪慧的天赋与超人的勤奋。
他精通二十余种语言,学习数学、物理、研读《资本论》可笑的是,西洋留学的13年里,他竟无一张博士文凭。
他常去旁听其他课程而不要学分,不愿受一个专题的束缚而枉费光阴。
而正是这种俯视学海的求学态度,使他的知识体系比一般的学者都更完善,贯通中西。
在这个阶段,陈寅恪所博览的知识似乎正影射着他内心的某些品格,正向着他的为学境界进发。
第二阶段是他盛年时传道受业解惑的日子。
作为清华国学研究院的四大导师之一,整个清华上下乃至整个学术界都没有一个人敢瞧不起他。
他的学生,毕业后无不成了大家。
他在西洋学习了东方学后,明确主张中国学术应吸收输入外来文学说,不忘本来民族之地位。
他时刻关注的是汉语的文化特征和世界地位。
我想,这正与当我们聆听异域的音调后,才会对中国音乐有更深层的理解一句相映。
只有融入了各种文化之后,才能领悟文化自信的精髓所在,二战的爆发,他的父亲陈三立绝食而死。
似乎是陈寅恪整个人生的转变。
他的第一次学术转向也正在此时转变为中古史的研究。
同时,他的眼睛由于高度近视,又用眼过度,右眼视网膜剥离,已经看不见了。
对于读书人,眼睛可是整个身体最要紧的。
眼睛看不清了,学问要再进展也就难上加难了。
可陈寅恪放弃了复明的希望去逃难,他不想就这样而枉费前半辈子苦苦得来的学问。
在这段背负着家仇国恨的逃亡路上,他作的大多数书与批注都被烧毁和盗没了,永久地沉眠在时间中。
论陈寅恪的文学史料观
论陈寅恪的文学史料观
陈寅恪是中国近代文学史上的重要人物,他的文学史料观被认为是中国文学史研究的重要基础。
陈寅恪认为,中国文学史可以从古代至今可以分为三个时期,分别是先秦、两汉和魏晋南北朝时期。
他认为,先秦时期的文学是抽象的,没有明确的表达形式,而两汉时期的文学则更加自由,出现了许多新的表达形式,如诗歌、散文、小说等。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学则更加细致,出现了更多的文学形式,如长篇小说、诗词、文论、论说文等。
陈寅恪认为,中国文学史的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每一个时期的文学都是前一个时期文学的延续,而不是孤立的存在。
这种观点被认为是中国文学史研究中的重要观点,为当今学者探讨中国文学史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陈寅恪现代历史学家与学者
陈寅恪现代历史学家与学者陈寅恪(1890-1969)是中国现代著名的历史学家与学者,他对于中国历史研究的深入和贡献被广泛认可。
他的学术成就在当时及至今天仍然深受人们的尊重和赞扬。
本文将介绍陈寅恪的学术成就和他对中国历史研究领域的影响。
一、研究领域和贡献陈寅恪的研究领域主要包括近代中国历史、中国文化、思想史等。
他通过对历史文献的深入研究,揭示了中国历史的重要事件和人物,如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变革以及清朝晚期的诸多问题。
他还关注中国文化的演变和发展,探讨思想家们的观点和思考方式。
他对于中国近现代史和中国文化的研究做出了巨大贡献。
陈寅恪的研究成果广泛影响了中国历史研究学术界。
他的低调求实的学风和扎实的研究方法为后人树立了榜样。
他以其独特的角度和深入的分析剖析了中国历史的要点,对于学界对于相关领域的认知和理解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
他的研究方法和学术观点成为许多学者学习和借鉴的对象。
二、学术影响陈寅恪以其在历史学界的杰出贡献和声名远扬。
他的学术成就获得了国内外的高度认可,他被誉为“历史巨擘”和“史学泰斗”。
他的学术成果被广泛引用和参考,他的研究对于中国近代历史和文化的理解和解释具有重要作用。
陈寅恪还是中国大陆学术界低调的代表。
他以自身的学术实力为主,对于名利和虚荣不太在意。
他坚守学术道德,对待历史真相和研究对象的态度始终如一,这也是他受到学界高度尊重的原因之一。
虽然陈寅恪在学术界的影响深远,但他的个人经历和政治立场遭受到了一些批评。
在历史事件和政治动荡的时期,陈寅恪曾因为个人政治立场被迫离开教职。
然而,他的学术成就和对中国历史研究的贡献不会被抹杀。
三、对后人的启示陈寅恪的学术成就给后人带来了重要的启示。
首先,他注重历史文献的原始研究和数据采集,严谨而扎实的学术态度成为后来者学习和借鉴的标杆;其次,他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对待历史事件和学术现象,不追求华丽的文字和表达,对待历史真相和研究对象的恪守始终是他的学术追求。
陈寅恪个人简历
陈寅恪个人简历陈寅恪是中国现代史研究领域的重要学者,也是一位杰出的文化人物。
他在学术界和教育界都有着卓越的成就,并为中国的文化传承和思想解放做出了重要贡献。
陈寅恪于1890年生于中国福建的一个书香门第之家。
他自小聪明过人,天资聪慧,对学问充满了热爱与渴望。
在他的家庭教育下,陈寅恪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优秀的品格。
1909年,陈寅恪进入北京的求是书院就读,成为了李大钊的学生。
求是书院是一所融合西方文化与中国传统的优秀教育机构,对陈寅恪的学术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913年,陈寅恪考入北京大学文科系,师从王国维先生。
他在研究中国文化的过程中,深受王国维的“文以载道”的思想影响。
这个思想告诉他文化的真谛在于传承,而不仅仅是个人的自我追求。
在对中国文化和传统的研究中,陈寅恪开始了他的古文字学研究,特别是对甲骨学的探索。
他深入研究甲骨文中的文字及其意义,为中国古代文字学的研究做出了巨大贡献。
1923年,陈寅恪赴美留学,进入芝加哥大学攻读哲学博士学位。
他在美国期间,广泛阅读西方文化和哲学作品,深入研究西方学术思想。
他思考着中国文化现代化的问题,试图找到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的和谐共生之道。
1927年,陈寅恪回国后,进入北京大学任教。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授和学者,他在教育界有着很高的声誉。
他潜心于研究中国古代文化,特别是儒家思想的演变与现代意义。
他在不同的学术领域有着丰富的研究成果,如《先秦诸子及其关系》和《论文学的中国化》等,这些作品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研究资料。
陈寅恪在教授和学术研究之外,也积极参与社会活动。
他关心中国的社会发展和文化进步,为推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他坚信中国文化的传统价值和现代思想的融合能够为中国带来新的未来。
然而,陈寅恪的学术研究和公共言论逐渐引起了当时政治局势的敏感。
在文化大革命期间,他被迫辞去教职,遭受各种政治迫害。
这段黑暗的岁月使他深深感受到了痛苦和孤独。
陈寅恪的五百字文章
陈寅恪的五百字文章
陈寅恪,这位卓越的学者,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的杰出人物。
他的一生,经历了求学、盛年传道受业解惑、晚年等几个阶段,每个阶段都充满了曲折与坎坷。
在陈寅恪的早年,他展现出了非凡的聪慧与勤奋。
他的博学,不仅仅来自于天赋,更在于他对于学术的执着追求和不懈努力。
他深知,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和积累,才能够在这个世界上留下自己的印记。
因此,他始终保持着谦虚好学的态度,不断地深入研究各个领域的知识。
到了盛年时期,陈寅恪成为了清华国学研究院的四大导师之一。
他的学术造诣得到了广泛的认可,整个学术界都对他充满了敬意。
他不仅在学术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更在教书育人方面付出了巨大的努力。
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培养出一批又一批的优秀人才,为中国的学术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然而,命运似乎并不愿意让陈寅恪一帆风顺。
随着二战的爆发,他的父亲陈三立绝食而死,这给他带来了巨大的打击。
同时,他的眼睛也因为高度近视和过度使用而出现了问题,这使得他的学术研究工作变得异常困难。
但是,陈寅恪并没有放弃。
他选择继续前进,尽管道路充满了荆棘。
在逃亡的路上,他依然坚持做学问,不断地进行思考和探索。
到了晚年时期,陈寅恪依然保持着对学术的热爱和追求。
他不断地深入研究各个领域的知识,希望能够为中国的学术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虽然他的身体已经不再像年轻时那样强壮,但他的心却依然充满了热情和斗志。
总的来说,陈寅恪的一生充满了坎坷与挑战,但他始终保持着对学术的热爱和追求。
他的博学、才华和毅力,使他成为了中国近现代史上的杰出人物。
近代史人物介绍——陈寅恪
陈寅恪
陈寅恪这个名字,对大多数人来说都 很陌生,对他的些许了解,大都来自 于
那本《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从这本
多年前的传记里我们了解到,世界上竟 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但他们又是如此的
然还有这样一种人,他们的学问之高深, 性 情,纯真得不问世事,倔强得像个孩
自由之思想 独立之精神
陈寅恪长期致力于教学和史学研究工作,将 乾嘉学派与西方“历史演进法”相结合发展了中 国的历史考据学;对佛学、音韵学、蒙古源流、 李唐氏族渊源、府兵制源流、中印文化交流等课 题的研究,均有重要发现。著有《隋唐制度渊源 略论稿》、《唐代政治史述论稿》、《元白诗笺 证稿》、《金明馆丛稿》、《柳如是别传》、 《寒柳堂记梦》等。
国家、民族这些概念,都显得那么微不足道,而唯有那些伟大
的人格,可以历经千万年而不朽。
。直可谓千种矛盾、万种
情思,胥可于先生一身见之。——卞僧慧
人物轶事
“四不讲”
陈寅恪治学面广,宗教、历史、语言、人类学、
校勘学等均有独到的研究和著述。他曾言:“前人讲
过的,我不讲;近人讲过的,我不讲;外国人讲过
的,我不讲;我自己过去讲过的,也不讲。现在只
讲未曾有人讲过的。”因此,陈寅恪的课上学生云
集,甚至许多名教授如朱自清、冯友兰、吴宓、北
大的德国汉学家钢和泰等都风雨无阻地听他的课。
夫妻情深
陈寅恪摔断股骨之后,长年卧床,唐筼又竭尽全力护理 丈夫。在频繁的政治运动中,陈寅恪所有的“声明”、“抗 议书”,乃至“交代材料”全出自唐筼的手笔,陈寅恪内心 的痛苦、忧愤,应该说唐筼感受得最深切,也最剜心透骨。
想条理。陈寅恪的解释文章一经发表,这场“风波”即告平息,可见陈公名
陈寅恪中国近代史研究的重要学者
陈寅恪中国近代史研究的重要学者陈寅恪(1890-1969)是中国近代史研究领域中一位非常重要的学者。
他的贡献不仅体现在学术研究成果上,还包括对历史学科的发展以及教育事业的推动。
一、学术研究成果陈寅恪是中国现代史学研究的奠基人之一,对中国近代史的研究有着重要贡献。
他以扎实的学术功底和卓越的智慧,通过深入研究历史文献和实地调查,对中国现代史事件进行了深入分析和阐述。
他的研究涉及清末民初时期的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尤其是对中国近代思想解放运动的研究有着突出的贡献。
陈寅恪的学术著作影响深远,其中以《陈寅恪文集》最为著名。
这部文集收录了他的多篇重要论文,全面展现了他的学术思想和研究成果。
在这些论文中,陈寅恪对中国近代史事件进行了原汁原味的解读,独具慧眼地揭示了历史事件的背后原因和影响。
二、学科的发展陈寅恪对历史学科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他积极倡导历史研究的理性化,提倡对历史事件的实证研究。
他主张历史研究应该超越单纯的理论推测,应该通过翔实的历史调查和文献研究,从客观事实中寻求真正的历史真相。
陈寅恪所倡导的实证主义方法对中国历史学科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他的学术观点不仅在历史研究者中得到了普遍认同,也激发了后来一代历史学者的研究热情。
他的研究方法为后来历史学科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教育事业的推动除了在学术研究方面取得了突出成就,陈寅恪还积极参与教育事业的推动。
他曾经在多所大学任教,以自己的学术声望和深厚的学识吸引了众多学生。
他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批判精神,鼓励他们严谨的学术态度。
陈寅恪积极参与学术交流和学术组织工作,促进了学术研究的交流和合作。
他广泛与国内外各界学术人士交流,推动了中国历史学科与国际接轨的进程。
结语总之,陈寅恪是中国近代史研究中一位重要的学者。
他在学术研究成果、学科发展以及教育事业的推动方面都有着卓越的贡献。
他用扎实的学术功底和独特的研究眼光,为我们解读了中国近代史的重要事件,展示了历史事件背后的深刻内涵。
如何评价陈寅恪?陈寅恪的故事
如何评价陈寅恪?陈寅恪的故事陈寅恪,字鹤寿,生于公鸭云1890年,去世于公元1969年,世代书香世家出身。
陈寅恪的祖父为陈宝箴,晚清维新派政治家,官至湖南巡抚。
父亲陈三立是著名的诗人,清末进士,曾任职吏部主事,有清末四公子之称。
母亲俞明诗是山阴俞明震的妹妹,也是著名的才女,能诗而擅鼓琴,有《神雪馆诗集》。
其妻唐筼,为台湾巡抚唐景崧之女。
陈寅恪自幼在家塾学习四书五经、算学等知识,后来随父亲依据金陵,又因为其父开办思益学堂,聘请国学大师教授学生的关系,陈寅恪自幼时起就打下了深厚的国学基础。
年长之后,又曾经游历各国,在各国诸如哈佛大学、剑桥大学、柏林大学等学习,所以眼界开阔,对西方知识也有着很深的认识。
因为对东西方文化的理解远比他人更深,且往往能有不同的理解,所以被国内外学者所推崇。
陈寅恪文学素养很高,是历史上很牛气的人物,著名历史学家傅斯年曾经评价他:陈先生的学问,近三百年来一人而已。
清华大学改制之后,陈寅恪被聘为国学导师,此后也在各大高校任职,不说国外的高等学府,就是国内都先后在清华大学、西南联大、广西大学、燕京大学、中山大学等任职。
他在清华大学教授时段最多,被称为清华百年历史上的四大这人,人称公子的公子,教授之教授。
他与梁启超、王国维、赵元任被并举为清华四大国学大师,与梁启超、王国维并称为清华三巨头。
《陈寅恪传》:陈寅恪在现代中国史学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在国外影响也很深远。
陈氏的著作,一如乾嘉诸老的著作,大都是属于考证、疏证、笺证、考释之类,而不是有系统的史述。
这些评价,只能让大家知道陈寅恪到底站在怎样的一个高度。
而要认识到他是一个有血有肉,鲜活的一个人,则要从他留下的各种故事中寻找。
考试怪题上文已经告诉大家,陈寅恪曾经在各大高校中任教。
当初在清华大学任教的时候,要给新生出入学考试试题,而陈寅恪已经确定第二日要到北戴河休养,所以时间紧迫,他只匆匆出了两道题。
第一题是作文《梦游清华园记》,第二道题就比较有趣了,出了个对子,给出上联孙行者,让学生们对出下联。
我所认识的陈寅恪
我所认识的陈寅恪 陈寅恪先⽣,是我国20世纪⼀位重要的史学家。
对他的⼀⽣,我觉得可以⽤这样⼗⼆个字来概括:儒⽣思想、诗⼈⽓质、史家学术。
我觉得陈先⽣的⽂化主流是儒家思想。
当初在昆明西南联合⼤学有三位名教授,⼀位是陈寅恪先⽣,⼀位是汤⽤彤先⽣,⼀位是冯友兰先⽣,对于他们三位,当时就有儒、释、道三种说法。
冯先⽣是⼤胡⼦,⼈称“冯⽼道”,代表道教;汤先⽣是研究佛学的,是代表释教的;陈先⽣就是儒⽣,代表儒教,故时⼈⽤儒、释、道三字来代表这三位教授。
这种说法,在当时固然是开玩笑,但现在看起来也有⼀些道理。
陈先⽣代表儒家,他的主体思想是儒家的。
怎么理解这句话呢?我想还是⽤陈先⽣⾃⼰的话来说,他的思想是介于湘乡南⽪之间。
湘乡指曾国藩,曾国藩的思想主要是什么呢?就是孔孟之道,是儒家的思想,也是中国传统⽂化的主流。
⽽陈先⽣说他的思想介于湘乡南⽪之间,可见他对曾国藩的敬仰。
南⽪指张之洞,张之洞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张之洞也是陈先⽣钦佩之⼈。
陈寅恪先⽣的思想,是以儒家⽂化占主导地位的,这⼀点,我还想通过⼀些⽇常⽣活⼩事来加以说明。
有⼀位当时清华国学研究院的学⽣讲过这么⼀件⼩事:王静安先⽣遗体⼊殓时,清华⼀些⽼师与学⽣都去了,对王先⽣遗体三鞠躬以敬礼。
不久,陈寅恪先⽣来了,他穿着袍⼦、马褂,跪在地下叩头,并是三叩头,这是封建⽂化、封建传统的很典型的⼀个表现。
还有⼀个例⼦。
陈先⽣在国学研究院时,有⼀些陈先⽣的学⽣到上海陈先⽣家中去谒见散原⽼⼈(陈先⽣的⽗亲),散原⽼⼈与这帮学⽣谈话,散原⽼⼈坐着,这帮学⽣也坐着,⽽陈先⽣是站在旁边的,并坚持到谈话完毕。
接着前⾯“湘乡南⽪之间”说,南⽪的“中学为体,西学为⽤”,主要是讲船坚炮利,指西⽅的声光电化,⽽陈先⽣对西⽅之学的认识,⽐张之洞要⾼得多。
关于此点,我们从陈先⽣留学时期与吴宓的谈话(据《吴宓⽇记》)中看出,如陈先⽣对照中、西⽅哲学,认为西⽅哲学⽐东⽅哲学⾼明,更有思辨性,所以,陈先⽣对西⽅的⽂史之学有很深刻的认识。
陈寅恪人物评述
陈寅恪人物评述陈寅恪,江西修水(义宁州)人,1890年生于湖南长沙。
少时在南京家塾就读,从小就能背诵十三经,广泛阅读经、史、哲学典籍。
1902年陈寅恪随兄衡恪东渡日本,入日本巢鸭弘文学院。
1905年因足疾辍学回国,后就读上海吴淞复旦公学。
1910年考取官费留学,先后到德国柏林大学,瑞士苏黎世大学、法国巴黎高等政治学校就读。
后在美国哈佛大学随篮曼教授学梵文和巴利文。
1921年,又转往德国柏林大学、随路德施教授攻读东方古文字学,同时向缪勤学习中亚古文字,向黑尼士学习蒙古语,在留学期间,他勤奋学习、积蓄各方面的知识而且具备了阅读蒙、藏、满、日、梵、英、法、德和巴利、波斯、突厥、西夏、拉丁、希腊等十几种语文的能力,尤以梵文和巴利文特精。
文字是研究史学的工具,他国学基础深厚,国史精熟,又大量吸取西方文化,故其见解,多为国内外学人所推重。
1926年,36岁的陈寅恪被清华国学研究院聘为“四大导师”之一。
后又任清华大学历史、中文、哲学三系教授兼中央研究院理事、历史语言研究所第一组组长,故宫博物院理事等职。
此后长期教书育人、著书立说,成为一代宗师。
晚年在失明膑足的困境中,仍写就85万字巨著《柳如是别传》。
十年动乱期间,他遭到残酷折磨,1969年10月7日逝世于广州。
陈寅恪崇高的学术地位无可否认。
二十世纪有五位历史学家堪称第一流的史学大师,这就是王国维、陈寅恪、陈垣、钱穆、顾颉刚。
陈寅恪何以会卓尔不群,出其类而拔其萃? 周一良先生总结了四条:非凡的天资;深厚的学养;良好的训练;充分的投入。
陈寅恪几度往多国留学共计16年,他起初的目标是“比较语文学”,因而掌握多种古今语文。
陈寅恪不愧为通晓外语的天才。
当时陈寅恪在学术界被誉为中国“最有希望的读书种子”。
他在留学时期所作的读书笔记,迄今尚存的共达64本。
这些笔记本,还不是全部。
学术界人士从陈寅恪的这些笔记中,可以看出其研究范围之广、治学功夫之深。
当时与他同在德国留学的罗家伦说:“他是由博到精最成功的一个人。
近代国学大师陈寅恪的作品简介
近代国学大师陈寅恪的作品简介陈寅恪是江西省义宁州(今修水县)人,生于湖南长沙,是中国现代历史学家、古典文学研究家、语言学家、中央研究院院士、中华民国(民初时期)清华大学国学院四大导师之一,他的作品有其非常深重的意义,下面是由提供的国学大师陈寅恪的作品简介,希望能帮助到大家!近代国学大师陈寅恪的作品简介陈寅恪晚年从开堂布学转为著书立作,将其毕生所学尽数倾注于史学研究之中,但当时,陈寅恪的眼疾已到了几近失明的状况,创作条件极为艰辛,在其妻子唐筲、学生黄萱的帮助下,日夜为其朗读材料,并誊录其所述,共整理了上万卷的书稿,工程极其浩大。
最艰辛的时期莫过于文革期间,陈寅恪与其妻子唐筲在造反派的刻意刁难与折磨之下,仍未放弃研究史学,只恨不过自己的身体状态每况愈下,加之生活条件的恶劣,陈寅恪的一生都在学术研究中度过,临终也未曾歇笔。
陈寅恪对于中国隋唐历史的贡献是难以泯灭的,他在几乎没有参考书籍的情况下,通过切身实地的考察,撰述了两部举世名作《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以及《唐代政治史述论稿》。
陈寅恪开创了属于他的研究典范,在中古研究学中,注意到了对文化种族的关注与家族的关注,克服了众多研究学者绕不开的课题。
陈寅恪开创独有的历史剖析方法从礼仪、职官、刑律、音乐兵制、财政等历史构成要素来分析隋唐制度,并且上溯到汉魏南北朝至隋唐时期中古历史衍变的过程,并对唐代历史作出了堪称典范的论述。
陈寅恪所著的另一部作品《元白诗笺证稿》以论及元稹与白居易的诗作为主要内容,全书共八章,约十六万字,该书特色为以诗证史,剖茧抽丝,愈辩愈明,从诗词中所蕴含的中唐世风、习俗、政治等诸多要素入手,窥得中唐社会的真实面貌。
近代国学大师陈寅恪的评价陈寅恪对于中国隋唐历史的贡献是难以泯灭的,他在几乎没有参考书籍的情况下,通过切身实地的考察,撰述了两部举世名作《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以及《唐代政治史述论稿》。
陈寅恪开创了属于他的研究典范,在中古研究学中,注意到了对文化种族的关注与家族的关注,克服了众多研究学者绕不开的课题。
世人皆谈陈寅恪,那他的贡献都是啥?
世人皆谈陈寅恪,那他的贡献都是啥?陈寅恪先生陈寅恪先生的学术贡献与其本人一样是一个被逐渐发现的过程。
从上世纪出版的陆键东的《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到陈怀宇的《在西方发现陈寅恪》,陈寅恪先生的形象经历了一个从光耀夺目到被遮蔽再到显彰后世的过程,可以说,陈寅恪先生自身治史的历程也是一个近代知识分子的心灵史。
陈寅恪是江西修水人。
中国现代最负盛名的集历史学家、古典文学研究家、语言学家、诗人于一身的大学者。
陈先生由于家学渊源的缘故,对传统中国文化十分熟稔,可以说有个先天的成为大师的基础,后来游学西方,向诸多世界一流的汉学家问学,比如钢和泰、伯希和。
可以说是真正的学贯中西。
尽管陈先生学术积淀十分渊博,但薄发于史学这一领域。
他对魏晋南北朝史、隋唐史、宗教史(特别是佛教史)、西域各民族史、蒙古史、古代语言学、敦煌学、中国古典文学以及史学方法等方面都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陈寅恪先生治学最大的特点是历史语言学的运用和发挥。
在西方历史语言学派的影响下,他利用自己熟悉多门语言的优势,对中外文资料进行比较研究,并在历史研究中引入文化史学观点,提升了史学研究的视野和境界。
例如在《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唐代政治史述论稿》中,他睿智地指出种族与文化问题是研究中古史最重要的关键。
在民族融合与文化整合关系上,他提出“北朝胡汉之分,在文化而不在种族”的论点。
这对背书中华民族的融合与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其次,陈寅恪继承了清代乾嘉学者治史中重证据、重事实的实证精神,又吸取西方的“历史演进法”,即从事物的动态演化和联系考察历史,探究史料,运用这种中西结合的考证比较方法,对一些资料进行追问。
而且在这个基础上,注意对史实的综合分析。
在继承传统的前提下,陈寅恪对考据方法加以创新,形成了他独具特色的新考据方法。
这种新考据方法即“诗史互证”与比较的方法。
陈寅恪先生晚年所著《柳如是别传》是陈寅恪“诗史互证”的力作,此书通过笺释钱谦益、柳如是的诗文,系统论述了明末清初的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
陈寅恪300字文章
陈寅恪300字文章
摘要:
1.陈寅恪简介
2.陈寅恪的学术成就
3.陈寅恪的史学思想
4.陈寅恪的影响和评价
正文:
陈寅恪(1890-1969),字仲舒,号后庭,广东番禺人,是我国近现代著名的历史学家、哲学家、教育家。
他一生致力于历史研究,提出了“以史为鉴,可知兴替”的著名观点,被誉为“二十世纪中国史学的奠基人”。
陈寅恪的学术成就丰硕,他在魏晋南北朝史、唐代史、明清史等领域均有深入研究,并发表了《唐代政治史述论稿》、《国史纲要》等重要著作。
他还精通多种外语,对中西文化有着深刻的理解,提倡“独立精神,自由思想”的学术风气。
陈寅恪的史学思想独具特色,他主张历史研究应以史料为基础,注重实证,反对空谈。
他认为,历史研究不仅要揭示历史事实,还要探求历史规律,以指导现实生活。
他强调,历史学者应具备严谨的学风和崇高的道德品质,才能完成历史使命。
陈寅恪的影响和评价深远。
他一生培养了众多优秀学子,如周一良、田余庆、张岱年等,被誉为“教授的教授”。
他的史学思想对我国史学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推动了我国史学的发展。
他提倡的“独立精神,自由思想”也成为
学术界的一面旗帜。
陈寅恪一生追求真理,坚定信仰,矢志不渝。
他在艰苦的环境中坚守学术阵地,展现了崇高的学术精神。
陈寅恪中国现代历史学家尊崇史实与求真精神
陈寅恪中国现代历史学家尊崇史实与求真精神陈寅恪,生于1890年,是中国现代历史学家中的重要人物。
他的研究领域主要涉及中国古代文化、历史和文献学,以及与西方学者之间的对话与交流。
陈寅恪以其尊崇史实和求真精神而闻名,对于中国历史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陈寅恪注重研究和学术的真实性与客观性,尊重事实,追求真相,这一精神贯穿于他的所有作品和学术研究中。
他要求通过对古代文献的准确解读与分析,以及对历史事件的详实考证,得出客观且准确的结论。
陈寅恪认为,只有通过严谨的研究方法,才能揭示出历史的真相和本质,获得对历史的更深入的理解。
陈寅恪在学术风格上以文献考证为主,通过对历史文献的详实阅读与分析,揭示了许多历史事件和人物的真实面貌。
他的著作《资治通鉴琐言》就是对《资治通鉴》的深入研究与批判,通过对杂说中的琐言进行考证与辨析,将其中的历史真相揭示出来。
陈寅恪还撰写了《宋史纪事本末》,通过对宋代历史的详实研究,使人们对宋代历史有了更加全面和深入的了解。
陈寅恪在尊崇史实和求真精神上一直持之以恒。
他在对历史事件和文献的研究过程中,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不抱偏见。
他不预设结论,而是通过数据和事实的分析,进行全面客观的评判。
陈寅恪还着重注重历史文献的原汁原味的研究,强调对史料的准确性和真实性的追求,以此来推动历史学的发展。
陈寅恪的求真精神也体现在他与西方学者的对话与交流中。
他广泛研究西方历史学的思想与方法,积极引进西方学术成果。
同时,他也希望通过自己的研究与西方学者进行对话,取长补短,共同推动历史学的发展。
陈寅恪与美国历史学家欧内斯特·塞特·兰福特的交往就是一个例子。
他与兰福特合作翻译了《唐代宗教史稿》,并在翻译过程中加入了自己的注释和思考,为研究中国历史学的国际化作出了贡献。
在中国现代历史学发展的历程中,陈寅恪以他的史实尊崇和求真精神对后来的学者产生了巨大影响。
他用自己的言行和学术成果,向人们展示了一个真实而纯粹的历史学家形象。
国学大师陈寅恪的介绍及人物评价
国学大师陈寅恪的介绍及人物评价从上世纪20年代开始,关于陈寅恪的传奇故事,就一直在清华园里流传着。
甚至他的名字,也被人们一再讨论。
以下是店铺分享的国学大师陈寅恪欢迎阅读国学大师陈寅恪简介陈寅恪(1890.7.3-1969.10.7),字鹤寿,江西修水人。
中国现代最负盛名的集历史学家、古典文学研究家、语言学家、诗人于一身的百年难见的人物,与叶企孙、潘光旦、梅贻琦一起被列为清华百年历史上四大哲人,与吕思勉、陈垣、钱穆并称为“前辈史学四大家”。
先后任职任教于清华大学、西南联大、广西大学、燕京大学、中山大学等。
陈寅恪其父陈三立是“清末四公子”之一、著名诗人。
祖父陈宝箴,曾任湖南巡抚。
夫人唐筼,是台湾巡抚唐景崧的孙女。
因其身出名门,而又学识过人,在清华任教时被称作“公子的公子,教授之教授”。
著有《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唐代政治史述论稿》《元白诗笺证稿》《金明馆丛稿》《柳如是别传》《寒柳堂记梦》等。
国学大师陈寅恪人物评价著名历史学家傅斯年:陈先生的学问,近三百年来一人而已。
中国近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史学家、文学家梁启超:我梁某算是著作等身了,但总共著作还不如陈先生寥寥数百字有价值。
国学大师吴宓:合中西新旧各种学问而统论之,吾必以寅恪为全中国最博学之人。
寅恪虽系吾友而实吾师。
著名史学家严耕望:论方面广阔,述作宏富,且能深入为文者,我常推重吕思勉诚之先生、陈垣援庵先生、陈寅恪先生与钱穆宾四先生为前辈史学四大家。
中国古代文学专家,复旦大学资深教授蒋天枢:天桑下三宿,佛徒所戒,此固人人知之,而宓读襄楷传乃知楷之言天象实指人事,盖当时滥刑多杀,士气郁湮,故致天变,襄楷等非方士,乃直谏之忠臣耳。
要须久久诵读方可尽寅恪诗中之意。
寅恪细述其对柳如是研究之大纲。
柳之爱陈子龙及其嫁牧翁,始终不离其民族气节之立场、光复故物之活动。
不仅其才高学博,足以压倒时辈也。
总之,寅恪之研究“红妆”之身世与著作,盖藉以察出当时政治(夷夏)道德(气节)之真实情况,盖有深意存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陈寅恪简评
《吴宓文集》说:“宓于民国八年在美国哈佛大学得识陈寅恪。
当时即惊其博学,而服其卓识,驰书国内诸友谓:‘合中西新旧各种学问而统论之,吾必以寅恪为全中国最博学之人。
’今时阅十五、六载,行历三洲,广交当世之士,吾仍坚持此言,且喜众之同于吾言。
寅恪虽系吾友而实吾师。
”
傅斯年说:“陈先生的学问近三百年来一人而已。
”
胡适在1937年2月22日的日记中称:“寅恪治史学,当然是今日最渊博、最有识见、最能用材料的人。
”
陈寅恪先生也许在近代史上并不广为人知,但是为何获得了如此多大家如此之高的评价?
陈寅恪是中国现代历史学家、古典文学研究家、语言学家、中央研究院院士、中华民国(民初时期)清华大学国学院四大导师之一(其余三人为梁启超、王国维、赵元任),通晓二十余种语文......
我了解到陈寅恪先生却是从一句话开始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这句话是我偶然从阅读中看到的,当时感觉到这句话里面包含有很强的信念,非常大的能量,一种坚定的态度,并且结合自己对未来的一种思索,对社会的思考,我很想知道这句话的出处,查阅资料我发现了近代史上最令我着迷的人之一,也很值得今日中国改革之时每一个青年,执政者,和为之奋斗的人所借鉴。
陈寅恪通过留学期间的学习,具备了阅读蒙古语、藏语、满语、日语、梵语、英语、法语、德语、巴利语、波斯语、突厥语、西夏语、拉丁语、希腊语等十余种语言的能力,和季羡林一样尤精梵文和巴利文,颇具意味的是,陈寅恪四处求学,学贯东西,可一生中没有一张文凭。
在如今物质文明发达,和平发展的年代里面,我们却发现能坐下来像陈老一样做学问的人越来越少了,好多人去学习也只是为了一纸文凭,一份面包,而在陈寅恪那个外国列强侵略,国内十分混乱的局面之时还能沉心与学,很值得大家深思。
陈寅恪先生的另一个故事也很值得一提。
1953年已决定任命他为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第二所所长。
在他1953年12月1日的《对科学院的答复》里,提出就任所长的两个条件。
第一条:“允许中古史研究所不宗奉马列主义,并不学习政治。
”第二条:“请毛公或刘公给一允许证明书,以作挡箭牌。
”并说:“其意是,毛公(毛泽东)是政治上的最高当局,刘公(刘少奇)是党的最高负责人。
我认为最高当局也应和我有同样看法,应从我之说。
否则,就谈不到学术研究。
”遂不能就任。
仍任教于中山大学。
他具有当时老一辈学人对于学术研究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这让我想到了熊十力,梁漱溟,马一浮等人,还有王国维,老舍这样的人。
为了气节,为了学术绝不屈服于任何政治的压力,胡适、冯友兰等人就稍显逊色些了。
在自己研究的领域内,绝对相信自己的研究,不人云亦云,在马列主义一统江湖的情形下也仍然坚持自己的观点,实属难能可贵。
这种一丝不苟的学术态度也实乃今日中国教育改革之需,怎样让思想独立于制度,学习之方法独立于体制,脱离阻碍创新的枷锁部分,让政治体制,让社会留给学术相对的自由之地,然后跳出本体来看清楚自己,这需要更多的人有如此的觉悟,如此的智慧,也需要更多的勇气。
陈先生能在几十年前提出在今日仍具有改革意味的学术研究之路,着实令人敬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