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与职业健康危害因素清单
环境与职业健康危害因素清单
评估
环境危害因素
光污染
生产中接触人工紫外光源,如:长期工作在强烈阳光照射下、电焊器、炭精灯、水银石英灯、电弧焊、气割、医疗消毒等。可导致电光性皮炎,或眼部受紫外线照射导致电光性眼炎〔职业病〕。〔光污染具体指白亮污染、人工白昼和彩光污染。〕
办公区照明标准:
色温:3300K-5300K;
关于禁止生产、销售、进出口以氯氟烃〔CFCs〕物质为制冷剂、发泡剂的家用电器产品的公告-环函[2007]200号
禁止使用氯氟烃和氢氯氟烃
评估
废打印机、复印机硒鼓
由有资质的承包商进行处理
评估
废电池中的汞溢出进入土壤或水源,通过农作物进入人体,损伤人的肾脏。在微生物的作用下,无机汞可以转化成甲基汞,聚集在鱼类的身体里,人食用了这种鱼后,甲基汞会进入人的大脑细胞,使人的神经系统受到严重破坏,重者会发疯致死。水俣病。镉渗出污染土地和水体,最终进入人体使人的肝和肾受损,也会引起骨质松软,重者造成骨骼变形。汽车废电池中含有酸和重金属铅泄漏到自然界可引起土壤和水源污染,最终对人造成危害。
空气中的浓度不得超过10%爆炸极限2.1%-80%参考文件:MSDS
测量
生物危害
由蚊、虫、鼠、细菌等带来的能对职工产生健康影响的危害,传播达近百种疾病。
大型单位积水场所蚊虫孳生总面积不得超过5平方米;
大型单位苍蝇孳生总面积不得超过5平方米;
成、假设虫阳性率不超过5%;
以粉迹法测定,鼠迹不超过5处。
参考标准:《上海市除四害工作管理暂行规定》第三次修改 2004
由有资质的承包商进行处理,加工再利用
评估
润滑油:急性吸入,可出现乏力、头晕、头痛、恶心,严重者可引起油脂性肺炎。慢接触者,暴露部位可发生油性痤疮和接触性皮炎。可引起神经衰弱综合征,呼吸道和眼刺激症状及慢性油脂性肺炎。有资料报道,接触石油润滑油类的工人,有致癌的病例报告。
(完整版)职业健康危害因素
职业健康危害因素一、生产工艺过程中的有害因素1.化学因素:主要包括生产性粉尘,生产性毒物。
有的为原料,有的为中间产品,有的为产品。
常见的有氯、氨等刺激性气体,一氧化碳、氰化氢等窒息性气体。
较长时间飘在空气中的各种粉尘,如滑石粉、石棉尘、电焊烟尘等。
2.物理性因素:包括各种异常气象条件:如夏天进入油罐车或油槽车内进行高温作业等;低温:如石蜡成型的冷酷;生产性机械声:如球磨机、粉碎机等发出机械噪声;振动:如锻锤,风锤等;非电离辐射:如高频电磁场、电焊等产生的紫外线;电离辐射:如工业探伤用的X射线。
3.生物性因素:主要指细菌,寄生虫或病毒等能引起的与职业有关的疾病的生物性有害因素。
二、劳动过程中的有害因素1.劳动组织和制度不合理,劳动作息制度不合理等。
如劳动时间过长。
2.精神(心理)性职业紧张。
多见于新工人或新装置投产试运行生产不正常时,所产生的紧张心理。
3.劳动强度过大或生产定额不当。
4.身体个别器官或系统过度紧张:如光线不足使视力紧张。
5.长时间不良体位或使用不合理的工具等。
三、生产环境中的有害因素1.自然环境中的因素:如头部受长时间太阳辐射而发生中暑。
2.厂房建筑或布局不合理:如车间布置不当、厂房矮小、狭窄;设计时没有考虑必要的卫生技术设施,如通风、换气或照明等。
3.环境污染因素:如氯碱厂泄露氯气,处于下风侧的无毒生产岗位的工人,吸入了氯气等。
职业健康危害因素的危害与预防一、生产性粉尘的危害及预防1.生产过程中形成的粉尘对人体有多方面的不良影响。
粉尘进入肺泡后,肺泡内的巨噬细胞视粉尘为异物将其吞噬,导致一系列复杂的肌体反映,促使肺组织纤维化,使受影响的肺泡逐渐失去换气功能而“死亡”,当有大量肺泡“死亡”时,最终导致尘肺病,人将感到胸闷、呼吸困难,尤其是二氧化硅能引起严重的尘肺。
2.工业防尘有两套方法,即以湿式作业为主的防尘措施方法和以干法生产条件下采取的密闭、通风、除尘措施办法。
3.另外还有一些辅助性防尘措施,入风巷道,回风巷道设水幕,同时接触粉尘的工人必须配用防尘口罩。
职业健康危害清单
职业健康危害清单
介绍
本文档旨在列举和说明常见的职业健康危害,帮助人们了解工作中可能面临的健康风险,并提供相关的防护措施和预防方法。
常见职业健康危害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职业健康危害,包括但不限于:
1. 化学物质危害:诸如有害气体、化学品、重金属等会对人体健康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危害。
2. 物理因素危害:包括噪声、振动、辐射、高温、低温等对人体造成的不良影响。
3. 生物因素危害:病毒、细菌、霉菌等生物因素可能引发职业病或传染疾病。
4. 职业性创伤:包括一次性或长期劳累、工伤事故、失能等伤害。
5. 心理健康危害:长期工作压力、紧张情绪、工作不平衡等可能导致心理健康问题。
预防和防护措施
为了减少职业健康危害对健康的影响,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预防
和防护措施:
1. 采用工程控制措施:通过改善工作环境,减少或防止职业健
康危害源的产生。
2. 个人防护措施:例如佩戴适合的防护装备、使用特定的工具
和设备。
3. 定期体检:根据工作特点和危害程度,经常进行职业健康体
检来及早发现和防范相关疾病。
4. 健康教育和培训:提高职工对职业健康危害的认识和防护意识,研究正确的使用防护设备和工具的方法。
请注意,以上只是一部分职业健康危害的例子和预防措施,具
体应根据实际工作环境和危害种类进行相关的评估和规划。
结论
职业健康危害是工作中一个重要的问题,为了保护职工的健康,我们应该增强对职业危害的认识,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和预防方法。
同时,相关部门和企业应该加强监管和宣传,为职工提供良好的工
作环境和保障。
职业健康危害因素清单与控制措施
噪声聋、尘肺、中暑
护耳器、防尘口罩、热辐射防护服、全帽、安全带、入场教育
打桩工
粉尘、噪声、高温
尘肺、噪声聋、中暑
防尘口罩、护耳器、热辐射防护服、安全帽、安全带、入场教育
2
降水工程
降水工
噪声、粉尘、高温
尘肺、噪声聋、中暑
防尘口罩、护耳器、热辐射防护服温
尘肺、噪声聋、中暑
防尘口罩、护耳器、热辐射防护服、绝缘手套、绝缘鞋、安全带、安全帽、入场教育。
3
砌筑工程
砌筑工
高温、高处作业
中暑
热辐射防护服、安全帽、安全带、入场教育
石工
粉尘、噪声、高温
尘肺、噪声聋、中暑
防尘口罩、护耳器、热辐射防护服、安全帽、安全带、入场教育
力工
粉尘、高温
尘肺、中暑
防尘口罩、热辐射防护服、安全帽、安全带、入场教育
修补工
粉尘、高温
尘肺、中暑
防尘口罩、热辐射防护服、防尘口罩、安全帽、安全带、入场教育。
15
其他
电焊工
电焊烟尘、锰及其化合物、一氧化碳、氮氧化物、臭氧、紫外线、红外线、高温、高处作业
电焊工尘肺、金属烟热、锰及其化合物中毒、一氧化碳中毒、氮氧化物中毒、电光性眼炎、电光性皮炎、中暑
防尘防毒口罩、护目镜、防护面罩、热辐射防护服、安全帽、安全带、入场教育。
防毒口罩、防护手套、防护工作服、防尘口罩、安全帽、安全带、入场教育。
防渗墙工
噪声、高温、局部振动
噪声聋、中暑、手臂振动病
护耳器、热辐射防护服、防尘口罩、安全帽、入场教育。
卫生间防水工
高温、甲苯、二甲苯、汽油等有机溶剂
中暑、甲苯中毒、二甲苯中毒、接触性皮炎、痤疮
职业病危害性因素的分类清单
职业病危害性因素的分类清单为了更好地保护职工的健康与安全,我们需要对职业病危害性因素进行系统地识别和分类。
以下是根据我国相关法规和标准制定的职业病危害性因素分类清单。
一、化学因素1.1 生产性粉尘- 矿物性粉尘:例如煤尘、石英尘等- 金属性粉尘:例如铁尘、铝尘等- 人工合成材料粉尘:例如聚乙烯尘、聚丙烯尘等1.2 生产性毒物- 金属及化合物:例如铅、汞、砷等- 有机溶剂:例如苯、甲苯、二甲苯等- 刺激性气体:例如氯气、氨气等- 窒息性气体:例如一氧化碳、氮气等二、物理因素2.1 异常气压- 高气压:例如深海作业、压缩空气作业等- 低气压:例如高山作业、航空作业等2.2 异常温度- 高温作业:例如冶金、锻造等- 低温作业:例如冷冻、冷藏等2.3 噪声- 机械设备产生的噪声:例如锻造、空压机等- 流动噪声:例如交通、城市建设等2.4 振动- 机械振动:例如锻造、钻孔等- 交通振动:例如道路、铁路等2.5 辐射- 电离辐射:例如核能、医疗放射等- 非电离辐射:例如紫外线、激光等三、生物因素3.1 病原体- 细菌:例如炭疽杆菌、鼠疫杆菌等- 病毒:例如流感病毒、艾滋病病毒等- 寄生虫:例如疟原虫、血吸虫等3.2 植物性粉尘- 花粉:例如棉絮、木屑等- 真菌:例如蘑菇、霉菌等3.3 动物性因素- 昆虫:例如蜜蜂、蚂蚁等- 微生物:例如尘螨、真菌等四、心理因素4.1 工作压力- 工作量过大、时间紧迫- 竞争激烈、晋升压力4.2 人际关系- 同事间矛盾、冲突- 上下级沟通不畅4.3 工作环境- 狭小、封闭的空间- 嘈杂、混乱的工作环境五、其他因素5.1 机械伤害- 旋转机械、传动装置等- 跌落、碰撞等5.2 电气伤害- 触电、漏电等- 电磁辐射5.3 火灾、爆炸- 可燃性气体、液体泄漏- 火源、高温物体等5.4 交通安全- 道路运输- 铁路、航空运输通过以上分类,企业可以更加系统地识别和评估职业病危害性因素,制定针对性的防护措施,保障职工的健康与安全。
职业病危害要素的分类表
职业病危害要素的分类表
一、物理因素
1. 噪声:高强度噪声、长时间暴露于噪声环境。
2. 振动:机械振动、手持振动工具的长时间使用。
3. 辐射:电离辐射、非电离辐射、紫外线、X射线等长期接触。
二、化学因素
1. 毒物:有机毒物(如苯、甲醛)、无机毒物(如重金属、酸
碱等)。
2. 有害气体:一氧化碳、硫化氢、氮氧化物等对呼吸系统有害
的气体。
3. 高浓度灰尘:煤尘、有害化学物质的尘埃等。
4. 其他化学物质:如有毒有害的溶剂、腐蚀性物质等。
三、生物因素
1. 病原微生物:如病毒、细菌、真菌等。
2. 有害动植物:如花粉、植物毒素等。
3. 职业性过敏原:如粉尘、动物皮毛、化学物质等。
四、人因因素
1. 高温、低温:长期处于高温或低温环境。
2. 高湿、干燥:长期处于高湿度或干燥环境。
3. 高压、低压:长期处于高压或低压环境。
4. 劳动强度:长期高强度体力劳动。
五、心理因素
1. 长期工作压力:工作压力过大,长期处于紧张状态。
2. 职业歧视:长期遭受职业歧视或不公平待遇。
3. 职业不满意:对当前职业不满意,缺乏工作成就感。
以上是职业病危害要素的分类表,根据不同的危害要素,可以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保护职工的身体健康。
工作环境中危害因素分类目录
工作环境中危害因素分类目录工作场所的安全与健康是每个企业和组织关注的重点。
为了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本文档对工作环境中的危害因素进行分类和描述,以便于企业和组织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一、物理危害因素1.1 机械伤害- 锋利边缘- 尖锐物体- 运动部件- 重物坠落1.2 温度伤害- 高温- 低温- 热辐射1.3 噪声伤害- 持续噪声- 脉冲噪声1.4 振动伤害- 机械振动- 交通振动1.5 辐射伤害- 电离辐射- 非电离辐射- 紫外线1.6 运动伤害- 搬运重物- 快速移动- 跌倒二、化学危害因素2.1 有毒气体- 一氧化碳- 硫化氢- 氯气2.2 粉尘- 矿物粉尘- 有机粉尘- 金属粉尘2.3 液体- 油类- 酸碱类- 有机溶剂2.4 固体- 毒物- 腐蚀品- 爆炸品三、生物危害因素3.1 病原体- 细菌- 病毒- 寄生虫3.2 动物- 昆虫- 哺乳动物3.3 植物- 毒植物- 过敏原四、心理危害因素4.1 压力- 工作负荷- 职业发展- 人际关系4.2 情绪- 焦虑- 抑郁- 愤怒4.3 环境- 狭小空间- 噪声- 光照五、人为危害因素5.1 操作失误- 不当操作- 忽视安全规程5.2 违章行为- 违反安全规定- 违反操作规程5.3 管理缺陷- 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 安全培训不足- 安全投入不足六、环境危害因素6.1 气候条件- 高温- 低温- 湿度6.2 地理位置- 地震带- 洪水易发区- 台风易发区6.3 自然环境- 空气污染- 水污染- 土壤污染七、应对措施针对上述危害因素,企业和组织应采取以下应对措施:1. 风险评估:对工作环境进行定期风险评估,识别潜在危害因素。
2. 安全培训:加强员工安全培训,提高员工安全意识。
3. 防护设施:为员工提供必要的防护设施,如防护手套、防护眼镜等。
4. 应急预案:制定应急预案,应对突发危害事件。
5. 健康管理:定期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关注员工身心健康。
工作疾病危险性因素的分类目录
工作疾病危险性因素的分类目录1. 物理因素- 噪音:高噪音环境,如工厂、机场等。
- 振动:长期接触震动的工作环境,如使用振动工具的操作员。
- 辐射:暴露在电离辐射或非电离辐射下的职业,如核电站工作人员、医疗放射员等。
- 温度:极高或极低的工作环境,如高温炉工、冷库工作人员等。
- 光线:长期暴露在强光环境下的职业,如焊工、电焊工等。
2. 化学因素- 有害气体:接触有毒气体或蒸气的工作环境,如化工厂、油田作业等。
- 有毒物质:接触有毒物质的职业,如化学实验室工作人员、农药生产工人等。
- 重金属:接触重金属的工作环境,如金属冶炼工人、电子废弃物处理工人等。
- 化学药品:长期接触化学药品的职业,如医院药剂师、化学工厂工人等。
3. 生物因素- 病原体:接触病原体的职业,如医生、护士、养殖业从业人员等。
- 垃圾和污水处理:接触垃圾和污水的工作环境,如垃圾处理工人、污水处理工人等。
- 农药和化肥:长期接触农药和化肥的农民、园艺工人等。
4. 心理因素- 高强度工作:长时间高强度的工作压力,如金融从业人员、航空管制员等。
- 职业不满意:对工作不满意、长期处于工作压力下的职业。
5. 人体工程学因素- 劳动方式:错误的工作姿势、重复性动作等,如装配线工人、长时间使用电脑的职业等。
- 劳动强度:长时间高强度的体力劳动,如建筑工人、装卸工人等。
6. 社会因素- 社会环境:暴力、恐吓等社会环境下从事的职业,如警察、保安等。
注意:以上分类目录仅作为参考,具体工作疾病危险性因素的分类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综合评估。
---以上回答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情况还需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和补充。
环境与职业健康安全体系表格
一、环境因素清单序号部门/区域岗位环境因素时态状态环境影响评分法是否重要环境因素法规符合性发生频率影响范围影响程度社区关注度环境周期影响长短年消耗量可节约程度综合分1 2 3 4 5 6 7二、危险源清单部门:作业活动序号危险源危害因素可能导致的事故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危险级别是否受控L E C D三、重要环境因素清单控制措施序号重要危险源地点事故影响风险等级1235678910111213四、重要环境因素清单序号类别重要环境因素部门/岗位管理方法运行控制应急预案目标、管理方案1 火灾爆炸2 能资源消耗4 废气6 噪声编制:审核:批准:年月日五、主要危险源清单序号主要危险源存在岗位事故事件风险控制运行控制应急预案目标、管理方案1 电器设备电线短路、线路老化危化品(氨)泄露,遇明火、高温或火花发生火灾爆炸在易燃易爆存放区,明火操作,导致火灾或爆炸锅炉缺水发生意外爆炸2 电线的老化、裸露、带电设备漏电且接地不良带电维修操作;未做防护措施避雷针失效3 特种设备(电动葫芦)违规操作、超载、斜吊导致事故电动葫芦限位开关、钢丝绳损坏、安全保护装置(制动器、限位器)失灵指挥、操作不当使产品掉落4 维修时未断电或监护不力(如未挂维修警示牌)导致设备意外启动,造成安全事故触及烘干机、提升机、造粒机旋转部位违章操作设备5 厂内车辆超速行驶、刹车失灵驾驶员疲劳作业、酒后上岗、违章操作导致交通安全事故6 危化品(氨)泄漏7 空压机、烘干机等设备噪声排放8 设备维护高空作业意外坠落10 粉尘排放11 触及高温加热设备和物料六、相关环境法律、法规适用性评价表序号对应环境因素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法律法规相关内容及其它要求1 2 3 4 5七、环境适应法律法规清单序文件名称发布日期实施日期号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八、职业健康安全适用性法律法规评价表序号对应安全因素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法律法规相关内容及其它要求1 2 3 4 5 6 7 8 91 0九、职业健康安全适用性法律法规一览表职业健康安全适用法律法规清单序法律名称颁布时间实施时间号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十、部门质量/环境/安全目标及管理方案检查记录序号部门目标、指标考核结果备注1 企管部2 供应公司3 财务部4 营销公司5 设备动力部6 生产部7 安环部8 质管部10施可丰/赛洋车间12办公室15保卫科16 仓储部分析考核人:日期:十、职业健康安全目标指标管理方案序号业务活动危险源及其风险管理方案控制目标、指标责任人危险源风险1 2 34 5 6 7 8 9 10十一、安全生产会议记录时间:地点:主持人:会议主题:参加人员:会议内容:会议内容整理时间:十二、重要施加相关方一览表序号相关方名称类型负责人联系方式相关部门施加影响内容施加影响方式施加影响结果列入日期1 2 3 4 5十三、相关方施加影响记录日期相关方名称业务关系施加影响实施人备注方式内容十四、外部信息接收台账序号文件名称文件编号实施日期来文部门阅办单位或阅办人主办单位回复1 2 3 4 5 6 7 8 9101112131415十五、相关外部信息回应记处理情况备注序号检查部门下达日期被检查人确认十六、吊装安全作业证吊装地点吊装工具名称吊装人员特殊工种作业证号安全监护人吊装指挥(负责人)作业时间自年月日时分至年月日时分吊装内容:起吊重物质量(t)危害辨识:安全措施(作业前,应对照吊装安全作业证背面“安全措施”和企业补充的安全措施,在相应方框内画“√”):1.作业前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2.吊装质量大于等于40t的重物和土建工程主体结构;吊装物体虽不足40t,但形状复杂、刚度小、长径比大、精密贵重,作业条件特殊,需编制吊装作业方案,并经作业主管部门和安全管理部门审查,报主管副总经理或总工程师批准后方可实施3.指派专人监护,并监守岗位,非作业人员禁止入内4.作业人员已按规定佩戴防护器具和个体防护用品5.应事先与分厂(车间)负责人取得联系,建立联系信号6.在吊装现场设置安全警戒标志,无关人员不许进入作业现场7.夜间作业要有足够的照明8.室外作业遇到大雪、暴雨、大雾及6级以上大风,停止作业9.检查起重吊装设备、钢丝绳、揽风绳、链条、吊钩等各种机具,保证安全可靠10.应分工明确、坚守岗位,并按规定的联络信号,统一指挥11.将建筑物、构筑物作为锚点,需经工程处审查核算并批准12.吊装绳索、揽风绳、拖拉绳等避免同带电线路接触,并保持安全距离13.利用管道、管架、电杆、机电设备等作吊装锚点,不准吊装14.人员随同吊装重物或吊装机械升降,应采取可靠的安全措施,并经过现场指挥人员批准15.悬吊重物下方站人、通行和工作,不准吊装16.超负荷或重物质量不明,不准吊装17.斜拉重物、重物埋在地下或重物坚固不牢,绳打结、绳不齐,不准吊装18.棱角重物没有衬垫措施,不准吊装19.安全装置失灵,不准吊装的操作规程20.用定型起重吊装机械(履带吊车、轮胎吊车、轿式吊车等)进行吊装作业,遵守该定型机械21.作业过程中应先用低高度、短行程试吊22.作业现场出现危险品泄漏,立即停止作业,撤离人员23.作业完成后清理现场杂物24.吊装作业人员持有法定的有效的证件25.地下通讯电(光)缆、局域网络电(光)缆、排水沟的盖板,承重吊装机械的负重量已确认,保护措施已落实。
职业危害告知书
职业危害告知书一、职业危害因素1、噪声危害因素长时间处于噪音环境,会引起听力减弱、下降,时间长可引起永久性耳聋;并引发消化不良、呕吐、头痛、血压升高、失眠等全身性病症。
听力损失在25dB为耳聋标准,26-40dB为轻度耳聋,41-55dB为中度耳聋,56-70dB为重度耳聋,71dB以上为极度耳聋。
2、电焊烟尘危害因素吸入烟尘会引起头晕、头痛、咳嗽、胸闷气短等,长期吸入会造成肺组织纤维性病变,即焊工尘肺,且常伴随锰中毒、氟中毒和金属烟热等并发症。
电焊工尘肺的发病发展缓慢,病程较长,一般发病工龄为15-25年。
3、油漆作业危害因素油漆作业过程中可能存在苯、甲苯、二甲苯、醋酸丁酯、丙酮等可能引起职业病的有害气体。
可吸入,经口和皮肤进入人体,有害健康,大剂量会致人死亡;高浓度会引起瞌睡、眩晕、头痛、心痛、心跳加快、震颤、意识障碍或昏迷等,经口还会引起恶心、肠胃刺激和痉挛等;长期接触会引起贫血、易出血、易感染;严重时会引起白血病和造血器官癌症。
4、电焊弧光危害因素对视觉器官的影响:强烈的电焊弧光对眼睛,会产生急、慢性损伤,会引起眼睛畏光、流泪、疼痛、晶体改变等症状,致使视力减退,重者可导致角膜结膜炎(电光性眼炎)或白内障。
对皮肤组织的影响:强烈的电焊弧光对皮肤会产生急、慢性损伤,出现皮肤烧伤感、红肿、发痒、脱皮,形成皮肤红斑病,严重可诱发皮肤癌变。
5、高温作业危害因素对人体体温调节、水盐代谢等生理功能产生影响的同时,使人感到热、头晕、心慌、烦、渴、无力、疲倦等,还可能导致中暑性疾病,如热射病、热痉挛、热衰竭。
6、粉尘作业危害因素长期接触生产性粉尘的作业人员,当吸入的粉尘达到一定数量时即引发尘肺病。
还可以引发鼻炎、咽炎、支气管炎、皮疹、皮炎、眼结膜损害等。
7、高空作业危害因素人们处于紧张状态时,神经系统会发出信号,促使肾上腺素分泌量增加,而使心跳加快、血管收缩、暂时性血压增高。
当从高处回到地面上后,紧张心情得到缓解,脉搏、血压才会逐渐恢复到原有水平。
环境与职业健康危害因素清单
手持无绳电话对局部脑组织功能和形态的不良影响也应引起高度重视。
(2)紫外、红外辐射和激光:主要是对皮肤和眼睛的损伤作用。如红外线可引起职业性白内障,紫外线可引起电光性眼炎。
显色指数:大于80Ra;
眩光指数:19
参考标准:《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 50034-2004
一般规定墙面上照度为50Lx,灯具的光强度为2500坎德拉
显色指数Ra不小于65
测量
工业废料
废弃电缆电线、电气设备
由有资质的承包商进行处理,加工再利用
评估
空调制冷剂氯氟烃CFCs和保温层中的发泡剂氢氯氟烃HCFCs破坏大气臭氧层。
由有资质的承包商进行处理,加工再利用
评估
润滑油:急性吸入,可出现乏力、头晕、头痛、恶心,严重者可引起油脂性肺炎。慢接触者,暴露部位可发生油性痤疮和接触性皮炎。可引起神经衰弱综合征,呼吸道和眼刺激症状及慢性油脂性肺炎。有资料报道,接触石油润滑油类的工人,有致癌的病例报告。
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必须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
普通,指能见度为2-8公里;
好,指能见度8公里以上。
参考标准:《四川气象》2004
国际上对烟雾的能见度定义为不足1km,薄雾的能见度为1km~2km,霾的能见度为2km~5km。
评估
温度
高温作业,对循环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等均会产生影响。高温作业,皮肤血管扩张,大量出汗使血液浓缩、心跳加快、血压升高;胃液分泌减少、食欲不振、消化不良;汗腺排汗多,尿液浓缩、增加肾脏负担;高温下,肌肉工作能力、大脑反应能力下降。过量热积聚体内会产生中暑(职业病)。
职业健康危害因素识别清单
职业健康危害因素识别清单在工作环境中,职业健康危害因素是指可能对员工的身体健康产生不利影响的各种因素。
这些因素可能来自于工作场所的物理、化学、生物、心理等方面,对员工的健康造成潜在的危害。
因此,及早识别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对于保障员工的健康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份职业健康危害因素识别清单,帮助雇主和员工识别潜在的职业健康危害因素:1. 物理因素:噪音,高噪音环境可能损害听力,引起耳鸣等问题。
振动,长期接触振动可能导致手臂震颤综合症等问题。
辐射,如紫外线、X射线等辐射对皮肤和眼睛有害。
2. 化学因素:有害化学品,如有机溶剂、重金属、农药等可能对呼吸系统、皮肤、内脏器官造成损害。
毒性气体,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等对呼吸系统有害。
尘埃,如粉尘、石棉等对呼吸系统造成损害。
3. 生物因素:病原体,如细菌、病毒等可能导致传染病。
寄生虫,如螨虫、寄生虫可能引起皮肤病、过敏等问题。
4. 心理因素:长时间的高压工作环境可能导致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工作强度过大、工作压力过大可能导致身心疲惫。
5. 其他因素:高温、低温环境对员工的身体健康造成不利影响。
高空作业、密闭空间作业等特殊工作环境可能对员工的身体造成危害。
识别职业健康危害因素是保障员工健康的第一步。
雇主应该对工作环境进行全面的危害因素评估,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如改善工作环境、提供个人防护装备、加强员工健康监护等,以保障员工的健康和安全。
同时,员工也应该加强自我保护意识,遵守相关的安全操作规程,减少职业健康危害因素对自身健康的影响。
通过共同努力,营造一个安全、健康的工作环境,使员工能够在良好的工作条件下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
职业健康危害表
职业健康危害表职业健康危害是指在特定职业环境中,工作人员因接触到某些有害物质、作业场所不良条件或特定工作方式,而导致身体和心理健康受到损害的风险。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职业健康危害和相关的工作环境或物质:1. 化学危害:接触到有毒的化学物质,如化学试剂、有害气体、重金属等。
这些物质可能对呼吸系统、皮肤和内脏器官造成损害。
2. 物理危害:包括高温、低温、噪音、振动、辐射等。
例如,长时间暴露在高噪音环境下可能导致听力受损,长时间接触高温环境可能引起中暑。
3. 生物学危害:与生物体接触,如微生物、细菌、病毒和寄生虫。
这些致病体可以导致传染病或其他健康问题。
4. 心理社会危害:强大的工作压力、超负荷工作、长时间工作、缺乏工作满足度和工作不平衡等都可能对个体的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如焦虑、抑郁和工作倦怠。
5. 职业病危害:长期暴露于特定环境或特定工作条件下,可能引发特定的职业疾病。
例如,矿工长时间接触矿尘可导致尘肺病,办公室工作者长时间处于长期坐姿可能引发颈椎病等。
6. 劳动安全危害:来自于不安全或不健康的工作环境或工作条件,如缺乏安全设备、不当的工作布局、不正确的操作技巧等,可能导致事故和伤害。
为了预防和减少职业健康危害,雇主和员工应该采取以下措施:1. 建立和遵守相关的健康安全规定和标准。
2. 提供必要的培训和教育,确保员工了解和意识到潜在的健康危害。
3. 提供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如手套、口罩、耳塞等。
4. 定期检查和评估工作环境,及时采取纠正措施。
5. 提供适度的休息和工作时间安排,避免过度劳累。
6. 鼓励员工参与自我保护和健康促进活动。
总之,职业健康危害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对工作人员的健康和生产力产生直接影响。
通过意识到潜在的危害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我们可以最大限度地保护工作者的健康和福祉。
职业危害和环境因素识别(完整版)
职业危害和环境因素识别为做好本项目的职业卫生安全保障工作,保护全体员工的身体健康,预防职业病危害事故的发生,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及《使用有毒有害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等有关规定,在有职业危害的施工作业前后,均对劳动者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建立职业健康档案,同时加强职业病防治安全教育,采用有效的安全技术措施,提供符合职业病要求的职业防护设施和个人使用职业病防护用品,改善劳动条件,以确保劳动者的身体健康及安全,结合本项目的实际情况,特制定职业病防治措施规定。
一、本项目可能存在的职业病1、职业中毒a、铅及其化合物中毒(电池,油漆、喷漆等)。
b、锰及其化合物中毒(电焊)。
c、硫化氢中毒(化粪池作业工人)。
d、苯中毒(油漆、喷漆、烤漆、浸漆)。
e、甲苯中毒(油漆、喷漆、烤漆、浸漆)。
f、二甲苯中毒(油漆、喷漆、烤漆、浸漆)。
g、汽油中毒(驾驶、汽修、机修等)。
h、氯乙稀中毒(粘接、塑料、焊接、堵漏、防水等)。
2、尘肺a、水泥尘肺(水泥库、装卸)。
b、电焊工尘肺(电焊、气焊)。
3、物理因素职业病a、中毒(露天作业)。
b、局部振动病(打夯机、振动棒、混凝土平板振动器等)。
4、职业性皮肤病a、接触性皮炎(中国漆)。
b、电光性皮炎(紫外线)。
5、职业性眼病a、化学性眼部烧伤(酸、碱、油漆)。
b、电光性眼炎(紫外线、电焊)。
c、职业性白内障(含放射性白内障(激光))。
6、职业性鼻喉口腔疾病a、噪声聋(铆工、校平、气锤)。
7、职业性肿癌a、苯所致白血病(接触苯及其化合物油漆、喷漆)。
8、其它职业病a、职业性病态反应性肺泡炎(接触中国漆、漆树等)。
b、金属烟热(锰烟、电焊镀锌管、熔铅锌)。
c、职业性哮喘(接触易过敏之土漆、樟木、苯及其化合物)。
二、职业危害的主要工种三、防治措施(一)、电焊工作业职业危害的防护电焊作业中有害因素种类繁多,危害较大,因此,为了降低电焊工的职业危害,必须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
1.提高焊接技术,改进焊接工艺和材料通过提高焊接技术,使焊接操作实现机械化、自动化、人与焊接环境相隔离,从根本上消除电焊作业对人体的危害。
职业病危害因素清单及防护措施
职业病危害因素清单及防护措施在施工阶段,我们需要注意职业病危害因素清单及防护措施。
根据《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和《职业病分类和目录》,我们需要配备相应的安全防护用品或采取预防措施来应对不同的职业病危害因素。
1.凿岩、2.爆破、3.挖掘机、4.铲运机、5.打桩、6.砌筑、7.混凝土浇筑、8.混凝土搅拌/机械操作、9.钢筋架子、10.防水、11.防渗墙、12.油漆。
这些作业中存在着不同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如粉尘、噪声、高温、局部振动、电离辐射、氮氧化物、一氧化碳、三硝基甲苯、三硝甲苯、二甲苯、汽油等有机溶剂、石棉、铅及其化合物、汞、镉、铬、甲醛等。
为了防护这些职业病危害因素,我们需要采取不同的预防措施。
例如,佩戴防尘口罩、使用喷雾降尘装置、戴耳塞或采取其他预防噪音措施、佩戴安全帽、防护服、防毒口罩、绝缘手套、绝缘鞋、耳塞等。
在具体作业中,我们需要根据不同的职业病危害因素,选择相应的安全防护用品或采取预防措施。
例如,在高处作业时,必须佩戴安全带和防尘口罩;在电焊作业中,需要佩戴防护服、绝缘手套、绝缘鞋、电焊面罩等。
这样才能有效地预防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伤害。
1.砌筑工人需要注意高温、高处作业和粉尘等职业病危害因素。
必须佩戴安全带和防尘口罩。
2.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工人会受到噪声、局部振动、高温等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影响。
必须佩戴安全帽、高处作业必须佩戴安全带,并穿戴雨鞋、绝缘手套和防尘口罩。
3.钢筋架子工人需要注意噪声、金属粉尘、高温和高处作业等职业病危害因素。
必须佩戴安全帽、安全带、耳塞和防尘口罩。
4.防水工人会接触到高温、沥青烟、煤焦油、甲苯、二甲苯等有机溶剂,存在甲苯中毒、二甲苯中毒、接触性皮炎、痤疮和中暑等职业病危害因素。
必须佩戴防毒口罩、防护手套、防护眼镜和工作服。
5.电焊工人会受到电焊性尘肺、金属烟热、锰及其化合物中毒、一氧化碳中毒、氮氧化物中毒等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影响。
必须佩戴防护服、绝缘手套、绝缘鞋、电光电焊面罩和有色眼镜。
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危害因素列表(带英文)(GBZ188-2014)
有害因素GBZ目录编号铅及其无机化合物 5.1四乙基铅 5.2汞及其无机化合物 5.3锰及其无机化合物 5.4铍及其无机化合物 5.5镉及其无机化合物 5.6铬及其无机化合物 5.7氧化锌 5.8砷 5.9砷化氢(砷化三氢) 5.10磷及其无机化合物 5.11磷化氢 5.12钡化合物(氯化钡、硝酸钡、醋酸钡) 5.13钒及其无机化合物 5.14三烷基锡 5.15铊及其无机化合物 5.16羰基镍 5.17氟及其无机化合物 5.18苯(接触工业甲苯、二甲苯参照执行) 5.19二硫化碳 5.20四氯化碳 5.21甲醇 5.22汽油 5.23溴甲烷 5.241,2-氯乙烷 5.25正己烷 5.26苯的氨基与硝基化合物 5.27三硝基甲苯 5.28联苯胺 5.29氯气 5.30二氧化硫 5.31氮氧化物 5.32氨 5.33光气 5.34甲醛 5.35一甲胺 5.36一氧化碳 5.37硫化氢 5.38氯乙烯 5.39三氯乙烯 5.40氯丙烯 5.41氯丁二烯 5.42有机氟 5.43二异氰酸甲苯酯 5.44二甲基甲酰胺 5.45氰及腈类化合物 5.46酚(酚类化合物如甲酚、邻苯二酚、间苯二酚、对苯二酚等参照执行) 5.47五氯酚 5.48氯甲醚[双(氯甲基)醚参照执行] 5.49丙烯酰胺 5.50偏二甲基肼 5.51硫酸二甲酯 5.52有机磷杀虫剂 5.53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 5.54拟除虫菊酯类 5.55酸雾或酸酐 5.56致喘物 5.57焦炉逸散物 5.58游离二氧化硅粉尘(结晶型二氧化硅粉尘) 6.1煤尘 6.2石棉粉尘 6.3其他致尘肺病的无机粉尘 6.4棉尘(包括亚麻、软大麻、黄麻粉尘) 6.5有机粉尘 6.6噪声7.1手传振动7.2高温7.3高气压7.4紫外辐射(紫外线)7.5微波7.6布鲁菌属8.1炭疽芽孢杆菌(简称炭疽杆菌)8.2电工作业9.1高处作业9.2压力容器作业9.3结核病防治工作9.4肝炎病防治工作9.5职业机动车驾驶作业9.6视屏作业9.7高原作业9.8航空作业9.9英文名称CAS No.诊断标准Lead,Pb7439-92-1GBZ 37Tetraethyl lead78-00-2GBZ 36Mercury,Hg7439-97-6GBZ 89Manganese,Mn7439-96-5GBZ 3Beryllium,Be7440-41-7GBZ 67Cadmium,Cd7440-43-9GBZ 17Chromium,Cr7440-43-3GBZ 12,GBZ 62,GBZ 20,GBZ Zinc oxide1314-13-2GBZ 48Arsenic7440-38-2GBZ 83,GBZ 94Arsine7784-42-1GBZ 44Phosphorus,P7723-14-0GBZ 81,GBZ 51Phosphine7803-51-2GBZ 117440-39-3GBZ 63Barium Compounds(Barium chlVanadium,V7440-62-2GBZ 47Thallium,Ti7440-28-0GBZ 226Nickel Carbonyl13463-39-3GBZ 28Fluoride7782-41-4GBZ 5,GBZ 51,GBZ 5471-43-2GBZ 76,GBZ 68,GBZ 94 Benzene,Methylbenzene,DimeCarbon disulfide75-15-0GBZ 4,GBZ 76Carbon tetrachloride56-23-5GBZ 42,GBZ 59Methanol67-56-1GBZ 53Gasoline,Petrol8006-61-9GBZ 18,GBZ 27Methyl bromide74-83-9GBZ 10Dichloroethane1300-21-6GBZ 39N-Hexane110-54-3GBZ 71,GBZ 73,GBZ 76,GBZ Aromatic amino and nitro compounds GBZ 30Trinitrotoluene,TNT118-96-7GBZ 45,GBZ 69Benzidine92-87-5GBZ 20,GBZ 94Chlorine7782-50-5GBZ 65,GBZ 54,GBZ 51,GBZ Sulfur dioxide7446-09-5GBZ 58,GBZ 54,GBZ 51 Nitrogen oxides GBZ 15,GBZ 54,GBZ 51,GBZ Ammonia7664-41-7GBZ 14,GBZ 18, GBZ 54,GB Phosgene75-44-5GBZ 29,GBZ 54 Formaldehyde50-00-0GBZ 33,GBZ 57,GBZ 18,GBZ Monomethylamine74-89-5GBZ 80,GBZ 51,GBZ 54 Carbon monoxide630-08-0GBZ 23Hydrogen sulfide7783-06-4GBZ 31Chloroethylene75-01-4GBZ 90,GBZ 94 Trichloroethylene75-01-6GBZ 38,GBZ 185 Chloropropene107-05-1GBZ 6Chloroprene126-99-8GBZ 32Fluorohydrocarbon GBZ 66Toluene diisocyanate26471-62-5N,N-Dimethyl-formamide68-12-2GBZ 85Cyanogen460-19-5GBZ 209,GBZ 71,GBZ 13 Phenol108-95-2GBZ 76,GBZ 79,GBZ 75,GBZ Pentachlorophenol87-86-5GBZ 34Chloromethyl methyl ether107-30-2GBZ 94Acrylamide79-06-1GBZ 501,1-Dimethylhydrazine54-14-7GBZ 86Dimethyl sulfate77-78-1GBZ 40,GBZ 51,GBZ 54 Organophosphorus insecticides GBZ 8Carbamate insecticides GBZ 52Pyrethroids28434-01-7GBZ 43,GBZ 54Acidmist and Acid anhydride GBZ 61,GBZ 20,GBZ 57,GBZ Substances causing occupational asthma GBZ 57Coke oven emissions GBZ 94,GBZ 18Noise GBZ 49,GBZ/T 238vibration GBZ 7high temperature working GBZ 41Anticyclone GBZ 24ultraviolet radiation GBZ 35,GBZ 19,GBZ 9 microwave GBZ 35GBZ 92GBZ 93分类数据库分类编码检查类型职业禁忌证目标疾病检查内容健康检查周期有害化学因素1上岗前有害化学因素1有害化学因素1有害化学因素1有害化学因素1有害化学因素1有害化学因素1有害化学因素1有害化学因素1有害化学因素1有害化学因素1有害化学因素1有害化学因素1有害化学因素1有害化学因素1有害化学因素1有害化学因素1有害化学因素1有害化学因素1有害化学因素1有害化学因素1有害化学因素1有害化学因素1有害化学因素1有害化学因素1有害化学因素1有害化学因素1有害化学因素1有害化学因素1有害化学因素1有害化学因素1有害化学因素1有害化学因素1有害化学因素1有害化学因素1有害化学因素1有害化学因素1有害化学因素1有害化学因素1有害化学因素1有害化学因素1有害化学因素1有害化学因素1有害化学因素1有害化学因素1有害化学因素1有害化学因素1有害化学因素1有害化学因素1有害化学因素1有害化学因素1有害化学因素1有害化学因素1有害化学因素1有害化学因素1有害化学因素11,6亚已基二萘二异氰酸酯二苯亚甲基二有害化学因素1异氰酸酯类甲苯二异氰酸酯1,2,4苯三酸四氯苯二酸酐,tetrac 有害化学因素1苯酐类邻苯二甲酸酐,三乙烯四胺,triethyl 粉尘2多胺固化剂乙烯二胺,eth二乙烯三胺,粉尘2铂复合盐,platinum salts粉尘2剑麻,sisal7-氨基头孢霉烷酸(7-ACA)结构6-氨基青霉烷酸粉尘2β-内酰胺类抗生素粉尘2甲醛,Formaldehyde粉尘2过硫酸盐,P过硫酸钾过硫酸钠过硫酸铵有害物理因素3有害物理因素3有害物理因素3有害物理因素3有害物理因素3有害物理因素3有害生物因素4有害生物因素4特殊作业5特殊作业5特殊作业5特殊作业5特殊作业5特殊作业5特殊作业5特殊作业5特殊作业5健康检查周期氰酸酯,naphthalene diisocyanate,NDI 酸酐,tetrachlorophthalic anhydride,TCPA 胺,triethylenete tramine,三乙撑四胺(7-ACA)结构的头孢菌素类。
职业病危害性因素的分类清单
职业病危害性因素的分类清单
1. 物理因素
- 噪音:工作环境中超过一定强度的噪音。
- 振动:工作环境中频繁或长时间接触到的振动。
- 辐射:工作环境中存在的电离辐射、非电离辐射等。
- 温度:工作环境中过高或过低的温度。
- 光照:工作环境中过强或过弱的光照。
- 高压、低压环境:工作环境中存在的高压或低压环境。
2. 化学因素
- 有毒气体:工作环境中存在的有毒气体,如一氧化碳、氨气等。
- 有毒粉尘:工作环境中产生的有毒粉尘,如重金属粉尘、石
棉粉尘等。
- 有毒液体:工作环境中使用的有毒液体,如有机溶剂、酸碱
溶液等。
- 有毒固体:工作环境中接触到的有毒固体,如农药、重金属等。
- 有害物质吸入:工作环境中产生的有害气体、蒸汽、烟尘等。
3. 生物因素
- 病原体:工作环境中存在的病原体,如细菌、病毒等。
- 粉尘:工作环境中存在的有机或无机粉尘。
- 寄生虫:工作环境中存在的寄生虫,如螨虫、寄生虫等。
4. 心理因素
- 高压力:工作环境中持续的高压力状态。
- 高负荷:工作环境中持续的高负荷工作。
- 长时间工作:工作环境中需要长时间连续工作。
5. 人因因素
- 工作姿势不当:工作环境中需长时间保持不良姿势。
- 劳动强度过大:工作环境中需长时间进行高强度劳动。
- 工时过长:工作环境中需要长时间工作。
以上是职业病危害性因素的分类清单,通过对这些因素的清单化,我们可以更好地识别、评估和控制职业病的危害性,从而保护工作者的健康。
《环境因素和危险源辨识清单》2022年8月
环境因素辨识清单编制部门审批日期2022年8月编号2022-1(1)环境因素辨识清单注: “辨识”指该环境因素是否存在;“评价”指是否为重要环境因素;“控制方式”包括管理方案、控制程序、规定、办法等。
性的因素控制方式可包括: 教育与培训、监督检查、管理等编号2022-1(2)环境因素辨识清单注: “辨识”指该环境因素是否存在;“评价”指是否为重要环境因素;“控制方式”包括管理方案、控制程序、规定、办法等。
性的因素控制方式可包括: 教育与培训、监督检查、管理等编号2022-1(3)环境因素辨识清单注: “辨识”指该环境因素是否存在;“评价”指是否为重要环境因素;“控制方式”包括管理方案、控制程序、规定、办法等。
性的因素控制方式可包括: 教育与培训、监督检查、管理等编号2022-1(4)环境因素辨识清单注: “辨识”指该环境因素是否存在;“评价”指是否为重要环境因素;“控制方式”包括管理方案、控制程序、规定、办法等。
性的因素控制方式可包括: 教育与培训、监督检查、管理等危险源辨识清单编制部门审批日期2022年8月26日编号: 2022-1(1)危险源辨识清单注: “辨识”指该危险源是否存在;“评价”指是否为重要危险源;“控制方式”包括管理方案、控制程序、规定、办法等。
性的因素控制方式可包括: 教育与培训、监督检查、管理等编号: 2022-1(2)危险源辨识清单注: “辨识”指该危险源是否存在;“评价”指是否为重要危险源;“控制方式”包括管理方案、控制程序、规定、办法等。
性的因素控制方式可包括: 教育与培训、监督检查、管理等编号: 2022-1(3)危险源辨识清单注: “辨识”指该危险源是否存在;“评价”指是否为重要危险源;“控制方式”包括管理方案、控制程序、规定、办法等。
性的因素控制方式可包括: 教育与培训、监督检查、管理等编号: 2022-1(4)危险源辨识清单注: “辨识”指该危险源是否存在;“评价”指是否为重要危险源;“控制方式”包括管理方案、控制程序、规定、办法等。
职业病危害因素详细分类表
职业病危害因素详细分类表
为了更好地保护劳动者的健康与安全,我们需要对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详细分类,以便于对其进行有效的识别、评估和管理。
以下是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详细分类表:
一、化学因素
1.1 吸入性有害物质
1.2 皮肤接触性有害物质
1.3 口服有害物质
二、物理因素
2.1 噪声
2.2 振动
2.3 温度
三、生物因素
3.1 细菌和病毒
3.2 寄生虫
四、心理因素
4.1 工作压力
4.2 人际关系
以上是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详细分类表,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请注意,这仅作为参考,实际工作中可能存在其他职业病危害因素,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识别、评估和管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俣病。镉渗出污染土地和水体,最终进入人体使人的肝和肾 受损,也会引起骨质松软,重者造成骨骼变形。汽车废电池中
证的厂家进行处理;有害垃圾应由有回收处 理资质的厂家处理。
含有酸和重金属铅泄漏到自然界可引起土壤和水源污染,最终
参考标准:《废弃危险化学品污染环境防治办
对人造成危害。
法》 2005
评估 评估
GB12348-2008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GBZ 1-2002
GB/T 27476.4-2014
国际趋势
评估 方法
测量
评估
微波独有的作用,除上述作用外,还可引起眼睛和血液系 统改变。长期接触大量强度微波的工人,可发现眼晶状体浑浊、 视网膜改变、外周血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下降。
手持无绳电话对局部脑组织功能和形态的不良影响也应引 起高度重视。 ( 2)紫外、红外辐射和激光: 主要是对皮肤和眼睛的损伤作用。 如红外线可引起职业性白内障,紫外线可引起电光性眼炎。
损害。慢性中毒:神经衰弱综合征、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周围
神经病。严重中毒出现中毒性脑病,症状类似精神分裂症。皮
肤损害。
常压下,当氧的浓度超过 40%时,有可能发生氧中毒。吸入
40%~ 60%的氧时,出现胸骨后不适感、轻咳,进而胸闷、胸
骨后烧灼感和呼吸困难,咳嗽加剧;严重时可发生肺水肿,甚
至出现呼吸窘迫综合征。吸入氧浓度在 80%以上时,出现面部
工业废料可分为可回收、 不可回收与有害垃
伤人的肾脏。在微生物的作用下,无机汞可以转化成甲基汞,
圾,应按照可回收、不可回收与有害垃圾进
聚集在鱼类的身体里,人食用了这种鱼后,甲基汞会进入人的
行分类管理,其中:可回收垃圾应回收再利
大脑细胞,使人的神经系统受到严重破坏,重者会发疯致死。
用;不可回收垃圾应交由具有处置服务许可
办公区照明标准: 色温: 3300K-5300K; 显色指数:大于 80Ra;
眩光指数: 19 参考标准:《建筑照明设计标准》 GB
一般规定墙面上照度为 50Lx, 灯具的光强度为 2500坎德拉 显色指数 Ra 不小于 65
50034-2004
废弃电缆电线、电气设备
由有资质的承包商进行处理, 加工再利用
GBZ 1-2002
空气质
室内空气质量差,人员会出现多种不适,常感冒,群发行皮肤 过敏、喉咙痛、呼吸道发干、头晕、易疲劳;植物不易成活, 叶子发黄、枯萎。
详见附件 2的附表 2《室内 / 室外空气质量标 准》
参考标准:《室内空气质量标准》 G B/T18883-2002
量
室外空气轻度污染( API100 -200),易感人群症状轻度加剧;
极低频电磁场可能不诱发癌症,但可能促进癌症生长,但无法
高频电磁场辐射( 3.0<f ≤ 30 MHz) 25v/m
证实造成什么健康危害。高强度电磁辐射可造成白内障,高强
工频电场( 50Hz)5kv/m
辐射
度微波辐射可导致头昏、头痛、失眠、乏力、烦躁、记忆力减 退、对心血管造成伤害,消化系统产生溃疡,骨组织充血;并
38-40 40 40-42 30
分钟 分钟
汗腺排汗多,尿液浓缩、增加肾脏负担;高温下,肌肉工作能
42-44 20 分钟
力、大脑反应能力下降。 过量热积聚体内会产生中暑 (职业病)。 以上时间为轻劳动,若中度劳动,则工作时 间每个等级之间减少 10分钟。
参考标准:《高温作业分级》 GB/T4200-2008
蛋白浓度可高于 10%;中度中毒者除上述症状外,还有皮肤粘
膜呈樱红色、脉快、烦躁、步态不稳、意识模糊、可有昏迷,
血液碳氧血红蛋白浓度可高于 30%;重度患者深度昏迷、瞳孔
缩小、肌张力增强、频繁抽搐、大小便失禁、休克、肺水肿、
严重心肌损害等,血液碳氧血红蛋白可高于 50%。部分患者昏
迷苏醒后,约经 2~ 60天的症状缓解期后,又可能出现迟发性脑
关于禁止生产、 销售、进出口以氯氟烃 (CFCs)
空调制冷剂氯氟烃 CFCs和保温层中的发泡剂氢氯氟烃 HCFCs破 物质为制冷剂、发泡剂的家用电器产品的公
坏大气臭氧层。
告 - 环函 [2007]200 号
禁止使用氯氟烃和氢氯氟烃
废打印机、复印机硒鼓
由有资质的承包商进行处理
废电池中的汞溢出进入土壤或水源,通过农作物进入人体,损
MSDS
在受限空间作业时: 氧气的浓度不得低于 18%,甲烷的浓度不
得高于 1%; 使用氧气作业时:
氧气浓度不得超过 40% 参考标准:《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规
测量 测量 测量
100kPa( 相当于吸入氧浓度 40%左右 ) 的条件下可发生眼损害, 严重者可失明
定》
MSDS
乙炔
具有弱麻醉作用。高浓度吸入可引起单纯窒息。急性中毒:暴 露于 20%浓度时,出现明显缺氧症状;吸入高浓度,初期兴奋、 多语、哭笑不安,后出现眩晕、头痛、恶心、呕吐、嗜睡;严 重者昏迷、瞳孔对光反应消失、脉弱而不齐。当混有磷化氢、 硫化氢时,毒性增大,应予以注意。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宜自勉,岁月不待人。
环境与职业健康危害因素清单
危害类 别
危害项 目
对人体 / 环境的危害
职物 业理 健因 康素
噪声
电力设备、混凝土开挖风炮机操控等作业现场存在噪音。噪音 长期作用于中枢神经,会形成噪音病,头昏、失眠、易疲劳、 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反映迟钝、伴有耳鸣。长期暴露于 严重噪音环境,可产生听觉疲劳、听力敏锐性下降,听觉器官 发生病变,听力损失将成为永久性耳聋。
力过度所产生生理后果主要有:肾损坏、糖尿病及低血糖病、 精力衰竭、心脏病、胃病、头晕目眩、心率紊乱、中风等。心
制定心理因素调查表
理后果主要有:专心和注意力的范围缩小、记忆力衰退、悲观
失望、自我评价迅速下降等。攻击、忧郁和焦虑。
生产中接触人工紫外光源,如:长期工作在强烈阳光照射下、 电焊器、炭精灯、水银石英灯、电弧焊、气割、医疗消毒等。 可导致电光性皮炎,或眼部受紫外线照射导致电光性眼炎(职 业病)。(光污染具体指白亮污染、人工白昼和彩光污染。 )
病,以意识精神障碍、锥体系或锥体外系损害为主。慢性影响:
能否造成慢性中毒及对心血管影响无定论。
易燃。汽油、柴油进入人体后对机体的神经系统有选择性损害。
由呼吸道吸入时,即可引起剧烈咳嗽、胸痛,甚则恶心、呕吐、
痉挛、抽搐、血压下降、昏迷等症状。急性中毒:对中枢神经
系统有麻醉作用。轻度中毒症状有头晕、头痛、恶心、呕吐、
油漆
因
诱发中毒性脑病及慢性溶剂中毒综合症
素
笨: 10 甲苯: 100 二甲苯: 100
参考标准: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
值》第 1部分 化学有害因素 GBZ2.2-2002
测量 测量 测量 测量
测量
煤气
汽油、柴 油
氧气
与血红蛋白结合而造成组织缺氧。急性中毒:轻度中毒者出现
头痛、头晕、耳鸣、心悸、恶心、呕吐、无力,血液碳氧血红
日接触时间小于 1小时,卫生限值为 12m/s2; 日接触时间介于 1-2 小时,卫生限值为 8m/s2; 日接触时间介于 2-4 小时,卫生限值为 6m/s2 日接触时间超过 4小时,卫生限值为 5m/s2。
温时间延长或复温率低,二是指端振动感觉和手指痛觉减退。
参考标准: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步态不稳、共济失调。高浓度吸入出现中毒性脑病。极高浓度
吸入引起意识突然丧失、反射性呼吸停止。可伴有中毒性周围
神经病及化学性肺炎。部分患者出现中毒性精神病。液体吸入
呼吸道可引起吸入性肺炎。溅入眼内可致角膜溃疡、穿孔,甚
至失明。皮肤接触致急性接触性皮炎,甚至灼伤。吞咽引起急
性胃肠炎,重者出现类似急性吸入中毒症状,并可引起肝、肾
电焊弧光(辐照度) 0.25 μw/cm2 电焊弧光(照射量) 3.5mJ/cm 2
影响生育。
参考标准:《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GBZ
1-2002
油漆的主要成分为:笨、甲苯、二甲苯和乙
二醇醚类溶剂。各因素的职业接触限值如下
化
(单位为 mg/m3):
学
具有可燃性。长期大量使用劣质油漆,会导致大脑细胞受损、
非电离 辐射
( 1)射频辐射:高频和微波的波谱相近,所以对人体的影响有 相同的作用,但微波的量子能量水平比高频高,其健康损坏要 比高频电磁场严重。
高频和微波对人体相同的影响作用,类神经症和自主神经 功能紊乱,心血管系统主要是自主神经功能紊乱,以副交感神 经反应占优势者居多。
国家标准
1. 工作场所噪声接触限值: 8h 为 85分贝 4h 为88分贝 2h 为91分贝 1h 为94分贝 0.5h 为 97分贝
好,指能见度 8公里以上。 参考标准:《四川气象》 2004
工作点温度 工作时间
30-32 80 分钟
32-34 70 分钟
34-36 60 分钟
高温作业,对循环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等均
36-38 50 分钟
会产生影响。高温作业,皮肤血管扩张,大量出汗使血液浓缩、 心跳加快、血压升高;胃液分泌减少、食欲不振、消化不良;
定》第三次修改 2004
生物性危害因素可分为三大 类,即微生物、植物和动物。 对人员造成的伤害有:感染、 过敏、中毒和心理恐慌。生物 性的危害分为 4类。 第 1 类,不会引起疾病; 第 2 类,可能会引起疾病,但不 会传播,通常有有效的预防及 控制措施; 第 3 类,可能引起严重的疾病, 且可能向外传播,可能有有效 的预防及控制措施; 第 4 类,引起严重的疾病,且极 有可能向外传播。目前无有效 的控制与预防方法。 参考资料:英国《控制健康危 害物质》
测量 评估 评估 评估 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