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事业的发展精品文档
历史:第五单元-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
的肩膀渗出钢灰色的隐约邪雾……空灵玉白,妙如仙境飞花般的嫩掌射出亮蓝色的飘飘余味……紧接着甩动明爽灿烂的嫩月脸一笑,露出一副虚幻的神色,接着转动轻灵雅秀 的妙耳朵,像纯黑色的百心旷野蟒般的一抛,古怪的轻灵似风的玉臂顷刻伸长了五倍,清丽超脱的梦幻气质也骤然膨胀了六倍……最后耍起玲珑活泼的美鼻子一甩,突然从里
第16课 外交事业的发展 中美关系的正常化
敌对:20世纪70年代前,中美敌对状态长达二十多年
转机:
①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②国际形势的变化 ③中美两国的共同需要
历程
①1971年,美国乒乓球队正式访问中国 ②1971年7月,基辛格访问中国 ③1972年2月,尼克松总统访华,发表《中美联合公报》 ④1979年,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意义:是中国迄今举行的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多 边外交活动
内容: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部干涉内政;平 等互利;和平共处
意义: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 准则
周恩来出 席万隆会 议
时间:1955年 地点:印度尼西亚万隆
会议主题:讨论共同关心的国际问题和亚非国家 发展问题
贡献: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方针,促进了会 议的圆满成功,也促进中国亚非各国的团结和合 作
强击机等 改革开放后现代化装备加强
导弹部队
1957年开始组建导弹战略部队
20世纪60年代以后,装备了中程导弹、远程 导弹、洲际导弹和导弹核武器
第15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背景
毛泽东向世界宣告中国外交的基本原则 中国与苏联等国建交
美国对中国的敌视态度和孤立政策
提出:1953年中印两国谈判 完善:1954年周恩来访问印度和缅甸 目的:为了促进中国和世界各国的友好交往
最新部编初中历史教材目录(精品文档)_共4页
部编初中历史教材目录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 第1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 第2课原始农耕生活 第3课远古的传说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 第4课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 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 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 第7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第8课百家争鸣局面第三单元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第9课秦统一中国 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 第11课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第13课东汉的兴亡 第14课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 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第四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第16课三国鼎立 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 第18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第19课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 第21课活动课:让我们共同来感受历史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第3课盛唐气象 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第5课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第6课北宋的政治 第7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第8课金与南宋的对峙 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 第10课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 第11课元朝的统治 第12课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 第13课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第三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第14课明朝的统治 第15课明朝的对外关系 第16课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 第17课明朝的灭亡 第18课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第19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 第20课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 第21课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 第22课活动课: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1课鸦片战争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第4课洋务运动第5课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第6课戊戌变法第7课抗击八国联军第三单元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第8课革命先行者孙中山第9课辛亥革命第10课中华民国的创建第11课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第四单元新时代的曙光第12课新文化运动第13课五四运动第14课中国共产党诞生第五单元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峙第15课北伐战争第16课毛泽东开辟井冈山道路第17课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第六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第18课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第19课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第20课正面战场的抗战第21课敌后战场的抗战第22课抗日战争的胜利第七单元解放战争第23课内战爆发第24课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第八单元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第25课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第26课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現固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第2课抗美援朝第3课土地政革第二单元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第4课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第5课三大政造第6课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第7课伟大的历史转折第8课经济体制改草第9课对外开放第10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第11课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第四单元民族结与祖国统一第12课民族大团结第13课香港和澳门的回归第14课海峡两岸的交往第五元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第15课钢铁长城第16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第17课外交事业的发展第六单元科学技术与社会生活第18课科学技术的成就第19课社会生活的变迁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古代亚非文明第1课古代埃及第2课古代两河流域第3课古代印度第二单元古代欧洲文阴第4课希腊城邦和亚历山大帝国第5课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第6课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第三单元封建时代的欧洲第7课基督教的兴起与法兰克王国第8课西欧庄园第9课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第10课拜占庭帝国和査士丁尼法典第四单元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第11课古代日本第12课阿拉伯帝国第五单元步入近代第13课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第14课文艺复兴运动第15课探寻新航路第16课早期殖民掠夺第六单元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第17课君主立宪制的英国第18课美国的独立第19课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第七单元工业革命和工人运动的兴起第20课第一次工业革命第21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国际工人运动的兴起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殖民地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第1课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第2课俄国的改革第3课美国内战第4课日本明治维新第二单元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第5课第二次工业革命第6课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第7课近代科学与文化第三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第8课第一次世界大战第9课列宁与十月革命第10课《凡尔赛条的》和《九国公约》第11课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第12课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第四单元经济大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第13课罗斯福新政第14课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第15课第二次世界大战第五单元冷战和美苏对峙的世界第16课冷战第17课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第18课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第19课亚非拉国家的新发展第六单元冷战结后的世界第20课联合国与世界易组织第21课冷战后的世界格局第22课不断发展的现代社会第23课活动课:时事溯源。
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17外交事业的发展(教学课件)
一、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一)背景
为什么是“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而不是“加入联合国”?
联合国成立于1945年,是由主权国家组成的国际组织。中国是创始会 员国之一,也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当时由国民政府代表中国。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作为代表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理应享有 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但是,在美国等国家的操纵下,联合国长期将中华人 民共和国排斥在外,仍由台湾国民党当局占据中国在联合国的席位。
——摘编自方连庆《战后国际关系史》
材料二 就中国方面来说,要着重对付苏联当时对我国安全所构成的直接和严 重的威胁,要解决台湾问题以实现国家统一大业,要恢复和扩大国际交往、积极参 与国际事务,也需要缓和同美国的关系。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依据材料分析:进入20世纪70年代后,中美关系改善的原因是什么?
(二)概况
1971年10月,第26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 的一切合法权利,并立即把台湾国民党当局的代表从联合国及其所属一切机构 中驱逐出去。
1971年10月25日,阿尔巴尼亚、阿尔及利亚等国提
出的关于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
的提案,在第26届联合国大会上进行表决。当76票赞成、二、中美、中日建交源自(一)中美建交1.原因
材料一 1969年1月,共和党人尼克松就任美国总统。当时正值美国面临着 二战以来最为严峻的形势。越南战争的沉重负担,国内政治、经济以及社会危机 的加深,使美国在同苏联争霸中,日益处于不利的地位……1971年6月,尼克松 又在堪萨斯的一次讲话中提出今天世界上有五个力量中心(美国、苏联、西欧、 中国和日本)的看法。为了适应这种新的形势,并改善美国在同苏联争霸中的不 利环境,所以,尼克松决定要在中国“为自己找个可以依靠的有利地位”。
雷正西_精品文档
雷正西雷正西是中国近代历史上一位重要的政治家、军事家和外交家。
他生于1886年,是湖南澧县人。
雷正西早年投身于中国的革命事业,在辛亥革命期间积极参与反对清朝统治的运动,并加入了同盟会。
在此期间,他结识了众多革命志士,如孙中山、宋教仁等人。
经过多年的革命斗争,雷正西历经战争的锤炼和实践,逐渐成长为一位杰出的军事家。
他曾参与北伐战争,为国家的统一和统治做出了巨大贡献。
在北伐战争中,他率领中国共产党的红二十五军奋勇作战,为国共合作奠定了基础。
不仅如此,雷正西还在战略军事方面具有卓越的智慧和才能,他的思想和战略理论对于后世的中国军事事业产生了深远影响。
雷正西以充满激情和坚定意志的个人魅力闻名于世。
他在战场上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为国家和人民的解放事业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雷正西的英勇和忠诚精神堪称典范,激励着中国人民继续前进。
雷正西的政治理念和外交智慧也是他的另一个突出特点。
作为中国的外交家,他注重维护国家的利益,同时也积极探索和倡导国际合作。
他曾代表中国出席过多次重要的国际会议,与各国政要进行了积极的交流和协商。
他倡导和谐相处、平等互利的外交政策,为中国争取到了国际社会的尊重和支持。
雷正西在中国近代史上的作用和影响远远超出了个人的范畴,他是整个国家和民族的象征。
他的一生融汇了革命斗争、军事战略和外交智慧,他的事迹和精神不仅值得我们学习和纪念,更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雷正西的精神可以概括为三个关键词:坚定、忠诚和智慧。
他坚守自己的信念,忠诚于国家和人民的事业,同时又具备睿智的头脑和谋略的才能。
这样的精神不仅在当时的革命斗争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而且在今天的社会发展中仍然具有重要意义。
雷正西的事迹和精神为我们树立了榜样。
在当今社会,我们仍然需要坚定的信仰、忠诚的情感和智慧的头脑。
只有在这样的基础上,我们才能够为国家和人民的事业做出真正的贡献。
总之,雷正西是中国近代历史上一位令人敬佩的政治家、军事家和外交家。
形势与政策论文范文4篇
形势与政策论文范文4篇精品文档,仅供参考形势与政策论文范文4篇形势与政策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我们学生进行形势政策教育的主要渠道、主要阵地,是我们每个大学生的必修课程,在我们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担负了重要的使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今天为大家精心准备了形势与政策论文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形势与政策论文范文1作为当代大学生的我们,不久也将步入社会,会成为建设祖国的一份子,祖国十三五的实现离不开我们,所以,我们更要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我们要有正义感。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要积极向上,学好专业知识,关心国家大事,为党的事业做贡献,提升自我能力。
所以在经过对《形势与政策》课的学习,我对国内外的形势与政策有了浅显的认识。
虽然只是短暂的几节课,但却使我受益匪浅。
我平时很少看新闻,很少关注国家政策、社会形势,因此对社会形势政策基本不了解。
而《形势政策》这门课,正是对我们学生进行形势政策教育的主要渠道,是每个大学生的必修课,帮我们了解和分析形势与政策。
我们上课的形式是老师讲解配合ppt演示。
虽然每周只有一堂课,但老师讲的津津有味,同学们得兴趣也很大。
给我们授课的老师滔滔不绝,睿智敏捷的思维,丰富多彩的素材,以及别有风趣的讲演,无不为我们展示了一位领导所具备的良好素质和出众能力,在课堂上,我们不仅享受着知识的积淀所带来得无限快乐,更被其无穷的讲演魅力所深深陶醉。
我们钦佩他,是因为我们年轻,我们用自己年轻、活跃、开放、包含的个性来聆听哲人的教诲,固然会受益匪浅、泽被至深。
随着世界的不断变化,社会的不断发展,世界上每天都在发生着各种各样的事,形势与政策也伴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的发展在不断的变化着。
而这些形势与政策的变化也对我们的生活有着一定的影响。
作为一名大学生,对社会的了解是必须的。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的发展,形势与政策的变化也决定着我们的未来发展。
大发展决定小发展,形势与政策的变化应该是必须去关注的。
(2021年整理)人教版八下历史第五单元《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复习提纲
人教版八下历史第五单元《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复习提纲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人教版八下历史第五单元《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复习提纲)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人教版八下历史第五单元《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复习提纲的全部内容。
一、单元大事年表: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第一支海军-—华东军区海军建立1949年10月2日,中苏建交1953年底,和平共处五项原则首次由中印两国提出1954年,中印缅三国共同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4年,周恩来参加日内瓦会议1955年,万隆会议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1956年,歼—5型歼击机仿制成功1966年,中国成功进行了第一次核导弹武器实验1966年,组建第二炮兵部队1971年,我国自行研制的导弹驱逐舰完成了多次科学实验和对外出访任务,1971年7月,基辛格秘密访华1971年10月,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权利1972年,尼克松访华;中日建交1979年,中美建交2012年9月,我国第一艘航母“辽宁舰”交接入列2014年,全军政治工作会议在福建古田召开,掀起了新时代强军之路2015年,第二炮兵部队更名为火箭军2016年,中国人民解放军调整组建五大军种、成立五大战区本文由初中历史公众号整理编辑,。
二、知识整合:第15课钢铁长城基础归纳:1、第一支海军部队:华东军区海军。
2、第一艘核潜艇:1970年我国研制出第一艘核潜艇,并于1974年装备我国海军。
3、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舰4、第一架仿制歼击机:歼―5型歼击机。
5、空军刚建立,就面临抗美援朝的考验。
6、三支舰队:东海舰队、南海舰队和北海舰队.7、三大国产装备:导弹驱逐舰、核潜艇、歼―5型歼击机。
傅爱国_精品文档
傅爱国傅爱国是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主席。
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傅爱国一直致力于党的事业,为中国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傅爱国出生在一个普通家庭,从小就对社会进步充满热爱。
他在青少年时期就参加了革命活动,并成为了一名积极的共产主义者。
随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傅爱国加入了这个组织,并为其事业而奋斗。
傅爱国的政治理念是以人民为中心,始终坚持民族的利益高于一切。
他认为只有人民的利益得到了保证,才能实现社会的稳定和繁荣。
他在领导中国的时候,一直致力于解决人民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尤其是贫困问题。
他发起了一系列扶贫活动,致力于消除贫困和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
通过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加强教育和医疗资源的投入,傅爱国实现了许多农民的梦想。
傅爱国还非常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认为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基石。
他发起了一系列的教育改革,包括提高师资质量、加强教育资源的投入、推动教育科研等。
这些改革使得中国的教育体系不断提高,培养了许多优秀的人才,为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做出了重要贡献。
傅爱国在外交事务方面也表现出色。
他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加强中国与其他国家的合作。
他提倡和平发展和多边主义原则,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和国际间的互利合作。
他在国际社会中享有很高的声誉,被广泛认可为一位优秀的国际政治家。
傅爱国的领导风格也备受赞誉。
他为人谦逊有礼,善于倾听他人的意见。
他喜欢走进人民群众中,与人民交流,了解他们的需求。
他坚持团结和合作的原则,在重大决策上广泛征求各方意见,使得决策更加科学和民主。
傅爱国的卓越贡献得到了国内外的广泛认可和赞赏。
他多次荣获国内外奖项,被誉为中国的杰出政治家和中国共产党的杰出领导人。
傅爱国的一生是对中国共产党事业和中国人民的伟大贡献。
他的拳拳之心,无私奉献的精神将永远被中国人民记住。
他的事迹将为后人铭记,激励更多的人投身于中国的建设事业中。
总结傅爱国是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主席。
他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奉献,为中国的发展和民族的振兴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13讲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特色的现代化之路-PPT精品文档
(1)政治上,建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向社会主 (2)经济上,建立了计划经济体制 义过渡 (3)教育上,建立人民教育事业 (1)经济建设有成就,也有严重的失误。 如“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2)1956年提出“双百”方针,但是, 1957年反右派斗争扩大化又破坏了“ 双百”方针 (3)1958年,掀起“教育大革命”,有 成就也有教训
2.近代以来国际格局的演变对中国外交的影响 (1)近代西方列强的殖民扩张,使中国成为任人宰割的对象,在外 交上处于被动的屈辱地位。 (2)新中国成立初期,鉴于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中国采取了“一 边倒”的外交策略。 (3)20 世纪 70 年代随着国际格局的变化,美苏争霸的态势互换, 中国调整对外政策,先后同日本、美国建立起正常的友好关系。 (4)随着两极格局的结束,中国出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需 要,采取“全方位”不结盟的无敌国外交政策。
1956 ~1966年
曲折中 前进
时间
阶段特点
主要表现 (1)政治上,民主法制受到严重破坏,人权遭到践踏 (2)经济上,受政治运动的冲击,经济建设几乎停滞 (3)教育上,高等教育受到严重冲击,大学停止招生 ,教授受到批斗 (4)文化上,盛行“阶级斗争”文艺,样板戏流行, 出现“百花凋零”的局面 (1)政治上,进行拨乱反正,民主法制得到发展和完 善 (2)经济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国 民经济稳定、快速发展 (3)外交上,发展全方位的外交关系,努力争取世界 的和平与稳定 (4)教育上,确立了“科教兴国”的战略,教育得到 全面发展 (5)文化上,“双百”方针重新得到贯彻,科研、艺 术出现全面繁荣的局面
康乾盛世时的东西方世界
1644年,清军入关 1649年英国国王查理一世被处死 1654年,荷兰《航海法案》,第一次英荷战争结束; 1664年,第一次英荷战争,英国从荷兰取得新阿姆斯特丹, 改名为纽约 1674年,第三次英荷战争结束,英国海上霸主地位确立 1689年《权利法案》颁布,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 1694年,伏尔泰出生(1778年逝世) 1774年,北美大陆会议召开;法国路易十六继位; 1789年,美国联邦共和政体确立;法国大革命 1794年,魏源出生(1794年-1857年);法国大革命结束 1799年拿破仑发动“雾月政变” 1804年,法国民法典颁布,第一帝国建立;德国哲学家康德 逝世(1724年出生)
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与作用(精品文档)
专题六、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与作用首先、新中国建立的意义和综合国力的增强一、新中国成立的意义中国人民经过一百多年的英勇斗争,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了国家的主人。
中国历史进入了一个新纪元。
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从此走上了独立、民主、统一的道路,开始了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新时期。
从此,中国以独立自主的姿态走上国际舞台并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经济、政治、国防沙交、科技等各条战线,建国以后也取得了辉煌的、灿烂的成就。
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国内力量不断增强,作用不断扩大经过改革开放20年的社会主义建设,我国的综合国力得以迅速增长。
具体体现在以下各个方面:1.经济实现了持续快速增长,综合国力进一步提高。
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经济快速增长。
三峡工程;青藏铁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工程落实;2008年奥运的成功举办,都显示了中国实力的不断增强。
2.民生得到显著改善,人民生活显著提高,总体上进入了小康水平。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通过有效的扶贫措施,提前实现绝对贫困人口和饥饿人口减半的目的,是目前全球唯一提前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中贫困人口减半目标的国家。
3.民主法治意识增强。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积极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保障人民的民主权利,不断开创中国社会主义新局面,实现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4.社会和谐稳定。
改革开放以来,是中国社会和谐稳定。
5.文化体育繁荣昌盛。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教育事业稳步发展,1983年恢复高考制度,高等教育日益发展;2008年北京奥运会,中国获金牌榜第一名。
6.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航天事业不断创新。
7.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了独特的作用,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全球共同繁荣和发展,为维护第三世界的正当权益和支持第三世界的正义斗争,为亚太地区的繁荣和稳定,为解决地区争端、缓和地区紧张局势,为保持和发展同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为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为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形势与政策总结
形势与政策第一章形势与政策关系概述:(一)区别:1.形势是客观的,政策是主观的。
2.形式是多样的,政策是针对性的3.政策的制定和出台是滞后于形势的(二)联系:1.形式是政策制定的依据,政策是形势发展的主观影响2.制定出台正确的政策,必须依据对形势的正确分析3.正确的政策,必须是能够反映,符合事物发展客观规律的政策4.政策随形势的变化而变化分析形势应坚持的基本原则:一.客观性原则二本质性原则三.发展性原则四.系统性原则分析形势须掌握的基本方法(论述题)仔细看书第二章经济形势——概念:指经济主体在一定地域,一定时期内经济活动的发展状态和发展趋势特点:①客观实在性②差异性,不平衡性③突发性④基础性与决定性⑤发展阶段与连续的有机统一性⑥结构性⑦效益性⑧科技性影响经济形势的主要因素①经济体制及其对经济形势的影响②经济政策及其对经济形势的影响③国内生产总值与国民生产总值及其对经济形势的作用与影响(GDP:国内生产总值,指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中所生产出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GNP:国民生产总值,指一个国家所有常驻机构单位在一定时期内收入初次分配的结果)④三次产业结构及其对经济形势的影响⑤创新与创新型国家及其对经济形势的影响⑥经济对外依存度及其对经济形势的影响经济形势分析方法(一)宏观分析法(二)中观分析法(三)微观分析法(四)数学模型法(五)回归分析法(六)数理统计分析法(七)趋势外推分析法(八)企业经济效益分析法第三章科技形势的分析法科技形势——概念:指在一定地域,一定时期内科技事业的存在状态和发展趋势特点:1.科学性 2.技术性 3.理论性4.应用性5经济性6政治性7伦理性8社会性科技形势分析的原则:1.科技发展战略目标制定原则 2.科技体制保障原则3科技经费投入原则4科学技术研究创新原则5科技理论研究成果转化应用原则 6.科技道德教育原则7科技经济和社会效益原则8技术成果的评价原则9科学技术引进学习原则第四章政治性形势的指标 1.政治指标 2.经济指标3.社会指标4.文化指标第七章教育形势的分析方法教育形式概念:主要是指在一定地域一定时期内教育事业的发展状态和发展趋势教育形势的特点:1.科学性 2.理论性 3.实践性4系统性5.社会性6公平性7.权力性8.资源性9.区域性10.差异性11.创新性教育形势分析原则:1.政策方针落实性原则 2.教学质量原则3.全面发展原则4.服务社会原则5.理论创新原则第九章社会形势的分析方法分析社会形势的指标:1.社会发展指标2居民生活指标3公共服务指标 4.社会文化指标第十二章外交形势的分析方法外交形势——概念:一国在特定时期内外交活动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翦伯赞_精品文档
翦伯赞翦伯赞(Jian Bozan)是中国现代历史上一位杰出的政治家、教育家和文化人物。
他生于1895年,逝世于1968年,其一生致力于推动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翦伯赞以其深思熟虑的政策理念、积极的行动和敏锐的洞察力而闻名于世。
翦伯赞早年就读于清华学堂,后赴美留学,就读于康奈尔大学,并获得工程学学士学位。
在美国期间,他深受自由主义思想和科学方法论的熏陶,在大运河运河等项目中获得了宝贵的经验。
回国后,他积极参与中国政治生活,并迅速崭露头角。
翦伯赞以其对农业和农民问题的深入研究而闻名。
他认为农民是国家基础的基石,应该得到充分的关注和支持。
他积极倡导农村改革和土地改革,鼓励农民合作社的发展,并提出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
他坚信,只有解决好农村问题,才能实现国家的繁荣和稳定。
在教育领域,翦伯赞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他认为,教育是培养未来人才的关键,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他大力推动高等教育的发展,提倡学科交叉和综合性教育,鼓励学生深入参与社会实践和创新研究。
他还倡导普及教育,提供公平的教育机会,为每个人实现自己的梦想创造条件。
作为一位政治家,翦伯赞对国家的发展和外交政策也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他主张以和平、公正、互惠的原则推动国与国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他积极倡导加入联合国,推动中国的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社会的发展。
他还主张以对话和协商的方式解决国际争端,推动世界的和平与安全。
翦伯赞不仅关注国家的发展,还关心社会弱势群体的权益。
他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投身于扶贫济困、社会福利和救灾等工作。
他认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应该惠及每个人,特别是最需要帮助的人。
在翦伯赞的努力下,中国迎来了一段充满希望的时期。
他的政策和思想对中国未来几十年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努力和贡献为国家和人民谋福利,树立了榜样。
翦伯赞是中国历史上一位不可忽视的重要人物。
他的思想和理念成为中国现代化的重要指导,并深深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们。
李温_精品文档
李温李温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人物,他出生于907年,是五代十国时期后梁国的开国君主。
他是后梁王朝的创立者,被封为梁王,并自立为帝,建立了后梁国家政权。
他在位期间实施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对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本文将介绍李温的生平事迹及其对历史的重要意义。
李温出身于军人世家,早年受到良好的教育,具备杰出的才华和领导才能。
在他的领导下,梁国很快实现了统一,建立了强大的中央集权政权。
他采取了许多重要的政策,例如加强中央集权,改革选官制度,实施农田整理,改革税收制度等。
这些改革措施有助于维护国家的稳定和发展,使梁国逐渐成为五代十国时期的一股重要势力。
在外交方面,李温也非常重视与周边国家的交往和合作。
他通过亲自派遣使者,与其他国家建立了友好关系,并使其与梁国保持和平相处。
这不仅有助于维护边境地区的稳定,还有助于促进贸易和文化交流,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梁国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
李温在经济发展方面也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他实施了一系列农田整理与农业生产政策,改革了税收制度,鼓励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这些政策有效地促进了梁国的经济增长和社会稳定。
梁国的繁荣也带动了文化艺术的发展,创造了一系列杰出的艺术作品和文化成果。
除了政治和经济上的成就,李温还非常重视教育和文化事业的发展。
他设立学校和图书馆,鼓励人们参加教育和文化活动,提高人民的素质和文化修养。
他还重视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并积极推动文化艺术的发展。
这些举措使得梁国的文化事业蓬勃发展,为后世留下了丰富的遗产。
然而,李温在位时期也面临了一些挑战和困难。
在他后期执政时,梁国出现了内外交困的局面。
内部政治斗争激化,国内的财政和经济状况也面临一定的压力。
外部方面,周边国家的威胁和侵略不断增加,给梁国的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
然而,尽管面临这些挑战,李温依然努力保持国家的稳定和发展,并为梁国带来了辉煌的时期。
总结起来,李温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历史人物,他在五代十国时期起到了重要的领导作用。
何弘_精品文档
何弘何弘,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
他是明朝的开国皇帝明太祖朱棣的亲信,被封为辅政大臣,为明太祖在统一中国和巩固明朝政权中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何弘出生于1378年,出身于寒门,但通过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努力,得到了朱棣的赏识。
在朱棣即位后,何弘被任命为内阁首辅,成为朱棣的重要顾问和统治者。
他通过一系列的政治改革和军事行动,为明太祖巩固统一了中国大好河山。
作为一个卓越的政治家,何弘在内政上做出了许多重要决策。
他推动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
他实行了征兵制度,整顿了官吏队伍,提高了政府的效率。
他还注重整顿财政,进行了一次全面的税收调查,使政府财政收入真正落实,为国家发展提供了充足的资金。
除了内政改革,何弘还注重军事建设。
他积极推行军制改革,组建了一支精锐的军队,提升了国家的防御能力。
他还注重加强边疆的防御,修筑了一系列的边墙和军事设施,有效地保护了国家的安全。
他还通过外交手段,巩固了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确保国家处于有利的地位。
在明太祖去世后,何弘依然继续对国家事务发挥重要作用。
在明太祖的遗嘱中,他被任命为摄政王,负责辅佐明成祖。
他秉持着明太祖的遗志,继续着内政外交方面的工作,保持了国家的稳定和繁荣。
然而,何弘在位期间也面临了一些困难和挑战。
他曾经遭受过严重的政治攻击和诽谤,在权力斗争中屡次受挫。
尽管面临艰难,但何弘依然坚守自己的原则和职责,为国家利益而努力奋斗。
何弘不仅在政治上有出色的才能,在军事方面也是一位杰出的将领。
他带领明军多次出征,使得明朝的疆土不断扩张。
他曾经率领军队攻打蒙古,取得重大胜利,使明朝的领土得到了进一步的扩展。
何弘在政治和军事领域的贡献不仅在于他本人的能力,更在于他对于国家利益的忠诚和奉献。
他一生致力于明太祖的事业,不畏艰险,勇敢面对各种挑战。
他不仅是明太祖忠实的助手,更是明朝早期政权稳定和发展的重要推动者。
何弘的一生充满了传奇和荣光,他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气创造了中国历史上的辉煌。
缅怀斯诺_精品文档
缅怀斯诺自1979年中美两国建立正式外交关系以来,尽管中美两国关系跌宕起伏,矛盾不断,但是,由斯诺和其他美国友人在抗日战争时期开创的中美人民友好事业蓬勃发展。
中美两国的普通人民之间的友好往来日益广泛、频繁、深入。
美国人民建立的全国性的美中人民友好协会,在许多州、市都发展了分支机构。
该会创始人之一韩丁担任了美中友协第一任主席。
他是在抗日战争时期读了斯诺的《红星照耀中国》受到影响,于1945年来到中国,担任美国战情新闻处分析员在重庆工作。
国共重庆谈判期间,韩丁结识了毛泽东、周恩来、宋庆龄等。
在同他们的多次谈话中,韩丁对中国革命及其前途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从此成为中国人民的好朋友。
他致力于美中人民友好事业,直到改革开放时期,作为农业技术专家,担任中国农业部高级顾问,为中国的农业机械化作出了很大贡献,直至2004年5月逝世。
在美国,还成立了埃德加·斯诺纪念基金会,海伦·斯诺文学基金会、文学托管会及纪念其他一些与中国人民友好的美国著名人士如史迪威、卡尔逊等民间团体。
它们经常组织普通的美国人民群众到中国来进行参观访问和开展交流。
在我国,北京、上海、陕西、湖北、云南、甘肃等省市及一些大学,陆续成立了纪念、研究两个斯诺等国际友人的民间团体,组织开展学术研究、文化交流和友好往来活动,促进中国人民与各国人民间的相互交往、了解、友谊与合作。
由于陕西斯诺研究中心为中美人民友好事业做出了很大的成绩,该中心主席安危被斯诺故乡堪萨斯城授予荣誉市民称号。
美国传记研究院还授予安危“二十世纪成就奖”。
随着中美人民友好交往的日益广泛,美国人民对中国社会进步和中国人民的了解也越来越多了。
美国埃德加·斯诺纪念基金会和斯诺阅览室的创立者,玛利·克拉克·戴蒙德女士和格雷·戴蒙德大夫都是斯诺生前好友。
他们自斯诺去世后,做了大量的工作,培养了一批追随斯诺,同中国人民友好的积极分子。
戴蒙德大夫是一位传承斯诺的高尚精神和中美人民友好事业的杰出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