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课论文 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和经济危机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与经济危机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与经济危机市场营销152 8号刘运良1620153968一、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资本主义私人占有的生产关系与社会化生产力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在资本主义条件下,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资本主义生产不断社会化。
但是,在资本家私人占有生产资料和剥削雇佣劳动的生产关系中,社会化的生产力却变成资本的生产力,变成资本高效能地榨取剩余劳动、生产剩余价值、实现价值增殖的能力。
这样,已经社会化的、由劳动者共同使用的生产资料,本应该由劳动者公共所有,却被少数资本家私人占有;已经在社会范围内实行严密分工、协作而社会化了的生产过程,本应由社会按照社会需要进行管理、调节和控制,却分别由少数资本家按照各自追求最大限度利润的私人利益进行管理;共同劳动生产的社会化产品,本应由劳动者共同占有,用于满足社会需要,却被少数资本家私人占有、私人支配,成为他们的私有财产。
这就形成了资本主义所特有的生产社会化和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形式之间的矛盾。
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阶段,就会发生以生产过剩为基本特征的经济危机。
当经济危机发生时,大量商品积压,大批生产企业减产或停工,许多金融机构倒闭,整个社会经济生活一片混乱。
生产过剩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本质特征,但是这种过剩是相对过剩,即相对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来说社会生产的商品显得过剩,而不是与劳动人民的实际需要相比的绝对过剩。
经济危机的抽象的一般的可能性,首先是由货币作为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引起的。
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买卖在时间上分为两个相互独立的行为,如果有一些商品生产者在出卖了自己的商品后不接着购买,就会有另一些商品生产者的商品卖不出去。
同时,在商品买卖有更多的部分采取赊购赊销的方式的情况下,如果有某些债务人在债务到期时不能支付,就会使整个信用关系遭到破坏。
但是,这仅仅是危机的形式上的可能性。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这种基本矛盾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表现为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的矛盾。
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分析
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分析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一个长期以来持续存在的问题,对经济体系和社会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理论体系,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原因、本质以及解决方法提供了深入的分析。
本文将从这三个方面来阐述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独特观点。
一、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原因马克思主义认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在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
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以追求利润为中心,而这种追求利润的动力使得资本家不断扩大生产规模和追求剩余价值。
然而,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和市场的饱和,资本积累的速度逐渐超过市场需求,这就导致了过剩生产能力和商品过剩的现象。
随之而来的是价格下跌、厂商破产和失业率上升,从而引发了经济危机。
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本质马克思主义认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本质在于资本的无限扩张和剥削。
在这种经济体系中,资本家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不断扩大生产规模,从而引发了生产过剩和商品过剩的问题。
另外,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劳动力成为商品,劳动者不断被剥削,而资本家通过垄断和控制市场,不断压低劳动力的工资,加剧了社会阶级的分化和不平等现象。
这种剥削和不平等导致了社会矛盾的加剧,最终引发了经济危机。
三、解决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方法在马克思主义的分析下,解决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本方法在于消灭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制度。
马克思认为,只有通过消灭私有制,实现资源的公有化,使生产力为整个社会服务,才能最终解决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此外,马克思主义还提出了一些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的改良方法来缓解经济危机。
例如,通过工人阶级的斗争争取更高的工资,减轻剥削;建立社会保障制度,保障劳动者的基本权益;采取国家干预政策,调节市场规模等。
这些措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经济危机,但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分析深刻影响了经济学领域的发展。
通过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原因、本质以及解决方法的深入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并应对当前全球范围内的经济危机。
论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和经济危机的关系
论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和经济危机的关系内容摘要: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由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决定的。
资本家在追逐高额利润动机的驱使下,拼命扩大生产,加强对工人的剥削,市场上的商品找不到销路,造成生产的相对过剩,社会生产结构严重失衡引发了经济危机。
因此,只要存在资本主义制度,经济危机就是不可避免的。
关键词:基本矛盾经济危机私人占有资本主义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和生产社会化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
其表现为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和个别企业的高度组织性、计划性的矛盾以及生产无限发展的趋势和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的矛盾。
这种矛盾决定着资本主义社会的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以及其他社会矛盾,支配着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全过程。
在资本主义条件下,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资本主义生产不断社会化。
但是,在资本家私人占有生产资料资料和剥削雇佣劳动的生产关系中,社会化的生产力却变成资本的生产力,变成资本高效能地榨取剩余劳动、生产剩余价值、实现价值增值的能力。
这样,已经社会化的、由劳动者共同使用的生产资料,本应该由劳动者共同所有,却被少数资本家私人占有;已经在社会范围内实行严密分工、协作而社会化了的生产过程,本应由社会按照社会需要进行管理、调控和控制,却分别由各自追求的最大限度利润的私人利益的少数资本家进行管理;共同劳动生产的社会化产品,本应由劳动者共同占有,用于满足社会需要,却被少数资本家私人占有、私人支配,成为他们的私有财产。
这就形成了资本主义所特有的生产社会化和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形式之间的矛盾。
这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在资本主义社会的具体体现。
资本主义越发展,科学技术以至社会生产力越发展,社会生产化的程度越高,不断发展的社会生产力就越是成为资本的生产力,资本、生产资料、劳动产品就越来越集中在少数资本家的手里,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尖锐化就越是不可避免。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经济危机的爆发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经济危机的爆发(总4页)-本页仅作为预览文档封面,使用时请删除本页-用马克思主义分析2009年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经济危机的爆发经济危机的爆发是由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即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决定的。
在资本主义社会里,商品生产占统治地位,每个资本主义企业都成为社会化大生产这个复杂体系中的一个环节。
它在客观上是服务于整个社会,满足社会需要、应受社会调节的。
但是,由于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统治,生产完全从属于资本家的利益,生产成果都被他们所占有。
而资本家生产的唯一目的,就是生产并占有剩余价值。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另一个重要表现,就是资本主义生产能力的巨大增长同劳动群众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即生产与市场需求之间的矛盾或生产与消费之间的矛盾。
在追逐高额利润的驱使下,所有资本家都拼命发展生产,加强对工人的剥削,结果是劳动者有支付能力的需求落后于整个社会生产的增长,商品卖不出去,造成生产的相对过剩。
这是引起经济危机的最根本的原因。
“次贷危机”的“次贷”指的是风险较高的抵押贷款,或者叫无抵押贷款也不为过。
抵押贷款是一个合约,问题是无抵押贷款就是一个没有还款保障的合约。
银行的存款不论是储户的还是银行家的从马克思的角度看都是劳动积累,这些累积的劳动被银行贷出去去收不回来,从“剩余价值论”的“反对无偿占有他人劳动”的角度看是贷款者无偿占有了储户或者银行家的劳动导致了剩余价值的产生,马克思说只要有剩余价值的产生就意味着经济的衰退,于是我们就看到了经济危机。
还从马克思的角度理解,该不该救市不是重点,而是这“救”应该避免新的剩余价值的产生。
“不救”的意思是说经过协商在各方自愿的前提下大家自认倒霉,如此最好。
“救”则要搞清楚怎么救救多少算完,问题是合约之间错综复杂,搞清楚实在是难于登天,纳税人的钱都是劳动所得,救到最后如果没有效果岂不是劳动又被无偿占有导致了新的剩余价值产生。
论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和经济危机的关系
论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和经济危机的关系内容摘要:从1825年英国发生第一次经济危机以来,差不多每隔10年左右,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就发生一次经济危机,故称作周期性的经济危机。
后来,还发生过几次世界性的经济危机,其中,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席卷了一切资本主义国家。
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在于资本主义制度本身,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运动的必然产物。
生产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
关键词:垄断经济实质三大矛盾由于资本主义的各种矛盾的存在,特别是基本矛盾的存在,周期性爆发的经济危机和波动,使得基本连续和高速运动的条件经常遭到破坏。
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运动的必然产物经济危机,又称“经济恐慌”。
通常指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周期性爆发的社会经济的大混乱。
生产相对过剩是这种经济危机的基本特征。
就生活资料来说,是相对于劳动群众有支付能力的需求来说的。
生产相对过剩的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社会所特有的现象。
在资本主义以前的各个社会里,由于各种原因,也曾出现过社会经济的极大恐慌和混乱,但那是一种生产严重不足的危机,而不是生产过剩的危机。
经济危机的可能性,早在简单商品生产中就已经存在了。
但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占统治地位以后,危机的可能性才变成了现实性。
从1825年英国发生第一次经济危机以来,差不多每隔10年左右,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就发生一次经济危机,故称作周期性的经济危机。
后来,还发生过几次世界性的经济危机,其中,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席卷了一切资本主义国家。
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在于资本主义制度本身,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运动的必然产物。
生产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
有两种表现形式直接导致经济危机的爆发:(一)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表现为“个别工厂中的生产的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的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对立。
”在资本主义条件下,社会化的大生产使各企业、各生产部门之间的相互联系空前地加强了,整个社会生产结成一个统一的有机体。
【生产】马克思主义课程论文马克思主义原理和资本主义金融危机
【关键字】生产马克思主义原理和资本主义的金融危机摘要:在和平、发展、合作为主题的时代,世界各国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如何应对这突如其来的经济危机成为了全球关心的话题。
美国的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的经济,金融危机使我们深深的体会到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独辟蹊径,建立一套新的金融体系,才能应对未来的经济危机。
关键词:经济危机;资本主义;矛盾作为一个当代大学生,在我们生活的20年之中,我们经历了资本主义世界的两大世界金融危机。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全球各个国家之间的政治和经济的联系越来越紧密,所以,面对,资本主义世界突如其来的金融危机,势必会对全世界的各国的国民经济带来很大的冲击,有的甚至是一种对该国经济毁灭性的灾难。
而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大国,则更多的去逃躲自己应该担负起的大国责任,通过一些资本主义经济中的管用手段和自己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去向一些发展中国家转嫁金融危机所带来对本国经济的冲击和影响。
做为祖国未来的主人,我们应该了解我们所经历过的两个金融危机,以史为戒,躲免在将来的面对时的不知所措。
一.历史上的亚洲金融危机我们先来看看1998年的那次亚洲金融危机的过程。
,泰国宣布放弃固定汇率制,实行浮动汇率制,引发了一场遍及东南亚的金融风暴。
10月下旬,国际炒家移师国际金融中心香港,矛头直指香港联系汇率制。
台湾当局突然弃守新台币汇率,一天贬值 3.46%,加大了对港币和香港股市的压力。
,香港恒生指数大跌1211.47点;28日,下跌1621.80点,跌破9 000点大关。
面对国际金融炒家的猛烈进攻,香港特区政府重申不会改变现行汇率制度,恒生指数上扬,再上万点大关。
接着,11月中旬,东亚的韩国也爆发金融风暴,17日,韩元对美元的汇率跌至创纪录的1 008∶1。
21日,韩国政府不得不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求援,暂时控制了危机。
但到了,韩元对美元的汇率又降至1 737.60∶1。
1998年初,印尼金融风暴再起,面对有史以来最严重的经济衰退,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为印尼开出的药方未能取得预期效果。
马克思主义哲学期末论文——经济危机
从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看经济危机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金属2010 ——1 王鹏飞学号1001130129内容提要:18世纪英国爆发了轰轰烈烈的工业革命,标志着世界从此进入了机器时代,紧接着而来的就是世界几个主要资本主义经济体的经济危机。
有数据表明,二战以后世界上几个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发生的经济危机次数是:美国7次,日本7次,德国7次,英国7次,法国5次。
也就是说平均10年就要爆发一次经济危机,那么到底何为经济危机,为什么经济危机会周而复始,我们到底能不能避免,从中我们又能反思出些什么?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经济危机2007年发生的美国“次贷危机”,引发了2008年的世界金融危机,从而导致了全球的经济危机。
雷曼兄弟的申请破产保护,美林被美国银行收购,高盛和摩根士丹利转型为银行控股公司,加上之前已经垮下的贝尔斯登,华尔街排名前五的投资银行相继破产或转型。
华尔街集体变脸,华尔街到底怎么了,到底是什么原因使得著名的华尔街发生如此的巨变?命悬一线的汽车巨头克莱斯勒和通用,为何都纷纷向国家提出“破产重组保护”?不仅美国这一世界上最强大的金融帝国深陷这次危机中不能自拔,而且欧盟、日韩、中国等世界主要经济体也无不为之震撼。
失业率上升,投资下滑,消费萎靡,出口受阻等等一系列消息纷纷见诸报端,始于美国的金融风暴已经演变为全球性的经济危机。
谈到经济危机,那么我就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角度来尝试肤浅地发表一下我自己对经济危机的解释和一些思考。
言论有不妥的地方还请徐老师谅解。
何为经济危机?就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观点来看,资本主义经济危机(Economic Crisis)是资本主义社会发展到大工业时期所特有的一种周期性爆发的经济现象。
这里提到了三个词,资本主义,大工业时期,周期性。
首先解释一下为什么只有资本主义社会才有经济危机。
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是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形式之间的矛盾,其表现形式最明显的为劳动和资本之间的对抗性矛盾,也就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与经济危机刍议.doc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与经济危机刍议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占有和生产社会化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在资本主义的社会当中,当科学技术不断地进步,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不断提高,使社会生活资料得到不断的丰富。
然而由于资本主义的不断剥削导致劳动者的消费能力得到相应的提高,最终导致社会出现高度的相对剩余即产生积压。
当社会出现相对剩余时,资本家可能会减少商品的生产,从而导致工人失业。
这样劳动者的消费水平进一步的下降,使社会相对过剩更加明显,社会矛盾进一步的激化,从而可能导致经济危机的爆发。
资本家为避免经济危机的爆发一般会采取倾销和战争的手段来暂时缓和矛盾。
倾销使自己本国相对过剩的商品向他国销售,使社会的生活资料减少的同时也使大量的外汇流入。
战争的爆发加快了社会生活资料的消耗,也可从中牟取利益。
这样的做法是及其不道德的,不但扰乱了他国的商品市场,更给广大的人民带来了深深的苦难。
并且这样只是暂时的缓解了社会矛盾,但由于资本主义矛盾的根本特性没有改变,使社会矛盾得不到根本化解。
当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激化到不可调和时,社会结构严重失调,引发经济危机。
此时大量的企业倒闭,大量的工人失业,使劳动者的基本生活条件得不到有效的保证。
随着企业的倒闭商品的生产大大的降低,社会的供需逐渐趋向平衡,社会的供求矛盾得到缓解,从而渡过经济危机。
但是由于资本主义制度的存在,这样的危机只能缓解而不能得到根本上的解决,只能从经济恢复到经济的高涨,从经济的高涨到矛盾的激化,最终再次爆发经济危机,如此循环。
在这样不断循环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每次都是普通劳动者的利益受到损害,受到剥削。
而且还可能导致其他国家民众受到损失,甚至危害世界的和平。
由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我们可以看出:作为社会主义国家,我们首先发发展生产力,丰富社会生产、生活资料。
其次,我认为更重要的是如何分配这些社会生产、生活资料。
即能让广大的民众接受,又能充分调动大家的积极性。
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探讨经济危机问题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论文教学实践环节论文题目: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探讨经济危机问题年级、专业:学生姓名:学号:完成时间:成绩:指导教师内容摘要:1825年的英国,发生了资本主义历史上第一次全国性的经济危机。
从过去的旧社会经济体制到21世纪国际社会新经济体制过渡中,全球各国发生了许多大大小小的国家经济危机。
众所周知,一旦发生经济危机,那影响可是巨大的,不管是在经济界还是在社会的发展以及工人就业方面都会深受严重影响,结局大家也都可以料想到,可为什么经济危机还是一次一次发生呢?本文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跟大家一起来探讨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产生根源,以及带来的严重后果。
关键词: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经济复苏;市场经济一、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产生的根源(一):经济危机是什么经济危机(Economic Crisis)指的是一个或多个国民经济或整个世界经济在一段比较长的时间内不断收缩(负的经济增长率)。
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周期爆发的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也是经济周期中的决定性阶段。
自1825年英国第一次爆发普遍的经济危机以来,资本主义经济从未摆脱过经济危机的冲击。
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体制的必然结果。
由于资本主义的特性,其爆发也是存在一定的规律。
(二)经济危机爆发根本原因经济危机的可能性,早在简单商品生产中就已经存在,这是同货币作为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相联系的。
但是,只有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占统治地位以后,危机的可能性才变成了现实性。
随着简单商品经济的矛盾──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之间的矛盾发展成为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就使经济危机的发生成为不可避免的了。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这种基本矛盾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表现为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矛盾。
第二,表现为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
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一切现实的危机的最后原因,总是群众的贫穷和他们的消费受到限制,而与此相对比的是,资本主义生产竭力发展生产力,好像只有社会是绝对的消费能力才是生产力发展的界限。
论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和经济危机的关系
论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和经济危机的关系论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和经济危机的关系内容摘要: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是导致经济危机发生的原因,这充分说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对资本主义发展具有限制性,而资本主义经济则力求开辟新的空间突破这种限制,当新的空间被资本开发殆尽时就会出现严重的全局性危机。
20世纪资本主义通过资本输出、国家干预、经济金融化等几个阶段突破基本矛盾的限制,而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又通过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与世界战争、70年代滞胀和当前的金融危机一次次对资本主义发展构成新限制。
所以认为当前危机是自20世纪70年代以后资本主义经济金融化发展空间开发殆尽的结果。
所以资本主义只有找到新空间才能重获得生命力,得到发展。
关键词:金融危机;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资本主义发展美国的次贷危机,它不仅严重威胁到美国金融体系的安全,而且已经对实体经济产生了严重影响,使美国乃至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又一次走上衰退的道路。
从当前各种主流的观点来看,这次危机的直接原因是美国宏观经济政策失误、世界金融体系存在着重大缺陷以及监管不足等。
但是,如果把它放在资本主义长期的发展历史来看,可以发现此次金融危机不只是所谓的金融监管与金融技术问题,而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作用下周期性危机爆发的一个突破口。
这次危机的特殊性也反映出,它不同于传统的每隔十年左右爆发一次的常规性周期性危机,不能简单地设想危机之后资本主义又重新回到原有的方式。
此次危机是资本主义发展到一个新阶段上的特殊产物,是20世纪后半期世界资本主义在其基本矛盾推动下向前发展的逻辑结果。
因此,这次危机对世界经济发展的未来影响是十分深远的,这一判断启示我们,在经济全球化的大环境中,我国应当对过去十几年的经济发展和运行方式进行重大调整,以适应新阶段上的外部环境。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生产发展的一定阶段,它有两个基本特征:第一,商品经济普遍化并成为社会物质生产乃至整个经济生活的一般形式;第二,以雇佣劳动为基础的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有制。
(完整word版)阐述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与经济危机
阐述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与经济危机
(一)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在资本主义条件下,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资本主义生产不断社会化。
但是,在资本主义私人占有生产资料和剥削雇佣劳动者的生产关系中,社会的生产力却变成资本的生产力,变成资本高效能的榨取剩余劳动、生产剩余价值、实现价值增殖的能力。
这样,已经社会化的,由劳动者共同使用的生产资料,本应该由劳动者共同所有,却被少数资本家私人占有;已经在社会范围内实行严密分工、协作而社会化了的生产过程,本应由社会按照社会需求进行管理、调节和控制,却分别由各自追求最大限度地利润和私人利益的少数资本家进行管理;共同劳动生产的社会化产品,本应由劳动者共同占有,用于满足社会的需求,却被少数资本家占有,私人支配,成为他们的私有财产.这就
形成了资本主义所特有的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这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在资本主义社会的具体表现。
资本主义越发展,科学技术以至社会生产力越发展,生产社会化越高,不断发展的社会生产力就越成为资本的生产力,资本、生产资料、劳动产品就越来越集中在少数的资本家的手里,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尖锐化就是不可避免的。
(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阶段,就会发生一生产过剩为基本特征的经济危机。
当经济危机发生时,大量商品积压,大批生产企业减产或停工,许多金融机构倒闭,整个社会经济生活一片混乱。
生产过剩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基本特征,但这种过剩是相对过剩,即相对于劳动人民的支付能力的需求来说社会生产的商品显得过剩,而不是与劳动者的实际需求相比的绝对过剩。
马克思主义资本主义经济矛盾与危机
资本主义的周期性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到尖锐化程度 社会生产结构严重失调
经济危机
企业纷纷倒闭 生产大大下降
2013-5-8
资本主义的周期性
供求矛盾得到缓解
逐步度过经济危机(暂时缓解) 资本主义恢复高涨,矛盾重新激化 经济危机爆发
2013-5-8
周期性的特点
• 1.周期性:从一次危机开始到另一 次危机的爆发,就是再生产的一个 周期。 • 2.四个阶段:危机【基本阶段】、 萧条、复苏和高涨。(四个阶段相 互联系) • 3.危机阶段:必经阶段,没有危机 阶段,就不存在资本主义再生产的 周期性。
经济危机的特征
(1)经济危机是生产过剩的危机,但 是,经济危机所表现出来的生产过剩, 不是生产的绝对过剩,而是一种相对 的过剩,即相对于劳动群众有支付能 力的需求而言表现为过剩的经济危机。 (2)经济危机爆发具有一定的周期性, 差不多每隔十年左右就要发生一次经 济危机。
2013-5-8
历史上的经济危机
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与经济危机
班级:2011级英语4班 小组成员: 曹佳云 俞晓珏 叶佳丽 陈佳颖 罗烨 演示: 胡恩霖
2013-5-8
“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 肮脏的东西。 “但是资本主义的巨大成就固有其阴暗面,他们以 剥削工人阶级为基础,而恰恰是这些工人的辛勤 劳动创造了这些巨大成就。工人阶级作为这些巨 大成就的创造者所得到的却是穷困潦倒、朝不保 夕的生活。在这种生产方式中,工人只是生产财 富的商品,也是工具。 “资本主义不只是对工人阶级进行压迫,资本家也 未必是自由的,他们也受资本主义制度运动规律 所支配,虽然这一制度由他们所主导,但是在不 自由这点上他们与工人是一样的,资本家必须不 顾一切地追求利润,必须积累资本,以免在激烈 的竞争中落伍,结束其资本家的地位。
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发展与危机的分析与
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发展与危机的分析与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发展与危机的分析与启示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社会科学理论体系,对资本主义的发展与危机提出了深刻的分析与启示。
本文将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剩余价值、无产阶级革命等方面,探讨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发展与危机的重要思想。
一、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分析马克思主义认为,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着两个基本矛盾: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以及剥削阶级与被剥削阶级的矛盾。
这些矛盾产生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动力与阻力。
资本主义的生产力不断发展,科技进步、生产方式改革等推动了生产力的不断提高。
然而,与此同时,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却起到了束缚和限制生产力发展的作用。
私人占有、竞争等资本主义的基本特征,导致生产力的发展存在着内在的矛盾。
此外,资本主义社会还存在着剥削阶级与被剥削阶级之间的矛盾。
资本家通过剥削无产阶级获取剩余价值,而无产阶级则面临着贫困和剥削的命运。
这种剥削与被剥削的矛盾,促使了无产阶级的觉醒和革命意识的形成。
二、剩余价值理论的启示马克思主义的剩余价值理论对于资本主义发展的分析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剩余价值是指在资本主义生产中,劳动者创造的价值超过其所得工资的部分。
剩余价值的产生是资本主义剥削的基础。
马克思主义认为,资本主义的剥削与压榨是不可避免的,这是由私人占有和无限制竞争的本质所决定的。
当剩余价值的获取达到一定程度时,剥削将变得更加激烈,从而加剧了阶级矛盾和社会不平等。
从剩余价值理论中,我们可以看到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和不可持续性。
剥削不仅剥夺了无产阶级的正当权益,也制约了生产力的发展。
剩余价值理论告诉我们,只有通过消灭剥削,实现生产资料的公有制,才能解决资本主义社会中存在的诸多问题。
三、无产阶级革命的历史使命马克思主义强调无产阶级革命是推翻资本主义制度的历史使命。
无产阶级革命力图消灭剥削制度,建立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社会主义制度。
马克思主义认为,资本主义危机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内在规律。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马克思主义对经济危机的分析与解决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马克思主义对经济危机的分析与解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马克思主义对经济危机的分析与解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核心内容,它包括了马克思主义对经济危机的分析与解决方法。
本文将对马克思主义对经济危机的观点进行复习与总结。
马克思主义对经济危机的基本观点是: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所导致的必然结果。
在马克思看来,资本主义经济的根本问题在于私人占有制和生产的社会性之间的矛盾。
这种矛盾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会不断积累,最终导致经济危机的爆发。
马克思主义认为,经济危机的发生有其固有的规律性。
资本主义经济运行的基本规律是剩余价值的生产和实现。
资本家通过压榨工人,创造剩余价值,并通过商品交换实现这部分价值。
然而,由于剩余价值的生产和实现不可避免地导致生产过剩和资本过剩,最终引发经济危机。
马克思主义对经济危机的解决方法是共产主义。
共产主义是一种超越资本主义的社会制度,它通过消除私人占有制和生产的社会性之间的矛盾,实现资源的公有化和生产的社会化,以解决经济危机的问题。
在现实社会中,马克思主义认识到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存在性和严重性,并提出了一些应对措施。
其中之一是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包括调节市场、增加公共投资和提供社会福利等。
这些措施旨在缓解经济危机对社会的冲击,保障劳动者的基本权益。
此外,马克思主义还强调无产阶级的觉醒和斗争是解决经济危机的根本途径。
无产阶级作为被剥削阶级,应当通过组织、斗争,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建立共产主义社会。
在回顾马克思主义对经济危机的分析与解决方法时,我们必须意识到,尽管马克思主义提供了深刻的洞察力和理论分析,但其实践中的应用形式可能因时代背景和具体国情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总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了马克思主义对经济危机的分析与解决方法。
它从根本上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内在原因,并提出了过度到共产主义社会以解决这一问题的理论。
此外,马克思主义还强调了国家干预经济和无产阶级的觉醒与斗争在解决经济危机中的重要性。
马克思主义与经济危机
马克思主义与经济危机马克思主义是一种重要的社会经济理论,其理论框架包含了对经济危机的深刻理解和分析。
本文将从马克思主义的角度出发,探讨马克思主义与经济危机的关系,并分析其对当代经济危机的启示和应对方向。
一、马克思主义视角下的经济危机分析经济危机是经济运行中的一种失衡状态,表现为产能过剩、需求不足、资源浪费等问题。
马克思主义从剩余价值和资本主义矛盾的角度解析了经济危机的本质。
首先,马克思主义认为,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必然发生的结果。
资本主义经济的基本矛盾在于生产资料私有制和社会化生产之间的矛盾。
马克思主义强调,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是追求剩余价值,但无限追求剩余价值会导致过度生产和市场需求不足,从而引发经济危机。
其次,马克思主义认为,经济危机是资本积累的内在矛盾的发展必然导致的结果。
资本主义经济追求无限增长,不断进行资本积累,但在积累过程中,由于无限延伸的生产和资本的过度集中,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经济危机逐渐显现。
最后,马克思主义认为,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制度中不平等和剥削的必然结果。
资本主义经济中存在劳动力的剥削和贫富差距的不断扩大,这使得消费需求遭受压抑,进而引发经济危机。
二、马克思主义对经济危机的启示在当代经济危机面前,马克思主义对我们提供了诸多启示。
首先,马克思主义强调了对剩余价值和过度积累的警示。
在追求经济增长的同时,我们应当注意避免无限追求剩余价值和过度生产的问题,合理调节生产能力和市场需求,防止经济危机的发生。
其次,马克思主义提出了要重视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平衡。
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我们应当重视改善生产关系,推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适应,避免资本过度集中导致的经济危机。
最后,马克思主义提出要解决不平等和剥削问题。
在经济发展中,我们应当关注贫富差距的逐渐扩大和劳动力的剥削问题,通过公平正义的制度改革,推动社会全面发展,防止社会不稳定因素加剧经济危机。
三、马克思主义对经济危机的应对方向基于马克思主义的分析和启示,我们可以提出几点应对经济危机的方向。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与危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与危机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中,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与危机是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
本文将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出发,论述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与危机,并分析其根源和影响。
一、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可以归纳为两个方面: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以及阶级之间的矛盾。
首先,作为生产资料的生产力发展的速度与资本主义私有制限制的生产关系之间存在矛盾。
资本主义通过激励私人资本家追求利润最大化来推动经济发展,但这种追求利润的动力往往导致了资本集中化和无限制的扩张,进而造成过剩生产和市场需求不足的问题。
其次,资本主义社会阶级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社会的一大特征。
资本家与无产阶级之间的利益冲突是持续存在的,资本家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同时,剥削无产阶级劳动力,导致无产阶级生活条件恶化,阶级矛盾日益尖锐。
这种阶级矛盾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表现为贫富分化、阶级斗争和社会不平等的现象。
二、资本主义社会的危机资本主义社会的内在矛盾导致了经济危机的不断爆发。
具体表现为周期性的经济波动和系统性的危机。
冲生产国际化,市场的不稳定性显现。
通过分析历史上的经济危机,如1929年的“大萧条”,可以发现经济危机常常与资本主义经济体制的固有矛盾密切相关。
经济危机的主要原因是市场需求不足和生产过剩。
生产过剩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核心问题之一。
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发展使得工业产品日益丰富,但由于无产阶级的收入无法跟上生产力的增长,市场需求出现不足。
这导致了商品过剩和无法顺利实现价值的困境,最终引发了经济危机。
此外,金融危机也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重要组成部分。
金融机构的不稳定性、资本市场的投机泡沫以及金融业务的风险传导等因素,容易导致金融危机的爆发。
金融危机会进一步加剧经济危机,给整个社会经济体系带来更加严重的冲击。
三、资本主义社会矛盾与危机的根源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与危机根源于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和所有制关系。
论文马克思的经济危机理论
论文马克思的经济危机理论第一篇:论文马克思的经济危机理论论文马克思的经济危机理论马克思和恩格斯早在《共产党宣言》中就明确指出,由于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社会生产力将会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但他们也更深刻地指出,资本主义的经济增长也不是没有曲折,不会永远持续增长,因为它会受到经济危机的周期性爆发的牵制。
马克思和恩格斯不仅从资本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本质层面揭示了危机周期性爆发的深刻原因,而且重视研究现代市场经济机器大工业下诸如固定资本更新等体制、技术层面的一般原因。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原因是生产过剩,这种生产过剩不是绝对的生产过剩,而是相对的生产过剩。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仍是资本主义自身无法克服的痼疾,因此,经济危机爆发的各种条件依然没有改变,经济危机产生的土壤也不可能根除。
马克思的经济危机理论为全面解读当前的金融、经济危机提供了最有说服力的理论依据。
加拿大多伦多约克大学政治学教授里欧•帕里奇的文章说,马克思甚至还为经济危机的爆发开出了解救“药方”。
马克思开出的第一个“药方”: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无可避免会导致社会的疏离,让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只剩下赤裸裸的个人利益和金钱交易,两极分化令社会涌现大批无家可归的贫困者。
这种赤裸裸的疏离和剥夺也会使社会中各成员起来进行斗争,去建立取代资本主义的另一种制度,这也是马克思开出的最为激烈和彻底的一个“药方”。
马克思开出的第二个“药方”是号召金融市场的公有化,“通过拥有国家资本和独享垄断权的国家银行,把信贷集中在国家手里”(《共产党宣言》)。
这次金融危机所暴露的有关资本主义的荒谬性,甚至已超越了金融领域。
马克思的第三个“药方”是提倡打破“以资本主义市场手段解决一切问题”的逻辑,转而利用国家集权的机构解决诸如气候变化等问题。
最后,在第四个“药方”中,马克思呼吁世界各经济体,为了应付目前的金融危机,应以团结一致的行动取代钩心斗角。
但与此同时,新的变革却必须从各国内部做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U fucking assholes!!
其所以说这次危机是好事,就是因为它揭穿了一些人 宣扬的“人民资本主义”、“福利资本主义”的鬼话。 资本主义的目的只是追求利润的最大化,从来没有把 人民的福利作为目的来追求。其实,在资本主义社会 中也有一些经济学家和有识之士,如凯恩斯等早就承 认资本主义本身靠“市场”这个“看不见的手”并不 能够解决充分就业和财富及收入的公平分配问题。因 此,凯恩斯要采取一些办法来补救,当然他是在资本 主义允许的范围之内采取一些措施。企图靠“看不见 的手”创造人民的福利,达到共同富裕,完全是幻想, 是不可能的。应该说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对刺激经济、 提高生产力、配置资源方面起了很大的作用,有些东 西值得我们借鉴、学习和利用。但是,对市场这只 “看不见的手”,我们应该利用它为社会主义服务, 而决不可盲目崇拜
历史上的经济危机之美国
美国拥有10亿美元以上资本的大工业公司,由1955年的22家 发展到1992年的316家;拥有100亿美元以上资本的特大公司, 由1970年的2家发展到1992年的49家,分别增长了13.4倍和 23.5倍。10亿美元以上的大公司拥有的资本在整个工业资产 中所占比例,从1960年的23%增加到1990年的71.2%。30 %的公司占据了制造业全部增加值的80%。由于资产增加,利 润大幅度增长。美国拥有10亿美元以上资本的大公司所获净利 润在所有公司利润中所占比例,从1960年的38%上升到1990 年的73.2%。100家公司的利润,超过了37万家公司净利润 的总和。英国、德国和日本拥有10亿美元以上的大工业公司, 由1965年的1家,发展为1991年的191家;拥有100亿美元的 特大工业公司,由1970年的1家发展为1991年的56家,分别增 长了190倍和55倍。日本占0.9%的公司控制了86%的资本, 德国109家大公司控制了64.7%的资本,英国42家公司中的3 家最大公司控制了42.2%的资本。
雪穹
之前被称为“迪拜 阳光山穹顶滑雪场”, 是一座庞大的室内滑雪 场。“雪穹”是超级旅 游项目迪拜主题公园 “诱惑和体验世界”的 一部分。迪拜主题公园 项目总投资达37亿迪拉 姆(约合10亿美元),占 地面积140万平方英尺 (约合13万平方米),包 括众多专为儿童和成年 人活动准备的冰雪设施。
猎鹰奇迹城 猎鹰奇迹城占地100 英亩(40.5万平方米),建在 “迪拜乐园”里面。这个 耗资55亿迪拉姆(15亿美元) 的工程集居住、旅游和娱 乐休闲于一身,不仅有住 宅区、别墅、购物商场、 酒店、餐馆、健康俱乐部 和健康中心,还有学校和 公园等。
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是生产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制之间 的矛盾.
其具体表现是:
1.表现在消费上是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人民购买力相对 缩小的矛盾; 2.表现在生产上是个别企业中生产的有组织性与整个社会生产 的无政府状态的矛盾; 3.表现在阶级关系上是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矛盾.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1)经济危机通常指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周期性爆发的社会经济的大混乱。 (2)经济危机的表现是:大量商品卖不出去,大量生产资料被闲置,大批生产企业、商店、 银行破产,大批工人失业,生产迅速下降,信用关系破坏,整个社会生活陷入混乱。 (3)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是生产相对过剩。 (4)在资本主义以前的简单商品经济时期就已经存在经济危机的可能,但这仅仅一种可能, 经济危机并没有变为现实。只有在资本主义条件下,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即社会化生产与资本 主义私有制之间的矛盾才使这种可能变为现实。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直接表现为个别企业生产 的有组织性、有计划性和整个社会生产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表现为资本主义生产有无限 扩大的趋势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即生产和消费之间的矛盾。 这两个矛盾激化,必然引起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 (5)资本主义再生产的周期性。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周期性地发生,使资本主义再生产具有周 期性。典型的资本主义再生产周期,包括危机、萧条、复苏、高涨四个阶段。危机是上一个 周期的终点,又是下一个周期的起点。在萧条阶段,生产处于停滞状态,同时为复苏阶段做 准备。在复苏阶段,生产和消费的矛盾进一步缓和,社会生产逐渐恢复,并进一步发展,使 经济出现繁荣景象,形成高涨。高涨又使资本主义经济各种矛盾加以积累,达到一定程度, 又爆发新一轮经济危机。资本主义再生产周期性的物质基础,是固定资本更新。大规模的固 定资本更新,会扩张生产能力,引起生产高涨,为下一次生产过剩危机奠定物质基础。
历史上的经济危机案例
1.迪拜Βιβλιοθήκη 2.美国世界第一高度迪拜塔 迪拜塔又称迪拜大厦或 比斯迪拜塔,有162个 楼层,总高度828米, 比台北101足足高出310 米。迪拜塔由韩国三星 公司负责营造,在2004 年9月21日开始动工, 于2010年1月4号完工启 用,总耗资约15亿美元。 2007年初开始已有玻璃 帷幕安装,而金属外墙 也于2007年6月开始施 工安装。
迪拜政府于2009年11月撇清对迪拜世界债务的责任, 令迪拜世界债权人对政府会担保有关债务的最后一丝 希望也粉碎了。这意味迪拜世界势将有违约事件发生, 而迪拜政府对事件会采取什么行动继续含糊其辞,迪 拜问题持续令全球市场蒙上阴影。 迪拜世界宣布可能延迟偿还债务后首个交易日, 股市暴跌百分之七点三,阿布扎比股市更急挫百分之 八点三,跌幅是八年之冠。 阿联酋股市在30日开市后大幅下跌,迪拜金融市 场指数下挫7.3%,阿布扎比金融市场指数则跌8.3%。 但是,外围市场由于对迪拜危机的恐慌情绪迅速消散, 亚洲股市大幅反弹,现在金融市场关注的,是迪拜危 机是否会扩散到其他领域或拖垮西方国家的大银行。 如果一切平安无事,迪拜风波的冲击也就到此而已。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表现为 第一:表现为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的矛盾。 第二:表现为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 马克思说过:
一切现实的危机的最后原因,总是群众的贫穷和他们的消费受限制,而与此相对比的是, 资本主义生产竭力发展生产力,好像只有社会的绝对的消费能力才是生产力发展的界限
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与经济危机
生活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和生产社会化之间的矛 盾,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在资本主义条件下,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资本主义生产不 断社会化。 但是,在资本家私人占有生产资料和剥削雇佣劳动的生产关系中,社会化的生产力却 变成资本的生产力,变成资本高效能地榨取剩余劳动、生产剩余价值、实现价值增值 的能力。这样,已近社会化的、由劳动者共同使用的生产资料,本应该由劳动者共同 所有,却被少数资本家私人占有。 总的来说 资本主义越发展,科学技术以至社会生产力越发展,生产社会化的程度越高,不断发 展的社会生产力就越是成为资本的生产力,资本,生产资料,劳动产品就越来越集中 在少数资本家的手里,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尖锐化就越是不可避免
写在后面的话
马克思主义作为一门科学,是建立在对资本的 本质作科学分析基础上的。如果说早期的资本 主义是用比较拙劣、粗暴、野蛮的手段来获得 最大的利润,那么,现在用的手段则很隐蔽。 从表面上看比较文明,如金融衍生品这种令广 大群众感到莫测高深的东西,就是高科技的产 物,实际上它们的本质是一样的,不过是一种 手段的翻新。美国总统奥巴马用“傲慢”和 “贪婪”来形容华尔街,不自觉地点中了资本 的要害。
从华尔街金融危机看资本主义的弊病
一、这次金融危机既是一件坏事,又是一件好事 说这次西方金融危机是坏事的理由很明显,危 机使整个世界经济受到极大影响,我国的经济发展 也受到冲击,造成许多没有预见到的困难,需要积 极地采取措施来应对。但从另一面看,它又是一件 好事。因为危机使人们头脑清醒了,进一步认清当 代资本主义的本质,更坚定了我们走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道路的信心,并相应地调整前进的步伐。
迪拜当年平地起雷声,靠的是金融业和房地产业。而现在其盛极而衰,同样是 由于这两大产业过度发展。对“世界之最”的疯狂追逐,致使迪拜政府债台高 筑,大量发展资金来自全球债市。 世界金融危机本来可以给迪拜挤出泡沫的机会,但是由于石油家底雄厚以 及世界油价的企稳回升,使迪拜得以继续大兴土木,维持经济繁荣的假象。结 果,迪拜旧的泡沫未能挤出,反而生出新的泡沫。迪拜政府的债务包袱也越背 越重,最后终于崩溃。 迪拜模式的失败充分暴露出风靡一时金融资本主义的弊端。这种金融资本 主义的模式主要是由英国和美国在二战后打造的经济模式,也就是盎格鲁一撒 克逊式资本主义:主张实行完全的自由市场经济,强调市场竞争,不主张国家 过多干预企业和个人的经济活动。这种金融模式脱离了生产、消费等实体经济, 而成为一种依靠金融产品创新的“赌场资本主义”。金融衍生品越来越多,导 致金融泡沫越来越大,直至最终破裂。 迪拜恰恰是这种模式的忠实执行者。它将金融业作为主导产业,实质就是 要玩“钱生钱”的赌博游戏。它虽然在短期内为其聚集起大量资金,并制造出 极度繁荣假象,但一旦国际金融市场出现风吹草动,就会出现资本外逃,经济 萧条的景象,只把烂摊子留给当地政府
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基本 矛盾。正是由于这一基本矛盾的运动,人类社会从低级形态发 展到高级形态。资本主义生产是以雇佣劳动为基础的社会化生 产。在资本主义社会,这个基本矛盾表现为生产社会化与资本 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冲突。一方面,个人的生产资料变成了由 许多人共同使用的社会化的生产资料;另一方面,生产资料和 产品却由资本家私人占有。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不断扩大生产 资料和产品的社会化程度;而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之资本属性 的必然性,却像幽灵一样横在这些资料和工人之间,阻碍着生 产的物的杠杆和人的杠杆的结合,不允许生产资料正常地发挥 作用,不允许工人合乎人性地劳动和生活。大河奔流、坝垒横 截,不是大河被阻就是坝垒崩塌,这就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 固有矛盾,就是资本主义一切矛盾的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