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课 现代科学技术之花
《现代科学技术之花》现代文化与社会生活PPT课件2
袁隆平对杂交水稻的 研究给了你哪些启示?
三、信息技术的发展应用
1.我国计算机研究的开始和发展 2.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
第一台每秒运算百万次电子 计算机试制成功。
银河亿次计算机系统
国防科大研制的 “银河-Ⅲ”百 亿次巨型机
信息技术的应用除 计算机及互联网外,还 有哪些东西?
2001年我国首台蛇 形机器人在长沙国防科 大诞生。该机器人在未 来作战和抢险救灾等领 域具有广泛应用前景, 其头部装有视频监视器, 在运动过程中可将前方 景象实时传输到后方的 电脑中,科研人员可根 据实时传输的图像观察 运动前方的情景,发出 各种遥控指令。
王大珩 中国科学院院 士、中国工程 院院士、我国 应用光学及光 学工程的主要 奠基人之一。
王淦昌 中国科学院 院士、著名 高能物理学 家。
杨嘉墀 中国科学院 院士、著名 空间自动控 制专家。
陈芳允 中国科学院 院士、著名 电子学家。
“863”计划倡议人
说一说,新中国在 科学技术方面还取得了 哪些突出的成就?
第21课
现代科学技术之花
一、“两弹一星”的成功研制
二、“籼型杂交水稻”的培育推广 三、信息技术的发展应用
四、“863”计划的制定
一、“两弹一星”的成功研制
导弹、原子弹、 毛泽东在1956年说:中国“不但 人造卫星 要有更多的飞机和大炮,而且还要有 原子弹。在今天的世界上,我们要不 受人家欺负,就不能没有这个东西” 。 想一想,毛泽东为什么这样说?
温故知新 畅想天地
自己动手
温故知新
我国第一颗原子弹于哪年成功 爆炸?你知道我国在原子能的利用 方面,还取得了哪些突出的成就吗?
畅想天地
请设想一下你在未来信息 社会中的生活状况。
岳麓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二十一课《现代科学技术之花》练习
历史-资料-打印版第二十一课《现代科学技术之花》练习一. 第107页课中题:毛泽东在1956年说:中国“不但要有更多的飞机和大炮,而且还要有原子弹。
在今天的世界上,我们要不受人家欺负,就不能没有这个东西”。
想一想,毛泽东为什么这样说?答:一方面,新中国成立不久,尽管国民经济的恢复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由于旧中国底子太薄,综合国力不强。
另一方面,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中国政治上孤立,经济上封锁,军事上威胁,并对中国进行和讹诈。
中国面临着严峻的国际形势。
为了打破帝国主义的核垄断,保卫国家安全和世界和平,中国必须发展自己的核武器。
★二. 第109页课中题:袁隆平对杂交水稻的研究给了你哪些启示?答:1.对科学的热爱。
2.刻苦钻研业务、埋头苦干、不断创新的科学精神。
3.善于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
4.科学研究应面向生产、生活,关注国计民生。
三. 第111页课中题:说一说,新中国在科学技术方面还取得了哪些突出的成就。
答:1.原子能方面:1991、1993年,秦山核电站、大亚湾核电站先后并网发电。
2.火箭航天方面:①1981年首次用一枚火箭发射三颗人造卫星。
②1982年潜艇水下发射运载火箭成功。
③1999年第一艘试验飞船试飞成功。
④2003年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
3.生物工程方面:①1965年在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牛胰岛素结晶成功。
②1981年在世界上最先用人工方法合成酵母丙氨酸转移核糖核酸。
4.电子计算机方面:①1983年银河Ⅰ型计算机研制成功,每秒运算1亿次。
②1997年银河Ⅲ并行巨型计算机研制成功,每秒运算百亿次。
③2002年,联想集团推出每秒运算能力万亿次的超级计算机。
★四. 第112页温故知新题:我国第一颗原子弹于哪年成功爆炸?你知道我国在原子能的利用方面,还取得了哪些突出的成就吗?答:1.1964年。
2.氢弹研制成功,秦山、大亚湾核电站并网发电成功。
岳麓版八年级历史《现代科技之花》说课稿
岳麓版八年级历史《现代科技之花》说课稿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岳麓版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中的第21课《现代科技之花》。
本节课着重讲解我国见过之后在科学技术领域所取得成绩,帮助学生培养正确的观点。
一、说教材分析1、说课程地位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为我国科技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在科教兴国战略的推动下,科技事业获得了迅速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
本节课是通过对科技成就的介绍和取得成就的原因的分析,使学生感受这些伟大的成就。
本节课教学内容从选材上说,更具代表性,并且收录了科技领域的最新成果,更贴近学生的生活,易于学生理解和接受。
2、说教学目标:根据新课程标准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如下目标:识记与掌握建国后五十多年来所取得的科技成就、相关科学家的事迹和建国后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原因培养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阅读课文,在文中提取信息,总结、概括、归纳的能力;表达能力;主动查阅、搜集资料,以及对资料的整理、分析和应用的能力。
情感态度上培养学生尊重知识、崇尚科学的人生态度,树立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充分认识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意识到创新精神的重要性。
3、说教学重难点:重点:建国后科学技术的主要成就和杰出的科学家的事迹难点:建国后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原因二、说教法及学法正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在传授基本知识的基础上让学生发挥小组协作,自主探究。
运用这种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同时总结规律、方法,以此触类旁通。
三、说教学程序1、课前引导通过复习前面的第二、三、五单元的知识,让学生知道,新中国建立以后,尤其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我国的科学技术工作者,在科学技术领域所取得成绩是来之不易的。
同时科学技术子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所起到的作用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从而导入本课的新课程。
2、导入新课科学技术在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不可替代,就意味着需要采取采取正确的举措,为科学技术的取得成绩创造良好的环境,才能取得优异的成绩。
八年级下册历史第21课“现代科学技术之花”同步检测(有解析)
第六单元现代文化和社会生活第21课现代科学技术之花一、选择题1.我国科学家同心协力,攻破一道又一道难关,终于为祖国点燃了饱含我国科学家智慧和力量的神奇之火,从而打破了帝国主义的核垄断。
材料中的“神奇之火”指的是( )A.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B.第一枚中近程地地导弹发射成功C.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D.第一颗氢弹试爆成功【解析】选A。
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
由题中的关键信息“神奇之火”“打破了帝国主义的核垄断”,可知与1964年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有关。
故选A。
2.在旧报纸上我们往往能找到过去的记忆,从历史长河中发现点点滴滴的往事。
那么,通过右侧这张头版标题“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的人民日报,你能推断出这份报纸出版的日期最有可能是( )A.1966年10月B.1964年10月C.1970年10月D.2003年10月【解析】选B。
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
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3.(2015·烟台学业考)20世纪五六十年代,邓稼先从事一项严格保密的工作。
当妻子问及工作性质时,他说:“就是为它死了也值得!”邓稼先奉献了一生,实现了( )【解析】选C。
本题主要考查邓稼先的主要贡献。
邓稼先为我国研制原子弹和氢弹,在原子能的开发利用方面作出了巨大贡献,被誉为“两弹元勋”。
故答案选C。
4.“如果60年代以来中国没有……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
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
”新中国的科技成果“两弹一星”除原子弹外,还有( )A.氢弹、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B.氢弹、第一颗实用通信卫星C.导弹、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D.导弹、第一颗实用通信卫星【解析】选C。
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
中国的“两弹一星”指的是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地球卫星。
5.2015年9月20日,我国新型运载火箭长征六号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地将20颗卫星送入太空。
【小学课件】《现代科学技术之花》现代文化与社会生活优质PPT课件2
2003年“神州” 五号载人飞船升 空
杨利伟出舱瞬间 航天英雄杨利伟
杨利伟太空生活片断
二、“籼型杂交水稻”的培育推广
袁隆平,中国 工程院院士。被国 际农学界誉为“杂 交水稻之父”。
袁隆平
60年代初,“三年自然灾害”带 来的全国范围内空前的粮食饥荒,使 他走上研究杂交水稻的道路。
杂交水稻
袁隆平对杂交水稻的 研究给了你哪些启示?
三、信息技术的发展应用 1.我国计算机研究的开始和发展 2.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
第一台每秒运算百万次电子 计算机试制成功。
银河亿次计算机系统
国防科大研制的 “银河-Ⅲ”百 亿次巨型机
信息技术的应用除 计算机及互联网外,还 有哪些东西?
2001年我国首台蛇 形机器人在长沙国防科 大诞生。该机器人在未 来作战和抢险救灾等领 域具有广泛应用前景, 其头部装有视频监视器, 在运动过程中可将前方 景象实时传输到后方的 电脑中,科研人员可根 据实时传输的图像观察 运动前方的情景,发出 各种遥控指令。
第21课
现代科学技术之花
一、“两弹一星”的成功研制 二、“籼型杂交水稻”的培育推广 三、信息技术的发展应用 四、“863”计划的制定
一、“两弹一星”的成功研制
有更毛多泽的东导飞在弹人机1、造9和5原卫大6子年星炮弹说,、:而中且国还“要不有但原要 子弹。在今天的世界上,我们要不受 人家欺负,就不能没有这个东西” 。 想一想,毛泽东为什么这样说?
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六单元 现代文化和社会生活 第21课 现代科学技术之花快乐学案 岳麓版
第21课现代科学技术之花课堂反馈名师点津1.我国现代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原因我国现代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原因要从以下两个方面来分析:一方面是党和政府对发展中国科学技术的高度重视和正确决策。
新中国成立后,建立了中国科院及各种科研机构,作出了一系列发展科技的决策,科技得到了发展和提高。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确定了“科教兴国”战略,制订了“863”计划,缩小了我国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高技术研究开发的总体水平在为提高。
另一方面,以钱学森、邓稼先为代表的中国的优秀学者、专家,怀着深沉、炽热的爱国之情,艰苦奋斗、顽强拼搏,为发展我国的科技事业、实现祖国的富强作出了重大贡献。
2.我们要学习以钱学森、邓稼先、袁隆平为代表的科学家的哪些精神从以钱学森、邓稼先、袁隆平为代表的科学家的事迹中,我们可以学习他们矢志不渝的爱国主义精神和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自己聪明才智的高尚情操;刻苦钻石业务、埋头苦干、不断创新的科学精神;坚持科研方向面向生产生活、关注国计民生的民本精神。
随堂演练1.中国成功爆炸第一颗原子弹是在:A.1949年 B.1956年 C.1964年 D.1978年A.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B.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C.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D.第一颗导弹发射成功3.“两弹一星”不包括A.导弹 B.原子弹 C.氢弹 D.人造地球卫星4.2003年发射成功的第一艘载人飞船是A.神舟一号 B.神舟三号 C.神舟五号 D.神舟七号5.在世界上首次育成籼型杂交水稻的人是A.钱学森 B.邓稼先 C.袁隆平 D.陈芳允6.“华光激光照排系统”为汉字印刷告别铅字开辟了通途。
它的主要研制者是A.邓稼先 B.袁隆平 C.钱学森 D.王选7.1986年中国制定了《中国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纲要》,这一计划纲要被命名为A.“863”计划 B.“星火”计划 C.“火炬”计划 D.“丰收”计划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三十五年前的深秋季节,在我们祖国的上空,一声春雷般的巨响向世界庄严宣告:中国人民依靠自己的力量胜利地掌握了核技术。
第21课现代科学技术之花
钱学森和毛泽东在宴会上
1960年11月“东风1号”发射成功
1964年我国成功爆炸 第一颗原子弹
1966年10月27日,我国成功地进行了核 导弹试验,图为钱学森(右一)与聂荣臻(右 二)等在现场看到导弹飞行正常时的情景。
1967年第一颗氢弹爆炸
1970年“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
“东方红一号”
C
•
A
B
• 袁隆平的主要科技贡献是(
)
•
A.发明“侯氏制碱法” 育籼型杂交水稻
C.成功研制原子弹 射东方红l号卫星
B.成功培
•
D.成功发
• 我国的航天技术是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起来的。 下列属于我国航天技术成就的是( ) • ①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②“东方红一号”卫 星发射成功 • ③神舟系列飞船发射成功 实施 • A.①②③ ②④ B.②③④ ④嫦娥奔月工程顺利 C.①③④ D.①
王大珩 中国科学院院 士、中国工程 院院士、我国 应用光学及光 学工程的主要 奠基人之一。
王淦昌 中国科学院 院士、著名 高能物理学 家。
杨嘉墀 中国科学院 院士、著名 空间自动控 制专家。
陈芳允 中国科学院 院士、著名 电子学家。
“863”计划倡议人
• (2013· 河北· 21)邓小平曾指出:“如果六十 年代以来中国没有……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 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的国际地位。这些东 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 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这些东西”指( )
2001年我国第 一台类人型机器人 亮相国防科大。这 一成果标志着我国 机器人技术跻身国 际先进行列。
王选,华光激光照排系统研 制主持人。中国科学院院士、工 程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第八届政协委员。曾任北大方正 技术研究院院长、香港方正董事 局主席。
第21课 现代科学技术之花
第21课现代科学技术之花(第一课时)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和杰出科学家为国争光的动人事迹教学难点建国以来取得重大科技成就的原因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创设情境,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回答: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时,兵力和装备都不弱于日军的清朝北洋舰队全军覆没于自己国家的威海卫港湾内。
但是,新中国建立刚到半个世纪,人民海军就能驾驶着国产的导弹驱逐舰环球访问、遨游世界各地。
大家都已经知道发生这么强烈反差的原因在于新中国科技有了长足的进步。
那么,新中国科技取得长足进步的原因又有哪些呢?(安排学生先阅读全文,作读书标记;然后根据自己搜集整理的有关资料,进行探索、交流、讨论、练习。
)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两弹一星”1谁来介绍什么是“两弹一星”?(原子弹、导弹、人造卫星)·教师讲解:“两弹一星”现在是指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卫星。
但是最初的“两弹”指的是原子弹和氢弹。
例如,邓稼先被誉为“两弹元勋”,就是因为他主持研制成功了原子弹和氢弹。
后来原子弹和氢弹合起来称为一弹,另一弹专指导弹。
“一星”则指人造地球卫星。
2 原子弹是怎样研制出来的?(以邓稼先为首的老一辈科学家挑选了20多名刚毕业的大学生为振兴中华而刻苦钻研、奋发图强、协力攀登科学高峰。
他们在缺乏资料的“真空”状态下,夜以继日地工作,终于在罗布泊的戈壁沙滩上空点燃神奇之火,生成原子弹爆炸特有的“蘑菇云”。
·指导学生观看课本彩色插图第3页第13幅《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图以及网站《史海荡舟》所展示的其它资料,体验科技实验成功的欢乐、自豪等情感。
3 原子弹是杀伤力极强的武器,我们这个爱好和平的民族和国家,为什么也要研制它?(帝国主义国家利用威力巨大的原子弹,对新中国和世界其他爱好和平的国家进行威胁,中国只有研制出自己的原子弹,才能粉碎帝国主义的核威胁,人民才能过上安宁的日子。
)·接着指导学生观看课本86、87页的导弹和卫星图片,联系第14课《钢铁长城》有关知识,加深印象,并重点补充网站《史海荡舟》登载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成功遨游太空》资料,其url是/Photo/ShowPhoto.asp?PhotoID=53。
6.21现代科学技术之花 学案2(岳麓版八年级下册)
八年级师生共用教学案【课题】:第21课现代科技之花【学习目标】:1.讲述邓稼先等先进人物艰苦创业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事迹。
2.知道“两弹一星”的成功研制、“籼型杂交水稻”的培育推广等标志性成果,以及“863”计划的制定。
3.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为例,说明信息技术在促进我国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学习重点】:“两弹一星”研制成功的重大深远意义。
【学习难点】:我国现代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原因。
【自主梳理】:1.“两弹一星“的成功研制“两弹一星”即()、()和()。
1960年1月,我国成功发射了自制的第一枚近程导弹“”。
1964年10月,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一颗()成功爆炸。
1970年4月,我国第一颗()发射成功。
1975,我国又成功发射第一颗()卫星,成为世界上第()个掌握卫星回收技术的国家。
2.“籼型杂交水稻”的培育推广我国农业科学家()在国际上首先培育成()杂交水稻,每亩增产20%—30%。
袁隆平被誉为“”。
3.信息技术的发展应用()年,我国研制成功了第一台小型通用数字电子计算机。
计算机经历了()、()、中小规模集成电路的发展历程,从80年代开始向()过渡。
计算机的应用日益广泛,从()扩展到过程控制、()、经济管理、情报检索、()等方面。
“”为汉字印刷告别铅字开辟了通途。
4.“863”计划的制定1986年3月,4位科学家向党中央建议,对中国高新技术发展战略进行论证,()作了重要批示,同年低指定了《中国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纲要》,为纪念科学家们的建议,这个计划纲要被命名为()。
【教师点拨】:1.邓稼先,安徽人。
1948年赴美国普渡大学留学,得到博士学位后立即回国,1950年被派到中国科学院工作。
张爱萍将军称他为“两弹元勋”。
2.袁隆平的杂交水稻自推广至今,全国已累计种植30多亿亩,增产粮食3.7亿多吨,创造经济效益3700多亿元。
我国耕地减少了442.6万公顷,而粮食产量反增加了16058万吨,以袁隆平为代表的中国科学家创造的这份领先世界的科技成果,确保了中国以仅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惠及全世界。
《现代科学技术之花》现代文化与社会生活PPT课件
2年零8个月
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1964年10月16日
1967年6月17日
从首次爆炸原子弹到爆炸氢弹,美国用了7年零4个月,前 苏联用了4年,法国用了8年零6个月,英国用了4年零7个月。
说一说
从邓小平的话中,可 以看出“两弹”的发明有何 重要意义?
如果60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 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 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 能力,也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
2001年2月19日江泽民与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袁隆平(右)
袁隆平当选2004年十大感动中国人物
863计划
陈
王
杨
王
芳
大
嘉
淦
允
珩
墀
昌
从现在就抓起,用力所能及的资金和人力跟踪新技术的发展 进程,而不能等到十年﹑十五年﹑经济实力相当好时再说,否则就会 贻误时机,以后永远翻不了身。
——《关于跟踪世界战略性高科技发展的建议》
时间 1960年11月 1964年10月 1970年4月 1975年 1984年
成就 “东风一号” 近程导弹爆炸成功 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第一颗返回式卫星发射成功 第一颗通讯卫星发射成功
袁隆平 “杂交水稻之父” “当代神农” “米神”
籼型杂交水稻 原子弹让中国人不再受恐吓!
我国西部地区,随着一声
数
巨响,硕大的蘑菇云腾空
学 课
升起。我国第一颗原子弹
件
爆炸成功。
/ke
jia
谁说n我/s们中国人搞不成导弹核武器,现在不是 hux
搞出来了吗ue!/
第21课 现代科学技术之花
课题第21课现代科学技术之花教时21 时间教学目的1、知识与能力:通过列举新中国在科学技术方面取得的突出成就,培养学生归纳史实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通过讲解或者阅读有关文字资料、图片资料以及影视资料,让学生了解中国在科学技术领域所取得的巨大成就,认识科学技术巨大的推进作用;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主义感情。
教学重点“两弹一星”研制成功的重大深远意义教学难点我国现代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原因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设计思路备注一、板书标题展示原子弹、氢弹、人造地球卫星等图片。
板书标题:第21课现代科学技术之花二、揭示目标(1)讲述邓稼先等先进人物艰苦创业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事迹;(2)知道“两弹一星”的成功研制、“籼型杂交水稻”的培育推广等标志性成果,以及“863”计划的制定。
(3)以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为例,说明信息技术在促进我国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三、自学指导幻灯片展示学生需要自主学习的问题,学生自主阅读教材,用笔勾画出本课重点内容,并思考、讨论问题。
四、先学1、我国在“两弹一星”方面的著名科学家有哪些?“两弹一星”具体指什么?2、我国在“两弹一星”方面所取得的成就有哪些?3、袁隆平的重大贡献是什么?4、我国在信息技术方面取得成就有哪些?5、“863”计划的提出者有哪些?教学设计思路备注五、后教“两弹一星”研制成功的历史意义:从原子弹到氢弹,美国用了七年多,苏联用了四年,法国用了八年多,中国只用了2年8个月,原子弹、氢弹的爆炸成功标志着我国核科技进入了世界先进国家的行列,它大大加强了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防力量。
“两弹一星”的研制成功,显示了中华民族的创造能力,在国内外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打破了超级大国的核讹诈和核垄断,奠定了我国在国际事务中的重要地位,振奋了国威、军威,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志气,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六、当堂训练用PPT的形式展示选择题、思考题等。
江苏省宿迁市宿豫区关庙镇初级中学八年级历史下册第21课现代科学技术之花教案岳麓版
第21课古代科学技术之花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经过列举新中国在科学技术方面取得的突出成就,培养先生归纳史实的能力。
(2)经过讨论袁隆平成功培育杂交水稻的意义,培养先生综合分析成绩的能力。
(3)经过制造火箭或人造地球卫星模型的活动,培养先生的动手能力和理论精神。
二、过程与方法经过讲解或者浏览有关文字材料、图片材料和观看影视材料,让先生在自主学习和彼此讨论中,了解新中国在科技领域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感受科研工作者严谨的治学态度和不畏艰辛的工作精神,认识到科技领域的巨大成就对进步我国综合国力、改恶人民生活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先生还应真务虚的学习态度和热爱科学的理念。
(2)激发先生的民族骄傲感,培养先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重点难点分析重点:“两弹一星”研制成功的严重深远意义。
难点:我国古代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缘由。
教学流程安排集体智慧(以知识体系为主)个性设计(二次备课)教学后记课前引导:前几课我们学习了新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程,请简单归纳新中国经济建设取得明显成就的几个时期。
先生归纳后,教师提出:这些时期我国经济建设有着很大的发展,其缘由不仅在于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的正确、全国人民的努力,还包括许多科技工作者所做出的严重贡献,正如邓小平同志提出的,“科学技术是第终身产力”,经济建设的发展离不开科技的推进。
导入新课一、“两弹一星”的成功研制1、钱学森、邓稼先等科学家的不懈努力2、“两弹一星”的研制成功二、“籼型杂交水稻”的培育推行1、我国计算机研究的起步和发展2、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四、“863”计划的制定[小结]1、以习题的方式巩固本课重要的知识点。
2、拓展:新中国成立以来有哪些重要的科技成就?3、分析:我国古代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缘由。
在先生讨论的基础上,教师归纳阐明:一是党和政府对发展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高度注重和正确决策;二是以钱学森、邓稼先为代表的中国优秀科学家、专家,怀着深沉、炽热的爱国之情,艰苦奋斗、顽强拼搏,为进步我国的科技程度做出了严重贡献。
现代科学技术之花-现代文化与社会生活专家课件
2. 木材的耐久性远逊于石材,因而以 土和木 为主要 材料的 中国古 建筑留 存至今 的并不 多,以 致某些西方学者以为现在根本没有 这种建 筑的实 物。
3. 中国古代的石建筑并不像欧洲那样 发达, 一直到 明清时 代,在 技术条 件完备 且有需 求的 情况下,石建筑在中国依然很少出现 。
•
4.多样性意味着差异,我国的民族多 样性决 定了以 民族为 载体的 文化的 多样性 ,这种 文化的 多样性 也意味 着各民 族文化 的差异 。
2003年“神州” 五号载人飞船升 空
杨利伟出舱瞬间 航天英雄杨利伟
杨利伟太空生活片断
二、“籼型杂交水稻”的培育推广
袁隆平,中国 工程院院士。被国 际农学界誉为“杂 交水稻之父”。
袁隆平
60年代初,“三年自然灾害”带 来的全国范围内空前的粮食饥荒,使 他走上研究杂交水稻的道路。
杂交水稻
•
7.我国的传统节日是维系中国社会人 际关系 的重要 感情纽 带。在 节日里 ,人们 尽享天 伦之乐 ,亲朋 好友、 邻里乡 亲互赠 节礼, 使节日 洋溢着 浓浓的 人情味 。
8.如今,我国的传统节日已基本失却 了早先 的信仰 内核, 但许多 传统节 俗活动 仍存活 在民众 的生活 中,在 传承中 发展变 化,从 内容到 形式都 更加丰 富多样 。
王大珩 中国科学院院 士、中国工程 院院士、我国 应用光学及光 学工程的主要 奠基人之一。
王淦昌 中国科学院 院士、著名 高能物理学 家。
杨嘉墀 中国科学院 院士、著名 空间自动控 制专家。
陈芳允 中国科学院 院士、著名 电子学家。
“863”计划倡议人
说一说,新中国在科 学技术方面还取得了哪 些突出的成就?
5.从自然生态的角度来看,生态平衡 的维护 就是要 维护其 生物物 种的多 样性, 所以维 护社会 和谐的 基础也 就是文 化的多 样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1课现代科学技术之花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通过列举新中国在科学技术方面取得的突出成就,培养学生归纳史实的能力。
(2)通过讨论袁隆平成功培育杂交水稻的意义,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3)通过制作火箭或人造地球卫星模型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精神。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讲解或者阅读有关文字资料、图片资料以及观看影视资料,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和相互探讨中,了解新中国在科技领域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感受科研工作者严谨的治学态度和不畏艰辛的工作精神,认识到科技领域的巨大成就对提高我国综合国力、改善人民生活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还应真务实的学习态度和热爱科学的理念。
(2)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重点和难点
重点:“两弹一星”研制成功的重大深远意义。
难点:我国现代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原因。
教学方法
启发式教学,讲解、阅读、思考、讨论相辅相成。
教学过程
课前引导:前几课我们学习了新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程,请简单归纳新中国经济建设取得显著成就的几个时期。
学生归纳后,教师提出:这些时期我国经济建设有着很大的发展,其原因不仅在于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的正确、全国人民的努力,还包括许多科技工作者所做出的重大贡献,正如邓小平同志提出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经济建设的发展离不开科技的推动。
导入新课
一、“两弹一星”的成功研制
1、钱学森、邓稼先等科学家的不懈努力
2、“两弹一星”的研制成功
二、“籼型杂交水稻”的培育推广
1、我国计算机研究的起步和发展
2、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
四、“863”计划的制定
小结:
1、以习题的形式巩固本课重要的知识点。
2、拓展:新中国成立以来有哪些重要的科技成就?
3、分析:我国现代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原因。
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教师归纳说明:一是党和政府对发展中国现代科学技术的高度重视和正确决策;二是以钱学森、邓稼先为代表的中国优秀科学家、
专家,怀着深沉、炽热的爱国之情,艰苦奋斗、顽强拼搏,为提高我国的科技水平做出了重大贡献。
作业:
指导学生完成课后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