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生物上册 3.2.1 种子的萌发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七年级生物上册3.2.1种子的萌发教案4新人教版(2021年整理)

七年级生物上册3.2.1种子的萌发教案4新人教版(2021年整理)

七年级生物上册3.2.1 种子的萌发教案4 (新版)新人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七年级生物上册3.2.1 种子的萌发教案4 (新版)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七年级生物上册3.2.1 种子的萌发教案4 (新版)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种子的萌发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通过种子萌发条件的实验,知道种子萌发的内在条件和外在条件。

2、知道植物种子萌发的过程,并能指出种子结构与幼苗各结构的对应关系。

能力目标通过观察实验和分析实验现象,分析种子萌发的原因,继续培养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究能力。

情感目标1、通过分析种子萌发的条件,初步树立内、外因辩证统一的观点。

2、通过了解种子的休眠特性、种子的寿命进行生物科学价值观的教育。

重点:种子的萌发条件难点:种子萌发需要外界条件的原因,以及种子萌发时内部物质的转化。

手段: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实验,分析得出结论为主设计思想:采取观察讨论的教学方法。

教师可以从生活实际出发,让学生提前在课下进行实验,让学生从实验的现象入手,提出一系列的问题,让学生进行讨论,分析,适当给以提示,最后由学生观察由教师完成课本上的有关实验,归纳出种子萌发所需要的条件.关于种子萌发过程,教师可以让学生利用课前实验进行观察,并通过教师准备的实验材料及挂图来描述,最后教师可以提出一个关键的问题:一粒饱满的且胚完好的种子在得到充分的外界条件下是否一定能够萌发成幼苗?从而将话题引入种子的休眠和寿命的问题中。

教学过程:(课前可提前一至两周的时间,让学生思考种子萌发的条件是什么?并随机的发给学生一些种子,让其根据自己的经验,让种子萌发。

七年级生物上册 3.2.1 种子的萌发教案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生物教案

七年级生物上册 3.2.1 种子的萌发教案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生物教案

种子的萌发种子。

提出问题:种子有哪些结构其作用是什么?3、出示豆芽、一棵完整的大豆植株并和大豆种子摆放在一起,引导学生思考;这三者有什么关系?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激发学生思考“种子的萌发需要哪些环境条件”,从而引出本课主题。

其作用。

思考并描述出被子植物的一生。

景,迅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为学生的探究学习进行了铺垫,又自然而然的引入自主学习引导学生完成自主学习部分:1、请谈谈对“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首诗的理解。

2、种子萌发的条件:(1)、环境(外界)条件:适宜的()、充足的()和适量的()。

(2)、自身的条件:()是完整的,并且是()的,以及供发育的()。

带着问题自学教材相应的内容,组内交流自学成果,组内不能解决的做出特殊标记,以待全班交流。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习惯。

学生相互评价可以取长补短,让学生在讨论中增长知识。

实验探究1、提出问题2、1、让学生展示课前自己培养的幼苗。

2、创设情境:①干旱的秋天,农民在播种前往往要在地里浇一些水,使土壤潮湿;如果刚下过雨,则不用浇水也可以播种;而在过于潮湿的地里播种,则种子不会萌发,反而会造成种子霉烂。

②许多农作物一定要在春天播种,而在天寒地冻时不适宜播种。

描述课前培养的菜豆种子萌发成幼苗的过程,小组合作,结合生活经验,提出探究的问题:在哪种环境条件下种子才能萌发?小组合作,阅读并参照课本上提供学生学会自己提出问题,寻找解决问题途径,这样积极性更高。

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和分析理解能力。

通过交流提供了一个思维碰撞的机会,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动手能力、作出假设3、制定计划4、实施计划5、得出结论③种植农作物,播种前往往要先松土,使土壤内有充足的空气。

3、让学生大胆做出假设,将假设的条件写于黑板上(适量的水分、充足的空气、适宜的温度),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思考怎样设计对照实验?4、先让学生尝试由控制一个变量,设计对照。

七年级生物上册 3.2.1《种子的萌发》教案1 (新版)新人教版

七年级生物上册 3.2.1《种子的萌发》教案1 (新版)新人教版

第一节种子的萌发
教学目标:
1.通过小组的合作探究,阐明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和自身条件。

2.结合生活经验及实验观察尝试着描述种子萌发的大致过程。

3.运用对照实验法设计并完成对“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的探究,学会控制实验条件,检验不同的环境因素对种子萌发的影响,进行科学方法的训练。

4.尝试用抽样检测的方法测定种子的发芽率。

5.通过参与种植、管理植物的活动,增强爱护植物的情感。

重点难点:
1.种子萌发环境条件的探究实验中设置对照实验的训练及实验现象的分析。

2.抽样检测时正确的取样方法。

课前准备
学生:玻璃瓶或烧杯、玻璃水杯、罐头瓶等;通过咨询和查阅相关的资料,结合生活经验了解种子萌发的一般规律;试做种子萌发所需的环境条件实验;收集各种不同类型的种子;生物课外小组的同学做好测定种子发芽率的演示实验。

教师:培养皿、滤纸或纱布等实验用具;课前一周分发给每位同学30粒菜豆种子,引导学生先自己探究;用Flash动画制作的动态展示菜豆种子萌发长出根、茎、叶过程的ppt课件及用Flash制作的完整的种子、无胚的种子、子叶或胚乳图片;被部分切除的种子发育情况的ppt课件;设计实验讨论提纲。

教学设计。

推荐七年级生物上册 3.2.1种子萌发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推荐七年级生物上册 3.2.1种子萌发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第一节种子萌发教材分析本章以被子植物为例讲述绿色植物的生命周期,“种子的萌发”是开篇。

绿色植物的生活史就是植物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历程。

种子的萌发是植物生长发育起始阶段。

与旧教材相比,就内容而言,新教材突出了植物体自身结构与功能的关系,突出了植物与环境的关系。

新教材倡导探究性学习,重在提高学生生物科学素养,本节课中“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重在训练学生对照实验的设计,“测定种子的发芽率”的实验重在训练学生抽样检测的方法。

对照实验的设计是科学研究的一种非常重要的方法,学会这种方法也为物理、化学课的学习打下基础。

因此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对照实验的设计和抽样检测的方法、分析实验结果得出正确的结论。

而对照实验的设计又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学情分析1、已有的知识和能力通过上一节“种子植物”的学习,学生已经认识了种子的基本结构,并且根据生活经验,也知道一些种子萌发需要的环境条件;对于探究实验学生并不陌生,在“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中,学生已经尝试过,初步体会了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和什么是对照实验以及怎样设置对照实验。

2、学生欠缺之处但是学生还不能完全区分哪些是种子萌发的必须条件,例如学生可能会以为水分、阳光、肥料、土壤、空气等都是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而且对于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学生还没完全意识到。

况且本节的探究实验涉及的变量较多,要学生自主设计多个变量的对照试验的实验方案,对于学生来说难度较大。

3、教师应对策略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针对种子萌发的各种环境条件,先由学生根据生活常识讨论分析做出假设,再以小组为单位针对每一假设因素制定探究计划,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讨论交流逐步改进完善,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探究计划,课后分组进行实验,实验完成后全班交流数据,并总结结论。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说出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和自身条件。

2、学会设计控制变量和对照实验。

能力目标:1、训练学生做出假设的能力。

2、培养学生学会控制变量,设计对照实验的能力。

201X版七年级生物上册 3.2.1种子的萌发教案1 (新版)新人教版

201X版七年级生物上册 3.2.1种子的萌发教案1 (新版)新人教版
占用
时间
媒体来源
介绍
知识目标
图片
a
g
拓展知识
2分钟
自制
讲解
过程与方法
图片
a
e
建立表象
5分钟
下载
观看
过程与方法
图片
a
e
帮助理解
5分钟
下载
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图片
a
I
升华感情
2分钟
下载
①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分为:A.提供事实,建立经验;B.创设情境,引发动机;C.举例验证,建立概念;D.提供示范,正确操作;E.呈现过程,形成表象;F.演绎原理,启发思维;G.设难置疑,引起思辨;H.展示事例,开阔视野;I.欣赏审美,陶冶情操;J.归纳总结,复习巩固;K.其它。
2019版七年级生物上册 3.2.1种子的萌发教案1 (新版)新人教版
年级

科目
生物
任课教师
授课时间
课题
第一节 种子的萌发
授课类型
新课
课标依据
描述种子萌发的条件和过程。
教学目标
知识与
技能
1、阐明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和自身条件。
2、结合生活经验及实验观察尝试描述种子萌发的过程。
过程与
方法
通过观看视频资料“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的探究,模仿、学会对实验设计、实验观察、实验分析的能力。学会用抽样检测的方法测定种子的发芽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参与种植、管理植物的活动,培养爱护植物的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
重点
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和测定种子发芽率的两个探究实验。
教学
难点
1.种子萌发环境条件的探究实验中设置对照实验的训练及实验现象的分析。

七年级生物上册 3.2.1 种子的萌发教案1 新人教版(2021学年)

七年级生物上册 3.2.1 种子的萌发教案1 新人教版(2021学年)

陕西省石泉县七年级生物上册3.2.1 种子的萌发教案1(新版)新人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陕西省石泉县七年级生物上册3.2.1 种子的萌发教案1 (新版)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陕西省石泉县七年级生物上册3.2.1 种子的萌发教案1 (新版)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种子的萌发年级七年级科目生物任课教师授课时间课题第三单元第二章第一节种子的萌发授课类型新授课一、教材分析这一章,教材对被子植物一生的阐述,就从种子的萌发开始。

在“种子的萌发”这一节,教材先引导学生通过探究活动了解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再阐述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最后再简要介绍种子萌发的过程。

二、学情分析对于初一的学生来说,参与设计和完成生物实验,既是一种区别于其他科目的学习方式,也是提升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三、教学目标1。

描述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和自身条件。

2。

描述种子萌发的过程。

3。

运用实验法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运用抽样检测法测定种子的发芽率。

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和自身条件。

[来运用抽样检测法测定种子的发芽率.难点在“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的探究活动中,对照实验的设计及实验现象的分析。

五、教学过程设计一、导入出示课题二、学生朗读学习目标1.知道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和自身条件2.知道种子萌发的过程三、自学新知识自学指导:阅读P88-94页1。

对照组2号瓶在实验中起什么作用?2.被子植物的一生要经历哪几个过程?3.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有哪些?4。

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有哪些?5。

怎样计算种子的发芽率?6.说出种子萌发的过程。

七年级生物上册 3.2.1 种子的萌发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七年级生物上册 3.2.1 种子的萌发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种子的萌发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让学生识别大豆和玉米种子的结构,并指出双子叶和单子叶种子结构的主要区别;(2)识记种子的成分;(3)理解种子萌发的条件和过程。

2.能力目标:(1)通过解剖和观察植物种子的形态结构,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2)通过设计表格,列表比较单、双子叶植物种子的区别,培养学生处理加工信息能力、归纳总结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3)探究种子的成分,掌握定性实验的一般方法;(4)通过探究种子成分的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5)通过探究种子萌发外界条件的实验,使学生掌握对照实验这一方法,培养学生设计对照实验方案的能力,以及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探究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的实验,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和创新精神;(2)通过学习种子萌发的条件,帮助学生树立起内因是根据,外因是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的辩证观点。

二、教学重点、难点(一)重点1.解剖和观察种子。

2.探究种子的成分。

3.种子萌发的条件。

(二)难点1.玉米种子子叶、种皮和果皮的观察。

因为玉米种子只有一片子叶且很薄,不易观察;玉米种子的种皮和果皮很难分开。

2.探究种子成分实验的顺利进行及对实验结果进行深入分析,是本课题的教学难点。

因为初一学生还没有学习化学,对定性实验十分陌生。

实验中,学生对操作的规范化,观察现象的准确性,分析结果思路的正确性以及通过实验过程掌握定性实验的一般方法都有一定的难度。

3.探究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的实验既是本课题的重点,又是本课题的难点。

由于本实验通过对照实验进行探究,学生对对照实验的原理和方法缺乏必要的认识。

教师如何讲清对照实验的原理和一般方法,如何巧妙地引导,使学生深入思考,相互讨论,共同合作,是本实验成功的关键和难点。

三、教学过程第一步:知识回顾第一环节:师友互查1、什么是生物圈?2、动物体的结构层次。

3、植物体的结构层次。

第二环节:教师引导1、什么是生物圈?地球上所有生物与其环境的总和就叫生物圈。

七年级生物上册3.2.1种子的萌发教案新版新人教版.doc

七年级生物上册3.2.1种子的萌发教案新版新人教版.doc

种子的萌发课题第二章第一节种子的萌发课型新授课主备人授课人授课时间第1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小组的合作探究,阐明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和自身条件。

2.结合生活•经验及实验观察尝试着描述种子萌发的大致过程。

3.运用对照•实验法设计井完成对“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的探究,学会控制实验条件,检验不同的环境因素对种子萌发的影响,进行科学方法的训练°4.尝试用抽「样检测的方法测定种子的发芽率。

教学重点阐明种子萌发的坏境条件和自身条件教学难点运用对照实验法设计井完成对“「种子萌发的坏境条件”的探究,学会控制实验条件,检验不同的环境因素对种子萌发的影响,进行科学方法的训练。

教法学法多媒体教学法、启发诱导法、实物教学法、调查法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个性化补充学生课前演讲教师布置此项活动,学生倾听,达到资源共享教■学过程一、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1 •问题的「提出方案一:描述课前培养的菜豆种子萌发成幼苗的过程,4人小组合作,结合生活经验,提出探究的问题:在哪种环境条件下种子才能萌发?方案二:观看种子萌发过程的录像(或CM课件),4人小组合作,自主性学习,.提111探究的问题:在哪种环境条件下种子才能萌发?引导学生进行描述,互相交流,在此基础上提出问题并确定问题。

播放录像(或CAI课件),创设问题的情景,启发学生提出问题。

2.作出假设方案一:4人小组合作,阅读并参照课本上提供的资料,结合生活经验,作出假设:种子的萌发可能需要•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有的组还提出阳光、土壤、肥料等),并思考如何检验假设。

方案二:观察教师的实验演示,联系生活实际,通过合作学习,大胆作出假设。

指导看书,.鼓励学生作出假设,设疑:哪些是种子萌发的必要条件呢?引导学生对多种假设进行分析、排除某些因素(如肥料等。

)演示、启发学生调动经验储备,进•行大胆假设。

巡视、指导,参与小组讨论,鼓励学生设计11!简便易行的方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教学设计3.2.1{第一节种子的萌发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教学设计3.2.1{第一节种子的萌发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生物学的兴趣,激发探究生物世界的热情。
2.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生命的情感,增强环保意识。
3.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积极进取的精神,树立科学的世界观。
4.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生物学现象,培养学以致用的意识。
本章节教学设计旨在使学生通过学习种子萌发的知识,掌握生物学基本概念,培养科学探究能力,提高生物学素养。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为未来的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
2.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学生在实验探究过程中,可能存在操作不规范、观察不细致等问题。教师需耐心指导,引导学生逐步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
3.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引导:在教学中,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培养他们热爱生命、关爱环境的意识,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4.个体差异:学生之间存在学习能力和认知水平的差异,教师应尊重这种差异,因材施教,给予每个学生充分的关注和指导。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学内容:让学生探讨种子萌发条件的具体应用,以及如何设计实验探究种子萌发。
2.教学方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和表达能力。
3.教学过程:
a.学生分组讨论,思考如何在不同条件下观察种子萌发的情况。
b.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学生从实验设计、实验操作等方面进行讨论。
c.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分享实验设计方案,全班交流讨论。
c.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评价:观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态度变化,了解他们是否形成积极的生物学观念。
4.教学策略:
a.关注个体差异,因材施教,给予每个学生个性化的指导。
b.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c.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七年级生物上册 3_2_1 种子的萌发教案2 (新版)新人教版

七年级生物上册 3_2_1 种子的萌发教案2 (新版)新人教版

第一节种子的萌发课题第二章第一节种子的萌发授课时间课型新授主备人课程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结合生活经验及实验观察尝试着描述种子萌发的大致过程。

过程与方法目标:结合生活经验及实验观察尝试着描述种子萌发的大致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参与种植、管理植物的活动,增强爱护植物的情感。

学习重点.抽样检测时正确的取样方法学习难点.抽样检测时正确的取样方法关键观察实验教具准备实验用具学习过程学习内容学生活动教师指导设计意图一、复习提问: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和自身条件。

二、导入:种子是怎样萌发的?三、新授(一)种子的萌发过程1 吸收水分2 转运营养3胚根发育成根4胚轴伸长思考回答思考问题观看课件理解种子的萌发过程提出问题导入新课课件演示种子的萌发过程指导学生自学温故知新使学生尽快进入学习状态。

理解种子的萌发过程5胚芽发育成茎和叶(二)探究:测定种子的发芽率1 .抽样调查2.在10厘米的培养皿里,铺2-4层滤纸,加入适量的水,均匀的摆上100粒种子3.种子的发芽率讨论:1.将自己小组的测定结果告诉其他同学,并相互比较2.哪个同学或小组与你所测定的是同一种种子,他们的数据与你的相同吗?如果不同,原因是什么?四、归纳1.种子的萌发过程2.探究测定种子的发芽率五、检测学生自学测定种子的发芽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布置学生讨论问题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培养学生交流合作能力巩固练习 1.某生物实验小组同学们进行小麦发芽实验,共用了200粒种子,其中没有发芽的种子共有10粒,该实验小组测得的种子的发芽率是()。

2.当一粒种子萌发时,首先要吸收(),同时()或()中的营养物质运给胚根、胚芽、胚轴,供他们生长的需要。

作业布置必做教材选作能力培养探究板书设计第一节 .种子的萌发一种子的萌发过程二测定种子的发芽率课后反思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七年级生物上册 3.2.1《种子的萌发》教案2 (新版)新人教版

七年级生物上册 3.2.1《种子的萌发》教案2 (新版)新人教版

第一节种子的萌发教学目标:1、描述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和自身条件;2、结合生活经验及实验观察,尝试描述种子萌发的大致过程;3、学用抽样检测的方法测定种子的发芽率。

4、运用对照实验法设计完成“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的探究实验,学会控制实验条件,检验不同的环境因素对种子萌发的影响,进行科学方法的训练。

教学重点分析:种子萌发的条件学生在农业生产活动的实践中知道有的种子能萌发、有的却不能,那么什么样的种子能萌发、什么样的不能萌发呢?种子在什么样的环境条件下才能萌发呢?这是学生很容易想到的问题。

因此引导学生通过讨论设计实验方案,并最终引导学生完成探究实验,总结和归纳出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和自身条件是这节课的重点。

教学难点分析: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在学习过探究过程后,学生对探究的步骤和方法已有清晰概念,这时应引导学生独立完成“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的探究过程,并注意对照实验的重要性。

但这一实验的设计中已不再是一个变量,而是多个变量,因此引导学生简化实验、分组完成对不同变量的探究是解决这一难点的方法。

教学策略:本节课为2课时。

第1课时,课上,通过课前实验小组对种子萌发条件和种子发芽率测定实验的现象及结果的描述,引起学生们的兴趣,并在课上通过对探究实验的讨论问题的给出和对实验要求的讲解,布置学生课下分小组完成,实验期间教师要提醒、督促学生认真完成,随时抽查,适时给予评价。

要求每组负责的学生,要仔细观察、记录实验结果,得出结论,以备下节课组间交流汇报。

并注意记录本组操作过程中是否规范、出现什么问题、组员是否都参与到实验中等。

第2课时,让学生们通过探究实验结果,总结出种子萌发所需要的环境条件和自身条件,分析探究对照实验的作用。

用生动的图片和视频展示出种子萌发的过程。

让学生们通过情境体会选种、播种等环节对被子植物一生的重要性,增强爱护植物的情感。

教学建议教师引导学生独立地完成,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的过程。

启发学生总结,种子萌发所需要的外界条件是: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但种子萌发不需要光。

七年级生物上册 3.2.1 种子的萌发教学设计 (新版)新人

七年级生物上册 3.2.1 种子的萌发教学设计 (新版)新人

种子的萌发教材分析学习这一章的开始,先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选择自己熟悉的一种被子植物,将它的一生用图解的形式表示出来,学生的图解可能不完整、不准确,教师不必纠正,等学完这一章后,再让学生自己修正。

本节教学的重点,在于组织好两个探究活动的教学。

在“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探究活动的教学中,教师可先引导学生围绕探究的问题作出假设,参照教科书的实验方案制定探究计划,在小组内讨论修正计划,讨论计划时应将教科书上的问题都考虑在内,然后再让学生在课下实施计划。

在“测定种子的发芽率”探究活动的教学中,取样的方法直接影响到所测发芽率的准确性,教师应重点引导学生讨论如何正确取样。

课时安排:1课时。

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小组的合作探究,阐明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和自身条件。

2.结合生活经验及实验观察尝试着描述种子萌发的大致过程。

3.运用对照实验法设计并完成对“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的探究,学会控制实验条件,检验不同的环境因素对种子萌发的影响,进行科学方法的训练。

4.尝试用抽样检测的方法测定种子的发芽率。

过程与方法1.通过探究种子萌发的条件,了解种子的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和充足的氧气。

2.通过探究种子的发芽率,了解如何进行抽样检测,并学会计算种子的发芽率。

3.通过实例分析或观察种子萌发的过程,了解种子在萌发的过程中总是胚根先突破种皮。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在参与“种子萌发的条件”的探究活动中,培养责任心和持之以恒、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及探索精神。

2.参与种植、管理植物的实践活动,培养爱护植物的情感。

教学重点1.种子萌发环境条件的探究实验中设置对照实验的训练及实验现象的分析。

2.抽样检测时正确的取样方法。

教学难点种子萌发环境条件的探究实验中设置对照实验的训练及实验现象的分析。

课前准备菜豆种子、广口瓶、吸水纸、清水、汤匙等,并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设计导入新课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图片,教师指导学生分析下面的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种子的萌发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通过小组的合作探究,阐明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和自身条件。

2.结合生活经验及实验观察尝试着描述种子萌发的大致过程。

能力目标:
运用对照实验法设计并完成对“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的探究,学会控制实验条件,检验不同的环境因素对种子萌发的影响,进行科学方法的训练。

尝试用抽样检测的方法测定种子的发芽率。

情感目标:
通过参与种植、管理植物的活动,增强爱护植物的情感。

教学重点
1.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和自身条件。

2.抽样检测时正确的取样方法。

教学难点
难点:种子萌发环境条件的探究实验中设置对照实验的训练及实验现象的分析。

教学设计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设计者:)
教学过程设计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巩固复习:菜豆种子与玉米种子的结构?(PPT2)
春秋战国时期,越国以发生了大饥荒为由向吴国借一万石粮食,吴国以苛刻的条件答应了,第二年,越国的粮食大获丰收,在向吴国归还粮食时,挑出颗粒饱满的稻谷,全部煮熟晒干后如期还给吴国,吴王夫差看到越国的粮食颗粒饱满,下令把越国归还的稻谷发放全国各地播种,结果这一年吴国颗粒无收。

(PPT3)
为什么越国归还的粮食会导致吴国颗粒无收呢?种子萌发需要什么条件?(PPT4)
二、学案导学自主学习
1.教师明确任务,学生独立自主学习。

自主活动一:阅读分析教材P88~91内容,回答学生用书有关题目。

自主活动二:阅读分析教材P91~93的内容,回答学生用书有关题目。

2.教师巡回检查学生学习效果。

学法指导:实验法。

3.对学生学习的效果展示和交流。

4.学生自我矫正错误、增强对知识的认识与记忆。

三、合作探究点拨升华
1.两人合作探究
学生完成学生用书有关题目。

2.小组合作探究
完成教材P89页,“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探究
问题(1)
①对每一个实验组的处理,除了所研究的条件外,其他环境条件是否应当与对照组相同?
②你所在的小组想探究哪种环境条件对种子萌发的影响?如何控制这种环境条件? ③实验完后探究的结论是什么? 完成教材P92页,“测定种子的发芽率”探究 问题(2)
①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有哪些?
②测发芽率时,给种子提供什么样的环境条件? ③种子萌发后,子叶为什么变得干瘪? 通过探究活动,学生合作交流分析初步认识到:(1)种子萌发需要环境条件和自身条件。

环境条件是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

(2)学会设置对照实验。

(3)种子萌发的一般过程。

3.师生互动
引导学生完成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

(PPT5~8)
分析结果,得出结论: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是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

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是:主要是胚是活的且完整,此外种子最好储存时间短、度过休眠期。

揭秘课前历史故事的谜底。

(PPT9~10)
引申:对照试验中的对照组与实验组的区分。

引导学生完成探究“测定种子的发芽率 ”。

(PPT11~12) 引申:抽样检测中要注意:①样本的大小要合适。

②要做到随机性。

③检测方法要科学。

学生描述:种子的萌发过程——绿豆发芽记。

(PPT13)
教师点拨、讲解种子的萌发过程:种子萌发后,胚根发育成根,胚芽发育成茎和叶。

(PPT14~19)
4.教学评价活动
在探究过程中,对学生的表现给出激励性的评价。

(包括学生自评、小组评价和教师评价)
四、知识梳理 归纳整合
1.学习本节课后,学生回顾:你知道了什么?会解决什么问题?还想了解什么? 2.学生回答:(1)种子的萌发环境条件和自身条件有哪些? (2) 如何设置对照实验? 3.根据学生回答,梳理本节知识。

板书:(PPT20~21)
种子的萌发⎩

⎨⎪⎧条件⎩⎪⎨⎪⎧环境条件⎩⎪⎨⎪⎧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
适宜的温度
自身条件:胚必须是活的和完整的
萌发过程⎩
⎪⎨
⎪⎧胚根——根
胚芽——茎和叶 五、达标检测 巩固提升
1.巩固训练一。

(PPT22~25)
2.巩固训练二:学生完成学生用书中针对性练习题。

学生回答,教师及时反馈校正、点评。

3.巩固练习三:完成学生用书有关题目。

●反思与评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