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工师中级讲义
中级社会工作者《综合能力》讲义汇编1.2-社会工作者考试.doc
2014中级社会工作者《综合能力》讲义汇编1.2-社会工作者考试为大家推荐备考2014中级社会工作综合能力讲义汇编,希望大家在学习愉快第一章社会工作概述第二节社会工作的发展一、西方社会工作的产生(一)西方社会工作产生的历史背景1、宗教改革与资产阶级人道主义的张扬(1)基督理念:仁慈、博爱(行善积德、爱),社会工作产生和发展的重要思想来源;(2)人道主义(天赋人权、自由、平等、博爱),助人活动的思想基础。
2、资产阶级工业革命及其引发的社会问题从18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30年代西欧主要国家完成了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一方面促进了这些国家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日益加速的工业化、城市化也引发了大量的社会问题,并对这些国家的社会关系、社会结构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贫穷、饥饿、失业、堕落充斥着社会,迫使政府对这些问题作出反应。
3、制度背景1601年,《伊莉莎白济贫法》意义:①指出政府对社会救助负有责任②确立了助人自助的观念③规定要有专门人员从事济贫救助活动,为社会工作职业化奠定了基础。
(二)西方社会工作的产生1、欧美国家出现的有组织的志愿性济贫救困活动也为社会工作产生准备了条件。
18世纪中期的“友善访问员”在实践过程中积累了有关助人的知识和技巧。
2、美国在国内战争时期出现了一些给薪的社会服务工作者,社会服务成为一种职业,是社会工作者的前身。
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英美等国出现了许多民间的社会服务组织(慈善组织),这为社会工作的形成创造了条件。
在这一过程中,英美国家的政府也制定社会政策,建立社会服务行政系统,促进了社会工作的发展。
二、西方社会工作的形成(一)专业教育和培训的发展英美等国家的慈善组织于19世纪末开始关心对志愿人员和服务人员的训练,改善社会服务机构的服务质量。
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和培训的发展和正规化有力地促进了社会工作的形成。
1893年,英格兰开设“慈善训练”学校1898年,美国纽约慈善学院对给薪的友善访问员进行专业训练,荷兰成立阿姆斯特丹社会工作学院1904年,纽约社会工作学院成立。
社会工作综合能力中级2021第二章文档
社会工作综合能力中级2021第二章文档摘要:一、社会工作的基本概念1.社会工作的定义2.社会工作的目标3.社会工作的价值观二、社会工作的历史发展1.国外社会工作的发展2.我国社会工作的发展3.社会工作的发展趋势三、社会工作的基本方法1.社会调查方法2.社会工作评估方法3.社会工作实施方法四、社会工作的基本领域1.社会保障领域2.社会福利领域3.社会教育领域4.社会健康领域五、社会工作的专业伦理1.社会工作伦理的基本原则2.社会工作伦理的主要内容3.社会工作伦理的实践要求正文:社会工作是一种以人为本、助人自助的专业服务活动,旨在解决社会问题、促进社会公正、提高人们生活质量。
社会工作的基本概念包括定义、目标和价值观。
社会工作作为一个专业领域,有着悠久的历史。
在国外,社会工作起源于19 世纪初的英国,经过100 多年的发展,社会工作已经成为一个独立的学科和专业。
我国社会工作的发展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经过30 多年的探索和实践,社会工作已经成为我国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当前,社会工作正面临着全球化、信息化和本土化的发展趋势。
社会工作的基本方法包括社会调查、社会工作评估和社会工作实施。
社会调查方法是社会工作研究的基础,涉及问卷调查、访谈、观察等多种方式。
社会工作评估方法是对社会工作服务效果的测量和评价,包括目标评估、过程评估和结果评估。
社会工作实施方法是指在社会工作过程中,社会工作者所采用的具体操作方法,如个案工作、小组工作和社区工作等。
社会工作涉及多个领域,包括社会保障、社会福利、社会教育和社会健康等。
社会保障领域主要涉及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等方面。
社会福利领域包括老年人福利、残疾人福利、儿童福利等。
社会教育领域涉及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区教育等。
社会健康领域包括心理健康、医疗服务、康复服务等。
社会工作的专业伦理是指社会工作者在从事专业服务过程中应遵循的道德原则和行为规范。
社会工作伦理的基本原则包括以人为本、助人自助、公正平等、社会责任等。
社会工作综合能力第-章节PPT(中级)PPT课件
个案工作方法广泛应用于社会福利、医疗保健、教育、司 法等领域,为个人和家庭提供专业的支持和帮助。
小组工作方法
小组工作方法是一种以小组为服务对象,运用专业知 识和技巧,通过小组活动和互动,促进小组内部成员
的互动和发展,实现小组目标的方法。
输入 标题
特点
小组工作方法强调小组内部成员之间的互动和合作, 通过小组活动和讨论,促进成员之间的相互了解和信 任,增强小组凝聚力。
了解国际社会工作的最新动态和发展趋势 ,加强与国际社会工作机构的交流与合作 。
05
社会工作研究
研究方法与设计
总结词
研究方法与设计是社会工作研究中的重 要环节,它决定了研究的质量和可靠性 。
VS
详细描述
在进行社会工作研究之前,需要选择合适 的研究方法,如调查研究、实验研究、个 案研究等,并根据研究目的和问题来设计 研究方案,包括确定研究范围、研究对象 、数据采集和分析方法等。同时,还需要 考虑伦理和法律问题,确保研究的合法性 和道德性。
社会工作涉及多个领域和学科,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方法和资 源。
特点与原则
尊重人的尊严
尊重服务对象的尊严和权利,不歧视任何群体。
关注弱势群体
关注弱势群体的需求和权益,努力改善他们的生活状况。
特点与原则
促进社会公正
推动社会公正和平等,反对任何形式的社会不公和歧视。
强调团队合作
在工作中强调团队合作和协作,共同解决问题。
定义
实施步骤
小组工作方法广泛应用于教育、康复、社区发展、社 会福利等领域,为小组内部成员提供专业的支持和帮
助。
应用领域
小组工作方法的实施步骤包括制定计划、招募成员、 组织活动、实施计划、评估和总结等。
社会工作中级实务考试辅导讲义
社会工作实务(中级)考试辅导讲义第一章社会工作通用过程模式 (1)第二章社会工作实务的通用过程 (4)第三章儿童社会工作 (5)第四章青少年社会工作 (7)第五章老年社会工作 (8)第六章、妇女社会工作 (9)第七章残疾人社会工作 (10)第八章矫正社会工作 (11)第九章优抚安置社会工作 (12)第十章社会救助社会工作 (12)第十一章家庭社会工作 (13)第十二章学校社会工作 (13)第十三章社区社会工作 (14)第十四章医务社会工作 (16)第一章社会工作通用过程模式一、通用过程模式的理论基础(一)生态系统理论1、主要观点:问题分析:以整体视角看待人和社会;人与环境的互动;个人与环境应相互协调;个人问题须放在所处环境中认识和解决,问题的根源不单纯是个体自身的、内在的原因,很多情况下是由于环境资源的不足或障碍所导致。
社会工作介入的焦点:促进个人的成长,增强适应环境的能力;移除环境对个人的阻碍,增加环境对人需求的响应和提供支持与滋养。
2、应用:直接介入和间接介入直接服务:提升个人应对环境压力的信心和能力,满足个人需要;间接服务:通过改变环境系统来满足个人需求,包括挖掘社会支持、动员社区资源、倡导和改变社会政策等途径3、案例:小奇,男,12岁,进入初中不久。
小奇家住在一个拥挤、杂乱的小区,父母在街上开一家小杂货店,一天到晚为谋生奔忙。
小奇有一个哥哥,上高中。
小奇现在越来越讨厌读书,因为不仅在学校整天上课,而且放学回家还有做不完的作业,有时候做到晚上十一二点。
小奇对此无比憎恨,他说一点玩的时间都没有。
更令他恼火的是,班主任总是和他过不去。
小奇说自己有点调皮,不爱读书,学习成绩也不好,班主任经常在班上点名批评他,同学们也因此拿他取笑。
有一次,数学老师的钱包不见了,班主任一口咬定就是小奇偷的,并且要小奇在一星期之内让父母来校处理这件事情。
幸亏后来发现拿老师钱包的不是他,而是另一个同学。
这件事情让小奇特别愤怒,觉得老师和同学总是把他当贼看。
社工师培训中级综合能力第八章社会工作行政中级ppt课件
直线式
职能式
2. 社会服务机构的团队机构类型
(1)问题解决型团队
(2)跨专业团队
(二)社会服务机构的运作
1. 社会服务机构运行的功能性环节
– (1)授权 – (2)协调 – (3)沟通
2. 社会服务机构的项目化运作方式
2. 我国社会服务机构的类型 (1)政府 (2)群众团体 (3)社会公益类事业单位
• 一类(全额拨款) • 二类(差额拨款) • 三类(市场配置)
(4)社会服务类民间组织(三种)
• 由政府支持的民间组织 • 纯民间组织 • 契约型社会工作
(一)社会服务机构的组织结构 1.社会服务机构的一般结构类型
2. 目标制定阶段(两点)
(1)界定总目标和影响性目标。
• 总目标 • 影响性目标
(2)建立目标的优先次序
3. 方案安排阶段(四点)
(1)制定各种可以实现目标的可行性方案
(2)选择理想的可行方案“可行性方案模 型” 。
(3)决定资源需求和争取资源分配。
(4)制定行动计划“执行目标”“简单时间 线条表”(教材有误,P233)方法 。
二、社会服务机构的公共关系管理
(一)社会服务机构公共关系的含义及其特点
1.公共关系的含义: 2.公共关系的特点:
– (1)它是通过策划富有创意的活动,运用不同的渠 道将信息传递给特定对象的过程。
– (2)它依据事实,而不是盲目地夸大或自我吹嘘。 – (3)它需要根据对象选择合适的沟通媒介。 – (4)它的对象包括机构外部和内部人群。
– (一)民政部在社会福利方面的职能
• 1.优抚安置工作 • 2.救灾工作 • 3.城乡社会救助工作 • 4.基层政权与社区建设工作 • 5.特殊困难群体的权益维护和社会保护工作
社会工作者综合能力(中级):第一章重要考点
社会工作综合能力(中级)第一章社会工作的内涵、原则及主要领域第一节社会工作的含义、目标与功能知识点一社会工作的含义社会工作是以利他主义价值观为指导,以科学的知识为基础,运用科学方法助人的职业化的服务活动。
其一,社会工作是以帮助他人(服务对象)为目的的活动;其二,社会工作是以科学知识为基础的活动;其三,社会工作是科学的助人方法;其四,社会工作是职业化的助人服务活动。
我国对社会工作的理解:普通社会工作:是人们在本职工作之外承担的,不计报酬的思想政治教育性或公益服务性的活动。
行政性社会工作:在政府部门和群众团体中专门从事职工福利、社会救助、思想工作等类型的助人活动。
专业社会工作:是由受过社会工作专业训练的人展开的助人活动。
综合定义:社会工作是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种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遵循专业伦理规范,坚持“助人自助”宗旨,在社会服务、社会管理领域综合运用专业知识、技能和方法,帮助有需要的个人、家庭、群体、组织和社区,整合社会资源,协调社会关系,预防和解决社会问题,恢复和发展社会功能,促进社会和谐的职业活动。
经典习题小闫是行政管理专业研究生,毕业后到某街道办事处工作,专门负责辖区内的困境儿童救助工作。
为了提高工作胜任力,小闫自学相关领域知识,参加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取得了助理社会工作师证书。
为了提高困境儿童服务水平,小闫与当地社会组织密切合作,帮助其设计困境儿童服务项目,鼓励其参加政府购买服务项目招投标。
根据上述小闫的工作内容,表明其身份是()。
A.实际社会工作者B.专业社会工作者C.社会行政管理者D.专业志愿服务者第一节社会工作的含义、目标与功能答案:B解析:小闫取得了助理社会工作师证书,并且在从事专业相关工作,因此是专业社会工作者。
知识点二社会工作的目标(一)服务对象层面(针对具体服务对象)1.解救危难:个体的身体受到严重损伤、基本生活能力受到严重削弱,致使其自身生存受到严重威胁以致生命遭遇危机。
中级社会工作者《综合能力》讲义汇编5.2-社会工.doc
2014中级社会工作者《综合能力》讲义汇编5.2-社会工作者考试为大家推荐备考2014中级社会工作综合能力讲义汇编,希望大家在学习愉快第五章个案工作方法第二节个案工作的主要模式个案工作的理论模式是指导社工开展个案服务的理论依据,个案工作的理论模式受心理学理论的影响较深,分为传统的以“实证主义”哲学为基础的理论模式和建立在批判传统实证主义为基础的后现代主义理论模式。
其中,心理社会治疗模式、人本治疗模式、行为治疗模式被称为个案工作三大传统治疗模式。
一、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的内容及特点(一)历史渊源心理与社会治疗模式是最早产生的治疗模式之一。
最早由玛丽·里士满在《社会诊断》一书中提出,但当时并没有一个系统的理论架构,1928年,玛丽杰瑞特在心理杂志上发表了题为“精神病理社会工作”的文章,她对《社会诊断》一书中所涉及的个案进行了分析总结,发现其中至少有50%以上的个案显示案主具有精神症状方面的问题,因此,她预言个案工作将朝心理学方向发展。
1930年,美国史密斯学院的汉金斯首次提出了“心理社会”的概念。
1937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戈登·汉密尔顿在“社会工作基本概念”一文中,首次系统地阐述了这个学派的观点。
标志着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的正式成立。
60年代,霍丽斯的《个案工作心理社会治疗法》是该学派的代表作。
(二)理论来源1、首先受到精神分析理论的影响。
弗洛伊德创立。
弗洛伊德认为人的心理结构包括意识、前意识和无意识三个系统构成。
(1)人的心理结构意识处于人的心理结构的表层,所有的知觉,包括日常所说的感受和感情,一开始都是意识的。
无意识是人的心理结构中最深层次的一个领域,是人的本能欲望及与此相关的情感意向的储存器。
无意识系统中的本能冲动是人类精神中最原始的因素,遵循“快乐原则”。
包括被压抑的、无从觉知的原始本能冲动和性欲。
潜意识是人类活动的内驱力,心理深层的基础,精神分析的核心。
意识、无意识和前意识的关系可用三层楼房进行比喻:三层楼房,三楼住着理智有教养的意识;二层住着安分懂礼的潜意识,一楼住着粗野任性的无意识,二楼的居民可以随时到楼上去拜访,同时,他又有责任守住楼梯口,不让楼下的粗人冲到三楼去打扰意识的正常生活。
中级社会工作实务总复习说课讲解
复习要求
一、掌握社会工作实务通用过程模式 五大理论依据:分析问题的基本视角 多元因素决定论 问题”的“心理-社会”视角 “环境中的人”的实务视角 系统理论 优势视角
五个理论框架:介入的基本依据 1、社会生态系统理论 社会工作实务活动涉及三个系统: 微观系统:个人系统,包括影响个人的生物、心理和社会等
第五步:提出介入策略:
1、危机干预:解决小丽彻夜不归的问题
2、个案工作方法:与小丽沟通,了解成长经历感受,对自 身的看法/问题,澄清父母亲的婚姻关系、母亲的教育方法, 学校教师的教学方法等问题,帮助建立正确的成长观念(正 确的认知方法)
3、与小丽的妈妈和父亲沟通,告诉他们小丽对家庭的看法, 改变他们的沟通方式,提供必要的家长辅导,可以帮助小丽 妈妈建立单亲母亲的支持网络;参加家长培训班,改变教育 方法;协助小丽父母改变关系,共同为女儿的成长做出必要 的努力;(建立正常的家庭交往关系)
六、要认真做好练习题。
根据所掌握的理论和操作步骤,对不同类型 的案例进行多角度的介入设计。
**方案设计的内容没有完全标准的答案。
应试技巧
1.要审清题目要求,按照要求作答; 2. 字迹要清楚,不要潦草(电脑扫描阅卷); 3.回答要有条理性,要分条阐述,按照(一)
1.(1)的顺序标号进行。 4.内容要完整,有可操作性,可以将案例的情
思考的介入角度
问题
需要
服务对象 主要方法
主要内容
四、掌握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和技巧
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的方法要点 和具体的服务方案设计
小组活动的设计
阶段 初期
设计重点
促进相互熟悉\消除紧张 情绪,打破僵局;形成 集体感和凝聚力,建立 沟通与互动
社工中级课件
社工中级课件社工中级课件社工是一门重要的职业,旨在帮助人们解决各种社会问题。
社工中级课程是社工专业学生在进一步提高专业知识和技能的阶段。
本文将探讨社工中级课件的内容和意义。
一、课程内容社工中级课程的内容非常广泛,涵盖了社会学、心理学、法律等多个学科领域。
其中,社会学是社工中级课程的基础,它帮助学生了解社会结构、社会问题以及社会变革的原因和影响。
心理学则使学生能够理解人们的行为和思维方式,从而更好地与他们进行沟通和协助。
法律方面的知识则是为了让社工学生了解相关法律法规,以便在工作中遵守法律并保护受援人的权益。
此外,社工中级课程还包括实践课程,如社区实习和案例分析。
通过实践课程,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践经验。
二、课程意义社工中级课程对于社工专业学生的发展至关重要。
首先,它提供了系统的知识体系,帮助学生全面了解社会问题的本质和背景。
只有深入了解社会问题,社工才能更好地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
其次,社工中级课程培养了学生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
通过学习心理学和沟通技巧,社工学生能够更好地与受援人建立信任和合作关系。
同时,法律知识的学习使社工学生能够在工作中遵守法律法规,确保自己的行为合法合规。
此外,社工中级课程还提供了实践机会,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
社区实习使学生能够亲身体验社工工作的挑战和乐趣,锻炼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案例分析则通过分析真实案例,让学生学会应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课程展望社工中级课程在不断发展和完善中,未来将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
随着社会问题的多样化和复杂化,社工中级课程需要不断更新内容,以适应社会的变化。
例如,应该加强对精神健康问题、老龄化问题以及网络安全问题等新兴社会问题的研究和教学。
此外,社工中级课程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跨学科思维。
社工工作常常需要与其他专业人员合作,如医生、教师等。
因此,社工中级课程应该鼓励学生学习其他学科的知识,培养跨学科思维和合作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年中级社会工作师精讲班讲义2018年5月29日第一部分:考前最后两周的复习方法一、掌握“三维一体”的思维模式,准确把握三本教材的知识点,使之有机结合,建构测试答题思路。
1、三本教材的侧重点和逻辑关系。
社会工作《综合能力》与《实务》这两本教材的内容是相辅相成的,《综合》讲的是社会工作通用的价值观和方法论,只有掌握并内化专业的价值观才能从普通和行政社会工作中脱颖而出,所以说社会工作专业价值观是衡量社会工作是否专业的分水岭,是考核社会工作师的重点。
再有《实务》讲的是解决社会问题的通用过程和具体到某一领域的服务对象的问题和需要,介入的层面和侧重方法。
那么把《综合》的知识点是嵌套在《实务》的各个领域中去运用,《实务》的通用过程和模式同样可以嵌入12个实务领域,这样知识就活了,也就实现了相辅相成。
最后说说《社会工作法规与政策》,它是实务过程的依据,能否在职业活动中自觉地遵守法律法规和政策,是评价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的重要标准之一,《法规》同样可以嵌入12个实务领域。
我们看到《综合》、《法规》及实务的通用过程都可以嵌入实务的12个领域,因此,可以说实务领域才是职业活动最终的落脚点。
2、什么是“三位一体”的思维模式。
在总结了这三本教材的逻辑关系之后,我们要在大脑中建构一个“三维一体”的思维模型,三维代表三条相互垂直的轴。
第一条轴代表12个实务领域,并以此为基准,第二条轴代表价值观和方法论、第三条轴代表实务通用过程和法规。
以第一条轴为基准,分别搜索第二、三两条轴的定位,从而锁定符合该实务领域的价值观和工作方法以及实务的介入过程和依据的相应法规。
虽然三本教材当中知识点众多,但是“三维一体”的思维模型能够把点连成线,把线织成网,改变原有三科独立的学习模式,采取“穿越”的形式,联结三科知识点在实务领域的汇集。
通过“三维一体”的思维模型可以把握实务各领域独特之处,但不能涵盖所有知识点,可以通过辐射方法触及相关知识点,达到全面掌握的目的。
3、举例说明如何建构“三维一体”的思维模式。
以儿童社会工作领域为例,把《综合》的知识嵌入儿童领域,儿童社会工作的价值观是服务对象自决的差别化理解,儿童行为与社会环境互动关系中理解家庭是对儿童影响最大的要素,社工的角色定位在儿童社会工作领域中充当保护者。
运用马斯洛需要层次论理解儿童的需要首先是生存的需要,因为这个需要不能依靠其个体实现,因此上升为法律的强制性要求。
学龄期儿童主要冲突是勤奋还是自卑,解决这一冲突后会形成能力的美德。
适用儿童社会工作领域的理论有认知行为理论和社会支持理论。
个案工作方法中,采用儿童辅导的游戏治疗模式。
小组方法中,重点采用亲子沟通平行小组方法。
在实务通用过程中,儿童社会工作实务接案过程考虑到流浪儿童是通过外展的非自愿服务对象。
预估阶段,可通过对儿童家庭的实景访谈和运用如发育、智力、行为等量表分析儿童的问题和需要。
计划阶段,对于儿童制定的目标特别注意重在促进儿童的成长,要把消除负面态度和行为的描述转化为正向态度和行为,如“消除与孩子沟通中的障碍”转变为“坦诚、开放、及时并具建设性地表达彼此间的意见”,还有就是量化目标,如“帮助孩子按时完成作业”改为“到何时,每天花三小时完成作业,再到何时每天花两小时完成作业。
”在介入阶段,要充分考虑儿童的发展阶段和特点,如“留守儿童”最需要的生活照顾以及人际交往的社会能力。
在介入行动和策略中要充分考虑特殊儿童提供的支持性、保护性、补充性和替代性服务。
特别是对受虐儿童社会工作介入的第一步,优先考虑儿童的安全,进而协助儿童沟通及表达他们的感觉,最后需要注意的是,在介入保护儿童权益的同时,还要对儿童的隐私予以特别保护。
介入过程中依据未成年人合法权益保护法规与政策,维护儿童合法权益。
二、中级与初级考核侧重点不同。
1、中级《能力》与初级的不同按照民政部编、经人事部审定的《全国社会工作师职业水平测试大纲》的规定,这一科目的测试目的和要求是:“通过本科目的测试,考察社会工作专业人员掌握和运用社会工作价值观、知识、工作方法,开展专业工作以及指导助理社会工作师的综合能力。
”要求中级考生不仅熟练运用初级的知识,还要重点掌握社会工作理论和社会工作督导,要求中级考生站位再高一些,答题思路在再阔一些,体现出组织、管理、协调、运作的能力2、中级《实务》与初级的不同按照《考纲》规定,中级考生不仅要掌握针对各服务领域和不同工作对象提供专业服务的能力,还要考察处理和解决各类复杂问题的能力。
初级《实务》测试仅限单选多选两种客观题型,中级《实务》则为案例分析和方案设计两类主观题。
所以初级考察的是你选得对,而中级考察不仅选得对还要写得出“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中级答题特别要注意1、尽可能使用专业术语,如描述服务对象的问题时,可以写长期社会地位偏低形成自我的负面评价;因受压迫地位与外界环境互动过程中形成的负面经验;社会功能缺失较为严重;恢复和重建其社会功能的难度增加;身份处于社会资源网络的边缘地位等。
2、分层分点符合逻辑,如生理心理社会,微观中观宏观、个案小组社区。
3、注意各领域的特殊性,介入策略要考虑经济效益。
三、中级实务解题思路题型一:案例分析题主要考核点:案例中服务对象所处的困境或问题→运用社工专业方法介入并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选择合适的社会工作方法和技巧解决他们的问题,解决过程中进行怎样的资源整合>还可能包括对社工专业方法内容、特点等基础知识方面的考核。
案例分析解题思路:运用好社会工作实务的通用过程模式一般包括两问:(一>说明服务对象面临的困境和需要,这一步包括了通用过程模式中的接案和预估两个步骤1、接案:分析案例中的服务对象属于哪一类型的困难群体2、预估:这一类型的困难群体面对的主要问题或困境有哪些。
资料中属于这一类型的目标对象实际存在困难群体面对的主要问题中的哪几种问题,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是什么。
(二>说明如何介入和介入的基本过程,包括通用过程模式中的计划和介入两个步骤3、计划和介入:针对不同的服务对象和不同的问题,找到合适的社会工作方法和技巧。
尽量运用专业思路和专业方法来整合资源,帮助服务对象解决问题。
案例一:案主结婚近20年,结婚三个月之后丈夫就对她发生暴力行为,丈夫有酗酒的习惯,酗酒之后就有打她的习惯,三天一小打,五天一大打,这是家常便饭。
该妇女一直想脱离这种婚姻,但丈夫威胁要杀全家,并且也经常到娘家去骚扰,长期处于这种环境,她说她有时候都想死了算了。
本来聪明能干的她,现在却思维缓慢,变得胆小怯懦,语言表达力差。
前几天又一次遭受丈夫毒打,并被赶出家门,她在外流浪两天,实在无处可去,找到了你所在的社会服务机构。
问题:1.作为妇女社会工作者,你会采用什么样的个案工作服务模式?若对其进行辅导应采用什么方法?2.结合上述案例阐述如何接待受虐妇女并帮助其解决问题。
答题要点:1.<1)因为案主的正常生活受到破坏产生了身心混乱的状态,故适合采用危机介入模式。
<2)对家庭暴力事件当事人迸行辅导宜采用家庭治疗方法。
2.<1)理解受虐妇女同时也要正视其自身的问题。
在为受虐妇女服务的时候,我们本着“妇女为本”的理念,了解“受虐妇女综合症”在她们身上的影响,理解她们的语言、行为。
<2)家庭暴力不是光靠心理辅导就能解决问题的。
当一个人的安全问题解决不了的时候,她是没有心情做其他事情的,任何的劝慰和辅导都起不到什么作用,只能先解决了她的安全问题,才可能做其他的事情。
<3)要对施暴者进行干预。
在干预家庭暴力方面,我们大多是对受害妇女进行服务,这虽然很有必要,但这种力度不够,因为施虐的主题不改变,暴力还会发生,所以应该对施暴者进行干预,对他们进行训诫、教育和行为矫治等,并应该有一定的强制力度,使其达到真正的改变。
<4)面对家庭暴力必须有全面而及时的保护措施,同时要加大宣传,改变人们的传统观念,不应该把它放在私有的领域,这是一个社会问题,应该加强法制,提高观念.好多悲剧就是在警察不俸为,邻居不出面,社区不调解等等的环节中产生的,面对家庭暴力,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公众的反家暴意识,加强立法、执法等显得尤为重要。
案例二:案主方女士,42岁,小学文化程度,家有一子正读高中,三年前夫妇双双下岗,家庭经济负担一下子变得沉重起来,整个家庭经济收入只靠低保维持。
方女士整日精打细算,节衣缩食,也仅能够勉强糊口。
在生活的巨大压力下,方女士失去了微笑,终日愁眉不展。
她也尝试着到人才市场去寻找工作,可是,她的年龄和学历使她一次又一次的被用人单位拒绝。
居委会为方女士介绍了家政、小区保洁等小时工,可她认为这些都是外地人干的活,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上海人,总要找一些稍微体面而且报酬较高的工作才行。
方女士回绝了居委会的热心,可是一下子又找不到更好的工作,于是,她只好一直呆在家中,三年来,贫困和失业使她越来越自卑,同时她也变得越来越绝望。
问题:1.请用社会工作相关理论来分析方女士为什么会陷入如此境地?2.针对方女士的困境,社会工作者应采取哪些介入策略帮助她走出这个低谷?答题要点:1. 下岗失业和贫困是方女士面临的主要问题,根据“环境中的人”理论,她之所以陷入如此境地,主要原因在于:<1)自身原因:案主的问题表面看起来是因为个人爱面子,而不愿意从事一些被认为“不体面”的工作<如家政、保洁工等),实际上是因为个人无法适应社会变化,导致自身被边缘化。
另外,因为方女士,人已届中年,而且只有小学文化程度,受教育水平低,从某种程度上而言,她不具备适应社会迅速发展需要的知识和技能,这也是她多次遭到用人单位拒绝的原因所在。
<2)社会原因:案主的主要问题是当今社会中的一个普遍现象,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社会发生了结构性的变化,产业结构进行了重大调整,国企转制,进而导致了大批工人下岗。
然而,在这样的大背景之下,案主依然停留于传统的思维之中,从而无法适应现实社会。
2.针对案主的困境,社会工作者可以采取以下介入策略:<1)个案工作介入:案主因为现实挫折已经影响到了案主的自我评价并进而影响到了案主的家庭。
通过个案工作方法,案主进行一对一的辅导,以接纳的态度与案主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倾听案主的心声,缓解案主的因贫困和失业带来的心理压力,从社会工作的专业角度出发,使案主获得同感、尊重,进而帮助案主认清自我,了解社会。
基于优势视角,帮助案主发掘自身潜能,发展自我,树立起生活的信心,鼓励案主正确面对自己的问题,通过自身努力解决问题。
<2)小组工作介入:小组工作强调相互支持、共同分享、相互协作、共同成长的原则。
开展“下岗失业人员互助”小组活动,鼓励方女士参与进来,通过小组活动,使方女士获得小组成员的共同支持,宣泄心理压力;同时,通过小组成员共同分享成功的再就业经验,使方女士转变传统观念,更好的适应现实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