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语文长春版小学六年级下册《望岳》优质课教学设计1

合集下载

2020年六年级语文下册 6.1望岳教案1 长春版

2020年六年级语文下册 6.1望岳教案1 长春版

望岳教学目标:1、会认2个生字,会写1个生字。

2、培养诵读能力,联想、想象能力。

3、背诵这首诗,理解诗的意境,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河山的情感,陶冶美的情操。

教学重点:理解诗句的意思,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首诗.教学难点:结合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在诗中表达的情感。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同学们,我们国家山河秀丽,景色优美,名胜古迹数不胜数。

单说山,就有很多,但在群山之中,谁最有名呢?那当然是“五岳”,因为有语云:“五岳归来不看山”。

那在五岳之中谁的名气最大呢?泰山――五岳之首,“泰山归来不看岳”呀。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领略一下杜甫笔下的泰山是如何一番景色!二、板书课题,指名简介作者。

我们学过很多杜甫的诗篇,下面我首先请一位同学将杜甫介绍一下。

师板书:字,子美;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人称诗圣;其诗被喻为“诗史”;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齐名,世称“李杜”。

其代表作有“三吏”、“三别”(新安吏、潼关吏、石壕吏;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三、范读课文,强调字音、字形。

这首诗有一些字的注音和字形,同学们要注意一下。

如:岱宗、夫如何、决眦;同学们一齐读两遍。

四、初读课文,了解诗句大意。

下面同学们自读课文,借助文中的注释理解诗句的含义。

阅读后同学之间可以相互提问词句的含义。

然后老师将点名抽查掌握情况。

五、精读课文,体会诗句所表现的情感。

1、下面同学们将课文一齐朗读一遍。

第一、二两句,我们应该用什么感情来读呢?为什么?讨论一下,再试着读读。

2、同学们再一起将这首诗朗读一遍。

首联远望泰山,表现了作者惊叹之情;那么颔联、颈联、尾联又分别从哪些角度来描写泰山的景色的,又分别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呢?讨论一下,然后我请同学来读。

诗人由远望到近望,由细望到想象将来登岳远望之景,全诗以“望”字贯穿全诗,“望”字成了全诗的线索。

在望岳的过程中表现了作者惊叹、赞美、陶醉、豪迈之情。

六、品读课文,理解景色的特点,感悟诗人蓬勃的朝气和远大的抱负。

《望岳》教学设计(1)

《望岳》教学设计(1)

教学过程的流畅性
要点一
总结词
连贯、有序、逻辑性
要点二
详细描述
教学过程的流畅性是评价一堂课质量的重要标准之一。在 自我反思时,教师需要评估自己的教学过程是否连贯、有 序和具有逻辑性。教师需要思考如何更好地组织教学内容 和教学环节,以确保教学过程更加顺畅,并更好地引导学 生理解和掌握知识。同时,教师还需要注意课堂节奏的把 握,避免过快或过慢的节奏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
02
03
激活学生的前知
通过提问和讨论,了解学 生对杜甫和唐诗的已有知 识,以便更好地引导他们 进入新的学习内容。
教学策略
采用讲解、示范、小组讨 论和案例分析等多种策略 ,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望 岳》的意境和内涵。
个性化教学
根据学生的学习风格和能 力,设计不同的教学活动 ,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
教学手段运用
02
教学内容分析
《望岳》的背景与作者
背景与作者介绍
《望岳》是唐朝诗人杜甫的一首佳作。杜甫,字子美,被誉为“诗圣”,是唐代 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之一。此诗作于杜甫早年,当时他登临泰山,被泰山的雄 浑气势所震撼,诗中表达了他对泰山的崇敬和向往。
《望岳》的诗意与主题
诗意与主题解析
《望岳》的诗意主要描绘了泰山的壮丽景色和作者的感受。通过“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等诗句 ,展现了泰山的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主题则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敬畏、对人生的感慨以及对未来的 憧憬。
评价与反馈的实施
制定评价标准
明确各项评价方式的评价标准 和具体要求,确保评价的客观
性和公正性。
实施评价
按照既定的评价方式,全面、 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状况。
提供反馈
根据评价结果,为学生提供具 体的反馈和建议,帮助学生了 解自己的学习状况,指导其改 进学习方法。

《望岳》教学设计(优秀5篇)

《望岳》教学设计(优秀5篇)

《望岳》教学设计(优秀5篇)杜甫大家都十分熟悉,是我们古代的伟大诗人,给我们留下了无数的古诗词作品,让我们受益无穷。

望岳就是其中一首。

下面是作者给大家整理的5篇《望岳》教学设计,希望可以启发您对于望岳的写作思路。

《望岳》教案设计望岳公开课教案篇一我们伟大的国家山河秀丽,景色优美,名山大川数不胜数。

要说山,较有名的当然是“五岳”了。

那么,请问大家“五岳”分别指的是哪几座山?哪一座山是“五岳之首”呢?(学生回答)从古到今,为赞美、歌颂泰山,许多文人墨客都留下了脍炙人口的诗句。

其中,一位唐代大诗人所写的一首诗历来被人们誉为吟诵泰山的压卷之作。

那么,这首诗的题目是什么呢?作者是如何描绘、赞美泰山雄奇壮丽的景色的?下面我们就来共同学习这首诗。

板书课题,学生自己结合课下注释解题,明白是作者近岳而望,并没有登山。

天宝三年,25岁的杜甫科举不第。

当时,他父亲杜闲在山东兖州任司马,杜甫借省亲之机去山东各处游历,见到了泰山,写下了这首诗。

那整首诗给你的感受是什么呢?1、教师配乐朗诵《望岳》,学生听读,要求听准字音,把握本诗的诵读节奏。

2、学生自由朗读。

3、学生个别朗读,其他学生点评。

4、学生齐读。

1、学生参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疏通诗句,理解诗意。

(学习小组交流,有否疑难及互答)2、学生说说诗句的含义。

3、《望岳》中每一联都有“望”的意思,但“望”的角度不同。

试对此做具体归纳。

1、透过一联,你可以知道泰山的怎样的形象?2、第二联,哪两个词用得较好?表现了泰山怎样的形象?3、第三联表现了泰山怎样的形象?4、“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小组研讨展示,教师总结)杜甫笔下的泰山是如此神奇秀丽,严峻挺拔,那么我们大家都生活在南龙山下,那么大家用你们手中的笔来描绘一下你心中的南龙山吧!学生作品展示。

1、背诵默写全诗;2、预习本课其余两首诗歌。

附:板书设计望岳杜甫写景:一、二句:远望之景:夫如何、青未了(绵延深远、青翠苍郁)三、四句:近望之景:钟神秀、割昏晓(神奇秀丽、巍峨高大)五、六句:细望之景:生层云、入归鸟(云雾缭绕、飞鸟盘旋)七、八句:极望之情:凌绝顶、众山小(勇于攀登、俯视一切)抒发诗人蓬勃的朝气和远大的抱负。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61望岳长春版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61望岳长春版

6—— 1望岳教课目的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比较说明,理解诗句的意思。

2.能联合当时的写作背景,领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领会诗人用词的精妙,品尝语言,培育语感,提升审美情味。

4.有感情地朗诵并背诵、默写古诗。

教课要点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比较说明,理解诗句的意思。

2.能联合当时的写作背景,领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课难点领会诗人用词的精妙,品尝语言,培育语感,提升审美情味。

教课准备幻灯片,相关泰山的图片课时安排两课时讲课时间:累计节数:教课过程第二课时一、指引学生经过理解说明的内容,从整体上感悟诗句的意思在学习过程中,指引学生联合各自的资料,来感悟诗句的内容,领会诗句的境界和作者的思想感情,试试着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

二、指引学生抓住要点词句来领会诗句的境界,领会作者的感情“岱宗夫怎样?齐鲁青未了。

”开篇以设问起句,写意中遥想,久慕其名,而未得亲历其境。

“岱宗”,即泰山。

岱是泰山的又名,因居五岳之首,故尊称为岱宗。

“夫怎样”,究竟怎么样呢?“夫”,在这里无实在乎义。

接句自问自答,以夸张手法,极写“齐鲁青未了”的气概,放眼望去,一片翠绿苍都,连绵不停。

“齐鲁”,春秋时两诸侯国,后用为该地区的简称。

泰山北为齐,泰山南为鲁。

“青未了”,形容泰山山脉连绵深远,翠绿苍都,从齐到鲁看不到终点。

这一句是眺望,摹写泰山横亘于齐鲁大地,突出了岱宗的宏伟宏阔的气概。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三四句以南北切割“昏晓”的情景写泰山高耸云端、万仞摩天的高伟雄俊。

这里是近望,赞美大自然把天地间的奇特秀美的风景都齐集在泰山了。

泰山的山岳把世界分红两大多数:阳坡是睛朗的清早,山后还是沉沉的暗夜。

这奇伟壮观的情景真是鬼设神施,造化所钟。

“造化” ,指天地自然。

“钟神秀” ,天地间奇特秀美皆聚泰山。

“钟”,齐集的意思。

“荡胸生层云,决眦人归鸟。

”这两句是想像之辞。

诗人由眺望、近望从而想到泰山气象万千,云气层生,必定会震荡人们的气度。

杜甫《望岳》教案(优秀3篇)

杜甫《望岳》教案(优秀3篇)

杜甫《望岳》教案(优秀3篇)《望岳》教学设计篇一第一部分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思路》古诗文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古诗文的学习是青少年了解民族传统,接受优秀民族文化熏陶的捷径。

《语文课程标准》对古诗文的学习作了明确要求,要求7—9年级学生背诵80篇古今优秀诗文。

本期在进行古诗词的教学时,我进行了一些探讨,现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谈教学《望岳》这堂课的教学设计。

一、关于教学目标的设计本堂课的教学目标是:1、体会《望岳》诗歌的意境及作品风格;2、领略诗歌和音乐完美结合的神韵,吟唱仿写古诗词;确定教学目标的依据是:1、要求学生背诵一定数量的古诗词,首先要多角度激发诵读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学的情感。

让学生在开阔的意境中,受到美的熏陶。

2、确定第二个教学目标主要源于自主、合作、探究这种新的教学理念。

诗歌的广阔意境给学生留下了自主开掘的空间,课后可让学生选择自己喜闻乐见的方式重现诗歌。

3、诗歌是语言的艺术,古诗词语言大多可以配乐吟唱,因而具有极强的音乐性,让学生在吟唱中产生特定的审美心境。

柏拉图说过:“音乐把节奏与乐调的强烈力量进入心灵的最深处。

”教古诗时应充分利用音乐盒带,通过听、唱把学生带入音乐的天地、艺术的王国,领会诗歌与音乐完美结合的神韵。

4、吟唱古诗词还有一个目的就是运用。

一是指在写作中恰当引用诗句,帮助表达内容,美化文章语言;二是在写作中创造性的使用、模仿、改写诗句。

二、关于教学重点的确定本堂课的教学重点是领会《望岳》一诗的意境,并谱曲自唱,尝试古诗词的的写作,古诗的格律不作过多要求。

三、关于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方法以吟唱、仿写为主。

针对教学的实际和学生的年龄特征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拓展语文学习的渠道。

我尝试过借鉴过很多古诗词的教学方法:如诵读法、品析法、故事导读法、以画配诗法等等,效果都不错。

我现在所教班级的学生,人才济济。

他们喜欢唱流行歌曲,喜欢模仿,喜欢尝试。

所以,我采用吟唱——仿写的方法来教《望岳》。

2024年《望岳》优秀教案

2024年《望岳》优秀教案

《望岳》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理解并掌握《望岳》的背景知识,包括作者杜甫的生平、创作背景等。

(2)掌握《望岳》的文学特点,如意境、修辞手法等。

(3)学会分析《望岳》的艺术魅力,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和课堂讨论,深入理解《望岳》的内容和形式。

(2)运用比较阅读的方法,分析《望岳》与杜甫其他作品的异同。

(3)结合实际生活,进行创作实践,提升写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杜甫的豪情壮志,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2)体会大自然的壮美,培养学生热爱自然、敬畏生命的情感。

(3)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理解《望岳》的背景知识,掌握其文学特点。

(2)分析《望岳》的艺术魅力,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2.教学难点:(1)深入挖掘《望岳》的意境,理解杜甫的豪情壮志。

(2)运用比较阅读的方法,分析《望岳》与杜甫其他作品的异同。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杜甫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2)引导学生关注《望岳》的题目,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望岳》,了解诗歌内容。

(2)学生分享阅读感受,教师点评并总结。

3.课堂讲解(1)分析《望岳》的文学特点,如意境、修辞手法等。

(2)讲解杜甫的豪情壮志,引导学生体会诗歌的情感。

4.小组合作(1)学生分组,讨论《望岳》的艺术魅力。

(2)小组代表发言,其他组成员补充,教师点评并总结。

5.比较阅读(1)学生选取杜甫其他作品,与《望岳》进行比较阅读。

(2)学生分享比较阅读的心得,教师点评并总结。

6.创作实践(1)引导学生结合实际生活,进行创作实践。

(2)学生展示作品,师生共同评价。

7.课堂小结(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学生分享学习收获,教师点评并鼓励。

四、课后作业1.深入学习杜甫的生平和创作背景,撰写一篇短文。

2.分析《望岳》的艺术魅力,写一篇鉴赏文章。

《望岳》教学设计

《望岳》教学设计

《望岳》教学设计《望岳》教学设计范文(精选5篇)《望岳》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领略泰山雄伟神奇的景色;2、感悟诗人蓬勃的朝气和远大的抱负;【教学重点】1、泰山雄伟神奇的景色;2、诗人蓬勃的朝气和远大的抱负。

【教学难点】诗中哲理的理解;【基础知识】1、作者生平;2、泰山的有关知识;3、字音、字形;【教学方法】朗读法。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同学们,我们国家山河秀丽,景色优美,名胜古迹数不胜数。

单说山,就有很多,但在群山之中,谁最有名呢?那当然是“五岳”,因为有语云:“五岳归来不看山”。

那在五岳之中谁的名气最大呢?泰山──五岳之首,“泰山归来不看岳”呀。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领略一下杜甫笔下的泰山是如何一番景色!二、讲授新课1、板书课题,指名简介作者:我们学过很多杜甫的诗篇,下面我首先请一位同学将杜甫介绍一下。

师板书:字,子美;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人称诗圣;其诗被喻为“诗史”;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齐名,世称“李杜”。

其代表作有“三吏”、“三别”(新安吏、潼关吏、石壕吏;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2、范读课文,强调字音、字形。

这首诗有一些字的注音和字形,同学们要注意一下。

如:岱宗、夫如何、决眦;同学们一齐读两遍。

3、初读课文,了解诗句大意。

下面同学们自读课文,借助文中的注释理解诗句的含义。

阅读后同学之间可以相互提问词句的含义。

然后老师将点名抽查掌握情况。

4、精读课文,体会诗句所表现的情感。

下面同学们将课文一齐朗读一遍。

缺乏感情。

第一、二两句,我们应该用什么感情来读呢?为什么?讨论一下,再试着读读。

同学们再一起将这首诗朗读一遍。

首联远望泰山,表现了作者惊叹之情;那么颔联、颈联、尾联又分别从哪些角度来描写泰山的景色的,又分别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呢?讨论一下,然后我请同学来读。

诗人由远望到近望,由细望到想象将来登岳远望之景,全诗以“望”字贯穿全诗,“望”字成了全诗的线索。

长春版《望岳》优秀教学设计(精选10篇)

长春版《望岳》优秀教学设计(精选10篇)

长春版《望岳》优秀教学设计(精选10篇)长春版《望岳》优秀教学设计(精选10篇)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化规划教学系统的过程。

一份好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子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长春版《望岳》优秀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长春版《望岳》优秀教学设计篇1一、导入新课大家都知道五岳之首的泰山吧?你能否用词、短语或语句来描绘你印象中的泰山呢?(出示视频及图片,请同学们自由发言。

简单点评后转入杜甫的《望岳》)二、教学新课(一)作者及背景简介(出示幻灯)(二)朗读诗歌1、配乐诗朗诵《望岳》(出示视频和音频材料)。

学生听读,要求听准字音,把握五言古诗的诵读节奏。

2、全体学生配乐齐读。

(古筝曲)3、学生推荐朗读,其他学生点评。

4、教师范读,学生轻吟。

(三)了解诗的内容1、学生参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疏通诗句,理解诗意。

(学习小组交流,有否疑难及互答)2、全班交流问题及解答。

3、学生说说诗句的含义。

(四)再次播放配乐诗朗诵(加幻灯图片),要求学生一边听一边想象诗歌描绘的画面和意境,想象诗人当时望岳的情景,出示问题,小组研讨。

1、杜甫眼中的泰山有何特点?从哪些地方看出来?2、诗题叫《望岳》,可见作者并未登上泰山。

全诗没有一个“望”字,却句句写向岳而望,并且角度有别,有远有近,有虚有实。

试以两句一组看看“望”的角度有怎样的不同?--研讨后,师生共同赏析:“岱宗”两句:“远望”(补充背景常识:此句说的是泰山山脉,它在山东中部,从东平湖东岸一直延伸到淄博市南,长约200公里。

)问(1):“夫”是个虚词,首句意思只在“如何”(怎么样)上,试比较“岱宗如何”和“岱宗夫如何”在语气上有什么不同?(加“夫”则惊奇、赞叹之情更明朗,也更强烈。

)问(2):此句写出了泰山的什么特点?诗人是如何写的?对你有何启发?(没有抽象地说,而是别出心裁的写出自己的体会,以距离之远来烘托出泰山的高。

《望岳》教案(精选19篇)

《望岳》教案(精选19篇)

《望岳》教案《望岳》教案(精选19篇)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望岳》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望岳》教案篇1一、导入介绍泰山:1、展示泰山图片。

“天下第一山”的美誉,是中国最美的十大名山之一。

位于山东省中部的泰山,古称东岳,又称岱岳,被尊为五岳之首。

自古有许多吟诵泰山的诗作,而以杜甫的这首《望岳》最为著名,因此被刻于碑碣,立于山麓。

教师可补充;五岳是远古山神崇敬拜、五行观念和帝王巡猎封禅相结合的产物,后为道教所继承,被视为道教名山,它们是:东岳泰山(1532米),位于山东泰安市。

西岳华山(1997米),位于陕西华阴市。

南岳衡山(1512米),位于湖南长沙以南的衡山县。

北岳恒山(2017米),位于山西浑源县。

中岳嵩山(1440米),位于河南登封市。

古代封建帝王把五岳看成是神的象征。

东岳泰山为五岳之首是名副其实的,中国历代曾有72个皇帝到泰山封禅。

东岳泰山之雄,西岳华山之险,北岳恒山之幽,中岳嵩山之峻,南岳衡山之秀,早已闻名于世界。

人们常说五岳归来不看山,也有“恒山如行,泰山如坐,华山如立,嵩山如卧,唯有南岳独如飞”的说法。

2、背景:杜甫20—35岁时曾遍游中国的大江南北。

《望岳》这组诗就是在他24岁时写成的。

这组诗共三首,分东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华山)。

书上这首诗即东岳泰山,是现存杜诗中年代最早的一首,字里行间洋溢着青壮年杜甫那种蓬勃的朝气。

二、介绍杜甫杜甫,字子美,诗中尝自称少陵野老,世人称为杜少陵。

开元后期,举士不第,漫游各地。

后居长安近十年。

及安禄山军陷长安,乃逃至凤翔,谒见肃宗,官左拾遗。

后曾在剑南节度使严武幕中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又有杜工部之称。

晚年携家出蜀,病死湘江途中。

杜甫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现存诗1400首,这些诗真实、深刻地反映了唐王朝由盛及衰这一转折过程中的种种社会现象,展现出广阔的生活画面,成为唐代社会的历史,历来被称为“诗史”。

望岳教案

望岳教案

长春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六版块第一课《望岳》教学设计镇赉县坦途镇第一小学王弘宇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会本课生字新词,对照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

2. 过程与方法: 能结合当时的写作背景,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默写古诗。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用词的精妙,品味语言,培养语感,提高审美情趣。

教学重、难点1.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古诗表达的情感。

2.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产生心灵共鸣。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准备:关于杜甫及《望岳》的相关资料。

教学方法:古诗四步法教学过程:一、导入1.今天我们学习杜甫的《望岳》,能说说我们这一板块的题目吗?(把黄河泰山做为中华民族精神文明的一种象征)2.叙述板块题目,明确本诗所写的就是泰山。

(体会泰山是一处名胜,更是华夏文明中的一种)二、简介作者及作品作者杜甫,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杜甫一生迭经盛衰离乱,饱受艰辛,写出了许多反映现实,忧国忧民的诗篇。

他是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备受推崇。

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之。

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

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

《望岳》,共有三首,分咏东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华山)。

这一首是东岳泰山。

开元二十四年(736),诗人开始过一种“裘马清狂”的漫游生活。

此诗即写于北游齐、赵(今河南、河北、山东等地)时,是现存杜诗中年代最早的一首。

诗中通过描绘泰山雄伟磅礴的气象,热情赞美了泰山高大巍峨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流露出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表达了诗人不怕困难、敢攀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以及卓然独立、兼济天下的豪情壮志。

三、师生共同赏析研读古诗1.(1)教师朗诵《望岳》(2)全体学生齐读(3)指导学生朗读(4)教师范读后,学生再读。

2018-2019年度新长春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学期望 岳教学设计

2018-2019年度新长春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学期望 岳教学设计

望岳教学目标:1、有感情朗诵课文,背诵诗篇。

2、了解诗意,体会诗人情感。

3、品味诗歌语言,了解诗的艺术特色。

二、教学重点:理解诗句,背诵全诗三、教学难点:理解诗中哲理和意境;感悟诗人高瞻远瞩的气魄和远大的抱负一、导入新课1、同学们,我们国家山河秀丽,景色优美,名胜古迹数不胜数。

单说山,就有很多,但在群山之中,谁最有名呢?那当然是“五岳”,因为有语云:“五岳归来不看山”。

那在五岳之中谁的名气最大呢?泰山──五岳之首,“泰山归来不看岳”呀。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领略一下杜甫笔下的泰山是如何一番景色!二、作者简介杜甫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现存诗1400首,这些诗真实、深刻地反映了唐王朝由盛及衰这一转折过程中的种种社会现象,展现出广阔的生活画面,成为唐代社会的历史,历来被称为“诗史”。

代表作:《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春望》《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及“三吏”“三别”三、写作背景杜甫20—35岁时曾遍游中国的大江南北。

《望岳》这组诗就是在他24岁时写成的。

这组诗共三首,分东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华山)。

书上这首诗即东岳泰山,是现存杜诗中年代最早的一首,字里行间洋溢着青壮年杜甫那种蓬勃的朝气。

四、检查预习岱宗dai 夫如何fu 未了liao 生曾云ceng 绝眦zi五、范读课文感受诗意听准字音六、朗读课文.七、解读⑴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岱宗:泰山亦名岱山,在今山东省泰安市城北。

古代以泰山为五岳之首,诸山所宗,故又称"岱宗"。

历代帝王凡举行封禅大典,皆在此山。

齐、鲁:古代齐鲁两国以泰山为界,齐国在泰山北,鲁国在泰山南。

即山东地区。

青:山色。

未了:不尽。

句意:泰山是什么样的面貌?苍翠的山峦,在齐鲁大地上连绵不断,望不到尽头。

起始两句以设问提起,既包含着酝酿已久的神往之情,更写出泰山雄拔于齐鲁大地的雄姿,可谓意出高远。

⑵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造化:天地,大自然。

钟:聚集。

神秀:指山色的奇丽。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第六单元《望岳》长春版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第六单元《望岳》长春版
2017-2018学年六年级第二学期导学案
课题
望岳
备课时间
4.14
授课时间
审核人
编号
20160606011
第(8)周
第(3)课时
教材分析
是杜甫的名作,共有三首,分咏东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华山。
教学目标
1.认识1个生字,会写1个字。
2. 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理解诗意,感受泰山的雄伟与神秀。学习作者由远及近的观察方法。(重点)
之情。“齐鲁青未了”,别出心裁地写出诗人的体验:在古代齐鲁两国的境外还能望见远远横亘在那里的泰山,以距离之远来烘托泰山之高。
(2)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译文:仿佛由于大自然的偏爱,泰山聚集了天地之灵气和精华。泰山巍峨高大,山南和山北被分割成一明一暗,判若早晨和黄昏。
这两句写近望泰山的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的形象,是上句“青未了”的注脚。“钟”字,将大自然写得有情意。一个“割”字写出了高大的泰山,将山南山北的阳光割断,形成不同的景观,突出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由此可见,诗人杜甫那种“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创作作风,在他的青年时期就已养成。
3. 体会作者对泰山的赞美之情及“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独特感受。
教学准备、资源
课件
教学基本
环节
1.导入第六单元《黄河泰山》,并简要介绍其内容。
2.学习其第1课,明确学习目标。
3.梳理有关作者和课文的相关资料。
全诗分两层,都是围绕“望”字写的。前两句为第一层,着力写泰山的整体形象。“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写远望所见。泰山位于古代齐、鲁两国之间,其北为齐,其南为鲁。这里诗人想说的是:“你想知道泰山是个什么样子吗?请看,它那苍翠的山色掩映着辽阔无边的齐鲁大地。”这是借齐鲁大地来烘托泰山拔地而起、参天耸立的形象。“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这是近望所见。上句写泰山的秀美,用的是虚笔。因为泰山的秀美实在是一言难尽,不如只写造物主对泰山情有独钟。这是诗人的强烈感受,也是泰山的秀美在诗人心灵上的反映。下句写泰山的高大,这是实写。

古诗《望岳》优秀教学设计

古诗《望岳》优秀教学设计

古诗《望岳》优秀教学设计古诗《望岳》优秀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诗歌。

2、借助注释,初步理解古诗大意,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和诗歌中蕴涵的)○(哲学道理。

读好诗句,整体把握,诵读赏析,领悟情感,拓展延伸。

3、体会诗人在诗歌中所流露出的强烈情感。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诗歌。

教学难点:借助注释,初步理解古诗大意,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视频导入,让学生了解作者以及写作背景。

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这不但可以增加学生学以致用的机会,更可以增强他们对学习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还可以使他们接受不同的观点,扩展他们的视野,促进思维的发展让他们团结协作,锻炼提升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点讲可以帮助学生完善相关知识点学习。

通过拓展,让学生阅读水平进一步提高同学们,在我国源远流长、丰富多彩的文化长河中,诗歌就像是一朵馨香独具的奇葩,永开不败。

有这样一位诗人,他胸怀大志,博览群书;有这样一位诗人,他屡受排挤,报国无门;有这样一位诗人,他独上高楼,难寻知音。

于是他百感交集,不禁悲从心中来,写下了一首千古绝唱的诗。

今天老师将和同学们一起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领略中华古诗的魅力。

全班分6个小组讨论以下问题,将讨论结果写在大卡上。

一。

学习《幽州台歌》①结合注释说说诗句的意思。

②你从诗句中体会到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并说说你是怎么体会到的?③小组交流自己的体会1.诗句研读:诗人登上幽州台,放眼山河,思绪万千。

他心中到底是忧虑大唐社稷还是感伤文化的萧条呢?诗句中的“独”该怎么理解?2.初步理解:诗意能帮我们更好地读书。

读全诗说说这首诗大概讲了什么?3.诗人如何表达自己的情感的,表达诗人什么情感?小组派代表上台展示大卡,教师根据学生交流结果点讲以上问题,并让学生思考以下问题二。

学习《望岳》(1)学生说说诗句的含义。

首句“岱宗夫如何?”写乍一望见泰山时,那种欣喜惊叹仰慕的情形,非常传神。

望岳优质课教案

望岳优质课教案

望岳优质课教案【篇一:【优质课公开课】《望岳》教案、课堂实录及教学反思】《望岳》教案、课堂实录及教学反思第一部分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思路》古诗文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古诗文的学习是青少年了解民族传统,接受优秀民族文化熏陶的捷径。

《语文课程标准》对古诗文的学习作了明确要求,要求7—9年级学生背诵80篇古今优秀诗文。

本期在进行古诗词的教学时,我进行了一些探讨,现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谈教学《望岳》这堂课的教学设计。

一、关于教学目标的设计本堂课的教学目标是:1、体会《望岳》诗歌的意境及作品风格;2、领略诗歌和音乐完美结合的神韵,吟唱仿写古诗词;确定教学目标的依据是:1、要求学生背诵一定数量的古诗词,首先要多角度激发诵读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学的情感。

让学生在开阔的意境中,受到美的熏陶。

2、确定第二个教学目标主要源于自主、合作、探究这种新的教学理念。

诗歌的广阔意境给学生留下了自主开掘的空间,课后可让学生选择自己喜闻乐见的方式重现诗歌。

3、诗歌是语言的艺术,古诗词语言大多可以配乐吟唱,因而具有极强的音乐性,让学生在吟唱中产生特定的审美心境。

柏拉图说过:“音乐把节奏与乐调的强烈力量进入心灵的最深处。

”教古诗时应充分利用音乐盒带,通过听、唱把学生带入音乐的天地、艺术的王国,领会诗歌与音乐完美结合的神韵。

4、吟唱古诗词还有一个目的就是运用。

一是指在写作中恰当引用诗句,帮助表达内容,美化文章语言;二是在写作中创造性的使用、模仿、改写诗句。

二、关于教学重点的确定本堂课的教学重点是领会《望岳》一诗的意境,并谱曲自唱,尝试古诗词的的写作,古诗的格律不作过多要求。

三、关于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方法以吟唱、仿写为主。

针对教学的实际和学生的年龄特征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拓展语文学习的渠道。

我尝试过借鉴过很多古诗词的教学方法:如诵读法、品析法、故事导读法、以画配诗法等等,效果都不错。

我现在所教班级的学生,人才济济。

他们喜欢唱流行歌曲,喜欢模仿,喜欢尝试。

望岳优质课优秀教学设计

望岳优质课优秀教学设计

望岳优质课优秀教学设计一、引言望岳是一首中国古代诗人杜甫的名篇,描述了诗人对故国的思念之情。

望岳优质课优秀教学设计旨在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文学鉴赏能力和写作能力。

本文将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四个方面,详细介绍一节望岳优质课的教学设计。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1. 理解杜甫的《望岳》诗的主题和情感表达;2. 掌握诗歌鉴赏的基本方法和技巧;3.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学素养;4. 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三、教学内容1. 诗歌背景介绍:简要介绍杜甫的生平和创作背景,引发学生对杜甫及其诗歌的兴趣。

2. 诗歌朗读:老师朗读《望岳》,并解读诗歌的意境和情感表达。

3. 诗歌分析:引导学生分析诗歌的结构、语言和意义,帮助他们理解诗歌的主题和情感。

4. 诗歌鉴赏:引导学生通过对诗歌的鉴赏,提取其中的美感和情感,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

5. 创作练习:通过诗歌鉴赏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创作练习,培养他们的写作能力和创造力。

6. 作品分享:学生展示自己的创作作品,互相欣赏和评价,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四、教学方法1. 情境导入法:通过简要介绍杜甫的生平和创作背景,引发学生对杜甫及其诗歌的兴趣。

2. 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共同分析诗歌的结构、语言和意义,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3. 探究式学习法:引导学生通过对诗歌的鉴赏,自主探究其中的美感和情感,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

4. 创造性学习法:通过创作练习,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创造力,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和创新思维。

五、教学评价1. 反馈评价:在课堂上,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帮助他们改进和提高。

2. 自评互评:学生之间进行作品的互评和自评,促进他们的交流和合作。

3. 作品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创作作品,通过欣赏和评价,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4. 综合评价:综合考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作品的质量和参与度,给予综合评价。

望岳优质课优秀教学设计

望岳优质课优秀教学设计

望岳优质课优秀教学设计在教育教学领域,优质课是指具有一定教育教学价值和实效性的课程。

而望岳优质课是指以望岳山为背景,融入望岳山文化元素的优质课程。

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一种望岳优质课的优秀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了解望岳山的地理位置、历史文化和自然景观。

2. 能力目标:学生能够运用学到的知识,通过实地考察和观察,进行望岳山的相关研究和探索。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望岳山的兴趣和热爱,增强他们的环境保护意识。

二、教学内容1. 望岳山的地理位置和历史文化介绍。

2. 望岳山的自然景观和生态环境。

3. 望岳山的保护与利用。

三、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通过展示望岳山的图片和视频,引起学生对望岳山的兴趣,并提出问题,激发学生对望岳山的好奇心。

2. 知识讲解:通过教师讲解和多媒体展示,介绍望岳山的地理位置、历史文化和自然景观。

教师可以结合地图、图片、视频等多种教学资源,生动形象地向学生展示。

3.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进行望岳山的实地考察活动。

在考察中,学生可以观察山体地貌、植被分布、动物生态等,同时也可以了解到望岳山的保护与利用情况。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分享各自的观察结果和感受。

教师可以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交流,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思维能力。

5. 总结归纳:教师对学生的观察结果和讨论内容进行总结和归纳,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望岳山的特点和价值。

6. 拓展延伸:为了进一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和思维能力,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望岳山相关的研究和探索活动。

学生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方向,进行深入的学习和实践。

四、教学方法1. 多媒体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生动形象地向学生展示望岳山的地理位置、历史文化和自然景观。

2. 实地考察法:组织学生进行望岳山的实地考察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和感受望岳山的美丽和独特之处。

3. 小组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思维碰撞,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思维能力。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61望岳长春版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61望岳长春版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61望岳长春版教学目的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对照注释,了解诗句的意思。

2.能结合事先的写作背景,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体会诗人用词的精妙,品味言语,培育语感,提高审美情味。

4.有感情地朗诵并背诵、默写古诗。

教学重点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对照注释,了解诗句的意思。

2.能结合事先的写作背景,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体会诗人用词的精妙,品味言语,培育语感,提高审美情味。

教学预备幻灯片,有关泰山的图片课时布置两课时授课时间:累计节数:教学进程第二课时一、引导先生经过了解注释的内容,从全体上感悟诗句的意思在学习进程中,引导先生结合各自的资料,来感悟诗句的内容,体会诗句的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尝试着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

二、引导先生抓住重点词句来体会诗句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情感〝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开篇以设问起句,写意中遐想,久慕其名,而未得亲历其境。

〝岱宗〞,即泰山。

岱是泰山的别名,因居五岳之首,故尊称为岱宗。

〝夫如何〞,究竟怎样样呢?〝夫〞,在这里无真实意义。

接句自问自答,以夸张手法,极写〝齐鲁青未了〞的气势,放眼望去,一片青翠苍都,绵延不绝。

〝齐鲁〞,春秋时两诸侯国,后用为该地域的简称。

泰山北为齐,泰山南为鲁。

〝青未了〞,描画泰山山脉绵延深远,青翠苍都,从齐到鲁看不到止境。

这一句是远望,摹写泰山横亘于齐鲁大地,突出了岱宗的宏伟宏阔的气势。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三四句以南北联系〝昏晓〞的现象写泰山挺拔云端、万仞摩天的高伟雄俊。

这里是近望,赞赏大自然把天地间的神奇秀美的风景都聚集在泰山了。

泰山的山峰把世界分红两大局部:阳坡是睛朗的清晨,山后仍是沉沉的暗夜。

这奇伟壮观的现象真是鬼设神施,造化所钟。

〝造化〞,指天地自然。

〝钟神秀〞,天地间神奇秀美皆聚泰山。

〝钟〞,聚集的意思。

〝荡胸生层云,决眦人归鸟。

〞这两句是想像之辞。

诗人由远望、近望进而想到泰山气候万千,云气层生,一定会震荡人们的心胸。

望岳优质课教案设计

望岳优质课教案设计

望岳优质课教案设计(总5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望岳优质课教案设计望岳优质课教案设计望岳1第一学时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了解诗人公元七一二年正月,春天的脚步,缓缓移到伊洛河的下游,在黄河南岸巩县城东的瑶湾村,一个新的生命伴随哭声而降临。

他的父母,无论如何也不会想到,这个普普通通的幼儿,将会成为照耀中国诗坛的一颗万古璀璨的巨星。

他就是杜甫。

今天,就让我们与杜甫同行,去聆听他笔端流淌的心声。

活动2【讲授】诗歌鉴赏《望岳》背景介绍二十多岁的杜甫,曾壮游齐赵,广交朋友,游历山川。

听,泰山脚下,年轻的诗人正浅吟低唱:(出示投影)策马扬鞭,我徜徉于齐鲁广阔的天地间。

看桃吐丹霞,看柳垂金线;看这如黛青山涨满了我的眼帘。

强盛的大唐帝国,如日中天,正如我意气风发的青春年华。

“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是我不懈的追求和梦想!一读《望岳》(齐),望到什么如果你就是诗人杜甫,正徜徉于齐鲁广阔的天地间,望见泰山,诗兴大发,不禁脱口而出:“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请同学们用你认为合适的方式,吟诵《望岳》吧。

请一位同学诵读《望岳》,其他同学展开想象,站在杜甫的角度,想一想,杜甫望到了什么(出示投影)投影:1、朗读《望岳》,想一想杜甫望到了什么?拿起笔来,在书上圈点勾画。

(学生思考)(学生回答,教师引导设问)总结:看来杜甫不但望到了云层、归鸟等景物,还望到了泰山的雄浑高大和神奇秀美。

(同时出示幻灯)二读《望岳》(散),体会心情那么,望到如此壮阔景象的年轻的诗人,心情会是怎样的呢?请同学们大声的自由朗读2—3遍,体会一下吧。

(学生自由朗读2) 讲解位置二:我们来看“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一句。

(引导:“凌绝顶”是什么意思你有“凌绝顶”的经历吗能想象一下“一览众山小”时的心情吗诗人到底是否登上了泰山山顶“会当”是什么意思试读一下这句好吗)孔子曾说过:登泰山而小天下。

望岳优质课优秀教学设计

望岳优质课优秀教学设计

望岳优质课优秀教学设计一、引言望岳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古诗,作者是唐代文学家杜甫。

这首诗以崇山峻岭的望岳山为背景,表达了杜甫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与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朗读与分析这首诗,引导学生欣赏古代文学的魅力,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和文学素养。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望岳诗的背景和作者杜甫的生平;2. 理解望岳诗的主题和意境;3. 学会朗读和背诵望岳诗;4.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学素养。

三、教学准备1. 望岳诗的课文;2. 望岳山的图片或视频资料;3. 杜甫的简介及相关资料;4. 录音机或多媒体设备。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望岳山的图片或视频资料,引发学生对山水景观的兴趣,并提问:“你们对山水有什么感受?你们喜欢登山吗?为什么?”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参与。

2. 课文理解(15分钟)让学生朗读望岳诗,并指导他们理解诗的意境和主题。

可以使用以下问题引导讨论:- 诗中的“望岳”是指哪座山?有什么特点?- 诗中的“岱宗”是指什么地方?为什么要用“岱宗”来比喻国家?- 诗中的“万壑”、“猿声”等描写手法有什么作用?- 诗中的“儿女”、“天下”等词语表达了什么情感?3. 杜甫的生平介绍(15分钟)给学生简要介绍杜甫的生平和他的诗歌创作背景。

可以使用多媒体设备展示杜甫的图片,并讲述他的成就和遭遇。

鼓励学生对杜甫的诗歌产生兴趣和好奇。

4. 朗读与背诵(20分钟)指导学生朗读望岳诗,并进行语音语调的训练。

可以分组进行朗读比赛,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用适当的语音表达诗歌的意境。

然后,让学生背诵整首诗,并进行小组互评。

5. 创作活动(20分钟)让学生以望岳诗为灵感,进行创作活动。

可以要求他们写一篇短文,描述自己心目中的理想国家或理想山水。

鼓励学生发挥创造力,并分享自己的作品。

6. 总结与展示(10分钟)请学生分享他们的创作作品,并对他们的努力给予肯定和鼓励。

通过学生的分享,引导他们总结望岳诗的主题和意境,加深对诗歌的理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望岳
教学目标:
a.领略泰山雄伟神奇的景色;
b.感悟诗人蓬勃的朝气和远大的抱负;
教学重点:
a.泰山雄伟神奇的景色
b.诗人蓬勃的朝气和远大的抱负
教学难点:
a.诗中哲理的理解;
基础知识:
a.作者生平;
b.泰山的有关知识;
c.字音、字形;
教学方法:
朗读法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我们国家山河秀丽,景色优美,名胜古迹数不胜数。

单说山,就有很多,但在群山之中,谁最有名呢?那当然是“五岳”,因为有语云:“五岳归来不看山”。

那在五岳之中谁的名气最大呢?泰山――五岳之首,“泰山归来不看岳”呀。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领略一下杜甫笔下的泰山是如何一番景色!
二.讲授新课:
1.板书课题,指名简介作者。

我们学过很多杜甫的诗篇,下面我首先请一位同学将杜甫介绍一下。

师板书:字,子美;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人称诗圣;其诗被喻为“诗史”;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齐名,世称“李杜”。

其代表作有“三吏”、“三别”(新安吏、潼关吏、石壕吏;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2.范读课文,强调字音、字形。

这首诗有一些字的注音和字形,同学们要注意一下。

如:岱宗、夫如何、决眦;同学们一齐读两遍。

3.初读课文,了解诗句大意。

下面同学们自读课文,借助文中的注释理解诗句的含义。

阅读后同学之间可以相互提问词句的含义。

然后老师将点名抽查掌握情况。

4.精读课文,体会诗句所表现的情感。

下面同学们将课文一齐朗读一遍。

缺乏感情。

第一、二两句,我们应该用什么感情来读呢?为什么?讨论一下,再试着读读。

同学们再一起将这首诗朗读一遍。

首联远望泰山,表现了作者惊
叹之情;那么颔联、颈联、尾联又分别从哪些角度来描写泰山的景色的,又分别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呢?讨论一下,然后我请同学来读。

诗人由远望到近望,由细望到想象将来登岳远望之景,全诗以“望”字贯穿全诗,“望”字成了全诗的线索。

在望岳的过程中表现了作者惊叹、赞美、陶醉、豪迈之情。

5.品读课文,理解景色的特点,感悟诗人蓬勃的朝气和远大的抱负。

好,读得很好,比开始有很大的进步。

同学们想一想,作者为什么产生如此的情感呢?他惊叹什么,又赞美什么?为什么这么说?
因景而生情,这是客观因素;有没有作者的主观因素在里面呢?当时诗人二十几岁,这也是杜诗中年代最早的一首,字里行间洋溢着青年杜甫那种蓬勃的朝气和远大的抱负。

诗中哪两句最能体现?这两句诗中还蕴含了一番哲理,即:只要不怕困难,敢于攀登高峰,就能俯视万物。

齐读。

联系自己的社会生活实际,谈谈感受。

古今中外名人,有很多表达雄心壮志和远大的抱负的名言名句。

哪个同学能说两句。

小学时我们学过一首诗《登鹳雀楼》,哪个同学将它背一下?其中有两句诗和我们今天学的这首诗的最后两句,意境相似。

哪两句?“同学们一齐将这首诗再朗读一遍,领略诗中美景,感悟诗人的豪情。

这首诗写得很美,下面我请同学来谈一谈自己学了这首的感受。

按照“我最欣赏诗中这一句,是因为。

”格式说一说。

说得都不错,课后将这首感情背诵。

课前,我让同学们找一关于泰山的资料,有没有找到?下面我请同学拿出来读一读。

老师这里也准备了一些材料。

下面我请一位同学来读一下。

三.总结课文:
1.小结:很好,通过这节课我们学到了哪些东西,我请同学来总结一下。

好,下课。

2.布置作业:当堂检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