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和压强教学设计
压强教案(优秀9篇)
压强教案(优秀9篇)压强教案篇一一、设计意图压强的对于初中学生来说是一个难点,因为其概念较为抽象,大部分学生在初二下学习时会感到困难,对固体压强和液体压强处理的不够好,不会灵活应用固体压强、液体压强的特点来解决实际问题,希望通过本节课的,帮助学生建立起压强的知识体系、框架,认清固体压强和液体压强的不同之处,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学中采用对比法和归纳法,师生讨论的方法等。
二、复习目标1. 正确理解压强,区分固体压强与液体压强的不同之处,知道固体压强等于压力与受力面积的比值,液体压强与液体的密度和深度有关。
2. 正确理解公式p=F/S,知道其适用范围,会用p=F/S及其变形公式解决一些问题。
3.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 掌握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探究液体压强规律的实验,这两个实验的实验方法、实验过程和实验结论。
三、复习重点和难点重点:①压强的概念②对固体压强中受力面积的理解,液体压强中深度的理解。
③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受力面积的关系;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和深度的关系④掌握两个实验的方法、过程和结论。
难点:①压强概念的建立②固体压强和液体压强知识的应用四、教具与学具气球与钉板、削好的铅笔、压强计等五、课前准备要求学生准备好八下的物理书和笔记本,在课前已经自己对压强概念有大致的了解,知道探究实验所用的物理方法等。
六、教学过程教学阶段与时间分配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点评引入课题3′5′在初二下我们学习了压强的概念,学过固体压强、液体压强和气体压强等概念,由于压强的概念比较抽象,固、液、气压强的特点又不同,我们同学在学习时普遍感到困难。
这块知识本身在初中物理教学中也属于较难的部分。
希望通过本节复习课能给与大家一些帮助。
本节课我们主要复习固体压强和液体压强。
(板书)固体\\压强和液体压强那些同学知道我们在固体压强和液体压强这部分学习了那些知识?一、压力①什么是压力?②压力产生的原因?③压力的范畴?④压力的方向?(课件)判断下列图中MN面所受压力的大小1.概念压力、压强的概念、单位、计算公式;如何增大和减小压强;液体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
压力压强物理教案范文
压力压强物理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压力的概念,掌握压力的测量方法和单位。
2. 让学生了解压强的定义,理解压强与压力和受力面积的关系。
3.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压力概念的引入2. 压力的测量方法和单位3. 压强的定义和计算公式4. 压强与压力、受力面积的关系5. 实际例子分析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压力、压强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2. 难点:压强与压力、受力面积的关系。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压力、压强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 利用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压强与压力、受力面积的关系。
3. 运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口头表达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压力现象,如气球、泵等,引导学生思考压力的概念。
2. 新课:讲解压力的定义、测量方法和单位,引导学生理解压力的含义。
3. 过渡:引入压强的概念,讲解压强的定义和计算公式。
4. 实例分析:分析生活中常见的压强现象,如地面承受的重力、液体内部的压强等,让学生理解压强与压力、受力面积的关系。
5. 练习:布置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
6. 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压力的概念和压强的计算方法。
7. 作业:布置一些有关压力和压强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拓展1. 让学生了解不同介质中的压力和压强,如气体、液体和固体。
2. 引导学生思考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如受力面积、作用时间等。
七、课堂互动1. 提问:请同学们举例说明生活中哪些现象与压力和压强有关?2. 讨论:压力和压强的计算在实际应用中有什么重要性?3. 小组活动:设计一个实验,验证压强与压力、受力面积的关系。
八、学习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压力、压强概念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作业批改:评估学生对压力、压强计算方法的掌握和应用能力。
3. 实验报告:评价学生在小组实验中的参与情况和实验结果分析。
压强和压力教案
压强和压力教案。
一、定义我们需要搞清楚什么是压强和压力。
压强是指物体表面上的压力大小,可以用公式P=F/A进行表示,其中P为压强,F为施加在物体上的力,A为力的作用面积。
在实际情况中,物体受力面积不同,所以压强大小也会不同,可以用压强来描述物体所承受的压力。
在物理学中,压强的单位为帕斯卡(Pa)。
而压力是指一个物体所受到的外力大小,可以用公式P=F/S进行表示,其中P为压力,F为外力大小,S为物体受力面积。
在实际应用中,压力往往是受到力的大小,可以用压力来描述物体所承受的其它物体的压力大小。
压力的单位与压强相同,都是帕斯卡(Pa)。
二、计算方法接下来,我们需要了解压强和压力的计算方法。
对于计算压强来说,我们可以通过实验的方式来实现。
一般情况下,我们会通过使用压力计来进行计算。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需要测出所施加的力的大小以及力的作用面积,然后将所测得的数据代入P=F/A公式中,就可以得出压强的大小。
对于压力的计算,方法与压强类似,同样需要测出受力面积和外力大小。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通常使用弹簧测力计来测定受力大小。
根据力学原理,我们可以将受力面积乘以压力即可得出外力大小。
三、单位的转换在物理学中,单位的转换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在压力和压强的计算过程中,我们需要掌握它们所涉及到的常见单位及其转换关系。
首先是压强的单位。
在物理学中,我们通常使用帕斯卡(Pa)来表示压强的大小。
而在工程中,常使用兆帕(MPa)或千帕(kPa)来表示大的压强值。
在单位转换时,我们需要注意到1兆帕等于1×10⁶帕,1千帕等于1×10³帕。
其次是压力的单位。
在物理学中,我们通常使用帕斯卡(Pa)来表示压力的大小。
而在工程中,常使用千克力(kgf)或牛顿(N)来表示大的压力值。
在单位转换时,我们需要注意到1千克力等于9.81牛顿,1牛顿等于0.10197千克力。
四、实际应用在实际应用中,压强和压力体现在我们生活的许多方面。
《压强》教学设计与实施(精选4篇)
《压强》教学设计与实施(精选4篇)《压强》与实施篇1一.课题自然情况摘要1.课题总称《课堂教学中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主动性的研究》2课题简介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
充分体现以人发展为本的思想,这就需要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
教师是教学的指导者、组织者、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学习质量的检查者,引导学生沿着社会发展所需人才的方向发展,而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
学生是有主动性和积极性的人,这是他们的心理因素,他们能够能主动地反映客观事物;他们的学习动机、兴趣、意志等都直接影响学生的效果;影想他们参与课堂的主动性的外部因素是他们的个性。
因此,在教学中必须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一定要处理好他们的心理因素。
传统教育把学生仅仅看成是教育对象,是消极被动地接受外来影响的客体,是教师“灌输”知识的“容器”。
这种学生观必然导致对学生学习主体性的压抑;反之,如果看不到学生是正处于成长中的受教育者,高估他们的主体性发展水平,夸大其主体性发挥范围,忽视教师的作用,跟低估、压抑学生主体性一样有害无益。
正确的学生观是既要把学生看成是教育的客体,从而加强对他们的教育和引导;又要把学生看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充分发挥他们主体能动作用。
3.研究者在本课题中的角色我在本课题中担任收集资料,汇报成果的任务。
二.本次实验研究目标随着课程改革的发展,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的越来越好,他们的积极主动参与课堂的主动性也越来越强。
但究竟提高到什么程度,学生又具有哪些特点还是一项对未知的领域。
需要借助与时间来解决理论研究中遇到的迷惑。
并将研究成果付诸与实践,在实践中促进课题的研究。
本节课是《压强》的第一课时,通过本节课的实施,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有所提高,他们能够根据教师创设的情景走进课堂并却在老师的引导子能够积极大胆的进行创新制定一些行之有效的实验计划,并把计划应用到实验中,能够根据自己的实验去归纳出结论,能够在实验中积极合作,积极发言,发表自己的看法大胆创新,开发自己的思维是非常可贵的,这也就达到了实验的要求。
压强的教案(精选11篇)
压强的教案压强的教案(精选11篇)压强的教案篇1一、知识目标1.了解压强的概念。
理解什么是压力,什么是物体的受力面积。
2.理解压强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
3.了解压强公式中各物理量的名称、单位及符号。
知道压强单位的物理意义和由来。
4.了解压强的增大和减小的主要方法。
二、能力目标1.观察生活中各种跟压强有关的现象。
了解对比是提高物理思维的基本方法。
2.通过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
经历探究的主要环节。
通过探究实验,观察实验现象。
采集实验数据。
获得对压强比较深入的了解。
初步学习使用控制变量,具有一定的实验能力。
3.了解改变压强的实际意义和基本方法,具有运用知识解释简单现象和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4.通过实际动手、实践如何改变压强。
具有一定的动手实践能力。
三、德育目标1.经历观察、实验以及探究等学习活动。
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通过探究性物理学习活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
培养学生对参与物理学习活动的兴趣,提高学习的自信心。
3.了解压强存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的广泛性,认识科学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有将科学服务于人类的意识。
4.感悟科学是人类创造发明的基础。
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教学重点:压强概念的理解。
教学难点:压力与重力面积的正确理解。
教学方法:探究法:通过学生自己独立的探究活动。
观察现象。
收集数据。
分析比较获得对压强概念深入的理解。
比较归纳法:通过对具体现象、事例的对比、比较,提出问题,并通过研究归纳出一般的结论。
教具准备:压力小桌、泡沫塑料、砝码、橡皮泥、木条、弹簧秤、投影仪、录像机及录像机资料等。
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1.播放一段风光片:金色的海滨。
松软的沙滩。
人们的身后是一串串大小不等、深浅不同的脚印;茫茫雪原,浩浩无边,想在上面步行的人双脚深陷。
几乎寸步难行。
雪橇却能使人插上翅膀…2.观察教材中P66两幅精美的图片:小小的蝉可以把口器插入坚硬的树皮,体态庞大的骆驼却可以凭借宽大的脚掌成为沙漠之舟。
压力压强物理教案范文
压力压强物理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压力的概念,掌握压力的计算方法。
2. 让学生了解压强的定义,理解压强与压力、受力面积的关系。
3.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压力:定义、计算方法、单位。
2. 压强:定义、计算方法、单位。
3. 压力与压强的关系。
4. 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
5. 应用实例:水坝、轮胎、铁轨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压力、压强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2. 难点:压力与压强的关系,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压力和压强的概念。
2. 利用实验和实例,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压力和压强的关系。
3. 运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压力现象,引导学生思考压力的概念。
2. 讲解压力:介绍压力的定义、计算方法及单位。
3. 讲解压强:介绍压强的定义、计算方法及单位。
4. 分析压力与压强的关系:通过实验和实例,引导学生理解压力与压强的联系。
5. 讲解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分析实际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学会如何控制变量来增大或减小压强。
6. 应用实例分析:分析水坝、轮胎、铁轨等实例,巩固所学知识。
7.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8. 布置作业:设计有关压力和压强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9. 课后反思:教师反思教学效果,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辅导。
10. 教学评价:通过作业、测验等途径,评价学生对压力和压强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拓展与迁移1. 引导学生将压力和压强的知识应用到其他学科领域,如土木工程、机械设计等。
2. 探讨压力和压强在生物体内的应用,如血液压力、细胞压力等。
3. 引导学生关注压力和压强在生活中的安全问题,如气体容器、建筑物等。
七、教学资源1. 实验器材:压力计、气压计、液体、固体等。
2. 教学课件:压力和压强的概念、计算方法、实例分析等。
压力和压强物理教案
压力和压强物理教案作为一名教职工,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
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压力和压强物理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新课引入观察实验仪器:三脚铁钉小桌、200克砝码、蒙上白纸的硬纸盒各一个。
演示先将小桌的桌面放在开口蒙有白纸的硬纸盒上,再压上200克砝码,纸不会被压破;而将小桌翻过来让桌腿(铁钉做)立在白纸上,再压上同一砝码时,纸即咔喳一下被压破。
激疑教师:为什么两个实验的效果不一样?(略停,学生不能回答。
)再激疑老师:请同学们每人拿出一支铅笔,两手指同时用同样大小的力压铅笔两端,两手指感觉(即效果)是否一样?请同学们谈谈体会。
学生:不一样!顶着笔尖的手指感到痛(效果明显)。
老师:要准确回答上述实验遇到的问题,就得学习第五章压力和压强。
板书课题:压力和压强二、课内自读用幻灯投影自读要求并注意分别给予各层次学生自读指导。
自读要求1、记住压力、压强的定义、单位、方向。
2、记住压强公式P=f/s了解公式中各字母代表的物理量;压强单位的读法和帕斯卡的规定。
三、课内探索:探讨题1、请同学们自己动手做一做:用手指压文具盒盖或手掌肌肉,你会看到什么现象,是什么原因产生了这个现象?2、什么叫压力?引导学生讨论,教师小结。
板书: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
然后老师强调压力概念中“垂直”、“表面”等关键词的含义。
让学生记住并理解压力这个物理概念。
示出幻灯片三,引导学生探索。
探索题压力产生的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1、将一铁块平放在面粉上,移去铁块,观察到什么现象?再重叠平放两块铁块,观察两次效果有什么不同?由此你认为压力产生的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2、如将同一块金属先平放再竖放,你又观察到了什么现象?这两种放法铁块对面粉的压力是否相同?你由此认为压力产生的效果还与什么因素有关?学生独自或二人一组按灯片三的要求动手实验,教师巡视观察,并重点点拔实验中动手能力差的.学生,思考实验现象,提示、归纳。
压强教学设计15篇
压强教学设计15篇压强教学设计1第九章压强第一节压强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压强的概念。
理解什么是压力,什么是物体的受力面积。
(2)理解压强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3)了解压强公式中各个物理量的名称、单位及符号,知道压强单位的物理意义和由来,能用压强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4)了解压强的增大与减小的主要方法。
2.过程与方法(1)观察生活中各种跟压强有关的现象,了解对比是提高物理思维的基本方法。
(2)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经历探究的主要环节,通过探究实验,观察实验现象、采集的实验数据,获得对压强比较深入的了解,初步学习使用控制变量法。
(3)通过实际动手,实践如何改变压强。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经历观察、实验以及探究等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通过亲身的体验和感悟,使学生获得对压强的理解1感悟认识,为深入理解和应用这些知识打基础。
(3)通过探究性物理学习活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愉悦,培养学生对参与物理学习活动的兴趣,提高学习的自信心。
(4)感悟科学是人类创造发明的基础,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教学重点:压强的大小跟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教学难点:压强的计算及单位●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出示课件1引入压力的作用效果。
二、引入课题:出示课件2思考:图中的茶杯对桌面,图钉对墙面,木块对斜面是否有作用力?方向如何?认识压力。
出示课件3-4理解压力与重力的关系。
(一)压力:杯子垂直压在地面上的力图钉垂直压在墙面上的力木块垂直压在斜面上的力1、定义:垂直压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做压力。
2、方向:与接触面垂直并指向接触面。
3、作用点:受力物体的接触面。
4、压力与重力的关系:有时等于重力(水平放置时)、有事不等于重力,但与重力有关;有时与重力无关。
(二)压强1、压力作用的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学生实验:用两手指挤压使用过的铅笔或圆珠笔。
出示课件:5—6手指受压的感觉有什么不同?用力后这种感觉有何变化?2、利用探究实验进行压强的学习。
《压力和压强》教学设计
《压力和压强》教学设计教学设计:压力和压强一、教学目标:1.了解压力和压强的概念和定义;2.能够区分和计算压力和压强的单位;3.理解和应用压力和压强的常见问题。
二、教学内容:1.压力的概念和定义;2.压力的计算和单位;3.压强的概念和定义;4.压强的计算和单位;5.压力和压强的应用。
三、教学过程:1.导入(10分钟)通过展示一个气球和一个木棍的情景,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气球会被戳破,而木棍不会,并引出与这个情景相关的概念:“压力”和“压强”。
2.概念解释(20分钟)讲解压力和压强的概念和定义,帮助学生理解两者的含义和区别,通过生活中的例子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
3.计算和单位(40分钟)3.1压力的计算和单位(20分钟)-讲解压力的计算公式:压力=力÷面积;- 引导学生标注并理解压力的单位:牛顿/平方米(N/m²)也可叫pascal(Pa);-带领学生通过计算示例题目加深对压力计算和单位的理解。
3.2压强的计算和单位(20分钟)-讲解压强的计算公式:压强=压力÷物体面积;- 引导学生标注并理解压强的单位:牛顿/平方米(N/m²)也可叫pascal(Pa);-带领学生通过计算示例题目加深对压强计算和单位的理解。
4.压力和压强的应用(20分钟)-分组讨论并整理压力和压强在生活中的应用,例如:鞋底踩踏、船体漏水等;-每组选出一个应用场景进行展示,并要求解释为什么这种现象与压力和压强有关。
5.拓展与延伸(10分钟)设计一些思考题目,帮助学生巩固和拓展对压力和压强的理解。
例如:-为什么比气球更硬的篮球反弹的更高?-为什么用尖的针容易戳破气球?-国际单位制中常用的压力单位有哪些?它们之间有什么转换关系?四、巩固与评价:设计一套练习题目,包括选择题、计算题和应用题,用于复习和巩固学生对压力和压强的理解。
进行随堂小测,并根据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
五、板书设计:压力压强压力=压强=面积面积单位:Pascal(Pa)单位:Pascal(Pa)1Pa=1N/m²1Pa=1N/m²六、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将抽象的概念和定义与生活常见的情景相结合,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压力和压强的概念。
《压强》教案优秀9篇
《压强》教案优秀9篇《压强》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知道什么是压力,会画压力示意。
2.通过探究知道影响压强大小的因素,并能建立压强定义公式。
3.知道国际单位制中压强的单位(帕)。
4.经历测量人体对地面压强的过程,培养乐于和他人合作进行探究的团队精神,初步掌握测量,计算,表达能力及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知道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
6.能用压强公式进行简单的定量计算。
教学设想重点:通过探究知道影响压强大小的因素,并能建立压强定义公式。
教学难点理解压力的概念。
会画压力示意。
教学教法实验探究式教学准备一端削尖的铅笔、小桌子、沙盘等。
教学过程一课题引入不知道大家注意过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没有:[出示钉]钉的帽子做得又大又平,而钉头却又尖又细;在茫茫的雪原里,步行的人容易陷下去,可是滑雪者却悠然自得,而且滑得很快。
这些现象看起来简单,但其中包含的物理学道理却是很深刻的,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就准备解决这些问题。
二讲授新课一只杯子放在地面上,受到地面对它的支持力,那么地面受不受力呢?(如果用手作为地面,可以明显地感觉到压力,可见地面受到杯子的压力,谁来画一画地面受到的压力?)同样的道理,钉对墙面也有压力;放在斜面上的木块对斜面也有压力,请大家完成力的示意。
(学生板演)多媒体展示教学目标。
多媒体展示压力,说明压力的方向始终和接触面相垂直。
(学生观察并回答)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
虽然我们知道了压力的定义,但是压力的作用效果和那些因素有关呢,我们用实验来探寻答案。
[实验1]将压力小桌正放入沙盘,其中一次在小桌上放一个重物,比较两次小桌陷入沙盘的深度。
(学生观察)压力作用的效果和压力大小有关。
(学生回答)[实验2]将压力小桌分别正放和反放入沙盘,比较两次小桌陷入沙盘的`深度。
(学生观察)压力作用的效果还和接触面积大小有关。
(学生回答)为了更直接方便地表示压力的作用效果,物理上引进了压强的概念。
⑴定义:压强是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大小)。
初二物理压强教案4篇
初二物理压强教案4篇初二物理压强教案4篇通过介绍与主题相关的背景知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二物理压强教案,如果大家喜欢可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初二物理压强教案(篇1)压强1.压力:垂直作用于物体表面上的力方向:垂直接触面压力不一定等于重力,只有物体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压力和重力相等。
压力和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2.压强:物体受压力的大小与受力面积之比叫做压强。
物理意义:物体单位面积所受的压力。
增大压强:增大压力,减少受力面积。
减小压强:减小压力,增大受力面积。
液体压强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①液体受到重力②液体具有流动性一、液体压强的特点①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②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压强相等③同种液体中,深度越深压强越大④在相同深度内,液体的密度越大,压强越大二、液体压强的大小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和液体深度有关。
三、连通器特点:当液体不流动时,连通器各部分中的液面高度总是相同的。
(液体不流动且连通器内是相同液体)大气压强一、大气压强的存在证明大气压的存在:①马德堡半球②实验覆杯实验二、大气压的测量托里拆利1×105Pa=760mm水银柱=10m水柱→等效替代法大气压与高度、天气有关:晴天气压高,阴天气压低在海拔3000米以内,大约每升高10m,大气压减小100Pa。
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1.在气体和液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惯性是啥(1)惯性:一切物体保持原有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做惯性。
(2)对“惯性”的理解需注意的地方:①“一切物体”包括受力或不受力、运动或静止的所有固体、液体气体。
②惯性是物体本身所固有的一种属性,不是一种力,所以说“物体受到惯性”或“物体受到惯性力”等,都是错误的。
位移方向与速度方向速度方向与位移方向没有直接关系,只有在没有返回(即向着一个方向运动)的直线运动中,速度的方向与位移的方向一定是相同。
除此之外,速度方向与位移方向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
《压力和压强》教学设计说明
《压力和压强》教学设计【设计思路】1.本节从学生常见的但没有思考过的现象引入新课,引起学生的学习物理兴趣;再介绍压强的铺垫重点知识压力,通过对图例的分析来理解压力的的概念;提出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的问题,用演示实验的方法进行探究;为了描述压力的作用效果,用类比的方法引入压强的概念;之后对压强的相关计算进行练习,并口头解释压强现象,解决课前提出的问题,引导学生寻找增大与减小压强的方法,突出物理学是描述自然现象,解决实际技术问题的学科。
2.在教学过程中总是鼓励学生积极动脑,通过演示实验的活动,学习物理概念和规律,体验科学的乐趣,了解科学方法,获取科学知识逐步树立科学创新精神。
3. 本节课学生通过实验探究获得结论,培养了能力,使学生能够主动学习,课堂气氛活跃,对物理学习的兴趣大大提高,通过对压强的相关计算进行练习加强对于知识的进一步掌握和应用。
【教学容】第一节;压力和压强【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什么是压力,了解压力与重力的区别。
理解压力作用效果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
了解压强的概念,会运用压强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知道增大或减小压强的方法2、过程与方法:通过科学探究,归纳得出压力作用效果跟哪些因素有关。
通过参与科学探究,初步学习使用控制变量,具有一定的实验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在探究实验中,体会到客观规律的可认识性和有效的利用规律,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积极研究探索科学知识的精神。
【教学重点】1.探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
2.压强的概念、公式和单位。
3.能用压强公式进行有关计算。
4.结合实际分析增大减小压强的方法【教学难点】利用科学探究的结论建立压强概念【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砝码、海绵、小桌【教学过程】一、新课引入展示图片:图中这两个小同学的体重接近,但是他们脚下雪层的凹陷程度却不同,为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其中的道理。
二、新课教学。
1、展示本节课学习目标2、对物体受力分析得出压力①小孩对地面的压力(如图)结论:小孩垂直压在地面上②图钉对墙壁的压力(如图)结论:图钉垂直压在墙面上③木块对斜面的压力(如图)结论:木块垂直压在斜面上总结三条结论:小孩垂直压在地面上的力图钉垂直压在墙面上的力压力木块垂直压在斜面上的力得到压力的概念: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3、练习画出压力的示意图并与重力进行比较学生分析归纳:(课本受到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桌面受到压力的施力物体是课本。
压力和压强教案
第十四章第一节压强(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压力的概念,会区分压力与重力;(2)理解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知道压强的概念,知道压强的单位。
会用压强的公式计算;(3)知道增大压强和减小压强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1)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思维和想象能力;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2)通过对压强概念建立过程中各种科学方法的运用,培养学生初步的分析、比较、归纳、概括和推理等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促进师生间的情感互动,达到共同讨论、共同参与、共同尝试的民主融洽的教学氛围;并通过学生的探索实验,培养同学间相互合作、共同探索的团队精神;(2)鼓励学生大胆尝试不同的实验方法和解决问题的途径,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压力、压强的概念【教学难点】压强概念的建立【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用压力作用效果不同的事例引入。
二、新课教学(一)压力概念的建立1、这种垂直作用于物体表面的力叫做压力。
图1:画出水平桌面上的书对桌面的压力;图2:画出物体对斜面的压力;图3:画出被按在竖直墙面上的物体对墙面的压力;2、压力的作用效果:使物体发生形变。
思考:在茫茫雪原上,步行的人常会陷入及膝深的雪中,滑雪者却不会陷下去,为什么?活动:用不同的力压铅笔,观察现象。
(二)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引导学生猜想: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有关。
引导学生设计实验:1、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关系教师演示实验引导学生得出结论:当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同样的方法探究:2、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关系引导学生得出结论:当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三)交流讨论: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的方法:(1)相同受力面积比较压力;(2)相同压力比较受力面积;思考:物体的压力和受力面积都不同时,如何比较压力产生的作用效果呢?(四)压强概念的建立1、压强的定义: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做压强。
《压强》教案教学
《压强》教案教学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压强的概念,理解压强的计算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压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与压强相关的现象,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1. 压强的定义: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
2. 压强的计算公式:P = F/A(P表示压强,F表示力,A表示受力面积)。
3. 压强的单位:帕斯卡(Pa)。
4. 影响压强的因素:压力、受力面积、介质密度。
5. 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增大压力、减小受力面积、增大介质密度。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压强的定义、计算公式及应用。
难点:压强公式的灵活运用,影响压强的因素。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探究压强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 利用实验演示,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压强的变化。
3. 结合实际例子,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4. 采用小组讨论、交流分享,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压强,为什么需要学习压强。
2. 讲解压强的定义和计算公式,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压强的基本概念。
3. 演示实验:观察不同压力、受力面积下压强的变化,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压强的现象。
4. 分析实验结果,引导学生总结影响压强的因素。
5. 结合实际例子,让学生运用压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6. 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学生对压强的理解。
7. 布置作业:设计有关压强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8. 课后反思:教师总结课堂教学效果,针对学生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
六、教学评价:1. 采用课堂提问、回答问题的情况评价学生对压强概念的理解。
2. 通过实验报告、作业练习评价学生对压强计算和影响因素的掌握。
3. 结合生活实例,评价学生运用压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七、教学资源:1. 实验器材:压力计、受力面积不同的物体、实验桌等。
2. 教学课件:压强的定义、计算公式、影响因素等。
3. 实际案例资料:涉及压强的新闻、故事等。
压力与压强实验教案
本文主要讲述压力与压强实验教案的设计和实施,以期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压强的概念和原理。
一、教学目标1.了解压力和压强的含义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
2.学习常见的测量压力和压强的仪器,如瓶压计、差压计等。
3.能够通过实验掌握如何测量压力和压强的方法。
4.了解压力和压强在生活中的应用,如水压力引起的水流、汽车轮胎的气压等。
二、教学方法1.探究式教学方法通过实验,让学生自己感受到压力和压强的变化,探究两者之间的关系。
2.合作学习法在实验中,学生分组合作,共同完成实验过程和记录实验数据。
3.讨论式教学法在实验结束后,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探究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并根据数据,进行分析。
三、教学内容1.压力和压强的概念压力是单位面积上作用的垂直力大小,用单位面积上的力的大表示,即压力=力/面积。
而压强是在单位体积内作用的压力大小,用单位体积内的压力大小表示,即压强=压力/体积。
2.测量压力和压强的仪器常见的测量压力和压强的仪器有瓶压计、差压计等。
瓶压计可以用来测量气体和液体的压力,而差压计则可以用来测量气体和液体的压强。
3.实验过程实验设备:瓶压计、水杯、电子秤、滴管、试管。
实验步骤:(1)将水杯填满水,将试管置于水杯中央。
(2)将瓶压计连接到试管上,使瓶压计管中气体充满,并调节气阀,使指针指向“0”刻度。
(3)用容量为1ml的滴管往试管中慢慢滴水,记录每滴水后瓶压计的读数。
(4)根据记录的数据,计算出压力和压强的数值,并进行讨论和分析。
四、实验效果经过实验,学生了解了压力和压强的概念及其测量方法,并学会了通过实验计算出压力和压强的数值。
实验过程中,学生积极合作,完成实验并记录实验数据。
在讨论环节中,学生分析数据,找出实验中的问题,并给出解决方案。
通过实验,学生更深入地理解了压力和压强在生活中的应用,也培养了他们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小结通过探究式教学方法和实验实践,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压力和压强的概念和原理,并掌握了其测量方法。
压力和压强教学设计
压力和压强教学设计压力和压强教学设计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促进我们快速成长,使教学工作更加科学化。
如何把教学设计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压力和压强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教学目的1.理解压力的概念,知道压力的作用效果眼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压强。
2.掌握压强的概念,知道压强的计算公式,国际单位制中医强的单位及其意义,会进行压强的简单计算。
(二)教具演示用:压力小桌,10×10×5厘米3的塑料泡沫,质量为200克的破码2个,细砂、玻璃杯。
学生用:压力小桌,10×10×5厘米3的塑料泡沫,质量为200克的破码2个。
(三)教学过程一、新课引入1.请同学们阅读本节课文开头的“?”和图10—1,猜一猜两人对雪的压力差不多,为什么一个人陷下去了,另一个人没有陷下去?2.请同学们观察自己的书包带子。
想一想平时背书包时,觉得宽带子好,还是细带子好,为什么?对以上问题,可能同学们现在还不能得出正确结果,自己猜的是否正确,要经过事实来检验。
同学们学习了本课的知识,就会得到满意的回答(板书课题:第十章压强液体的压强第一节压力和压强)。
二、进行新课1.请同学们在草稿本上画出下列各图中物体对表面的压力示意图。
同时请三位同学在黑板上画,三人各画一图(有意识地请能正确画出的同学,以便借此讲解压力的概念)。
同学们作图时,教师可走到学生中去,来回巡视,了解学生作图中的错误。
2.学生停笔后,先讲评下面学生作图情况,然后讲评黑板上画的图,进行纠正,并用红色粉笔把压力突出出来。
请同学们思考后举手回答,以上图中物体对受力表面的压力有什么共同特点?启发学生回答出:压力作用在受力面上,压力的方向跟受力面垂直,指向受力面。
3.教师重复一遍学生的回答(板书:压力:垂直压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做压力。
)4学生分组做课本图10—3压力小桌的实验,并讲述压强的概念。
压力压强物理教案范文
压力压强物理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压力的概念,掌握压力与重力的区别和联系。
2. 使学生了解压强的定义,能够计算固体、液体和气体的压强。
3.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压力:定义、单位、计算公式。
2. 重力:定义、单位、计算公式。
3. 压力与重力的关系:压力与重力的区别和联系。
4. 压强:定义、单位、计算公式。
5. 固体、液体、气体的压强计算。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导入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利用实验、图片等教学资源,直观地展示压力和压强的概念。
3. 通过小组讨论、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4. 运用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感受物理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学步骤:1. 导入:提问学生对压力的理解,引导学生思考压力与重力的关系。
2. 讲解压力:介绍压力的定义、单位和计算公式。
3. 讲解重力:介绍重力的定义、单位和计算公式。
4. 讲解压力与重力的关系:强调压力与重力的区别和联系。
5. 讲解压强:介绍压强的定义、单位和计算公式。
6. 讲解固体、液体、气体的压强计算:通过实验和实例,讲解固体、液体、气体的压强计算方法。
7. 课堂练习:布置有关压力和压强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8. 生活实例:介绍压力和压强在生活中的应用,如水坝、轮胎等。
五、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压力和压强的理解程度。
2. 课堂练习:评估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课后作业:布置有关压力和压强的作业,巩固学生所学知识。
4. 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合作过程中的表现,如思维能力、沟通能力等。
六、教学内容:1. 压力的作用效果:压力的作用点、压力作用面积的影响。
2. 压强的计算:固体、液体、气体的压强计算。
3. 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增大压力、减小受力面积;减小压力、增大受力面积。
4. 压力和压强的测量工具:压强计、压力计。
5. 压强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水坝、桥梁、建筑物的设计等。
压强课程设计
压强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包括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知识目标要求学生掌握压强的定义、计算方法和影响因素;技能目标要求学生能够运用压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要求学生培养对科学的热爱和探究精神。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压强的定义、计算方法和影响因素。
首先,通过讲解和示例,使学生理解压强的概念;其次,介绍压强的计算方法,让学生掌握如何计算不同情况下的压强;最后,分析影响压强的因素,让学生了解压强与压力、受力面积的关系。
三、教学方法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节课采用多种教学方法。
首先,运用讲授法,清晰地讲解压强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其次,采用讨论法,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影响压强的因素,促进学生思考;再次,通过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问题中的压强现象,使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最后,利用实验法,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实验,观察压强的变化,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本节课准备了一系列教学资源。
教材作为主要资源,为学生提供了系统、全面的学习材料;参考书为学生提供了更多拓展知识,有助于加深对压强的理解;多媒体资料包括图片、视频等,使抽象的知识更直观、生动;实验设备为学生提供了亲身体验压强的机会,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五、教学评估本节课的教学评估主要包括平时表现、作业和考试三个部分。
平时表现评估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实际能力;作业评估通过学生完成的练习题,检验学生对压强知识的掌握程度;考试评估则通过书面考试,全面考察学生对压强定义、计算方法和影响因素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评估方式应客观、公正,能够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成果。
六、教学安排本节课的教学安排如下:总共安排4个课时,每课时45分钟。
第一课时讲解压强的定义和计算方法;第二课时讨论影响压强的因素;第三课时进行实验,观察压强的变化;第四课时进行总结和复习。
《压力和压强》优秀教案
第1课时压力和压强错误!1.知道压力的概念,知道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
2.知道压强的概念、公式和单位,能用压强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3.经历“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哪些因素有关”的科学探究过程,学习运用控制变量法研究问题。
错误!1.观察生活中各种跟压强有关的现象,相互对比是提高物理思维的基本方法。
2.通过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经历探究的主要环节。
通过探究实验,观察实验现象、采集实验数据,获得对压强比较深入的了解。
学习使用控制变量法和转换法。
错误!1.经历观察、实验以及探究,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通过亲身的体验和感悟,使学生获得对压强知识的感性认识,为深入理解和应用这些知识打基础。
3.通过探究性物理学习活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培养学生对参与物理学习活动的兴趣,提高学习的自信心。
错误!压强的概念及计算公式。
错误!压力和压强的概念。
错误!图钉、气球、砝码、海绵、小木桌、多媒体课件等。
一、情景引入思考:为什么图钉的钉尖做得很尖,而钉帽做得很大?为什么坐沙发比坐板凳舒服?为什么刀口磨得越薄,刀越锋利?你认为书包带宽一些好,还是窄一些好?为什么?教师引导并提问:它们都跟压力的作用效果有关,那么,什么是压力呢?压力的作用效果跟哪些因素有关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相关内容。
二、新课教学探究点一:压力多媒体展示图片:思考:各个接触面受到的力是怎么样的?力的方向怎么样?压力的大小总等于物体的重力吗?同时请三位同学在黑板上作图。
同学们作图时,教师巡视,了解学生作图情况。
画完后,讲评学生作图情况,错误的要进行纠正。
让同学们思考后回答,以上图中物体对接触面的力有什么共同特点。
启发学生回答:压力作用在接触面上,压力的方向总是跟接触面垂直,指向受力物体。
教师归纳总结:物理学中,把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作压力。
知识拓展分析:1.压力产生的条件:物体间相互接触,而且有挤压作用。
2.方向:垂直于接触面,并指向受力物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压力和压强》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第一节;压力和压强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知道压力的概念和方向,理解压强的概念、公式、单位,并能应用压强知识进行有关计算,知道增大或减小压强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制定计划、设计实验、操作实验、观察实验的能力,培养学生分析、论证、概括出规律性结论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在探究实验中,体会到客观规律的可认识性和有效的利用规律,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积极研究探索科学知识的精神。
【教学准备】
海绵、砝码盒、钩码盒、气球、小桌等。
【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
幻灯片出示复习思考题
二、新课引入
展示图片《牛人踩鸡蛋》,设计
思考题:为什么人站在鸡蛋上鸡蛋
没有碎,而且人还能做很多动作?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其中的道理。
二、新课教学。
1 观看图片说一说有没有压力产生?施
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分别是谁?压力的方向如何?
2、对物体受力分析得出压力
①小孩对地面的压力(如图)结论:小孩垂直压在地面上
②图钉对墙壁的压力(如图)结论:图钉垂直压在墙面上
③木块对斜面的压力(如图)结论:木块垂直压在斜面上
总结三条结论:
酒瓶压在小男孩手上的力
图钉垂直压在墙面上的力压力
木块垂直压在斜面上的力
得到压力的概念: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
3、练习画出压力的示意图并与重力进行比较
学生分析归纳:(课本受到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桌面受到压力的施力物体是课本。
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压力的方向是垂直于接触面的。
)
幻灯片展示压力的定义、方向
4、学生进行压铅笔的实验
提出问题: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
(学情预设:学生的猜想可能是多种多样的,教师要针对实际情况做好引导工作,为引入演示实验做好铺垫。
)
学生猜想: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和压力的大小有关,或猜想还与其他什么因素有关。
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猜想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两个因素有关。
所以,用控制变量法,控制受力面积相同,研究压力大小对作用效果的影响;再控制压力相同,研究受力面积大小对作用效果的影响。
学生小组实验:利用桌上的实验器材
教师演示实验,选用器材:小桌、砝码盒、钩码盒和一海绵。
〔设计意图:把砝码盒和钩码盒分别放在小桌所产生的压力大小不同,但小桌的受力面积相同,因此,可以比较出压力的大小对压力效果的影响;把反放能保证压力相同而受力面积不同,可以得出受力面积对压力作用效果的影响。
〕
回顾实验,学生分析
分析论证:当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当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学生活动:判断压力作用效果的明显程度,进而转入压强的学习。
5、压强的学习
(1)出示图片并设问如果压力和受力面积都不相同,该如何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2)幻灯片出示压强的物理意义
物理学中,把单位面积上所受到的压力大小叫做压强。
压强的计算公式为:
P=。
(P表示压强,F表示压力,S表示受力面积。
)
压强的单位是由压力和受力面积的单位组成的复合单位,写作“N/m2”,物理学中称为帕斯卡。
帕斯卡是非常小的单位;我们把三粒芝麻压成粉,均匀地分布在1cm2的面积上,所产生的压强约为1Pa。
实际应用:比较芭蕾舞演员和大象所产生的压强。
例题:比较图中芭蕾舞演员足尖对舞台的压强和图中大象对地面的压强.哪个大?
比较可知,芭蕾舞演员虽小,但是她对地面的压强却远大于大象对地面的压强。
〔设计意图:通过对压强的相关计算进行练习,加强对于压强知识的进一步掌握和应用.〕交流与讨论:
6、提出问题:怎样才能增大压强?怎样才能减小压强?
分析归纳: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可以增大压强;受力面积一定时,增大压力可以增大压强。
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可以减小压强;受力面积一定时,减小压力可以减小压强。
应用:(1)把两个核桃同时放在一只手上捏,由于两个核桃互相挤压,其接触面积非常小,产生的压强很大,很容易把核桃压开。
(2)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功”,它的科学道理是什么?
答: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
(3)出示图片,由学生分析图片中增大或减小压强的办法
三、幻灯片展示巩固练习题
四、课堂小结。
《压力和压强》
一、压力:
1、定义:物理学中把垂直压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做压力。
2、压力的作用效果:
(1)与压力的大小有关(2)与受力面积有关
二、压强:
1、定义: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做压强。
2、公式
3、单位
4、增大和减小压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