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上道德与法治第一单元知识框架
2024年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案全册
2024年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案全册一、教学内容本教案依据2024年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材内容编写。
具体章节如下:1. 第一单元:社会规则与秩序第1课:社会规则的重要性1.1 规则与秩序1.2 社会生活中的规则第2课:遵守社会规则2.1 遵守规则的意义2.2 如何遵守规则2. 第二单元:网络生活与道德第3课:网络生活的两面性3.1 网络的优势与不足3.2 网络道德观念的培养第4课:善用网络资源4.1 网络资源的利用4.2 网络信息的安全与隐私保护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认识到社会规则的重要性,学会遵守社会规则。
2. 培养学生正确的网络道德观念,善用网络资源。
3. 提高学生的法治意识,增强自我保护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网络信息的安全与隐私保护。
2. 教学重点:社会规则的重要性、遵守规则的方法、网络道德观念的培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教学课件。
2. 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际案例引入社会规则的重要性。
2. 新课导入:讲解教材内容,让学生了解社会规则的重要性、遵守规则的方法、网络生活的两面性以及网络道德观念的培养。
3. 例题讲解:针对每个知识点,选取典型例题进行讲解。
4. 随堂练习:设计相关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5.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如何遵守社会规则和网络道德观念的培养。
7. 课后作业布置: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社会规则的重要性2. 遵守规则的方法3. 网络生活的两面性4. 网络道德观念的培养七、作业设计1. 课后作业题目:结合教材内容,谈谈你对社会规则重要性的认识。
举例说明如何遵守社会规则。
分析网络生活的两面性,并谈谈如何培养正确的网络道德观念。
答案:社会规则重要性:维护社会秩序,保障人民安居乐业。
遵守规则方法:自律、他律、法律。
网络生活两面性:优势:方便快捷、信息丰富;不足:信息泛滥、隐私泄露。
部编版人教2019-2020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初二道法复习提纲1-2单元
第一单元走进社会生活一、我与社会(一)感受社会生活社会生活给我们带来哪些变化?(或:感受社会生活的意义是什么?)P3-4①我们的社会生活绚丽多彩。
②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形成了各种社会关系。
随着身体的成长、智力的发展、能力的提高,我们的社会生活空间不断延展,我们会与越来越多的人打交道,对社会生活的感受越来越丰富,认识越来越深刻。
③我们会更加关注社区治理,并献计献策;会更加关心国家的发展,或为之自豪,或准备为之分忧。
(二)我们都是社会的一员★1.个人和社会的关系是怎样的?P4-5①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每个人都是社会这张“大网”上的一个“结点”。
②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
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
2.社会关系分为哪几种不同的类型?(或:几种主要的社会关系?)P5A.血缘关系:如家庭、家族成员之间的关系等。
B.地缘关系:如同乡、邻居等。
C.业缘关系:如同学、同事等。
二、在社会中成长(一)在社会课堂中成长★如何理解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或:个人成长与社会的关系?)P7①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
A.途径:通过父母的抚育、同伴的帮助、老师的教诲和社会的关爱等B.表现:我们的知识不断丰富,能力不断提高,规则意识不断增强,价值观念日渐养成C.结果:我们逐步成长为一名合格的社会成员。
②我们的衣食住行、学习和娱乐等都与社会的方方面面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③人的生存和发展也离不开社会,每个人都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
(二)养成亲社会行为★1.亲社会行为主要包括哪些?(或:亲社会行为的表现有哪些?)P8表现:谦让、分享、帮助他人、关心社会发展等。
举例..:义务植树、爱心捐助等社会公益活动、研学活动……★2.养成亲社会行为有何意义?P8①有利于我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健康的人格,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获得他人和社会的接纳与认可。
②参与社会能体验社会生活,在实践中发展和成就自己。
③我们只有主动关心社会,积极融入社会、奉献社会,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单元教案-第一单元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单元教案第一单元走进社会生活第一课丰富的社会生活第1课时我与社会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根据生活经验,感受社会生活的丰富多彩。
◆体味随着自身的成长,对社会生活的感受越来越丰富,认识越来越深刻。
2.能力目标◆提高适应社会、参与社会的能力。
◆运用已有经验分析问题,逐步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思考。
3.知识目标◆理解个人与社会的相互依存关系。
重点: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对几种主要社会关系的认识。
难点: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确立的。
【导入新课】情境导入:我们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一员,从襁褓之中的嗷嗷待哺的小孩到今天的中学生,我们每一步的成长都离不开社会。
那么我们与社会到底是什么样的关系呢?今天我们来揭开这个答案——我与社会。
阅读教材P2-3运用你的经验,回答:(1)在李铭的一天中,他做了哪些事情?(2)结合以上情境和你的经验,说说我们可以通过哪些方式了解社会生活。
(3)在参与社会生活的过程中,你有哪些感受?答案提示:让学生据实回答,说出自己的真实感受即可,答案不统一。
教师:各位同学回答得都非常不错。
我们可以通过观察、亲身实践、与人交流、借助多媒体等各种方式来了解社会生活,感受社会生活的美好。
【讲授新课】一、感受社会生活1.教师:走进农村,我们看到农民在田间辛勤劳作;来到工厂,我们看到工人在有条不紊地工作;步入商场,琳琅满目的商品映入眼帘;参观博物馆,丰富的展品令人震撼;观看升旗仪式,我们感受到身为中国人的自豪……一幅幅生动的画卷在我们面前展开,我们的社会生活绚丽多彩。
2.阅读教材P3探究与分享,回答:暑假里,哪些事情让你印象深刻?把你的感受写下来,与同学分享。
答案提示:据实回答即可。
3.教师:大家都谈论了丰富多彩的暑假生活。
随着身体的成长、智力的发展、能力的提高,我们的社会生活空间不断延展,我们对社会生活的感受越来越丰富,认识越来越深刻。
我们会更加关注社区治理,并献计献策;会更加关心国家发展,或为之自豪,或准备为之分忧。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知识点汇总情况复习提纲
人教版八年级上道德与法治复习提纲第一课丰富的社会生活第一框我与社会一.感受社会生活1.我们的社会生活绚丽多彩·2.随着成长,我们对社会生活的感受越来越丰富,越来越深刻。
二.我们都是社会的一员1.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社会关系构成了人类赖以存在的社会2.人的身份是通过社会关系确定的。
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
第二框在社会中成长'一.在社会课堂中成长1.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我们都会逐渐成长为一名合格的社会成员。
2.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每个人都要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
二.养成亲社会行为1.什么是亲社会行为(1)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关注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
(2)谦让、分享、帮助他人,关心社会发展。
2.为什么要养成亲社会行为养成亲社会行为的意义:(1)青少年正处于走向社会的关键时期。
(2)有利于我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健康的人格,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获得他人和社会的接纳与认可。
^(3)只有主动关心社会,积极融入社会,奉献社会,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3.怎样养成亲社会行为(1)在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中养成(2)主动了解社会,关注社会发展变化,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
(3)遵守社会规则和习俗,热心帮助他人,想他人之所想,急他人之所急。
*第二课网络生活新空间第一框网络改变世界1.网络丰富了日常生活(1)网络让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信息传递和交流变得方便迅速;(2)互联网打破了传统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促进了人际交往;.(3)网络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和丰富多彩。
2.网络推动社会进步(1)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促进了人财物的流动,推动了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升了经济发展生平;(2)网络促进了民主政治的进步,互联网丰富了民主形式、拓宽了民主渠道,有利于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
(3)网络为文化传播和科技创新搭建新平台。
互联网提高了文化传播的速度,促进了创新资源的合作与共享。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知识点+复习题汇编(含答案)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知识点+复习题汇编(含答案)2017-2018学年上学期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第三次月考复习:知识汇编【复习范围:第一单元走进社会生活】【基础知识巩固】第一课丰富的社会生活(一)我与社会1.我们可以通过哪些方式了解社会生活?日常观察;社会调查活动;社会服务活动;阅读报纸、收看电视;上网查询;等等。
2. 对社会生活感受的变化1)对社会生活感受越来越丰富的原因: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形成了各种社会关系。
随着身体的成长、智力的发展、能力的提高,我们的社会生活空间不断延展,2)对社会生活感受变化的表现①我们会与越来越多的人打交道。
②对社会生活的感受越来越丰富,认识越来越深刻。
③我们会更加关注社区治理,并献计献策。
④会更加关心国家发展,或为之自豪,或准备为之分忧。
3.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是什么?①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②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
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
③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
④人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社会。
4.说说在生活中我们有哪些不同的身份。
我们是父母的子女;我们是老师的学生,同学的同学;在小区里,我们是业主,也是其他业主的邻居;在祖国大家庭中,我们是未来的建设者……5.社会关系从建立的基础可分为血缘关系、地缘关系和业缘关系。
血缘关系:以血亲或生理联系为基础而形成的社会关系,如家庭、家族成员之间的关系。
地缘关系:直接建立在人们空间与地理位置关系基础上的社会关系,如同乡、邻居等。
业缘关系:以人们广泛的社会分工为基础而形成的社会关系,如同学、同事等。
(二)在社会中成长1.分享你在参加诸如环保志愿者、向灾区人民送温暖等公益活动中的付出和收获。
付出:时间、精力等。
收获(参加公益活动的意义):参加公益活动,既承担了社会责任,又帮助了他人并使自身的价值在奉献中得以提升;有利于树立责任意识,养成亲社会行为;有利于提高同学们的实践创新能力。
2.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
部编思品八年级上教材分析
(六)引导学生学会学习
在教学中,应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索社会现实与自我 成长中的问题,通过调查、谈论、访谈等活动,在合作和分享中丰富、 扩展自己的经验,不断激发道德学习的愿望,提升自我成长的需求。 引导学生学会学习。要将学习过程变为学生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的探索过程;变为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学生主动参与、自主设计并完 成学习的过程;变为学生选择采用、吸纳模仿、研究探索、讨论质疑、 体验分享的过程。
(二)把握课程的综合性质,全面落实课程目标
《标准(2011年版)》明确提出,“教学应准确把握思想品德课 程的综合性,以学生健康成长需要处理的主要关系为线索,将道德、 心理健康、法律、国情等内容进行有机整合、科学设计,避免将这些 内容割裂开来,分块进行教学;应准确把握思想品德课程的德育性, 避免概念化、孤立化地传授和记诵知识,努力使知识的学习服务于学 生思想道德发展的需要。”
第三单元 勇担社会责任
第六课 责任与角色同在
第七课 积极奉献社会
我对谁负责 谁对我负责
我的角色 我的责任
责任你我他
做负责任的人
不言代价与回报 我承担 我无悔
关爱他人
关爱他人是一种 幸福
关爱他人是一门 艺术
服务社会
奉献助我成长 奉献社会我践行
国家好
第 四
第八课 国家利益至上
大家才会好 坚持国家利益
有利于学生积极参与
• 单向度传授的弊端 • 方法的重要——桥与船,减肥,赞式批判 • 方法的可行——猫与老鼠 • 方法的经验——陶行知(防止两种错误倾向:一种是将教与学的
界限完全泯除,否定了教师主导作用的错误倾向;另一种是只管 教,不问学生兴趣,不注重学生所提出问题的错误倾向-灌), 新课改合作探究
2024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期末复习教学设计
2024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期末复习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主要内容包括:法律的特征、法律的作用、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等。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法律的基本概念和作用,认识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培养学生遵守法律的意识。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法律知识,但对法律的认识尚浅,理解能力有限。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可能对抽象的法律概念产生困惑,对法律的作用和公民权利义务的关系理解不深。
此外,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需要教师激发和引导。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法律的基本概念和作用,了解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培养学生遵守法律的意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讨论、探究等方法,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的意识,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法律的基本概念、作用,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2.教学难点:法律与公民生活的关系,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平衡。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法律知识和公民权利义务。
2.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提高学生表达和交流能力,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3.探究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
2.案例材料:选取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典型案例。
3.多媒体设备:电脑、投影仪、黑板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引入典型案例,引发学生对法律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案例,呈现法律的基本概念、作用以及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3.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结合案例,分析法律在生活中的应用,加深对法律知识的理解。
4.巩固(10分钟)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情况进行总结,强调法律的重要性和公民的权利义务。
2020年-2021年最新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全册知识点归纳
2020年-2021年部编人教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全册期末知识点归纳第一单元走进社会生活第一课丰富的社会生活(一)我与社会1.感受社会生活(1)我们的社会生活绚丽多彩。
(2)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形成了各种社会关系。
社会生活空间不断延展,我们会与越来越多的人打交道,对社会生活的感受越来越丰富,认识越来越深刻。
2.个人与社会的关系(1)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2)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
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
3.几种主要的社会关系:血缘关系(家庭、家族成员之间的关系)、地缘关系(同乡、邻居)、业缘关系(同学、同事)。
(二)在社会中成长1.在社会课堂中成长(我们是怎样在社会课堂中成长的?)(1)在社会课堂中成长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
我们会逐渐成长为一名合格的社会成员。
(2)我们的衣食住行、学习和娱乐等都与社会的方方面面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每个人都能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
2.亲社会行为的表现关注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
3.亲社会行为的作用有利于我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健康的人格,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获得他人和社会的接纳与认可。
4.怎样养成亲社会行为?(1)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关注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养成亲社会行为。
(2)亲社会行为在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中养成。
我们要主动了解社会,关注社会发展变化,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
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遵守社会规则和习俗,热心帮助他人,想他人之所想,急他人之所急。
(3)参与社会的过程,既是体验社会生活的过程,也是在实践中发展和成就自己的过程。
主动关心社会,积极融入社会,奉献社会,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第二课网络生活新空间(一)网络改变世界1.网络是怎样改变世界的?(1)网络丰富日常生活(2)网络推动社会进步2.网络怎样丰富日常生活?(1)网络让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信息传递和交流变得方便迅捷;(2)互联网打破了传统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促进了人际交往;(3)网络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和丰富多彩。
道法八年级上册第全册知识点
目录第一单元走进社会生活第一课丰富的社会生活(亲社会)第二课网络生活新空间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第三课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第四课社会生活讲道德(尊重他人、以礼待人、诚实守信)第五课做守法的公民第三单元勇担社会责任第六课责任与角色同在第七课积极奉献社会第四单元维护国家利益第八课国家利益至上第九课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第十课建设美好祖国八年级(上)部编教材《道德与法治》第一单元走进社会生活第一课丰富的社会生活第一框我与社会1. 参与社会生活的意义是什么?P42.个人和社会的关系是怎样的?P4-53.常见的社会关系有哪些?P5第二框在社会中成长1. 个人成长与社会有什么关系?(如何理解社会对人的影响?)p72. 为什么要养成亲社会行为?(养成亲社会行为有什么意义?)p83.什么是亲社会行为?P84. 如何养成亲社会行为?P8第二课网络生活新空间第一框网络改变世界1.网络的利(积极影响)?2.网络如何丰富我们的日常生活?P10-123. 网络如何推动社会进步?P12-134.网络对经济发展的作用?P125. 网络问政的作用?(网络怎样促进民主政治的进步)p136.网络的弊端?(为什么要警惕网络中的陷阱?)p15-167.网络谣言的危害?P148. 青少年怎样防范网络谣言?P149.如何应对网络诈骗?P1510.如何保护自己的个人信息?P16第二框合理利用网络1.如何理性参与网络生活?P17-192. 如何辨别网络谣言?P183如何传播网络正能量?P19-204.青少年如何正确(合理、健康)利用网络?5.建设安全、健康、充满正能量的网络空间(净化网络),你有何建议?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第三课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第一框维护秩序1.社会秩序的含义、分类?P232. 社会秩序的重要性?P233. 生活中调节人们行为的规则有哪些?P254. 社会规则如何维护社会秩序?(社会规则与社会秩序的关系)p25第二框遵守规则1. 自由与规则有什么关系?P27-282. 如何自觉遵守规则?P28-293.怎样维护规则?P304.劝导的技巧?P305.为什么要改进规则?P316.怎样改进规则?P317.怎样正确对待社会规则?第四课社会生活讲道德第一框尊重他人1. 尊重的含义?P322. 为什么要尊重他人?P32-333. 怎样尊重他人?P35-36第二框以礼待人1.什么是礼?礼体现在哪些方面?P372. 文明有礼有什么意义?P37-393. 如何做文明有礼的人?P39-404.参加社交活动应注意的几点?P40第三框诚实守信1.诚信的意义有哪些?P41-432. 如何践行诚信?P43-453. 如何构建诚信社会?(请你就如何构建诚信社会提几条建议)第五课做守法的公民第一框法不可违1. 法律的规范作用体现在哪些方面?P462.什么是违法行为?P483.违法行为的类别(性质)?P484. 常见的行政违法行为?p495. 常见(典型)的民事违法行为?p516. 如何做到遵章守法?P517. 一般违法与犯罪的联系、区别?第二框预防犯罪1.刑法的作用和内容?P522.犯罪含义及基本特征是什么?P533.什么是刑罚?刑罚的类别?P544.如何加强自我防范,远离(预防)犯罪?P55-565.青少年违法犯罪过程(犯罪三部曲)说明了什么?P556.青少年违法犯罪过程(犯罪三部曲)给我们什么启示(警示)?P55第三框善用法律1.如何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P57-592. 什么是诉讼?诉讼的地位?P593.诉讼的类型?P604. 青少年为什么要同违法犯罪作斗争(必要性)?P605.青少年为什么要善于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P616.同违法犯罪作斗争的常见方法?P617.青少年怎样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维权案例给我们的启示)p62第三单元勇担社会责任第六课责任与角色同在第一框我对谁负责谁对我负责1. 责任的含义?责任的来源?P652. 角色和责任有什么关系?P663. 我们在社会生活的舞台上都扮演着哪些角色,承担怎样的责任?P664. 自己对自己负责的表现?P675.自己对自己负责的意义?P676.我们为什么应该增强责任感,对他人和社会负责?P68-69第二框做负责任的人1.承担责任的代价与回报有哪些?P712怎样认识“选择自己承担的责任”?P713. 如何理解我承担我无悔?(如何对待不是自愿选择的责任)P724.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不言代价与回报有什么重要意义?P735.怎样做一个负责人的人?P72-736.《感动中国》《中国好人》等获奖人物身上具有哪些优秀品质?第七课积极奉献社会第一框关爱他人1.为什么要关爱他人?(关爱他人的意义)p75-772. 怎样关爱他人?(关爱他人有哪些要求?关爱他人要注意什么?)p78-793.关爱他人,需要从生活小事做起,请你举几例。
初中道德与法治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全册知识点(分单元编排)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知识点第一单元走进社会生活1、感受社会生活的意义?①乐土会生活的感受越来越丰富,认识越深刻。
②会更加关注社区治理,并献计献策。
③会更加关注国家发展,或为之自豪,或准备为之分忧。
▲2、个人和社会的关系?①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②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
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
3、三种主要的社会关系类型:血缘关系(家庭、家族)、地缘关系(同乡、邻居)、业缘关系(同学、同事)4、为什么个人的成长离不开社会?①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
②我们的衣食住行、学习和娱乐等都与社会的方方面面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③人的生存和发展也离不开社会,每个人都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
★ ▲5、为什么要养成亲社会行为?(重要性)①青少年处于走向社会的关键时期。
②有利于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塑造健康人格,形成正确价值观念,获得他人和社会的接纳认可。
③有利于体验社会生活,在实践中发展和成就自己。
④有利于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 ▲6、怎样养成亲社会行为?①树立积极生活态度,关注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
②养成谦让、分享、帮助他人、关心社会发展等亲社会行为。
③要主动了解社会,关注社会,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
④要遵守社会规则,热心帮助他人,想他人之所想,急他人之所急。
▲7、网络如何丰富日常生活?(利)(7、8、9网络的影响:利和弊)①网络让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信息传递和交流变得方便迅捷。
②网络打破了传统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促进了人际交往。
③网络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和丰富多彩。
▲8、网络如何推动社会进步?(利)①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②网络促进民主政治的进步。
③网络为文化传播和科技创新搭建新平台。
★▲9、网络的弊端?(弊)网络是一把双刃剑(既有利也有弊)!①在网络时代,信息变得丰富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虚假的、不良的信息。
②沉迷于网络,影响学习、工作和生活。
③个人隐私容易被侵犯。
★▲10、怎样理性参与网络生活?(10、11都属于合理利用网络)①要提高媒介素养,积极利用互联网获取新知、促进沟通、完善自我。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全册必背知识点归纳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全册知识点归纳目录1.第一课丰富的社会生活2.第二课网络生活新空间3.第三课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4.第四课社会生活讲道德5.第五课做守法的公民6.第六课责任与角色同在7.第七课积极奉献社会8.第八课国家利益至上9.第九课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10.第十课建设美好祖国第一课丰富的社会生活1.基于成长体验,认识社会生活空间的延展我们我们会与越来越多的人打交道,对社会生活的感受越来越丰富,认识越来越深刻。
我们会更加关注社区治理,并献计献策;会更加关心国家发展。
2.个人和社会的关系(1)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我们都是社会的一员。
(2)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
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
3.主要的社会关系的类型:血缘关系、地缘关系、业缘关系4.社会对个人成长的作用(1)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
(父母、学校、社会三方面)(2)人的生存和发展也离不开社会,每个人都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
5.社会化:指一个人从最初的自然的生物个体转化为社会人的过程。
6.养成亲社会行为的原因(1)青少年处于走向社会的关键时期,我们应该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关注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养成亲社会行为。
(2)亲社会行为,有利于我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健康的人格,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获得他人和社会的接纳与认可。
7.亲社会行为的表现:谦让、分享、帮助他人、关心社会发展等。
8.如何养成亲社会行为(1)亲社会行为在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中养成。
(2)我们要主动了解社会,关注社会发展变化,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
(3)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遵守社会规则和习俗,热心帮助他人。
第二课网络生活新空间一、网络如何改变世界(利)1.网络如何丰富日常生活(1)网络让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信息传递和交流变得方便迅捷。
(2)网络打破了传统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促进了人际交往。
2.网络如何推动社会进步(社会层面)(1)经济方面: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八上)核心知识背诵笔记-【备考干货】2023年中考道德与法治考前干货必备速递(部编版)
2023中考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背诵笔记)【本册知识框架】【本册内容提炼】人(参加)社会活动(形成)社会关系(确定)社会身份(承担)社会责任(遵守)社会规则(维护)国家利益(建设)美好祖国每个人都要参加社会活动,在社会活动中形成社会关系,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社会身份,承担社会责任,遵守社会规则,维护国家利益,共建美好祖国。
【本册必背观点、金句】1.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每个人都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
2.谦让、分享、帮助他人关心社会发展等亲社会行为,有利于我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健康的人格,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获得他人和社会的接纳与认可。
3.我们要在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中养成亲社会行为。
4.网络为经济发展注人新的活力;促进民主政治的进步;为文化传播和科技创新搭建新平台。
5.我们要提高媒介素养,积极利用互联网获取新知促进内通、完善自我。
(做法)6.我们要注意测览、寻找与学习和工作有关的信息,不应在无关信息面前停留,不应在无聊信息上浪费精力,更不可沉溺于网络,要学会“信息节食”。
(做法)7.恪守道德、遵守法律是网络生活的基本准则。
8.我们要充分利用网络平台为社会发展建言献策,在网上传播正能量。
(做法)9.合理利用互联网等传播媒介,学会理性利用现代媒介参与公共生活。
(做法)10.社会正常运行需要秩序,社会秩序是人民安居乐业的保障。
11.社会规则明确社会秩序的内容,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
12.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社会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
13.遵守社会规则需要他律和自律,需要我们发自内心地敬畏规则,将规则作为自己行动的准绳。
(做法)14.尊重他人是一个人内在修养的外在表现,尊重是交往的起点,尊重使社会生活和谐融治,促进社会进步。
(重要性)15.尊重他人应该做到积极关注重视他人;平等对待他人;学会换位思考:学会欣赏他人。
(做法)16.文明有礼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前提;促进社会和谐;体现国家形象。
人教部编版八上道德与法治全册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知识点第一单元走进社会生活第一课丰富的社会生活(一)我与社会1.感受社会生活(1)我们的社会生活绚丽多彩。
(2)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形成了各种社会关系。
社会生活空间不断延展,我们会与越来越多的人打交道,对社会生活的感受越来越丰富,认识越来越深刻。
2.个人与社会的关系(1)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2)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
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
3.几种主要的社会关系:血缘关系(家庭、家族成员之间的关系)、地缘关系(同乡、邻居)、业缘关系(同学、同事)。
(二)在社会中成长1.在社会课堂中成长(我们是怎样在社会课堂中成长的?)(1)在社会课堂中成长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
我们会逐渐成长为一名合格的社会成员。
(2)我们的衣食住行、学习和娱乐等都与社会的方方面面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每个人都能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
2.亲社会行为的表现关注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
3.亲社会行为的作用有利于我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健康的人格,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获得他人和社会的接纳与认可。
4.怎样养成亲社会行为?(1)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关注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养成亲社会行为。
(2)亲社会行为在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中养成。
我们要主动了解社会,关注社会发展变化,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
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遵守社会规则和习俗,热心帮助他人,想他人之所想,急他人之所急。
(3)参与社会的过程,既是体验社会生活的过程,也是在实践中发展和成就自己的过程。
主动关心社会,积极融入社会,奉献社会,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第二课网络生活新空间(一)网络改变世界1.网络是怎样改变世界的?(1)网络丰富日常生活(2)网络推动社会进步2.网络怎样丰富日常生活?(1)网络让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信息传递和交流变得方便迅捷;(2)互联网打破了传统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促进了人际交往;(3)网络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和丰富多彩。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复习教案
八年级上道德与法治第一单元复习一、复习内容: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走进社会生活二、知识脉络:三、考点梳理:第一课丰富的社会生活1.置身社会生活的意义:(1)会与越来越多的人打交道,对社会生活的感受越来越丰富(2)我们会更加关注社区治理,并献计献策(3)会更加关心国家发展,或为之自豪,或准备为之分忧。
2.个人与社会的关系:(1)如果把每个人看成点,把人与人的关系看成线,那么,由各种关系连接成的线就织成一张“大网”。
(2)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
3.“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的原因:(1)通过父母的抚养,同伴的帮助,老师的教诲和社会的关爱等,我们逐步成为一名合格的社会成员。
(2)我们的衣食住行,学习和娱乐等都与社会的方方面面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3)人的生存和发展也离不开社会,每个人都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
4.养成亲社会行为的重要性:(1)青少年处于走向社会的关键时期,我们应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养成亲社会行为。
(2)亲社会的行为有利我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健康的人格,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获得他人和社会的接纳和认可。
5.养成亲社会行为的做法:(1)在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中养成。
(2)主动了解社会,关注社会发展变化,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3)遵守社会规则和习俗,热心帮助他人,想他人所想,急他人之所急。
6.参与社会生活的重要意义:(1)参与社会的过程,既是体验社会生活的过程,也是在实践中发展和成就自已的过程。
(2)我们只有主动关心社会,积极融入社会,倾力奉献社会,才能实现自已的人生价值。
第二课网络生活新空间1.网络的特点:(1)网络让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信息传递和交流变得方便迅捷。
(2)网络打破了传统人际交往的空间限制,促进了人际交往。
(3)网络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和丰富多彩。
2.网络推动社会进步的体现:(1)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2)网络促进民主政治的进步(3)网络为文化传播和科技创新搭建新平台。
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知识点归纳
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知识点归纳第一单元走进社会生活我与社会1、我们通过什么方式了解、感受社会生活?答:(1)参与社会劳动、阅读、报纸、电视、互联网等。
(2)走进农村,我们看到农民在田间劳作;来到工厂,我们看到工人在有条不紊地工作;步入商场,琳琅满目的商品映入眼帘;参观博物馆,丰富的展品令人震撼;观看天安门广场升旗仪式,我们感受到身为中国人的自豪。
2、感受社会生活的重要意义是什么?答:(1)随着身体的成长、智力的发展、能力的提高,我们的社会生活空间不断延展,我们会与越来越多的人打交道,对社会生活的感受越来越丰富、认识越来越深刻。
(2)我们会更加关注社区治理,并献计献策;会更加关心国家发展,或为之自豪,为准备为之分忧。
3、如何理解我们都是社会的一员?答:(1)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人在生产生活和交往过程中,逐渐形成了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这些社会关系构成了人类赖以生存的社会。
(2)人的身份是通过社会关系确定的。
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
4、社会关系的主要类型有哪几种?答:(1)血缘关系:由于婚姻和生育而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如家庭、家族成员之间的关系和亲戚关系。
(2)地缘关系:由于地域上的邻近和日常生活的交往而形成的关系,如同乡、邻居等。
(3)业缘关系:以人们广泛的社会分工为基础而形成的社会关系,如同学、同事等。
在社会中成长1、怎样认识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答:(1)通过父母的抚育、与同伴交往、老师的教诲、社会的关爱等,我们的知识技能不断丰富、语言表达能力不断提高、规则意识不断增强、价值观念日渐养成,我们逐步成长为一名合格的社会成员。
(2)人的生存和发展也离不开社会,每个人都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
2、社会化的含义是什么?答:社会化是指一个人从最初的自然的生物个体转化为社会人的过程。
3、怎样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答:在社会生活中,我们通过学习社会知识,了解和认识社会,并从中获得社会经验,形成社会认可的思维和行为方式,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知识点归纳表格(精选5篇)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知识点归纳表格(精选5篇)第一篇: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知识点归纳表格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第一单元走进社会生活第一课丰富的社会生活核心考点一、社会生活给我们带来哪些变化?p41.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形成了各种社会关系2.随着身体的变化、智力的发展、能力的提高,我们的社会生活空间不断延展,我们会与越来越多的人打交道,对社会生活的感受越来越丰富,认识越来越深刻。
3.我们会更加关注社区治理,并献计献策;会更加关心社会发展,或为之自豪,或准备为之分忧。
二、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是怎样的?P4-p51.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每个人都是这张大网上的一个结点。
2.人的身份是通过社会关系确定的。
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
三、如何理解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p7途径:通过父母的抚育、同伴的帮助、老师的教诲和社会的关爱表现:我们的知识不断的丰富、能力不断地提高,规则意识不断地增强,价值观念日渐养成,结果:我们逐渐成长为一名合格的社会成员。
四、为什么说个人离不开社会?p71、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
3、人的生存和发展也离不开社会,每个人都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
五、我们为什么要养成亲社会行为(或者亲社会行为的意义)p81.青少年处于走向社会的关键时期,我们应该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关注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养成亲社会行为。
2.谦让、分享、帮助他人、关心社会发展等亲社会行为,有利于我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健康的人格,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获得社会和他人的接纳与认可。
3.参与社会的过程,既是体验社会生活的过程,也是在实践中发展和成就自己的过程。
4.我们只有主动关心社会,积极融入社会,倾力奉献社会,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六、如何养成亲社会行为?p81、亲社会行为在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中养成。
2、我们要主动了了解社会,关注社会变化,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
3、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遵守社会规则和习俗,热心帮助他人,想他人之所想,急他人之所急。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知识框架考点梳理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知识框架考点梳理Document number【980KGB-6898YT-769T8CB-246UT-18GG08】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知识点梳理第一单元走进社会生活单元思维导图:第一课丰富的社会生活1、社会生活给我们带来哪些变化p4①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形成了各种社会关系②随着身体的变化、智力的发展、能力的提高,我们的社会生活空间不断延展,我们会与越来越多的人打交道,对社会生活的感受越来越丰富,认识越来越深刻。
③我们会更加关注社区治理,并献计献策;会更加关心社会发展,或为之自豪,或准备为之分忧。
2、个人和社会的关系是怎样的P4-5①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每个人都是社会这张“大网”上的一个“结点”。
②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
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
3、社会关系分为哪几种不同的类型(或:几种主要的社会关系)P5①血缘关系:如家庭、家族成员之间的关系等。
②地缘关系:如同乡、邻居等。
③业缘关系:如同学、同事等。
4、为什么说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①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
②我们的衣食住行、学习和娱乐等都与社会的方方面面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③人的生存和发展也离不开社会,每个人都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
5、我们为什么要养成亲社会行为(或者亲社会行为的意义)p8①青少年处于走向社会的关键时期,我们应该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关注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养成亲社会行为。
②谦让、分享、帮助他人、关心社会发展等亲社会行为,有利于我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健康的人格,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获得社会和他人的接纳与认可。
③参与社会的过程,既是体验社会生活的过程,也是在实践中发展和成就自己的过程。
④我们只有主动关心社会,积极融入社会,倾力奉献社会,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6、如何养成亲社会行为p8①亲社会行为在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中养成。
我们要主动了解社会,关注社会发展变化,积极投身社会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