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历史复习交流材料
中考历史教学经验交流汇报
中考历史教学经验交流汇报阳吉斌各位同行,今天我受中心学校委派,在大家面前就今年历史复习交流汇报我的一些肤浅看法跟同仁分享,以达到抛砖引玉之目的:一、深刻领会中考指南,以指南为蓝本,备好复习课,提高复习课的效率,直接关乎学生的学习质量和中考的教学效率。
复习课不是对旧知识的反复炒作,而是通过比较归纳、形成知识网络化,系统化,通过对典型事例的讲解锻炼,学生解读历史信息,总结归纳,迁移历史知识的能力,因此在复习中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精心设计教学内容,既要有知识的复兴,又要有适当的拓展和延伸;2、教学形式多样化,如多媒体教学及电子白板的应用;3、注意今年中考命题新动向,及时参与教研所组织的研讨会,领会精神,对照去年中考说明划出区别,专门进行复习。
二、充分调动学困生的学习积极性,并采取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措施。
产生低分现象是因为在每个班级都会有一些学困生,这些学生表现为行为习惯差、厌学,也有个别学生的确是因为智力方面的原因。
这类学生如果要是再遇到来自学校、家庭或社会方面的冷落、歧视或者指责,得不到他们这个年龄应该得到的关注、尊重、温暖和平等的话,就会让他们自暴自弃、甚至形成自卑偏执的性格,自然而然地就外现在不爱学习,把学习当作苦差事.由此就派生出考试中的低分。
针对学生的差异,因材施教。
我们历史学科要求识记的知识点多,须对学生加强理解的背诵训练,确保选择题不失分,历史老师还得和班主任配合,做好时间分配和学生识记协调工作,针对学生不同的情况分层次布置识记内容;利用自习课及课余时间,组织学生互助,帮助他们降低学习难度;每一次考试,考后还要通过召开质量分析会、有针对性的个别分析谈心等形式帮助学生查找问题,这对提高学困生的学习效率大有帮助。
学困生由于学习基础差、学习方法不妥、心理不够稳定,容易自暴自弃,走极端。
在做好学困生的教育转化工作时,我根据个人的具体情况,因人制宜,因材施教。
例如,顽皮型后进生,用疏导、迁移的办法,促使他们把旺盛的精力和智力用到历史学习上,用到为班集体做好事上;迟钝型后进生,必须在开发智力,培养学习信心和兴趣等方面狠下功夫,教给正确的学习方法,帮助他们补上拉下的历史课,解除自卑感;对于学习成绩一般,思想意识较差的后进生,则肯定他们的学习成绩,着重加强对他们的思想教育。
中考历史总复习专题五 中外文明的交流与互鉴
5.(6分)中华文化在与外来文化的交流中不断发展、升华。中华文化的传 播,促进了世界文明的发展。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万历年间,徐光启与利玛窦在北京合作翻译了欧
几里得的《几何原本》。崇祯二年(1629年)朝廷任
命徐光启督修历法,他聘请耶稣会士龙华民、汤若望
等参加,最终以《崇祯历书》为总题目,编译了46
2.[2023甘肃改编](6分)人类文明的发展,离不开各种文明的交流和碰 撞。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汉唐时期是中国文化对外交流的重要时期,尤其是丝绸之路的开 辟和发展更是促进了中西方文化的交流……中国对外文化交流的开放和包 容,使得中国文化不断吸收外来文化的精华,创造出了新的文化形式和艺 术风格,为中国文化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摘编自[荷]乔治·范·德瑞姆著《茶:一片树叶的传说与历史》
(2)根据材料二,分析茶叶贸易对世界的影响。(2分) 【答案】 影响:丰富了人们的消费品;有助于欧洲资本原始积累;密切 了世界联系,推动世界市场逐步形成;欧洲借此扩大在亚洲的殖民扩张。 (2分,任答两点即可) (3)请用一句话表述上述材料内容的主题线索。(1分) 【答案】 主题线索:茶叶是人类文明交流的载体;商品交流推动全球化 进程;小小茶叶,撬动大大地球。(1分,言之有理即可)
——摘编自袁行霈《中华文明史》
材料二 美洲的农作物,如烟草、玉米、马铃薯、甜菊、花生、西红柿传 到欧洲、亚洲和非洲,增加了人类的食品种类,改变了人的饮食结构,欧 洲的家畜,如马、牛、山羊则影响和改变北美印第安人的生活方式。美洲 的烟草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欧洲人和土耳其人的生活习惯。
——摘自周一良、吴于廑主编《世界通史资料选辑》
(3)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当今中国倡导的文明交流理念的基 本内容。(1分) 【答案】 内容:倡导文明交流互鉴;尊重文明的多样性;消除文明隔阂 和冲突。(1分,言之有理的其他答案也可)
中考历史教学经验交流材料
中考历史教学经验交流材料中考历史教学经验交流材料近年来,中考历史科目的考试要求和内容有所调整。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重点关注学生的能力培养和历史思维的培养。
以下是我在中考历史教学中的一些经验和做法。
首先,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历史课程中,学生需要对历史事物进行分析和解读。
为此,我在教学中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并通过讨论和辩论的方式,培养他们的思辨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历史事件的原因和影响,并能够自主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次,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历史思维是指学生对历史事件进行思考和分析的能力。
为此,我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观察力、历史记忆力、历史推理力和历史归纳力。
例如,在教学中,我常常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历史文献、图片和视频,培养他们对历史事物的敏感性和洞察力。
此外,我还鼓励学生背诵历史事件的时间和相关的重要人物,以提高他们的历史记忆力。
在课堂上,我会给学生一些历史事件和材料,并引导他们运用历史推理和归纳的能力进行分析和解读。
再次,注重历史知识的融会贯通。
历史课程中,学生需要了解不同历史时期的知识,并能够将其联系起来。
为此,我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联想能力和历史串联能力。
我常常引导学生通过对历史资料和材料的研究和分析,了解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和影响,并通过将历史事件和时期进行串联,加深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最后,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研究兴趣。
历史课程中,学生需要深入了解和研究历史事件和人物。
为了提高学生的研究兴趣,我常常给学生提供一些历史研究题目,并引导他们去图书馆和互联网上查阅相关资料。
在教学中,我还给学生组织一些小组活动和课外讲座,让他们能够更深入地了解历史事件和人物。
通过这些方法,学生能够培养对历史的兴趣,并主动去探究和研究历史知识。
总结起来,中考历史教学应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和历史思维的培养。
通过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历史思维能力和历史研究兴趣,可以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和综合能力,帮助他们更好地备战中考历史科目。
历史学科教学经验交流材料
历史学科教学经验交流材料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们,下午好。
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在历史学科教学中的一些体会和看法,希望能够得到大家的宝贵意见和建议。
一、端正学生的研究态度由于历史在中考中所占分数只有40分,很多学生都把历史视为次要的科目。
但我们应该让学生明白,历史学科的重要性在于它能够帮助我们吸取过去的经验教训,更好地解决现在和将来的问题。
同时,我们也要让学生正确看待开卷考试,它并不是考察学生抄课本的能力,而是考察学生能否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备课要周到细致,找准重点和难点每次备课时,我都会认真阅读课本,根据课程标准确定教学目标,并搜集各种资料来增加课堂知识容量。
同时,我也会准备一些典型题来补充课堂教学。
除了备好课本知识以外,我还会把备课内容以学生认可的方式呈现出来,让学生更容易理解。
在复阶段,我会对每一单元的知识点和重点内容进行总结,给学生一个明确的研究思路。
三、上课要做到线索清晰,层次分明,课堂秩序严谨在上课时,我会尽量少讲一些基础知识,而是用问题的形式提出,让学生自己在书上找出答案。
这样不仅能够节省时间,还能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点。
在讲解每个重点难点时,我会利用典型的题进行实战演练,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
同时,我也会通过增加趣味性、提高课堂练的挑战性等方式,让学生在课堂上保持高度集中的精力。
四、作业布置要有针对性和层次性在作业布置时,我会针对学生的不同水平和能力,布置不同难度的作业。
同时,我也会让学生在作业中运用所学知识,提高他们的思维和分析能力。
以上就是我在历史学科教学中的一些体会和看法,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感谢大家的聆听。
每次布置作业时,我都会认真挑选,精心选择一些有利于学生能力发展的题目,尤其是接近中考题型的作业。
批改后,我会及时给予讲解,以便查漏补缺。
虽然作业量不多,但是作业的质量很高。
学生通过少量的练就能够掌握知识,同时提高对知识的深层理解。
我注重学生的差异,关注学困生的转化,提高中等生的成绩。
中考历史复习材料
中考历史复习材料第一部分:中国古代史第一章:远古时代1.1 原始社会的产生和发展- 原始人群的阶段特征- 母系氏族公社和父系氏族公社1.2 夏、商、西周的更迭- 夏朝的建立与灭亡- 商朝的建立与灭亡- 西周的分封制与宗法制1.3 春秋战国时期的变革- 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 铁器牛耕的使用与私田的开垦- 诸侯国的兼并战争第二章:秦汉时期2.1 秦朝的统一与灭亡- 秦朝的统一六国- 秦朝的中央集权制度- 秦朝的暴政与农民起义2.2 汉朝的兴起与发展- 汉朝的建立与初步发展- 汉朝的对外交流与张骞出使西域- 汉朝的科技文化成就2.3 两汉的对外关系- 汉朝与匈奴的战争- 汉朝与西域的关系第三章:三国两晋南北朝3.1 三国鼎立- 官渡之战与赤壁之战- 三国鼎立的局面3.2 两晋南北朝的更迭- 晋朝的建立与灭亡- 南北朝的更迭与民族融合3.3 南北朝的文化成就- 的传播与的兴起- 南北朝的书法与绘画艺术第二部分:中国近现代史第四章:鸦片战争与近现代史的开端4.1 鸦片战争与中英《南京条约》- 鸦片战争的爆发与原因- 《南京条约》的签订与影响4.2 太平天国运动- 太平天国的建立与金田起义- 太平天国的政权建设与北伐西征- 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第五章:洋务运动与戊戌变法5.1 洋务运动的兴起与发展- 洋务运动的背景与目的- 洋务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与成就5.2 戊戌变法与辛亥革命- 戊戌变法的背景与过程- 辛亥革命的过程与成果第六章:北洋政府与国民党政府6.1 北洋政府的统治与混乱- 北洋政府的成立与统治- 北洋政府的内外政策6.2 国民党政府的统治与抗日战争- 国民党政府的成立与统治- 抗日战争的爆发与过程第三部分:中国现代史第七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与巩固7.1 解放战争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解放战争的背景与过程-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与意义7.2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巩固与内外政策-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土地改革与农业集体化-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三反”“五反”运动第八章:文化大革命与改革开放8.1 文化大革命的发动与影响- 文化大革命的背景与原因- 文化大革命的过程与影响8.2 改革开放的进程与成果- 改革开放的背景与政策- 改革开放的成就与影响第四部分:世界史第九章:世界古代史9.1 古埃及、巴比伦、古印度、古希腊、古罗马的历史- 古埃及的文明与金字塔- 巴比伦的《汉谟拉比法典》- 古印度的与种姓制度- 古希腊的民主政治与哲学思想- 古罗马的法律制度与帝国扩张9.2 教与的起源与发展- 教的起源与传播- 的起源与传播第十章:世界近现代史10.1 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 文艺复兴的背景与主要代表人物- 宗教改革的背景与影响10.2 英国的君主立宪制与美国独立战争- 英国的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美国独立战争的背景与过程10.3 法国大革命与拿破仑帝国- 法国大革命的背景与过程- 拿破仑帝国的建立与衰落第十一章:世界现代史11.1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背景与过程-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与影响11.2 第二次世界大战与世界格局的演变-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背景与过程-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世界格局11.3 冷战与两极格局的瓦解- 冷战的背景与过程- 两极格局的瓦解与多极化趋势。
2024年初三历史复习资料总结范本
2024年初三历史复习资料总结范本一、古代文明1. 早期古代文明:埃及文明、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印度河文明、黄河文明2. 古代希腊文明:希腊城邦、雅典民主制度、奥林匹克运动会、古希腊文化3. 古代罗马文明:罗马帝国、罗马法、罗马建筑、基督教的兴起和传播4. 古代印度文明:孔雀王朝、佛教的兴起、印度数学和医学的发展5. 古代中国文明:先秦时期、秦汉帝国、汉朝经济、科技的繁荣、丝绸之路的开设二、中世纪欧洲1. 罗马帝国的衰亡和西罗马帝国的灭亡,封建制度的形成2. 欧洲封建社会:封建领主、领地经济、农奴制度、重农抑商政策、宗教的影响3. 教会的权力:教皇、主教、修道院、十字军东征、宗教裁判所4. 商业和城市的兴起:城市经济、行会制度、市政自治5. 文艺复兴:人文主义、发达的艺术和文学、大航海时代的开启三、近代史1. 大航海时代:哥伦布、达·伽马、麦哲伦等航海家的探险和发现2. 印第安人的遭遇:殖民扩张、奴隶贸易、文化的碰撞3. 宗教改革:马丁·路德、宗教战争、新教的兴起4. 经院哲学的衰落:启蒙运动、科学的发展、启蒙思想家的思想和影响5. 英国的民主进程:君主立宪制、普选权的扩大、议会的兴起四、现代史1. 法国大革命:三权分立、人权宣言、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2. 工业革命:蒸汽机、纺织机、钢铁工业的兴起、工业化的影响3. 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东印度公司、非洲和亚洲的殖民地、开启了一系列侵略战争4. 第一次世界大战:军备竞赛、战争爆发的原因、条约的签署与影响5. 第二次世界大战:纳粹德国的崛起、轴心国与同盟国的战争、原子弹的爆炸和日本投降五、现代国际关系1. 冷战时期: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对立、冷战影响的区域冲突2. 经济全球化和跨国公司的崛起:贸易自由化、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的加剧3. 联合国:成立的背景、组织结构、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作用4. 互联网时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网络安全和隐私保护的问题5. 当代重大事件:恐怖主义的威胁、气候变化和环境问题、新冠疫情对全球的影响以上是2024年初三历史复习资料总结的范本,内容涵盖了古代文明、中世纪欧洲、近代史、现代史和现代国际关系等重要内容,希望对您的学习有所帮助。
中考历史复习资料
中考历史复习资料一、古代文明1. 文明的起源人类文明的起源可以追溯到约6000年前的中东地区的两条大河流域——黄河和底格里斯河流域。
在这些地区,人类开始发展农业,建立定居的社会,形成了最早的城市文明。
2. 中国古代文明中国古代文明有悠久的历史,最早的文明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和马家窑文化。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古代文明逐渐发展起来,形成了众多的朝代和古代文化。
3. 文明的传播与交流古代文明的传播与交流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因素之一。
中国古代文明通过丝绸之路与西方文明进行了广泛的交流,带来了许多新的思想、技术和商品。
二、古代帝国的兴衰1. 中国古代帝国的形成中国古代帝国的形成经历了多个朝代的更迭和统一。
最早的帝国是秦朝,由秦始皇统一了六国。
之后,汉朝、唐朝、宋朝等多个朝代相继出现,形成了庞大的中国帝国。
2. 帝国的兴盛与衰落帝国的兴盛与衰落是一个历史的常态。
中国古代帝国在经历了鼎盛阶段之后,往往会出现内乱、外战等问题,导致帝国的衰落和分裂。
三、现代历史事件1. 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一次世界大战是20世纪初最重要的历史事件之一,带来了巨大的军事、政治和经济影响。
这场战争导致了许多国家的破产和毁灭,同时也为新的世界秩序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2. 第二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是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历史事件之一。
这场全球性战争造成了数百万人的死亡和巨大的破坏,同时也导致了世界格局的根本性改变。
3. 冷战冷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苏联与西方国家之间的一场长期对抗。
这场冲突持续了几十年,对世界局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四、历史人物1. 孔子孔子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之一,他提出了“仁者爱人”和“君子”等伦理观念,对中国的文化和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 亚历山大大帝亚历山大大帝是古希腊的统治者,他通过自己的征服行动建立了庞大的帝国,对西方文明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3. 高尔基高尔基是俄国最重要的文学家和思想家之一,他的作品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同时也探讨了人类的命运和社会问题。
九年级初三历史中考备考经验交流发言材料
九年级初三历史中考备考经验交流发言材
料
各位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我今天想和大家分享一些九年级初三历史中考备考的经验和心得。
首先,备考历史中考要牢固掌握基础知识。
历史是一门需要记忆的学科,因此我们要花时间将教科书上的内容仔细读懂,理解并记忆。
我通常会做一些笔记,用自己的语言总结重点内容,有助于加深记忆。
其次,多进行模拟考试和真题练是非常重要的。
可以从历年的中考真题以及模拟试卷开始。
通过做题,我们可以了解考试的形式和要求,同时也可以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
在做错的题目上,我们要及时查漏补缺,明确知识点,纠正错误。
第三,合理规划备考时间。
在备考中,我们要有一个合理的计
划和时间安排。
我会根据自己的研究情况,将时间分配给不同的知
识点和题型,这样能够更有针对性地进行备考。
还有一个重要的建议是培养解题技巧。
在历史中考中,题目往
往涉及事件的因果关系、人物的活动等,我们要学会分析问题、提
取关键信息,然后根据题目要求作出答案。
这需要我们平时多做一
些解析题,积累解题的经验和技巧。
最后,不要忽视阅读与思考。
历史是一门需要思考的学科,我
们要多读历史故事、历史事件,增加对历史的理解和认识。
同时,
了解历史的发展脉络,思考历史事件的背后原因和影响,这有利于
我们在解答题目时能够更全面和深入的发表见解。
以上就是我个人的一些备考经验和建议,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谢谢大家!。
中考历史备考交流发言材料
中考历史备考交流发言材料
大家好,我想和大家交流一下关于中考历史备考的经验和学习方法。
首先,我觉得最重要的是合理安排时间。
我们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一个科学的复习计划,将各个知识点有机地联系起来,形成一个系统性的知识体系,这样复习的效果会更好。
其次,我认为做好笔记很重要。
我们要善于总结归纳,将重点知识点用自己的话重新整理并写在笔记本上。
这样不仅能够帮助我们记忆,还能够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另外,做题也是一个很有效的学习方法。
我们可以多找一些历年真题进行练习,这样能够更好地了解考点并提高解题能力。
同时,在做题的过程中,也要注重对错题的分析,找出自己的不足之处,并有针对性地进行弥补。
最后,我想说的是复习要坚持到底。
历史的知识点繁杂而庞大,不可能一蹴而就。
我们要有耐心,坚持每天的复习计划,不断积累和提高自己的历史知识水平。
以上是我对中考历史备考的一些经验和学习方法的分享,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同时也希望大家能够多多交流,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谢谢!。
历史中考经验交流材料
中考历史经验交流材料政史地教研组结合学校的课改我把初三复习时间分为四个阶段,每段时间里的复习目的各有侧重,时间长短也各不相同。
第一阶段:全面复习阶段(3月中旬——4月底),主要目的是基础能力过关;第二阶段:专题复习阶段(4月底——5月底),主要目的是综合能力突破;第三阶段:强化训练阶段(6月初——6月中旬),主要目的是应用能力提高。
第四阶段:查漏补缺阶段(6月中旬——中考前夕)主要目的是知热点,重联系,会迁移。
第一阶段:全面复习阶段根据考试内容,作一次拉网式全面复习,目标是抓教材,扫障碍。
第一阶段复习要全面阅读教材,查漏补缺,抓住单元主题,以点带面,建构知识结构;以题带点(考查点),提高应试技巧。
在本轮的复习过程中我按照中国史和世界史的顺序逐章节来复习,同时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为主,每节课给学生10分钟左右的时间,学生通过小组的合作共同查找本章的知识点,学生在展示汇报后,教师就学生汇报的基础上进行简单的补充然后紧扣中考知识点来组织单元过关,组与组之间实行严格的单元知识点过关。
这样即达到了双基的落实,又提高了课堂的效率。
因此在本轮复习的过程中学生们在我的精心设计下能够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形成明晰的知识网络和稳定的知识框架。
第二阶段:专题复习阶段注重纵横比较,构建知识网络,目标是注重基础知识专题化,综合化复习,形成明晰知识网络。
在这一轮复习中我突破教材和时空界限,以专题为基础,纵横联系,中外贯通。
采取我校课改的第二个“三”是指三个特点,即立体式、快节奏、大容量的课堂模式。
如在复习几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这条主线,除了把英、法、美三个国家的四次资产阶级革命,俄日两次维新改革等知识外,我又让学生挖掘在中国史中与其相似的资产阶级的革命和改革。
找出这些革命或改革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然后让学生自己命题,这样就更能体现对知识的举一反三能力。
既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又增强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记忆,一举两得。
中考历史备考发言稿
中考历史备考发言稿为了在有限的时间里抓好中考历史的复习工作,做到有计划有步骤地提高复习效率,最终打好中考这一仗。
怎样的发言才能很好的在会议上激发同学们的斗志呢?接下来为你整理了中考历史备考发言稿,一起来看看吧。
中考历史备考发言稿篇一:尊敬的各位老师:大家好!首先,感谢领导对我们学校的垂爱,给我们提供了这么好的一个学习和交流的机会。
2017年的中考即将来临,在这段宝贵的时间里,如何帮助学生做好中考复习的最后冲刺,提高中考成绩,是每一位历史老师应有的责任。
下面我就针对历史中考策略谈谈我的心得,不当之处敬请大家批评指正。
心有多大,天就有多高在中考中要想取得好成绩,我认为首先自己要敢于向自己挑战,做就要做最好的,只要第一,没有第二,给自己定一个奋斗的目标,有目标才有动力,有压力,才会让自己全身心投入,去迎接挑战,甘于奉献,踏实工作。
明确了自己的奋斗目标,接下来更重要的是如何实施历史中考复习任务,如何提升复习质量,注重实效?一、老师要了解课程标准要求,把握好复习方向。
中考的考试依据是课程标准和中考说明,这就要求我们老师很好地来熟悉这两份材料的内容,从而了解中考的考试范围,考试内容及目标要求,特别是中考说明里面的考试内容及目标要求,可以让我们了解了中考的考点范围,这对于我们老师的复习教学工作是一个很好的方向指南。
二、要分阶段来帮助学生梳理知识,以本为本,巩固好课本知识。
中考历史复习,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是帮助学生全面地夯实课本的基础知识点。
第一阶段复习的目标是扎实巩固“双基”,对课本进行了地毯式的大搜查,不放过一个知识点,查找学生的遗漏点和盲点,有针对性地练习巩固,真正夯实学生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能力。
在这轮复习时,我主要以课程标准的目标要求为依据,在教学中指导学生掌握每一单元、每一章节所要熟记的课标要求的知识点,并根据具体的知识点进行适当的补充。
主要措施是先让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复习提纲,将知识要点划下来,一边划一边记忆,,然后小组检查学生背诵情况,教师再结合“知识结构”,帮助学生梳理本单元的知识框架,形成总体印象,,然后和学生一起解决“达标训练题”,以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并力争当堂反馈。
中考备考历史经验交流材料
中考备考历史经验交流材料历史备考经验交流材料1. 总结历史知识点:在备考历史时,最重要的是掌握历史知识点。
可以列出自己所学的历史知识点,并用简洁的语言总结每个知识点的重点内容。
这样可以方便复习时快速回顾,同时也便于记忆。
2. 制定复习计划:在备考历史时,制定一个合理的复习计划非常重要。
可以将历史知识点按照重要程度和难度分级,然后安排每天的复习时间。
要保证每天都进行历史的复习,并在计划中留出时间进行模拟考试和错题整理。
3. 多做历年真题:历年真题是备考历史的必备资料。
通过做历年真题可以了解考点和出题风格,同时也可以测试自己的知识点掌握情况。
做完真题后,要认真分析自己的答题情况,找出错误并加以改正。
4. 注重记忆技巧:历史备考过程中,有很多需要记忆的内容,例如重要事件、人物和日期等。
可以使用记忆技巧,如联想记忆、图表记忆、制作小抄等,帮助记忆和理解历史知识点。
5. 多进行思维拓展:历史考试不仅仅是纯知识的记忆和背诵,还需要对历史事件、人物和问题进行分析和思考。
在备考期间,可以进行一些思维拓展的练习,如分析历史事件的影响、比较历史人物的优缺点等,这样可以提高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6. 合理利用复习资料:备考历史时,不能盲目购买大量的复习资料,而是要选择一些高质量的资料进行学习。
同时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合理利用各种复习资料,如课本、参考书、题库等,做到有计划、有重点地进行复习。
7. 与他人交流讨论:备考历史不仅可以自己一个人默默复习,还可以和同学或老师进行交流讨论。
通过交流讨论可以了解其他人的观点和思路,也可以解决心中的疑问和困惑。
同时,通过教会别人也可以巩固自己的知识点。
8. 考前冲刺:在离考试不远时,要进行针对性的冲刺复习。
可以按照考纲和重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复习,并进行模拟考试和错题整理。
此时要注意调整好复习和休息的平衡,保持精力充沛和良好的心态。
以上是我在历史备考过程中的一些经验分享,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九年级中考历史学科跨学科主题复习学历案历史上的中外文化交流
九年级中考历史学科跨学科主题复习学历案历史上的中外文化交流01.主题解读:文化交流与人类的产生相伴而生,对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产生了重要影响。
随着中国与世界的关系日益密切,中外文化交流越来越重要。
本主题解读的设计,旨在引导学生在历史课程学习的基础上,对中外文化交流进行梳理和研究,不仅有助于学生学习历史,而且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文化观。
学生需要结合语文、地理、艺术、科学等知识,进行这一主题解读的学习活动,通过可信史料,了解中外文化交流的途径、内容、作用、影响,强化时空观念,认识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关系,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世界意义和借鉴外国优秀文化的重要性,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伟力,增强文化自信。
02.知识梳理:一、近代中国:(一)特点:学习西方。
1.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
(1)典型史实:①清朝晚期,魏源根据《四洲志》等资料编成了《海国图志》一书,介绍了西方的历史、地理和科学技术,并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
②洋务运动期间,洋务派学习西方技术,创办军事工业、民用企业等。
(2)影响:促进了西方工业文明的传入,开启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2.科学理论:(1)典型史实:19世纪末,严复致力于翻译事业,所译《《天演论》宣传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生物进化论理论。
(2)影响:在当时的思想界产生了重大影响。
3.制度:(1)戊戌变法:①典型史实:19世纪末,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宣传维新变法思想,进行戊戌变法,主张学习西方君主立宪制。
②影响:戊戌变法在思想文化方面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
(2)辛亥革命:①典型史实:20世纪初,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辛亥革命,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肯定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和民主自由原则。
②影响: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
4.思想:(1)典型史实:20世纪初,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与科学,提倡个性解放等。
(2)影响: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打开了遏制新思想涌流的闸门,掀起了一股思想解放的潮流。
历史交流材料2011
抓基础落实提教学质量李爱玲刘花芹青州市西书院初级中学2011、10、8抓基础落实提教学质量我校在初三历史教学中充分发挥集体备课的作用,注重抓基础知识的落实,在今年(2011)的全市学业水平考试中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现汇报如下:一、学习新课标,制定教学目标学习新课标,体验新理念。
在教学中不断学习新的教育观念,调整教学思路,依据课程标准,按照潍坊市下发的备考指导来进行教学。
在教学中,教师要处理好三维目标,即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之间的关系。
知识与能力是基础,基本的历史知识包括重要历史人物、历史条件、历史现象、历史概念、历史发展5个方面,在掌握基本历史知识的过程中,逐步形成正确了历史时空概念,正确计算年代,识别和使用历史图表等技能,初具备阅读、理解和获取并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形成用口头和书面语言的能力,学习客观地认识和评价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过程与方法,历史学习是一个从感知历史到积累历史知识,再到理解历史过程,注意探究式学习,学习解决历史问题,一个基本方法,乐于同他人合作,共同探讨问题,交流学习心得,培养对历史的理解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就属于历史升华,培养学生逐步树立起对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树立起的世界观、人生观,形成崇尚科学精神的意识,确立求真、求实和创新的科学态度。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在教育教学中,这良好的开端就是指制定出符合课标和学生实际,同时又便于操作具有可行性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的制定是进行教学设计的第一个环节,教学目标是教学的第一步。
在大纲时代,教学目标相对固定,只要按大纲来就可以了。
在新一轮的教育改革中,制订了课程标准,教的内容有了选择,因而教学目标的制定显得尤为重要。
教学目标的制定因人而异,但是必须符合几个条件。
教学目标的制定不能脱离课程标准,课程标准是规定了教学的目的、任务和内容及基本要求,是教学的基础,是制定目标的依据,教学目标应该在课程标准之内。
最新历史中考复习经验交流材料备课讲稿
中招考试历史复习经验交流和店初中历史组2016年我校历史中招考试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这些成绩的取得一方面得益于县教研室和学校领导的正确指导,另一方面也是我们校历史组全体教师踏实肯干、对学生辛勤付出的结果。
下面我将我们平时的一些做法和大家分享。
仅供参考。
我认为历史中招复习应该紧扣课程标准,以课为本、夯实基础,突出重点,结合时政、归纳技巧,切实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应对当下的历史中考,赢得历史中招考试的成功。
一、紧扣课程标准,把握方向我们把课程标准和历史说明检测结合起来,把它们作为中招历史命题的依据和重要的指南。
复习的时候认真研读,了解中考的命题依据、命题原则、试卷难度、试卷结构等问题,把握考试方向,正确理解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对知识点考查方向的描述,了解历史学科考查识记、理解、运用等,明白哪些知识是识记内容,那些是理解和运用范围的内容。
同时还要把握考点的多层面,注意对考点知识的挖掘。
掌握了这些,中招复习就能够有的放矢,重点突破,从而有效把握复习的前提与方向。
二、立足课本,夯实基础,步步为营;抓住框架,定位考点。
九年级历史的教学与复习必须要注意到历史基础知识的掌握,更应注意历史知识的整体、系统把握及历史知识的疏理与应用。
因为中考命题的难度不会太大,基本史实的再现和主干知识的考察仍然是重点,因此夯实基础,掌握和记忆基础知识、主干知识,会大大减少开卷考试是翻书的时间,加快做题的速度。
当然,要求每位同学熟记知识要点,似乎较难,所以,针对开卷考试特点,平时多做定向训练,即根据教材目录和框架知识精准定位考点、快速查找课本中相应内容也是一种明智的选择。
除此之外我们还要注重学生自我学习与应用能力的培养。
因为我们大家都明白,历史这个学科由于各个方面的原因,课时比较少、而知识量又很多,所以,学生的自学应用能力及学生的学习兴趣一定得培养。
三、总结共性,侧重复习要提高复习的有效性,还必须对近年来的中考试卷特点要有所了解,然后依据这些特点,有选择地、侧重地加以复习与训练,使复习更具有针对性。
中考历史复习经验交流材料
有效复习共赢中考汉阴县初级中学邝小琴各位老师:大家好!我是汉阴县初级中学邝小琴,从教已经25个年头,以前长期从事初中数学教学工作。
近几年来,由于学校工作安排和我个人兴趣,我连续几年担任九年级历史教学。
在教学中,我坚持多看多学勤动脑,力求课堂生动有趣,复习扎实有效。
学生对历史课堂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中考中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成绩。
我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在此,我把在陕西省中考研讨会上获悉的关于中考命题的新动向,结合自己在复习中的一些体会与各位同仁分享。
一、上好复习课提高复习课的效率,直接关乎学生的学习质量和中考的教学效率。
复习课不是对旧知识的反复炒作,而是通过比较、归纳,形成知识的网络化、系统化,通过对典型例题的讲解,锻炼学生解读历史信息,总结归纳、迁移历史知识的能力。
因此,上好历史复习课是搞好复习的基础。
那么,如何使历史复习课扎实有效呢?1.精心设计教学内容。
复习课既要有基础知识的复习,又要有适当的拓展和延伸。
适当提升复习课的深度与广度,能引起学生的共鸣。
时间安排要合理,训练时间要充足,复习课的训练尤其关键。
训练要突出基础、紧扣重点、锻炼能力、形式多样。
这就要求我们要精心备课。
关键是要动脑筋,精心设计:这节课从哪些方面复习,要涉及哪些知识要点,哪些社会热点,怎么组织这些要点,怎么安排课堂进程,选哪些题做课堂训练。
要做好充分准备。
当然我说的不是要写多么详细,写可以很简单,把自己上课的要点和思路进程写在一张纸片上,以便上课时随时提醒自己。
复习课一定要避免照着资料念,资料只是便于学生课后翻阅和考试查阅的工具。
2.教学形式要活泼多样。
比如用多媒体教学或学案教学,教学中使用表格式、比较法、讨论法等。
现在我们多数学校都有多媒体教学设备,多媒体教学课堂容量大,复习中利用多媒体优点很多。
比如,很多的文字呈现可以节省大量的板书时间,思考、讨论、训练的时间就能得到保证。
而地图和漫画通过多媒体呈现,美观、直观。
这也是今年刘康花老师给我们的建议。
中考历史备考经验交流课件
四、研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考试
1.先做题,反复多次。
把近五年本市的中考真 题限时完成。
2.分类汇编:分册、 分章、分节。
通过这样的分类会很明确 常考点、必考点。
3.研究出题的意图:
(1)出这个题考的是 哪个方面的能力要求: 知识、理解、运用
(2)与当年哪些时政 热点结合?怎么体现?
4.出题的角度及材料选择:
备考之我见
一、加快进度, 争取时间
加快进度是为了赢得 时间,为后面的复习 提供更好的保障
二、及时训练, 及时反馈,反 复纠错
及时训练在于知识巩固 及时反馈便于学生自找 错因
反复纠错利于重点突破
三、专题突破, 变题训练
专题突破
①专题的选择注重史实的前因 后果联系,如美国史,两次世 界大战等 ②专题的确定要围绕常考点 ③专题的突破依靠变题变式训 练
(1)这个知识点从哪些角度去考察? (如时间、人物、事件、影响等) 还可以从哪些角度去考?
(2)出题的载体即呈现材料(如图 片、名言、材料等),关注给出的 材料会有哪些有效信息?
5.研究设问
命题者是怎么根据材料设问 的?(直接、间接等)是仅 根据材料还是结合所学知识, 不同的设问也就规定了答案 的层次和面
6.研究参考答案
答题的角度与设问的 方向、分值与答案要 点、答案的表述及评 分标准等。
个人的学识和精力是有限的,我们 在授课复习测试的过程中不免会遗 漏一些东西,这时其他人的提醒指 点弥足珍贵。我很庆幸自己身边有 这样的团队,不时的提醒还有哪些 要注意要关注的
备考之我见一加快进度争取时间加快进度是为了赢得时间为后面的复习提供更好的保障二及时训练及时反馈反复纠错及时训练在于知识巩固及时反馈便于学生自找错因反复纠错利于重点突破三专题突破变题训练专题突破专题的选择注重史实的前因后果联系如美国史两次世界大战等专题的确定要围绕常考点专题的突破依靠变题变式训练练四研究考试1
2022年中考历史复习经验交流发言稿
【2022年中考历史复习经历交流发言稿.doc】2022年中考历史复习经历交流发言稿乐蟠初中文佑臣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很快乐和大家一起来讨论2022年中考复习的方法与策略。
下面我先就2022、2022年中考试题,谈一下我个人对今年中考的粗浅见解。
下面我就从近两年中考试卷分析^p 及2022年中考复习设想这两个方面谈谈我的想法。
近两年中考试卷分析^p 试卷根本情况:〔二〕、考点分布、分值比例〔三〕、试题特点〔四〕、中考命题的趋势猜测〔五〕、学生答题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试卷根本情况: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历史学科试题,分为五大基此题型:单项选择题、组合列举题、识图题、材料解析题和活动与探究。
全卷共23小题,总分值70分或75分,三年试题总量稳定。
表一 2022年历史中考卷题型、题量、分值表一、单项选择二、组合列举三、识图题四、材料解析五、活动与探究题量分值比例% 题量分值比例% 题量分值比例% 题量分值比例% 题量分值比例% 15 3042.85 3 11 15.71 1 3 4.28 2 13 18.57 2 13 18.57 表二2022年历史中考卷题型、题量、分值表一、单项选择二、组合列举三、识图题四、材料解析五、活动与探究题量分值比例% 题量分值比例% 题量分值比例% 题量分值比例% 题量分值比例% 15 30 40 3 12 16 1 5 6.66 2 15 20 2 13 17.33 〔1〕重点突出近现代史。
试题涉及初中各学期所学内容,古代史内容稍少,近现代史内容比重较大,中国史要比世界史增加了分值,世界史减少了5分,变动还是比较大的。
〔2〕通过对试卷进展分析^p ,可以看出:部分考点分布过于集中。
较大分值集中于某一知识点,如2022年洋务派知识点就考了5分。
二、试题特点 1、注重对根底知识和根本技能的考察,是近几年中考试题的重点中考仍然把根底知识和根本技能的考察放在首位。
尤其是一些对历史开展起重要推动作用等具有重大影响力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以及历史开展的根本线索,表达了中考命题的根底性原那么,符合初中历史教学实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仁:大家好!
衷心的感谢区教研室领导和学校能给我提供这样一个和大家交流的平台,让我在这里和大家共同来探讨中考历史复习方面的问题。
不敢说介绍经验,只跟大家交流一下历史教学的一些体会和做法罢了,不当之处还请各位领导同仁批评指正。
一、中考命题分析及特点
1、分值设定
历史中考的卷面分值为30分,选择题6道,每题2分,材料题2道,共18分。
从分值分配来看,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史所占的比重大致分别为30%、40%、30%。
2、基础知识必须考
3、重点知识反复考
重点知识汇总
中国古代史部分:
(1)、国家治理:秦汉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明清君权强化措
施、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2)、重要改革:齐桓公改革、商鞅变法、北魏孝文帝改革
(3)、制度建设:分封制、科举制、行省制
(4)、对外交往:张骞出使西域、丝绸之路、鉴真东渡、玄奘
西行、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郑成功收复台湾、雅克萨之
战
(5)、民族关系:汉匈关系、汉藏关系、新疆问题
(6)、科技文化:四大发明、农学、医学、手工业、天文历法
中国近现代史:
(1)、近代以来的战争及不平等条约
(2)、先进的中国人的探索、抗日战争、解放战争
(3)、社会主义道路探索: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1956—
—1966年成就、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
(4)、外交科技成就:中美建交、原子弹爆炸、袁隆平
世界史:
(1)文明古国、西方文明的起源和发展、英美等国的资产阶
级革命
(2)两次工业革命、两次世界大战、经济危机和罗斯福新政。
(3)国际关系:巴黎和会、苏东剧变、冷战、国际政治格局
演变
1、热点事件年年考
2014年的“中国梦”
2015年的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
二、制定计划,扎实稳固
(一)第一轮复习
1、复习内容:七年级上下册、八年级上下册、九年级上下册,共6本书基础知识。
2、时间安排:
(1)第一学期期末学完九年级上下册。
(2)第二学期第1----3周:复习七年级上、下册。
(3)第4----7周:复习八年级上、下册,参加,第二次模拟考试。
(4)第8---10周:复习九年级上、下册。
3、方法策略:
全面复习,侧重基础,理、背、思、讲、练五步紧密结合。
理:就是师生共同整理历史线索。
由于历史新教材是以课为单位编写的,所以在这个复习阶段要依据教科书逐册、逐章、逐节进行全面复习。
但是,要注意这不是上新课,也就是说要在教师的指导下,提示出这节课的线索和主要内容,理清史实和概念。
主要就是让学生明确无误的了解每一单元、每一课时必须要掌握的基础和重要历史概念。
背:就是背诵基本知识点,“理”是复习的开端和前提,“背”是复习的基础和关键。
可以以填空的方式将课文主要知识点展现出来,印发给学生填写记忆。
思:运用简单的历史材料进行简单的提问,引导学生思考,重点引起学生对重大事件、历史概念的注意。
讲:“思”是“讲”的铺垫,“讲”是“思”的落实,就是针对学生“思”中出现的问题,重点讲解,教学法突出一个“精”字:即讲课时要线索清楚重点突出,逻辑性强;讲的过程要讲清,讲透,而且要讲的有趣味性,不仅给学生深刻的印象,而且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练:就是紧跟做练习。
目的在于巩固学生“背”“思”“讲”的基本知识,要做到难易适中、基本的知识、概念、观点基本掌握。
要通过看、读、写、记等方式强化训练,一章一节的基础知识,尽可能做到大面积过关。
第一轮复习主要以每单元的每一课时为主,偏重于“点”的掌握(如基本时间标志、重大历史事件)对于历史事件的内在联系的掌握,不做过高要求,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掌握基础、抓住重点,为下一步复习打下坚固的基础。
(二)第二轮复习
1、时间:第11—13周
2、专题复习
3、主要专题:
中国政治制度的演变、中国历史上的改革、
在历届历史中考中,学生普遍存在着知识掌握不系统,认识不完整的情况,只知道掌握具体的知识点,却不能将具体的知识点,形成完整的体系化的认识,把知识点孤立起来,而不是当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分析时不能从全局出发,全面的看待问题,因而造成答题时思路狭窄,要点不全,这说明教师在复习中具体操作的不到位,所以我们在第二轮复习中,以专题复习为主,侧重于细节和各个单元中历史事件的内在联系,有效提高学生正确认识、把握历史事件的能力。
经过系统、全面地第一轮复习,学生掌握的知识更牢固了,但知识是零碎的、混乱的、孤立的。
为了把知识学活,此阶段的任务
主要是结合课本,比较对照,辨其异同,“纵横”串联地归类知识。
在这个复习阶段中,要在全面复习历史教材的前提下,重视重新组合教材,进行知识归类。
第二轮的复习,具体操作重点强化“思”“讲”“练”三个环节。
“思”:指系统的运用教材中文字与图片资料引导学生思考“这些资料反映了哪些历史事件、现象?
”“讲”:此时就要结合学生的思考和练习,讲授答题和记忆巩固的思路,让学生能够理清和掌握相关知识间的脉络联系。
“练”:此时练习题要有一定的深度与广度,及时了解学生掌握的情况,对出现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巩固练习,查漏补缺。
总之在第二轮复习时,要做到点、线、面相结合,点、线成面,做到点实,线清,面广,要求师生将已基本掌握的教科书内容前后上下、东西南北贯通起来,构建知识网络,获求规律性的知识。
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突出重点,兼顾一般,即有助于学生把握问题的内在联系,又更加踏实的掌握了知识要点。
(三)第三轮复习
6.第14周至中考:回归书本,综合演练,查漏补缺,自由复习。
练:就是紧跟做练习。
目的在于巩固学生“背”“思”“讲”的基本知识,要做到难易适中、基本的知识、概念、观点基本掌握。
要(三)第三轮复习——全面演练,教授方法,提升能力。
这一轮复习主要是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整合能力,熟悉中考题型,全面演练知识、技巧、方法,形成全方位,多角度的解题能力,轻松
迎接中考。
通常,从学生答题角度来看存在着审题不细,题意理解不到位、答题不全面的情况。
因此,从第三轮复习中一开始就要严格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审题与答题习惯,尽可能减少失分的现象。
培养能力,除记忆力外,主要是培养和提高阅读能力、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鉴于如北,在复习的后阶段中,要进行强化训练,要抓住中心,以点带面。
教学中要有整体教学的观念,重视学科的知识结构和内在联系。
图示教学法具有高度的浓缩性、完整的系统性、简明的直观性、较强的思维开放性和可行的实践性等特点。
这些特点正和历史总复习要求相一致,在九历史总复习中大量采用图示教学,可取得明显的学习效果。
要在复习教学中注意学习方法的点拔,解题思路的分析,学习规律的总结。
要运用专题复习法,多归纳比较,加深对基础知识的理解,避免基本概念和史实的混淆。
以问题为中心梳理知识,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应在专题之下设计问题,以问题为中心梳理知识,将古今中外相关的知识按照历史发展的线索和内在的联系统一于一个系统之中。
==
以上内容就是我们平时的一点做法。
匆忙之际,一点体会。
有很多不完善、不成熟的地方,望各位老师、同行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