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道路宽度

合集下载

一二三四级道路宽度要求标准

一二三四级道路宽度要求标准

一二三四级道路宽度要求标准
城市道路分级是按城市的性质、规模、道路功能、交通量等情况选定。

一级道路(设计车速为60~80公里/小时),机动车的车行道不少于四条,每条宽3.75米。

非机动车的行车道宽度每条不小于6~7米。

机动车与非机动车车行道之间必须设分隔带。

道路总宽度为40~70米。

一级道路与其他道路交叉时,应当设置立体交叉。

二级道路(设计车速为40~60公里/小时),机动车的车行道不少于四条,每条宽3.5米。

非机动车的行车道宽度不小于5米。

机动车与非机动车的车行道之间一般设分隔带。

道路总宽度为30~60米。

三级道路(设计车速为30~40公里/小时),机动车的车行道不少于两条,每条宽3.5米。

机动车与非机动车的车行道之间可设分隔带,在设分隔带时,非机动车道的宽度不小于3米。

道路总宽度为20~40米。

四级道路(设计车速为30公里/小时以下),机动车的车行道不少于两条,每条宽3.5米。

机动车与非机动车的车行道之间不设分隔带。

道路总宽度为16~30米。

此外根据城市的不同情况,还可规划自行车专用道、有轨电车专用道、商业步行道等专用道路。

道路宽度标准规范

道路宽度标准规范

道路宽度标准规范道路宽度是指道路横向的宽度,是道路交通工程设计中的重要参数之一。

其标准规范的制定,对于保障道路交通的安全、畅通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就道路宽度标准规范进行详细介绍,以期为相关领域的从业者提供参考。

一、城市道路宽度标准规范。

在城市道路设计中,道路宽度的标准规范是根据城市的整体规划和交通需求来确定的。

一般来说,城市主干道的宽度要比次干道和支路宽,这是因为主干道通常承载着更多的交通流量,因此需要更宽的车行道和人行道,以保障交通的畅通和行人的安全。

此外,城市道路宽度的规范还需考虑到道路两侧的建筑物和绿化带,以确保道路的整体美观和城市环境的舒适度。

二、乡村道路宽度标准规范。

相较于城市道路,乡村道路的交通流量一般较小,因此其宽度标准规范也有所不同。

在乡村道路设计中,需要考虑到道路的线形和纵坡,以确保道路在各种天气条件下都能保持良好的通行状态。

此外,乡村道路的宽度标准规范还需充分考虑到当地的交通需求和土地利用状况,以确保道路的建设能够符合当地的实际情况。

三、高速公路道路宽度标准规范。

高速公路是承载着大量车流量的重要道路,其宽度标准规范对于保障交通安全和畅通至关重要。

一般来说,高速公路的标准车行道宽度为3.75米,而标准紧急停车带宽度为2.5米。

此外,高速公路的宽度标准规范还需考虑到匝道、桥梁和隧道等特殊路段的设计要求,以确保整条高速公路的安全和畅通。

四、道路宽度标准规范的调整和优化。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交通需求的不断增长,道路宽度标准规范也需要不断进行调整和优化。

在进行调整和优化时,需要充分考虑到道路的使用环境和交通需求,以确保道路的设计能够更好地适应当地的实际情况。

此外,还需要考虑到道路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以确保道路建设能够与当地的环境相协调。

五、结语。

道路宽度标准规范是道路交通工程设计中的重要内容,其合理制定对于保障道路交通的安全、畅通具有重要意义。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需要充分考虑到道路的使用环境和交通需求,以确保道路的设计能够更好地适应当地的实际情况。

2.1城市道路宽度与车道布置

2.1城市道路宽度与车道布置

行人步行
植树
地上杆柱 埋设地下管线
六、分车带宽度与长度
一、城市道路的总宽度
• 指道路规划红线之间的宽度,也称为路幅 宽度,由车行道、人行道、绿化带、分车 道及预留地等所需宽度的总和。
二、城市道路宽度设计
• 道路规划红线宽度的设计 预测50年 • 近期道路建设的宽度设计 预测15-20年 • 道路规划红线宽度-近期道路建设的宽度
=城市道路预留地
三、机动车道宽度的确定
车道宽度 1.0m
2~2.5m
备注: 1、每条非机动车道宽度,一般应为1.0 ~2.5m 2、我国各城市非机动车道的基本宽度可采用3.5 (或4.0m);5.5(或6.0m);7.5(或8.0m);
五、人行道宽度的确定
• 大中城市主次干路上一般不少于6m,小城 市也不宜少于4m;
• 人行道宽度:道路路幅宽度=1:8 ~1:6 • 人行道的主要功能
车道数
车道宽度
四车道
15~16m
六车道 八车道
23~24m 30~32m
备注:
1、每条机动车道宽度,一般应为3.75 ~4.0m
2、大中城市新建的主干路宜采用八车道(双向), 次干路采用六车道(双向);小城市的主干路宜采 用六车道(双向),次干路采用四车道为宜。
四、非机动车、板车道

路面宽度标准

路面宽度标准

路面宽度标准1. 道路宽度道路宽度取决于多个因素,包括车道数量、车道宽度、分隔带宽度、非机动车道宽度、人行道宽度等。

在城市道路设计中,应考虑交通流量、交通组织、道路等级等因素,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规划。

1.1 车道宽度车道宽度是道路宽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标准因道路等级和交通流量而异。

一般来说,车道宽度在3.0-3.7米之间,视具体情况而定。

1.2 分隔带宽度分隔带宽度是指车行道与两侧绿化带、人行道之间的分隔带。

其宽度应根据道路等级、交通流量和交通安全等因素综合考虑,一般为0.5-3米。

1.3 非机动车道宽度非机动车道是供自行车、三轮车等非机动车通行的车道。

其宽度应根据非机动车的类型和交通流量来确定,一般为1.5-2米。

1.4 人行道宽度人行道是供行人通行的车道,其宽度应根据行人流量和道路等级来确定,一般为1.5-3米。

2. 绿化带宽度绿化带宽度是指道路两侧的行道树、绿化隔离带等绿化设施的宽度。

其宽度应根据道路等级、绿化种类和景观规划等因素来确定,一般为1-5米。

2.1 行道树宽度行道树是沿着道路两侧种植的树木,其宽度一般不应小于树种冠幅的1.5倍,以保证树木的生长和景观效果。

2.2 绿化隔离带宽度绿化隔离带是分隔车行道与非机动车道、人行道的绿化带,其宽度应根据道路等级和交通安全等因素来确定,一般为0.5-2米。

2.3 两侧绿化带宽度两侧绿化带是指在道路两侧设置的连续绿化带,其宽度应根据道路等级、景观规划等因素来确定,一般为1-3米。

3. 交叉口宽度交叉口是道路相交的节点,其宽度应根据相交道路的车道数、交通流量和交通安全等因素来确定。

一般交叉口进口道宽度大于出口道宽度,以保证车辆有序行驶和交通安全。

交叉口渠化宽度是指通过交叉口前的路段进行车道渠化,以增加车道数量和通行能力。

一般渠化宽度为30-50米。

缘石是设置在路面边缘的条石或沿路的短墙,其宽度根据路面类型和使用要求而定。

直缘石宽度一般为8-15厘米;曲线缘石一般较直缘石宽一些,以保证车辆行驶安全。

城市道路设计中的常用尺寸

城市道路设计中的常用尺寸

城市道路设计中的常用尺寸交通工程是道路建设的重要环节,而道路设计在系统工程里,发挥着重要作用,道路设计的总体要求是为了完善道路的利用功能,增强安全性。

今天给大家分享一下城市道路设计常用的尺寸。

依据几何形状和尺寸,使得道路设计体现出安全性、科学化。

一、人行道人行道宽:不小于1m,并按照0.5的倍级递增。

小区路:6m-9m组团路:3m-5m宅间小路:>2.5m园路,人行道坡道宽:1.2m轮椅通过:W≥1.50m轮椅交错:W≥1.80m二、消防1.消防车道宽度不应小于4m。

转弯半径不应小于9~10m,重型消防车不应小于12m,穿过建筑物门洞时其净高不应小于4m,供消防车操作的场地坡度不宜大于3%。

2.高层建筑的周围应设有环形消防车道。

当设环形消防车道困难时,可沿高层建筑俩个长边设置消防车道。

3.消防车道距高层建筑外墙宜大于5m,消防车道上空4m范围内不应有障碍物。

4.小区内尽端式道路不宜大于120m,应设置不小于12m*12m消防回车场。

(考虑到车行方便,及景观效果一般尽端路超过35m,设回车场)。

回车场模式见下图(m)。

5.尽端式消防车道应设回车道或回车场。

多层建筑群回车场面积不应小于12m*12m,高层建筑回车场面积不宜小于15m*15m,供大型消防车的回车场不宜小于18m*18m。

三、车道1.道路宽度1.1居住区级道路:红线宽度不宜小于20m。

1.2 小区级道路:路面宽6.0~9.0m;建筑控制线之间的宽度,需敷设供热管线的不宜小于14m;无供热管线的不宜小于10m;1.3 组团路:路面宽3m-5m;建筑控制线之间的宽度,需敷设供热管线的不宜小于10m;无供热管线的不宜小于8m;1.4 宅间小路:路面宽不宜小于2.5m;1.5 双车道:W=6.0~9.0m(场地主干道双车道宽度,小型车双车道最小宽6米,大型车双车道最小宽7米)单车道:W=3.5~4m;(车道兼具回车通道作用,应按照停车场标准设计车道宽度)2.转弯半径机动车最小转弯半径:(道路内路牙最小半径)6.0m:车长不超过5米的三轮车、小型车。

城市道路等级城市道路分级

城市道路等级城市道路分级

城市道路等级-城市道路分级城市道路等级城市道路等级分:主干道、次干道、支路三级。

各级红线宽度控制:主干道30—40米,次干道20—24米,支路14—18米。

主干道承载着市区交通的交通运输,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般城市主干道是一个城市中贯穿城市较长或最长,作为一个城市的标志性道路,代表着一个城市的形象,并且全天禁行中型重型客车。

对于主干道的设施应达到以下标准:道路名称规范、公共图形标志规范,设置合理,符合国家标准;机动车道无被侵占、毁坏现象,路面无明显坑洼积水;人行道平整畅通,道板、护栏等设施完好,无损坏占用现象。

城市道路分为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和支路四类。

对于人口超过200万的大城市而言,各级道路宽度如下:快速路40-45米,主干道45-55米,次干道40-50米,支路15-30米。

对于人口低于200万的大城市、中等城市和小城市,各级道路的宽度均有所差异,请参看相关规范。

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和支干路的说明:支干道:又叫支路、街坊道路,通常是各街坊之间的联系道路,支路应为次干路与街坊路的连接线,解决局部地区交通,以服务功能为主。

次干道:又叫区干道,为联系主要道路之间的辅助交通路线。

次干道是城市的交通干路,以区域性交通功能为主,兼有服务功能。

与主干路组成路网,广泛连接城市各区与集散主干路交通。

主干道路图片(10张)主干道:主干路应为连接城市各主要分区的干路,以交通功能为主。

自行车交通量大时,宜采用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分隔形式,如三幅路或四幅路。

主干路两侧不应设置吸引大量车流、人流的公共建筑物的进出口。

快速路:快速路应为城市中大量、长距离、快速交通服务。

快速路对向车行道之间应设中间分车带,其进出口应采用全控制或部分控制。

快速路两侧不应设置吸引大量车流、人流的公共建筑物的进出口。

两侧一般建筑物的进出口应加以控制。

双向四车道:比如往南有两条车道相向往北也有两条就是双向四车道城市道路网等级级配研究道路与交通工程Road&TrafficEngineering城市道路网等级级配研究张云龙,李昂400074)01-0019-03ResearchonGradeProportionofUrbanRoad NetworkZhangYunlong,LiAng城市道路网必须具有合理的等级级配,以保障城市道路交通流由低一级道路向高一级道路有序汇集,并由高一级道路向低一级道路有序疏散,从而通过不同等级道路交叉口间距的控制及不同出行距离交通的分流来提高道路网的运转效率。

路面验收 宽度标准

路面验收 宽度标准

路面验收宽度标准一、水泥混凝土路面宽度标准说明水泥混凝土路面宽度是指路面横截面中水泥混凝土部分的宽度,通常以米(m)为计量单位。

路面宽度是路面设计的重要参数之一,同时也是路面施工、验收的重要检验指标。

水泥混凝土路面宽度的标准规定涵盖了路面的各个环节,包括设计、施工、验收等。

二、水泥混凝土路面宽度标准规定根据《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技术规范》(JTG F30-2004)规定,城市道路的路面宽度应不小于6.5米,农村公路路面宽度应不小于5.5米。

在这个基础上,按照不同情况制定了不同的标准,主要包括以下:1. 简易路面:路基基础稳定可靠,非主要通行道路。

规定标准为:道路设计速度小于或等于60km/h,路面宽度不小于4.5m;道路设计速度大于60km/h,路面宽度不小于5.5m。

2. 普通路面:规模适中的城市主干道,普通县乡公路等。

规定标准为:道路设计速度小于或等于60km/h,路面宽度不小于6m;道路设计速度大于60km/h,路面宽度不小于8m。

3. 高速路面:城市高架路、高速公路等。

规定标准为:路面宽度不小于23m。

其中主车道宽度不小于3.75m,超车道宽度不小于3.5m,应急车道宽度不小于3.5m,中央隔离带宽度不小于2m。

三、水泥混凝土路面宽度标准的重要性水泥混凝土路面宽度是路面设计、施工、验收的重要参考指标之一。

它直接关系到路面的安全性、稳定性和承载能力等。

如果路面宽度不足,车辆行驶时容易出现危险情况,严重时甚至会导致车祸发生。

另外,合理的路面宽度也能够提高路面的承载能力,避免路面损坏。

因此,对于水泥混凝土路面宽度的标准规定,不仅要在设计时充分考虑,还要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执行,保证路面质量。

马路宽度标准

马路宽度标准

马路宽度标准
马路的宽度标准通常取决于多种因素,包括道路的类型、交通量、所在地区的规定、设计用途和安全要求等。

不同国家和地区可能有各自的道路设计规范和标准。

以下是一些常见道路类型及其一般的宽度标准(这些尺寸是一般性的指导,实际宽度可能会因地区而异):
1.城市次干道或主干道:通常在12米到30米左右,但在一些大城市中,主要城市干
道的宽度可能更宽。

2.城市街道:一般而言,城市内的普通街道宽度大约在8米到12米之间,但也会因城
市规划和交通需求而有所变化。

3.高速公路:高速公路的标准车道宽度通常在3.5米到3.75米之间。

4.乡村道路:一般宽度可能在6米到8米左右,取决于当地的交通情况和使用需求。

5.人行道/步行道:通常在1.5米到3米之间,但在一些地方也可能更宽。

这些仅仅是一般的指导,实际的道路宽度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在设计道路时,还需要考虑到行人和自行车道、路肩宽度、交通流量、安全标准等方面的要求,以确保道路能够满足当地的交通需求并确保行车安全。

车道宽度标准

车道宽度标准

车道宽度标准车道宽度是道路设计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参数,它直接关系到车辆行驶的安全和舒适性。

根据道路交通管理法规,车道宽度标准是由国家规定的,不同类型的道路和不同的交通流量都有相应的车道宽度标准。

下面将就车道宽度标准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对于城市道路来说,城市主干道的车道宽度标准一般在3.5米到4.5米之间。

这样的宽度可以满足城市主干道上车辆的正常行驶,同时也可以保证交通的畅通。

而对于城市次干道和支路来说,车道宽度标准一般在3米到3.5米之间,这样的宽度可以满足城市次干道和支路上车辆的正常行驶,也可以保证交通的安全和顺畅。

其次,对于高速公路来说,车道宽度标准一般在3.75米到3.85米之间。

这样的宽度可以满足高速公路上车辆的高速行驶,同时也可以保证交通的安全和流畅。

而对于普通公路来说,车道宽度标准一般在3.5米到3.75米之间,这样的宽度可以满足普通公路上车辆的正常行驶,也可以保证交通的安全和顺畅。

再次,对于山区道路来说,由于山区道路的地形起伏较大,车道宽度标准一般在3米到3.5米之间。

这样的宽度可以满足山区道路上车辆的正常行驶,同时也可以保证交通的安全和畅通。

而对于乡村道路来说,车道宽度标准一般在2.5米到3米之间,这样的宽度可以满足乡村道路上车辆的正常行驶,也可以保证交通的安全和顺畅。

最后,对于特殊道路来说,比如桥梁、隧道等特殊道路,车道宽度标准一般会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以满足特殊道路上车辆的正常行驶,同时也可以保证交通的安全和畅通。

总之,车道宽度标准是根据道路的类型和交通流量来确定的,它直接关系到车辆行驶的安全和舒适性。

因此,在道路设计和建设中,必须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车道宽度标准进行设计和施工,以保证交通的安全和畅通。

城市道路车道宽度标准

城市道路车道宽度标准

城市道路车道宽度标准
城市道路车道宽度是指车辆行驶的有效通行空间,其标准的确定对于城市交通
的安全和畅通具有重要意义。

根据《城市道路交通设计规范》,车道宽度应当根据道路等级、交通量、车速等因素进行科学合理的确定,以保障交通安全和通行效率。

首先,城市主干道的车道宽度标准应当根据道路等级和交通量来确定。

一般来说,城市主干道的车道宽度应当不少于3.5米,以满足大流量车辆的通行需求。


于高速公路等等级较高的主干道,车道宽度则应当进一步扩大,以适应高速行驶的车辆和更大的交通流量。

其次,城市次干道和支路的车道宽度标准也应当根据道路等级和交通量来确定。

一般来说,城市次干道的车道宽度可以适当减小至3米左右,而支路的车道宽度则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一步减小,以适应相对较小的交通量和车速。

此外,城市道路的车道宽度标准还应当考虑到车辆的种类和尺寸。

对于大型货
车和客车等宽体车辆,车道宽度应当相应增加,以确保其安全通行。

同时,对于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的设置也应当考虑到车道宽度的合理分配,以保障非机动车和行人的通行安全。

最后,城市道路车道宽度标准的确定还应当充分考虑到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的
需求。

在城市狭窄地段或者密集市区,车道宽度可能受到一定的限制,因此需要在保障交通安全的前提下,寻求车道宽度的合理分配,以提高道路的通行效率和减少交通拥堵。

综上所述,城市道路车道宽度标准的确定需要综合考虑道路等级、交通量、车速、车辆种类和城市规划等多方面因素。

只有科学合理地确定车道宽度标准,才能保障城市道路交通的安全畅通,为城市交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道路宽度标准

道路宽度标准

道路宽度标准
道路宽度标准是按照道路类型不同,通行方式不同,设计和施工时设定的技术要求,
以确定道路的最小宽度和最大宽度,使道路工程的设计满足交通安全、经济、高效的要求,确保公路路面的合理、灵活使用。

一般来说,道路宽度标准分为城市道路宽度标准、城乡结合部道路宽度标准和乡村道
路宽度标准。

1、城市道路宽度标准
城市道路是指道路宽度为计量单位米、英尺(ft)、毫米(mm)等的主要或次要的道路。

一般来说,城市道路宽度一般为4.5-9.5米,道路宽度标准为20-26m。

2、城乡结合部道路宽度标准
城乡结合部道路,一般也叫市乡结合部,是指十字路、圆形路口等把城市道路与村村路、乡村公路等连接起来的位置,是人员、货物、信息由城市向全乡、农村输送过渡线路。

城乡结合部道路一般宽度为9-15米,最大宽度为25米。

3、乡村道路宽度标准
乡村道路宽度一般为9-12米,最大宽度为15米。

乡村快速公路的宽度一般为15-18米,最大宽度为25米。

道路宽度标准虽然各有不同,但都具有一定的通用性,应当考虑实际情况,根据施工
资源和经济能力,确定最合理的道路宽度标准,科学、合理地利用路宽,使道路工程结构
更合理、更安全,给行车的司机带来安全有限的交通环境。

各级公路的标准宽度

各级公路的标准宽度

各级公路的标准宽度
公路是国家交通运输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标准宽度的规定对于保障交通安全、
顺畅通行具有重要意义。

各级公路的标准宽度是根据道路的等级、交通量、车辆类型等因素而确定的,下面将就各级公路的标准宽度进行详细介绍。

一、高速公路。

高速公路是指专门为机动车通行而建设的公路,其标准宽度一般为每车道3.75米,双向四车道的高速公路标准宽度为30米。

高速公路的标准宽度较大,能够容
纳更多的车辆通行,提高了通行效率,减少了交通拥堵的发生。

二、一级公路。

一级公路是连接省会城市和其他主要城市的公路,其标准宽度一般为每车道
3.5米,双向四车道的一级公路标准宽度为26米。

一级公路的标准宽度较高,能够满足大部分地区的交通需求,是国家重点建设和发展的公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二级公路。

二级公路是连接县城和其他主要城市的公路,其标准宽度一般为每车道3.25米,双向四车道的二级公路标准宽度为22米。

二级公路的标准宽度较为适中,能够满
足大部分地区的交通需求,是农村地区交通运输的重要保障。

四、三级公路。

三级公路是连接乡镇和其他主要城市的公路,其标准宽度一般为每车道3米,
双向四车道的三级公路标准宽度为18米。

三级公路的标准宽度较小,主要用于连
接农村地区和乡镇,是农村地区交通运输的重要组成部分。

总结,各级公路的标准宽度是根据道路的等级、交通量、车辆类型等因素而确
定的,合理的标准宽度能够保障交通安全、顺畅通行,提高通行效率,减少交通拥
堵的发生。

因此,在公路建设中,必须严格按照标准要求进行设计和施工,确保公路的安全和畅通。

城市主干道标准标准

城市主干道标准标准

城市主干道标准标准城市主干道是城市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设标准直接关系到城市交通运行的顺畅与安全。

为了规范城市主干道的建设,提高城市交通运行效率,制定了城市主干道标准标准。

一、道路宽度。

城市主干道的道路宽度应根据城市规划和交通需求确定,一般应不少于6车道。

其中,双向主干道应设置中央隔离带,确保交通流畅和安全。

二、路面材料。

城市主干道的路面材料应选择耐磨损、抗滑移、耐压力的材料,以确保路面的平整度和耐久性。

同时,路面应进行防滑处理,提高雨天行车安全性。

三、交通设施。

城市主干道应设置交通标志、标线、信号灯等交通设施,以引导车辆和行人通行,确保交通秩序井然。

此外,应设置适当数量的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保障非机动车和行人的通行权益。

四、绿化和景观。

城市主干道应进行绿化和景观美化工作,增加城市景观的同时,也能改善空气质量,提升市民生活品质。

绿化带的设置应合理,不影响交通流畅。

五、排水系统。

城市主干道应设置完善的排水系统,确保在降雨天气下,路面能够迅速排除积水,避免因积水造成交通拥堵和安全隐患。

六、安全设施。

城市主干道应设置路灯、护栏、交通警示牌等安全设施,以提高夜间行车安全性。

同时,应设置紧急救援设施,应急情况下能够及时救援。

七、环保要求。

城市主干道建设应符合环保要求,采用环保材料和技术,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同时,应加强噪音和尾气的治理,保障周边居民的生活质量。

八、维护管理。

城市主干道的维护管理应定期进行,包括路面修复、交通设施维护、绿化养护等工作,确保主干道的良好状态。

以上就是城市主干道标准标准的相关内容,建议各地在城市主干道建设时,严格按照标准要求进行规划和建设,确保城市主干道的质量和安全,为城市交通运行提供有力保障。

人行道宽度标准

人行道宽度标准

人行道宽度标准
《人行道宽度标准》
一、总则
1. 为统一人行道宽度的交通标准,确保城市绿化环境美观,保护行人行走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法》、《建筑法》等法律法规规定,制定本标准。

2. 本标准适用于统筹规划安排的新建城区道路系统,人行道宽度以本标准为准。

二、宽度规定
1. 市区、城镇市中心内以及公共空间的人行道宽度,按照道路类型分为城市主干道、城市次干道、城市支路和城镇环街:(1)城市主干道:人行道宽度至少5.0m
(2)城市次干道:人行道宽度至少4.0m
(3)城市支路:人行道宽度至少3.5m
(4)城镇环街:人行道宽度至少3.0m
2. 具有特殊地理位置、设施条件的人行道,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缩窄;乡村道路,按照本标准规定的缩减宽度,并可酌情予以适当的扩大。

三、细拆
1. 人行道分为路面、边缘、坡度等部位,最小细拆宽度依次为:
(1)路面宽度:1.5m
(2)边缘宽度:0.5m
(3)坡度宽度:0.35m
四、其他
1. 人行道路坡的高度、形状和技术要求,依据《城市道路设计规范》执行。

2. 人行道应采用抗滑路面材料,避免行人滑倒。

3. 人行道设计应兼顾视觉效果、安全性和可达性,方案应与道路绿化相结合,绿化设施应高于人行道面,形成遮荫及空气净化效果。

五、附则
本标准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城市道路设计中的常用尺寸(满满的干货)

城市道路设计中的常用尺寸(满满的干货)

城市道路设计中的常用尺寸(满满的干货)在城市道路设计中,经常用到的尺寸数据都有哪些?都给你整理好了,赶紧收藏吧!一、人行道人行道宽:不小于1m,并按照0.5的倍级递增。

小区路:6m-9m组团路:3m-5m宅间小路:>2.5m园路,人行道坡道宽:1.2m轮椅通过:W≥1.50m轮椅交错:W≥1.80m二、消防1.消防车道宽度不应小于4m。

转弯半径不应小于9~10m,重型消防车不应小于12m,穿过建筑物门洞时其净高不应小于4m,供消防车操作的场地坡度不宜大于3%。

2.高层建筑的周围应设有环形消防车道。

当设环形消防车道困难时,可沿高层建筑俩个长边设置消防车道。

3.消防车道距高层建筑外墙宜大于5m,消防车道上空4m范围内不应有障碍物。

4.小区内尽端式道路不宜大于120m,应设置不小于12m*12m消防回车场。

(考虑到车行方便,及景观效果一般尽端路超过35m,设回车场)。

回车场模式见下图(m)。

5.尽端式消防车道应设回车道或回车场。

多层建筑群回车场面积不应小于12m*12m,高层建筑回车场面积不宜小于15m*15m,供大型消防车的回车场不宜小于18m*18m。

“L”形“T”形“O”形注:图中下限值适用于小汽车(车长5m,最小转弯半径6m);上限值适用于大汽车(车长8~9m,最小转弯半径10m)三、车道1.道路宽度1.1居住区级道路:红线宽度不宜小于20m。

1.2 小区级道路:路面宽6.0~9.0m;建筑控制线之间的宽度,需敷设供热管线的不宜小于14m;无供热管线的不宜小于10m;1.3 组团路:路面宽3m-5m;建筑控制线之间的宽度,需敷设供热管线的不宜小于10m;无供热管线的不宜小于8m;1.4 宅间小路:路面宽不宜小于2.5m;1.5 双车道:W=6.0~9.0m(场地主干道双车道宽度,小型车双车道最小宽6米,大型车双车道最小宽7米)单车道:W=3.5~4m;(车道兼具回车通道作用,应按照停车场标准设计车道宽度)2.转弯半径机动车最小转弯半径:(道路内路牙最小半径)6.0m:车长不超过5米的三轮车、小型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按照《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50220-95)的规定,城市道路分为城市快速路,主干道,次干道和支路四类。

(一)城市快速路
城市快速路和主干道是城市的主要交通干道,它联结城市的各个子区,承担着大量的客运和货运交通。

城市快速路,主要作用是为机动车提供"过境交通"服务。

它们的典型特征是横断面较宽,且将非机动车和行人进行严格的分离。

在交通规划和交通管理上,努力提高机动车通行能力,首先确保机动车通行能力,尽力避免非机动车,行人对机动车交通的交通干扰。

城市快速路的特点为:
1.设计标准是城市道路中最高的,路幅宽度在40-60米;
2.车道数较多,通行能力大;
3.计算行车速度远高于其他城市道路,一般为80km/h;
4.横断面形式一般较为复杂,中央分隔,主辅路分隔,机动车,非机动车行车道分隔设施完备,有些将主通道设计成高架形式;
5.道路附属设施齐全,对道路排水,照明,监控设施的要求高;
6.交通干扰小,一般采用全封闭的形式,禁止非机动车和行人进入。

城市快速路在我国主要存在于大城市中,如北京的二环,三环,四环,上海的延安高架路等。

(二)主干道
主干道是设计规格,行车速度低于城市快速路的城市干道。

它是城市道路系统的主骨架,连接城市的各个分去,并与城市的快速干道相交或相接。

它的主要特点是:路幅宽度在30-60米
计算行车速度为30-60km/h;
道路上公交,无轨电车线路密集,公交站点,停车场繁多。

沿线平面交叉口多,一般采用信号灯控制。

这类道路在各城市都有,一般城市都有东西方向和南北方向的几条主干道。

如北京东西方向的长安街,平安大街,两广大街等。

(三)次干道
是城市中辅助型的干道。

路幅宽度一般为20-30米,计算行车速度为
30-40km/h。

次干道贯穿于主干道之间,共同形成城市主要道路网。

(四)支路
居住小区或工业小区外围,是居民日常活动出入交通的通道,其路幅宽度为12-16m,混行车道宽度为6-6。

5米。

支路通常为双向两条机动车道,机动车道外侧为非机动车道,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之间无物理分离设施。

有些支路不能明确地规定出机动车道的通行空间,而是实行机动车在道路中间行驶,非机动车在道路两侧行驶的交通管理模式。

因而,支路多为'一块板式'道路,并经常呈现混合交通局面。

在城市道路的交通事故处理过程中,明确各类道路的基本特征,对于正确认定交通事故责任非常重要,尤其在交叉口处发生的交通事故,要看相交道路的等级,分清哪个是主路,哪个是次要道路,发生碰撞行人的事故要看行人在什么等级的道路上行走等。

这主要应用交通事故处理中的路权的原则。

另一方面,在事故处理中机动车超速限制方面,有些道路上设立了限速标志,处理交通事故时按照限制的车速确定。

而有些道路上没有明确的限速标志,在认定速度限制方面按照《道路交通管理条例》的规定进行。

已读:周国艳,施佩,蒋玮,张叶华,陈浩,凌鲲,万钧,钟春杰,王化东,刘珊,何世瑞,张勋,赵崇新,孙宜然,曹士铎,颜炳跃,周咪咪,宋广,程萍,蒋黎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