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大商科”理念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合集下载

基于新商业背景下的新商科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基于新商业背景下的新商科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基于新商业背景下的新商科人才培养模式构建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商业形态的不断变革,商业领域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

为了适应新商业背景的需求,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的新商科人才已经成为当前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问题。

在这个背景下,新商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也显得尤为重要。

新商科人才是指具备创新思维、跨界视野和实践能力的人才,其培养模式应该充分考虑市场的需求,注重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新商科人才的培养模式进行构建:一、革新课程设置,注重实践教学以前的商科教育主要注重理论培养,忽视了实践环节。

而在新商业背景下,实践和创新能力成为了企业对人才的基本要求之一。

因此,新商科人才的培养应该注重课程设置的革新,顺应市场需求。

要增加实践性课程和实践性教学环节,让学生在课堂上掌握实践技能和经验,把所学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

例如,深入企业实践、模拟商务沟通、商业案例分析等课程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使学生真正成为能够在实践中应对变化的商业人才。

二、进一步拓宽课程领域,注重多样化培养新商业背景下的商业发展已经从单一领域逐步向多元化方向发展。

因此,新商科人才的培养也应该拓宽课程领域,注重多样化培养。

不同领域的知识和技能的融合可以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跨界视野,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

比如,可以把人文学科、艺术、工程等课程融入商科教育中,培养学生的跨学科思维和跨文化交际能力,使学生成为面向未来发展的多维度人才。

三、增强实践环节,注重实操能力新商科人才的培养应该注重实践环节,让学生有更多的实践机会,培养实践能力和实操能力。

实践能力是指学生在实践中进行独立思考、创新思维和多方沟通合作的能力。

实操能力包括一系列与商业实践有关的操作技能。

因此,需要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来增强实践环节、培养实践能力和实操能力。

例如,实践基地的建设、企业实习机会的提供、实践竞赛项目的组织等,都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帮助学生培养专业技能和实践经验。

商科教学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商科教学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商科教学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摘要】阐述“认知、流程、风险和价值”四个层次在商科人才培养中的内涵和优势,通过以“将企业搬进校园”为理念的完全竞争环境构建,以“学生主体、教师引导、学校支持”的课程体系设计,提升学生对市场和社会的感知力、对规则的执行力、对风险的洞察力和对企业价值的领导力。

【关键词】商科教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21世纪全球高等教育发展的新模式,是时代发展和教育创新的大势所趋。

高校的创新教育模式,就是向学生提供最广阔的思维激荡交锋和多元文化汇聚交融的智慧平台。

这一目标的实现,最关键的一个环节就是要依靠“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企业为载体”的教学模式。

在这种模式中,师生、学生与学生、校企相互连接,享有丰富信息资源的学生一起学习、直接切磋、激荡思维,真正实现“将市场带入教室”的设计理念,共同成长为21世纪合格的优秀应用型人才。

一、目前商科课程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商科专业人才培养,是要在变幻莫测市场环境中探索诡谲博弈的经营之道。

这就需要在经营课程设计时更贴近市场,更需要通过团队合作来解决现实问题。

努力培养学生对企业经营的市场的认知、流程设计、风险控制和价值挖掘能力,是工商管理类教学的必然趋势,也是企业现代管理高技能培养的迫切要求。

目前,商科课程面临的主要问题有:(一)重逻辑推理能力,轻情商素质培养。

目前很多老师将培养逻辑推理能力作为最主要的训练思维的方式,而忽视了情景和竞技教学对提升教学效果的作用,而认知能力以人文交际和融入商业环境为理念,在课堂课外通过模拟市场竞争、仿真市场设计、场景案例分析、数学建模等形式锻炼学生动手能力。

(二)重标准化教学,轻流程再造过程。

在商科教学中,每一位老师的任职经历和知识背景不同,授课思路也不尽相同。

统一的教学大纲、标准化思路束缚了教师的发挥空间;企业业务操作和风险控制已经不仅是涉及一门课程,往往是若干门专业学科交叉,形成多部门配合的“业务流”(BusinessFlow),如纳税申报流程,涉及企业管理、财务、税务局、银行等多部门,按部就班地“填鸭式”教学无法深入到企业实际和体会现实曲折,不仅容易造成观点片面,而且导致关键点控制失败酿成企业损失的后果。

商科专创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中山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商科专创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中山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基金项目:2019年校级教研教改课题 数字化管理背景下工商企业管理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的实践研究 (J Y B 1901)作者简介:易晨希(1989-),女,中山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企业管理㊁职业教育;沈孟康(1976-),男,中山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区域经济㊁职业教育㊂商科专创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中山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易晨希 沈孟康(中山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广东中山528400)摘 要:在 大众创业㊁万众创新 的时代背景下,高校对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越来越重视㊂商科专业如何在互联网时代挖掘专业特色,关系到专业能否获得可持续发展㊂商科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融合,不仅有利于加强高校专业内涵建设,同时也有利于提升专业教学质量㊂基于全国高职院校就业创业调查数据,以中山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提出商科专创教育融合的 12345模式,即 一个 目标精准定位人才培养㊁ 双重 方向保证人才灵活就业, 三课 融合开发专业课程体系, 四维 一体建设专业实践体系, 五环 联动打造质量保障体系㊂关键词:商科;工商企业管理;创新创业;融合;人才培养中图分类号:G 712;F 710-4 文献标识码:A d o i :10.3969/j.i s s n .1672-2272.2020050231 商科专创融合人才培养在国家大力推行 大众创业㊁万众创新 的时代背景下,高校对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越来越重视㊂通过构建专业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的融合模式有助于落实国家提出的创新创业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㊂2015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对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提出了新要求,明确培养创新创业技能型人才是高职院校办学的发展方向㊂建立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实现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教育目标㊂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有效路径[1]㊂通过探索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融合模式,是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在新时代下的新诠释㊂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人在德㊁智㊁体㊁美和劳等全方位发展㊂信息化时代下,科学技术急速发展,知识更新速度加快,只有具备专业技能又有创新能力的综合型人才方能适应当今时代各行业用人要求㊂因此,立足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学校只有建立专业教育和双创教育融合培养模式,才能为学生的长远发展打下更扎实的基础㊂如何在互联网时代挖掘专业特色,决定了专业能否获得可持续发展㊂云计算㊁大数据㊁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的发展推动了数字经济的发展,也加速了现代企业的转型升级㊂在新时代,传统商科的教育理念㊁方法和模式等都需要优化创新㊂商科人才培养不仅要设置行业前沿技术课程,而还要挖掘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的结合点,培养新商科创新创业型人才㊂通过实现商科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融合,不仅有利于强化高职院校专业内涵建设,同时也有利于提升专业教学质量㊂2 商科专创融合人才培养实施背景中山职业技术学院以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为使命,在培养高技能复合型人才的过程中十分重视创新创业教育㊂学校在创业教育的实践经验中,形成了 分层施教㊁系统推进㊁全面覆盖 的特色,构建出 普及化㊁融合化㊁专业化 的创业教育体系㊂通过向全校学生开展普及性创业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通过面向专业开展融合性创业教育,培养学生成为专创融合型人才;通过面向具备创业潜质的学生开展专门性创业教育,培养创业型人才[2]㊂学校的创业教育模式在实践中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创新素质和创业技能,对国内高职院校开展创业教育产生了较好的示范作用㊂根据麦可思调查报告显示,本校毕业生创新能力满足度近四年逐步提升,创新创业教育整体水平高于全国水平㊂全国高职院校2018届毕业011生的总体创新能力满足度为84%,近四届毕业生创新能力总体满足度整体呈现上升趋势,创新创业教育整体水平逐步提升㊂创新创业教育途径主要是创业辅导和创业课程,且有效性仍需提高㊂2018届毕业生接受的创新创业教育主要是 创业辅导活动 (39%),其有效性为66%;其次是 创业教学课程 (38%),其有效性为67%㊂2018届毕业生认为创新创业教育最需要改进的地方是 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缺乏 (50%),其次是 创新创业实践类活动不足 (48%)㊂课程设置过于宏观,以学校 面 上的通识基础类课程居多,缺乏与专业特色结合的 点 上的行业技术类课程㊂无论是全国范围还是本校自主创业的毕业生都是主要集中零售业(全国12.3%,本校17.1%)创业[3]㊂但不少专业在课程设置层面仅开设了宏观层面的创新创业基础和就业创业指导等普及类课程,并没有依据毕业生的主要创业行业开设相关的行业技术类课程㊂3 商科专创融合型人才培养路径本项目基于对全国高职院校就业创业调查数据分析,以中山职业技术学院的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为例,从该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出发,提出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的 12345 模式,即 一个 目标精准定位人才培养㊁ 双重 方向保证人才灵活就业, 三课 融合开发专业课程体系, 四维 一体建设专业实践体系, 五环 联动打造质量保障体系㊂3.1一个 目标:精准定位人才培养本专业基于专创融合的人才培养理念,为适应区域产业转型升级和现代商贸流通服务业发展需要,培养德㊁智㊁体㊁美等全面发展,掌握自主创业㊁家族企业二次创业和中小企业经营管理必备知识,具有良好职业道德㊁诚信敬业精神㊁开拓创新精神与沟通协调能力,适应创客时代的互联网思维和创新思维,具有较强学习与持续发展能力,以及商业机会识别㊁开发及管理等专业能力,服务地方产业转型升级和中小企业创业与经营所需要的复合型㊁发展型㊁创新创业型技术人才㊂通过培养,学生掌握创业所涉及的商业机会识别㊁评估及开发利用的基本技巧;了解创办企业的基本流程;熟悉中小微创业企业或门店经营管理过程中涉及的采购㊁营销㊁财务㊁人事㊁行政㊁现场管理和经济法等基本知识;掌握互联网和零售业等行业基本技术;能够进行信息搜寻与挖掘,对商业机会进行识别㊁开发与管理,并有效整合利用资源进行创业经营;能够结合中小微创业企业业务发展需要,有效进行营销开拓㊁财务筹划㊁团队建设与人力资源管理㊂3.2双重 方向:保证人才灵活就业本专业学生毕业以后通过自主创业成为中小微企业的创业者,并能以突出的综合素质和学习能力胜任门店管理㊁营销㊁人力资源及行政管理等中小企业经营管理岗位㊂自主创业者的典型工作任务包括:负责创业过程的选业(企业创建策划)㊁开业(企业申办登记)和守业(初创企业管理);识别商业机会㊁整合创业资源㊁组建创业团队和创业项目运作等;中小企业经营管理者的典型工作任务包括:负责门店管理,如完善工作程序和规章制度,合理开展人员配置及团队建设,门店销售管理,门店内务管理等;负责营销管理,如营销策划㊁营销文案㊁线下销售㊁网络推广;负责行政管理,如人员招聘㊁薪资管理,电话接待,文书事务,会议安排,活动组织和办公室事务等㊂3.3三课 融合:开发专业课程体系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依据创办和经营企业所需要的相关知识㊁能力和素质开设相关课程,创新打造经营与创业管理基础课程㊁经营与创业管理通识课程和经营与创业行业技术课程三大课程模块,贯穿大学三年学习全过程,实现经营与创业管理基础㊁专业和行业技术这三类课程融合㊂经营与创业管理基础课程㊁经营与创业管理通识课程和经营与创业行业技术类三大课程模块涵盖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学生创业和经营管理所需知识㊁技能和素质㊂其中经营与创业管理基础类课程主要开设在大一㊁大二阶段,包括创新创业基础和就业创业指导,是依托学校创业学院开设的双创普及必修课程㊂通过课程教学能培养学生的创意思维㊁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该类课程是专创融合课程体系的基础,对后续课程学习和学生就业创业有着重要的影响㊂经营与创业管理通识类课程主要开设在大一㊁大二阶段,包括经济学基础㊁管理基础与实务㊁市场营销基础与实务㊁电子商务应用㊁经济法基础和会计基础,是发挥自身师资优势开设的专业核心必修课程,通过课程教学能培养学生创办㊁经营和管理企业的能力,该类课程是专创融合课程体系的核心,是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的经典课程模块,也对学生日后就业创业起到重要支撑作用㊂经营与创业行业技术类课程主要开设在大二㊁大三阶段,包括连锁企业品类管理㊁采购与供应链管理㊁新媒体文案写作㊁人力资源管理㊁企业行政管理㊁新媒体营销和推销实务等课程,该类课程针对学生就业创业方向㊁结合新零售新技术开设行业特色创新课程,通过课程教学能培养学生从事媒体㊁零售和互联网等行业门店创业㊁经营㊁营销㊁人力资源和行政管理的工作,体现产教融合的特点㊂3.4四维 一体:建设专业实践体系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实行 训㊁赛㊁室㊁习 四维一体111实践体系,即校内实训㊁创业大赛㊁青创工作室和校外小微订单班实习四维一体开展实践教学㊂该专业在实施 三 层融通课程设置的基础上,创新打造工商企业经营综合实训㊁连锁经营管理综合实训和虚拟商业社会环境综合校内实训项目,让学生在虚拟创业环境中进行企业创业和经营管理仿真实战㊂该专业从第一学期开始就要求每个学生都要自建团队,发现商机,开发创业项目,鼓励学生人人参与学校创业大赛,通过创业项目策划㊁路演和比赛,竞选出优秀团队进驻学校青创园工作室或创业园实体店进行校内小微实践;最后通过校企合作小微订单班和现代学徒制的方式,让学生参与企业门店创业与经营,在实习中发现自己的兴趣,更加了解自己的职业定位,从而更好地选择就业或创业,最终实现对学生个性化的培养,真正做到 训㊁赛㊁室㊁习 四维一体实践教学㊂3.5五环 联动:打造质量保障体系工商企业管理专业重视学生培养的全过程,建立了制度㊁组织㊁课程㊁师资和实践条件 五环联动 质量保障体系,确保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效果㊂学校把创新创业教育提升至学校战略高度,制定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将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作为学校教育改革的切入点,通过创新教学管理体制机制㊁改进双创指导服务㊁优化人才培养质量标准㊁加强双创教育师资培养㊁优化双创课程体系㊁创新课程教学方法㊁改善双创实践条件㊁营造校园双创氛围等措施来落实创新创业教育改革㊂学校统筹各部门推进全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㊂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改革发展的重要议事日程,列入学校重大建设规划㊂成立了由教务处牵头,校长任组长㊁分管校领导任副组长,各职能部门及各学院主要负责人组成的创新创业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各部门共同管理的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机制㊂学校注重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建设,已制定‘创新创业专门课程建设管理办法“,建立一批优秀的创新思维类㊁创新方法类㊁创业基础类㊁创业指导类㊁创业实践类和创业案例类专门课程,建设后的课程作为学校选修课纳入到创新创业课程体系中;同时,课程建设和教材开发得到学校经费资助㊂学校重视专业创新创业导师的培养,已制定‘创新创业导师管理办法“,要求每个专业必须配备1个校内创新创业导师和1个校外创新创业导师,创新创业导师每年必须负责创新创业类至少1门课程讲授㊁1期专题讲座或1个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或创业大赛指导等,同时创新创业导师享有优先获得创新创业类师资培训㊁项目立项和专门工作室立项的权利等;制定‘创新创业专门项目管理办法“,鼓励老师开展创新创业类教研教改项目,积极探索专创融合教学模式,并给予相应教研教改经费资助㊂学校创新创新教育坚持实践育人,校内建设有1000m 2的大学生创业园,3000m 2的众创空间㊂创业学院管理的12000m 2的中山市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成为全国创业带动就业孵化示范基地㊁国家级众创空间等㊂学校积极对接企业和各类创业平台,不断深化校企合作,聚合项目㊁资本㊁市场㊁技术㊁产业优质资源,服务学生创新创业成长;制定了‘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管理办法“‘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管理办法“,鼓励有条件的专业院系与合作企业建设大学生训练项目或实践基地,并给予相应的经费资助㊂通过制度㊁组织㊁课程㊁师资和实践条件 五环联动 质量保障体系,确保工商企业管理专创融合人才培养实施效果落到实处㊂参考文献:[1] 陈宏利.地方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融合的实践研究[D ].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8.[2] 王华,李懋,卢卓,等.高职院校创业教育有效路径的探索与实践 中山职业技术学院 三化并进 创业教育实践[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5(7):78-82.[3] 王伯庆,马妍.2019年中国高职高专生就业报告[M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9.[4] 王慧,林莹懿.互联网+ 背景下创客教育与高职创新创业教育融合模式探究以时装零售与管理专业为例[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8(8):78-81.[5] 林巍.应用技术型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温州商学院工商管理专业为例[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18(15):15-17.[6] 陈寿灿,严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大商科创业型人才培养[J ].中国高教研究,2017(8):96-100.[7] 刘波.高校创新创业与专业教育的耦合机制研究[J ].中国成人教育,2017(12):68-71.[8] 张才明,杨晓智.信息社会背景下的工商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以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工商管理专业为例[J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14(6):106-109.[9] 于云波.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创新教育探索[J ].教育与职业,2014(3):115-116.(责任编辑:吴新文)211。

基于新商科理念下的商科专业人才培养策略研究

基于新商科理念下的商科专业人才培养策略研究

商展经济基于新商科理念下的商科专业人才培养策略研究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商学院 向兆礼 黄若男 盘洋华 郭力宾 沈斌摘 要:伴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升级,新商业得到了迅猛发展,在此背景下新商科专业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

基于新商科理念下,传统的商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已经不再符合现实需求,制定行之有效的商科专业人才培养策略在新商科理念下必不可少。

本文对商科专业人才培养策略进行相应的探讨,对新商科理念的内容进行相关的论述,重点从五个方面提出新商科理念下商科专业人才培养的相关策略方案,即:精准把握新商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制定科学合理的新商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打造复合型的师资队伍、树立国际化的办学理念、构建高效的实践育人体系,使商科专业人才朝着复合型、创新型、应用型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新商科理念;商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方案;培养策略本文索引:向兆礼,黄若男,盘洋华,等.基于新商科理念下的商科专业人才培养策略研究[J].商展经济,2021(17):082-084.中图分类号:F272.92 文献标识码:ADOI:10.12245/j.issn.2096-6776.2021.17.261 新商科理念的内容新商科关注社会发展变迁、面向未来,是一种新的人才培养理念。

“新商科”人才培养应遵循新商业的发展规律,既要满足商科人才对知识理论体系的把握需求,又要将商科的课程内容设置与商业实践活动形成对应关系,满足新的课程理论和时代背景下对人才培养的要求。

总体来看,未来“新商科”人才要体现复合型、创新型和应用型特征。

2 新商科理念下的商科专业人才培养策略2.1 要精准把握新商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对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指的是将人才培养到一定的标准,即培养人才的方向和最终目的。

现阶段,在商科院校的教学中,学科不具备一定的优势,没有特色内容,所以大多数院校商科专业的培养目标相似度较高,而人才培养呈现同质化。

基于新商科理念下,如何解决商科院校商科专业人才培养同质化的问题,商科院校应该结合学科的优势,将地区经济融入到其中,使学科发展与地区经济相联系,将地区经济发展特色融入到人才培养目标中,培养与经济市场发展对接的专业人才。

民办院校大商科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民办院校大商科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民办院校大商科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1. 引言1.1 研究背景在当今社会,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信息化的不断深入,商科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

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社会的需求,因此民办院校大商科创新型人才培养成为当前教育领域的重要课题。

民办院校在迅速发展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培养一批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商科人才,更需要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探索适合现代社会需求的培养模式。

在这个背景下,研究民办院校大商科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不仅具有重要意义,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变化,培养出更多创新型、实践型的商科人才将会对推动经济持续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研究民办院校大商科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背景意义重大,对于促进教育教学改革和学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2 研究意义民办院校大商科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对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

而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不能完全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需求,探索民办院校大商科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具有促进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和培养更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人才的重要意义。

民办院校在高等教育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如何开展有效的商科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对提高民办院校的教育质量和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研究和总结民办院校在商科人才培养方面的实践经验和成功案例,可以为其他院校提供借鉴和参考,推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不断完善和发展。

加强政策支持和措施的研究,有助于为民办院校在大商科创新型人才培养方面提供更好的政策支持,促进教育改革和创新,有利于培养更多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推动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对民办院校大商科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2. 正文2.1 民办院校大商科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在当今竞争激烈的社会环境下,培养创新型人才已经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使命之一。

“新商科”人才培养路径的探索与实践

“新商科”人才培养路径的探索与实践

“新商科”人才培养路径的探索与实践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经济的全球化,商科教育也在不断地进行着改革和创新。

传统的商科教育更加偏重于经济学、管理学、市场营销等方面的知识,但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新兴产业的崛起,商科教育也在不断地变革之中,出现了更多新的学科和方向。

商科人才的需求也日渐多样化,不再仅限于传统的管理岗位,而是需要更多有创新意识、跨界思维和全球化视野的新商科人才。

新商科人才的培养路径也需要进行探索与实践,以满足当前社会的需求。

一、新商科人才的特点与需求新商科人才需要具备更多的多元化能力和全球化视野,他们需要具备以下几个特点:1. 创新能力:新商科人才需要具备较强的创新能力,能够主动思考和解决问题,在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中能够迅速适应并创造新的商业价值。

2. 跨界思维:新商科人才需要能够跨学科思考,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商科知识,还需要了解更多相关领域的知识,能够进行跨界合作和创新。

3. 全球化视野: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新商科人才需要具备更广阔的国际视野,能够适应全球化的竞争环境,并具备国际交流与合作能力。

以上特点也预示着新商科人才的需求已不再是传统商科的知识技能,而是更多的素质和能力。

培养新商科人才的路径也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与创新。

二、新商科人才培养的路径探索1. 综合性专业课程体系在培养新商科人才的过程中,课程体系的构建尤为重要。

传统的商科教育重视专业知识的传授,但在培养新商科人才的过程中,需要更多融合跨学科的课程,包括信息技术、创新思维、国际贸易、跨文化沟通等方面的内容,帮助学生获得更多的综合性素养。

还需要引入更多创新型、实践型的课程,如创业实践、市场营销案例分析、国际商务拓展等,帮助学生通过实践来获得更多的经验和能力,从而更好地适应未来的工作环境。

2. 跨界合作与交流机会培养新商科人才需要提供更多的跨界合作与交流机会。

学校可以与其他专业学院合作,开设跨学科的课程或者项目,引导学生进行跨界合作与创新。

基于“大商科”理念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基于“大商科”理念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基于“大商科”理念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作者:王祥翠来源:《中国电力教育》2013年第22期摘要:创新创业能力是高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能力。

在国内经济形势需要更多的创新创业人才和大学生就业压力下,基于大商科理念,以商学院为主体,以市场营销专业为依托,构建了创新创业教育的“三段式”人才培养模式,并提出了形式多样化的创新创业教育手段。

关键词:大商科;市场营销;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作者简介:王祥翠(1974-),女,江苏连云港人,淮海工学院商学院,副教授。

(江苏连云港 222000)基金项目:本文系淮海工学院“质量工程”项目“市场营销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实验基地”(项目批准号:淮工院发[2011]3号)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22-0036-02据预测,“十二五”时期高校毕业生的年平均规模将达到近700万人。

同时,国际金融危机导致的经济衰退仍困扰着我国,可预见的是将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会持续增大。

单纯依靠企业等各单位解决就业问题已非常困难。

通过毕业生创业来解决就业问题无疑成为解决大学生就业的一种可行办法。

所以高校以往的“知识型人才”已经不能完全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是当今社会对高等教育发展的新要求。

一、中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现状对比美国等全球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中国高校创业教育的起步晚,发展缓慢,存在较多问题。

1.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及模式不明确国内从创业教育提出至今,各高校普遍认为创业教育是大学生就业指导的一项内容,或者是大学生参加创业竞赛,是少数学生的个别现象,没有将其纳入人才培养体系中。

即使有的高校专门提出创业人才教育,但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仍延续以前的培养模式,无非是鼓励学生参加大学生创业竞赛,开设几门有关创新和创业的选修课程。

这种培养方式是松散的、非系统的。

国内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没有明确的目标,很多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不具有推广性。

基于新商业背景下的新商科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基于新商业背景下的新商科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基于新商业背景下的新商科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在新商业背景下,商科人才的培养模式需要适应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和商业模式,提供多元化的教育内容和培训方法,以培养出具有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新一代商业领袖。

本文将探讨基于新商业背景下的商科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并提出相关建议。

一、培养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在新商业背景下,商科人才需要具备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能够适应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和商业模式。

因此,商科人才的培养模式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引导他们积极思考和解决问题,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商业领袖。

为了培养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学校可以通过以下途径进行教育和培训:1.提供跨学科的商科教育: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思维,学校可以提供跨学科的商科教育,引导学生了解不同领域的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跨界思维。

2.实施项目化学习:通过项目化学习,学生可以直接参与实际项目,锻炼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出具有实践经验和创新能力的商科人才。

3.加强实践教学:学校可以与企业合作,提供实习和实践机会,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市场和商业运作,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二、强化数字化教育和技术应用在新商业背景下,数字化技术的运用已经成为商业发展的重要趋势,商科人才需要具备数字化技能和应用能力,才能适应快速变化的商业环境。

因此,商科人才的培养模式应该强化数字化教育和技术应用,为学生提供数字化技能和知识。

为了强化数字化教育和技术应用,学校可以通过以下途径进行教育和培训:1.设立数字化专业方向:为了培养数字化领域的商科人才,学校可以设立数字化专业方向,提供相关课程和培训,培养学生的数字化技能和应用能力。

2.加强信息技术教育:学校可以加强信息技术教育,提供相关课程和培训,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和应用能力,使他们能够灵活运用数字化技术。

3.提供实践项目和实验教学:通过实践项目和实验教学,学校可以让学生亲自操作数字化技术,锻炼他们的技术能力和应用能力,培养出具有数字化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商科人才。

基于新商业背景下的新商科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基于新商业背景下的新商科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基于新商业背景下的新商科人才培养模式构建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剧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新商业背景下的商科教育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传统的商科教育模式已经无法适应当今快速变化的商业环境,需要构建一种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来适应新的商业背景。

本文将从新商业背景下的特点出发,探讨新商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以期为商科教育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一、新商业背景下的特点1.1 数字化转型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商业运作已经逐渐数字化。

传统的商业模式已经无法适应数字化转型的需求,企业需要具备数字化运营能力和思维方式。

新商科人才需要具备数字化素养和技能,能够有效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商业运营和管理。

1.2 创新驱动在新商业背景下,创新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

传统的商科人才培养模式注重传授基本理论和知识,而忽视了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新商科人才需要具备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能够不断进行商业模式创新和产品创新。

1.3 跨界融合随着产业的融合和全球化的加剧,商业界需要拥有跨界思维和能力的人才。

传统的商科人才培养模式往往局限于某一特定领域的知识和技能,难以适应跨界融合的需求。

新商科人才需要具备跨领域的知识和技能,能够在不同领域进行合作与创新。

1.4 社会责任在新商业背景下,企业的社会责任越来越受到重视。

新商科人才需要具备社会责任感和全球意识,能够在商业运作中考虑社会环境和人类福祉,推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新商科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为适应新商业背景下的需求,商科人才培养模式需要对课程体系进行创新。

除了传授基本理论和知识外,课程体系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可以引入跨领域的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全球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课程体系还应该包括数字化运营能力和思维的培养,使学生能够在数字化转型的商业环境中游刃有余。

2.2 实践教育强化新商科人才培养模式还需要强化实践教育,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可以通过开设实践课程、实习和项目实训等方式,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习和掌握商业技能。

新商科创新创业人才跨界培养模式的实践探索

新商科创新创业人才跨界培养模式的实践探索

新商科创新创业人才跨界培养模式的实践探索引言在日新月异的经济环境下,商科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变得愈发重要。

传统的商科培养模式已经逐渐无法满足当下社会的需求。

因此,本文将探讨一种新的商科创新创业人才跨界培养模式,并介绍其在实践中的应用与效果。

背景商科创新创业人才的需求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商业领域对创新创业人才的需求逐渐增加。

传统的商科教育注重学术知识和管理技能的传授,但缺乏对跨界融合能力的培养。

因此,培养具备创新思维和跨界能力的商科人才已经成为一项紧迫的任务。

跨界培养的意义跨界培养可以提高商科人才的综合素质,培养出具备快速适应不同领域需求的人才,同时也可以促进不同学科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推动产学研结合,加速技术创新和商业创意的转化。

新商科创新创业人才跨界培养模式的特点跨学科课程设置传统商科学科之间的划分明确,而新商科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需要打破这种界限。

通过设置跨学科课程,如商科与工程技术的结合、商科与社会学的结合等,让学生能够获得多学科的知识和技能,培养综合素质。

跨行业实习经验在实践中,商科学生需要获得跨行业的实习经验,以便更好地理解不同行业的运作方式。

通过与工程、制造业、互联网等领域企业的合作,商科学生能够拓宽自己的视野,学习到不同行业的经验和思维方式。

创新项目培养新商科创新创业人才跨界培养模式强调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

学生需要参与创新项目的开发与管理,并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

这种培养模式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际操作能力,增强其创业精神和创新意识。

新商科创新创业人才跨界培养模式的实践跨界课程设置针对新商科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学校通过与不同学科的合作,设计了一系列的跨界课程。

例如,商科与工程学院合作,开设了针对商业工程学的课程,培养学生的商业操作能力;商科与社会学院合作,开设了创新社会学课程,培养学生的社会创新能力。

跨行业实习计划学校与跨行业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实习机会。

商科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结构维度及培养路径研究

商科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结构维度及培养路径研究

商科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结构维度及培养路径研究商科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结构维度及培养路径研究摘要:本文旨在探究商科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结构维度及培养路径。

首先,通过文献综述法,阐述了创新创业的概念及其在当今社会的重要性,分析了商科类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其次,通过问卷调查法和案例分析法,揭示了商科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结构维度,主要包括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市场意识、资源整合能力等五个方面。

最后,提出了培养路径,包括构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开设创新创业类课程、加强创新创业实践活动、营造创新创业氛围等方面。

关键词:商科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结构维度,培养路径一、引言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国际竞争的加剧,创新创业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

创新创业不仅能够为社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和经济收益,同时也对提高人们的创新能力、企业管理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等方面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因此,社会对于创新创业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大学生也应该具备一定的创新创业能力。

而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商科类大学生的就业形式和能力要求也日益增加,创新创业能力的重要性也更加凸显。

因此,探究商科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结构维度及培养路径,对于提高商科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文献综述2.1 创新创业的概念及其重要性创新创业是指在市场和社会中采用新的想法、新的产品、新的流程和新的组织形式等方式,创造新的市场机会和经济价值的过程。

创新创业在当今经济社会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创新创业能够在市场上带来巨大的商业机遇和经济收益,提高了经济生产力和社会富裕程度。

其次,创新创业可以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促进社会经济改革和发展。

最后,创新创业还可以提高人们的创新能力、企业管理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等方面,推动个人和企业的成长和发展。

2.2 商科类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创新创业政策的出台,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也愈加浓厚,商科类大学生尤其如此。

民办本科院校大商科人才创新创业实践体系的构建研究与实践

民办本科院校大商科人才创新创业实践体系的构建研究与实践

2020年第二期(第一卷)发展教育学No.2 2020 (Vol.1)8民办本科院校大商科人才创新创业实践体系的构建研究与实践赵宇(长春财经学院,吉林长春 130117)摘要:民办高等院校是培养高等技术人才的中心,为更好的推动大商科双创人才的发展,以下就民办本科院校大商科人才创新创业实践体系的构建研究与实践进行简要分析,希望对民办高等院校加强人才培养有指导作用。

关键字:实践;实践体系;创新创业;大商科;民办本科院校DOI: 10.12184/wspfzjyxWSP2634-793801.20200402一、民办本科院校大商科人才培养的现状近几年,我国的民办院校的建设规模越来越大,尤其是在2017年修正《民促法》以后,民办院校与公办院校有着同等的法律地位,民办院校行业趋于规范化,并逐步在高等院校招生与学历教育体系当中占据重要角色。

并且,近年来,民办本科院校在人才培养模式方面,更加注重社会人才发展的具体需求,提高了人才培养的实用性,设置了针对性较强的课程以及实践性较高的教学过程,很好的为学生提供了参与实训与顶岗实习的机会。

在“双创”背景下,创建教育模式以便有效顺应时代发展要求。

民办本科院校的定位更加精准,突出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职业技能与培养目标之间更具关联性,办学机制更具灵活,充分发挥了学科设置的优势,积极扶持特色专业;围绕市场需求,设置培养创新创业型思维模式的课程,提高对双创类型比赛的重视程度,通过设置相当诱惑力度的奖罚体制引导大学生参与创新创业型比赛。

虽然民办本科院校的发展势头比较好,并且有着独特的发展优势,但介于民办院校的特殊地位,这就意味着其处于“上压下挤”的生存环境中,面对职业技术与公办高校的双重压力,在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过程中还潜在很多问题[1]。

二、大商科人才培养的内涵要求(一)社会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现代科学的飞速发展是以往知识的基础上不断进行深化改革与创新,以促进新知识的衍生。

所以,拥有单一知识的人才很难满足时代发展的需求,在知识经济环境下难以生存。

民办院校大商科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民办院校大商科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民办院校大商科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商科人才的培养对于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起着重要作用。

作为民办院校的大商科创新型人才培养是这一方面的重要探索与实践。

民办院校大商科创新型人才培养首先在专业设置上做出了创新。

传统的商科课程主要包括经济学、管理学、市场营销等学科,而大商科创新型人才培养注重综合能力的培养,将商科学科与其他学科相结合。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大商科创新型人才培养加入了计算机科学、数据分析等学科,使学生既具备商科方面的基本知识和能力,同时也具备了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更加符合现代商业环境的需求。

民办院校大商科创新型人才培养注重实践教学的重要性。

传统的商科教育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大商科创新型人才培养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通过实践教学,学生可以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情况中,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大商科创新型人才培养在实践教学中也注重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

通过开展团队项目、实习实训等活动,学生可以锻炼自己的创新思维和组织协调能力,培养团队合作精神,为将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民办院校大商科创新型人才培养注重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商业领域的竞争不再局限于国内市场,而是全球化的竞争。

大商科创新型人才培养在培养学生的也注重培养学生的国际交流和合作能力。

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国际学术交流、实习实训等活动,学生可以接触到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商业环境和经验,拓宽自己的国际视野,为将来在国际商业领域的发展做好准备。

民办院校大商科创新型人才培养是对传统商科教育的创新和完善。

通过创新的专业设置、实践教学、国际交流和个人发展的综合考虑,培养学生成为具备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商业人才,为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贡献。

基于新商业背景下的新商科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基于新商业背景下的新商科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基于新商业背景下的新商科人才培养模式构建1. 引言1.1 当前新商业背景下的新商科人才培养需求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全球化经济的不断深化,新商业模式如电子商务、共享经济、区块链等新兴领域涌现,为商科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挑战和需求。

在这一背景下,传统的商科人才培养模式已经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商业需求。

新商业背景下需要具备跨界融合能力的商科人才。

传统的商科学科划分已经不再适用于新商业模式的需求,商科人才需要具备多学科知识和跨界融合能力,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商业环境中脱颖而出。

新商业背景下需要拥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商科人才。

新商业模式的不断涌现需要商科人才敢于创新、敢于冒险,具备创业精神和企业家意识,能够不断迭代和优化商业模式,顺应市场变化。

当前新商业背景下的新商科人才培养需求呈现出多样化和综合化的趋势,传统的商科人才培养模式亟需进行创新和改进,以适应新商业时代的发展需求。

只有不断调整和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才能培养出适应新商业背景的优秀商科人才。

1.2 新商科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重要性在当前新商业背景下,新商科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显得尤为重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商业模式和商业环境也在不断变化。

传统的商科人才培养模式已经难以适应这种快速变化和复杂多变的商业环境,因此需要对现有的商科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更新和创新。

新商科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可以帮助培养出更适应新商业背景的人才,他们具备创新能力、领导力、团队合作精神以及跨学科的能力。

这些能力和素质是当前新商业环境中成功的关键因素。

只有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才能确保新商科人才在未来商业竞争中保持竞争优势。

新商科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还可以促进产学研合作,促进校企合作,使教育培养更贴近市场需求。

通过与企业合作,可以更好地了解市场需求和行业变化,从而调整和优化人才培养方案,确保培养出符合市场需求的新商科人才。

2. 正文2.1 新商科人才培养目标的设定新商科人才培养目标的设定需要根据新商业背景下的需求进行调整和更新。

新商科创新创业人才跨界培养模式的实践探索

新商科创新创业人才跨界培养模式的实践探索

新商科创新创业人才跨界培养模式的实践探索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新市场的崛起,商业经济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

为了满足这个时代对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迫切需求,商科教育也需要创新,将不同领域的知识与技能结合起来,满足当今社会的多元化需求。

本文将介绍一种新商科创新创业人才跨界培养模式的实践探索,以期帮助商科教育更好地满足时代需求。

本文所提出的跨界培养模式是指将商科教育与其他学科相结合,以培养更具综合素质的创新创业人才为目标。

具体来说,就是在商科教育中引入更多的跨学科知识,让学生能够获得更广泛的知识视野和实践能力。

这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也可以提高他们在工作中的竞争力和综合素质。

实践中,跨界培养模式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实现:首先,教学内容要更加多样化。

商科教育课程本身就已经非常复杂,因此学校可以通过增加跨学科课程来拓宽学生的知识版图。

例如,水利工程、心理学、信息技术等不同领域的知识都可以结合商科的知识点,形成一种跨界教学模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商业经济和市场竞争的本质。

其次,学习方式也要更加多样化。

传统的教育方式更加注重理论教学,这种方式能够帮助学生掌握知识,但却难以让学生真正理解知识的应用价值。

因此,需要通过一些项目实践、商业案例分析等方式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的应用价值。

这种方式可以帮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从而提高其创新创业能力。

最后,要通过资源共享的方式构建跨界培养模式。

不同领域的知识点之间是相互联系的,在教育领域也是一样。

因此,学校应该通过资源联合和共享的方式,将不同领域的教育资源整合起来,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教育资源。

这不仅可以在时间和成本上为学生节省大量的资源,更重要的是可以打通各个领域的学习路径,帮助学生更好地跨界学习。

总之,新商科创新创业人才跨界培养模式的实践探索是适应时代变化的必然选择,也是商科教育创新的必由之路。

这个模式的核心是跨学科知识的融合和应用,通过统筹资源、多元化教学和应用实践等方式,为学生提供更好的知识结构和实践经验,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商业市场的变化和挑战。

商科专创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中山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商科专创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中山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商科专创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中山职业技术学院为例一、引言商科专创融合人才培养模式作为应对市场需求与发展趋势的重要手段,已成为高等教育中的热门话题。

中山职业技术学院作为一所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的学校,积极探索商科专创融合人才培养模式,以提供符合市场需求的人才。

本文将以中山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探讨商科专创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情况与效果。

二、中山职业技术学院商科专创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概述中山职业技术学院商科专创融合人才培养模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课程设置与教学方法创新中山职业技术学院针对市场需求与行业发展进行了教育教学体系的优化与改革。

通过设立商科专业核心课程,强化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同时注重实践操作技能的培养。

教学方法上,引入案例教学、模拟实训、实践项目等教学手段,提升学生的实际营销、管理等能力。

2.专业实践与实习环节为了使学生更好地将所学理论应用于实践,中山职业技术学院重视专业实践与实习环节的设置。

学院与企业合作,提供实践实习机会,让学生在真实的商业环境中进行操作与模拟。

同时,学院还鼓励学生参与学术研究与创新实践,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3.行业导师与指导团队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中山职业技术学院建立了行业导师与指导团队。

这些行业导师来自于各行各业的专业人士,他们为学生提供指导与支持,帮助学生了解实际商业运作,并引导学生进行创新实践。

指导团队则由学院内外的教师组成,他们通过定期的讲座、研讨等活动,促进学生的专业成长。

三、中山职业技术学院商科专创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情况与效果中山职业技术学院商科专创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取得了显著效果。

一方面,在课程设置与教学方法创新方面,该学院开设了多门核心课程,并加大了实践教学的力度。

学生在参与案例教学、模拟实训等活动中,不仅可以提升理论知识的理解与运用能力,还能培养实际操作技能。

另一方面,在专业实践与实习环节方面,学生的实习机会得到了大幅度的增加,并获得了实际能力的提升。

本科商科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本科商科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3 . 强化 相 关政 策的推 动 力度
政府部 门首先要在现有 的基础上针对 高校毕业生 的就 业情况 ,制定 现高校 、毕 业生 、企业 之间的共赢 ,并充 分借 助 自身 的行政力量 ,搭建 相应 的平台 ,为高校对 人才的培养 、毕 业生 自身 素质 的提升 、企业 的人 才招聘等提供便捷的通道和途径 ,充分发挥政策方面的重要作用。另外 ,
学 的重 要 课 题 。 本 文 结 合 商科 实 践特 点 ,按 照 创 新 的 产 生 、应 用 型 ,针 对 性 地 构 建 了本科 商科 创 新 型人 才培 养体 系。
关 键 词 : 本科

企业而 言 ,是否拥有 一批具备创新 精神 、创新能 力的员工 ,也成 为了衡 因此 ,创 新型人 才的培 养 已经成 为了商科教 育至关重要 的一个增长 点 。如何 增加学生 的创新能 力,为社会和企业 输送更 多的创新型人 才 , 成 为了一个既迫切 又困难 的任务。而其 中的关键点 ,就在 于如何把创新
试情况 。
全面提升毕业生的求职能 力、强4 b t l  ̄ 关政策 的推动力度等方面 出发来提升
2 .全 面提 升 毕 业 生 的 求职 能 力
提 升毕业 生的求职能 力一方面要 促使大学生 在校期 间不断 努力学 习
专 业 知 识和 技 能 , 养成 自主学习的好习惯 , 提 升 自 己 的动 脑 和 动 手 能力 ,
充分 重视理论教 育和实践 教育的相互 结合 ,全面提升 大学生 的实际操作 彻落实 ,切实提升新时代毕业生的就 业水平 。 能力 ,并通过与企 业签订合作 协议 的方 式使得毕业 生能够在毕 业之前就
能 够 到 企 业 进 行 实 践 和 学 习 ,提 升 其 对 岗 位 的适 应 能 力 。 另 一 方 面 ,要

民办院校大商科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民办院校大商科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民办院校大商科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加速发展,商业环境的复杂性与多变性也在不断增加,对商科人才的要求也越发严苛。

为了适应这种商业环境的变化和需求,民办院校的商科教育需要进行创新,培养出更加适应未来商业发展的人才。

本文将探讨民办院校大商科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在传统商科教育中,大多数教育机构侧重于传授基本的商业知识和技能,对学生们的实际应用能力和创新意识培养不足。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一些民办院校开始尝试探索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以更好地满足商业环境的需求。

民办院校在大商科创新型人才培养方面开始注重跨学科的整合。

传统的商科教育往往是将不同的商业知识分门别类地进行教学,尽管学生们可以获得广泛的商业知识,但是却缺乏对知识之间的联系和整合的理解。

现在一些民办院校开始尝试跨学科教学,将商科知识与其他学科如技术、心理学等进行整合,培养学生们更加全面的能力和视野。

民办院校在大商科创新型人才培养方面开始注重实践教学。

传统的商科教育以传授理论知识为主,忽略了学生们的实际能力的培养。

现在一些民办院校开始注重实践教学,例如实习、商业项目实践等,让学生们在实际商业环境中应用所学知识,培养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

民办院校在大商科创新型人才培养方面开始注重国际化的教育。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发展,商业环境已经成为了全球性的,对商业人才的要求也更加国际化。

现在一些民办院校开始引入国际化的商科教育模式,例如开设国际交流课程、增加国际商业实践项目等,让学生们更好地了解全球商业环境,培养跨文化沟通和合作能力。

大商科背景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以山西工商学院为例

大商科背景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以山西工商学院为例

大商科背景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以山西工商学院为例摘要:大商科理念的提出国家发展应用型高校大环境下的新理念。

因此,顺应高校发展的新形势,探讨大商科背景下各专业的改革发展成为重要课题。

尤其是非经管类专业如何在大商科背景下实现专业的深度融合也成为了重要内容。

本文通过以山西工商学院大商科教育推行为例,阐述大商科概念,以及目前大商科教育推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通过思考探索大商科教育人才培养的方法和途径。

关键词:大商科;非经管类专业;人才培养一、大商科的内涵“大商科”的概念是高校教育顺应时代发展下的产物,其实就是经济学与管理学的交叉学科,同时融合了文学、法学、理工科等学科,与之进行相互融合。

“大商科”体现的是各学科的交叉融合,协同发展,从而打破专业壁垒,实现专业间的深度融合。

“大商科”模式,就是将工商管理、市场营销、金融学、财务管理等几大专业商学院的融合成一个专业群,同时结合其他非经管类专业,建立一个各学科联动发展同时符合新时代发展的人才培养体系。

二、我校大商科大商科教学现状(一)培养方案不明确,课程培养体系不完善我校的大商科教学模式提出尚早和实践经验较浅,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培养学生成为复合型人才,但是由于实践时间短,教学经验也较少,因此培养方案中整体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思路尚未清晰。

培养方案中如何侧重点提高非经管类学生的“商科”素养,如何实现“大商科”体系和非经管类学生的专业融合,如何实现实践与理论的结合,都缺乏更深的探讨和研究,因此在最初推行时期,“大商科”这一理念的教学优势很难体现出来。

目前我校在推行大商科教育模式的课程过程中,没有建立相对完善的课程体系。

一方面,应该选择哪些课程来构成大商科的课程体系,对于这一问题,我们也在通过教学过程进行调整。

目前我校在大商科课程体系下,设立了大写作和大商科两个教研组,分别开设了大学应用写作、有效沟通与商务谈判、管理创新与实务等课程。

这些课程基本搭建了“大商科”的课程体系,但是在教学过程中,课程的开展是否适合非经管类学生的学习,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实现理论课时和实践课时的分配,如何实现该体系课程与非经管类学生专业课程的深度融合,如何实践该类课程与创新创业实践课的融合,这些问题尚且需要进一步的探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呷国吨力 毅 名
D O I 编码: 1 0 . 3 9 6 9 0 . i s s n . 1 0 0 7 - 0 0 7 9 . 2 0 1 3 . 2 2 . 0 1 7
2 0 1 3 年 第 2 2 期
基于 “ 大商科" 理念 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王祥 翠
摘 要: 创新创业能力是高校培养应用型人 才的重要能力。 在 国内经济形势需要更多的创新创业人 才和大学生就 业压力下, 基于大商
有关创 新和创业 的选修课 程。 这 种培养方式是 松散的 、 非系统
上要用一种开放的思维理念 , 以国际化的视野 和意识来 引领 商
科 改革 。 商学是 经济学理论与商务实 际相结合而 产生的。 经济
学是商学的母体 , 商学是经济学的延伸和发展 , 是经济学在商务 领 域的应用成 果。“ 大商 科” 强调的是一种灵 活的处 置理念 , 即 不 要将商学局限于商务实际活 动领 域或管理领域 , 而是 要将其 放 在经济学领域中看待该学科 的发展。

样的声音。 学生在教 条的模 式下逐渐丧 失了质疑 的意识 。 僵 化的高校体 制对创业 教育不够重视 , 从事创业 教育研 究的人员

中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现状
被 认为是 自 找苦 吃 , 政 策和物资上都 得不到支 持。 这样 的一种
文化氛围导致年复一年的墨守成规 , 创新 精神也 随之消失。
展的新要求 。

程体系。
4 . 创新创业教育缺乏环境支持
人 文环 境是一种不可替代 的教育课程 , 学生在人 文环境中
受 到潜 移默化的影响。 一所大学的人 文环境品位直接 影响着毕 业 生的品位 。目前 , 国内高校普遍缺乏一种挑战精神, 就 是对事 物 的质 疑意识 。 有些教师为了自己的颜 面不容 学生发 出和他 不
二、 以“ 大商科”理念 指导创新创业教育
对 比美国等全 球高校 的创新 创业教育, 中国高校创业教育 的起 步晚 , 发展缓慢, 存在较多 问题。 1 . 4 ] 1 新创业教育人 才培养 目 标及模式不明确 国内从创业教 育提 出至今, 各高校普 遍认为创业 教育是大
商 科 的学 科称 谓是 商学 , 商学 具 有复合 学 科 的特 点 。 按
创新 创业 教育的主要 推 动力 是大学 生 日益增 大 的就业 压
的。国内高校 的创新创业教育没有明确的 目 标, 很多高校的人 才
培养 模式不具有推广 I 生。
2 创 新创业教育师资力量薄弱 高素 质的教 师队伍 既是学 校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又是培养创 新 型人才 的关 键, 国内高等学 校的教师很多都是只会拿书本照 本宣科的 “ 教书匠” , 创新创业教育 的师资力量尤其薄 弱。 更重
力。 创新创业 教育成为继 “ 学术 教育 ” 、“ 职业教育 ” 之 后的第 三张教育通行证 。 人们希望高等教育的毕业生不仅是求职者, 而 且是成 功的企 业家和工作 岗位的创作 者。 创新创 业人 才除了具 备 一定 的学 术能力 、 技 术职 业能力 、 一定的文化知识 和科学道
要的是缺乏把 追求科 学、 追 求创新作 为自己学生生命 的最高追
是 一种全新 的办学理 念。强调的是在 目前 “ 商科 ” 概 念 的基 础
学生就 业指导 的一 项内容, 或者是大学生 参加创业 竞赛 , 是少
数学 生的个别 现象 , 没有将其 纳入人 才培养体 系中。即使 有的 高校专 门提 出创业 人才教育, 但人 才培养 的过程中仍 延续以前 的培 养模 式, 无非是鼓 励学生参加大学 生创业 竞赛 , 开设 几门
科理念, 以商学院为主体, 以市场营销专业为依 托 , 构建了 创新创业教育的 “ 三段 式” 人 才培养模 式, 并提 出了 形式多 样 化的创新创业教
育手段 。
关键词: 大商科 ; 市场营销 ; 创新创业; 人 才培养
作者简介: 王祥翠 ( 1 9 7 4 一 ) , 女, 江苏连云港人 , 淮海工学院商学院, 副教授。( 江苏 连云港 2 2 2 0 0 0 ) 基金项目: 本 文系淮海工学院 “ 质量工程” 项 目“ 市场营销专业创新创业人 才培养模 式实验基地”( 项目 批 准号 : 淮工院发 [ 2 0 1 1 1 3
照 联 合 国科 教 文 组 织 制 订 的 国际 教育 标 准 分类 , 被 表 述 为 C o mm e r c i a l a n d B u s i n e s s A d m i n i s t r a t i o n , 是研究探索交换 ( 或交 易) 活动规律性 和商业运行机理的学问。 本文所指的 “ 大商科”
号) 的研 究 成 果 。
中图分类号 : G6 4 2
文献标识码: Βιβλιοθήκη 文章编号 : 1 0 0 7 — 0 0 7 9 ( 2 0 1 3 ) 2 2 — 0 0 3 6 — 0 2
据预测 ,“ 十二五” 时期高校毕业生 的年平均规模将达 到近 7 0 0 万人 。 同时, 国际金融危机导致 的经 济衰退仍 困扰着我 国, 可预见的是将来相 当长 的一段时间内高校毕业生就业 压力会持 续增 大。单纯依靠企 业等各单位解决 就业问题 已非常困难。 通 过毕业 生创业来解决 就业问题 无疑成 为解决 大学生就业 的一种 可行办法。 所以高校 以往的 “ 知识 型人 才”已经不能完全满足社 会发 展的需要 , 培养创新 创业型人 才是 当今社会对高等教育发
求的优 秀教师。 缺 乏一种发 现、 扶植 和培养优秀 学生的教师文 化。 所 以绝大多数高校无 专门从事创新 创业 教育研究的师资。
3 创 新创业教育课程不系统
德素养之外 , 更重要 的是要具备 事业心和开拓能力 以及极强 的
环境适 应能力。 创 新创业人才 的上 述特点决定 了这类人才 的培 养要求 , 同时也决定了高校的教育 观、 人才观 、 质量观和价值 观 必 须发生根本 转变 , 建立 新的知识体系 、 新 的素质结构 和能力 结 构。 而“ 大商 ’ 的开放性思维理念恰 恰适应了创新创业教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