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道德与法治(人教版)知识点汇总
道法八年级上册知识点人教版

道法八年级上册知识点人教版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知识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社会实践:学生应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如到农村、社区、工厂等地方进行实践,以了解社会运作和经济发展。
2. 社会调查:学生应进行社区调查,了解社区发展状况,增强社会责任感。
3. 了解社会:学生应通过阅读报纸、收看电视、上网查询等方式了解社会新闻和时事,增强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思考。
4. 认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着不同的身份。
个人离不开社会,社会也离不开个人。
5. 亲社会行为:表现为关心他人、热爱集体、积极参加社会活动等。
亲社会行为的意义在于能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促进个人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6. 合格的社会成员:应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法律意识和国家观念,能够遵守社会公德、法律法规,积极履行公民义务,做一个合格的社会成员。
7. 个人成长与社会发展的关系:个人的成长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得到了极大的提高,这也为个人的成长提供了更好的条件和机会。
同时,个人的成长和发展也会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以上是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的部分知识点,学生学习时应结合实际案例深入理解和应用,以提高自身道德素质和法治素养。
(全)初二道德与法治(人教版)知识点汇总

初二道德与法治(人教版)知识点汇总第一课丰富的社会生活1. 置身社会生活的意义:(1)会与越来越多的人打交道,对社会生活的感受越来越丰富(2)我们会更加关注社区治理,并献计献策(3)会更加关心国家发展,或为之自豪,或准备为之分忧。
2. 个人与社会的关系:(1)如果把每个人看成点,把人与人的关系看成线,那么,由各种关系连接成的线就织成一张“大网”。
(2)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
3. “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的原因:(1)通过父母的抚养,同伴的帮助,老师的教诲和社会的关爱等,我们逐步成为一名合格的社会成员。
(2)我们的衣食住行,学习和娱乐等都与社会的方方面面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3)人的生存和发展也离不开社会,每个人都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
4. 养成亲社会行为的重要性:(1)青少年处于走向社会的关键时期,我们应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养成亲社会行为。
(2)亲社会的行为有利我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健康的人格,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获得他人和社会的接纳和认可。
5. 养成亲社会行为的做法:(1)在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中养成。
(2)主动了解社会,关注社会发展变化,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3)遵守社会规则和习俗,热心帮助他人,想他人所想,急他人之所急。
6.参与社会生活的重要意义:(1)参与社会的过程,既是体验社会生活的过程,也是在实践中发展和成就自已的过程。
(2)我们只有主动关心社会,积极融入社会,倾力奉献社会,才能实现自已的人生价值。
第二课网络生活新空间1. 网络的特点:(1)网络让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信息传递和交流变得方便迅捷。
(2)网络打破了传统人际交往的空间限制,促进了人际交往。
(3)网络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和丰富多彩。
2. 网络推动社会进步的体现:(1)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2)网络促进民主政治的进步(3)网络为文化传播和科技创新搭建新平台。
3. 网络交往的负面影响:(1)网络信息良莠不齐(2)沉迷于网络,影响学习,工作和生活(3)个人隐私容易被侵犯。
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知识点集锦第一单元走进社会生活第一课丰盛的社会生活(一)我与社会1.我们的社会生活富丽多彩2.置身社会之中,对社会生活的感受越来越丰盛3.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社会关系构成了人类赖以存在的社会4.在例外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例外的身份。
(二)在社会中成长1.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2.我们会逐渐成长为一名合格的社会成员3.我们的衣食住行、学习、娱乐等都与社会的方方面面发生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每个人都能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
4.养成亲社会行为(1)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关注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养成亲社会行为。
养成亲社会行为,有利于我们养成优良的行为习惯,塑造康健的人格,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获得他人和社会的接纳与认可。
(2)我们要主动了解社会,关注社会发展变化,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
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遵守社会规则和习俗,热心帮助他人,想他人之所想,急他人之所急。
(3)我们只有主动关心社会,积极融入社会,奉献社会,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第二课网络生活新空间(一)网络改变世界1.网络丰盛了日常生活(1)网络让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信息传递和交流变得便当迅速;(2)互联网打破了传统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促进了人际交往;(3)网络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当和丰盛多彩。
2.网络推动社会进步(1)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促进了人财物的流动,推动了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升了经济发展生平;(2)网络促进了民主政治的进步,互联网丰盛了民主形式、拓宽了民主渠道,有利于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
(3)网络为文化传播和科技创新搭建新平台。
互联网提高了文化传播的速度,促进了创新资源的合作与共享。
(二)合理利用网络1.警惕网络中的陷阱(1)网络信息良莠不齐。
网络上充斥着一些虚假的、不良的信息;(2)沉迷于网络,影响学习、工作和生活;(3)网络中个人隐私简易被侵犯,个人信息简易被泄露。
人教版八上道法知识点及问题

以下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的相关知识点及问题:一、知识点感受社会生活:随着身体的成长、智力的发展、能力的提高,我们的社会空间不断延展,我们会与越来越多的人打交道,对社会生活的感受越来越丰富,认识越来越深刻。
我们会更加关注社区治理并献计献策,会更加关心国家发展或为之自豪,或准备为之分忧。
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每个人都是社会这张“大网”上的一个“结点”。
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
社会关系的类型:血缘关系(以血亲或生理联系为基础而形成的社会关系)等。
二、问题为什么说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答: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因为每个人都是社会这张“大网”上的一个“结点”,我们的身份和角色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我们的生存和发展也离不开社会。
如何在了解社会、参与社会的过程中得到成长,走向成熟?答:我们可以在农村、社区、工厂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到社区进行社会调查,阅读报纸、收看电视,上网查询等方式了解社会、参与社会。
在参与社会的过程中,我们会感受到社会生活是绚丽多彩的,我们会跟越来越多的人打交道,对社会生活的感受越来越丰富,认识越来越深刻。
同时,我们也会更加关注社区治理并献计献策,会更加关心国家发展,或为之自豪,或准备为之分忧。
这样,我们就在了解社会、参与社会的过程中得到成长,走向成熟。
请举例说明我们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具有不同的身份。
答:我们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具有不同的身份。
例如,在家庭中,我们是父母的子女;在学校中,我们是老师的学生;在社区中,我们是业主或邻居;在国家中,我们是公民或纳税人等。
这些不同的身份意味着我们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承担着不同的责任和义务。
人教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常考知识点汇总

人教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常考知识点汇总1、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重要补充形式:少数民族散杂居地区的民族乡2、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根本目的:维护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3、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文化认同4、我国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
5、促进民族团结,青少年应该怎么办?(1)树立中华一家亲理念,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增强维护民族团结的意识。
(2)学习相关民族政策、法律法规和基本知识,积极履行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义务。
(3)尊重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字、风俗习惯、宗教信仰。
(4)与各民族同学平等友好相处。
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增进友谊(5)敢于同破坏民族团结、制造民族分裂的行为作斗争。
(6)积极为民族地区的发展建言献策。
5、如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以下内容摘自《中华民族大团结》教材】各民族要同心同德、群策群力。
(1)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
(2)始终把中华民族利益放在首位,做到本民族意识服从和服务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3)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坚定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认同。
(4)不断增强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和谐、共同繁荣发展的自觉,不断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
6、发展少数民族文化有什么意义?(1)有利于促进中华文化的繁发展。
(2)有利于传承和弘扬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提高各民族的凝聚力、向心力。
(3)有利于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维护民族团结。
7、《港区国安法》的意义?(1)有利于更好地落实“一国两制”方针,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2)有利于维护祖国统一、国家安全、主权和领土完整。
(3)有促进香港繁荣稳定,维护香港同胞的合法权益等。
8、为统一写标语(1)民族复兴,国家统一是大势所趋,大义所在,民心所向。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全册知识点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知识点第一单元走进社会生活第一课丰富的社会生活(一)我与社会1.感受社会生活(1)我们的社会生活绚丽多彩。
(2)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形成了各种社会关系。
社会生活空间不断延展,我们会与越来越多的人打交道,对社会生活的感受越来越丰富,认识越来越深刻。
2.个人与社会的关系(1)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2)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
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
3.几种主要的社会关系:血缘关系(家庭、家族成员之间的关系)、地缘关系(同乡、邻居)、业缘关系(同学、同事)。
(二)在社会中成长1.在社会课堂中成长(我们是怎样在社会课堂中成长的?)(1)在社会课堂中成长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
我们会逐渐成长为一名合格的社会成员。
(2)我们的衣食住行、学习和娱乐等都与社会的方方面面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每个人都能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
2.亲社会行为的表现关注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
3.亲社会行为的作用有利于我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健康的人格,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获得他人和社会的接纳与认可。
4.怎样养成亲社会行为?(1)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关注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养成亲社会行为。
(2)亲社会行为在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中养成。
我们要主动了解社会,关注社会发展变化,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
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遵守社会规则和习俗,热心帮助他人,想他人之所想,急他人之所急。
(3)参与社会的过程,既是体验社会生活的过程,也是在实践中发展和成就自己的过程。
主动关心社会,积极融入社会,奉献社会,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第二课网络生活新空间(一)网络改变世界1.网络是怎样改变世界的?(1)网络丰富日常生活(2)网络推动社会进步2.网络怎样丰富日常生活?(1)网络让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信息传递和交流变得方便迅捷;(2)互联网打破了传统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促进了人际交往;(3)网络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和丰富多彩。
(完整版)最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知识点归纳第一单元走进社会生活第一课丰盛的社会生活我与社会1.我们可以通过哪些方式了解社会?除了在参与社会生活的过程中可以了解社会生活,还可以通过媒介(广播、电视、网络等)了解社会生活。
2.我们怎样关爱社会?关注社区治理,并献计献策,关系国家发展,好好学习,将来为国分忧。
3.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如何?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如果把个人看成点,把人与人的关系看成线,那么,有各种关系连接成的线就织成一张“大网”,每个人都是社会这张“大网”上的一个“结点”。
4.同一个人,为什么身份例外?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
在例外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例外的身份。
5.置身社会生活的意义?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形成了各种社会关系。
随着身体的成长、智力的发展、能力的提高,我们的社会生活空间不断延展,我们会与越来越多的人打交道,对社会生活的感受越来越丰盛,认识越来越深刻。
我们更加关注社区治理,并献计献策,会更加关心国家发展,或为之自豪,或准备为之分忧。
6.几种主要的社会关系:血缘关系(家庭、家族成员之间的关系)、地缘关系(同乡、邻居)、业缘关系(同学同事)。
在社会中成长7.“社会化”的概念是什么?社会化是指一个人从最初的自然的生物个体转化为社会人的过程。
在社会生活中,我们通过学习社会知识,了解和认识社会,并从中获得社会经验,形成社会认可的思维和行为方式,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
8.如何理解个人的成长与社会的关系?1.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
通过父母的抚育、同伴的帮助、老师的教诲和社会的关爱等,我们的知识不断丰盛,能力不断提高,规则意识不断增强,价值观念日渐养成,我们逐步成长为一名合格的社会成员。
2.我们的衣食住行、学习和娱乐等都与社会的方方面面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如同植物生长需要阳光、空气和水一样,人的生存和发展也离不开社会,每个人都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
9.为什么个人要参与社会实践,亲近社会?青少年处于走向社会的关键时期,我们应该养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关注社会,服务社会,养成亲社会行为。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必背内容汇总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必背内容汇总1.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个人和社会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促进、对立统一的关系。
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每个人都是社会这张“大网”上的一个“节点”。
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立的。
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
同时,个人离不开社会。
我们的衣食住行、研究和娱乐等都与社会的方方面面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人的生存和发展也离不开社会,每个人都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
2.亲社会行为的表现亲社会行为包括谦让、分享、帮助他人、关心社会发展、关注国家大事等。
这些行为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体现,比如劳动体验、研学旅行、公交车上让座、敬老院关怀老人、社区打扫卫生等。
3.亲社会行为的意义和重要性亲社会行为的养成对青少年的成长至关重要。
它有利于我们养成良好的行为惯,塑造健康的人格,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获得他人和社会的接纳与认可。
只有主动关心社会,积极融入社会,倾力奉献社会,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4.如何养成亲社会行为亲社会行为可以在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中养成。
我们要主动了解社会,关注社会发展变化,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
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遵守社会规则和俗,热心帮助他人,想他人之所想,急他人之所急。
同时,学会谦让、分享、帮助他人、关心社会发展、关注国家大事等也是重要的。
5.网络的利与弊网络是一把双刃剑,既有积极作用,又有消极作用。
网络的积极作用包括丰富日常生活、促进人际交往、推动社会进步等。
网络的消极作用则包括信息良莠不齐、沉迷于网络影响研究和生活、个人隐私容易被侵犯等。
6.网络问政的作用网络问政是指通过网络平台向政府反映问题和意见建议。
它可以让政府更加了解民意和民生,及时解决人民群众的问题,提高政府的公信力和民主形象。
同时,网络问政也可以让人民群众更加方便快捷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和诉求,促进政府与人民之间的沟通和联系。
2)尊重他人可以促进人际关系的和谐发展,增强社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知识点汇总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知识点汇总第一单元走进社会生活第一课丰富的社会生活1、个人与社会的关系①我们都是社会的一员。
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
②2、为什么要养成亲社会行为?①,应该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关注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养成亲社会行。
②③3①②。
③第二课网络生活新空间1、网络的积极影响网络丰富我们的日常生活。
①②网络打破了传统③网络推动社会进步。
①②③2、网络消极影响①在网络时代,人人能够参与信息发布,信息变得丰富的同时,②③3、如何合理利用网络(1)理性参与网络生活。
①我们要提高媒介素养,积极利用互联网获取新知、促进沟通、完善自我。
②我们要注意浏览、寻找与学习和工作有关的信息,不应在无关信息、无聊信息面前停留,③守道德和法律,做一名负责的网络参与者。
(2)传播网络正能量。
我们要充分利用网络平台为社会发展建言献策。
我们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提高网络媒介素养,共同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弘扬主旋律。
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第三课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1.?②2.为什么要遵守规则?①②3.③将规则作为自己行动的准绳。
④下,提醒、监督、帮助他人遵守规则。
⑤献策,使之更加符合人民的利益和社会发展的要求。
4.为什么要改进规则?①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
②③④第四课社会生活讲道德1.为什么要尊重他人?①②每个人都是有尊严的个体,都希望得到他人和社会的尊重。
③2.怎样尊重他人?①积极关注、重视他人。
②平等对待他人。
③学会换位思考。
学会欣赏他人。
3为什么要诚实守信?①的重要内容,诚信也是。
②。
③④。
4.①②③5.①②③6.怎样做到文明有礼?①②③一个学礼、明礼、守礼的人。
我们要影响和带动身边的人,共同创建文明有礼的社会风尚。
第五课做守法的公民1.违法行为的分类(区别及共同点)共同点:①违法;②具有危害性;③都要承担法律责任2.犯罪的含义及基本特征犯罪是指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触犯刑法并依法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
(完整版)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知识点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知识点第一单元走进社会生活第一课丰富的社会生活第二课网络生活新空间(6)要在网上传播正能量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第三课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2.社会秩序的作用(背)答:(1)社会正常运行需要秩序。
(2)社会秩序是人民安居乐业的保障。
5.社会规则与社会秩序有什么关系?(背)答:社会规则明确社会秩序的内容。
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
第四课社会生活讲道德第五课做守法的公民第三单元勇担社会责任第六课责任与角色同在第七课积极奉献社会t i me an dAl l 答:(1)在我们国家,国家利益反映广大人民的共同需求,是人民利益的集中表现。
国家利益至上,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二者相辅相成。
(2)人民利益只有上升、集中到国家利益,运用国家的工具,才能得到真正的维护。
(3)国家利益只有反映人民利益,依靠人民艰苦奋斗,才能得到真正的实现。
(4)在当代中国,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是高度统一的。
(三)坚持国家利益至上1.树立维护国家利益意识(如何树立?)(背)答:(1)坚持国家利益至上,我们要心怀爱国之情,牢固树立国家利益至上的观念,以实际行动维护国家利益。
(2)坚持国家利益至上,我们要树立和增强危机意识和防范意识。
我们要对危害国家利益、威胁国家生存和发展的行为时刻保持警惕。
(3)坚持国家利益至上,我们要增强维护国家利益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我们要用合法的方式有序表达爱国情感,维护国家利益。
2.捍卫国家利益(如何捍卫?)(背)答:(1)当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发生矛盾时,我们要顾全大局,以国家利益为重,把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
(2)为了国家利益,有时不仅需要放弃个人利益,甚至要献出自己的生命。
(3)我们要始终把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捍卫国家尊严,坚决同一切损害国家利益的行为作斗争。
第九课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一)认识总体国家安全观1.国家安全与我们息息相关(国家安全作用)(背)答:(1)国家安全是人民幸福安康的前提。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以下是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的主要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社会生活中的信用
- 信用的概念和作用
- 信用的培养与维护
- 违反信用的后果及其防范方法
第二单元:明辨信息真假
- 如何判断信息真伪
- 有关网络信息安全的基本知识
- 防范信息欺诈的方法
第三单元:人人享有人权
- 人权的基本概念与特征
- 中国公民的基本人权
- 保护人权的国家法律
第四单元:平等对待,责任共担
- 平等的概念与意义
- 平等权益的保护
- 不平等的原因与对策
- 社会责任的履行
第五单元:参与才能发展
- 公民参与的渠道与途径
- 公民参与的重要性与作用
- 公民的权利与义务
第六单元:运用法律保护自己
- 法律的概念与特点
- 法律的功能与地位
- 了解法律的途径
- 自我保护法律意识的培养
第七单元:守信经商,公平交易
- 经商的基本道德准则
- 经商中的守信问题与法律规定
- 公平交易的要求与方法
第八单元:保护劳动者的权益
- 劳动权益的保护
- 劳动合同的签订与履行
- 劳动关系争议的解决方式
这些知识点涵盖了信用、信息真假、人权、平等、公民参与、法律保护等内容,以及与社会生活相关的道德与法治知识。
通过学习这些知识点,可以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法律意识,促进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人教部编版八上道德与法治全册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知识点第一单元走进社会生活第一课丰富的社会生活(一)我与社会1.感受社会生活(1)我们的社会生活绚丽多彩。
(2)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形成了各种社会关系。
社会生活空间不断延展,我们会与越来越多的人打交道,对社会生活的感受越来越丰富,认识越来越深刻。
2.个人与社会的关系(1)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2)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
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
3.几种主要的社会关系:血缘关系(家庭、家族成员之间的关系)、地缘关系(同乡、邻居)、业缘关系(同学、同事)。
(二)在社会中成长1.在社会课堂中成长(我们是怎样在社会课堂中成长的?)(1)在社会课堂中成长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
我们会逐渐成长为一名合格的社会成员。
(2)我们的衣食住行、学习和娱乐等都与社会的方方面面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每个人都能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
2.亲社会行为的表现关注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
3.亲社会行为的作用有利于我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健康的人格,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获得他人和社会的接纳与认可。
4.怎样养成亲社会行为?(1)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关注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养成亲社会行为。
(2)亲社会行为在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中养成。
我们要主动了解社会,关注社会发展变化,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
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遵守社会规则和习俗,热心帮助他人,想他人之所想,急他人之所急。
(3)参与社会的过程,既是体验社会生活的过程,也是在实践中发展和成就自己的过程。
主动关心社会,积极融入社会,奉献社会,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第二课网络生活新空间(一)网络改变世界1.网络是怎样改变世界的?(1)网络丰富日常生活(2)网络推动社会进步2.网络怎样丰富日常生活?(1)网络让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信息传递和交流变得方便迅捷;(2)互联网打破了传统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促进了人际交往;(3)网络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和丰富多彩。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坚持宪法至上第一课维护宪法权威1.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是什么?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2.宪法对我国的国家性质是如何规定的?我国宪法第一条第一款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第二条第一款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3.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是什么?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是人的自由、平等地生存和发展。
4.尊重和保障人权成为我国的宪法原则对各级国家机关有什么要求?它要求各级国家机关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理念,加强人权法治保障,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
5.我国享有人权的主体有哪些?受宪法保护的人权内容有哪些?(1)在我国,人权的主体非常广泛,既包括我国公民,也包括外国人等。
不仅保护个人,也保护群体。
(2)宪法保护的人权的内容也很广泛,既包括平等权和人身权利、政治权利,也包括财产权、劳动权、受教育权等经济、社会、文化方面的权利。
6.国家应如何做到尊重和保障人权?(1)尊重和保障人权是现代法治国家立法活动的基本要求。
我国宪法规定了公民享有的广泛的基本权利,法律进一步明确了公民享有的各项具体权利,规定了侵害权利的法律责任。
(2)行政机关在执法过程中应当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意识,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坚持依宪施政、依法行政、简政放权。
(3)审判机关、检察机关要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保护公民的各项合法权益。
(4)国家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形成全民守法的氛围和习惯,努力将人权理想变成现实。
7.人民代表大会与人民的关系是怎样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人民通过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8.除人大这样的权力机关外,我国还有哪些国家机关?它们与权力机关的关系是怎样的?(1)我国还有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
人教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知识点复习

人教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知识点复习人教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知识点复习提纲第一课丰富的社会生活1、人的成长离不开社会。
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形成了各种社会关系。
2、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立的。
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
3、社会关系从建立的基础,可以分为血缘关系、地缘关系、业缘关系。
4、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
社会化是指一个人从最初的自然的生物个体转化为社会人的过程。
5、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每个人都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
6、养成亲社会行为:何为亲社会行为?——关注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的行为。
意义:有利于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健康的人格,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获得他人和社会的接纳与认可。
如何养成亲社会行为?----亲社会行为在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中养成。
我们要主动了解社会,关注社会发展变化,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
在社会生活中,要遵守社会规则和习俗,热心帮助他人。
第二课网络生活新空间一、网络改变世界1、网络丰富我们的日常生活(表现)(1)网络让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信息传递和交流变得方便迅捷。
(2)网络打破了传统人际关系的时空限制,促进了人际交往。
(3)网络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和丰富多彩。
2、网络推动社会进步(1)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2)网络促进民主政治的进步。
(3)网络为文化的传播和科技的创新搭建新平台。
3、网络是把双刃剑(1)网络信息良莠不齐。
(2)沉迷于网络,影响学习、工作和生活。
(3)个人隐私容易被侵犯。
@ 补充问题:(A)互联网给我们带来哪些好处?(1)网络让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信息传递和交流变得方便迅捷。
(2)网络打破了传统人际关系的时空限制,促进了人际交往。
(可以随时随地与地球上任何角落的人交流、互动。
)(3)网络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和丰富多彩。
(借助互联网,不用舟车劳顿,就可以结交朋友、查阅资料、学习新知、购买物品、寻医问药、休闲娱乐,大大节约成本,提高效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第一课丰富的社会生活1. 置身社会生活的意义:(1)会与越来越多的人打交道,对社会生活的感受越来越丰富(2)我们会更加关注社区治理,并献计献策(3)会更加关心国家发展,或为之自豪,或准备为之分忧。
2. 个人与社会的关系:(1)如果把每个人看成点,把人与人的关系看成线,那么,由各种关系连接成的线就织成一张“大网”。
(2)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
3. “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的原因:(1)通过父母的抚养,同伴的帮助,老师的教诲和社会的关爱等,我们逐步成为一名合格的社会成员。
(2)我们的衣食住行,学习和娱乐等都与社会的方方面面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3)人的生存和发展也离不开社会,每个人都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
4. 养成亲社会行为的重要性:(1)青少年处于走向社会的关键时期,我们应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养成亲社会行为。
(2)亲社会的行为有利我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健康的人格,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获得他人和社会的接纳和认可。
5. 养成亲社会行为的做法:(1)在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中养成。
(2)主动了解社会,关注社会发展变化,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3)遵守社会规则和习俗,热心帮助他人,想他人所想,急他人之所急。
6.参与社会生活的重要意义:(1)参与社会的过程,既是体验社会生活的过程,也是在实践中发展和成就自已的过程。
(2)我们只有主动关心社会,积极融入社会,倾力奉献社会,才能实现自已的人生价值。
第二课网络生活新空间1. 网络的特点:(1)网络让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信息传递和交流变得方便迅捷。
(2)网络打破了传统人际交往的空间限制,促进了人际交往。
(3)网络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和丰富多彩。
2. 网络推动社会进步的体现:(1)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2)网络促进民主政治的进步(3)网络为文化传播和科技创新搭建新平台。
3. 网络交往的负面影响:(1)网络信息良莠不齐(2)沉迷于网络,影响学习,工作和生活(3)个人隐私容易被侵犯。
4. 如何正确利用网络:(1)理性参与网络生活:a. 要提高媒介素养 B.要学信息节食 c.要学会辨析网络信息 d.自觉遵守道德和法律。
(2)传递网络正能量:a.要充分利用网络平台为社会发展建言献策 b.我们要在网上传递正能量。
我们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网络公共空间充满正能量。
第三课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1. 社会秩序的重要性:(1)社会正常运行需要秩序(2)社会秩序是人民安居乐业的保障。
2. 社会规则的含义及种类分别有哪些?社会规则是人们为了维护有秩序的社会环境,在逐渐达成默契与共识的基础上所形成的。
生活中,调节我们行为的规则有很多,如道德,纪律,法律等。
3. 遵守社会规则有什么作用?规则告诉我们应该如何安排社会生活各方面的关系,如何作为社会一员享有权利,承担责任,处理好与他人,社会的关系,从而使大家各司其职,各安其位,各尽其责,各得其所。
4. 社会规则的作用:社会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
人们建立规则的目的不是限制自由,而是保证每个人不越过自由的边界,促进社会有序进行。
对违反社会规则行为的处罚,既有法律,纪律等规定的强制性措施,也有道德,风俗等包含的非强制性手段。
5. 社会规则与自由的关系: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
自由不是随心所欲,它受道德,纪律,法律等社会规则的约束。
我国宪法规定,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6. 如何做到自觉遵守社会规则:(1)遵守社会规则需要他律和自律(2)遵守社会规则,需要我们发自内心地敬畏规则,将规则作为自已行动的准绳。
7. 怎样维护与改进规则:(1)我们要坚定维护规则。
一方面要从自已做起,自觉遵守规则,另一方面要在保护自身安全的基础上,提醒,监督,帮助他人遵守规则。
(2)我们要积极改进规则,为新规则的形成建言献策,使之更符合人民的利益和社会发展的要求。
第四课社会生活讲道德1. 尊重他人的意义:(1)尊重他人是一个人内在修养的外在表现。
(2)尊重使社会和谐融洽,是文明社会的重要特征(3)尊重是相互的,尊重能形成互敬互爱的融洽关系。
2. 如何做到尊重他人:(1)积极关注,重视他人(2)平等对待他人(3)学会换位思考(4)学会欣赏他人3. 文明有礼的重要性的体现:(1)文明有礼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前提(2)文明有礼促进社会和谐(3)文明有礼体现国家形象。
4. 怎样做一个文明有礼的人:(1)做文明有礼的人,要态度谦和,用语文明。
(2)做文明有礼的人,要仪表整洁,举止端庄。
(3)做文明有礼的人,需要在社会生活中不断学习,观察,思考和践行。
5. 诚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公民个人层面的一个价值准则,是一种道德规范和品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诚信也是一项民法原则。
6. 讲诚信有什么重要作用?(1)诚信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
(2)诚信是企业的无形资产。
(3)诚信促进社会文明,国家兴旺。
7. 如何做一个诚信的人:(1)树立诚信意识(2)运用诚信智慧(3)珍惜个人的诚信记录。
第五课做守法的公民1. 什么是违法行为?违法行为主要有哪些类型?(1)违法行为是指出于过错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危害社会的行为。
(2)根据违反法律的类型,违法行为分为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和刑事违法行为。
2. 怎样区分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民事违法行为和行政违法行为对社会的危害相对轻微,称为一般违法行为。
刑事违法行为是违法行为中最严重的一种,就是我们常说的犯罪。
无论是一般违法还是犯罪,都要承担法律责任。
3. 如何认识一般违法行为的危害,自觉依法规范自已的行为:遵章守法是社会和谐的保证。
我们要认识一般违法行为的危害,自觉依法规范自已的行为。
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分辨是非,增强守法观念,严格遵守治安管理的法律规定。
在社会交往中,我们要依法从事民事活动,积极防范民事侵权行为和合同违约行为,既要维护自已的权益,又要尊重他人的权益,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4. 犯罪的基本特征有哪些:根据刑法规定,犯罪是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触犯了刑法,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
严重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和应受刑罚处罚性是犯罪的三个基本特征。
5. 什么是刑罚?刑罚有哪两大类?刑罚又称为刑事处罚,刑事处分,是指审判机关依法对犯罪分子适用的最严厉的强制性法律制裁方法,以限制或剥夺犯罪人权益为主要内容。
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刑罚分为主刑和附加型两大类。
6. 如何加强自我防范,预防违法犯罪:(1)认清犯罪危害,远离犯罪(2)预防犯罪,需要我们杜绝不良行为(3)做一个自觉守法的人。
7. 遇到侵害怎样依法求助?(1)要及时寻求法律救助(2)可以通过法律服务机构来维护合法权益(3)受到非法侵害,用诉讼方式维护合法权益。
8. 诉讼的特点:诉讼是处理纠纷和应对侵害最正规,最权威的手段,是维护合法权益的最后屏障。
9. 青少年如何做到有勇有谋,应对犯罪:(1)同违法犯罪作斗争,是全体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2)我们要善斗争,在保全自已的前提下,同违法犯罪作斗争。
(3)做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
第六课责任与角色同在1. 责任的含义及来源:(1)含义:责任是一个人分内应该做的事情(2)来源:责任来自对他的的承诺,职业要求,道德规范,法律规定等。
2. 人因不同的社会角色而负有不同的责任:(1)在社会生活的舞台上,每个人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2)每一种角色都意味着承担相应的责任。
3. 对自已负责,对他人负责的重要性:(1)作为社会的一员,我们每个人首先要对自已负责(2)很多人在为我们的成长和幸福生活承担着责任(3)我们应学会感恩,主动关心帮助和服务他人。
4. 承担责任既要付出代价又往往伴随着回报:(1)代价:因为承担责任不仅意味着付出时间,精力和时间,而且意味着可能因为做得不好而受到责备,甚至受到处罚。
(2)回报:承担责任往往伴随着获得回报的权利,如良好的自我感觉,获得新的知识和技能,赢得他人的尊重和赞许。
5. 要学会作出自已的选择,承担相应的责任:我们既然选择了自立自强的人生,就应该有勇气凭借自已的经验和智慧,对承担责任的代价和回报作出正确的评估,作出合理的选择。
无论怎样,我们一旦作出选择,就应该义无反顾地担当起应负的责任。
6. 为什么说我承担我无悔:虽然有些事情不是我们自愿选择的,但我们仍应该自觉承担相应的责任。
只要我们把它们当作一种不可推卸的责任担在肩头,同样能够把事情做得很出色。
这样,我们就可以自豪地说:我承担,我无悔。
7. 承担责任的重要性和怎样承担责任:(1)在我们的周围,有许许多多履行社会责任却不计代价和回报的人,有了他们,我们的生活才更加安全,更加温暖(2)无论何时何地,我们都应该努力提升自身素质,增强履行责任的能力。
第七课积极奉献社会1. 关爱的含义和作用:(1)含义:关爱,就是关心爱护(2)作用:a.关爱传递着美好情感,给人带来温暖和希望,是维系友好关系的桥梁b.关爱是社会和谐稳定的润滑剂和正能量。
2. 关爱他人的意义:关爱他人的人往往能够赢得他人的尊重,得到他人的关心和帮助,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
从一定意义上说,关爱他人就是关爱和善待自已。
3. 关爱他人的做法:(1)关爱他人,要心怀善意(2)关爱他人,要尽已所能(3)关爱他人,要讲究策略。
4. 服务社会的原因:(1)服务社会体现人生价值(2)服务社会能够促进我们全面发展5. 怎样做到服务和奉献社会:(1)服务和奉献社会,需要我们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2)服务和奉献社会,需要我们热爱劳动,爱岗敬业。
第八课国家利益至上1. 国家利益的含义:是一个主权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生存需求和发展需求的总和,关系到民族生存,国家兴亡。
2. 国家生存和发展的条件:没有国土,人口和主权,国家就不能生存。
没有和平的周边环境,充分的能源供应和平等的贸易关系,国家就难以发展。
3. 国家核心利益的范围:包括国家主权,国家安全,领土完整,国家统一,宪法确立的国家政治制度和社会大局稳定,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
4. 国家利益具有至高无上的特点:在我们国家,国家利益反映广大人民的共同需求,是人民利益的集中表现。
国家利益至上,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二者相辅相成。
5. 人民利益的维护:国家独立自主,繁荣富强,国际地位提高,人民的生活就充满希望,内心就感到自豪和骄傲。
反之,如果国家利益得不到保障,人民利益就会受到损害,人民就会遭受奴役,欺凌和屈辱。
6. 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的关系:(1)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相辅相成,国家利益只有反映人民利益,依靠人民艰苦奋斗,才能得到真正的实现(2)在当代中国,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是高度统一的。
第九课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1. 维护国家安全的意义:(1)国家安全是实现国家利益最根本的保障,关系人民幸福,社会发展进步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