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昧中的觉醒复习教案

合集下载

蒙昧中的觉醒_教案

蒙昧中的觉醒_教案

蒙昧中的觉醒_教案
教案标题:蒙昧中的觉醒
教学目标:
1.了解“蒙昧中的觉醒”的含义及其重要性;
2.分析蒙昧中的觉醒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
3.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价值观判断的能力;
4.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探索精神。

教学重点:
1.掌握“蒙昧中的觉醒”的概念;
2.分析蒙昧中的觉醒对个人和社会的意义。

教学难点:
1.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价值观判断的能力;
2.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探索精神。

学习内容:
1.介绍“蒙昧中的觉醒”的概念;
2.分析蒙昧中的觉醒对个人和社会的意义;
3.探讨如何在蒙昧中觉醒,以及如何利用自身觉醒影响他人。

教学过程:
Step 1:导入新课
引入学生对“蒙昧中的觉醒”主题的了解并探讨其普遍性和重要性。

Step 2:呈现材料。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6.1《蒙昧中的觉醒》教案(00002)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6.1《蒙昧中的觉醒》教案(00002)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6.1《蒙昧中的觉醒》教案课题名称:人民版必修三专题六第一课蒙昧中的觉醒姓名:曾庆燕工作单位:赣州三中学科年级:高二历史教材版本:人民版一、教学内容分析(一)教材分析:本专题内容是一个有一定难度,理论性强又具有重大现实意义的专题。

学习本专题时首先要明确人文精神的内涵和价值,应先将本专题四节课的内容综合概括介绍,使学生对人文精神起源、复兴和成熟的三个阶段及其所对应的三次思想解放运动(公元前5世纪中叶产生于希腊的智者运动;公元14世纪至17世纪的文艺复兴;17、18世纪的启蒙运动),有一个大概的认识和理解。

(二)课标要求:了解古代希腊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等人对人的价值阐释,理解人文精神的内涵。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了解古代希腊智者学派的普罗塔哥拉的主张。

(2)理解雅典的苏格拉底的思想主张以及产生这种思想倾向的时代背景。

(3)理解斯多亚学派的“人生而平等”的主张。

2.过程与方法:(1)阅读课文所提供的历史材料,学会从材料中获得有效信息。

(2)从图书资料或网上收集整理苏格拉底和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的先哲们(孔子等)的道德说教,掌握搜集历史资料的方法,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3)如果有能力编演一幕历史剧,加深对历史概念的理解,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4)将教材中的重要人物、重要概念、需要探究的主要问题分为若干个问题,让全班每位同学解决一个问题的答案,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精神。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势,力争让那些历史成绩中等以上的同学,能提高历史成绩。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过程一:多媒体展示文献:三个时期希腊人关注的对象的变化公元前7世纪以前的希腊神话时代,宙斯是众神之王、人类之王,人们按神谕安排事情。

“万物皆源于水,又复归于水”——泰勒斯(公元前6世纪)“世界是一团永恒的火”——赫拉特利特(公元前6世纪)“人是万物的尺度”——公元前5世纪中叶以上三个时期希腊人关注的对象有何变化?神自然人过程二:提问:发生了什么变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是哪些人开始的? 设计意图:顺应本班学情,喜欢活跃的课堂气氛,又有独立的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用文献的方式,让学生迅速进入新课学习。

《蒙昧中的觉醒》教学设计

《蒙昧中的觉醒》教学设计

《蒙昧中的觉醒》教学设计课程简介:本课程旨在通过对中国古代蒙昧时期的文化和历史进行探讨,引导学生领会蒙昧时期的社会现象,了解历史背景,以及深入了解蒙昧时期觉醒的历史事件和思想变革,使学生对中国古代文明和思想有更加全面深刻的理解,并通过研究发现蒙昧时期的社会变革是古代中国文明的发展必然产物。

教学内容及安排:第一课时:导入内容:介绍蒙昧时期及其特点和历史背景。

安排:通过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呈现蒙昧时期的社会现象和历史背景,激发学生对这一时期的兴趣。

第二至三课时:蒙昧中的思想觉醒内容:探讨蒙昧时期出现的思想变革和思想觉醒的历史事件。

安排: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并展示蒙昧时期的历史事件和思想变革,学生通过PPT、小组演讲等形式呈现,加深学生对蒙昧中的思想觉醒的理解。

第四至五课时:古代中国文明的发展内容:探讨《蒙昧中的觉醒》对古代中国文明的发展产生的影响。

安排:老师讲解《蒙昧中的觉醒》对古代中国文明的影响,学生进行思维导图和小组讨论,梳理《蒙昧中的觉醒》对古代中国文明的发展影响。

第六至七课时:历史事件与个人成长内容:分析蒙昧时期的历史事件对个人成长的影响。

安排: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案例、小组讨论和分析,了解蒙昧时期的历史事件对个人成长的影响,鼓励学生思考并提出自己的见解。

第八课时:课程总结内容:对本课程的学习进行总结,并引导学生展开相关思考和表达。

安排:学生进行个人总结和展示,老师进行点评和引导,鼓励学生对《蒙昧中的觉醒》进行思考和表达。

教学手段:1. 多种形式的课堂教学:包括讲授、讨论、小组展示、案例分析等。

2. 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综合展现蒙昧时期的社会现象和历史背景。

3.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通过互动式学习,增强学生的参与感和学习主动性。

评价方法:1. 完成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完成相关阅读和思考,并进行书面总结。

2. 课堂展示:通过小组展示和个人表达加深对学生学习成果的评估。

3. 课程考核:通过期末考试或者大作业,对学生对《蒙昧中的觉醒》的理解和应用进行检验。

《蒙昧中的觉醒》教学设计

《蒙昧中的觉醒》教学设计

《蒙昧中的觉醒》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中国封建社会的主要特点和矛盾冲突;
2.理解蒙昧思想对封建统治的影响;
3.认识蒙昧中觉醒的因素和方式。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小组合作学习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以一幅插图为例,让学生分析插图中人物、服饰、环境等特点,引导学生了解封建社会的主要特点和矛盾冲突。

二、知识讲解(15分钟)
1.讲解蒙昧思想对封建统治的影响,引导学生思考蒙昧思想如何使人民困于迷信、无知的状态。

2.讲解蒙昧中的觉醒,引导学生了解觉醒的因素和方式,例如经济困苦、个人体验、社会变革等。

三、分组讨论(20分钟)
将学生分为小组,让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具体的历史事件或人物,讨论该事件或人物是如何从蒙昧中觉醒的,以及觉醒对封建社会的影响。

四、小组报告(10分钟)
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进行报告,将讨论结果进行总结,并展示给全班。

五、课堂讨论(15分钟)
对小组报告进行讨论,学生可以提出问题或对其他小组的报告进行评论和补充。

六、反思总结(5分钟)
引导学生思考蒙昧中觉醒的重要性以及对当代社会的启示。

作业:
根据课堂上的学习和讨论内容,写一篇短文,谈谈你对蒙昧中的觉醒的理解和思考。

教学资源:
1.插图,用于导入课堂内容;
2.教材或相关资料,用于讲解蒙昧思想对封建统治的影响和蒙昧中的觉醒的因素和方式;
3.小组合作学习活动的题目和指导方针。

蒙昧中的觉醒教案

蒙昧中的觉醒教案

蒙昧中的觉醒教案第一章:引言1.1 课程背景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理解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特别是人类从蒙昧时期到觉醒时期的演变过程。

通过学习,学生将能够了解人类文明的发展脉络,认识到科技进步和思想变革对人类社会的重要影响。

1.2 教学目标了解蒙昧时期的特点及其对人类历史的影响。

认识觉醒时期的标志性事件及其对现代社会的启示。

分析科技进步和思想变革在人类历史中的作用。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跨文化沟通能力。

1.3 教学方法讲座:教师通过讲解,引导学生了解蒙昧时期和觉醒时期的历史背景和关键事件。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蒙昧时期和觉醒时期的理解和看法。

案例分析:学生分析具体的历史案例,深入探讨科技进步和思想变革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第二章:蒙昧时期的特点2.1 定义蒙昧时期解释蒙昧时期的概念,包括其时间范围和历史背景。

引导学生了解蒙昧时期对人类历史的影响。

2.2 蒙昧时期的经济和社会结构分析蒙昧时期的经济形态,如游牧经济和农业经济。

探讨蒙昧时期的社会结构,如家族和部落组织。

2.3 蒙昧时期的文化和宗教了解蒙昧时期的文化特点,如口头传统和图腾崇拜。

探讨蒙昧时期的宗教信仰,如原始宗教和一神教。

第三章:觉醒时期的曙光3.1 定义觉醒时期解释觉醒时期的概念,包括其时间范围和历史背景。

引导学生了解觉醒时期对人类历史的重要性。

3.2 觉醒时期的科技革新分析觉醒时期的科技进步,如农业革命和工业革命。

探讨科技进步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如城市化和全球化。

3.3 觉醒时期的思想变革了解觉醒时期的思想变革,如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

探讨思想变革对现代社会的启示。

第四章:蒙昧时期到觉醒时期的转变4.1 转变的背景和原因分析蒙昧时期到觉醒时期转变的背景,如气候变化和人口迁移。

探讨转变的原因,如科技进步和思想变革的相互作用。

4.2 转变的过程和特点描述蒙昧时期到觉醒时期的转变过程,如城邦国家的兴起和帝国的扩张。

分析转变的特点,如文明的冲突和融合。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3 专题6-1蒙昧中的觉醒教案1 精品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3 专题6-1蒙昧中的觉醒教案1 精品

6.1蒙昧中的觉醒(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普罗塔哥拉,苏格拉底,斯多亚学派的主张以及对人和人的价值的阐述。

2、知道古希腊人文精神演变的历程,理解古希腊人文精神的内涵。

3、感悟人文精神的内涵,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养成批判精神和怀疑意识,尊崇理性,追求思想自由。

【教学重难点】重点:普罗塔哥拉,苏格拉底,斯多亚学派对人和人的价值的阐述。

难点:理解西方人文精神的内涵。

【教学过程】导入:我们生活在一个巨大问号的阴影下,我们是谁?我们来自哪里?我们去向何方?在《人类的故事》中,人类是怎样觉醒的?人在宇宙世界中究竟处于什么一种地位?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蒙昧中的觉醒——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

一、早期希腊:人是神灵的玩物提到西方文明的起源,美国作家房龙的一篇文章特别重要.在宁静的无知山谷里,人们过着幸福的生活。

永恒的山脉向东西南北各个方向蜿蜒绵亘。

知识的小溪沿着深邃破败的溪谷缓缓地流着。

它发源于昔日的荒山。

它消失在未来的沼泽。

——房龙在这里“昔日的荒山”是指什么山呢?(奥林匹斯山)为什么呢?补充:根据公元前12世纪《荷马史诗》的记载,奥林匹斯山上的神仙却主宰着人间的一切,却喜欢争风吃醋。

天后赫拉,智慧女神雅典娜,爱神阿芙洛狄忒也喜欢土豪金,为了争一个有具有土豪金颜色的苹果引发特了特洛伊战争。

因此,我们可以看出在西方文明发展的源头,人是处于什么地位?二、公元前6世纪:人是自然的产物【过渡】但是到了公元前6世纪,整个希腊的文化中心由希腊半岛转移到小亚细亚沿岸,产生了希腊第一批哲学家。

这批人因为主要在米利都,因此通常称为米利都学派。

我们来看一下他们的主张泰勒斯:万物起源于水;赫拉克利特:万物起源于火在这里,泰勒斯等哲学家的研究对象发生了什么变化(学生:由研究神转变为研究自然)。

在这里我们需要思考两个问题1.为什么希腊的文化中心会转移到亚洲地区?这可能是什么因素导致的呢?(城邦的独立自治;远离传统文化的控制;东方文化的影响)2.为什么他们的研究对象会由神转变为自然呢?(城邦制度下生产力的发展,人类认识自然的能力加强,开始摆脱神的束缚)显然,和以前相比,到了公元前6世纪,人的地位发生了什么变化?(由神的玩物变成了自然的产物)三、公元前5世纪中叶:人是万物的尺度过渡:但是到了公元前5世纪中叶,希腊的文化中心又回归到希腊半岛本土。

《蒙昧中的觉醒》教学设计

《蒙昧中的觉醒》教学设计

《蒙昧中的觉醒》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理解文学作品《蒙昧中的觉醒》的主题和意义;2.分析和解读文学作品《蒙昧中的觉醒》的主要情节和人物形象;3.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4.提高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和评价能力。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展示文学作品《蒙昧中的觉醒》的封面;2.引导学生回忆自己阅读《蒙昧中的觉醒》的情景和感受;3.提问:“你们对这本作品的主题和意义有什么理解和感受?”二、讲解主题和意义(15分钟)1.通过学生的回答,引出《蒙昧中的觉醒》的主题和意义;2.教师简要讲解主题和意义,解释主题和意义的内涵;3.与学生们就主题和意义的理解进行讨论,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

三、分析和解读情节和人物形象(20分钟)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小说《蒙昧中的觉醒》的主要情节;2.通过多媒体展示相关插图,让学生对情节有更直观的理解;3.提醒学生要注意情节中的冲突、转折和高潮等;4.教师鼓励学生对情节中的一些关键场景和对话进行分析和解读;5.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小说中的主要人物形象,探讨人物形象的塑造和刻画手法。

四、阅读与写作(15分钟)1.要求学生阅读文学作品《蒙昧中的觉醒》的经典章节或片段;2.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阅读体会和感悟;3.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经历与读者对话;4.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写一篇读后感或读书笔记。

五、展示与交流(15分钟)1.鼓励学生自愿将自己的读书笔记和读后感进行展示;2.学生进行读书笔记和读后感的交流和讨论;3.教师对学生的读书笔记和读后感进行点评和评价;4.引导学生从他人的读书笔记和读后感中获得启示和反思。

六、作业布置(5分钟)1.要求学生阅读下一篇文学作品;2.布置写下一篇读书笔记或读后感的作业;3.要求学生按时提交自己的作业。

总结(5分钟)1.回顾今天的学习内容和过程;2.提醒学生注意复习和总结;3.鼓励学生继续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提高自己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蒙昧中的觉醒》教学设计

《蒙昧中的觉醒》教学设计

《蒙昧中的觉醒》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主要介绍中国近代思想解放的历程和思想解放运动的代表人物。

通过学习本篇文章,帮助学生了解中国文化传统中存在的盲点以及外来思想对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

二、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了解中国近代思想解放的历程和思想解放运动的代表人物。

2.学生能够理解中国文化传统中存在的盲点及外来思想对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

3.学生能够以此为基础思考如何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四、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采用讲授和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通过学生主动参与的方式进行强化训练。

五、教学过程
1.引入
首先,开宗明义地讲解中国近代思想解放的历程和思想解放运动的代表人物。

引导学生从历史的角度去了解事情,在学生中建立起相应的概念和认知。

2.正文
通过学生主动听课,并对文章进行理解和分析,对中国文化传统中存在的盲点以及外来思想对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进行深入的探讨。

同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

3.总结
对本节课进行总结,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六、作业
1.在家自行查阅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发展相融合的实际案例,并写一份综述。

2.观察身边同学的学习状态,顺手写下自己的感受和建议。

七、板书设计
中国文化传统中存在的盲点
外来思想对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6.1《蒙昧中的觉醒》优秀教学教案(4页)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6.1《蒙昧中的觉醒》优秀教学教案(4页)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6.1《蒙昧中的觉醒》优秀教学教案(4页)专题六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第一课蒙昧中的觉醒臧晓玉【课标要求】:了解古代希腊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等人对人的价值的阐述,理解人文精神的内涵。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通过“学习思考”及“材料阅读与思考”等学习,丰富相关的历史知识,培养解答历史问题的能力;着重理解“人是万物的尺度”这一观点,提高辩证思考问题和解决现实生活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独立思考教师给出的材料及思考题,并在课后完成教师设计的具有启发性的习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肯定“人是万物的尺度”这句名言的同时,更应认识到其具有的主观主义和相对主义的倾向,加以批判地继承和发展;苏格拉底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在物质和精神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我们更要有为捍卫真理而不惜付出任何代价的精神。

【教学重点】:理解古代希腊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等人对人的价值的阐述;【教学难点】:对普罗塔戈拉“人是万物尺度”所孕育的人文精神的内涵的分析和理解;对苏格拉底的“认识你自己”的名言所体现的尊崇理性和追求思想自由的理解。

【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新课导入:向同学们推荐两部电影《卧虎藏龙》《少年派的奇异漂流》,《卧虎藏龙》获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少年派的奇异漂流》获奥斯卡最佳导演奖。

有人这样评价:李安手下的诸多作品尽管故事千变万化,尽管技术日新月异,但李安却从未改变过!他永远是沉静的视角配以一成不变的人文关怀,并最终在华丽的视效中升华为寓言的史诗。

人文关怀一般认为发端于西方的人文精神。

导语分析1、人文精神(humanism)狭义是指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一种思潮,其核心为:以人为本,重视人的价值;张扬人的理性;主张灵肉和谐、立足于尘世生活的超越性精神追求。

广义则指欧洲始于古希腊的一种文化传统。

①人性,追求人的幸福和尊严;②理性,追求真理;③超越性,追求生活意义和人生价值。

2、西方人文精神三次大的演进和变化智者运动---人文精神的起源(公元前5世纪)——蒙昧中的觉醒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复兴(14--17世纪)——神权下的自我启蒙运动---发展成熟(17、18世纪)——专制下的启蒙新课教授一、蒙昧中的觉醒(一)、出示课程标准:1.了解古代希腊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等人对人的价值的阐述;2.理解人文精神的内涵。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6.1《蒙昧中的觉醒》精品教案(6页)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6.1《蒙昧中的觉醒》精品教案(6页)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6.1《蒙昧中的觉醒》精品教案(6页)蒙昧中的觉醒(一课时)【教学目标】内容标准:了解古代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等人对人的价值的阐述,理解人文精神的内涵。

过程与方法:1.通过课前预习,掌握智者学派、人文主义精神的内涵,了解苏格拉底的生平,收集并鉴赏苏格拉底的名言。

2.在教师的指导下,对课本“知识链接”、“资料卡片”、“学习思考”“史学争鸣”、“自我测评”等模块进行自主学习,培养综合运用能力。

3.通过课前、课中、课后学生搜集资料、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发展在社会中学习、网络中学习、终身学习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确认以人为本,同时认识到普罗塔戈拉的观点具有主观主义和相对主义的倾向,从而学会对所有问题采取历史的、辩证的态度,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还要体会知识对于完善一个人美德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点】理解苏格拉底和普罗塔戈拉二者在看待“人”自身这个问题上的共同之处及其差别。

【教学难点】古代人本思潮兴起和人文精神产生的时代背景。

【设计理念】本专题是一个有一定难度,理论性强又具有重大现实意义的专题,在教学过程中注意用人文主义这一主线贯穿本专题全部的教学过程和内容,而本节的核心内容就是人文精神的内涵。

理解它的关键就是与同时期的政治、经济因素结合起来。

学生初中已经学过相关的内容,本节就是在其基础上的发展,它还与必修一专题六、七,必修二专题五,本册专题七有联系,因此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在学习本专题的时候,要结合现代教育所提出的人文素质的培养要求,加强、加深对人文素质的理解。

教师可引导学生反思一下中国历史上的人文精神与西方相比有何特点。

【教学构想】一、导入先请大家看两个案例:2019年4月上海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研究生黄洋遭室友林森浩投毒后死亡。

林因琐事对黄不满,逐渐怀恨在心。

复旦大学投毒案嫌疑人一审被判死刑,引希腊工商业发展——物质基础民主政治发展的需要和推动平民地位提高 智者运动兴起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代表人物:普罗塔格拉 名言:人是万物的尺度你怎样理解这句话的含义?黑格尔说:“这是一句伟大的话。

蒙昧中的觉醒教案

蒙昧中的觉醒教案

蒙昧中的觉醒教案第一章:引言1.1 课程背景在人类历史的漫长进程中,蒙昧时代是一个重要的阶段。

在这个阶段,人们对自然、社会和宇宙的认知非常有限,迷信和无知普遍存在。

正是这个蒙昧的时期,孕育了人类文明的觉醒。

本课程将通过探讨蒙昧时代的情况,以及人类如何从蒙昧中觉醒,来揭示人类文明的发展过程。

1.2 教学目标了解蒙昧时代的特点及其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掌握人类从蒙昧中觉醒的历程和主要事件。

认识到蒙昧时代的局限性和人类觉醒的重要性。

第二章:蒙昧时代的认知困境2.1 蒙昧时代的认知特点人们对自然现象的解读:自然现象的不可解释性导致了迷信和神秘主义的产生。

社会结构与信仰:蒙昧时代的社会结构通常以部落或家族为单位,信仰和宗教观念也开始形成。

2.2 觉醒的契机人类对自然现象的探索:人类开始对自然现象进行观察和思考,寻求解释。

知识的传承与创新:蒙昧时代末期,人类开始通过文字记录知识,并逐渐形成更为系统化的学问。

第三章:觉醒的历程3.1 觉醒的里程碑古代文明的出现:古埃及、巴比伦、印度和中国等文明的出现标志着人类觉醒的开始。

轴心时代的思想家:孔子、老子、释迦牟尼和耶稣等思想家的出现,为人类提供了新的精神指引。

3.2 科学革命与启蒙时代科学革命的爆发:哥白尼、伽利略、牛顿等科学家的贡献,推动了人类对自然界的认知。

启蒙时代的思想:启蒙思想家如伏尔泰、卢梭和洛克等提倡理性思考和人权保障,为人类社会的觉醒铺平了道路。

第四章:现代文明的发展4.1 工业革命与科技进步工业革命的影响:机械化生产的兴起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和社会结构。

科技进步的推动:互联网、等科技的发展,进一步拓宽了人类的认知领域。

4.2 全球化的挑战与机遇全球化带来的挑战:文化冲突、环境问题等全球性问题成为人类共同面临的挑战。

全球化带来的机遇:国际合作、文化交流等为人类社会的觉醒提供了新的机遇。

第五章:蒙昧中的觉醒反思5.1 蒙昧时代的评价蒙昧时代的局限性:蒙昧时代的人类对世界的认知非常有限,迷信和无知普遍存在。

《蒙昧中的觉醒》教学设计

《蒙昧中的觉醒》教学设计

《蒙昧中的觉醒》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蒙昧中的觉醒》的作者、背景和写作背景。

2.理解《蒙昧中的觉醒》所传达的主题和核心观点。

3.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和情节发展。

4.学会运用文学知识和思维方法分析文本。

5.提高学生的写作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重点:1.学习和理解《蒙昧中的觉醒》的主题和核心观点。

2.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和情节发展。

四、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文字材料和图文并茂的PPT展示,向学生介绍《蒙昧中的觉醒》的作者、背景和写作背景。

2.讨论法:在介绍小说的主题和核心观点后,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让学生互相交流和分享自己的想法。

3.课堂活动:根据小说的情节和人物形象,组织学生进行文本分析和写作练习。

五、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10分钟)1.用图文展示PPT,介绍《蒙昧中的觉醒》的作者、背景和写作背景。

2.引导学生思考,用文字和图片描述《蒙昧中的觉醒》的故事背景,并提出观点。

第二步:主题和核心观点(15分钟)1.组织学生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他们对小说主题和核心观点的理解。

2.展示学生的思考和讨论结果,引导学生思考更深入的问题。

第三步:人物形象分析(20分钟)1.介绍小说中的主要人物形象,包括他们的性格、思想和行为。

2.组织学生小组讨论,分析并比较不同人物的特点和作用。

3.让学生用适当的语言描述人物形象,并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第五步:文本分析和写作练习(35分钟)1.选择小说中的一个片段,让学生进行文本分析。

2.组织学生小组讨论,分析并比较不同的文本分析结果。

3.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分析和理解,写一篇关于该片段的短文。

4.学生互相交流和讨论自己的写作成果,并互相评价和提出改进意见。

六、教学资源:1.《蒙昧中的觉醒》的全文和介绍文字材料。

2.图文展示的PPT。

3.学生小组讨论的材料和工具。

4.写作练习的材料和工具。

七、教学评估:1.观察学生的参与程度和表达能力。

2.评价学生的文本分析和写作练习。

人民版历史必修三6.1蒙昧中的觉醒教学设计

人民版历史必修三6.1蒙昧中的觉醒教学设计
人民版历史必修三6.1蒙昧中的觉醒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蒙昧时期的背景,掌握人类文明初期的主要特征,理解蒙昧中的觉醒的含义及其历史意义。
2.掌握古埃及、美索不达米亚、印度河流域和黄河流域等古文明的基本情况,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
3.学习并比较不同古文明的发展特点,分析其内在联系和影响,培养学生对历史事物的分析、综合能力。
2.通过学习蒙昧中的觉醒,使学生认识到人类文明的艰辛历程,培养珍惜当下、努力奋斗的精神。
3.引导学生尊重不同文明,树立平等、包容的世界观,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
4.培养学生对国家、民族的认同感,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信心。
5.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如诚实守信、团结互助、勤奋好学等,使其成为具有社会责任感的人。
4.鼓励学生提问,解答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惑。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学生对“蒙昧中的觉醒”这一章节知识的掌握,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和分析能力,特布置以下作业:
1.选择题作业:设计一份包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10道选择题的作业,要求学生在课后完成。题目内容应涵盖本节课所学的古文明、发展特点、影响等方面的知识,以检验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2.古文明的基本情况:详细讲解古埃及、美索不达米亚、印度河流域和黄河流域等古文明的政治、经济、文化特点。
3.蒙昧中的觉醒:阐述人类在蒙昧时期对自然、社会、宗教等方面的认知,以及这些觉醒对后世的影响。
(三)学生小组讨论
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教师可安排以下活动:
1.分组: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负责研究一个古文明。
2.提出问题:向学生提问:“你们知道这些图片中的建筑和文物分别代表了哪个古文明吗?它们为什么能在蒙昧时期崛起?”引发学生思考。

【校级公开课教案】高二《蒙昧中的觉醒》

【校级公开课教案】高二《蒙昧中的觉醒》

《蒙昧中的觉醒》教案开课班级:高二(2)班一、课程标准了解古代希腊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等人对人的价值的阐述,理解人文精神的内涵。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古代希腊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等人对人的价值的阐述;着重理解“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古希腊时期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提高辩证思考问题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利用多媒体和图片等直观教具,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能力;通过表格法梳理古希腊时期对人文精神的探索状况,提高学生对历史事件发展过程的分析与归纳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人是万物的尺度”这句名言的剖析,使学生认识到其具有主观主义和相对主义的倾向,从而树立科学的价值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辩证思维三、教学重难点重点:古希腊智者运动的代表人物及其思想主张;苏格拉底的哲学主张难点:古希腊智者运动产生的历史背景;人文精神的内涵和价值四、教学课时1课时五、教学过程(一)图片导入:世界七大奇迹之宙斯神殿简单介绍希腊神话中的宙斯形象,并通过三则材料引出思考题:“三个时期希腊人关注的对象有什么变化?”“宙斯是众神之王,人类之王,人们按神谕安排事情”——公元前8、9世纪希腊神话时代“万物皆源于水,又复归于水”——泰勒斯(公元前6世纪)“人是万物的尺度”——公元前5世纪中叶互动总结:希腊人关注对象的变化趋势为神、自然、人。

从而在“关注人”中进一步学习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

(二)师生互动1、总体把握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线索(核心:人文主义)(1)希腊时代:普罗塔戈拉和苏格拉底等人对人的价值的阐述→产生阶段(2)14—17世纪: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发展阶段(3)17—18世纪:启蒙运动→成熟阶段2、概念阐释(1)人文精神:其核心为人文主义,指人的思想意识、思维习惯和心理活动中的人文主义倾向,即以人为衡量一切事物的标准,重视人的意志和利益。

(2)人文主义:注重人、人性、尊重人存在的价值的一种文化传统3、西方人文精神产生阶段:智者运动(1)时间:大约公元前5世纪中叶(2)智者:以教授雄辩术和修辞学的教师(3)探讨问题:与人类自身相关的问题。

蒙昧中的觉醒复习教案

蒙昧中的觉醒复习教案

以下是两个年轻人的对话,请问:
普罗泰戈拉哲学观点是什么? 你对此有何认识?
阿菲尔:你上午去参加公民大会吗? 阿里托:希波战争胜利后,我的葡萄酒生意一直很好,我正要 赶往港口送货,然后参加公民大会。 阿菲尔:中午到我家讨论公民发言权问题,如何? 阿里托:不行,我要去听普罗泰戈拉老师的课。我想参加陪审法 庭,但演说水平不够。上次与你讨论的问题想好了吗? 阿菲尔:“究竟是标枪,还是掷标枪的人,还是主持者对标枪刺 死事件负责?”我思考很久,但没有结论! 阿里托:我老师说,“人是万物的尺度”!“万物存在与否,全 在于人的感觉。“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道德标准”
认识:“认识你自己”就是认识做人的道理,是苏 格拉底对人的价值的思考,体现了对理性的尊崇、 对思想自由的追求和道德的重视,丰富了人文主义 的内涵,从而使人文精神从低级走向高级。
美德即知识
《熊与隐士》使我们更好地理解“美德即知识”。 有一位隐士同一头熊成为要好的朋友。一天隐士在林间睡着了, 他的熊朋友在一旁守护着他,挥舞着巨大的熊掌为他驱赶着蚊蝇。 这时,一只苍蝇不停地在隐士的头上叮落,任凭熊怎样驱赶也不 肯离去,熊被激怒了,熊高高举起了石头,狠狠地向苍蝇砸下去 …… 熊品德好不好?为什么会做出“蠢事”? 熊品德是好的,但由于无知,酿成了恶果,这说明知识的重 要性。 应该如何理解美德与知识的关系?
普罗泰格拉雕像
(2)主张: “人是万物的尺度” 普罗泰格拉的言论:
万物的存在与否,事物的形态性质,全在于人的感觉。正 如一阵风吹过,有人觉得冷,有人觉得惬意,全在于个人的感觉。 在社会生活中,人为自己立法,制定规则,确立制度。惟 有人才有资格对这些人定的法规进行评估、修改和裁断。 ①含义: 万物的存在与否,事物的形态性质,全在于人的感觉。 思考:黑格尔说:“这是一句伟大的话。”与以前的哲学家的 研究相比,这句话的伟大之处在哪里? ②(人是万物的尺度)评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是痛苦的人。做痛苦的人,不做快乐的猪。 ⑧ 人总是追求幸福的。而美德归根结底会给人带
来好处,邪恶则总会给人带来坏处 。
认识:“认识你自己”就是认识做人的道理,是苏 格拉底对人的价值的思考,体现了对理性的尊崇、 对思想自由的追求和道德的重视,丰富了人文主义 的内涵,从而使人文精神”才有思想) ③教育可使人人认识自己灵魂之内已有的美德
(怎样获得知识和美德)
知识就是美德
主观 反省
客观 教育
认识你自己
知识来自教育
优秀个人素质:心地善良 知识渊博
富于教养 崇尚理性
观点评析:知识与美德的关系 美德与教育的关系
苏格拉底的哲学观点:“认识你自己”
① 认识自己,方能认识人生。 ② 每个人身上都有太阳,主要是如何让它发光。 ③ 最优秀的人就是你自己。 ④ 我平生只知道一件事,我为什么是那么无知。 ⑤ 知道的越多,才知知道的越少。 ⑥ 未经考察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 ⑦ 这个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是快乐的猪,一种
②(人是万物的尺度)评价:
以下是两个年轻人的对话,请问:
普罗泰戈拉哲学观点是什么? 你对此有何认识?
阿菲尔:你上午去参加公民大会吗? 阿里托:希波战争胜利后,我的葡萄酒生意一直很好,我正要
赶往港口送货,然后参加公民大会。 阿菲尔:中午到我家讨论公民发言权问题,如何? 阿里托:不行,我要去听普罗泰戈拉老师的课。我想参加陪审法
《熊与隐士》使我们更好地理解“美德即知识”。 有一位隐士同一头熊成为要好的朋友。一天隐士在林间睡着了, 他的熊朋友在一旁守护着他,挥舞着巨大的熊掌为他驱赶着蚊蝇。 这时,一只苍蝇不停地在隐士的头上叮落,任凭熊怎样驱赶也不 肯离去,熊被激怒了,熊高高举起了石头,狠狠地向苍蝇砸下去 ……
熊品德好不好?为什么会做出“蠢事”? 熊品德是好的,但由于无知,酿成了恶果,这说明知识的重 要性。
放弃对物质世界的探索关心与人类自身密切相关的问题
以下是两个年轻人的对话,请问:
1、智者哲学思想产生的背景是什么? (联系必修一的内容)
阿菲尔:你上午去参加公民大会吗?
工商业的发展
阿民里主托政:治希发正波展要战,赶争公往胜民港利地口后位送,提货我高,的然葡后萄参酒加生公意民一大直会很。好,我
阿菲尔:中午到我家讨论公民发言权问题,如何?
改革, 雅典民主 制度基础 奠定
改革, 雅典民主 政治确立
改革, 雅典民主 政治发展 到顶峰
探究一:智者运动 智者的启蒙
• 1.智者运动兴起的背景 (古希腊哲学为什 么会从探索物质世界到关注人类自身的发 展?)
• 2.什么是“智者”、“智者运动”(时间 和形式),智者言论的特点?
• 3.智者运动最主要的代表是谁? 有何主张? • 4.理解智者运动的主张及其影响
◇否定了神的意志是衡量一切的尺度,树立了人的尊严和权威。 体现了希腊文化人文主义的本质。 (人教版) ◇是西方人文精神的滥觞,而把普罗塔戈拉视为西方第一次思 想解放运动的先驱。 (2)主张:①关于人的价值 “人是万物的尺度”
②法律制度方面 反对迷信,强调人的自由 认为一切制度、法律和道德都是人的产物,因此约束 力也是相对的,其兴废都要以人为尺度。 ③社会道德方面人应有自己的道德判断,不应强求一律
苏格拉底的智慧
探究二:苏格拉底及其哲学思想
⒈你知道苏格拉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吗? ⒉理解苏格拉底“认识你自己”的哲学观点。 ⒊认识苏格拉底在哲学上的贡献和影响。
苏格拉底的智慧
苏格拉底是雅典人,是人类思想史上具有极 高名望的人物之一。
马克思称他为 __“_哲_学__的_创__造__者_”__、_“__智_慧__”__的___化_ 身。 德尔菲神谕说他是全__希__腊_最__富_有__智_慧__的__人_ 。 主要研究 _人__的_道__德_哲___学__。_
的道德标准”
阿菲尔:对啊!你的老师个也人说主“义把的时成间长耗在争论上,不利
于改善自己的物质生活” 再见!
智者言论特点: ①智者的言论内容和辩论方式完全从个人的角 度和利益出发,倾向于相对主义和主观主义。 ②注重实利。 ③怀疑神灵,否认绝对权威,批判传统,敢于 创新。
3、代表人物及主张:
(1)代表人物:
情境创设 —— 一件皮衣的悲剧人生
• 去年老冬天妈的的时心候(,品我德狠)着心好花不了好大?价钱买了
一件漂亮的皮衣。要过年时,我穿着它高高兴兴
地回来老老家妈。为老爸什老么妈会看做见出久“别傻的女事儿”回?来了,
高兴得嘴都合不上。老爸老妈什么事都不让我干。
我美这美个地故过起事了告大诉小我姐们的什生么活,的一重日要早性晨?,我睡
第三是强调超越性,就是超越
我追求
人生,追求生命的意义
人文精神与人文主义
人文精神是指:人的思想意识、思维习惯和心 理活动中的人文主义倾向。
人文主义是:注重人、人性,尊重人存在的价 值的一种文化传统。
知识回顾:
古代雅典城邦民主政治的形成发展
公元前 8世纪
公元前 世纪初
公元前6 世纪末
公元前5 世纪
雅典城 邦萌芽
眼朦胧地打开房门,看见老妈正将我的皮衣挂在 晾应衣该绳如上何,理我解可“怜美的德皮”衣与不“住知地识往”下之滴间水的,关好系像? 在哭泣,眼泪不住地往下滴,好像在告诉我: “主人,我完啦!”
苏格拉底的思想与智者学派 有哪些异同?
同:都把人作为研究中心,
强调人类的理性,否认绝对权威。
异:反对忽视道德、追求功利的主张,
一、人文精神的起源——智者运动
1、背景:
(根本原因)
(1)广大奴隶的劳动和工商业的发展,古希腊经济得到迅速发展。
(2) 古希腊民主政治的繁荣。 (3) 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
(直接原因)
2、探讨的问题:
公元前5c中期伯利克里改革, 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参与 国家政治生活管理成为公民生活 的重要内容,面对这种变化和人 在社会中的作用,一些学者开始 怀疑社会现实和宗教,把研究领 域的重点转移到人本身。
蒙昧中的觉醒
中奥国林的匹神斯山的众神 奥林匹斯山的众神
中国的神:高大、凶 西方的神:温和、可亲
隐含:中央集权、专 制特点
隐含:平等的人文色彩
公元前8、9世纪的希腊神话时代,人
们什称么宙斯是是人众神文之精王,神人?类之王,人 其们按核神心谕安内排涵事是情。什么?
“万物皆源于水,又复归于水”
“世界是一团永恒以的火人”为---本公元的前人6世纪
思想主张
●认识你自己 ●美德即知识 ●尊崇理性,否定绝对权威, 追求思想自由
“哲学的创造者”和智慧”的化身, 18世纪启蒙思想家的源头
①“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希望重建人们道德价值 观,挽救城邦制度(界定什么样的“人”是尺度)
②提出“美德即知识”的思想,认为社会中的人应该具备 美德,美德来源于知识(知德合一);
古希腊先哲对“人”的思考
人人生而平等 人是理性的动物 人是万物的尺度 人是神灵的玩物
典例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 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 材料二:凡是为一个人的理智所宣判为错误的东西就不应该去想, 不应该去做,哪怕受到当权者或者任何法庭的强迫,也要不惜任何 代价去予以抵制,未受考察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 回答: (1) 材料一反映了哪一人文主义思想派别?其意义何在?
应该如何理解美德与知识的关系?
(美德:人和任何事物具有的优点长处,如智慧、正义、勇敢、自制等;知识:对美
德本性的认识,懂得什么是美德。)知识是美德的基础,一切美德都离不 开知识,要想获得美德就需要相应的知识做基础,不知道道德的 本性就不能做到道德(“无知即恶”)。知识的获得需要接受教 育,“德行可教”。
肯定了人的价值,倾向于相对主义和主观主义
阿菲尔:对啊!你的老师也说“把时间耗在争论上,不 利于改善自己的物质生活” 再见!
注重功利,忽视道德
总评价: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是西方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②(人是万物的尺度)评价:
◇把人置于世界和社会的中心。这是在原始宗教和自然统治之 下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我们有理由把智者运动看做是 西方人文精神的滥觞,而把普罗塔戈拉视为西方第一次思想解 放运动的先驱。 (人民版)
(2)自然界的一切发展和变化都是有规律的,是符合理性的; (3)人类社会也具有理性;“顺应自然的生活就是至善” (4)人同自然界一样都产生于最高的理性——逻各斯,从而得 出人人生而平等的结论。 4、历史作用: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论证了天赋人权、人生而平等 等西方人文主义的核心理论,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万物的存在与否,事物的形态性质,全在于人的感觉。正如 一阵风吹过,有人觉得冷,有人觉得惬意,全在于个人的感觉。
在社会生活中,人为自己立法,制定规则,确立制度。惟 有人才有资格对这些人定的法规进行评估、修改和裁断。
①含义:万物的存在与否,事物的形态性质,全在于人的感觉。 思考:黑格尔说:“这是一句伟大的话。”与以前的哲学家的 研究相比,这句话的伟大之处在哪里?
阿里托:不行,我要去听普罗塔戈拉老师的课。我想参加
陪审法庭,但演说水平不够。上次与你讨论的
阿菲尔:“问究题竟想是好标了枪吗,?公还民是参掷政标的枪实的际人需,要还是主持者对
标枪刺死事件负责?”我思考很久,但没有结论
阿里托:我老师说,“人是万物的尺度”!“万物存在与
否,全在于人的感觉。“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
智者运动。把人置于世界和社会的中心,推动人类自我 意识的觉醒。
(2) 材料二反映了哪一代表人物的主张?其核心主张是什么? 苏格拉底。尊崇理性和思想自由。
更重视人的伦理道德,强调“知德合一”。
普——人文 精神的先驱
注重人的感 觉和欲望
个体的感 性的人
苏——“人”的 哲学的开启者
注重人的道 德与理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