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增强延时扫描技术在肝脏肿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合集下载

CT影像诊断对鉴别肝脏良恶性肿瘤的应用价值

CT影像诊断对鉴别肝脏良恶性肿瘤的应用价值

CT影像诊断对鉴别肝脏良恶性肿瘤的应用价值发布时间:2022-06-24T08:49:42.520Z 来源:《世界复合医学》2022年5期作者:曾琼[导读] 目的:分析临床上进行肝脏良恶性肿瘤鉴别时应用CT影像诊断的应用价值。

方法:抽取2020年2月-202曾琼攀枝花市第二人民医院四川攀枝花 617068【摘要】目的:分析临床上进行肝脏良恶性肿瘤鉴别时应用CT影像诊断的应用价值。

方法:抽取2020年2月-2021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肝脏肿瘤患者61例做为研究对象,所有研究对象均接受CT平扫以及三期增强扫描,并以病理诊断结果作为金标准,分析CT三期增强扫描对肝脏肿瘤良恶性质鉴别方面的应用价值。

结果:CT三期增强诊断的正确率均明显高于CT平扫,(P<0.05),以病理诊断结果做为金标准,CT增强扫描诊断的敏感度:血管瘤89.47%、脓肿66.67%、局灶性结节66.67%、肝细胞癌75.00%、转移瘤94.74%,诊断总准确率为83.61%,与病理诊断具有较高一致性,Kappa值=0.839。

结论:CT三期增强扫描用于鉴别肝脏肿瘤的良恶性质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关键词】CT影像;肝脏;良恶性肿瘤临床上对于肝脏肿瘤的良恶性质鉴别一直有较大的困难,及早进行准确的鉴别对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改善预后均有重要的意义[1]。

普通CT扫描时征象不够典型,因此诊断的准确性受到影响,随着CT成像技术的不断发展、更新,对于肝脏肿瘤的检出以及良恶性质的鉴别也取得了较大的突破,尤其是增强扫描的应用弥补了常规CT在肝脏小病灶扫描方面的不足。

本次研究将2020年2月-2021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肝脏肿瘤患者抽取了61例做为研究对象,目的即在于进一步讨论CT影像在对肝脏肿瘤良恶性质鉴别方面的应用价值。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次研究于2020年2月起直至2021年2月止,共计纳入肝脏肿瘤患者61例做为研究对象,患者年龄介于37-76岁之间,平均(56.42±5.79)岁,男女患者分别为39例和22例。

1.5T磁共振DWI序列扫描鉴别诊断良恶性肝脏肿瘤的临床效果分析

1.5T磁共振DWI序列扫描鉴别诊断良恶性肝脏肿瘤的临床效果分析

1.5T磁共振DWI序列扫描鉴别诊断良恶性肝脏肿瘤的临床效果分析【摘要】1.5T磁共振DWI序列扫描在鉴别诊断良恶性肝脏肿瘤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本文结合技术原理和病例分析方法,详细阐述了良恶性肝脏肿瘤的影像学表现及1.5T磁共振DWI序列扫描的应用。

通过临床效果分析,发现该技术在良恶性肝脏肿瘤鉴别诊断中具有高度准确性和敏感性。

结论部分总结了1.5T磁共振DWI序列扫描对良恶性肝脏肿瘤的诊断价值,并提出了进一步研究和临床应用的展望和建议。

通过本研究,可以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准确和及时的诊断信息,从而提高肝脏肿瘤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存率。

【关键词】1.5T磁共振DWI序列扫描、肝脏肿瘤、良恶性肿瘤鉴别诊断、临床效果分析、影像学表现、技术原理、病例分析方法、价值、展望和建议。

1. 引言1.1 背景介绍肝脏肿瘤是常见的消化系统肿瘤之一,根据肿瘤的恶性程度不同,治疗方案也有所区别。

在临床实践中,准确地鉴别良恶性肝脏肿瘤是十分关键的,而影像学检查在此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作用。

1.5T磁共振DWI序列扫描是一种高分辨率的影像学技术,通过对水分子的扩散运动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对肝脏肿瘤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意义。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影像学设备的不断更新,1.5T磁共振DWI序列扫描技术在肝脏肿瘤的鉴别诊断中展现出了广阔的前景。

本研究旨在探讨1.5T磁共振DWI序列扫描在良恶性肝脏肿瘤鉴别诊断中的临床效果,并对其应用进行深入分析,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准确的诊断依据,为患者提供更及时有效的治疗方案。

通过本研究,希望能够为肝脏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1.5T磁共振DWI序列扫描在鉴别诊断良恶性肝脏肿瘤中的临床效果,并评估其价值和应用前景。

通过系统的病例分析和临床经验总结,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准确、快速和非创伤性的辅助诊断方法,提高对肝脏肿瘤的早期筛查和诊断准确性。

16层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在诊断小肝癌中的应用

16层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在诊断小肝癌中的应用

8 行 门脉期全肝扫描 , 6mn行延迟期全肝扫描 。 0S 4~ i
13 C . T图像 分析 SC H C在平 扫时大部 分为稍低 密
度, 部分 成等密度或 稍高 密度的结 节状病 灶。根据 动 脉期 、 门脉期及延迟期 图像 中病 灶 的强化 程度 与周围
肝实质密度的对 比, 可将病灶分为 3种强化类 型 : 高密
( 2) 2 6—1 9 . 1 :l8 21
1 6层螺旋 C T多期增强扫描在诊 断小肝癌 中的应用
郭敬 深 , 广 明 ,罗剑 云 ,陈锦 灿 夏
广 东 省 肇庆 市 第 一人 民 医 院 C 室( 00 1 T 562 )
【 摘要 】 目的 研 究小肝癌 (H C 在 1 S C ) 6层螺旋 c (C ) T S T 多期( 动脉期 、 期和延迟期 ) 强扫描 的表现 门脉 增
是 “ 一等 或 低 一低 ” 模 式。9 . % ( 4 7 )的 高 的 14 6/ 0 SC H C动脉期呈 高密度 , 门静 脉期 7 .% ( 27 ) 4 3 5 /0 呈低 密度 , 延迟期 8 . % ( 17 ) 7 1 6 / 0 呈低密度。
表 1 SC H C病 灶 在 C T三期 增 强 表 现 的 类 型 个
注射造影剂后 3 4 开始肝 动脉期全 肝扫描 ,8~ 4~ 0S 6
扫描时间大大缩 短 , 可在一 次屏气下 1 0S内完成 全肝
扫描 , 避免呼吸运 动造成伪影和遗漏 。由于 l 6层螺旋 C T能在一次注射造影剂后完 成全肝动脉期 、 门脉期 及 延迟期 的扫描 , 本研 究 的 目的是根据 患者肝硬化 及血 管脆性 的程度适 当调整增 强扫描 时的开始时 间 , 动态
观察 S C H C在各期 的增 强特 点 , 以提 高 1 螺旋 C 6层 T 诊断 S C H C的敏感性 和特 异性 , 导临床 医生为 患者 指

增强CT和MRI对肝细胞癌的诊断价值

增强CT和MRI对肝细胞癌的诊断价值

增强CT和MRI对肝细胞癌的诊断价值摘要:搜集绍兴市人民医院2020年12月~2021年12月期间经CT、MRI检查后手术或穿刺病理证实的HCC共42例,两种检查对比诊断符合率和对肿瘤的主要密度或信号特点及大小检出情况。

结果显示原发性肝细胞癌对脂肪变性、包膜及肿瘤直径≤1.0cm的检出,MRI要高于CT检查。

从而MRI对肝细胞癌的诊断的准确性及检出率,尤其是较小的肝细胞癌,较CT更有优势。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CT增强扫描;肝细胞癌;诊断价值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是最常见的原发性肝癌,占肝癌病例的75%-85%。

这是世界上最普遍的第五种癌症,也是仅次于其他癌症的主要病因。

肝癌的发生发展是肝癌的关键时期,因此,尽早手术是最好的手术方式。

由于肝癌在初期不能显示特别的临床征象,因此大部分病人在被诊断时已经发展到了较高的级别,因此,在早期通过放射学的方法来诊断肝癌;提高病人的治愈率,改善病人的预后。

近几十年来,包括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和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增强在内的无创成像方式在评估HCC方面发挥关键作用。

但两者成像方法不同,其优劣仍存在争议,因此比较不同影像学定性诊断肝癌的效能,能为早期确诊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1.1 研究对象收集2020年12月到2021年12月绍兴市人民医院42例经 CT和 MRI检查并经病理确诊的肝癌患者。

男性32名,女性10名,38~76,平均年纪为(52±3.75)。

症状:23位患者出现上腹胀痛,乏力,消瘦。

22名患者有乙型肝炎、2名丙肝、5名乙醇性肝病、8名肝脏囊肿;6位患者中有胆道结石,7位患者有过高血压,3位患者有过糖尿病。

发病的时间一般在5-3个月之间。

纳入标准:(1)患者均经手术或穿刺病理证实;(2)多层螺旋CT平扫及三期动态增强扫描和MRI检查的完整影像学资料;(3)临床资料完整。

肝脏ct延迟增强扫描原理

肝脏ct延迟增强扫描原理

肝脏ct延迟增强扫描原理一、背景介绍肝脏CT延迟增强扫描是一种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主要用于评估肝脏内血管结构和功能状态,以及检测肝脏疾病。

该技术在临床实践中应用广泛,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能够提高诊断准确率和治疗效果。

二、基本原理肝脏CT延迟增强扫描基于X线吸收原理,通过对人体组织的吸收能力进行定量分析,来获取图像信息。

在扫描过程中,通过注射造影剂使血管内部产生对比度增强效应,从而更加清晰地显示出血管结构和组织器官的形态。

三、扫描方式1. 电子束计算机断层摄影(EBCT):该技术采用旋转式X线源和椭圆形检测器组成的系统进行扫描。

在扫描过程中,X线源会以极高速度旋转并发射电子束,在不同角度下对人体进行多次扫描。

通过计算机处理这些数据并重建成三维图像来显示出人体内部结构。

2. 多层螺旋CT(MSCT):该技术采用螺旋式X线源和平面探测器组成的系统进行扫描。

在扫描过程中,X线源会以极高速度旋转并发射X射线束,平面探测器会将经过人体的X射线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并通过计算机处理这些数据来重建成三维图像。

四、造影剂1. 碘化物类造影剂:碘化物类造影剂是最常见的肝脏CT延迟增强扫描造影剂,具有高度的对比度增强效果和良好的安全性。

在注射后约5-10秒内进入血管系统,可使血管内部产生明显的对比度增强效应。

2. 钆类造影剂:钆类造影剂是一种新型的肝脏CT延迟增强扫描造影剂,可以提供更高质量的图像信息。

钆类造影剂具有较长的半衰期和较低的肾毒性,能够减少对肾脏功能的损害。

五、扫描时间肝脏CT延迟增强扫描通常分为三个阶段:动脉期、门静脉期和延迟期。

不同的阶段对应着不同的扫描时间,以及造影剂在血管系统内的分布情况。

1. 动脉期:扫描时间通常在注射造影剂后10-20秒进行,此时血管内部对比度增强效应最为明显。

该阶段主要用于评估肝脏内动脉血供情况,以及检测肝血管瘤等疾病。

2. 门静脉期:扫描时间通常在注射造影剂后40-60秒进行,此时门静脉和肝静脉等大血管对比度增强效应最为明显。

多层螺旋CT双动脉期及门静脉期增强扫描在肝脏单发病灶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多层螺旋CT双动脉期及门静脉期增强扫描在肝脏单发病灶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管密度 。转 移瘤 5例 , 动脉早期 、 动脉晚期肿 瘤边缘呈渐 强明 显环形强 化 , 其 内呈渐强轻度强化 , 门静 脉期 肿瘤边缘 环形强 化渐弱 , 其 内轻度 强化渐强 。华 支睾 肝吸虫 病单发 炎性结 节
2例动脉早期 、 动脉 晚期 及 门静 脉期 病灶边 缘呈 渐强 强化 趋 势, 内强 化 不 明显 。
[ 摘 要] 目的: 探讨 多层 螺旋 C r 双动脉期及 门静脉期增强扫描表现 特点在肝脏单 发病灶诊断及 鉴别诊 断 中的价 值。方 法: 回顾性分析 由 M S C T四期扫描或三期动态扫描资料和手术 病理证实的肝脏单 发病灶 3 5例 , 其 中肝 细胞肝癌 1 O 例, 胆管 细胞 癌8 例, 肝血管瘤 1 O 例, 转 移瘤 5 例, 华支睾肝吸虫病单发炎性结节 2 例。结果 : 肝细胞肝癌除 2 例呈 “ 三低 ” 病灶 以外 , 其余 8 例 均呈动脉早期肿瘤实质强化不明显 , 内可见肿瘤血管影 , 动脉晚期肿瘤实质明显强 化或轻度强化 , 肿瘤血管显影 较前 明显或 不显 影, 门静 脉期肿瘤实质强化较前明显或较前减弱。胆管细胞癌 8例动脉早期 肿瘤未见 明显强化 , 动脉晚期及门静脉期肿瘤 边缘轻 度强化 , 且肿瘤有从边 缘向中心及渐强强 化趋 势 , 其 中 6例肿瘤周 围及远端胆管 扩张。肝血管 瘤 l 0例动脉早期病灶 边缘可见动 脉血管影及明显强化片状或环形高密度影 , 动脉晚期和门静脉期病灶强化有从边缘 向中心强化趋势 , 强化密度大致与 同期动脉血 管密度一致或略高于同期动脉血管密度 。转移瘤 5例 , 动脉早期 、 动脉晚期肿瘤边缘呈渐强 明显环形强化 , 其 内呈渐强轻度强化 , 门静脉期肿瘤边缘环形强化渐弱 , 其内轻度强化渐强。华支睾 肝吸虫病单发炎性结节 2例动脉早期 、 动脉晚期及门静脉期 病灶边 缘呈渐强强化趋势 , 内强化不 明显。结论 : 肝脏单发病灶在多层螺旋 C T双动脉 期及 门静脉 期增强 扫描 中具有 表现特 点 , 所 以多 层螺旋 C T在肝脏单发病灶诊 断及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 的价值 。 [ 关键词] 肝脏 ; 单发病灶 ; 多层螺旋 C T ; 灌注成像

1997-2009历年CT上岗证考试(附答案)

1997-2009历年CT上岗证考试(附答案)

1997年CT诊断医师上岗证书考试试题1. 强直性脊柱炎特征性X线表现是:A. 脊柱骨质破坏B. 关节表面破坏C. 关节面硬化D. 关节半脱位E. 椎旁韧带钙化骨化呈竹节样改变2.肺内错构瘤的典型X线征象是:A. 孤立圆形阴影B. 肿块边界清楚C. 肿块边缘可分叶D. 肿块内可见爆米花样钙化E. 肿块内可形成空洞3.乙状结肠扭转确诊的检查方法是:A. X线平片B. CTC. 血管造影D. 口服钡餐造影E. 钡灌肠检查4.小儿腹部平片出现“双泡”征应诊断A. 正常变异B. 胃扭转C. 幽门肌肥大D. 十二指肠梗阻E. 小肠旋转不良5.骨关节结核首先好发部位是:A. 踝关节B. 膝关节C. 脊柱D. 肘关节E. 腕关节6.下列哪些情况可由肺血减少的X线征象:A. 室间隔缺损B. 风湿性心脏病儿尖瓣狭窄C. 原发性肺动脉高压D. 高血压性心脏病E. 以上都不是7.下列哪项不是良性胃溃疡的X线征象:A. 项圈征B. 粘膜线C. 狭颈征D. 指压迹征E. 粘膜集中8.慢性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最常见的X线征象是:A. 龛影B. 粘膜集中C. 激惹D. 球变形E. 官腔狭窄9.结肠双对比X线造影检查可显示的最小解剖单位是:A. 结肠袋B. 结肠带C. 粘膜皱襞D. 结肠无名沟E. 以上都不是10.肺脓肿特征性X线征象是:A. 偏心性空洞壁厚而不规则B. 渗出性病变中出现空洞,内有气液平面C. 大片浓密阴影D. 支气管阻塞或狭窄E. 胸腔积液11.原发性肺结核最典型X线征象是:A. 肺内侵润阴影B. 肺门淋巴结肿大C. 纵隔淋巴结肿大D. 双极征(原发组合)E. 胸腔积液12.类风湿性关节炎病变最初发生在:A. 关节内韧带B. 关节软骨C. 关节滑囊D. 关节囊纤维层E. 关节骨关节面13.急性化脓性骨髓炎主要感染途径是:A. 开放性骨折直接感染B. 关节感染直接蔓延C. 医源性D. 血源性感染E. 以上都不是14.胃穿孔最常见于:A. 外伤B. 肿瘤C. 溃疡病D. 自发性E. 医源性15.短管状骨骨结核典型X线表现:A. 骨皮质破坏B. 骨皮质增生C. 破坏周围硬化D. 骨膜增生E. 骨气鼓16.马蹄肾的两肾长轴:A. 自上内向下外排列B. 自上外向下内排列C. 两肾长轴垂直平行排列D. 两肾长轴横位在同一平面F. 两肾长轴排列没有规律17.十二指肠球后狭窄的最常见原因为:A. 结核B. 胰头肿瘤C. 局限性炎症D. 球后溃疡E. 良性肿瘤18.骨折不愈合的X线征象是:A. 两骨折端移位B. 两骨折端分离C. 两骨折端骨质硬化D. 两骨折端成角E. 两骨折端重叠19.异物吸入最易进入:A. 左下叶支气管B. 左上叶支气管C. 右上叶支气管D. 右下叶支气管E. 右中叶支气管20.对支原体肺炎具有重要诊断意义的是:A. 多发于冬春季B. 症状轻C. 两肺或一侧肺阴影D. 冷凝集试验阳性E. 以上都不是21.急腹症危重患者观察腹腔少量游离气体最适宜的摄片体位是:A. 立位B. 仰卧位C. 俯卧位D. 左侧卧位水平投照E. 右侧卧位水平投照22.观察左心房大小的检查方法是:A. 后前位(远达)服钡B. 左前斜位服钡C. 右前斜位服钡透视或摄片D. 右侧位E. 左侧位23.胸部摄片高千伏摄片是指:A. ≥90KVB. ≥100KVC. ≥110KVD. ≥120KVE. ≥130KV24.肺纹理主要解剖成分是:A. 支气管B. 肺静脉C. 肺动脉D. 肺静脉、支气管E. 肺动脉、肺静脉25.腕三角骨撕脱骨折以什么位置观察最好:A. 正位B. 侧位C. 前斜位D. 后斜位E. 轴位26.目前诊断冠状动脉病变最准确的方法:A. 心电图B. 超声心动图C. CTD. 磁共振成像E. 冠状动脉造影27.继发性肺结核与原发性肺结核的主要不同点是:A. 病灶位于上叶尖后段及下叶背段B. 一般无肺门淋巴结肿大C. 肺内病灶钙化较少见D. 病灶形态多样,可溶解形成空洞E. 胸腔积液28.缩窄性心包炎的特征性X 线征象是:A. 心影近似三角形B. 两心缘僵直,分界不清,伴胸膜炎改变C. 心搏减弱,消失D. 上腔静脉扩张E. 心包壳状钙化29.哪一项是急性肺水肿最典型的X线表现:A. 肺纹理增强B. 间隔线C. 胸腔少量积液D. 肺门旁蝶翼状阴影E. 含气支气管征30.假骨折线(Looser带)是诊断下述哪种疾病的可靠征象:A. 老年性骨质疏松B. 甲状旁腺功能减退C. 骨纤维异常增殖症D. 骨质软化症E. 成骨不全31.典型霉菌球的CT表现是:A. 肺内囊状或空洞内软组织球状阴影,可随体位移动B. 肺内单纯球状阴影C. 圆形阴影密度不均D. 圆形阴影增强明显E. 圆形阴影可见引流支气管32.膈脚外侧积液提示:A. 腹水B. 胸水C. 心包积液D. 胸水+腹水E. 无定位意义33.石棉肺CT扫描最常见的表现;A. 肺内空洞形成B. 肺内结节C. 胸腔积液D. 肺内侵润E. 胸膜斑,常有钙化34.CT检查食道裂空疝采用的方法是:A. 单纯CT平扫B. 平扫+增强C. 单纯增强扫描D. 口服高密度造影剂平扫E. 动态增强扫描35.肺实质病变的CT表现是:A. 肺内多发点状结节状阴影B. 小叶间隔线增厚C. 多发不规则索条状影D. 支气管气相E. 弥漫分布网状阴影36.肝细胞肝癌增强CT的典型表现:A. 动脉期高密度,B. 延时扫描等密度C. 动脉期等密度,D.延时扫描低密度E. 动脉期低密度,F. 延时扫描高密度G. 动脉期高密度,H.延时扫描低密度I. 动脉期等密度,J. 延时扫描高密度37.血管瘤CT检查技术的“两快一慢”是指:A. 快速扫描,B. 快速重建,C. 慢速注射D. 快速注药,E. 快速扫描,F. 延迟扫描G. 快速注药,H.慢速扫描,I. 快速重建J. 快速扫描,K.快速注药,L. 延迟重建M. 以上都不是38.以下哪一条不是典型肝血管瘤的CT表现:A. 平扫成等密度改变B. 增强早期病灶边缘强化C. 增强区域逐渐向病灶内弥散D. 延迟扫描病灶呈低密度改变E. 充填过程所需时间常与病灶大小有关39.对小肝癌(SHCC)与肝血管瘤的鉴别方法是:A. 增加造影剂的注射量B. 动脉期扫描和延迟扫描C. 加快造影剂的注射速度D. 有肝炎和肝硬化病史E. 测量CT值比较病灶的增强程度40.典型肝脓肿在CT上的表现,除中央低密度脓腔外,脓肿壁可出现三层环状结构,从内至外分别代表:A. 纤维肉芽组织,水肿带,炎性坏死组织B. 水肿带,炎性坏死组织,纤维肉芽组织C. 炎性坏死组织,水肿带,纤维肉芽组织D. 炎性坏死组织,纤维肉芽组织,水肿带E. 纤维肉芽组织,炎性坏死组织,水肿带41.肝包虫病的特征性表现:A. 园或类园形边缘光的囊性病变B. 母囊内出现子囊,C. 即囊内囊D. 囊内密度均匀,E. 无强化F. 囊壁轻度强化,G.在肝组织衬托下能显示H. 以上都不是42.特征性肝包虫囊肿壁的钙化是;A. 小点状B. 大片状C. 无规则状D. 弧形或蛋壳状E. 以上都不是43.典型肝硬化的CT表现A. 脾大,脾、胃底静脉曲张,肝各叶比例正常B. 肝各叶比例失调,肝密度不匀,脾大C. 肝密度增高,各叶比例失调,脾正常大小D. 肝各叶比例正常,密度增高,腹水E. 肝各叶比例失调,密度均匀降低,平扫可见高密度血管影44.下列那一项不是脂肪肝的CT表现:A. 肝脏密度降低,B. 重症可呈负值C. 肝脏密度低于脾脏D. 肝内血管影模糊或相对高密度E. 增强扫描可见血管变形或移位F. 局灶性脂肪侵润周围可见正常肝脏45.关于胆总管直径的描述,下列那一项是正确的:A. 正常胆总管直径<5mm,>8mm为扩张B. 正常胆总管直径<8mm,>10mm为扩张C. 正常胆总管直径<10mm,>15mm为扩张D. 正常胆总管直径<15mm,>20mm为扩张E. 以上都不对46.哪种肿瘤在肝脏的转移可出现钙化A. 卵巢癌B. 脑星形细胞瘤C. 肺癌D. 膀胱癌E. 胰腺癌47.卵巢癌典型的大网膜种植表现为前腹壁相当于大网膜部位呈:A. 饼状软组织肿块B. 多发结节状改变C. 网状纤维条索D. 无一定特征E. 以上均不是48.直肠癌时,如在直肠周围脂肪组织中见到直径大于()的软组织影应考虑有直肠周围肿大淋巴结。

多层螺旋CT肝脏增强扫描技术在肝脏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多层螺旋CT肝脏增强扫描技术在肝脏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多层螺旋CT肝脏增强扫描技术在肝脏疾病诊断中的应用肝脏是人体内重要的器官之一,也是最大的消化腺。

肝脏的功能主要包括合成、解毒和储能,它对人体的健康具有重要的影响。

由于生活方式、饮食结构等因素的不断改变,肝脏疾病的发病率也在不断增加。

对肝脏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显得尤为重要。

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不断发展,CT扫描技术已经成为一种非常重要的医学影像学检查手段之一。

而在CT扫描技术中,多层螺旋CT肝脏增强扫描技术的应用,为临床医生提供了更加精确和全面的肝脏影像学信息,对于肝脏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就多层螺旋CT肝脏增强扫描技术在肝脏疾病诊断中的应用进行详细介绍。

一、多层螺旋CT肝脏增强扫描技术的原理多层螺旋CT是一种运用X射线对人体进行断层扫描的影像学技术。

在肝脏增强扫描中,患者通过静脉注射造影剂,然后在不同时间点进行CT扫描,通过比较不同时间点的CT影像,可以清晰地显示肝脏的血供情况、肝脏的动脉、门静脉以及著明区的表现,进而对肝脏的结构和功能进行全面评估。

多层螺旋CT肝脏增强扫描技术利用快速连续扫描的优势,使得扫描时间大大缩短,可以在短时间内获取大量的图像信息,提高了影像质量和分辨率。

通过不同时间点的扫描图像比较,可以清晰地显示肝脏的动脉期、门脉期和延迟期影像,从而对肝脏的血流情况和组织灌注情况等进行全面评估。

1. 肝癌的早期诊断肝癌是肝脏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由于早期症状不明显,很容易被忽视。

多层螺旋CT肝脏增强扫描技术可以清晰地显示肝脏血流情况和血管结构,对肝癌的早期诊断非常重要。

通过扫描图像的比较,可以发现肿瘤灶的动脉期、门脉期和延迟期的强化方式,进而明确诊断肝癌的位置、大小和浸润范围,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2. 肝血管疾病的诊断3. 肝脏炎症的评估肝炎是肝脏常见的炎症性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多层螺旋CT肝脏增强扫描技术可以通过观察肝脏的动脉期、门脉期和延迟期的表现,评估肝脏炎症的程度和范围。

64层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在肝脏占位性病变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作用分析

64层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在肝脏占位性病变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作用分析

64层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在肝脏占位性病变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作用分析【摘要】目的:研究肝脏占位性病变患者临床诊断和鉴别诊断当中应用64层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的作用。

方法:研究的样本共20例,其时间范围始于2015年1月至2022年2月期间,均为我院收治的肝脏占位性病变患者,所有患者都使用64层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的方式进行诊断,金标准为病理诊断结果,回顾性分析64层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的诊断结果,分析这种方式在病变分布和准确率方面的诊断效果。

结果:64层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在肝细胞癌和肝脏占位性病变方面的检出率比较高,诊断准确率高。

结论:肝脏占位性病变患者临床诊断和鉴别诊断当中应用64层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准确率高,可以为临床当中良性或者是恶性的病变提供诊断参考依据,值得应用与推广。

【关键词】64层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肝脏占位性病变;鉴别诊断肝脏占位性病变在临床当中常代指肝脏肿瘤,其包括恶性与良性的病变,肝癌既是常见恶性病变的一种,而肝囊肿、肝脏增生则属于常见良性病变[1]。

恶性与良性病变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如何进行有效的鉴别对于疾病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2]。

CT是临床中较为常用的诊断技术,CT平扫的效果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无法满足现有需求,如何有效进行诊断和鉴别是临床中较为关注的问题。

此次研究,旨于研究肝脏占位性病变患者临床诊断和鉴别诊断当中应用64层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的作用,详细报道如下。

1资料及方法1.1基本资料研究的样本共20例,其时间范围始于2015年1月至2022年2月期间,均为我院收治的肝脏占位性病变患者。

患者当中有男性患者12例、女性患者8例,年龄统计以后平均为(46.58±3.74)岁,病灶直径平均为(7.16±1.02)cm。

本项研究获得了医院伦理会的批准,患者以及患者家属对本研究的内容都知情同意且对同意书进行了签署。

通过比较两组性别、年龄、病灶直径等一般性资料结果两组间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开展本项内容的研究。

CT增强扫描的临床应用

CT增强扫描的临床应用

谢谢您的聆听
THANKS
人工智能辅助诊断
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对CT增强 扫描图像进行自动分析和诊 断,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效 率。
个性化扫描方案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需求 ,制定个性化的CT增强扫描 方案,以提高扫描效果和患 者体验。
远程医疗服务
通过互联网和移动通信技术 ,实现远程CT增强扫描图像 的传输和诊断,为偏远地区 患者提供及时的医疗服务。
过敏反应的处理
如出现过敏反应,应立即停止扫描和造影剂注射,给予抗过敏和急救 措施。
其他并发症的处理
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如对于造影剂外渗引起的局部疼 痛或肿胀,可进行冷敷或药物治疗。
06
CT增强扫描的临床价值及展望
临床价值评估
1 2 3
提高病变检出率
通过增强扫描,可以更清晰地显示病变与周围组 织的对比度,从而提高病变的检出率。
CT增强扫描的临床应用
汇报人:XX
2024-01-23
CONTENTS
• 引言 • CT增强扫描基本原理 • CT增强扫描在各系统中的应用 • CT增强扫描的优势与局限性 • CT增强扫描操作规范与注意事
项 • CT增强扫描的临床价值及展望
01
引言
目的和背景
提高病变检出率
CT增强扫描通过静脉注射 造影剂,增加病变与正常 组织间的对比度,从而提
02 肾功能损害
造影剂需要通过肾脏代谢,对 于肾功能不全的患者,造影剂 可能加重肾脏负担,甚至导致 肾功能进一步恶化。
03
辐射剂量
04
CT增强扫描需要使用X射线进行 成像,因此患者会接受一定的辐 射剂量。虽然现代CT设备已经 采取了多种措施降低辐射剂量, 但长期或频繁接受CT检查仍可 能增加辐射相关风险。

放射医学技术(初级(士)104)专业实践能力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复习试卷与参考答案

放射医学技术(初级(士)104)专业实践能力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复习试卷与参考答案

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放射医学技术(初级(士)104)专业实践能力复习试卷与参考答案案例分析题(总25大题,75小题,共100分)第一题临床案例材料内容:患者男性,35岁,因“咳嗽、咳痰伴低热一月余”就诊。

患者自述近一个月来无明显诱因出现咳嗽,咳痰,痰液呈白色粘稠状,偶有血丝,同时伴有低热,体温波动在37.5°C至38°C之间,夜间及午后症状明显。

无胸痛、呼吸困难等其他不适。

既往体健,否认结核病史及家族遗传病史。

体格检查:肺部听诊右下肺可闻及湿啰音,余未见明显异常。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显示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略升高,红细胞沉降率(ESR)加快。

为进一步明确诊断,安排患者进行了胸部X线检查及CT扫描。

胸部X线检查结果:显示右下肺野见斑片状模糊阴影,密度不均,边缘不清,考虑肺炎可能性大。

CT扫描结果:右下肺叶见大片状高密度影,内见小空洞形成,部分病灶边缘模糊,与胸膜粘连,伴局部胸膜增厚,考虑继发性肺结核可能性大。

问题:1、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检查结果,最可能的诊断是?A. 普通肺炎B. 继发性肺结核C. 肺癌D. 支气管扩张答案:B2、对于该患者的进一步检查,应优先考虑哪项检查以确诊?A. 痰结核分枝杆菌检查B. 肺功能测试C.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D. 肿瘤标志物检测答案:A3、针对该患者的治疗原则,以下哪项不正确?A. 早期、联合、适量、规律和全程的抗结核药物治疗B. 立即使用广谱抗生素控制感染C. 注意休息,加强营养支持D. 定期复查肝肾功能及胸片,监测病情变化答案:B第二题【案例材料】患者李某,男,55岁,因反复胸痛半年,加重一周入院。

患者自述胸痛多于劳累后出现,休息后可缓解,但近一周来,即使轻度活动也感胸闷、气短,伴有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

体检发现心界向左下扩大,心尖区可闻及Ⅱ/6级收缩期杂音。

心电图检查示ST段压低,T波倒置。

胸部X线片显示心脏增大,肺纹理增多。

为进一步明确诊断并制定治疗方案,医生决定对患者进行心脏彩超和胸部CT检查,并安排放射科进行相关影像学处理与分析。

虚拟和增强现实技术在肝脏外科中的应用

虚拟和增强现实技术在肝脏外科中的应用

虚拟和增强现实技术在肝脏外科中的应用摘要:肝切除术复杂度高,危险性大,随着数字医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基于薄层CT或MR数据的个性化肝脏、肿瘤及内管道三维重建,使肝脏外科医生能直观、清晰、多维度地显示肝脏病灶位置及其与内脉管的空间毗邻关系,并进行精确的术前规划。

然而,术前3D图像和实际手术过程仍存在着空间和时间上的分离,导致术者手眼不协调,无法达到术中三维图像实时导航。

近年来,虚拟和增强现实技术的发展为减少3D模型和实际操作空间之间的不确定性提供了新的方法,在肝脏外科术前规划、术中引导、外科教育、医患沟通等多个方面都逐渐展示了明显优势和广阔前景。

关键词:虚拟现实技术;增强现实技术;三维重建;肝脏外科手术导航;1引言原发性肝癌是危及我国人民健康的重大疾病,目前以肝癌切除术为代表的外科治疗仍是原发性肝癌的首选治疗方法。

以往,术者需要通过想象将患者术前的二维CT或MR等断层影像信息转化为三维立体图像,而医学图像处理技术的进步使得二维影像资料可以直接准确地重建成肝脏三维立体模型;同时术中显示技术的应用,可以实现三维重建模型术中指导。

但是,将术前3D医学图像无缝衔接到实际手术过程当中是十分困难的,现阶段依然存在着空间和时间上的分离,这就导致了同步性不足,从而引起术者的手眼不协调。

近年来,虚拟和增强现实技术的应用为减少三维重建模型和实际操作空间之间的不确定性提供了新的方法,在肝脏外科术前规划、术中引导、外科教育、医患沟通等多个方面都有明显优势和广阔前景。

本文将探讨虚拟和增强现实技术在肝脏外科应用的可行性、临床影响及发展趋势。

2VR/AR技术在肝脏外科中的应用2.1肝脏手术规划及术中引导2.1.1术前规划通过三维可视化软件,可对高质量肝脏肿瘤CT或MR图像数据进行三维重建。

在三维可视化软件中,可充分了解肝脏脉管走行和变异情况,以及其与肝脏肿瘤的空间关系。

通过三维可视化技术获取的3D图像模型,可根据需要进行肝脏、肿瘤与脉管的自由组合和适当透明化,进行放大、缩小、旋转,可多角度、全方位观察并分析肝脏脉管分型,了解其与肝脏肿瘤的空间关系,进行测量肝肿瘤与相关脉管的距离。

68例肝癌的增强CT检查结果分析

68例肝癌的增强CT检查结果分析

表现为低密度 者 7 9个, 等密度 l 个 , 1 高密 度灶 8个 ,以低密度 为主, 反映了肝癌病灶 内造影剂快进 快出的特点 , 因此可作 为肝
癌 的诊断 。同时也 显示 门静脉期不是显示 富血管性肿瘤 的最佳 时期, 而是显示少血管性肿瘤 的最佳 时期1 3 1 。在 门静脉期 时肝癌 呈低密度 影 , 与周 围明显强化 的肝实质 明显不 同 , 而易于检 出。
为癌或肝 内占位性病变。
1 检 查 方 法 . 2 c T扫描使用美 国 G E公 司 Po pe2螺旋 c rS ed T机 ,口服 15 1
后迅 速下降。肝脏病变 的显示主要取 决于正常肝实 质与病灶之 间的密度差异 。应用造影剂有助 于肝实质和病灶间的密度 差异 。 本组 资料显 示在肝 动脉期有 10个(82 ) 1 9 . 病灶见到 强化表现, % 这充分说 明螺旋 C T扫描可反映肝癌构造特点和血供特点,不管
6 8例原发 性肝癌 患者 中,男 性 5 0例, 女性 l 8例, 年龄 3 4
岁~ 1 , 8 岁 平均年龄 5 . . 岁 。临床表现有腹胀 、 8 7±21 发热 、 欲 食 不振、 腹痛 、 黄疸 、 腹部包块 、 区疼痛等 。肝脏 触诊增大 3 , 肝 4例 其 中触及结 节肿块 1 5例; 乙肝表面抗原 阳性 3 例 , 1 B超诊断 均
经功能障碍。 目前西医治疗多系统萎缩没有特效疗法 , 只能对症治疗 , 如 米 多君 、一 t 9 O 氟氢可 的松 、 麻黄碱用于治疗体位性低血压 。然因 药 物价格昂贵或者副作用较大 , 患者难 以长期使用 。中医在缓解 多系统萎缩之 自主神经症状具有一定 的优势 , 作者选取治疗 的 3 例 多系统萎缩患者加 以剖析 ,对其疾病 的中医病 症治疗特点进 行总结 , 以期抛砖引玉。

超声造影与增强CT_检查诊断小肝癌效能比较

超声造影与增强CT_检查诊断小肝癌效能比较

∗基金项目:河北省廊坊市科技局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编号: 2022013121)作者单位:065000河北省廊坊市河北中石油中心医院超声科(郝永欣,孟祥安,骆允);感染性疾病科(高美丽);放疗科(刘欢);影像科(刘磊);湖北理工学院附属医院/湖北省黄石市中心医院超声影像科(沈荣)第一作者:郝永欣,女,32岁,医学硕士,主治医师㊂E-mail:li-uhuahua0428@通讯作者:沈荣,E-mail:SR4568521@ ㊃肝癌㊃超声造影与增强CT检查诊断小肝癌效能比较∗郝永欣,孟祥安,骆允,高美丽,刘欢,刘磊,沈荣㊀㊀ʌ摘要ɔ㊀目的㊀分析比较超声造影(CEUS)与增强CT诊断对小肝细胞癌(HCC)的效能㊂方法㊀2020年1月~ 2022年6月我院诊治的104肝脏小结节患者,病灶直径ɤ3.0cm㊂均接受CEUS和增强CT检查,以穿刺活检或手术组织病理学检查诊断㊂应用2018年版肝脏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LI-RADS)对肝脏小结节分类,分析CEUS与增强CT诊断小肝癌的效能㊂结果㊀CEUS与增强CT对肝脏小结节分类有93例(89.4%)一致,一致性良好(Kappa系数=0.749,P<0.05);在104肝脏小结节患者中,经病理学检查明确诊断为HCC者42例(高分化29例,低分化13例),肝脏良性结节62例;Kappa一致性检验显示,CEUS与增强CT诊断小肝癌均有较高的效能(P均<0.05),CEUS与增强CT以LR-4/LR-5为判断HCC的标准,与金标准诊断的一致性较高(Kappa=0.861和Kappa=0.803),显示CEUS的诊断效能稍优于增强CT 诊断;高分化HCC患者CEUS检查达峰时间和开始廓清时间分别为(29.4ʃ4.8)s和(62.4ʃ5.7)s,均显著长于低分化者ʌ分别为(25.0ʃ4.3)s和(51.8ʃ5.2)s,P均<0.05ɔ㊂结论㊀CEUS和增强CT检查诊断小肝癌均有较高的效能,在某些情况下,CEUS检查可能更具优越性,对评估肿瘤细胞分化程度可能有帮助㊂㊀㊀ʌ关键词ɔ㊀肝细胞癌;超声造影;增强CT;诊断㊀㊀DOI:10.3969/j.issn.1672-5069.2024.01.023㊀㊀Comparison of diagnostic efficacy of 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 and enhanced CT scan in patients with small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㊀Hao Yongxin,Meng Xiang'an,Luo Yun,et al.Department of Ultrasound,PetroChina Central Hospital,Langfang065000,Hebei Province,China㊀㊀ʌAbstractɔ㊀Objective㊀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compare the diagnostic efficacy of 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 (CEUS)and enhanced CT scan in patients with small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sHCC).Methods㊀104patients with intrahepatic nodules with diameter of less than3.0cm were encountered in our hospital between January2020and June2022,and all underwent CEUS and enhanced CT scan.The gold diagnostic criteria was based on fine needle aspiration biopsies and/or histopathological examination after operation.The2018edition Liver Imaging 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LI-RADS)was applied to classify the hepatic nodules,and the diagnostic efficacy of CEUS and enhanced CT scan was compared by Kappa coefficient.The differences in CEUS quantitative parameters including initial enhancement time,peak time and initial clearance time was compared too.Results ㊀The classification of CEUS and enhanced CT scan was consistent in93cases(89.4%)in patients with intrahepatic nodules, showing a good consistency(Kappa coefficient=0.749,P<0.05);there were42cases with sHCC(including highly differentiated in29cases and poorly differentiated in13cases)and62cases with small benign hepatic nodules among our104patients finally confirmed by pathological examination;the Kappa consistency test showed that both the CEUS and enhanced CT scan had good diagnostic efficacy in diagnosing sHCC(P<0.05),and the diagnostic consistencies of CEUS and enhanced CT scan with gold criteria were good when the LR-4/LR-5was defined as HCC(Kappa=0.861and Kappa=0.803),suggesting the CEUS was relatively superior to CT scan;the peak time and initial clearance time in patients with highly-differentiated sHCC were(29.4ʃ4.8)s and(62.4ʃ5.7)s,both significantly longer than[(25.0ʃ4.3)s and(51.8ʃ5.2)s,respectively,P<0.05]in those withpoorly-differentiated patients.Conclusion㊀Both the CEUS andenhanced CT scan have a good diagnostic efficacy in diagnosingsHCC,and the CEUS might be superior under certaincircumstance,which provide more information for tumorclassification.㊀㊀ʌKey wordsɔ㊀Hepatoma;Contrast-enhancedultrasound;Enhanced CT scan;Diagnosis㊀㊀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为最常见的肝脏恶性肿瘤,具有预后差和病死率高等特点㊂流行病学调查显示[1],HCC患者5a生存率可能低于10%㊂但对于直径ɤ3.0cm的小肝癌患者,其整体生存率较高,行射频消融或手术切除等治疗后,5a生存率超过50%[2]㊂因此,明确诊断小肝癌㊁尽早治疗,对改善HCC患者整体生存率有重要的意义㊂目前,增强CT和增强MRI是诊断肝脏局灶性病变的主要方法㊂在2018年,美国肝病研究协会和欧洲肝病研究协会更新的指南将两者作为诊断HCC 的一线检查手段,同时也将超声造影(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CEUS)列为二线诊断手段[3]㊂近年研究发现[4,5],CEUS诊断小肝癌的灵敏度较高,且CEUS检查可量化病灶内血流灌注情况,其定量参数可辅助判断肿瘤的病理学分化程度,从而指导临床治疗㊂CEUS使用的造影剂不会产生放射性损伤,安全性更高[6]㊂本研究分析了CEUS与增强CT诊断小肝癌的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㊂1㊀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㊀2020年1月~2022年6月我院诊治的肝脏小结节患者104例,男性72例,女性32例;年龄为27~78岁,平均年龄为(56.0ʃ8.2)岁㊂纳入标准:⑴经手术或穿刺组织病理学检查明确诊断;⑵有慢性乙型肝炎或丙型肝炎病史;⑶穿刺活检或手术切除前2周内行CEUS和增强CT检查;⑷初诊患者,影像学检查前未行抗肿瘤治疗;⑸肝内单发病灶,且病灶直径ɤ3.0cm㊂排除标准:⑴合并其他恶性肿瘤;⑵既往有抗肿瘤治疗史;⑶有肝脏外科手术或介入治疗史;⑷存在门静脉癌栓㊁浸润性肝癌等晚期肿瘤;⑸胆管细胞癌或混合型肝癌㊁转移性肝癌;⑹对造影剂或对比剂过敏;⑺妊娠或哺乳期妇女㊂1.2CEUS检查㊀使用迈瑞Resona7高端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1.0~5.0MHz)和注射用六氟化硫微泡(声诺维,意大利Bracco公司)㊂检查时,患者取仰卧位,先行肝区平扫,明确结节位置㊁大小㊁形态等㊂切换至CEUS模式,固定探头,调整对比频率,经肘静脉团注声诺维与5mL生理盐水的混合液1.2mL,嘱患者屏气,连续实时观察病灶强化情况,以肝实质增强为参照,记录开始增强时间㊁达峰时间和开始廓清时间㊂1.3增强CT检查㊀使用德国西门子SOMATOM Def-inition AS64排螺旋CT,检查前空腹,嘱患者屏气,以减少运动伪影㊂扫描范围由膈顶至肝脏下缘㊂扫描参数:管电压120kV,使用自动管电流技术,螺距0.6mm,层间距1mm,重建层厚1mm㊂应用碘帕醇注射液(上海博莱科信谊药业有限责任公司, H20073013,300mg I/mL),用双筒高压注射器经肘静脉注射,4.0mL/s,再用生理盐水20mL冲管㊂应用对比剂自动跟踪触发技术,在触发点CT值达到120Hu后6s扫描动脉期,30s后扫描门静脉期, 150s后扫描延迟期㊂1.4图像分析㊀超声科和CT室医师采用盲法阅片,应用2018年版肝脏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Liver Ima-ging 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LI-RADS)[7]对病灶进行分类㊂根据动脉期高强化㊁廓清㊁包膜强化㊁超阈值增大等主要征象进行分类,分为肯定良性(LR-1)㊁可能良性(LR-2)㊁不确定良恶性(LR-3)㊁可能HCC(LR-4)㊁肯定HCC(LR-5)和可能或肯定恶性,但非典型HCC(LR-M)㊂1.5病理学检查㊀在病理学检查前,所有患者签署纸质知情同意书㊂行穿刺活检或手术切除获得病灶病理组织标本,行固定㊁石蜡包埋㊁切片㊁染色等常规病理学检查,评估小肝癌细胞分化程度,将其分为高/中分化和低分化组㊂1.6统计学方法㊀应用SPSS26.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首先应用Shapiro-Wilk进行正态性检验,对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xʃ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采用x2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计算;采用Kappa一致性检验诊断效能,Kappa系数越高,诊断价值越大㊂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㊂2㊀结果2.1CEUS检查情况㊀典型病例CEUS表现见图1㊂图1㊀小肝癌患者CEUS表现㊀动脉期发现肝IV段约18.3mmˑ10.6mm小结节增强影,表现为快进快出2.2CEUS与增强CT对肝脏小结节分类判断的一致性情况㊀本组CEUS与增强CT对肝脏小结节分类有93例(89.4%)一致,一致性良好(Kappa系数=0.749,P<0.05,表1)㊂表1㊀CEUS与增强CT对肝脏小结节分类判断的一致性情况增强CTCEUSLR-1LR-2LR-3LR-4LR-5LR-M合计LR-16100007 LR-2019200021 LR-3002910030 LR-400262010 LR-5000133236 LR-M0000000合计6203383521042.3CEUS与增强CT对小肝癌的诊断价值情况㊀在104肝脏小结节患者中,经病理学检查明确诊断为HCC者42例(40.4%),肝脏小良性结节62例(59.6%);Kappa一致性检验显示,CEUS和增强CT 诊断小肝癌均有较高的效能(P均<0.05),其中CEUS和增强CT均以LR-4/LR-5为诊断小肝癌的判断标准,其诊断价值更高,而CEUS LR-4/LR-5诊断小肝癌的效能稍优于增强CT检查(Kappa系数为0.861对0.803,表2)㊂2.4不同分化程度的小肝癌患者CEUS定量参数比较㊀高分化小肝癌患者CEUS达峰时间和开始廓清时间均显著长于低分化者(P均<0.05,表3)㊂表2㊀CEUS与增强CT诊断小肝癌的效能分析诊断标准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率(%)Kappa系数P值CEUS LR-581.098.497.188.491.40.815<0.001 CEUS LR-4/LR-592.993.690.795.193.30.861<0.001增强CT LR-581.096.894.488.290.40.796<0.001增强CT LR-4/LR-592.988.784.894.890.40.803<0.001表3㊀不同分化程度小肝癌患者CEUS定量参数(xʃs)比较肿瘤细胞例数增强时间(s)达峰时间(s)廓清时间(s)高分化2915.8ʃ2.829.4ʃ4.8①62.4ʃ5.7①低分化1315.0ʃ2.525.0ʃ4.351.8ʃ5.2㊀㊀与低分化组比,①P<0.053㊀讨论CEUS使用的造影剂微泡具有良好的散射特性,在低声压条件下也能产生强烈的谐波,增强后散射回声,提高病灶与周围组织的回声差异,提高病灶检出率[8]㊂由于微泡造影剂直径较大,不经血管进入组织间隙,可完全代谢再经肺排出,在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也能应用,安全性较高[9]㊂由于早期HCC由肝动脉和门静脉双重供血,CEUS造影剂微泡在动脉期可迅速进入肿瘤微血管,而在门静脉期则缓慢消退,即 快进慢退 表现㊂随着肿瘤进展,HCC组织毛细血管网形成,滋养血管以肝动脉为主㊂由于HCC组织存在动静脉瘘特征,造影剂在门静脉期快速消退,故呈 快进快退 现象,故HCC在CEUS具有典型的征象[10]㊂增强CT作为诊断小肝癌的一线影像学工具,可根据HCC组织与肝实质血供的不同,观察肿瘤与周围肝实质密度差,不仅能诊断HCC,还能辅助评估治疗HCC患者的疗效和预后[11]㊂随着LI-RADS对肝脏结节分类标准的完善, CEUS和增强CT的诊断更为规范㊁准确㊂CEUS的LI-RADS不仅结合结节强化模式,还综合结节大小和包膜等多种因素进行判断㊂LI-RADS分类由增强程度和模式㊁廓清,即门静脉期或延迟期呈低增强,密度低于周围肝实质及大小判断性质㊂增强CT的LI-RADS分类较CEUS多了强化包膜㊁超阈值增大评估项目,根据各自影像学特征均能明确诊断[12]㊂本研究发现,CEUS与增强CT对肝脏小结节分类一致性良好,两者有89.4%结节分类判断一致,与有关研究[13]结果不同,后者发现CEUS与增强CT/MRI LI-RADS对直径ɤ2cm的肝微小病灶检查的一致性较差,有38.6%病灶判断不一致㊂本组对肝脏小结节(直径ɤ3cm)也有超过10%病灶判断不一致,与CEUS与增强CT的特点和分类标准不同有关㊂本组CEUS将2例小肝癌病灶判断为LR-M,分析其误判的原因可能为CEUS LR-M的分类标准为动脉期环状增强,或1min内开始廓清,或2min呈显著廓清,部分低分化的小肝癌可呈早期廓清或显著廓清表现,导致误判[14]㊂另据文献报道[15],由于CEUS与增强CT的扫描方式和使用的造影剂不同,CEUS可连续动态观察,增强CT只能间断扫描,使用离子造影剂,造影剂可经肿瘤血管内皮弥散至肿瘤间质,导致门静脉期廓清显示不明,故CEUS动脉期过度增强的敏感性更高,延迟期对造影剂廓清评估也更准确㊂本研究CEUS和增强CT对小肝癌均有良好的诊断价值,且CEUS的诊断价值整体优于增强CT检查㊂一般认为,增强CT强化包膜的判断易受一些因素的影响,如一些无明显廓清的小肝癌病灶强化包膜可能并不典型,无法识别[16]㊂部分1.0cm以下小肝癌新生血管未发育完全,缺乏动脉期 快进 表现,导致漏诊[17]㊂另外,CEUS和增强CT均以LR-4/LR-5为判断小肝癌的标准,其诊断效能优于LR-5标准,提示小肝癌以早期肿瘤为主,血供未形成,LR-5的分类标准可能导致一些病灶的漏诊[18]㊂此外,本研究还发现,CEUS定量参数对判断小肝癌分化程度有帮助,即高分化肝癌CEUS达峰时间和开始廓清时间均显著长于低分化者(P均< 0.05),这也与高分化小肝癌存在肝动脉与门静脉双重血供,其肝动脉供血相对较少,故廓清较慢,造影剂消退时间延长[19,20]㊂因此,CEUS检查不仅能实时㊁连续地观察肝脏小结节病灶的强化和廓清特点,还能通过定量参数评估小肝癌的分化程度,有利于指导临床治疗㊂ʌ参考文献ɔ[1]Zhu P,Liao W,Zhang WG,et al.A prospective study using pro-pensity score matching to compare long-term survival outcomes after robotic-assisted,laparoscopic,or open liver resection for patients with BCLC stage0-a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Ann Surg,2023, 277(1):103-111.[2]Zhou Q,Wang X,Li R,et al.Sorafenib as adjuvant therapy fol-lowing radiofrequency ablation for recurrent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within Milan criteria:a multicenter analysis.J Gastroenterol,2022, 57(9):684-694.[3]Rimola J,Sapena V,Brancatelli G,et al.Reliability ofextracellular contrast versus gadoxetic acid in assessing small liver lesions using liver imaging 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 v.2018and European 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the liver criteria.Hepatology, 2022,76(5):1318-1328.[4]赵子路,唐少珊,彭珊珊,等.超声造影LI-RADS分类在小肝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021,50(7):641-645.[5]刘元锋,余晓梅,戴旭辉,等.超声造影对不同分化程度肝硬化合并小肝癌的诊断价值.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21,37(6): 659-662.[6]Zuo D,Yang K,Wu S.Diagnostic performance of intravascularperfusion based 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 LI-RADS in the eval-uation of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Clin Hemorheol Microcirc, 2021,78(4):429-437.[7]Khanna G,Chavhan GB,Schooler GR,et al.Diagnostic perform-ance of LI-RADS version2018for evaluation of pediatric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Radiology,2021,299(1):190-199. [8]Zopfs D,Rinneburger M,Pinto Dos Santos D,et al.Evaluating a-nemia using contrast-enhanced spectral detector CT of the chest in a large cohort of522patients.Eur Radiol,2021,31(6): 4350-4357.[9]Ziayee F,Mueller-Lutz A,Gross J,et al.Arterial input functionfor quantitative dynamic contrast-enhanced MRI to diagnose prostate cancer.Diagn Interv Radiol,2022,28(2):108-114. [10]卢先烨,刘宇杰,黄泽健,等.CEUS联合血清3项肿瘤标志物诊断原发性肝癌的价值.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22,38(10): 1124-1127.[11]魏博文,任峥,张亮,等.增强CT扫描评估TACE术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效果分析.实用肝脏病杂志,2022,25(4):603-604.[12]Zhou Y,Ding J,Qin Z,et bination of CT/MRI LI-RADSwith CEUS can improve the diagnostic performance for HCCs.Eur J Radiol,2022,149(1):1-10.[13]梁雪,潘金彬,丁建民,等.超声造影LI-RADS与增强CT/MRILI-RADS对肝微小病灶分类的一致性及差异性研究.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2021,30(11):938-943.[14]Vidili G,Arru M,Solinas G,et al.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liver imaging 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lights and shadows i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and cholangiocellular carcinoma diagnosis.World J Gastroenterol,2022,28(27):3488-3502. [15]Yang D,Hu H,Li R,et al.The diagnostic value of 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 LI-RADS for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in patients with cirrhosis and chronic hepatitis B.Abdom Radiol (NY),2022,47(2):630-639.[16]Yu Q,Knight G,Karani K,et al.Real-time arteriography-directed percutaneous microwave ablation for small or poorly charac-terized hepatic lesions using hybrid Angio-CT.Abdom Radiol (NY),2022,47(4):1457-1463.[17]Yabe S,Sofue K,Hori M,et al.Added value of contrast enhance-ment boost images in routine multiphasic contrast-enhanced CT for the diagnosis of small(<20mm)hypervascular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Eur J Radiol,2023,160(1):1-9.[18]林斌,周智鹏,戴文海,等.2018年版肝脏影像报告与数据系统肝胆期低信号对肝细胞癌的诊断效能.实用放射学杂志,2022, 38(1):68-72,e98.[19]Narita K,Nakamura Y,Higaki T,et al.Iodine maps derived fromsparse-view kV-switching dual-energy CT equipped with a deep learning reconstruction for diagnosis of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Sci Rep,2023,13(1):3603-3614.[20]李梦,严昆,尹珊珊,等.混合型肝癌超声造影表现与病理类型及分化程度的关系探讨.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22,38(1): 49-52.(收稿:2023-04-27)(本文编辑:陈宗炳)。

CT测验题库——肝胆胰脾

CT测验题库——肝胆胰脾

CT测验题库——肝胆胰脾以下每一道题下边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

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字母所属的方框涂黑。

001.我国肝癌协作病理组诊断小肝癌的标准是:①单个癌结节最大直径≤;②单个癌结节最大直径≤;③多个癌结节数目≤2个,其最大直径总和≤;④多个结节数目≤3个,其最大直径≤;⑤多个癌结节数目≤3个,其最大直径总和≤;⑥多个癌结节数目≤2个,其最大直径总和≤:A.②+③B.①+⑤C.②+④D.①+⑥E.①+④002.国肝癌协作病理级诊断小肝癌的标准是:A.个癌结节最大直径≤;多个癌结节数目≤2个,其最大直径总和≤B.单个癌结节最大直径≤ cm;多个癌结节数目≤3个,其最大直径总和≤C.单个癌结节最大直径≤ cm;多个癌结节数目≤3个,其最大直径总和≤D.单个癌结节最大直径≤ cm;多个癌结节最大直径总和≤E.单个癌结节最大直径≤ cm;多个癌结节数目≤3个,其最大直径总和≤003.国内肝细胞癌的分型包括A.单结节型、多结节型、弥漫型B.中心型、周围型、肝门型C.结节型、巨块型、弥漫型D.内生型、外生型、浸润型E.小肝癌型、巨块型、弥漫型004.肝癌患者,平扫见肿瘤边缘更低密度环状带,增强扫描显示低密度环状带于门静脉期和实质期增强,提示多为肝癌的哪一型A.巨块型B.结节型C.弥漫型D.外生型E.空洞型005.下列哪一类不属于我国肝癌协作病理组对肝癌的分类:A.块状型B.结节型C.弥漫型D.多灶型E.小癌型006.肝癌患者,CT发现胃底后部及胃体中部后壁内团状软组织块影,增强扫描早期有明显强化,应考虑诊断为:A.并发胃癌B.肝癌胃转移C.胃平滑肌瘤D.胃底周围淋巴腺转移E.肝硬化胃静脉曲张007.肝细胞肝癌增强CT的典型表现:A.动脉期高密度,延时扫描等密度B.动脉期等密度,延时扫描低密度C.动脉期低密度,延时扫描高密度D.动脉期高密度,延时扫描低密度E.动脉期等密度,延时扫描高密度008.肝癌在增强扫描的时间密度曲线上特征性表现为:A.速升速降型B.速升缓降型C.缓升速降型D.缓升缓降型E.以上都不是009.对小肝癌(SHCC)与肝血管瘤的鉴别方法是:A.增加造影剂的注射量B.动脉期扫描和延迟扫描C.加快造影剂的注射速度D.有肝炎和肝硬化病史E.测量CT值比较病灶的增强程度010.关于肝癌CT平扫表现,描述错误的是:A.大多数为低密度,也有等密度或高密度B.合并脂肪肝或肝硬化伴脂肪变性时,癌灶与周围肝组织间密度差缩小C.脂肪肝特别显著时,病灶表现为较高密度D.病灶可发生坏死.出血和钙化E.肿瘤细胞分化越好,其密度与正常肝组织差异越明显011.关于门静脉瘤栓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平扫时瘤栓密度与门静脉无大差异B.巨块型肝癌形成门脉瘤栓的比例最高C.门静脉分支直径大于主干D.增强扫描瘤栓呈低密度充盈缺损E.可向两端延伸至肝内和或肠系膜上静脉012.下列关于肝癌门静脉瘤栓的概念,错误的是:A.可见于门静脉主干和左、右分支B.发生部位与瘤灶位置有关C.平扫多呈等密度,但门静脉常增宽D.增强扫描见血管内低密度充盈缺损E.根据CT形态可鉴别门静脉瘤栓和血栓013.下列哪一项不是肝癌所致肝静脉、下腔静脉癌栓的表现:A.腔静脉不规则B.肝静脉阻塞C.下腔静脉增宽且密度不均D.肠系膜上静脉内见同心圆黑影E.下腔静脉腔内充盈缺损014.下面哪一项不是典型门静脉瘤栓的表现A.平扫时瘤栓密度与门静脉无大差异B.门静脉扩大或不规则C.平扫时门静脉显示高密度D.增强扫描瘤栓呈低密度充盈缺损E.可向两侧延伸至肝内和/或肠系膜上静脉015.哪种肿瘤在肝脏的转移可出现钙化A.卵巢癌B.脑星形细胞瘤C.肺癌D.膀胱癌E.胰腺癌016.“牛眼征”是下列哪种病变的典型征象A.肝囊肿B.肝脓肿C.原发性肝癌D.肝转移癌E.肝内胆管癌017.小肝血管瘤与小肝癌的鉴别主要点是:A.平扫时血管瘤多呈等密度B.增强后动脉期小肝癌整个病灶强化C.小血管瘤没有假包膜D.延迟扫描血管瘤缩小或等密度充填E.以上都不是018.典型肝血管瘤CT增强特征是A.动脉期明显强化,门脉期呈低密度B.动脉期明显强化,实质期呈低密度C.动脉期病灶周边强化,延迟后逐渐呈等密度D.病灶呈渐进性持续强化E.病灶呈不均匀强化019.关于肝血管瘤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病理上可分为海绵状血管瘤和毛细血管性血管瘤B.平扫多呈低密度C.增强扫描从病灶周边部开始强化D.病灶边缘增强的密度与同一层面的主动脉密度相似E.与肝癌相比,血管瘤向病灶中心增强的速度较快020.血管瘤CT检查技术的“两快一慢”是指:A.快速扫描,快速重建,慢速注射B.快速注药,快速扫描,延迟扫描C.快速注药,慢速扫描,快速重建D.快速扫描,快速注药,延迟重建E.以上都不是021.以下哪一条不是典型肝血管瘤的CT表现:A.平扫成等密度改变B.增强早期病灶边缘强化C.增强区域逐渐向病灶内弥散D.延迟扫描病灶呈低密度改变E.充填过程所需时间常与病灶大小有关022.女性,35岁,右上腹隐约不适,CT示右肝内一欠规整的低密度灶,增强早期强化明显,延迟扫描等密度。

肝脏占位性病变应用CT多期增强扫描的意义-放射医学论文-基础医学论文-医学论文

肝脏占位性病变应用CT多期增强扫描的意义-放射医学论文-基础医学论文-医学论文

肝脏占位性病变应用CT多期增强扫描的意义-放射医学论文-基础医学论文-医学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肝脏占位性病变是指广义的肝脏肿瘤,分为良性占位和恶性占位性病变,良性占位常见的病变有肝囊肿、肝血管瘤、肝细胞腺瘤、肝包虫病、局灶性结节性增生等;恶性占位病变常见原发性肝细胞癌、胆管细胞癌、肝转移瘤等。

这些肿瘤组织的来源和病理特性不同,预后差异也很大,但在临它们常表现出类似的临床症状或体征[1].因此,正确的诊断和鉴别对临床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目前,临床常用的检查方式为CT检查,它在诊断方面做出了极大的贡献,但普通CT平扫在诊断准确率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增强扫描作为普通CT平扫的补充,在诊断肿瘤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2].因此,本次研究以5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CT多期增强扫描在其中的应用价值,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8月~2014年5月我院收治在我科进行CT检查的56例肝脏占位性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根据诊治先后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28例。

对照组男性17例,女性11例,年龄32~72岁,平均年龄(46.62.1)岁,病灶最大直径在1.4~12.6cm间,平均直径为(8.61.2)cm,其中单发病灶者21例,多发病灶者7例;观察组男性19例,女性9例,年龄33~74岁,平均年龄(45.63.1)岁,病灶最大直径在1.5~13.4cm间,平均直径为(7.61.3)cm,其中单发病灶者25例,多发病灶者3例。

所有病例全部经手术或穿刺活检后组织病理学检查证实。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年龄、性别、疾病类型、病灶直径等)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比较。

1.2 病例选取标准所有患者均符合肝脏占位性病变的相关诊断标准,患者均自愿参与本次研究,无心肝肾严重疾病者。

排除资料不全、碘过敏者及精神疾病者。

1.3 检查方法采用东芝Aqullion 层螺旋CT机,Vitrea2工作站,Optivantage双泵高压注射器,非离子型对比剂碘海醇(300mgI/ml)。

肝脏增强CT扫描在肝癌诊断中的研究价值

肝脏增强CT扫描在肝癌诊断中的研究价值

肝脏增强CT扫描在肝癌诊断中的研究价值郑晓君; 谭玲; 时高峰【期刊名称】《《中国CT和MRI杂志》》【年(卷),期】2016(014)010【总页数】3页(P80-82)【关键词】增强; CT扫描; 肝癌; 诊断【作者】郑晓君; 谭玲; 时高峰【作者单位】河北省邯郸市第一医院医疗集团邯钢医院河北邯郸 056001; 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河北石家庄 05001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5.7肝癌就是肝脏恶性肿瘤,存在两大类原发性和继发性[1]。

随着CT扫描技术的不断进步,CT扫描的静脉、动脉及延时期的动态增强已成为诊断肝癌及判断肝癌类型的有效检查手段,特别是在肝动脉期增强扫描,可以很好地反映肝细胞肝癌[2-3]。

为此本文将我院近两年来接收诊治的51例肝癌患者的临床及CT扫描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整理,综合分析肝癌的CT影像特征及病理特点,旨在探讨CT在肝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从而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依据,现具体报告如下。

1.1 一般材料本组共51例肝癌患者,均选自我院2014年2月~2016年2月我院接收治疗的患者,其中男性患者为主,有38例,女性患者13例,年龄在32岁到78岁间,平均年龄(44.5±2.5)岁。

其病程为30天到20个月,平均病程(9.6±2.5)个月。

患者临床表现有肝区疼痛24例,乏力、消瘦26例,腹胀12例,食欲不振13例,且多数患者伴有乙肝、肝硬化等病史,临床资料统计见表1。

1.2 检查方法所有患者入院后均对肝部进行了肝脏增强CT扫描,本次仪器采用GE公司的16排螺旋ProSpeed6CT扫描仪进行平扫及增强。

扫描前30min口服115%~180%泛影葡胺300ml~600ml,行全肝平扫及增强扫描,平扫方式选取肝脏双期连续容积扫描,增强扫描造影剂选用非离子型造影剂(优维显),使用高压注射器从前臂静脉注射,速率为2ml/s~3ml/s。

肝动脉期18s~24s,门静脉期50s~65s,有27例延迟至平衡期350s扫描。

CT增强扫描在肝脏异常灌注和非典型血管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CT增强扫描在肝脏异常灌注和非典型血管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CT增强扫描在肝脏异常灌注和非典型血管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郭丽玲;高勇;陈健;吴萱泽;蔡捷;陈菲;张国桢【摘要】Objective To improve the value of contrast-enhanced CT scan in differentially diagnosing between hepatic perfusion disorders(HPD) and atypical hemangioma,according to analyzing comparatively the CT findings of both the two diseases.Methods The contrast-enhanced CT images of HPD proven by imaging and atypical hemangioma proven by pathology were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and the location,shape,size,density and enhancement of lesions were analyzed.Results There was no difference in location between 40 cases of HPD and 27 cases of atypical hemangioma(P =0.761).The shape and length of HPD was various,but the shape of hemangioma was round and the length was less than 3cm.The CT value of HPD was lower than atypical hemangioma both in unenhanced and portal phase,but the CT value of HPD was higher,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And the CT value of hepatic around the HPD was higher than hepatic around the atypical hemangioma,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0.001).The most lesions of HPD significantly enhanced only in arterial phase and few lesions of HPD enhanced only in portal phase,but most of the atypical hemangioma enhanced both in arterial and portal phase and few lesions enhanced only in 1 phase,and the difference of enhancement featur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00).Condusion There are differences of CT findings between HPD andatypical hemangioma,and contrast-enhanced CT scan can be as a method of differential diagnosis.%目的对比分析肝脏异常灌注(HPD)和非典型血管瘤的CT增强扫描特点,提高CT增强扫描在二者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影像学诊断为HPD和病理诊断为血管瘤但是CT表现不典型的血管瘤病变的CT增强图像,观察两种痛变位置、形态、大小、密度和强化方式等.结果 40个HPD病灶和27个非典型血管瘤病灶位置无明显差异(P=0.761).HPD病灶形状、大小与非典型血管瘤具有一定差异,HPD形状、大小不一,而非典型血管瘤以类圆形为主,小于3 cm常见.HPD平扫和门脉期CT值低于非典型血管瘤,但是动脉期CT值稍高于非典型血管瘤,差异均具有统计学差异;HPD邻近部位肝实质动脉期CT值高于非典型血管瘤邻近正常肝组织,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HPD强化方式为动脉期单期强化为主,少数病灶为门脉期单期强化;但是非典型血管瘤以双期强化为主,部分病灶为单期强化,且二者强化方式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00).结论 HPD和非典型血管瘤的CT表现具有一定的差异,可通过增强CT进行二者的鉴别.【期刊名称】《实用癌症杂志》【年(卷),期】2017(032)004【总页数】3页(P553-555)【关键词】肝脏;灌注异常;非典型血管瘤;体层摄影,X线计算机【作者】郭丽玲;高勇;陈健;吴萱泽;蔡捷;陈菲;张国桢【作者单位】200083 上海建工医院;200083 上海建工医院;200083 上海建工医院;200083 上海建工医院;200083 上海建工医院;200083 上海建工医院;200040 上海华东医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2.2+1肝脏具有双重供血动脉,肝内可见发生多种多样的肿瘤性病变,且不同的病变的影像学表现形式各异,CT增强在肝脏占位性病变的检出和定性中具有一定的价值[1]。

CT增强延时扫描技术在肝脏肿瘤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CT增强延时扫描技术在肝脏肿瘤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CT增强延时扫描技术在肝脏肿瘤鉴别诊断中的价值张水平【摘要】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value of CT enhanced delayed scan in differential diagnosis of liver tumors.Methods 55 cases of liver cancer patients in our hospital from July 2010 to June 2016 in our hospital were studied. All patients underwent CT enhanced delayed scan. CT imaging features were analyzed and compared with the results of diagnosis and pathology.Results53 cases of patients with enhanced CT delayed scan results were compared with surgical and pathological diagnosis results are consistent, including 23 cases of primary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liver metastasis tumor in 15 cases, 10 cases of liver hemangioma, Intrahepatic cholangiocarcinoma in 3 cases, 2 cases of focal nodular hyperplasia of the liver and the diagnostic accuracy rate of 96.36%, and pathological diagnosis of quasi accuracy (100.0%) had no signiifcant difference (P>0.05). ConclusionCT enhanced delayed scan in the diagnosis of liver cancer, its safety is good, the diagnostic accuracy rate is high, with clinical application value, it is worth to promote the use of.%目的:探讨CT增强延时扫描技术在肝脏肿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T增强延时扫描技术在肝脏肿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作者:黄永立
来源:《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9年第03期
【摘要】目的探讨CT增强延时扫描技术在肝脏肿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8年6月我院经病理检验确诊为肝脏肿瘤的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进行CT增强延时扫描技术诊断,将诊断结果与病理结果进行比较,分析诊断准确率以及漏诊率。

结果与病理学结果相比,CT增强延时扫描技术诊断准确率较高,漏诊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CT增强延时扫描技术;肝脏肿瘤;鉴别诊断;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R73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9.3..02
肝脏肿瘤是肝脏外科常见的疾病类型,发病率较高且多为恶性肿瘤,患者一般会出现食欲减退以及恶心等症状,对其身体健康以及正常生活有严重影响,若治疗不及时会导致病情恶化,情况严重时甚至会导致患者死亡[1]。

所以,需要及早采取有效的诊断方式进行诊断,然后根据肿瘤的性质为患者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法,避免错失最佳治疗时间。

本次研究针对CT 增强延时扫描技术在肝脏肿瘤鉴别诊断中进行了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6月~2018年6月我院经病理检验确诊为肝脏肿瘤的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46例,女34例,年龄25~80岁,平均年龄(52.5±8.5)岁;食欲减退28例,肝区不适11例,偶尔疼痛33例,胃肠道反应8例;肿瘤类型:原发性肝癌28例,肝囊肿20例,肝内转移瘤16例,肝母细胞瘤8例,肝血管瘤4例,肝脏局灶性结节性增生4例。

纳入标准:①食欲不振症状且面色较差者;②肝脏区域偶感疼痛现象者;③出现胃肠道反应且面部较瘦者。

排除标准:①存在认知障碍者;②存在精神障碍者[2]。

1.2 方法
检查前应尽可能食用少渣饮食,特别不能服用含有金属的药品,或进行消化道钡剂造影等。

检查当日空腹,患者应携常其他影像学资料及其他临床相关检查资料,CT增强患者应严格掌握适应证,并做好碘过敏试验。

将对比剂加入温开水中配制成1%~2%的浓度给患者口服,检查肝脏,扫描前15 min口服该浓度对比剂500 mL,使胃以及十二指肠壶腹部充盈,形
成良好对比,临检查前再口服300~500 mL,使胃充盈,使扫描图像能更好地将胃及其他相邻脏器区别开来。

进行平扫时选取常规仰卧的扫描体位,头先进,两臂上举抱头,身体尽量置于床面正中间,侧面定位线对准人体正中冠状面。

有时也可根据观察部位的需要采用侧卧位或俯卧位。

为确定扫描基线和扫描范围应摄取一个正位定位像,在定位像上设定,肝脏以膈顶为扫描基线,扫描范围从膈顶扫描至肝右下角,采用标准或软组织模式,用螺旋扫描,肝扫描采用5~10 mm层厚,5~10 mm层间距。

在平扫后进行增强扫描,便于发现病变并做出定性诊断。

增强扫描的对比剂注射方法均采用静脉团注法,对比剂用量60~100 ml,流速2~3 ml/s,肝脏采用三期扫描,动脉期扫描延迟时间25~30 s,门脉期扫描延迟时间60~70 s,实质期扫描延迟时间85~90 s。

若怀疑肝血管瘤,则实质期的扫描延迟时间为3~5 min或更长,直至病灶内对比剂充满为止。

后处理技术中,肝胆、胰、脾、肾及后腹膜的扫描图像,一般用腹窗,窗宽100~200 Hu,窗位30~50 Hu。

1.3 观察指标
对所有患者进行CT增强延时扫描技术诊断,将诊断结果与病理结果进行比较,分析诊断准确率以及漏诊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P
2 结果
2.1 诊断结果
CT增强延时扫描技术的诊断结果与病理学结果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CT 增强延时扫描技术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

2.2 CT增强延时扫描技术的漏诊率
80例患者中,肝内转移瘤、肝母细胞瘤、肝脏局灶性结节性增生各漏诊1例,漏诊率为3.75%。

3 讨论
肝脏肿瘤对患者危害较大,且发病率较高,诊断以及治疗不及时会威胁到患者的身体健康以及生命安全,对其正常的生活以及工作造成影响,所以及早诊断治疗至关重要。

临床对肝脏肿瘤的诊断方式主较多,采用传统的病理诊断不但会对患者造成创伤,还会降低依从性,所以选择安全有效的诊断方式至关重要[3]。

本次研究结果分析:①CT增强延时扫描技术是医学影像技术的新高度,具有扫描速度快以及图像清晰的特点,可连续扫描以及采集容积数据,在扫描过程中需要经过肝静脉期、门静脉期以及肝动脉期,在经过是可对全肝脏进行螺旋扫描。

另外,对肝脏肿瘤采用CT增强延时扫描技术進行诊断可一次性完成容积数据的扫描以及采集,有助于提高诊断准确率,降低漏诊率,通过扫描还可将患者肝血管以及肝血管瘤的相关情况以及特征清晰显示出来,且不同的疾病显示出的影像也不相同,临床医师可根据显示的图像对病情进行判断[4]。

②由于CT增强延时扫描技术所扫描的图像较为清晰,所以该种扫描技术对肝脏疾病的诊断结果准确率较高,具有无创性,通过全方位扫描有助于数据收集,不但可提高诊断准确率,还可提高治疗效果,可为临床医师的诊断提供有利依据。

本次研究结果与林伟添等[5]的研究中诊断准确率为
96.33%,漏诊率为3.28%相一致。

表明肝脏肿瘤鉴别诊断中采用CT增强延时扫描技术效果较好,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通过诊断可明确患者的病情,进而得到最及时的治疗,不免耽误导致病情恶化,影响治疗效果以及患者的生存质量。

综上所述,CT增强延时扫描技术在肝脏肿瘤鉴别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有效提高诊断准确率,降低漏诊率,有助于临床医师做出正确诊断,给予患者最及时的治疗。

参考文献
[1] 周小玲.CT增强延时扫描技术在肝脏肿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J].实用医技杂志,2018,25(07):711-712.
[2] 伊新岩.CT增强延时扫描技术在肝脏肿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10):110-111.
[3] 段生新.CT增强延时扫描技术在肝脏肿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8,2(17):80-81.
[4] 谢人永.CT增强延时扫描技术在肝脏肿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外医疗,2018,37(14):182-184.
[5] 林伟添,原志光,黄健威,等.肝脏肿瘤鉴别诊断中CT增强延时扫描技术的应用效果评价[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7,11(06):54-55.
本文编辑:刘欣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