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高三第一轮经济生活第十课《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复习课件
合集下载
第十课 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一轮复习新编PPT课件
A 状况是( )
A.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 B.惠及十几亿人口的小康 C.已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D.两极分化极其严重的小康社会
课堂巩固训练
2.有专家指出,贫困地区、贫困群体的小康,是实现 全面小康社会目标的难中之难,不能与其他地区和群
C 体同等对待。这告诉我们( )
A.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在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体中难以 实现 B.我国应该力保贫困地区率先进入小康社会 C.小康社会的建设进程是一种不平衡的发展进程 D.贫困地区、贫困群体的小康建设,只能靠国家的扶 持与帮助
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居民之 间发展水平差距不小
二、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
2.总体小康存在的不足(特点)
类别
人均GDP
低收入国家
少于756美元
下中等收入国家 756~2 995美元
上中等收入国家 2 996~9 265美元
高等收入国家 高于9 265美元
2000年我国人均GDP为949美元
二、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
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
2020年全 面建成小 康社会
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 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
(1)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在发展
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的基
经
础上,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
济
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
带来了“雾都”称号,英国用了百年的时间来 恢复环境。
一、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1.地位: 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
目标,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强
A.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 B.惠及十几亿人口的小康 C.已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D.两极分化极其严重的小康社会
课堂巩固训练
2.有专家指出,贫困地区、贫困群体的小康,是实现 全面小康社会目标的难中之难,不能与其他地区和群
C 体同等对待。这告诉我们( )
A.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在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体中难以 实现 B.我国应该力保贫困地区率先进入小康社会 C.小康社会的建设进程是一种不平衡的发展进程 D.贫困地区、贫困群体的小康建设,只能靠国家的扶 持与帮助
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居民之 间发展水平差距不小
二、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
2.总体小康存在的不足(特点)
类别
人均GDP
低收入国家
少于756美元
下中等收入国家 756~2 995美元
上中等收入国家 2 996~9 265美元
高等收入国家 高于9 265美元
2000年我国人均GDP为949美元
二、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
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
2020年全 面建成小 康社会
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 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
(1)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在发展
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的基
经
础上,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
济
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
带来了“雾都”称号,英国用了百年的时间来 恢复环境。
一、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1.地位: 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
目标,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强
第十课 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 复习课件 (共11张PPT)
• ①该市企业增加科研资金投入,集中力量发展高 科技,打造自主品牌,有利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 战略,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4分) • ②该市企业淘汰高能耗、高排放、低产出的产品, 集约用地,增加单位土地的使用空间,有利于节约 资源和保护环境,增强了可持续发展能力。(4 • ③该市企业发展高科技,加强管理,向质量要效 益,促进该市经济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 效益上来,有利于推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4分)
知识上,构建本课知识体系 方法上…… 情感上……
•
2015年7月27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国家科技战 略座谈会上指出,当前,我国进入升级发展的关键阶 段,要在世界科技革命中抢占制高点,破解资源环境 等约束,实现新旧动能转换,关键是要做强科技这一 第一生产力,用好创新这把“金钥匙”。要把科技与 人民群众的创造力在更大范围、更深程度、更高层次 上来,既要“顶天”,努力突破核心关键技术,勇攀 世界科技高峰,又要“立地”,通过大众创业、万众 创新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经济生活知识,分析我国进入 升级发展的关键阶段政府必须用好创新这把“金钥匙” 的原因。(14分)
考点考向概览
考情分析
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高频考 点。几乎每年试题都会涉及,而且分值较高。 科学发展观常以“演绎类”题型考查,转 变经济发展方式常以“措施类”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知识 来分析问题的能力还有待提高。
通过回顾科学发展观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的知识,能解决实际问题。
• 每逢重大疫、灾情过后,党和政府总 是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不断增加 对公共事业和公益事业的投入,不断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这表明国家正致 力于 • A. 统筹经济社会发展 • B.统筹区域发展 • C.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 D.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
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一轮复习PPT课件
-
10
疑难易错判断
1、我国达到的总体小康是低水平、不全面、发展不平衡Fra bibliotek的小康。√
2、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新要求就是全面建设小康社
会的要求。
×
3、小康社会的建设进程与实现现代化的进程一样,是一
√ 种不平衡的发展过程。 × 4、发展经济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
11
3)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
4
2、小康社会的建设特点和要求
特点:
小康社会的建设进程是一个不平衡的发展过程
要求:
不能搞一刀切。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发展 的快一点,率先实现现代化;相对落后 的地区要奋起直追,加快发展。
-
5
(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1、科学发展观的地位及内涵
地位: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强大
-
3
(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
1)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转变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 在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的基础上, 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 番。
2)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总体实 现。就业更加充分。收入分配差距缩小,中等收入群体 持续扩大,扶贫对象大幅减少。社会保障全民覆盖,人 人享有基本医疗服务卫生服务,住房保障体系基本形成
第十课: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
-
1
(一)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
1、总体小康
微观: 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生活 质量明显提高
(1 )表现
温饱----小康----比较富裕(部分)
宏观:国家的整体经济实力大大增强
(2)特点
低水平 不全面
1gai2013届高三第一轮经济生活第十课《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复习课件
2015年高考总复习
必修1 《经济生活》
第十课 科学发展观和小康 社会的经济建设
一、考点再现
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 ①全面小康的目标 ②经济建设的新要求 二、又好又快、科学发展 ①科学发展观 ②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 考纲导学:
• 描绘小康社会经济建设的目标,阐明科学发展观的含 义,说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根本的是以经济建设为 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B
• 例3: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要放慢经济发展的速 度。试评析这一观点。 • 思路提示:一方面,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 展,我国必须保证一定的经济发展速度,但更要注 重经济发展的治疗和效益。 • 另一方面,我们不能片面强调经济发展的速度,更 不能为了提高速度忙吗掘取和浪费资源,破坏生态 环境。我们要做科学发展的统领下坚持数量和治疗 、速度和效益的统一。
• 例1: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必须树立尊重 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 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 、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个方面和 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国民族永 续发展”。这主要体现了 • A.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 • B.科学发展观的核心 • C.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 • D.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
C
小结:
• 我国总体上已进入小康社会,这种小康是低水 平,不全面发展不平衡的。
• 全面小康社会建设是包括经济、政治、文化、 社会、生态建设在内的“五位一体”的建设。 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经济目标不能代替其他建 设目标,但是会对其他建设目标的实现奠定物 质基础。
• 科学发展观
• • • • 第一要义:发展 核心: 是以人为本。 基本要求:全面协调可持续。 根本方法:统筹兼顾。
必修1 《经济生活》
第十课 科学发展观和小康 社会的经济建设
一、考点再现
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 ①全面小康的目标 ②经济建设的新要求 二、又好又快、科学发展 ①科学发展观 ②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 考纲导学:
• 描绘小康社会经济建设的目标,阐明科学发展观的含 义,说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根本的是以经济建设为 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B
• 例3: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要放慢经济发展的速 度。试评析这一观点。 • 思路提示:一方面,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 展,我国必须保证一定的经济发展速度,但更要注 重经济发展的治疗和效益。 • 另一方面,我们不能片面强调经济发展的速度,更 不能为了提高速度忙吗掘取和浪费资源,破坏生态 环境。我们要做科学发展的统领下坚持数量和治疗 、速度和效益的统一。
• 例1: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必须树立尊重 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 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 、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个方面和 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国民族永 续发展”。这主要体现了 • A.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 • B.科学发展观的核心 • C.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 • D.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
C
小结:
• 我国总体上已进入小康社会,这种小康是低水 平,不全面发展不平衡的。
• 全面小康社会建设是包括经济、政治、文化、 社会、生态建设在内的“五位一体”的建设。 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经济目标不能代替其他建 设目标,但是会对其他建设目标的实现奠定物 质基础。
• 科学发展观
• • • • 第一要义:发展 核心: 是以人为本。 基本要求:全面协调可持续。 根本方法:统筹兼顾。
高三政治一轮复习课件:第十课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
性旨在强调为追求经济利益而不择手段,盲目性强调的是决
策不符合市场情况,滞后性突出的是决策滞后于经济形势的
变化。
第一部分
第四单元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政治
2.市场秩序 (1)市场规则①形式:来自律法规、行业规范、市场道德规范。
②内容:包括市场准入规则、市场竞争规则和 市场交易 规则。
(2)规范市场秩序的意义
第一部分
第四单元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政治
简要归纳
脉 络 梳 本 理 课 要 旨 图 提 示 纲 挈 领
1个关系 1个治本之策 3个基本特征
市场调节与宏观调控的关系 规范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3种手段
宏观调控的三种手段及其运用
第一部分
第四单元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政治
探索发现
近年来我国机动车拥有量激增,全国 已超1亿辆大关。汽车飞入平常百姓家的同 时,有关汽车消费中的投诉、维权却与日 俱增,成为消费投诉新的“重灾区”。由 于国内缺乏关于汽车产品退、换的法规, 消费者实际上一直处于弱势地位,“买车 容易修车烦,退换难于上青天”的局面一 直没有改变。高速发展的市场与滞后的消 费维权保障,已经成为我国发展汽车社会 中不可回避的突出矛盾。
第一部分
第四单元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政治
(2)市场调节的局限性 ①弊端: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市场调节存在自发性、 盲目性 、 滞后性 等固有的弊端。 ②危害:仅由市场调节会导致资源配置效率低下、 资源浪费 ;社会经济不稳定;收入分配不公平,
收入差距拉大
温馨提示
,甚至导致严重的两极分化。
市场调节的三个弊端的侧重点不同:自发
第一部分
第四单元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2013高三政治一轮复习课件: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
[答案] A [解析] 图表体现了我国区域之间存在的经济发展差距, 所以要想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必须促进区域的协调发展,故 答案为A。B、C、D脱离材料。
16
考点2 │ 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考点2
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 发展
17
考点2 │ 主干梳理
主干梳理
1.科学发展观 (1)第一要义是______ 作为党执 发展 :必须坚持把________ 发展 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着力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 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 ____________,实现 质量和效益 又好又快发展。 (2)核心是以人为本 ________: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 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 落脚点,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 ________、发展成果由 依靠人民 ________ ____。 人民共享
9
考点1 │ 要点探究
社 会 不 发 同 展 点 状 态 相同 点
总体小康 全面小康 发展很不平衡。 发展比较均衡,将 目前,即使是低水 缩小地区、城乡、各 平的小康,在全国 阶层的差距;将加快 也没有全面达到。 中西部地区、农村地 地区之间、城乡之 区的发展,体现社会 间、不同收入群体 主义共同富裕原则; 之间差距不小 将惠及十几亿人口 都是小康社会,都是我国社会主义现 代化建设的目标。总体小康是我国目前 已经达到的小康水平,全面小康社会是 党的十六大为我们制定的本世纪头二十 年的发展目标,二者只是所处的发展阶 段不同
6
考点1 │ 主干梳理
2.经济建设的新要求 (1)增强____________ 发展协调性 ,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2)全面改善人民生活。 (3)建设 ________,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 生态文明 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 【特别提示】 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是一个不平衡的 发展过程。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发展得快些,率先实现现代化。
第十课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复习课件(新人教版必修一)
2.目前,发展低碳经济正逐渐成为一种新的国际潮流,发
展低碳经济是我国实现未来发展的必然选择。在我国,
大力提倡“低碳经济”有助于( )
①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消费观,践行绿色消费
②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地发
展
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
④降低企业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A.①②③ B.①②④
第一要义 发展
全面小康 特点
核心 必要性 基本要求 以人为本
科学发展观
内意涵义提高根自主本创方新法能力全统,面建筹协设兼创调顾新可型持国续家
经济建设 的新要求
促进国民经济 又好又快发展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 农村建设
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 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坚持节约资源和生态环 境保护的基本国策,关系 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中 华民族生存发展
国幅员辽阔,地区发展很 不平衡。改革开放以来, 东中西部地区发展差距 还在不断扩大,制约着现 代化建设全局和我国的 长治久安
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 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 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 的突出位置,落实到每个 单位、每个家庭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讲解二: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措施
提高自 主创新 能力
含义或原因
是国家发展战 略的核心,是 提高综合国力 的关键。
措施
经济发展要紧紧依靠科学进步和自 主创新。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 新道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贯彻到 现代化建设的各个方面
加快转 变经济 发展方 式,推动 产业结 构优化 升级
这是关系国 民经济全局 紧迫的战略 任务艰巨
2013届高三政治一轮复习课件:4.10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1(新人教必修1)
自
发展经济,长期保持较快的经济发展速度。
主 梳
理
②如果仅仅保持经济较快的发展速度,而不注重经济发展质量 名 师
讲
与效益的统一、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就不能为社会全面进步和 坛
考
人的全面发展奠定物质基础。
向 聚
集
③实现全面小康的目标,必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全
课 时
作
业
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必须统筹兼顾,只有这样才
考 点 阐 释
自 主 梳 理
第十课 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
名
师
讲
坛
考 向 聚 集
课 时 作 业
点击考点
提示重点
复习建议
考
点
1.全面建设小 康社会的经济 目标:小康社 会;经济建设 的要求 2.促进国家的 经济发展:科 学发展观;经 济持续协调发 展
近三年高考考 频较高的知识 点依次是:促 进国民经济又 好又快发展的 措施;科学发 展观的重要性 及其内涵;全 面建设小康社 会经济建设的 新要求
梳 理
名
②实验区建设以开发为主,注重经济效益
师
讲
坛
③充分利用其丰富的风力资源,发展风电产业
考
向
④把增加物质资源消耗作为其经济发展的主要方式
聚 集
课
A.①③
B.①②
时 作
业
C.②④
D.③④
考 点 阐
解析:本题考查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在福建平潭综合实验 释
自
区建设和发展过程中,要坚持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并重,故②不
向 聚
集
答案:A
课
时
作
业
考向 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2013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课件: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精)
财产缺乏流动性
依赖制度 无绝对过剩
财产充分流动
34
此模型对我国实现城乡之间均衡发展的启示主要是 ( ) A.促进传统产业科技进步 B.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 C.建立以工促农的长效机制 D.促进生产要素在城乡自由流动
35
方法:材料突出“城乡之间”,双方各有特点,宜加 强交流,D最符合题意。
36
2.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道路上,各级政府认真 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增加对公共事业和公益事业 的投入,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这表明国家致力于 ( ) A.统筹城乡发展 B.统筹经济社会发展 C.统筹区域发展
30
31
1.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以人为本。十二五规 划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经济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 脚点。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指导。 2.消费水平受物价影响,稳定物价有利于保障人民 生活水平;就业是民生之本,增加就业有利于使劳动 者增加收入,提高生活水平,实现自身价值;消费水 平主要受居民收入的影响,这些措施有利于增加中低 收入居民的收入,实现社会公平;国家财政是实现社 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这些措施有利于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17
【例3】民营经济在建设浙江经济大省中发挥了极其 重要的作用。但是,众多民营企业缺乏自主品牌,产 品同构同质、附加值低,产业转型升级已成为浙江经 济可持续发展的当务之急。为此,政府应该( ) A.拓宽融资渠道,挽救濒临破产企业 B.推动结构调整,鼓励企业科技创新 C.加强公共服务,拓展企业产品销路
小康社会的建设是一种不平衡的发展过程,全面小康 社会的新要求之一是使绝对贫困人口基本消除,并非 使所有贫困人口都过上小康生活。
25
【例2】全面小康社会的新要求是( ①努力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②优化结构,提高效率
依赖制度 无绝对过剩
财产充分流动
34
此模型对我国实现城乡之间均衡发展的启示主要是 ( ) A.促进传统产业科技进步 B.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 C.建立以工促农的长效机制 D.促进生产要素在城乡自由流动
35
方法:材料突出“城乡之间”,双方各有特点,宜加 强交流,D最符合题意。
36
2.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道路上,各级政府认真 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增加对公共事业和公益事业 的投入,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这表明国家致力于 ( ) A.统筹城乡发展 B.统筹经济社会发展 C.统筹区域发展
30
31
1.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以人为本。十二五规 划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经济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 脚点。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指导。 2.消费水平受物价影响,稳定物价有利于保障人民 生活水平;就业是民生之本,增加就业有利于使劳动 者增加收入,提高生活水平,实现自身价值;消费水 平主要受居民收入的影响,这些措施有利于增加中低 收入居民的收入,实现社会公平;国家财政是实现社 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这些措施有利于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17
【例3】民营经济在建设浙江经济大省中发挥了极其 重要的作用。但是,众多民营企业缺乏自主品牌,产 品同构同质、附加值低,产业转型升级已成为浙江经 济可持续发展的当务之急。为此,政府应该( ) A.拓宽融资渠道,挽救濒临破产企业 B.推动结构调整,鼓励企业科技创新 C.加强公共服务,拓展企业产品销路
小康社会的建设是一种不平衡的发展过程,全面小康 社会的新要求之一是使绝对贫困人口基本消除,并非 使所有贫困人口都过上小康生活。
25
【例2】全面小康社会的新要求是( ①努力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②优化结构,提高效率
2013届高考政治(必修1)一轮复习课件:第10课 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
由粗放向集约转变,还要求从注重数量增加转向注重数 量增加和质量提高相结合,更加注重质量提高和结构优 化;从一次性和单一性利用资源向循环利用和综合利用 资源;从牺牲环境发展经济转向力争经济与环保双赢。
2.正确理解经济结构调整 (1)内容:主要是三大产业的结构调整,地区间经济 布局和城乡结构发展、所有制结构调整,收入分配结构 调整等等。
材料二
当前中国经济的宏观大背景不容乐观。首
先,国际环境并不让人乐观,欧债危机还在持续,暂时并 没有缓解的迹象。美国的经济恢复缓慢,日本经济乏力。 同时新兴市场国家发展也放缓,印度、巴西都出现了经济 走缓的兆头。国内环境不利因素也在增多,人口红利正在 消失,同时因为国际经济环境恶化,国际资本纷纷避险回 流,中国市场的流动性进一步减缓。之前欠下的教育、医 疗福利账又因为人口老龄化而亟须补齐。
3.经济建设的新要求 (1)增强 发展协调性 ,努力实现经济 又好又快发展 。 ① 转变发展方式 取得重大进展,在优化结构、
提高效益 、 降低消耗 、 保护环境 的基础上,实现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到 2020 年比 2000 年翻两番。
②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体制 更加完善。 ③ 自主创新能力 显著提高,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 ④ 城乡、区域协调互动发展 机制基本形成。
答案
C
解析 ②不是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排除。
2.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自主创新是第一竞争力。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有利于( )
①扩大生产规模,解决就业问题 ②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经济增长质量 ③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单位商品价值量
④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A.①② C.②④ 答案 解析
B.①②④ D.②③④
C
解析
高三政治一轮复习经济生活第十课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课件
第十课 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
高考考点
(1) 全 面 建 设 小 康 社 会 的 经 济目标:小康社会,经济 建设的要求 (2)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 发展:科学发展观,经济 持续协调发展
考查重点
(1)科学发展观的内涵 (2)如何实现经济持续 协调发展
命题预测
关注热点
关注民生、统筹城乡 发展、统筹区域发展、 自主创新、转变经济 发展方式、优化产业 结构、节能减排是我 国现阶段的重大问题, 结合科学发展观的知 识考查相关问题也是 高考考查的重点
不 生活质 不全面,偏重于物质消费的小 更全面,经济、政治、文化生态、社会等
同量
康
全面发展的小康
点 社会发 发展很不平衡。地区之间、城 发展比较均衡。将缩小地区、城乡、各阶
展状态 乡之间、不同收入群体之间存 层的差距;将加快中西部地区、农村地区
在差距
的发展,体现共同富裕原则
相 都是小康社会,都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总体小康是我国目前已经达 同 到的小康水平,全面小康社会是本世纪头二十年的发展目标,二者只是所处的发展 点 阶段不同
命题探究
对应训练
年份
2005年 2010年 降低比例
万元地区生产 单位工业增加 二氧化硫
总值消耗
值用水量
排放量
0.92吨标准煤 2 600万吨
0.74吨标准煤 1 820万吨
20%
30%
137.5万吨 112.6万吨 18%
化学 需氧量
96.6万吨 82万吨 15.1%
对应训练
对应训练
对应训练
基础自测
基础自测
2 .下边漫画《“增长”的背后》的经济生活寓意是
()
高考考点
(1) 全 面 建 设 小 康 社 会 的 经 济目标:小康社会,经济 建设的要求 (2)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 发展:科学发展观,经济 持续协调发展
考查重点
(1)科学发展观的内涵 (2)如何实现经济持续 协调发展
命题预测
关注热点
关注民生、统筹城乡 发展、统筹区域发展、 自主创新、转变经济 发展方式、优化产业 结构、节能减排是我 国现阶段的重大问题, 结合科学发展观的知 识考查相关问题也是 高考考查的重点
不 生活质 不全面,偏重于物质消费的小 更全面,经济、政治、文化生态、社会等
同量
康
全面发展的小康
点 社会发 发展很不平衡。地区之间、城 发展比较均衡。将缩小地区、城乡、各阶
展状态 乡之间、不同收入群体之间存 层的差距;将加快中西部地区、农村地区
在差距
的发展,体现共同富裕原则
相 都是小康社会,都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总体小康是我国目前已经达 同 到的小康水平,全面小康社会是本世纪头二十年的发展目标,二者只是所处的发展 点 阶段不同
命题探究
对应训练
年份
2005年 2010年 降低比例
万元地区生产 单位工业增加 二氧化硫
总值消耗
值用水量
排放量
0.92吨标准煤 2 600万吨
0.74吨标准煤 1 820万吨
20%
30%
137.5万吨 112.6万吨 18%
化学 需氧量
96.6万吨 82万吨 15.1%
对应训练
对应训练
对应训练
基础自测
基础自测
2 .下边漫画《“增长”的背后》的经济生活寓意是
()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一《经济生活》: 第10课 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 复习课件(共22张PPT )
知识点3: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 1.科学发展观的地位 • 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党和国家__________ 的强大思 全部工作 想武器,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 2.科学发展观的内涵 •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__________________; 核心立场是___________;基本要求是 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__________________;根本方法是____________ 以人为本 。
第四单元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第十课 科学发展观 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主干整合 知识点1: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
• 1.总体小康的实现 • (1)时间:________世纪末。
20
• (2)特点:________的、________的、
低水平 不全面 ________________ 的小康。 发展很不平衡
经济结构 主攻方向
城乡发展 • 4.推动__________ 一体化。解 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 作__________,城乡发展一体化 重中之重 是解决“三农”问题的 根本途径 __________。 • 5.全面促进__________ 和环境 资源节约 保护,增强____________能力。 可持续发展
1.全面小康与科学发展观是什么关系? 二者是辩证统一的:一方面,坚持科学发展观是实现全面建成小 康社会的目标、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步伐的重要保证;另一方面, 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结果。 2.如何从“三主体”分析如何共建生态文明? (1)政府:加强宏观调控,充分利用经济、法律及行政手段调控资 源,发展循环经济。 (2)企业:加强管理、科技创新、降低成本、减少污染,实现经济 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 (3)个人: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倡导绿色消费,增强节约意识,从 小事做起,把节约资源落到实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低水平,就是虽然我国经济总量已经达到一定规模,但人均
水平还比较低。 不全面,就是目前的小康基本上还处于生存性消费的满足, 而发展性消费还没有得到有效满足,社会保障还不健全,环境质 量还有待提高。 不平衡,是指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发展水平差距不小。
考点一、全面小康的目标
3、全面小康的目标
(1)总体目标:本世纪头二十年,我们要集中力量,建设全 面惠及十几亿人口的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2)具体表现:到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时, 我们这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和发展中社会主义大国,将成 为①工业化基本实现、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内市场总体规 模位居世界前列的国家,成为②人民富裕程度普遍提高、生 活质量明显改善、生态环境良好的国家,成为③人民享有更 加充分民主权利、具有更高文明素质和精神追求的国家,成 为④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社会更加充满活力而又安定团结 的国家,成为⑤对外更加开放、更加具有亲和力、为人类文 明作出更大贡献的国家。
真实的国民财富总量。
考点三、科学发展观
〖误区警示〗:发展经济必然带来环境污染,治 理污染又必须发展经济
• 经济建设和环境保护是互相影响、互相制约的。如果片面地 追求经济效益而不顾环境保护,那么经济必然带来环境污染
①都是小康社会,都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总 体小康是我国目前已经达到的小康水平,全面小康社会是本 世纪头二十年的发展目标,二者只是所处的发展阶段不同。 ②总体小康是全面小康的基础和条件,全面小康是总体小康 的发展和完善。
联系
• (2008高考海南卷)二十世纪末,我国基本实现了小康,但 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不平衡的小康。我国要实现 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是( ) • ①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必然结果 • ②本世纪头二十年要实现的奋斗目标 • ③我国所有制改革的必然要求 • ④实现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第三步目标的重要步骤 •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 【解析】本题考查全面小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本世纪头 二十年的奋斗目标,由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是第三步目标的 重要步骤,②④正确;③与题干的叙述颠倒了,所有制改革 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①表述不正确,不断深化 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要措施。
考点三、科学发展观
1、为什么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1)科学发展观的地位---重要性: 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必须深入贯彻落 实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 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 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2)片面追求经济快速增长的后果——必要性: 往往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甚至出现“没有发展的增 长”;导致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生态破坏。
必修1 《经济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活》
第十课 科学发展观和小康 社会的经济建设
考点考向概览
考点概览 10、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 会的经济建设 (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的经济建设 ①全面小康的目标 ②经济建设的新要求 (2)又好又快、科学发 展 ①科学发展观 ②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 发展 考向定位 1.从知识的考查看:重点考查科学 发展观,又好又快发展,经常与宏观 调控相结合。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 在高考中地位一般,掌握基础知识即 可。 2.从试题类型上看:小康社会的经 济目标多考查选择题。又好又快、科 学发展,选择题和材料题都是考查的 重点。科学发展观时常以选择题的形 式考查其含义,又好又快发展多以材 料题的形式考查,并与企业经营、宏 观调控、对外开放等结合起来。
考点二、经济建设的新要求
2、小康社会建设进程的特点和要求
(1)特点:是一种不平衡的发展过程。
(2)要求:我国经济文化发展很不平衡,有条 件的地方可以发挥得更快些,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的基础上,率先实现现代化;相对路后的地区,则 要奋起直追,加快发展。
考点二、经济建设的新要求
• 【特别提示】 • (1)全面小康的目标与全面小康的经济目标不是一 回事,二者不能等同。全面小康社会的新要求之一是 使绝对贫困现象基本消失,并非使所有贫困人口都过 上小康生活。 • (2)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并非轻而易举,而是 一项艰巨的任务,它是继续消除贫困的阶段,是由片 面发展转向全面发展的阶段,需要长期的艰苦奋斗。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也不是全国同时同步实现小康社会 。 • (3)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与科学发展观的关系:在 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实现由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的发 展,即实现全面小康必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高考复习策略
3.关注民生、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自主创新、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节能减排是我国现阶段的 重大问题,结合科学发展观的知识考查相关问题是高考考查的 重点。在复习中我们必须把握以下时事热点: ①结合十二五规划,认识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 了解小康社会建设的进程。 ②结合我国应对欧债危机和美国金融危机,分析促进我国经 济又好又快发展所应采取的措施。 ③结合当前小微企业的经营困难,理解企业转变经济发展方 式、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必要性及其举措。
(2009高考广东卷)《珠江三角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9— 2020)》指出,到2012年,珠三角率先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初 步形成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自主创新能力明显增强,人民生 活明显改善,区域城乡差距明显缩小。这表明全面小康社会建 设( ) ①要全面追求经济的增长速度 ②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③要建立合理有序的分配格局,基本消除绝对贫困现象 ④要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解析】要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必须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既 要注意经济发展的速度,又要注意经济发展的质量,故排除①。 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必须坚持科学发展,故②正确。全面小康 社会,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城乡差距减少,可见社会收入差距 缩小,经济发展协调,故③④正确。
考点二、经济建设的新要求
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方面的新要求
(2)全面改善人民生活。
①社会就业更加充分。 ②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人人享有基本生 活保障。 ③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形成,中等收入者占多数, 绝对贫困现象基本消除。
(3)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 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
高考复习策略
1.立足课时结构:本课时主要阐述了我国当前经济生活 的时代背景以及科学发展观、又好又快发展。复习时,要把握 一个关系,即全面小康的建设目标要求与科学发展观、又好又 快发展的关系。对于全面促进小康社会的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复习时要把握一个思想、五大战略,即从指导思想看,要贯彻 落实科学发展观;从发展战略看,必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转 变发展方式,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坚持统筹城乡与区域 发展,可围绕“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三个方面 来理解。
• (2012山西太原五校联考)某镇政府认为“小康不 小康,关键看住房”,于是不惜财力建设“别墅式 新农村”。这一认识和做法( ) • A、是对全面小康社会要求的曲解 • B、有利于提高农民生活水平 • C、加快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 • D、坚持了又好又快的发展理念 • 【解析】该镇政府不惜财力建设“别墅式新农村” ,是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求的曲解,对新农村建 设的曲解,其最终结果将不利于提高农民生活水平 ,违背了又好又快发展的理念,阻碍了全面建设小 康社会的进程。
考点一、全面小康的目标
4、总体小康与全面小康比较:
总体小康 标准 全面小康 低标准的小康,人均GDP只 较高标准的小康,人均GDP超 有800多美元(低水平) 过3000美元(更加殷实宽裕)
全面 不全面,偏重于物质消费的 更全面,经济、政治、文化、 区 社会全面发展的小康 程度 小康 别 发展不平衡,地区差距、城 发展比较均衡,缩小地区、城 发展 乡差距、不同收入群体存在 乡各阶层的差距,惠及十几亿 程度 差距 人口,体现共同富裕原则
• (2012青岛三校联考)当前我们必须看到,贫困地区、贫困 群众的小康,是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难点。中国政府向全世 界庄严承诺:力争到2020年实现全面小康。实现这一目标, 对中西部比较落后的地区而言,要( ) • A、着眼于GDP的增长,发展得更快些 • B、奋起直追,加快发展 • C、着眼于消除“三大差别”,缩小贫富差距 • D、更快发展,率先发展 • 【解析】不能盲目追求GDP增长,应科学发展,故A项错误 ;B项观点符合实际,落后地区应奋起直追,加快发展;C项 观点错误,不能消除“三大差别”。D是指有条件地区、发 达地区,不符合题意。
考点三、科学发展观
• 【思维拓展】 正确认识国内生产总值(GDP)与绿色GDP。
• (1)国内生产总值(GDP)是指一国(地区)经济在核算期内所有
常住单位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总量,它是世界通用
的衡量一个国家(地区)经济状况的一个重要经济指标。
• (2)绿色GDP是指用以衡量各国扣除自然资产损失后新创造的 真实国民财富的总量核算指标。简单地说,就是从现行统计 的GDP中,扣除环境污染、自然资源退化、教育低下、人口 数量失控、管理不善等因素引起的经济损失成本,从而得出
我国胜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 战略的第一、第二步目标,我国人民生 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实现由贫困到 温饱,再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
考点一、全面小康的目标
• 1、总体小康的表现 • (1)微观上: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生活质量明显 提高。 • (2)宏观上:国家的整体经济实力大大增强。 • 2、总体小康的特点 • 从总体上看,我国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 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
高考复习策略
• • • •
〖名师点睛〗: 一个概念 科学发展观 两个阶段 总体小康、全面小康 三项新要求 增强发展的协调性、全面改善 人民生活、建设生态文明 • 五条措施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转变经济发 展方式、统筹城乡发展、加强能源资源节 约和生态环境保护、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水平还比较低。 不全面,就是目前的小康基本上还处于生存性消费的满足, 而发展性消费还没有得到有效满足,社会保障还不健全,环境质 量还有待提高。 不平衡,是指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发展水平差距不小。
考点一、全面小康的目标
3、全面小康的目标
(1)总体目标:本世纪头二十年,我们要集中力量,建设全 面惠及十几亿人口的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2)具体表现:到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时, 我们这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和发展中社会主义大国,将成 为①工业化基本实现、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内市场总体规 模位居世界前列的国家,成为②人民富裕程度普遍提高、生 活质量明显改善、生态环境良好的国家,成为③人民享有更 加充分民主权利、具有更高文明素质和精神追求的国家,成 为④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社会更加充满活力而又安定团结 的国家,成为⑤对外更加开放、更加具有亲和力、为人类文 明作出更大贡献的国家。
真实的国民财富总量。
考点三、科学发展观
〖误区警示〗:发展经济必然带来环境污染,治 理污染又必须发展经济
• 经济建设和环境保护是互相影响、互相制约的。如果片面地 追求经济效益而不顾环境保护,那么经济必然带来环境污染
①都是小康社会,都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总 体小康是我国目前已经达到的小康水平,全面小康社会是本 世纪头二十年的发展目标,二者只是所处的发展阶段不同。 ②总体小康是全面小康的基础和条件,全面小康是总体小康 的发展和完善。
联系
• (2008高考海南卷)二十世纪末,我国基本实现了小康,但 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不平衡的小康。我国要实现 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是( ) • ①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必然结果 • ②本世纪头二十年要实现的奋斗目标 • ③我国所有制改革的必然要求 • ④实现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第三步目标的重要步骤 •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 【解析】本题考查全面小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本世纪头 二十年的奋斗目标,由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是第三步目标的 重要步骤,②④正确;③与题干的叙述颠倒了,所有制改革 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①表述不正确,不断深化 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要措施。
考点三、科学发展观
1、为什么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1)科学发展观的地位---重要性: 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必须深入贯彻落 实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 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 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2)片面追求经济快速增长的后果——必要性: 往往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甚至出现“没有发展的增 长”;导致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生态破坏。
必修1 《经济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活》
第十课 科学发展观和小康 社会的经济建设
考点考向概览
考点概览 10、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 会的经济建设 (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的经济建设 ①全面小康的目标 ②经济建设的新要求 (2)又好又快、科学发 展 ①科学发展观 ②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 发展 考向定位 1.从知识的考查看:重点考查科学 发展观,又好又快发展,经常与宏观 调控相结合。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 在高考中地位一般,掌握基础知识即 可。 2.从试题类型上看:小康社会的经 济目标多考查选择题。又好又快、科 学发展,选择题和材料题都是考查的 重点。科学发展观时常以选择题的形 式考查其含义,又好又快发展多以材 料题的形式考查,并与企业经营、宏 观调控、对外开放等结合起来。
考点二、经济建设的新要求
2、小康社会建设进程的特点和要求
(1)特点:是一种不平衡的发展过程。
(2)要求:我国经济文化发展很不平衡,有条 件的地方可以发挥得更快些,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的基础上,率先实现现代化;相对路后的地区,则 要奋起直追,加快发展。
考点二、经济建设的新要求
• 【特别提示】 • (1)全面小康的目标与全面小康的经济目标不是一 回事,二者不能等同。全面小康社会的新要求之一是 使绝对贫困现象基本消失,并非使所有贫困人口都过 上小康生活。 • (2)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并非轻而易举,而是 一项艰巨的任务,它是继续消除贫困的阶段,是由片 面发展转向全面发展的阶段,需要长期的艰苦奋斗。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也不是全国同时同步实现小康社会 。 • (3)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与科学发展观的关系:在 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实现由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的发 展,即实现全面小康必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高考复习策略
3.关注民生、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自主创新、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节能减排是我国现阶段的 重大问题,结合科学发展观的知识考查相关问题是高考考查的 重点。在复习中我们必须把握以下时事热点: ①结合十二五规划,认识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 了解小康社会建设的进程。 ②结合我国应对欧债危机和美国金融危机,分析促进我国经 济又好又快发展所应采取的措施。 ③结合当前小微企业的经营困难,理解企业转变经济发展方 式、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必要性及其举措。
(2009高考广东卷)《珠江三角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9— 2020)》指出,到2012年,珠三角率先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初 步形成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自主创新能力明显增强,人民生 活明显改善,区域城乡差距明显缩小。这表明全面小康社会建 设( ) ①要全面追求经济的增长速度 ②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③要建立合理有序的分配格局,基本消除绝对贫困现象 ④要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解析】要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必须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既 要注意经济发展的速度,又要注意经济发展的质量,故排除①。 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必须坚持科学发展,故②正确。全面小康 社会,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城乡差距减少,可见社会收入差距 缩小,经济发展协调,故③④正确。
考点二、经济建设的新要求
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方面的新要求
(2)全面改善人民生活。
①社会就业更加充分。 ②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人人享有基本生 活保障。 ③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形成,中等收入者占多数, 绝对贫困现象基本消除。
(3)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 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
高考复习策略
1.立足课时结构:本课时主要阐述了我国当前经济生活 的时代背景以及科学发展观、又好又快发展。复习时,要把握 一个关系,即全面小康的建设目标要求与科学发展观、又好又 快发展的关系。对于全面促进小康社会的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复习时要把握一个思想、五大战略,即从指导思想看,要贯彻 落实科学发展观;从发展战略看,必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转 变发展方式,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坚持统筹城乡与区域 发展,可围绕“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三个方面 来理解。
• (2012山西太原五校联考)某镇政府认为“小康不 小康,关键看住房”,于是不惜财力建设“别墅式 新农村”。这一认识和做法( ) • A、是对全面小康社会要求的曲解 • B、有利于提高农民生活水平 • C、加快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 • D、坚持了又好又快的发展理念 • 【解析】该镇政府不惜财力建设“别墅式新农村” ,是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求的曲解,对新农村建 设的曲解,其最终结果将不利于提高农民生活水平 ,违背了又好又快发展的理念,阻碍了全面建设小 康社会的进程。
考点一、全面小康的目标
4、总体小康与全面小康比较:
总体小康 标准 全面小康 低标准的小康,人均GDP只 较高标准的小康,人均GDP超 有800多美元(低水平) 过3000美元(更加殷实宽裕)
全面 不全面,偏重于物质消费的 更全面,经济、政治、文化、 区 社会全面发展的小康 程度 小康 别 发展不平衡,地区差距、城 发展比较均衡,缩小地区、城 发展 乡差距、不同收入群体存在 乡各阶层的差距,惠及十几亿 程度 差距 人口,体现共同富裕原则
• (2012青岛三校联考)当前我们必须看到,贫困地区、贫困 群众的小康,是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难点。中国政府向全世 界庄严承诺:力争到2020年实现全面小康。实现这一目标, 对中西部比较落后的地区而言,要( ) • A、着眼于GDP的增长,发展得更快些 • B、奋起直追,加快发展 • C、着眼于消除“三大差别”,缩小贫富差距 • D、更快发展,率先发展 • 【解析】不能盲目追求GDP增长,应科学发展,故A项错误 ;B项观点符合实际,落后地区应奋起直追,加快发展;C项 观点错误,不能消除“三大差别”。D是指有条件地区、发 达地区,不符合题意。
考点三、科学发展观
• 【思维拓展】 正确认识国内生产总值(GDP)与绿色GDP。
• (1)国内生产总值(GDP)是指一国(地区)经济在核算期内所有
常住单位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总量,它是世界通用
的衡量一个国家(地区)经济状况的一个重要经济指标。
• (2)绿色GDP是指用以衡量各国扣除自然资产损失后新创造的 真实国民财富的总量核算指标。简单地说,就是从现行统计 的GDP中,扣除环境污染、自然资源退化、教育低下、人口 数量失控、管理不善等因素引起的经济损失成本,从而得出
我国胜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 战略的第一、第二步目标,我国人民生 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实现由贫困到 温饱,再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
考点一、全面小康的目标
• 1、总体小康的表现 • (1)微观上: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生活质量明显 提高。 • (2)宏观上:国家的整体经济实力大大增强。 • 2、总体小康的特点 • 从总体上看,我国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 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
高考复习策略
• • • •
〖名师点睛〗: 一个概念 科学发展观 两个阶段 总体小康、全面小康 三项新要求 增强发展的协调性、全面改善 人民生活、建设生态文明 • 五条措施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转变经济发 展方式、统筹城乡发展、加强能源资源节 约和生态环境保护、推动区域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