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实验题

合集下载

新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7蝙蝠和雷达知识点梳理及经典考题练习

新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7蝙蝠和雷达知识点梳理及经典考题练习

新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7.蝙蝠和雷达知识点梳理1.蝙蝠在漆黑的夜晚能够避开各种障碍物,自如地飞行和捕食。

为了探索其中的奥秘,科学家做了如下实验。

(1)实验方法及过程(2)由以上小实验可以看出,蝙蝠在夜晚飞行靠的不是眼睛,而是嘴巴和耳朵。

2.蝙蝠一边飞行一边用嘴巴发出一种人耳听不见的声音——超声波,超声波遇到障碍物或小虫后返回,被蝙蝠的耳朵接收,这样的探路方式叫回声定位。

3.雷达是模仿蝙蝠探路的原理工作的。

雷达通过天线发出无线电波,无线电波遇到障碍物后就会反射回来,显示在荧光屏上,这样就可以测定目标的方向、距离、大小等。

无线电波不受天气等条件的影响,所以雷达广泛应用于军事、地形测绘、气象观测、航行保障等领域。

4.潜水艇的声呐系统利用超声波进行海底探测定位、导航行等。

5.B超诊断仪通过发射超声波,探测人体内部是否健康。

经典考题练习一、判断题1.蝙蝠的眼睛视力非常好,所以可以在漆黑的夜里自如地飞行和捕食。

( × )2.B超诊断仪通过向人体内部发射无线电波来探测人体内部是否健康。

( × ) 解析:B超诊断仪通过向人体内部发射超声波来探测人体内部,超声波是声波,不是无线电波。

二、选择题1.蝙蝠探路的方式叫( B )。

A.回光返照B.回声定位C.荡气回肠2.科学家根据蝙蝠探路应用回声定位的启示,发明了( A )。

A.雷达B.直升机C.无人机3.下列应用了回声定位原理的器械是( C )。

A.显微镜B.电脑C. B超诊断仪4.对蝙蝠的夜间飞行和捕食不起主要作用的是( B )。

A.嘴巴B.眼睛C.耳朵5.下面是几位同学的观点,其中错误的是( C )。

A.萌小牛同学认为:蝙蝠利用嘴巴发出超声波,利用耳朵接收遇到障碍物反射回来的超声波,从而进行探路B.小科同学认为:科学家通过对蝙蝠探路方式的模仿,发明了雷达、声呐等,这是仿生学的应用C.小明同学认为:潜水艇能够在水底安全航行,是因为开了灯,驾驶员能够看清楚路线解析:潜水艇上装了声呐系统,通过发射超声波进行回声定位来探测海底地形、定位、导航行等。

苏教版五下科学实验汇总

苏教版五下科学实验汇总
分组选做
第五单元
昼夜与四季
第一课
76
昼夜成因
地图、世界时区地图
演示
第二课
78
昼夜对动植物的影响
音像资料或图片
分组
第三课
79
阳光直射、斜射与温度的变化
白炽灯、温度计
分组
80
阳光直射、斜射与光的强弱
手电筒、地球仪
分组
81
四季成因
音像资料或图片
分组
82
极昼成因
手电筒、地球仪
分组
第四课
83
四季对动植物的影响
音像资料或图片
分组
自由研究
84
机械实验盒
分组
39
动滑轮的作用
机械实验盒(或动滑轮、钩码、细线)、测力计、铁架台
分组
40
滑轮组的作用(1)
机械实验盒(或动滑轮、定滑轮、钩码、细线)测力计、铁架台
分组
41
滑轮组的作用(2)
两根长木棍、尼龙绳
选做
第三课
42
轮轴的作用
机械实验盒(或大轮、轴、钩码、细线)测力计、铁架台
分组
43
拧螺丝
木块、起子、扳手、螺丝
人体的司令部
第一课
69
观察大脑模型
大脑解剖模型、挂图
演示
70
记忆力测试
材料自备(各种小物品)
分组
第二课
71
测试皮肤的敏感性
材料自备
分组选做
72
测试大脑的反应速度
材料自备
分组选做
73
测试身体各部位反应快慢
材料自备
分组选做
第三课
74
巴甫洛夫的狗
图片或音像资料

五年级科学下册实践作业

五年级科学下册实践作业

五年级科学下册实践作业
实验目的
本次实践作业旨在帮助学生加深对科学知识的理解,培养动手实践能力,并提高科学思维和观察能力。

实验材料
- 透明玻璃杯
- 红色苹果
- 蓝色苹果
- 刀子
- 盐水
实验步骤
1. 将透明玻璃杯洗净并晾干。

2. 用刀子将红色苹果和蓝色苹果分别切成薄片。

3. 将红色苹果片放入一个玻璃杯中。

4. 将蓝色苹果片放入另一个玻璃杯中。

5. 在每个杯子中都加入适量的盐水,使苹果片完全浸泡在盐水中。

6. 观察并记录每个苹果片的变化情况。

实验结果
经过一段时间观察,我们发现红色苹果片的颜色没有发生明显变化,而蓝色苹果片的颜色开始变淡。

这表明盐水对蓝色苹果片产生了影响。

实验原理
这一实验涉及渗透现象。

盐水中的盐分浓度高,而苹果片中的水分浓度相对较低。

根据渗透原理,物质会从水分浓度低的地方流向水分浓度高的地方,即从苹果片流向盐水。

这个过程中,苹果片的水分会逐渐被盐水吸收,从而导致苹果片的颜色变淡。

实验总结
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学到了盐水对苹果片的影响以及渗透现象的原理。

同时,我们也锻炼了动手实践能力和科学观察能力。

希望在今后的科学学习中能继续进行类似的实践作业,探索更多有趣的科学现象。

苏教版小学科学实验操作题:人造霜附评分标准

苏教版小学科学实验操作题:人造霜附评分标准
苏教版小学科学实验操作题:人造霜(附评分标准)
人造霜
实验内容及要求
模拟霜的形成。
(I)能选择合适的材料做人造霜的实验,并完成相应的实验记录单。
(2)通过模拟实验,解释霜的形成原因。
供选器材
黑色易拉罐一个、湿毛巾一块、干毛巾一块、电子温度计一个、
碎冰若干、盐一包、小勺一个、水、水槽
实验记录单
当加盐后的冰水温度是()C时,杯子的外壁有
(2分)
(2分)
杯子的外壁有(白色小冰晶),这是模拟(霜)的形成。(5分)
2.在易拉罐底部垫上一块干毛巾。(扣1分)
3.温度计未归零。(扣0.5分)
4.未请评委现场观察易拉罐外壁出现白色冰晶的现象。(扣0.5分)
5.未向评委解释霜的形成原因。(扣0.5分)
6.实验记录中漏写一处空格。(扣0.5分)
实验后的整理
实验完成后及时收拾好材料,有序归到原先的样子。
(),这是模拟()的形成。
人造霜一一评分标准
实验时间:10分钟分值:8分
评分内容
参考评分标准Biblioteka 检查器材(1分)检查器材是否完好(1分)未检查器材是否完好(扣
0.5分)
模拟霜的形成
1.在易拉罐内加入适量的碎冰、冷水,罐底垫上一块
(5分)
湿毛巾,向罐内加入适量食盐,插入电子温度计,待易拉罐外壁出现白色冰晶时请评委观察,向评委解释霜的形成原因:当夜晚的气温急剧降低到OC以下,接近地表的水蒸气会在物体表面凝结成冰晶,这些小冰晶就是霜。同时完成实验记录单:当加盐后的冰水温度是()℃时(温度的数值应低于0℃),

苏教版小学科学实验操作题:研究拉力大小与小车前进快慢的关系(附评分标准)

苏教版小学科学实验操作题:研究拉力大小与小车前进快慢的关系(附评分标准)

苏教版小学科学实验操作题库:研究拉力大小与小车前进快慢的关系
(附评分标准)
研究拉力大小与小车前进快慢的关系
实验内容及要求
设计实验,研究拉力大小与小车前进快慢的关系。

(1)设计实验,写出实验方案。

(2)能利用所给材料,组装出实验装置。

(3)根据实验装置,探究当拉力大小分别为1个勾码、2个勾码、3个勾码时,小车在相同距离前进的时间,并归纳结论。

供选器材
小车1辆,桌面,勾码3个,滑轮1个,秒表1个,笔,纸,细线
研究拉力大小与小车前进快慢的关系实验报告
姓名:
研究拉力大小与小车前进快慢的关系——评分标准实验时间:18分钟分值:12分。

小学科学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显微镜下的生命世界》练习题(共4课,附参考答案)(2022新版)

小学科学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显微镜下的生命世界》练习题(共4课,附参考答案)(2022新版)

小学科学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显微镜下的生命世界》练习题(共4课,附参考答案)(2022新版)1.搭建生命的“积木”1.细胞2.XXX3.显微镜动植物和细菌等都由细胞组成。

1665年,XXX发现了细胞的存在。

大多数细胞都非常小,需要借助显微镜才能看清。

判断题:1.√2.√3.×4.√5.√选择题:1.A2.C3.A4.B5.B连线题:骨细胞 - 肌细胞红细胞 - 血液细胞白细胞 - 免疫细胞叶表皮细胞 - 植物细胞根尖细胞 - 植物细胞茎细胞 - 植物细胞综合题:1.①植物细胞:叶表皮细胞、根尖细胞、茎细胞动物细胞:肌细胞、血液细胞人体细胞:肌细胞、血液细胞、叶表皮细胞、根尖细胞2.不同生物的细胞不一样。

3.相同生物的细胞相同。

4.由此可见,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不同生物的细胞结构和功能不同,相同生物的细胞结构和功能相同。

2.微小的生命体1.XXX2.眼霜菌微生物不都需要借助显微镜才能观察到。

有些微生物如蘑菇、眼霜菌可以肉眼看到。

微生物不都生活在水里,有些微生物生活在土壤中、空气中等不同的环境中。

藻类微生物没有根、茎、叶的结构。

微生物可以生存在火山、岩石等环境中。

微生物没有头、足、眼睛等器官。

判断题:1.×2.×3.×4.×5.√选择题:1.A2.C3.空缺4.B5.空缺注:第三题应为判断题,正确答案为√)A.动物B.植物C.微生物4、XXX是世界上首次发现微生物的科学家。

5、观察引起疟疾的疟原虫,其形状是椭圆状。

四、连线题:将微生物与其名称连线。

葡萄球菌——乳酸菌草履虫——变形虫衣藻五、实验题:自制“小水塘”1、自制小水塘的每个环节有什么作用?请连线。

制作“小水塘”给微生物留足大量繁殖的时间。

加池塘水给微生物的繁殖提供合适的温度。

加树叶、草、土给微生物提供食物。

将瓶子放在有阳光的窗边提供微生物及其生活场所。

3周后再观察培养水中微生物并大量繁殖,便于观察。

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下册1.3《发霉与防霉》练习卷

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下册1.3《发霉与防霉》练习卷

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下册1.3《发霉与防霉》练习卷一、选择题1.不同物体上的霉具有共同的特点是()。

A.颜色相同B.形状相同C.呈丝状2.最适合霉菌生长的环境条件是()。

A.温暖、潮湿B.干燥、寒冷C.温暖、干燥3.下列方法中,哪项不是防霉方法()。

A.真空包装B.放干燥剂C.涂碘酒4.物品在烈日下暴晒可以有效防霉,其依据是()。

A.隔绝了空气B.减小了湿度C.降低了温度5.防止衣物发霉的最好的方法是()。

A.保持衣物干净B.往衣柜中放入樟脑片C.经常晾晒,保持衣物干燥6.根据发霉的条件,米饭放在哪里最不易发霉()。

A.放在冰箱里B.放在厨房的柜子里C.放在饭厅的桌子上7.防止物品发霉的方法很多,太阳暴晒防需是因为()。

A.杀死霉菌B.提供了一个干燥的环境C.A和B都对二、填空题8.食物在( )、( )的条件下容易发霉。

9.真空包装是隔绝了霉生长所需要的_______。

10.馒头和桔子都会发霉(下图),看图可以判断两种物品霉菌的形状和颜色都__________。

(填“相同”或“不同”)三、判断题 11.把保存物晒干的防霉方法是:清除水分。

( ) 12.物品上的霉都一样。

( ) 13.霉是一种微生物。

( ) 14.霉菌的生长需要一定条件。

( ) 15.发霉的食物是不能食用的。

( )四、连线题 16.将防霉的方法及其依据连线。

真空包装放干燥剂 杀死了霉菌菌种 烈日暴晒 隔绝了空气 空调除湿 减小了湿度 低温保存 降低了温度 消毒柜杀毒五、实验题 17.小红为了探究馒头在哪些条件下容易发霉,她创设了温暖与寒冷、干燥与潮湿等条件,并进行条件组合。

实验如下:根据实验,馒头在__________和_________的环境下容易发霉。

参考答案:1.C【详解】不同物品上的霉的形状、颜色各不相同。

霉菌种类很多,颜色各异,形状不一。

霉菌是丝状真菌的俗称,意即“发霉的真菌”,它们往往能形成分枝繁茂的菌丝体,但又不象蘑菇那样产生大型的子实体。

苏教版小学科学实验操作题:观察岩石(附评分标准)

苏教版小学科学实验操作题:观察岩石(附评分标准)
7.用放大镜观察岩石上有没有动植物的痕迹。(1分)
8.得出结论。(2分)
花岗岩:肉红、灰白、黑色的不规则颗粒;粗粒、中粒;声音清脆;没有气孔和条纹;不容易吸水;无动植物痕迹。
石灰岩:灰白、浅灰、深灰、灰黑;细粒;声音沉闷;没有气孔,有条纹;吸水慢;可能有动植物痕迹。
苏教版小学科学实验操作题:观察岩石(附评分标准)
观察岩石
实验内容及要求
选择一种岩石,进行观察。
观察岩石的颜色、颗粒Leabharlann 吸水性、气孔或条纹、敲击的声音、有
无动物的痕迹等。
供选器材
花岗岩,石灰岩,放大镜,滴管,水,小锤子,烧杯。
观察岩石实验记录单
岩石名

颜色
颗粒大小
敲击的声

吸水性
条纹、气

动植物痕

结论
观察岩石——评分标准
实验时间:15分钟分值:8分
评分内容
参考评分标准
呈现实验过

(8分)
1.选择一种岩石。
2.观察岩石的颜色。(1分)
3.用放大镜观察岩石的颗粒。(1分)
4.用小锤子敲击岩石,分辨敲击声。(1分)
5.用滴管滴几滴水在岩石上,观察岩石的吸水性。(1
分)
6.用放大镜观察岩石的条纹和气孔。(1分)

新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16斜坡的启示知识点梳理及经典考题练习

新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16斜坡的启示知识点梳理及经典考题练习

新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16.斜坡的启示知识点梳理1.搬自行车上台阶把重物搬上卡车时会感到很费力,如果我们沿台阶的坡面放置一块木板或者在车厢与地面之间搭一块木板,就可以形成一个斜坡,利用斜坡完成搬运工作比较省力。

2.古人利用斜坡将巨石从低处推到高处,这样可以省力。

古人利用斜坡斜面3.像搭在车厢与地面之间的长硬板这样,与地面有一定的夹角(坡度)的面叫作斜面。

它能帮助人们抬升重物,减轻劳动强度。

实验:研究拉小车的力与斜面坡度大小的关系实验步骤:①搭好实验装置。

②先测出直接提升小车需要的力,再测出沿斜面拉小车的力。

③改变斜面坡度,测出沿不同坡度拉小车的力。

实验记录:实验结论:斜面有省力的作用,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斜面的坡度越小,所需的力越小,反之越大。

4.将张直角三角形的纸沿一条直角边绕在一支铅元笔上,可以看到三角形纸的斜边在铅笔上形成了螺纹,这类似于螺丝的螺旋。

螺丝上的螺旋是一种变形的斜面。

5.将两张锐角不同的直角三角形纸分别沿直角边绕在粗细相同的铅笔上,可以发现坡度小的螺纹密,坡度大的螺纹疏,因此螺纹越密越省力。

坡度小,螺纹密坡度大,螺纹疏6.盘山公路修成“S”形可以使坡度变小,达到省力的目的。

7.杠杆、轮轴、滑轮、斜面等装置构造简单,既能减轻人们的劳动强度,又能提高工作效率,被称为简单机械。

8.自行车各部件用到的简单机械及其作用经典考题练习一、判断题1.坡度越大的斜面越省力。

( × )2.楼梯属于变形的斜面。

( √ )3.为了让爬坡的汽车更省力一些,我们可以把坡度修得更小一些。

( √ )二、选择题1.螺丝钉的螺纹越密,拧起来越( B )。

A.费力B.省力C.费时2.下面没有应用斜面的是( A )。

A.竖直电梯B.盘山公路C.楼梯3.斜面的( C )影响拉力的大小。

A.厚度B.宽度C.坡度4.下列简单机械在使用时,一定能省力的是( A )。

A.斜面B.轮轴C.杠杆三、填图题将自行车用到的简单机械填到线上,并写出其作用。

苏教版小学科学实验操作题:做一个铅笔加长器(附评分标准)

苏教版小学科学实验操作题:做一个铅笔加长器(附评分标准)
用笔写字(2分)
用笔在白纸上写字,展示给评委。(2分)
苏教版小学科学实验操作题:做一个铅笔加长器(附评分标准)
做一个铅笔加长器
实验内容及要求
用简易材料做一个铅笔加长器,并使用有加长器的铅笔写“科学”二字。
(1)利用身边的材料(如纸、吸管、冰棍棒等)自制一个铅笔加长器
(2)能对设计制作的产品不断改进,力争做得更好
供选器材
白纸、吸管、剪刀、胶带、铅笔头
做一个铅笔加长器一评分标准
实验时间:10分钟分值:10分
评分内容
参考评分标准
利用身边的材料自制铅
笔加长器(4分)
1能选择不同的材料,想办法固定在铅笔的一端,加
长铅笔,使铅笔更好使用(3分)
2.能对自己的产品进行测试(1分)
能改进自己的作品,使之
更好(4分)
1.能客观评价自己的作品。如有不足,能针对性改进
自己的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品(3分)
2.制作的铅笔加长器,实用、环保、美观(1分)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 科学实验题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 科学实验题
答:眼、耳、鼻、舌、皮肤等感觉器官从外界获得各种信息,通过传入神 经传给脑,脑再将命令通过传出神经作出正确反应。 5、保护矿物资源有什么意义?我们应该怎么做?
答:人类生活离不开矿产资源,矿产资源枯竭,导致生活质量下降。我们 应该做到节约使用,回收利用,保护好矿产资源,积极开发新资源。
4
能够通过实验探究物体形状和承受力大小的关系
实验材料 实验过程
实验结论
双面胶、打印纸、剪刀、书本 把书放在纸折成圆形、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的纸 筒上,比较承受力的大小。 棱柱越多,纸筒的承受力越强;圆柱的承受力最强
1
实验名称 研究那种形状最稳固
实验目的 了解三角形的支架最稳固
实验材料 吸管、绳子、剪刀
五年级下册 科学
一、实验题
1、再设计研究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作用的实验中,
(1)所用器材:铁架台、弹簧秤、滑轮、钩码、线绳
(2)请你画出你的实验简图:
动滑轮实验简图:
定滑轮实验简图:
(3)通过实验,你的实验结论是:定滑轮的作用是:改变用力方向 。动 滑轮的作用是:省力
实验名称
比较不同形状的承受力
实验目的
2
实验名称 实验目的 实验材料 实验过程
实验结论
模拟变质岩的形成 体会岩石在外力作用下的变质过程 各种颜色的橡皮泥、白纸、硬板 1、 把颜色不同的橡皮泥搓成大小不同的圆球堆在白纸上; 2、 把这些橡皮泥用硬板反复加压; 3、 观察压力下橡皮泥的状态。
加压好比是地球内部的强大压力,变质岩在高温高压下形成
实验过程 实验结论
1、用剪刀把吸管剪成 3 厘米大小;
2、拿绳子把吸管串成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两头结实地打
个结;

苏教版小学科学实验操作题:研究液体受热时体积的变化实验(附评分标准)

苏教版小学科学实验操作题:研究液体受热时体积的变化实验(附评分标准)

苏教版小学科学实验操作题:研究液体受热时体积的变化实验
(附评分标准)
研究液体受热时体积的变化实验
实验内容及要求
利用现有器材组装一个装置,能清楚看出液体受热时体积变化,加热时请告知评委观看实验现象,并且记录实验结论。

注意:如果使用开水,可以请求评委老师帮助。

供选器材
实验记录单1张、玻璃管1根、橡胶塞1个、烧瓶1个、红墨水1瓶、记
号笔1支、水槽1个、开水1瓶、自来水
研究液体受热时体积的变化实验记录单
通过实验,我观察到的现象,说明液体受热时体积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研究液体受热时体积的变化一一评分标准
实验时间:6分钟分值:6分。

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下册 实验资料(探究实验)

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下册 实验资料(探究实验)

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实验复习探究实验(一)实验名称:探究物品发霉的条件实验器材:干面片、塑料盒、水、滴管、冰箱。

实验步骤:1.提出问题:面片在什么情况下容易发霉?引导学生自己提出假设和制订验证方案,明确实验要素与实验步骤。

2.取4个塑料盒分别贴上1-4序号,取4片大小相同的干面片对应4个塑料盒。

3.将1、3号干面片用水浸湿。

4.将四块面片分别装入塑料盒中。

5.将1、2号放在温暖的室内,3、4号放在冰箱里。

6.几天后,观察四块面片,看一看发生了什么变化,并记录下来。

序号模拟环境实验条件1 潮湿+温暖面片浸湿温暖的室内2 干燥+温暖干面片温暖的室内3 潮湿+寒冷面片浸湿冰箱4 干燥+寒冷干面片冰箱实验现象:1号塑料盒中的面片开始发霉,2、3、4号塑料盒里的面片没有发霉。

实验结论:物品在温暖、潮湿的条件下容易发霉。

(二)实验名称:做酸奶实验器材:鲜牛奶、温度计、酸奶、勺子、保温杯、白糖、玻璃碗、奶锅。

实验步骤:1.事先对实验所用到的物品进行沸水消毒(放入沸水中煮沸3-5分钟)。

(如在家实验,需请家长完成)2.在鲜牛奶中加入1-2勺白糖,用勺子搅拌均匀,加热至60℃左右。

(目的是让糖充分溶解,给乳酸菌准备“食物”);3.利用温度计测温,待温度降到37℃左右,往半奶中加入2勺酸奶,搅拌均匀。

(在适合乳酸菌生存与繁殖的温度时,注入乳酸菌菌种)4.倒进消毒过的保温杯,盖上盖子。

保温杯可以用开水烫几遍进行消毒,此过程学生要注意安全,防止烫伤。

(一定要消毒,防止或减少其他菌种的存在和繁殖)5.保温8-10小时,酸奶就做成了。

(充足的时间,适宜的环境,让乳酸菌大量繁殖)实验结论:酸奶中含有乳酸菌,在合适的温度(35-40℃)和一定的时间(8-10小时)进行大量的繁殖发酵,把牛奶中的乳糖分解成乳酸,从而降低发酵液酸度,形成细腻的凝冻,黏度增加,形成酸奶。

(三)实验名称:研究物体的形状与承受力的关系实验名称研究物体的形状与承受力的关系实验器材A4纸、双面胶、书本实验猜想圆形纸筒承受力最大,三角形纸筒承受力最小。

苏教版五年级下学期科学解实验题

苏教版五年级下学期科学解实验题

苏教版五年级下学期科学解实验题科学解实验题
实验题1
题目
解释以下现象并给出原因:当我们在空中旋转一把湿的雨伞时,水滴不会落下。

解答
这一现象可以通过离心力来解释。

当我们旋转湿的雨伞时,水
滴会受到离心力的作用,通过离心力的作用,水滴会紧贴着伞面。

由于离心力的作用,水滴与伞面之间形成了一定的摩擦力,这就使
得水滴无法自由地从伞面上滑落,从而水滴不会落下。

实验题2
题目
请解释一下:为什么火箭在发射时会有烟雾产生?
解答
火箭在发射时会有烟雾产生是因为燃料燃烧产生了烟雾。

火箭的燃料一般都是液体燃料和氧化剂的混合物,当燃料和氧化剂混合并点燃时,发生了燃烧反应。

在燃烧过程中,燃烧产物中的一部分是烟雾,它是由燃烧反应中产生的固体或液滴状的微小颗粒构成。

这些烟雾颗粒在火箭喷口附近被高温气流带走形成烟雾尾迹。

实验题3
题目
请用简单的语言解释下面的现象:在过热水中投入几粒小米,大米糊糊会飞溅出来。

解答
这一现象是由水蒸气的形成和突然释放形成的。

当我们在过热水中投入几粒小米时,水温迅速升高,超过了水的沸点,形成了过热状态。

在过热水中,小米的表面会迅速吸收热量,使得水分子周围形成超饱和状态。

当超饱和水中的某个点受到扰动时,比如小米被投入,会导致水蒸气迅速产生并释放出来,从而形成了米糊飞溅的现象。

新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3-9《昼夜交替》练习(含答案)

新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3-9《昼夜交替》练习(含答案)

3.9《昼夜交替》练习一、填空题1、16 世纪,波兰天文学家______提出了“日心说”。

2、在地球上,被阳光照射到的地区是______。

3、地球绕着地轴自转一周月______小时。

4、地球自转的方向是________。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1、水面上漂浮的物体最终都会漂向岸边是地球自转结果。

()2、地轴是一根假想的轴。

()3、地球自转一周是一年。

()4、由夜晚逐渐过渡到白天的那段时间是傍晚。

()5、法国旭日东升,美国已夕阳西下。

()三、选择题,将正确的序号填在括号内。

1、地球上“昼夜交替”现象是由()引起的。

A.地球公转B.地球自转C.地球自转和公转2、和中国一样处于白天的国家是()A.印度B.巴西C.加拿大3、属于“日心说”观点的是()A.太阳绕着地球转B.地球绕着太阳转C.三足金乌出来为白天,休息时为夜晚4、根据太阳东升西落推断地球的旋转方向是()A.自西向东B.自东向西C.始终不动5、不能证明地球自转的证据是()A.南北半球植物自然缠绕方向B.水流旋涡现象C.四季交替四、连线题:把地球自转模拟实验中的相关内容连线。

坐在转椅上的人减少无关信息的干扰逆时针旋转的转椅模拟的是周围物体站在一旁的同学模拟的是地球自转限制视野模拟的是地球上的人五、实验题:昼夜交替现象的研究小明和小希用地球仪、手电筒来探究“昼夜交替现象”的产生。

1、在这个实验过程中采用的研究方法通常被称为()。

A.对比实验B.假设实验 C.替代实验D.模拟实验2、波兰天文学家()提出“日心说”。

A.托勒密 B.哥白尼 C.伽利略 D.阿基米德3.地球自转的方向是______。

4.在地球仪上的南极用红点标记,地球仪转动好多圈红点始终能被太阳(手电筒)照到,此时南极______(“发生”或“不发生”)昼夜交替。

5、昼夜交替,周而复始,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哥白尼2、白天3、244、自西向东二、判断题1、√2、√3、✘4、✘5、√三、选择题1、B2、A3、B4、A5、C四、连线题坐在转椅上的人减少无关信息的干扰逆时针旋转的转椅模拟的是周围物体站在一旁的同学模拟的是地球自转限制视野模拟的是地球上的人五、实验题1、D2、B3、自西向东4、不发生5、地球自转。

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实验

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实验
测力计一个、木块一块(高15厘米)、斜面 三块(长15、20、30厘米各一块)、钩码一个。 我的猜想:斜面可以省力 实验方法: 1.直接用测力计将钩码提起,用多少力,作好记录。 2.在桌面立一木块,从桌面到木块依次斜搭准备好 的三块光滑木板,通过测力计分别沿三个斜面拉 动钩码,观察分别用力多少,并记录。 3.通过比较几次用力的情况,能发现什么规律。 结论:斜面都可以省力,在高度相同的条件下,坡 度越小越省力。
五年级下册
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杠杆平衡实验 实验器材:杠杆尺、铁架台、钩码 我的猜想:阻力点(重点)到支点的距离×钩码数 =动力点(力点)到支点的距离×钩码数 实验步骤:1.组装杠杆尺,并把杠杆尺调成平衡状 态 2.确定杠杆尺一侧的点为阻力点,挂一定数量的钩 码 3.在另一侧确定动力点的位置,看看在不同位置上 需要挂多少钩码才能使杠杆尺保持平衡,并记录 结果 4.改变阻力点的位置,重复第二步,做三次实验 结论:1.当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阻力点到支点 的距离时,省力;2.当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 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费力;3.当动力点到支 点的距离等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既不省力 也不费力
实验名称:轮轴的省力实验 材料:组装轮轴部件、铁架台、测力计、钩码、细 线等。 实验方法:1.直接提起钩码,记录用力情况;2.把 钩码挂在轮轴的轴上,用测力计在轮上拉,记录 用力情况;3.轮轴的轴不变,把轮换大,用测力 计在轮上拉,记录用力情况;4.把钩码挂在轮上, 用测力计在轴上拉,记录用力情况。5.比较几次 用力情况,能发现什么。 结论:使用轮轴时,在轮上用力时省力,在轴粗细 相同时,轮越大越省力,在轴上用力时费力。
探究的问题:模拟变质岩的形成 材料:不同颜色的橡皮泥,塑料垫板。 方法:1.准备一些不同颜色的橡皮泥,把它 们搓成大小不同的圆球,堆在一起,它们 分别表示岩石中的不同成分。2.把橡皮泥 放在两块塑料垫板之间,不断加压。3.观 察不同压力下橡皮泥的状态。我们会发现 不同颜色的橡皮泥变形变扁了。 结论:当地球表面的岩石被深埋于地下时, 往往会在高温和高压下发生变化,形成变 质岩。

【新版知识梳理及精典考题】五年级科学下册2

【新版知识梳理及精典考题】五年级科学下册2

【新版知识梳理及精典考题】五年级科学下册2.微小的生命体(苏教版)基础知识梳理实验:制作“小水塘”进行观察●实验步骤:①在一个干净的广口瓶中加入三分之二的冷水。

②把一些腐烂的和新鲜的树叶、草撕碎后放入水中,再放进一把土。

③把瓶子放在有阳光的窗边。

三周后,用放大镜观察水里的变化。

④在老师调好的显微镜下,观察“小水塘”的一滴水中有什么。

●实验结果:①放大镜的观察结果:水面上出现霉点,水看起来很浑浊,水中有一些水草、小虫子、泡沫等。

②显微镜的观察结果如图所示。

1.微生物是一类非常微小的生命体,它们没有头、脚、眼睛,也没有根、茎、叶,通常需要借助显微镜才能看清楚。

2.1675年,荷兰人列文虎克利用自制的显微镜观察井水、雨水、污水等,第一次发现了微生物的存在,为人类敲开了微生物世界的大门。

3.微生物是包括细菌、病毒、真菌以及一些小型的原生生物等在内的一大类生物群体。

(1)草履虫、变形虫、水蚤、钓钟虫、轮虫、鼓藻等都是原生生物。

(2)细菌形状多样,主要有三种基本形态:球状、杆状和螺旋状。

①细菌是许多疾病的病原体,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如接触、消化道、呼吸道、蚊虫叮咬等在人体间传播疾病。

②人类也时常利用细菌,例如乳酪及酸奶和酒酿的制作、部分抗生素的制造、废水的处理等,都与细菌有关。

(3)病毒是一类没有细胞结构的特殊生物,个体极其微小,绝大多数要在电子显微镜下才能看到。

根据病毒寄生的生物细胞不同,可将病毒分为三类:动物病毒、植物病毒、细菌病毒。

(4)在日常生活中,使衣物、食品等发霉的霉菌,用来发酵的酵母菌,味道鲜美的蘑菇、木耳,都属于真菌。

4.微生物在大自然中分布极广,空气中、水中、泥土中、动植物的体内和体表都生活着微生物。

有的微生物还能生活在其他生物无法生存的地方,如火山、岩石里。

5.有些微生物并不微小,如蘑菇、木耳、银耳、灵芝等把它们归为微生物,是因为它们的生存方式与某些微生物相似。

猴头菇灵芝银耳常考题型背记判断题1.微生物一般是形体微小、结构简单的单细胞或多细胞生物,有的甚至没有细胞结构,通常需要借助显微镜才能看清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题
(一)探究定滑轮的作用
实验目的:研究定滑轮的作用
实验器材:定滑轮、细绳、钩码、铁架台、弹簧秤、直尺、笔和记录纸
实验猜想:可以省力
实验步骤:
1、将滑轮固定悬挂在铁架台上,用测力计测得勾码的力为1N,力的方向是向上的。

2、细绳穿过定滑轮吊住勾码,用测力计测得细绳上的力为1N,力的方向是向下的。

实验结论:定滑轮不省力,可以改变用力方向。

(二)探究动滑轮的作用
实验材料:动滑轮、细绳、勾码、测力计。

实验过程:1、固定细绳的一头,中间穿过挂了勾码的滑轮,另一头用测力计勾住,测得力为0.5N,力的方向是向上的。

2、垂直测的勾码的力为1N,力的方向是向上的。

实验结论:使用动滑轮省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三)研究杠杆省力的秘密
实验仪器:支架,平衡尺,勾码
实验过程:
(1)某同学在调节杠杆水平位置平衡时,发现杠杆的右端翘起,他可以调节右端的螺母,使它向右移动,或者调节左端的螺母,使它右移动(选填“左”或“右”),直到杠杆在水平位置上平衡。

(2)操作时,左10厘米的地方勾上10克的钩码,右边5厘米的地方需要勾上20克的钩码才能保持平衡。

3实验结论:
力臂越长,需要的力越小,也就越省力。

力臂越短,需要的力量就越大,越费力。

(四)实验名称:探究斜面坡度大小对小车拉力的影响
器材准备:小车、木板、弹簧测力计、书本若干等
实验步骤:
1.提出假设:使用斜面可以省力。

2.进行猜想:斜面坡度越大越费力,斜面坡度越小越省力。

3.设计实验;
(1)保持不变的小车的重力、斜面的粗糙程度
(2)改变的量有:斜面的坡度
4.进行实验:
(1)第一次斜面下垫3本书,用弹簧测力计拉着小车沿斜面匀速上升,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2)第二次斜面下垫上6本书,用弹簧测力计拉着小车沿斜面匀速上升,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3)比较实验数据,得出结论。

实验结论:斜面可以省力,斜面坡度越小越省力,坡度越大越费力。

(五)轮轴是否省力?
实验材料:轮轴,测力计,勾码
实验过程:(1)用测力计垂直测得两个勾码的力为1N;
(2)用测力计钩住轮拉动勾码,测得力为0.5N。

实验结论:轮轴能省一半的力
(六)动手制作搭建“瓜皮桥”。

制作材料:西瓜皮、刀子、纸巾、重物、
制作步骤:
(1)把西瓜(或其他瓜)纵向切成两半,再横向切开。

( 2)把瓜瓤吃掉,留下瓜皮(拱形),每块按4~5厘米宽切下。

(3)在每两个小块之间夹一片纸巾,然后摆成拱形。

(4)在“瓜皮桥”上加重物,试一试它的承受能力。

结论:经过切割、重新组装的拱形能够承受更大的力。

(七)研究物体形状和承受力的关系
问题:把纸折成不同边的桶形,竖直放,比较它们的承受力会怎样?
猜想假设:圆筒形的承受力最强。

实验控制量
保持不变的量:纸的规格、每一个重物的大小
改变的量:纸折成的形状
实验材料:A4纸、胶棒、书本。

实验过程:(1)把不同的A4纸卷成不同的形状,有圆筒形、三角形、四边形、六边形等,粘住的边是一样宽的。

(2)在纸筒上大同样的书本,看看哪种纸筒的承重力最强。

实验结论:圆筒状的纸承受力最强。

(八)、小亮家里有些品种极好的胡萝卜,他想大量繁殖这种胡萝卜,可是找不到好的办法。

请帮他设计实验,实现他的想法。

实验名称:用植物的根繁殖后代。

实验材料:胡萝卜、小刀、盘子、水
实验方法:把胡萝卜的头部切下一段,浸在盘子里的水中;当长出小芽之后,用小刀切下带芽的小块,埋入土中。

(九)、春天到了,能不能利用茎来繁殖植物呢?请设计实验证明自己的观点。

实验名称:用植物的茎繁殖后代。

实验材料:一棵菊花、剪刀、一盆土、水
实验方法:从一棵健康的菊花的主茎上剪下一根枝条,将它插入一盆松软的土中,并及时浇水。

(十)、实验探究各种矿物的性质。

实验材料:各种矿物、放大镜、钥匙、小刀、玻璃等。

实验过程:(1)颜色不同:把赤铁矿和石墨在纸上划一下,赤铁矿是棕红色的,石墨色的。

(2)透明度不同:冰洲石和小晶是透明的,方解石和白云母是透明的,田黄石和闪锌石是半透明的,褐铁矿和磁铁矿是不透明的。

(3)光泽不同:黄铁矿像金属一样,石棉像丝绸一样,水晶像玻璃一样。

(4)硬度不同,分别用手指甲、铜钥匙、小刀、玻璃测试,发现矿物硬度不同。

(5)形状不同:石英八面六角形,萤石是六个面的立方体。

(十一)模拟变质岩的形成。

实验名称:模拟变质岩的形成
实验材料:一盒不同颜色的橡皮泥,两块塑料垫板。

实验过程:1、准备一些不同颜色的橡皮泥,把它们搓成大小不同的圆球,堆在一起,它们分别表示岩石中的不同成分。

2、把橡皮泥放在两块塑料垫板之间,
不断加压。

3、观察不同压力下橡皮泥的状态,我们会发现不同颜色的橡皮泥变形变扁了。

实验结论:当地球表面的岩石被深埋于地下时,往往会在高温和高压下发生变化,形成变质岩。

(十二)、神经在身体各部位的分布是否均匀呢?请你设计实验来探究?
我把眼睛闭起来,让同学用两支铅笔笔尖轻触我的身体不同部位,我发现有的地方可以感到两个笔尖,有的地方感觉只有一个笔尖,我发现神经的分布是不均匀的。

为什么用两个笔尖轻触身体不同部位,体验到的笔尖个数不同?
因为分布在全身各处的神经是不同的,有些部位分布多,对外界刺激的反应敏感;有些地方分布少,对外界刺激的反应模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