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沟通管理]意义建构理论(Sense-MakingTheory)
组织行为学沟通
目录
CONTENTS
• 沟通基本概念与理论 • 组织内部沟通 • 组织外部沟通 • 非语言沟通在组织中应用 • 提高组织沟通效率方法 • 总结:提升组织行为学中沟通能力
01 沟通基本概念与理论
沟通定义及重要性
沟通定义
沟通是信息在发送者和接收者之间传递并达成共识的过程,涉及语言、文字、 表情、动作等多种方式。
回顾本次课程重点内容
沟通的定义和重要性
沟通是组织行为学中的核心要素,涉及信息的传递、理解 和反馈。有效的沟通对于提高组织绩效、促进团队协作和 增强员工满意度至关重要。
沟通障碍及应对方法
沟通障碍可能源于语言、文化、心理和情感等方面。学会 识别并克服这些障碍,有助于提高沟通效率和准确性。
沟通的过程和要素
团队内部沟通
营造积极的团队氛围
01
通过鼓励团队成员积极参与、分享想法和互相支持,营造积极
的团队氛围。
定期的团队会议
02
组织定期的团队会议,让团队成员有机会分享工作进展、提出
问题和建议,并共同讨论解决方案。
有效的沟通技巧
03
团队成员应掌握有效的沟通技巧,包括倾听、表达清晰、避免
攻击性语言等,以便更好地进行沟通和协作。
声音和语调传递信息
声音
声音的高低、快慢、强弱等特征都可以传达出特定的信息。例如,清晰、洪亮的声音可以表示自信和 力量,而柔和、低沉的声音则可能表示同情和安慰。
语调
语调的变化可以强调某些词语或情感,使信息更加生动有力。例如,升调通常表示疑问或不确定,而 降调则表示肯定或命令。同时,语速的变化也可以传达出不同的情绪和信息。
与供应商建立良好关系
01
02
03
《沟通的基本理论》课件
解决策略与建议
加强法律法规宣传和教育
提高公众对沟通伦理与法律问题的认 识和理解,增强法律意识。
建立行业自律机制
加强监管和惩罚力度
政府应加强对涉及伦理与法律问题的 沟通行为的监管,对违法行为进行严 厉打击,维护公平正义。
鼓励行业协会制定自律准则,规范行 业行为,加强自我约束。
THANKS FOR WATCHING
法:保持冷静和03
障碍三
文化差异障碍:由于文化背景和价值观的不同,可能导致沟通中的误解
和冲突。克服方法:尊重和理解对方的价值观和文化背景,学习跨文化
沟通技巧和方法,避免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方式。
02
沟通的过程与要素
编码与解码
01
02
03
利益冲突问题
利益冲突定义
利益冲突是指个人或组织在沟通过程中,其利益与公共利益或他 人利益发生冲突的情况。
沟通中利益冲突的常见情形
例如,在商业谈判中,一方为了自身利益而损害另一方的利益。
解决利益冲突的措施
在沟通过程中保持公正、客观的态度,避免偏袒或损害任何一方的 利益,同时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规范。
。
信息传递准确性
信息在传递过程中是否 保持原意,没有歧义或
误解。
信息传递完整性
信息是否被完全、无遗 漏地传递给接收者。
信息传递影响
信息对接收者行为和态 度的影响程度。
03
沟通的类型与方式
语言沟通与非语言沟通
语言沟通
使用语言文字进行信息传递。包 括口头语言、书面语言和电子媒 体语言。
非语言沟通
通过身体动作、面部表情、语气 语调等方式进行信息传递。
沟通包括语言、文字、符号、动作、眼神等多种形式,是人们日常交流的基本手段 。
管理沟通理论
管理沟通理论沟通在管理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有效的管理沟通可以提高组织的效率和凝聚力,促进员工间的合作与协作。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管理沟通理论,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管理沟通理论,并对其进行分析和评价。
一、信息传递模型信息传递模型是最基本、最常用的管理沟通理论之一。
它将沟通过程简化为发送者将信息传递给接收者的过程,包括发送者、接收者、信息、媒介和噪音等要素。
这一模型认为沟通是一个线性的过程,信息经过传递后,接收者会按照自己的解读进行理解和反馈。
然而,信息传递模型忽略了沟通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
在实际情况中,信息的意义可能因为语境、背景知识等因素而产生误解或歧义。
而且,人们的信息处理能力和接收能力有限,可能会漏掉重要信息或者无法理解发送者的意图。
因此,仅仅依赖信息传递模型进行管理沟通是不够全面和有效的。
二、双向沟通模型双向沟通模型强调了沟通是一个交互的过程,包括发送信息和接收反馈。
该模型认为,有效的管理沟通需要建立良好的双向沟通渠道,及时沟通并积极倾听他人的意见和建议。
双向沟通模型将沟通过程视为一个循环,通过不断的反馈和调整来改进沟通效果。
这种模型有助于解决信息传递模型所忽略的问题,并能够更好地满足实际管理需求。
通过双向沟通,管理者可以获得员工的参与和支持,从而提高组织的绩效。
三、沟通网络理论沟通网络理论认为,组织中的沟通是一个复杂而多样化的网络。
该理论将沟通者视为节点,沟通的关系视为连接节点的边。
通过分析沟通网络的结构和特征,可以揭示组织内信息传递的路径和效率,并提出改进策略。
沟通网络理论为管理者提供了一种系统化的管理沟通方法。
通过了解和调整沟通网络的结构,可以减少信息传递的路径和时间,优化沟通效率。
此外,沟通网络理论还可以帮助管理者识别和解决沟通阻碍,改进组织内外的信息流动。
四、社交资本理论社交资本理论认为,个体通过社交关系和网络中的资源和信息获取来实现个人和组织的利益。
管理者可以通过发展和利用社交资本来促进管理沟通。
跨文化交际理论
跨文化交际理论第四章跨文化交际理论在过去的二十多年间,学者对跨文化交际理论的研究有了质的飞跃。
1983年,对于跨文化交际理论的初步探讨首次出现在《国际与跨文化交际年鉴》中。
随后,跨文化交际的理论探索渐入佳境,学者们互相借鉴、综合研究,使跨文化理论的发展突飞猛进,至今已有十几种之多,涵盖了跨文化交际研究的各个方面。
本章主要就一些研究比较成型、实践性较强的跨文化交际理论作以详细论述。
4.1 意义协调理论(Coordinated Management of Meaning, CMM)人们常常把谈话当成生活中最理所当然的事。
其实人们在交谈时经常按照大家预期的方式说话,这是约定俗成的方式。
为了了解交谈的本质,人们常常使用意义协调理论(Coordinated Management of Meaning, CMM)。
该理论是由美国传播学大师W·巴内特·皮尔斯和弗农·克罗农(W. Barnett Pearce and Vernon Cronen)提出的。
他们认为交际过程受到规则制约和指导,因此,规则在该理论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意义协调理论一般指个体如何确立规则,创造和解释意义以及这些规则如何在交谈的意义协调中使用。
皮尔斯和克罗农把生活比作是“没有导演的戏剧”,谈话则是这场戏剧中的主要产品。
由于没有导演也没有剧本,所以情节错综复杂,演员们根据自己的经验获得意义,同时又不停地与他人协调着他们的剧本。
实际上,那些能够读懂他人剧本的人在交谈中能够保持前后一致;而那些读不懂剧本的人则需要协调他们的意义。
可见,对谈话剧本达成共识非常困难。
皮尔斯和克罗农这个鲜活的比喻阐明了意义协调理论的本质。
该理论是在哲学、心理学、教育学的研究成果之上提出的。
4.1.1 意义协调理论的前提假设意义协调理论关注的是个人以及个人与他人的关系,并且它揭示了个体如何把意义赋予某个信息。
该理论有以下几个前提假设:1.个人生活在交际之中。
关联理论Relevance Theory
关联理论Relevance Theory (Sperber & Wilson)(以下简称RT)的两条原则:认知原则(人类倾向于认知的最大关联性)和交际原则(任何一种明示,交际行为都应该假定其本身就具有最佳关联性)。
关联理论把人与人之间的交际看作是一种有意图,目的的活动,是一个明示-推理的认知过程。
语境假设的过程要进行推理,而推理是一种思辨过程。
大脑中的演绎系统就是大脑的中心加工系统本身,它根据不同的输入手段提供的信息进行加工,也就是综合获得的新、旧信息以及关联信息(即把新旧信息联系在一起的信息),作出推理;在言语交际中,说话人通过明示(ostensive)1行为向听话人展示自己的信息意图和交际意图,为推理提供必要的理据;听话人就根据对方的明示行为进行推理,而推理就是寻找关联。
Sperber和Wilson (1986: 158)提出的关联原则是:/每一个明示的交际行为都应设想为这个交际行为本身具备最佳的关联性。
0最佳的关联性来自最好的语境效果。
因此,人们对话语和语境的假设、思辨、推理越成功,话语内在的关联就越清楚,就可以无须付出太多的努力就能取得较好的语境效果,从而正确地理解话语,获得交际的成功。
概念复合理论(Concept Blending Theory,以下简称为CB),就是关于对言语交际过程中各心理空间相互映射并产生互动作用的系统性阐述,其宗旨就是试图揭示言语意义在线构建(on-line construction)空间复合理论是由Fauconnier & Turner (1994) (以下简称F &T)在心理空间(Fauconnier, 1985/1994)理论的基础上共同提出的,概念整合理论认为人类在进行认知操作时,总是在不停地构建四个心理空间:两个输入空间(input spaces)、一个类属空间(generic space)和一个复合空间或合成空间(blended space)。
管理学-释意理论ppt
Dervin的释意理论
个人简介
理论 起源
基本假设 主要内容
隐喻模型
最新 发展
Dervin的释意理论
个人简介
德尔文在康奈尔大学获得了新闻学和 家政学的学士学位,在密歇根州立大 学拿到了传播学的硕士和博士学位。 1986年成为国际通讯协会的第一位主 席,现在为俄亥俄州立大学教授。主 要从事传播和图书馆信息科学领域的 研究,她关于信息寻求和使用的研究 促进了Sense-making的发展
这一自我感觉的变化过程,源自于 人们面临组织环境动荡时,反思出 自我的三种需求(need):
(1)自我增强的需求(the need for self-enhancement)
(2)自 我 效 能 的 动 机(the selfefficacy motive)
(3)自 我 协 调 的 需 求(the need for self consistency)
添加文本
添加文本
“从决策到明确意义的一种途径就是更加关注组织中的意义构建过程。”
决策与释意的关系
区别
decision making:
strategic rationality; clear question & clear answer; attempt to remove ignorance.
sense making:
建构创造包括行动和认知两项
可见或不可见的行动都能对人们产 生意义,形成人们认知身处的环境 类型
人们对环境赋予的意义也与其认知 结构有关,认知结构与个人的人格 与生活经验有关,因此同一组织内 成员的认知结构常常存在差异,因 此所建构创造的环境也有着差异。
7 Featrues of Sensemaking Process
意义建构理论研究综述
意义建构理论研究综述1 引言意义建构理论的相关研究始于上世纪70年代,主要涉及三个学科,分别是Russell、Stefik、 Pirolli[1]开展的人机交互领域的研究;Karl Weick[2]完成的组织行为学领域的研究以及Brenda Dervin[3]进行的信息科学领域的研究。
本文主要围绕Dervin的意义建构理论展开。
意义建构理论是以构建主义理论[4]、传播学理论为基础,以认识论和本体论为核心[5]的理论方法。
意义建构是指人们赋予经历意义的过程[3],也是人们对信息进行建构或非建构,即信息设计的过程[4]。
意义建构理论具有鲜明的构建主义和用户导向的特色,目前已经成为信息行为研究的主要理论与方法之一[6]。
Ying Ding的因子分析结果表明,1987年~1991年间,在因子“信息需求和用户研究”中,Dervin的影响因子为0.81,仅次于Kuhlthau的 0.84;在1992年~1997年间,在因子“信息查询行为模型”中,Dervin的影响因子排在第二[7],由此可见Dervin的意义建构理论在学术界已经具有深远的影响。
目前,国内对意义建构理论的研究主要有乔欢等部分学者的相关工作[8-10],尚未见对其进行系统梳理的成果。
鉴于此,本文针对Brenda Dervin的意义建构理论进行系统的综述。
2 方法2.1 文献收集本文主要通过被引文献数据完成意义建构理论相关研究文献的收集。
意义建构理论的早期工作出现于1976年Dervin的Strategies for dealing with human information needs:Information or communication?一文[11]中,相对完整的工作出现于1983年Dervin在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s Association年度会议上的报告An overview of sense-making research:Concepts,methods and results to date[3]。
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影响机理研究
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影响机理研究作者:白福臣吴春萌来源:《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22年第01期摘要:科研创新能力的提升是目前高校教育培养的重点目标之一。
文章通过对意义建构理论隐喻模型进行方法学的应用,为提高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提供思路、方法及管理启示。
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分别受“语境”“情境”“鸿沟”“桥梁”“结果”等方面影响,不同情境下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会有动态变化,可从激发自主建构、构建科研情境、搭建会话渠道等角度加强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意义建构;科研能力;影响机理;培养路径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22)01-0027-03随着科学技术发展的日新月异,国家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也日益增加。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要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强化战略科技力量,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高水平创新能力的科技人才和创新团队。
我国杰出的人民教育家王季愚曾提出,新时代发展高等教育应从积极建设研究生教育出发[1]。
研究生群体是高等院校中的生力军,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力量。
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与学术信息素养水平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2]。
但目前国内的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形成及培养障碍突出体现在研究生科研创新行为难以激发、主动获取信息的意识不强、有效运用科研信息解决学术问题的能力不够、学术信息素养教育没有融入培养环节、培养方式未形成长效机制等方面[3]。
总体而言,研究生科研信息素养对科研创新能力的支撑力度不足,因此在科研信息检索、获取、交流、处理、利用等过程中构建一套行之有效的概念与方法,是提升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的重要路径。
在信息科学领域的认知范式中,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德尔文教授在20世纪70年代正式提出的意义建构理论(Sense-Making Theory),被认为是信息行为模型的“元理论”,是用来搭建第一种理论(实质性理论)和第二种理论(哲学假设)之间联系的桥梁,即第三种理论(方法的理论)。
沟通心理学原理
沟通心理学原理沟通心理学是研究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信息传递的心理学领域。
其中有一些基本原理和概念,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和改善沟通的过程。
以下是几个重要的沟通心理学原理:1.交际目的原理(Communication Goals):在沟通中,人们往往有特定的交际目的,例如获得信息、表达情感、建立关系等。
了解自己和他人的交际目的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满足彼此的需求。
2.互动性原理(Reciprocity):沟通是一个相互作用的过程,其中双方都参与和影响彼此。
互动性原理强调沟通是一种交流和共享信息的过程,需要双方的参与和响应。
3.非言语沟通原理(Nonverbal Communication):沟通不仅包括语言的使用,还涉及非言语的要素,如身体语言、面部表情、姿态和声音的调节等。
非言语沟通在交流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传达情感、强调意义和补充语言信息。
4.倾听原理(Active Listening):倾听是有效沟通的关键。
倾听原理强调了积极倾听的重要性,包括主动关注对方、理解对方的观点和感受、提出适当的问题和反馈等。
5.语境原理(Context):沟通的意义和解释受到语境的影响。
理解沟通的背景、环境和文化背景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解释和理解信息。
6.反馈原理(Feedback):沟通过程中的反馈是指在收到信息后,采取适当的方式回应和反应。
反馈可以用于确认理解、提供回应、调节行为和改善沟通效果。
7.情绪表达原理(Emotional Expression):情绪在沟通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理解及有效表达情绪可以帮助沟通双方更好地交流,增进理解和共情。
这些原理提供了一些理论基础,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和改善沟通的过程。
了解沟通心理学的原理可以提高我们的沟通技巧,增进人际关系的质量和深度。
Relevance Theory,关联理论
The modification of RT
• 不管听话人会产生什么样的需求,我们不可能总是希望说 话人生成最大关联性的话语,他/她也许不愿意或不能够提 供最关联的信息,或者以最恰当的方式呈现该信息,这一点 是很清楚的。最佳关联这一概念的提出是为了研究,根据 话语理解时所付出的努力和语境效果,受话者应该产生什 么样的期待。根据关联的交际原则,每个明示的交际行为 都应设想为它本身具有最佳关联性。 • 在第一版中,Sperber和Wilson指出,寻找关联主要指最低限 度的关联(即满足说话人的期待),只要找到关联就不再找了。 但在新版中,他们认识到,一个话语的关联性可以比期待的 关联要大。为了取得完满的语境效果,在寻找关联的过程 中,要进一步追求较高层次的关联。于是,Sperber和Wilson 提出了修改以后的最佳关联假设 (Sperber&Wilson,1995:270):
• • • •
•
•
Sperber和Wilson又在“内容条件”(content condition) 上对关联性作了如下的定义: Extend condition 1: an assumption is relevant in a context to the extent that its contextual effect in this context are large. 内容条件一:如果一个命题在一个语境假设中的语 境效果大,那么这个命题在这个语境中就具有关联性。 Extend condition 2: an assumption is relevant in a context to the extent that the effort required to process it in this context is small. 内容条件二:如果一个命题在一个语境假设中所需 的处理努力小,那么这个命题在这个语境中就具有关联性。 (Sperber, D & Wilson,D. Relevance: 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 1986:125)
参考文献2管理者管理沟通的作用和意义是什么
参考文献2管理者管理沟通的作用和意义是什么绩效治理在当今人力资源治理乃至整个企业进展中占据着关键性地位,其目的是促进职员进展、实现组织目标。
在进展心理学视野中考察绩效治理的概念、问题及趋势,专门是在“最近进展区”理论的指导下,探讨绩效治理与职员进展间的关系,无疑具有专门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一、前言绩效治理作为一种治理思想和方法论,其全然目的是不断促进职员进展和组织绩效改善,最终实现企业战略目标。
20世纪70年代美国治理学家Aubrey Daniels 提出“绩效治理”这一概念后,人们展开了系统而全面的研究。
研究者要紧采取了两种取向:其一是组织取向,即认为绩效治理是治理组织绩效的一种体系(Williams,1998),旨在实现企业进展战略,保持竞争优势;其二是个体取向,认为绩效治理是指导和支持职员有效工作的一套方法(Armstrong,1994),旨在开发个体潜能,实现工作目标。
国内外大多数研究侧重于个体取向,但这方面缺乏强有力的理论指导。
本文拟在进展心理学视野中,专门是“最近进展区”理论的启发下,深入探讨个体绩效治理与职员进展之间的关系,旨在为绩效治理提供相关理论依据。
二、绩效治理的进展心理学摸索进展心理学是研究个体生命全程中心理发生、进展特点和规律的一门学科,重在探究外因与内因、教育与进展、普遍特点与个体差异等内容。
下面,拟从进展心理学视角分析绩效治理的概念、存在问题及其进展趋势。
(一)绩效治理的界定在职员的职业生涯进展中,绩效治理是一种外部治理活动与职员内在心理活动交互作用的过程,具体表现为治理者在与职员达成目标共识后,采取有效方法关心职员实现工作目标、提升个人能力素养的生涯历程。
绩效治理不单是绩效评判,而是将企业目标分解到个体,并通过绩效打算、绩效辅导、绩效评判和绩效鼓舞等环节来协助职员实现工作目标、改善绩效水平,最终落实企业经营战略。
上述环节环环相扣、相互推动,形成一个连续不断的闭环流程系统,见图1。
沟通的概念与模式
沟通的概念与模式管理沟通是管理学中的一个分支,它是一门交叉学科,是以管理学、心理学、社会学、公共关系学等学科为基而建立起来的新型学科。
管理是人类最重要的活动之一,自从人们开始形成群体去实现个人无法达到的目标以来,管理工作就成为了协调个人努力沿着组织确定的方向所必不可少的因素。
美国著名管理学家哈罗德。
孔茨认为:“管理就是设计与保持良好环境,使人在群体里高效率地完成既定目标。
”既然如此,为了设计与保持一种良好环境,为了使人在群体中能够高效率地工作,就需要沟通。
中国有句俗话:一言能使人笑,一言也能使人跳。
这就极其形象地说明:沟通既是一门科学,更重要的是一门艺术。
沟通的重要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沟通的作用在市场经济的今天正日益发挥出强大的作用。
为了更好地与人沟通,也为了更好地掌握沟通这门艺术,也为更好地发挥同学们的管理才能,都有必要掌握管理沟通技能与技巧。
管理沟通是企业人在一定的企业文化背景下的相互之间进行思想与意识的双向的传递过程。
海曼(Ha imann)对沟通的定义是:“传递思想,使别人懂得自己的过程。
”这暗含着沟通是一个互相交流的过程。
有效的沟通就是为了活动的启动、协调、反馈及中间流程的纠正等目的而互相交换思想与看法。
优秀的管理者必定有良好的沟通技能。
正如巴纳德指出的:“当然,对现代高层管理者而言,一个最重要的限制,也是最为突出的严重困难就是写作或者会谈能力的缺乏,不能将复杂情况用明白易懂的语言表达出来,而对这些情况只有这些管理者有所熟悉。
”管理学大师德鲁克(Drucker)说:“一个基本的技能,就是以书面或者口头的形式组织与表达思想,你的成功依靠于你通过口头与书面文字对别人的影响程度,这种将自己思想表达清晰的能力可能是一个人应拥有的最为重要的技能。
”沟通的技能对所有管理阶层工作的功效都是很关键的。
计划与实施的成功程度与沟通技能直接有关。
一、沟通的概念与模式《大英百科全书》的解释:沟通就是“用任何方法、彼此交换信息。
意义的协调管理(CMM)
五六十年代:传播和社会影响过程 态度转变研究,平衡论,一致论,不和谐论, 反应论和社会判断理论
六十年代以后:研究多样化 目标导向的说服策略;人际吸引;关系发展; 非言语交流;婚姻家庭传播;演讲风格与语 言态度;语篇处理;谈判;人际冲突;小群 体传播;社会支持网络中的传播;技术影响 下的社会互动等等。
另一定义
后来的学者(Miller & Steinberg)提出,应当 从互动据以发生的信息来判断,也就是说, 当人们主要依赖有关个人的信念、态度、人 格特征等心理层面的信息进行传播活动时就 是人际传播。因为这时讯息的剪裁是专对于 个人的,而不是针对具有相同特征的文化群 体或组织群体。 互动的实质就是行动并对行动做出反应,在 互动中相互影响。
功能理论 : 关系理论 意义的协调管理理论(CMM theory) 社会渗透理论
功能理论
传播有以下功能: 沟通人与环境(Linking Function) 增强思维和心理活动能力(mentation function) 协调(regulating function)
关系理论
人际传播是一种直接 相互依赖的传播形 式,人们在传播中 相互影响,并影响 整个人际关系。在 人际传播中人们重 新定义动态的人际 关系。 米勒夫妇的研究:人 际关系三要素 控制 (control) 信任 (trust) 亲密度 (intimacy)
哪些因素造成关系的差别
个人要素:人格特征,动机,风格特征 过程要素:话题转换,规则依从,同步性 意义要素:对言语行为解释的共同性及陈述 间的联系 情境要素:物理环境 ,角色关系,暂时或长 期计划 时间要素:交谈中彼此说话的时间长短 质量要素:信任、支持、开放、冲突、
人际关系的发展:社会渗透理论 (social penetration theory)
管理沟通的理论基础
管理沟通的理论的历史演进与发展根据一管理沟通理论发展在不同阶段的特征可将其划分为三个阶段。
一、萌芽阶段:管理沟通理论伴随“科学管理”的出现而初显1、泰勒职能工长制的初始下行沟通1895一1912年弗雷德里克·温斯洛·泰勒(Frederick Window Taylor)提出了科学管理理论,其中包括实行职能工长制,职能工长按照各自的职能范围向下人发布命令。
泰勒的职能工长制有利于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但实际工作中,由于一个人同时接受几个职能工长的多头领导容易引起混乱,所以泰勒的职能工长制没有得到推广,从管理沟通理论的角度看泰勒关注到管理中下行沟通的重要性"并试图通过组织结构的设计保证对下沟通即确保命令下达的准确性,以及其实施的效率。
1910年,亨利·劳仑斯·甘特(Henry L. Gantt)认为应该把原来的工长的“监工”身份变成工人的老师和工人的帮助者。
甘特发展了泰勒职能长制探索的下行沟通,并在早期下行沟通的实践中初次注意到人的因素。
2、韦伯的行政组织沟通1905年行政组织理论的创始人马克斯·韦伯(MaxWeber)指出组织中人员之间的关系完全以理性准则为指导,不受个人情感的影响,因此组织中的沟通也是严格以理性的方式自上而下进行的。
3、埃莫森直线组织的下行沟通1910-1915年,哈林顿·埃莫森(HarrnigtnomEesrno)在其著作《组织中的个性》(1915年)中提出在企业中应借鉴普鲁士军队总参谋部的组织形式,采用直线和参谋组织:在每个企业中设一位参谋长,下设4个主要的参谋小组,参谋人员在认真研究各项问题的基础上,向直线管理人员提供意见,直线组织的管理人员统一指挥和发布命令。
这样既能发挥专业知识的长处,又不破坏统一指挥的原则,埃莫森再次从组织角度,探索了自上而下沟通的原则。
4、法约尔的等级链沟通和跳板沟通1916年,法国的亨利·法约尔(Henry Fayorl)在《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一书中阐述了一般管理的14条原则,并提出了著名的等级链和跳板原则,这一原则从整个组织结构的角度分析了信息的传递与沟通。
意义协调理论与规则论
LOGO
Regulative Rules
Regulative Rules refer to the rules guiding direction of people’s talking. Constitutive Rules help people explain the meaning, but not the guide of human behavior. Regulative Rules can provide guidance to people's behavior.
LOGO
Life is a drama without a director
皮尔斯和克罗农把生活比作是“没有导演的戏剧”,
谈话则是这场戏剧中的主要产品。由于没有导演也没有剧本,
所以情节错综复杂,演员们根据自己的经验获得意义,同时又 不停地与他人协调着他们的剧本。实际上,那些能够读懂他人 剧本的人在交谈中能够保持前后一致;而那些读不懂剧本的人 则需要协调他们的意义。可见,对谈话剧本达成共识非常困难。 皮尔斯和克罗农这个鲜活的比喻阐明了意义协调理论(CMM) 的 本质。
Overall, it is concerned with how we coordinate and establish meaning during interactions.
The fundamental building blocks of CMM theory focus specifically on the flow of communication between people. Key words are coherence, coordination, and mystery.
This theory is based on philosophy, psychology,and pedagogy.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沟通管理] 意义建构理论(Sense-Making Theory) 意义建构理论(Sense-Making Theory)什么是意义建构理论,意义建构理论形成于20 世纪60 年代. 该理论的核心内容是信息不连续性、人的主体性以及情境对信息渠道和信息内容选择的影响。
布伦达?德尔文(Brenda Dervin) 的意义建构(Sense-Making) 是一解释沟通、信息与意义之间关系的概念性工具。
意义建构理论认为信息研究应由来源强调转向使用者强调的方向,这种转向,视信息寻求与使用为一种沟通实践模式。
布伦达?德尔文于1972 年提出以使用者为中心之意义建构理论(Sense-Making Theory) ,即认为知识是主观、由个人建构而成,而信息寻求是种主观建构的活动,在线检索的过程是一连串互动、解决问题的过程,由于互动的本质、检索问题而产生多样的情境, 形成不同的意义建构过程,且意义建构理论是一种强调以历时性过程为导向的研究方法,提供倾听使用者的方法,了解使用者如何解读他们目前所处情境、过去的经验及未来可能面临的情境,及使用者在所处情境中如何建构意义(construct sense) 及制造意义(make meaning)。
意义建构方法论使用时序(time-line) 与中立提问访谈技巧(neutral questioning interview techniques) 。
前者询问受访者描述其信息寻求顺序,并根据情境-鸿沟-使用(SGU, Situation-Gaps-Uses)基模,分析其寻求结果。
后者,应用在参考晤谈模式的中立提问访谈技巧,引导使用者以自己的语言陈述其信息需求。
意义建构理论的提出20 世纪60年代以前,图书情报学研究大多以“系统”为导向,重视信息资源建设与评价。
70 年代后,学科重点开始向“人”转移。
1976 年,美国学者德尔文(brenda Dervin) 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影响下,重新对信息本质、人的主体性、信息传递过程等问题加以思考,并且对信息经典定义提出质疑。
在申农和韦伯的信息论中,信息是独立于主体之外的“实体” (utility) ,信息接收者只是被动接受信息,而不对信息意义产生影响。
德尔文认为,有关信息的“狭义”定义,更适用于通信领域,当这一概念扩展到其他领域时,其局限性便显示出来。
外在世界并非一个计划好、有秩序、可观察的对象,“人”也不只是被动、消极、机械的信息观察者和接受者。
当科学论证中出现差异时,研究重心不应只局限于客观世界,人在接受信息过程中的主观作用也应引起关注。
根据皮亚杰(J(Piaget) 的认知发展理论,人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不断建构和修正原有知识结构。
新经验被同化到原有经验结构中,形成更深层、更丰富、更灵活的认知结构,“同化”和“顺应”是认知发展的两个基本过程。
同化是“个体把外界刺激所提供的信息整合到自己原有认知结构内的过租'顺应则为“个体认知结构因外部刺激的影响而发生改变的过程”。
这两个过程在信息行为中同样存在。
在长达八年的研究项目中,德尔文采用面谈、电话访谈、问卷等方法,在不同人群中调查收集相关数据,分析不同人群的信息行为特点,最终形成意义建构理论(Sense Making Theo 叮) 。
德尔文将这一理论用于不同环境,使之能够更加真实地揭示人在接受信息时的行为本质。
德尔文认为,信息的意义建构是内部行为( 即认知)和外部行为( 即过程) 共同作用的结果。
信息查询行为的情境基础由个人角色与环境组合而成,在这些基础的交接处,会形成某些行为障碍,而这些障碍以及次结构的相互作用正是引起信息查询行为的直接动力。
在这种情境中,“人”从观察者变成行动者,信息查询的实质是一种主观建构行为。
知识是由个人建构而成的主观产物。
从人的角度看,现实是不完整、不确定的,信息不能独立于人类而存在。
人只有通过观察才能理解信息的意义,并实现与他人的信息共享。
意义建构理论的发展布伦达?德尔文在1976年又发展意义建构理论,十年后成为图书信息研究典范转移-由系统为中心转移到以使用者为中心的典范-的核心。
在20世纪最后几年,意义建构搭配了资料收集与分析的技术,发展成为一套成熟的方法论。
近来信息行为研究兴起,此方法论导向对信息需求、寻求、与使用的脉络与程序的理解。
与初期围绕着人类信息需求的情境、鸿沟、使用不同,后期的方法论发展特别强调动词,以涵盖在信息寻求与使用研究中容易被忽略的多种变项(时间、空间、关联、相似)。
其典型的方法运用结构式访谈法(即使中性问项也强调讨论结构),以缩短诠释的可能性。
然而,意义建构方法也能适用于不同的认识论,如,使用述说分析能强化意义建构的解释力。
意义建构的意义意义建构有效的帮助转移典范的研究者的研究焦点,由归类转向程序,使研究更能反映复杂的信息行为。
而信息行为的概念,也由信息需求、寻求、与使用,转向对人类信息程序统一性的探究工作。
对信息程序的兴趣,相同的还有情境中的信息寻求研究,与日常生活信息寻求。
意义建构强调个人理解,而非协同理解。
因此,意义建构看起来不适合解释群体与组织性的信息交换与传播程序。
然而,认为意义建构并不只限于个人认知,意义建构研究也考虑了时间、空间、权力、文化、个人与协同意义建构的动态影响。
意义建构方法论以往只从事个体研究,在进行群体研究上有操作的困难。
但意义建构方法可以与其它质性或诠释研究结合。
意义建构方法论也与一些其它的理论本质上相近,而能结合产生最大的优势。
意义建构理论主要内容意义建构理论的基本假设主要有第一,个体在时空中处于运动状态;第二,人类的现实世界是不完善的; 第三,个体为跨越认识差距,必须对现实世界有所认识; 第四,意义建构与时间和空间联系在一起; 第五,信息查询是意义建构的组成部分。
基于时空情境的意义建构“情境” (context) 在意义建构理论中具有重要意义。
人的信息查询和使用行为是在特定时空中发生的。
传统信息理论强调信息的客观性和外部性,强调来自于专家作者、教育工作者以及记者等‘传业”群体的信息,而“非专家”产生的信息则被称为“非正式信息”,并未引起研究者的普遍关注。
意义建构理论则将“情境”置于研究的重要位置,并把观察作为用户心理研究的主要方法。
“情境”在意义建构理论中有三层涵义:(1)对同一用户,同一信息在不同环境中有不同意义;(2)在同, 环境中,不同用户对同一信息有不同理解;(3)信息接受者所理解的信息含义不完全等同于信息生产者的本意。
意义构建理论将信息行为情境拓展到日常生活的多个方面,并将行为主体扩展到普通人群。
在日常生活中观察人的行为成为意义建构理论研究的重要内容。
信息使用是一种意义建构过程“信息使用”是特定人群在特定时间、特定地点对信息的特定解释。
意义建构理论认为,信息在不同人群中的传递是对信息意义的建构过程,人对信息相关度、准确度、易读性和适用性的评价,都含有主观因素。
基于用户感受的问题设计,诸如“您希望我们做什么, ”“您需要什么服务, ”等,是从用户感受出发,通过对用户面临问题的理解,取得相应的研究效果。
意义建构通过比较、分类、联系等内化方法,以及支持、反对、参与、聆听等外化方法实现对信息的接受和使用。
信息传播过程就是由使用者主动建构信息意义与判断信息价值的过程。
信息不能独立于语言、情境与使用者经验而存在。
意义建构隐喻模型有效的模型应该包括时间、过程等因素,以便通过环境变化趋势预测人的行为。
意义建构模型由环境、鸿沟和使用三要素组成。
“环境”指时间和空间,“鸿沟”指因信息不连续性而形成的理解差距,大多数研究将其称为“信息需求”或“问题”,“使用”指信息对个体的意义,每个人对信息的使用都是针对情境做出的反应,其目的是弥补差距或解决问题。
德尔文认为,意义建构理论是在方法论层面提出、“为解决信息问题所提出的假设、观点和方法”,该理论“允许个人建构和设计自己的认知行为”。
广义的意义建构方法可用于自我研究、需求分析和满意度研究等领域。
I, I 心ap f群rd\ f aftdi图一图示法-信息意义建构过程德尔文采用图示法(见图一)形象说明信息意义建构过程。
人在生活和工作中, 都是在原有经验的基础上吸收知识的。
只有通过对原有行为的重复,才能取得新的进步。
当前进遇到阻碍时,我们可以假定,其中必然存在信息的不连续性,由于缺少对特定环境的了解,人在前进中没有可以参照的经验,只有建构新的概念才能继续前进。
当人在前进过程中遇到鸿沟(apan)时,解决问题的过程分为几步:(1)确定“鸿沟”并且将其“概念”化;(2)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3)跨越鸿沟。
情境-鸿沟-帮助,图二解决问题的模型在这一模型中(见图二),如何针对不同情境,找出鸿沟形成的原因,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
按照意义建构理论提供的方法,可以通过人与人之间、小型团队之间、不同组织层次之间的交流,帮助人们认识前进中的鸿沟,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意义建构问题设计框架意义建构理论是一种“元理论”,其影响并不局限于某个学科范围。
在信息系统设计中,可以帮助设计者提出假设和观点,形成方法框架;在传播和图书情报学领域,意义建构可用于信息需求分析;在博物馆、大众传媒、健康服务、政府等组织机构中,该理论对服务质量评价也具有指导意义。
意义建构的问题设计思路框架为:事件-鸿沟-帮助在访谈中,一些“片断描述”可以提供多种线索。
通过提问可以帮助被访问者重构当时情境,并形成对每个过程的详尽描述。
根据提问框架,与被访问者进行交流,可以揭示出其真实的需求及行为目的,形成正确的决策和行动。
在图书馆参考咨询工作中,可以通过三种提问方式认识用户需求:⑴圭寸闭型问题(Closed Questions): 以“对”或“错”回答;⑵开放型问题问(pen Questions):以用户熟悉的词汇回答问题,如“你需要的资料的详细程度如何,”(3)中立型问题(Neutral Questions): 如按照次序提出:“为什么问这个问题,” “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等。
意义建构提问强调“中立式”问题,以便能够更好地把握提问方向,并采用用户熟悉的词汇来表达思想。
意义建构理论的应用对于人研究需要不同学科的理论和方法。
意义建构理论在认知行为学、发展心理学基础上,系统分析人的信息行为,并形成一套特定的研究方法。
从学习角度看,意义建构理论强调人的主体性、社会性和真实性,强调目标对人的行为的引导和建构作用。
在该理论中,情境成为意义建构的重要载体,在特定情境中,用户具有主体地位,信息资源和信息服务提供者必需按照用户需求设计信息环境,并在用户原有认知建构基础上,提供相关资源与服务。
伴随着用户主体地位的[1]不断提高,意义建构理论将产生更大的影响意义建构方法论被应用在传播、图书信息等研究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