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心血管内科医疗质量评价体系与考核标准(对)

合集下载

2.1心血管内科医疗质量评价体系与考核标准(对)

2.1心血管内科医疗质量评价体系与考核标准(对)

心血管内科医疗质量评价体系与考核标准评价指标评价要点评价方法分值评分一、科室管理(50分)501、严格执行医疗卫生管理法律、法规和规章。

1、无非卫生技术人员从事诊疗活动。

使用非卫生技术人员从事诊疗活动的,当月质控考评为零分。

一票否定或倒扣分(做到打√,做不到打×)2、所有在科室执业的医师、护士均已注册。

有一名执业的医师或护士未注册的,当月质控考评为零分。

3、执业医师、护士无超范围执业。

发现一起执业医师或护士超范围执业的,当月质控考评为零分。

4、无虚假、违法医疗广告。

发布虚假、违法医疗广告的,当月质控考评为零分。

5、卫技人员与床位比例符合医院规定的要求。

不符合人力资源部规定要求的酌情扣分。

6、护士与床位比例符合医院规定的要求。

不符合护理部规定要求的酌情扣分。

7、在一切医疗行为中无收受红包。

凡出现此类情况者,当月质控考评零分。

8、在一切医疗行为中无收受回扣。

凡出现此类情况者,当月质控考评零分。

2、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和岗位职责。

1、科室制定有健全的规章制度和各级各类员工岗位职责。

重点是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核心制度内容包括:首诊负责制,三级医师查房制度,分级护理制度,疑难病例讨论制度,死亡病例讨论制度,会诊制度,危重病人抢救制度,手术分级制度,术前讨论制度,处方管理制度,查对制度,病历书写基本规范与管理制度,转科、转院制度,临床用血审核制度,医疗技术准入制度,交接班制度,医患沟通制度,医疗责任追究制度等。

科室规章制度,岗位职责不完善,酌情扣分。

核心制度缺失的不得分,少一条扣1分,扣完为止。

82、本岗位的工作人员熟知其工作职责与相关规章制度。

重点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医院工作制度》、《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医疗废物管理条例》、《护士条例》,以及《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处方管理办法》、《医师外出会诊管理办法》、《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医院感染管理办法》。

心血管内科医疗质量评价体系与考核标准

心血管内科医疗质量评价体系与考核标准

心血管内科医疗质量评价体系与考核标准附件一:科室医疗质量评价指标1、月门诊人次;2、出院人次;3、平均住院床日;4、药品比例;5、床位使用率;6、处方合格率达95%;7、住院病人三日确诊率90%;8、出入院诊断负符合率90%;9、完成成分输血指标达85%,全血和成分输血适应证90%,血袋回收率100%;10、传染病报告率100%;11、甲级病历90%;12、危重病人抢救成功率80%;13、医院感染漏报率≤10%,医院感染率≤10%。

附件二:科室重点监测指标1、压疮发生率;2、跌倒发生率;3、管路脱落发生率(气管切开、气管插管、尿管、胃管、引流管、深静脉插管等);4、意外伤害发生率(烫伤,坠床、自杀、走失等);5、24/48小时重返ICU率;6、手术患者手术后肺栓塞、手术患者手术后深静脉血栓、手术患者手术后败血症发生率、择期手术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7、手术患者非计划重返手术室(再次手术)例数/术后住院期间死亡例数;8、医院感染重点监测指标(呼吸机相关肺炎、静脉导管致血行感染、留置导管致感染、气管插管/切开置管操作后肺炎等);9、内镜诊疗质量监测指标(急诊内镜比率);10、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11、药物不良反应报告。

附件三:三级医院评审指标〖三级重点专科〗1.顽固心律失常的诊治(全套临床生理检查);2.心源性休克(主动脉内气囊反搏术);3.心脏监护CCU,RCU(血流动力学监测:动态血压,腔内压测定);4.冠状动脉成形术(气囊扩张)(可选);5.冠状动脉造影术;6.左心导管检查及造影;7.二尖瓣(气囊扩张)(可选);8.核素心肌显像;9.右心导管检查及造影;10.埋藏式永久起搏。

〖三级一般专科〗1.顽固心律失常的诊治(Holter,食管调搏);2.急性大面积心肌梗死的抢救;3.心肺监护CCU或RCU;4.右心导管检查及造影(可选);5.心脏压级量负荷试验(踏车运动试验,活动平板试验);附件四:临床路径及单病种质量控制一、急性心肌梗死(一)到达医院后即刻使用阿司匹林(有禁忌者应给予氯吡格雷)。

内科医疗质量评价体系与考核标准

内科医疗质量评价体系与考核标准

内科医疗质量评价体系与考核标准( 月份)填报日期:年月日评价指标评价要点评价方法分值一、科室管理(50分)501、严格执行医疗卫生管理法律、法规和规章。

1、无非卫生技术人员从事诊疗活动。

使用非卫生技术人员从事诊疗活动的,当月质控考评为零分。

一票否定或倒扣分(做到打√,做不到打×)2、所有在科室执业的医师、护士均已注册。

有一名执业的医师或护士未注册的,当月质控考评为零分。

3、执业医师、护士无超范围执业。

发现一起执业医师或护士超范围执业的,当月质控考评为零分。

4、无虚假、违法医疗广告。

发布虚假、违法医疗广告的,当月质控考评为零分。

5、卫技人员与床位比例符合医院规定的要求。

不符合人事科规定要求的酌情扣分。

6、护士与床位比例符合医院规定的要求。

不符合护理部规定要求的酌情扣分。

7、在一切医疗行为中无收受红包。

凡出现此类情况者,当月质控考评零分。

8、在一切医疗行为中无收受回扣。

凡出现此类情况者,当月质控考评零分。

2、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和岗位职责。

1、科室制定有健全的规章制度和各级各类员工岗位职责。

重点是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核心制度内容包括:首诊负责制,三级医师查房制度,分级护理制度,疑难病例讨论制度,死亡病例讨论制度,会诊制度,危重病人抢救制度,处方管理制度,查对制度,病历书写基本规范与管理制度,转科、转院制度,临床用血审核制度,医疗技术准入制度,交接班制度,医患沟通制度,医疗责任追究制度科室规章制度岗位职责不完善,酌情扣分。

核心制度缺失的不得分,少一条扣1分。

8等。

2、本岗位的工作人员熟知其工作职责与相关规章制度。

重点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医院工作制度》、《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医疗废物管理条例》、《护士条例》,以及《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处方管理办法》、《医师外出会诊管理办法》、《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医院感染管理办法》。

内科医疗质量评价体系与考核标准

内科医疗质量评价体系与考核标准
7
4、制定本科室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医疗和非医疗事件)及医疗救援任务。
1、制定有本科室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和医疗救助预案。
无相应预案不得分。
6
2、有与相关部门或上级主管部门的联系渠道。
无联系渠道酌情扣分。
4
5、建立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梯队建设制度、继续教育制度并组织实施。
1、科室有专业技术人员梯队建设目标、制度和实施措施。
无科室梯队建设目标、制度、和实施措施的酌情扣分。
3
2、科室有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的培训计划和实施目标。
无科室继续教育培训目标和实施目标的酌情扣分。
4
3、每年对本科室专业技术人员的专科技术、科研、继续教育进行考评。
未进行考评的不得分。
4
6、科主任/学科带头人的专业技术水平领先。
1、科主任/学科带头人具备承担区级以上(含区级)继续教育项目或科研的能力。
内科医疗质量评价体系与考核标准
(月份)
填报日期:年月日
评价指标
评价要点
评价方法
分值
评分
一、科室管理(50分)
50
1、严格执行医疗卫生管理法律、法规和规章。
1、无非卫生技术人员从事诊疗活动。
使用非卫生技术人员从事诊疗活动的,当月质控考评为零分。
一票否定或倒扣分(做到打√,做不到打×)
2、所有在科室执业的医师、护士均已注册。
未按规定执行者不得分,不服从门诊部安排者视其情节轻重,酌情扣分。
8
2、门诊医师按时上班,坚持专家/专科门诊,不套排,不随意停诊,不随意顶替,更不允许进修生、培训生、实习生单独上门诊。
发现不按时出诊,套排,顶替者不得分。
8
3、严格执行首诊负责制,门诊会诊制。

医疗质量评价体系和考核标准

医疗质量评价体系和考核标准

医疗质量评价体系和考核标准随着医疗行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提高医疗质量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议题。

为了确保患者的安全和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建立完善的医疗质量评价体系和考核标准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探讨医疗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及其相关的考核标准。

一、医疗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医疗质量评价体系是指对医疗服务过程中各个环节的质量进行评估和监控的系统化方法。

构建一个有效的医疗质量评价体系可以帮助医疗机构及从业人员了解其服务水平,并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的问题。

以下是构建医疗质量评价体系的几个关键要素:1.1 指标选择医疗质量评价体系的核心是选择合适的指标来度量医疗质量。

这些指标应涵盖医疗服务的全过程,包括诊断、治疗、手术、护理等各个环节。

指标选择应基于科学性、客观性和可操作性的原则,以保证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1.2 数据收集和分析医疗质量评价需要收集大量的数据,并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和解读。

数据的收集可以通过电子病历系统、医院信息系统等手段进行。

同时,数据的分析也需要借助统计学和数据挖掘等方法,以发现问题和趋势,并提供改进措施。

1.3 评价周期医疗质量评价应设定一个适当的评价周期。

评价周期的长短应根据实际情况来定,以确保评价结果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一般而言,评价周期可长达一年或更长,同时也可以设定中期评价和自查等方式加强质量控制。

二、医疗质量考核标准医疗质量考核标准是评价医疗机构和从业人员绩效的依据。

良好的考核标准可以激励医疗机构和从业人员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同时也有助于发现和纠正问题。

以下是医疗质量考核标准的几个重要方面:2.1 患者满意度患者满意度是衡量医疗服务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通过患者满意度调查可以了解患者对医疗服务的评价和意见,进而调整和改进服务质量。

患者满意度评价应综合考虑等待时间、服务态度、治疗效果等多个因素。

2.2 疗效与安全疗效与安全是评价医疗质量的核心要素。

医疗机构和从业人员应严格遵守治疗规范和操作规程,确保医疗过程的安全和合理性。

医疗质量评价体系和考核标准

医疗质量评价体系和考核标准

医疗质量评价体系与考核标准评价指标评价要点1、无非卫生技术人员从事诊疗活动。

2、所有在科室执业的医师、护士均已注册。

3、执业医师、护士无超范围执业。

4、无虚假、违法医疗广告。

5、卫技人员与床位比例符合医院规定的要求。

6、护士与床位比例符合医院规定的要求。

7、在一切医疗行为中无收受红包。

8、在一切医疗行为中无收受回扣。

1、科室制定有健全的规章制度和各级各类员工岗位职责。

重点是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核心制度内容包括: 首诊负责制,三级医师查房制度,分级护理制度,疑难病例讨论制度,死亡病例讨论制度,会诊制度,危重病人抢救制度,处方管理制度,查对制度,病历书写基本规范与管理制度,转科、转院制度,临床用血审核制度,医疗技术准入制度,交接班制度,医患沟通制度,医疗责任追究制度等。

2、本岗位的工作人员熟知其工作职责与相关规章制度。

重点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医院工作制度》、《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医疗废物管理条例》、《护士条例》,以及《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处方管理办法》、《医师外出会诊管理办法》、《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医院感染管理办法》等。

3、医务人员严格遵守医疗卫生管理法律、法规、规章、诊疗护理规范和常规。

4、制定本科室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医疗和非医疗事件)及医疗救援任务5、建立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梯队建设制度、继续教育制度并组织实施。

1、医务人员在临床的诊疗活动中能遵循与其执业活动相关的主要法律、法规、规章、诊疗护理规范和常规。

1、制定有本科室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和医疗救助预案。

2、有与相关部门或上级主管部门的联系渠道。

1、科室有专业技术人员梯队建设目标、制度和实施措施。

2、科室有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的培训计划和实施目标。

3、每年对本科室专业技术人员的专科技术、科研、继续教育进行考评。

1、科主任/学科带头人具备承担区级以上(含区级) 继续教育项目或科研的能力。

医疗质量评价体系与考核标准

医疗质量评价体系与考核标准

医疗质量评价体系与考核标准医疗质量评价体系是指通过一系列的评价指标和方法,对医疗机构的质量进行评估和判断的系统体系。

医疗质量评价体系的目的是为了提升医疗服务的质量,保障患者的权益,刺激医疗机构提升医疗水平。

医疗质量评价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指标:1. 核心指标:核心指标主要评估医疗机构提供的服务质量,包括医疗技术水平、医疗护理质量、医疗安全等方面。

其中医疗技术水平是评估医疗机构的专业水平和诊疗能力的重要指标,医疗护理质量评估医疗人员对患者提供的护理服务的质量和水平,医疗安全评估医疗机构在医疗过程中是否存在安全隐患以及如何进行风险控制等。

2. 结果指标:结果指标主要评估医疗机构治疗效果和患者满意度。

治疗效果是评估医疗机构提供的治疗服务对患者疾病的控制和康复效果的指标,包括疾病康复率、病死率等。

患者满意度是评估患者对医疗机构服务满意程度的指标,包括对医疗服务态度、环境卫生、医疗费用等方面的评价。

3. 过程指标:过程指标主要评估医疗机构的管理和操作流程的质量。

通过评估医疗机构的流程和操作,判断医疗机构是否遵循规范,减少操作风险,提升工作效率。

医疗质量考核标准是指根据医疗质量评价体系,对医疗机构进行评估和排名的标准。

医疗质量考核标准的核心是量化指标和评分体系。

量化指标可以通过数据统计和实地调查等方式获得,根据指标的权重和评分规则进行评分,以确定医疗机构的质量水平。

医疗质量考核标准应具备以下几个特点:1. 具体明确:标准要求明确,指标具体,可以衡量医疗机构的质量水平。

2. 全面综合:标准要涵盖医疗机构的各个方面,包括技术水平、护理质量、安全管理等,以全面衡量医疗机构的质量。

3. 可比较性:标准要求具备可比较性,不同医疗机构之间可以进行相互比较,以便患者和社会公众对医疗机构的质量进行参考和选择。

4. 动态更新:标准应根据医疗技术和管理的不断发展更新,以适应医疗质量评价的需求。

总之,医疗质量评价体系和考核标准是医疗机构提升质量的重要工具,通过评估和考核可以发现问题和不足,促使医疗机构不断改善和提高服务质量,更好地满足患者的需求。

内科医疗质量评价体系与考核标准

内科医疗质量评价体系与考核标准
7
4、制定本科室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医疗和非医疗事件)及医疗救援任务。
1、制定有本科室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和医疗救助预案。
无相应预案不得分。
6
2、有与相关部门或上级主管部门的联系渠道。
无联系渠道酌情扣分。
4
5、建立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梯队建设制度、继续教育制度并组织实施。
1、科室有专业技术人员梯队建设目标、制度和实施措施。
内科医疗质量评价体系与考核标准
(月份)
填报日期: 年 月 日
评价指标
评价要点
评价方法
分值
评分
一、科室管理(50分)
50
1、严格执行医疗卫生管理法律、法规和规章。
1、无非卫生技术人员从事诊疗活动。使用非卫生技术人员源自事诊疗活动的,当月质控考评为零分。
一票否定或倒扣分(做到打√,做不到打×)
2、所有在科室执业的医师、护士均已注册。
科室规章制度岗位职责不完善,酌情扣分。核心制度缺失的不得分,少一条扣1分。
8
2、本岗位的工作人员熟知其工作职责与相关规章制度。重点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医院工作制度》、《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医疗废物管理条例》、《护士条例》,以及《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处方管理办法》、《医师外出会诊管理办法》、《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医院感染管理办法》。
8
2、门诊医疗文书书写规范。
1、门诊病历书写规范,符合要求。
不符合书写规范酌情扣分。
5
2、门诊处方及检查申请单书写规范,符合要求。
不符合书写规范酌情扣分。
8
3、严格执行传染病预检分诊和报告制度,符合医院感染控制要求。

内科系统质量考核标准

内科系统质量考核标准
20
无防范措施扣1分,不知晓一扣1分,发生1例投诉扣1-2分,例纠纷视情节扣2-3分;发生1例任事故减20分,技术事故减1 5分,责任性大差错减10分,一般差错i5分。(当事者按医疗事故条例处理),(凡被病人或家属投诉至院领!处者,加免当事人当月奖金、科主津贴)。
14、科室管理质量
科室管理依照国家的法律、法规
6、临床用药质量
1)合理使用抗菌素,执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及《内蒙占自治区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实施细则》,抗菌药物分级使用,并在病历中有记录。感染病人药敏试验送检率≥50%,并按结果调药,对严重感染的病人临床药师应参加查房及病历讨论。限制使用抗菌药物,由主治医师以上审批、签字;特殊使用抗菌药物,需具备典型临床用药指征或有针对致病菌的特殊抗菌药物敏感的药敏报告,并具备下列条件之一:经感染科专家、临床药师会诊同意;全院疑难病历讨论同意或建议;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监督指导小组有关专家会诊同意使用。同时需高级任职医师的科主任签字。紧急情况医师可以越权使用一天。加强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应用的管理,对具有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指征的常见手术,参照卫生部《常见手术预防用抗菌药表》,选择抗菌药物。严格掌握氟喹诺酮类药物的临床应用指征,应参照药敏实验结果应用。除泌尿和消化系统外,不得作为其他系统的外科围手术期预防用药。
通不当、引发纠纷不得分。(当事人按
医院相关规定处罚)。
首诊区生对患者全面负责,严
禁推委,贻误病情。
5
首诊医生执行不到位,视情况扣1-3
分/次。
临床用血审批制度
临床用血必须执行医务处审批。
3
未经审批用血不得分。
抢救的预案、参加人员、工作流程、
抢救记录。
4
危重病人的抢救,必须有上级医师参加,反之每次扣1分:抢救无记录,

医院心血管内科医疗质量管理制度

医院心血管内科医疗质量管理制度

医院心血管内科医疗质量管理制度一、质量管理目标1.1 提供高质量医疗服务:致力于为心血管患者提供安全、有效和优质的医疗服务。

1.2 持续改进医疗质量:通过质量管理措施,不断提升医疗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二、质量管理体系2.1 医疗指导文件:制定医疗操作指南和协议,依据最新的研究和指南,保证医疗操作的准确性和标准化。

2.2 临床路径管理:制定心血管内科常见病症的临床路径,统一诊疗流程,提供规范化的医疗服务。

2.3 医疗质量评估:建立医疗质量评估体系,定期对医疗质量进行评估和监测。

三、医疗质量管理流程3.1 临床质量评估:- 建立临床质量评估小组,定期对心血管内科的临床质量进行评估和分析。

- 对临床操作、医疗质量和治疗效果进行评估,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

3.2 治疗方案制定:- 根据疾病特点和最新的医学研究,制定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案和诊疗指导。

- 强调个体化治疗,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需求制定个性化的治疗计划。

3.3 医疗安全管理:- 加强医疗安全意识,推行正确的操作规范和预防措施,减少医疗差错的发生。

- 强化药物管理、医疗器械使用和院内感染控制的管理措施。

四、医疗质量改进4.1 质量改进项目:- 设立质量改进项目,针对医疗质量评估和问题反馈,制定改进计划和行动方案。

- 实施质量改进项目,监测改进效果,并及时进行调整和优化。

4.2 患者参与:- 鼓励患者参与医疗质量管理,对医疗服务和护理提出反馈意见和建议。

- 建立患者投诉和意见反馈渠道,及时处理患者的投诉和建议,并提供反馈。

五、医疗风险管理5.1 风险识别与评估:定期进行医疗风险评估,识别和评估潜在的医疗风险。

5.2 风险预防与处理: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建立风险防控机制,及时处理和报告医疗风险事件。

六、持续改进和经验分享6.1 持续改进措施:建立改进机制,收集、分析和应用医疗问题和改进建议,不断提升医疗质量。

6.2 经验分享与学习:鼓励医务人员进行经验分享和学习,建立分享平台,促进互相学习和共同进步。

医疗质量评价体系和考核标准

医疗质量评价体系和考核标准

医疗质量评价体系和考核标准现代医疗体系中,医疗质量评价体系和考核标准是保障医疗服务质量的重要元素。

本文将探讨医疗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和考核标准的制定,并介绍其在医疗行业中的重要性。

一、医疗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医疗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是建立在多方面指标的基础上,以全面评估医疗服务质量。

以下是一些可以纳入医疗质量评价体系的指标:1. 患者满意度:通过患者对医疗服务的满意度调查,了解患者对医疗过程和结果的评价。

2. 病情复发率:了解病情在一段时间内是否有复发的情况,作为评价治疗效果的指标。

3. 医疗事故率:统计医疗事故的发生率,包括手术事故、药物过敏等,以评估医疗安全性。

4. 抢救成功率:评估急救能力,通过抢救成功率了解医院的紧急医疗应对能力。

5. 医疗费用:了解医疗服务的价格是否合理,并评估医疗资源的利用情况。

以上指标只是一部分可能纳入医疗质量评价体系的内容,不同的医院或医疗机构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和增减。

二、考核标准的制定考核标准的制定是为了根据医疗质量评价体系来评估医院或医疗机构的综合质量,并为其提供改进方向。

考核标准可以分为内部考核和外部考核。

1. 内部考核:医院或医疗机构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和发展需求,制定一套适合自己的内部考核标准。

这些标准通常包括医疗质量指标、工作流程规范、医疗设备维护等方面。

2. 外部考核:外部考核通常由政府机构、卫生部门或第三方机构进行,以保证考核的公正性和客观性。

外部考核通常会根据统一的评估标准,对医疗机构进行评估并给出相应的评级。

三、医疗质量评价体系和考核标准的重要性医疗质量评价体系和考核标准对医疗行业具有重要的意义。

1. 提高医疗服务质量:通过医疗质量评价体系和考核标准,医院或医疗机构可以了解自身的问题和不足之处,并及时改进,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2. 保证医疗安全:医疗质量评价体系和考核标准可以评估医疗机构的安全性,提高医疗过程中的安全防范措施,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

医疗质量评价体系和考核标准

医疗质量评价体系和考核标准

医疗质量评价体系和考核标准医疗质量评价体系与考核标准这套体系重点在医疗⾏为的规范、核⼼制度的落实等⽅⾯进⾏了明确的规定,规范了患者服务与患者安全⽬标、病区医疗质量与持续改进、⼿术治疗管理与持续改进,强化了微创、介⼊的规范化管理及医院感染防控、围⼿术期抗⽣素使⽤,对⼤型⼿术及危重患者进⾏评估,引⼊了“⼿术安全核查”与“⼿术风险评估”的标准;急救质量⽅⾯,对院前、院内急诊、院前培训、专科医疗分别作了重点规定;医技⽅⾯,不同学科有了更适合本专业的质量控制指标,如放射专业,分别对急诊、普通放射作了规定,对放射介⼊包括⼈员、⼤型设备、诊疗规范及术后随访作了明确要求,对放射的特殊性、安全、个⼈防护作了明确规定;规范了消毒供应室、⼿术室、重症病房、内镜室的医疗质量评价体系与考核标准;护理质量,重点是护理分级管理、护理⼯作制度、护理操作常规、护理缺陷管理及专科护理等内容。

李元峰,主任医师,教授,中国医科⼤学毕业。

现任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民医院院长兼党委书记,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会代表,四川省政协⽂体医卫委员会副主任,四川省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中华医学会四川分会副会长,四川省康复医学学会会长,全国病案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全国医科院协会副会长,四川省医师协会副会长,四川省医院管理协会副会长等职务,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长期从事临床⽿⿐喉专业及医院管理⼯作,获四川省科技进步⼆等奖⼀项、三等奖两项。

先后在全国各级学术期刊发表论⽂三⼗余篇,参编著作⼀部。

曾荣获全国卫⽣系统先进⼯作者、全国卫⽣系统抗震救灾先进个⼈、全国先进⼯作者、四川省⼗佳博爱医院院长。

⿇醉科医疗质量评价体系与考核标准评价指标⼀、科室管理(50分)1.严格执⾏医疗卫管理法律、法规和章。

评价要点1⽆⾮卫⽣技术⼈员从事诊疗活动2所有在科室执业的医师、护⼠均已注册。

3执业医师、护⼠⽆超范围执业。

4⽆虚假、违法医疗⼴告。

5卫技⼈员与床位⽐例符合医院规定的要求。

医院心血管内科绩效考核办法

医院心血管内科绩效考核办法

医院心血管内科绩效考核办法一、绩效考核目标1.1 服务质量目标:确保医院心血管内科的服务质量符合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

1.2 治疗效果目标:提高心血管疾病的治疗效果和患者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和再发率。

1.3 团队合作目标:促进心血管内科团队成员之间的合作和协作,提高整体工作效能。

二、绩效考核指标2.1 医疗质量指标:- 治疗效果:评估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康复情况,如血压控制、心电图改善等。

- 并发症率:评估手术患者发生术后并发症的风险和预防措施执行情况。

- 临床指标:根据具体疾病诊断和治疗指南,评估医务人员的临床操作质量。

2.2 工作目标完成情况:- 个人目标:根据年度工作目标,评估医务人员个人目标的完成情况,如手术数量、病案质量等。

- 团队目标:考核团队共同完成的目标,如学术交流、科研项目等。

2.3 团队协作能力:- 团队合作:评估医务人员在团队工作中的协作和配合能力,包括信息共享、团队会议参与等。

- 多学科协作:评估心血管内科与其他科室之间的协作和协调能力,如心脏外科、影像科等。

三、绩效考核流程3.1 目标设定:根据医院整体目标和心血管内科职责,设定年度工作目标,并明确考核指标。

3.2 数据收集与分析:定期收集医疗数据、患者回访结果等,并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

3.3 绩效评估委员会:设立由医院管理层、心血管内科负责人和相关专家组成的绩效评估委员会,负责评估和讨论绩效评估结果。

3.4 绩效评估通知:将绩效评估结果及反馈意见通知心血管内科成员,提供必要的解释和指导。

四、绩效考核评估方法4.1 定量评估:- 设定具体指标:根据考核指标,制定具体的评估指标和评分体系,如按照目标达成情况给予不同的分值。

- 数据来源:从临床数据库、医疗记录和患者回访等渠道收集评估指标的数据。

4.2 定性评估:- 专家评审:组织专家评审组,根据医疗质量标准和指南,评估医务人员的临床操作质量。

- 对患者体验进行定性评估:通过患者满意度调查、回访等方式,评估医疗服务的体验和效果。

医疗质量评价体系与考核标准---精品管理资料

医疗质量评价体系与考核标准---精品管理资料

医疗质量评价体系与考核标准这套体系重点在医疗行为的规范、核心制度的落实等方面进行了明确的规定,规范了患者服务与患者安全目标、病区医疗质量与持续改进、手术治疗管理与持续改进,强化了微创、介入的规范化管理及医院感染防控、围手术期抗生素使用,对大型手术及危重患者进行评估,引入了“手术安全核查”与“手术风险评估"的标准;急救质量方面,对院前、院内急诊、院前培训、专科医疗分别作了重点规定;医技方面,不同学科有了更适合本专业的质量控制指标,如放射专业,分别对急诊、普通放射作了规定,对放射介入包括人员、大型设备、诊疗规范及术后随访作了明确要求,对放射的特殊性、安全、个人防护作了明确规定;规范了消毒供应室、手术室、重症病房、内镜室的医疗质量评价体系与考核标准;护理质量,重点是护理分级管理、护理工作制度、护理操作常规、护理缺陷管理及专科护理等内容。

李元峰,主任医师,教授,中国医科大学毕业。

现任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院长兼党委书记,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四川省政协文体医卫委员会副主任,四川省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中华医学会四川分会副会长,四川省康复医学学会会长,全国病案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全国医科院协会副会长,四川省医师协会副会长,四川省医院管理协会副会长等职务,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长期从事临床耳鼻喉专业及医院管理工作,获四川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三等奖两项.先后在全国各级学术期刊发表论文三十余篇,参编著作一部。

曾荣获全国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全国卫生系统抗震救灾先进个人、全国先进工作者、四川省十佳博爱医院院长。

麻醉科医疗质量评价体系与考核标准评价指标一、科室管理(50分)1。

严格执行医疗卫管理法律、法规和章。

评价要点1无非卫生技术人员从事诊疗活动2所有在科室执业的医师、护士均已注册。

3执业医师、护士无超范围执业。

4无虚假、违法医疗广告。

5卫技人员与床位比例符合医院规定的要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血管内科医疗质量评价体系与考核标准评价指标评价要点评价方法分值评分一、科室管理(50分)501、严格执行医疗卫生管理法律、法规和规章。

1、无非卫生技术人员从事诊疗活动。

使用非卫生技术人员从事诊疗活动的,当月质控考评为零分。

一票否定或倒扣分(做到打√,做不到打×)2、所有在科室执业的医师、护士均已注册。

有一名执业的医师或护士未注册的,当月质控考评为零分。

3、执业医师、护士无超范围执业。

发现一起执业医师或护士超范围执业的,当月质控考评为零分。

4、无虚假、违法医疗广告。

发布虚假、违法医疗广告的,当月质控考评为零分。

5、卫技人员与床位比例符合医院规定的要求。

不符合人力资源部规定要求的酌情扣分。

6、护士与床位比例符合医院规定的要求。

不符合护理部规定要求的酌情扣分。

7、在一切医疗行为中无收受红包。

凡出现此类情况者,当月质控考评零分。

8、在一切医疗行为中无收受回扣。

凡出现此类情况者,当月质控考评零分。

2、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和岗位职责。

1、科室制定有健全的规章制度和各级各类员工岗位职责。

重点是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核心制度内容包括:首诊负责制,三级医师查房制度,分级护理制度,疑难病例讨论制度,死亡病例讨论制度,会诊制度,危重病人抢救制度,手术分级制度,术前讨论制度,处方管理制度,查对制度,病历书写基本规范与管理制度,转科、转院制度,临床用血审核制度,医疗技术准入制度,交接班制度,医患沟通制度,医疗责任追究制度等。

科室规章制度,岗位职责不完善,酌情扣分。

核心制度缺失的不得分,少一条扣1分,扣完为止。

82、本岗位的工作人员熟知其工作职责与相关规章制度。

重点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医院工作制度》、《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医疗废物管理条例》、《护士条例》,以及《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处方管理办法》、《医师外出会诊管理办法》、《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医院感染管理办法》。

每月随机抽查医护人员一至两名,不熟悉相关制度者,酌情扣分。

43、医务人员严格遵守医疗卫生管理法律、法规、规章、诊疗护理规范和常规。

1、医务人员在临床的诊疗活动中能遵循与其执业活动相关的主要法律、法规、规章、诊疗护理规范和常规。

发现医护人员在诊疗过程中未能遵循医疗卫生管理法律、法规、规章、诊疗护理规范和常规的,酌情扣分。

74、制定本科室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医疗和非医疗事件)及医疗救援任务。

1、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和医疗救助预案。

无相应预案不得分。

62、有相关部门或上级主管部门的联系渠道。

无联系渠道酌情扣分。

45、建立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梯队建设制度、继续教育制度并组织实施。

1、科室有专业技术人员梯队建设目标、制度和实施措施。

无科室梯队建设目标、制度、和实施措施的酌情扣分。

32、科室有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的培训计划和实施目标。

无科室继续教育培训目标和实施目标的酌情扣分。

43、每年对本科室专业技术人员的专科技术、科研、继续教育进行考评。

未进行考评的不得分。

46、科主任/学科带头人的专业技术水平领先。

1、科主任/学科带头人具备承担省级以上(含省级)继续教育项目或科研的能力。

未达到规定要求的酌情扣分。

52、科主任/学科带头人在本专业省级以上(含省级)学术组织任委员以上职务。

未达到规定要求的酌情扣分。

5二、门诊医疗质量与持续改进(100分)1001、依据工作量及需求,合理安排专业技术人员,提高1、科室严格执行门诊医疗工作管理相关规定,服从门诊部统一安排。

未按规定执行者不得分,不服从门诊部安排者视其情节轻重,酌情扣分。

7 2、门诊医师按时上班,坚持专家/专科门诊,发现不按时出诊,套排,顶替者不得分。

10门诊确诊能力,保证门诊诊疗质量。

不套排,不随意停诊,不随意顶替,更不允许进修生、实习生单独上门诊。

3、严格执行首诊负责制,门诊会诊制。

未严格执行者视其情况酌情扣分。

54、对门诊医师“合理检查,合理治疗,合理用药”有具体的监督措施。

一旦发现不合理行为,不得分。

55、做好等待就诊病人出现病情变化的抢救方案和急救措施(有突发意外紧急情况的处理预案及完整抢救物品配备)。

无相应预案及措施不得分。

156、副高以上职称门诊所占比例≥60%。

未达比例者不得分。

57、在病人外出检查未归时,医生不能擅自离岗。

发现医师擅自离岗者不得分。

102、门诊医疗文书书写规范。

1、门诊病历书写规范,符合要求。

不符合书写规范酌情扣分。

92、门诊处方及检查申请单书写规范,符合要求。

不符合书写规范酌情扣分。

93、严格执行传染病预检分诊和报告制度,符合医院感染控制要求。

1、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疫情报告及时准确并有登记。

未及时上报疫情者不得分。

102、严格遵照预检、分诊制度,发现传染病或疑似传染病患者,到指定隔离室诊治,并做好必要的隔离和消毒。

未严格遵照预检、分诊制度,酌情扣分。

53、在实施标准预防的基础上,根据门诊病人就医特点以及疾病不同的传播途径采取相应的消毒隔离措施。

未执行好消毒隔离措施,酌情扣分。

54、所有工作人员在接诊过程中必须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并做好自我防护。

未做好无菌操作,酌情扣分。

5三、病区医疗质量与持续改进(250分) 2501、由具备执业资质的医师、护士,按照制度、程序与病情评估结果为患者提供规范的服务。

1、病区执行三级医师负责制度。

未执行三级医师负责制度不得分。

102、普通患者入院后由当班医师和护士接诊,并根据病人病情确定初步诊疗和护理计划,并在2小时内执行。

未在规定时间内执行的酌情扣分。

103、危急重病人入院后当班医师和护士立即进行初步评估,立刻通知上级医师到达现场处置病人,确定初步诊疗方案,并立即执行。

未按规定及时进行处置的视其情况酌情扣分。

102、由上级医师负责评价与核准住院诊疗(药物、手术、康复)计划/方案的适宜性,并记入病历。

1、普通病人应在48小时内有主治医生评估结果及诊治方案,72小时内应有副主任医师评估结果及诊治方案,并逐步实施。

未按规定执行的不得分,执行不到位视情况酌情扣分。

202、危重病人应成立相应抢救小组,并由副主任医师及以上职称者担任组长,随时记录病人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未成立抢救小组的不得分。

未随时对病情变化进行记录的酌情扣分。

203、在72小时内不能确诊的患者,科室应进行疑难病例讨论,确定诊治方案,并加以实施。

科室未进行疑难病例讨论的不得分。

153、应用临床实践指南和临床路径指导临床诊疗工作;应用临床路径使诊疗流程标准化。

1、根据病人临床特征,辅助检查及初始诊疗效果,确定病人下一步诊疗路径,根据专业特点,尽力达到诊疗流程的标准化。

无诊疗路径的不得分,诊疗秩序混乱的不得分。

152、执行临床路径的过程中必须遵循相应医疗原则,特别是核心制度必须落实。

1)交接班制度:实行晨交班制,每日应有值班医师与当班医师对病区患者进行交接,并有记录。

危重病人以及当日手术后病人应实行床旁交班。

2)查房制度:入院2小时内应有住院医师查房,48小时内应有主治医师查房,72小时内应有副主任及以上职称医师查房;住院医师随时查看病人,主治医师上下午各查看一次,危重病人随时查看。

副主任以上职称医师每周至少查房一次。

住院总医师执行夜查房。

周末应有主治医师及以上职称医师查房,节假日应有副主任医师及以上职称医师查房。

3)疑难病例讨论制度:对诊断不明的病例,应进行疑难病例讨论,由副主任医师及以上职称医师主持。

4)术前讨论制度:介入手术应进行术前讨论;对于疑难、复杂等可邀请相关科室参与,应在未能落实相应核心制度的,视其情况发现一条未执行则该项不得分,对核心制度落实不到位的,视其情况酌情扣分。

30副主任医师以上职称医师主持下进行。

5)会诊制度:急诊会诊随请随到,应在10分钟内到达现场,平诊会诊应在48小时内完成;会诊科室应安排主治以上职称医师会诊。

6)转科、转院制度:需转科患者,应有转入转出记录;转入科室应按新入院患者标准进行处置;精神类疾病或特定传染病需转外院治疗患者,需经医务科同意执行。

7)临床用血制度:严格掌握输血指征,成分输血达到卫生部要求;输血前患者应签署用血知情同意书,并进行输血前检查;血袋必须及时回收;输血应有记录。

8)死亡病例讨论制度:对死亡病例,应进行死亡病例讨论,由副主任医师及以上职称医师主持。

4、严格执行《病历书写基本规范》。

1、严格执行病历的时效性。

应及时完成病历书写,要求24小时内完成入院记录,8小时内完成首次病程记录,6小时内完成抢救记录,24小时内完成死亡记录,一周内完成死亡讨论记录。

24小时内完成手术记录,术后连续三天有病程记录。

住院病程满一月需进行阶段小结。

未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相应记录的,视其情节轻重酌情扣分。

202、严格遵循病历的真实性,如实记录患者的诊疗过程及病情变化。

严禁出现电子病历复制及提前书写病历等不良事件的发生,严禁伪造病历。

一旦出现伪造病历,提前书写病历,电子病历复制的均不得分。

203、严格执行卫生部病历的相关规定,妥善保存病历,不泄密。

出现泄密或相关病历资料遗失的视其情节轻重酌情扣分。

105、加强医患沟通,维护患者权益。

1、应由主治医师及以上职称医师根据病情轻重缓急及时告知患者家属的诊疗方案及临床路径,并有记录。

无相关记录者不得分。

102、特殊检查、治疗及用药患者及家属应有知情权,并签知情同意书。

无相应知情同意记录的不得分,无患者或患者法定代理人签字的不得分。

10四、心脏介入诊疗质量控制与持续改进(100)1001、建立并完善心脏介入室的各项规章制度。

1.执行各种介入手术临床路径时必须遵循相关医疗原则,重点是:介入手术围手术期制度(包括介入手术前访视病人、手术前对病人病情评估,介入手术前与病人、病人家属谈话和签字;对危重疑难病例,有手术前讨论或向上级医师咨询等),诊断结论报告审核制度,介入器材管理和登记制度,介入器材消毒灭菌制度、DSA操作及保养制度,差错事故登记及分析制度,财产保管及经济核算制度,术后随访制度,介入治疗质量控制制度。

未建立相应规章制度,缺一项扣1分。

7分2、心脏介入诊疗设备及器材要求1.设置独立的介入诊疗室,三区划分明确,标识清楚。

未按规定执行不得分。

3分2.除配备介入相关设备外,应配置高压注射器、心电监护仪、供氧设备、各种常用药品及急救药品箱。

未按规定执行不得分。

4分3.开展介入所用放射设备均应为检测合格产品,且经过检测达到防护要求方可使用,要有《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许可证》及《射线装置工作许可证》。

未按规定执行不得分。

3分4.建立介入诊疗器材登记制度,保证器材来源可追溯,不违规重复使用一次性介入诊疗器材。

未按规定执行不得分。

3分5.各种导管、导丝等要求一次性使用器材不得重复使用,各种植入体内材料如支架、弹簧圈等应为合格产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