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山东省高一历史课时分段精讲教案:第4课《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5(岳麓版必修1)

合集下载

2015年高中历史第4课《专制皇权的不断加强》教案岳麓版必修1

2015年高中历史第4课《专制皇权的不断加强》教案岳麓版必修1

专制皇权的不断加强教学目标一、基本知识以皇权为核心的政治体制的出现三省六部制的确立及演变丞相制度的废除明朝的内阁清朝的军机处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本课,引导学生了解古代政治的多样性,认识到中国古代经历了漫长的专制社会,进一步了解中国国情,增强对民族、国家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隋唐实行三省六部制、明朝废除丞相制度与设立内阁、清明设立处。

难点:中枢权力机构的变化是如何体现专制皇权的不断加强的?教学方式学生课前自主学习一扩充知识发现问题---自主或小组合作探究问题---教师引导、解决问题题—延伸问题—课下探究、研讨。

教学过程(一)课前探究1.通过多渠道找寻与中国古代专制皇权有关的资料,以及教材所提到的文字资料、图片资料,以扩充知识。

2.以历史学习小组为单位,整理搜集到知识,择优以墙报的形式(如在教室内开辟一个“史海撷英”栏目)展示出来。

3.预习本课,以学习小组为单位,针对教材涉及的知识提出疑点,并公布在“史海撷英”栏目。

4.引导学生编写历史剧《早朝》,从而体现皇帝万人之上的权威。

(二)导入新课演出历史剧《早朝》,体会皇帝的无上权威。

教师设问:“中国古代皇帝的这种权威是怎样一步一步确立的?”引入新课。

设计意图:通过自编、自导、自演,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中国古代皇帝至高无上的权威,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同时吸引全班学生的注意力。

(三)教学结构一、秦:三公九卿制二、隋唐:三省部制三、宋:二府三司制四、元:一省制五、明:废丞相、设内阁六、清:内阁、议政王大臣会议、军机处(四)师生互动课堂设问一:请归纳本课大字部分涉及到哪些朝代。

提示:秦、隋唐、宋、元、明、清课堂设问二:这几个朝代的中枢权力体系分别是怎样设置的?提示:秦:三公九卿制。

隋唐:三省六部制。

宋:二府三司制。

元:一省制。

明:废丞相,皇帝亲管六部;设立内阁。

清:内阁、议政王大臣会议、军机处。

设计意图:通过这两个问题,促使学生结合预习所得和课堂速读,对全课的知识结构和主体内容有整体的了解。

必修一第4课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教学案

必修一第4课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教学案

第4课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学案使用说明】1.依据知识结构,勾画课本并写上提示语,梳理基础知识,掌握记忆重点内容,做完预习自测。

2.小组合作探究,不能解决的问题用红笔勾画,作出记录,便于上课答疑解惑。

【课标要求】1.列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2.了解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设置等史实,认识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学习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我国汉、唐、宋、明、清五代加强专制集权的具体措施及影响。

2、过程与方法: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培养学生搜集材料运用材料的能力;学生讨论君主专制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中央集权制度即对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发挥过积极的推动作用,也造成了对政治民主、经济繁荣和思想活跃的压制,阻碍了社会的发展进步。

课前预习案【自主学习】一、汉唐时期的地方割据与集权措施问题引导: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原因及措施。

知识梳理:1.汉武帝集权(1)原因:汉初刘邦在推行,又,但中央和封国之间矛盾激化,引发了“”。

(2)措施:①实行“”,强干弱枝;②设立,监察地方;③。

(3)作用:扩大了直辖统治区,加强了,巩固了统治。

问题引导:宋初加强中央集权的目的、措施和影响?知识梳理:2.宋初加强中央集权(1)背景①唐末五代以来,国家分裂,人民生活困苦。

②赵匡胤发动兵变,黄袍加身,建立宋朝。

③目的:解决(2)措施①军事上:。

统兵权归“”,调兵权归,实现了统兵权和调兵权的分离,有利于皇帝控制军权。

②政治上:。

中央,三分相权,设、和(第3课);地方,削夺、和武将的权力,州郡直属中央,派文臣出任州郡长官,下设,有权向朝廷直接奏报。

③经济上:中央掌握地方上大部分财赋,削弱了地方割据势力的(3)影响:①积极:改变了唐末以来的分裂局面。

②消极:造成了“”、“”、“”的国家财政危机。

二、明清时期皇权的不断加强问题引导:明清时期皇权不断加强的表现?知识梳理:1.明朝:废丞相、设立内阁(1)废丞相①原因:元朝后期,位高权重,引起政局动荡。

山东省2015年高中历史 第4课 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教案11 岳麓版必修1

山东省2015年高中历史 第4课 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教案11 岳麓版必修1

最后总结汉武帝的集权措施:建立中朝、削弱相权;设立刺史、监察地方;实行推恩令;酎金夺爵。

(二)、藩镇割据与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 1、唐“藩镇割据”与“安史之乱” 2、五代十国 教师引导: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的实质——唐朝后期藩镇割据的继续和扩大 (三)、宋初中央集权的强化 1、北宋的建立:陈桥兵变。

960年,后周统领禁军的大将赵匡胤,东京东北的陈桥驿,建立宋,年号建隆,定都东京,是为宋太祖。

2、中央集权的强化 (1)目的:结束唐后期以来藩镇割据的局面,巩固专制皇权。

[提示]赵匡胤自己作为权臣取而代后周,同时希望后来者不会效仿其如炮制。

(2)措施。

收精兵 削实权:集中行政权。

将相权一分为三,便于皇帝总揽。

制钱谷: 思考:宋初中央集权的强化的特点 从掌握兵权入手、分化事权、互相牵制、强干弱枝、守内虚外、重文轻武 、文人治国 【课堂设问】宋太祖从“权”“钱”“兵”三方面着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有哪些利与弊? 利:基本解决了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矛盾,促进了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弊:① 权力过分集中,导致臣下不负责任;② 机构臃肿,形成“冗官”,效率低下; ③ 军制紊乱,形成“冗兵”,战斗力衰退;④ 财政危机严重,形成“冗费”,加重了人民负担。

(四)元朝行省制:行省制作用:1、是中国省制得开端。

2、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

3、对于加强中央集权和巩固国家统一具有重要意义。

【小结一: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 】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口诀记忆措施】在中央:三衙枢密院,兵权互牵制;三分宰相权,财政属三司。

在地方:州郡属中央,设通判监视;文臣任知州,财赋运京师。

【思维延伸】学了宋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及其利弊 ,能给你什么启示吗?1、既要加强中央的权力,又要发挥地方的积极性、自主性。

2、改革要不断创新、改革要精兵简政【合作探究】在以上学习的基础上,小组合作探究本课的重难点要求:(5分钟)1、组长组织成员有序地、有重点地讨论。

山东省2015年高中历史 第4课 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教案3 岳麓版必修1

山东省2015年高中历史 第4课 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教案3 岳麓版必修1
一个国家怎样才能做到长治久安呢
七、教学特色(如为个性化教学所做的调整,为自主学习所做的支持、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的设计,教与学方式的创新等)200字左右
1.创设情境,生动直观再现历史。历史学科不仅以史料浩繁庞杂著称,又兼有超越“时空”的“不可逆”特性,这就决定我们不可能真正返回“时光隧道”去感受和体验那些已经消逝久远的人和事,从而使我们缺失了学习研究历史的情感体验,只能依靠各种史料、史迹等来辅助判别历史事物。信息技术融入历史教学,无异于实现了“乾坤大挪移”,不仅有助于我们创设直观的历史情境,甚至可以在技术上支持近史的回放,生动直观的再现当时的历史情境,牵动学生敏感的神经纤维?激发学生饥渴的求知欲。
多媒体播放影视片段
训练
他是如何改革行政机构,加强君权的?.
学生速读课文思考回答,
教师重点强调\讲解\前后联系\反问\,学生读课文加深理解.
探究
1朱元璋为什么要废除丞相?相权过大,威胁君权.
2教师解释六部的职责
3学生读小字内容,加深对锦衣卫的理解.
电影《锦衣卫》片段
复习、小组合作探究
历代帝王强化思想控制的措施
教学主题
明朝君权的加强
一、教材分析
本课内容属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这一专题,在封建社会君主专制的确立、巩固、发展、强化过程中属于最后强化阶段。
教学重点:明朝加强君权的措施
教学难点:对八股取士的认识评价
二、学生分析
学生已学习了秦汉隋唐元各朝代加强君权巩固统一的措施,对明朝的措施比较好理解,通过科举制的前后比较,也能学会一分为二地认识历史事件。
5、展示部分高考题目,当堂检测。
6、运用实物展台,展示部分同学整理的知识架构和导学案,当堂点评。
六、教学流程设计(可加行)

高中历史必修一 第4课 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

高中历史必修一 第4课 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

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2015级新授课导学案学科:历史课题:必修一第一单元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编号:04第4课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时间:2015.9 班级:姓名:【课程目标】了解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设置等史实,认识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知识清单】一、西汉:1、王国问题出现:西汉初年,郡国并行;2、解决:①汉高祖:②汉景帝:③汉武帝:3、影响:二、唐朝和五代十国:藩镇割据:节度使权利不断膨胀。

①安史之乱;②节度使拥兵自重,割据自立,形成藩镇林立的局面;周世宗改革——为以后北宋结束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奠定了基础。

三、宋朝:(北宋时期: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矛盾基本解决)1、背景:安史之乱→藩镇割据→五代十国→后周改革→陈桥兵变→北宋建立2、措施:①(军事上)②(政治上)③(经济上)3、影响:四、皇权的不断加强(一)明朝1、丞相制度的废除:①原因:②概况:③影响:2、内阁的演变:①②(二)清朝:军机处的设立:1、背景:2、概况:3、影响:【重点阐释】:对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评价和认识?积极作用:①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巩固和发展,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和领土的完整。

②能有效地组织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和生产活动,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③在统一的社会环境下,有利于民族大融合,有利于各地区经济、文化的交流、发展和提高。

消极影响:①君权专制易形成暴政统治和导致腐败现象的出现,成为阻碍历史发展的因素。

②思想方面独尊一家,钳制思想,出现万马齐喑的可悲局面。

③明清时期严重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发展。

认识:①中央集权制在我国封建社会延续了两千多年,说明它是适应我国封建社会经济基础的;②分散的小农经济要求有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权来维护社会的安定和国家的统一,以保证小农经济生产的发展;③封建地主阶级也需要有一个强有力的政权保护封建十地所有制,镇压人民的反抗;④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中,生产力没有发生质的变化,作为上层建筑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也不可能瓦解。

山东省2015年高中历史第4课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教案12岳麓版必修1

山东省2015年高中历史第4课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教案12岳麓版必修1
四、教学环境
□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
五、信息技术应用思路(突出三个方面:使用哪些技术?在哪些教学环节如何使用这些技术?使用这些技术的预期效果是?)200字
主要运用音频、视频资料以及图片资料,从历史资料中选择部分与本课内容相关联的进行展示。在导入阶段,展示部分电影电视剪辑画面,引发学生的兴趣,同时扭转学生的从日常电影电视节目中得出的一些错误认识,使他们对真实的历史有一定的了解。在新授阶段,从一些图片资料进行引导,并与文字资料相配合,使学生对历史史实有了充分的了解,并形成直观的认识。讲授过程中,对一些图片资料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寻找与教材历史史实相吻合之处,提高对历史材料的分析运用能力,并组织成文,提高文笔解答能力。
从部分大家耳熟能详的影视,如《审死官》等把一些“死太监“的形象进行展示,让大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提高对本课的兴趣,并从中引导出真正的史实。通过对历史资料的分析,以对联的形式帮助大家迅速的掌握记忆明朝加强君主专制的史实:废丞相权分六部,罢行省政分三司,横批:内阁——秘书处。并通过材料展示,让同学们分析内阁的真正职能,分析出内阁首辅并非平常意义上的宰相,他们的权力来源,并配合司礼监的职能,了解批红制度。对清朝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则用顺口溜的形式加强理解和记忆。而君主专制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则要和同期的西方进行对比,得出结论。
六、教学流程设计(可加行)
教学环节
(如:导入、讲授、复习、训练、实验、研讨、探究、评价、建构)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信息技术支持(资源、方法、手段等)
导入
影视资料展示
讨论分析
电影片段,插入
讲授
分析概括
记忆
图表展示
探讨
问题展示
讨论
文字展示
评价

山东省2015年高中历史第4课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教案15岳麓版必修1

山东省2015年高中历史第4课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教案15岳麓版必修1
(7)掌握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演变趋势极其对当时社会所产生的积极作用。
过程与方法:
开展讨论、辩论等教学活动;提高学生表达、探究等方面的能力;培养“论从史出”的历史学科素养。
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学习本课,认识到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强化,既有助于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也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阻碍中国社会的进步。
新课导入: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其发展过程中会产生哪两对矛盾?承接第2、3课学习的内容,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发发展脉络完整的呈现在学生面前。
问题探究:多媒体课件展示一段朱元璋大肆杀戮功臣的资料引导学生看课本提问朱元璋为了加强皇权还采取了哪些措施,从而得出明代加强皇权的措施。
网络展示展示《康熙王朝》军机处工作情境引导学生通过材料分析军机处原因、职能、特点
(2)识记清初政治制度的变化;军机处的设置。
(3)了解明朝内阁制度形成的经过极其发展。
(4)理解内阁制与宰相制的区别。
(5)理解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基本概念:内阁、军机处,并结合具体历史背景和历史阶段特征加以分析、评价,培养学生辩证的思维能力。
(6)从多角度分析明清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强化和完备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学生活动
信息技术支持(资源、方法、手段等)
新课导入
专制主义中央Βιβλιοθήκη 权两对矛盾?理清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发发展脉络
网络视频截取
自主测验
公布答案并简要点评
展示课前预习习题的答案
课件展示
问题探究
展示一段朱元璋大肆杀戮功臣的资料
总结朱元璋加强皇权的措施
多媒体课件
问题探究
展示《康熙王朝》军机处工作情境
分析军机处原因、职能、特点

第4课、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说课稿

第4课、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说课稿

第4课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一、教材分析:从教材的空间角度讲,本课占据的地理位置比较重要,是新教材的最后一课,是整个单元专题及古代政治文明史的终点,具有收尾和升华作用。

从高考的时间角度讲,从题型题量上看,自07年来,全国共考过36道题目,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方面:需要学生了解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势力的矛盾和斗争,认识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

2、过程与方法方面:让学生初步了解阅读历史古文材料,用历史学科语言归纳概括历史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扭转学生历史就是背背而已的错误学习观,克服学生畏难抵触情绪,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快乐感,通过科学的方法和技巧帮助学生体验成就感,逐渐形成成熟的历史思维和感觉。

三、重难点本课重点是:汉武帝时期、宋初中央集权的强化和明清皇权的不断加强。

理由很简单,因为它本课最大考点;难点是: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理由是教材讲述的是早期政治制度的内容,对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并未明确提及,依据内容归纳概括特点对高一新生现有认知水平而言难度很大。

四、学情分析由于在中考中,历史为非考试科目,初中生对历史课普遍不重视,因此学生的基础知识薄弱,学科素养较低。

而目前,新教材在内容编排上以专题形式进行,内容比较抽象,这种体系只有在对总体历史有相当了解的前提下才具有合理性,因此要达到教学目标还有一定难度。

根据这种情况,我在教学过程中从课本基础知识入手,先帮助学生建立通史观,再利用多种课程资源帮助其把握专题史的内容。

五、教法和学法教法上1、在重点落实上采用:①分析归纳法:通过对史料的引导分析,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

②自主探究法:通过学生对教材的自主把握,着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2、在难点突破上采用:问题引导、合作探究、小组讨论法。

学法上课前:通读教材,了解汉朝到清朝的历史概况。

课上:剖析教材,结合问题,自主思考,构建。

课下:画出本课结构脉络,进行宏观把握;同时填充具体内容,进行微观处理。

四、下面,为了更好地突出重点,条理清晰,紧凑合理,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六、教学过程:导入新课《三国演义》中的第一句话:“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姑且不论,这句话的有无道理,请大家先看看中国历史朝代的更迭,秦——西汉、东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辽宋夏金——元明清,中国为什么会出现统一和分裂交错的情形呢?学习完今天的内容我们就知道了。

2015届高一历史学案第4课《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岳麓版必修1)

2015届高一历史学案第4课《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岳麓版必修1)

【使用说明】一、认真阅读教材,用红笔在课本上圈点信息,在学案上写上答案,完成自主学习。

用红笔标注出疑难和拓展问题。

(20分钟左右)二、在自主学习基础上,各层同学完成各自自主探究部分。

(5至8分钟)三、在学科组长带领下,完成合作探究部分。

(组长要做好调控,充分调动组员的积极性,并做好有关课上的展示、补充、点评相应准备。

原则上B、C层展示、A层点评)(10左右分钟)四、小组互检:各学科组长负责检查相对应小组的学案完成情况。

(5分钟)1、方式:1组对3组,2组对4组,5组对7组,6组对8组。

2、要求:每组基础分为10分。

每不完成一人次扣小组2分。

将检查结果上报给学科班长,计入小组量化。

五、学科班长将各组学案提前两节课交到任课老师办公室。

【学习目标】一、课标要求:了解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设置等史实,认识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二、课标解读:在学习中,把握我国古代中枢权力体系发展变化的本质——皇权和相权斗争的结果,最终丞相制度被废除,皇权逐渐加强。

到明清,专制皇权高度集中,达到了顶峰。

培养学生从具体到一般,从表象到本质,深刻认识和把握事物发展规律的能力。

【学法指导】1、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小字部分、原始资料和插图等来帮助实现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2、积极参与,大胆质疑,发扬团队合作精神,展示自我,认识自我,发掘自我,相信自我。

【自主学习】一、汉唐时期的地方割据与集权措施1、七国之乱(1)西汉初年:刘邦在推行__________的同时,又分封同姓诸侯王。

希望依仗_________的格局,巩固皇权,稳定天下。

(2)汉景帝时:采纳_______的建议,开始着手削藩,出现了_________。

(3)汉武帝时:实行_________,强干弱枝,监察地方,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

2、藩镇割据与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1)唐朝中期:长达八年的_________,唐朝形成了藩镇林立的局面。

(2)唐朝末年:藩镇割据势力进一步发展,唐朝灭亡后,我国进入___________时期,,政权更替频繁。

高一历史教案-高一历史新教材第四课专制皇权的不断加强 最新

高一历史教案-高一历史新教材第四课专制皇权的不断加强 最新

第四课专制皇权的不断加强基础知识:三省六部制的确立。

宋朝加强皇权的措施。

元朝中书省的设置。

明代废除丞相及内阁的设置。

清朝军机处的设立及作用。

重点难点:1.重点分析:专制皇权的不断加强是本节课的重点。

整节课的线索清晰明了,就是自隋唐以来至清朝加强皇权所采取的措施。

包括三省六部制的设立,宋朝分割相权的措施。

明废除丞相设置内阁和清朝军机处的设立。

这些内容跨度很大,学生需要有联会贯通的思想才能很好的学会这些内容。

而教师就应该将这些内容之中的共性,比如分割和限制相权等提炼出来给学生。

2.难点分析:本课的难点在于让学生掌握各朝皇帝们加强皇权的措施。

自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制度以来,各朝各代的皇帝都想方设法提高自己的权力,将权力牢牢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在这个过程中他们采取了很多措施。

包括汉武帝设置中朝,隋唐实行三省六部制。

宋朝设置枢密院分割宰相的军权,设置三司分割宰相的财权。

明朝干脆废除了丞相而实行内阁制度,到清朝军机处的设置等等加强皇帝权力的手段。

但是这些手段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这些手段都是以分割或者削弱丞相的权力为重点的。

这也反映了中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下皇权和相权的矛盾。

能力培养:通过学习本课的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尤其是皇帝们加强皇权的措施,使学生透过现象即具体的措施看本质的能力。

采取的措施为什么能加强皇权就是本质。

思想认识:让学生从思想上认识到,丞相的存在是对皇帝的个人独裁专制的最大的威胁。

所以,历朝历代的皇帝想要作的都是如何削弱或者是取消丞相的权力。

自己来完全掌控国家大权。

最后明朝的皇帝实现了这一点。

但是问题也随之而来了。

皇帝一人无法承担全国事物的压力。

所以他仍然需要设置机构帮助他来处理全国的事物。

这样内阁出现了,军机处出现了。

这样,权力还是不可避免的要向下移动。

专制皇权走到了它的尽头。

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的斗争,我们一起来复习一下上节课讲过的内容。

提问: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是什么?宋太祖是如何把权力集中在自己手里的?(学生回答)。

山东省2015年高中历史 第4课 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教案9 岳麓版必修1

山东省2015年高中历史 第4课 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教案9 岳麓版必修1
2、这样从中央各部到地方军政首脑,实际上都直接听从皇帝的指挥。至此,不仅内阁形同虚设,议政王大臣会议也名存实亡,皇权得以大大加强。这标志着我国的封建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达到顶峰。
自主学习、思考讨论、
完成问题
PPT
【课堂探究】
拓展延伸:同时期东西方的对比
PPT展示东西方政治制度的图片。
东方:政治: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教师利用PPT展示问题:
1.对策:请同学们根据视频在课本P17标出内阁创立、发展的过程。(注意:明太祖、明成祖、明宣宗、明神宗时期)
教师播放视频《明朝内阁建立的过程》
看完视频,学生在课本P17标出内阁创立、发展的过程。识记两分钟后教师利用PPT展示问题考查学生
教师利用PPT展示明内阁地位演变数轴图。
教师利用PPT展示合作探究:内阁制是否等同宰相制?
(提示:根据所学知识从机构性质、权力、对皇权的影响等方面比较)
在学生回答基础上,教师教师利用PPT展示参考答案:
不是
⑴宰相制下,宰相是央一级的行政或决策机构,被制度赋予决策大权,对皇权具有制约作用。
⑵内阁制下,内阁只是皇帝的侍从咨询机构,本身并无决策权,是君主专制加强的产物。
六、教学流程设计(可加行)
教学环节
(如:导入、讲授、复习、训练、实验、研讨、探究、评价、建构)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信息技术支持(资源、方法、手段等)
【导入新课】:
PPT展示《烦恼歌》
人人都说皇帝好,其实皇帝烦死了:
朝中有官管事好,只怕丞相专权了;
地方有人管理好,只怕尾大掉不了;
大权在握享乐好,若无智慧命也了。
——《清史稿》
问题:⑵既然“军机处……军国大计,罔不总揽”,那是否说担任军机大臣相当于宰相?

山东省2015年高中历史第4课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教案10岳麓版必修1

山东省2015年高中历史第4课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教案10岳麓版必修1
可发资料介绍胡如雷先生:《中国封建社会形态研究》,三联书店1979年版;玉超先生:《论皇帝制度与封建专制》,《学术月刊》1980年第1期;罗震岳:《秦汉的专制主义与抑商政策》,《山西大学学报》1980年第2期。
老师引导、学生讨论、概括。
多媒体技术、网络连接、图片、影音资料展示。
课外拓展
课后探究:
古今连线:结合现在的地方行政区划,分析行省制度对后世的影响?
教学主题
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
一、教材分析
本节所处的地位和作用分析第一单元为“古代中国的中央集权制度”,概述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演变过程,探讨其主要特点和影响。本专题包含四课内容(1)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2)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3)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4)专制集权的不断强化本专题讲授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上起先秦,下讫明清。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了解中国古代两千多年的政治制度在不同阶段的重要内容及演变过程,认识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作用和影响。本课在专题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上接秦汉政治,下启明清政治,从而形成完整的体系。本模块的知识,与本册第二单元《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文明》有紧密的关系,要与单元二进行比较,来突出希腊、罗马的政治文明的进步。
教师:自制课件、利用网络。
教法与学法
讨论法、图视法、讲述法等
六、教学流程设计(可加行)
教学环节
(如:导入、讲授、复习、训练、实验、研讨、探究、评价、建构)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信息技术支持(资源、方法、手段等)
导入
提供课件上的史料
《好了歌》:人人说做皇帝好,其实皇帝也苦恼;忠奸难辩睡不好,后宫争宠吃不消;要是官吏选不好,贪污腐败治不了;最怕地方造反了,身家性命也难保。
学生自己查阅资料

山东省2015年高中历史第4课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教案2岳麓版必修1

山东省2015年高中历史第4课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教案2岳麓版必修1
3、引导学生小组运用概念图建构本课知识体系,小结升华,培养学生的归纳建构能力。
六、教学流程设计(可加行)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信息技术支持(资源、方法、手段等)
导入
利用表格“君权与相权的矛盾及解决”
根据所学知识,填写表格,引起对明清君主专制强化的认识欲望
PPT表格
教学过程
教师设计探究性问题引导学生个体或每个小组对重难点问题进行由浅入深的梯级探讨,留给学生较为充足的思考时间,遵循学生依据教材和教师提供的材料先进性思考、讨论,再进行学生个体回答,或学生小组代表展示成果,最后教师或学生评价,再生成问题的流程。
教师始终处于指导的位置,学生为主体,合作学习。学生小组长分工引导小组讨论解决疑难
PPT视频、文本等
小结升华
教师引导
学生总结归纳
PPT
建构体系
教师展示概念图的基本架构
学生自主建构
概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图
当堂训练
教师精选习题
学生在笔记本上完成并互评,教师精讲个别问题
PPT
七、教学特色200字左右
1.利用视频、文本、图片等材料创设情境,有助于引起学生兴许,提高学习效率。
教学主题
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一专题中第4课:《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内容,上承第3课《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下启第二专题《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既是对本专题的总结,又是下一专题的背景,还是高考的核心考点,地位相当重要。
教学重点:明朝内阁与清朝军机处的设置的史实。
1、运用视频创设历史情境。在历史概念(内阁制、军机处)的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技术,精选相关史料,精心设计针对性问题,引导学生探究问题,理解概念,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山东省2015年高中历史 第4课 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课件15 岳麓版必修1

山东省2015年高中历史 第4课 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课件15 岳麓版必修1

1刘邦在位末年与众臣歃血为盟,特别诏 令:“非刘氏而王者,若无功,上所 不置而侯者,天下共诛之。”其目的 在于( ) A.加强朝廷对地方的控制 B.禁止分封异姓王侯 C.鼓励臣民建立军功 D.安抚汉初以来的功臣
2“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 曲……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 死处。”这几句诗所反映的历史事件 是 A.七国之乱 B.八王之乱 C.安史之乱 D.三藩之乱
受 历 史 可以得出什么历史感悟?
君主专制强化对中国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
•积极作用: 提高决策效率,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统 一和巩固、社会安定、封建经济文化发展 和繁荣,为康乾盛世的出现提供了政治保 障。 •消极作用: 皇权的极度膨胀,一人独尊,严重扼杀 了社会的创造力,又成为阻碍社会进步的 重要因素。
1.唐朝中央政府具有较高的行政效率,主要原 因在于 A.增设机构,独立施政 B.分工明确,相互协调 C.一职多官,互相牵制 D.简化机构,总揽于上 2.下列各项中,分割宰相军权的官职是 A.秦朝的御史大夫 B.汉朝的刺史 C.唐朝的节度使 D.宋朝的枢密使
3. 有网友发表帖子讨论科举制时说:“自秦 以来,科举兴于世,始以八股为试,学子彻 夜秉读。然科举追求功禄,令学子神经麻木, 岂真学识耶?”对该帖最恰当的评价是 A.对科举制的评价是完全正确的 B.仅从追求功禄评价科举制是片面的 C.关于科举制的史实和评价都有问题 D.关于科举制和八股取士产生的时间都有错误
第4课 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其发展过程 中会产生哪两对矛盾?
中 央 集 权 君 主 专 制
中央
地方
君权
相权
二、皇权与相权的斗争
2、明清皇权的不断加强
明太祖
明成祖

山东省高中历史第4课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教案13岳麓版必修1

山东省高中历史第4课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教案13岳麓版必修1
二、学生分析
1学情分析:
高一学生在初中时,历史属于副科,学生对历史学科重要性认识不足,造成古代史历史知识基础差,本课又跨度大且涉及政治制度史,学生可能缺乏兴趣,造成学生学习积极性不足。
2.能力背景:
尽管学生基础较差,但高一学生虽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和对历史理论的理解力,若教师合理引导,采取问题导学、示例教学,学生可能会提高学习兴趣和理解相关问题,达到较好的学习效果。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1)通过自主学习的方式归纳明清君主专制演进的措施。(2)通过分析材料把握朱元璋废丞相的原因、影响。
能力培养目标:(1)通过学会分析材料、图片等信息来了解明清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2)结合所学内容,自主总结归纳明清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演变的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比较明朝内阁与近代英国内阁的不同,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PPT课件
训练
利用经典高考真题,
引导学生做题,并对学生做题的结果作出解释,并提升学生做题能力。
学生积极思考完成反馈练习题,培养学以致用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PPT课件
评价
运用分组探究学习和课堂目标评价检测学生对每个学习目标的掌握情况,强化学生的记忆和理解能力。对学生讨论以及反馈习题结果进行总结和归纳,得出最后的成绩。
学生积极听讲,做好相关笔记并展开思考。
各种历史材料,包括文字型、图片型、以致实物模型等。
探究
图表展示代明朝内阁与近代英国内阁引导学生开展讨论,并对讨论结果进行评价和总结。
利用表格的直观性,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明朝内阁与近代英国内阁异同,学会正确运用比较记忆法,加深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并构建平等、合作、互动、有效的课堂氛围,凸现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主体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主题
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
一、教材分析
政治制度是一个内涵丰富的概念,它主要指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及其与之相关的政治领域的各项制度,它作为上层建筑的主要部分,由社会经济基础所决定并为其服务。中国作为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国度,其古代政治制度较早地就开始了完备化、成熟化的过程。中国的第一个国家政权产生于夏朝。此后历经近四千年的演变,直到鸦片战争爆发前夕的清朝,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就国体而言,有奴隶主贵族专政与封建地主阶级专政两种类型,就政体而论,有分到制与中央集权制两种主要形式。本单元中,第1课“夏商周的政治制度”讲的是古代中国早期阶段的政治制度,主要叙述国王“家天下”制度、分封制与宗法制。第2课至第4课,讲的是古代中国发展阶段的政治制度,着重叙述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作为本单元第4课,通过宰相制度的废除内阁和军机处的创立,来反映明清强化君主专制的特点和影响。从而反映了明清在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发展史上的地位:明清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晚期,也是中央集权制度发展的高峰时期,其突出特点是君主专制的高度强化。
学生为主体,合作学习。学生小组长分工引导小组讨论解决疑难
PPT,学生可以回看
总结
教师引导
学生总结归纳,互评
PPT
展示
教师抽查,鼓励主动展示
学生展示,互评或质疑补充
通过幻灯片展示
方法指导
引导学生学习微视频
学生观看微视频后,运用所学小组交流,展示成果
微视频
建构体系
教师展示概念图的基本架构
学生自主建构
概念图
训练
师针对重点和学生的思维难点,制作并推送TWT(创新新思维训练
学生完成TWT的训练并完成
TWT公众网络平台
七、教学特色(如为个性化教学所做的调整,为自主学习所做的支持、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的设计,教与学方式的创新等)200字左右
1.微课程前置导学,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学生发现自己的个性化疑难,通过理,并展示,当堂小组评价,可以增强学生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合作交流、语言表达等能力,在展示过程中的倾听思考、质疑、判断能力。
3.学习方法指导,即学即用,提高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辩证全面的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4.概念图自主建构知识体系,有助于学生把所学知识进行科学的归纳,并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二、学生分析
学生年龄小,基础差,学科多,学生学习任务重,历史学习时间少。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识记明朝废行省、设三司、废丞相、权分六部、内阁制的创立和发展,以及清初政治制度的变化、军机处的设置;理解内阁制与宰相制的区别,明清加强君主专制的影响;并探究中西郡君主制度演变的区别。
2、过程与方法
讲述明朝中央到地方制度演变的过程;通过研读教材提供的史料,探究明朝内阁制与宰相制的区别;运用比较法探讨中西君主制度的异同。
四、教学环境
□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环境□网络多媒体环境教学环境□移动学习□其他
五、信息技术应用思路(突出三个方面:使用哪些技术?在哪些教学环节如何使用这些技术?使用这些技术的预期效果是?)200字
1课前学生自主学习、质疑并提交,为课堂小组交流做好准备,为教师二次备课提供素材,学生的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能力提高。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信息技术支持(资源、方法、手段等)
导入
引用了黄宗羲对明朝政治的评价——“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罢丞相始也”。为什么黄宗羲就这么认为明初开始就“无善治”了?
阅读史料,观看视频,了解明清君主专制加强的原因、目的。
PPT,微视频
探究
教师引导每个小组对个性化疑难进行探讨,提出必须讨论的典型疑难(难点)
2微课程《历史评价方法》,课堂指导学生当堂评价,学生认知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提高。
3引导学生小组运用概念图建构本课知识体系,培养学生的归纳建构能力。
4运用问卷星,进行班级总体评价,个别同学、个别题目、个别选项评价,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增强学习的主动性。
六、教学流程设计(可加行)
教学环节
(如:导入、讲授、复习、训练、实验、研讨、探究、评价、建构)
3、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到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强化,既有助于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也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阻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认识到中国皇权的高度集中是抵住阶级政治发展的必然产物,也是封建社会步入晚期最后“辉煌”的折射。
重点:明清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
难点:内阁制与宰相制的区别;明清加强君主专制的影响
教学方法:我采用讲述法、比较法、分析评价法、分组讨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使用多媒体教学做到了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和现代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