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泉州惠安三中七年级语文上册 4.13《空城计》课件1 语文版

合集下载

语文版七年级上第13课《空城计》精品课件

语文版七年级上第13课《空城计》精品课件

人物形象
人物形象的核心是人物的 思想性格,人物形象的描写方 法有:肖像描写、语言描写、 行动描写、心理描写和神态描 写。人物描写的角度有正面描 写和侧面描写。
4、诸葛亮是一个怎样的人?
“众官尽皆失色”,他却敢于在司马 懿的敌军面前,镇定自若,面对敌人 “笑容可掬,焚香操琴”设了一道空 城计,以少胜多。
5、司马懿是一个怎样的人?
司马懿是一个 老谋深算 、 多疑自负 、 刚愎自用 、 狡诈多端 的人。
1、诸葛亮巧施空城计,弄险成功,主要原因是什么?
对司马懿了如指掌、知彼知己。
2、作为“魏之名将”的司马懿为什么会中计失败?
对诸葛亮不够了解、刚愎自用。
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1、通过细节描写刻画人物。
如文中诸葛亮的“三笑”。
第三部分以司马昭的年轻气盛衬托司马懿的老 谋深算和多疑自负。
第四部分司马愚见与孔 明的一番高见的对比,突出了孔明的足智多谋。
全文写司马懿也是为了衬托诸葛亮 的足智多谋:
①司马懿狡诈多端,诸葛亮更是技 高一筹。
②司马懿善“识人”,而诸葛亮不 仅善“识人”更能“治人”。
3、找出文中孔明“笑”的语句,并分析其心理。
文中诸葛亮 “三笑”的含义
一笑(第3段) “笑容可掬”:
镇定自若的笑。
二笑(第5段) “抚掌而笑”:
三笑(第6段) “拍手大笑”:
如释重负的笑。 对司马懿的嘲笑,自豪的笑!
2、运用对比和衬托的手法来表现人 物的性格
第一部分通过魏蜀双方军力的对比突出西城之 险;用众官“尽皆失色”衬托诸葛亮临危不惧。
本文选自《三国演义》第95回,此前的故事背景 为魏主曹丕新亡,十五岁的曹睿即位。诸葛亮欲借此 机会伐魏。参军马谡献离间计,令曹睿将司马懿削职 返乡。诸葛亮闻此消息大喜,即率35万大军伐魏,一 路斩将略地,势不可当。曹睿大惊,只得重新起用司 马懿。此时魏将孟达欲反,遣人密报孔明,愿为内应, 但不慎走漏风声被杀。司马懿猜到诸葛亮的战略意图, 不与蜀军正面交锋,却去切断蜀军粮道,夺取街亭、 柳城。诸葛亮误用马谡,失了街亭、柳城,形势急转 直下,变得十分被动,又失去了内应,已无胜算,急 忙准备退回汉中。司马懿夺了街亭,率15万大军来夺 西城。此时诸葛亮只有2500军士在西城,形势十分危 急。

语文版七年级课件《空城计》PPT课件

语文版七年级课件《空城计》PPT课件
1、发现自己的优势 ,了解自己的劣势 诸葛亮:优势:扬长避短,以智取胜(智取有利) 劣势:兵少、将寡、城小 (知己知彼) 司马懿优势:兵多、将广、以力取胜(力战有利) 劣势:犹豫不决、贻误战机(知己不知彼)
2、发挥自己的优势,明确自己的发展方向。
3、扬长避短,实现目标。
课外拓展:
诸葛亮几乎成为 智慧的代名词 ,有关他的故 事,你还知道 什么?
三 國 鼎 立
掌握生字
分析故事情节
开端: 发展: 高潮: 结局:
兵临城下 临危施计 司马中计 孔明释计
• 试结合故事的情节,说一说诸 葛亮、司马懿这两个人物形象 的特点以及为了表现人物所运 用的描写 方法。
明确 •

正面描写
临危不惧
诸 镇定自若 外貌描写
葛 亮
谨慎小心 知己知彼
神态描写 语言描写
空 城 計
作者简介: 罗贯中:(约1330——1400) 元末明初小说家,名本,号湖散
海人,山西太原人。
《三国演义》: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
历史演义的小说,中国古典四大名著
之一,历史演义小说的经典之作。
2020/3/22
2、司马 懿简介
• 司 马懿 是 魏 国 的名 将,才 智 多 变,文 武 双 全。虽然 为 魏 国 立下 不 少汗 马 功 劳,但是 一 心 却 想毁 灭 魏 国,建 立 自 己的 王 国,以便 统 一 三 国, 建 立 新 王朝。
笑容可掬→ 故作轻松的笑
(想:别看你司马懿带来十五万大军,我只有 一座空城,但你决不敢攻进来。)
抚掌而笑→ 如释负重的笑
(想:司马懿果然中吾计矣。)
拍手大笑→ 成功自豪的笑
(想:我以一座空城就吓退司马懿,还 Nhomakorabea让他吃个 败仗,司马懿你真是太傻了也。)

语文:4.13《空城计》课件(1)(语文版七年级上册)

语文:4.13《空城计》课件(1)(语文版七年级上册)

故事: 刘备三请诸葛亮
成语: 身在曹营心在汉
故事: 徐庶人在曹营不献一策
7.“勉从虎穴暂栖身,说破英雄惊煞 人。巧将闻雷来掩饰,随机应变信
如神。”这首诗说的是《三国演义》
中刘备和曹操的一段故事。这个故
事是
煮酒论英雄

8.下面的一幅对联概括了诸葛亮一生的功绩。参 考示例,从列出的六项中任意选出两项,写出 具体所指。 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 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 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 木土爻神卦,水面偏能用火攻。 (示例)三顾:三顾茅庐 六出: 六出祁山 东和: 东和孙吴 收二川:收取东川、西川 七擒: 七擒孟获 北拒: 北拒曹魏 排八阵:摆设八阵图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孙子· 谋攻篇》
名 言 链 接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论语· 学而第一》
事之至难,莫如知人,事之至大,亦莫 如知人;诚能知人,则天下无余事矣。 ——陆九渊
检 测 字 词
纶巾 fǔ 抚掌
笑容可掬
dùn
zhǔ
麈尾

言讫

速 读 课 文 理 清 情 节
第一步:速读课文,划分层次。
一、开端(第1段) 二、发展(第2段) 三、高潮(第3、4段) 四、结局(第5、6段)
第二步:提炼词语,概括段意。
步骤:
速 读 课 文 理 清 情 节
(1)精读第一段,画出关键语句。
第三部分:司马中计;
第四部分:孔明释计。
析 读 空 城 计 背 景
再读课文第一部分,思考孔明是
在什么情况下设“空城计”的? 从文中画出关键语句进行分析。
(1)军力对比悬殊。司马懿有大军 15万,诸葛亮只有2500军兵; (2)将帅对比悬殊。诸葛亮“身边 别无大将,只有一班文官”,司马 懿有司马昭等大将; (3)情况危在旦夕。“众官听到这 个消息,尽皆失色。”官员们面对 险境无计可施,全都吓得变了脸色。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13空城计课件语文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13空城计课件语文

9.诸葛亮之所以敢使空城计,是因为 此人料吾生平谨慎,必不弄险;见如此模样,疑有伏兵,所以退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诸葛亮为什么不弃城逃走? 吾兵止有二千五百,若弃城而走,必不能远遁。得不为司马懿所擒乎 ?
4.修改下列病句。(4分) (1)能否推进素质教育是保证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件之一。
修改:删掉“能否”。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次会议规定每位发言者的发言时间最多不超过30分钟。 删掉“最多”或“不超过”。 修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多音字注音,形近字注音、组词。(6 分)
(guān)纶巾 纶 n )绦纶 ( lú
纶巾 纶( guān )______ 伦理 n )______ 伦( lú
携带 携( xié)______ 镌刻 镌(juān )______
3.填空。(6分)
(1)《三国演义》原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是中国古代长 《三国志通俗演义》 篇______ 章回 体小说的开山之作,也是我国最有代表性的长篇________ 历史演义 东汉末年 到__________ 西晋初年 之间近一百年的历史 小说。它描写的是从__________ 风云。全书反映了三国时代的政治军事斗争及各类社会矛盾,塑造 诸葛亮 、 了一批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其中塑造得最为成功的有________ 刘备 、________ 张飞 、________ 关羽 等人物。 ________ (2)与《三国演义》并称为我国古典四大名著的其他三部为《______ 水浒传 》《_________ 西游记 》《_________ 红楼梦 》。

空城计ppt课件下载(语文版七年级上册教学课件)

空城计ppt课件下载(语文版七年级上册教学课件)

空城计上传者:88662200 邮箱:***************课件简介:改编课件,共18张幻灯片。

内容详实,有练习。

)下载课件相关课件:课件简介:ppt制作,原创课件,歌曲导入富有新意课件多元化插入课外知识含有教学目标. 上传者:muyuzhichen 「下载次数:24」课件简介:ppt制作,原创课件,诸葛亮被称为智慧的象征,关于他有很多故事,而空城计就是其中的一篇名篇!. 上传者:jyf200854 「下载次数:417」课件简介:ppt制作,改编课件,课件内容丰富多彩,有图片,有说明,还有训练题目,能便于学生学习。

. 上传者:yzy620 「下载次数:6189」课件简介:ppt制作,改编课件,该课件容易操作,一目了然,非常完整,教者可以直接讲解,是很好的课件. 上传者:wxy770407 「下载次数:624」课件简介:ppt制作,改编课件,名著《西游记》选段《空城计》教学设计。

音频、视频剪辑精准,既成功形象地再现了小说的情节氛围,又突出了课文重点。

生动、高效、实用。

. 上传者:zhanglx 邮箱:*******************「下载次数:360」课件简介:ppt制作,原创课件,此课件曾参赛获奖,特点是知识点全面,条理清晰. 上传者:dingxiaoling404 邮箱:*****************「下载次数:319」课件简介:ppt制作,转发课件,该课件内容丰富,把握住了课文的重难点,实用性强。

. 上传者:xxzxhyh 邮箱:***************「下载次数:251」上传者:gtsszykc 邮箱:****************课件简介:ppt 制作,原创课件,寓教于乐,搞笑视频!让你的课堂风趣幽默!「下载次数:193」上传者:shixiaoyun2010 邮箱:********************课件简介:ppt制作,原创课件,这课件适合七年级上册语文版用。

语文版七年级语文上册《4-13 空城计》课件1

语文版七年级语文上册《4-13 空城计》课件1

如何去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呢? 通常我们从小说的故事情节入手。 小说的情节一般可以分为开端、发 展、高潮、结局四个阶段。本文虽 是长篇节选,但是情节依然清晰完 整。下面请大家根据情节,把课文 分作四个层次。
开端 兵临西城(1自然段) 发展 临危施计(2自然段) 高潮 司马中计(3、4自然段) 结局 孔明释计(5、6自然段)
西江月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三国演义》卷首词
《三国演义》从东汉末年黄巾起义写起, 到西晋武帝太康元年全国统一止,共97年 的历史。它是我国第一部章回体长篇历史 小说。五十回以前,写出了中华大地上无 数军阀割据的局面及这些军阀各自消长沉 浮的命运;五十回以后,则集中写魏、蜀、 吴三个政权各自的发展及相互间的关系。 以塑造人物形象和描写战争场面见长。鲁 迅评价“它是我国长篇历史小说成就最多、 影响最大的一部。”
3. 通过人物之间的关系分析人 物性格。
作者简介:
罗贯中:(约1330——1400) 元末 明初小说家,名本,号湖海散人第95回,此前的故事背景 为魏主曹丕新亡,十五岁的曹睿即位。诸葛亮欲 借此机会伐魏。参军马谡献离间计,令曹睿将 司马懿削职返乡。诸葛亮闻此消息大喜,即率 35万大军伐魏,一路斩将略地,势不可当。曹 睿大惊,只得重新起用司马懿。司马懿猜到诸 葛亮的战略意图,不与蜀军正面交锋,却去切 断蜀军粮道,夺取街亭、柳城。诸葛亮误用马 谡,失了街亭、柳城,形势急转直下,变得十 分被动,急忙准备退回汉中。司马懿夺了街亭, 率大军趁胜追击。而此时诸葛亮却势单力薄, 形势十分危急。课文描述了诸葛亮面对强敌, 处变不惊,设下计谋,终于使司马懿,引兵退 却,不战而胜。

语文:第13课《空城计》同步授课课件(语文版七年级上)

语文:第13课《空城计》同步授课课件(语文版七年级上)

整体感知 1.观看flash动画,复述课文主要情节
诸葛退兵运粮,司马乘胜追击, 惊心动魄。
一生谨慎今求险,空城司马中计。
2.课文分几部分?请写出各段段意。
开端(第一段):司马懿兵临西城,蜀军军情危机。 发展(第二段):诸葛亮临危不惧,巧施空城计。 高潮 (第三—四段):司马懿中计,诸葛亮成功避险。 结局(第五—六段):魏兵退去,诸葛亮释计。
足智多谋 神机妙算
处乱不惊 临危不惧
疑心病重 狡诈多端 骄傲自负 不知变通
塑造人物形象的方式
正面描写
语言 动作 神态 心理
— 侧面描写
对比
众星托月
对 魏 比蜀



蜀众官 衬
衬 托


司马昭 托 司马懿
板书设计
拓展延伸
请同学们展开想象的翅膀,描述一下司马懿知道上当后会 有怎样的反应?
提示:引导学生分析人物性格,揣摩人物的言行。同 时还可视学生学习情况进行拓展,简要介绍小说中的周瑜、 曹操等人物,如还可假设:如果上当的是周瑜,他会有何 反应?
空城计
逼计 施计 中计 释计
3.你认为本文的主题是什么? 本文通过描写诸葛亮面对强敌镇定自若,巧施
空城计,吓退十五万魏军的故事,赞颂了诸葛亮足 智多谋、处乱不惊、神机妙算、临危不惧的性格和 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
合作探究
诸葛亮的三次笑 笑容可掬 → 抚掌而笑 → 拍手大笑
故做轻松 → 如释重负 →自豪、嘲笑
hài 骇然
shàn 擅动
chénɡ 丞相
zhǔ 麈尾
jīnɡ 旌旗
yì 司马懿
ɡuān 纶巾
chǎnɡ 鹤氅
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

语文版实用课件《空城计》

语文版实用课件《空城计》

抑扬 对比 铺垫 伏笔 悬念 象征 白描 衬托
记叙 说明
议论 抒情 描写
南丹中学
龙慧林
罗贯中,元末明初 小说家,名本,号湖海散
人,山西太原人。出生于
元代,死于明初。他生平
不见史传。
《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
义的小说,中国四大古典文学名著之一。以描写战
争为主,反映了魏、蜀、吴三个政治集团之间的政
刘备、关羽、张飞、赵云、曹操、 吕布 、董卓、孙权、黄盖、周瑜
外貌描写
正面描写
动作描写 心理描写 神态描写 语言描写
行动描写 细节描写
侧面描写
(序幕) 开端 发展
顺叙
倒叙
插叙
高潮
结局 (尾声)
社会环境
自然环境
小说中的“我”
小说都是虚构的,小说中的“我”并 不是作者本人。 “我”在文中的作用: 是贯穿全文的线索,增强故事的真实 性,借“我”的视角来写……,构思新颖 独特。
兵临西城 临危施计
司马中计
高潮
结局
孔明释计
语言 正面 动作 神态 外貌 侧面 对比 众官
处乱不惊 足智多谋 临危不惧 神机妙算
司马懿
诸葛亮的“三笑”
笑容可掬
抚掌而笑
拍手大笑
故做轻松
如释重负 自豪、嘲笑
老谋深算 多疑自负
刚愎自用 狡诈多端
拓 展 延 伸
《三国演义》的人物形象 栩栩如生,除了诸葛亮和司马 懿,你还知道哪些人物呢?
读准字音
司马懿( yì ) 隐匿( nì ) 擅动(shà ) n 纶巾(guān ) 焚香( fé ) n 言讫( qì ) 抚掌( fǔ )
旌旗( jīng ) 城铺( pù ) 鹤氅( chǎng) 携琴( xié ) 可掬( jū ) 岂知( qǐ ) 骇然( hà ) i

4.1 空城计 课件(语文版七年级上)

4.1 空城计 课件(语文版七年级上)

当堂训练
3、司马懿退兵的理由是什么?(用原文回答) “亮平生谨慎,不曾弄险。今大开城 门,必有埋伏。” 4、诸葛亮之所以敢使空城计,是因为什么? (用原文回答) “此人料吾生平谨慎,必不弄险;见如 此模样,疑有伏兵,所以退去。”
练一练
1、解释下列句子中红色的字: (1)孔明分拨已定( 分派 ) (2)孔明乃披鹤氅( 于是 ) (3)莫非诸葛亮无军( 莫不是、大概 ) (4)众官无不骇然( 惊惧的样子)
zx```xk
o )赏 3、犒( kà
4、笑容可掬( jū )
理解词语,句子。

忽然十余次飞马报到:用飞快的马传送的消息送到。 蜂拥而来:像蜂群似的拥挤着来到。 凭栏:靠近栏杆。 旁若无人:旁边好像没有人。 丞相之机:诸葛亮的神机妙算。机,能适应事物变 化的,灵活的。 得不为司马懿所擒乎:得不,怎能不。为…所,表 被动,相当于“被”。
临江仙
滚滚长江东逝水, 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 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 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事, 都付笑谈中。

马谡拒谏失街亭 武侯弹琴退仲达
诸葛亮出兵讨伐魏国,要派一大将去扼守要地街亭。 马谡自告奋勇去守街亭,但他不听王平的劝告,在山 上林木深处安营扎寨,结果犯了低级错误,被司马懿 打败,导致街亭失守。这一重大失误,导致蜀军断了 战略咽喉之路,孔明见街亭、列柳城相继失守,再战 会损失更惨,只好安排退兵之计。司马懿夺了司马懿 街亭之后,随即率大军追赶蜀军。而在此时,孔明手 下的将领士兵基本都分配军务调完了,只剩2500名老 弱残兵驻扎于城中,于是诸葛亮决定唱一出空城计。 他命令军士偃旗息鼓、大开城门,独自在城楼上弹琴。 司马懿见此情景,疑心有伏兵,考虑再三调头撤兵。 诸葛亮躲过一劫!

语文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13课《空城计》ppt课件1

语文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13课《空城计》ppt课件1

作品简介:
《三国演义》从东汉末年黄 巾起义写起,到西晋武帝太 康元年全国统一止,共97年 的历史。它是我国第一部章 回体长篇历史小说。五十回 以前(赤壁之战以前),写出了中华大
地上无数军阀割据的局面及这些军阀 各自消长沉浮的命运;五十回以后, 则集中写魏、蜀、吴三个政权各自的 发展及相互间的关系。

临危不乱、镇定自若、神机妙算
司马懿三疑
• 笑而不信---• 看毕大疑---• 中计而退----
• 生性多疑 • 老谋深算 • 固执己见
侧面烘托
众文官三惊


尽皆失色

无不骇然

众皆惊服

侧面烘托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司马昭一疑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满脸狐疑
• 突出司马懿的固执己见
走 近 人 物:
才 作者运用哪些手法 智 来塑造人物形象?
三笑 :“拍手大笑”:自豪、嘲笑——我以一 座空城就吓退了司马懿,还要让他吃记 闷头棍,他司马懿真是太傻了!
心 灵
结合课文,站在司马懿的角
度设想一下,司马懿知道真 相后有什么反应?
碰 击
立于城楼之上,望着空无一人 的西城,司马懿手抚香炉,不
禁苦笑一声,如此良机就这样
檫肩而过,是悔?是恨?还是
心心相惜?随即又是一阵释然,
授课人:李丹授课人: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 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 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 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作者简介:
罗贯中,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 山西太原人。元末明初著名小说家、戏曲 家,是中国章回小说的鼻祖。一生著作颇 丰,主要作品有:剧本《赵太祖龙虎风云 会》,小说《隋唐两朝志传》、《残唐五 代史演义》等。其代表作《三国演义》, 全名《三国志通俗演义》,是我国第一部 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代表着古代历 史小说的最高成就,它采用浅近的文言, 明快流畅,雅俗共赏。

初中语文语文版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3课:《空城计》课件

初中语文语文版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3课:《空城计》课件

初中语文语文版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3 课:《空
城计》课件
学习要点
在理清故事情节的基础上把握人物形象,体会阅读小说的基本方法。

激发阅读小说的兴趣,在课外时间阅读古今中外的小说佳作,培养想象能力。

积极地自主学习,发现问题并积极主动解决问题,如概括情节,评价人物等。

小说知识及运用
一、文学作品的四大样式:
诗歌、散文、小说、戏剧
二、关于小说知识:
1、定义:
小说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

2、小说的三要素:
人物形象(主要要素)、故事情节、环境。

3、关于人物:(塑造)
语言、动作、心理、外貌、神态。

4、故事情节:
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5、环境:
自然环境(地点、季节、气候、时间、场景。

)。

语文版空城计课件

语文版空城计课件

《空城计》节选自《三国演义》第 95 回。

课文描述诸葛亮面对强敌而能处变不惊,设下计谋,终于使司马懿引兵退去,突出表现诸葛亮的足智多谋。

《空城计》是初一年(上)小说单元的第一篇文章。

它节选自我国著名的长篇小说《三国演义》的第 95 回,课文虽然是节选,但情节相对完整,情节开展的脉络清晰,人物形象鲜明,有利于借此让学生掌握小说的根本知识。

学生通过看电视剧和阅读小说的形式,对于《三国演义》里面的故事情节和人物较为熟悉,而且,小说的故事性较强,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本文,应斗胆采取自主合作探索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完成教学目标。

⒈通过自学理解积累文中字词。

⒉了解《三国演义》及诸葛亮这一光辉人物形象,加深对“智慧”内涵的理解。

⒊了解小说的根本知识及根本阅读方法,即通过情节分析理解人物形象。

⒋能通过细节描写体验人物的思想感情,能联系生活实际对小说中的人物事件发表自己的看法。

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参预课堂的积极性,重视学生与老师、与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并在合作学习中体验到学习的快乐。

⒉重视学生在阅读中的情感体验,注重感悟,开辟其思维,培养其创新精神。

⒈了解我国古代小说的艺术成就,领略我国古代先贤们的超人智慧,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

⒉培养学生在生活中积极思索和敢于创新的精神。

通过情节分析人物形象的小说阅读方法。

理解细节描写对表现人物形象的作用。

多媒体课件(PPT、MP3 及视频片段)两课时同学们,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空城计》一文,出自《三国演义》的第 95 回。

《三国演义》是我国四大古典小说之一。

小说是我们上初一刚接触的文体,在学习本文之前,我们先来了解小说的根本知识。

【说明】通过对小说三要素的简单介绍,让学生对小说这种文体有个粗浅的概念。

同时,提示学生阅读小说的普通方法,如通过特定环境中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等分析人物的思想性格,进而理解小说所反映的社会生活。

《三国演义》描写魏蜀吴三国的兴衰过程,生动地讲述了三国时期谋士们斗智、猛将们斗勇的故事,一个个的英雄组成为了一幅幅惊心动魄的画面。

语文版语文七年级《空城计》教学课件

语文版语文七年级《空城计》教学课件

《空城计》教学课件xx年xx月xx日CATALOGUE 目录•教学目标与要求•教学内容与过程•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评价与反馈•教学计划与反思01教学目标与要求了解《三国演义》中空城计的故事背景、情节和人物形象。

掌握空城计的基本概念、特点、应用场景等知识。

能够准确解释空城计的内涵和意义。

知识与能力1过程与方法23通过阅读、分析、归纳、讨论等多种方法,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思维表达能力。

引导学生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深入探究《空城计》中的人物性格、思想感情、历史影响等方面的内容。

安排课堂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等活动,促进学生的互动交流和合作学习能力。

03鼓励学生通过阅读《三国演义》等经典作品,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乐观进取的精神风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01引导学生感受《空城计》中诸葛亮的沉着冷静、足智多谋和胆识过人等品质,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爱国情感。

02通过《空城计》中智勇之战的情节,教育学生认识智慧和勇气在解决问题中的重要作用。

02教学内容与过程介绍作者罗贯中及《三国演义》的相关背景。

展示与本课内容相关的图片和视频素材,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

导入新课1分析课文23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并尝试概括故事情节。

分析文中人物形象特点,包括诸葛亮、司马懿等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

讨论文中精彩片段,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文中人物的性格特点及作用。

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自由发表观点,互相交流学习。

展示相关图片和视频素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人物性格特点。

探究人物性格03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方法通过教师系统、生动的讲解,使学生掌握知识点和技能点。

讲授法情境模拟法小组讨论法问题导向法通过模拟历史情境,让学生在角色扮演中深入理解和体验课程内容。

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自主探究能力。

通过问题导入,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解决问题,提高教学质量。

教学手段使用精美的PPT演示文稿,将课程内容形象、生动地展现给学生。

七年级语文上册 13《空城计》课件 语文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 13《空城计》课件 语文版

罗贯中的创作才能是多方面的。他写过乐府隐 语和戏曲,但以小说成就为主。关于他的小说, 《西湖游览志馀》称他“编撰小说数十种”, 又相传他写过《十七史演义》。今存署名罗贯 中的作品,除《三国志通俗演义》外,还有 《隋唐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义传》和《三 遂平妖传》。这些作品中《三国志通俗演义》 的成就最高。全书以宏大的结构描绘了三国时 期复杂的政治军事斗争,起自黄巾起义,终于 西晋统一。作品谴责了统治者的残暴和丑恶, 反映了动乱时代人民的痛苦和对清明政治、对 仁君的向往,体现了鲜明的“拥刘反曹”倾向。
《三国演义》是中国四大名
著之一,代表着我国古代历
史小说的最高成就,它生动
地讲述了三国时期谋士们斗
智、猛将们斗勇的故事,一
个个的英雄组成了一幅幅惊
心动魄的画面。今天就让我
们共同走入《空城计》,感
受一段紧张曲折,扣人心弦
的故事,领略一下文中个性
鲜明、呼之欲出的人物形象。
小说的有关知识简介
概念:小说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
哨”:巡察,探察。
模:mú(模样)(模子mú zǐ);mó(模型) (模糊)
笑容可掬(jū ):形容满脸笑容。掬:双手 捧着。
麈 尾 zhǔ :即拂尘。 旁若无人:不把旁人放在眼里。
莫非:莫不是,大概。表示推测。
抚fǔ掌:拍手表示高兴。即“拊掌而笑” “骇然”:课文中指惊讶的样子。
丞 chéng 相之机”:这里指诸葛亮的神机妙 算。机,能适应事物变化的,灵活的。
2、培养学生在生活中积极思索和敢于创新 的精神,激发学生献身祖国的思想。
作者简介
罗贯中(1330?~1440?)元末明初小说 家、戏曲家。名本,字贯中。杭州人,祖 籍太原。关于他的生平,明王圻《稗史汇 编》说罗贯中是“有志图王者”,后来朱 元璋这样的“真主”一统天下,他的政治 抱负落空,而致力于小说创作。清徐渭仁、 徐鈵所绘《水浒一百单八将图题跋》说他 曾入张士诚幕。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13课《空城计》课件 语文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13课《空城计》课件 语文版
1.运用提炼概括法,理清故事
学 习 情节。
目 标
2.把握人物形象。
3.学习刻画人物的方法。
罗贯中元末明初小说
家、戏曲家。名本,字贯
中,号湖海散人。山西太
作 原人。

简 介
罗贯中是我国元末明初的一位杰 出的古典小说家,是他把章回体小说
这一文学式样推向成熟的阶段。在国
外,他的《三国演义》被称之为“一
部真正具有丰富人民性的杰作”,而

行提炼压缩;在保持原意的基础上尽量用简洁的语

言概括内容。


请同学们运用这种方法,分别概括其他各层层

意。
清 情
第二部分:临危施计;

第三部分:司马中计;
第四部分:孔明释计。
析 再读课文第一部分,思考孔明是
读 空
在什么情况下设“空城计”的?
城 计
从文中画出关键语句进行分析。


(1)军力对比悬殊。司马懿有大军
1.“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
反 阳红······”这是我国古典文学《名三著国演义》 馈 _______

的开篇词。
习 2.《三国演义》中智者的化身当属军师
诸葛亮,他未出茅庐,便知天下三分之
事,书中记叙了有赤关壁他的许多脍孟炙获人口
的事迹祁,山如火烧____
(2)衬托手法。用司马昭的年轻
气盛衬托司马懿的老谋深算和多疑
自负。用众官“尽皆失色”衬托诸
葛亮临危不惧。
请大家阅读“马谡拒谏失街亭,武侯弹琴退

仲达”的全文,比较诸葛亮与司马懿两个人物在

性格特点上的异同点,课下写一篇《我眼中的诸

《空城计》ppt10

《空城计》ppt10

刻画人物的方法?
(1)对比手法。魏蜀双方军力对
刻 比,突出西城之险;用众官“必弃
画 人
城而走”的愚见与孔明的一番高见
物 的
对比,突出孔明的足智多谋。
方 法
(2)衬托手法。用司马昭的年轻
气盛衬托司马懿的老谋深算和多疑
自负。用众官“尽皆失色”衬托诸
葛亮临危不惧。
阅读《三国演义》完成下面各题。
1.“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

功 不肯弄险,不从子午谷径取长安,

因 而选择了较为保险的路径,从而失 去了取胜的机会。正因为如此,司 马懿才会自负地认为这不是空城。
你认为诸葛亮的空城计为
什么会成功?





出奇计,用奇招


知己知彼

下页
小结:
诸葛亮“空城计”弄险成功, 主要原因是诸葛亮的出奇不意,足 智多谋,料事如神。一“奇”在一 反自己谨慎用兵的常态,二“奇” 在对司马懿的知己知彼,料定司马 懿必多疑上当。诸葛亮“出奇计, 用奇招”这就是“空城计”成功的 原因。
军正面交锋,却去断蜀军粮道,夺取街亭、柳
城。诸葛亮误用马谡,失了街亭、柳城,形势
急转直下,变得十分被动,又失了内应,已无 胜算,急忙准备退回汉中。司马懿夺了街亭, 率十五万大军来夺西城。此时诸葛亮率二千五
故 事
百军兵居西城,形势万分危急。


街亭
课文选自《三国演义》第九十回“马谡 拒谏失街亭,武侯弹琴退仲达”。
言讫:说完。
第一步:复述故事。



文 第二步:理清情节。

清 情
开端 : 兵临城下 (第1段)

语文版语文七年级《空城计》教学课件

语文版语文七年级《空城计》教学课件
与要求 • 教学内容与过程 • 教学方法与手段 • 教学重点与难点 • 教学评价与反馈 • 教学计划与反思
01
教学目标与要求
知识与能力
1
了解《三国演义》中空城计的故事背景、情节 和人物形象。
2
掌握空城计的基本概念、特点、应用场景等知 识。
3
探讨文中表达的主 题和思想。
分析文中主要人物 的性格特点,如诸 葛亮、司马懿等。
探究人物性格
通过小组合作,分析文中其他人物的性格特点,如赵云、马谡等。 探讨这些人物性格对于故事情节的发展有何影响。
教师进行点拨和总结。
03
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
讲授法
通过教师系统、生动的讲解,使学 生掌握知识点和技能点。
教师能够明确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空城计》的背景、情节和 人物形象等。
教学内容丰富
教师能够提供丰富的教学内容,包括文本解读、人物分析、艺术 特色等方面的知识。
教学方法多样
教师能够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讨论、演示等,使学生更 加深入地理解《空城计》的内涵和价值。
课后反馈
学生收获颇丰
学生能够收获到《空城计》的相关知识,包括文学、文化、 价值观等方面的启示。
情境模拟法
通过模拟历史情境,让学生在角色 扮演中深入理解和体验课程内容。
小组讨论法
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 作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项目教学法
以实际项目为载体,引导学生运用 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 的综合能力。
教学手段
PPT演示
视频教学
使用精美的PPT课件,呈现课程内容,提高 教学效果。
教学方法和手段
采用讲授、演示、讨论等多种方 法和手段,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 解该剧作。

空城计PPT34 语文版1 (共11张PPT)

空城计PPT34 语文版1 (共11张PPT)

几 度 夕 阳 红 是 。 非
13、空城计
(第二课时)
罗贯中
学习目标
1、理解孔明的“三笑”。 2、把握“空城计”得以成功的重要原因。
自学指导
1 速读课文,请找出课文里有关孔明笑的词 语,理解各次“笑”的含义并分析人物当时的 心理 ? 2 联系课文发生的故事,说说孔明是一个怎样 的人?司马懿又是一个怎样的人?
3
孔明的空城计为什么得以成功?
孔明的“三笑”:
三次笑 含义
故作轻松 侥幸、 如释重负 自豪、 对司马懿的嘲笑
返回
心理
想:别看你司马懿带来十五万大军, 我只有一座空城,但你决不敢进来。
笑容可掬 抚掌大笑 拍手大笑
想:司马懿果然中我的计。
想:我以一座空城就吓退司马懿,还
要让他吃个败仗,司马懿你真是太傻了。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七年级上册
语 文
多媒体教学课件
古 今 多 少 事 , 都 付 笑 谈 中 。 “ 三 国 演 义 开 篇 词 ”
白 发 樵 江 渚 上 , 惯 看 秋 月 春 风 。 一 壶 浊 酒 喜 相 逢 。
成 败 转 头 空 。 青 山 依 旧 在 ,
滚 滚 长 江 东 逝 水 , 浪 花 淘语解释加点词的意思: 尽皆失色 遂止住三军 在彼等候 止有二千五百
2、复述课文
再见
制作单位:浛洸三中 制作人 :谢小园
quit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激励学生学习的名言格言 220、每一个成功者都有一个开始。勇于开始,才能找到成功的路。 221、世界会向那些有目标和远见的人让路(冯两努——香港著名推销商) 222、绊脚石乃是进身之阶。 223、销售世界上第一号的产品——不是汽车,而是自己。在你成功地把自己推销给别人之前,你必须百分之百的把自己推销给自己。 224、即使爬到最高的山上,一次也只能脚踏实地地迈一步。 225、积极思考造成积极人生,消极思考造成消极人生。 226、人之所以有一张嘴,而有两只耳朵,原因是听的要比说的多一倍。 227、别想一下造出大海,必须先由小河川开始。 228、有事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归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229、以诚感人者,人亦诚而应。 230、积极的人在每一次忧患中都看到一个机会,而消极的人则在每个机会都看到某种忧患。 231、出门走好路,出口说好话,出手做好事。 232、旁观者的姓名永远爬不到比赛的计分板上。 233、怠惰是贫穷的制造厂。 234、莫找借口失败,只找理由成功。(不为失败找理由,要为成功找方法) 235、如果我们想要更多的玫瑰花,就必须种植更多的玫瑰树。 236、伟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与别人共处逆境时,别人失去了信心,他却下决心实现自己的目标。 237、世上没有绝望的处境,只有对处境绝望的人。 238、回避现实的人,未来将更不理想。 239、当你感到悲哀痛苦时,最好是去学些什么东西。学习会使你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240、伟人所达到并保持着的高处,并不是一飞就到的,而是他们在同伴们都睡着的时候,一步步艰辛地向上爬 241、世界上那些最容易的事情中,拖延时间最不费力。 242、坚韧是成功的一大要素,只要在门上敲得够久、够大声,终会把人唤醒的。 243、人之所以能,是相信能。 244、没有口水与汗水,就没有成功的泪水。 245、一个有信念者所开发出的力量,大于99个只有兴趣者。 246、环境不会改变,解决之道在于改变自己。 247、两粒种子,一片森林。 248、每一发奋努力的背后,必有加倍的赏赐。 249、如果你希望成功,以恒心为良友,以经验为参谋,以小心为兄弟,以希望为哨兵。 250、大多数人想要改造这个世界,但却罕有人想改造自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妙联
收二州,排八阵,七擒六出, 五丈原头点四十九盏星灯,一心只望酬三顾; 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 中军帐里变金木土革爻卦,水面偏能用火攻。
杜甫《蜀相》 三顾频频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陆游《书愤》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高翔) 列柳城 (王平) 街亭 (马谡) (魏延) 秦 嵋城 阳 平远 谷 斜近 谷 汉中
塑造人物形象是小说反映社会生活的主要手段。小说中 刻画人物的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它可以有人物的肖像 描写、行动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也可以通过其 他人物的反应和态度进行侧面描写等。小说不仅可以勾 勒人物的轮廓,还可以刻画其性格的一个或几个侧面, 特别要注意的是在情节的发展中表现人物的性格的发展 变化。
第一部分中有没有直接写诸葛亮的这种性格特征?
是间接写。第一段主要交待施用空城计的背景, 写大兵压境的危急,通过与魏蜀双方兵力的悬殊, 要打,打不过;要守,守不住;想跑“必不能远 遁”,看来除了投降和与城共亡无路可走,在这 近乎绝境之中,越发显出诸葛亮的成竹在胸、从 容不迫,力挽狂澜的气度。
在第二部分中,都写了诸葛亮的哪些内容? 运用了描写人物的什么方法?
分析第四部分:孔明释计。
写故事余波。通过诸葛亮的解释,表现其足智多谋。 本文写诸葛亮以他 的才智,在大军压 境,寡不敌众的危 急关头,机智地设 下空城退敌的妙计, 最终使敌兵退却, 城门不失,刻画了 一个随机应变、从 容对敌的机智形象。
分析课文人物性格刻画的特点
小说是通过故事情节来展示人物性格,表现主题的, 没有故事情节,就没有活生生的人物形象
诸葛亮这一形象可以说是家喻户晓,在《三国 演义》中,他为报答刘备的知遇之恩,真正做 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在他身上有许 多政治家的美德,而最显著的特征是他的足智 多谋。在小说中,诸葛亮战争生涯后期的主要 对手是曹魏方面的司马懿。司马懿老奸巨滑, 连诸葛亮也看出他深有谋略,不过,比起诸葛 亮来,他还是略逊一筹。诸葛亮不仅善于根据 具体条件,事先作出周密的策略,而且在面对 突然发生的情况,能够随机应变,从容应对, 这一点,在课文《空城计》中表现得更加鲜明 生动。
刘备
曹操
孙权
曹魏,東吳,蜀漢
文学 知识
罗贯中
名本,号湖海散人,贯中是他的字, 山西太原人。他出生于元代,死于明 初,他生平不见史传,据一些片断材 料说,他性格孤僻,“与人寡合”, 因“遭时多故”,东奔西走,“不知 其终”。他在文学上的成就是多方面 的,据说小说创作有数十种,曾写过 十七史演义,除《三国演义》外,还 有《隋唐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义》 《三逐平妖传》等。他写过杂剧,有 《赵太祖龙虎风云会》。
诸葛亮安居平五路
征南寇丞相大兴师 孔明七擒孟获 诸葛亮智取三城 孔明乘雪破羌兵
孔明草船借箭
诸葛亮智算华容 诸葛亮智辞鲁肃 孔明定计捉张任 诸葛亮智取汉中
空城计
孔明大破魏兵 诸葛亮造木牛流马
孔明巧布八阵图
你知道多少?
三 分 割 据 纡 筹 策
万 古 云 霄 一 羽 毛
张飞扔鸡毛——有劲难使 张飞使计谋——粗中有细 诸葛亮借箭——有借无还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顾全大局
分析第三部分:司马中计。 这一部分重点写谁?是怎样写这个人物的? 以司马懿为重点,写他的所见所思所感,先写他 “笑而不信”,再写他“看毕大疑”,即令退兵, 后面写司马懿父子的对话,写出了他的心理活动。 这两段写诸葛亮只写一句: “坐于城楼之上,笑容可 掬,焚香操琴。”而把更 多的笔墨用来刻画司马懿 一个人物。从反面衬托了 诸葛亮的高超智慧。
长安


子 午险 谷
蜀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如何去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呢? 通常我们从小说的故事情节入手。 小说的情节一般可以分为开端、发 展、高潮、结局四个阶段。本文虽 是长篇节选,但是情节依然清晰完 整。下面请大家根据情节,把课文 分作四个层次。
你能在这些课文内容前 标示出小说的情节要素吗?
开端
兵临西城(1自然段) 临危施计(2自然段)
分析第二部分:临危施计。 在这近乎绝境中诸葛亮都做了些什么? 他教“将旌旗尽皆隐匿;诸军各守城铺”, “大开四门,每一门用二十军士,扮着百姓, 洒扫街道”他自己“披鹤氅,戴纶巾,引二 小童携琴一张,于城上敌楼前,凭栏而坐, 焚香操琴。” 在这一部分中,虽未直接写诸葛亮的神态,但通过他有条 不紊地发布一系列命令,表现了他从容镇静,沉着应战的 统帅风采,他所采取的措施都是围绕“空”字做文章,就 是让司马懿看到一座空城。他还严肃纪律,谨防露出破绽, 同时还安抚属下,“吾自有计”。这些描写鲜明地刻画了 人物的性格。
发布一系列命令、严肃纪律、施计诱 骗司马懿上当。主要运用了语言和动 作描写。
写语言“将旌旗尽皆隐匿……吾自有计”。写他从 容镇定,沉着应战,在“空”字上做足文章;写行 动:“披鹤氅……焚香操琴”。写他面对强敌,机 智设计,谈笑退兵,表现出人物敢干迎险的胆量和 善于斗险的谋略!
课文第三部分,转为对司马懿的重点刻画,作 者都写了他的什么内容?
西江月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三国演义》卷首词
《三国演义》从东汉末年黄巾起义写 起,到西晋武帝太康元年全国统一止, 共97年的历史。它是我国第一部章回 体长篇历史小说。五十回以前(赤壁 之战以前),写出了中华大地上无数 军阀割据的局面及这些军阀各自消长 沉浮的命运;五十回以后,则集中写 魏、蜀、吴三个政权各自的发展及相 互间的关系。
在故事的结局中,有三点要注意:一是空城计是 “不得已而用之”,二是他的成功缘于对敌方统 帅的深入了解和准确分析,三是诸葛亮的勇敢和 智慧。他懂得战争的辩证法,他一反常态,出奇 制胜,临危不惧,慎谋能断,终于化险为夷。
这节课我们重点分析了关于人物形象刻画,我 们了解了作者通过语言、行动来刻画人物思想 性格的手法,同时也了解通过环境描写来刻画 人物、发展情节、烘托气氛的特点。为我们阅 读和欣赏、评析小说,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发展
高潮
司马中计(3、4自然段)
孔明释计(5、6自然段)
结局
赶 快 看 看 你 课 文 后 的 表 格 填 写 对 了 吗 ?
分析第一部分:兵临西城。
第一部分主要写施用空城计的背景,突出一个 “危”字。 具体写“危”的内容有哪些?
“司马懿引大军15万,望西城蜂拥而来”;而诸葛亮 仅有五千兵,却还有一半去运粮草,城中仅余二千五 百人,诸葛亮“身边别无大将,只有一班文官”, “众官听得这个消息,尽皆失色”。 课文一开始就渲染了一种危急的气氛,司马懿以迅雷不 及掩耳之势,大兵压境,而诸葛亮身边只有一班文官, 士兵二千五百人,兵力如此众寡悬殊,诸葛亮一开始就 陷入了不可避免的失败境地!
诸葛亮的三次笑
笑容可掬 → 抚掌而笑 → 拍手大笑
故做轻松 → 如释重负 →自豪、嘲笑
足智多谋
处乱不惊
神机妙算
临危不惧
疑心病重
骄傲自负
狡诈多端
不知变通
塑造人物形象的方式:
语言
动作 正面描写 神态
心理
侧面描写
— 对比
你能向同学介绍一下诸葛亮的事例吗?
博望坡军师初用兵
诸葛亮火烧新野 孔明用智激周俞
诸葛亮招亲——才重于貌 曹操遇蒋干——倒了大霉 关公进曹营——单刀直入
改写
改写要求:
1、根据原文情节发展线索,保持 完整的情节; 2、尽量体现原文夸张、讽刺的语言风 格; 3、不超过400字。 本课学习中
老师的话:
还有什问题 要提问哦!
诸葛亮的鹅毛扇——神妙莫测
诸葛亮用空城计——不得已 关公进曹营——单刀直入 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鲁肃讨荆州——空手而去,空手而回
曹操用计——又奸又滑
关公照镜子——自觉脸红
关云长卖豆腐——人硬货不硬 诸葛亮吊孝——装模作样 张飞穿针——大眼瞪小眼 曹操吃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曹操下江南——来得凶,败得惨
写所见,初闻“笑而不信”,既而疑惑不解,而后即 令退军。 司马懿的性格特征是怎样的?从哪些描述可以看出?
他狡诈、自负。通过司马氏父子的对话可以看出。 司马懿并非平庸,他对诸葛亮十分了解,他不相信诸 葛亮会如此“弄险”,对于诸葛亮的长于谋略,他也 早有领教,此时他不进西城也并非没有道理,因此不 是他太愚蠢,而是诸葛亮太聪明了!司马懿的老谋深 算,更衬托出诸葛亮的高超智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