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下册 2《我的母亲》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初二语文教案)《我的母亲》教学设计4-教学教案
我的母亲教学设计4-教学教案▲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人教版新课标学校语文八班级下其次课,本单元都是名家之作,或追述难忘经受,或呈现生活一个侧面,揭示人生意义,使同学受到正确的人生态度、情感价值观教育。
本着这个目标,我将本节课进行大胆延长,用资料和声音让同学认真感受、体验、理解、思考感人肺腑的人物形象,并有自己的心得和评价。
二同学分析初二的同学逆反心理很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行为和处理问题的方法。
而且同学与父母之间有代沟,有很多同学不理解母亲对他们的关爱。
所以。
老师让同学感受亲情,激起心灵的共鸣,然后引导他们关怀家庭,关怀父母。
从而激发同学关注和参与社会生活的热忱,培育他们作为家庭一员的责任感,挂念他们形成敬重别人、关怀别人、珍惜生命、珍惜幸福的人生态度。
三教学目标1 学问与技能复习围绕我的母亲的发生的几件事和母亲的品性;教学过程中,通过一些身边事例的介绍,培育同学明辨是非的力量;利用换位思考的方法,培育同学学会关怀他人,能长在他人的立场上考虑问题,替他人着想;培育同学搜集整理资料的力量。
2 语文思考通过放录音,开展同学的抽象思维转化为形象思维的力量;丰富对世界的生疏,培育同学明辨是非的力量;经受了由探究、感悟不理解母亲到理解母亲及换位思考的过程,培育了同学责任感和换位思考的力量;培育了同学回忆、重新整理思路、组织语言和有条理表达的力量;捕获生活中有用信息的力量。
3 解决问题能有家庭责任感和关怀他人意识;形成换位思考变换思想和方法解决问题的策略,体验别人的感受,并通过理解感悟学会换位思考;通过学会评价他人和回忆自己的做法的过程,初步形成评价与反思的意识。
4 情感与态度让同学感受亲情,激起心灵的共鸣,然后引导他们关怀家庭,关怀父母。
从而激发同学关注和参与社会生活的热忱,培育他们作为家庭一员的责任感,挂念他们形成敬重别人、关怀别人、珍惜生命、珍惜幸福的人生态度。
四教学重点复习围绕我的母亲的发生的几件事和母亲的品性,培育他们家庭责任感。
八年级语文《我的母亲》教案
教案:《我的母亲》一、教材分析本节课以一篇由纸山石井所作的《我的母亲》为教学材料。
通过本文,学生可以了解到一个懂得爱和关心的母亲的形象,感受到母爱的无私和伟大。
同时,通过学习本文,学生可以学会运用形容词和描写手法来写好一篇描写人的文章。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初步领悟文章主旨,掌握在写作描写人时使用形容词和描写手法。
过程与方法:学生能运用阅读、分析、思考的方法进行文章学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文章的学习,学生增强对母亲的尊敬和感恩之情。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领悟文章主旨,掌握在写作描写人时使用形容词和描写手法。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写作素养。
四、教学步骤Step 1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问问题导入新课:你们印象中的母亲是什么样的?她们平时的工作是什么?你们平时是否满足她们的要求呢?Step 2 预习导学教师提问:大家预习了《我的母亲》这篇文章吗?请谈谈你们在阅读过程中的感受和收获。
Step 3 文本解读1.教师通过阅读和解读文章,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
2.学生可以选择积极发言,讨论提出自己对文章的理解。
Step 4 重点阅读1.教师同学们一同阅读《我的母亲》这篇文章,并引导学生体会文章中蕴含的母亲的爱和关怀。
2.教师鼓励学生提出具体的描写母亲的词句和段落,并共同完成课文的分析。
Step 5 形容词的应用1.教师提问:文章中有哪些词句和段落的描写让你感受到了母亲的关怀和爱?2.学生会提到形容词,教师会进一步解释形容词的使用和作用。
Step 6 描写手法的运用1.教师以课文中运用的描写手法为例,让学生了解描写手法在文章中的重要作用。
2.教师和学生共同分析、讨论描写手法在课文中的表现形式及其作用。
Step 7 写作指导1.给学生时间写一篇《我心目中的母亲》的作文,要求学生尽量运用形容词和描写手法。
2.学生互相交流作文,并归纳出好的表达方式。
五、教学延伸1.教师鼓励学生关爱家人,感恩母爱,并引导学生写一封感谢母亲的信。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我的母亲》胡适 (第二课时)
教学重点 理解母亲的人格魅力,感受作者对 母亲的挚爱深情。 教学难点 理解文章中关键语句的含义,品味 细腻、真挚、深沉的语言。
我的母亲(第二课时)
作者 胡适
学习目标 1、精读课文,能说出母亲的典范 事迹及母亲的人格魅力。 2、知道母亲为人处世对作者的深 远影响;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挚爱深情。 3、联系自身的生活经验,再次 体会母爱的无私与伟大。 益智中学 八年级 刘英
学习这篇课文在受到人生教育和启迪的同时能够从中感受到质朴自然平实中含有真挚的情感既表现了自传的语体特点又体现了作者的人格特征
我的母亲(第二课时)
作者 胡适
课程分析
本文是著名学者胡适自传——《四十自 述》中的一个章节。作者叙述了母亲对自己 人生成长所产生的深远影响,向我们再现了 中国传统社会的“母亲”形象。学习这篇课 文,在受到人生教育和启迪的同时,能够从 中感受到质朴自然,平实中含有真挚的情感, 既表现了自传的语体特点,又体现了作者的 人格特征。
要求:独立完成(5分钟),然后小组讨论 (2分钟),选代表发言(4分钟),后发言的可 以补充、纠正,但不能重复。
(注:运用发散思维各抒己见,意思对即可。)
三、迁移运用 加深认识
(一)由老师(或者随堂抽一名学生)扮演“小 记者”,对同学进行采访提问,问题设计如下:
1、父母记得你的生日吗?为你庆祝吗? 2、你记得父母的生日吗? 3、你知道父亲节是哪一天吗? 4、你知道母亲节是哪一天吗? 5、平日你在家里帮父母做家务吗? 要求:同学们认真扮演角色,参与答题(5分钟),使
一、精读课文 感知人物
(一)请同学们仔细阅读课文4-13自然 段,完成以下问题,并把结
2、用简洁的语言说说母亲是一个怎样 的人? 要求:先独立完成(7分钟),然后小组 讨论并写出结果(5分钟),选代表发言(5 分钟),后发言的可以补充纠正但不能重复。
第2课《我的母亲》教学参考(人教新课标初二下)3doc初中语文
第2课《我的母亲》教学参考(人教新课标初二下)3doc初中语文胡适自幼失去父亲,又值家道中落,母亲在逆境中担起生活的重担。
胡母之因此能在困难难耐的家境中,任劳任怨,穷当益坚,确实是因为她心中有着美好的期望,亲小孩是她生命支撑的动力和源泉。
胡适在«四十自述»中深情地讲:〝我母亲23岁就做了寡妇,从此以后,又过了23年。
这23年的生活真是十分痛楚的生活,只因为还有我这一点骨血,她含辛茹苦,把全副期望寄予在我的渺茫不可知的今后,这一点期望难道使她挣扎着活了23年。
〞胡适的父亲胡传1841-1895,徽州绩溪县上庄村人。
徽州多山薄田,全年的农产品只足3个月的食粮。
为着生存和进展,徽州人多是爬山涉水,外出谋生。
一样十三四岁的男子便要走出山村,远足旅程,学做生意。
他们身上并没带多少盘缠,只是必备一只蓝土布口袋,内装几只烤饼,途中夜宿时,就着店内炉火,烤热后咀嚼,权当一餐;至于住宿,那么捡最廉价的客栈,将就一晚。
胡适成名后常向人炫耀徽州烤饼,称它为〝国宝〞,事实上,他在那个地点推崇的是徽州人那种如牛负重、克勤克俭的精神。
胡适的祖上便是如此走入十里洋场的上海,并世代在川沙经营茶叶生意。
每逢春茶上市,店内的大人们多回山区收购茶叶,因此,店中商务便由胡传一人治理,他年轻聪慧,经营有方,专门得店内长辈信任和喜爱。
徽商有重商重学的传统,胡传好学上进,也以科举取仕为职志。
24岁那年,他做了秀才郎,自觉中意洋洋,但是,后来的科举路途专门不顺畅,〝屡踬省试,数荐不售〞。
他在就学读书时,尤为注意舆地之学,对中国的边疆地理颇有研究。
1881年,他孤身简装游历东三省防地,饥烘干粮,渴那么凿冰,一路观看地势,改正旧地图讹误,专门得驻守东北的清廷大员吴大澄的青睐,表示,〝边荒数千里无人烟,子孤身难以游历,可留我营,徐图之〞。
这是胡传初获的朝廷任命,后来,又在广东、河南、江苏、台湾等处充任幕僚或地点官佐,最后官至台东直隶州知州,兼统镇海后军,领三品衔,是台东地点的最高军政长官。
八年级语文人教版下册胡适《我的母亲》教案
胡适《我的母亲》教案教学过程:导入:朗读散文:《母亲》世上有一部永远写不完的书,那便是母亲……母亲肖复兴世上有一部永远写不完的书,那便是母亲……那一年,我的生母突然去世.我不到八岁,弟弟才三岁多一点儿,我俩朝爸爸哭着闹着要妈妈。
爸爸办完丧事,自己回了一趟老家。
他回来的时候,给我们带回来了她,后面还跟着一个小姑娘。
爸爸指着她,对我和弟弟说:“来,叫妈妈!”弟弟吓得躲在我身后,我噘着小嘴,任爸爸怎么说就是不吭声。
“不叫就不叫吧!”她说着,伸出手要摸摸我的头,我扭着脖子闪开.说就是不让她摸。
望着这陌生的娘儿俩,我首先想起了那无数人唱过的凄凉小调:“小白菜呀,地里黄呀,两三岁呀,没有娘呀……”我不知道那时是一种什么心绪,总是忐忑不安地偷偷看她和她的女儿。
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从来不喊她妈妈,学校开家长会,我硬是把她堵在门口,对同学说:“这不是我妈。
”有一天,我把妈妈生前的照片翻出来挂在家里最醒目的地方。
以此向后娘示威,怪了,她不但不生气,而且常常踩着凳子上去擦照片上的灰尘。
有一次,她正擦着,我突然向她大声喊着:“你别碰我的妈妈。
”好几次夜里,我听见爸爸在和她商量:“把照片取下来吧!”而她总是说:“不碍事儿。
挂着吧!”头一次我对她产生了一种说不出的好感,但我还是不愿叫她妈妈。
孩子没有一个是省油的灯,大人的心操不完。
我们大院有块平坦、宽敞的水泥空场。
那是我们孩子的乐园。
我们没事便到那儿踢球、跳皮筋,或者漫无目的地疯跑:一天上午,我被一辆突如其来的自行车撞倒.重重地摔在水泥地上,立刻晕了过去:等我醒来的时候,已经躺在医院里了.大夫告诉我:“多亏了你妈呀!她一直背着你跑来的,生怕你留下后遗症,长大了可得好好孝顺她呀……”她站在一边不说话,看我醒过来便伏下身摸摸我的后脑勺,又摸摸我的肚子。
我不知怎么搞的,第一次在她面前流泪了。
“还疼”她立刻紧张地问我。
我摇摇头,眼泪却止不住。
“不疼就好,没事就好!”回家的时候,天已经全黑了。
内蒙古包头市达茂旗百灵庙第二中学八年级语文下册 2 我的母亲导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
我的母亲小组姓名学习目标-学习目标目标:1、掌握胡适的有关知识,识记重点字词。
2、学会概括事件,体会这些具体事件对表现人物性格和品质的作用,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3、揣摩语言,学会运用细节描写刻画人物性格的方法。
4、感受母爱的至高无上,体会母爱这种博大的情怀。
了解中国传统的母亲形象,了解“母亲”为人处世对作者的影响。
课前预习:1、文体知识:这篇文章是作者中年(40岁)时对自己人生历程的一段回顾,写了自己童年至少年时代如何在母亲的严格要求和深情关爱下成长的几件事。
它的体裁是传记。
传记是一种常见的文学形式。
主要记述人物的生平事迹。
传记一般由他人记述,亦有自述生平者,称"自传"。
传记大体分两大类:一类是以记述翔实史事为主的史传或一般纪传文字;另一类属文学范围,传记作者在记述传主事迹过程中,可能会渗透自己的某些情感、想象或者推断,但和小说不同,传记一般不虚构,纪实性是传记的基本要求。
2、作者:胡适(1891~1962),现代、,字适之,安徽绩溪人。
幼年在私塾学习,14岁到上海求学,1910年赴美留学,1917年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获哲学博士学位,同年7月回国。
曾提倡文学改革,为新文化运动的著名人物。
曾任北京大学教授、校长,国民党政府驻美国大使等职务。
其代表作有《文学改良刍议》、诗集《》、《胡适文存》等。
3、资料拓展:胡适的母亲冯顺弟是旧社会传统的“母亲形象”。
她23岁守寡,一直守了23年,受尽了人生的痛苦和折磨。
而最大的痛苦莫过于许多亲人相继死去。
为了她唯一的儿子胡适,她含辛茹苦,把全部希望寄托在儿子身上,她忍受一切,挣扎着熬过了23年。
她宁可自己遭受困窘,也要供胡适读书,她处处为儿子设想,是一位注重智力投资的开明的母亲。
1918年11月,她历尽寡居的艰辛,离开了人世。
4、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 .眼yì()广mò()xī()戏责罚()气量()管束( )péi ()罪羞kuì()抽tì()chóu()备mó()画宽shù ( ) 绰( )号佃( )户侮( )辱文绉绉( )合作探究:(一)1、课文写了母亲哪几件事?这些事情突出母亲的什么品性?2、作者说"受到了母亲极大的影响",表现在哪几方面?3、课文标题为“我的母亲”,而前三段只有一句提及母亲,似与主题无关,为什么?4、作者主要写母亲是他的恩师,为什么除了写母亲怎样训导之外,还用更多的笔墨写他与家人相处的情景?(二)本文善用细节描写刻画人物、表达感情?时对以下细节作批注。
初二语文下册《我的母亲》教案及反思模板
初二语文下册《我的母亲》教案及反思模板一、教学目标1.了解和理解《我的母亲》这篇课文的主题和情感。
2.熟悉课文的基本内容,并学会分析七个段落的写作技巧。
3.能够正确表达对母亲的感激和爱意,并能用适当的语言描述母爱的伟大和深情。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1.分析课文的写作技巧,包括描写、对比和抒情等手法。
2.制作反思模板,帮助学生思考和记录自己对母亲的感激和爱意。
难点1.理解课文中的比喻和隐喻等修辞手法。
2.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并用恰当的语言描述母爱的伟大。
三、教学准备1.课文《我的母亲》的复印件。
2.反思模板的制作准备。
四、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5分钟)在黑板上写下标题《我的母亲》,并和学生一起讨论母亲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
激发学生对母爱的思考和表达。
第二步:课文导读(10分钟)1.让学生快速浏览全文,感受课文的整体氛围和情感。
2.合读课文,依次学习每一段,理解每一段的组织结构和写作手法。
第三步:分析课文(25分钟)1.将课文分为七个段落,让学生小组合作,分析每一段的写作技巧,并记录在白纸上。
2.合班讨论,让每个小组依次汇报他们的分析结果,和其他小组交流。
第四步:情感表达(30分钟)1.引导学生用课文中的细节描写,描述母亲的形象和付出。
2.设计一些情感表达的练习题,让学生练习用恰当的语言表达对母亲的感激和爱意。
第五步:反思模板制作(30分钟)1.介绍反思模板的概念和作用,并给学生提供制作模板的材料。
2.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作属于自己的反思模板。
3.学生互相交流和分享自己的反思模板,寻找灵感和共同点。
第六步:作业布置(5分钟)要求学生完成自己的反思模板,并写一篇400字左右的文章,表达对母亲的感激和爱意。
五、教学反思本次教学中,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情感表达能力得到了提高。
反思模板的制作活动,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力。
不过,为了更好地巩固课文知识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下节课需要适当安排一些写作练习和交流活动。
八年级下册人教版语文 第2课《我的母亲》
整体感知
1、文章围绕母亲写了哪些事?这些事分别表 现了母亲怎样的性格? 2、勾画出文中揭示母亲品性的语文。用 “母亲是一个________的人”组织句式评 价母亲的形象。 从中可以看出我对母亲怀有怎样的感情?
研读课文
1、母亲的为人处世对作者有哪些 影响?文中哪些地方体现出来。
问题探究
1、课文标题为“我的母亲”,而文章前三 段只有一句提及母亲,这是为什么? 为写母亲起到很好的铺垫作用,而且与文 末呼应。 2、作者主要写母亲是他的恩师,为什么还 用了更多的笔墨写她与家人的相处情景? 体现母亲平时的待人接物及对我潜移默化 的教育和影响。言传+身教
用“不能不”双重否定,表达了作 者对“打了一点底子”的肯定,但又有 主观认为之意,这样既表明了态度,又 不显得断然和绝对。
研读赏析
⒉在这广漠的人海里独自混了二十 多年,没有一个人管束过我。
表现了作者谦逊的态度。 表达了作者远离母亲之后对母亲的怀想; 说明了母亲给“我”的教益是多么大。
研读赏析
⒊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 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 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 谢我的慈母。 表现了作者不溢美、不自夸的品格,同时 也非常符合自传的语体特点。
理清文章的结构
第一部分(1~4):写自己童年的身体、性格 特点,同时表达了对童年往事的追念 和惋惜之情。 第二部分(5~12):回忆母亲三个方面的事情。 第一层:母亲对我的管教。 第二层:母亲作为当家后母处理家庭 的难事和矛盾。 第三层:母亲如何对待他人对自己人 格上的侮辱。
第三部分(13):写母亲对自己深远得影响。
事情.
仿句练习
母亲是疲惫时的一杯龙井,当你倦怠无 力时,雅淡的馨香和纯美使你神清气爽; 母亲是冬夜里的一床棉被,当你瑟瑟发 抖时,贴心的呵护和温暖使你安然入睡; 母亲是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母亲是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老舍我的母亲公开课教案优秀3篇
老舍我的母亲公开课教案优秀3篇老舍《我的母亲》公开课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A、识记有关老舍文学常识B、了解记叙文可刻画人物,表达情感的方式方法。
2、情感目标:体会作者对母亲的热爱、赞颂、感激和怀念之情。
3、阅读目标:体味作者朴实自然的语言风格。
教学重点难点:学习课文自然朴素又充满感情的语言风格。
教学内容与步骤:导入,母亲是我们出生以后最先接触到的亲人,母亲是我们在这个世界上的第一任老师。
我们曾经学习过朱自清先生写的《背影》,今天让我们大家再来学习一片描写母亲,母爱,以及母子亲情的文章。
老舍先生的《我的母亲》。
第一部分,介绍作者。
首先我们来介绍一下这篇课文的作者,著名作家老舍先生。
我们在过往的学习中已经学习过老舍先生的文章,那位同学能够将你所了解的关于老舍的信息说出来与大家分享一下呢?(教师引导学生回忆有关老舍的文学常识。
)学生回答,两名同学相互补充完成,教师最后整理,帮助学生记忆。
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正红旗。
出生于北京一个贫穷的满族家庭,幼年家庭贫困。
19一三年近北京师范学校学习,1930年回国,先后在济南齐鲁大学,青岛山东大学任教。
我们曾经学习的写景抒情散文《济南的冬天》就是创作于老舍先生在济南任教期间。
老舍先生在英国游学时,写出了他的英伦三长篇《老张的哲学》、《赵子曰》、《二马》、著名长篇小说有《离婚》《四世同堂》《骆驼祥子》等、著名话剧作品《茶馆》《龙须沟》,老舍先生因其在文学方面的卓越贡献,被誉为“人民艺术家”。
第二部分,讲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找出文章中表明时间顺序的句子。
提问学生,找出表示时间顺序的句子。
两到三位同学补充完整。
提示学生发现本文的记叙顺序——时间顺序。
2、读完全文,同学们又没有被这样一位母亲的行为所感动呢?思考一下稳中写了怎样的一位母亲,结合文中的例子,小组讨论总结出母亲的优秀品质。
A勤劳、吃苦——3自然段B热情好客——10自然段C贫而乐施——随份子等D善良隐忍——对姑母的态度E乐于助人——11自然段F坚强——一三自然段3、文中写到这样一位坚强的母亲,在面对自己的子女的时候,却曾经留下了四滴眼泪。
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第二课胡适的《我的母亲》教案)
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第二课胡适的《我的母亲》教案设计者:山东省昌乐县红河镇中学孙海萍刘曰贞教案背景1,面向学生:中学 2,学科:初二语文 3,课时:1教材分析《我的母亲》是新人民教育出版社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的第二课。
八年级学生已经能学会基本的概括能力,能够领会课文中关于母爱的事件,加上他们数十年的生活经验,只要他们能按要求去认真搜集相关资料,并加以体会,在指导、感悟、交流中就能体会母爱及其内涵。
教学目标:1.识记理解并积累文中的生字词;理解文意,概括文中母亲形象,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深厚感情(重点)2.从母亲的言行入手,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内容,体会叙事性作品的文体特征。
3.联系生活体验,体会母亲对自己的关爱,培养孝敬母亲的情感。
(重点)突破重点难点的设想:学生提前预习课文,并阅读有关胡适作品;老师适当引导并设计相关的环节加深学生对母爱的理解,从情感上拉近作者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教学准备:学生:(1)、按照导学案预习课文,并阅读相关作品;准备歌颂母亲的资料(诗、词、画、歌曲等)(2)、事先跟家长联系,请家长和学生聊聊天,让学生整理好聊天内容,并记录下来。
(3)、学生准备一份送给母亲的小礼物,要求必须是自己亲手做的。
教师:教师认真备课,认真设计教学流程;查阅相关资料,掌握自传体的语体特点,并了解胡适与胡适母亲冯顺弟的相关资料;准备课件准备好与母亲有关的音乐作品,作为背景音乐贯穿整个活动;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从初中阶段看,是个最难管的时间段,学生自由而且叛逆,往往跟家人难以顺畅的沟通,父母跟子女之间有隔阂,对父母的爱难以深入的体会,感恩意识差教学流程:导学设计:1.读课文一至二遍,了解大意,勾画生字词并识记,了解作者。
将你认为是重点的字词写在下面空格内将你了解的作者情况整理在下面2.再读课文,概括有关母亲的事件并体味母亲是个怎样的人有关母亲的事件,你概括出来的有哪些?相信自己,你一定行3.思索生活中你与母亲交往的细节并整理,最好付诸文字活动设计导语设计:背景音乐百度mp3搜索配乐:《秋日私语》/data2/music/5970609/5970609.mp3?xco de=df3ae02cfd6091089e17a9d95288ce1e&mid=0.03819652365668用感人的画面和深情的音乐把学生思想引入特定的情境中。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八年级下册第2课《我的母亲》PPT 人教版2011·2015年12月第7次印刷
整体把握:人物·主旨
1、标注13个自然段,听课文朗读,按照老 师的提示把课文断成三部分。 提示:文章开头追忆了九岁之前的若干 生活片断。 (1-3)接下来写了母亲对我的 (4-12)最后 管教和与家人相处的五件事。 (13) 写了母亲的言传身教对我的深远影响。 析:4节“但这九年的生活……的训练。” ——承上小结,启下引出母亲 13节“我在我母亲的教训……极大极 深的影响。” ——启下过渡
五件事
3、随堂练习 根据上述我们对母亲的品性的了解, 请你从课文中找出一句话来概括母亲最严,她是慈 母兼任严父。”——母亲形象特点
4、母亲的为人和对我的严格管教对我以 后的人生之路 有很大影响。 看下面一段 视频,品读 第三部分, 找找母亲对 我的影响表 现在哪些地 方?
检查字词预习
据释义写出词语并给蓝色字注音
1、处罚。 责罚 2、指才识和品德的高低;指能容纳不 同意见的度量。 气量 3、责问。质 zhì问 4、广大空旷。广漠 mò 5、加以约束,使不越轨。管束 shù 6、宽容饶恕。宽恕
7、形容人的谈吐、举止文雅的样子。 文绉绉 zhōu 翳 yì 8、眼睛角膜病变后留下的疤痕。 9、旧时称祖父的妾。 庶 shù 祖母 10、这里指卑劣、不道德的意思。下流 11、游荡无赖之徒。浪人 12、形容因急躁、害羞等脸上发红的样 子。 面红耳赤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八年级下册 2011人教版·2015年12月第7次印刷
自传
胡 适
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区第五中学·真情语文工作室·张同平
以“诗歌中的母爱”导入
上课前,请同学吟诵孟郊的《游子吟》
这是“诗歌 中的母爱”。 今天我们要 学习的《我 的母亲》是 一篇自传中 的母爱之作。
1、了解全文写了母亲几件事,突出了母亲 哪些品质,对我有哪些影响。(阅读目标, 重点,涉及练习一、三) 2、了解自传体的语体特点:质朴自然、平 实语言中蕴含着深厚的感情,且注意分寸。 (写作目标,难点,涉及练习二) 3、体会母亲教子的苦心和意义,体会作者 对母亲的崇敬和感激之情。从而培养自已 对母亲及家人的感念之情。(德育目标, 涉及练习三)
我的母亲教案(优秀3篇)
我的母亲教案(优秀3篇)《我的母亲》教案篇一一、前期准备(一)教材分析《我的母亲》是新课标人教版实验教材《语文》(八年级下册)一单元第二课。
原文选自《胡适自传》,标题是编者加的。
它的体裁是传记,堪称文学的传记,传记的文学,既可供胡适研究者参考,具有史料价值,也可供文学爱好者欣赏、阅读,具有文学价值。
文章内容翔实,饱含感情,既写出了母亲含辛茹苦教子成龙的追求,又写出在大家庭环境中作为后母维持家庭关系的不容易,表达了爱子对母亲的深深敬意和绵绵无尽的怀念。
作者把自己的成长与母亲的教育紧紧联系在一起,着重写出母亲对自己的“做人的训练”,对自己少年时代乃至一生的重大影响,由此表达自己对母亲的理解与感激。
从胡适一生的奋斗与追求,从他在学术史上的地位与成就来看,母亲对他的影响是功不可没的。
因此,教学本文应该从宏观上确立把握好重点,解决好难点,同时还要注意拓展学生的视野,感悟胡适及其作品所包含的人文内涵。
(二)教学设想鉴于上述思考,本文教学时应从三个角度展开,也就是分三个环节进行:一个环节,远处看课文,读标题,了解作者,对课文及作者作一般性的了解。
第二个环节,立足课文,感知内容,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这是本文的教学重点所在,为训练语文能力打下扎实的基础。
熟读全文,理解母亲对“我”的做人训练,感受作者对母亲的感情,成为本文的重点。
第三个环节,立足课文向外看,拓展视野,增长见识,丰富语文素养。
这三个环节的安排由易到难,由课文向课外拓展,主次分明,重点突出。
一个环节的设置,意在让学生从比较中了解本文在内容与写作方面的特点。
第三环节是在第二环节进行语文能力训练的基础上完成的,由胡适的作品延伸到他的学术成就,由他对母亲的感情延及他的文化观。
(三)教学准备学好本文,需要学生做好如下准备工作:一,搜集自己熟悉的抒写母亲的诗文或歌曲,把握其主要内容;第二,查找资料,初步了解胡适及其他的家庭情况。
教师课前需要阅读《胡适自传》,或者其中的《九年的家乡教育》和《先母行述》两篇,感悟母亲对儿子的深深关爱,以及胡适对母亲那种“生未能养,病未能侍,毕世劬劳未能丝毫分任,生死永诀乃亦未能一面”的哀痛之情。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人教版下册:02《我的母亲》第二课时教案
五、总结反思
课文记叙了我小时侯九年里的生活,回忆了母亲对我的教育和母亲与家人的和睦相处,字里行间全是对母亲的感激之情。文章通过具体的事例,展示了母亲对我的爱和母亲善良、宽容、有刚气的性格特征。文章语言朴实,自然而又蕴涵着真挚的感情,这一点我们在写作中应该好好借鉴,我们也应通过具体的事例来塑造人物形象和表现人物性格的方法,用我们的真感情,用笔表达对父母、朋友的爱和感激。
小结:枯燥无味、没有乐趣,不快乐,传统教育方式约束了我的发展。
2.这些段落写作者的性格特点和童年生活,一方面写出自己童年的爱好、快乐,另一方面也写出儿童好玩的天性;既写出童年的单调和失落,也写出环境与教育对人性格形成所起的作用。总的来说,作者童年生活,除了看书之外,是贫乏的,是有缺憾的,正是在这一背景下,母亲给我的一点做人的训练和教诲,这不仅珍贵,让我永铭于心,而且与文末相呼应。另一个原因是,这篇文章选自《四十自述》,写母亲的同时也是写自己人生成长道路上的一段经历,或者说,是把母亲作为人生道路上的第一位恩师来写的,所以开头写了较多自己童年的经历。
一
复习旧课
1、学生听写词语。
2、听写后检查。
明确目标
二、学生速读课文,思考讨论教师出示的问题,并交流学习成果。然后观看多媒体,明确答案
多媒体幻灯片出示问题答案
明确:
1、不曾养成活泼游戏的习惯;
文绉绉的
大人们鼓励我装成先生的样子
除了一次演文角儿,不曾享受过儿童游戏的快乐
喜欢看书
只学得了读书、写字;
反对我学吹笙、吹笛、不允许我画画
通过这个问题让学生明白,对爱我们的父母应多些理解和体谅。我们应有一颗感激的心,并好好珍惜身边的亲人和朋友。
三、展示交流
多媒体幻灯片出示问题
初二下学期语文《我的母亲》教案及反思
初二下学期语文《我的母亲》教案及反思一、教学目标通过学习《我的母亲》,使学生了解到母爱的伟大和无私,培养学生对母亲的尊重和感激之情。
同时,通过深入理解课文内涵,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1.理解和分析母亲的形象和母爱的含义;2.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语法。
难点1.能够准确表达对母亲的感激之情;2.能够从文中找出关键信息,理解作者的立意。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谈论母亲的形象和母爱的含义,激发学生对母亲的思考。
老师可以提出以下问题:•你认为母亲是怎样的一个人?•你觉得母爱有什么特点和意义?2. 阅读课文(20分钟)•让学生先自主阅读《我的母亲》课文;•学生可以在阅读过程中标记重要内容、生词和不理解的地方。
3. 讲解课文(15分钟)•教师对课文进行逐段解析,并解释生词和核心语法;•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课文中作者的表达技巧和立意。
4. 小组讨论(15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共同讨论课文中母亲形象的特点和作者的写作意图;•要求学生以自己的语言描述母亲形象和母爱的内涵,取得共识。
5. 母亲的表彰(10分钟)•鼓励学生亲自表彰自己的母亲,可以是文字、图片或音频等形式;•学生可以自由选择表达方式,但需要以诚挚和感激的态度写出来。
6. 课堂讲评(10分钟)•邀请学生把自己的表彰作品分享给全班;•对于每个学生的作品,要进行点评和评价,给予鼓励和肯定。
四、教学反思《我的母亲》这篇课文通过生动细腻的描写,把母亲塑造得很形象,给我们展示了母爱的伟大和无私。
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表现出对母亲的感激之情。
但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首先,由于课文长度较长,有些学生在理解上遇到一些困难。
下一次教学中,可以采取分段阅读的方式,逐段进行讲解和讨论,更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和掌握。
其次,学生的表彰作品表达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
有些学生的表彰作品过于简单,缺乏深入描述母亲的优点。
因此,在下一次教学中,可以提供一些表彰的模板和指导,帮助学生更好地表达。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一单元 阅读 2 我的母亲》研讨课教案_23
《我的母亲》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理解文章内容,体会母亲的品性及为人处世对作者的影响。
2、学习运用具体事例表现人物品格特点的写法。
3、感受作者对母亲无限的热爱和怀念之情。
过程与方法:在反复朗读中感悟,在合作交流中思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母亲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1、理解文章内容,体会母亲的品性及为人处世对作者的影响。
2、感受作者对母亲无限的热爱和怀念之情。
【教学难点】学习运用具体事例表现人物品格特点的写法。
教学方法:任务驱动法、点拨法。
学法: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相结合。
课前准备:布置学生查找胡适先生的资料,反复朗读课文结合课后的“研讨与练习”给课文作批注。
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激活思维,导入新课同学们,母亲是我们人生的第一位老师,我们的母亲未必是伟大的教育家,未必是著名的学者,但是当我们回顾自己所走过的道路时,会发现母亲是那样伟大,是那样可爱。
胡适先生多年以后,把深情的目光投向母亲,用朴实的文字表达了对母亲深切的怀念。
今天我们读读这些文字,了解这位学者少年成长的历程,也许对你会有许多启迪。
板书课题:《我的母亲》二、出示教学目标1、理解文章的思路和主要内容。
2、感受作者对母亲无限的热爱和怀念之情。
3、理解作者的童年对表现母亲的作用。
三、展示课前自学成果说说你自学会了哪些知识,查找了哪些知识,向同学们展示你搜集的作者简介及其他资料。
1、简介作者胡适(1891~1962),现代作家、学者,字适之,安徽绩溪人,新诗的倡导者和实践者,中国白话文的倡导者,新文化运动的开拓者,荣获35项美国博士桂冠的中国大学者。
1917年发表《文学改良诌议》,1920年创作第一部新诗集《尝试集》。
2、了解背景胡适的母亲冯顺弟是旧社会传统的“母亲形象”。
她23岁守寡,受尽了人生的痛苦和折磨之后,于46岁死去。
冯顺弟宁可自己遭受困窘,也要供胡适读书,她处处为儿子着想,是一位注重智力投资的开明母亲。
胡适自幼失去了父亲,母亲用那瘦弱的身躯撑起了整个家。
最新审定部编本八年级语文上册《回忆我的母亲》2教学设计(精品教案)
《我的母亲》教学设计【教材分析】胡适的《我的母亲》是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二课,原文选自《胡适自传》,它的体裁是传记。
这个单元的专题是“人生轨迹”,选编的课文有的是回忆录,有的是传记,讲述的是作者一段难忘的人历程,都是属于记叙类文章。
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是在八年级上册的基础上继续了解叙事作品的特点,注意品味含义丰富的语句。
通过本课的学习,可以让学生对增强社会人生的体悟与观察,感受人间的关爱与温情。
另外,文章语言极其自然、质朴,但又含意丰富,值得学生细细品味学习。
同时本单元语文综合实践《献给母亲的歌》也是这篇课文向课外的延伸。
【教学设想】本着新课程“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学生的主体性的理念,本课教学应帮助学生走进作者的内心,通过与作者的思想碰撞,体会字里行间流露出来的真情。
另外,通过学习此文,除可以引导学生感受作者对母亲的深厚感情外,让学生回忆与母亲之间的感人事件,唤起他们对母亲的理解与热爱之情。
通过以上分析,本课设计教学目标如下:【教学目的】1.理解文意概括、提炼文中的母亲形象,从文章所写的具体事件中概括出母亲的品性、特点2.了解胡适及其母亲身上代表的文化意义【教学重点、难点】1.理解母亲对“我”的做人训练,感受作者对母亲的感情2.理解文章中关键语句的含义第一课时课前作文展示一、导入:母亲的笑容,是世界上最和煦的春风;母亲的皱纹,是艰辛岁月里风霜雪雨的刻痕;母亲的汗水和眼泪,是世界上最名贵的珍珠;而母亲的画像,是勇敢和坚韧的象征古往今来,有无数文人墨客抒写了他们所感受到的温情似水的母爱,胡适先生回顾自己所走过的道路,把深情的目光投向母亲,用朴实的文字表达了对母亲深切的怀念。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我的母亲》一文,感受伟大而又温馨的母爱,同时,了解这位学者少年成长的历程,也许对你会有许多启迪二、作者简介:胡适(1891~1962),现代作家、学者,字适之,安徽绩溪人新诗的倡导者和实践者,中国白话文的倡导者,新文化运动的开拓者,荣获35项美国博士桂冠的中国大学者1917年发表《文学改良诌议》1920年创作第一部新诗集《尝试集》(出示课件)三、检查预习:1、给下面加点字注音文绉绉..(zhōu) 绰.号(chuò) 庶.祖母(shù) 吹笙.(shēng)摹.画(mó) 眼翳.(yì) 舔.去(tiǎn) 侮辱.(wǔ)2、解释下列词语管束:加以约束,使不越轨气量:指才识和品德的高低;指能容纳不同意见的度量文绉绉:形容人谈吐、举止文雅的样子面红耳赤:形容因急躁、害羞等脸上发红的样子四、阅读课文,整体感知快速阅读课文默读提示及要求:1、抓住关键句、段并划记2、注意字词,读准字音,辨清字形3、读完后,用一句话总结全文4、理清文章结构明确:文章开头主要忆述了作者九岁之前的若干生活片断接下来作者采用情随事现的记叙方法,详略得当地回忆母亲对“我”的教诲目的、方法和态度再接下来写母亲和家人相处的情况五、学习课文内容1、思考:(1)请用一句话概括母亲的形象特点(出示课件)明确:“我母亲管束我最严,她是慈母兼任严父”(2)为什么说她又是“严父”?明确:插入胡适家庭背景资料介绍(出示课件)胡适:安徽省绩溪县上庄人生于一个官僚地主兼商人家庭其父胡铁花系清末贡生,母亲冯顺弟(续弦)比其父小30岁,是一乡村良家女子胡适三岁时,父亲即病故23岁的寡母做了乡村大家族的主母,对惟一的儿子悉心教育,遵夫嘱“令他读书”,终于把胡适培养成材胡适三岁随母在上庄接受教育,13岁离开母亲赴上海求学1917年,19岁的他考取庚子赔款官费赴美留学1917年7月学成回国,被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聘为教授从这些文字中,我们可以看出胡适的母亲含辛茹苦教子成龙的追求从胡适一生的追求与奋斗来看,其母对他产生了巨大、深刻、无以替代的影响胡适母亲对胡适既是慈母兼严父,又是“恩师”兼“严师”她从不溺爱孩子1910年,即胡适19岁时赴美,母亲对他的影响是功不可没的那么,1.本文着重写了母亲的哪几件事情呢?请大家分四人小组讨论(请说说这些事情分别反映了母亲怎样的品性请尽量用文中的词语回答)2. 作者对母亲怀有怎样的感情?师生共同明确,板书:早训、催上早学严厉重罚、舔病眼慈爱债主要债,不骂,不露怒色仁慈、温和感谢受气,忍耐、悲哭气量大、性子好听了五叔的牢骚话,质问刚气,不受人格侮辱概括地说,写了母亲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对我的管教;二是作为当家的后母如何处理家庭的难事和矛盾;三是如何对待他人对自己的人格侮辱通过写这些事,表现母亲以下品性:她是一位恩师,对我谆谆教诲,对我要求严格,却从不拿孩子出气,气量大,性情好,事事留心,事事格外容忍;待人仁慈、温和,从来没有一句伤人感情的话通过具体的事例可以很好的塑造人物形象,表现人物的品格特征2. 作者对母亲怀有怎样的感情?文章表达了对母亲的深切怀念和敬爱之情3、根据我们刚才的阅读,我们可以很清楚地把本文的提纲列出来(一)介绍我的小时侯的情况(二.)回忆我的母亲(三.)感谢母亲,总结全文六、小结这是一首质朴动人的对母亲的赞歌,作者怀着深深的敬意和爱戴,记下了自己的母亲这可亲可敬的美好形象,唱出了一支深情的颂歌,“爱”的感情贯穿全文七、布置作业:研讨与练习一第二课时课前作文展示一、复习旧课听写词语:管束责罚气量广漠质问宽恕文绉绉二、合作探究1、课文标题为“我的母亲”,而文章前三段只有一句提及母亲,其内容似与“母亲”无关,这是为什么?文章前三段写作者的性格特点和童年生活,既写了童年生活的单调和失落,也写出环境与教育对一个人性格的养成所起的奠基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我的母亲》
教学设计附件:
附件(一)《我的母亲》问题导读---评价单
姓名班级设计者
学海导航:
作者介绍:胡适(1891—1962.) 字适之,安徽绩溪人,生于上海。
幼年在故乡家塾读书,1904年随兄到上海,先后进梅溪学堂、澄衷学堂,1906年考入中国公学。
1910年赴美留学,先入康奈尔大学农科,1912年转文学院,修哲学、文学。
1915年人哥伦比亚大学哲学系,系主任是杜威。
从此一生信奉杜威的实用主义。
1916年开始与在美同学讨沦白话文,最后写成《文学改良当议》,1917年1月发表于陈独秀主编的《新青年》杂志。
这是最早全面系统地提倡白话文的论文,在新文化运动初期产生重大影响。
1917年回国任北京大学教授,参加《新青年》编辑,1920年出版第一部白话诗集《尝试集》。
五四运动以后,思想逐渐趋于保守。
1928年受聘担任中国公学校长兼文理学院院长。
1931年回北大任文学院长兼中文系主任。
1932年5月创办《独立评论》。
抗战期间一直担任驻美大使。
1946年就任北京大学校长。
1949年到美国,次年任普林斯顿大学葛斯德图书馆馆长。
1958年回台湾担任中央研究院院长。
1962年2月24日中央研究院举行第五次院士会议,为欢迎新院士举行的酒会迎新院士举行的酒会结束时,因猝发心脏病逝世。
导学过程
一、基础知识积累:
1、加粗字注音:文绉绉( ) 绰号( ) 庶祖母( )
吹笙( ) 摹画( ) 眼翳( ) 舔去( ) 侮辱( )
2、词语解释:责罚:管束:
广漠:宽恕:质问:
文绉绉:仁慈:侮辱:
面红耳赤:气量:
二、默读课文,完成阅读发现。
1、文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请用简洁的语言概述
2、认真读课文,理清思路:
3、文章围绕母亲写了哪几件事?这几件事表现了母亲怎样的品性?由此,你认为母亲是一个怎样的人?
4、本文表达了作者对母亲怎样的感情?
三、诵读课文,同伴交流感受:
四、我的问题:
自我评价小组评价教师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