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歌行 文本理解

合集下载

(完整版)《燕歌行》赏析

(完整版)《燕歌行》赏析

燕歌行教学目的通过教学,使学生在回顾已学边塞诗基础上,对边塞诗及边塞诗派的基本特点有一个较系统的认识,使学生在了解高适的生平的前提下,更好地领会本诗在边塞诗中的地位。

着重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本诗的内容和艺术特色。

教学要求1.了解边塞诗派形成的原因;2.体会诗人对战争的矛盾态度;3.掌握诗歌描写战争的艺术手法。

引言回顾学过的边塞诗: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王昌龄《从军行》)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王昌龄《闺怨》)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王之涣《出塞》)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王翰《凉州词》)一、边塞诗与高适(一)边塞诗简介1.边塞诗以描写边塞地区景物,反映边防将士的生活、战斗、思想情怀的诗篇。

《诗经》即有最早萌芽,汉魏南北朝时也有一些诗人写边塞诗歌,在唐代最为流行。

2.边塞诗派盛唐一批专门写边塞诗的诗人形成一个重要的诗歌流派,即边塞诗派。

因其以高适、岑参为代表,也称高岑诗派。

其他代表诗人有:王昌龄、王之涣、王翰、李颀、崔颢等。

诗歌主要描写边塞征战生活:表现开疆拓土、建功立业;揭示战争艰苦、军中矛盾,批评黩武行动;抒发将士思乡情绪;描写边塞奇异风光。

形式上多为七言歌行和五、七言绝句,诗风悲壮,格调雄浑。

盛唐边塞诗歌流行的原因:边塞战争性质复杂且频繁,加之文人去边塞,使得唐代边塞诗歌数量最多,成就最高,形成了边塞诗派,成为唐诗的一枝奇葩。

开疆拓土——唐朝是中国封建社会最蓬勃发展的阶段,经济繁荣、社会稳定,转而有余力开疆拓土。

当时的边疆战功卓著者往往入朝为重臣,士人也往往到边塞去谋出路,是个尚武的时代。

如:“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国防、经济需要——“玄宗之世,华夏、吐蕃、大食三大民族皆称强盛,中国欲保其腹心之关陇,不能不固守四镇,又不能不扼据小勃律,以制吐蕃,而继绝其与大食通援之道。

燕歌行原文解读

燕歌行原文解读

燕歌行原文解读[唐]高适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

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

枞金伐鼓下榆关,旌旗逶迤碣石间。

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

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凌杂风雨。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大漠穷秋塞草衰,孤城落日斗兵稀。

身当恩遇常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

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筯应啼别离后。

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迴首。

边风飘飘那可度,绝域苍茫更何有。

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刀斗。

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

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燕歌行》,乐府古题,属《相和歌辞·平调曲》,内容多写征夫远戍之苦与思妇怨旷之情。

《乐府诗集》卷三十二录有魏晋至隋唐历代诗人所写的《燕歌行》十余篇,其中高适这篇,堪称为出类拔萃之作。

诗前原有小序: “开元二十六年,客有从御史大夫张公出塞而还者,作《燕歌行》以示适,感征戍之事,因而和焉。

” (这段序文,各本不同,此从《全唐诗》。

)序中所言之“御史大夫张公”,即辅国大将军兼御史大夫张守珪。

他在镇守北方边境期间,屡纵部下轻启边衅,受挫后又隐其败迹而妄奏战功,颇受玄宗赏识。

诗人有感于此,写下这首《燕歌行》以抒胸臆。

全诗二十八句,前八句写出师。

由于诗人采用的是借古题以言时事的写法,所以起句便云: “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诗中的“汉家”、“汉将”不过是以汉代唐,所指实为唐王朝、唐将。

这两句写东北边境烽烟滚滚,征尘阵阵,军情十分紧急。

“汉将”辞别了家人,准备奔赴疆场去消灭“残贼”。

从全诗看,对手实为劲敌而非残贼。

因此在这两句貌似客观的叙写之中,已暗寓了的讥刺之意。

下面写出征前将军的豪言壮语、皇帝的赏识鼓励以及行军途中锣鼓喧天、旌旗招展等场面,都是明褒暗贬,意在讥刺边将的恃勇轻敌,并为下文写其惨败预作铺垫。

某些赏析文章认为这段诗是表现“上下一致,士气高涨,辞家应征,奔赴战场”,其见解不免皮相。

清人唐汝询说: “言烟尘在东北,原非犯我内地,汉将所破,特余寇耳。

高适《燕歌行》赏析

高适《燕歌行》赏析
问:这里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答:对偶。
摐chuānɡ金伐鼓下榆关, 旌旆pèi逶迤碣jié石 间。
摐chuānɡ,撞击;金,铜锣;伐,敲打;鼓,战鼓; 摐金伐鼓,敲锣击鼓,古代军中以此为进退信号。下榆 关:下,去、到。榆关,山海关,在河北秦皇岛。旌旆 :军中各种旗帜。逶迤:形容唐军行进的蜿蜒绵长。碣
大漠穷秋塞草腓féi,孤城落日斗兵稀。
• 穷秋:深秋,秋尽,这个穷也是修饰秋天的萧条 荒凉。塞草:塞外的草。腓:变黄,意即枯萎。
• 译文:北方沙漠到了秋末尽是衰草,一片枯黄; 暮色降临孤城能战守兵越来越少。
身当恩遇恒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
身当:就是身受。恩遇:皇帝的恩宠赞赏。恒 :常常。关山:指边境的险要关口。
第二段 战斗:战斗艰苦,无法解围。
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 山川萧条:边境的景色非常萧条荒凉。极:穷、尽,指 到了最远的边界。胡:古代汉族对少数民族的称呼,是 一种不尊敬的说法。凭陵:威逼侵扰,陵,山丘,胡骑 如山一样压下来;杂风雨:形容敌人来势凶猛,还夹杂
狂风暴雨。
译文: 山川景象萧条延伸到边境的尽头;敌骑侵凌来 势凶猛象山一样还夹杂着狂风暴雨。
友索求借贷维持生计。
高适的性格,不拘小节,想建功名,不屑于田产耕作
,也就是“不治生事”。历史上像他那样不治生事的 又胸怀大志的人也不少,最典型的就是汉高祖刘邦, 刘邦和他的二哥“刘仲”比,从小不干正事,吊儿郎 当,父亲总批评他没出息。这种人在和平年代是被人 看不起的,也是成不了气候的。但他们敢作敢为,敢 赌敢博,一旦生逢乱世,就能脱颖而出,干成大事。 高适也是这样,他不愿参加普通的进士考试。而是想 凭才气考特科,即皇帝亲自主持搜罗人才的制科。这 却要等待机会,因为它不是年年都有。谁知一等就是 三十年。到了五十岁,高适依旧是没有功名。虽有诗

《燕歌行》阅读答案

《燕歌行》阅读答案

《燕歌行》阅读答案《燕歌行》阅读答案1燕歌行(节选)高适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

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大漠穷秋塞草腓①,孤城落日斗兵稀。

[注]①腓:枯萎14.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诗中描写战前敌我双方部署军事行动的情景,动词“飞、照”说明军情危急。

B.敌人骑兵深入中原,来势汹汹,像狂风暴雨发动猛攻,衬托了战士们的形象。

C.孤城、落日、衰草等意象突出边塞的萧条凄凉,烘托了残兵败卒心境的凄凉。

D.八句诗虽是节选,却逐步推进,完整再现了战斗前、战斗中和战斗后的场景。

15.清代学者吴汝纶评价“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时说“二句最为沈至”,“沈至”即感情沉厚深切。

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这两句是怎样做到“沈至”的。

(6分)答案:14、B深入中原理解有误,“边土”指的.是“边地”。

15、这两句通过鲜明的对比表现沉厚深切的感情。

战士在拼死作战,流血牺牲,而将军却纵情声色,欣赏美人歌舞,尖锐地揭露了军中苦乐不均的残酷现实,批判了将军们的荒淫失职,饱含了作者对战士的同情。

《燕歌行》阅读答案2【原文】:开元二十六年,客有从元戎出塞而还者,作燕歌行以示。

适感征戍之事,因而和焉。

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

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

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旗逶迤碣石间。

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

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大漠穷秋塞草衰,孤城落日斗兵稀。

身当恩遇常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

铁衣远戍辛勤久,玉著应啼别离后。

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

边风飘摇那可度,绝域苍茫更何有。

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

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

君不见沙场争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阅读训练】:一、这首诗主要的表现手法是什么?二、请鉴赏“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一句。

三、“大漠”“穷秋”“塞草”“孤城”“落日”“斗兵”六个意象营造怎样的意境?四、为什么“至今犹忆李将军”?李将军与诗中的将领有何不同?【参考答案】:一、⒈善于描写边塞风光,渲染战争气氛;情景交融,表现了士兵内心的悲苦之情。

《燕歌行》评价和浅析

《燕歌行》评价和浅析

《燕歌行》评价和浅析《燕歌行》评价和浅析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说到古诗,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从格律上看,古诗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

那什么样的古诗才是经典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燕歌行》评价和浅析,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一、高适这首《燕歌行》,所反映的内容确是多方面的。

它通过对一次行军出征的描写,高度赞扬了士兵奋不顾身,为国立功的精神,同时,也表现了他们长期戍边的思乡之情;揭露了军队内部将领与士兵之间的矛盾,讽刺了边防将帅的骄奢淫逸。

它具有颇高的思想内涵,在唐代边塞诗中,确是独树一帜的。

但是,对于此诗的题旨到底是什么?在古典文学研究和注释中,却有若干不同认识。

因此,以下着重讲讲这个问题。

眼下,有这样一些相异的甚至相左的认识:(一)歌颂战士为国家利益而战。

刘大杰认为:他们“不是为争取个人的功勋,而是为国家的利益。

”(刘著《中国文学发展史》)(二)突出战士英勇气慨,讽刺将帅不得其人。

朱东润等认为:“结束处突出广大士兵保卫边疆、奋不顾身的英雄气慨,讽刺边地将领不得其人,则是全诗主旨所在。

”(《中国历代古典文学作品选》)(三)希望将军体恤士卒。

游国恩等认为:“结尾回忆李广,希望将军体恤士卒,点出了全诗的主题。

”(《中国文学史》)(四)这是非战作品。

吴国恒、王绶青认为:对于唐对契丹这次不义战争,“由于高适对现实持着较为清醒的客观态度,……记起张(守珪)的轻易用兵,并喜欢饮宴作乐,乃作诗以讽刺,创作名篇《燕歌行》。

”(《文学评论》一九八○年第三期)(五)对将领的微讽和对战士的同情,是诗歌的主要倾向。

这是前几年新提出的一种观点(详见一九八○年第三期《文学评论》)。

他们认为:诗歌虽然以不义战争为其背景,但实际上,诗从出征写起,以至战争结束,除了有些颂扬性诗句之外,其主要部分都是对将军的微讽和对战士的同情。

这成为此诗的主要倾向。

当前通行的《大学语文》,已经采纳了一些合理因素,在自己的“题解”中表示了相类的看法。

燕歌行·并序·高适注释翻译赏析讲解

燕歌行·并序·高适注释翻译赏析讲解

燕歌行·并序·高适注释翻译赏析讲解【作品简介】《燕歌行·并序》由高适创作,被选入《唐诗三百首》。

高适曾三次奉命出塞,所作边塞诗约二十余首,最著名的是这首《燕歌行》。

这首诗堪称盛唐边塞诗最杰出的代表。

诗的主旨是谴责在皇帝鼓励下的将领骄傲轻敌,荒淫失职,造成战争失败,使广大士兵遭受了极大的痛苦,付出了巨大的牺牲。

诗人写的是边塞战争,但重点不在于民族矛盾,而是同情广大士兵,讽刺和批判不恤士兵的将军。

《燕歌行》不仅是高适的“第一大篇”(近人赵熙评语),而且是整个唐代边塞诗中的杰作。

更多唐诗欣赏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的唐诗三百首栏目。

【原文】《燕歌行·并序》作者:高适开元二十六年,客有从元戎出塞而还者,作燕歌行以示适。

感征戍之事,因而和焉。

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

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

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旗逶迤碣石间。

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

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

身当恩遇常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

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筋应啼别离后。

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

边风飘飘那可度,绝域苍茫更何有。

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

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

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注解】1.《燕歌行》:乐府《相和歌辞·平调曲》旧题,前人曹丕、萧绎、庾信所作,多为思妇怀念征夫之意。

2.御史大夫张公:此指幽州节度使张守珪。

开元二十三年张因与契丹作战有功,拜辅国大将军兼御史大夫。

遂恃功骄纵,不恤士卒,开元二十六年(738),其部将败于契丹,张却隐瞒败绩,虚报战功,并贿赂奉命前去调查的牛仙童。

高适从"客"处得悉实情,乃作此诗以"感征戍之事"。

3."汉家"四句:开元十八年(730)五月,契丹及奚族叛唐,此后唐与契、奚之间战事不断(参《通鉴》213卷)。

《燕歌行》课文解析

《燕歌行》课文解析

《燕歌行》课文解析燕歌行,白了华发,歌声凄凄定何年。

《燕歌行》是唐代文学家郑谷创作的一篇诗歌作品。

这首诗描绘了北国战乱的惨景,表达了作者对故土的思念之情。

下面将对该课文进行详细解析。

诗歌开篇以“燕歌行”作为标题,且标题开篇两句进行了独立的描写。

“白了华发”形象地描述了战乱给人们带来的苍老和痛苦。

这里的“白了”表明了长期的忧伤和折磨,用以暗示冗长的岁月中所遭受的痛苦。

而“华发”则用以形容悲伤和苍老的连在一起,起到明示暗示的作用。

接下来,诗人提问:“歌声凄凄定何年。

”这是对战乱带来的苦难和痛苦的反思和追问。

通过使用“凄凄”一词来形容歌声,表达了歌声中蕴含的哀愁和凄迷之情。

而“定何年”则探询了歌声背后的往事和历史。

这两句问句既表达了作者对战乱的愤慨,又展示了对历史和人类命运的思考。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

下一段描写了战乱中的燕山地区大雪纷飞的景象。

“雪花大如席”形容了雪的规模和范围,给人以雪大的视觉冲击。

后一句“片片吹落轩辕台”,则揭示了这片雪花凄迷飘零的境况。

同时,也对轩辕台的风景进行了补充。

这两句描写使读者直观地感受到了战乱中燕山的凄苦和萧条。

燕山雪花大如米,片片飞来鸟不回。

接着,诗歌再次提到了燕山的风雪。

“雪花大如米”给读者以更直接的感受,进一步加强了战乱带来的恶劣环境。

而“片片飞来鸟不回”更是将雪的密集度和天空中的飞鸟形成鲜明的对比,加深了诗歌的哀伤氛围。

白居易原是东坡客,身世测非轩辕裔。

接下来,诗中涉及到了文学家白居易。

诗中暗示白居易的身世并非轩辕黄帝的后裔,以此体现了人物的自谦和知识的渊博。

蓬门今始为君开,春色片片又添堆。

这两句是以白居易的身份为转折点再度表现了战乱的悲惨。

长期漂泊之后,白居易终于安定下来,在燕山找到了有家归宿的感觉。

其中,“蓬门今始为君开”将人物的故事引出,暗示白居易曾经的流浪生涯。

而“春色片片又添堆”则以自然景观点出对家的向往和寄托。

府吏闻之喜无地,正月十五宴仙杯。

庾信燕歌行原文翻译及赏析

庾信燕歌行原文翻译及赏析

庾信燕歌行原文翻译及赏析庾信燕歌行”是宋代唐顺之笔下的一部长篇散文,以“谒颐惊禽起山空”及“千金购赋翻檐坊”两句著名的开场白来传递前世的灵魂和当世的流浪,让人通过语言的艺术性来体味古典文字的精气神。

整部文章通过庾信燕对歌行的谈论和描述,表现出了作者惊叹美景的神态和激情,此乃正统文艺的核心内容,也是继唐代以来的文学精髓之所在。

《庾信燕歌行》的内容,其核心主旨是表现庾信燕旅行中看见的山川风景。

在文章中,庾信燕犹如一位行走在山川大地上的旅者,除了以自己细腻的语言对山川景色的描述外,亦在全篇文章中不断用色彩语描摹自己的情感,以及对自然的赞叹,形成一种浓郁的气氛。

文中用语简洁而充沛,每一句话传达出的思想都很深刻,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宋代文学家唐顺之对自然风光深深的思考和感受,如:“何处山泉闻清音?翠林变垂绿影”,“苔色蒙霭春映翠,泉声穿岩凝碧霜”,“山长林密深处在,溪归空山更苍茫”,“鹤唳苔色翠若丝,柳垂阴径藉落日”等等,都能明确阐释出宋代文人对山林的情思和赞叹。

从唐顺之的笔下,庾信燕的歌行对当时社会有着有力的示范性作用,它不仅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感受,也让读者体会到矛盾的不定和思索的深刻。

唐顺之的文章,极具艺术价值,尤其是他笔下的庾信燕歌行文章,更能把宋代文士们深情厚谊的思绪侃侃而谈。

他以惊叹美景的语言将当时宋代人们追寻对自然美景的向往以及对自由奔放的渴望,描绘得生动活泼,充满了一种由衷的思想感受。

《庾信燕歌行》是宋代文学家唐顺之的重要作品,其以古典文学的手法,表现出了唐顺之对自然美景与自由人性的敬爱与景仰,也是古往今来文人的精神写照。

时至今日,在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下,人们把唐顺之的文学作品视为弘扬正统文艺文化的宝贵遗产,并以其足够的文学厚度来深入思考社会及人文发展的进程,以及宋代文艺思想思考及理解的深度与广度。

在此,有必要用跨越历史的视角,生动地诠释唐顺之的文学作品,深入了解其在宋代文学发展的重要意义。

《燕歌行》曹丕原文注释翻译赏析

《燕歌行》曹丕原文注释翻译赏析

《燕歌行》曹丕原文注释翻译赏析作品简介:《燕歌行》是一个乐府题目,属于《相和歌》中的《平调曲》,这个曲调以前没有过记载,因此据说就是曹丕开创的。

曹丕的《燕歌行》有两首,是写妇女秋思,由他首创,所以后人多学他如此用燕歌行曲调做闺怨诗。

作品原文:燕歌行其一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⑴露为霜,群燕辞归鹄⑵南翔。

念君客游思断肠⑶,慊慊⑷思归恋故乡,君何淹留寄他方⑸?贱妾茕茕⑹守空房,忧来思君不敢⑺忘,不觉泪下沾衣裳。

援⑻琴⑼鸣弦发清商⑽,短歌微吟不能长。

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⑾。

牵牛织女遥相望,尔⑿独何辜限河梁⒀。

燕歌行其二别日何易会日难,山川悠远路漫漫。

郁陶⑴思君未敢言,寄声浮云往不还。

涕零雨面毁容颜,谁能怀忧独不叹?展诗清歌聊自宽,乐往哀来摧肺肝。

耿耿⑵伏枕不能眠,披衣出户步东西,仰看星月观云间。

飞鸧⑶晨鸣声可怜,留连顾怀不能存。

作品注释:本篇属《相和歌辞·平调曲》。

燕是北方边地,征戍不绝,所以《燕歌行》多半写离别。

⑴摇落:凋残。

摇:一作零。

⑵鹄:天鹅。

一作雁,朱东润《历代文学作品选》中为“雁”。

⑶思断肠:一作多思肠。

⑷慊慊(qiàn qiàn) :空虚之感。

⑸此句一作“何为淹留寄他方”。

淹留:久留。

上句是设想对方必然思归,本句是因其不归而生疑问。

⑹茕茕(qióngqióng):孤独无依的样子。

出自《楚辞·九章·思美人》:“独茕茕而南行兮,思彭咸之故也”。

⑺敢:一作可。

⑻援:引,持。

⑼琴:一作瑟。

⑽清商:乐名。

清商音节短促细微,所以下句说“短歌微吟不能长”。

⑾夜未央:夜已深而未尽的时候。

古人用观察星象的方法测定时间,这诗所描写的景色是初秋的夜间,牛郎星、织女星在银河两旁,初秋傍晚时正见于天顶,这时银河应该西南指,现在说“星汉西流”,就是银河转向西,表示夜已很深了。

⑿尔:指牵牛、织女二星。

⒀河梁:河上的桥。

传说牵牛和织女隔着天河,只能在每年七月七日相见,乌鹊为他们搭桥。

对燕歌行的理解

对燕歌行的理解

对燕歌行的理解燕歌行是一首彪悍的长诗,它通过一个绝世英雄的形象,表现了中国人民的英雄气概和不屈精神。

本文将从燕歌行的历史背景、情节及其主题意义三个方面,对这首长诗进行深入的解读和探究。

一、历史背景燕歌行的作者是北魏时期的书法大家、诗人、文学家孝思子,但能够有这样气势磅礴的作品当然离不开当时国家政治、文化、历史等各个方面的背景。

北魏这个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暴乱年代,形势动荡,政治黑暗,战乱不断,民不聊生。

正因为当时国家的危机,所以人们内心对于真正男儿的期待和向往,才如此热烈而深刻。

燕歌行作为当时文学历史中华丽的一页,因此也在歌颂与赞颂人民军队中寻求中国男儿的光彩原则的同时,描绘了时代与人民的深情。

二、情节分析燕歌行的部分情节是非常细腻感人的,它充满了哲理思考和文化底蕴。

燕歌行的故事情节讲述了曾经的战场英雄——燕云十三,此时已经身受绝种之症,乘坐船只从美丽的扬州前往南京,只为了在去世前完成最后的心愿。

他的心愿则是希望从南京到扬州的沿途行程上,能有一个善良的人为他举着灵床。

在这个过程中,他遇到了一个函数癫狂的白发老翁,两者闲聊之后,燕云十三听到老翁讲述了自己的人生故事,但老翁好像并没有说出他真实的身份。

但是燕云十三早已凭借自己的超人才华和聪明才智已经能清楚地猜到了老翁的身份,于是他展开了一番攻心引导,终于让老翁承认了自己的身份,并且完成了自己的心愿。

三、主题意义燕歌行的主题意义首先从它所表现的精神面貌上来讲,这是一部关于英雄精神的诗篇。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英雄气概是一种非常重要的价值观,其中正义、勇敢、忠诚和无私是英雄最为重要的品质,描写的也大多都是黑白分明、正义与邪恶的斗争。

在燕歌行中,燕云十三正是为了延续这份精神而投身战场,并满怀愿望,走过历史、弥漫在人民中的英雄气质展现出来。

燕歌行也是一部歌颂中国民族不屈精神和人民军队的诗篇,这一点表现得尤为淋漓尽致。

结语燕歌行是一首励志、感人、思考的诗篇。

从历史背景、情节故事、主题意义三个方面来看,这首诗足以被看作是中国文学、文化、历史上崭新的一页。

教学设计6:燕歌行并序

教学设计6:燕歌行并序

燕歌行并序【文本解读】大漠深秋,钲鼓声声,旌旗逶迤,羽檄飞大漠,战火照狼山,山川萧条,故城落日,寒夜巡更的刁斗,鲜血染红的白刃……出师、失利、被围、死斗,《燕歌行》写了这样一场边关战事。

气势雄浑悲壮,惊天动地。

战士拼死力战,将军轻敌骄逸,对比鲜明,力透纸背。

诗歌接着又写后方思妇断肠,征人回首,遍地动荡,绝域苍茫,呈现出宏阔视野,体现了强烈的现实批判意义。

此诗格调雄健激越,慷慨悲壮,节奏起伏跌宕,张弛有度,诵读时须细加体会。

【素养目标】1.了解高适的生平及其边塞诗,了解诗歌的写作背景。

2.剖析诗歌意象,分析诗歌描绘的画面。

3.分析诗歌中环境渲染、对比手法的作用。

4.剖析诗歌的思想内容,以及其现实批判意义。

5.背诵全诗。

【教学重难点】鉴赏并学习诗歌的艺术手法,了解其现实批判意义。

【教学方法】诵读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了解作者高适(700-765),字达夫,郡望渤海蓨(今河北景县)人。

早年因为政治上的失意,生活上的困顿,他的诗多有自伤不遇之词和急于用世之意。

高适的性格豪放不羁,他青年时代就向往立功边塞的生活,而且有过边塞生活的亲身体验。

所以边塞诗也是他早期创作的一个主要内容。

高适是盛唐边塞诗派的代表作家,与岑参齐名。

高适的边塞诗,笔力浑厚,感情激昂,意境雄浑,气势奔放;生动地反映了当时的征战生活和他报效国家的热情。

2.写作背景自唐开元十八年(730年)至二十二年十二月,契丹多次侵犯唐边境。

开元十五年(727年),高适曾北上蓟门。

开元二十年,信安王李禕征讨奚、契丹,他又北去幽燕,希望到信安王幕府效力,未能如愿:“岂无安边书,诸将已承恩。

惆怅孙吴事,归来独闭门”(《蓟中作》)。

可见他对东北边塞军事,下过一番研究工夫。

开元二十一年后,幽州节度使张守珪经略边事,初有战功。

但二十四年,张让平卢讨击使安禄山讨奚、契丹,“禄山恃勇轻进,为虏所败”(《资治通鉴》卷二百十五)。

开元二十六年,幽州将赵堪、白真陀罗矫张守珪之命,逼迫平卢军使乌知义出兵攻奚、契丹,先胜后败。

高考语文复习《燕歌行》

高考语文复习《燕歌行》

高考语文复习《燕歌行》1、原文开元二十六年,客有从元戎出塞而还者,作《燕歌行》以示,适感征戍之事,因而和焉。

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

男儿本自重()行,天子非常()颜色。

()金伐鼓下()关,旌()逶()()石间。

校尉羽书飞()海,单于猎火照狼山。

山川()条极边土,胡骑()陵杂风雨。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大漠穷秋塞草(),孤城落日斗兵稀。

身当恩遇()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

铁衣远()辛勤久,玉()应啼别离后。

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北空回首。

边庭飘()那可度,绝域()茫更何有。

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斗。

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

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2、翻译唐玄宗开元二十六年,有个随从主帅出塞回来的人,写了《燕歌行》诗一首给我看。

我感慨于边疆战守的事,因而写了这首《燕歌行》应和他。

唐朝东北边境战事又起,将军离家前去征讨贼寇。

战士们本来在战场上就所向无敌,皇帝又特别给予他们丰厚的赏赐。

军队擂击金鼓,浩浩荡荡开出山海关外,旌旗连绵不断飘扬在碣石山间。

校尉紧急传羽书,飞奔浩瀚之沙海,匈奴单于举猎火光照已到我狼山。

山河荒芜多萧条,满目凄凉到边土,胡人骑兵来势凶猛,如风雨交加。

战士在前线杀得昏天黑地,不辨死生;将军们依然逍遥自在的在营帐中观赏美人的歌舞!深秋季节,塞外沙漠上草木枯萎;日落时分,边城孤危,士兵越打越少。

主将身受朝廷的恩宠厚遇常常轻敌,战士筋疲力尽仍难解关山之围。

身披铁甲的征夫,不知道守卫边疆多少年了,那家中的思妇自丈夫被征走后,应该一直在悲痛啼哭吧。

思妇独守故乡悲苦地牵肠挂肚,征夫在边疆遥望家园空自回头。

边塞早午晚杀气腾腾战云密布,整夜里只听到巡更的刁斗声声悲伤。

战场动荡不安哪里能够轻易归来,绝远之地尽苍茫更加荒凉不毛。

战士们互相观看,雪亮的战刀上染满了斑斑血迹;坚守节操,为国捐躯,岂是为了个人的名利功勋?你没看见拼杀在沙场战斗多惨苦,现在还在思念有勇有谋的李将军。

《燕歌行》原文、翻译及赏析

《燕歌行》原文、翻译及赏析

《燕歌行》原文、翻译及赏析《燕歌行》是高适的代表作,不仅是高适的“第一大篇”(近人赵熙评语),而且是整个唐代边塞诗中的杰作,千古传诵,良非偶然。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燕歌行》原文、翻译及赏析,欢迎大家阅读!燕歌行唐代:高适开元二十六年,客有从御史大夫张公出塞而还者;作《燕歌行》以示适,感征戍之事,因而和焉。

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

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

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

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

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

身当恩遇常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

(常轻敌一作:恒轻敌)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

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

边庭飘飖那可度,绝域苍茫更何有。

(飘飖一作:飘飘)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

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

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译文唐玄宗开元二十六年,有个随从主帅出塞回来的人,写了《燕歌行》诗一首给我看。

我感慨于边疆战守的事,因而写了这首《燕歌行》应和他。

唐朝边境举烟火狼烟东北起尘土,唐朝将军辞家去欲破残忍之边贼。

战士们本来在战场上就所向无敌,皇帝又特别给予他们丰厚的赏赐。

锣声响彻重鼓棰声威齐出山海关,旌旗迎风又逶迤猎猎碣石之山间。

校尉紧急传羽书飞奔浩瀚之沙海,匈奴单于举猎火光照已到我狼山。

山河荒芜多萧条满目凄凉到边土,胡人骑兵仗威力兵器声里夹风雨。

战士拼斗军阵前半数死去半生还,美人却在营帐中还是歌来还是舞!时值深秋大沙漠塞外百草尽凋枯,孤城一片映落日战卒越斗越稀少。

身受皇家深恩义常思报国轻寇敌,边塞之地尽力量尚未破除匈奴围。

身穿铁甲守边远疆场辛勤已长久,珠泪纷落挂双目丈夫远去独啼哭。

少妇孤单住城南泪下凄伤欲断肠,远征军人驻蓟北依空仰望频回头。

边境飘渺多遥远怎可轻易来奔赴,绝远之地尽苍茫更是人烟何所有。

杀气春夏秋三季腾起阵前似乌云,一夜寒风声声里如泣更声惊耳鼓。

燕歌行赏析

燕歌行赏析

燕歌行赏析This manuscript was revised by the office on December 22, 2012燕歌行教学目的通过教学,使学生在回顾已学边塞诗基础上,对边塞诗及边塞诗派的基本特点有一个较系统的认识,使学生在了解高适的生平的前提下,更好地领会本诗在边塞诗中的地位。

着重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本诗的内容和艺术特色。

教学要求1.了解边塞诗派形成的原因;2.体会诗人对战争的矛盾态度;3.掌握诗歌描写战争的艺术手法。

引言回顾学过的边塞诗: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王昌龄《从军行》)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王昌龄《闺怨》)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王之涣《出塞》)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王翰《凉州词》)一、边塞诗与高适(一)边塞诗简介1.边塞诗以描写边塞地区景物,反映边防将士的生活、战斗、思想情怀的诗篇。

《诗经》即有最早萌芽,汉魏南北朝时也有一些诗人写边塞诗歌,在唐代最为流行。

2.边塞诗派盛唐一批专门写边塞诗的诗人形成一个重要的诗歌流派,即边塞诗派。

因其以高适、岑参为代表,也称高岑诗派。

其他代表诗人有:王昌龄、王之涣、王翰、李颀、崔颢等。

诗歌主要描写边塞征战生活:表现开疆拓土、建功立业;揭示战争艰苦、军中矛盾,批评黩武行动;抒发将士思乡情绪;描写边塞奇异风光。

形式上多为七言歌行和五、七言绝句,诗风悲壮,格调雄浑。

盛唐边塞诗歌流行的原因:边塞战争性质复杂且频繁,加之文人去边塞,使得唐代边塞诗歌数量最多,成就最高,形成了边塞诗派,成为唐诗的一枝奇葩。

开疆拓土——唐朝是中国封建社会最蓬勃发展的阶段,经济繁荣、社会稳定,转而有余力开疆拓土。

当时的边疆战功卓着者往往入朝为重臣,士人也往往到边塞去谋出路,是个尚武的时代。

如:“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曹丕燕歌行诗歌鉴赏

曹丕燕歌行诗歌鉴赏

曹丕燕歌行诗歌鉴赏曹丕是东汉末年著名的诗人之一,他的作品十分丰富,其中一首最具代表性的诗歌就是《燕歌行》。

本文将通过对《燕歌行》的鉴赏,探讨其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

诗歌内容《燕歌行》是一首以南方丑妇在北方求夫的传说为题材的七言古诗。

诗中描写了众多历史人物和场景,形象地展现了当时的政治和民生状况。

下面是诗中的一部分内容: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采石无完壁,松风吹解衣。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从这一段诗中可以看出,诗人通过描绘高山的壮美、采石场的险峻、城阙的气势和离别之情来表达他内心的感受和观察到的社会景象。

诗歌技巧曹丕的诗歌以娴熟的技巧和丰富的表现手法著称。

下面列举几个诗歌技巧:对偶对偶是汉代诗歌显著特点之一,曹丕在《燕歌行》中也大量使用了对偶技巧。

比如“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采石无完壁,松风吹解衣”等等,通过对偶突出了句子的韵律感和语义的反复。

描写手法曹丕擅长运用华美的辞藻和生动的描述,使得他的诗歌生动而形象。

例如,“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中的“城阙”“风烟”等词句,描绘出了历史古都的繁华和壮丽。

情感表达曹丕的诗歌常常具有强烈的感情表达,例如《燕歌行》中的“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表达了作者离别友人的心情和身份自省。

艺术价值《燕歌行》是中国文学宝库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不仅是我们了解汉代诗歌的一扇窗户,也为我们了解汉代文化、习俗提供了珍贵的资料。

其丰富的想象、优美的韵律和生动的描写手法都体现了曹丕的诗歌才华和文化素养,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历史意义《燕歌行》还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首先,它是汉代初年最为优秀的古题材诗之一,为后世的汉乐府和乐府诗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此外,在中国文化传统中,对于陈述民间传说和历史事件,诗歌往往是最直接的文学形式。

《燕歌行》作为一首能够通过诗歌手法展现当时社会景象和民间故事的诗歌经典,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汉代文化、人民生活和社会状态。

结语《燕歌行》作为一首有着历史、文化与艺术价值的汉代古诗,不仅在当时备受推崇,也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卓越的艺术成就。

燕歌行题目解读

燕歌行题目解读

燕歌行题目解读
《燕歌行》作为唐代诗人李白最著名的诗作,其诗中描绘出的伤感和悲慨情绪,体现出他对社会弊病的欲望,也显示出他渴望重拾过去完美社会的痛苦心情。

本文旨在解读《燕歌行》,从其中对唐代社会景象的刻画,及其发出的政治、宗教和伦理诉求来分析及思考它所承载的意义。

首先,《燕歌行》以“楚客”的第一人称视角展现其对唐代当时社会的看法。

作者在诗中描绘了大量的历史场景,把读者带回到古代的社会:景象被描写得如此生动,以至于读者如置身于一个大军出征的现场。

作者对当时社会的描写,冷静客观,有时甚至显得悲痛而凄凉,充分表现了诗人强烈的政治观点,尤其是他对唐初地方割据的激烈反对。

其次,《燕歌行》也暗含深刻的宗教和伦理诉求。

虽然当时社会缺乏安定,但作者强调只有灵魂安定才是真正的安定。

对于社会的安定不仅仅是政治上的变革,而是从根本上维护伦理道德。

因此,作者深切思索,并切实努力去维护文化和社会道德,避免国家沦为一片荒芜。

最后,《燕歌行》还抒发了李白自身的悲伤情绪,表达出他对古代完美社会的思念之情。

作者把他对唐朝社会的失望、对周遭环境的抱怨,以及对无奈宿命的抗争,融入到了他对旧日金秋的怀念和柔情蜜意之中,从而表达出了他慨叹现实的焦躁情绪。

综上所述,《燕歌行》不仅被称为诗歌的“活化石”,更是一首由
历史的苦痛和悲壮主义缔结而成的象征性作品。

通过对唐代社会景象的刻画和对伦理、宗教与安定的诉求,《燕歌行》传达出的矛盾情感,或让人悲伤、或让人启蒙,证明了它在当时广受欢迎的程度,也证明了它作为一种文学形式在历史长河中深远的影响力。

燕歌行名词解释

燕歌行名词解释

燕歌行名词解释
《燕歌行》是古代乐府诗歌的一个题目,属于《相和歌辞·平调曲》的一部分。

这个题目多用来写思妇怀念征夫的情感。

在唐代,诗人高适曾经以《燕歌行》为题,创作了一首描写边塞战争和军旅生活的诗歌,扩大了这一题目原有的题材范围。

高适的《燕歌行》是一首七言古诗,诗中通过对比边塞战士的艰苦生活和后方美人的歌舞,展现了边塞战斗的残酷和军旅生活中的矛盾。

这首诗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色彩,反映了诗人对战争的深刻认识和批判。

在文学史上,《燕歌行》不仅指高适的这首诗,还包括其他诗人以此为题创作的作品。

这些作品在不同程度上都体现了对边塞生活和战争状态的描绘和思考。

高适《燕歌行》原文与赏析

高适《燕歌行》原文与赏析

高适《燕歌行》原文与赏析燕歌行—烽火狼烟中,我心怀家国天下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

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

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

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

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

身当恩遇常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

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

*** 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

边庭飘摇那可度,绝域苍茫无所有。

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

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高适《燕歌行》古代诗人经常会被以不同的标准来归类并称。

诗仙李白和诗圣杜甫并称为“大李杜”,李商隐和杜牧则是“小李杜”。

中唐诗人元稹和白居易都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作品风格相近,因而被并称为“元白”。

山水诗人谢灵运和他本家的另一位诗人谢朓并称为“大小谢”。

高适和岑参擅长写边塞诗,并且都是此中翘楚,杜甫在诗中把他们俩并称为“高岑”。

岑参的代表作是《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其中“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一句广为流传。

而高适最出名的一句诗大概就是《别董大》中的“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了。

《燕歌行》是高适的代表作之一,近人赵熙称其为“高适诗中第一大篇”。

在诗的序言中高适说明了这是一首和诗:“开元二十六年,客有从御史大夫张公出塞而还者,作《燕歌行》以示适。

感征戍之事,因而和焉。

”这位张公指的是唐朝名将,时任幽州节度使的张守珪。

唐朝诗人经常借汉朝之事来表达对本朝的看法,比如李颀的《古从军行》。

这种现象十分正常,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谁敢妄自议论朝廷?苏东坡就因为在诗中表达了几句对王安石变法的不满,结果一场“乌台诗案”差点把他整死。

因此,诗人在落笔之前都会好好掂量掂量,聪明人就不会直接对本朝事指指点点,来个迂回一点的比如借古讽今,或者指桑骂槐也行,总之就是不能被人抓到把柄。

《燕歌行》的第一句“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其实是指,唐朝东北边境上燃起了狼烟,扬起了尘土,唐朝的将军离开了家,要去边境上与敌人作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燕歌行》文本理解题
1.《燕歌行》对前八句内容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指明了战争的方向和性质,是指陈时事,有感而发。

B.“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描绘了唐军出征前威风凛凛、声势浩大的阵容,预示战争的重大。

C.前四句描写战争在东北边境爆发后,天子派遣将领率军抗敌,并为出征将士壮行的场面。

D.后面四句描写出征军队赴边进军的情形及战前边境的危急形势。

2.《燕歌行》对后八句诗句理解不当的一项是()
A.“山川萧条极边土”展现开阔而无险可凭的地带,带出一征肃杀的气氛,交代了战争地形的特点。

B.“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二句通过严酷的事实的对比,反映了唐军中将军与战士的矛盾,暗示了唐军必败的原因。

C.“孤城落日斗兵稀”写力竭兵稀,重围难解,孤城落日,衰草连天,有着鲜明的边塞特点的衰败景象,烘托出残军败卒心境的凄凉。

D.“身当恩遇常轻敌”是说唐军主将蒙受皇帝的恩宠而委以重任,在这危急时刻,理应沉着冷静,藐视敌人以缓解严峻形势。

答案:
1.B(描写的应是唐军出征前皇帝的重视和将士的志向。


2.D(“身当恩遇常轻敌”是该诏军之将蒙受皇帝的恩宠而委以重任,轻敌冒进,视士兵生命为儿戏。


文常:羽书:羽檄,插有羽毛的紧急军事文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