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民主和资本主义的矛盾

合集下载

论述中国近代社会主要矛盾的演变

论述中国近代社会主要矛盾的演变

一、中国近代社会主要矛盾的演变(一)近代前期矛盾的变化1、第一阶段(1840年至19世纪60年代),本阶段是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时期,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这社会两大矛盾互相转化,更迭地起主导作用.先是民族矛盾,主要是英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居主导地位;后是阶级矛盾,即封建主义和中国人民大众的矛盾占主导地位。

(主要表现有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运动)2、在第二阶段(19世纪60年代至1901年)本阶段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完全形成时期,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主要表现有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3、第三阶段(20世纪初到1919年)本阶段是辛亥革命前后的中国社会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化时期,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集中体现在广大人民群众同清朝统治集团和北洋军阀统治的矛盾上.(主要表现有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二)第二阶段1、第一阶段,中国共产党创建时期和国民大革命时期(1919年5月至1927年7月),北洋军阀与中国人民之间的矛盾是社会的主要矛盾.(主要表现有国民大革命)2、在第二阶段,国共十年对峙时期,即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或称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27年8月至1937年7月),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代表中国人民利益的共产党和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国民党反动派之间的矛盾.但从1931年至1937年,随着日本侵华的步步加深,中日民族矛盾逐步上升成为社会最主要的矛盾.(前期主要表现有国民党与共产党的围剿和反围剿,后期表现为九·一八事变)3、在第三阶段,抗日战争时期(1937年7月至1945年8月),中日民族矛盾是中国社会最主要的矛盾.(主要表现有八年抗日战争)4、在第四阶段,人民解放战争时期,即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1945年8月至1949年9月),中国共产党与广大中国人民同美帝国主义支持的国民党反动派之间的矛盾是社会的主要矛盾.(主要表现有解放战争)二、中国近代阶级结构的变化和影响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的阶级结构除原有的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外,又产生了无产阶级,买办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阶级、北洋军阀、官僚资产阶级和在中国从事传教、工商业等活动的外国资产阶级。

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三 中国近代社会的主要历史任务:
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和主要矛盾,决定了近代中国革命的首要任务是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从根本上推翻反动腐朽的政治上层建筑,变革阻碍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为建设繁荣富强的国家、
和改善人民生活和提高人民的改善与政治地位的提高扫清障碍,创造必要的前提。 近代中国社会的两大历史任务不是孤立的,而是互相联系的。前一个任务为后一个任务扫清障碍,创造必要的前提;后一个任务是前一
清政府宣布实行"新政"和"预备立宪".但结果适得其反,它削弱了清政府自身的统治基础,引发了革命大风暴的来临.此时,立宪派在四川组织保路运动.革命派利用保路运动创造的有利时期,发动了武昌起义.武昌起义的成
功,成为向清朝封建统治总攻击的突破口.辛亥革命取得了胜利,各省纷纷宣布独立,清朝统治土崩瓦解.以上事实告诉我们:20世纪初,中国社会的两大矛盾,集中体现在广大人民群众同清朝政府的对立和抗争上辛亥革命只是赶
经过太平天国运动和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双重打击,清政府调整了统治政策,奉行"中外和好",以共同镇压人民革命,.随着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初步形成,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
国家向帝国主义过渡完成,同时加强了对中国的资本输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完全形成. 面对列强的侵略和瓜分,中国社会各阶级,各种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以及历史任务
一 中国近代史的社会性质以及主要矛盾的简介:中国近代史的起止时间是开始于1840年鸦片战争,结束于1919年的五四运动。性质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主要矛盾是中华民族与帝国主义的矛盾逐渐演变成

新民主主义社会基本矛盾

新民主主义社会基本矛盾

新民主主义社会基本矛盾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之间的矛盾.从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到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中国社会的性质是新民主主义社会. 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从新中国建立到1952年,主要矛盾是广大人民群众同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国民党残余势力之间的矛盾,主要任务是彻底完成民主革命遗留下来的任务,迅速恢复国民经济,努力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根本好转.1952年底,当新民主主义革命遗留任务特别是土地改革在全国完成后,国内是工人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国外是中国同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从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到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中国社会的性质是新民主主义社会。

新民主主义社会是近代中国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走向社会主义社会的中介与桥梁,有以下特征:在社会形态上,它不是独立的社会形态,而是属于社会主义体系的和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性质的社会;在政治上实行以工人阶级为领导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人民民主专政,民族资产阶级作为一个阶级还存在,并在国家政权中占有一定地位;在经济上实行国营经济主导的包括国营经济、合作社经济、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和国家资本主义五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新民主主义经济制度;在文化上实行发展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中国走向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主要矛盾从新中国建立到1952年,主要矛盾是广大人民群众同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之间的矛盾,主要任务是彻底完成民主革命遗留下来的任务,迅速恢复国民经济,努力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根本好转。

1952年底,当新民主主义革命遗留任务特别是土地改革在全国完成后,国内是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国外是中国同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经济成分新民主主义社会存在着五种经济成分: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新民主主义社会基本矛盾

新民主主义社会基本矛盾

新民主主义社会基本矛盾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之间的矛盾。

从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到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中国社会的性质是新民主主义社会。

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从新中国建立到1952年,主要矛盾是广大人民群众同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国民党残余势力之间的矛盾,主要任务是彻底完成民主革命遗留下来的任务,迅速恢复国民经济,努力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根本好转。

1952年底,当新民主主义革命遗留任务特别是土地改革在全国完成后,国内是工人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国外是中国同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从新中国建立到1952年,主要矛盾是广大人民群众同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之间的矛盾,主要任务是彻底完成民主革命遗留下来的任务,迅速恢复国民经济,努力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根本好转。

1952年底,当新民主主义革命遗留任务特别是土地改革在全国完成后,国内是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国外是中国同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扩展资料1953年六月,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正式提出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同年12月形成关于总路线的完整的描述:“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

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要内容被概括为“一化三改”。

“一化“即社会主义工业化,“三改”即对个体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它们之间相互联系,不可分离,可以比喻为鸟的“主体”和“两翼”。

其中,“一化”是“主体”,‘三改”是“两翼”,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这是一条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的路线,体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的紧密结合,体现了解放生产力与发展生产力、变革生产关系与发展生产力的有机统一。

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和历史任务及其关系

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和历史任务及其关系

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和历史任务及其关系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和历史任务及其关系主要矛盾: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这两对主要矛盾及其斗争贯穿整个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始终,并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变化起着决定性作用。

中国近代社会的两对主要矛盾是互相交织在一起的,而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是最主要的矛盾。

历史任务:1、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2、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这两个任务是相互区别又紧密联系的。

①由于腐朽的社会制度束缚着生产力的发展,阻碍着经济技术的进步,必须首先改变这种制度,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才能为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创造前提,开辟道路。

②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是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最终目的和必然要求。

l反侵略战争失败的原因及其教训。

原因:1社会制度的腐败(根本原因)2是经济制度的落后正是因为社会制度的腐败才使得经济技术落后的状况长期得不到改变。

教训:1在近代中国必须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制度2落后就要挨打,大力发展经济和科学技术是国家强盛的关键中国人民必须把反对帝国主义的民族斗争和反对封建主义的阶级斗争统一起来,才能完成近代中国革命的任务。

维新运动失败的原因及教训。

不敢否定封建主义原因:1维新派自身的局限性惧怕人民(表现)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2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强大的守旧势力的反对③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力量微弱④民族资产的社会基础狭窄。

教训:暴露了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同时也说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企图通过统治者走上自上而下的改良道路,是根本行不通的。

要想争取国家的独立、民主、富强,必须用革命的手段,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联合统治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制度。

三民主义的内容及其局限性。

内容:民族主义即“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一是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朝政府改变它一贯推行的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政策;二是建立中华民族“独立的国家”民权主义即“创立民国”,推翻封建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民族问题加剧资本主义社会的内在矛盾

民族问题加剧资本主义社会的内在矛盾

民族问题加剧资本主义社会的内在矛盾冷战结束后,随着苏联的解体和美国独大,西方国家欢呼雀跃,以弗朗西斯·福山为代表的一些理论家将资本主义社会的自由民主制度标榜为“人类意识形态发展的终点”和“人类最后一种统治形式”,宣扬所谓的“历史的终结”。

然而,不到二十年,这种欢呼就被层出不穷的一系列社会危机证伪,西式自由民主和市场原教旨主义,不仅在资本主义国家内部遭到质疑,在国际上也受到越来越多的抵制和批判。

正如法国学者德里达所言,资本主义非但不是人类历史的终结,恰恰相反,当代资本主义社会早已千疮百孔。

同时,民族分离、种族主义、民族民粹主义等民族问题正不断加剧资本主义社会的内在矛盾,引发新的社会危机。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各族人民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遵循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从具体国情出发,经过90多年艰难曲折的持续探索形成和发展,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快速发展,维护了人民的根本利益,团结了各族人民,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一、资本主义社会乱象不断近年来,西方社会乱象丛生,金融危机、恐怖袭击、难民危机、英国脱欧、民粹主义、极端主义、分离主义、种族主义暗流涌动。

西方国家在应对危机时所表现出的焦虑、慌乱和失序,反映了出了西方社会治理危机正在日益加剧,标志着资本主义价值观和意识形态正在褪色,资本主义制度内在矛盾激化和显化。

贫富分化加剧社会割裂。

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导致的财富分配不公和贫富分化一直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内在矛盾特征。

20世纪30至70年代,为缓和社会矛盾缓、解经济危机,西方国家一度借鉴社会主义理念,实行凯恩斯主义,完善社会福利政策,贫富差距逐步缩小,中产阶级得以壮大。

然而,随着追求市场最大程度自由化的自由主义再度兴起后,资本主义社会的贫富分化重新拉大。

特别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西方国家经济整体缩水,白人与少数族裔之间、精英与底层之间、富裕地区与贫困地区之间差距越来越大。

各时期主要矛盾

各时期主要矛盾

★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中国人民同美帝国主义支持的国民党反对派之间的矛盾★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广大人民群众同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国民党反动派残余之间的矛盾。

★1952年底土地革命完成,地主阶级已经被消灭,我国进入社会主义改造时期,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的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社会主义的首要原则是发展生产力,根本原则是公有制占主体和共同富裕,重要原则是按劳分配★民事诉讼:法院应当在7日内立案,在立案之日起5日内将副本发送被告,被告在收到之日起15日内提交答辩状,法院在立案之日起6个月内审结,开庭3日前送达出庭通知,对判决上诉期为15日,对裁定上诉期为10日,民事诉讼可调解★行政诉讼:法院在立案3个月内做出一审判决,一审判决上诉期为15日,一审裁定上诉期为10日,第二审应在收到上诉状2个月内做出终审判决,行政诉讼不适用调解,行政复议不适用调解★劳动争议仲裁:当事人应在知道或应当知道被侵害之日起6个月内申请仲裁,仲裁委员会在收到申诉书之日7日内做出受理或不受理决定,处理应在组成仲裁庭之日起60日内结束,对仲裁裁决不服可在15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劳动争议诉讼:必须经过劳动仲裁委员会仲裁★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和确立科学的世界观★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联系和发展的观点★对立统一规律(矛盾的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的是事物变化的方向和道路,体现事物的曲折性和前进性的统一。

质量互变揭示了事物发展的状态和形态★矛盾的精髓是共性和个性的问题(普遍和特殊)★矛盾的基本属性是对立统一★如果部门劳动生产率下降,同一劳动在单位时间内创造的使用价值量减少,单位产品的价值量增加★市场体系的三大支柱是商品市场,资本市场,劳动力市场。

1.怎样认识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社会性质及其基本特征

1.怎样认识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社会性质及其基本特征

(1)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是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

中国近代社‎会的两对主‎要矛盾是互‎相交织在一‎起的,而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是最主要的‎矛盾。

(2)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

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近代以来‎中国在外国‎资本主义势‎力的入侵及‎其与中国封‎建主义势力‎相结合的条‎件下,逐步形成的‎一种从属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畸‎形的社会形‎态。

鸦片战争前‎的中国社会‎是封建社会‎。

鸦片战争以‎后,随着外国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独立的中国‎逐步变成半‎殖民地的中‎国;封建的中国‎逐步变成半‎封建的中国‎。

(3)基本特征第一,资本——帝国主义侵‎略势力不但‎逐步操纵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命脉‎,而且逐步控‎制了中国的‎政治,日益成为支‎配中国的决‎定性力量。

第二,中国的封建‎势力日益衰‎败并同外国‎侵略势力相‎勾结,成为资本——帝国主义压‎迫、奴役中国人‎民的社会基‎础和统治支‎柱。

第三,中国的自然‎经济基础虽‎然遭到破坏‎,但是封建剥‎削制度的根‎基——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依然在广大‎地区内保持‎着,成为中国走‎向近代化和‎民主化的严‎重障碍。

第四,中国新兴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虽然‎已经产生,并在政治、文化生活中‎起了一定作‎用,但是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压迫下‎,他的发展很‎缓慢,力量很软弱‎,而且大部分‎与外国资本‎——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都有或多‎或少的联系‎。

第五,由于近代中‎国处于资本‎——帝国主义列‎强的争夺和‎间接统治之‎下,近代中国各‎地区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是极‎不平衡的,中国长期处‎于不统一状‎态。

第六,在资本——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下‎,中国的广大‎人民特别是‎农民日益贫‎困化以致大‎批破产,过着饥寒交‎迫和毫无政‎治权力的生‎活。

大众民主和资本主义的矛盾

大众民主和资本主义的矛盾

大众民主和资本主义的矛盾全世界中产阶级联合起来对付金融资本,可能是个必然的趋势。

这并非没有可能。

今天世界经济的危局来自于西方世界所面临的两大矛盾。

本栏上周论述了西方资本主义内部,工业资本主义和金融资本主义之间的矛盾。

西方所面临的第二大矛盾,存在于大众民主和资本主义之间。

在西方,资本主义和民主政治一直被视为是一对孪生体,它们互为关联,互为保护。

民主被视为是保护资本主义的最好政体,同时资本主义也被视为是民主政治的经济基础。

的确,在西方民主政治历史上,大部分时间里一直是精英民主,即资产阶级的民主。

马克思认为民主政治只是资产阶级的民主,民主所产生的政权只是资产者资产的看门人。

美国历史学家摩尔(Barrington Moore Jr.)的名言:“没有资产阶级就没有民主”,也说明了这种关联。

在历史上,西方民主政体的产生的确和商业阶层和资本主义的兴起有关联。

资产者通过早期资本主义工商业活动积累了财富,成为了旧制度的主要纳税人和债权人,自然要和传统贵族分享政治权力。

这是民主的开端。

近代西方的政治和法律体系,也的确是以私有财富为中心的。

例如对私有产权的保护,最初出自资产者的要求。

在很大程度上说,政权就是资产者所建立,是为资产者的利益服务的。

在这样的情况下,资产者和其产生的政权之间不仅没有什么大的矛盾,而且是相互配合。

大众民主改变政治性质但是,在大众民主产生之后,这种情况发生了很大的并且是质的变化。

工业资本主义产生的第一个群体就是工人阶级。

工人阶级获得选举权是大众民主的第一步。

之后,随着妇女、少数族群等获得参与政治的权力,西方民主从精英民主转型成为大众民主。

随着这种政治转型的,就是西方经济从赤裸裸的原始资本主义转型成为福利资本主义。

经济上的这种转型不是资本本身的逻辑,而是民主化的结果。

正如马克思所言,资本的目的就是自我积累,而不是财富的分配。

只有在大众民主的压力下,财富分配才成为可能。

因为劳动阶层的崛起和大众民主是同一个过程,政府就不能和从前一样光站在资方一边,而必须超越资产者的利益,表现为比较中立的立场,在资本和劳动者之间,调解这两者的利益。

例说矛盾分析法在中国近现代史复习中的运用

例说矛盾分析法在中国近现代史复习中的运用

例说矛盾分析法在中国近\现代史复习中的运用作者:孙晓峰来源:《中学课程辅导高考版·教师版》2010年第01期从考试角度看,历史高考备考复习最重要的是掌握知识,提高应试能力。

而提高应试能力的途径之一,就是构建历史知识网络结构。

笔者从事高三历史教学多年,下面就从实践层面总结自己的教学经验,谈谈用矛盾分析的方法来构建高中“中国近代现代史”的复习内容。

一、中国近代史鸦片战争以来的中国近代史,主要矛盾是中华民族与外国资本主义的矛盾、人民大众与封建主义的矛盾,而前者是最主要的矛盾。

1.晚清政府统治时期(1840—1912),中华民族与外国资本主义的矛盾,表现为外国资本主义五次大规模侵华战争与中国人民的反侵略战争,即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和中国人民的五次反侵略战争(包括太平天国反侵略战争和义和团的反帝斗争)。

其中,人民大众与封建主义的矛盾,表现为农民阶级与封建主义的矛盾,矛盾激化的表现为太平天国运动,而封建统治为缓和与人民大众的矛盾,推行了洋务运动。

资产阶级与封建主义的矛盾表现为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

2.北洋军阀统治时期(1912—1927),外国资本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表现为日本提出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与中国人民的反日斗争。

就帝国主义对中国分而治之的政策与中国人民的反帝斗争言,表现为五卅运动;巴黎和会上,中国政府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就人民大众与封建主义的矛盾言,表现为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发动推翻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的二次革命、护国运动和护法运动;由无产阶级领导的反对北洋军阀政府的五四运动,资产阶级实业派兴起的实业救国运动;陈独秀为首的资产阶级激进派开展的反对北洋军阀思想专制的新文化运动;国共实现第一次合作,兴起反对北洋军阀政府国民革命运动。

3.国民政府统治时期(1927—1949),人民大众与封建主义的矛盾,表现为国民党的封建反动统治与共产党为代表的人民大众的矛盾。

近代中国社会的两对主要矛盾是什么

近代中国社会的两对主要矛盾是什么

近代中国社会的两对主要⽭盾是什么1.近代中国社会的两对主要⽭盾是什么?2.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盾,封建主义和⼈民⼤众的⽭盾3.1840-1919年西⽅列强发动的对中国的5次⼤规模军事战争是什么?1840年,英国发动侵略中国的鸦⽚战争1856—1860年,英法联动发动侵略中国的第⼆次鸦⽚战争1883年,法国发动侵略越南和中国的中法战争1894年,⽇本发动侵略朝鲜和中国的中⽇甲午战争1900年,⼋国联军侵华战争3.⾟亥⾰命失败的原因是什么?从根本上说,是因为在帝国主义时代,在半殖民半封建的中国,资本主义的建国⽅法是根本⾏不通的。

从主观⽅⾯来说,在于它的领导资产阶级⾰命派本⾝存在着许多弱点和错误。

主要是:第⼀、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命纲领。

第⼆、不能充分发动和依靠⼈民群众。

第三、不能建⽴坚强的⾰命政党,作为团结⼀切⾰命⼒量的强有⼒的核⼼。

4. ⼋七会议前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三⼤武装起义是什么?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州起义5.列举5位在抗⽇战争中涌现出来的民族英雄。

吉鸿昌,佟麟阁,赵登禹,赫梦龄,张⾃忠,左权,孙⽴⼈赵⼀曼冯⽟祥杨靖宇李宗仁6.社会主义改造指的是哪三⼤改造?1 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2⼿⼯业社会主义改造 3资本主义⼯商业社会主义改造其中,对于资本主义⼯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三⼤改造的重点。

7.1921-1949年中国存在的3种主要的政治⼒量是什么?地主阶级,民族资产阶级,⽆产阶级8.新中国成⽴以来取得哪些历史性成就?第⼀,从争取经济独⽴到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第⼆,从赢得政治独⽴到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第三,从发展新民主主义⽂化到建设中国特⾊社会主义⽂化第四,从打破封锁到全⽅位对外开放第五,从“⼩⽶加步枪”到逐步实现国防现代化1.军事侵略是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最主要⼿段。

正确,他们⼀张先进的俗⽓和军事结束,或者进⾏武⼒威胁,或者发动侵略战争,或者武装⼲涉中国内政,升值直接出兵镇压中国⾰命。

这种军事侵略是逐步升级的,从骚扰、蚕⾷中国沿海、边疆,到割占中国⼤⽚领⼟,甚⾄企图⽠分全中国。

大众民主和资本主义的矛盾

大众民主和资本主义的矛盾

大众民主和资本主义的矛盾全世界中产阶级联合起来对付金融资本,可能是个必然的趋势。

这并非没有可能。

今天世界经济的危局来自于西方世界所面临的两大矛盾。

本栏上周论述了西方资本主义内部,工业资本主义和金融资本主义之间的矛盾。

西方所面临的第二大矛盾,存在于大众民主和资本主义之间。

在西方,资本主义和民主政治一直被视为是一对孪生体,它们互为关联,互为保护。

民主被视为是保护资本主义的最好政体,同时资本主义也被视为是民主政治的经济基础。

的确,在西方民主政治历史上,大部分时间里一直是精英民主,即资产阶级的民主。

马克思认为民主政治只是资产阶级的民主,民主所产生的政权只是资产者资产的看门人。

美国历史学家摩尔(Barrington Moore Jr.)的名言:“没有资产阶级就没有民主”,也说明了这种关联。

在历史上,西方民主政体的产生的确和商业阶层和资本主义的兴起有关联。

资产者通过早期资本主义工商业活动积累了财富,成为了旧制度的主要纳税人和债权人,自然要和传统贵族分享政治权力。

这是民主的开端。

近代西方的政治和法律体系,也的确是以私有财富为中心的。

例如对私有产权的保护,最初出自资产者的要求。

在很大程度上说,政权就是资产者所建立,是为资产者的利益服务的。

在这样的情况下,资产者和其产生的政权之间不仅没有什么大的矛盾,而且是相互配合。

大众民主改变政治性质但是,在大众民主产生之后,这种情况发生了很大的并且是质的变化。

工业资本主义产生的第一个群体就是工人阶级。

工人阶级获得选举权是大众民主的第一步。

之后,随着妇女、少数族群等获得参与政治的权力,西方民主从精英民主转型成为大众民主。

随着这种政治转型的,就是西方经济从赤裸裸的原始资本主义转型成为福利资本主义。

经济上的这种转型不是资本本身的逻辑,而是民主化的结果。

正如马克思所言,资本的目的就是自我积累,而不是财富的分配。

只有在大众民主的压力下,财富分配才成为可能。

因为劳动阶层的崛起和大众民主是同一个过程,政府就不能和从前一样光站在资方一边,而必须超越资产者的利益,表现为比较中立的立场,在资本和劳动者之间,调解这两者的利益。

西方国家民主制度的内在矛盾分析

西方国家民主制度的内在矛盾分析

52 工会 博赞21.中 0 8 旬刊 2
而 且也 很 不 充 分 的 民主 制 ,这 个 民主 制度 其 实 是 由某 种 金 钱政 治 来 左 右 的 。在 西 方 ,各 种 民
主理 论层 出不 穷 ,从 自由民主论 到 社会 民主论 ,
权 力 。在 此 基 础 上 ,报 告 提 出 将企 业 的部 分 利
17 9 8年 ,社 民党 代表 大 会 就联 合 报 告进 行 了讨
论 ,原则 上 接 受 了联合 报 告 及麦 德 内尔 提 出 的 利 润分 享 的思 想 ,但 是 认 为 仅 以此 报 告 为 基 础
展 现 给我 们 的并 不 是 鲜 花 ,而 是 高 度 强化 的 国 家 机器 ,是 精 确制 导 、电 磁轨 道 炮 ,是一 小 时
阶 级 民 主 制 的 实 质 与 内 在 矛 盾 。 资 产 阶 级 民 主
很多 现代西 方学 者都 意识到 资本 主义 民 主这
种 理论 与实 践 上 的巨 大 反 差 。美 国著 名 公 共 行
政 学 家 、得 克 萨 斯 科 技 大 学政 治 学 教 授 、公 共 事务 中心 主任查 尔 斯 ・ ・ 克 斯 和美 国威 斯 康 星 J福
矛盾 二 :社 会 普 遍 利 益 的标 榜 与 资 本 特殊利 益代 言 之 间
根 据历 史 唯 物 主 义 原 理 ,每一 个 试 图取 代 旧 统 治 阶级 的新 阶级 ,为 了 达 到 自 己 的 目的 , 不得 不 把 自己 的利 益说 成 是 社 会 全体 成 员 的共 同利 益 。就 是说 ,新 的 阶级 赋 予 自己 的思 想 以
会 主 义 教研 部 与 德 国艾 伯 特基 金 会 在 中共 中央 党 校共 同举 办 了 “ 中德 发 展道 路 比较 :现 状 与 前景 ”学术 研讨 会 。德 国著 名 学上 就 民主 问题 作 了长 篇发 言 。他 提 出 ,

2016新编浅析过渡时期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及对策

2016新编浅析过渡时期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及对策

浅析过渡时期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及对策新中国成立之初的1949年至1956年是中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时期,这一时期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决定了中国共产党的工作重心和政策方向。

那么过渡时期中国的社会主要矛盾又是如何变化,中国共产党又是如何对策的呢?首先,从总体上来讲,中国过渡时期的社会主要矛盾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但在不同的时段,侧重点有所不同。

从1949年到1952年底,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仍然是人民大众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矛盾。

彻底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遗留任务以巩固政权、恢复发展国民经济就成为中国共产党建国之初工作中的当务之急。

集中主要力量进行如土地改革、没收官僚资本、追歼残敌解放全国以反对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如没收帝国主义在华企业、驱逐帝国主义在华势力、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以反对帝国主义等。

但对民族资本主义则采取了大部分保护、利用(如合理调整工商业)、一部分限制(如开展“米棉之战”“银元之战”)、极少部分不法资本家打击(如开展“五反”运动)的对策。

毛泽东在七届三中全会上所做的《不要四面出击》的讲话反复强调的也是这一点。

从1953年到1956年底,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则主要是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

消灭剥削阶级,确立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共产党在这一时期的中心任务。

对策是进行三大改造。

特别是对待民族资本主义则实行了和平改造的政策:在经济上实行赎买政策,改造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实现和平过渡;在政治上实行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对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到1956年底,随着三大改造的完成,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基本解决,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建立,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也跟着发生了变化。

中国国内的主要矛盾已变成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了。

《近代史纲要》各时期主要矛盾

《近代史纲要》各时期主要矛盾

《近代史纲要》各时期主要矛盾1840年——1919年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决定了此时社会上各种社会矛盾错综复杂,但是在所有的社会矛盾中,占支配地位的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因此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就是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

1919年——1949年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年五月爆发的“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划时代的事件,也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在这一阶段的主要矛盾仍然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后来又有官僚资本主义的矛盾。

这个时期革命的首要任务就是推翻三座大山,建立新中国,使人民当家做主。

1949年——1956年社会主义革命时期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基本结束和社会主义革命阶段的开始,我们进入了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在这一时期,我国社会的性质是新民主主义社会,这时候的矛盾国际上是新中国同帝国主义的矛盾,国内是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此时的新中国面临着两大任务:一是继续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遗留任务,彻底解决中国人民同三大敌人的矛盾,二是动员人民努力医治战争创伤,恢复破败的国民经济。

1956年——1978年社会主义建设时期1956年9月15日至27日,中共八大在北京举行,这次会议正确分析了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

然而,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主要是党在指导思想上发生了“左”的错误,上述正确认识没有很好地坚持下去。

1978年——至今社会主义改革开放阶段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这次会议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以这次会议为起点,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

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和历史任务及其关系

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和历史任务及其关系

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和历史任务及其关系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和历史任务及其关系主要矛盾: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这两对主要矛盾及其斗争贯穿整个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始终,并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变化起着决定性作用。

中国近代社会的两对主要矛盾是互相交织在一起的,而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是最主要的矛盾。

历史任务:1、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2、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这两个任务是相互区别又紧密联系的。

①由于腐朽的社会制度束缚着生产力的发展,阻碍着经济技术的进步,必须首先改变这种制度,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才能为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创造前提,开辟道路。

②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是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最终目的和必然要求。

l反侵略战争失败的原因及其教训。

原因:1社会制度的腐败(根本原因)2是经济制度的落后正是因为社会制度的腐败才使得经济技术落后的状况长期得不到改变。

教训:1在近代中国必须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制度2落后就要挨打,大力发展经济和科学技术是国家强盛的关键中国人民必须把反对帝国主义的民族斗争和反对封建主义的阶级斗争统一起来,才能完成近代中国革命的任务。

维新运动失败的原因及教训。

不敢否定封建主义原因:1维新派自身的局限性惧怕人民(表现)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2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强大的守旧势力的反对③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力量微弱④民族资产的社会基础狭窄。

教训:暴露了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同时也说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企图通过统治者走上自上而下的改良道路,是根本行不通的。

要想争取国家的独立、民主、富强,必须用革命的手段,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联合统治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制度。

三民主义的内容及其局限性。

内容:民族主义即“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一是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朝政府改变它一贯推行的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政策;二是建立中华民族“独立的国家”民权主义即“创立民国”,推翻封建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中国近代史复习题《附答案》

中国近代史复习题《附答案》

1.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中华民族面临的历史任务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而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是各种社会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中华民族所面临的历史任务有三通俗的说即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民权民生民族.2.中国早期接受、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三类代表人物首先,是五四运动以前的新文化运动的精神领袖。

代表人物为李大钊、陈独秀其次,是五四爱国运动的左翼骨干。

代表人物为毛泽东、周恩来等,再次,是一部分原中国同盟会会员、辛亥革命时期的活动家。

代表人物为董必武等.3.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阐述的中日之间相互矛盾的四个特点1,.敌我力量的强弱,是侵略或被侵略的基本条件,也是速胜或持久的客观基础;2敌退步我进步是日本必败、中国必胜的主要根据;3.敌小国我大国,是敌我能否支持长期战争的主要条件之一;4敌少助我多助,虽然是附随因素,然而它对战争的过程和结局能起重大影响.4.我国对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和平赎买政策的特点一是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具有两面性。

二是我国经济落后,生产力水平低下,需要资本主义工商业发挥其有利于国计民生的一面。

三是大多数工商业者都具有较高的科学文化知识和经营管理经验,和平改造有利于他们发挥自己的才能,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

四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在历史上就形成了盟友关系。

5.1992年初,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提出的判断改革开放是非的1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2是否有利于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3是否有利于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6.简述近代中国是如何进行反侵略斗争的。

一)人民群众的反侵略斗争资本—帝国主义侵略、压迫中国人民的过程,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反抗侵略、压迫的过程。

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是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大规模的反侵略武装斗争,显示了中国人民不甘屈服和敢于斗争的英雄气概。

太平军曾多次重创英、法侵略军。

甲午战争时期,当日本侵略者入侵台湾时,台湾人民进行了英勇抵抗。

中国近代现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中国近代现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最后高考历史知识反扣中国近代现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一、鸦片战争以后至义和团运动(1840—1898)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由封建社会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也发生了变化,由地主阶级矛和农民阶级的矛盾,开始转变为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然而这阶段,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矛盾还处于上升时期,所以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阶级矛盾仍然是此时的主要矛盾。

如:“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原因是以阶级矛盾为主,民族矛盾激化阶级矛盾而导致的。

二、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侵华和《辛丑条约》(1898—1901)随着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加深,民族矛盾上升,成为社会中最主要矛盾。

义和团运动的“扶清灭洋”的口号深刻地反映了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十分地尖锐。

三、《辛丑条约》签订以后,至辛亥革命(1901—1911)《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代理工具。

这样,国内的阶级矛盾与民族矛盾汇合,反对清政府即反对帝国主义,例: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中的“民族主义”。

四、辛亥革命以后至国民革命爆发前(1912-1923)孙中山所领导的二次革命、护国运动、护法运动、第二次护法运动、国民革命,孙中山在护国运动中两次发表讨袁宣言,在护法运动中发表《讨逆宣言》。

这些都体现了斗争的焦点是民主共和与独裁专制的斗争。

五、国民革命时期(1924—1927)当时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中国人民同代表帝国主义封建地主利益的北洋军阀的矛盾,革命的主要对象就是北洋军阀,革命的主要任务是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革命的性质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突出的历史特点是国共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是新三民主义。

六、国民革命以后至1935年华北事变(1927—1935)大革命失败以后,国内阶级矛盾发生变化,变为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国民政府与代表人民利益的共产党之间的矛盾。

自学考试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八章习题

自学考试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八章习题

自学考试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八章习题第八章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全面确立第一节《共同纲领》的全面实施与新民主主义革命任务的彻底完成一、单选题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进入到A. 资本主义社会B. 新民主主义社会C. 社会主义社会D. 共产主义社会2、中国大陆基本解放和实现统一的标志是A.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B. 1950年中共七届三中全会的召开C. 1951年西藏的和平解放D. 1952年土地改革的完成3、西藏的和平解放时间是在A. 1949年10月B. 1950年10月C. 1951年10月D. 1952年10月4、1950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于颁布了A. 《关于清算、减租及土地问题的指示》B. 《中国土地法大纲》C.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D. 《关于发展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决议》5、新中国第一部婚姻法颁布的时间是A. 1950年5月B. 1950年6月C. 1951年7月D. 1951年8月6、1950年5月中央人民政府于颁布了A.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B.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C. 《关于镇压反革命活动的指示》D. 《民族区域自治实施纲要》7、1951年7月中央人民政府于颁布了A.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B.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C. 《关于镇压反革命活动的指示》D. 《民族区域自治实施纲要》8、1951年8月中央人民政府于颁布了A.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B.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C. 《关于镇压反革命活动的指示》D. 《民族区域自治实施纲要》9、新中国建立初期,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建立的主要途径是通过A. 没收官僚资本B. 征用外国资本C. 赎买民族资本D. 合并公营资本10、中国共产党新中国成立初期召开的一次最重要的会议是A. 中共七届二中全会B. 中共七届三中全会C. 中共八届一中全会D. 中共八届二中全会11、1950年6月,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三中全会的报告中指出,要用三年左右的时间争取A. 全国大陆的完全解放B. 土地改革的彻底完成C. 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根本好转D. 抗美援朝战争的最后胜利12、1951年底到1952年春,中国共产党在党政机构工作人员中开展了A. 肃反运动B. 整风、整党运动C. “三反”运动D. “五反”运动13、1951年底到1952年春,中国共产党在党政机构工作人员中开展的“三反”运动是A. 反主观主义、反宗派主义、反党八股B. 反主观主义、反保守主义、反官僚主义C. 反贪污、反行贿、反盗窃经济情报D. 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14、1952年1月,中共中央决定开展打击不法资本家的A. 镇压反革命运动B. 工商业调整运动C. “三反”运动D. “五反”运动15、世界上第一个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是A. 苏联B. 朝鲜C. 越南D. 蒙古16、新中国成立后主持召开的第一次大型国际会议是A. 中苏互助同盟会议B. 亚洲太平洋地区和平会议C. 社会主义国家论坛会议D. 亚非国家友好会议17、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担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是A. 朱德B. 彭德怀C. 陈毅D. 刘伯承二、多选题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A.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基本的胜利B.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历史的结束C. 新民主主义社会在全国范围内的建立D. 社会主义制度的形成2、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三中全会上指出,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根本好转的重要条件是A. 土地改革的完成B. 现有工商业的调整C. 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结束D. 国家机构所需经费的大量节俭3、1951年底到1952年春,中国共产党在党政机构工作人员中开展的“三反”运动是A. 反贪污B. 反浪费C. 反主观主义D. 反官僚主义4、中共中央在1952年1月决定开展的打击不法资本家的运动是A. 反行贿和反偷税漏税B. 反盗窃国家资财C. 反偷工减料D. 反盗窃国家经济情报5、新中国在成立初期的1949年至1952年开展的重大运动包括A. 土地改革运动B. 镇压反革命运动C. “三反”运动D. “五反”运动5、针对美国遏制新中国的情况,中国共产党在新中国成立前夕提出的外交方针包括A. “另起炉灶”B.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C. “一边倒”D. “全方位”6、在新中国成立一周年时已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是A. 丹麦B. 瑞典C.法国D. 瑞士三、简答题1、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执政面临的严峻考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众民主和资本主义的矛盾2011-11-04郑永年全世界中产阶级联合起来对付金融资本,可能是个必然的趋势。

这并非没有可能。

今天世界经济的危局来自于西方世界所面临的两大矛盾。

本栏上周论述了西方资本主义内部,工业资本主义和金融资本主义之间的矛盾。

西方所面临的第二大矛盾,存在于大众民主和资本主义之间。

在西方,资本主义和民主政治一直被视为是一对孪生体,它们互为关联,互为保护。

民主被视为是保护资本主义的最好政体,同时资本主义也被视为是民主政治的经济基础。

的确,在西方民主政治历史上,大部分时间里一直是精英民主,即资产阶级的民主。

马克思认为民主政治只是资产阶级的民主,民主所产生的政权只是资产者资产的看门人。

美国历史学家摩尔(Barrington Moore Jr.)的名言:“没有资产阶级就没有民主”,也说明了这种关联。

在历史上,西方民主政体的产生的确和商业阶层和资本主义的兴起有关联。

资产者通过早期资本主义工商业活动积累了财富,成为了旧制度的主要纳税人和债权人,自然要和传统贵族分享政治权力。

这是民主的开端。

近代西方的政治和法律体系,也的确是以私有财富为中心的。

例如对私有产权的保护,最初出自资产者的要求。

在很大程度上说,政权就是资产者所建立,是为资产者的利益服务的。

在这样的情况下,资产者和其产生的政权之间不仅没有什么大的矛盾,而且是相互配合。

大众民主改变政治性质但是,在大众民主产生之后,这种情况发生了很大的并且是质的变化。

工业资本主义产生的第一个群体就是工人阶级。

工人阶级获得选举权是大众民主的第一步。

之后,随着妇女、少数族群等获得参与政治的权力,西方民主从精英民主转型成为大众民主。

随着这种政治转型的,就是西方经济从赤裸裸的原始资本主义转型成为福利资本主义。

经济上的这种转型不是资本本身的逻辑,而是民主化的结果。

正如马克思所言,资本的目的就是自我积累,而不是财富的分配。

只有在大众民主的压力下,财富分配才成为可能。

因为劳动阶层的崛起和大众民主是同一个过程,政府就不能和从前一样光站在资方一边,而必须超越资产者的利益,表现为比较中立的立场,在资本和劳动者之间,调解这两者的利益。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西方发展出了劳(动者)、资(本)、政(府)三者之间的平衡。

在学术上,人们把这样的政府称之为“法团主义”(corporatism)的政府,这类政府的确在调和资本和劳动的矛盾、维持社会和谐等方面,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

政府的这种角色调整,在客观上促成西方中产阶级的成长。

现在人们所看到的西方中产阶级主要有几个部分组成,包括资产者(或者企业家)和为资产者服务的专业管理者。

但更大的群体是由产业工人转变而来。

在马克思和狄更斯时代,产业工人是典型的无产者,依靠出卖劳动力而生活。

但随着劳动工资的增加,生活水平的提高,产业工人的大部分进入中产阶层,至少从收入上来说。

而政府在劳动工资的提高过程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政府为什么要通过立法来提高劳动者工资?这当然是因为来自劳动者的选票的压力。

不过,大众民主也很快产生出对资本不利的因素。

在大众民主下,因为政权的基础不再局限于财富,而是选民的选票,政府很快向民众倾斜。

道理很简单,如果没有足够的选票,就很难取得政权。

当政权基于选票之上的时候,政治人物必须把选票作为优先的考量。

因此,在西方,大众民主越来越具有民粹主义色彩。

这样的情况下,社会福利不但不能减少,而且还不得不继续扩张。

民主往往成为福利政策的“拍卖会”。

的确,在一些民主国家,大众民主往往造成公共品(public goods)的过度供应,造成极大的浪费。

很多政治人物为了选票,只管向选民作无限的许诺,而不管经济体能否支撑日益扩张的福利。

被民主政治假定为“理性”的选民,在复杂的政治里面往往是处于“无意识”状态,也只看到眼前利益,不顾自己的长远利益。

寅吃卯粮的政治生态这个问题的另一方面就是税基的枯竭。

与中国不同,西方国家的税制是以直接税为基础。

随着以规避纳税著称的金融资本主义的崛起,欧美国家的税基已经在不断流失。

20年来实际生活水平没有提高的中产阶级,出于自身利益考虑又坚决拒绝增税,反而积极追求减税,于是就陷入了经济萧条必须减税,经济景气也必然减税的怪圈。

在经济体不能创造庞大的财富来支撑福利和公共开支,但国家又无法增加税收的时候,西方政府就走上了靠国债度日的赤字财政,向人民借钱、向国外借钱,向未来借钱。

这就是欧洲等国家债务危机的根源。

就是说,大众民主的压力促使西方各国政府不能恪守财政纪律。

除了大众民主,西方经济的转型也为政府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在过去,西方政府也必须考量经济发展问题。

经济发展不好,选民不满意,政治人物就很难获得选民的选票。

因此,政府必须在讨好选民和讨好资本之间作一平衡。

但现在,要取得这种平衡越来越难。

很多西方发达国家已经把制造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对本国的就业产生负面影响。

同时,资本主义的半边江山已经从产业转向金融,金融业也不产生就业。

尽管一些新兴产业例如信息产业正在崛起,但高科技产业需要的主要是少数高端人才,所以对本国就业并没有多大的正面影响,反而通过产业链的全球化,将本国许多中低端制造业转到国外去了。

所有这些因素,都在促使着社会朝着两极分化趋势发展,即社会只有富豪和穷人,少有中产阶级。

今天,原来由工业资本主义培育出来的中产阶级,生存空间正在缩小。

社会贫富分化加剧、中产阶级缩小,必然导致社会的不满。

政府是否可以通过传统的征税方式来对付呢?实际上,这方面西方政府也面临着新的困难。

在全球化时代,政府对资本缺少有效的制约,如果对富人征税,富人很容易出走他乡,财富流出到其他国家。

为了对付财政危机,政府往往选择继续向中产阶级征税,这导致人民更大的不满。

这样,政府、人民和资本三者之间的关系就变得非常紧张。

今天,没有一个西方民主国家能够产生一个强有力的政府。

无论是社会还是资本,都不能做出让步。

政府要么讨好人民,要么讨好资本,但这两者都难以产生有效政府。

无论是社会福利方面的问题,还是资本运作方面的问题,都要求一个强有力的政府来干预,要不节制资本,要不节制社会的民粹倾向。

如果不能产生一个强有力的政府来干预经济,西方经济就会在很长历史时期里在危机、衰退和滞胀之间摆动。

社会自救力量取代无能政府金融资本主义和工业资本主义、大众民主和资本主义,这两大矛盾在西方国家普遍存在,但矛盾的尖锐程度在各国的情况有所不同。

金融资本发达的英美国家,主要表现为金融资本和实体经济之间的矛盾;欧洲大陆主要表现为社会福利过度,即大众民主和资本主义之间的矛盾。

资本自己不会纠正自己的错误,政府无能或者无力纠正错误,社会只有依靠自己的力量了。

今天的西方发达社会并不见得比发展中国家更为稳定,社会抗议运动也在那里频繁发生。

最近发生的美国的“占领华尔街”运动具有指标性意义。

长期以来求稳定的中产阶级,发觉自己不能再沉默下去了。

在马克思时代,是制造业资本主义,因此马克思号召全世界工人阶级(无产阶级)联合起来。

今天“占领华尔街”的人们面临的是金融资本主义。

金融资本主义的直接受害者就是传统中产阶级。

已经有人说,全世界中产阶级联合起来对付金融资本,可能是个必然的趋势。

这并非没有可能。

在工业资本的早期,资本主义的矛盾主要表现为内部阶级矛盾。

但后来随着劳动生产力的提高和社会政策的确立,如前面所讨论过的,产业工人转型成为中产阶级,西方的社会矛盾得到缓和。

当然,在这个过程中,西方工业国家对外实行的殖民主义也扮演了一个重要作用,因为通过殖民主义,西方国家把大量的财富转移到了自己的手中。

因此,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讨论的是资本主义中心地带和边缘地带、富国与穷国、北方与南方的矛盾,而不是西方内部的阶级矛盾。

不管怎么看,一个庞大的中产阶级的存在,一直是西方社会稳定的社会基础。

但现在的情况变化了。

西方中产阶级同样感觉到了金融资本主义的威胁。

也值得指出的是,西方中产阶级开始有了这个意识,他们的运动开始有了聚焦。

在上世纪90年代和本世纪初,西方盛行反全球化运动,针对的是自由贸易,但今天人们指向了金融资本。

这种变化的意义不可低估。

西方社会或出现强人政治怎么办?无论是经济学家还是政治人物,似乎已经黔驴技穷。

现在他们所做的不仅解决不了问题,反而会加深问题的严重性。

例如,防止滞胀和衰退,光靠QE(量化宽松)政策解决不了任何问题。

事实上,QE是建立在过时理论上的错误政策,因为以前的“实体”和“货币”经济的两分法已经不再奏效,政府虽然能够一如既往注入流动性,但却不能改变金融资本成为自利的经济体系中心这个现实,所以QE在很大程度上会恶化问题,大量的资金流向哪里?它们流向了金融业和银行,而不是社会和穷人,也不是流向实体经济。

现在的金融业并不缺少资金,金融业对实体经济没有贡献,就是因为金融业和实体经济的脱节。

通过QE方式向金融业注入资金,并不会促使实体经济的复苏;相反,这种方式反而增加了金融业的破坏能力,也会加剧社会的贫富分化。

美国这样做对国际经济的负面影响不可低估。

美国通过其控制的金融和贸易体系,一方面向外输出通胀压力,另一方面通过“流动性”过程把财富从他国转移到美国。

当然,应当指出的是,大量财富转移到美国并不见得对美国整体社会有好处,因为财富只掌握在绝少数人手中,加剧贫富分化。

同样,西方对世界经济结构失衡的认知和追求的解决方式也大多是政治化的,因而是无效的。

的确,世界经济是失衡的,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富国和穷国之间,美国和中国之间。

但是,世界经济失衡是各国内部经济失衡的外部表现。

从前面的讨论中,人们可以看出西方内部的经济是高度失衡的,表现在各方面,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制造业和金融业之间、投资和消费之间、政府和市场之间等等。

但是,西方政府无能面对和解决国内经济失衡问题,而是把矛头对准了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似乎经济结构的失衡是发展中国家造成的。

西方一些国家于是通过各种途径,例如贸易保护主义、炒作人民币汇率等来向发展中国家施压。

这种方式的结果是在恶化问题,而不是在解决问题。

从目前的情况看,没有人知道西方能够如何应付每况愈下的经济。

西方的选择似乎不多。

从历史上看,不管是社会危机还是经济危机,最终必然转化成为政治危机。

从欧美社会抗议的状况来看,经济危机已经开始政治化。

然而这也未必不是好事情。

因为危机最终也必须通过政治方式来得以控制或者解决。

如果政府受制于方方面面的压力,无论是来自资本还是社会,那么政府会继续弱化,直到更大的危机发生。

当然,也可能出现强人政治来应付危机和解决问题。

政治强人可以利用民粹主义来节制资本;如果是这样,就可能出现左派政权。

但政治强人也可以利用资本的力量,来压制民粹主义;如果是这样,就可能出现右派政权。

英国已经有很多人开始怀念丘吉尔首相时代。

这当然是好的愿望,丘吉尔首相是个正面人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