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哲学常识复习(二)
教师资格考试高中政治复习:哲学常识②
教师资格考试高中政治复习:哲学常识②辩证法(唯物辩证法)1.事物是普遍联系【原理】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内部诸要素和事物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叫做联系。
整个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世界上根本没有不依赖于周围其他事物而孤立存在的事物,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多样的。
【方法论】坚持用联系的、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对事物的联系进行具体分析,反对形而上学孤立地、片面地看问题。
2.整体和部分关系【原理】唯物辩证法认为:一切事物都是由各个部分构成的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
全局高于局部、统帅局部。
整体离不开部分,部分离不开整体:整体与部分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在一定的条件下,关键性的部分对整个事物的发展起决定性的作用。
【方法论】办事情从整体着眼,寻求最优目标;搞好局部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的发挥。
3.事物是发展变化【原理】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没有一成不变的事物,物质世界就是一个永恒变化发展着的世界。
发展实质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
【方法论】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反对形而上学静止的观点。
(如何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4.量变和质变辩证关系(事物发展的状态原理)【原理】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事物不断地经过“量变——质变——新的量变——新的质变”两种状态的循环往复,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永不停息地向前发展。
【方法论】要重视量的积累,坚持适度原则,不失时机地促成飞跃。
5.内外因辩证关系(事物发展原因的原理、矛盾是事物发展动力的原理)【原理】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发展是内因和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事物的内部矛盾即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本原因;事物的外部矛盾即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方法论】在观察事物、分析问题时,既要看到内因,又要看到外因,坚持内外因相结合的观点。
1。
高三政治复习_哲学常识原理、方法
第四部分 历史唯物主义(人生观和价值观)
1.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辩证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先进的、革命的、科学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
【方法论】要求我们要树立正确的社会意识。
【方 法 论】一方面,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与客观达到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另一方面,要重视精神的力量,自觉地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4.规律的客观性原理
【原理内容】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规律是客观的,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是不可抗拒的。
【方 法 论】我们要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实事求是。
【方 法 论】我们要用运动、变化、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2.运动和静止相互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运动是无条件的、绝对的,静止是有条件的、相对的;动中有静、静中有动,任何事物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方 法 论】要求我们用运动、变化、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还要看到事物相对静止的存在。
3.事物是变化发展的原理
【方法论】要求我们必须树立群众观点,坚持群众路线。
9.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的辨证关系
【原理内容】改造主观世界是为了更好地改造客观世界;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也改造着自己的主观世界。通过自觉改造主观世界,又能提高改造客观世界的能力。
【方法论】要求人们在实践中努力实现主观与客观的科学统一、个人与社会的正确统一,自觉地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
【方法论】我们要坚持一分为二的矛盾分析方法,坚持两点论。
2.矛盾普遍性原理
【原理内容】矛盾具有普遍性。。
高考政治常识专题复习(哲学常识)
高考政治常识专题复习(哲学常识)高考政治温习专题:哲学知识第一局部唯物论(一)重要考点1.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迷信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2.物质的含义,世界的客观性原理:自然界与社会及其开展规律的客观性。
3.人的看法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看法可以反作用于客观事物,不同的看法对客观事物的开展起着不同的反作用。
4.物质和看法的辨证关系:一切从实践动身是人们正确看法世界、有效改造世界的基本立足点,从实践动身,树立中国特征社会主义,实事求是。
5.人具有客观能动性,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扬人的客观能动性的关系;物质运动的规律性与人的客观能动性的关系。
(二)考点中要留意的效果1.留意哲学上的物质概念与物质的详细形状、以及自然迷信上的物质的区别。
2.物质的独一特性是客观真实性,物质的基本属性是运动。
两者是不同的,前者是区别于看法而言的独一特性。
后者是指物质具有的属性中最基本的是运动。
3.世界的根源是物质,这提醒了世界的来源。
世界的实质是物质,这提醒了世界的共同属性和实质特征。
物质第一性,是相对看法第二性而言的。
看法是物质的反映,提醒的是物质决议看法。
4.看法的能举措用,首先表如古人的看法能正确反映客观世界,其次表如今看法能反作用客观事物。
前者不排挤看法对物质的反映有错误的方面,但强调能正确反映,要求人类不时探求,追求真理。
后者在前者的基础上得出两方面:正确的看法促进事物的开展,错误的看法阻碍事物的开展。
5.物质决议看法是一切从实践动身的哲学实际依据。
从实践动身复杂地说就是从客观存在的理想动身,从物质动身,就是路途方针政策和实际与客观存在的理想相分歧。
因此要支持从客观动身。
6.从实践动身要实事求是。
但从实践动身与实事求是又不是同等的。
前者的实际前提是物质决议看法,后者的实际前提是按规律办事。
7.规律的客观性与人的客观能动性是唯物论、辩证法和看法论的一致。
人的客观能动性的发扬必需以遵照客观规律为前提,不能违犯客观规律。
尊重客观规律必需发扬人的客观能动性。
高考政治哲学必背知识点归纳
高考政治哲学必背知识点归纳
高考政治哲学必背知识点归纳
政治哲学作为一门高深的学科,是政治学和哲学相结合的产物。
它旨在研究人类政治活动及其行为背后的本质原因和道德准则。
在高考政治学科中,政治哲学的考查已成为必修部分,下面就是关于高考政治哲学必背知识点归纳。
一、政治哲学基本概念
政治哲学的基本概念包括了政治学、哲学、政治行为、伦理学、人权等的概念。
这些概念在政治哲学的研究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不仅能够让学生在考试中更加深入的理解政治哲学,还能够帮助他们更好的理解政治哲学中的重要概念。
二、政治哲学中的思想学派
政治哲学中的思想学派包括了古代学派、现代学派、自由主义学派、地方学派等,其中每一个学派都有着独特的思想,了解这些学派的思想特点和代表人物能够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政治哲学的精髓。
三、政治哲学中的重要思想
政治哲学中的重要思想包括了自由、平等、正义、民主等,这些思想都是政治哲学研究的核心内容。
学生需要深入地理解这些思想,并且能够正确的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四、政治哲学的研究方法
政治哲学的研究方法包括了历史比较法、概念分析法、逻辑分析法、实证分析法等,通过这些研究方法可以更好地了解政治哲学的理论和实践。
五、政治哲学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
政治哲学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包括了法律、教育、文化、外交等领域,学生需要学习如何正确的将政治哲学理论应用到实际现代社会中,从而更好地贡献于社会。
通过以上关于高考政治哲学必背知识点的归纳,可以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政治哲学的重要性,并且在高考政治学科的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高中政治《哲学常识》第二专题一切从实际出发专题复习系列
第二专题一切从实际出发【高考考核内容与要求】Ⅰ、内容: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含义。
Ⅱ、要求: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反对从主观出发的现实意义。
【基础知识】Ⅰ、基本概念1.一切从实际出发想问题、办事情要从实际出发,这是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原理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是科学的方法论,是学习唯物论知识的根本目的。
所以应准确、全面地对这一概念作以下的把握:⑴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含义:就是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把客观存在的实际事物作为根本出发点。
⑵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的重要性: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是我们做好各项工作的起码要求;是无产阶级政党正确地制定和执行路线、方针、政策的前提;是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立足点。
2.主观主义:就是从主观出发,主观认识脱离当时当地的客观实际。
3.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哲学观点。
4.唯心主义:认为世界的本质是意识的哲学观点。
Ⅱ、基本原理及其方法论意义1.物质与意识辩证关系的方法论意义本专题的内容是前一专题的延伸。
总的来说前一专题“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是基本原理,有什么样的原理,就应该有与之相应的方法论。
一切从实际出发是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根本要求。
辩证唯物主义关于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的原理,要求我们的思想必须如实地反映客观存在的事实,做到主观符合客观,只有这样才能正确地认识世界、有效地改造世界。
2.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原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在于是否承认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的。
凡是承认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的,是唯物主义;凡是承认世界的本原是意识的,是唯心主义。
方法论意义:坚持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坚持无神论,反对有神论。
Ⅲ、理论与实践的联系1.揭批“法轮功”的歪理邪说⑴背景材料材料一:“法轮功”的创立者李洪志散布种种歪理邪说,蛊惑人心。
他说:“世界上的一切,大到宇宙,小到分子原子,都是神安排的,社会的发展也是神安排的”;“宇宙中的所有物质都是灵体,都是有思想的”;“地球有三次爆炸,第一次是我师爷定的,第二次是我师傅定的,第三次爆炸是我来定的,我使用功力也只能让地球爆炸时间推迟30年”。
高二政治哲学重点知识点归纳高二政治哲学知识点
高二政治哲学重点知识点归纳高二政治哲学知识点学习完政治哲学内容后,高二学生要及时的进展稳固复习重点知识点,下面是WTT给大家带来的高二政治哲学重点知识点,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二政治哲学重点知识点(一)辨证否认的含义及本质?(1)含义:辨证的否认是事物自身的否认,即自己否认自己,自己开展自己.(2)辨证否认的本质是“扬弃”,克制旧事物中过时的消极的内容,保存旧事物中积极合理的因素.实现新事物的产生和促进旧事物的灭亡的根本根本途径是什么?根本途径是辨证的否认.辨证否认观的要求是什么?(1)必须树立创新意识,做到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2)不仅尊重书本知识,尊重权威,还要立足理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实现理论和理论的创新与开展.辩证法按其本质说是什么?为什么?辩证法按其本质来说,是批判的革命的和创新的.因为(1)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肯定的理解中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认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必然灭亡的理解;(2)辩证法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从不断运动中,因此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3)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高二政治哲学重点知识点(二)1、什么是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1)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它的最主要、最根本的内容是物质资料的消费方式;(2)社会意识是指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人类社会中各种精神生活现象的总称.2、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之间的辨证关系是什么?(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包括歪曲虚假的社会意识归根到底都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社会存在的变化开展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开展(2)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开展起阻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正确地预见社会开展的方向和趋势,对社会开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3、人类社会存在和开展的根底是什么?消费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开展的根底,它决定着社会的性质和相貌,决定着社会形态的变革和更替.4、人类社会的根本矛盾是什么?(1)消费力和消费关系的矛盾,经济根底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贯穿人类社会始终的根本矛盾.(2)消费关系一定要适应消费力状况的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根底状况的规律,是在任何社会都起作用的普遍规律.高二政治哲学重点知识点(三)辩证法的革命精神和批判性思维的要求是什么?(1)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要求我们打破与实际不相符合的成规陈述,破除落后的思想观念;(2)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要求我们注重研究新情况,擅长提出新问题,寻找新思路,确立新观念.唯物辩证法与行而上学的分歧是什么?根本分歧是什么?(1)分歧:辩证法用联络、开展、全面的观点看问题;而行而上学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看问题.(2)根本分歧:是否成认矛盾,是否成认矛盾是事物开展的泉和动力.社会社会的根本矛盾是什么?是消费力的消费关系的矛盾.消费关系一定要合适消费力状况的规律(1)消费力决定消费关系,消费力的变化开展,迟早会引起消费关系的变革;(2)消费关系对消费力有反作用.当消费关系适应消费力开展状况时,对消费力的开展起推动作用;当消费关系不适应消费力开展状况时,对消费力的开展起阻碍作用.。
高二政治哲学常识复习提纲
高二政治哲学常识复习提纲一、唯物论部分(主要原理、观点)1、自然界的客观性原理: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是人类有意识地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前提。
我们在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时候,必须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
2、规律的客观性原理:规律是客观的,它的存在和发生作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规律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但人们能够认识并利用规律,为人类造福。
这一原理要求我们坚持实事求是原则,做到按规律办事。
3、物质和意识的辨证关系原理(1)辨证唯物论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这一原理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必须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
(2)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正确的意识能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则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这一原理要求我们要重视意识的作用,自觉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4、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的辨证关系原理:一方面,客观规律性始终制约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尊重客观规律是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另一方面,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达到改造世界的目的。
这一原理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必须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机地结合起来。
二、辩证法部分(一)联系的观点(普遍性、客观性、条件性、可变性、多样性)1、事物联系的普遍性原理:(内容及方法论要求)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处于普遍联系之中,其中没有任何一个事物孤立地存在,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普遍联系的统一整体。
事物的联系还具有客观性。
这一原理要求我们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反对孤立的观点。
2、整体和部分的辨证关系原理:(内容及方法论要求)唯物辩证法认为,在整体和部分的关系、系统和要素的关系中,整体或系统处于统帅的决定地位,部分从属于整体,所以在一切活动中,要求我们树立整体观念和全局思想,从整体出发,选择最佳行动方案,实现整体或系统的最优目标。
高二政治《哲学常识》第二课2.1.1、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高二政治《哲学常识》第二课2.1.1、事物是普遍联系的〖重点〗为什么事物的联系具有普遍性。
〖难点〗事物联系的客观性与人的主观活动的关系。
〖素质要求〗知识方面:识记:联系的概念。
理解:①事物的联系既是普遍的,又是客观的。
联系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之一,是人们正确地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重要理论依据。
②事物联系的客观性与人的活动的关系。
联系的客观性是指它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必然性。
但是,并不是说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联系就无法改变,而是可以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具体联系。
运用:用事物的联系具有普遍性原理,正确认识和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正确认识和处理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等。
能力方面:⑴培养学生从事物之间、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去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辩证思维能力。
⑵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积极参与社会的实践能力。
觉悟方面:⑴通过联系的普遍性和客观性的教学,引导学生懂得事物本身是普遍联系的,只有正确认识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才能有效地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才能逐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
⑵学习运用联系的观点去认识和处理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为将来走上工作岗位,自觉地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打下基础。
【重点解决办法】1、事物联系的普遍性。
普遍联系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一个总特征是唯物辩证法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
学好这个观点,对于理解和掌握辩证法的其它观点,具有重要的奠基作用。
因此,它成为本课的重点。
分析这一观点,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进行:(1)从事物内部构成要素看,它的各个部分、要素、环节是互相联系的。
(2)从与周围其它事物的联系看也是普遍的,不仅表现为横的方面的左邻右舍的联系,也表现为纵的方面的古往今来的联系。
(3)从总体上讲,整个世界是二个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
【难点解决办法】1、事物联系的客观性与人的关系。
教材一方面说,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另一方面又说,人们可以改变事物联系的状态,建立新的具体联系。
高二政治《哲学常识》第二课213要从整体上把握事物的联系
高二政治《哲学常识》第二课2.1.3、要从整体上把握事物的联系〖重点〗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难点〗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素质要求〗知识方面:识记:整体、部分两个概念。
理解:整体与部分的区别和联系。
运用:运用整体与部分关系的原理和方法论,做到办事情既要从整体着眼,寻求最佳目标,又要努力搞好局部,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发挥。
能力方面:通过阅读课本内容,学会从具体事实和材料中概括出一般结论(例如:从中医治疗病人的方法中,总结出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要辩证施治,进而总结出我们在一切活动中都要有全局观念和整体观念,提高抽象、概括、总结的思维能力。
)觉悟方面:通过整体与部分关系原理的学习,引导学生提高思想觉悟,如正确认识和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之间关系;全面开放市场、反对地方保护主义等,树立整体观念和全局思想。
【重点解决办法】1、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整体和部分的关系是事物联系的重要形式,也是培养和树立全局观点、整体观念的理论基础。
只有抓住这个重点,并突出这个重点,才有利于学生正确认识二者的关系,学会从整体上把握事物,立足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最优目标。
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是区别和联系的关系,也可以说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对这一问题,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分析:(1)整体与部分互相区别。
含义不同,二者有严格的界限,在同一事物中,二者不能混淆;地位和功能不同。
(2)整体与部分互相联系。
二者互相依赖,各以对立的存在为前提。
二者相互影响,整体的变化影响部分,部分的变化也影响整体。
(3)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在一定意义上也是系统与要素的关系。
【难点解决办法】1、整体功能大于各个部分功能之和;选择最优方案,实现最优目标。
在这两个难点中,前者涉及系统论中"结构和功能"的问题,后者牵涉到"优选法"的理论问题。
这些理论知识学生又没有学习,理解起来可能有难度。
整体功能大于各个部分功能之和,这只是说明了整体和部分功能中的一种情形,不能把它随意扩大范围,认为在任何条件下都是整体功能大于各个部分的总和,这是错误的。
高中政 治哲学必背详细知识点
高中政治哲学必背详细知识点哲学是高中政治学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我们理解世界、思考人生有着深远的影响。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高中政治哲学必背的详细知识点。
一、唯物论1、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这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正确的意识能够促进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则会阻碍事物的发展。
我们要重视意识的作用,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
2、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规律是客观的,它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
规律是普遍的,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在其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
我们必须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
同时,人在规律面前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们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人类。
二、认识论1、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决定认识。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能够推动实践的发展,错误的认识则会阻碍实践的发展。
2、真理的客观性、条件性和具体性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
真理都是有条件的,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
真理都是具体的,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3、认识的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认识具有反复性,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认识具有无限性,人类认识是无限发展的,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认识具有上升性,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的循环是一种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上升的过程。
三、辩证法1、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和多样性联系具有普遍性,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在普遍联系之中,没有孤立存在的事物。
高考政治常识专题复习(哲学常识)
高考政治知识专题复习(哲学知识)高考政治复习专题:哲学知识第一部分唯物论(一 )重要考点1.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2.物质的含义,世界的客观性原理:自然界与社会及其发展规律的客观性。
3.人的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应,意识可以反作用于客观事物,不一样的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发展起着不一样的反作用。
4.物质和意识的辨证关系:全部从实质出发是人们正确认识世界、有效改造世界的根本立足点,从实质出发,建设中国特点社会主义,脚踏实地。
5.人拥有主观能动性,尊敬客观规律与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关系;物质运动的规律性与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关系。
(二 )考点中要注意的问题1.注意哲学上的物质观点与物质的详细形态、以及自然科学上的物质的差别。
2.物质的独一特征是客观实在性,物质的根本属性是运动。
二者是不一样的,前者是差别于意识而言的独一特征。
后者是指物质拥有的属性中最根本的是运动。
3.世界的根源是物质,这揭露了世界的根源。
世界的本质是物质,这揭露了世界的共同属性和实质特点。
物质第一性,是相对意识第二性而言的。
意识是物质的反应,揭露的是物质决定意识。
4.意识的能动作用,第一表此刻人的意识能正确反应客观世界,其次表此刻意识能反作用客观事物。
前者不排挤意识对物质的反应有错误的方面,但重申能正确反应,要求人类不停探究,追求真谛。
后者在前者的基础上得出双方面:正确的意识促使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阻挡事物的发展。
5.物质决定意识是全部从实质出发的哲学理论依照。
从实质出发简单地说就是从客观存在的事实出发,从物质出发,就是路线目标政策和理论与客观存在的事实相一致。
因此要反对从主观出发。
6.从实质出发要脚踏实地。
但从实质出发与脚踏实地又不是等同的。
前者的理论前提是物质决定意识,后者的理论前提是按规律做事。
7.规律的客观性与人的主观能动性是唯物论、辩证法和认识论的一致。
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一定以按照客观规律为前提,不可以违反客观规律。
高三政治哲学必背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三政治哲学必背知识点归纳总结政治哲学是政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研究政治现象的哲学基础和实质规律,探讨政治实践的理论依据和价值追求。
在高三政治学习中,政治哲学是一个必备的知识点。
下面将对高三政治哲学必背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帮助同学们复习和掌握这些重要内容。
一、政治哲学的基本概念政治哲学是指对政治现象和政治实践进行哲学思考和理论研究的学科。
它旨在探索政治的本质、价值和理论基础。
政治哲学的概念包括政治、权力、国家、政党等等。
1. 政治:它指的是社会关系中一种特殊的权力关系,通过权力运行的方式来解决社会问题。
2. 权力:权力是指人们在社会中相互制约、安排、协调和决策的一种社会关系,它包括行政权力、立法权力和司法权力。
3. 国家:国家是由政治权力形成的有组织的统一体,它包括领土、人民和主权三个基本要素。
4. 政党:政党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为实现政治权力手段,代表一定社会利益,在政治斗争中参与竞争,执政或者参与执政的组织。
二、政治哲学的主要理论流派1. 民主主义思想:强调人民的自由、平等和参与,主张实现公正和社会正义。
2. 自由主义思想:强调个人的自由和权利,主张政府应该限制权力,保护个人利益。
3. 马克思主义思想:强调阶级斗争和革命,主张实现共产主义社会。
4. 保守主义思想:强调稳定和传统,主张维护社会秩序和权威。
5. 实用主义思想:强调实用和效果,主张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决策。
三、政治哲学的核心问题1. 政治的本质问题:探讨政治的实质和本质特征,如政治权力的来源和性质。
2. 政治的价值问题:评价政治的价值和意义,如公平、正义、自由等政治价值观念。
3. 政治的原则问题:研究政治行为的准则和规范,如政治上的正确和错误。
4. 政治的理论问题:考察政治现象和政治实践的理论依据和基本原理,如社会契约论、平等原则等。
四、政治哲学的研究方法政治哲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历史分析、逻辑推理和比较研究等。
1. 历史分析:通过研究历史发展过程,了解政治哲学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高二政治《哲学常识》第二课2.2.2、事物是变化发展的
高二政治《哲学常识》第二课2.2.2、事物是变化发展的〖重点〗发展的实质。
〖难点〗判断新旧事物的客观标准。
〖素质要求〗知识方面:识记:发展、新事物、旧事物的含义。
理解:理解发展的实质,懂得世界上任何事物都处于变化之中,掌握判断新旧事物的标准。
运用:根据新旧事物的判断标准,分析一两个改革开放中的新事物,如邓小平理论、科技创新等。
能力方面:⑴通过运用分析论证的方法,学习和理解世界是变化发展的观点,培养和训练学生分析论证问题的能力。
⑵在学习比较运动、变化、发展三个概念中,学会横比、纵比、同比、异比,提高比较分析能力。
觉悟方面:结合电子计算机发展过程的事例学习,在思想上树立现代科技意识,提高对科技作用的认识,树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的发展观。
【重点解决办法】1、发展的实质。
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关键是对发展实质的理解。
只有正确理解这个问题,才有助于划清发展与变化、运动之间的界限,确立科学的发展观。
因此,对这个问题的把握成为本课的重点。
要理解发展的实质,就要与运动、变化相比较。
发展是一种运动,但不能说运动就是发展。
发展是一种变化,也不能说变化就是发展。
发展是带有前进性和上升性的运动和变化,是表明事物趋向性的变化。
这种变化就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这才是发展。
运动、变化比发展广泛,发展比运动、变化深刻。
【难点解决办法】1、判断新旧事物的客观标准。
实际生活中有各种不同的判断新旧事物的标准,有些具有一定的迷惑性、欺骗性学生难以把握。
这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
判断新旧事物的客观标准为:是否符合客观规律,有没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发展前途。
而不能以事物出现时间的先后,以事物一时的力量的强弱发展速度的快慢,是否成熟和完善,或从事物的名称、旗号等表面形式上去判断新旧事物。
因为,一般来讲,新事物可能是后出现,但不能说凡是后出现的东西都是新事物;从事物发展的最终情况来看,新事物要比旧事物力量更强大,发展速度更快,更加完善和成熟,但新事物在开始时是弱小和不完善的,而旧事物反而显示出强大的特点;新事物的名称固然是新的,但旧事物有时也打着新的名称和旗号来欺世盗名,而其本质仍是旧事物。
高中政治哲学常识知识点整理
哲学常识一辩证唯物论1、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1)物质决定意识,这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2)意识反作用于物质,正确的意识起促进作用(错误的意识起阻碍作用),这要求我们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2、规律的客观性原理(1)规律是客观的,他的存在和发生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这要求我们尊重规律,按客观要求办事。
(2)规律是客观的,但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
这要求我们实事求是,解放思想。
3、如何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1)要做到客观与主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2)要从发展的、全面的、整体的实际出发(3)要反对主观主义(4)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4、怎么发挥主观能动性(1)客观规律制约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这要求我们尊重客观规律(2)主观能动性受客观规律制约,这要求我们从客观条件出发(3)主观能动性受主观因素制约,这要求我们积累正确的主观因素(4)能动的认识和改造世界二唯物辩证法联系观(1)联系普遍性原理:联系具有普遍性,这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2)联系客观性原理:联系具有客观性,这要求我们承认联系的客观性(3)联系条件性原理:事物之间的联系是有具体的条件,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联系(4)因果联系的普遍性和客观性:因果联系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这要求我们承认因果联系的普遍性和客观性,正确的认识事物(5)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原理:整体居于主导地位,部分制约着整体。
这要求我们要搞好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6)联系的作用:联系的普遍性,推动了事物的运动变化发展小切口: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原理(1)整体占统治地位,这要求我们树立全局观念,立足与整体(2)部分影响整体,关键部分在一定条件下对整体起成败作用。
这要求我们搞好局部(3)当部分以有序的结构构成整体时,整体的功能大于各个部门的整体之和发展观(1)发展的普遍性原理:世界上的一切事物是运动、变化、发展的,这要求我们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2)发展的原因:事物的发展是由内因和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这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坚持内外因相结合的观点(3)发展的状态:事物的发展是量变与质变的共同结果,这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坚持量变与质变的观点(4)发展的趋势: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这要求我们坚信前途是美好的,同时要准备好走曲折的路程(5)运动与静止:世界上以前事物的发展与存在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这要求我们承认事物的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小切口:1、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原理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量变是质变的前提,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高中政治哲学常识:二、唯物辩证法(8)事物发展的趋势
哲学常识:二、唯物辩证法(8)事物发展的趋势主备人:李国良薛晓云唐月容考点37: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新事物必定战胜旧事物考点38: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教学目标:1、识记: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相统一原理2、理解: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道路是曲折的3、运用:用前进性和曲折性相统一原理,分析正确对待人生和社会中的困难自学导引:(一)事物发展的趋势----------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1、新事物能够代替旧事物原因:1)新事物符合( ),而且有( )(根本原因2)新事物具有旧事物无可比拟的( )注意:新旧事物间有本质区别,但二者并非一刀两断。
新事物对旧事物不是全盘抛弃,是既抛弃又保留的,是扬弃的。
3)在社会领域里,新事物从根本上符合( )的利益,因而必然会得到( )的拥护和支持。
2、新事物的成长壮大是曲折的原因:1)新事物的成长总要经历一个( )的过程2)旧事物决不会( ),为了维护( ),它总是( )新事物成长壮大3)在社会历史领域中,人民群众对新事物的认识、理解和接受,( ) 3、总之,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 )的,而发展的道路则是( )的。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 )的统一。
前途是( )的,道路是( )的,在( )中有( ),在( )中向( ),是一切新事物发展的( )。
——事物发展(趋势的原理)前进性与曲折性统一的原理(二)方法论1、要正确对待人生道路上的曲折(1)、顺利、成功时------当居安思危(2)、困难、挫折前------应处变不惊2、要正确对待我国这会主义事业前进中遇到的困难(1)要坚信前途是光明的,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未来的共产主义前途充满信心(2)要准备走曲折路,满腔热情地支持社会主义事业,做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3)要辨证的看前进和曲折注意:①新旧事物之间有本质区别,但两者不是“一刀两断”,而是“扬弃”②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由矛盾引起的,是质变③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是指它的“总方向”,而不是每一步、每一阶段的方向,在某一阶段可能出现停滞或倒退,所以事物发展的道路才是曲折的。
高中哲学常识总复习总结(政治)
哲学常识部分1.什么是哲学?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详细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哲学也是关于方法论的学说。
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其中,世界观与哲学的关系是:区别:世界观就是人们对整个世界〔包括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以及人和世界关系的根本观点、根本看法。
是零碎的、自发的。
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详细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具有理论化、系统化特点。
联络:哲学属于世界观,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
2.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①.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伟大的认识工具。
包括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②.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它对世界的看法,对人和世界关系的看法,不仅是唯物的而且是辩证的。
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科学的世界观,不仅对自然界的观察是既唯物又辩证的,而且对社会历史的观察也是既唯物又辩证的。
马克思主义哲学又是科学的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容不仅科学地解释了世界,解释了人与世界的关系,更重要还在于它科学地指出人们应该怎样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3.物质含义: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而物质的根本属性是运动。
4.为什么说自然界的存在和开展是客观的?自然界先于人和人的意识而存在;在人类产生之后,自然界的存在和开展也不依赖于人的意识。
成认自然界的客观性是人类有意识的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根本前提。
我们再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时候,务必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
5.社会的存在和开展是客观。
①人类社会的现象是多种多样的,但是,从本质上看,社会的存在和开展是客观的。
②社会是客观世界开展的必然结果。
③社会存在和开展的根底是客观的。
物质资料的消费方式是消费力和消费关系的统一,消费力是消费方式的主要因素。
物质资料消费方式是社会存在与开展的根底。
物质资料消费方式是人类社会开展的决定力量,集中表达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高中政治哲学常识大全
高中政治哲学常识(一)1、物质意识辩证关系?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意识能够正确反映客观事物,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正确的意识促进事物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事物发展。
2、一切从实际出发含义及重要意义?即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把客观存在的实际事物作为根本出发点,它是我们做好各项工作的起码要求,是无产阶级政党正确的制定和执行路线方针政策的前提,是人们正确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出发点。
3、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基本派别?基本问题即物质意识的关系问题,基本派别是唯物主义、唯心主义。
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是,承认世界的本质是物质,世界上先有物质后又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4、坚持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坚持无神论反对有神论,要把想问题办事情的立足点放在国情上,客观的看待周围的人和事,正确估量和对待自己。
5、联系的概念及普遍性表现?联系指事物内部要素之间及事物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具有普遍性。
(1)任何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环节是相互联系的(2)任何事物都与周围的其他事物相互联系着(3)整个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
6、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及方法论意义?区别:整体具有部分根本没有的功能,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有序合理,整体功能小于部分之和(无序欠佳)联系:不可分割,整体由部分组成,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
相互影响:整体影响部分,部分影响整体,关键部分对整体起决定作用→办事情要从整体着眼,寻求最优目标。
搞好局部,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发挥。
7、运动和物质的关系?物质是运动的物质,物质是运动的主体,运动是物质的运动,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物质和运动不可分割,离开物质谈运动或者离开运动谈物质都是错误的。
8、静止的两种情况?一是空间位置保持不变,二是指事物某一方面的性质在一定时期内基本不变。
9、如何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要把事物如实的看成是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要弄清事物在其发展阶段过程中所处的阶段和地位,要有创新精神,促进新事物的成长。
高三政治哲学常识知识归纳
高三政治哲学常识学问归纳哲学是政治学科中比较难以理解学习的重点学问点内容,今日我要和大家共享的是〔高三政治〕哲学常识学问归纳,期望能够关怀到大家好好学习并把握这局部学问,赶快学习起来吧。
高三政治哲学常识学问归纳一、哲学常识(一)如何做到一切从实际动身?1、必需成认“实际”是客观的、坚持从客观存在的实际动身。
2、是要留意“客观实际的全面性”,既看到实际的这一面,又看到实际的那一面,做到对客观实际的全面把握,防止片面地把握实际;3、要留意“客观实际的转变性”,坚持从转变进展的实际动身,做到主观与客观的历史的统一。
4、反对从主观动身、反对主观主义,特殊要反对主观主义的两种典型表现教条主义和〔阅历〕主义。
但是,并不意味着拒绝学习先进地区的阅历,而是要将正确意识、科学理论以及先进阅历与本地、本部门、本人的具体实际相结合。
5、要做到一切从实际动身,还必需正确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从实际动身不是被动的,要在敬重客观规律和客观条件的根底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做到一切从实际动身与按客观规律办事、实事求是的统一。
(二)如何发挥正确意识的促进作用?1、自觉树立正确意识,这是发挥正确意识作用的前提。
人们自觉树立正确意识,有利于发挥正确意识对实践的促进作用,引导实践活动顺当开展。
2、使正确意识同具体的客观实际相结合,实现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的统一。
3、依据客观实际的转变进展来正确发挥意识的作用。
客观实际是转变进展的,意识只有随着客观实际的转变进展而进展,才能不断指导人们争辩新状况,解决新问题,实现主观与客观的历史的统一。
4、发挥正确意识的促进作用要不断解放思想。
只有解放思想才能打破传统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争辩新状况、解决新问题,使思想和实际相符合,使主观与客观相统一。
5、发挥正确意识的促进作用,还必需反对教条主义、本本主义。
(三)怎样才能发挥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1、要把握科学理论,科学理论对大事有巨大指导作用只有把握它,实践才可能成功2、要做到理论与实际严密结合、来源于实践的理论只有回到实践中去,解决实际问题,才能发挥指导作用3、要依据实际的转变进展来运用理论,实践是进展的,理论只有承受实践检验,并随着实践的进展而进展,不断解决新问题,才能正确发挥其指导作用。
高二政治哲学知识点高二政治哲学常考知识点
高二政治哲学知识点高二政治哲学常考知识点政治哲学课本中,高二学生需要掌握哪些常考知识点呢?下面是WTT给大家带来的高二政治哲学常考知识点,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二政治哲学常考知识点(一)怎样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1)要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2)既要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又要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什么是实践?具有哪三个特点?含义: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物质性活动.一、实践是以人为主体、以客观事物为对象的物质性活动;二、实践是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把人们头脑中的观念的存在变成现实的存在.特点:(1)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2)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3)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为什么说实践是认识的基础?(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3)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高二政治哲学常考知识点(二)人与规律的关系是什么?(1)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是客观的,普遍的,所以人要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2)但是,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人类.什么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指我们做事情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找出事物本身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以此作为我们行动的依据.为什么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我们做好各种事情的基本要求,也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前提和要求.怎样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1)要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2)既要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又要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高二政治哲学常考知识点(三)真理是具体的有条的体现在哪里?(1)真理都是有条的. 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和范围,如果超出了这个条和范围,真理就会变成谬误(2)真理都是具体的. 真理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3)真理的条性和具体性表明,真理和谬误往往是相伴而行的.`为什么说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1)认识具有反复性;(2)认识具有无限性;(3)认识的发展过程是一种波浪式的前进或螺旋式的上升过程.怎样认识和发现真理?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是我们不懈的追求和永恒的使命.看了<高二政治哲学常考知识点>的人还看了:1.高中政治必修四常考知识点汇总2.高二政治哲学知识点大全3.高二政治哲学知识点集锦4.高二政治哲学重点知识总结5.高二政治哲学四个知识点总结6.高二政治哲学重点知识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答案要点: (1)①洞庭湖区人民农业经营方式发生了重要转变,即从过去 的单一经营到现在的多种经营; ②政府加大投资,改善了当地的经济发展环境,使经济增长 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 ③湖区居民从多种经营中提高了收入。 (2)①统筹规划,进行政策调整; ②直接投资,实施经济调节; ③推动经济发展,改善人民生活。 (3)从洞庭湖的变迁,我们可以认识到: ①发展经济必须与环境保护相协调; ②人类认识自然规律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 ③要按照客观规律办事,违背客观规律要受到惩罚。
青藏铁路每公里投资高达2900万元,受经济水平的制约,青藏铁路近期运进 与运出量存在较大差距,加之高原环境,运营成本较高。对此,专家分析认为, 青藏铁路建成运营,将促进西藏经济社会结构的变化。西藏旅游、矿产、医药等 优势资源和产业的发展,将逐步平衡铁路运进与运出量的差距,从长远看,青藏 铁路将会发挥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七问,青藏铁路对高原环境的长远影响如何? 青藏铁路是一条铺在冻土上,穿越高原野生动植物家园以及大江大河源头的 特殊而敏感的铁路,铁路的建设和运营关系到“世界屋脊”的气候变迁和景观变 化,也关系到铁路长期健康运营和沿线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青藏铁路 在设计建设过程中,尽量减少了车站设臵,降低污染物排放,并在沿线车站建立 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厂,尽量采用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所有进藏车辆将 禁止垃圾随便排放,都配备垃圾袋、垃圾箱,进行专业处理,以巨大的环保投入 和具有创新意义的环保措施保证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高中政治
哲学常识
按客观规律办事
本课讲授的知识主要有: 客观规律性和人的主观能动性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了解国情,立足国情
课前复习与预习
1.怎样理解”世界上万事万物的运动是有其确定不移的基本秩 序的“?
2.客观规律的共同特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3.举例说明运用抽象思维才能揭示规律? 4.规则与规律是一回事吗? 5.为什么说规律是客观的?这种客观性的集中表现是什么?
提示:这幅漫画说
人们通过感觉器官对事物外部现象的认识,属于感性认识, 这是认识的低级阶段。当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感觉和印象增多,再 经过思考的作用,对事物内在的本质与规律进行抽象概括,所形成 的认识属于理性认识,这是认识的高级阶段。
“
明人们通过感觉器
官只能感觉事物的
现象,而不能感觉
事物的规律,事物 的规律只能通过抽 象思维来把握。
必要性
正确地发挥主观能动性
第一,正确而充分地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透过现象揭示事物的 本质与规律,从而正确地指导人们的行动。 第二,正确而充分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利用规律和条件,才能改 造世界,创造美好的生活。
第三,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必然会遇到种种困难、 挫折和失败,这就需要坚强的意志、干劲和充满活力的精神状态。
朝向天空的旅程-青藏铁路及其延伸
高考典型例题解析 例1:2002年全国高考文综卷38题 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感叹道:“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 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荡荡,横无际涯,朝晖夕阳,气象万 千。” 历史上,洞庭湖的面积曾广达6000多平方公里。但多年来, 由于片面强调粮食生产,洞庭湖区大规模围湖造田,加上大量泥沙 淤积,造成洞庭湖面积不断缩小。近些年,该地区逐步退耕还湖, 尤其是1998年以来,政府投资70亿元,进行综合治理,洞庭湖面积 扩大了1/5,湖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除传统种植业外,还发展了 养殖业、加工业等,湖区居民收入明显提高。 (1)上述材料反映了洞庭湖区经济发生了怎样的的变化? (2)在上述变化中,政府是怎样履行其管理经济职能的? (3)从围湖造田到退耕还湖的转变,给我们什么哲学启示?
阳之间的运行规律。因此,这些是规律的表现而不是规律本身。
名
言
“在每一个领域内,都有在这种偶然性中去实现自己的内在必然
性和规律性”——恩格斯
提示:规律是事物内在的必然的联系,而不是偶然的联系。但规 律又离不开偶然性,必然性要通过偶然性来表现和实现。
什我 么看 没到 有了 看苹 到果 引落 力地 呢, ?为 ”
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辩析思考:规则是对客观规律的一种反映形式,因此,规则就是 规律。 提示: 规则与规律是不能等同的。首先,二者的含义不同。规 则属于人们制定的制度或章程,是人们的行为规范之一;规律是 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其次,二者的性质不 同。规则可以修改、补充或废除,它是主观的;规律则不能被制 定、修改和废除,它是客观的。最后,要看到,规则与规律密切 相关,一个正确的、合理的规则总是根据客观事物的属性和规律 制定的,是对客观规律的一种反映形式。
西藏历来是藏族的宗教文化中心,西藏人民一方面保持一种原生态宗教文 化,另一方面也希望加快现代化建设,过上现代文明的生活。青藏铁路开通后, 必然带来人流、物流和文化流的增加,西藏和其他藏族聚居区(云、贵、川、 陕、甘、宁等)加大文化交流,取长补短,对于藏文化的发展有很大好处。
未来五年西藏将迎来铁路建设史上的第二个高潮,青藏铁路东西两条延伸 线拉萨—日喀则和拉萨—灵芝铁路将在十一五规划初期开工建设,全长约700 公里。随着铁路的建设,西藏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发展将迎来一个辉煌的时期。
二问,冻土层退融,会不会影响青藏铁路安全?
近40年来,青藏铁路的气温资料显示,受全球二氧化碳增温效应的影响, 高原气温持续升高,“永久冻土层”正在融退,严重影响路基安全。对此,青藏 铁路的建设者们采取多种措施,比如绕避复杂地段,“以桥代路”,采用通风路 堤,热棒铺设保温层等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提高冻土路基的稳定性,保证 铁路安全。 三问,青藏铁路是否会成为藏羚羊迁徙的“天堑”? 千万年来养成迁徙习惯的野生动物们注定是青藏铁路无法回避的最大的生态 问题。铁路建设者们经过调查论证,设计了适合野生动物通过的专用通道,并对 重点地带进行全天候监测。实践证明,这些措施基本保证了野生动物们的正常迁 徙。 四问,青藏铁路能否有效防范人为破坏? 青藏铁路点多、线长、站少,环境艰苦,气候恶劣,一些路段还是无人区, 给防范人为破坏增加了多种难度。在地方政府的配合下,青藏铁路治安防控立体 化网络正在实现。依靠当地人民群众,青藏铁路实行人控、物控、技控的有机结 合,陆地联防,军民共建,形成多层次、全方位、全天候的立体防范网络,保证 铁路的正常运营。
青藏铁路从西宁至拉萨全长1956公里,是世 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穿越冻土里程最长的 高原铁路,被称作“天路”。
青藏铁路的建设与运营是本世纪我国人民正确而充分
发挥主观能动性,尊重客观规律实现创新发展的伟大范例
青藏铁路存在着:多年冻土、高寒缺氧、生态脆弱“三大世界性难 题”,这是一条铺在冻土上,穿越高原野生动植物家园以及大江大河源头 的特殊而敏感的铁路,其敏感的问题有九个。请分析以下材料中按客观规 律办事,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具体做法。
6.人们怎样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
7.什么是实事求是?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内在关系是什么?
8.什么是人类的主观能动性?它与客观规律的关系是怎样的?
庖丁解牛
《庄子.养生主》记载,庖丁替文惠君宰牛,进刀割解时 发出的响声,没有不合于音节的。文惠君问他的技术怎么会达 到这样的地步,庖丁回答说:“我开始宰牛的时候,看到的是 一条完整的牛。三年以后,眼中就没有全牛了。我对牛全身的 关节、筋骨一清二楚,顺着牛的自然结构去用刀,即使经络相 连的地方也没有妨碍。牛骨节是有空隙的,而刀刃近乎没有厚 度,以没有厚度的刀刃切入有空隙的骨节,自然是游刃有余。 所以现在我这把刀虽然宰了几千头牛,可是刀口还是像新磨的 一样。”
九问“天路”
一问,青藏铁路能否抵御强烈地震?
青藏高原存在着大约300多条地震带,预计在未来100年里,这些地震带 将处于剧烈运动之中。2001年11月14日,青藏高原昆仑山口西发生了8.1 级地震。
青藏铁路建设单位依据地质资料,进行了精心设计,尽量绕避地震 带,同时,设计小跨度低桥,提高抗震性能。如果受到损害,也可在短时 间内修复运营。
正确处理客观规律性和人的主观能动性之间的关系 名 言
一切事情是要人做的……做就必须先有人根据客观事实、引出思 想、道理、意见、方针政策、战略、战术,方能做得好。思想等等是主观 的东西,做或行动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东西,都是人类特殊的能动性,我 们名之曰“自觉能动性”,是人之所以区别于物的特 点。 ——毛泽东 提示:这段话主要指明了主观能动性是人区别于物的特点,分析了主观能 动性最主要的内容,包括: 第一,人类认识世界的能力以及人们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能动地认 识世界的活动,突出地表现为我们通常说的“想”。 第二,人类改造客观世界的能力以及人们在认识的指导下能动地改 造客观世界的活动,即通常我们所说的“做”。 第三,人类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所具有的精神状态,即 通常所说的决心、意志、干劲等。
八问,高原旅客列车能否安全、舒适地运送旅客? 针对高原缺氧,高原列车每节车厢的配臵几乎与飞机一样,有两套供氧系 统。一套是“弥散式”供氧,另一套是独立的接口吸氧,以免旅客出现高原反 应。青藏高原高寒风沙大,紫外线强。进藏列车车窗双层玻璃都装有防紫外线 贴膜,实现全封闭,并采用完善的气囊减震系统,大大提高了旅客乘车的舒适 度。每节车厢都设有紧急出口窗,厕所内安装了红色紧急按纽。总之,进藏列 车总体性能稳定可靠,以成功的技术创新,在特定运营环境下,保证安全舒适 地运送旅客。 九问,青藏铁路开通对藏文化带来什么影响?
第4节
按客观规律办事
规律的 含义
想 表 做
物 质 的 运 动 是 有 规 律 的
存在和发生 以尊重规律 作用不以人 的意志为转移 为前提
规律的 客观性
不能被创造 和消灭 具有 不可抗拒性
人 的 主 观 能 动 性
现
精神状态
含义
客观规律
客观因素 实 现 条 件
客观条件
实事 求是
解放思想 与 实事求是 的关系
主观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