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生为中心”高职教育观的实践与思考
什么是以学生为中心
什么是以学生为中心在教育领域,以学生为中心是一种教学理念,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参与和自主学习。
这种教学方法把学生置于学习的核心,关注学生的兴趣、需求和发展,以满足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学习风格。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突破了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其中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和学习的引导者。
以学生为中心的方法倡导教师扮演着学习的指导者和支持者的角色,而学生则成为学习的主体。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鼓励学生通过提问、探索和合作来建构知识。
学生被激发出对学习的兴趣和动力,从而更深入地理解和消化所学的内容。
这种方法强调学生的思考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并鼓励他们参与到真实世界的情境当中。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也注重个体差异和学生的发展需求。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兴趣、背景和学习需求来设计教学活动,并提供多样化的评估方式。
通过个性化和差异化的教学,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节奏和能力进行学习,提高学习效果和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还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学生被鼓励成为学习的主动者,能够自主制定学习目标、选择学习资源、展开学习活动,并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反思和评价。
这种方法培养了学生的自律性、自信心和自发学习的能力。
综上所述,以学生为中心是一种教育理念,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参与和自主学习。
这种方法突破了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注重学生的兴趣、需求和发展,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并鼓励他们参与到真实世界的情境当中。
通过个性化和差异化的教学,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
同时,这种方法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他们成为学习的主动者和自发学习的能力。
关于高职教育的几点思考
创业能力
通过创新创业教育,让学生具备创业所需的能力 和素质。
实践探索
鼓励学生参与实践活动,让其在实际操作中锻炼 自己的创新创业能力。
03
高职教育的现状与挑战
高职教育的现状
职业教育体系
高职教育作为职业教育体系的一部分,旨在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 和职业能力,为行业和企业提供高素质的技术技能人才。
提高个人素质
高职教育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职业 技能,还能够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 和综合素养,有助于个人的全面发 展和自我实现。
高职教育的历史与发展
历史
高职教育在我国已有悠久的历史,早在清朝时期就出现了类 似的高等职业教育机构。随着时代的发展,高职教育也不断 发展和完善,成为现代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1 2
适应产业发展需求
高职教育应紧密结合产业发展趋势,调整专业设 置和课程内容,培养具备先进技能的高技能人才 。
深化校企合作
通过校企合作,实现学校与企业资源的优势互补 ,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3
推进实践教学
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 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
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高职教育应构建以实践教学为主线,以理论教学为支撑,以职业素养培 养为重点的实践教学体系,突出实践操作能力和职业素养的培养。
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
创新思维的培养
高职教育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通过开设创新创业课程、举办创新创业大赛、设立 创新创业基金等方式,鼓励学生敢于创新、勇于实践。
注重职业素养培养
高职教育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包括职业道德、职业意识 、职业行为等方面。
高职实践类教学方法研究(3篇)
第1篇摘要:随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实践类教学方法在高职教育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本文通过对高职实践类教学方法的研究,分析了当前高职实践类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旨在提高高职教育质量,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一、引言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重任。
实践类教学方法作为高职教育的重要手段,对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实践类教学方法还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教学效果。
因此,对高职实践类教学方法进行研究,对于提高高职教育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二、高职实践类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1. 实践教学内容与实际需求脱节部分高职学校的实践教学内容与实际需求存在脱节现象,导致学生所学知识与实际工作需求不符。
这主要是因为教师在制定实践教学计划时,对行业发展趋势和企业需求了解不够,导致实践教学缺乏针对性。
2. 实践教学资源不足部分高职学校的实践教学资源不足,如实验设备、实习基地等,导致实践教学难以顺利进行。
此外,部分教师缺乏实践经验,难以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相结合,影响了实践教学效果。
3. 实践教学评价体系不完善当前,部分高职学校的实践教学评价体系不完善,评价标准单一,难以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这导致学生在实践教学中缺乏动力,实践教学效果不佳。
4. 学生实践能力不足部分学生在实践教学中存在实践能力不足的问题,如动手能力差、创新能力不足等。
这主要是由于学生在实践教学中缺乏足够的实践机会,以及教师对学生的实践指导不够。
三、高职实践类教学方法的改进措施1. 优化实践教学体系高职学校应结合行业发展趋势和企业需求,优化实践教学体系,确保实践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具体措施包括:制定实践教学计划,明确实践教学目标;加强校企合作,引入企业真实项目;开展实践教学研讨,提高教师实践教学能力。
2. 拓展实践教学资源高职学校应加大实践教学资源的投入,完善实验设备、实习基地等实践教学设施,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实践机会。
新时期高职院校三位一体思政育人模式探索
缺乏对多元化教育手段的运用和探索
03 三位一体思政育 人模式构建
构建背景与意义
背景
新时期高职院校面临诸多挑战,其中包括教育对象的新特点、教育环境的新 变化、教育方式的新需求等。这些挑战要求高职院校必须改革传统的思政育 人模式,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2. 注重校园环境建设 ,打造具有特色的校 园景观和文化设施, 以营造良好的育人环 境。
3. 加强校园媒体建设 ,利用校报、校园网 、微信公众号等渠道 ,宣传社会主义核心 价值观和国家教育方 针。
05 三位一体思政育 人模式实施效果 与展望
实施效果分析
增强学生思想道德素质
通过三位一体的思政育人模式,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得到了明显 提高,培养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实施中存在形式主义现象
一些学校在实施三位一体的思政育人模式时存 在形式主义现象,没有真正落实到位,效果不 尽如人意。
缺乏完善的评价体系
三位一体的思政育人模式缺乏完善的评价体系 ,难以对实施效果进行科学、客观的评价。
展望与建议
加强教师培训,转变教育理念
01
加强对教师和教育管理者的培训,转变教育理念,提高对三位
详细描述
1. 制定思政课程大纲和教材,确保教学 内容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国家教 育方针。
案例二:实践思政育人模式实践
详细描述
2. 加强实践基地建设,与企事业 单位、社区等合作,建立长期稳 定的实践合作关系。
总结词: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 在实践中体验、感受和领悟思想 政治理论知识的内涵和意义。
1. 制定实践活动方案,包括社会 实践、志愿服务、文化体验等活 动,以丰富学生的实践经验。
高职班主任工作计划5篇
高职班主任工作计划5篇篇1一、引言作为高职班主任,我将以学生为中心,以德育为先,以能力为本,以就业为导向,全面负责班级的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
本学期,我将团结全班同学,共同营造良好的班风、学风,争取在本学期获得更大的进步。
二、本班基本情况我班共有60名学生,其中男生30人,女生30人。
学生基础参差不齐,但总体上比较积极向上。
班级凝聚力有待提高,学生之间缺乏信任和沟通。
同时,学生的学习习惯、行为习惯有待进一步培养和加强。
三、本学期目标1. 提升班级凝聚力,促进同学之间的信任和沟通。
2. 加强学生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的培养。
3. 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4. 帮助学生明确职业规划,提高就业竞争力。
四、工作计划1. 主题班会:本学期将组织多次主题班会,如“我相信你”、“我们的班级我们的家”、“如何提高学习效率”等,以提升学生的班级凝聚力,促进同学之间的信任和沟通。
同时,通过分享学习经验和方法,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
2. 学习小组:将学生分成若干学习小组,每组4-5人。
通过小组学习、讨论和分享,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每组将设立一名组长,负责组织学习和讨论,并及时向老师反馈组员的学习情况。
3. 职业规划: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兴趣和优势,制定合理的职业规划。
通过组织职业规划讲座和提供职业咨询,引导学生明确自己的职业目标,并为之努力。
同时,将学生的职业规划与班级活动相结合,如组织与职业相关的实践活动等。
4. 家长会:定期组织家长会,与家长保持密切联系,及时了解学生在家中的情况和表现。
通过家长会,与家长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提高教育效果。
五、保障措施1. 制定班级规章制度:制定合理的班级规章制度,明确学生的权利和义务。
通过班级民主选举产生班干部,负责班级的日常管理和组织活动。
同时,将班级规章制度与学生个人表现相结合,进行综合评价。
2. 加强课堂纪律:严格遵守课堂纪律,认真听讲、积极参与讨论和回答问题。
高职院校分层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探索
高职院校分层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探索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教育体系也在不断进行着适应和改变。
在高职院校中,分层教学模式逐渐成为了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
分层教学模式旨在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将学生按照能力、兴趣、特长等因素划分为不同的层次,从而提供更加个性化和针对性的教学。
本文将探讨高职院校分层教学模式的实践和探索。
一、分层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分层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主要来自于教育学和心理学。
其中,最为著名的是美国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
该理论认为,每个人都具有多种不同的智能,如语言智能、逻辑数学智能、空间智能、音乐智能等。
这些智能在每个人身上的表现形式和程度都是独特的,因此,对于不同的学生来说,他们在不同学科和专业领域中的学习能力和兴趣也是不同的。
二、分层教学模式在高职院校的实践在高职院校中,分层教学模式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课程设置分层:根据学生的专业需求和职业规划,将课程分为不同的层次和类别。
例如,基础课程、专业课程、拓展课程等。
每个层次都有相应的教学目标和内容,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2、教学方法分层: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例如,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可以采用更为直观和简单的教学方法,如案例教学、实验教学等;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可以采用更为深入和复杂的教学方法,如项目式教学、探究式教学等。
3、学生评价分层: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的评价方法。
例如,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可以采用相对简单的评价方法,如平时成绩、期中考试等;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可以采用更为严格的评价方法,如项目报告、毕业设计等。
三、分层教学模式的探索与思考在高职院校中实施分层教学模式,还需要进一步探索和思考:1、如何科学地进行学生分层:学生分层是分层教学模式的基础。
然而,如何科学地进行学生分层,避免主观臆断和误判,是一个需要认真考虑的问题。
2、如何有效地进行差异化教学:差异化教学是分层教学模式的核心。
坚持以学生为本 做好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
生 的作用 引起 足够 的重 视 , 学生潜 质 。将能否 提升学生 开发
2 1 年 1月 01 第2 4卷第1期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 院学报
Ju a o eo g agV ct nl ntueo clg a E gne n o r l fH in j n oao a Istt f o i l nier g n l i i i E oc i
Jn 2 1 a.0 1
当前 , 要在彰显 高职 院校特 色的基础上 , 以学生为本 , 做好 学生管理 工作 。
关键词 : 高职 院校 ; 学生管理 ; 以学生为本 中图分 类号 :6 5 G 4 文献标 志码 : A 文章编号 :6 4— 3 1 2 1 ) 1— 0 5一 2 17 6 4 ( 0 1 0 0 8 O
在教育 以及 日常生 活 中关心 学生 、 容学 生 、 宽 理解 学生 以及
引导学生 。
性 , 生的特长得到发展 , 使学 培养起学生 自信心 。
22 树 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 育观 . 学生是教育活动 的中心和主体 , 生要在学 习过 程中充 学 分发挥主体作用 , 积极主动地投入 到学 习中。高 职院校的学 生教育管理工作也要侧 重于激发学生 的主动意识 , 引导学生 逐渐树立起主体观念 。如 , 对新人校 的学生开设有关 职业生
() 2 对学生在成长发 展中的合理需求要尽 全力满足。 () 3 在管理工作 中 , 管理者 自身 也应 严格要求 , 给学生发
展起 到模范带头作用 。
() 4 在学生管理 工作 中 , 真正实 现对 学生 的教育 管理 要 与解决学生 的实际困难 相结合 , 现全体学 生 的教 育管理方 实 式方法与不 同层面 的学生 的实际需求相 结合 , 以及 实现学生 教育管理工作 的热点 、 难点和重点 相结合。 () 5 尊重学生 的个 性发 展 , 并将其 作为 开展 学生教 育管
对高职院校开展“三生教育”的思考
对高职院校开展“三生教育”的思考[摘要]高等职业教育不仅是用知识和职业技能锻造人才,满足国家现代化建设需要,还应当以人为本、以生为本,帮助学生解决成长过程中面临的种种困惑和难题。
“三生教育”提出的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正是以人为本、全面培养健康人格的教育。
文章从“三生教育”的理论出发,探讨了高职院校如何开展“三生教育”,激发学生的主题认知和行为实践,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生存观、生活观,实现生命、生存、生活的和谐与完美。
[关键词]高职院校三生教育对策一、“三生教育”的内涵生存、生活和生命是人生状态的三个层次。
生存是一种本能,是人存在于社会的首要条件;生活是一种方式,是人存在于社会的终身追求;生命是一种概括,是人存在于社会的价值体现。
生命教育由美国学者杰·唐纳·化特士于1968年首次提出,此后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广泛关注。
生命教育是一种关注个人生命状态,丰富生命历程,激发生命潜力,促进生命成长,提高生命质量的教育。
它有三层含义:一是在教育的实施过程中,不仅要体现生命的整体性,而且要体现人的主体性;二是遵循人发展的规律、满足社会需求和帮助生命成长;三是教育的目标是引导人热爱人生,珍爱生命,构建健全的人格,充分开发人的生命潜能,培养人生智慧。
生命教育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和生命价值观;认识个体的自我生命与他人生命及非人类生命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领悟生命的本质、价值和意义,牢固树立尊重生命、热爱生命、生命尊严的价值理念。
生存教育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增强生存意识和提高生存能力,使学生在知识层面把握生存规律,在意识层面强化生存意志,在实践层面提高生存技能,学会应对生存危机和摆脱生存困境,能够合法、高效和较好地解决安身立命的生存问题。
生活教育是我国现代杰出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教育思想的核心。
其内涵为:“从定义上说: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
什么是以学生为中心
什么是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为中心(What is Student-Centered Education)学生作为教育的核心,一直是教育改革和教学研究的焦点之一。
传统的教育方式往往以教师为中心,强调教师的教育技巧和知识传授,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学习兴趣。
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理念的更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逐渐成为一种新的教学方式。
本文将探讨什么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并分析其重要性和优势。
一、什么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是一种教学理念和教育模式,它将学生的需求、兴趣和发展置于教学的核心位置。
相比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方式,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创造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它追求个性化的学习过程和有意义的学习体验,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主张教师从传授者转变为引导者和协助者的角色。
教师应该倾听学生的声音,了解学生的需求,根据学生的差异性设计灵活多样的教学活动,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此外,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还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价值观,使他们能够成为有意义的公民和积极的社会参与者。
二、以学生为中心教育的重要性和优势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和优势。
首先,它关注学生的发展和个性差异,充分尊重每个学生的独特性。
通过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活动和支持,它能够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激发他们的学习潜能,提高学习质量和效果。
其次,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通过关注学生的兴趣点,设计有趣和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他们保持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
学生将成为学习的主体,通过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他们将更加深入地理解和习得所学知识。
再次,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培养了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通过提供实践和沟通的机会,鼓励学生主动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浅谈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与教育
将培养学生 口持续发 展的能力作 为教育的 『
。
旋 律 ,任 教 学 巾既 要 I"- 掌握 ‘ 的 IP : 关
串 台剂 , 占 爱牛之心是教育的 前提 , 是教育的
、
树立正确 的教 育观
f 前我们 的商职生学 习成绩确 实差 , _ 1
知识 ,义嘤 学 学得终 身受 益的学 j 疗 】
强烈的对抗 。对 丁这样的问题 ,陶行知任
第二、 教师应沣 重以身作则, 率先垂范
教师足学生关注的对象之 一 ,教师的
・
现 代} 会科 { 术高速 发 展 ,新 知 I : 支
识、新技术层 出 穷 ,知识不断更新。我 们的学生即使毕业之后走 I上作岗位,仍 然需 要 不断 学 习。 人们 常 蜕 :“ 活到 老 , 学到 老” 。所以 ,高职 牛J ・ 泫具备 自学能 力。这就要 求高 职院 校 教会学 生矢 识 , ¨
种成功的内驱 力的 力最是 不可 估量的 ,就 看能 否激 发它。
担任班导师的 1作 ,往处理一次打架事件 二 的过程中, 我把有父的人找来 , 并没自劈头 ‘ 盖脸地教训,而是详细地询问事情的经过 , 弄清 r 原委之后 , 告诉他们 , 对方挑衅 固然 不对 , 但冈挑衅而先动手就更不对 了, 让他 们矢I 自己的错误所 在。 整 个事情的处 l 道 理过程 中让他仃J 既感觉到我的信任 ,f 同 F l 时并不 认同他们的错误做法 ,使他们 自觉
小关心。我们希望今后办训育的人要打破
侦探的技 术 ,丢开判官的面具 。他们应该
与学生共生 活 ,共甘 占,做 他仃 的朋友 , ] 帮 助学生在 积极活动 上行走 ” 。所以 ,我 们应该打破传统 的教师说 ,学生听的教 育 观念 ,给 了学生心 灵的关怀以肢行 为的感 .
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观,探索教学方法改革之路
网等信息 源 中获取 大量 的信 息 , 得其 视 野更 开阔 、 使
思 维更活 跃 、 自主性 更 强 , 已经 习惯 于多样 化 的信息 获取 途 径 , 不再 满 足 于 将教 师 讲授 的 方 式 作 为 获取 知 识 的主要 途径 , 望 以 更 灵 活 的教 学 方 法 来 进 行 希
教 育 的人本 主 义取 向越 来 越 明显 , 以学 生 为 主 体 的 教 育教 学方 法 的引入 已成 为必 然 的 趋 势 . 文 拟 就 本 课 堂教 学 中实施 以学 生为 主体 的教 学 方法作 一粗 浅 的探讨 , 以期 得 剑 同行 专 家 的指正 .
是 以教 师为 中心 , 对学 生 的学 习需 求关 注 不够 . 学
完 全接 受 书本知 识 , 以发 现其 不 足 , 生 创造 能力 难 学 得 不 到培 养 , 长此 以往 , 形 成 墨 守 成 规 、 会 冈循 守 旧 的思 维惯性 , 束缚 了学 生创 造 能力 的发 挥 . 于传统 基 教学 方法 的诸 多弊 端 , 对其 进行 改 革也 就 成为 必然 .
关键词 :以学 生为主 体 ; 学方法 ; 习风格 ; 教 学 实施
中 圈分类 号 : 7 2 0 J l . 文献 标识 码 : A 文 章编 号 :17 .1 8 2 0 ) 10 7 —3 6 26 3 【 0 6 0 —0 70
高 职院校 在教 学计 划 的制 订和教 学 方法 的选择 上应 体 现高职 教育 的特 色 , 为避 免 与 普 通 本科 教 育 趋同, 在课 堂 教学方 法 上应 有较 大 的转 变. 职教 育 高
专业 知识 的 学 习. 以此观 之 , 统 教 学方 法就 显露 出 传 其 落后 的 r 面. + 总体 而言 , 统教 学方 法 存在 以 I 传 - - 弊 端: 一是 太注 重知 识 的传 授 , 而忽 视 了创 造能 力 的培 养. 采取 填 鸭式 教学 方 式 , 牛 死 记 硬 背 , 知 识 的 学 对
高等职业教育实践教学(3篇)
第1篇摘要:高等职业教育作为我国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实践教学环节对于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从高等职业教育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出发,分析了当前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改革措施,旨在提高实践教学效果,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高技能人才。
一、引言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职业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培养目标是为社会输送具有扎实理论基础、熟练职业技能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实践教学作为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当前高等职业教育实践教学存在诸多问题,制约了实践教学效果的提升。
因此,本文从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出发,分析问题,提出改革措施,以期提高实践教学效果。
二、高等职业教育实践教学的重要性1. 培养学生职业技能:实践教学使学生能够在实际工作中运用所学知识,提高职业技能,为今后就业奠定基础。
2. 增强学生创新意识:实践教学过程中,学生需要不断尝试、探索,从而培养创新意识。
3. 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实践教学使学生在实践中锻炼意志、培养团队协作精神,提高综合素质。
4. 适应社会需求:实践教学使学生更好地了解社会需求,为今后就业和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三、当前高等职业教育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1. 实践教学理念滞后:部分高职院校实践教学观念陈旧,注重理论教学,忽视实践教学。
2. 实践教学资源不足:实践教学设施、设备、师资力量等资源不足,影响实践教学效果。
3. 实践教学体系不完善:实践教学体系不健全,课程设置不合理,实践教学环节缺乏系统性。
4. 实践教学评价体系不科学:实践教学评价体系不完善,难以全面、客观地评价实践教学效果。
四、高等职业教育实践教学改革措施1. 转变实践教学观念: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将实践教学放在首位,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2. 完善实践教学体系:优化课程设置,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构建实践教学体系,提高实践教学效果。
3. 加强实践教学资源建设:加大实践教学投入,完善实践教学设施、设备,提高师资力量。
以学生为主体加强高职学生工作内涵建设
观 。就 是要 用社 会 、 校 、 生 自我 的力 量 和 资源 来 学 学
★作 者单位 : 阳职业技 术 学院 医学 院。 襄
2 2 01 年第 1 期 / 9 0 5
调
查 研
究
Di jCHAV N 』 U A【 A I
体系。
以分 为 四个 目标 , 对应 的 , 有 四种 指 导 。第 一个 是 也 事 业 目标 , 对其 进行 人生 指导 ; 要 第二 个是 生活 目标 , 要 对 其进 行 生 活指 导 ; 三个 是 学业 目标 , 对其 进 第 要 行 学 习 指导 ; 四个是 价值 目标 , 对其 进 行 人格 指 第 要
导。
2 .以管理 为手段 , 理 设计 常规 管理模 块 , 建 合 构 学 生常规 事务 管理体 系 严 格 管 理是 学 生外 部 力量 转 化 为 内部 动 力 的手 段 , 是他 律 走 向 自律 、 育通 向 自我 教 育 的桥 梁 。在 教 管理 中 , 在做 好 日常 管 理 的基 础上 创 新管 理 方式 , 要
个体 差异 的变 化而 变化 。
4 .工 作 范 围 是 大 教 育 观 、 管 理 观 和 大 服 务 大
展 项 目。二 是按 照 课 堂课 程要 素 ( 目标 、 内容 、 织 、 组
评 价 ) 完善 项 目训 练 内容 。三是 整合课 程模块 , 建 , 构
素 质拓 展课 程化体 系 。 四是 建立 评价标 准 , 建 评价 构
() 境保障 1环
包 括全 员 育人 的意识 , 学 的文化 , 大 专业 课 教 学 内容 ,科 技文 化活 动 , 包括 办学必 须 的硬条 件 。 还
() 2 队伍 保 障
论基于“做中学,学中做”高职实践教改
论基于“做中学,学中做”高职实践教改1 推行“做中学”、“学中做”实践教学改革的意义在“工学结合”的高职教学模式改革过程中,“做中学”的基本理念顺应了时代发展的要求。
它着眼于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关注每一位学生,倡导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促进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要求转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主动参与、探究发现、合作交流、勤于动手的学习方式;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重视在教学的过程中形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培养学生独立健全的人格,减轻学生被动学习的心理压力,使学生建立自尊和自信,形成敢于质疑、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采用激励性评价,不仅注重学生们探究活动的结果,更重视科学探究的过程。
2 目前高职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2.1 实践教学主体地位不突出专业课程一般分为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核心课,其中专业核心课多是实务性强的课程,需要通过大量的实践来理解与巩固,但目前专业核心课的实践课时在总课时中的比例是比较低的,教学计划中的独立实践环节,如大型作业、实训周、生产实习、综合实训、顶岗实习等,虽然课时充分,但由于实习基地不完善、就业压力大等原因,也存在着利用率不高的现象,影响了学生专业实践水平的提升。
2.2 实践教育模式缺乏创新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各个高职学院虽然已经初步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在保证理论以“必需、够用”为度的前提下,加强了实训环节教学,提高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但仍然未能真正实现“工学结合”。
2.3 缺乏完善的实践指导教材与师资目前许多实践教材比较陈旧,漏洞较多,不能与时俱进的进行更新,使得实训的要求与最新岗位需求不吻合,达不到实践教学的目的。
教师的教育理念稍显滞后。
许多教师观念更新较慢,仍然停留在简单的知识传授层面,对技能和经验的传授不够,使学生学习之后,不能达到学以致用、举一反三,毕业后适应工作岗位的时间较长。
基于“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法的高职数学教学研究
新 人 才 培养 新 模 式 .
警
“
总 结为主的探索 个性化、 式、 交互式学习, 注重发展学
习者创造性个性
学 媒
’ 认知 的工具
嚣 黧 耋
2“ 以学 生 为 中心 ’ 学院 , 东 罗定 5 7 0 ) 广 220
摘
要: 以建构 主 义理 论 为指 导 , 高 职数 学教 学 中实施 以学 生为 中心 的教 学 方法 , 在 创新 教 育观 念 、 学 方法 教
和 手段 , 营造 激 励 、 民主 的 学 习氛 围, 用启 发 、 例 、 层 、 采 案 分 多媒体 等创 新学 习方 法 , 注重 学 生知 识 、 质 与能 力 的 素
协调 发展 与拓展 , 一系 列的教 学创 新活 动 中 , 升高 职数 学 学科创 新教 学 , 从 提 培育创 新人 才 .
关键 词 : 以学 生为 中心 ; 高职 ; 学; 新 ; 学方 法 数 创 教
中 图 分 类 号 : 1 G72 文献 标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6 2—4 2 2 1 ) 4—0 4 17 0 X(0 10 0 1—0 3
唤醒 、 舞.毛 泽东 同志也 提 倡 教育 要 “ 鼓 ” 采取 启 发 式 . 止 注 入式 ” 废 .
启 发 式 教 学 的方 法 很 多 ,如 比喻启 发 、问题 启 发 、 验 启 发 、 比启 发 、 境 启 发 、 观 启 发 等 。 实 类 情 直 教 学 中 .教 师 可根 据 教 学具 体 内容 和 学 生 实 际 经 验 采
。 旆
切合高职学 生的特点 , 教学过程缺 乏与学生的互动 .
新时期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创新的实践与思考
新时期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创新的实践与思考【摘要】本文对新时期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创新进行了深入探讨。
在首先介绍了背景信息,随后阐述了研究的重要意义。
在分析了当前高职院校学生管理现状,并提出了新时期学生管理的需求。
通过实践案例分析,探讨了管理创新的具体措施,进而对创新成果进行评估。
结论部分总结了创新对高职院校学生管理的重要意义,并展望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新时期高职院校学生管理的挑战与机遇,为提升教育质量和培养优秀人才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创新、实践、思考、现状分析、需求、案例分析、具体措施、成果评估、意义、发展展望1. 引言1.1 背景介绍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职院校作为我国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场所,其学生管理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当前,由于社会需求的多样化和学生个性的日益突出,传统的学生管理模式已经逐渐显现出不适应当前形势的一面。
对于新时期高职院校学生管理的创新已经成为一个迫切需求。
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创新的意义不仅在于提高管理效率和效果,更在于更好地适应当下学生群体的多样化需求,倡导个性化、平等化的管理理念。
通过对学生管理模式进行创新,高职院校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成长发展,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
研究新时期高职院校学生管理的创新实践和思考,对于提升高职教育质量、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技术技能人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意义。
1.2 研究意义新时期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创新的实践与思考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教育的改革,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工作也逐渐受到了广泛关注。
学生管理是高职院校教育工作中至关重要的一环,直接关系到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当前,随着高职院校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学生数量的增加,传统的学生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新时期的需求,必须进行创新和改革。
本文旨在对新时期高职院校学生管理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通过实践案例分析和具体措施的提出,试图找到适合当前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模式,提升学生管理的效率和水平。
论行动导向教学法在高职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行动导向教学法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通过让学生参与实际的行动和实践活动来促进他们的学习。
在高职教育中,行动导向教学法被广泛应用,以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职业素养。
本文将详细描述行动导向教学法在高职教学中的应用情况,包括应用背景、应用过程和应用效果等。
1. 应用背景高职教育旨在培养具有实际操作技能和职业素养的专门人才,因此需要一种能够有效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教学方法。
传统的课堂教学强调理论知识的传授,而缺乏对实际操作的指导和训练。
为了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对高职毕业生的需求,行动导向教学法被引入到高职教育中。
2. 应用过程2.1 教师角色转变在行动导向教学法中,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是变成了学生的指导者和引导者。
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兴趣,设计并组织相关的实践活动,并提供必要的指导和支持。
2.2 课程设计在应用行动导向教学法时,首先需要对课程进行重新设计。
课程设计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职业素养,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结合起来。
课程内容应该紧密联系职业岗位要求,以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
2.3 实践活动组织行动导向教学法强调学生参与实际的行动和实践活动,因此需要组织相关的实践活动。
这些活动可以包括实地考察、案例分析、模拟操作等。
通过参与这些活动,学生可以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并获得相关的操作技能。
2.4 学生评价在行动导向教学法中,评价也发生了变化。
传统的考试评价方式不再适用于这种教学方法。
取而代之的是通过观察和记录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来评价他们的学习成果。
这种评价方式更加客观和真实,能够全面了解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职业素养。
3. 应用效果行动导向教学法在高职教学中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3.1 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通过参与实践活动,学生可以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中,获得相关的操作技能。
这不仅提高了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还增强了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2 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行动导向教学法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使他们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
高职学生管理贯彻学生第一教育理念的思考与探索
性工作。因此, 必须把“ 教育管理” 当作“ 服务” 去理解。管 理永远只是一种手段, 而不是目的。及时、 周到、 高效、 热
情的服务, 才是管理的本意。 三、 学生第一” 按“ 的要求构建高职学生培养体系
(一)加强思想政治工作 思想政治工作是管方向、 管思想、 管德育发展的。思 想政治工作同样是高职学生的“ 生命线” 。加强思想政治 工作, 要与加强学生党建工作相结合, 与改进学生德育教
2006 年 12 月 第 24 卷第 4 期
扬州教育学院学报 Journal of Yangzhou College of Education
D ec . 20 0 6 V ol. 24 , No . 4
高职 学 生管理贯彻“ 学生第一” 教 育理念 的思考 与探 索
陈 亚 鸿
(扬州环境资源职业技术学院, 扬州 225127) 江苏
摘 要: 在分析“ 学生第一” 教育理念 内涵的基础上, 出高职学生教育管理工作 中应 当树立学生中心 提
观、 素质教育观、 平民教育观、 选择教育观、 终身教育观、 服务教育观, 并以此来探索构建高职学生工作新体系。
关键词: 学生第一; 学生管理; 教育理念
中图分类号: G 718. 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 - 6536(2006)03 - 0055 一 03 一、学生第一” “ 教育理念的内涵 “ 学生第一” 以人为本” 一切为 了学生, 是“ 和“ 为了学 生一切, 为了一切学生” 教育理念的高度概括。所谓“ 学生 第一”就是把学生的正当利益、 , 学生的正当需要、 学生的 合理要求, 放在第一位加以考虑, 并努力加以解决, 尽可能
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为满足社会 经济发展对技术、 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发展起来的, 它以适 应性为宗旨、 以能力为本位、 以提高综合素质为 目 对社 标, 会经济发展以及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对于满足个人
高职实践类教学方法(3篇)
第1篇摘要:随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实践类教学方法在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本文从高职实践类教学方法的内涵、重要性、实施策略以及存在的问题等方面进行探讨,旨在为高职教育实践类教学方法的改革提供参考。
一、引言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重任。
实践类教学方法作为高职教育的重要手段,对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在当前高职教育中,实践类教学方法仍存在一定的问题。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高职实践类教学方法进行探讨。
二、高职实践类教学方法的内涵高职实践类教学方法是指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以实践能力培养为核心,通过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以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创新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为目标的一种教学方法。
三、高职实践类教学方法的重要性1. 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实践类教学方法能够让学生在真实或模拟的环境中学习,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使学生更好地适应职业岗位的要求。
2.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实践类教学方法鼓励学生主动探索、创新,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3. 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实践类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参与实际项目或实习过程中,了解企业文化和职业规范,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4. 提高教学效果。
实践类教学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四、高职实践类教学方法的实施策略1.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是实践类教学方法的实施者,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提高实践类教学方法质量的关键。
高职院校应注重培养具有实践经验和创新能力的“双师型”教师。
2. 优化课程设置。
根据职业岗位需求,合理设置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课程设置的实用性。
3. 改革教学方法。
采用项目教学、案例教学、工作过程导向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4. 加强校企合作。
与企业建立紧密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实习、实训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技能。
学生中心 产出导向 持续改进的理解
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理解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是当前教育领域中非常重要的概念,它们不仅影响着学校的教学模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也对整个教育体系的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本文将从这三个概念的定义和内涵、实践案例和未来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探讨。
首先,我们来理解学生中心、产出导向和持续改进这三个概念的含义和内涵。
学生中心教育是以学生的需求和发展为中心,以培养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和创造性为目标的教育理念。
学生中心教育强调教学过程要紧密围绕学生的兴趣、需求和能力展开,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和创造潜能。
产出导向教育是以产出为导向的一种教育理念。
它关注的是学生学习的效果和成果,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和实用技能,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获得切实可行的知识和技能,为未来的发展和就业奠定良好的基础。
持续改进是指教育工作者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等进行反思和调整,以求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成果的一种改进理念。
持续改进强调教学改革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需要不断地调整和完善,以适应社会和学生的需求。
接下来,我们将结合实践案例来说明学生中心、产出导向和持续改进在教育实践中的具体运用和效果。
以中国的高等教育为例,近年来,一些大学开始尝试将学生中心的教育理念引入到课程设计和教学实践中,通过教学改革,打破传统的教师中心教学模式,促进学生的参与和主动学习。
在一些创新型教育机构,学生不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对象,而是参与者和创造者,在问题解决和实践中发挥主导作用。
这种学生中心的教学模式,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更多的成长和满足感。
而在产出导向方面,一些职业教育机构也开始转变教学目标,注重培养学生实际操作技能和职业素养。
例如,一些高职院校将学生实习、科研项目和校企合作作为课程的一部分,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取的知识和技能更贴近实际需求和市场,提高他们的就业竞争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学生为中心”高职教育观的实践与思考
作者:刘欣苗
来源:《商情》2009年第10期
【摘要】本文阐述了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观,以及全面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所必须实施的一系列改革,即以就业为导向,改革和重组课程体系的目标、要求与原则;以能力为本位,进行教学改革的方法、措施与途径。
【关键词】以学生为本以学生为中心课程体系教学改革
高职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为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创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
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高职教育必须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全面发展教学观。
“以学生为中心”:主张“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负责任,规划自己的学习活动,学院和教师为学生提供足够的学习资源与引导;主张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
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必须实施一系列的改革: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到课程教学改革;从学生道德行为、职业行为的养成教育,到职业能力的培养,以达到培养高素质的高职人才的目标。
因此必须做好以下工作。
一、以人为本,确立尊重个性发展的质量观
当前,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产物,其学生的学习能力、知识水平等差异性较大。
这就要求我们高职院校应始终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主动服务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办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的信念,依据大众化高等教育的现代教育质量观,对不同的需求确定多样化的培养规格和目标、制定相应的培养方案。
坚持以人为本,确立尊重个性发展的质量观。
从主动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看,高职教育就是就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提高就业率,是高职教育的核心目标,所以在课程体系的构建、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上,必须充分体现以就业为导向。
因此,课程的设置必须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中心,反映社会对毕业生知识、能力、素质的要求,反映当今社会生产力水平和科学技术水平,反
映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需要,要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身心的全面发展和人的可持续发展,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培养。
二、发展学生个性,提高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的实践
大众化的高职教育必须确立以人为本、尊重个性发展的多样化的教育质量观。
英国首相布莱尔称:“人的才干是与生俱来的,但却总是潜藏着。
任何人的才干得不到开发,就意味着英国的失败。
才干是21世纪的财富。
任何人潜能的释放都会增加我们的财富。
”
心理学研究也表明人类的智能是多元化的,对于高职学生,我们在教学设计、组织和实施中更要特别注重学生多元智能的开发,用与学科教育不同的方式组织教学,使教学更适合开发他们的智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鉴于以上考虑,我们在教学组织和管理等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
(一)构建灵活实用的课程体系,满足自主学习和就业的需求
高等职业教育的本质属性及其社会功能要求人才培养方案必须符合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
对于举办大众化教育的高职院校来说更应该有这种紧迫感、责任感。
通过构建灵活实用的课程体系,注重学生个性发展,处理好知识、能力、素质的三者关系,将针对性、适应性有机地融为一体。
学院自升格为高职学院以来,针对高职教育的特点,为尊重学生对职业的选择,构建灵活的课程体系,建立起校系两级必修、选修课教学平台,完成大学生道德修养、文化素质和专业基础理论、专业基本技能的培养;通过设置主干专业课、专业模块课(专业方向选修),专业综合实训、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等实践教学环节,实现专业能力和职业素质的培养。
在校级平台上可以实现校内专业的再选择,在系级平台上可以实现系内转专业;通过模块课程的选择,可以实现某一专业下的专业方向选择。
专业模块课针对性强,教学内容与就业岗位要求相一致,学生能较快掌握岗位要求的知识和技能,因而能寻求到较理想的就业岗位,并能较快地适应工作岗位的要求,实现学院提出的与办学层次相适应的高质量的就业目标。
为帮助学生选专业和选课,充分发挥教师在学生学习中的引导作用,让更多的优秀教师参与指导学生学习,建立起新型的师生关系,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实践“学用一体化”教学思想,强化学生能力培养
学院各专业在几年来的教学实践中,以市场为导向,以就业为目标,结合各自专业特点,以学生为中心建构了各种不同形式的“学用一体化”教学模式。
该模式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将素质教育和能力培养作为教学主线,突出应用性和专门性,加强实践教学环节,使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与就业岗位的需要相一致。
我院各专业在“学用一体化”教学模式中主要形成了以下经验:(1)专业理论与实训项目采用讲练结合,学与用有机结合,达到知识与技能的相互提升,最终形成良好的职业能力;(2)实训过程与内容在仿真或真实的环境中实施,使学生的技能与行业、企业的职业岗位紧密结合;(3)毕业设计课题“真题真做”,选择企业的真实工程项目作为毕业设计课题,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4)将职业资格考证内容或行业准入培训标准纳入教学内容,实现学生毕业“双证书”,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
在“学用一体”教学模式中,专业教师探索出融合式教学法、行为导向式教学法、案例式教学法、任务式教学法、项目式教学法、模拟式教学法、探究式教学法等有效的方法,培养了学生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学以致用的能力,提高了教学质量。
“学用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应用,体现了“学和用的有机融合,实作的高度仿真性,案例的有效参照性和职业素质的同化与顺应”等特点。
通过已经毕业的各专业二届毕业生的高就业率充分证明了这一教学模式在高职院校的适用性。
学院始终坚持把教育质量作为可持续发展的保证,全方位加强和提升办学水平,近年来学院的教学工作取得较好成绩。
平均就业率95%以上,并实现了高质量就业。
参考文献:
[1]点击核心——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与课程开发导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
社,2004,7.
[2]赵志群.职业教育与培训学习新概念[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