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武汉市2015_2016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学期1月月考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湖北省武汉市九年级化学上学期1月月考试题(含解析) 新

湖北省武汉市九年级化学上学期1月月考试题(含解析) 新

2015-2016学年湖北省武汉市九年级(上)月考化学试卷(1月)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符合题意的选项,每小题分,共15分)1.下列现象和做法,仅涉及物理变化的是()A.绿色植物光合作用B.上海世博会开幕燃放烟花C.电解水探究水的组成D.合金与纯金属相互划刻比较硬度2.下列物质放入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A.牛奶 B.面粉 C.蔗糖 D.花生油3.为了防止铁制品受腐蚀,下述采取的措施中错误的是()A.保持铁制品表面的洁净和干燥B.在铁制品表面涂上油C.在铁制品表面镀上金属锌D.把铁制品浸在水里使它与空气隔绝4.下列物质中,不属于合金的是()A.白口铁B.氧化锌C.不锈钢D.硅钢5.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探究Ag、Zn、Cu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设计了如图所示的4种实验方案,请你判断其中不能达到目的是()A.B.C.D.6.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当饱和溶液析出晶体后,剩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减少B.某溶液降低温度后能析出晶体,则原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C.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通过蒸发溶剂或加溶质的方法都可以达到饱和状态D.20℃,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g,则20℃时100g氯化钠饱和溶液中含有氯化钠36g7.关于物质的转化过程:H2→H2O,CO→CO2,Mg→MgO.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都能通过化合反应实现B.都能通过置换反应实现C.都能通过与单质反应实现D.变化前后都有元素化合价发生改变8.在由CuSO4、H2SO4组成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下列有关该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滤液中含有Cu2+B.反应中一定没有气体产生C.滤出的固体可能是纯净物D.溶液的质量有可能减小9.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所用的试剂和方法不正确的是()A.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一氧化碳可以用点燃的方法B.除去氯化钾中混有的二氧化锰可以用溶解、过滤、蒸发的方法C.除去铜粉中混有的锌粉可以用加入过量的稀盐酸、过滤、洗涤、烘干的方法D.除去生石灰中混有的碳酸钙可以用高温煅烧的方法10.使100g20%的KNO3溶液变为10%的溶液,可以采用的方法是()A.加入80g水B.加入100g5%的KNO3溶液C.降温,析出10gKNO3D.加水使溶液的质量为200g11.向100g水中不断加入固体A或改变温度,得到相应的溶液①~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资料:A的溶解度温度/℃20 30 40 50 60溶解度/g 37.2 41.4 45.8 50.4 55.2A.②中A的质量分数最大 B.③⑤中A的质量分数相等C.②④⑤的溶液为饱和溶液D.①③④⑤中没有固体存在12.向一定量某固体中逐滴加入某溶液至过量,X轴表示加入溶液的质量.下列选项中Y轴表示的含义与所给图象变化趋势一致的是()选项固体溶液Y轴含义A 二氧化锰过氧化氢溶液水的质量B 铁粉和铜粉硫酸铜溶液所得溶液中硫酸铜的质量C 石灰石(杂质不参加反应)稀盐酸固体中杂质的质量分数D 铁和铜的混合物稀硫酸氢气的体积A.A B.B C.C D.D二、填空题13.用化学用语填空:(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2)铁锈主要成分;(3)导电性最好的金属;(4)亚铁离子.14.置换反应是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之一.(1)金属与金属的化合物溶液之间的置换反应,一般是活动性较强的金属可把活动性较弱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如铜和硝酸银溶液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2)非金属单质也具有类似金属与金属的化合物溶液之间的置换反应规律,即活动性较强的非金属可把活动性较弱的非金属从其金属的化合物溶液中置换出来,如在溶液中可发生下列反应:C12+2NaBr=2NaCl+Br2;I2+Na2S=2NaI+S↓;Br2+2KI=2KBr+I2由此可判断:①S、C12、I2、Br2活动性由强到弱顺序是.②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错误的是.(A)C12+2NaI=2NaCl+I2(B)I2+2KBr=2KI+Br2(C)Br2+Na2S=2NaBr+S↓ (D)C12+K2S═2KCl+S↓15.金属材料是工农业生产和人们生活离不开的材料之一,人类每年要从自然界获取大量的金属材料资源.根据对金属和金属材料的认识,回答:(1)每年世界上钢铁的产量很高,钢铁的锈蚀也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损失.铁在空气中锈蚀,实际上是铁跟空气中的共同作用的结果.(2)用方程式表示铝制品在空气中有较强的抗腐蚀性的原因.(3)保护金属资源的途径有:①;②回收利用废旧金属;③合理有效地开采矿物;④寻找金属代用品等.(4)在AgNO3和Al(NO3)3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出的固体中加入稀硫酸,有气泡产生,则滤出的固体中一定含有.16.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1)点P表示.(2)当温度为t2℃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小到大的顺序是.(3)要使接近饱和的C物质溶液变为饱和的溶液,可采取的一种措施是.(4)t2℃时,A物质的饱和溶液150g降温到t1℃析出A物质g(不含结晶水).(5)将t2℃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6)当A中含有少量B时,为了得到纯净的A,可采用方法.三、实验题(本大题有2个小题,共12分)17.如图是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2%的NaCl溶液的实验操作示意图:(1)图中的玻璃仪器有广口瓶、量筒、烧杯和.(2)指出图中的一处错误操作.上述错误会导致所配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填“大于”“小于”“等于”).(3)配制时应选择mL(填“10mL”“50mL”“100mL”)的量筒量取所需要的水.(4)用上述图示的序号表示配制溶液的操作顺序.18.铁、铝、铜是常见的三种金属.同学们发现生活中的铝和铜制品表面一般不用防锈,而铁制品一般需要做防锈处理.【提出问题】这是不是因为铁、铝、铜三种金属中铁的活动性最强呢?【实验探究】同学们对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展开了探究,请你参与探究并填写空格.将粗细相同的铁丝、铝丝、铜丝分别插人体积相同、溶质质量分数也相同的稀盐酸中:操作根据现象得出金属活动性顺序片刻后现象有少量气泡无气泡无气泡Fe>Al,Fe>Cu几分钟后现象有少量气泡有大量气泡无气泡【讨论交流】为什么同一个实验得出了两种结论呢?同学们带着这个疑问查阅了相关资料,明白了铝丝在稀盐酸中短时间内无气泡,是因为铝表面致密的氧化膜会先与盐酸反应.【反思评价】做金属性质实验时需将金属进行打磨,打磨的目的是.【实验验证】为了进一步确认铁、铝、铜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同学们又将两根粗细相同的、打磨过的铁丝分别插入硫酸铝溶液、硫酸铜溶液中:操作根据现象得出金属活动性顺序现象无明显现象Al>Fe>Cu写出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拓展迁移】(1)若只有一支盛有少量稀盐酸的试管,只需合理安排金属丝的插人顺序(能与盐酸反应的要一次将盐酸消耗完),也能证明铁、铝、铜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金属丝的插入顺序为.(2)金属被人类大规模开发利用的大致年限也与金属活动性顺序有关,请写出铁、铝、铜三种金属材料被人类利用的先后顺序.四、计算题19.生铁是铁和碳的合金.为测定某炼铁厂生产的生铁样品中铁的质量分数,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称得该生铁样品6.0g,放入烧杯中,向其中加入65.0g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假设杂质不参与反应).测得的实验数据如下:反应前反应后烧杯及其中物质的质量97.0g 96.8g请你完成有关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1)反应放出的氢气是多少?(2)生铁样品的质量分数是多少?(3)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2015-2016学年湖北省武汉市九年级(上)月考化学试卷(1月)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符合题意的选项,每小题分,共15分)1.下列现象和做法,仅涉及物理变化的是()A.绿色植物光合作用B.上海世博会开幕燃放烟花C.电解水探究水的组成D.合金与纯金属相互划刻比较硬度【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解答】解:A、光合作用能生成葡萄糖和氧气,属于化学变化,故A错;B、燃放烟花一般能生成二氧化碳等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B错;C、电解水能生成氢气和氧气,属于化学变化,故C错;D、合金与纯金属相互刻划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D正确.故选D.【点评】解答本题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没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物理变化.2.下列物质放入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A.牛奶 B.面粉 C.蔗糖 D.花生油【考点】溶液的概念、组成及其特点;悬浊液、乳浊液的概念及其与溶液的区别.【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溶液的本质特征是均一性、稳定性,属于混合物;据此分析判断.【解答】解:A、牛奶不溶于水,不能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不能和水形成溶液.故选项错误;B、面粉不溶于水,不能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不能和水形成溶液.故选项错误.C、蔗糖易溶于水,能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能和水形成溶液.故选项正确;D、花生油不溶于水,不能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不能和水形成溶液.故选项错误;故选C.【点评】解答本题要掌握要掌握溶液的本质特征、各种物质的水溶性方面的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对相关方面的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3.为了防止铁制品受腐蚀,下述采取的措施中错误的是()A.保持铁制品表面的洁净和干燥B.在铁制品表面涂上油C.在铁制品表面镀上金属锌D.把铁制品浸在水里使它与空气隔绝【考点】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防止金属生锈的原理是隔绝氧气和水,具体的方法有:在金属表面涂一层油漆;在金属表面镀一层金属等.【解答】解:A、保持铁制品表面的洁净和干燥可以防止金属生锈.B、在铁制品表面涂上油,从而隔绝了氧气和水,可以防止金属生锈.C、在铁制品表面镀上金属锌可以防止金属生锈.D、因为水是铁生锈的条件之一,把铁制品浸在水里不能有效地防止铁生锈.故选D.【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掌握金属生锈的条件和防止金属生锈的方法,只有这样才能对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4.下列物质中,不属于合金的是()A.白口铁B.氧化锌C.不锈钢D.硅钢【考点】合金与合金的性质.【专题】金属与金属材料.【分析】合金是指在一种金属中加热熔合其它金属或非金属而形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合金具有以下特点:①一定是混合物;②合金中至少有一种金属等.【解答】解:A、白口铁属于铁合金;B、氧化锌是锌的氧化物属纯净物不属合金;C、不锈钢属于铁合金;D、硅钢属于铁合金.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合金的特征,掌握合金的特征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5.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探究Ag、Zn、Cu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设计了如图所示的4种实验方案,请你判断其中不能达到目的是()A.B.C.D.【考点】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专题】压轴实验题;金属与金属材料.【分析】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可以知道,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氢前的金属能与酸反应生成氢气,位置在前的金属能将位于其后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可以据此来分析所给选项并完成解答.【解答】解:A、锌可以和硫酸铜反应,能够判断锌比铜活泼;银不能和硫酸铜反应,可以判断银不如铜活泼,故可以判断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故A能达到目的;B、铜不能和硫酸锌反应,所以可以判断铜的活动性比锌弱;铜可以和硝酸银溶液反应,所以可以判断铜的活动性比银强;故B能达到目的;C、铜不能和盐酸反应,而锌可以和盐酸反应,所以可以判断锌的活动性比铜强;铜可以将硝酸银中的银置换出来,所以可以判断铜的活动性比银强,故C能达到目的;D、锌和铜都能和硝酸银反应,所以不能判断出锌和铜的活动性顺序,故D不能达到目的.故选D.【点评】同学们要会利用金属活动顺序表设计实验,去验证金属的活动性强弱.氢前边的金属会与稀硫酸、盐酸反应,但氢后边的金属不会与稀硫酸、盐酸反应,前边的金属会把后边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6.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当饱和溶液析出晶体后,剩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减少B.某溶液降低温度后能析出晶体,则原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C.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通过蒸发溶剂或加溶质的方法都可以达到饱和状态D.20℃,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g,则20℃时100g氯化钠饱和溶液中含有氯化钠36g【考点】晶体和结晶的概念与现象;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的方法;固体溶解度的概念.【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A、根据同一温度下同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同分析.B、根据某溶液降低温度后能析出晶体,则所得溶液为饱和溶液;原溶液不知道还能不能溶解这种溶质所以无法确定原溶液是否饱和分析.C、根据蒸发溶剂或加入溶质是将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的两种基本方法分析.D、根据20℃,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g,则20℃时100g水中达到饱和状态所溶解的氯化钠的质量为36g分析.【解答】解:A、同一温度下同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同,若恒温蒸发溶剂析出晶体时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等,因为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100%,同温度下同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所以溶质质量分数相同,A不正确..B、某溶液降低温度后能析出晶体,则所得溶液为饱和溶液;原溶液不知道还能不能溶解这种溶质所以无法确定原溶液是否饱和,故B不正确.C、蒸发溶剂或加入溶质是将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的两种基本方法,故C说法正确.D、因为20℃,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g,所以20℃时100g水中达到饱和状态所溶解的氯化钠的质量为36g.故D不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饱和溶液的判定、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转化的方法、溶解度的概念,要熟练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抓住概念是解答这类题目的关键.7.关于物质的转化过程:H2→H2O,CO→CO2,Mg→MgO.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都能通过化合反应实现B.都能通过置换反应实现C.都能通过与单质反应实现D.变化前后都有元素化合价发生改变【考点】氢气的化学性质与燃烧实验;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金属的化学性质;化合价规律和原则;化合反应及其应用;置换反应及其应用.【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根据三者的化学反应式分析即可.它们的化学反应式分别是:H2→H2O的化学反应式是:2H2+O22H2O;CO→CO2的化学反应式是:2CO+O22CO2;Mg→MgO的化学反应式是:2Mg+O22MgO【解答】解:H2→H2O,CO→CO2,Mg→MgO的化学反应式分别是:2H2+O22H2O;2CO+O22CO2;2Mg+O22MgO.A、观察化学反应式可知,都是两种物质生产另一种物质,都是化合反应,故正确;B、观察化学反应式可知,三者都不是一种单质跟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置换反应,故错误;C、观察化学反应式可知,三者都是与氧单质反应实现的,故正确;D、在2H2+O22H2O中,反应前单质氢和氧的化合价都是0,反应后氢元素的化合价是+1价,氧元素的化合价是﹣2价;2CO+O22CO2中氧元素反应前化合价是0,反应后变成﹣2价;2Mg+O22MgO中,反应前单质镁和氧的化合价是0,反应后镁元素变成+2价,氧元素变成﹣2价.也就是说都有化合价的变化,故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化学反应中的相关问题,需要同学们熟悉化学反应式,以及化合反应和置换反应的定义.8.在由CuSO4、H2SO4组成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下列有关该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滤液中含有Cu2+B.反应中一定没有气体产生C.滤出的固体可能是纯净物D.溶液的质量有可能减小【考点】金属的化学性质.【专题】金属与金属材料.【分析】根据金属活动顺序表中铁、铜的金属活动性强弱去作答,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这二种金属的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铁>氢>铜.据此分析解答即可;【解答】解:把过量的铁粉加入到H2SO4和CuSO4的混合溶液中,发生反应为①Fe+CuSO4═FeSO4+Cu;②Fe+H2SO4═FeSO4+H2↑,加入过量铁粉,H2SO4和CuSO4都完全反应.A、加入过量铁粉,H2SO4和CuSO4都完全反应生成FeSO4,因此滤液中只含有FeSO4,故滤液中一定不含Cu2+,故A不正确;B、加入过量铁粉,H2SO4和铁反应会生成氢气,因此反应中一定有气体产生,故B不正确;C、加入过量铁粉,H2SO4和CuSO4都完全反应放出氢气、置换出铜,因此过滤所得固体是Fe和Cu;所以滤出的固体是混合物,故C不正确;D、该过程发生反应为①Fe+CuSO4═FeSO4+Cu;且一个铁原子(56)置换出一个铜原子(64);只发生该反应则溶液质量会减小,②Fe+H2SO4═Fe SO4+H2↑,且一个铁原子(56)置换出一个氢气分子(2);只发生该反应则溶液质量会增大,故溶液的质量有可能减小,故D正确;故选:D.【点评】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氢之前的金属能从酸中置换出氢,活动性强的金属能将活动性弱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9.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所用的试剂和方法不正确的是()A.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一氧化碳可以用点燃的方法B.除去氯化钾中混有的二氧化锰可以用溶解、过滤、蒸发的方法C.除去铜粉中混有的锌粉可以用加入过量的稀盐酸、过滤、洗涤、烘干的方法D.除去生石灰中混有的碳酸钙可以用高温煅烧的方法【考点】物质除杂或净化的探究.【专题】压轴实验题;物质的分离和提纯.【分析】本题属于除杂质题,根据物质的性质选择合适的方法来除去杂质,注意在除杂时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时不能引入新的杂质.【解答】解:A、二氧化碳不能支持燃烧,所以在大量的二氧化碳中一氧化碳是不能燃烧的,所以难以通过此方法除去一氧化碳,故A方法不正确;B、二氧化锰不溶于水,而氯化钾能够溶于水,所以可以通过溶解、过滤和蒸发的方法来将氯化钾中的二氧化锰除去,故B方法正确;C、铜不和盐酸反应但是锌可以和盐酸反应,所以通过用加入过量的稀盐酸、过滤、洗涤、烘干的方法来除去铜粉中的锌粉,故C方法正确;D、高温煅烧可以使碳酸钙分解产生氧化钙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气体逸出,剩余的固体为氧化钙,故D方正确.故选A.【点评】除去混合物中的杂质时,所选择的试剂应只能与杂质反应而不能与主要成分发生反应,并且在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10.使100g20%的KNO3溶液变为10%的溶液,可以采用的方法是()A.加入80g水B.加入100g5%的KNO3溶液C.降温,析出10gKNO3D.加水使溶液的质量为200g【考点】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专题】溶液的组成及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分析】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溶液变稀可以使用加水稀释的方法,加水稀释溶质的质量不变,也可以加入质量分数比10%小的溶液的方法,据此解答即可.【解答】解:采用加水稀释的方法,设加入水的质量为x,则有:100g×20%=(100g+x)×10%,解得x=100g,设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溶液的质量为y,则有:100g×20%+5%y=(100g+y)×10%,解得y=200gA、加入水的质量是100g,不是80g,故A错误;B、加入200g5%的KNO3溶液,不是100g,故B错误;C、降温,析出晶体,则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增大,不会减小,故C错误;D、加入100g水,溶液变为200g,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根据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结合溶质质量分数公式进行.11.向100g水中不断加入固体A或改变温度,得到相应的溶液①~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资料:A的溶解度温度/℃20 30 40 50 60溶解度/g 37.2 41.4 45.8 50.4 55.2A.②中A的质量分数最大 B.③⑤中A的质量分数相等C.②④⑤的溶液为饱和溶液D.①③④⑤中没有固体存在【考点】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专题】摄取典型信息、以新衬新解题;压轴实验题;图表分析,寻找有效数据;有关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分析】溶解度为一定温度下,100g水溶解溶质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溶质的质量;结合A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根据溶液变化流程中的条件,判断物质的溶解及所得溶液的状态或组成;由资料中物质A的溶解度可知,物质A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解答】解:A、根据A物质在30℃的溶解度为41.4g、60℃的溶解度为55.2g,可判断41.4g物质A在25℃时不能完全溶解而在60℃时可以全部溶解且为不饱和溶液,则溶液②的溶质质量分数小于溶液③的溶质质量分数.故A不正确;B、溶液③为60℃时100g水溶解41.1gA物质所形成的溶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100%≈29.3%;溶液⑤为50℃时100g水溶解50.4gA的饱和溶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100%≈33.5%;故B不正确;C、综合A、B项分析可知:溶液②⑤为饱和溶液;60℃A的溶解度为55.2g,溶液④为60℃时100g 水溶解50.4gA,可判断此时溶液为不饱和溶液;故C不正确;D、根据20℃A的溶解度为37.2g可判断,25℃时37.2gA溶解在100g水中形成不饱和溶液,没有固体存在;综合A、B、C项分析,溶液③④均为不饱和溶液,没有固体存在;而溶液⑤恰好饱和,没有固体存在.故D正确;故选D.【点评】利用物质的溶解度判断溶液的状态时,要明确溶解度是在该温度下100g水所能溶解溶质的最大质量.12.向一定量某固体中逐滴加入某溶液至过量,X轴表示加入溶液的质量.下列选项中Y轴表示的含义与所给图象变化趋势一致的是()选项固体溶液Y轴含义A 二氧化锰过氧化氢溶液水的质量B 铁粉和铜粉硫酸铜溶液所得溶液中硫酸铜的质量C 石灰石(杂质不参加反应)稀盐酸固体中杂质的质量分数D 铁和铜的混合物稀硫酸氢气的体积A.A B.B C.C D.D【考点】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金属的化学性质;酸的化学性质.【专题】元素化合物知识型.【分析】可以根据具体的反应,结合图象完成本题.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能生成水和氧气,不断加入过氧化氢,水的质量会不断增加,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导致硫酸铜的质量会减小,石灰石中含有碳酸钙和杂质,碳酸钙被消耗减少,则杂质的含量会不断增加,当碳酸钙全部参加反应时,杂质的含量不再改变.【解答】解:A、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能生成水和氧气,加入过氧化氢过量,水的质量会不断增加,不会出现不变的情况,故A错误;B、向铁粉和铜粉的混合物中加入硫酸铜溶液,开始时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不会出现硫酸铜溶液质量增加的情况,故B错误;C、向石灰石中加入稀盐酸,会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随着反应的进行,碳酸钙不断被消耗,混合物的质量不断减少,而杂质的质量不变,则杂质的质量分数不断增加,当碳酸钙全部参加反应时,杂质的含量不再改变,故C正确;D、向铁和铜的混合物中加入稀硫酸,会产生氢气,但是开始时并没有氢气,故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常见物质间的反应,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知道图象表示的意义,结合物质之间的反应再进行推测.二、填空题13.用化学用语填空:(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Al ;(2)铁锈主要成分Fe2O3;(3)导电性最好的金属Ag ;(4)亚铁离子Fe2+.【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本题考查化学用语的意义及书写,解题关键是分清化学用语所表达的对象是分子、原子、离子还是化合价,才能在化学符号前或其它位置加上适当的计量数来完整地表达其意义,并能根据物质化学式的书写规则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才能熟练准确的解答此类题目.【解答】解:(1)地壳含量较多的元素(前四种)按含量从高到低的排序为:氧、硅、铝、铁,其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元素,其元素符号为:Al;(2)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氧化铁的化学式是Fe2O3;(3)导电性最好的金属是银,其符号为:Ag;(4)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故亚铁离子可表示为:Fe2+;故答案为:(1)Al;(2)Fe2O3;(3)Ag;(4)Fe2+;【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设计既包含对化学符号意义的了解,又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写,考查全面,注重基础,题目难度较易.14.置换反应是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之一.(1)金属与金属的化合物溶液之间的置换反应,一般是活动性较强的金属可把活动性较弱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如铜和硝酸银溶液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Cu+2AgNO3═Cu(NO3)2+2Ag .(2)非金属单质也具有类似金属与金属的化合物溶液之间的置换反应规律,即活动性较强的非金属可把活动性较弱的非金属从其金属的化合物溶液中置换出来,如在溶液中可发生下列反应:C12+2NaBr=2NaCl+Br2;I2+Na2S=2NaI+S↓;Br2+2KI=2KBr+I2由此可判断:①S、C12、I2、Br2活动性由强到弱顺序是Cl2>Br2>I2>S .。

2015-2016学年度上期九年级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2015-2016学年度上期九年级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九年级 化学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2分。

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酒精挥发 B.石蜡融化 C.粮食酿酒 D.水凝成冰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产生白色火焰、放出热量B.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C.蜡烛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耀眼的白光、放出热量、产生大量的白烟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产生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3.空气的组成成分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是()A.O2 B.N2 C.CO2 D.稀有气体4.下列反应中既为化合反应又为氧化反应的是A.水氢气+氧气 B.镁+氧气氧化镁C.水+二氧化碳——→碳酸 D.酒精+氧气水+二氧化碳5.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有关该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A.二氧化锰是反应物B.与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装置相同C.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D.可用带火星的木炭检验氧气6.对下列实验指定容器中的水,其解释没有体现水的主要作用的是()A BC D实验装置硫在氧气中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排水法收集氢气解释集气瓶中的水:吸收放出的热量量筒中的水:通过水体积的变化得出O2体积集气瓶中的水:冷却溅落融熔物,防止集气瓶炸裂集气瓶中的水:水先将集气瓶内的空气排净,后便于观察H2何时收集满7.某集气瓶里盛有空气,欲除去其中的氧气而得到较纯净的氮气时,最好采用的物质是()A.蜡烛 B.木炭 C.红磷 D.硫粉8.从人体呼出的气体可以使①带火星的木条复燃②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③燃着的木条燃烧更旺A.①③ B.② C.①② D.③9.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部分操作如图1所示,其中正确的是( )10.小张同学用50mL量筒量取一定量液体,读数时量筒放平在桌面上且面对刻度线,当视线俯视凹液面的最低处时读数为40.5mL,其实际液体量出的的体积数应该是()A.小于40.5mL B.大于40.5mL C.等于40.5mL D.无法确定11.下列关于石蜡物理性质描述错误的是()A.熔点很高 B.不溶于水 C.硬度不大 D.不能导电12.实验室制取氧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装置①可用于高锰酸钾制取氧气B.装置②可用于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C.装置③可用于收集氧气D.装置④可用于收集氧气13、一下物质不作为空气污染物计入《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基本监测的是A.CO2B.SO2C.COD.PM10、PM2.514.下列表示的气体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6分):15、2008年9月,“三鹿奶粉”事件引起了世人关注,一些不法分子向婴幼儿奶粉中添加了大量三聚氰胺以增加含氮量。

新人教版2015-2016上九年级第一次月考(化学)

新人教版2015-2016上九年级第一次月考(化学)

新人教版2015-2016上九年级第一次月考(化学)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三、实验探究与计算(文字表达式2分,其余每空1分,共30分)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5DBCBC 6—10 BDBDC 11—15 CCADA 16—20 ACBDB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21、Cl; Mg;铝;He;氟22、(1)A、质子;B、电子;C、分子;D、离子;E、单质、F、化合物 2)①15;②氩;③3;④原子核外具有相同电子层23、④;②④;①②③⑤⑥⑦;①③;⑦;①③⑤24、A:氧气 B:硫 C:二氧化硫 D:二氧化碳25、(1)胶头被腐蚀(2)标签被腐蚀(3)损坏试管(4)污染原瓶内的药品(5)易引起火灾三、实验探究与计算(文字表达式2分,其余每空1分,共30分)26、(1)将包装袋中的气体用针管抽出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或紫色石蕊溶液中)(2)澄清石灰石水中变浑浊(或紫色石蕊溶液变红)(3)安全,无毒。

化学性质稳定(或不与食品反应)(或廉价;易获得)(其它合理答案也可)27、(1)红磷+氧气五氧化二磷充分耗尽瓶中空气中的氧气,(2)五分之一;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或不溶于水)(3)不能;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使瓶内外没有压强差28、(1)试管酒精灯水槽集气瓶(2)导管口有气泡产生(3)防止药品堵塞导管;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防止产生的气体从漏斗中逸出;防止水倒流引起试管炸裂;正放(4)氧气的密度大于空气(5)少量的水或铺一层细沙;高温生成物炸裂瓶底;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产生大量热;铁+氧气四氧化三铁;实验前铁丝没有打磨表面的铁锈或油漆(或铁丝没有绕成螺旋状,或铁丝的下端没有系一根火柴,或氧气的浓度不足,合理即可)。

初中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月考试题(第1-3单元)(含解析)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全册化学试题

初中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月考试题(第1-3单元)(含解析)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全册化学试题

2015-2016学年某某省某某州利川市谋道初中九年级(上)月考化学试卷(1-3单元)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我们生活在千变万化的物质世界里.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爆竹爆炸 B.木炭燃烧C.钢水浇铸D.葡萄酿酒2.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空气中体积分数约占21%的是( )A.二氧化碳 B.氮气 C.氧气 D.稀有气体3.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实验,下列化学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A.液体的倾倒B.液体的量取C.点燃酒精灯D.滴加液体4.如图装置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实验时红磷一定要过量B.该实验证明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C.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火焰熄灭后立刻打开弹簧夹D.通过该实验还可以了解氮气的一些性质5.生活中的下列现象,用分子的相关知识解释,不正确的是( )A.水受热变成水蒸气,水分子分裂变成了原子B.经过食堂附近,闻到饭菜香味,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C.50mL水和50mL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小于100mL,说明分子间有间隙D.燃烧的木条伸入集满氧气的集气瓶中燃烧更旺,伸入集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熄灭,说明分子不同化学性质不同6.决定元素种类的因素是( )A.质子数和中子数B.原子核内的质子数C.原子核内的中子数和核外电子数D.原子核外的最外层电子数和电子层数7.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粒子是( )A.水分子B.氧元素和氢元素C.氧原子和氢原子D.氢分子和氧分子8.第29届奥运会于去年8月在成功举办.本届奥运会倡导了“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的理念.下列做法符合“绿色奥运”理念的是( )A.垃圾采用露天焚烧处理 B.禁止使用合成材料C.日常用品使用绿颜色的 D.采用太阳能路灯照明9.下列结构示意图中,属于阴离子的是( )A. B.C. D.10.下列化学反应中既不是化合反应也不是分解反应的是( )A.铁+氧气四氧化三铁B.二氧化碳+碳一氧化碳C.氧化汞汞+氧气D.乙炔+氧气二氧化碳+水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6分)11.现有①空气②四氧化三铁③铁粉④二氧化碳⑤液态氧⑥水,六种物质,其中属于混合物的是__________,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是__________.12.写出下列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并指出基本反应类型:(1)铁丝在氧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2)加热高锰酸钾固体制取氧气:__________;__________(3)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__________.13.如图是某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已知该粒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2个电子形成稳定结构.Y=__________,X=__________.14.构成物质的粒子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水是由__________构成的,铁是由__________构成的,氯化钠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构成的.15.浓氨水可以使酚酞试液变成红色,浓氨水具有挥发性.往如图试管口的棉花滴10滴浓氨水,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此现象说明分子具有__________的性质.三、简答题(14分)16.元素周期表是我们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它的内容十分丰富.下面是元素周期表部分内容,请回答下列问题:1 H 2He3 Li4 Be 5B 6 C 7 N 8O 9 F 10Ne 11 Na 12 Mg 13Al 14 Si 15 P 16S 17 Cl 18Ar(1)从表中可查出氧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____.(2)6~11号元素中属于金属元素的有__________(填元素符号).17.在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中:(1)表示中性原子的有__________;(2)表示具有稳定结构的有__________;(3)表示阴离子的有__________;表示阳离子的有__________.18.我国著名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X青莲教授主持测定了铟、铱、锑、铕、铈、铒、锗、锌、镝等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新值,其中他测定核电荷数为63的铕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新值为152,则该元素的原子中质子数为__________,中子数为__________,核外电子数为__________.19.用分子原子的角度回答下列问题.(1)墙内开花墙外可闻到花香.(2)6000L氧气在加压的情况下可装入容积为40L的钢瓶中.(3)试回答化学变化的微观过程.20.分析1﹣18号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回答问题.(1)同一周期的共同点是__________.(2)同一主族的共同点是__________.四、实验与探究题(本题共10分)21.实验室开放日,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了如图实验装置进行气体制取和性质的探究,请回答有关问题:(1)请写出图中标有字母的仪器名称:a__________;b__________.(2)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时,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填写装置的字母代号,下同),请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其中二氧化锰起__________作用.(3)如果用装置E收集气体结束后应先__________,再__________.(4)实验室用高锰酸钾为原料制取氧气选用的装置是__________,指出装置中的一点不足__________,这样会导致的后果是__________.2015-2016学年某某省某某州利川市谋道初中九年级(上)月考化学试卷(1-3单元)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我们生活在千变万化的物质世界里.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爆竹爆炸B.木炭燃烧C.钢水浇铸D.葡萄酿酒【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有无新物质生成,据此抓住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区别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爆竹爆炸的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B、木炭燃烧的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C、钢水浇铸的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D、葡萄酿酒的过程中有新物质酒精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这里的新物质是指和变化前的物质是不同种的物质,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2.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空气中体积分数约占21%的是( )A.二氧化碳 B.氮气 C.氧气 D.稀有气体【考点】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专题】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分析】本题考查空气的体积分数,只要熟记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即可轻松解答.【解答】解:根据空气的组成及含量可知空气成分氧气氮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水蒸气和杂质体积分数21% 78% 0.94% 0.03% 0.03%特点相对固定可变成分故选C.【点评】本题很简单,需要学生能够记住即可,同时还要了解空气成分的多样性3.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实验,下列化学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A.液体的倾倒B.液体的量取C.点燃酒精灯D.滴加液体【考点】液体药品的取用;测量容器-量筒;加热器皿-酒精灯.【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根据实验室中取用药品及实验注意事项来完成解答即可,其中倾倒液体时通常将标签朝向手心,瓶塞倒放;用量筒读取液体时视线要与量筒内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点燃酒精灯通常用火柴引燃;滴加液体时要将胶头滴管垂直悬空,不能伸到试管中.【解答】解:A、倾倒液体时通常将标签朝向手心,瓶塞倒放,故A操作正确;B、用量筒读取液体时视线要与量筒内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故B操作正确;C、点燃酒精灯通常用火柴引燃,故C操作正确;D、滴加液体时要将胶头滴管垂直悬空,不能伸到试管中,故D操作错误.故选D.【点评】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是做好化学实验的基础,学生要在平时的练习中多操作,掌握操作要领,使操作规X.4.如图装置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实验时红磷一定要过量B.该实验证明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C.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火焰熄灭后立刻打开弹簧夹D.通过该实验还可以了解氮气的一些性质【考点】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探究.【分析】保证本实验成功的关键是:装置气密性要好;红磷要足量;要冷却到室温再读数.本实验的结论是: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五分之一.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是:发黄光,放出热量,冒出大量的白烟.通过该实验还可以了解氮气既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氮气难溶于水等.【解答】解:A、红磷要足量,故选项正确;B、本实验的结论是: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五分之一,故选项正确;C、冒出大量的白烟,不是白雾,应使装置冷却后再打开弹簧夹并观察水面变化情况,故选项错误;D、通过该实验还可以了解氮气既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氮气难溶于水等.故选项正确;故选C.【点评】本考点考查的是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探究实验,根据实验操作图,回忆实验中现象,由实验中的注意事项,对实验结果进行评价,从而理解该实验的探究目的.对实验结果进行评价,是近几年中考的重点之一,要好好把握.5.生活中的下列现象,用分子的相关知识解释,不正确的是( )A.水受热变成水蒸气,水分子分裂变成了原子B.经过食堂附近,闻到饭菜香味,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C.50mL水和50mL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小于100mL,说明分子间有间隙D.燃烧的木条伸入集满氧气的集气瓶中燃烧更旺,伸入集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熄灭,说明分子不同化学性质不同【考点】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物质是由微粒构成的,构成物质的微粒具有如下特征:①体积和质量都很小,②微粒之间存在间隔,③微粒是在不断运动的.运用这些特征我们可以解释日常生活中的某些现象.【解答】解:A、水受热变成水蒸气,是由于温度升高,水分子之间的间隔增大,故A不正确;B、经过食堂附近能闻到饭菜香味是因为分子运动到了我的鼻子中,故B正确;C、由于构成酒精和水分子之间存在间隔,所以混合后的体积将小于总体积,故C正确;D、由于氧气是由氧分子构成的,而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即构成他们的分子种类不同,其化学性质也不相同,所以D也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运用微粒的基本特征解释日常生活现象.6.决定元素种类的因素是( )A.质子数和中子数B.原子核内的质子数C.原子核内的中子数和核外电子数D.原子核外的最外层电子数和电子层数【考点】元素的概念.【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根据元素的概念进行分析解答本题.【解答】解: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不同种元素之间的本质区别是质子数不同,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元素的概念,并根据概念进行分析解题,学以致用.7.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粒子是( )A.水分子B.氧元素和氢元素C.氧原子和氢原子D.氢分子和氧分子【考点】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解答】解: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因而能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就是水分子.故选A【点评】此题考查分子定义的理解应用.进一步要求学生准确记忆理解概念、理论、定律等.8.第29届奥运会于去年8月在成功举办.本届奥运会倡导了“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的理念.下列做法符合“绿色奥运”理念的是( )A.垃圾采用露天焚烧处理 B.禁止使用合成材料C.日常用品使用绿颜色的 D.采用太阳能路灯照明【考点】绿色化学.【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A、根据垃圾采用露天焚烧的产物来回答;B、根据现在使用的材料回答;C、根据绿色食品的定义来回答;D、根据太阳能特点来考虑本题.【解答】解:A、垃圾采用露天焚烧可能产生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污染空气的有害气体,故A错误;B、现在人们使用的物质大多数是合成材料,禁止使用合成材料是绝对不可能的,故B错误;C、绿色食品是指无毒、无公害的食品,并不是绿颜色的,日常用品使用绿颜色的与倡导的理念没有任何关系,故C错误;D、太阳能属于清洁能源没有任何污染,采用太阳能路灯照明是符合该理念的,故D正确.故选D.【点评】知道垃圾焚烧的坏处,了解我们现在所使用的各种物质的材料,熟悉新能源有哪些.9.下列结构示意图中,属于阴离子的是( )A. B.C. D.【考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专题】微观粒子模拟图型.【分析】我们可以利用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的大小关系来确定,所给微粒是原子还是阳离子或阴离子.【解答】解:质子数小于核外电子数的,因电子数大于质子数,所以微粒带负电.其中B质子数小于电子数是阳离子.CD质子数等于电子数表示原子.A中质子数小于电子数,表示阴离子.故选:A.【点评】非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大于4个,所以在发生化学变化时,易得电子,带负电,形成阴离子.10.下列化学反应中既不是化合反应也不是分解反应的是( )A.铁+氧气四氧化三铁B.二氧化碳+碳一氧化碳C.氧化汞汞+氧气D.乙炔+氧气二氧化碳+水【考点】反应类型的判定.【专题】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和能量变化.【分析】本题考查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化合是多变一,分解是一变多.【解答】解:A、该反应是多变一,属于化合反应,故A错误.B、该反应是多变一,属于化合反应,故B错误.C、该反应是一变多,属于分解反应,故C错误.D、是单质和化合物反应生成单质和化合物,既不是化合反应也不是分解反应,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较简单,注意从物质的类别和多少来判断化学反应的类型,重点是掌握化合反应与分解反应的变化特征.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6分)11.现有①空气②四氧化三铁③铁粉④二氧化碳⑤液态氧⑥水,六种物质,其中属于混合物的是①,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是④.【考点】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专题】物质的分类.【分析】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解答】解:空气中含有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物质,属于混合物;四氧化三铁、铁粉、二氧化碳、液态氧、水等物质都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都属于纯净物;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故填:①;④.【点评】混合物中至少含有两种物质,根据组成物质的种类就可以判断该物质属于混合物,还是属于纯净物.12.写出下列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并指出基本反应类型:(1)铁丝在氧气中燃烧:铁+氧气四氧化三铁;化合反应(2)加热高锰酸钾固体制取氧气: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分解反应(3)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过氧化氢水+氧气;分解反应.【考点】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反应类型的判定.【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首先根据反应原理找出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根据文字表达式的书写方法、步骤进行书写;再根据反应特征确定反应类型.【解答】解:(1)铁丝在氧气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铁+氧气四氧化三铁,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故填:铁+氧气四氧化三铁;化合反应;(2)由题意反应物为高锰酸钾,反应后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反应条件为加热,故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点,故属于分解反应.故答案为: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分解反应.(3)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过氧化氢水+氧气;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征,属于分解反应.故答案为:过氧化氢水+氧气;分解反应.【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根据反应原理书写文字表达式、判定反应类型的能力,掌握文字表达式的书写方法即可正确解答本题.13.如图是某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已知该粒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2个电子形成稳定结构.Y=6,X=16.【考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在原子中核内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易得2个电子,说明其最外层电子数为8,据此解答.【解答】解:该粒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2个电子形成稳定结构,说明其原子中最外层电子数为6,故其原子中的电子总数为16,故核内的质子数为16,故填:6,16.【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原子结构示意图及其意义的理解,明确粒子中核内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之间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14.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分子、原子、离子.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铁是由铁原子构成的,氯化钠是由钠离子、氯离子构成的.【考点】物质的构成和含量分析.【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根据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金属、大多数固态非金属单质等由原子构成,有些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如水、氢气等,有些物质是由离子构成的,如氯化钠,进行分析解答即可.【解答】解: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有分子、原子和离子.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铁属于金属单质,是由铁原子直接构成的;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故答案为:分子、原子和离子;水分子;铁原子;钠离子、氯离子.【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了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方面的知识,掌握常见物质的粒子构成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5.浓氨水可以使酚酞试液变成红色,浓氨水具有挥发性.往如图试管口的棉花滴10滴浓氨水,可观察到的现象是滤纸条从试管口向试管底部逐渐变红,此现象说明分子具有不断运动的性质.【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分析】首先认真分析题意,明确图片所给图片的实验目的,然后根据实验目的获得正确的结论.【解答】解:由于浓氨水具有挥发性,从浓氨水里挥发出来的氨分子运动到了滴有酚酞试液的滤纸条上,故由近及远变色.故答案为:①滤纸条从试管口向试管底部逐渐变红,②不断运动.【点评】本题以图片命题,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的欲望.三、简答题(14分)16.元素周期表是我们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它的内容十分丰富.下面是元素周期表部分内容,请回答下列问题:1 H 2He3 Li4 Be 5B 6 11 Na 12 Mg 13Al 14(1)从表中可查出氧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6~11号元素中属于金属元素的有Na(填元素符号).【考点】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1)根据图中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2)金属元素名称一般有“钅”字旁,据此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1)由元素周期表部分内容可知,氧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6.00.(2)6~11号元素中属于金属元素的是钠元素,其元素符号为Na.故答案为:(1)16.00;(2)N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灵活运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信息等进行分析解题的能力.17.在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中:(1)表示中性原子的有AC;(2)表示具有稳定结构的有ABD;(3)表示阴离子的有B;表示阳离子的有D.【考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原子;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若粒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8(氦为2个),则属于相对稳定结构;据此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1)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AC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原子.(2)若粒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8(氦为2个),则属于相对稳定结构,A核外只有1个电子层,且最外层电子数为2,属于相对稳定结构;BD最外层电子数为8,属于相对稳定结构.(3)B、质子数=8,核外电子数=10,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D、质子数=13,核外电子数=10,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故答案为:(1)AC;(2)ABD;(3)B;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对粒子结构示意图及其意义的理解,明确粒子中核内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之间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18.我国著名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X青莲教授主持测定了铟、铱、锑、铕、铈、铒、锗、锌、镝等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新值,其中他测定核电荷数为63的铕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新值为152,则该元素的原子中质子数为63,中子数为89,核外电子数为63.【考点】原子的有关数量计算.【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根据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结合题意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由题意,核电荷数为63的铕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新值为152,因为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故其核内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均为63;根据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由题意铕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52,则中子数=152﹣63=89.故答案为:63;89;63.【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并灵活运用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19.用分子原子的角度回答下列问题.(1)墙内开花墙外可闻到花香.(2)6000L氧气在加压的情况下可装入容积为40L的钢瓶中.(3)试回答化学变化的微观过程.【考点】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在化学变化中分子本身发生了变化,结合事实进行分析解答即可.【解答】解:(1)墙内开花墙外可闻到花香,是因为花香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花香.(2)6000L氧气在加压的情况下可装入容积为40L的钢瓶中,是因为分子间有间隔,气体受压后,分子间隔变小,气体的体积减小.氧分子之间有一定的间隔,在加压时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小.(3)在化学变化中,分子被破坏变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故答案为:(1)分子在不断运动(2)分子间有间隔(3)分子被破坏变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及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20.分析1﹣18号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回答问题.(1)同一周期的共同点是同一周期的原子,核外电子层数相同.(2)同一主族的共同点是同一主族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考点】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1)根据元素周期数与电子层数的关系进行分析解答.(2)根据同一主族与最外层电子数的关系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1)由同一周期的各原子结构示意图可以看出,处于同一周期的原子,核外电子层数相同.(2)由同一主族的各原子结构示意图可以看出,同一主族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故答案为;(1)同一周期的原子,核外电子层数相同;(2)同一主族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灵活运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信息、原子结构示意图的含义等进行分析、解题的能力.四、实验与探究题(本题共10分)21.实验室开放日,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了如图实验装置进行气体制取和性质的探究,请回答有关问题:。

理化2015-2016武汉初三元调试卷及答案

理化2015-2016武汉初三元调试卷及答案

2015-2016学年度武汉市部分学校元月调考物理化学综合试卷一、选择题1.下列事例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石蜡熔化B.酒精挥发C.纸张燃烧D.潮湿衣服被晒干2.绿色碘盐、高铁酱油、高钙奶粉中的“碘”“铁”“钙”指的是()A.单质B.元素C.原子D.分子3.以下基本实验操作正确的是()4.导致人体煤气中毒的物质是()A.一氧化碳B.二氧化碳C.甲烷D.二氧化硫5.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中,表示原子的是()6.某气体可能含氢气、一氧化碳、甲烷中的一种或几种。

点燃该气体后,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燥的冷烧杯,烧杯内壁出现水雾。

把烧杯迅速倒转过来,注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石灰水变浑浊。

下列对该气体组成的推断中,不正确的是()A.可能只含有氢气B.可能只含有甲烷C.可能只含有氢气和一氧化碳D.可能三种气体都存在7.某化学兴趣小组用一定质量的KClO3和MnO2固体混合物制取氧气。

下图表示该固体混合物在受热过程中,有关量随时间的变化情况(从开始反应计时)。

则纵坐标可以表示的是()A.剩余固体中MnO2的质量分数B.剩余固体中KClO3的质量分数C.剩余固体中氧元素的质量D.生成O2的质量8.右图所示装置中,①、④为用紫色石蕊溶液润湿的棉球,②、③为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棉球。

如图所示缓慢通人CO2气体,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下列有关现象描述正确,且既能说明CO 2的密度比空气大,又能说明CO2与水反应的是()A.③④变红,①②不变红B.①④变红,②③不变红C.④比③先变红,①②不变红D.④比①先变红,②③不变红9、如图所示是电著显微镜下的一些金原子.下列有关金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A.人们也可以用肉眼和光学显微镜分辨出它们B.金是否处于固态可以从其原子的排列方式上进行推断C.这些金原子是保持静止不动的D.金原子之间有间隙,说明金原子间只有斥力10、关于内能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冬天用热水袋取暖,热水袋的内能逐渐增大B.云中形成的冰粒在下落过程中,不断对外界做功内能减小C.火箭从地面向上发射过程中,火箭外壳和大气摩擦后内能逐渐增大D.子弹击中一块木板后温度升高,子弹的内能增大,木板的内能减小11、某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比较不同物质的比热容.用铁夹将温度传感器及分别盛有水和食用油的两个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温度传感器的探头部分与试管内的水和食用油良好接触,两只温度传感器通过数据采集线与计算机相连接.在计算机上打开与此仪器配套的专用软件,点击“开始记录”,同时打开红外加热器开关,对盛有水和食用油的试管进行加热,在计算机上可以得到相应的实验图线,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两个试管中必须盛有质量相同的水和食用油B.同时打开红外加热器开关的目的是使水和食用油升高相同的温度C.图线b表示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D.食用油的比热容为2.1×l03J/(kg•℃)12、如图是四冲程汽油机的工作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这四个冲程的正确顺序是乙→甲→丁→丙B.靠惯性完成的冲程是甲、乙、丁C.甲冲程中内能转化为机械能D.丁冲程中内能转化为化学能13、如图所示,将气球在头发上摩擦后小女孩的头发会飘起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气球带电,头发不带电B.头发带电,气球不带电C.气球和头发带同种电荷D.气球和头发带异种电荷14、如图是武汉江滩公园中安装的一款太阳能LED路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LED灯泡是由多个发光二极管制成的B.LED灯泡的发光部件是由超导体制成的C.太阳能电池板将太阳能直接转化为化学能储存起来D.太阳能电池板旁的蓄电池是将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储存起来15、如图中,闭合开关后电路中的灯泡没有被短接的是( )16、如图的几种用电器中,正常工作时的电流最接近5A的是( )7、如图是某型号手机电池的铭牌,该手机正常通话时平均电流为100mA ,待机时平均电流为10mA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该手机电池的容量也可以标记为1700mAhB .该手机电池理论上只能维持连续正常通话15hC .该手机电池理论上可让手机待机一周D .电池的电极设计为向里凹陷,可以防止电池与硬币等金属物体接触引起短路18、有的电饭锅在使用时会闻到橡胶的焦糊味,用手摸其电源线发现很热,而其它用电器仍正常工作.发生这二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A .家庭电路电压太高B .电饭锅的电源线太短C .电饭锅的电源线太细D .电饭锅的电源线的线芯是铜导线19、如图所示的电路中,若将滑动变阻器R 2的滑片由中点滑到最右端,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V 1的示数变小,V 2的示数不变B .V 1的示数不变,V 2的示数变大C .V 1的示数与A 的示数的比值不变D .V 2的示数与A 的示数的比值变大20、小灯泡L 和电阻R 上分别标有“6V 4.8W”和“0.6A”字样,:它们的电流随电压变化规律如图所示.:现将小灯泡L 和电阻R 连入电路中,若能确保电路中的元件不烧坏,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L 和R 并联时干路中的电流最大可达到1.4AB .L 和R 并联时电路的总功率最大可达到8.4WC .L 和R 串联时电源电压不超过9VD .L 和及串联时小灯泡的功率最大可达到1.2W二、非选择题21、(3分)冬季你往手上“哈气”时手就会觉得暖和,这主要是因为呼出气体中的__________液化,放出的热量通过__________的方式被手吸收,手的内能增加.你还可以通过跑步来让自己变得暖和,其实跑步时所消耗的能量最终是由食物中的__________能转化而来的.22、(3分)如图是华中地区最大的阳逻火力发电厂.发电厂的总装机容量为600MW,满负荷运行时每天可以提供__________度电.若每发一度电,需要消耗0.5kg标准煤,则发电厂的发电效率是__________.为了提高燃料利用率,请你给发电厂提供一个建议__________.23、(3分)如图所示,在烧瓶内盛少量水,给瓶内打气,当瓶塞跳出时,可以看到瓶内出现了__________,说明水蒸气__________成了可以看到的小水滴.在这个过程中,气体膨胀对外__________,温度__________,内能__________.24、(4分)如图所示,在烧杯中加入盐水,然后将连在电压表上的铜片和锌片插入盐水中,这样就制成了一个盐水电池.观察电压表的接线和指针偏转可知:锌片是盐水电池的__________极,电池的电压为__________V.铜片与电压表之间的导线中,自由电子的运动方向是__________;盐水中,正电荷不断地在铜片聚集,负电荷不断地在锌片聚集,盐水中电流的方向是__________.25、(5分)在“探究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的实验中,某实验小组准备实验时对每一个猜想都用三个实验数据进行对比。

武汉市2015-2016学年部分学校元调化学试题(有答案)

武汉市2015-2016学年部分学校元调化学试题(有答案)

武汉市部分学校联考2015届九年级上学期元月调考化学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只有1个正确选项.每小题3分,共24分)1.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干冰升华B.食物变质C.冰雪融化D.蔬菜榨汁2.从化学的角度分析,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A.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用于食品防腐B.分类回收废弃物,提高资源利用率C.厨房煤气管道漏气时,立即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D.采用燃烧氢气的方式生产水,补充城市饮用水资源的不足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B.原子可以构成分子,也能直接构成物质C.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最小粒子D.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能是混合物4.下列有关物质的组成说法正确的是()A.空气属于化合物B.金刚石和石墨都由碳元素组成,其性质相同C.合金都是由不同种金属混合而成D.硬水中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5.硝酸可发生反应:4HNO34NO2+X+2H2O.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X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B.硝酸应在避光、低温环境下保存C.该反应为分解反应D.X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26.成语“釜底抽薪”包含着灭火的原理.下列灭火方法也依据这个原理的是()①熄灭酒精灯时,用灯帽盖灭;②熄灭燃气灶火焰时,关闭阀门;③用嘴吹灭蜡烛;④森林着火时,将大火蔓延线路前的一片树木砍掉;⑤房屋着火时,用高压水枪灭火;⑥油锅着火时,用锅盖盖灭.A.①和②B.②和③C.②和④D.①和⑤7.纯净物甲是一种可再生绿色能源.在一定条件下,一定质量的甲与48g乙充分反应,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当乙反应完全时,生成44g丙和27g丁.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参加反应的甲物质的质量为23gB.反应生成丙和丁的化学计量数比为2:3C.甲物质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4:1D.甲物质中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8.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欲在常温、常压下,用一定质量的镁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测定镁的相对原子质量.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盛放镁条的隔板有小孔,图中固定装置已略去)进行实验,充分反应后,测得生成氢气的体积为V.已知本实验条件下,氢气的密度为ρ.关于该实验,有如下说法:①连接仪器后,要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②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可观察到乙中稀硫酸进入装置丙中;③当丙中无气泡产生,立即读取量筒戊中水的体积,即为反应生成氢气的体积;④装置中的空气对实验结果无影响;⑤利用该实验原理,还可以测定铜的相对原子质量.其中正确说法的个数有()A.2个B.3个C.4个D.5个二、非选择题9.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化学使我们的生活更美好.(1)武汉市家用燃料主要是天然气,其主要成分的化学式为;(2)生活中硬水软化的常用方法是;(3)为了全民的健康,我国推广使用强化铁酱油,这里的“铁”指的是(填“单质”、“元素”或“原子”);(4)防毒面具的主要成分是活性炭,是因为它具有的性质.10.A、B分别是某微粒的结构示意图.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若A是某阴离子的结构示意图,则x 10(填“大于”、“小于”或“等于”);(2)若B表示某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则y= ;(3)若A中x=13,其微粒符号为;若A和B的微粒能形成稳定的化合物,则其化学式为(用字母表示也可).11.A、B、C、D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且含有同一种元素,B为无色气体,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已略去).(1)若A为黑色固体,则B的化学式为,D的一种用途是;(2)若A为无色气体,且实验时可用相同的装置制取和收集A和B,则实验时用该装置制取气体A的化学方程式是,收集方法是.12.用纯净的木炭粉还原氧化铜粉末时,可能发生如下化学反应:C+2CuO2Cu+CO2↑C+CuO Cu+CO↑某同学设计一个实验,证明氧化铜中含有氧元素,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在实验前通入氮气的目的是;(2)本实验能证明氧化铜中含有氧元素的证据是,写出产生该现象的化学方程式;(3)为了使实验成功,反应物要研细混匀,而且木炭粉与氧化铜的质量比为(填字母)效果较好.选择该质量比的理由是.A.3:20B.1:12(4)你认为本实验设计中的不足之处是.13.为测定某生铁样品中铁的含量,现将5.8g生铁样品置于烧杯中,加入一定质量的稀硫酸.所加稀硫酸与生成气体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1)据报道,每年因锈蚀而损失的钢铁相当于年产量的20%﹣40%,铁制品锈蚀的主要原因是.(2)若该生铁样品中杂质不与稀硫酸反应,计算该样品中铁的含量(精确到0.1%).武汉市部分学校联考2015-201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元月调考化学试卷答案一、选择题1、B.2、D.3、C.4、D.5、A.6、C.7.D.8.B.二、非选择题9.(1)CH4;(2)煮沸;(3)元素(4)吸附性10.(1)小于;(2)7;(3)Al3+;AlCl3(或AB3).11(1)CO2,冶炼金属;(2)2H2O22H2O+O2↑,向上排空气法.12.(1)排除装置中的空气,防止碳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2)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Ca(OH)2+CO2=CaCO3↓+H2O;(3)B,控制木炭粉的质量,促进二氧化碳的生成.(4)没有尾气处理装置.13.解:(1)铁生锈的条件是铁与空气中的氧气和水共同作用的结果;(2)设样品中铁的质量为xFe+H2SO4 =FeSO4 +H2↑56 2x 0.2gx=5.6g该样品中铁的含量为:=96.6%答:该样品中铁的含量为96.6%.。

湖北省武汉市2015届九年级上学期元月调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湖北省武汉市2015届九年级上学期元月调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湖北省武汉市2015届九年级上学期元月调考化学试卷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24分).H2O2溶液中加入MnO22.(3分)(2012•衡阳)一定条件下,在一个密闭器内发生某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24g ×5.(3分)(2012•淮安)阻燃剂氢氧化铝受热分解时吸收热量,同时生成耐高温的氧化铝和6.(3分)如图装置可用于探究一氧化碳的性质.下列对该实验的分析错误的是()7.(3分)如图,相连的两种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化学反应.下列选项中,符合该图要求8.(3分)在氯化铜和氯化亚铁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出二、解答题9.(4分)溴元素的符号为Br,如图1是Br﹣(溴离子)的结构示意图.(1)如图1中x=35.(2)溴属于非金属元素(填“金属”或“非金属”).图2表示的微粒中,与Br化学性质相似的是E(填字母序号)(3)在点燃条件下,M和N反应生成P和Q.反应前后分子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图3.关于该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A.反应后分子个数变少了B.一个M分子由3个原子构成C.生成P和Q的分子个数比为l:lD.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10.(5分)通过化学学习,已经知道了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方法.请结合图回答问题:(1)如果在实验室制取并收集一瓶氢气,同时希望可随时使反应发生或停止,所选发生装置是C(填写装置字母).(2)若用图医用塑料袋排空气法收集H2,则H2导入端为b(填“a”或“b”).(3)已知过氧化钠(Na2O2)是一种淡黄色固体粉末,常温下可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Na2O2+2H2O═4NaOH+O2↑.如果在实验室用过氧化钠和水反应来制取并收集一瓶较纯净的氧气,同时希望控制反应的速率,所选的制取装置是BF.(填写装置字母)11.(6分)如图中A~H都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已知A、B都是黑色固体,D、F为红色固体,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请推断出各物质后解答下列问题:(1)写出物质E的化学式CO;(2)写出上述物质间转化时发生化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CO22CO;(3)转化过程①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2CuO+C2Cu+CO2↑;(4)已知转化过程④在常温下就能进行,该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为置换反应.22CO2CuO+C12.(6分)为了测定某赤铁矿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两种实验方案(假设该赤铁矿中的杂质既不溶于水,也不发生反应).【资料】CuO、Fe2O3等金属氧化物与酸反应,生成金属化合物和水,金属元素化合价反应前后不变,如:CuO+H2SO4═CuSO4+H2O.请写出氧化铁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Fe2O3+3H2SO4=Fe2(SO4)3+3H2O【实验探究】方案Ⅰ取8g赤铁矿粉,加入足量稀硫酸,完全反应后过滤,得到1.6g滤渣.则赤铁矿粉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为80%.方案Ⅱ如图,取8g赤铁矿粉与过量的焦炭粉混合后加强热,充分反应.测得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前后质量增加了1.32g.如果产生的二氧化碳被氢氧化钠溶液完全吸收,根据所学反应3C+2Fe2O34Fe+3CO2↑计算,赤铁矿粉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为40%.【实验分析】方案Ⅰ测出的氧化铁的质量分数明显大于方案Ⅱ的结果,可能的原因是方案Ⅱ中生成的二氧化碳与过量的碳反应生成一氧化碳,不能全部被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写一种即可).【实验反思】方案Ⅱ中点燃酒精喷灯前缓慢通入氮气的作用是将装置内的空气排尽,若省去此操作则会导致测出的氧化铁的质量分数偏大(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则赤铁矿粉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为:34Fe+3CO赤铁矿粉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为:×13.(5分)称取40g磁铁矿样品置于玻璃管中,称得样品和玻璃管的总质量为70g,通入足量CO后加热使样品充分反应(杂质不参与反应),冷却后称得玻璃管和剩余固体的总质量为63.6g.试计算样品中Fe3O4的质量分数.根据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比列式为:=。

2015—2016学年度武汉市部分学校九年级元月调研测试化学试题

2015—2016学年度武汉市部分学校九年级元月调研测试化学试题

2015年—2016学年度9年级元月调考化学试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l C-12 N-14 O-16 Si-28 CI-35.5 K-39 Ca-40一、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只有1个正确选项。

每小题3分,共24分)1. 下列事例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石蜡熔化B. 酒精挥发C.纸张燃烧D.潮湿衣服被晒干2. 绿色碘盐、高铁酱油、高钙奶粉中的“碘”“铁”“钙”指的是A.单质B.元素C.原子D.分子3. 以下基本实验操作正确的是4.导致人体煤气中毒的物质是A. 一氧化碳B. 二氧化碳C. 甲烷D.二氧化硫5.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中,表示原子的是A B C D6.某气体可能含氢气、一氧化碳、甲烷中的一种或几种。

点燃该气体后,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燥的冷烧杯,烧杯内壁出现水雾。

把烧杯迅速倒转过来,注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石灰水变浑浊。

下列对该气体组成的推断中,不正确...的是A.可能只含有氢气B.可能只含有甲烷C.可能只含有氢气和一氧化碳D.可能三种气体都存在7.某化学兴趣小组用一定质量的3KClO和2MnO固体混合物制取氧气。

下图表示该固体混合物在受热过程中,有关量随时间的变化情况(从开始反应时计时)。

纵坐标表示的是A.剩余固体中2MnO的质量分数B.剩余固体中3KClO的质量分数C.剩余固体中氧元素的质量D.生成2O的质量8.右图所示装置中,①、④为用紫色石蕊溶液润湿的棉球,②、③为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棉球。

如图所示缓慢通入2CO 气体,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下列有关现象描述正确,且既能说明2CO 密度比空气大,又能说明2CO 与水反应的是A .③④变红,①②不变红B .①④变红,②③不变红C .④比③先变红,①②不变红D .④比①先变红,②③不变红二、非选择题 28.(4分)水是一种重要的资源,人类离不开水。

在很长一段时期内,人类不了解水到底是由什么组成的。

直到18世纪末,人类才最终认识了水的组成。

湖北省武汉市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月考试题(含解析) 新人

湖北省武汉市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月考试题(含解析) 新人

2015-2016学年湖北省武汉市九年级(上)月考化学试卷一、我会选择(8分)1.下列物质中不属于合金的是()A.生铁 B.钢C.24K黄金D.黄铜2.下列物质中,能直接用金属与盐酸反应制得的是()A.FeCl3B.MgCl2C.CuCl2D.AgCl3.下列实验中溶液的pH随加入试剂体积而变化的关系与图相符的是()①稀硫酸中不断滴入NaOH溶液②NaOH溶液中不断滴入稀盐酸③Na2CO3溶液中不断滴入稀盐酸④NaOH溶液中不断滴入蒸馏水.A.②B.②③ C.②③④D.②④4.蒸馒头、炸油条时常用到一种白色物质,它既能中和发酵过程产生的酸,又能引起发泡作用,这种白色物质是()A.NaOH B.NaHCO3C.Ca(OH)2D.NaCl5.在一定条件下,与NaOH溶液、BaCl2溶液、Zn三种物质均能发生反应的是()A.硝酸铜B.稀盐酸C.稀硫酸D.二氧化碳6.已知氢氧化锂(LiOH)可溶于水,其化学性质与氢氧化钠相似.下列对氢氧化锂的化学性质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能与二氧化碳反应 B.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C.能与稀硫酸反应D.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7.下列实际应用中,利用中和反应原理的是()①用生石灰作食品干燥剂;②用熟石灰和硫酸铜配制波尔多液;③施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④用氢氧化钠溶液处理泄漏的浓硫酸.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8.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括号内是杂质),所用试剂及方法均正确的是()A.铜粉(碳粉)﹣﹣在空气中灼烧B.氯化亚铁溶液(氯化铜)﹣﹣加过量的铁粉、过滤C.氢氧化钠(碳酸钠)﹣﹣加适量的稀盐酸、蒸发D.二氧化碳(一氧化碳)﹣﹣通过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干燥二、我会填空(18分)9.从氢、碳、氧、钙四种元素中选择适当的元素组成下列物质,写出它们的化学式:(1)酸;(2)碱;(3)盐.10.将生锈的铁钉投入到稀盐酸中,刚开始观察到的现象是,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过一段时间后,铁钉可能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11.某同学在探究学习活动中,测出了家中某些物质的pH:物质醋肥皂水食盐水牙膏pH 3 10 7 9(1)上述物质中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的是.(2)马蜂的蜂毒是酸性的,若你被马蜂蜇了,可用上述物质中的涂抹在皮肤上.12.熟石灰的化学式是,可用由与水反应得到,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用熟石灰制成的石灰浆粉刷墙壁,过几天就变得白而坚硬,其变化过程的化学方程式是.13.如图所示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试回答下列问题:(1)℃a、c时两物质的溶解度相同.(2)当温度在30℃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3)使接近饱和的c物质变成饱和的方法是(4)a、b、c三种饱和溶液均从40℃降温到20℃,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关系是.14.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的物质为杂质),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aCl(Na2SO4)NaOH(Na2CO3).三、我会实验(8分)15.鉴别物质时通常先用物理方法,后用化学方法.现需鉴别三包失去标签的白色固体粉末,它们可能是CaCO3、Na2CO3和Na2SO4,请按下表完成实验设计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和结论步骤一:(物理方法)步骤二:(化学方法)16.某校兴趣小组对一种工业废水溶液按下列步骤进行实验(假设能发生的反应均恰好完).废水溶液的物质是(用化学式表示,下同),生成白色沉淀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是.有色溶液是生成蓝色沉淀的化学方程式.四、我会计算(6分)H-1C-12O-16Na-23Cl-35.517.某家里蒸馒头用的纯碱中含有少量的氯化钠,某实验小组要测定该纯碱中碳酸钠的含量.现将该纯碱样品8g,加入136.7g某盐酸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同时产生了2.2g气体.试计算:(1)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2)反应后所得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2015-2016学年湖北省武汉市九年级(上)月考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我会选择(8分)1.下列物质中不属于合金的是()A.生铁 B.钢C.24K黄金D.黄铜【考点】合金与合金的性质.【专题】金属与金属材料.【分析】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合金是指在一种金属中加热熔合其他金属或非金属形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据此解答即可.【解答】解:A、生铁是铁的合金,故A不符合题意;B、钢是铁的合金,故B不符合题意;C、24K黄金是纯金,不是合金,故C符合题意;D、黄铜是铜的合金,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常见合金的判断,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合金的类别进行.2.下列物质中,能直接用金属与盐酸反应制得的是()A.FeCl3B.MgCl2C.CuCl2D.AgCl【考点】金属的化学性质.【专题】金属与金属材料.【分析】利用金属活动性顺序回答,排在氢前面的金属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氢气,氢后面的金属不与酸反应,铁和酸反应生成亚铁盐,不能生成正三价的铁盐.【解答】解:由金属活动性顺序可知:A、铁排在氢的前面,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盐,不能生成氯化铁,故A错误;B、镁排在氢前面,能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故B正确;C、铜排在氢的后面,铜不与酸反应,故CuCl2不能用金属和盐酸直接反应制得,故C错误;D、银排在氢的后面,银不与酸反应,故AgCl不能用金属和盐酸直接反应制得,故D错误;故选:B.【点评】金属与酸反应生成氢气,这里的酸一般是用盐酸和稀硫酸,不能用浓硫酸和硝酸,因为它们有强氧化性,与金属反应不生成氢气.3.下列实验中溶液的pH随加入试剂体积而变化的关系与图相符的是()①稀硫酸中不断滴入NaOH溶液②NaOH溶液中不断滴入稀盐酸③Na2CO3溶液中不断滴入稀盐酸④NaOH溶液中不断滴入蒸馏水.A.②B.②③ C.②③④D.②④【考点】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酸的化学性质;中和反应及其应用;酸碱溶液的稀释.【专题】常见的酸酸的通性.【分析】由图中可知,开始时溶液的pH大于7,显碱性,随着溶液的加入溶液的pH越来越小,直至小于7,加入的溶液应该是显酸性的物质.【解答】解:根据溶液pH的变化情况可知,应该是向显碱性的溶液中不断地加入显酸性的溶液.①稀硫酸中不断滴入NaOH溶液是向显酸性的溶液中加入显碱性的溶液,故不正确.②NaOH溶液中不断滴入稀盐酸是向显碱性的溶液中不断地加入显酸性的溶液.故正确.③Na2CO3溶液中不断滴入稀盐酸是向显碱性的溶液中不断地加入显酸性的溶液.故正确.④NaOH溶液中不断滴入蒸馏水是向显碱性的溶液中不断地加入显中性的物质,故不正确.故选B.【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充分理解图中提供的信息方面的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对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4.蒸馒头、炸油条时常用到一种白色物质,它既能中和发酵过程产生的酸,又能引起发泡作用,这种白色物质是()A.NaOH B.NaHCO3C.Ca(OH)2D.NaCl【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中和发酵过程产生的酸,又能引起发泡作用,说明该物质与酸反应时生成了气体.【解答】解:A、氢氧化钠具有极强的腐蚀性,不能用于食品工业,故A错误;B、碳酸氢钠可以与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符合题意,故B正确;C、氢氧化钙具有腐蚀性,不能用于食品工业,故C错误;D、氯化钠与酸不反应,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常见物质的用途,完成此题,可以依据物质的性质进行.5.在一定条件下,与NaOH溶液、BaCl2溶液、Zn三种物质均能发生反应的是()A.硝酸铜B.稀盐酸C.稀硫酸D.二氧化碳【考点】碱的化学性质;金属的化学性质;盐的化学性质.【专题】元素与化合物;金属与金属材料;常见的碱碱的通性;常见的盐化学肥料.【分析】根据题意,符合题意的物质与NaOH溶液、BaCl2溶液、Zn三种物质均能发生反应,据此结合碱、盐、金属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硝酸铜与NaOH溶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硝酸钠,与氯化钡溶液交换成分没有沉淀、气体或水生成,不能发生反应,故选项错误.B、稀盐酸与NaOH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与BaCl2溶液不反应,故选项错误.C、稀硫酸与NaOH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与BaCl2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和盐酸,与锌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符合要求,故选项正确.D、二氧化碳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与BaCl2溶液不反应,故选项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练掌握碱、盐、金属的化学性质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6.已知氢氧化锂(LiOH)可溶于水,其化学性质与氢氧化钠相似.下列对氢氧化锂的化学性质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能与二氧化碳反应 B.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C.能与稀硫酸反应D.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专题】课本知识同类信息;压轴实验题;常见的碱碱的通性.【分析】因为氢氧化锂(LiOH)可溶于水,其化学性质与氢氧化钠相似,所以氢氧化锂(LiOH)能与二氧化碳反应、能与稀硫酸反应、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解答】解:氢氧化锂和氢氧化钠化学性质相似,能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盐和水;其溶液呈碱性,使酚酞变红,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能和酸发生中和反应,故选D【点评】熟记碱的化学性质,碱溶液能使指示剂变色,能和酸性氧化物反应,能和酸反应,能和盐溶液反应.7.下列实际应用中,利用中和反应原理的是()①用生石灰作食品干燥剂;②用熟石灰和硫酸铜配制波尔多液;③施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④用氢氧化钠溶液处理泄漏的浓硫酸.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考点】中和反应及其应用.【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中和反应是酸与碱之间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可以依据定义完成此题.【解答】解:生石灰吸水是金属氧化物与水的反应,不属于中和反应,排除有①的选项,故AC不对,熟石灰属于碱,硫酸铜属于盐,所发生的反应不属于中和反应,排除有②的选项,故D不对,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的是中和反应的定义,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定义进行,另外这种多项单选题,可以采用排除法快速得出答案.8.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括号内是杂质),所用试剂及方法均正确的是()A.铜粉(碳粉)﹣﹣在空气中灼烧B.氯化亚铁溶液(氯化铜)﹣﹣加过量的铁粉、过滤C.氢氧化钠(碳酸钠)﹣﹣加适量的稀盐酸、蒸发D.二氧化碳(一氧化碳)﹣﹣通过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干燥【考点】物质除杂或净化的探究;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盐的化学性质;碳的化学性质.【专题】物质的分离、除杂、提纯与共存问题.【分析】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解答】解:A、碳粉、铜粉分别在空气中灼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氧化铜,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B、过量的铁粉能与氯化铜溶液反应生成氯化亚铁溶液和铜,再过滤除去不溶物,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C、氢氧化钠和碳酸钠均能与稀盐酸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D、CO2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CO不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反而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故选:B.【点评】物质的分离与除杂是中考的重点,也是难点,解决除杂问题时,抓住除杂质的必需条件(加入的试剂只与杂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是正确解题的关键.二、我会填空(18分)9.从氢、碳、氧、钙四种元素中选择适当的元素组成下列物质,写出它们的化学式:(1)酸H2CO3或CH3COOH ;(2)碱Ca(OH)2;(3)盐CaCO3.【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用所给元素书写物质的化学式时,首先要确定物质的化学名称,然后按照书写化学式的方法、步骤正确的写出物质的化学式.【解答】解:(1)根据酸指电离时产生的阳离子全部都是氢离子的化合物;由氢、碳、氧、钙中的元素组成的酸为:H2CO3或CH3COOH,故答案为:H2CO3或CH3COOH;(2)碱指电离时产生的阴离子全部都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由氢、碳、氧、钙中的元素组成的碱为:Ca(OH)2,故答案为:Ca(OH)2;(3)盐指电离时生成金属阳离子(或NH4)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由氢、碳、氧、钙中的元素组成的盐为:CaCO3,故答案为:CaCO3.【点评】化学式的书写一定要规范准确,特别是字母的大小写,数字的位置,各元素的原子个数比等.10.将生锈的铁钉投入到稀盐酸中,刚开始观察到的现象是铁锈消失,溶液变黄,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6HCl+Fe2O3═2FeCl3+3H2O ;过一段时间后,铁钉可能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HCl+Fe═FeCl2+H2↑.【考点】酸的化学性质;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常见的酸酸的通性.【分析】生锈的铁钉表面有铁锈,故放入盐酸中后,首先铁锈与盐酸反应,所以开始并没有气泡冒出.当铁锈除去后,铁与盐酸反应有气泡冒出.【解答】解:生锈的铁钉放入稀盐酸中,先是表面的铁锈三氧化二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与水,此时溶液呈黄色.当铁锈完全反应后铁与稀盐酸接触发生反应,生成氯化亚铁与氢气其方程式为:6HCl+Fe2O3═2FeCl3+3H2O;2HCl+Fe═FeCl2+H2↑故答案为:铁锈消失,溶液变黄;6HCl+Fe2O3═2FeCl3+3H2O;2HCl+Fe═FeCl2+H2↑.【点评】此题是金属氧化物及金属与酸的反应,属酸的化学性质习题,对培养学生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有一定的帮助.11.某同学在探究学习活动中,测出了家中某些物质的pH:物质醋肥皂水食盐水牙膏pH 3 10 7 9(1)上述物质中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的是醋.(2)马蜂的蜂毒是酸性的,若你被马蜂蜇了,可用上述物质中的肥皂水、牙膏涂抹在皮肤上.【考点】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酸碱指示剂及其性质.【专题】常见的酸酸的通性.【分析】根据酸性物质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酸性物质和碱性物质混合,能发生酸碱中和反应.酸碱中和反应的实质是: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进行解答.【解答】解:(1)石蕊试液在酸性溶液中为红色,酸性溶液的pH小于7,醋的pH小于7,显酸性,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故填:醋;(2)因为毒刺显酸性,所以应该涂抹碱性物质,碱性溶液的pH大于7,肥皂水和牙膏的pH 大于7,显碱性涂抹在皮肤上可减轻疼痛,理由是肥皂水、牙膏都能中和马蜂的蜂毒中的酸性物质,故填:肥皂水、牙膏.【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溶液与酸碱指示剂相互作用的情况以及酸碱中和反应的相关内容.12.熟石灰的化学式是Ca(OH)2,可用生石灰由与水反应得到,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aO+H2O═Ca(OH)2.用熟石灰制成的石灰浆粉刷墙壁,过几天就变得白而坚硬,其变化过程的化学方程式是Ca(OH)2+CO2═CaCO3↓+H2O .【考点】碱的化学性质;生石灰的性质与用途;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常见的碱碱的通性.【分析】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熟石灰是氢氧化钙的俗称,可以由生石灰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生成的氢氧化钙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而变得坚硬.【解答】解:熟石灰的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钙,化学式为Ca(OH)2;可以由生石灰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生成的氢氧化钙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所以本题答案为:Ca(OH)2,生石灰,CaO+H2O═Ca(OH)2,Ca(OH)2+CO2═CaCO3↓+H2O.【点评】本题考查了氧化钙、氢氧化钙以及碳酸钙之间的相互转化,完成此题,可以依据物质的性质进行,要求同学们在平时的学习中加强基础知识的储备,以便灵活应用.13.如图所示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试回答下列问题:(1)20 ℃a、c时两物质的溶解度相同.(2)当温度在30℃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b>c ;(3)使接近饱和的c物质变成饱和的方法是蒸发溶剂或者增加溶质的方法(4)a、b、c三种饱和溶液均从40℃降温到20℃,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关系是b>a>c .【考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的方法;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①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②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③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通过降温结晶还是蒸发结晶的方法达到提纯物质的目的.【解答】解:(1)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温度为20℃时,a与c物质的溶解度相等;(2)根据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不难看出,当温度在30℃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b>c;(3)由于C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溶解度变大,因此若使它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以采取蒸发溶剂或者增加溶质的方法或者升高温度的方式均可完成;(4)因为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100%,所以在40℃时,a、b、c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a>b>c,降温到20℃时,a和b仍然是饱和溶液,因为b的溶解度大于a的溶解度,所以b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a的溶质质量分数;因为20℃时a的溶解度大于40℃时c的溶解度,所以20℃时a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c的溶质质量分数,因此将40℃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各100g降温到20℃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b>a>c.答案:(1)20;(2)a=b>c;(3)蒸发溶剂或者增加溶质的方法;(4)b>a>c.【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所表示的意义,及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来解决相关的问题,从而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14.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的物质为杂质),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aCl(Na2SO4)BaCl2+Na2SO4═BaSO4↓+2NaCl NaOH(Na2CO3)Ca(OH)2+Na2CO3=CaCO3↓+2NaOH.【考点】物质除杂或净化的探究;盐的化学性质;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物质的分离和提纯;物质的分离、除杂、提纯与共存问题.【分析】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解答】解:要除去NaCl溶液中的Na2SO4,实质就是除去硫酸根离子,可利用Na2SO4溶液与氯化钡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淀和氯化钠溶液,然后过滤即可,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BaCl2+Na2SO4═BaSO4↓+2NaC l.要除去NaOH溶液中的Na2CO3,实质就是除去碳酸根离子,可利用碳酸钠溶液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溶液,然后过滤即可,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Na2CO3=CaCO3↓+2NaOH.故答案为:BaCl2+Na2SO4═BaSO4↓+2NaCl;Ca(OH)2+Na2CO3=CaCO3↓+2NaOH.【点评】物质的分离与除杂是中考的重点,也是难点,解决除杂问题时,抓住除杂质的必需条件(加入的试剂只与杂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是正确解题的关键.三、我会实验(8分)15.鉴别物质时通常先用物理方法,后用化学方法.现需鉴别三包失去标签的白色固体粉末,它们可能是CaCO3、Na2CO3和Na2SO4,请按下表完成实验设计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和结论步骤一:(物理方法)分别取样,加入足量的水,振荡,不溶解的是碳酸钙步骤二:(化学方法)分别向所得的溶液中滴加盐酸有气泡产生的是碳酸钠,无明显现象的是硫酸钠.【考点】酸、碱、盐的鉴别;缺失标签的药品成分的探究.【专题】压轴实验题;物质的鉴别题.【分析】根据碳酸钙难溶于水,碳酸钠和硫酸钠中的阴离子不同,碳酸根离子与氢离子接触会生成气体进行分析.【解答】解:碳酸钙难溶于水,加水溶解后,可以首先将碳酸钙鉴别出来,碳酸钠遇到盐酸会产生二氧化碳气体,而硫酸钠不会与盐酸生成气体,故答案为: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和结论步骤一:(物理方法)分别取样,加入足量的水,振荡,不溶解的是碳酸钙步骤二:(化学方法)分别向所得的溶液中滴加盐酸有气泡产生的是碳酸钠,无明显现象的是硫酸钠【点评】在解物质的鉴别题时,首先要知道需要鉴别的物质的性质,然后根据性质的不同选择适当的试剂出现不同的现象进行鉴别.16.某校兴趣小组对一种工业废水溶液按下列步骤进行实验(假设能发生的反应均恰好完).废水溶液的物质是CuCl2(用化学式表示,下同),生成白色沉淀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是CuCl2+2AgNO3=2AgCl↓+Cu(NO3)2.有色溶液是Cu(NO3)2生成蓝色沉淀的化学方程式Cu(NO3)2+2NaOH=Cu(OH)2↓+2NaNO3.【考点】物质的鉴别、推断;碱的化学性质;盐的化学性质;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常见物质的推断题;物质的检验、鉴别与推断.【分析】根据复分解反应:AB+CD═AD+CB不难推断,加入硝酸银溶液后有白色沉淀氯化银生成,说明原废水中一定含有Cl﹣,而在有色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有蓝色沉淀Cu(OH)2和硝酸钠生成,说明有色溶液中一定含有铜离子,因此废水溶液中一定还有铜离子,所以废水中的溶质一定是CuCl2.据此完的成相关的问题.【解答】解:依据复分解反应:AB+CD═AD+CB可知,加入硝酸银溶液后有白色沉淀氯化银生成,说明原废水中一定含有Cl﹣,而在有色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有蓝色沉淀Cu(OH)2和无色生成,说明有色溶液中一定含有铜离子,因此废水溶液中一定还有铜离子,所以当废水中仅含有一种溶质时,该溶质一定是CuCl2,反应①是氯化铜和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铜,化学方程式为:CuCl2+2AgNO3=2AgCl↓+Cu(NO3)2;生成的有色溶液是硝酸铜;硝酸铜和氢氧化钠反应产生氢氧化铜沉淀有的和硝酸钠,反应的方程式为:Cu(NO3)+2NaOH=Cu(OH)2↓+2NaNO3;2故答案为:CuCl2,CuCl2+2AgNO3=2AgC l↓+Cu(NO3)2;Cu(NO3)2;Cu(NO3)2+2NaOH=Cu(OH)↓+2NaNO3.2【点评】本题考查了常见物质推断题,在解此类题时,首先根据题中的现象推出一定存在的离子,然后结合题中的限制条件推出各种要求的组合物质.四、我会计算(6分)H-1C-12O-16Na-23Cl-35.517.某家里蒸馒头用的纯碱中含有少量的氯化钠,某实验小组要测定该纯碱中碳酸钠的含量.现将该纯碱样品8g,加入136.7g某盐酸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同时产生了2.2g气体.试计算:(1)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2)反应后所得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考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酸碱盐的应用.【专题】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压轴实验题;溶质质量分数与化学方程式相结合的计算.【分析】根据气体的质量代入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来计算碳酸钠的质量,然后计算样品中的纯度,根据生成的氯化钠的质量和样品中氯化钠的质量计算反应后溶质的总质量,利用质量守恒计算反应后溶液的质量,最后计算溶质的质量分数.【解答】解:(1)设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为x,与盐酸反应生成的氯化钠为y,则Na2CO3+2HCl═2NaCl+CO2↑+H2O106 117 44x y 2.2g,解得x=5.3g,y=5.85g答: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为5.3g(2)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为:5.85g+(8g﹣5.3g)=8.55g,溶液的质量为:8g+136.7g﹣2.2g=142.5g则反应后所得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100%=6%,答:反应后所得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6%.。

湖北省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

湖北省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

湖北省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1分,共12分。

每小题的4 (共12题;共12分)1. (1分) (2016九上·新宁期中) 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 . 纸张燃烧B . 石蜡熔化C . 酒精挥发D . 蔗糖溶解2. (1分) (2017九下·东莞开学考) 2015年11月2日上午,由肇庆市文明办、市总工会、团市委、市妇联共同主办的“创文明城市,建美丽肇庆”绿色出行体验活动启动仪式在七星岩东门广场隆重举行.启动仪式上,团市委书记宣读了《绿色出行倡议书》,下列不符合《绿色出行倡议书》倡议的是()A . 选用公交车、自行车作为出行的交通工具B . 尽量使用环保购物袋C . 外出用餐尽量使用一次性筷子D . 家长尽量骑自行车或步行接送孩子3. (1分) (2018八上·右玉月考) 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A . 将铁钉放入试管中B . 将二氧化锰粉末放入试管中C . 向试管中倾倒少量稀盐酸D . 过滤4. (1分) (2019九上·信丰月考) 下列物质目前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是()A . 一氧化碳B . 二氧化硫C . 二氧化碳D . PM10、PM2.55. (1分)(2020·武侯模拟) 下列对相关实验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A . 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B . 细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C . 铜丝插入硝酸银溶液中,析出银白色固体D . 氯化铁溶液中滴加烧碱溶液,产生红褐色沉淀6. (1分) (2018九上·卢龙期末) 生活中见到的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 . 大理石B . 自来水C . 蒸馏水D . 空气7. (1分) (2020八上·新泰期末) 下列观点正确的是()A . 水蒸气遇冷能凝结成水,说明水分子之间是能够化合的B . 氧气支持铁丝燃烧时表现的是氧气的化学性质C . 白炽灯泡的钨丝通电时发光放热,说明发生了化学变化D . 无论是混合、分离,还是化合、分解,都是物质发生物理变化的过程8. (1分) (2018九上·甘井子期中) 下列变化不属于缓慢氧化反应的是()A . 金属的锈蚀B . 食物腐烂C . 呼吸作用D . 红磷燃烧9. (1分)(2016·重庆B) 用下列方法鉴别物质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A . AB . BC . CD . D10. (1分) (2019九上·从化期末) 下列二氧化碳的用途中,错误的是()A . 供给呼吸B . 用作气体肥料C . 用于灭火D . 生产碳酸饮料11. (1分)李一丁同学设计的下列实验方案中,合理且能获得成功的是A . 用木炭代替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B . 将混有少量CO的CO2气体点燃,以除去COC . 将混有O2的CO通过灼热的CuO,以除去O2D . 根据H2、CO、CH4三种气体燃烧产物不同将它们区分开来12. (1分)(2017·莒县模拟) 如图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 . 稀释浓硫酸B . 倾倒液体C . 称量固体D . 过滤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5小题,共28分。

湖北省武汉市九年级化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含解析)

湖北省武汉市九年级化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含解析)

2016-2017学年湖北省武汉市九年级(上)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一、选择题1.家庭厨房中常发生下列变化,其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食物腐败 B.水沸腾C.天然气燃烧D.菜刀生锈2.空气中含量较多且性质活泼的气体是()A.氧气 B.氮气 C.二氧化碳 D.水蒸气3.如图各装置成功完成相应实验的是()A.装置①:制氧气的发生装置B.装置②:由a进气收集O2C.装置③:制氧气的发生装置D.装置④: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时用带火星的木条验满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氧气应用于焊接或切割金属,体现了氧气的可燃性B.鱼、虾能在水中生存是由于氧气易溶于水C.硫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发出明亮的蓝色紫色火焰,生成二氧化硫D.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以及加热氯酸钾与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反应结束后,反应容器中的剩余物都为混合物5.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中,不需要使用的一组仪器是()A.大试管、集气瓶B.烧杯、玻璃棒C.酒精灯、铁架台D.导气管、单孔塞6.下列收集装置,可以用来收集氧气的是()A.①③⑥B.①③④⑤ C.①②③⑥ D.①②③④7.分类是化学学习和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分类正确的是()A.空气污染物:二氧化硫、一氧化碳、PM2.5…B.纯净物:人呼出的气体,澄清石灰水、冰水…C.可在酒精灯上加热的仪器:试管、烧杯、集气瓶…D.物理性质包括:溶解性、挥发性、可燃性…8.如图,锥形瓶内空气体积为230mL,注射器中水的体积为50mL,已知白磷的着火点40℃,该装置气密性良好.某实验小组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测量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并取得成功.在下列说法中:①实验中装入药品后,应先夹紧弹簧夹,再将锥形瓶底部放入热水中.②实验中气球的变化是先鼓后瘪.③打开弹簧夹后,注射器中的水会自动喷射出来,当注射器中的水还剩约4mL时停止下流.④白磷燃烧熄灭后,应及时打开止水夹.⑤本实验能得到的结论是: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⑥细沙的作用是防止白磷燃烧放出大量的热,使锥形瓶地步炸裂.正确的说法的个数是()A.3个B.4个C.5个D.6个二、非选择题9.写出下列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并标明反应类型.铁的氧气中燃烧:、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10.空气日报是通过新闻媒体向社会发布的环境信息.如表是某地空气质量日报:2016年5月1日2016年5月11日二氧化硫63 二级二氧化硫33 一级一氧化碳59 二级一氧化碳55 二级一氧化氮61 二级一氧化氮33 一级可吸入颗粒物68 二级可吸入颗粒物32 一级请你根据表中的数据分析:①造成该地空气污染的主要物质是和有害气体,其中有害气体是.②表中没有列出二氧化碳的量,说明二氧化碳(填“是”或“不是”)污染性气体.③根据气象部分记载,5月10日夜晚下了一场中雨,空气中变化比较大的污染物是.④表中,一氧化碳的含量变化不大,据此可推测一氧化碳有怎样的性质?.11.阅读下段文字,回答下列问题过氧化钠是钠在氧气或空气中燃烧的产物之一,纯净的过氧化钠为白色粉末状,但燃烧法制备的过氧化钠其中含有10%的超氧化钠而显淡黄色.过氧化钠可与水反应,也可以与二氧化碳反应成碳酸钠与氧气,利用比性质,可将它用在矿山、坑道、潜水或宇宙飞船等缺氧的场合,将人们呼出的二氧化碳(符号CO2)转换成氧气(符号O2),以供呼吸之用.过氧化钠还可以用于消毒、杀菌和漂泊等,在工业上常用作漂白剂、杀毒剂、消毒剂等.(1)写出关于过氧化钠的物理性质(任写一条).(2)如图所示,过氧化钠应该放入密封保存,密封保存的原因是(3)写出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的文字表达式.(4)在缺氧场合用此方法代替实验室常见的制氧方法供氧,有很多优点,说出其中一点.12.某兴趣小组根据实验室提供的仪器和药品进行了氧气的制备实验.如图所示的装置制取氧气.①写出仪器A、B的名称 A:.B:.②应选取的试剂是MnO2和,MnO2固体在该反应中起作用.收集氧气时,应等到试管口出现的气泡时,再开始收集.③实验室用此法制取氧气相比另外两种方法的优点是:(答出一种即可)④实验前,先用止水阀夹住橡胶管,再向仪器 A 中加入水,使漏斗内水面高于锥形瓶内的水面,停止加水后,若观察到,说明该装置气密性良好.13.已知空气中含最多的两种气体分别是氮气和氧气,木炭在空气中可以燃烧.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来制取氧气,并进行木炭在氮气和氧气中燃烧的探究.该装置气密性良好.请按下了实验步骤完成探究活动,要求实验过程中不得拆、装仪器.步骤操作Ⅰ打开活塞a,缓缓通入氮气一段时间后关闭aⅡ点燃酒精灯,观察现象Ⅲ盖灭酒精灯,待仪器恢复到常温Ⅳ…Ⅴ点燃酒精灯,观察现象……(1)步骤Ⅱ中,木炭不燃烧的原因是.(2)步骤Ⅲ中,装置B的作用是.(3)步骤Ⅳ的操作是,观察现象.(4)步骤Ⅴ产生的现象是木炭燃烧发出白光并放出热量、.(5)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2016-2017学年湖北省武汉市九年级(上)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1.家庭厨房中常发生下列变化,其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食物腐败 B.水沸腾C.天然气燃烧D.菜刀生锈【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根据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考虑:有新物质生成的是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是物理变化.【解答】解:A、食物腐败后就不能再食用,说明有新的物质生成了,属于化学变化,故A错误;B、水沸腾是水由液态变成气态,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B正确;C、天然气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属于化学变化,故C错误;D、菜刀生锈生成了含有氧化铁的一种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D错误.故选B.【点评】通过回答本题知道了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2.空气中含量较多且性质活泼的气体是()A.氧气 B.氮气 C.二氧化碳 D.水蒸气【考点】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氧气的化学性质.【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氧气、氢气的性质与用途.【分析】根据空气中各成分及体积分数和它们的性质来回答本题,严格按照题目中所给的信息:“含量较多且性质活泼”.【解答】解:空气是一种天然资源,混合均匀,相对稳定,空气的主要成分和组成(按体积比):空气成分氮气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其他气体和杂质体积分数78% 21% 0.94% 0.03% 0.03%氮气在空气中含量最多而不是较多,氧气在空气中含量较多且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如在点燃条件下可跟氢气、硫、磷、碳、铁及甲烷等单质和化合物发生化学反应,同时放出热量.氧气具有氧化性,是一种常见的氧化剂.氧气具有助燃性,能支持燃烧.各种物质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现象比较如下表:物质空气中氧气中磷产生大量白烟火光明亮,产生大量白烟反应方程式 4P+5O22P2O5硫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并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发出蓝紫色火焰,放出热量,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反应方程式 S+O2SO2木炭持续红热、无烟无焰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生成白色固体反应方程式 C+O2CO2铝箔很难燃烧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热量、生成白色固体反应方程式 4Al+3O22Al2O3铁丝不燃烧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热量、生成黑色固体反应方程式 3Fe+2O2Fe3O4故选:A.【点评】熟记空气中各成分及体积分数,知道空气中的主要气体,哪种气体最多,哪种气体最少.还要记住它们的化学性质.3.如图各装置成功完成相应实验的是()A.装置①:制氧气的发生装置B.装置②:由a进气收集O2C.装置③:制氧气的发生装置D.装置④: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时用带火星的木条验满【考点】常用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与选取方法.【专题】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分析】A、实验室制取氧气可用加热氯酸钾的方法,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分析回答;B、据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回答;C、实验室可用双氧水制取氧气,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及装置特点分析回答;D、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将带火星的木条放于集气瓶口,观察是否复燃.【解答】解:A、实验室制取氧气可用加热氯酸钾的方法,可用此装置制取,酒精灯的使用、试管的放置铁夹夹的部位均正确;B、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故应从长导管进气,图示操作错误;C、实验室用双氧水制取氧气,属于固液常温型,可用此装置,但长颈漏斗下端应伸入液面以下,防止生成的氧气从长颈漏斗逸出,图示操作错误;D、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将带火星的木条放于集气瓶口,导管不拿出集气瓶,观察是否复燃进行判断,图示操作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氧气的制取装置、验满等知识,以及仪器的使用注意事项,掌握相关知识即可正确解答.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氧气应用于焊接或切割金属,体现了氧气的可燃性B.鱼、虾能在水中生存是由于氧气易溶于水C.硫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发出明亮的蓝色紫色火焰,生成二氧化硫D.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以及加热氯酸钾与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反应结束后,反应容器中的剩余物都为混合物【考点】氧气的用途;氧气的物理性质;氧气的化学性质;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专题】氧气、氢气的性质与用途.【分析】A、根据氧气的性质和用途考虑;B、根据鱼、虾能在水中生存是由于水中溶有氧气考虑;C、根据硫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考虑;D、根据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原理结合混合物的概念考虑.【解答】解:A、氧气具有助燃性,不具有可燃性,故A错;B、氧气能供给呼吸,鱼、虾能在水中生存是由于水中溶有氧气,不能说明氧气易溶于水,故B正确;C、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是实验结论,不是现象,故C错;D、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后的剩余物中至少含有锰酸钾和二氧化锰.加热氯酸钾与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后的剩余物中至少含有氯化钾和二氧化锰,因此都为混合物,故D对.故选:D.【点评】通过回答本题知道了氧气的性质,洗涤剂洗油污的原理,铝的防腐原理.5.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中,不需要使用的一组仪器是()A.大试管、集气瓶B.烧杯、玻璃棒C.酒精灯、铁架台D.导气管、单孔塞【考点】氧气的制取装置;常用仪器的名称和选用.【专题】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分析】根据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反应装置与收集装置、常用仪器的名称和选用解答.加热固体来制取气体,用到的仪器有:铁架台、酒精灯、试管、集气瓶、水槽等等.【解答】解:实验室中用高锰酸钾来制取氧气,发生装置为:大试管、铁架台、铁夹、酒精灯、带导管的单孔塞,收集装置为集气瓶,水槽等装置和仪器.而在实验中用不到烧杯和玻璃棒,故选项B给的仪器用不到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常用仪器的名称和选用及氧气的制取与收集.注意,在选择气体的收集方式时,一定要熟悉该种气体的性质,比如是否溶于水,密度(与空气相比较)的大小等.6.下列收集装置,可以用来收集氧气的是()A.①③⑥B.①③④⑤ C.①②③⑥ D.①②③④【考点】氧气的收集方法.【专题】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分析】根据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可选择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根据氧气不易溶于水,可选择排水法收集.【解答】解: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可选择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不易溶于水,可选择排水法收集.①②是排水法;故可以;③④是向上排空气法,故可以;⑤⑥是向下排空气法,故不可以.故选:D.【点评】气体的收集方法是由该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所决定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不易溶于水,可选择排水法收集.7.分类是化学学习和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分类正确的是()A.空气污染物:二氧化硫、一氧化碳、PM2.5…B.纯净物:人呼出的气体,澄清石灰水、冰水…C.可在酒精灯上加热的仪器:试管、烧杯、集气瓶…D.物理性质包括:溶解性、挥发性、可燃性…【考点】空气的污染及其危害;用于加热的仪器;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物质的分类;空气与水.【分析】A、根据空气污染的途径主要有两个:有害气体和粉尘进行解答;B、根据人呼出的气体,澄清石灰水都是由多种物质组成属于混合物,而冰水属于纯净物进行解答;C、根据集气瓶不能加热进行解答;D、根据可燃性属于化学性质进行解答.【解答】解:A、二氧化硫、一氧化碳、PM2.5都属于空气污染物,故A正确;B、人呼出的气体,澄清石灰水都是由多种物质组成属于混合物,而冰水属于纯净物,故B错误;C、集气瓶不能加热,试管可以直接加热,而烧杯需要垫石棉网加热,故C错误;D、可燃性属于化学性质,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是空气的污染及其危害、纯净物与混合物的鉴别、常见仪器的名称和用途等,考查的知识点比较多,综合性比较强,要加强记忆,理解掌握.8.如图,锥形瓶内空气体积为230mL,注射器中水的体积为50mL,已知白磷的着火点40℃,该装置气密性良好.某实验小组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测量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并取得成功.在下列说法中:①实验中装入药品后,应先夹紧弹簧夹,再将锥形瓶底部放入热水中.②实验中气球的变化是先鼓后瘪.③打开弹簧夹后,注射器中的水会自动喷射出来,当注射器中的水还剩约4mL时停止下流.④白磷燃烧熄灭后,应及时打开止水夹.⑤本实验能得到的结论是: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⑥细沙的作用是防止白磷燃烧放出大量的热,使锥形瓶地步炸裂.正确的说法的个数是()A.3个B.4个C.5个D.6个【考点】空气组成的测定.【专题】空气与水.【分析】根据燃烧的条件、白磷的性质及燃烧的现象,瓶内压强的变化分析气球的变化,瓶内压强的变化及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等知识进行分析.【解答】解:①实验中装入药品后,应先夹紧弹簧夹,再将锥形瓶底部放入热水中,为了减小误差,故正确;②实验中,白磷燃烧时放出大量的热,使瓶内压强增大,由于白磷燃烧消耗了氧气,又冷却到室温,瓶内压强减小,所以气球的变化是先鼓后瘪,故正确;③由于白磷燃烧消耗了氧气,瓶内压强减小.所以注射器中的水自动喷出来,又由于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占空气的五分之一,所以打开弹簧夹后,注射器中的水会自动喷射出来,当注射器中的水还剩约4mL 时停止下流,故正确;④白磷燃烧熄灭后,冷却到室温,再打开止水夹,故错误;⑤本实验能得到的结论是: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故正确;⑥细沙的作用是防止白磷燃烧放出大量的热,使锥形瓶底部炸裂,故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实验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原理及实验的现象,解此类问题时关键是分析清楚实验原理.二、非选择题9.写出下列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并标明反应类型.铁的氧气中燃烧:铁+氧气四氧化三铁、化合反应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氯酸钾氯化钾+氧气、分解反应.【考点】书写文字表达式;反应类型的判定.【专题】元素与化合物;化学反应的分类思想;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首先根据反应原理找出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根据文字表达式的书写方法、步骤(将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名称分别写在式子的左、右两边,并在式子的左、右两边之间标出一个指向生成物的箭头;当反应物或生成物有多种时,中间用“+”连接起来)进行书写;再根据反应特征确定反应类型.【解答】解: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铁+氧气四氧化三铁;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氯酸钾氯化钾+氧气;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征,属于分解反应.故答案为:铁+氧气四氧化三铁;化合反应;氯酸钾氯化钾+氧气;分解反应.【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根据反应原理书写文字表达式、判定反应类型的能力,掌握文字表达式的书写方法即可正确解答本题.10.空气日报是通过新闻媒体向社会发布的环境信息.如表是某地空气质量日报:2016年5月1日2016年5月11日二氧化硫63 二级二氧化硫33 一级一氧化碳59 二级一氧化碳55 二级一氧化氮61 二级一氧化氮33 一级可吸入颗粒物68 二级可吸入颗粒物32 一级请你根据表中的数据分析:①造成该地空气污染的主要物质是可吸入颗粒物和有害气体,其中有害气体是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一氧化氮.②表中没有列出二氧化碳的量,说明二氧化碳不是(填“是”或“不是”)污染性气体.③根据气象部分记载,5月10日夜晚下了一场中雨,空气中变化比较大的污染物是二氧化硫、一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④表中,一氧化碳的含量变化不大,据此可推测一氧化碳有怎样的性质?一氧化碳难溶于水.【考点】空气的污染及其危害.【专题】空气与水.【分析】①由图可知造成该地空气污染的主要物质是可吸入颗粒物和有害气体;②二氧化碳是空气的成分之一,不属于污染性气体;③二氧化硫和一氧化氮溶于水;④一氧化碳难溶于水.【解答】解:①由图可知造成该地空气污染的主要物质是可吸入颗粒物和有害气体,其中有害气体是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一氧化氮;②二氧化碳是空气的成分之一,不属于污染性气体;③由图可知,根据气象部分记载,5月10夜晚下了一场中雨,空气中变化比较大的气体污染物是二氧化硫、一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④表中,一氧化碳的含量变化不大,据此可推测一氧化碳难溶于水.故答案为:①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一氧化氮;②不是;③二氧化硫、一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④一氧化碳难溶于水.【点评】本题以列表的形式展示了城市的空气质量,并依次为依据考查空气污染.提醒学生关注我们的生活.11.阅读下段文字,回答下列问题过氧化钠是钠在氧气或空气中燃烧的产物之一,纯净的过氧化钠为白色粉末状,但燃烧法制备的过氧化钠其中含有10%的超氧化钠而显淡黄色.过氧化钠可与水反应,也可以与二氧化碳反应成碳酸钠与氧气,利用比性质,可将它用在矿山、坑道、潜水或宇宙飞船等缺氧的场合,将人们呼出的二氧化碳(符号CO2)转换成氧气(符号O2),以供呼吸之用.过氧化钠还可以用于消毒、杀菌和漂泊等,在工业上常用作漂白剂、杀毒剂、消毒剂等.(1)写出关于过氧化钠的物理性质白色粉末状固体(任写一条).(2)如图所示,过氧化钠应该放入广口瓶密封保存,密封保存的原因是过氧化钠既能与水反应,又能与二氧化碳反应(3)写出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的文字表达式2Na2O2+2CO2═2Na2CO3+O2.(4)在缺氧场合用此方法代替实验室常见的制氧方法供氧,有很多优点,说出其中一点操作简单.【考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书写文字表达式.【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1)物理性质是指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2)根据固体的存放方法考虑;(3)根据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考虑;(4)根据操作简单,节省能源方面考虑.【解答】解:(1)白色粉末状固体属于物质的颜色、状态属于物理性质;(2)过氧化钠属于固体应放在广口瓶中,过氧化钠既能与水反应,又能与二氧化碳反应,所以应密封保存;(3)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用奇偶法配平即可,所以方程式是:2Na2O2+2CO2═2Na2CO3+O2;(4)用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制取氧气,反应不需要加热,节省能源,操作简单.故答案为:(1)白色粉末状固体;(2)广口瓶;过氧化钠既能与水反应,又能与二氧化碳反应;(3)2Na2O2+2CO2═2Na2CO3+O2 ;(4)操作简单(或节省能源).【点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是一对与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有密切关系的概念,联系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来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则掌握起来并不困难,知道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12.某兴趣小组根据实验室提供的仪器和药品进行了氧气的制备实验.如图所示的装置制取氧气.①写出仪器A、B的名称 A:长颈漏斗.B:生成.②应选取的试剂是MnO2和H2O2,MnO2固体在该反应中起催化作用.收集氧气时,应等到试管口出现均匀连续的气泡时,再开始收集.③实验室用此法制取氧气相比另外两种方法的优点是:不需要加热,操作简单(答出一种即可)④实验前,先用止水阀夹住橡胶管,再向仪器 A 中加入水,使漏斗内水面高于锥形瓶内的水面,停止加水后,若观察到漏斗中的液面差保持不变,说明该装置气密性良好.【考点】氧气的制取装置;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氧气的收集方法;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专题】化学学习中的实验思想;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分析】①根据实验室常用仪器的名称解答;②根据用双氧水制氧气就不需要加热解答;③从氧气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从操作是否简单、是否节约药品、是否造成污染、生成物是否方便使用等角度进行分析;④实验前,先用止水阀夹住橡胶管,再向仪器A中加入水,然后将导管放入水槽中,观察导管口是否有连续的气泡出现的目的是: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解答】解:①根据是实验室常用仪器可知:A是长颈漏斗,B是水槽;②如果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就不需要加热,其中二氧化锰起催化作用;收集氧气时,应等到试管口出现均匀连续的气泡时,再开始收集;③用二氧化锰做催化剂分解过氧化氢的方法与另外两种方法相比,其优点是:不用加热、操作简单、节约能源、无污染等;④实验前,先用止水阀夹住橡胶管,再向仪器 A 中加入水,观察到漏斗中的液面差保持不变,说明该装置气密性良好.故答案为:①长颈漏斗;水槽;②H2O2;催化;均匀连续;③不需要加热,操作简单;④漏斗中的液面差保持不变.【点评】本题考查了氧气的制取原理及性质,熟练掌握制取氧气的三种方法、特点及铁丝燃烧的特点是解题的关键.13.已知空气中含最多的两种气体分别是氮气和氧气,木炭在空气中可以燃烧.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来制取氧气,并进行木炭在氮气和氧气中燃烧的探究.该装置气密性良好.请按下了实验步骤完成探究活动,要求实验过程中不得拆、装仪器.步骤操作Ⅰ打开活塞a,缓缓通入氮气一段时间后关闭aⅡ点燃酒精灯,观察现象Ⅲ盖灭酒精灯,待仪器恢复到常温。

2015-2016学年湖北省武汉市九年级(上)期末化学模拟试卷(一)元月调考

2015-2016学年湖北省武汉市九年级(上)期末化学模拟试卷(一)元月调考

2015-2016学年湖北省武汉市九年级(上)期末化学模拟试卷(一)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3分*8=24分)1.(3分)(2014秋•武汉期末)下列变化中,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食物腐败 B.铁生锈C.石蜡熔化 D.酒精燃烧2.(3分)(2014秋•武汉期末)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B.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最小粒子C.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D.氧化物中一定含有氧元素3.(3分)(2014•福州)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部分操作如图所示,其中正确的是()A.装药品B.制备 C.收集D.验满4.(3分)(2014•内江)铁遇稀硝酸可产生一种有毒气体X,其反应为Fe+4HNO3═Fe(NO3)3+X↑+2H2O,则X的化学式为()A.N2B.N2O C.NO D.NO25.(3分)(2014•北京校级自主招生)某气体由氢气、一氧化碳、甲烷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点燃该气体后,在火焰上方罩一干冷烧杯,烧杯内壁出现水雾.把烧杯迅速倒转过来,注入少量澄清石灰水并振荡,石灰水变浑浊.下列对该气体组成的推断不正确的是()A.可能只含有氢气B.可能只含有甲烷C.可能只含有氢气和一氧化碳 D.可能三种气体都存在6.(3分)(2014秋•武汉期末)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X、Y、Z、W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物质X Y Z W反应前的质量(g) 40 4 3.6 4.8反应后的质量(g) m 13 12.6 10.8关于此反应有以下说法:①m的数值为64②该反应一定为分解反应③X物质一定是化合物④Y物质一定是单质⑤参加反应的Z与W的质量比为7:6⑥两次测量之间生成的W质量为10.8克以上说法正确的个数为()A.2个B.3个C.4个D.5个7.(3分)(2014•武汉模拟)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开展如图所示实验.关于该实验,有以下几种说法:①烧杯乙中一定含有盐酸;②烧杯丙中一定没有盐酸;③烧杯乙中加入镁粉时一定有气泡产生;④烧杯丙中的固体一定是铁;⑤该实验能证明镁的活动性大于铁;⑥烧杯丙的溶液一定是无色的.其中正确的说法有()A.1个B.2个C.3个D.4个8.(3分)(2014•武汉模拟)某实验小组根据右图所示装置探究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检查装置气密性后,在燃烧匙中放入少量的白磷,小烧杯内放入适量的碳酸钠粉末,组装好装置.然后完成以下实验步骤.(已知:溶液A为稀盐酸,溶液B为NaOH溶液,NaOH溶液可充分吸收CO2)①用凸透镜加热白磷,观察现象.②打开弹簧夹,将溶液A(稀盐酸)缓慢加入到小烧杯内,一段时间后,③停止加热,轻轻振荡装置,一段时间后打开弹簧夹,④关闭分液漏斗的活塞、弹簧夹,⑤将燃着的木条放到a处,木条熄灭.你认为正确的实验顺序是()A.④⑤②①③① B.②⑤④①③① C.②⑤④③①D.④⑤②③①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5小题,共26分)9.(4分)(2014•武汉模拟)根据下列图示回答问题:(1)在点燃条件下,A和B反应生成C和D.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图甲所示,由此可知:四种物质中属于化合物的是(填化学式),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反应;该反应中A与C的质量比为.(2)如图乙所示a、b、c、d四个点,表示可燃物容易着火的点是点(填字母序号).10.(4分)(2012•越西县校级模拟)已知砷和铟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如下:(1)铟原子的核电荷数x=;它在化学反应中易(填“得到”或“失去”)电子.铟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周期.(2)砷化铟有优异的电学性能,可替代硅制造电子设备.砷化铟的化学式为.11.(6分)(2014秋•武汉期末)现甲、乙两化学小组安装两套如图1的相同装置,通过测定产生相同体积气体所用时间长短来探究影响H2O2分解速率的因素.(1)下列方法能检查该装置气密性的是.A.将注射器活塞固定,向分液漏斗中注入适量蒸馏水,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如果分液漏斗颈部能形成稳定的水柱,则气密性良好,反之气密性差.B.关闭分液漏斗活塞,加热锥形瓶,如果注射器活塞外移(右移),停止加热后注射器活塞回到原来位置,则气密性良好,反之气密性差.C.关闭分液漏斗活塞,用力将注射器活塞外移(右移),停止用力后,注射器活塞不移动,则气密性良好,反之气密性差.(2)MnO2催化下H2O2分解的化学方程式是.(3)甲小组有如下实验设计方案,完成下表.实验编号实验目的温度催化剂浓度甲组实验Ⅰ探究对H2O2分解速率的影响25℃二氧化锰10mL 2%H2O2甲组实验Ⅱ25℃二氧化锰10mL 5%H2O2(4)甲小组得出如图2数据.得出的结论是;(5)图3装置既可以用于排空气法又可以用于排水法收集气体.无论瓶内装满空气还是装满水,收集气体时,制得的气体都从b端进人,该气体是(填序号).A.O2B.CO2C.H2.12.(6分)(2014秋•武汉期末)一化学兴趣小组对某月饼包装盒中的“脱氧剂”很好奇,他们观察到“脱氧剂”外包装标注的成分为铁粉、活性炭和氯化钠,打开发现灰黑色的固体中还夹杂着少量红棕色粉末.【资料获悉】铁系“脱氧剂”的作用原理是利用铁能被氧气氧化,从而达到除氧保鲜的目的.【教师指导】铁被氧气氧化最终产物为红棕色的Fe2O3,(其他产物忽略不计).【探究目的】小组同学欲探究该“脱氧剂”是否已经失效(即单质铁是否已经完全被氧化),并测定各成分的质量分数,设计了以下探究实验.【实验探究】步骤1:小刚用磁铁接近样品,发现磁铁吸引了部分黑色固体.步骤2:称取10.0g样品于一烧杯中,加足量水充分搅拌溶解后,过滤,将滤渣洗涤、干燥,称得其质量为8g.步骤3:按如右图所示装置,将得到的8g 固体与足量稀硫酸反应,用电子秤称得反应前后总质量差为0.2g.步骤4:将锥形瓶中反应后的液体过滤,并将滤渣洗涤、干燥后,称得其质量为1.20g【交流讨论】(1)由步骤1得出的结论是.(2)步骤2目的是.(3)小明认为0.2g差值即为H2的质量,产生H2的化学方程式是,并由此计算出样品中单质铁的质量为g.(4)经过以上实验,同学们确定了该“脱氧剂”的各成份的质量分数,其中Fe2O3的质量分数为%.13.(6分)(2014秋•武汉期末)某同学取2克二氧化锰和一定质量的氯酸钾制取氧气,测得反应前后混合物中二氧化锰的质量分数由20%上升到25%,求生成的氯化钾的质量.2014-2015学年湖北省武汉市九年级(上)期末化学模拟试卷(一)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3分×8=24分)1.C 2.B 3.C 4.C 5.A 6.A 7.B 8.B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5小题,共26分)9.NH3、H2O置换14:27d 10.49失去5InAs 11.AB2H2O22H2O+O2↑浓度浓度越大,H2O2分解速率越快C 12.样品中含有单质铁溶解样品中氯化钠Fe+H2SO4=FeSO4+H2↑5.612 13.。

湖北省武汉市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

湖北省武汉市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

湖北省武汉市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15题;共30分)1. (2分)(2016·南市模拟) 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 . 木炭燃烧B . 切割金属C . 滴水成冰D . 汽油挥发【考点】2. (2分) (2020九上·陵县月考) 下列物质的用途是由其物理性质决定的是()A . 氧气用于气焊B . 酒精可作燃料C . 稀有气体用作保护气D . 铜丝用作导线【考点】3. (2分)(2016·惠山模拟) 下列做法不利于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是()A . 以步代车B . 随手关灯C . 焚烧塑料D . 废铁回收【考点】4. (2分)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A . 点燃镁带必须用坩埚钳夹持,不能用手拿B . 实验过程中的废液应倒入水池,并用大量水冲涮C . 向试管中加铜绿粉末时可以用纸槽代替药匙加入药品D . 实验结束时要整理好实验台后方能离开实验室【考点】5. (2分) (2015九上·丛台期末) 如图所示是空气的自述,你认为在它对自己的认识中,不正确的有(已知氮元素的原子序数为7)A . 1处B . 2处C . 3处D . 4处【考点】6. (2分)(2017·黄岛模拟) 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能与多种物质反应,下列对有关反应的描述正确的是()A . 在点燃的条件下,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的氧化铁B . 在点燃的条件下,氢气在氧气里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生成一种无色液体C . 铁、硫、酒精与氧气的反应都属于化合反应D . 氧气能与大多数物质发生反应,所以氧气可做燃料【考点】7. (2分) (2019九上·深圳期中) 下列关于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 . 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白色火焰,生成白色粉末B . 细铁丝在空气中燃烧时,火星四射,放热,生成黑色固体C . 碳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热,生成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二氧化碳气体D . 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白色固体溶解,产生大量气泡【考点】8. (2分)下列现象中,与蜡烛燃烧时所观察到的现象不符的是()A . 发出黄白色的火焰B . 火焰上方如果罩一干燥烧杯时能发现烧杯内壁上有水珠C . 蜡烛靠近火焰处熔化变成液体D . 蜡烛燃烧时浓烟滚滚【考点】9. (2分)(2013·钦州) 下列各组物质,用一种试剂一次就能鉴别出来的是()A . 氢气、二氧化碳、氮气B . 炭粉、氧化铜粉末、铁粉C . 氯化钾、氯化铵、硝酸铵D . 氢氧化钾、熟石灰、烧碱【考点】10. (2分) (2016九上·达茂旗期中) 某学生用量筒量取液体,量筒摆放平稳,且学生面对刻度,他先俯视读数为68mL,倾倒出部分液体后,又仰视读数为60mL,则该同学实际倒出的液体的体积是()A . 等于8mLB . 大于8mLC . 小于8mLD . 无法确定【考点】11. (2分) (2017九上·房山期末)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 . 读液体体积B . 加热液体C . 倾倒液体D . 取用固体【考点】12. (2分)(2018·黄冈模拟) 某合作学习小组讨论辨析以下说法:①粗盐和酸雨都是混合物;②沼气和水蒸气都是可再生能源;③溶液都能够导电;④不锈钢和目前流通的硬币都是合金;⑤推广使用无氟冰箱可防止“臭氧层空洞”;⑥纯碱和烧碱都是碱。

湖北省武汉市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

湖北省武汉市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

湖北省武汉市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14题;共28分)1. (2分) (2015九上·李沧期末) 化学学习让我们有了很多收获,下列归纳总结不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化学符号的含义B、注意实验安全①2H:2个氢原子;② :氧化镁中镁元素的化合价为+2③Fe2+:一个铁离子带两个单位正电荷①点燃可燃性气体前,一定要检验纯度②稀释浓硫酸时,将浓硫酸慢慢注入水中③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预先在瓶内加少量水或铺一层细沙C、物质与微粒构成D、化学之最①氧气是由氧分子构成②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③黄金是由金原子构成①地壳中最多的元素是氧元素②构成物质的微粒中最小是原子③海水中最多的盐类物质是食盐A . AB . BC . CD . D2. (2分)(2019·南岗模拟) 下列物质对应的用途错误的是()A . 发酵粉一蛋糕B . 玻璃一建筑材料C . 液氦一冷冻机D . 木炭粉一墨汁3. (2分)下列关于物质性质的比较,其中不正确的是()A . 沸点:液氮>液氧B . 水蒸气含量:呼出气体>吸入空气C . 密度:氧气>空气D . 化学活泼性:氧气>氮气4. (2分) (2018九上·苏州期中) 下列对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的处理方法错误的是()A . 添加液体时,倒入的液体过多可将多余的液体倒回原试剂瓶B . 实验中不慎打翻酒精灯,可用湿抹布盖灭C . 用火柴梗迅速平放蜡烛火焰中,约1S后取出,比较火焰各层温度D . 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后出现倒吸现象,可立刻松开试管上的橡皮塞5. (2分)(2017·南山模拟) 下列对某一主题的知识归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化学与环境B.化学与安全①减少化石燃料燃烧可控制雾霆产生②鼓励生活垃圾焚烧处理①房间里着火应立即打开门窗②天然气泄漏应立即打开排气扇换气C.化学与营养D.化学与材料①蔬菜、水果中富含维生素②老年人缺钙会造成骨质疏松①钢铁、硬铝和黄铜都是合金②纯铁比生铁的硬度更大、熔点更高A . AB . BC . CD . D6. (2分)(2018·通州模拟) 如图为空气成分比例图(按体积计算),其中b代表的气体是()A . 氮气B . 氧气C . 稀有气体D . 二氧化碳7. (2分)化学实验室中常用重铬酸钾配制玻璃仪器的洗涤液,其中铬(Cr)元素的化合价为()A . +4B . +5C . +6D . +78. (2分)化学实验过程中要规范操作,注意实验安全.下列有关做法中错误的是()A . 实验室制取气体时,装药品前都必须先检查气密性B . 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要预先放少量水C . 点燃氢气前,一定要先检验氢气的纯度D . 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液体体积不少于试管容积的1/39. (2分)次氯酸钙俗称的漂白粉,常用于化工生产中的漂白过程,以其快速的起效和漂白的效果突出而在工业生产中占据重要作用。

湖北省武汉市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考试试卷

湖北省武汉市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考试试卷

湖北省武汉市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9题;共40分)1. (2分)(2016·宜宾) 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人体缺钙会产生龋齿B . 超市里所有食品都不含食品添加剂C . 生活中常用的塑料、纤维、合金都是有机合成材料D . 为减少“白色污染”,可用降解塑料代替传统塑料2. (2分)在下列变化中,与其它的三种变化有本质区别的是()A . 铁生锈B . 煤燃烧C . 水汽化D . 水电解3. (2分) (2018九上·长春月考) 空气中,较多且不活泼的气体是()A . 氮气B . 氧气C . 水蒸气D . 二氧化碳4. (2分)(2017·莱芜模拟) 下列属于纯净物的是()A . 加碘食盐B . 蒸馏水C . 氯化钠注射液D . 食醋5. (2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 工业上用液态空气来制取氮气、氧气,属于分解反应B . 稀有气体化学性质不活泼,在空气中的含量约占空气质量的0.94%C . 鱼能在水中生存,证明氧气易溶于水D . 呼吸和可燃物在空气里燃烧都是氧化反应6. (2分)镁带在氧气中燃烧是化学变化,判断的主要依据是()A . 放出大量的热B . 看到耀眼的白光C . 有白色固体生成D . 镁带消失7. (2分) (2015九上·青海期中) 下列实验操作不当的是()A . 将容易吸水的物质放在已知质量的烧杯里用托盘天平称B . 将试管夹从试管底部往上套,夹在试管的中上部C . 振荡试管时,用手紧握试管,拇指堵住试管口,上下晃动D . 滴加液体时,滴瓶滴管的尖端不能触及已加过其它试剂的试管内壁8. (2分) (2017九上·沭阳月考) 某些金属工艺品的外观有银白色的金属光泽,同学们认为它可能和铁一样,有磁性。

在讨论时,有同学提出“我们可以先拿磁铁来吸一下”。

2015-2016学年上学期九年级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

2015-2016学年上学期九年级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

点燃点燃通电2015-2016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时间:50分钟,分数:5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1分,共12分)1.下列现象中有一种变化与其他变化不同的是()A.干冰升华 B.电灯发光 C.车胎爆炸 D.鞭炮爆炸2.下列物质的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酒精能挥发 B.甲烷密度小于空气C.汽油能燃烧 D.氯化氢气体极易溶于水3.下列各图中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 B C D4.下列仪器在实验时,不宜做反应容器的是()A.烧杯B.量筒C.烧瓶D.试管5.(2014.盐城)在受到猛烈撞击时,汽车安全囊内的物质瞬间分解,产生大量的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气体()A.氮气B.氧气C.氦气D.水蒸气6.下列物质中,前者属于纯净物,后者属于混合物的是()A.洁净的空气受污染的空气B.矿泉水河水C.冰水混合物五氧化二磷D.二氧化碳澄清石灰水7.下列关于氧气用途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医疗急救 B.潜水C.灯泡中充氧气以延长使用寿命 D.动植物呼吸8.现行空气质量日报中,空气污染指数不包括的项目是()A.二氧化硫B.二氧化碳C.二氧化氮D.可吸入颗粒9.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蜡烛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C.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放出大量热10.下列反应既属于化合反应又属于氧化反应的是()A.水氧气+氢气 B.铁+氧气四氧化三铁C.氧化钙+水氢氧化钙 D.石蜡+氧气二氧化碳+水11.(郴州)某同学取8mL水并加热,提供的仪器有:①10mL量筒;②100mL量筒;③酒精灯;④容积为20mL的试管;⑤容积为30mL的试管;⑥试管夹,所选用仪器组合正确的一组是()A.②③④⑥B.①③⑤⑥C.①③④⑥D.①②③④12.常温常压下,下列各组物质不能用物理性质区分的是()A.汞(水银)和铁B.氧气和二氧化碳C.白酒和白醋D.铝和铜二、填空题(共16分,每空1分)13.在下列空格里填上对应的序号:①物理变化;②化学变化;③物理性质;④化学性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2016学年湖北省武汉市九年级(上)月考化学试卷(1月)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符合题意的选项,每小题分,共15分)1.下列现象和做法,仅涉及物理变化的是()A.绿色植物光合作用B.上海世博会开幕燃放烟花C.电解水探究水的组成D.合金与纯金属相互划刻比较硬度2.下列物质放入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A.牛奶 B.面粉 C.蔗糖 D.花生油3.为了防止铁制品受腐蚀,下述采取的措施中错误的是()A.保持铁制品表面的洁净和干燥B.在铁制品表面涂上油C.在铁制品表面镀上金属锌D.把铁制品浸在水里使它与空气隔绝4.下列物质中,不属于合金的是()A.白口铁B.氧化锌C.不锈钢D.硅钢5.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探究Ag、Zn、Cu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设计了如图所示的4种实验方案,请你判断其中不能达到目的是()A.B.C.D.6.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当饱和溶液析出晶体后,剩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减少B.某溶液降低温度后能析出晶体,则原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C.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通过蒸发溶剂或加溶质的方法都可以达到饱和状态D.20℃,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g,则20℃时100g氯化钠饱和溶液中含有氯化钠36g7.关于物质的转化过程:H2→H2O,CO→CO2,Mg→MgO.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都能通过化合反应实现B.都能通过置换反应实现C.都能通过与单质反应实现D.变化前后都有元素化合价发生改变8.在由CuSO4、H2SO4组成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下列有关该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滤液中含有Cu2+B.反应中一定没有气体产生C.滤出的固体可能是纯净物D.溶液的质量有可能减小9.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所用的试剂和方法不正确的是()A.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一氧化碳可以用点燃的方法B.除去氯化钾中混有的二氧化锰可以用溶解、过滤、蒸发的方法C.除去铜粉中混有的锌粉可以用加入过量的稀盐酸、过滤、洗涤、烘干的方法D.除去生石灰中混有的碳酸钙可以用高温煅烧的方法10.使100g20%的KNO3溶液变为10%的溶液,可以采用的方法是()A.加入80g水B.加入100g5%的KNO3溶液C.降温,析出10gKNO3D.加水使溶液的质量为200g11.向100g水中不断加入固体A或改变温度,得到相应的溶液①~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②④⑤的溶液为饱和溶液D.①③④⑤中没有固体存在12.向一定量某固体中逐滴加入某溶液至过量,X轴表示加入溶液的质量.下列选项中Y轴表示的A.A B.B C.C D.D二、填空题13.用化学用语填空:(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2)铁锈主要成分;(3)导电性最好的金属;(4)亚铁离子.14.置换反应是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之一.(1)金属与金属的化合物溶液之间的置换反应,一般是活动性较强的金属可把活动性较弱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如铜和硝酸银溶液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2)非金属单质也具有类似金属与金属的化合物溶液之间的置换反应规律,即活动性较强的非金属可把活动性较弱的非金属从其金属的化合物溶液中置换出来,如在溶液中可发生下列反应:C12+2NaBr=2NaCl+Br2;I2+Na2S=2NaI+S↓;Br2+2KI=2KBr+I2由此可判断:①S、C12、I2、Br2活动性由强到弱顺序是.②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错误的是.(A)C12+2NaI=2NaCl+I2(B)I2+2KBr=2KI+Br2(C)Br2+Na2S=2NaBr+S↓ (D)C12+K2S═2KCl+S↓15.金属材料是工农业生产和人们生活离不开的材料之一,人类每年要从自然界获取大量的金属材料资源.根据对金属和金属材料的认识,回答:(1)每年世界上钢铁的产量很高,钢铁的锈蚀也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损失.铁在空气中锈蚀,实际上是铁跟空气中的共同作用的结果.(2)用方程式表示铝制品在空气中有较强的抗腐蚀性的原因.(3)保护金属资源的途径有:①;②回收利用废旧金属;③合理有效地开采矿物;④寻找金属代用品等.(4)在AgNO3和Al(NO3)3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出的固体中加入稀硫酸,有气泡产生,则滤出的固体中一定含有.16.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1)点P表示.(2)当温度为t2℃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小到大的顺序是.(3)要使接近饱和的C物质溶液变为饱和的溶液,可采取的一种措施是.(4)t2℃时,A物质的饱和溶液150g降温到t1℃析出A物质g(不含结晶水).(5)将t2℃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6)当A中含有少量B时,为了得到纯净的A,可采用方法.三、实验题(本大题有2个小题,共12分)17.如图是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2%的NaCl溶液的实验操作示意图:(1)图中的玻璃仪器有广口瓶、量筒、烧杯和.(2)指出图中的一处错误操作.上述错误会导致所配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填“大于”“小于”“等于”).(3)配制时应选择mL(填“10mL”“50mL”“100mL”)的量筒量取所需要的水.(4)用上述图示的序号表示配制溶液的操作顺序.18.铁、铝、铜是常见的三种金属.同学们发现生活中的铝和铜制品表面一般不用防锈,而铁制品一般需要做防锈处理.【提出问题】这是不是因为铁、铝、铜三种金属中铁的活动性最强呢?【实验探究】同学们对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展开了探究,请你参与探究并填写空格.根据现象得出金属活动性顺序铝丝在稀盐酸中短时间内无气泡,是因为铝表面致密的氧化膜会先与盐酸反应.【反思评价】做金属性质实验时需将金属进行打磨,打磨的目的是.【实验验证】为了进一步确认铁、铝、铜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同学们又将两根粗细相同的、根据现象得出金属活动性顺序写出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拓展迁移】(1)若只有一支盛有少量稀盐酸的试管,只需合理安排金属丝的插人顺序(能与盐酸反应的要一次将盐酸消耗完),也能证明铁、铝、铜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金属丝的插入顺序为.(2)金属被人类大规模开发利用的大致年限也与金属活动性顺序有关,请写出铁、铝、铜三种金属材料被人类利用的先后顺序.四、计算题19.生铁是铁和碳的合金.为测定某炼铁厂生产的生铁样品中铁的质量分数,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称得该生铁样品6.0g,放入烧杯中,向其中加入65.0g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假设杂质不参与反请你完成有关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1)反应放出的氢气是多少?(2)生铁样品的质量分数是多少?(3)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2015-2016学年湖北省武汉市九年级(上)月考化学试卷(1月)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符合题意的选项,每小题分,共15分)1.下列现象和做法,仅涉及物理变化的是()A.绿色植物光合作用B.上海世博会开幕燃放烟花C.电解水探究水的组成D.合金与纯金属相互划刻比较硬度【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解答】解:A、光合作用能生成葡萄糖和氧气,属于化学变化,故A错;B、燃放烟花一般能生成二氧化碳等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B错;C、电解水能生成氢气和氧气,属于化学变化,故C错;D、合金与纯金属相互刻划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D正确.故选D.【点评】解答本题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没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物理变化.2.下列物质放入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A.牛奶 B.面粉 C.蔗糖 D.花生油【考点】溶液的概念、组成及其特点;悬浊液、乳浊液的概念及其与溶液的区别.【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溶液的本质特征是均一性、稳定性,属于混合物;据此分析判断.【解答】解:A、牛奶不溶于水,不能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不能和水形成溶液.故选项错误;B、面粉不溶于水,不能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不能和水形成溶液.故选项错误.C、蔗糖易溶于水,能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能和水形成溶液.故选项正确;D、花生油不溶于水,不能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不能和水形成溶液.故选项错误;故选C.【点评】解答本题要掌握要掌握溶液的本质特征、各种物质的水溶性方面的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对相关方面的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3.为了防止铁制品受腐蚀,下述采取的措施中错误的是()A.保持铁制品表面的洁净和干燥B.在铁制品表面涂上油C.在铁制品表面镀上金属锌D.把铁制品浸在水里使它与空气隔绝【考点】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防止金属生锈的原理是隔绝氧气和水,具体的方法有:在金属表面涂一层油漆;在金属表面镀一层金属等.【解答】解:A、保持铁制品表面的洁净和干燥可以防止金属生锈.B、在铁制品表面涂上油,从而隔绝了氧气和水,可以防止金属生锈.C、在铁制品表面镀上金属锌可以防止金属生锈.D、因为水是铁生锈的条件之一,把铁制品浸在水里不能有效地防止铁生锈.故选D.【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掌握金属生锈的条件和防止金属生锈的方法,只有这样才能对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4.下列物质中,不属于合金的是()A.白口铁B.氧化锌C.不锈钢D.硅钢【考点】合金与合金的性质.【专题】金属与金属材料.【分析】合金是指在一种金属中加热熔合其它金属或非金属而形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合金具有以下特点:①一定是混合物;②合金中至少有一种金属等.【解答】解:A、白口铁属于铁合金;B、氧化锌是锌的氧化物属纯净物不属合金;C、不锈钢属于铁合金;D、硅钢属于铁合金.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合金的特征,掌握合金的特征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5.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探究Ag、Zn、Cu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设计了如图所示的4种实验方案,请你判断其中不能达到目的是()A.B.C.D.【考点】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专题】压轴实验题;金属与金属材料.【分析】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可以知道,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氢前的金属能与酸反应生成氢气,位置在前的金属能将位于其后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可以据此来分析所给选项并完成解答.【解答】解:A、锌可以和硫酸铜反应,能够判断锌比铜活泼;银不能和硫酸铜反应,可以判断银不如铜活泼,故可以判断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故A能达到目的;B、铜不能和硫酸锌反应,所以可以判断铜的活动性比锌弱;铜可以和硝酸银溶液反应,所以可以判断铜的活动性比银强;故B能达到目的;C、铜不能和盐酸反应,而锌可以和盐酸反应,所以可以判断锌的活动性比铜强;铜可以将硝酸银中的银置换出来,所以可以判断铜的活动性比银强,故C能达到目的;D、锌和铜都能和硝酸银反应,所以不能判断出锌和铜的活动性顺序,故D不能达到目的.故选D.【点评】同学们要会利用金属活动顺序表设计实验,去验证金属的活动性强弱.氢前边的金属会与稀硫酸、盐酸反应,但氢后边的金属不会与稀硫酸、盐酸反应,前边的金属会把后边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6.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当饱和溶液析出晶体后,剩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减少B.某溶液降低温度后能析出晶体,则原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C.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通过蒸发溶剂或加溶质的方法都可以达到饱和状态D.20℃,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g,则20℃时100g氯化钠饱和溶液中含有氯化钠36g【考点】晶体和结晶的概念与现象;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的方法;固体溶解度的概念.【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A、根据同一温度下同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同分析.B、根据某溶液降低温度后能析出晶体,则所得溶液为饱和溶液;原溶液不知道还能不能溶解这种溶质所以无法确定原溶液是否饱和分析.C、根据蒸发溶剂或加入溶质是将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的两种基本方法分析.D、根据20℃,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g,则20℃时100g水中达到饱和状态所溶解的氯化钠的质量为36g分析.【解答】解:A、同一温度下同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同,若恒温蒸发溶剂析出晶体时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等,因为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100%,同温度下同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所以溶质质量分数相同,A不正确..B、某溶液降低温度后能析出晶体,则所得溶液为饱和溶液;原溶液不知道还能不能溶解这种溶质所以无法确定原溶液是否饱和,故B不正确.C、蒸发溶剂或加入溶质是将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的两种基本方法,故C说法正确.D、因为20℃,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g,所以20℃时100g水中达到饱和状态所溶解的氯化钠的质量为36g.故D不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饱和溶液的判定、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转化的方法、溶解度的概念,要熟练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抓住概念是解答这类题目的关键.7.关于物质的转化过程:H2→H2O,CO→CO2,Mg→MgO.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都能通过化合反应实现B.都能通过置换反应实现C.都能通过与单质反应实现D.变化前后都有元素化合价发生改变【考点】氢气的化学性质与燃烧实验;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金属的化学性质;化合价规律和原则;化合反应及其应用;置换反应及其应用.【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根据三者的化学反应式分析即可.它们的化学反应式分别是:H2→H2O的化学反应式是:2H2+O22H2O;CO→CO2的化学反应式是:2CO+O22CO2;Mg→MgO的化学反应式是:2Mg+O22MgO【解答】解:H2→H2O,CO→CO2,Mg→MgO的化学反应式分别是:2H2+O22H2O;2CO+O22CO2;2Mg+O22MgO.A、观察化学反应式可知,都是两种物质生产另一种物质,都是化合反应,故正确;B、观察化学反应式可知,三者都不是一种单质跟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置换反应,故错误;C、观察化学反应式可知,三者都是与氧单质反应实现的,故正确;D、在2H2+O22H2O中,反应前单质氢和氧的化合价都是0,反应后氢元素的化合价是+1价,氧元素的化合价是﹣2价;2CO+O22CO2中氧元素反应前化合价是0,反应后变成﹣2价;2Mg+O22MgO中,反应前单质镁和氧的化合价是0,反应后镁元素变成+2价,氧元素变成﹣2价.也就是说都有化合价的变化,故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化学反应中的相关问题,需要同学们熟悉化学反应式,以及化合反应和置换反应的定义.8.在由CuSO4、H2SO4组成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下列有关该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滤液中含有Cu2+B.反应中一定没有气体产生C.滤出的固体可能是纯净物D.溶液的质量有可能减小【考点】金属的化学性质.【专题】金属与金属材料.【分析】根据金属活动顺序表中铁、铜的金属活动性强弱去作答,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这二种金属的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铁>氢>铜.据此分析解答即可;【解答】解:把过量的铁粉加入到H2SO4和CuSO4的混合溶液中,发生反应为①Fe+CuSO4═FeSO4+Cu;②Fe+H2SO4═FeSO4+H2↑,加入过量铁粉,H2SO4和CuSO4都完全反应.A、加入过量铁粉,H2SO4和CuSO4都完全反应生成FeSO4,因此滤液中只含有FeSO4,故滤液中一定不含Cu2+,故A不正确;B、加入过量铁粉,H2SO4和铁反应会生成氢气,因此反应中一定有气体产生,故B不正确;C、加入过量铁粉,H2SO4和CuSO4都完全反应放出氢气、置换出铜,因此过滤所得固体是Fe和Cu;所以滤出的固体是混合物,故C不正确;D、该过程发生反应为①Fe+CuSO4═FeSO4+Cu;且一个铁原子(56)置换出一个铜原子(64);只发生该反应则溶液质量会减小,②Fe+H2SO4═Fe SO4+H2↑,且一个铁原子(56)置换出一个氢气分子(2);只发生该反应则溶液质量会增大,故溶液的质量有可能减小,故D正确;故选:D.【点评】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氢之前的金属能从酸中置换出氢,活动性强的金属能将活动性弱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9.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所用的试剂和方法不正确的是()A.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一氧化碳可以用点燃的方法B.除去氯化钾中混有的二氧化锰可以用溶解、过滤、蒸发的方法C.除去铜粉中混有的锌粉可以用加入过量的稀盐酸、过滤、洗涤、烘干的方法D.除去生石灰中混有的碳酸钙可以用高温煅烧的方法【考点】物质除杂或净化的探究.【专题】压轴实验题;物质的分离和提纯.【分析】本题属于除杂质题,根据物质的性质选择合适的方法来除去杂质,注意在除杂时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时不能引入新的杂质.【解答】解:A、二氧化碳不能支持燃烧,所以在大量的二氧化碳中一氧化碳是不能燃烧的,所以难以通过此方法除去一氧化碳,故A方法不正确;B、二氧化锰不溶于水,而氯化钾能够溶于水,所以可以通过溶解、过滤和蒸发的方法来将氯化钾中的二氧化锰除去,故B方法正确;C、铜不和盐酸反应但是锌可以和盐酸反应,所以通过用加入过量的稀盐酸、过滤、洗涤、烘干的方法来除去铜粉中的锌粉,故C方法正确;D、高温煅烧可以使碳酸钙分解产生氧化钙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气体逸出,剩余的固体为氧化钙,故D方正确.故选A.【点评】除去混合物中的杂质时,所选择的试剂应只能与杂质反应而不能与主要成分发生反应,并且在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10.使100g20%的KNO3溶液变为10%的溶液,可以采用的方法是()A.加入80g水B.加入100g5%的KNO3溶液C.降温,析出10gKNO3D.加水使溶液的质量为200g【考点】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专题】溶液的组成及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分析】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溶液变稀可以使用加水稀释的方法,加水稀释溶质的质量不变,也可以加入质量分数比10%小的溶液的方法,据此解答即可.【解答】解:采用加水稀释的方法,设加入水的质量为x,则有:100g×20%=(100g+x)×10%,解得x=100g,设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溶液的质量为y,则有:100g×20%+5%y=(100g+y)×10%,解得y=200gA、加入水的质量是100g,不是80g,故A错误;B、加入200g5%的KNO3溶液,不是100g,故B错误;C、降温,析出晶体,则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增大,不会减小,故C错误;D、加入100g水,溶液变为200g,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根据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结合溶质质量分数公式进行.11.向100g水中不断加入固体A或改变温度,得到相应的溶液①~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②④⑤的溶液为饱和溶液D.①③④⑤中没有固体存在【考点】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专题】摄取典型信息、以新衬新解题;压轴实验题;图表分析,寻找有效数据;有关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分析】溶解度为一定温度下,100g水溶解溶质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溶质的质量;结合A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根据溶液变化流程中的条件,判断物质的溶解及所得溶液的状态或组成;由资料中物质A的溶解度可知,物质A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解答】解:A、根据A物质在30℃的溶解度为41.4g、60℃的溶解度为55.2g,可判断41.4g物质A在25℃时不能完全溶解而在60℃时可以全部溶解且为不饱和溶液,则溶液②的溶质质量分数小于溶液③的溶质质量分数.故A不正确;B、溶液③为60℃时100g水溶解41.1gA物质所形成的溶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100%≈29.3%;溶液⑤为50℃时100g水溶解50.4gA的饱和溶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100%≈33.5%;故B不正确;C、综合A、B项分析可知:溶液②⑤为饱和溶液;60℃A的溶解度为55.2g,溶液④为60℃时100g 水溶解50.4gA,可判断此时溶液为不饱和溶液;故C不正确;D、根据20℃A的溶解度为37.2g可判断,25℃时37.2gA溶解在100g水中形成不饱和溶液,没有固体存在;综合A、B、C项分析,溶液③④均为不饱和溶液,没有固体存在;而溶液⑤恰好饱和,没有固体存在.故D正确;故选D.【点评】利用物质的溶解度判断溶液的状态时,要明确溶解度是在该温度下100g水所能溶解溶质的最大质量.12.向一定量某固体中逐滴加入某溶液至过量,X轴表示加入溶液的质量.下列选项中Y轴表示的A.A B.B C.C D.D【考点】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金属的化学性质;酸的化学性质.【专题】元素化合物知识型.【分析】可以根据具体的反应,结合图象完成本题.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能生成水和氧气,不断加入过氧化氢,水的质量会不断增加,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导致硫酸铜的质量会减小,石灰石中含有碳酸钙和杂质,碳酸钙被消耗减少,则杂质的含量会不断增加,当碳酸钙全部参加反应时,杂质的含量不再改变.【解答】解:A、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能生成水和氧气,加入过氧化氢过量,水的质量会不断增加,不会出现不变的情况,故A错误;B、向铁粉和铜粉的混合物中加入硫酸铜溶液,开始时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不会出现硫酸铜溶液质量增加的情况,故B错误;C、向石灰石中加入稀盐酸,会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随着反应的进行,碳酸钙不断被消耗,混合物的质量不断减少,而杂质的质量不变,则杂质的质量分数不断增加,当碳酸钙全部参加反应时,杂质的含量不再改变,故C正确;D、向铁和铜的混合物中加入稀硫酸,会产生氢气,但是开始时并没有氢气,故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常见物质间的反应,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知道图象表示的意义,结合物质之间的反应再进行推测.二、填空题13.用化学用语填空:(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Al ;(2)铁锈主要成分Fe2O3;(3)导电性最好的金属Ag ;(4)亚铁离子Fe2+.【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本题考查化学用语的意义及书写,解题关键是分清化学用语所表达的对象是分子、原子、离子还是化合价,才能在化学符号前或其它位置加上适当的计量数来完整地表达其意义,并能根据物质化学式的书写规则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才能熟练准确的解答此类题目.【解答】解:(1)地壳含量较多的元素(前四种)按含量从高到低的排序为:氧、硅、铝、铁,其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元素,其元素符号为:Al;(2)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氧化铁的化学式是Fe2O3;(3)导电性最好的金属是银,其符号为:Ag;(4)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故亚铁离子可表示为:Fe2+;故答案为:(1)Al;(2)Fe2O3;(3)Ag;(4)Fe2+;【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设计既包含对化学符号意义的了解,又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写,考查全面,注重基础,题目难度较易.14.置换反应是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之一.(1)金属与金属的化合物溶液之间的置换反应,一般是活动性较强的金属可把活动性较弱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如铜和硝酸银溶液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Cu+2AgNO3═Cu(NO3)2+2Ag .(2)非金属单质也具有类似金属与金属的化合物溶液之间的置换反应规律,即活动性较强的非金属可把活动性较弱的非金属从其金属的化合物溶液中置换出来,如在溶液中可发生下列反应:C12+2NaBr=2NaCl+Br2;I2+Na2S=2NaI+S↓;Br2+2KI=2KBr+I2由此可判断:①S、C12、I2、Br2活动性由强到弱顺序是Cl2>Br2>I2>S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