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科学上册第二章知识复习要点

合集下载

初一上册科学第二章知识复习提要

初一上册科学第二章知识复习提要

第2章复习提要1、自然界可分为:生物与非生物两类▲蜗牛是一种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地方:它有视觉、触觉、味觉、但无听觉▲生物与非生物最根本的区别:生物可以新陈代谢。

▲生物的基本特征有:(1)生物体具有严整的生物结构。

(由细胞构成)(2)生物体都有新陈代谢现象。

(3)生物体都有生长发育现象(4)生物体都有生殖、繁殖后代的能力(5)生物体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征(6)生物体都有应激性,对刺激产生一定的反应(7)生物体在一定程度上都具有适应环境并影响环境的能力2、生物又可以分为动物和植物,动物和植物的最根本区别是营养方式不同: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不需摄食。

动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只能靠摄食获取营养物质。

动物的分类:根据身体上有无脊椎骨动物可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地球上约有125万种动物▲脊椎动物只占4.7万种▲无脊椎动物占地球的大多数约为120万种,无脊椎动物体温不恒定。

5、动物界中,分布最广、最高等的动物是哺乳动物;种类和个体数量最多的类群是昆虫;最低等的动物是原生动物。

昆虫的主要特征:身体分头、胸、腹三部分,头部有触角、眼和口器,胸部长有两对翅、三对足,身体、触角和足都分节。

▲生物进化的顺序水生→陆生低等→高等简单→复杂6、常见的植物可以分为两类:种子植物和无种子植物。

在植物界里,最高等的植物是被子植物,最低等的是藻类植物。

其中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可用种子繁殖后代,称为种子植物。

蕨类植物、苔藓植物、藻类植物没有种子,为无种子植物。

7、种子植物有可分为两类: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

▲被子植物特征: a、种子外有果皮包被,有果实和种子两部分b、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的分化c、是地球上最高等且数量最多的植物d 、所有的绿色开花植物都是被子植物。

常见的水果、蔬菜、树木、花草都是被子植物。

例如:香蕉 甘蔗、▲裸子植物特征:a 、种子裸露 无果皮包被 b 、叶呈针状或鳞片状c 、具有发达的根系 树干高大d 、只有种子无.果实9、林耐的生物学分类方法:(1)分类等级:由高到低分别是界、门、纲、目、科、属、种七个等级。

七年级上册科学第二章-观察生物复习笔记

七年级上册科学第二章-观察生物复习笔记

第二章观察生物知识点第一节生物与非生物1.放大镜的构造: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功能:具有放大观察物体的功能。

观察到的是被放大的、正立的虚像。

2.观察蜗牛借助放大镜进行观察。

蜗牛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地方,有冬眠和夏眠的生活习性,它的主要食物是植物的根、叶和叶芽,对农林作物有害。

蜗牛有眼、口、足、壳、触角等部分组成,蜗牛有视觉、嗅觉、触觉、味觉,没有听觉。

3、生物与非生物最根本区别是:有无生命。

生物体的基本特征是①.有应激性②.能生长③.能进行新陈代谢(需要营养,需要排泄废物)④.一般由细胞构成(除病毒)⑤.能生殖和发育⑥.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能适应并影响环境4、动物与植物的区别:获取营养方式不同,①动物需要摄取食物;②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自己制造营养。

第二节细胞1、罗伯特。

胡克发现细胞,他发现的其实是细胞的细胞壁,细胞的大小一般只有一到几十微米。

2、细胞学说基本内容是:所有的动物和植物都是由相同的基本单位——细胞构成;细胞是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的基本单位;细胞是由细胞分裂产生的。

4、细胞的各部分结构及作用植物细胞细胞壁由纤维素组成,保护、支持细胞细胞膜保护细胞并控制细胞与外界物质交换细胞质细胞进行生命活动的场所细胞核含有遗传物质叶绿体光合作用场所,内含叶绿素液泡内有细胞液细胞结构:(1)细胞膜(2)细胞质(3)细胞核(4)液泡(5)叶绿体(6)细胞壁5、显微镜的构造:(1)目镜(2)镜筒(3)物镜转换器(4)物镜(5)载物台(6)通光孔(7)遮光器(8)压片夹(9)反光镜(10)镜座(11)粗准焦螺旋(12)细准焦螺旋(13)镜臂(14)倾斜关节6、显微镜的使用步骤一般包括安放、对光、放片、调焦和观察等过程。

(1)安放:左手托镜座,右手握镜臂,镜筒在前,镜臂在后,放在左前方。

(2)对光:转动物镜转换器,使低倍物镜正对通光孔,再转动遮光器,让较大光圈对准通光孔。

左眼通过目镜观察,右眼同时睁开,调节反光镜(光线亮时用平面镜,光线暗时用凹面镜),看到一个明亮的圆形视野。

七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总结第二章

七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总结第二章

七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总结第二章第二章:物质的分类和性质
本章主要介绍了物质的分类、物质的性质等内容。

在第一节中,我们学习了纯物质和混合物的区别以及常见的纯物质和混合物的
例子。

在第二节中,我们学习了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第三节中,我们了解了物质的密度和比重等概念。

以下为具体讲解:
一、纯物质和混合物
物质是构成物质世界的基本单位,它分为纯物质和混合物两种。

纯物质指只由一种化学物质组成的物质,例如纯水、纯金属等。

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在一起而成的物质,例如
空气、碘盐混合物等。

混合物又分为均匀混合物和不均匀混合物。

二、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物质的物理性质可以通过观察物质的形态、颜色、硬度、溶解
性等方面来判断。

例如,水的物理性质有透明、无味、流动等。

物质的化学性质是指物质在化学反应中所表现出来的性质,例如铁制品在潮湿空气中会生锈,金属与非金属的化合物在高温下能够反应等。

三、物质的密度和比重
物质的密度是指单位体积内物质的质量,通常使用公式p=m/V 来表示。

物质的比重是指物质的密度与水的密度的比值。

密度和比重的测量可以通过水银压力计来进行测量。

总之,本章主要介绍了物质的分类、物质的性质和物质的密度和比重等知识点。

这些知识点在学习科学知识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我们需要认真学习并掌握。

第二章观察生物知识点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

第二章观察生物知识点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

【知识点1】生物与非生物思考:婴儿会生长吗?汽车会生长吗?猫吃东西吗?鹅卵石吃东西吗?生物与非生物之间的特征和区别:生物非生物对刺激有反应(应激性)对刺激没有反应能生长、发育不能生长、发育需要营养不需要营养能繁殖后代不能繁殖后代能遗传和变异不能遗传和变异能适应并影响环境不能适应并影响环境有细胞结构没有细胞结构能进行新陈代谢(主要区别)不能进行新陈代谢【知识点2】观察蜗牛的生物特征⑴蜗牛的生活习性:①陆生动物,有冬眠和夏眠的习性。

②喜欢在阴暗、潮湿、温暖的环境内,喜欢夜间活动。

③主要吃植物的茎、叶,是一种农业害虫。

⑵放大镜的使用①结构: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②作用:成一个正立放大的像③使用:靠近物体。

(可移动放大镜也可移动被观察物体)⑶观察蜗牛的外形:标出图中壳、足、触角、眼、口等部分。

⑷观察蜗牛的爬行①蜗牛爬行了吗?②蜗牛爬行时会在玻璃上留下痕迹吗?足有足腺,能分泌黏液,有痕迹③粘液有什么作用?润滑,有助于蜗牛爬行⑸观察蜗牛是否有视觉蜗牛在灯光下爬行3分钟后,用书本遮盖在它的上面,使它的一半身体处于阴影中,观察到蜗牛爬向阴影部分。

结论:蜗牛能对光线的强弱产生反应(有视觉)。

⑹观察蜗牛是否有触觉①用铅笔头轻触蜗牛的触角;②用铅笔头轻触蜗牛的足;③用铅笔头轻触蜗牛的壳;④为何要轻触?避免对蜗牛造成伤害,同时可检验出蜗牛身体各处的敏感程度结论:蜗牛有触觉,最敏感的部位是触角⑺观察蜗牛是否有听力离正在爬行的蜗牛前方0.5米处,用力鼓掌,蜗牛无明显反应。

结论:蜗牛无听力⑻观察蜗牛的嗅觉和味觉①在蜗牛前3厘米处放一点米醋,蜗牛有反应,两对触角回缩或身体缩回壳内。

②蜗牛前方滴几滴蔗糖溶液,蜗牛会尝蔗糖溶液。

结论:蜗牛有嗅觉和味觉。

蜗牛小结:(1)外形体外有一个螺旋状的外壳,具有保护作用。

触角:有两对,一对长,一对短,具有触觉和嗅觉的作用。

蜗牛头部眼:长触角的顶部,具有视觉作用。

口:有摄取食物的作用。

腹部:有肥大的足,是运动器官,足内有足腺,能分泌粘液,爬过的地方会留下痕迹。

七年级上科学第2章生物的主要类群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上科学第2章生物的主要类群知识点总结

第2章:生物的主要类群知识点总结一、动物的主要类群1、生物学家根据动物体内有无脊柱,将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两个主要类群。

脊椎动物又分为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无脊椎动物又分为原生动物、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和棘皮动物等。

-3、无脊椎动物中除了原生动物为单细胞动物外,其余均为多细胞动物。

类群生活环境结构体温生殖方式常见动物皮肤及其附属物附肢呼吸器官鱼类终生生活在水中有鳞片鳍鳃变温卵生鲫鱼、草鱼等两栖类幼体:水中成体:水中+陆地皮肤裸露无鳞片四肢幼体:鳃成体:肺,兼用皮肤呼吸变温卵生青蛙、蟾蜍、大鲵、蝾螈等爬行类真正的陆生动物有角质鳞片一般有四肢肺变温卵生龟、蛇、鳄、蜥蜴等鸟类陆地,适于飞行有羽毛前肢变成翼肺较发达与气囊相通,可进行双重呼吸恒温卵生家鸽等哺乳类分布最广,最高等体表有毛四肢肺恒温胎生哺乳牛、羊、兔等二、植物的主要类群已被人类认识的植物约有35万种,根据它们繁殖方式的不同,可分为种子植物和孢子植物。

种子植物根据种子是否被果皮包裹,又可分为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

被子植物根据种子里子叶的数目,又可分为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

孢子植物有藻类、苔藓、蕨类等类群。

植物1、孢子植物类型比较:2、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的主要不同点:双子叶植物单子叶植物种子2枚子叶1枚子叶根直根系须根系茎茎内有形成层,多年生的木本植物茎能逐年加粗茎内无形成层,茎长成后不能增粗或增粗不明显叶多为网状叶脉多为平行叶脉花花的各部分基数是5或4 花的各部分基数是3举例大豆、向日葵、油菜、苹果、橘、柳、桃、南瓜水稻、小麦、玉米、葱、蒜、百合、甘蔗、芦苇繁殖方式不同藻类苔藓蕨类种子是否被果皮包裹双子叶植物单子叶植物种子里子叶的数目三、细菌和真菌四、生物的分类1、分类是将大量事物条理化的研究方法。

2、生物分类的依据:根据生物的形态结构、功能、生活习性以及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3、生物分类的等级从高到低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其中种是分类的基本单位。

七年级科学第二章 知识点要点(含答案)

七年级科学第二章 知识点要点(含答案)

第二章知识点要点第一节生物和非生物1、蜗牛的身体结构包括、、、、;它有、、、等感觉,没有。

2、自然界的物体根据有无,可分为生物和非生物。

生物区别于非生物的生命特征有:、、、、、、等。

3、动物和植物最根本的区别是。

第二节常见的动物1、动物根据体内有无,可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

其中脊椎动物包括:类、类、类、类、类。

鱼的共同特征是:生活在,用呼吸,用游泳,体表有,体温(“恒定”或“不恒定”),生殖方式为(填“胎生”或“卵生”)。

两栖动物的共同特征有:幼体生活在,用呼吸,有尾无四肢;成体生活在,主要用呼吸,无尾有四肢,体温,生殖方式为。

爬行动物体表有或,一般贴地爬行,用呼吸,体温,生殖方式为。

鸟的共同特征有:体表有,前肢化为,肌发达,体温,生殖方式为。

哺乳动物全身被,体温,生殖方式为,幼体用喂养。

2、无脊椎动物包括:,如(举一代表动物);,如;,如;,如;,如;,如;,如;,如。

3、昆虫属于动物,它是动物成员中最多的家族,其身体结构特点是体内没有,而在体表有一层,身体分为、、、三部分,有对足,对翅。

第三节常见的植物1、植物根据能否产生,可分为种子植物和无种子植物。

其中种子植物根据种子是否有果皮包被,可分为,如;,如。

无种子植物中,有根、茎、叶的是植物,用繁殖,代表植物有、;有茎、叶但无根的是植物,用繁殖,代表植物有、;无根、茎、叶分化的是植物,代表植物有、、、。

2、生物分类的等级由高到低依次为:、、、、、、,其中是生物分类最基本的单位。

生物的分类等级越高级,生物之间的相同点就越。

3、探究:“是什么将蝴蝶吸引到花上去的”,可能的假设有、、、、等因素将蝴蝶吸引到花上去的。

第四节细胞1、细胞是由英国科学家发现的。

细胞学说又是由德国科学家和提出来的,细胞学说的基本内容是:动物和植物都是由相同的基本单位——所构成。

2、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三部分,它们的作用分别是、、。

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结构相比,一般还多了、、。

七年级上科学第二章知识点

七年级上科学第二章知识点

七年级上科学第二章知识点七年级上科学第二章是《生命体的本质与遗传》。

本章主要讲解了生命体的本质、细胞结构、遗传的基本规律和基因的作用等知识点。

下面将详细介绍本章的知识点。

一、细胞的结构
所有的生命体都是由细胞组成的,细胞是生命体的基本单位。

细胞有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三部分组成。

其中,细胞膜是细胞的保护层,细胞质包括细胞器和细胞基质。

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其中包括遗传物质DNA。

二、遗传的基本规律
遗传是指基因通过遗传物质传递给后代的现象。

遗传学是对遗传现象的深入研究。

本章介绍了遗传现象的基本规律,包括孟德尔的遗传规律和染色体遗传规律。

孟德尔的遗传规律指出每个性状由父母的基因决定,祖先的基因组合也会影响后代的性状。

染色体遗传规律指出染色体是遗传
物质DNA的载体,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染色体的错误分离或交换,会导致基因发生变异。

三、基因的作用
基因是遗传物质DNA的一部分,它能够决定生命体的遗传性状。

本章介绍了基因的作用,包括显性和隐性基因、基因的组合
规律以及基因突变等。

显性和隐性基因指的是基因的表现形式,显性基因表现在个体
的性状中,隐性基因则表现在个体隐蔽的基因型中。

基因的组合
规律指的是不同基因之间的相互作用,基因突变则是指基因序列
发生了改变。

结语:
通过本章的学习,我们对细胞的结构、遗传的基本规律和基因
的作用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在今后的学习中,这些知识点将为我
们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七年级科学(上) 第二章知识要点

七年级科学(上) 第二章知识要点

七年级科学(上) 第二章知识要点第二章:观察生物第一节:生物与非生物1、蜗牛的相关知识:蜗牛是软体动物,整个身体分为:壳(具保护作用)、足(分泌粘液)、触角(两对上长下短)、眼(在长触角顶端)、口(内有齿舌)。

蜗牛四处爬行的目的是为了寻找食物和配偶。

蜗牛具有触觉(触角部位最灵敏)、嗅觉、视觉和味觉,但无听觉;食物主要为植物的根、叶和叶芽,因此对农作物的危害较大,所以是农业的害虫。

2、生物和非生物的区别①生物具有严整的结构②生物都有新陈代谢的现象③生物都能生长发育④生物都能繁殖后代⑤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征⑥生物都有应激性⑦生物都能适应环境并能影响环境说明:一般生物都具有上述特征,而非生物可能具有上述的一条或几条,不可能全部具有。

3、动物和植物的主要区别是:植物能通过光合作用自己制造营养物质,而动物需要从外界摄取营养物质。

第二节:常见的动物1、脊椎动物按从低等到高等分为: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2、动物的分类标准很多:可以根据它的生活环境分为水生和陆生,可以根据它的外部特征分为有羽毛和无羽毛、有翅无翅、有鳞无鳞、有尾无尾、有脚无脚、有毛无毛、有壳无壳等,也可以根据它的内部结构分为有脊椎和无脊椎等、也可以根据它的繁殖方式分为胎生和卵生、根据体温分为恒温和变温等。

3、根据体内是否有脊椎骨把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鱼类:青鱼、草鱼、鲤鱼、鲢鱼、黄姑鱼、鲫鱼、金鱼、带鱼、鲨鱼等变两栖类:青蛙、疣螈、蝾螈、大鲵(娃娃鱼)、树蛙等---------------------脊椎动物爬行类:扬子鳄、变色龙、蛇类、蜥蜴、龟、鳖等--------------------------- 温鸟类:家禽、鸵鸟、猫头鹰、鹦鹉等---------------------------------- 恒哺乳类:白鳍豚、鲸鱼、蝙蝠、袋鼠、斑马、猪、狗、海豹等温①鱼类的特征: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用鳍游泳、体表有鳞片、无四肢,变温动物。

七年级科学第二章知识点

七年级科学第二章知识点

七年级科学第二章知识点一、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指的是地球上各种生物的种类、结构、数量、分布和相互关系等方面的差异和多样性。

保护生物多样性对于维护生态平衡、生命健康具有重要的作用。

1.生物多样性的种类:地球上的生物主要分为植物、动物、微生物三类。

根据它们在自然界中的位置和作用,可以将它们各自分为多种类型。

2.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保护生物多样性对维护生态平衡、促进自然循环、增强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等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生物多样性也享有一定的生态、经济和文化价值。

二、动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1.细胞的基本组成:细胞是生物形态和生命活动的最基本单位,主要由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组成。

2.动植物细胞的异同: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概括地有以下几点不同之处:植物细胞有细胞壁、质体、叶绿体;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有中心体。

3.细胞器的功能:细胞器是细胞的“工厂”,包括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叶绿体等,它们各自担负着不同的生命活动功能。

三、物质的分子构成物质是构成一切物体的基本单位,物质在分子水平上具有不同状态和性质。

了解物质分子构成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掌握物质的基本性质和变化规律。

1.物质的基本构成:物质主要由原子、分子、离子等构成。

2.物质分子的结构:分子由原子组成,根据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物质分子的种类和性质也不同。

3.物质分子构成对物质性质的影响:物质分子的不同构成方式决定了物质的各种性质和变化规律。

四、化学元素与化合物化学元素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单位,化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元素通过化学键连接构成的。

了解化学元素和化合物的基本理论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物质的性质和变化规律。

1.化学元素的基本概念:化学元素是一种物质,由相同的原子组成,具有一定的物化性质。

2.化合物的基本概念:化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的化学元素通过化学键连接而成,有固定的组成比例和分子式。

3.化学元素和化合物的性质:不同化学元素和不同化合物具有不同的性质和变化规律。

第二单元知识梳理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

第二单元知识梳理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

知识梳理知识点一:观察蜗牛(1)蜗牛的外形特征:①体外有螺旋状外壳,内有柔软的身体,外壳具有保护作用。

②头部:触角:两对,前短后长。

具有触觉、嗅觉、味觉和视觉的功能。

眼:着生于触角的前端。

口:口里有鄂片和齿舌,主食植物的根、叶和叶芽。

③腹部:具有扁平的腹足,肌肉发达,是运动器官。

有腺体能分泌黏液,所以蜗牛经过的地方会留下痕迹。

(黏液可以减小摩擦、留下信息等。

)(2)蜗牛的生活习性:陆生,有夏眠和冬眠的生活习性,栖息于阴暗潮湿的环境中,夜间活动。

对农作物有危害作用,是农业害虫。

(3)现在人工饲养的白玉蜗牛可以食用。

(4)领悟:通过观察蜗牛的活动,一要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如从整体到局部,从上到下的观察次序。

二能理解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总是和生活环境相适应。

三能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

知识点二:生物和非生物的区别1、生物和非生物的区别是前者具有严整的结构,有应激性(对刺激具有反应)、有生长、繁殖、变异现象、需要营养、需要排泄,能适应和影响环境。

说明:生物和非生物的主要区别是生物具有生命,能进行新陈代谢。

具体可以通过下表展示:能否遗传和变异能否能否进行新陈代谢能否是否需要营养是否知识点三:细胞发现和细胞学说(1)1665年英国科学家胡克发现了细胞(实际上是死亡的植物细胞的细胞壁,也即木栓的细胞壁结构)。

(2)19世纪40年代,德国科学家施旺和施莱登提出了细胞学说。

(3)细胞学说:动物和植物都是由相同的基本单位——细胞构成的。

知识点四: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比较1、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比较:动物植物细胞壁无有细胞膜有有细胞质有有细胞核有有叶绿体无有液泡无有细胞壁:纤维素构成,保护和支持细胞。

细胞膜:保护细胞,控制细胞和外界的物质交换。

细胞质:生命活动的主要场所。

细胞核:内含遗传物质。

叶绿体:光合作用的场所。

液泡:内含细胞液。

2、说明:我们把动、植物细胞共有的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称为细胞的基本结构。

科学七年级上册第二章复习整理

科学七年级上册第二章复习整理

第1节生物与非生物1.生物生物与非生物的根本区别是有无生命。

自然界中具有生命的物体叫做生物,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

2.生物的基本特征(1)生物具有严整的结构;(2)能进行新陈代谢;(3)能生长;(4)具有应激性;(5)有生殖和发育现象;(6)有遗传和变异现象;(7)能适应环境,又能影响环境。

其最基本的特征是能进行新陈代谢。

3.动物与植物的区别最根本的区别是营养方式的不同:动物自己不能制造养料,需要通过摄取食物而获得养料;植物自身能利用阳光、水、二氧化碳通过光合作用制造养料。

第2节细胞1.细胞的发现1665年罗伯特.胡克首先发现了细胞。

2.细胞学说的内容所有的动物和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单位;细胞是由细胞分裂产生的。

3.细胞的不同形状精子呈蝌蚪状、卵细胞呈椭圆形、平滑肌细胞呈梭形、红细胞呈扁平圆形、洋葱表皮细胞呈长方形。

4.细胞的各个结构及作用(1)细胞膜:保护细胞并控制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物质交换。

(2)细胞质:进行生命活动的重要场所。

(3)细胞核:内含遗传物质,是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

(4)细胞壁:由纤维素组成,具有保护和支持细胞的作用,使植物细胞具有一定的形状。

(5)叶绿体:内含叶绿素,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6)液泡:内有细胞液。

5.动植物细胞的异同(1)共有的结构: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2)区别:植物细胞含有细胞壁、液泡、叶绿体,而动物细胞没有。

6.显微镜的使用(1)步骤:取镜→安放→对光→放片→调焦→观察(2)显微镜的成像:显微镜所成的是倒立的像,装片移动的方向和物像移动的方向相反。

当光线较暗时用大光圈和凹面镜,当光线较强时用小光圈和平面镜。

(3)放大倍数的计算:总放大倍数=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

(4)观察生物时,无论其大小,必须先在低倍镜下寻找,将观察对象移到中央后,再换高倍镜观察。

低倍镜下视野亮,细胞数目多;高倍镜下视野暗,细胞数目少。

7.制作临时装片的步骤(1)擦:载玻片正反两面都用纱布擦拭干净;(2)滴:制作洋葱表皮细胞装片滴清水,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装片滴生理盐水;(3)取:用镊子撕取洋葱表皮细胞,用牙签刮取人体口腔上皮细胞;(4)展/涂:将撕取下的洋葱表皮细胞展平在清水中,将刮取下的人体口腔上皮细胞涂抹在生理盐水中;(5)盖:盖上盖玻片,防止气泡产生;(6)染:在盖玻片一侧用染色剂染色。

七年级科学(上册)第二章复习知识点汇总

七年级科学(上册)第二章复习知识点汇总

一、生物的基本特征1、能繁殖后代、能生长,发育、能进行新陈代谢(需要营养,需要排泄废物)、能对外界环境不同刺激做出不同反应2、生物都具有细胞结构(单细胞层次例:草履虫多细胞层次例:鱼、狗、鸭)初中阶段特别注意:病毒是生物,但其不具有细胞结构二、蜗牛习性特征1、蜗牛常栖息于温暖阴暗潮湿的环境中,足腺上分泌黏液,为害虫2、蜗牛有四种感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但没有听觉第2节细胞一、细胞史1665年,英国科学家胡克发现了细胞(人类第一次发现细胞)。

从软木塞上切下的薄片,制成裝片观察到的细胞实则为细胞壁19世纪40年:德国科学家施莱登和施旺提出了“细胞学说”。

细胞学说内容:所有的动物和植物都是由最基本的结构单位--细胞构成的二、细胞结构动植物的细胞结构有较大差别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共有的结构 (书本P39页,划出即可)1、细胞膜:主要作用:保护细胞并控制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 保持细胞独立性2、细胞质:能流动,是细胞进行生命活动的重要场所3、细胞核:内含遗传物质,是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细胞核相当于人的大脑植物细胞特有结构1、细胞壁:由纤维素组成,具有保护和支持细胞作用 ,使细胞具有一定形状 动物细胞胞 细胞质 细胞核细胞膜 细胞壁液泡叶绿体植物细胞 胞2、叶绿体:内含叶绿素,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因为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所以植物不需要摄食,直接自身产生能量物质)3、液泡:成熟植物细胞有较大液泡,内含细胞液,西瓜,苹果的汁液来自于细胞液关于植物细胞除了含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外,不一定同时具有叶绿体,液泡,细胞壁。

比如一般植物的根细胞不具有叶绿体,比如洋葱表皮细胞不具有叶绿体三、显微镜的使用1、显微镜有关结构注意点(1)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低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高(注意区别目镜和物镜有螺纹的是物镜)(2)反光镜作用:反射光线光线强时用平面镜,光线弱时用凹面镜。

遮光器作用:调节光线强弱大光圈小光圈(3)粗准焦螺旋向内(后)(逆时针)旋转时镜筒大幅度上升细准焦螺旋向外(前)(顺时针)旋转时镜筒小幅度下降粗准焦螺旋与细准焦螺旋区别在于调焦步骤时找物像用粗准焦螺旋,要使找到的物像更加清晰用细准焦螺旋。

七年级科学上第二章知识点

七年级科学上第二章知识点

第二章知识点:细胞的结构和功能1.细胞的概念: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所有生物体都由一个或多个细胞组成。

2.细胞的分类:a.原核细胞:最简单的细胞类型,没有真核膜的核和细胞器,如细菌。

b.真核细胞:包括原生动物、动物、植物和真菌等,具有真核膜的核和多种细胞器。

3.细胞的结构:a.细胞膜:包裹着细胞的外部,控制物质的进出。

b.细胞质:细胞膜和细胞核之间的区域,包含细胞器和细胞液。

c.细胞核:细胞的控制中心,含有遗传物质DNA。

d.线粒体:主要参与细胞的能量代谢,是细胞内的“动力站”。

e.内质网:产生蛋白质和脂质的地方。

f.高尔基体:对蛋白质进行修饰和运输归位。

g.溶酶体:参与消化、吸收和排泄等功能。

h.叶绿体:植物细胞中的特殊细胞器,参与光合作用,制造养分。

4.细胞的功能:a.营养摄取:细胞通过吸收和分解有机物质获得能量和营养。

b.分裂繁殖: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实现生物体的生长和繁殖。

c.物质转运:细胞内外的物质和信息通过细胞膜进行交换和调节。

d.能量代谢:细胞通过新陈代谢过程产生和利用能量,维持细胞的正常生活活动。

5.细胞的特点和功能关系:a.细胞具有自由生长和分裂的能力,可以繁衍后代继续生长。

b.细胞内外的物质通过细胞膜进行交换,维持细胞内外物质平衡。

c.细胞可以通过新陈代谢过程产生和利用能量,维持细胞的正常生活活动。

d.细胞能够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并调节自己的生长和分裂。

6.细胞的多样性:a.形态多样性:细胞形态各异,有球状、长条状、扁平状等。

b.结构多样性:不同类型的细胞具有不同的细胞结构和细胞器。

c.功能多样性:细胞根据不同的功能需求,可以具备不同的细胞器和分子机制。

以上为七年级科学上第二章知识点的总结,希望能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七上科学第二章知识点总结

七上科学第二章知识点总结

七上科学第二章知识点总结关键信息:1、章节主题:七上科学第二章2、知识点涵盖范围:包括但不限于生物、物理、化学等相关知识3、重点概念:如细胞、物质性质、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等4、学习目标:理解和掌握第二章的核心知识,能够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11 生物部分111 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的结构差异,包括细胞壁、叶绿体、液泡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的功能112 细胞的分裂和生长细胞分裂的过程和意义细胞生长对生物体生长发育的作用113 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组织、器官和系统的概念植物和动物的组织类型及功能生物体从细胞到个体的层次结构12 物理部分121 长度和体积的测量长度的基本单位及常用单位的换算正确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体积的测量方法,包括量筒和量杯的使用122 质量的测量质量的概念和单位天平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123 温度的测量温度的概念和单位温度计的原理和使用13 化学部分131 物质的性质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区分常见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如颜色、状态、溶解性、可燃性等132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和特征常见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实例133 科学探究科学探究的基本步骤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得出结论等环节的具体要求14 综合应用141 知识点的实际应用运用细胞知识解释生物体的生长、发育和疾病利用物理测量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长度、体积、质量和温度测量问题根据物质的性质和变化判断生活中的化学现象142 实验与观察重要实验的操作要点和注意事项培养观察能力和实验数据的记录与分析通过对七上科学第二章的学习,学生应能够全面掌握以上知识点,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问题,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七上科学第二章知识点总结

七上科学第二章知识点总结

七上科学第二章知识点总结第一节: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所有生物种类和生态系统大量存在的特定性质。

生物多样性被认为是人类文化、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基础。

它提供了人类所需的食品、药物、材料和其他生物资源。

生态系统是指生物与非生物因素之间相互联系的体系。

它们是生物多样性的主要储存器。

生态系统包括自然生态系统和人工生态系统。

自然生态系统有森林、草原、湿地、海洋和淡水生态系统等。

人工生态系统包括农村、城市和工业区等。

第二节:物质的性质与变化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组成的,并具有确定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物质可以通过物理或化学变化来改变它们的性质。

例如,加热、冻结或压缩是物理变化,而燃烧、腐烂或反应是化学变化。

酸碱中和是指酸性物质与碱性物质混合后发生逐渐消失的过程。

中和过程涉及到氢离子(H+)、氢氧根离子(OH-)和水(H2O)等物质。

第三节:力与压力力是导致物体运动或形状变化的作用。

力的单位是牛(N)。

压力是由物体的质量和受力面积决定的,其单位是帕斯卡(Pa)。

人类和其他生物通过肌肉、骨骼和关节等组织以各种方式产生力和运动。

第四节:米和光的传播米是光的传播距离的单位。

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是每秒299,792,458米,这也是物理学中的光速。

光可以通过反射、折射和透射来改变其传播方向。

第五节:成因岩石与变成岩石成因岩石是指在地幔或地壳中由混合物成分经熔融、凝固、结晶等过程形成的岩石类型。

变成岩石是指在地质历史中经过压力、温度或水作用等因素改变,从而形成新的岩石类型的过程。

第六节:空气与大气环境大气环境是指大气中水和气体碳、氮、氧和其他物质的化学和物理条件。

空气的主要组成成分是氮气和氧气,而二氧化碳、甲烷、水蒸气和臭氧等物质是温室气体,它们可以影响全球变暖和气候变化。

第七节:物质的循环与生态物质的循环是指地球上物质的迁移和转换,包括碳、氮、水和氧等的循环。

循环过程是由生物和非生物过程控制的。

生态是指无数个生物体与它们所居住的环境相互影响和相互适应的互动系统。

七年级科学上第二章知识点

七年级科学上第二章知识点

第一节1.蜗牛的结构:眼、口、触角、足、壳。

壳具有保护的作用;足是运动器官,能分泌粘液;粘液的作用:减少与地面的摩擦,传递信息等。

蜗牛到处爬行的目的:寻找事物,交配繁殖后代等;2.蜗牛的感觉器官:蜗牛有视觉、触觉、嗅觉、味觉,没有听觉。

4.植物与动物的最主要的两个区别是:(1)、能否进行光合作用。

植物可以,而动物不能。

(2)、能否自由或快速地运动。

动物可以,而植物不行。

植物与动物的最重要的区别:能否进行光合作用。

第二节1.1665年,英国的科学家胡克发现了细胞,实际上他看到的是死细胞的细胞壁。

2.物镜和目镜的区别:物镜有螺纹,物镜的放大倍数越高,镜头越长目镜没有螺纹,目镜的放大倍数越高,镜头越短。

3.显微镜的放大率(总的放大倍数)= 物镜的放大倍数*目镜的放大倍数4.粗准焦螺旋和细准焦螺旋:粗准焦螺旋向后转,镜筒上升,且变化明显粗准焦螺旋向前转,镜筒下降,且变化明显细准焦螺旋变化的幅度很小,其他与粗准焦螺旋一致。

5.如何改变视野的明暗:(1)调节光圈的大小:光圈大,视野亮;光圈小,视野暗;(2)调节反光镜:凹面镜,视野亮;平面镜,视野暗;(3)转换物镜:低倍镜,视野亮;高倍镜,视野暗,注:高倍镜看见的细胞数目少,低倍镜看见的细胞数目多。

6.装片的移动方向和物象的移动方向相反,这说明显微镜中看见的像是原像的倒像7.显微镜使用的步骤:安放—对光—装片—调焦—观察—记录—收镜—整理8.准焦螺旋向前转动时,物镜会怎样?这时应注视显微镜的什么结构?为什么?物镜下降,应注意物镜,以免物镜压碎装片9.细胞的大小:一到几十微米10.细胞的基本结构:(1)细胞核:内含传宗接代的遗传物质(2)细胞膜:保护细胞控制物质进出细胞(3)细胞质:各项生命活动进行的场所11动植物细胞的异同点:相同点:都有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不同点:(1)植物细胞的细胞膜外有细胞壁;(2)植物的细胞质中有叶绿体和液泡。

12.细胞壁的作用:保护和支持细胞,使植物细胞具有一定的形状叶绿体:光合作用场所液泡:内含细胞液13.常见的问题:(1)高大的树木之所以能“顶天立地”,与植物细胞中的什么结构有关?细胞中的细胞壁由纤维素组成,具有保护和支持细胞的作用,使植物细胞有一定的形状。

七年级科学第二章知识点

七年级科学第二章知识点

七年级科学第二章知识点--------------------------------------------------------------------------作者: _____________--------------------------------------------------------------------------日期: _____________第二章复习提纲第一节感觉世界1.人体的常见感受器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痛觉、触觉、冷觉、热觉感受器。

2.人的感觉器官有:眼、耳朵、鼻、舌、皮肤等。

其中皮肤是人体最大的感觉器官。

3.形成感觉的基本过程(必需条件):刺激→感受器(分布有感觉细胞、接收刺激、产生兴奋/神经冲动)→神经(传递信息)→大脑(形成感觉)表述时注意区分:神经末梢(感受器)、神经(传递信息)、神经中枢(位于大脑,形成感觉的部位)4.每种感受器只对特定会的刺激敏感,如热觉感受器只对温度刺激产生反应、而对疼痛刺激不兴奋。

5.皮肤各个部位对各种刺激的敏感程度不同。

其中对触觉最敏感的是指尖,对热觉最敏感的是手背,因为这些部位的相应神经末梢比较丰富。

在皮肤的冷、热、触、痛四种感觉中,对人体保护意义最大的是痛觉。

6.嗅觉的形成:气味→嗅觉神经末梢(接收刺激)→嗅觉神经(将信息传递到大脑)→大脑(形成嗅觉)嗅觉的特点:(1)长时间处于某种味道的环境中,会因为大脑的嗅觉中枢适应(疲劳)而闻不出这种味道;(卖鱼的在鱼堆里呆久了就感觉不到鱼的腥味了)(2)不同动物的嗅觉敏感程度差异很大;(一般情况下,狗的嗅觉比羊要灵敏)(3)嗅觉会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减弱;(小孩子的嗅觉通常比成年人更灵敏)(4)动物对不同气味的敏感程度也不同。

(猫对老鼠的气味灵敏程度比狗更高)7.舌的表面不满许多小突起,内藏味蕾,味蕾内有许多味觉细胞能感受各种不同物质的刺激,尤其对液态物质的刺激最敏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上)科学第二章知识点总结一概念汇总1.知识结构:2.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在于生物:①.有应激性②.能生长③.能进行新陈代谢(需要营养,需要排泄废物)(最基本的特征)④.有严整的结构⑤.能生殖和发育⑥.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能适应环境,影响环境3.植物与动物的最主要的两个区别是:①能否进行光合作用(根本区别)。

植物可以,而动物不能。

②能否自由或快速地运动。

动物可以,而植物不行4.地球上生存的动物已确定名称的约有125万多种,根据动物体内有无脊椎骨,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5.脊椎动物根据形态、结构、生活习性分为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6.植物的:其中根、茎、叶是营养器官,花、果实、种子是生殖器官。

7.植物根据繁殖方式分为种子植物和无种子植物,有种子的植物分为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用种子繁殖;无种子植物的特点是:没有花,不形成种子,不用种子、用孢子繁殖。

8.瑞典博物学家:林耐是在分类学上做出了突出贡献的科学家。

9.生物分类的依据:生物的形态结构、功能以及生物之间的亲缘关10.系界门纲目科属种,级别越高,种类越多,共同点越少,级别越低,种类越少,共同点越多,分类的最小单位是——种。

11.多细胞生物体都由受精卵细胞发育而来,细胞分裂是一个相对独立的12.过程,细胞的生长和分化常常是相伴而行的。

13.细胞分裂:一个母细胞经过复杂变化,分裂成两个子细胞的过程叫细胞分裂。

一个细胞经过一次分裂之后,细胞的大小、个数发生变化;形态、结构、功能不变。

细胞分裂过程中,最引人注意的变化是①出现染色体②染色体平均分配到子细胞中。

14.对于单细胞生物而言,细胞分裂的结果是使它的个体数增加15.细胞生长:子细胞吸收营养物质,合成自身的组成物质,不断长大的过程。

生长过程中,它的形态、结构和功能没有发生变化。

只是增大个体体积。

16.细胞分化:子细胞在生长过程中形成不同形态和功能的细胞的过程。

细胞分化增加了细胞种类,形成具有不同形态和功能的细胞。

17.一个受精卵细胞经过细胞分裂、生长、分化,可以发育成体形庞大、结构复杂的多细胞生物体。

18.细胞通过(细胞分裂)能产生与自己一样的细胞,在此过程中,母细胞内出现(染色体),最后这些物质会(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

子细胞能不断长大,这个过程称为(细胞生长)。

有的子细胞发生了变化,形成具有不同(功能)和(形态)的细胞,这个过程称为细胞的分化。

19.高大植物之所以能“顶天立地”就是与植物细胞的细胞壁有关。

20.制作临时装片的操作顺序应该是擦、滴、取、展、盖、染、吸。

21.生物体一般是由细胞构成的,大多数生物属于多细胞生物,少数属于单细胞生物,如衣藻属于单细胞植物、草履虫属于单细胞动物。

22.衣藻的细胞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叶绿体、鞭毛、眼点、伸缩泡23.为什么衣藻是植物——因为衣藻只有一个细胞,具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自己制造营养物质。

衣藻的鞭毛可以帮助运动;眼点可以感知光线强弱,24.草履虫的细胞结构有纤毛、口沟、食物泡、伸缩泡、大核小核、细胞膜、细胞质25.单细胞生物的共同特征——个体微小,全部生命活动在一个细胞内完成,一般生活在水中26.细菌是一种没有细胞核的微生物,是原核生物。

根据形态不同,细菌可分螺旋菌、球菌、杆菌三类。

所有的细菌都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这三种结构,细菌没有叶绿体,只能依赖寄生生存;没有细胞核,被称为原核生物。

有细胞核的都是真核生物,包括动物、植物和真菌三大类。

我们平时吃的金针菇、冬虫夏草、灵芝、香菇、蘑菇、木耳等都是属于真菌。

霉菌、青霉、酵母菌等属于真菌,但不是食用菌。

细菌和真菌通常被称为微生物27.菌落是大量细菌组成的细菌团,细菌和真菌并不都是对人体有害,有些有益如青霉、酵母菌等28.影响细菌生长的因素有温度、水分、氧气,能够抑制细菌生长的方法——干藏法、冷藏法、真空保存法、加热法29.组织就是形态相似,结构和功能相同的细胞集中在一起形成的细胞群。

植物的五大组织是保护组织、输导组织、营养组织、机械组织、分生组织,保护组织分布在根、茎、叶的表皮,具有保护功能,输导组织分布在根、茎、叶脉内的导管和筛管,具有输送水、无机盐和有机物的功能,营养组织分布在叶肉、果肉,具有贮存营养物质的功能,机械组织具有支撑、保护作用的功能,分生组织具有分裂产生新的细胞的功能。

30.植物的叶——表皮有保护组织构成,叶肉有营养组织构成,叶肉中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叶脉中有输导组织,包含导管和筛管,导管向上输送水分,筛管向下输送营养物质;叶脉是由机械组织构成的。

31.动物的四大组织是上皮组织、结缔组织、神经组织、肌肉组织,上皮组织分布在人的皮肤、内脏器官表面、体内各种官腔内表面,功能是保护功能、分泌和吸收物质的功能,结缔组织分布血液、软骨、肌腱,具有运输、支持的功能,神经组织分布在脑、脊髓和神经中,具有接受刺激,产生兴奋并传导兴奋的功能,肌肉组织分布在四肢、躯体(骨骼肌),心脏(心肌),胃壁、肠壁(平滑肌),具有收缩、舒张,产生运动的功能。

32.皮肤由外向内分为三层表皮、真皮、皮下组织,它是人体最大的器官;33.表皮由上皮组织构成;血液由结缔组织构成;神经末梢、触觉小体由神经组织构成;立毛肌由肌肉组织构成。

34.器官是由多种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在一起的、具有一定功能的结构。

植物的六大器官是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其中花、果实和种子与植物的生殖有关,称为生殖器官,根、茎和叶则与植物制造自身营养物质和生长有关,称为营养器官。

叶是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

35.系统是功能相近的不同器官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在一起,共同完成一项或多项生理活动的结构;如所有的消化器官的总称为消化系统,人体有八大系统,分别是消化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神经系统、运动系统、泌尿系统、内分泌系统、生殖系统。

这八大系统是通过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调节下而协同工作的。

各个系统相互联系,使得人体形成一个整体,并能及时对环境作出反应36.消化系统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消化道有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消化腺有唾液腺、胃腺、肝脏、胰腺、肠腺37.人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人体;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宇宙的结构层次:地球→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宇宙38.适应在自然界中是普遍存在的,既有普适性,又有相对性,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只是一定程度上的适应,并不是绝对的、完全的适应。

39.植物对环境的适应,如向光性,绿色植物具有较大叶片是对光合作用、蒸腾作用的一种适应,而仙人掌的叶变成刺是对沙漠缺水的一种适应,它的茎变的肥大、含叶绿素是对光合作用、储存水分的一种适应。

40.动物对环境的适应,在形体结构上,都表现出一种对环境的适应,如鸟类和哺乳类体温恒定,使它们能够适宜不同的生存环境,如大型动物都有发达的四肢,是对捕食或逃避天敌的一种适应,如一些动物有保护色、警戒色、拟态等。

①保护色:是动物适应栖息环境而具有的与环境色彩相似的体色,如青蛙、避役、北极狐、北极熊、雷鸟、蝗虫、比目鱼、变色龙等。

②警戒色:是某些有恶臭或毒刺的动物所具有的鲜艳色彩和斑纹,如黄蜂、有毒蛇等。

③拟态:是某些生物在进化过程中形成的外表形状或色泽斑,与其他生物或非生物异常相似的状态;如竹节虫、尺蠖、枯叶蝶、螳螂等。

41.研究表明大多数动物的灭绝都是因为丧失了栖息地而造成的,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

自然保护区是为了保护自然资源,特别是为了保护珍稀生物资源和具有代表性的自然环境,国家划出了一定的保护区域,它的目的是通过保护栖息地达到保护自然资源的目的,如我国的广东省的鼎湖山、吉林省的长白山、四川省的卧龙山、贵州省的梵净山等自然保护区已参加了联合国“人与生物圈”自然保护网。

42.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与生物的多样性息息相关,我们应该保护生物生存的环境和各个种类。

善待生物,也就是善待我们自己。

第一节:生物与非生物1、蜗牛的相关知识:蜗牛是腹足纲的软体动物,整个身体分为:壳(具保护作用)、足(在腹部)、触角(两对上长下短)、眼(在长触角顶端)、口(内有齿舌)。

蜗牛具有触觉(触角部位最灵敏)、嗅觉、视觉,但无听觉;食物主要为植物的根、叶和叶芽,因此对农作物的危害较大,所以是农业的害虫。

2、生物与非生物:最大的区别是有无生命。

3、动物与植物(1)动物和植物都属于生物两者最大的区别是:营养方式不同。

动物:由于细胞中无叶绿体,自身不能制造养料,要摄取食物来获得营养。

植物:细胞内有叶绿体,能利用阳光、水、二氧化碳进行光合作用制造养料。

(3)植物是整个生物界的基础,是动物生存的基础,而动物可为植物的光合作用提供原料。

4、观察生物的方法:先观察外表、再观察内部、然后观察一些变化。

第二节:常见的动物对物体进行分类操作的一般步骤:(1)明确分类的对象。

(2)确定分类的依据。

(3)得出分类的结果。

分类的依据一般是分类对象间的区别;而事物间的区别往往较多,所以依据不同,同一分类对象的分类结果也会不同。

动物的分类:按动物体内有无脊柱,将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

脊椎动物动物类群特征代表动物鱼类:终生生活在水中,身体呈纺锤形,体表覆有鳞片,运动器官是鳍,呼吸器官——鳃,卵生、变温两栖类幼体生活在水中,成体水陆两栖,幼体用鳃呼吸,成体用肺呼吸,兼用皮肤呼吸,卵生、变温大鲵、青蛙爬行类真正的陆生动物,皮肤上有鳞片或甲,呼吸器官——肺,卵生、变温鳄鱼、蛇、蜥蜴鸟类陆地上生活,用肺呼吸,适于飞行,身体呈纺锤形,有羽毛,前肢变成翼,骨骼中空,没有牙齿,卵生、恒温鸡鸭鹅哺乳类身体被毛,胎生哺乳、恒温,呼吸器官——肺,有发达的运动器官,适宜陆地奔跑蝙蝠是会飞,鲸生活在水中。

4、无脊椎动物动物类群特征代表动物原生动物身体单细胞变形虫、草履虫、疟原虫、太阳虫腔肠动物身体辐射对称水母、水螅、海蜇、珊瑚虫、海葵扁形动物身体背腹部扁平涡虫、血吸虫、绦虫线形动物身体线形,不分节蛔虫、钩虫、丝虫环节动物身体有许多体节蚯蚓、沙蚕、蚂蝗软体动物身体柔软、有贝壳蜗牛、河蚌、螺、乌贼节肢动物身体、足分节,有外骨骼蝗虫、虾、蚱蜢、蜈蚣棘皮动物体具棘皮海参、海盘车、海胆5、节肢动物中昆虫类的种类和数量是生物界中最多的,昆虫类的特点: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胸部有三对足和二对翅,身体、触角和足都分节,体表长有坚硬的外骨骼。

6、学会利用生物分类的:逐级分类框架检索图来给生物分类。

第三节:常见的植物1、林耐的生物分类等级:界、门、纲、目、科、属、种。

其中“种”是分类的基本单位,分类的等级越高,同类生物的差别越大;分类等级越低,同类生物的共同点越多。

2、植物分类3、 植物类群 特 征代表植物藻类植物结构简单,没有根、茎、叶的分化,靠孢子繁殖紫菜、衣藻、海带、水绵等,的植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