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及反思

合集下载

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精选10篇)

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精选10篇)

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精选10篇)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学会12个生字,认识6个生字;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3、理解课文所说明的道理,学会发现别人的长处,要正视自己的短处。

教学重点、难点:抓住课文主要内容,了解寓言蕴含的道理。

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新课。

1、师:同学们喜欢童话故事吗?说一说你知道哪些童话故事?你最喜欢的是哪一个?为什么?(出示陶罐图片)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板书陶罐。

(出示铁罐)这又是什么呢?板书铁罐。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童话故事。

(板书课题)2、生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富有情趣的导语,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看课题质疑师:看到课文的题目你想到了什么?陶罐,美观漂亮,不生锈,保存时间长,但不结实,易碎;铁罐结实而有用,但易生锈毁坏。

让我们一起走进古代国王御厨里,看看它们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设计意图:看课题质疑,引起学生的阅读期待。

】2、同学们打开书第5页,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要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并在好词好句的下面划横线,同时思考: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3、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4、检查字词。

谁来读一读你在书中画出的词语?看老师这里也有一些词语(出示词语卡片)谁愿意读一读呢?指名读词语,其余学生跟读。

师:同学都用心去读课文,你们读出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了吗?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吧。

【设计意图: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使学生敞开心扉,与文本对话。

】三、精读课文,感悟道理。

1、师:同学们初步了解了课文,下面我们用开火车的方式读课文,看看陶罐和铁罐进行了几次对话,铁罐是怎样奚落陶罐的,陶罐是什么态度。

陶罐和铁罐进行了几次对话?(3次。

)铁罐是什么态度?(板书:傲慢轻蔑恼怒愤怒)陶罐是什么态度?(板书:谦虚友善宽容大度)通过对话把陶罐和铁罐的个性鲜明的显露出来。

找出铁罐奚落陶罐的句子读一读,读陶罐的话时用什么样的语气?(生:用温和的语气。

《陶罐和铁罐》教学反思

《陶罐和铁罐》教学反思

《陶罐和铁罐》教学反思《陶罐和铁罐》教学反思篇1《陶罐和铁罐》是一则很有启发性的寓言,通过体会陶罐和铁罐两个性格迥异的人物的语言、动作和神态的描写,让学生理解正确地看待人和事物的方法。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通过陶罐和铁罐对话、神态的描写,了解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而不软弱;理解课文讲的道理是教学的难点。

教学中,我抓住了以下三点进行教学。

在教学中,强化学生的感受,淡化纯粹的分析,对语文的课堂教学来说,是很有必要的,只有这样,才会增强课堂教学的效果。

《陶罐和铁罐》这篇课文主要讲了陶罐和铁罐两个事物在很成一段时之间,二者之间发生的故事,很有趣,也揭示了深刻的道理,在教学中如果单纯地采用分析讲解的方法,学生学起来定会觉得索然无味,也使有趣的故事不可以成为一个整体。

因此,我在教学时,注意了学生的感受。

让学生画一画,抓住“人物”的特点。

阅读课文时,让学生自由读课文,找出铁罐奚落陶罐的话和陶罐说的话。

为了指导学生读好铁罐的这些话,我同时让学生画出描述铁罐说话时神态的词语。

学生很快抓住了“傲慢”、“轻蔑”的神气、“恼怒”这些词语;在理解这些词语之后,学生再读句子,将铁罐的骄傲表现得淋漓尽致。

让学生演一演,加深对“人物”的理解。

在学生把握“人物”的特点、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后,我让学生分角色读、表演读。

学生先选定自己乐于表演的角色,按课文中所描述的“人物”的.语言、表情进行表演。

教师还鼓励他们加上自己设计的动作。

学生学得轻松愉快,同时无论是表演者还是观看者也都加深了对“人物”的理解。

这样一来,课堂再不是我的独角色,成了他们的舞台。

在上述画、说、演的基础上,我抓住时机出示“思考练习”的问题:从陶罐和铁罐不同的结局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我先引导学生对比陶罐和铁罐最终的结局,学生能很快找出,铁罐已完全氧化,消逝得无影无踪了,而陶罐却依旧“光洁、朴素、美观”。

并说一说是不是喜欢陶罐,为什么喜欢或不喜欢。

学生有的说喜欢陶罐,因为它外表光洁、朴素、美观;有的说喜欢陶罐,因为它已是很有价值的古董;有的说喜欢陶罐,因为它谦虚,对人友好、善良。

《陶罐和铁罐》教学反思9篇

《陶罐和铁罐》教学反思9篇

《陶罐和铁罐》教学反思9篇《陶罐和铁罐》是一篇童话故事,课文生动搞笑,情节富有变化,它讲述了国王御厨里铁罐自恃坚硬,瞧不起陶罐。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下面是美丽的编辑帮大家收集整理的《陶罐和铁罐》教学反思较新9篇,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陶罐和铁罐教学反思篇一在上课前,我在班里问了一下孩子们,你们觉得哪篇课文较搞笑,孩子们都觉得《陶罐和铁罐》较搞笑。

所以我选取了这篇课文。

《陶罐和铁罐》是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的课文,主要透过对话展开情节,推动故事的发展,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友善,都在人物的对话中充分展现。

因此,对话的朗读指导是本课教学设计的重要资料。

那么,以什么作为指导对话朗读的突破口呢我在课前反复研读课文,找到了奚落这个关键性的词语:陶罐和铁罐所有的对话,不就是怎样奚落和怎样对待奚落吗于是,整节课以初步掌握主要资料,理解奚落的意思开始后,就用铁罐是用哪些尖刻的话讽刺陶罐的这个问题直奔主题,导入新课。

接下来,让孩子们透过读课文,把铁罐奚落陶罐的话勾画下来,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进一步体会奚落的含义。

对话的朗读指导,怎样才能做到求真,求实,求趣呢这篇课文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具体,生动的神态,动作描述,使铁罐,陶罐的形象更加鲜明突出。

学会抓住铁罐,陶罐的神态读出他们的傲慢和谦虚。

用填空的形式来读出陶罐和铁罐的表情,较后分主角朗读课文。

也是孩子们对课文理解的升华。

课文的10-17自然段,资料简单易懂,所以我请孩子们先自读课文,再把自己读懂的资料说一说,了解两个罐子各自不同的结局。

其余的不再做更多的讲解。

之后,用读完这个故事,你想到了什么这个问题回归整体,引发学生在充分理解课文资料的'基础上谈见解,说感想,理解课文讲的道理,学习全面地看问题,懂得要多发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

整个教学过程,孩子们学习情绪很激昂,很踊跃。

但我觉得从我自身的素养来看,还有很多不足之处。

如:我的评价语不够简洁到位,不会随机应变地处理课堂上的意外。

《陶罐和铁罐》(人教版三年级教学设计(精选10篇)

《陶罐和铁罐》(人教版三年级教学设计(精选10篇)

《陶罐和铁罐》(人教版三年级教学设计(精选10篇)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篇一教材分析:这篇课文是一则寓言故事,讲的是发生在国王御厨里,一个陶罐和一个铁罐的故事。

骄傲的铁罐仗着自己的坚硬瞧不起易碎的陶罐,常常奚落陶罐,面对铁罐的傲慢无礼,陶罐表现出了谦虚,克制和友善的态度。

随着时间的推移,两个罐子的命运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陶罐出土成为文物,铁罐却消失得无影无踪。

本文将陶罐和铁罐人格化,通过人格化的语言,告诉人们,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通过陶罐和铁罐对话、神态的描写,了解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而不软弱;理解课文讲的道理是教学的难点。

对于本文的教学,我将采取以下学习策略,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的问题。

策略一:引导学生通过大胆质疑,然后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解决问题。

教学中尽可能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活学生的思维。

策略二:充分利用课文中的插图,抓住重点词句,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地体会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不软弱。

策略三:根据课文内容,采用多种方法指导朗读,理解这则寓言故事的深刻道理。

策略四: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从这则寓言故事中悟出了什么道理。

教学目标:1、通过铁罐与陶罐的对话,体会理解“奚落、轻蔑、恼怒”等词语。

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掌握抓住人物的神态、语言体会人物特点的方法。

4、理解陶罐的谦虚宽容和铁罐的傲慢无礼以及懂得课文所蕴含的道理。

教学重点:通过学习陶罐和铁罐对话、神态的描写,了解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而不软弱。

教学难点:通过学习让学生学会正确全面地看待事物,懂得“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的做人道理。

教学准备:教师在教学本课前,准备课文中的挂图以及陶罐、铁罐的头饰,幻灯片等。

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形象揭题,导入课题。

1、出示挂图,师:同学们,国王的御厨里有两个罐子。

小学语文《陶罐和铁罐》教案

小学语文《陶罐和铁罐》教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陶罐和铁罐的特点及其象征意义。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陶罐和铁罐的优缺点。

(2)学会通过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表达自己的观点。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学会正确看待自己的优点和不足。

(2)培养学生学会尊重他人,善于发现他人的优点。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分析陶罐和铁罐的优缺点,体会文章所传达的道理。

2. 教学难点:(1)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2)培养学生学会尊重他人,善于发现他人的优点。

三、教学准备:1. 课文朗读录音。

2. 生字词卡片。

3. PPT课件。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播放课文朗读录音,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2)引导学生跟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

2. 学习生字词:(1)出示生字词卡片,让学生认读。

(2)组内交流,巩固生字词。

3. 分析陶罐和铁罐的特点:(1)让学生用课文中的语句描述陶罐和铁罐的特点。

(2)引导学生通过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表达自己对陶罐和铁罐的看法。

4. 讨论陶罐和铁罐的优缺点:(1)分组讨论,每组选一个代表发言。

(2)总结陶罐和铁罐的优缺点。

5. 体会文章所传达的道理:(1)引导学生从陶罐和铁罐的故事中,领悟到正确看待自己和他人的重要性。

(2)讨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这一道理。

五、课后作业:1. 家庭作业:(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根据课文内容,写一篇小练笔,题目为:“我想对陶罐和铁罐说……”2. 拓展作业:(1)搜集有关陶罐和铁罐的资料,了解其历史背景。

(2)观察身边的人,发现他们的优点,并学会尊重他人。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互动情况,评估他们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陶罐和铁罐》教学反思(10篇)

《陶罐和铁罐》教学反思(10篇)

《陶罐和铁罐》教学反思(10篇)陶罐和铁罐教学反思篇一《陶罐和铁罐》一课是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七单元的一篇寓言,该课讲述的是国王御厨里的铁罐自持坚硬,瞧不起陶罐,埋在土里许多年以后,陶罐出土成为了文物,铁罐却化为泥土,不复存在。

故事告诉人们: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

文章语言生动,内容浅显易懂,适合学生自主阅读,能让学生理解课文说明的道理,学会全面地看问题,在阅读中继续练习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

因此,应放手让学生自读,在学生自读、感悟的基础上做适当的指导,引导学生明白寓言中蕴涵的道理并受到教育。

指导学生读准生字的音,“耻、逝”是翘舌音,“荒”是后鼻音。

指导学生书写生字时,有些字可以通过和学过的形近字比较加以区别和识记。

让学生把课文中的生字按结构来分一分,学生观察:“陶、谦、嘴、恼、吵”都是左右结构、左窄右宽的字。

“怒、感”都是上下结构、上长下短的字。

“虚”是半包围结构的字。

这样的安排不但让学生熟记生字的字形,而且也为学生的端正书写作了铺垫。

在教学中我让学生通过充分的、不同形式的朗读,来体会人物说话的语气和当时的心情,学生理解得比较到位,兴趣很浓。

如在让学生理解陶罐和铁罐的第一次对话时,我问学生陶罐一开口就是“你敢碰我吗?”它的意思就是陶罐敢不敢碰它,(不敢)。

它根本就没有把陶罐放在眼里,它称呼陶罐“陶罐子”直呼其名,说明它有没有礼貌?(没有)。

请同学们在课文中找出一个能够体现铁罐态度的词来。

(傲慢)。

面对铁罐的傲慢无理,陶罐又是怎样回答的呢?“不敢,铁罐兄弟”。

陶罐有没有生气?(没有)。

它不但没有生气,还很礼貌地称呼它为兄弟,并承认自己不敢碰它,说明陶罐怎么样?(很谦虚)。

这样简简单单的小问题,让学生既体会了陶罐和铁罐不同的内心活动,又理解了“傲慢”与“谦虚”的意思。

通过小组分角色读,男女生分角色读,同桌分角色读,等等形式,学生读得充分,对于人物说话的语气、神态和动作的理解也都比较清楚。

《陶罐和铁罐》课文教学反思

《陶罐和铁罐》课文教学反思

《陶罐和铁罐》课文教学反思教学反思:《陶罐和铁罐》课文教学一、教学目标分析:《陶罐和铁罐》是小学阶段的一篇古代寓言故事,通过描述两个不同材质的罐子,生动地展示了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和相互依存的关系。

通过教学这篇课文,我们的教学目标主要有:1. 让学生了解寓言故事的特点和寓意;2.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通过分析故事情节,领悟故事的寓意和主题;3. 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通过讨论和个人思考,表达自己对故事的理解和感悟;4. 培养学生的价值观,通过故事中的冲突和解决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友情、互相帮助的重要性。

二、教学步骤分析:1. 创设情境,导入故事。

(5分钟)在课前,可以给学生一些提示,如“你们有没有遇到过与你们性格不同的人?请你们举例说一说。

”通过展示相互依存和互补的关系,引导学生对故事的主题有所预期。

2. 阅读理解,分析故事情节。

(10分钟)教师首先引导学生快速浏览全文,大致了解故事内容。

然后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阅读并回答。

① 陶罐和铁罐分别有什么特点?② 陶罐和铁罐之间的矛盾是怎么产生的?③ 矛盾的解决方式是什么?④ 故事最后给我们传递了什么寓意?通过问题引导,帮助学生理解故事情节和其中的寓意。

3. 小组讨论,思考问题。

(15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以下问题,并择一人代表向全班汇报。

① 为什么说陶罐和铁罐互相依存?② 你们认为班级或者团体中的成员之间也存在类似的情况吗?③ 有没有办法解决班级或团队中的不和谐现象?4. 讨论分享,展示思考。

(10分钟)邀请不同小组代表分享他们的讨论结果,并对不同观点进行讨论和互动。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解决班级或团队中的问题。

5. 情感体验,引导表达。

(10分钟)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寓言故事中的情感,并发表自己的看法。

① 你们认为陶罐和铁罐的故事给你们带来了什么启发?② 如果你们遇到了与自己性格不同的人,你会如何处理?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并引导他们互相欣赏和尊重不同的意见。

《陶罐和铁罐》教学反思15篇

《陶罐和铁罐》教学反思15篇

《陶罐和铁罐》教学反思《陶罐和铁罐》教学反思15篇《陶罐和铁罐》教学反思1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从朗读中体会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而不软弱。

3、理解人各有长处和短处,不要将自己的长处与别人的短处做比较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通过陶罐与铁罐的对话、神态描写,了解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而不软弱。

理解人各有长处与短处,不要用自己的长处去比别人的短处。

教学过程:一、导入激趣1、上节课,我们大家一起认识了两个新朋友,他们是——生齐:陶罐和铁罐2、你喜欢陶罐还是铁罐,为什么?指名说(因为陶罐谦虚,而铁罐很傲慢。

)二、体会铁罐的傲慢和陶罐的谦虚而不软弱。

你从那一句话里看出铁罐很傲慢?去文中找找出示句子:骄傲的铁罐看不起陶罐,常常奚落它。

A、指名读:从这句话中你知道了什么?B、理解“奚落”:找近义词。

体会铁罐的傲慢1、铁罐是怎样奚落陶罐的?课文有非常形象的描写。

请大家找一找铁罐的话,读一读。

2、生自渎后交流:① “你敢碰我吗?陶罐子!”铁罐傲慢地说。

A、你从哪个词看出铁罐在奚落陶罐?(傲慢)B、怎样读才能读出傲慢的语气呢?谁来读读说说?师评:你说的真有道理,这样读的确可以读出那种傲慢的语气。

C、其实一个句子有很多读法,请你再仔细读读,看看有没有别的读法呢?师生讨论各种不同的读法。

D、师:大家真会读书,能用那么多不同的方法读这句话。

同桌互读。

②“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东西!”铁罐说,带着更加轻蔑的神气。

A、这里有个词我不懂了,什么叫做轻蔑?B、轻蔑是怎样的神态?表演。

C、多人试读。

③ “住嘴!”铁罐恼怒了, “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论!你等着吧,要不了几天,你就会破成碎片,我却永远在这里,什么也不怕。

”A、从哪几个词看出铁罐在奚落陶罐?B、理解“恼怒”“相提并论”。

C、谁能用朗读来表现铁罐的心情?D、小组读。

④“和你在一起,我感到羞耻,你算什么东西!”铁罐说, “走着瞧吧,总有一天,我要把你碰成碎片。

《陶罐和铁罐》教学反思优秀5篇

《陶罐和铁罐》教学反思优秀5篇

《陶罐和铁罐》教学反思优秀5篇《陶罐和铁罐》教学反思篇一我在教学过程中以小组为单位,分角色表演,展开合作,通过分角色表演相互启发、评价、激励,弥补了自己的不足,发展了学生的特长,使学生树立了自信心。

在合作学习时,我注意了指导和参与。

合作学习以学生为主体,首先应让学生明确学习的目的和要求。

然后由学生自主选择合作学习方式。

同时,我也参与到学生的'合作之中,及时发现问题,引导交流,促进合作的实效性。

最后提出这样的问题:“那么你们喜欢陶罐还是铁罐?”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却意义深重,既启发了学生有价值的思维,又体现了语文教学的人文性,通过讨论,珍视了学生的独特感受、理解、体验。

在情感上引起学生的共鸣。

陶罐和铁罐教学反思篇二这篇课文浅显、易懂、有趣,贴近儿童生活。

我反思本次的教学活动,自己是成功与失败同在,收获与困惑并存。

一、抓住文章的重点实现长文短教为了提高课堂效率,我从整体上把这篇文章分成了两个部分,也就是“御厨里的争论”和“许多年后陶罐和铁罐不同的命运”两大块。

前一个部分我以“骄傲的铁罐看不起陶罐,常常奚落它”为线索,通过教师的指导,读出两只罐子不同的性格特点,使情感的变化渐渐明晰,这一部分是我教学的重点。

第二部分的教学,我对文章进行了一些取舍,以两个问题来引导阅读,通过默读、导读、细读让学生体会两只罐子命运的不同,从而进一步让学生悟出这则寓言所蕴涵的道理。

二、改进与收获在第一轮课堂观察后,我得到了全体中语组老师们的帮助,老师们提出了许多指导性的意见,比如:词语的教学不够落实,板书设计不够合理,情感线索不够明晰,语言纠正有所缺失等等,我自己也不断地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反思和消化,并在第二轮教学中进行了改进。

是老师们集体的智慧和肖老师、许老师、熊老师等教学专家们的指导让我在本次的案例研究中得到了成长与提高。

三、不足与困惑第二轮教学后,我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发现仍然有一些不足之处:比如对文中词语的理解方式应该更多样化一些;一些学生在读文时读错字,说明第一课时的学习中忽视了部分学生把书读正确的落实;教学中读的方式还可以更多样化一些,让全体学生都充分地参与到阅读中来。

《陶罐和铁罐》教学反思(通用3篇)

《陶罐和铁罐》教学反思(通用3篇)

《陶罐和铁罐》教学反思《陶罐和铁罐》教学反思(通用3篇)《陶罐和铁罐》教学反思1《陶罐和铁罐》这篇童话故事讲的是国王御厨里的铁罐自恃坚硬,瞧不起陶罐。

埋在土里许多年以后,陶罐出土成为文物,铁罐却化为泥土,不复存在。

故事告诉人们,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通过陶罐和铁罐对话、神态的描写,了解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而不软弱;理解课文讲的道理是教学的难点。

教学中,我抓住了以下两点进行教学。

一、抓对话、重朗读课文内容简单易懂,生动有趣,学生比较喜欢这一点文章。

教学时,放手让学生自读,在自读感悟的基础上,教师再作适当的指导。

课文的第一部分主要写铁罐是怎样奚落陶罐的。

引导学生抓住陶罐和铁罐的对话,以及表现陶罐和铁罐说话时的不同神态、语气,体会他们的不同内心活动。

比如:通过“你敢碰我吗?”“和你在一起,我感到羞耻,你算什么东西!”可以看出铁罐的自以为是,傲慢无理。

通过“不敢,铁罐兄弟。

”“何必这样说呢?我们还是和睦相处吧”可以看到陶罐的谦让宽容。

在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时,首先采取师生分角色朗读。

在指导朗读过程中,要求学生读出不同人物的感情:读铁罐的话,语气生硬些,给人以傲慢、蛮横之感;读陶罐的话,语调平缓些,语气温和些,给人以谦虚朴实之感。

再让学生演一演,加深对“人物”的理解。

再请两位学生按课文中所描述的“人物”的语言、表情进行表演。

我还鼓励他们加上自己设计的动作。

学生的表演可以说是绘声绘色,博得了同学们的掌声。

学生学得轻松愉快,也都加深了对“人物”的理解。

二、以对比、悟品格在品析人物对话时,采用对比的方法,让学生体会陶罐和铁罐不同品格。

教学第二部分许多年过去了,陶罐和铁罐发生了什么变化呢?在比较中让学生明白:在这里铁罐的可悲下场和陶罐不朽的价值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进一步让学生领悟:陶罐出土后,依然惦记着曾经对自己并不友好的铁罐,从中感受陶罐的善良。

《陶罐和铁罐》教案(通用13篇)

《陶罐和铁罐》教案(通用13篇)

《陶罐和铁罐》教案(通用13篇)《陶罐和铁罐》教案篇1教学目标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骄傲、傲慢、谦虚、神气、恼怒、相提并论、理会、荒凉、惊讶、光洁、朴素、价值、兴奋“等词语。

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内容,学习正确看待人和事物的方法。

4.抄写表现陶罐、铁罐神态和动作的词句,积累词语。

教学重点、难点1.通过陶罐和铁罐的对话、神态的描写,了解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而不软弱。

2.理解课文讲的道理。

教学准备课件;陶罐和铁罐的实物。

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骄傲、傲慢、谦虚、神气、恼怒、相提并论、理会、荒凉、惊讶、光洁、朴素、价值、兴奋“等词语。

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陶罐和铁罐的对话、神态的描写,了解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而不软弱。

教学流程一、形象揭题,了解特点。

1.出示陶罐和铁罐的实物,让学生看一看,还可以摸一摸。

2.学生说说陶罐的质地、特点,进行简单比较。

3.板书课题,指名学生齐读,学习生字“陶”的音、形、义。

【实物导入激起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了解陶罐和铁罐的特点,为后面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初读课文,读准读通,了解课文大意。

1.课件出示学生自读要求:(1)圈一圈:圈出课文中的生字词语,多读几遍,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画一画:用“_____”和“~~~~~”分别标记出陶罐和铁罐说的话,同桌可以分角色读一读。

(3)想一想:把生字词语放到有关的句子中读一读,想一想它的意思。

(4)通过读课文,你知道了什么,比比谁知道的多。

2.学生按上述要求自读课文。

读后交流对上述问题的看法。

3.激励学生积极读书,展示自己的朗读。

请2位同学分别读课文1---9自然段和10---17自然段。

其它同学做评委,听后评议。

4.教师相机小结。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学生按照课件提示的要求自学,可以围绕中心不偏离。

《陶罐和铁罐》教学反思

《陶罐和铁罐》教学反思

《陶罐和铁罐》教学反思
《陶罐和铁罐》是一部著名的寓言故事,故事中讲述了一个陶罐和一个铁罐之间的对话和比较。

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可以对比陶罐的优点和缺点与铁罐的优点和缺点,从而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

教学反思中,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讨论和引导学生思考:
1. 引导学生理解寓言故事的寓意。

在讲解故事的同时,我会提问学生在故事中有何深刻的寓意,并讨论为什么陶罐和铁罐有不同的特点以及各自的优势和劣势。

这样有助于学生理解并将故事中的经验和寓意与现实生活相联系。

2.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决策的能力。

通过对比陶罐和铁罐的特点,我会让学生思考在不同的情境下,选择不同的方式是否合适,并让学生给出自己的理由和论据。

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决策能力,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价值观。

在教学过程中,我会让学生思考并讨论诸如“勇敢与保守”、“自由与安全”等问题。

通过故事中陶罐和铁罐的对比,我会引导学生思考在面对困难和选择时,应该如何权衡自己的利益和安全,培养他们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4. 练习表达和沟通。

在教学过程中,我会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展示,让他们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理论,并学会倾听和接受他人的观点。

通过这样的练习,可以提高学生的表达和沟通能力,培养他们与他人合作和交流的能力。

总的来说,《陶罐和铁罐》是一部富有寓意的寓言故事,通过引导学生对于故事的理解和反思,可以帮助他们在现实生活中做出明智的选择,并培养其独立思考、价值观和沟通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及反思一、教材分析:本篇课文是一篇寓言故事,看似简单,却寓意深刻。

向我们讲述着深刻的道理。

本文运用大量的对话来向我们展示两只不同的罐子,让我们深深体会到陶罐的谦虚,铁罐的傲慢。

文章中的一些词语也说明了这一点。

如骄傲、看不起、傲慢、奚落、谦虚、轻蔑、争辩、愤怒等很多。

文章以两只罐子的对话为线索,故事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

文章的重点在于让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学会全面的看问题,要发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

这也是教学的难点。

二、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正确认读十一个生字,会写十二个生字。

2.朗读中体会铁罐的傲慢无理和陶罐的谦虚克制,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中的故事内容,了解语言蕴含的道理,思考陶罐和铁罐的最终结局。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1.进行自主识字,提高学生随文理解词意的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2.通过朗读课文,指导学生边读边想象,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3.自编、自导、自演《陶罐和铁罐》课本剧,用独特的语言及形体动作演绎这个故事。

4.将《陶罐和铁罐》这则寓言改写,逆向表达,使陶罐和铁罐品行互换,变成《铁罐与陶罐》,进一步掌握寓言特点,培养学生创造思维能力,把读与写紧密结合起来。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会全面地看问题,懂得不以己之长比他人之短,能正视自己的缺点,并且学着用发展变化的眼光正确地看待人和事物。

三、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师:大家看一看,老师手中拿的是什么?(学生可以用手敲一敲,听一听来判断是陶罐和铁罐。

)板书课题:24陶罐和铁罐2.师:它们都有什么作用呢?(生说能装东西。

)如果让你选择一种装东西,你会选择哪一种呢?为什么?生1:我会选择陶罐,因为铁罐容易生锈。

生2:我会选择铁罐,因为陶罐容易打碎。

生3:……[ 设计意图:利用实物,让学生亲自动手摸、敲,调动学生学习热情。

并巧妙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学生进行探究,直入中心,为学生体验情感奠定了基础。

]3.师:今天,陶罐和铁罐这两件物品非常高兴地来和我们大家做游戏,你们想不想和它们成为好朋友们呢?那就请你们先来认识百变的他们吧!(出示课件:认读词语,理解词意)学生在电脑前用鼠标操作点击各种陶罐和铁罐的图片,来认读词语,并查看词意资料,进行理解。

[ 设计意图:该环节以识字为明线和主线,以理解阅读为暗线和辅线,不仅起到活跃课堂气氛的作用,还力争使识字教学和阅读教学和谐统一。

]二、读中感知1.师:陶罐和铁罐结交你们这么多的好朋友,心里好开心哟!那你们想不想了解一下陶罐和铁罐之间发生的故事呢?那就请你们睁大眼睛看屏幕,竖起耳朵听我讲吧!教师一边出示课件,一边绘声绘色地朗读课文。

[ 设计意图:以课件强烈的画面和丰富的内容冲击学生的视觉和心灵,将过去拉到现在,缩短学生与文本的距离,使学生很快在情感上走近文本,激发他们学习的愿望。

]2.现在书就在你手边,想不想把课文再读一读?那就请大家读吧!可要注意读书方法哟!用课件出示读书方法:读吧!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读,想怎么读就怎么读:可以默读,可以放声读,也可以同桌一起分角色朗读,对你喜欢的语句还可以多读几次。

思吧!关于陶罐和铁罐,你喜欢谁呢?理由是什么?[ 设计意图:以“读”为本,让学生充分自主地、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读课文,在读中进行初步的感知,在思中进行内心的体味。

在学生读懂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小组合作探究,交流自己的学习体会。

]三、画、议、读、演中感悟,学中有乐1.师:同学们,你们读好了吗?思好了吗?那我就来采访采访你们。

教师像记者一样随机采访:你喜欢谁?(学生接受采访做答。

)师:那我们就小组合作一起来交流一下你们的思吧![ 设计意图:在学生读懂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小组合作探究,交流自己的学习体会。

]2.画一画师:先别忙着行动,看我这里带来了什么礼物。

[ 设计意图:教师微微地神秘一笑,故弄玄虚,提高学生的注意力,激发热情。

]师:我知道你们各个都是小画家,所以我这里准备了两张没有表情的脸,请你们在议的同时为他们画出表情,怎么样?(学生情绪高涨,分小组合作,纷纷画出陶罐和铁罐的表情,并进行小组讨论交流。

)[ 设计意图:画一画,抓住“人物”特点。

通过学生动手画表情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更能进行充分地理解感悟,既考查了他们的分析概括能力,又发展了创造力,还提高了绘画技能,可以说是一举多得。

例如:当学生要表现陶罐当时那种谦虚的表情,就要把眉、眼、嘴画地平一些、长一些才能反映陶罐的谦虚,体现它与人为善的处世态度……而铁罐说话时,特别生气,后来恼怒了,大发雷霆。

所以就把它画出眉毛竖起,两眼圆瞪瞪的样子。

……]3.议一议师:汇报交流会现在开始了。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

师随机问学生:你这是画得什么表情?为什么要这样画?同时指导学生抓住对话、抓住重点语句充分朗读,读出文中人物的语气,体会说话时的心理活动,感受人物的性格特点,边读边想像人物在对话过程中的语气、神态、心理、动作,感受铁罐的傲慢、陶罐的谦虚,加深对文章的体会、感悟。

[ 设计意图: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产生了极大的乐趣,在这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锻炼,又把握了“人物”的内心活动,为理解寓意奠定了基础。

特别是学生对画画表现的兴趣更浓,教师顺势利导,让学生展示。

这时对学生的提问(为什么这样画?)更具有深刻意义,教师抓住这一问题,让学生谈出各自的感受,挖掘了学生思维,拓展了学生想像。

引导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解读文本,感悟文本,再现文本。

]4.演一演引导学生根据教师自制道具和喜爱演的角色上台演一演“陶罐和铁罐”(教师点拨表演时的语气、语调、表情、神态、动作等方面对人物特征的展示。

)[ 设计意图:课文中的人物对话、动作、神态和情节都给我们提供了很大的创造空间。

自编、自导、自演课本剧,用独特的语言及形体动作演绎这个故事,为学生的创造开辟空间。

]5.玩一玩师:同学们表演得很棒,我想陶罐和铁罐一定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就让我们来做个游戏考考你吧!瞧这片草地上盛开着鲜花,每朵鲜花后面都有一个词语,请你摘下那朵鲜花,大声地朗读那个词语,之后再把它放到相应的陶罐和铁罐中![ 设计意图:在玩中不仅活跃课堂气氛,更重要地是考查了学生对课文语言吸收、内化、积累和运用,并为下一个环节作铺垫。

]四、模拟采访,领悟寓意师:请摘下鲜花的同学们留步,老师当记者采访你们:你知道你们的优点和缺点吗,今后打算怎样做?《陶罐和铁罐》这个故事给你怎样的启发?你想对陶罐、对铁罐、对自己或别人说点什么呢?(话音刚落,学生便迫不及待地表达自己的见解。

)[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说出自己心里想说的话,从课堂走向生活,由知识转为实践。

由哲理知识向生活实践延伸,在交流中引导学生懂得要做个谦虚、不骄傲、汲取别人长处的孩子。

]五、放飞想像,读写结合师:学完这则寓言故事,同学们都喜欢陶罐,因为陶罐的身上有许多优点;可是铁罐就没有优点吗?铁罐坚固不易破碎这一点不值得陶罐学习吗?陶罐就没有缺点吗?陶罐虽然光洁、朴素、美观,但它容易碎,不结实,这一点铁罐说的也是实情。

师:让我们大家放飞思路,大胆去想,共同来改写这则寓言,赞扬铁罐,批评陶罐,赋予他们相反的性格,题目改为《铁罐和陶罐》。

生:(边议边改,集体创作)大意如下。

陶罐很骄傲,看不起铁罐,常常奚落它。

“铁罐子,你敢和我比美吗?丑陋的东西,就知道你不敢”陶罐回答:“人们用我们盛东西,不是让我们比美……”一天,突然发生了大地震,陶罐摔得粉碎,而铁罐却安然无恙。

师:这样学习课文的语言就融入了你的语言仓库,就变成你能运用的活的语言了。

[ 设计意图:学习语言的目的在于应用语言。

激发想象、拓展延伸都是从课堂走向生活,由知识转为实践。

改编寓言――重构文本的设计,为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广阔的空间,从“解读文本”到“重构文本”再到“超越文本”,从而实现阅读创新。

]六、教师寄语师:人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看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

[ 设计意图:学完课文,出示与寓意相关的一些名言警句: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人誉我谦,又增一美;自夸自败,还增一毁。

让学生读读记记,一则积累语言,二则深化主题。

]板书设计:陶罐:谦虚朴素美观——易碎和铁罐:傲慢坚硬——无影无踪《陶罐和铁罐》教后反思在教学《陶罐和铁罐》一课时,我本着语文课程标准要求,紧扣教材特点展开教学,设计以促进学生的自能学习、自主发展为宗旨,打破了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作法,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通过“读、画、议、演、想、编”的教学流程,体现“以情励学,以趣激学,调动参与,启迪创造,注重内化,求精求活”的教学特色,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首先我以游戏化的课堂为学生营造出快乐的学习环境,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再以问题打开学生思维、唤起想象的钥匙,让学生自主的发现问题,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精神。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

”学生有所疑问才去会进一步思考,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创造。

例如,教师提出这样的问题:“文中的人物对话及生动的神态,动作的描写,给同学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特别是通过读、想、画、大家也一定有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吧!那么你们喜欢陶罐还是铁罐?”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却意义深重,既启发了学生有价值的思维,又体现了语文教学的人文性。

“三分文章七分读”,在这节课中,我设计了默读、对读、分角色读等多种朗读方式,把读的时间还给学生,使学生始终处于积极兴奋的读书状态。

在读书的过程中,在学生熟读课文、感知形象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深入思考、理解文章、悟出道理。

同时,把这一过程作为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让学生读后表达自己的认识、交流相互的感想,享受朗读的乐趣。

语文课往往是“学生动口不动手”,写作练习常常被放置课外。

这节课,在学生了解了课文内容,体会出了文章蕴藏的感情后,我采用了改编寓言――重构文本的设计,以课文内容为素材,把阅读教学和写作训练相结合,利用活跃的课堂氛围,点燃学生写作的灵感火花,把写的训练落实在课堂上,让学生当堂写,读写结合,学以致用,让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到充分地锻炼。

要想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教师要善于发现创新的苗头,点燃创新的火花,激发创新的潜能。

如在教学过程中,当我发现没有学生喜欢铁罐时,便紧紧抓住这个“生成点”,果断调整教学设计,提出:“陶罐就没有缺点吗?铁罐就没有优点吗?”的问题,促使学生辨析感悟。

话音未落,一名男生勇敢地站起来,郑重其事地说:“我就喜欢铁罐!”全班同学哄堂大笑,指指点点,他犹豫了,而我马上向他投去了赞赏的目光,伸出了大拇指说:“我支持你!”他自信地抬起了头,又郑重其事地解释自己喜欢铁罐的理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