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青年艺术家文化现象的悖论性研究
“悖论”还是“反讽”
“悖论”还是“反讽”作者:周江源来源:《文学教育·中旬版》2012年第01期【摘要】罗伯特·勃朗宁是英国维多利亚后期与阿尔弗雷德·丁尼生并峙的伟大诗人。
他对“戏剧独白”的独创性运用和发展奠定了自己在英国诗坛的地位。
“我已逝的公爵夫人”是勃朗宁的“戏剧独白”技巧运用的代表诗作。
在这首独白中勃朗宁成功地运用了“反讽”这一艺术手法。
而在现实生活中,“反讽”常常被误读为“悖论”。
本文的目的就是通过对“我已逝的公爵夫人”的解读帮助读者更好地区别和使用这一对批评术语。
【关键词】悖论;反讽;罗伯特·勃朗宁;“我已逝的公爵夫人”罗伯特·勃朗宁是英国维多利亚后期与阿尔弗雷德·丁尼生并峙的双峰之一。
他与夫人伊丽莎白的恋情更是广为流传,堪称英国文坛的一段佳话。
《指环与书》的发表以及他对“戏剧独白”这一诗歌体裁的独创性地运用和发展奠定了自己在英国诗坛的伟大地位。
一、引言“我已逝的公爵夫人”之于勃朗宁就像《哈姆莱特》之于莎士比亚。
“我已逝的公爵夫人”是勃朗宁戏剧独白手法运用的代表作。
戏剧独白指的是“剧中某一人物那个‘无言听话人’的所言所行,使独自人无意识地暴露自己的气质与性格特点”。
故事取材于一位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公爵杀妻的故事。
“我已逝的公爵夫人”也深受中国读者的喜爱。
关于勃朗宁这首诗作的评论和赏析也屡见报端。
2011年,赵春阳和张蔚联名发表“《我已故的公爵夫人》中悖论技巧的运用”一文,指出该诗是典型的悖论。
文学爱好者和研究者都深知悖论和反讽是一对经常容易混淆的概念。
笔者试从“我已逝的公爵夫人”的解读入手,更深地去探讨这一对新批评理论的术语,以期让读者更好地区别和使用这一对概念。
笔者通过对该诗的再读,认为勃朗宁的这首诗应该是一个反讽,而不是一个悖论。
二、悖论与反讽悖论“是一种表面上自相矛盾,荒诞不经,但最后被证实是很合情合理的陈述”。
例如华兹华斯“我心飞跃”中的一句名言“儿童是成人的父亲”。
对王尔德作品研究的文献综述
近三十年对王尔德作品研究的文献综述班级:英语一班学号:2012212504 姓名:孙楚雯内容摘要:奥斯卡∙王尔德是著名的作家,诗人,戏剧家,艺术家,也是英国唯美主义艺术运动的倡导者.王尔德的文学创作和独特的美学观点在世界文学史上都占有重要的地位。
本文将从以搜寻到的国内期刊出发,综述的第一部分从其唯美主义观念出发进行客观的分析,第二部分研究其唯一的小说《道连格雷的画像》,第三部分研究国内对其作品的翻译。
关键词:奥斯卡∙王尔德;唯美主义;《道连格雷的画像》;翻译译本研究引言:英国作家奥斯卡.王尔德是英国十九世纪后半叶唯美主义运动的代表人物。
一生撰写了许多作品,包括神话故事、散文、长篇小说和剧本等.他的作品体现了王尔德的唯美主义艺术观—“为艺术而艺术”。
一般认为,长篇小说《道连·葛雷的画像》是表达作者唯美主义艺术观的最具代表性的作品。
从1981年以来,我国对奥斯卡∙王尔德作品研究的相关文献约有664篇,其主要的研究方向是其唯美主义观,《道连格雷的画像》,以及相关翻译译本的研究。
因此,本文将从这三方面对其文学作品的研究做一个相关总结.一.王尔德及其唯美主义从1981年以来,对其唯美主义研究的作品有336篇,其中第一篇研究王尔德唯美主义的作品出现在1985年,即《王尔德〈诚实的重要〉思想探微》[1],文章中明显提出王尔德的唯美主义文艺思想主要认为在生活中以及看不到任何出路和希望。
王尔德作为十九世纪唯美主义的杰出代表,他的童话的唯美主义特征一直是研究的热点.王尔德的唯美主义的研究,研究者大多从人物形象、意象象征、诗意语言、结局、主题等方面着手。
王尔德唯美主义文学观,在他的童话主要表现为:多种叙事手法的运用,意象的巧妙运用,语言的形式主义。
悲剧苦难角度是唯美主义角度的对立面,由于王尔德童话大多有二元对立的特点,所以,以悲剧苦难角度为研究方向的人不在少数。
在这一角度下,主要探究的是王尔德童话的悲剧美和死亡意识。
无赖青年现象中的亚文化理论分析
无赖青年现象中的亚文化理论分析康顺利20130011122无赖青年(Teddy Boys)是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起源于伦敦南部的青年亚文化群体,是二战后第一个在英国全国范围内产生影响的亚文化群体。
早期的无赖青年来自流氓无产者的底层,职业是市场搬运工、泥瓦匠,挣钱少,无技术或半技术工作,来自较差的现代学校1。
因此,从阶级上看,无赖青年主要来自底层工人阶级。
无赖青年在服饰上把自己装扮成具有绅士风度的贵族青年的形象。
他们喜欢拉帮结派,打架斗殴,进行集体活动,有很强的团体意识,排斥外来种族和移民,被称为最初的具有反叛精神的民间恶魔。
一、无赖青年作为一种亚文化现象的存在(一)无赖青年的概念及其发展历程1.概念界定无赖青年的概念界定,目前国内学术界基本相同。
有人也将其翻译为“特迪青年”。
中国青年百科大辞典对无赖青年的定义为:“无赖青年(特迪)是20世纪50年代末,战后英国死气沉沉的惨淡时期中的工人阶级纨侉子弟们。
他们是第一批反叛的青年群体。
他们主要来自非熟练工人,由于缺乏实践教育而不能获得白领工作或进入熟练工人工会,而只能是学徒身份。
像为挪用前程似锦的上层阶级的爱德华时代的服装一样,他们以密西西比投机商人的形象、褶皱夹克、天鹅绒领、筒裤、绉胶底鞋和靴带领结等出现。
无赖青年由于表现狂妄而又自卑,故也称不健全青年”。
无赖青年是二战后,英国出现的第一个青年亚文化群体。
这种青年亚文化主要是工人阶级青年亚文化。
“无赖青年把自己装扮成想象中的贵族青年的模样,喜欢拉帮结派,打架斗殴,进行集体活动,有很强的团体意识,对外界的悔分极端敏感.被称为最初的具有反叛精神的民间恶魔。
”22.无赖青年的产生Teddy Boys有自己与众不同的造型风格,深受英国爱德华王朝的影响。
英国爱德华王朝处于1901到1910年间。
Teddy Boys的名字就来源于他们爱德华式的着装风格。
1953年,《每日邮报》的新闻标题把“爱德华式”用昵称简称为“Teddy”,Teddy Boys这个名号就这样诞生了。
科林伍德《艺术原理》
科林伍德-任何再现艺术都是伪艺术——关于科林伍德《艺术原理》报告学生:指导教师:***只有表现情感的艺术才是所谓‘真正的艺术’,而任何再现艺术都是名不符实的艺术,都是所谓‘伪艺术’。
----- R.C.科林伍德一、科林伍德及其美学思想科林伍德(RobinCreargeCollingwood,1889—1943)英国哲学家、历史学家和美学家,表现主义美学的主要代表之一。
毕业于牛津大学哲学系,后留校研究和任教。
主要著作有《宗教与哲学》(1916)、《心灵的思辨》(1924)、《艺术原理》(1938)、《历史的观念》(1936)。
在西方当代美学史上有一个重要的美学流派,即表现论。
它是西方一度兴起的浪漫主义艺术思潮在理论上的总结。
它的主要代表人物是意大利的克罗齐和英国的科林伍德。
克罗齐是意大利哲学家、文学批评家、历史学家和美学家。
克罗齐美学在20世纪前五十年的西方美学界始终居于统治地位。
他的美学是其心灵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以直觉表现为核心,提出的基本命题有:直觉即表现,艺术即直觉,语言即艺术。
科林伍德后期的《艺术原理》集中反映了他的美学思想,他继承了克罗齐的美学思想,并进行了进一步的阐发。
他的主要美学观点有:艺术是情感的表现,艺术是想象性经验,艺术是一种语言等。
两者之间有很明显的承接性,但科林伍德也并不只是继承,他对克罗齐的理论也进行了修正和发展。
哲学上他认为人的精神活动按其获得真理的不同程度可以分为从低到高的五种经验形式:艺术、宗教、科学、历史和哲学,它们分别在不同水平上满足人类的精神需要。
科林伍德的美学思想与克罗齐一脉相承,他继承和发展了克罗齐的“艺术即表现”说,把美感同艺术等同起来,认为艺术是艺术家的情感表现,表现情感是一种创造性想象活动。
表现情感不是有意识地描述情感,也不是发泄情感或通过某种手段去激起对象的情感,而是在想象中不自觉的显露某种感情。
因而艺术的两重性表现为“表现性”和“想象性”。
艺术的想象是一种先于逻辑判断的“活动”。
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文化现象分析
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文化现象分析文艺复兴是欧洲历史上一段重要的文化运动时期,它涵盖了15世纪末到17世纪初的时间段,是文化、艺术、哲学、科学等多个领域的大规模转变,也是一个极其繁荣的文化时期。
其中,英国文艺复兴时期(1560年-1620年)是英国文化史上的一个波澜壮阔的重要时期,它给英国文化带来了空前的创造性和革命性变化,以浪漫主义为基础,开创了文学、艺术等多个领域的新时代。
在这个时期,英国的文化现象多种多样,具有很高的代表性和标志性,这篇文章将从多个角度分析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现象。
一、文学现象文学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最重要的文化领域,这个时期的文学大师很多,如莎士比亚、培根、斯宾塞等。
这个时期的文学作品风格多变,题材丰富,形式多样,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舞台戏剧,这是莎士比亚这个时期最重要的贡献之一。
莎士比亚的戏剧是非常丰富而复杂的,每个角色的性格都被深入生动地刻画,其作品中表现人类本质的思想和主题是深远而又温情的。
此外,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其它文学作品也不乏佳作,如培根的《新大西洋》和斯宾塞的史诗《仙后》等,这些作品充满着文艺复兴时期注重人性、理性和美的文化精神。
在文学作品的表现形式上,英国文艺复兴时期也不断创新,如莎士比亚的戏剧形式、培根的随笔、传记等不同于以往的文学表现方式。
二、艺术现象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也是极富创造性和多变性的。
这个时期的艺术家们追求经典主义和人类形态的完美性,他们延续古希腊和罗马皇帝时期的艺术传统,倡导“理性美”和“比例美”。
在艺术作品中,具有强烈的信仰色彩的基督教主题是非常普遍的,如拉斐尔画了许多圣母玛利亚和耶稣的艺术作品,其体现了对基督教的信仰文化的尊重和纪念。
除了基督教主题之外,这个时期的艺术也充满了对自然和人类的浪漫主义的表现,如波提切利的《春之祭典》、特纳的《耶路撒冷》等艺术作品都体现了作者对自然和人类的崇拜和恋情。
三、哲学思想现象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哲学思想是对神秘主义、神学思想、宗教启示和人文主义等思想传统的延续和发展。
亚文化的风格:抵抗与收编伯明翰学派青年亚文化理论研究
亚文化的风格:抵抗与收编伯明翰学派青年亚文化理论研究一、本文概述《亚文化的风格:抵抗与收编——伯明翰学派青年亚文化理论研究》这篇文章旨在深入探讨伯明翰学派对于青年亚文化理论的研究,特别是其在抵抗与收编之间的动态关系。
通过对伯明翰学派的理论进行梳理和分析,本文旨在揭示青年亚文化如何在主流文化的压力下形成、发展和变迁,以及亚文化群体如何通过各种风格化的抵抗手段,在保持自身独特性的也逐渐被主流文化所吸纳和改造。
本文首先将对伯明翰学派青年亚文化理论进行概述,介绍其产生的历史背景、主要观点和研究方法。
接着,文章将重点分析亚文化风格的抵抗与收编过程,探讨亚文化群体如何通过独特的服饰、音乐、语言等符号系统进行抵抗,以及主流文化如何对这些抵抗进行收编和整合。
在此基础上,本文将进一步讨论亚文化抵抗与收编的内在机制和影响因素,揭示其背后的社会、文化、心理等层面的动因。
本文将对伯明翰学派青年亚文化理论的意义和影响进行评估,指出其对于理解青年文化现象、推动文化多元发展以及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的重要价值。
本文也将对伯明翰学派理论的局限性进行反思,以期为后续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思路。
二、伯明翰学派青年亚文化理论概述伯明翰学派青年亚文化理论,源于20世纪70年代英国伯明翰大学的当代文化研究中心,该学派在斯图亚特·霍尔、迪克·赫伯迪格等人的领导下,对青年亚文化现象进行了深入而独特的研究。
该理论主张,青年亚文化并非简单的社会偏离或越轨行为,而是青年群体在面对主导文化和社会结构压力时,采取的一种独特的、富有创造力的抵抗方式。
在伯明翰学派看来,青年亚文化并非孤立存在,而是与主导文化、媒体、经济等多种社会因素相互作用的产物。
青年群体通过音乐、服装、语言、行为等符号系统,创造出一种与主导文化相对立的文化风格,以此来表达他们对社会的不满和抵抗。
这种抵抗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具有颠覆性和反叛性,但往往又因为商业利益和文化收编而被削弱和消解。
当代英国小说研究的若干命题---杨金才
当代英国小说研究的若干命题杨金才(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博导)内容提要:20世纪后半叶以来,英国小说的发展走向令人.瞩目,其轨迹大致可以呈现出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交替钟摆式运行。
尽管不同的发展阶段也出现不同的表现特征。
多元文化格局的形成,又极大地丰富和拓展了当代英国小说的空间。
小说严肃精英性质逐渐被通俗流行所替代,纯文学走向了边缘,从此一直徘徊在文学与文本之间、严肃与娱乐之间、理性与非理性之间。
本文拟从“迷思与历史交织”、“都市意象主题”、“文化杂糅”和“病症叙写”四个方面简要论述当代英国小说研究值得关注的几个创作命题。
关键词:当代英国小说文化杂糅都市意象病症叙写引言20世纪后半叶以来,英国小说的发展走向令人瞩目,其轨迹大致可以呈现出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交替钟摆式运行。
尽管不同的发展阶段也出现不同的表现特征,如在相同年代和相近文化背景中,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往往同时并存;同一作家在较近的时间内会写出既有现实主义的巨作,又有兼具实验主义和现代主义特征的佳篇。
五六十年代,现实主义回归,出现以金斯利·艾米斯(SirKingsley William Amis,1922-1995)、约翰·布莱恩(John Braine,1922-1986)为代表的“愤怒的青年”小说,体现作家对社会、对人生的思索与追求。
60年代至80年代初,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交相辉映,如贝克特(Samuel Beekett,1906-1989)、戈尔丁(William Golding,1911—1993)和默多克(Iris Murdoch,1919-1999)等作家对生存哲理和道德人性的探索,还有福尔斯(John Fowles,1926-2005)的实验主义和后现代主义小说创作。
80年代中后期以来,多流派,多元文化交融,形成了现实主义传统手法与现代主义实验相兼容的局面,整个创作明显具有包容性和开放性。
年轻一代的小说家不甘寂寞,在“实验主义”旗帜下以其独特的姿态回应了当时世界文坛的潮流。
论西方当代艺术的生成与视觉文化悖论——以“英国青年艺术家”运动为例
、
当代艺 术的生成 及 其视觉 文化语 境
当代艺术是艺术在当代 的发生 , 它是与西方的
视觉文 化密 切相 关 的。作 为 一种 语境 , 视觉 文 化 为
出来。 【 其实 ”2 也可 以说, 任何这种 区分如果存在 的话 , 那么它也只是一种权宜之计。在形式上 , 古典
主义艺 术强 调塑 造性 、 整性 , 完 相对 而 言 , 加 注重 更
的 冲击 与震撼 , 同时 这 也使英 国 的 当代视 觉 艺 术步 人 了世界 的前 列 。在 这 里 , 他们 改变 了人 们 对 在 “ 艺 术 中什么 是可 能 的认识 。 … 从 其艺术的当代性存在 英 及其 意 义 , 典 型 地 体 现 在 “ 国 青 年 艺 术 家 ” 这 英
式 的调 和与 统一 。但 是 , 种 古 典 主义 的风 格并 不 这
l hlsp ya dS ca S i cs i oh n oil c ne 1 P o e
论 西 方 当代 艺 术 的 生 成 与 视 觉 文 化 悖 论
— —
以“ 国青年 艺术 家” 动为例 英 运
张贤 根
( 武汉科技学 院 哲学与文化研究所 , 湖北 武汉 4 07 ) 3 03
当代艺术的发生提供 了可能性。随着“ 英国青年艺
术家 ” 出现 , 国 的 当代 艺 术 引 起 了 国际 艺 术 界 的 英 的广泛 关 注。在 名为 “ 性 ” 19 , 敦 ) 感 (97 伦 的作 品展 览 中 ,英 国青年 艺术家 ” “ 给西 方艺 术界 带 来 了极 大
收稿 日期 :09 1 — 8 2 0 — 0 1
( on ri rs , Y A) 一艺 术运 动 中 , Y u gBis A t t 即 B 这 th i s 这
亚文化的风格_抵抗与收编——伯明翰学派青年亚文化理论研究
亚文化的风格_抵抗与收编——伯明翰学派青年亚文化理论研究亚文化的风格:抵抗与收编——伯明翰学派青年亚文化理论研究引言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欧美社会的急剧变革,亚文化作为一种青年文化现象开始引起学者们的关注。
伯明翰学派是英国学界对亚文化进行深入研究的重要学派之一。
其理论框架强调了亚文化风格的抵抗性和被主流文化收编的两面性。
本文将通过对伯明翰学派青年亚文化理论的研究,探讨亚文化风格的本质以及其在社会变革中的作用。
一、伯明翰学派的亚文化理论伯明翰学派强调社会文化中的抵抗和反抗。
在亚文化理论中,他们将亚文化定义为“对主流文化的拒绝和反抗的世界。
”这种亚文化的抵抗性表现在其与主流文化产生对抗,与社会规范形成冲突,以及通过特定的风格和符号来与主流文化区分开来。
在这个过程中,亚文化拥抱着自己独特的价值观和文化形态。
然而,伯明翰学派同时也强调了亚文化被主流文化收编的现象。
亚文化所代表的反叛精神在被主流文化注意到之后往往会被吸纳进主流文化中,成为一种商业化的流行文化。
伯明翰学派认为,亚文化风格的抵抗性和独特性将最终被资本主义的消费主义所吞噬。
二、亚文化风格的类型具体到亚文化的风格上,伯明翰学派提出了一些典型的亚文化类型,包括朋克、嬉皮、摇滚等。
这些亚文化以其特定的风格和服饰,以及与社会规范相对立的行为方式而著称。
朋克文化是伯明翰学派研究的重点之一。
作为一种反叛的亚文化,朋克以其特有的摇滚音乐、穿着独特的服饰和激进的政治立场而引起广泛关注。
然而,身处资本主义社会,朋克文化也遭受到了商业化的冲击,其中一些元素也被主流文化接纳。
嬉皮文化则以和谐、和平与爱的理念为核心。
伯明翰学派将其视为一种对现代社会价值观的反抗,并以其特有的自由生活方式和摇滚音乐而著称。
然而,嬉皮文化同样不可避免地受到资本主义文化的消解,其某些特点也被主流文化收编为商品。
三、亚文化的社会作用与影响亚文化不仅仅是一种青年群体的时尚潮流,更与社会的变革与抵抗密切相关。
[整理版]欧美近现代艺术史中的“男男欲望”主义研究
欧美近现代艺术史中的“男男欲望”主义研究观看古典艺术中的男体,可以是一种私密的情语出口。
虽然美术馆或艺术学院的场合能通融男性观看另一名男性的身体,但只要一不小心就会成为禁忌,引发恐慌。
例如约翰·科赫(John Koch)的作品《雕塑家》引用古希腊神话,将偷火的普罗米修斯化身为俊俏的人类,并把神界的的火交给了人类使用,因此被宙斯惩罚,捆绑在山上被老鹰啄食其内脏,每日持续着痛不欲生的折磨。
此画中,现代版的普罗米修斯在休息时间为雕塑家点烟,健美的体态及点烟的动作充满了性暗示。
呈现神话与艺术包装下的男男欲望。
耶鲁大学教授乔纳森·温伯格(Jonathan Weinberg)所写的《男性欲望:美国欲望中的同志情欲》谱出从19世纪末至今,男性裸体在美国艺术领域中的呈现与变化。
温伯格探讨的“欲望”是一种对美男子的强烈渴求,不一定关于爱情或性。
他挑选出一些描绘男性友谊的创作,这些描绘女人不在场,男人可以放轻松的时刻,相对于“同性情欲”,用同性社交(homosocial)概念表达更确切,而“欲望”的范畴也因此被拓宽,潜伏在难以臆测的角落。
温伯格讨论的男性艺术家们不一定是同志,但他们描绘的男体作品透露出一种特殊的情色氛围,或特别的性感。
如同酷儿教母Eve Kosofsky Sedgwick)表述的:“欲望是情感或社交催生下的结果,是人与人之间的粘合剂,无论以敌意、仇恨或是其他较压抑的方式表露出来,都是使一种关系成型的重要因素。
温伯格在撰写此书时采取了”酷儿”的观看角度,也因为它探讨了非主流的,深藏在艺术史夹缝中或是被忽略的作品,因此也抗拒了一位艺术家或其作品被贴上标签的可能性,保留艺术家们的相异度与复杂性。
他举出无法用“同性恋”或“异性恋”、男性气质或女性气质等二分法归类的男性画像、雕塑作品及摄影作品。
因此”性感与否?”的问题回归到了个人的主观感受。
一、美国艺术史中的男男欲望1.窥探男性之地:艺术学院艾金斯(Thomas Eakins)1884年作品《泳湾》是美国艺术史上的第一幅裸男群像。
用文化菱形的方法,对日常中的艺术现象作出分析
用文化菱形的方法,对日常中的艺术现象作出分析摘要:英国社会学家维多利亚·D.亚历山大的《艺术社会学》一书旨在向读者展现艺术社会学的丰富内涵,是对艺术社会学研究的全面概述。
在他看来,“社会学是对社会的研究,是对各种人类系统的研究,是对人们如何创造意义的研究,是对社会不平等的研究。
”①通过理论与案例相结合,该书揭示了艺术被创造、分配、接受、消费和使用的过程,其中,作者在社会学家温迪·葛瑞斯伍德(Wendy Griseold)的文化菱形理论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的“更好的文化菱形”理论居于核心地位,发挥重要作用,但它要与以艺术本体为研究焦点的理论相配合,才能拼凑出较为全面的艺术社会学图景。
葛瑞斯伍德设计的文化菱形是一个说明性图形,可以让人直观地看到、全面地理解文化客体和社会的联系。
这是一个类似于风筝的菱形,四角分别代表艺术产品、艺术创作者、艺术消费者和广阔的社会。
四个要素通过六条线相互联结。
葛瑞斯伍德认为,要理解艺术和社会的关系,研究者必须同时关注菱形中的四个角和六根联结线。
不过,亚历山大通过研究认为该图形遗漏了文化客体的分配环节——在他看来文化不能直接从生产环节进入社会,而是要通过一些人、组织或网络通过筛选、分配后,最终到达广阔的社会,因此他在文化菱形的“艺术”与“社会”之间增加了“分配者”这一节点,并以直线进行联结。
此外,在书中的第二部分,还将这一“更好的文化菱形”分解为左右部分,分别进行阐释。
左半部分包括艺术创作、生产和分配,主要是关于艺术是如何被创造、生产和分配的;右半部分主要关于艺术客体的消费。
通常在公众印象中,艺术总是笼罩着一层神秘的面纱,似乎伟大的艺术作品总是出自满腹才华、“视金钱如粪土”但也往往身处贫困的孤高艺术家之手,亚历山大却直接推翻了这一艺术生产最基本的观点,旗帜鲜明地表示:“艺术,这个我们一般认为是有些神圣,与世俗无关的事物,其实与现实、金钱和商业紧密相连,美的艺术和‘媒介艺术都是如此,而且一直如此。
亚文化的风格:抵抗与收编——伯明翰学派青年亚文化理论研究
亚文化的风格:反抗与收编——伯明翰学派青年亚文化理论探究引言自20世纪50时期至70时期,伯明翰学派对青年亚文化的探究发挥了重要作用,其理论探讨深刻影响了社会科学探究领域。
伯明翰学派主要探究盘绕着青年反文化、嬉皮士、摇滚乐迷等等,旨在理解这些亚文化对社会的影响和意义。
本文将对伯明翰学派的青年亚文化理论进行探究和分析,探讨反抗与收编的干系。
第一部分:伯明翰学派与青年亚文化理论1. 关于伯明翰学派的介绍伯明翰学派起源于英国伯明翰高校,由斯图亚特·霍尔、理查德·赛凯等人组成。
该学派的探究方向以文化探究为主,探究领域涉及工作、教育、阶级、媒体等多个方面。
在20世纪60时期,伯明翰学派开始关注青年亚文化,引发了文化探究的新潮流。
2. 青年亚文化的定义和特点青年亚文化指的是年轻人在社会中特殊的文化群体,其与主流文化存在差别和对抗性。
青年亚文化的出现通常是其对社会主流文化的一种抵制和反叛,是一种奇特的方式与观念的体现。
3. 青年亚文化的起源和背景青年亚文化起源于20世纪50时期,当时年轻人开始对传统文化抱有怀疑和反叛的态度。
战后经济复苏带来了丰富的物质条件,年轻人也开始涌入城市并享受更多的自由。
这种环境下催生了各类亚文化,如摇滚乐迷、嬉皮士等。
第二部分:青年亚文化的反抗性1. 反主流文化与自我对立青年亚文化的反抗性表此刻其对主流文化的拒绝和对立。
年轻人实行不同的方式和行为来表达自我,建立一种与主流价值观不同的文化体系。
例如,摇滚乐迷通过音乐、形象和生活方式等方式表达自己的独立性和反叛心态。
2. 亚文化的象征和标志青年亚文化通常有自己奇特的象征和标志,这些象征和标志在社会中具有特殊的意义。
例如,某些亚文化会选择特定的服饰、发型和语言方式,以此来表明自己的身份和态度。
这样的象征和标志有助于形成一个奇特的亚文化群体。
3. 青年亚文化的社会边缘化由于青年亚文化与主流文化存在冲突和对抗,因此其屡屡被边缘化和排斥。
英国近代经验主义美学的审美趣味理论研究
英国近代经验主义美学的审美趣味理论研究近代经验主义美学是对恩格斯所规定的“对于文艺理论的重要性不够认识”进行批判,倡导通过感性认识审美艺术与文学。
在英国,亨利·霍姆斯和歌德妮·史密斯是继约翰·洛克之后的著名代表人物,他们认为美感是由于人们的情感、体验、思维和关注的情况而产生的,因此审美趣味在众多趣味中是一种特殊的趣味形式,是人的感知和认知的激活,是审美主体主管自己对可感性的探究和欣赏。
对于经验主义美学而言,审美趣味是被赋予了从整个文化中选择并形成的位置。
事实上,这种趣味是一个可以形成的概念,而不是直接反应社会和文化环境影响的表现。
审美趣味理论由此充满了争议,例如文艺复兴后期的状况,按照经验主义的条件,洛克的民主倡导是有影响力的使得趣味被一个完全不同的文化传统定义,因此审美节目需要伴随选中了古代民主政体元素的文化脉络。
此意义在艺术史上得到了充分的展示。
审美趣味理论在英国的实践中夹杂了其反文化的倾向,这一点需要领会并且要充分考虑到。
实践中,经验主义美学经常摆脱他们所轻视的形式主义者和形式主义,主张更注重创造和理解艺术的过程,而不是素材或形式,这只是一种非常普遍、实际的美学立场,它与经验主义美学的标志不完全一致。
审美趣味理论的核心观点是人要通过有意识的民主参与,通过过程的制御来完成理性的审美行为。
在以下五个具体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到英国近代经验主义美学的审美趣味理论得到了切实的应用:1. 卡莉·雷利(Karly Riley)的作品《厕所产物》(ToiletProduct):这一作品含有一定量的交互性,即将观者I的一部分互动、反复看到,观者II继续描述、欣赏、品味,直至建立起一个种高度作者与观者之间的关系,达到趣味化的状态。
这一作品彰显出了经验主义美学思想中关于民主创作的核心理念。
2. 威廉·莫里斯和约翰·拉斐尔:作为维多利亚时期领先英国艺术家之一,坚定消极地认为借鉴古代儒雅,推崇回归到民族艺术中,并坚持民族艺术的真实自然,既是民间工艺的展示,又是建筑与自然完美融合的示范,体现了经验主义美学的对真实自然的追求。
亨廷顿悖论
亨廷顿悖论
亨廷顿悖论是社会科学术语,也叫多元文化主义悖论。
所谓多元文化主义(multiculturalism)是指这样一种文化多样性立场:各种文明实体及其文化理念都有自己的生存权利,互相之间应该和平共处,即中国所说的“和而不同”。
从表面上看,这种文化立场是基于民主、平等理念的;凡赞成民主、平等者,自然会趋向于多元文化主义。
但是由于人们的现实关系充满着不民主和不平等内容,因此多元文化主义本身就可能出自于不同的动机。
对于弱者来说,多元文化主义是争取自己生存权,向强者讨生活的话语形式;而对于强者来说,多元文化主义既是表达自信心的机会,也是掩盖自己的霸权本质、不让他者染指自己特殊利益的烟幕弹。
这意味着,多元文化主义自身并不能证明其正确性,一切都取决于具体的文化语境。
“现代化是近代以来世界历史发展的潮流和趋势,是一个世界性的历史进程”,但“现代性孕育着稳定,而现代化过程却滋生着动乱。
产生秩序混乱的原因,不在于缺乏现代性,而在于为实现现代性所进行的努力。
”“如果一个国家出现动乱,那并非因为他们贫穷,而是因为他们想致富。
”
此为著名的“亨廷顿悖论”。
的确,以率先实现现代化的英国为例,其现代化过程就一度充满矛盾与冲突。
“在1750年,伦敦市为盗匪所困,他们和保护治安的军队勾结。
”(罗伯特·路威)至于“后发外源型”的现代化历程,则更是乱象丛生。
拉美、东亚、北非,许多国家都掉入政局不稳、社会动荡、危机重重的“现代化陷阱”。
然而,世人惊讶地看到,“亨廷顿悖论”在中国不灵了。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既快速发展又保持稳定,而且还会又好又快又稳定地“可持续发展”。
《2024年英国文化研究的形成与发展——以伯明翰学派为中心》范文
《英国文化研究的形成与发展——以伯明翰学派为中心》篇一一、引言英国文化研究,作为一门跨学科的研究领域,其历史悠久且影响深远。
自其诞生以来,伯明翰学派以其独特的研究方法和视角,在英国文化研究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本文旨在探讨英国文化研究的形成与发展,并重点关注伯明翰学派的研究特点和贡献。
二、英国文化研究的形成英国文化研究起源于20世纪初,最初源于对文化和艺术的分析。
受欧洲大陆社会学、哲学以及语言学等多学科思想的影响,英国的文化研究开始以不同的角度审视本土的文化和社会现象。
学者们通过解读各种文本,关注大众文化的崛起、传媒与流行文化的交互等议题,使文化研究成为了一种独特的研究方式。
三、伯明翰学派与英国文化研究伯明翰学派作为英国文化研究的重要一环,为文化研究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该学派以其多元、跨学科的研究方法和开放的研究视角,为英国文化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伯明翰学派关注社会问题,从社会学的角度出发,深入探讨文化现象背后的社会结构和经济基础。
同时,该学派还注重对媒介的批判性分析,将媒介作为反映社会和文化的工具。
四、伯明翰学派的研究特点与贡献伯明翰学派的研究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该学派注重跨学科的研究方法,将社会学、心理学、语言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和方法应用于文化研究;其次,该学派关注社会问题,特别是对弱势群体的关注和关怀;最后,该学派强调批判性思维,注重对文化和社会的反思和批判。
伯明翰学派对英国文化研究的贡献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推动了英国文化研究的蓬勃发展,使英国成为了文化研究的中心之一;其次,为后来的文化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最后,该学派的研究成果对全球的文化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五、结论英国文化研究自其诞生以来,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
在这个过程中,伯明翰学派以其独特的研究方法和视角,为英国文化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
该学派的研究特点与贡献不仅推动了英国文化研究的蓬勃发展,还对全球的文化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青年亚文化
青年亚文化青年亚文化纵观中国当代艺术发展史,我们会发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几乎每一次当代艺术思潮和创作美学转变都是由青年人所推动的。
70年代末“星星画会”的街头展览和政治讽刺美学;80年代的“美术新潮”以及在“现代”、“前卫”名义下的大胆实践;90年代的艺术家聚居群落与“近距离”创作;新世纪之后“八零画派”的新写实与艺术市场上的日益红火的新生力量,这些现象展示了青年群体在审美文化演进与艺术语言创新方面天然具有的引领作用和突破能力。
鉴于青年艺术的独特地位,对不同时期青年艺术所体现出来的情感态度、实践策略和价值导向进行梳理和研究便成为了开展当代艺术研究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切入点,而作为西方青年文化研究中具有优良传统和丰富成果并在不断发展的重要理论方法,青年亚文化理论能够为我们开展这项工作提供诸多启示。
一、青年亚文化研究的经典范式及其演变人类进入现代社会之后,随着年轻一代对各领域事务的广泛参与,社会学和政治学意义上的“青年”概念得以出现。
美国芝加哥学派和英国伯明翰学派先后对青年亚文化问题进行了富有成效的研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研究方法和理论范式。
20世纪末以来,西方学界结合新的时代背景,在对以往的亚文化研究思路进行反思和批判的基础上提出了“后亚文化理论”的概念,对全球化和信息化时代亚文化出现的新状况做出了回应。
1.芝加哥学派及其“规则-越轨”范式芝加哥学派开创了越轨社会学的研究路径,其早期代表人物之一罗伯特?E?帕克指导自己的博士生运用“民族志”的方法对包括青少年犯罪亚文化在内的各类亚文化现象进行参与式研究,并用“社会解组”理论来解释都市亚文化群体产生的根源。
1955年,芝加哥学派的另一位社会学家艾伯特?科恩提出了“问题解决”概念,认为下层阶级青少年的越轨行为是一种用以解决自己在社会中所面临的地位挫败问题的独特方式。
芝加哥学派后期的重要人物霍华德?贝克尔在其1963年出版的《局外人》一书中,提出了著名的“标签理论”,这一理论揭示了不同社会群体在互动与博弈中对越轨人群和越轨行为的建构过程,为了维护自身利益,强势群体利用自己的霸权地位制造出各种规则,而正是这些规则给边缘群体本来无可厚非的行为贴上了“越轨”的标签。
《2024年亚文化的风格_抵抗与收编——伯明翰学派青年亚文化理论研究》范文
《亚文化的风格_抵抗与收编——伯明翰学派青年亚文化理论研究》篇一亚文化的风格_抵抗与收编——伯明翰学派青年亚文化理论研究一、引言在当今社会中,亚文化以其独特的风格和鲜明的特性,逐渐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
作为一种具有反抗性和边缘性的文化现象,亚文化在青少年群体中尤为盛行。
伯明翰学派作为研究青年亚文化的权威学派,其理论框架为我们深入理解亚文化的风格、抵抗与收编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
本文旨在通过伯明翰学派的理论视角,对青年亚文化进行深入研究,探讨其抵抗与收编的关系及其影响。
二、伯明翰学派与青年亚文化理论伯明翰学派以英国伯明翰大学的社会学研究所为依托,对青年亚文化进行了深入研究。
该学派认为,青年亚文化是一种具有反抗性和边缘性的文化现象,其产生源于社会结构的不平等和权力关系的矛盾。
在青年亚文化中,青少年通过独特的符号、风格和行为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抵抗和反叛,以应对社会现实的压力和束缚。
三、亚文化的抵抗性亚文化的抵抗性是其最显著的特征之一。
青少年通过创造独特的符号、语言和行为方式,来挑战主流文化的价值观和规范。
这种抵抗不仅表现在对传统权威的挑战,还体现在对自我身份的认同和追求。
在亚文化中,青少年通过与同龄人的交流和互动,形成了一种独特的社群认同,这种认同使得他们能够在社会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和归属感。
四、亚文化的收编然而,亚文化的抵抗性并不总是能够得到社会的认可和支持。
在面对亚文化的挑战时,主流文化往往会采取收编的策略。
收编是指主流文化通过商业化、制度化等手段,将亚文化纳入其体系之中,使其失去原有的反抗性和边缘性。
在收编的过程中,亚文化的符号、语言和行为方式可能会被主流文化所吸纳和改造,从而失去其原有的意义和价值。
五、伯明翰学派的理论视角伯明翰学派认为,亚文化的抵抗与收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在抵抗与收编的互动中,青少年不断地调整自己的行为方式和价值观,以应对社会现实的挑战。
同时,主流文化也在不断地调整自己的策略和规范,以应对亚文化的挑战。
西方唯美主义思想体系中的几个悖论性问题
西方唯美主义思想体系中的几个悖论性问题唯美主义作为西方现代性进程初始阶段的文化先锋,在代表西方现代性文化发展倾向的同时,也蕴含了西方现代性文化体系本身所存有的各种悖论与死结,其理论建构、价值诉求暗含了许多难以克服的问题。
西方唯美主义诗学建构中所存在的悖论性问题主要有:文学自律与意义困境、人的解放与主体性陷阱、时间崇拜、多元崇拜及其问题、批判性与反思性偏执等。
唯美主义是现代性进程发端初期的一个批评流派、文学流派,它主张文学艺术自律,张扬人的主体性地位,强调文学艺术的拯救性功能,反对任何固定的、已成的事物,表现出了浓厚的乌托邦色彩。
其主张鲜明而彻底乃至极端,其影响广泛而深远,在一定程度上,它代表了西方现代文学艺术的一个最为基本的发展趋向。
正因为如此,有学者得出结论:“在资产阶级社会中,只有唯美主义的出现,才标志着艺术现象的全面展开成为事实,而正是唯美主义,才是历史上的先锋派运动所做出反应的对象。
”[1](P82)所以我们说,唯美主义在一定的程度上实乃西方现代文化的先锋。
它以一种明确的、极端的方式,彰显了西方现代文化最为基本的价值倾向。
“现代性是一种典型的矛盾现象。
”[2](P245)英国利兹大学社会学教授齐格蒙特·鲍曼的一部学术著作就以《现代性与矛盾性》来加以命名。
中外许多学者也都著文分析论述了现代性的这一特征。
所以,现代性文化并不是一个和谐统一的有机整体,而是充满了悖论与张力,存在着各种难以克服的死结。
唯美主义作为西方现代性进程初始阶段的文化先锋,它在代表西方现代性文化发展倾向的同时,也蕴含了西方现代性文化体系本身所存有的各种悖论与死结,其理论建构、价值诉求同样也暗含了许多难以克服的问题。
本文试对此等问题展开分析、论述。
一、文学自律与意义困境西方现代文化一个最为基本的价值取向是崇尚变化。
上帝消失了,一切超越时空的具有永恒价值的所在都已不复存在。
人类生存于一个只有时间的一元化世界上,只有不断地丰富自己的经验,开拓自己的视野,改变自己的观物方式,才能赋予自己的生命以价值与意义。
主观与客观的悖论——析埃兹拉·庞德诗学中的对立统一
主观与客观的悖论——析埃兹拉庞德诗学中的对立统一付江涛【摘要】文学理论家埃兹拉·庞德对于主观与客观之间的实质关系的论述中常常充满着悖论.他对于文学中的"主观性"主要体现在其诗歌作品中关于"情感"的表达,但庞德好像奇怪地又做出了完全相反的主张,即坚持"客观".这看似矛盾,实际上庞德"主观性"与"客观性"的不定性可以通过其"意象"理论得到解答.本文即为化解庞德的主/客悖论做出一些可行性尝试,试图找到庞德将主/客对立统一起来的方式.【期刊名称】《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0(037)005【总页数】5页(P100-104)【关键词】埃兹拉·庞德;主观;客观;对立统一;意象【作者】付江涛【作者单位】河南大学外语学院,开封,475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I712.072埃兹拉·庞德涉足文坛之初,曾试图回答威廉姆所提出的“诗艺最终成就”这一论题。
他说:一、按照我所见的事物来描绘;二、美;三、不带说教;四、如果你重复几个人的话,只是为了说得更好或更满意那实在是件好的行为。
彻底的创新,仍然是办不到。
[1]69这是庞德初次公开自己对维多利亚晚期诗风的深恶痛绝。
19世纪与20世纪交接的时期,到处弥漫着枯燥、机械的浪漫主义抒情诗,其特征即是煽情、空洞与肤浅,颇有无病呻吟式的情感滥觞。
当时仍旧有数目惊人的文人们墨守成规,奉浪漫主义为金科玉律。
诗歌在这一时期愈发颓废。
在美洲大陆,伴随着艾米丽·迪金斯和瓦尔特·惠特曼两位大师的相继辞世,诗人们变得愈加亦步亦趋,毫无生气与创造力。
在这种危机情形之下,反传统的庞德勇敢地站出来大肆批判“个人情感直白的卖弄”。
他鼓吹“感觉”重于“感情”的主张,渲染对情感的“隐藏”而非“显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英国青年艺术家文化现象的悖论性研究作者:李可欣邵晓峰来源:《艺苑》2018年第03期【摘要】英国青年艺术家文化现象是矛盾丛生的,无论是它作品中表现的是非真假,还是经济文化影响下社会体制与前卫艺术的本质悖论,都是对西方当代社会的直观反映。
YBA 作为当代前卫艺术的代名词,涌现出众多怪诞的作品和反叛的艺术家,其颠覆性和影响力毋庸置疑,但它出现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西方当代艺术存在的困境,即以介入大众生活为目的,却不能被大众所理解;它试图揭露僵化的体制和社会隐藏的暴力,然而自身就是资本主义制度商业化下的产物。
YBA的进步性与消极性的相互交织展现了西方当代艺术的悖论性发展趋势。
【关键词】当代艺术;英国青年艺术家;悖论[中图分类号]J11 [文献标识码]A英国青年艺术家(Young British Artist,简称YBA)是出现于20世纪90年代的英国青年前卫文化团体,以1997年于伦敦皇家美术学院开办的“感性”展为高潮,因其作品充满英国青年文化的反叛精神而在艺术界掀起轩然大波。
YBA艺术家用异于传统的方式表达自我对艺术的理解,不停开拓艺术的边界,那些令人震惊的甚至恐怖的作品瞬间吸引了全世界的眼球,并成为西方当代前卫艺术的代名词。
与当代其他艺术团体类似的是,YBA将高雅艺术拉下神坛,其作品更多地介入生活,但其中所包含的黑色文化与震惊美学却时常遭受到主流批评家的攻击与谴责,这不禁让人们思考YBA文化的双重性以及西方当代艺术发展所面临的困境。
一、YBA作品中折射出的形式悖论YBA艺术家作品所表现出的矛盾性可以说与《悖论研究》中对“悖论性”的刻画相互对应,他们擅于运用违反常理的表现手法或是真真假假的外壳来包裹自己想要表达的内核,这些作品的主题内容通常不是明确的,但却总能吸引大众的目光。
英国青年艺术家作品中蕴含的矛盾性与复杂性构成了YBA文化现象的表层悖论性:“违反常识,有悖直观,似非而是的真命题;与公认的看法不同,但其中潜藏着深刻思想的假命题;从看似合理的前提出发,通过有效的逻辑推导得出了一对自相矛盾的命题”[1]2。
(一)似非而是的真命题YBA轰动一时的“感性”展览中最具有争议性的作品当属马克思·哈维的《马拉·汉德莱像》,将社会上臭名昭著的罪犯的肖像塑造成媒体明星,结果引起观众的激愤。
哈维的恶作剧正是YBA中悖论性文化的体现,即用违反常识和有悖直观的方式来表现真实存在的事物,通过常理与反常理的反差对比,凸显了作品的震撼性,YBA的震惊美学由此而来。
类似的作品在YBA中数不胜数,以达米恩·赫斯特为代表的艺术家则经常使用装置艺术创作形式,相比观念艺术更强调情景体验性[2]101-104,这往往需要从生活中寻找素材来搭建成品。
赫斯特擅长使用废弃物进行创作,以及运用独特的手法使野生动物的躯体成为艺术品并直接展览。
这些将现实生活中的真实存在进行异于常规的再创作是YBA艺术家惯用的表现方式,可以说是一种新概念主义,即把日常生活中的器物转换成异于日常的东西。
真实性与怪诞形式的相互结合,使他们的作品充满矛盾性又具有吸引力。
(二)蕴含深刻思想的假命题YBA艺术家常常透过具象物体深入精神层面的虚空意象,并将自己的内在诉求付诸于作品中,这不仅需要极大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更需要拥有思想的高度。
从某个层面来说,YBA 艺术家更像观念艺术家,他们往往为了传达思想观点,不受创作媒介的束缚,使艺术从形式和媒介的囚笼中解脱出来,获得更大的空间[3]18。
他们不谈论“美”,但探寻对美的突破和情感的表达。
YBA之所以被称为“后前卫”,可能正是因为它敢于宣扬自己与公众看法相左的观点。
他们肆无忌惮地谈论性,探寻死亡的极限,探讨宗教的意义;青年艺术家作品中的主题既包括日常生活中的琐碎,也包含对社会和生命的深度思考。
克里斯·奥弗利的黑人圣母像就是一件挑战公众政治正确的作品,几乎触怒了当时所有的天主教徒。
黑人圣母无疑是一个假命题,无论是在艺术史上还是在宗教上,只存在拉裴尔笔下典雅圣洁的圣母形象,然而在当代前卫艺术的标题下,奥弗利的作品显然具有更深刻的社会含义,其反叛性不亚于1987年色拉诺的《尿撒基督》,可能是对种族主义者的批判,也可能是对盲目而狂热的天主教徒的嘲讽。
这种形式悖论体现在将想要揭露的现实问题和想要表达的深刻哲理投射在与现实相悖的事物上,形成既与公众看法相矛盾,但又蕴含深刻思想的假命题。
(三)自相矛盾的命题自相矛盾是悖论性的主要特征,YBA艺术作品常常表现出这种自相矛盾的特质。
众所周知,悖论既不是谬误,也不是诡辩,所以这种自相矛盾放在艺术领域反而凸显出哲学意味的深刻。
赫斯特的成名作《在活人心目中物理死亡是不可能存在的》展示了一条浸泡在福尔马林水箱中的虎鲨,虎鲨面貌狰狞而凶狠,让人感到我们人类不仅是猎人,也是猎物。
赫斯特否认了在西方的宗教价值观下上帝赋予人捕获所有动物的特权,然而,实际上浸泡在溶液里的鲨鱼几天前才被人捕杀,展览上的鲨鱼成了真正的猎物,人类社会的残酷性远远大于自然界的其他生命。
这种自相矛盾的命题与后现代艺术的自由风格如出一辙,自由风格不否定任何事物,它由于不排斥模糊性、矛盾性、复杂性和不一致性而丰富多彩。
[4]9赫斯特类似的作品《爱的内与外》和《一千年》,几乎都是如此,一件作品常常存在多种矛盾解读,虽然其本身是一种悖论,但同时也是自由风格的一种发展。
二、YBA文化深层悖论性带来的发展困境英国青年艺术家运动活跃在20世纪的最后十年,往后逐渐平息。
它与西方当代艺术运动具有相似的深层悖论性,并且这种悖论性表现在经济、文化和社会的方方面面,成为阻碍其发展的根本原因。
(一)目的与表现形式的背道而驰YBA与当代其他西方艺术运动一样想要介入生活,从它创作主题中无数日常生活的琐碎就可见一斑。
然而YBA艺术家们极端的表现方式却被大众所不容,血腥的、怪诞的创作形式背离了多数人的生活轨迹,虽然它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观念上的艺术限制,但大众并不能够理解和接受,這也是YBA艺术掀起后前卫风潮却同时受到众多抨击的主要原因。
它开创的新哥特式风格和作品中蕴含的黑色文化甚至触碰了道德层面的禁忌,迫使人们思考艺术是否存在道德底线?《癌症》《天启》这些创作确实具有极强的表现性和深刻含义,我们也从不否认英国黑色文化带给世人的思考,但批评家汤姆·沃尔夫指出前卫艺术很多只停留在年轻人的逆反心理上,而不是出于艺术性,且他们时常会陷入为震惊而震惊的怪圈,所以这些究竟是不是伟大的艺术还需要时代来验证。
在西方传统的艺术哲学观点里,日常生活与艺术的关系是形而上的,两者二元对立,它们分别隶属于现象世界和本体世界。
[5]130-132然而自杜尚颠覆传统以来,当代艺术重新审视大众生活,几乎在前后几十年的时间内,所有现当代艺术家都认为现实才是艺术创作的土壤,艺术不能脱离现实而存在。
但在艺术逐渐走向生活的过程中,却避免不了与平庸琐碎的日常生活产生冲突,艺术要求的复杂性与创造性和生活的僵硬刻板难以相融。
并且,伴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西方越来越陷入对机械化和制度化的狂热崇拜之中,艺术的独特性被压制在僵化的体制囚笼里,时常迸发出让人难以理解的怪异风格。
它们标榜着自己走向生活,走向大众,实则是对体制的愤慨与批判,而这种表达的形式也不能被大众接受,最终只是脱离现实的自我发泄。
目的与表现形式的相互矛盾产生了西方视觉文化悖论,“顺应艺术发展的潮流趋势,引领艺术审美的回归,将艺术由精英化向社会化、生活化转变”[6]19-23。
艺术日益普及化、通俗化,却越来越难以理解;同时,艺术看起来既十分自然熟悉,但又显得非常陌生。
[7]74-80这说明艺术与大众文化在逐渐趋同却又相互排斥,这种悖论不仅体现于YBA,而是西方当代艺术的共同困境。
(二)商业控制与反商业体制的并存赫斯特是YBA最具代表性以及商业价值的艺术家。
他除了进行艺术创作还从事各种商业活动,他和他的团队在平面设计、产品设计甚至室内设计中都有所涉略并且取得相当不错的成果,这在一定程度上完成了激浪派乔治·马修斯所呼吁的:艺术不应束之高阁,艺术家更应积极从事应用领域的工作。
“作为大众以视觉的方式理解和把握作品与社会的重要载体”[8]125-128,赫斯特的设计作品利用媒体来进行自我推销,像著名的雷蒙罗维一样,他几乎成为艺术与时尚界的明星,他时尚新潮的设计受到大众的喜爱,促进消费的同时甚至带动了当时英国经济的发展。
艺术与经济的共生性使YBA对大众社会生活有了更深刻的影響,而不仅仅作为文化现象停留在表面。
与传统艺术家全身心投入创作不同,赫斯特作为艺术家一直与消费和市场联系紧密,这无疑是对艺术与生活时尚之间界限的突破。
然而从YBA的发展历程来看,它却一直受到商业的控制,它的蓬勃发展归功于大众媒体的推销而不是真正被大众接受。
艺术批评家斯塔拉不拉斯认为,大财团利用YBA来创建属于自己的品牌,实则只是一种营销;英国政府则利用YBA想让伦敦替代纽约成为新的世界艺术中心,最终目的还是为了发展旅游业,这体现出自发的经济效益与被动的操控之间的矛盾,并成为YBA在经济层面的悖论。
YBA内在深刻性实际上是对全球化影响下垄断经济、强权政治和僵化体制的深度剖析,然而矛盾的是YBA本身就是商业体制下的产物,它既反对资本主义后工业化商品社会以资本为中心的体制和意识形态,同时又无法摆脱这种体制所赋予的行为逻辑。
[9]112(三)艺术与反艺术的争论提到艺术,很多人会想到艺术的审美性。
对美的追求一直是艺术家的探寻方向,然而当艺术进入当代这一命题便发生了改变,对传统的彻底颠覆让艺术走向反审美的道路。
古典艺术与现代艺术一样都要求艺术的自律性,对色彩、构图包括主题都有强烈的制约,当代艺术的发展正是对自律性的挑战和对传统媒介的摒弃。
那么,YBA真的算是艺术么?毫无疑问,它过于前卫的表现方式确实是对传统审美的颠覆,然而反审美并不是没有界限,YBA直接介入大众生活,将恐怖的、令人憎恶的事物作为作品广泛传播,其中甚至不乏碰触公众道德底线的尸体艺术、哥特文化,这些以“后前卫艺术”自称的艺术家让人们开始怀疑艺术的本质。
从杜尚的《泉》开始,后现代不断用反艺术的方式质问世人究竟什么是艺术,如果一个粗制滥造的小便池也算艺术品的话,那么任何东西都可以是艺术[10]35。
杜尚对艺术界的启发无疑是巨大的,YBA在此基础上又一次将艺术的概念延展,即不仅追求震惊怪诞的效果,还要将其都当作自然而然的事情。
然而我们至今无法给艺术下准确的定义,它在时代的推动下常常日新月异,伴随着社会的不断信息化和数据化,各种高科技对艺术的介入让我们置身于一个“图像增殖”的时代,艺术的表现方式更加多种多样,机械复制的作品是艺术么?工业产品是艺术么?理论家本雅明认为这些都是艺术的发展,而哲学家鲍德里亚却说这是虚无主义的体现,是艺术的惰性,我们又该如何判断?事实上后现代之后艺术与他的悖论性每每相伴而生,争论YBA到底是艺术还是反艺术终究是没有结果的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