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知识点春湘教版语文四上《人类的“老师”》word教案-总结

合集下载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3.9 人类的“老师” |湘教版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3.9 人类的“老师” |湘教版

《人类的“老师”》教学设计教材分析:这是一篇科普的说明文,它通过叙写人类从自然界中的种种生物身上获得启示,有所模仿,有所发明,有所创新,指出自然界中的种种生物真是人类的好“老师”。

通过本课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初步了解仿生学方面的知识,激起探索自然的愿望。

课文有七个自然段。

三、四、五自然段列举了三个例子,内容很具体,层次也很清楚,引人入胜。

也正是我们要重点引导学生学习体会的段落。

对于本课中出现的有关科学术语,只需要联系上下文理解即可,重点是通过本课的阅读,拓宽学生视野,激发起学生对自然与科学的兴趣。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八个生字,认识一个二类字。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运用抓住关键词语的方法概括第三、四、五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4、借助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学习人类以生物为师的有关事例,激发学生主动探索自然的愿望和对科学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1、运用抓住关键词语的方法概括第三、四、五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2、学习人类以生物为师的有关事例,弄懂人类从生物身上受到什么启发,解决了什么问题,激发学生主动探索自然的愿望和对科学的热爱之情。

教学难点:学习人类以生物为师的有关事例,弄懂人类从生物身上受到什么启发,解决了什么问题,激发学生主动探索自然的愿望和对科学的热爱之情。

第二课时教学设计课时目标:1、引导学生运用边读边思考、勾画提炼关键词句的学习方法概括三、四、五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2、通过质疑问难,自主、合作学习,小组交流讨论,课外拓展延伸”的教学模式,引领学生了解人类以生物为师的有关事例,激发学生主动探索自然的愿望和对科学的热爱之情。

教学过程:一、导入课题,温故知新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7课《人类的“老师”》(板书课题,齐读两遍)2、交流反馈学习单(复习)(由学科长带领大家完成)(1)我会读!破碎教训新式剧烈颤抖轻便机毁人亡薄壳结构超过均匀关键机翼惨祸省料轻而易举外壳坚固(2)关联词语我会填,长句我会读!①一个人握住一个蛋壳使劲地捏,()怎样用力()不能把它捏碎。

课文《人类的老师》教案范文

课文《人类的老师》教案范文

《人类的老师》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人类的老师》,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课文中所提到的各种“老师”及其对人类文明的贡献。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从课文中提炼观点,进行论证和表达。

(3)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自然、社会和人类的敬畏之心。

(2)培养学生尊重老师、珍惜师恩的情感。

(3)培养学生热爱学习、勇于探索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1. 课文中提到的各种“老师”及其对人类文明的贡献。

2. 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三、教学难点:1. 课文中某些长句子的理解和翻译。

2. 对课文中所提到的“老师”的深入理解和感悟。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课文内容,阐述观点。

2. 互动法:引导学生进行讨论、提问和回答。

3. 案例分析法:分析课文中的实例,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五、教学准备:1. 课文《人类的老师》文本。

2. 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图片、视频等资料。

3. 生字词卡片。

4. 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利用图片、视频等资料,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人类的老师》。

2. 朗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词义。

(2)教师辅导学生朗读课文,纠正发音,讲解生字词。

3. 学习生字词:(1)学生自学生字词,组内交流。

(2)教师选取重点生字词进行讲解,引导学生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4. 理解课文:(1)学生讲述课文大意,教师点评并引导深化理解。

(2)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深入探讨课文内容。

5. 课堂小结:(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

(2)学生分享学习收获,提出疑问。

七、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人教版四年级《人类的老师》教学设计,教案_四年级语文教案.doc

-人教版四年级《人类的老师》教学设计,教案_四年级语文教案.doc

人教版四年级《人类的老师》教学设计,教案_四年级语文教案2.自渎课文,弄懂三个主要例子中人类从生物身上受到什么启发,解决了什么问题,培养自己对科学研究的爱好。

教学重难点:弄懂三个主要的例子中人类从生物身上受到什么启发,解决了什么问题,培养自己对科学研究的爱好。

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说话:大家一定知道许多有关珍惜时间、勤奋学习、立远大志向的格言,谁愿意来和大家分享一下。

一,揭题激趣1,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新课文。

读题。

2,激趣读了课题,你想了解什么?(人类的老师是谁?它们为什么是人类的老师?)过渡:那就请大家带着好奇心去读一读课文吧。

二,初读课文1,请同学们放声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顺课文。

2,分小组朗读课文在小组内评议,正音,不熟的地方再多读几遍。

3,同学们刚才读得真热闹,谁愿意来向大家展示一下你的朗读(指名分节朗读)4,课文读到这里,大家一定知道人类的老师是谁了吧?谁愿意来告诉大家?(指名回齐读最后一句(你是从文中的哪句话了解的?)三,精读课文师:为什么说自然界种种生物真是人类的好老师呢?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再读课文,边读边想,细细地体会,可以把要害的词句圈圈划划,不理解的地方可以多读几遍,还可做上记号。

1.学生自读课文,体会理解。

师:怎样?有收获吗?可能也有疑问吧!请同学们把你的收获在小组里说出来,和大家分享。

当然,有疑问的地方提出来,在小组里提出来,讨论讨论,行吗?好,畅所欲言吧!2.学生交流讨论师:刚才同学们交流讨论的十分热烈,十分投入。

那么,自然界的种种生物为什么是人类的好老师呢?请联系课文把你读懂的体会到的说出来,让大家听听。

3.集体交流读懂并讲述清楚人类在飞行设计,轮船设计,建筑设计三个方面向生物是如何学习的?(1)科学家从鱼儿在水中自由升降的现象得到启示,发明了潜水艇。

(2)科学家研究鸟儿飞行的原理,发明了飞机。

从蜻蜓那找到防止机毁人亡事故的方法。

研究苍蝇,蚊子,蜜蜂等动物的飞行特点,造出了许多具有各种优良性能的新式飞机。

《人类的老师》教案

《人类的老师》教案

《人类的老师》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和掌握“人类的老师”的概念和内涵。

认识人类从自然界、动植物、矿物等各个方面获取知识和启示的过程。

学习和理解人类在不同领域中向自然界学习的典型例子。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和思考,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运用小组讨论、探究学习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自然界的敬畏之情,增强学生对保护环境的责任感。

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的精神态度。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人类的老师”的概念和内涵。

人类从自然界、动植物、矿物等各个方面获取知识和启示的过程。

人类在不同领域中向自然界学习的典型例子。

教学难点:人类在不同领域中向自然界学习的典型例子。

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人类与自然界的关系,以及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三、教学准备:教师准备相关的教学材料,包括PPT、图片、视频等。

学生准备笔记本和笔,以便记录学习内容和思考。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引入问题或情景,引发学生对“人类的老师”的思考,例如:“你们认为人类可以从自然界中学到什么?”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例子,引导进入本节课的主题。

2. 教学内容:教师通过PPT、图片、视频等教学材料,介绍“人类的老师”的概念和内涵。

引导学生了解人类从自然界、动植物、矿物等各个方面获取知识和启示的过程。

通过具体的典型例子,如医学、农业、工程技术等领域,展示人类向自然界学习的实例。

3. 小组讨论: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并分享自己在生活中观察到的或了解到的“人类的老师”的例子。

每个小组选择一个最具有代表性的例子,进行展示和分享。

4. 思考与反思: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人类与自然界的关系,以及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五、作业布置:教师布置相关的作业,要求学生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思考“人类的老师”的概念和内涵。

作业可以包括研究报告、作文、绘画等形式的创作。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情况,包括发言、讨论、思考等,评估学生对“人类的老师”概念的理解程度。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3.9 人类的“老师” |湘教版 (6)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3.9 人类的“老师” |湘教版 (6)

人类的“老师”(小学语文四年级)一、教材简解《人类的“老师”》是湘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一篇科学小品文,介绍了人类从自然界的种种生物身上得到启示,获得了各种各样的发明创造,指出自然界中的种种生物是人类的好老师。

这一课采用了总分总的写法,主要写人们从动物身上得到启示,发明了很多有益于人类的东西,帮助学生了解仿生学方面的知识,从而说明了广大生物是人类的好“老师”。

激发学生从小爱科学,立志探索科学奥秘,让学生认识并借鉴本课总分总的写法。

二、目标预设1、知识和能力: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运用抓重点词语的方法概括段意,理清文章脉络,进而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2、过程与方法:借助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初步了解人类从生物身上受到什么启发,解决什么问题,培养自己对科学研究的爱好。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主动探索自然的愿望和对科学的热爱之情。

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通过读课文,运用抓重点词语的方法概括3、4、5段的段意,理清文章脉络,进而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2.借助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初步了解人类从生物身上受到什么启发,解决什么问题,培养自己对科学研究的爱好。

激发学生主动探索自然的愿望和对科学的热爱之情。

难点:1.指导学生介绍课外搜集的资料,将此篇课文作为一个窗口,引向课外阅读,激发学生主动探索自然的愿望和对科学的热爱之情。

2.学习本课详略得当的写法,并运用到课后的“小练笔”中四、设计理念:本文教学时力求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在师生、生生对话交际的过程中进行。

凭借文本,挖掘教材资源,在想象、诵读、体验等语言实践中,引导学生将文本语言转化为会运用的“活”的语言。

文属于科学小品文,运用典型事例,增强说服力。

事例详略得当,有助于学生仿写。

叙述的结构清晰:扣题开篇—举例说明—点题作结,中心明确,层次分明,首尾呼应。

五、设计思路全文围绕“人类的老师”开篇引路——举例说明——点题作结,结构完整,层次分明,运用了典型的事例来增强说服力,并且举例详略得当,容易被学生所接受。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3.9 人类的“老师” |湘教版 (2)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3.9 人类的“老师” |湘教版 (2)

《人类的“老师”》教学设计教材简介:这是一篇关于仿生学的课文,课文开篇以科学家从鱼儿得到启示,发明了潜水艇,引出了“可以说,鱼儿是人类的‘老师’”;接着,重点介绍了人类在飞机设计轮船设计,建筑设计等方面向鸟类,蜻蜓苍蝇蚊子蜜蜂等学习的例子,具体地说明了:“自然界可以充当人类老师的生物何止鱼类一种”;最后,以“自然界的种种生物真是人类的‘好老师’啊”,呼应开头,点题作结.全文层次清楚,重点突出.通过本课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初步了解仿生学方面的知识,激起探索自然的愿望。

目标预设:1.学习课文,弄懂三个主要例子,人类从生物的身上受到什么启发,解决了什么问题。

2.通过自读课文、小组合作等方式知道自然界的种种生物为什么是人类的“老师”。

3.通过读信息,让学生知道更多的人类“老师”的例子,开阔他们的视野。

4.探求人类以生物为师的其它事例,激发学生探索自然的愿望和对科学的热爱。

教学重点:弄懂三个主要的例子中人类从生物身上受到什么启发,解决了什么问题,培养学生对科学研究的兴趣。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趣引入,读题激疑。

1.板书“老师”二字,学生齐读,谈谈心目中的老师是什么样的?2.补充板书完整课题,读题激疑:人类的老师它不言不语确给了我们无限的想象与创造,它和我们心目中的老师不一样,给老师加引号。

人类的“老师”究竟是谁?为什么称它们是人类的“老师”?3.齐读课题。

二、检查预习。

1.检查能否读准生字。

课件出示词语:①读准词语,同位互读、开火车读、齐读。

②教师重点强调“薄壳结构”读作“bó qiào jié gòu”。

请看这个词,这两个字都是多音字,因为这是建筑学上的术语,所以读音都是特定的,应该读——指名读,齐读。

出示:薄薄(bao)的鸡蛋壳(ke)再来看这个短语中,该读什么音呢?(读两遍)2.检查朗读课文。

(1)指名分段读文,要求:读正确、流利。

教师注意提醒学生读书、听书习惯。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9人类的老师教案湘教版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9人类的老师教案湘教版

9 人类的“老师”知识与技能1.学习本课12个生字,并能正确书写。

掌握文中出现的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积累文中提到的科学知识。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读自悟,初步掌握课文内容,用列表的方法理清文章的脉络。

善于利用小组合作学习,探究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生活,深入思考问题,勇于探索、发现的习惯。

2.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科学的情感。

3.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及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

重点:理解课文内容,积累科学知识。

突破方法:在自读自悟的基础上用列表的方法理清文章脉络,积累文中的科学知识;利用合作学习的优势探究问题。

难点:培养学生观察生活、思考问题、探索发现的习惯。

突破方法:根据文中的实例,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在阅读中思考,在生活中感悟。

教学方法师:读议法。

生:自主、合作、探究结合法。

教学准备师: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

生:预习课文。

课时目标1.扫除文字障碍。

2.理清文章脉络。

教学过程第 1课时—、提问导入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9课。

(板书课题:人类的“老师”)教师提问:人类的老师是谁呢?为什么说它(它们)是人类的“老师”呢?二、初读感知1.学生自由阅读课文,根据预习情况,进一步扫除文章的文字障碍,理清文章脉络。

2.教师巡视、指导,检查初读课文情况。

(1)关于生字。

①教师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自由认读。

研究秘翼惨诀蝇蚊鲸超圆程②指名学生读,教师纠正错音,注意“蝇、鲸、程”都是后鼻音。

③指导学生书写生字,注意“翼”比较复杂,上中下分别是“羽”“田”“共”。

④学生自由练习书写。

(2)关于新词。

对于文中出现的词语,学生可利用工具书自己体会,不必过高要求,以下词语的意思供参考:研究:探求事物的真相、性质、规律等。

秘诀:能解决问题的不公开的巧妙办法。

秘密:有所隐蔽,不让人知道的。

惨祸:惨重的灾祸。

(3)关于课文。

这篇文章作者列举了大量的实例,证明自然界中有很多动物可以当人类的“老师”,从发明雷达到飞机、轮船、建筑、越野汽车、坦克……人类都从一些动物身上找到了灵感,这些动物都是人类的“老师”。

湘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说课稿 人类的“老师”

湘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说课稿 人类的“老师”

湘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说课稿人类的“老师”
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人类的“老师”》。

一、说教材
《人类的“老师”》一课是湘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课文通过作者列举了大量的实例,证明自然界中有很多动物可以当人类的“老师”。

文章脉络清晰,说理透彻,语言生动形象,是一篇很好的科普教文。

二、说学生
四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乐于与人交流,但他们的生活经验毕竟有限,对文中列举的动物可以当人类的“老师”,仅凭想象难以深刻感受,需教师提供直观的图像,引导学生进行对比,帮助理解。

三、说目标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教材特点及学生实际,制定以下的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1、理解课文内容,知道人类从动物身上得到的启示,激发学习自然科学的兴趣。

2、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科学的情感。

3、学习作者介绍事物的方法。

教学重点是理解课文内容,知道课文介绍了哪些人类的“老师”。

教学难点是从课文内容中体会人类的“老师”为人类所作出的贡献。

四、说教学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教学应以学生自读自悟、自学探究为基础,让学生在读、悟、议这种宽松民主的氛围中学习。

作为教师,要做的是。

最新湘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人类的“老师”》优秀教案第一课时(精品)

最新湘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人类的“老师”》优秀教案第一课时(精品)

《人类的“老师”》教案——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雷达、原理、关键”等词语。

3.自读课文,弄懂三个主要例子中人类从生物身上受到什么启发,解决了什么问题,培养自己对科学研究的兴趣。

教学重点了解一些关于仿生学的知识。

教学难点理解句子的深刻含义,受到启发,树立爱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志向。

教学方法研读生字为主,尝试探究学习。

课前准备制作教学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一、导课1.导入新课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篇新课文(齐读课题:人类的“老师”)读了这个课题,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人类的老师是谁?老师上面为什么加引号?他们为什么会成为人类的老师?从老师那里我们能学到什么?……)同学们的问题很好,很有价值,这是善于思考的结果,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中去寻找答案。

2.播放手机精彩的导学成果。

二、新授(一)初读课文,初步感知1.请同学们大声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顺课文。

思考刚才提出的问题。

2.同桌互读:(1)把最能体现你朗读水平的一小节读给你的同桌听;(2)把你认为最难读的语句向你的同桌请教。

(二)集体检查朗读:课文读到现在,你知道人类的老师是谁?能用文中的一句话来回答吗?1.出示最后一节:(1)齐读这一节。

(板书:种种生物)过渡:课文首先向我们介绍的是哪一位老师?(板书:鱼类)(2)谁来读给大家听听?(指名读第一小节)①人类根据鱼类发明了什么?(板书:潜水艇)②这就是第一小节想告诉我们的内容,你能说说这小节的主要内容吗?(指名说)过渡:其实,自然界——引读第二节,课文中还介绍了哪些人类的老师呢?2.指读第3节:(1)理解“惨祸”:①“祸”是个生字,写的时候要注意左边是个“示”,师范写,学生描红一个,你能帮它再找几个朋友吗?(祸害、祸不单行、祸事、祸国殃民……)②在文中“惨祸”是什么意思?(机毁人亡)怎么造成的?(谁来读读这句话?)真是惨祸,让人心痛。

在生活中你见到过惨祸吗?(指名交流)③我们一起再读读这句话。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9人类的“老师”教案湘教版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9人类的“老师”教案湘教版

9 人类的“老师”【教学目标】1.认识、会写“研、究、秘、翼、惨、诀、蝇、蚊、鲸、超、圆、程”12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仿生学的有关知识,懂得“众多的动物真是人类的好‘老师’”的真正含义。

【教学重点】掌握生字的音、形、义;了解课文介绍了哪些人类的“老师”。

【教学难点】了解课文的说明方法。

【教具学具】教具:多媒体课件。

学具:《课课测评》学生用书。

【授课类型】新授【教学方法】教师:读议法。

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结合法。

【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扫除文字障碍。

2.理清文章脉络。

【教学过程】一、揭题激趣、导入新课。

1.板书课题:9 人类的“老师”2.启发质疑:读了课题,你想了解什么?3.教师梳理学生的问题,导入新课。

是啊,我是你们的老师,那谁又是人类的老师呢?人类在“老师”那里学到了什么?为什么说它们是人类的老师?“老师”为什么要加引号?让我们带着好奇心从课文中找到答案吧!(课件出示课题)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学生自由阅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顺课文,理解文章主要内容。

2.教师巡视、指导,检查初读课文情况。

1.课件出示生字,学生自由认读。

研究秘翼惨诀蝇蚊鲸超圆程2.指名学生读,教师纠正错音,注意“惨”是平舌音;“超”的声母是翘舌音;“蝇、鲸、程”都是后鼻音。

3.学生分自然朗读,师生评议正音,不熟的地方可以多读几遍。

4.学生默读课文,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5.自由说说通过自学解决了哪些问题。

6.教师点拨:(课件出示)这篇文章作者列举了大量的实例,证明自然界中有很多动物可以当人类的“老师”,从发明雷达到飞机、轮船、建筑、越野汽车、坦克……人类都从一些动物身上找到了灵感,这些动物都是人类的“老师”。

三、生字书写。

1.出示生字,学生讨论识记生字的小窍门。

2.师范写生字3.学生书写生字,师生评议:包括笔画、结构安排。

注意“翼”比较复杂,上中下分别是“羽”“田”“共”。

《人类的老师》教案

《人类的老师》教案

《人类的老师》教案《人类的老师》教案1《人类的老师》教案2《人类的老师》短小有趣:通过生动的事例,介绍科学家从蜻蜓、鲸等动物身上得到启示,有所发明、有所创造。

这篇课文给我们的启示是:研究大自然的特点和规律,研究生物的特性,能让人们从中受到启发,人类只有科学认识大自然的规律,才能科学地合理地开发利用大自然。

人类只要科学地认识地球上生物一些运行规律,就能有所发明创造。

本课主要的教学思路是“以导促学,让学习成为学生事”,因此,首先课前学生根据预习指导进行自学和资料的收集,然后课堂师生共同合作探究,最后拓展延伸,鼓励学生阅读更多的科普读物。

学生活动方面主要是:读、找、议、说,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贯穿整堂课。

1.认识4个生字。

2.朗读课文,把握每篇短文的主要内容,认识到大自然能给人类以启发,激发阅读仿生等科普读物的兴趣。

朗读课文,把握每篇短文的主要内容,认识到大自然能给人类以警示和启发,激发阅读仿生等科普读物的兴趣。

自学释疑法、讲授法、分组讨论法、品读、朗诵等。

教师制作PPT课件(演示文稿) 自学卡1课时一.激趣导入:导语:有人说大自然是一本无字的百科全书,这话不错。

如果你平时多多留心观察大自然,亲近大自然,一定会获得很多的知识。

不信请读《人类的老师》二.自由诵读,感知文本。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1.我能自主读课文,学会本课的生字,并会给生字标音。

机翼()略()重关键()鲸()2.我能说出短文的大意。

《人类的老师》通过生动的实例,介绍了科学家从()、()等动物身上得到启示,有所发明、有所创造。

三.科学家从蜻蜓、鲸等动物身上各得到什么启示?从蜻蜓身上得到的启示:从鲸身上得到的启示:四.综合运用你知道吗?1.科学家研究蝙蝠夜间飞行的原理,制成了雷达。

2.人类研究了萤火虫,发明了高效的冷光源。

3.蝴蝶翅不仅使我们懂得了迷彩服的价值,还为装潢材料谱写了新篇。

4.人们在苍蝇蝇眼的启示下,制成了一次可拍1329张高清晰照片的蝇眼照相机。

《人类的“老师”》教学教案设计

《人类的“老师”》教学教案设计

《人类的“老师”》教学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各种“老师”,并体会到大自然和人类社会的丰富多彩。

2. 培养学生对“老师”的尊重和感激之情,激发学生对知识的热爱和追求。

3.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考力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1. 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各种“老师”。

2. 培养学生对“老师”的尊重和感激之情。

三、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老师”。

2. 如何激发学生对知识的热爱和追求。

四、教学方法:1. 观察法:引导学生观察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各种“老师”。

2.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老师”的认识和感受。

3. 讲述法:教师讲述有关“老师”的故事和例子。

五、教学准备:1. 课件:有关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老师”的图片和视频。

2. 教学卡片:有关“老师”的定义和例子。

3. 学生作业:让学生提前观察和思考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老师”。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展示课件,引导学生观察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各种“老师”,如大自然、书籍、老师等,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新课导入:教师简要讲解“老师”的定义,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3. 案例分析:教师展示有关“老师”的例子,如大自然的规律、人类社会的智慧等,引导学生思考并分享自己的看法。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探讨“老师”对自己的影响和启示,以及如何尊敬和感激“老师”。

5. 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尊重和感激“老师”的重要性。

七、学生活动:1. 观察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老师”,思考其对自己的启示。

2. 参与小组讨论,分享对“老师”的认识和感受。

3. 完成作业,进一步巩固对“老师”的理解。

八、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思考力和表达能力。

2. 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作业中对“老师”的认识和感受。

3. 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如观点明确、善于倾听等。

《人类的老师》教案范文

《人类的老师》教案范文

《人类的老师》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了解自然界中的生物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2)培养学生热爱自然、关注生态环境的意识。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分析、讨论,培养学生从自然界中获取启示的能力;(2)学会运用比较、分类、归纳等方法,对自然界中的生物进行分析。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尊重生命、珍惜资源的价值观;(2)引导学生认识自然规律,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

二、教学内容1. 生物的多样性与适应性(1)介绍自然界中生物的多样性;(2)分析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性。

2. 植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1)讲述植物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作用;(2)探讨植物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3. 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1)介绍动物在人类生活中的作用;(2)分析动物对人类生活的启示。

4. 微生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1)让学生了解微生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2)探讨微生物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5. 生态环境与人类生活的关系(1)讲述生态环境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2)引导学生关注生态环境保护。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让学生了解自然界中生物的多样性与适应性;(2)培养学生关注生态环境,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

2. 教学难点:(1)微生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及其对人类生活的影响;(2)生态环境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2. 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从实际案例中获取启示;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播放自然界生物多样性的视频;(2)引导学生关注生态环境,提出问题:“人类可以从自然界中学习到什么?”2. 讲授新课:(1)讲解生物的多样性与适应性;(2)分析植物、动物、微生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3)讲述生态环境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

3. 案例分析:(1)出示相关案例,让学生分析其中的启示;(2)引导学生运用比较、分类、归纳等方法,对案例进行分析。

《人类的“老师”》教案

《人类的“老师”》教案

《人类的“老师”》教案《人类的“老师”》教案1一、揭题导入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7课(齐读:7。

人类的老师)。

通过上堂课的学习,我们对课文内容已经有所了解。

现在老师要考考大家,这篇课文中所说的人类的老师指的是谁呢?二、精读指导1。

大家的回答都不够完整,能用课文中的句子来回答好这个问题吗?打开书本,从课文中找一找,看谁先找到?(1)学生速读课文后,指名回答。

(自然界的种种生物真是人类的好老师啊!)板书:种种生物。

(2)齐读第七自然段(3)这句话还告诉了我们什么?交流:(从种种生物知道了自然界中人类的老师很多。

)你能通过朗读让大家感受到自然界中人类的老师很多吗?(4)齐读。

过渡:是啊,自然界中的很多生物都是人类的老师,你还能从课文的哪一自然段感受到这一点?(5)第二自然段:其实,自然界可以充当人类老师的生物何止鱼类一种。

a。

男生齐读。

b。

从这句话中你还知道了什么?(鱼类是人类的老师。

)2。

为什么鱼类是人类的老师呢?哪一自然段告诉了我们?(1)请大家读一读第一自然段,用笔在书上划出原因。

(1)学生自由读、划。

(2)指名交流。

(请用因为所以的句式回答。

)(3)齐读第一自然段。

3。

课文还介绍了哪些老师?请同学们快速读读第3—6自然段,找一找,用笔圈出来。

(1)交流:(鸟儿、蜻蜓、苍蝇、蚊子、蜜蜂、鲸、鸡蛋、袋鼠、贝壳)(2)再读3—5自然段,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一段读一读,注意要边读边想,这一段主要讲了什么?(3)谁先来说说,你最感兴趣的是哪个例子?第三自然段A。

%???苏庖欢?你知禒?B什么?(飞机设计)B。

人类为什么要想发明飞机?人类是怎样发明飞机的?(人类自古就想像鸟儿一样飞上蓝天。

科学家认真研究了鸟类飞行的原理,终于在1903年发明了飞机。

)C。

是啊,人类有了梦想,就积极地向自然学习,寻求解决的方法,最后终于发明了飞机,为科学进步做出了贡献。

可见鸟儿就是人类的(读题)D。

30年以后,人类在飞机上遇到了什么难题,又是怎样向动物学习,寻求解决的方法呢?E。

2020年秋四年级语文上册《人类的老师》教案湘教版

2020年秋四年级语文上册《人类的老师》教案湘教版

《人类的“老师” 》【教课背景】:本篇文知性和兴趣性,文章构明,便于学生自自悟。

,我考要充足学生的学极性和主性。

通思悟等手段提升学生文修养,培育学生心极研究的科学精神。

展学生的言,学明的方法,追堂的情味,进而施科普明文的有效教课。

【教材剖析】:是一篇相关仿生学的文,要点介了人在行、船、建筑等方面向物学的例子,详细了然人以生物向自然学的收。

通本的学,能够帮助学生初步认识仿生学方面的知,激起研究自然的烈梦想。

【教课方法】:本采纳“整体感知—精感悟—自主学—合作沟通—拓展”等教课模式。

【教课】:一、情境,研究自然的欲念。

同学,老和你人的老个。

通上一的学,我知道人的“老”是呢?(自然界的各种生物)二、要点引悟,培育近自然的感情。

1.第七自然段。

一自然段你懂了什么?(从沟通中知道“各种” 明自然中人的老的生物好多。

)【意】:出示的句子是文的最后一,是点句,把它作堂教课构的,用它串起文的各个部分,使本的教课集中,条理清楚。

又使整个教课程疏密有,富裕奏。

渡:是啊,自然界中的好多生物都是人的老,你能从文的哪一自然段感觉到一点?2.:3.第二自然段,从一自然段中我知道什么?出示:件一(儿——潜水艇)4.用“因⋯⋯因此⋯⋯”句式什么是人的老?用笔从文中找出画下来。

文第一自然段。

渡:文中介了哪些人的老呢?同学默文迅速从文中找出用笔圈出来。

5.沟通:出示(儿、蜻蜓、、蚊子、蜜蜂、、蛋、袋鼠、壳)(系上学的引学生文3—— 5 自然段的例子详细,第6自然段。

)6.学第三自然段。

(1)一个最趣的同学来一自然段。

(2)了一段,你知道了什么?你能用下边两个句式中的一句把一段的主要内容清楚吗?出示:科学家从____获得启示,发了然____。

人们模拟 ____造出了 ____。

【设计企图】:这项说话训练,以感情为载体,以发展语言、提升学生评论修养为本位,以升华主题、提炼文本内容为目标。

学生能够踊跃主动地调换自己的知识贮备,对文本要旨进行很好的提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课题】:《人类的“老师”》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教学背景】:
本篇课文知识性和趣味性强,文章结构简明,便于学生自读自悟。

备课时,我考虑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通过读思议悟等手段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细心发现积极探索的科学精神。

发展学生的语言,学习说明的方法,追寻课堂的情趣,从而实施科普说明文的有效教学。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有关仿生学的课文,重点介绍了人类在飞行设计、轮船设计、建筑设计等方面向动物学习的例子,具体说明了人类以生物为师向自然学习的收获。

通过本课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初步了解仿生学方面的知识,激起探索自然的强烈愿望。

【教学方法】:
本课采用“整体感知—精读感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总结拓展”等教学模式。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诱发探索自然的欲望。

同学们,这节课老师继续和你们谈谈人类的老师这个话题。

通过上一课的学
习,我们知道人类的“老师”是谁呢?(自然界的种种生物)
二、重点引悟,培养亲近自然的情感。

1.齐读第七自然段。

说说这一自然段你还读懂了什么?
(从交流中知道“种种”说明自然中人类的老师的生物很多。


【设计意图】:出示的句子是课文的最后一节,是总结点题句,把它作为课堂教
学结构的总纲,用它串起课文的各个部分,使本课的教学简练集中,条理清晰。


使整个教学过程疏密有间,富有节奏。

过渡:是啊,自然界中的很多生物都是人类的老师,你还能从课文的哪一自然段感
受到这一点?
2.讨论:
3.齐读第二自然段,说说从这一自然段中我们还知道什么?
出示:课件一(鱼儿——潜水艇)
4.用“因为……所以……”句式说说为什么鱼类是人类的老师?请用笔从文中找出画下来。

齐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过渡:文中还介绍了哪些人类的老师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快速从文中找出用笔圈出来。

5.交流:出示(鸟儿、蜻蜓、苍蝇、蚊子、蜜蜂、鲸、鸡蛋、袋鼠、贝壳)
(联系上节课学的引导学生说说课文3——5自然段举的例子较具体,第6自然段较简单。


6.学习第三自然段。

(1)请一个最兴趣的同学来读这一自然段。

(2)读了这一段,你知道了什么?你能选用下面两个句式中的一句把这一段的主要内容说清楚吗?
出示:科学家从____得到启示,发明了____。

人们模仿____造出了____。

【设计意图】:这项说话训练,以情感为载体,以发展语言、提高学生评议素养为本位,以升华主题、提炼文本内容为目标。

学生可以积极主动地调动自己的知识储备,对文本主旨进行很好的提炼。

(3)人类为什么要想发明飞机?人类是怎样发明飞机的?
(4)出示:人类自古就想像鸟儿一样飞上蓝天。

科学家认真研究了鸟类飞行的原理,终于在1903年发明了飞机。

(指名读句子)
(5)30年以后,人类在飞机上遇到了什么难题,又是怎么向动物学习寻求解决的方法的呢?(学生回答)
(6)读读该句:指导朗读,读出惋惜、感叹的语气。

(7)引导学生小结:第三自然段详细介绍了人类积极探索鸟类飞行的原理发明了飞机,并从蜻蜓等昆虫身上得到启发,不断提高飞机的性能,为科技进步作出的贡献,其实都是从大自然中得到的启示啊!
出示:人类研制的最新式飞机。

(8)有感情的朗读。

【设计意图】:这部分是课文的重点段,通过“读课文、看课件、画词句、悟其神”这四个环节,引领学生感受科学家们以鸟儿、蜻蜓等昆虫为“老师”发明飞机为科技的进步作出的巨大贡献。

在这一过程中,学生通过读语句联想并想象,使文字与图像链接起来,这样,文本所包含的信息便通过图像这一中介传递给学生,学生通过文字又能“了解了种种生物给人类的启迪。


三、自主合作,研讨探索自然的秘诀。

1、刚才我们认真研读了课文第三段,收获真大。

下面请同学们交流一下我们是怎样读懂课文的。

出示学习方法:1、读2、思3、画4、悟
【设计意图】:本环节充分体现了“读占鳌头”、“品读感悟”、“情感熏陶”等语文学科个性。

采用了“读—思—画—悟”的方法,既尊重了学生的独特体验,又注重了引导,“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教师紧扣文本,依据学情、“以读为主线”、巧妙点拨、层层深入,将学生的体验引向纵深,充分领悟了文本的内涵及价值取向。

2.组织交流,出示有关图片和动画,教师适时点拨、解说。

图片:鲸——航行速度快的轮船(播放动画:人类由鲸的“流线体”受到启发,改进船体设计,大大提高轮船航行速度的过程。


师:让学生说说对什么地方感兴趣?(尖尖的大船被圆圆的大头鲸轻而易举地超过了。

)科学家们从鲸的外形得到了什么启示?
出示:鸡蛋——“薄壳结构”建筑
师:针对学生感兴趣的鸡蛋捏不碎这个可让学生当场尝试,然后探究为什么?
出示:袋鼠——越野汽车站贝壳——坦克
3.讨论写作方法,指导写作要详略得当。

4.小结:这些生物无愧于“老师”这个光荣的称号,它们为人类的发展和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它们的确是人类的好“老师”啊!让我们用赞美的语气朗读课文。

【设计意图】:“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此,本节课引导学生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习课文,通过了解人类运用仿生学进行创造的实例——流线体、薄壳结构,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

四、总结全文,激发探索科学的热情
1.齐读课文
2.总结谈话:
同学们,自然界是一个大课堂,里面蕴藏着丰富的知识。

自然界的生物是我们的老师,向自然学习是我们人类永恒的主题。

希望同学们将来能细心发现,积极探索。

(板书:细心发现积极探索)
五、课外延伸,激发探索科学的奥妙。

1.人类以生物为师的例子就只是这些吗?你们还知道哪些?(引导学生用前面出示的句式,说说自己收集到的资料)
2.展示资料
六.奇思妙想,激励探索创造的志向。

1.平时你一定观察过许多动物,从它们身上有没有受到些启发?请同学们课后注意认真观察,仔细研究,搞一项科技小发明向大来展示你的聪明才干。

好吗?
2.观察大自然中某些生物的特征,写观察日记,有兴趣的可做实验。

【板书设计】:
人类的“老师”
细心发现↑积极探索
自然界的种种生物
【教学反思】:
这篇课文是一篇仿生学的文章,但这是语文课,重点不在给学生传授自然知识,而是通过本课教学培养学生细心发现积极探索的科学精神,并在读思感悟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课堂教学中,我首先循序渐进:引导孩子快速提取、概括信息,提出“人类的‘老师’是谁呢?”这个大问题,说出自然界中种种生物是人类的老师。

接着让学生带着“自然界中的老师还有哪些?”这个问题让学生学习课文的3—6节,我采用先扶后放的方法。

先重点引导学生学习第3节,然后打破以往的教学常规,还自主学习于学生,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的探讨与研究之中,亲身体验到自主学习的快感和学习语文的乐趣,激发了学生探索大自然的强烈愿望。

课堂气氛热烈,尤其是汇报自己搜集到的资料,孩子们畅所欲言。

我在教学时并未作过多的分析,而是采取了引题质疑的方法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再把问题“还”给学生让他们通过自读自问、讨论等形式自己解决。

这样做,既能激发学生的思维,还能引导学生发挥主体作用,营造民主的课堂气氛。

实践证明,把问题“还”给学生,是一种不仅有利学生“学会”,而且有利学生“会学”的好办法。

这一课的教学设计看似没什么问题,但经细细思考发现,个别环节还有不太满意的地方,如学生在交流讨论的时候老师总怕时间不够而导致学生意言未尽,另外学生的自主学习热情很高,我们平时总抱着书本不敢放,其实学生的思维能力很强,关键我们如何去引导,教给他们终身受益的学习方法,这样课堂效果才会更好。

但愿在以后的教学中铭记这一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