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版浙江省高考生物课件:第8单元 第29讲 种群与群落
合集下载
种群和群落-课件ppt
陆生生物群落中, 叶
针 叶 林
林
草 原
荒
沼
漠
泽
各种群落及其特点
群落名称 热带雨林
分布区域
特点
主要生物种群
种类最丰富,层次多, 乔木、灌木、藤本、附生、寄生
热带地区
结构最复杂
植物,以及各种动物种群
常绿阔叶林 亚热带地区 种类多,结构复杂
常绿乔木,各种动物种群
针叶林
寒温带地区 种类较少,结构简单
松属和杉属
草原 荒漠
草原 干旱地区
种类少,层次少 草本植物为主,主要有羊、马种 群。
种类稀少,结构简单 超旱生灌木占优势,植物稀疏
沼泽
低洼地和排水 种类稀少,结构简单 典型植物水葱、花蔺,有珍稀鸟
不良地带
类种群。
植被:覆盖地面的植物及其群落。 不同类型的植物群落构成了不同的植被。
D 5.水池群落不包括水池中的( )
A、细菌和真菌
B、所有植物
C、所有动物
D、落叶和土壤
D 6.下列可看成一个群落的是( )
A.一个蜂箱里的蜜蜂
B.山上的所有植物
C.池塘里的所有动物
D.一竹林中的所有生物
B 7.一个池塘中的全部鲤鱼和一个池塘中的所有生物分别属于( )
A.种群和种群
B.种群和群落
C.群落和群落
三者缺一不可!
【思考和讨论】
1.个体之间有差异吗? 2.它们属于同一物种吗? 3.它们占据的地域是什么? 4.从以上三条考虑,图中是燕子种群吗?
说一说:
以下描述是种群吗?
1、此时此刻教室里所有的老师和同学(是) 2、学校植物园中所有的植物 (否) 3、桔树林里的一棵桔树(否) 4、池塘中所有的鱼 (否) 5、我国长江流域的全部白鳍豚(是) 6、一条河流中的所有食人鲳 (是)
针 叶 林
林
草 原
荒
沼
漠
泽
各种群落及其特点
群落名称 热带雨林
分布区域
特点
主要生物种群
种类最丰富,层次多, 乔木、灌木、藤本、附生、寄生
热带地区
结构最复杂
植物,以及各种动物种群
常绿阔叶林 亚热带地区 种类多,结构复杂
常绿乔木,各种动物种群
针叶林
寒温带地区 种类较少,结构简单
松属和杉属
草原 荒漠
草原 干旱地区
种类少,层次少 草本植物为主,主要有羊、马种 群。
种类稀少,结构简单 超旱生灌木占优势,植物稀疏
沼泽
低洼地和排水 种类稀少,结构简单 典型植物水葱、花蔺,有珍稀鸟
不良地带
类种群。
植被:覆盖地面的植物及其群落。 不同类型的植物群落构成了不同的植被。
D 5.水池群落不包括水池中的( )
A、细菌和真菌
B、所有植物
C、所有动物
D、落叶和土壤
D 6.下列可看成一个群落的是( )
A.一个蜂箱里的蜜蜂
B.山上的所有植物
C.池塘里的所有动物
D.一竹林中的所有生物
B 7.一个池塘中的全部鲤鱼和一个池塘中的所有生物分别属于( )
A.种群和种群
B.种群和群落
C.群落和群落
三者缺一不可!
【思考和讨论】
1.个体之间有差异吗? 2.它们属于同一物种吗? 3.它们占据的地域是什么? 4.从以上三条考虑,图中是燕子种群吗?
说一说:
以下描述是种群吗?
1、此时此刻教室里所有的老师和同学(是) 2、学校植物园中所有的植物 (否) 3、桔树林里的一棵桔树(否) 4、池塘中所有的鱼 (否) 5、我国长江流域的全部白鳍豚(是) 6、一条河流中的所有食人鲳 (是)
种群和群落-文ppt课件
第2节 种群的数量变化
1s=20min
y=2n
一、建构种群增长的模式
数学模型:用来描述一个系统或它的性质的
数学形式。 如:曲线图、数学方程式
一般步骤 ①观察研究对象,提出问题; ②做出合理假设; ③根据实验数据,用数学形式表达; ④检验或修正。
y=2n
二、种群增长的“J”型曲线
自然界的确有类似细菌在理想状态下种群数 量增长的形式,如果以时间为横坐标,种群数量 为纵坐标画出曲线来表示,曲线则大致呈“J” 型。
裸岩阶段
地衣阶段
苔藓阶段
特别 森林阶段
灌木阶段
草本植物阶段
提醒
种群演替中,一些种群取代另一些种群,
通常是“优势取代”,而非“取而代之”。
讨论:
1.为什么先在裸岩上定居的是地衣而不是苔藓或草本植物? 2.地衣为苔藓的生长提供了什么条件?为什么苔藓能够取代地衣? 3.在森林阶段,群落中还能找到地衣、苔藓、草本植物和灌木吗?
A.种内互助 B.种内斗争 C.互利共生 D.竞争
四、群落的
1、垂直结构:是指群落垂直方向上的分层现象。
植物:光照、温度 决定因素
动物:食物、空间/栖息地
群落中植物的分层现象决定了动物的分层现象
2、水平结构:在水平方向上不同生物分布于不
同地段,呈镶嵌分布的现象。
决定因素:地形的变化、光照的强度、土壤 的湿度和盐碱度的差异等环境因素影响。
2、狼以兔为食,兔以草为食。捕食
种 群
个
➢下列生物的关系是共生还是寄生?
体 数
1、蚂蝗吸食动物血液 寄生
2、白蚁与它肠内的鞭毛虫 共生
时间
竞争
3、菟丝子与大豆 寄生 4、噬菌体和细菌 寄生 5、鸟与羽虱 寄生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八单元 生物与环境 第29讲 种群与群落 浙科版
答案
3.观察种群数量增长曲线的两种模型,完成表格内容。
项目
“J”形增长曲 环境资源无限 “S环”境形资增源有长限曲线 线
前提条件 _______________
无种内斗争
种群增长率 保持稳定 区
_______________
随种群密度上升而 环下境阻降力大小
别 K值的有无 曲线形成的
无K值
有K值
第29讲 种群与群落
[考试标准]
知识内容
必考要 加试要求
求
(1)种群的概念和特征
a
a
种群的 (2)标志重捕法
a
a
特征 (3)种群的分布型和存活
a
曲线
知识内容
必考要求 加试要求
(1)种群数量的非 a
种群的数 周期性波动和周期
量波动及 性波动 a
调节 (2)种群数量波动
的调节因素
植物的生
知识内容
必考要求 加试要求
知识梳理
1.种群的特征 (1)出生率和死亡率 ①出生率:单位时间 出生个体数 占种群总个体数的百分数或千分数。 死亡率:单位时间 死亡个体数 占种群总个体数的百分数或千分数。 ②自然增长率= 出生率-死亡率 。 ③地位及作用:决定种群密度,是决定 种群兴衰 的晴雨表。
答案
(2)年龄结构 ①年龄结构: 各个年龄组个体数量 在种群中所占的比例关系。 ②种群的年龄组: 生殖前期 、 生殖期 、 生殖后期 。 ③年龄金字塔
1234 5678
解析答案
题组二 利用标志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 3.某研究机构对某区域的一种田鼠进行了调查,所调查样方的总面积为 2 hm2(1 hm2=10 000 m2),统计所捕获如下表:
捕获数( 标记数( 雌性个体数 雄性个体数
3.观察种群数量增长曲线的两种模型,完成表格内容。
项目
“J”形增长曲 环境资源无限 “S环”境形资增源有长限曲线 线
前提条件 _______________
无种内斗争
种群增长率 保持稳定 区
_______________
随种群密度上升而 环下境阻降力大小
别 K值的有无 曲线形成的
无K值
有K值
第29讲 种群与群落
[考试标准]
知识内容
必考要 加试要求
求
(1)种群的概念和特征
a
a
种群的 (2)标志重捕法
a
a
特征 (3)种群的分布型和存活
a
曲线
知识内容
必考要求 加试要求
(1)种群数量的非 a
种群的数 周期性波动和周期
量波动及 性波动 a
调节 (2)种群数量波动
的调节因素
植物的生
知识内容
必考要求 加试要求
知识梳理
1.种群的特征 (1)出生率和死亡率 ①出生率:单位时间 出生个体数 占种群总个体数的百分数或千分数。 死亡率:单位时间 死亡个体数 占种群总个体数的百分数或千分数。 ②自然增长率= 出生率-死亡率 。 ③地位及作用:决定种群密度,是决定 种群兴衰 的晴雨表。
答案
(2)年龄结构 ①年龄结构: 各个年龄组个体数量 在种群中所占的比例关系。 ②种群的年龄组: 生殖前期 、 生殖期 、 生殖后期 。 ③年龄金字塔
1234 5678
解析答案
题组二 利用标志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 3.某研究机构对某区域的一种田鼠进行了调查,所调查样方的总面积为 2 hm2(1 hm2=10 000 m2),统计所捕获如下表:
捕获数( 标记数( 雌性个体数 雄性个体数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种群和群落PPT演示课件
1.种群密度 (1)含义:种群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个体数就是种群密度;
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如:养鱼池中每立方米的水体中鲫鱼的数量、每平方千米农 田面积内黑线姬鼠的数量等。
(2)表示方法:①小范围的水生生物——单位体积;②大范围及 陆生生物——单位面积
即:种群密度=种群的个体数量/空间大小(面积或体积)
N=(4+6+8+8+9)/5=7只/m2
=70000只/hm2(注意:1hm2=10000m2)
调查一般的植物种群、昆虫卵的密 度、作物植株上蚜虫的密度、跳蝻的密 度等,都可以采用样方法
对于有趋光性的昆虫,可以用黑光灯 诱捕的方法调查它们的密度
如果一些动物活动性很强,活动范 围大,还能用样方法吗?
A·种群中幼年个体增多 C·环境中水热条件适宜 E·环境中天敌增多 G·寄生生物增多
B·种群性别比例改变 D·种群中幼年个体减少 F·环境中阳光不足 H·寄生生物减少
• 7.下图表示种群年龄组成的一种类型。
(1)此图表示__增__长___型的种群。 (2)该种群中__幼__年___个体多,_年__老___个体少。 (3)据统计,70年代初我国人口(种群)年龄组 成与此图大体相似,所以在这以后一段时间内的 发展趋势是______不_断__增__长_________。为此,我们 要认真执行人口的____计__划__生_育_____政策。
对于某池塘中的鱼,捕捞多少,才会既不 会使资源枯竭,又使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二、种群的数量特征
种群并不是许多同种个体的简单相加, 而是一个有机单元,种群的数量特征包 括种群密度、年龄组成、性别比例、出 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等,这 些特征是单独的生物个体所不具备的。
(一)、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
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如:养鱼池中每立方米的水体中鲫鱼的数量、每平方千米农 田面积内黑线姬鼠的数量等。
(2)表示方法:①小范围的水生生物——单位体积;②大范围及 陆生生物——单位面积
即:种群密度=种群的个体数量/空间大小(面积或体积)
N=(4+6+8+8+9)/5=7只/m2
=70000只/hm2(注意:1hm2=10000m2)
调查一般的植物种群、昆虫卵的密 度、作物植株上蚜虫的密度、跳蝻的密 度等,都可以采用样方法
对于有趋光性的昆虫,可以用黑光灯 诱捕的方法调查它们的密度
如果一些动物活动性很强,活动范 围大,还能用样方法吗?
A·种群中幼年个体增多 C·环境中水热条件适宜 E·环境中天敌增多 G·寄生生物增多
B·种群性别比例改变 D·种群中幼年个体减少 F·环境中阳光不足 H·寄生生物减少
• 7.下图表示种群年龄组成的一种类型。
(1)此图表示__增__长___型的种群。 (2)该种群中__幼__年___个体多,_年__老___个体少。 (3)据统计,70年代初我国人口(种群)年龄组 成与此图大体相似,所以在这以后一段时间内的 发展趋势是______不_断__增__长_________。为此,我们 要认真执行人口的____计__划__生_育_____政策。
对于某池塘中的鱼,捕捞多少,才会既不 会使资源枯竭,又使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二、种群的数量特征
种群并不是许多同种个体的简单相加, 而是一个有机单元,种群的数量特征包 括种群密度、年龄组成、性别比例、出 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等,这 些特征是单独的生物个体所不具备的。
(一)、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
高中生物核心概念高考复习种群与群落PPT课件
①出生率 ②死亡率 ③迁入和迁出率 ❖ 种群次级参数:性比、年龄分布 、种群增长率、 分布型
6
种群动态
种群动态是种群数量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变动规 律,涉及:
➢ 有多少(种群数量或密度)? ➢ 哪里多,哪里少(种群分布)? ➢ 怎样变动(数量变动和扩散迁移)? ➢ 为什么这样变动(种群调节)?
7
种群的分布格局
11
去除取样法估计种群数量
单 位 时 间
●
●
●
●●
捕
●
●
获 量 (只
● ● ●●
●●
/
●
周)
●
捕获累积数(只) 12
相对密度
➢ 相对密度估计:表示个体数量多少的相对指标。 ❖ 捕获率、遇见率、粪堆数、鸣叫声、毛皮收购、
单位捕捞鱼量、动物痕迹(活动留下的土丘、洞 穴、巢、蛹等)
13
种群动态
种群结构 存活格局 种群变化率 自然种群的数量变动
存 活
Ⅱ型存活曲线: 各年 数
龄段的死亡率恒定, 的
曲线呈对角线型。
对
Ⅲ型存活曲线: 一段 数
极高的幼体死亡率时
期之后,存活率相对
高。
年龄
20
自然种群的数量变动
不规则波动
周期性波动
种群稳定/不稳定
季节波动
种群暴发
生态入侵
种群不稳定
种群的衰落和灭亡
21
自然种群的数量变动
种群数量的波动
肯尼来、美国和澳大利亚的人口年龄结构
18
性别结构
性比: 同一年龄组的雌雄数量之比,即年龄锥体两 侧的数量比例。
➢ 第一性比: 种群中雄性个体和雌性个体数目的比例; ➢ 第二性比: 个体性成熟时的性比; ➢ 第三性比: 充分成熟的个体性比。
6
种群动态
种群动态是种群数量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变动规 律,涉及:
➢ 有多少(种群数量或密度)? ➢ 哪里多,哪里少(种群分布)? ➢ 怎样变动(数量变动和扩散迁移)? ➢ 为什么这样变动(种群调节)?
7
种群的分布格局
11
去除取样法估计种群数量
单 位 时 间
●
●
●
●●
捕
●
●
获 量 (只
● ● ●●
●●
/
●
周)
●
捕获累积数(只) 12
相对密度
➢ 相对密度估计:表示个体数量多少的相对指标。 ❖ 捕获率、遇见率、粪堆数、鸣叫声、毛皮收购、
单位捕捞鱼量、动物痕迹(活动留下的土丘、洞 穴、巢、蛹等)
13
种群动态
种群结构 存活格局 种群变化率 自然种群的数量变动
存 活
Ⅱ型存活曲线: 各年 数
龄段的死亡率恒定, 的
曲线呈对角线型。
对
Ⅲ型存活曲线: 一段 数
极高的幼体死亡率时
期之后,存活率相对
高。
年龄
20
自然种群的数量变动
不规则波动
周期性波动
种群稳定/不稳定
季节波动
种群暴发
生态入侵
种群不稳定
种群的衰落和灭亡
21
自然种群的数量变动
种群数量的波动
肯尼来、美国和澳大利亚的人口年龄结构
18
性别结构
性比: 同一年龄组的雌雄数量之比,即年龄锥体两 侧的数量比例。
➢ 第一性比: 种群中雄性个体和雌性个体数目的比例; ➢ 第二性比: 个体性成熟时的性比; ➢ 第三性比: 充分成熟的个体性比。
种群和群落--浙教版
食 人 鱼
我们应该 怎么办?
种群特征
1、种群密度(基本特征)
密度
概念 单位体积的质量
种群密度
单位面积(体积)
的生物个数
计算公式 密度=质量/体积
生物个体数 种群密度 = 种群生活的面积 (或体积)
单位
千克/米3
个/平方米、立方 米 ,等
小明的父亲在长为50厘米的正方体玻璃缸内养了 100尾金鱼,那么这个金鱼种群密度为多少?
1、同一区域的不同种群的种群密度是一样 的吗?
例:在我国某地的野驴,每100km2还不足两头, 在相同的面积内,灰仓鼠则有数十万只。 2、同一个种群它种群密度会发生变化吗?影响种群 密度变化的因素有那些?
影响种群密度的因素:
迁入 年龄结构 预测变化趋势 决定大小 出生率 种群数量(密度)
决定大小
类型
(2)雌多于雄:多见于人工控制的种群,
如鸡、鸭、羊等。
(3)雄多于雌:多见于营社会性生活的昆
虫,如蚂蚁等。
种群的性别比例也是预测 种群密度变化趋势的指标。
3、出生率和死亡率
(1)概念:
出生率是指某一年内,平均每千个个体中活产的 新个体数(种群中单位数量的个体在单位 时间内新产生的个体数目)。
例如,某个和平鸟种群的出生率为7800‰,
性别比例
把男性和女性人口的组成状况为人口的性别结构。 衡量人口性别结构的最常用指标是人口性别比。
性别比 =
男性人数 女性人数
× 100%
1、算算我班同学的性别比。 2、议议在畜牧养殖中,控制性别比 例的意义。
4、性别比例
指种群中雌雄个体数目的比例。
(1)雌雄相当:多见于高等动物,如猩
猩、黑猩猩等。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课件:第29讲 群落及其演替
B.甲、乙主要以浮游植物为食 D.甲、乙的沉浮体现了群落的时间结构
训练4.(2022·山东·高考真题)在一个群落中随机选取大量样方,某种植物出现的样方数占全部样方数的百分比为该
物种的频度,频度分级标准如表所示。在植物种类分布均匀且稳定性较高的生物群落中,各频度级植物物种数在该群
落植物物种总数中的占比呈现一定的规律,如图所示。
荔枝园
种类(种)
个体数量(头)
害虫比例(%)
天敌比例(%)
A
523
103 278
36.67
14.10
回答下列问题: B
568
104 118
40.86
20.40
(1)除了样方法,研究者还利用一些昆虫有____趋__光______性,采用了灯光诱捕法进行取样。
(2)与荔枝园A相比,荔枝园B的节肢动物物种丰富度_____高___________,可能的原因是林下丰富的植被为节肢动物提 供了_食__物__和__栖__息__空__间___,有利于其生存。 (3)与荔枝园B相比,荔枝园A的害虫和天敌的数量______低__________,根据其管理方式分析,主要原因可能是 __荔__枝__园__A__使__用__杀__虫。剂,可降低害虫数量,同时因食物来源少,导致害虫天敌数量也低
荫藏环境,使互花米草因缺乏光照而减少。与本地植物幼苗相比,无瓣
海桑幼苗在荫蔽环境中成活率低,逐渐被本地植物替代,促进了本地植
物群落的恢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B)
A.在互花米草相对集中的区域选取样方以估算其在入侵地的种群密度 B.由互花米草占优势转变为本地植物占优势的过程不属于群落演替 C.逐渐被本地植物替代的过程中,无瓣海桑种群的年龄结构为衰退型 D.应用外来植物治理入侵植物的过程中,需警惕外来植物潜在的入侵性
种群和群落
:大小两个种的草履虫 竞争 捕食 :猪笼草、 茅蒿菜、 狸藻
捕食:
个 体 数 1 时间
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作为食物.
先增加者先减少, 后增加者后减少
2.同种生物成体以幼体为食,是种内斗争非捕食, 同种生物没有竞争关系。 3.捕食不只是动物之间,动物吃植物也是捕食。 4.群落中两种生物之间往往不只一种种间关系。
不同物种的遗传特性 及其对光、温度、水、 营养等的需求不同, 因此它们会处在群落 的不同高度。
植物垂直分布主要与 光照有关,动物的垂 直分布主要与栖息空 间和食物条件有关, 即一般由植物决定。
2、水平结构
不同地段分布着不同的种群,种群的密度 也有个别差异。 一般由于地形的变化、土壤湿度和酸碱度 差异,光照强度不同、生物自身生长特点的不 同,以及人与动物的影响因素。
3.(高考试题:2007山东理综)下列选项不能 演替为森(树)林的是 A.西北干旱地区的典型草原 B.大兴安岭火灾后的林区 C.沂蒙山区的裸露岩地 D.黄河三角洲的弃耕土地
A
4、某地曾是著名的鱼米之乡,植物生长茂盛,土壤动物 种类繁多。后来,由于上游地区一农药厂的污染废水排 入河流,造成该地农田土壤环境持续恶化,原本常见的 泥鳅、田螺等几近销声匿迹。为了调查污染废水对农田 土壤动物类群的影响,在受污染河流一侧不同距离进行 调查,调查结果见下表 距污染河流不同距离土壤动物类群和个体数
例1.寒带针叶林中两个动物种群(N1、N2)的数 量变化如右图所示。据图判断这两个种群的关系 是( B )
A.捕食关系,N1为捕食者,N2为被捕食者 B.捕食关系,N2为捕食者,N1为被捕食者 C.竞争关系,N1为竞争中的胜者,N2为败者 D.共生关系,N1、N2彼此依赖,相互有利
2018届高三生物(浙江学考)一轮复习课件必修2第8章生物的变异与进化(共27张)
学考总复习
即
学
时
考
第八章 生物的变异与进化
知
(jí sh
识 全 揽
í)
训 练
上一页
返回首页 第1页,共27页。
下一页
十一、生物变异的来源 1.基因重组
学考总复习 [学考知识全揽]
1概念:指具有不同遗传性状的雌、雄个体进行①
生殖时,②
的基因重新组合,导致后代不同于亲本类型的现象或过程
2类型:
ⅰ ⅱ..交 ④叉互换型,型发,生发于生于③减Ⅰ后期
ⅰ.染色体组:一般将二倍体生物的一个配子中的全部
染色体称为染色体组
ⅱ.由⑦
发育成的个体叫单倍体
ⅲ.组由就⑧叫几倍体,发如育含成两的个个染体色,体体组细就胞叫中二含倍几体个,染含色三体个
染色体组就叫三倍体,依此类推。体细胞中含三个或
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体叫多倍体
ⅳ.自然界产生多倍体的原因:外界条件剧变或内部因素
(4)种群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 ⅰ.基因库:一个生物种群的⑥________________的总和 ⅱ.基因频率:在一个种群中,某一个基因的数目占这个基因
可能出现的所有等位基因总数的比例 ⅲ.基因型频率:某种基因型个体数占种群总个体数的比例
上一页
返回首页 第23页,共27页。
下一页
学考总复习
关于生物进化必明的4个易错点 (1)突变≠基因突变。 “突变”不是基因突变的简称,而是包括“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畸变”。 (2)变异先于环境选择。 农田喷施农药杀灭害虫,在喷施农药之前,害虫中就存在抗农药的突变个 体,喷施农药仅杀灭了不抗药的个体,抗药的个体存活下来。农药不能使害虫产 生抗药性变异,只是对抗药性个体进行了选择。 (3)物种的形成不一定都需要经过地理障碍,如多倍体的产生。
即
学
时
考
第八章 生物的变异与进化
知
(jí sh
识 全 揽
í)
训 练
上一页
返回首页 第1页,共27页。
下一页
十一、生物变异的来源 1.基因重组
学考总复习 [学考知识全揽]
1概念:指具有不同遗传性状的雌、雄个体进行①
生殖时,②
的基因重新组合,导致后代不同于亲本类型的现象或过程
2类型:
ⅰ ⅱ..交 ④叉互换型,型发,生发于生于③减Ⅰ后期
ⅰ.染色体组:一般将二倍体生物的一个配子中的全部
染色体称为染色体组
ⅱ.由⑦
发育成的个体叫单倍体
ⅲ.组由就⑧叫几倍体,发如育含成两的个个染体色,体体组细就胞叫中二含倍几体个,染含色三体个
染色体组就叫三倍体,依此类推。体细胞中含三个或
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体叫多倍体
ⅳ.自然界产生多倍体的原因:外界条件剧变或内部因素
(4)种群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 ⅰ.基因库:一个生物种群的⑥________________的总和 ⅱ.基因频率:在一个种群中,某一个基因的数目占这个基因
可能出现的所有等位基因总数的比例 ⅲ.基因型频率:某种基因型个体数占种群总个体数的比例
上一页
返回首页 第23页,共27页。
下一页
学考总复习
关于生物进化必明的4个易错点 (1)突变≠基因突变。 “突变”不是基因突变的简称,而是包括“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畸变”。 (2)变异先于环境选择。 农田喷施农药杀灭害虫,在喷施农药之前,害虫中就存在抗农药的突变个 体,喷施农药仅杀灭了不抗药的个体,抗药的个体存活下来。农药不能使害虫产 生抗药性变异,只是对抗药性个体进行了选择。 (3)物种的形成不一定都需要经过地理障碍,如多倍体的产生。
(浙江选考)2018版高考生物总复习 第8单元 生物与环境课件 第29讲 种群与群落课件
答案
3.如图是某种生物在某调查阶段种群数量变化的λ值随时间的变化曲线,请 思考:
(1)分析图示可知,该调查阶段中种群数量最多和最少的年份分别是第几年? 提示 该调查阶段中,种群数量最多的年份是第8年,最少的年份是第 20~30年。
答案
(2)在哪一区段种群数量呈指数增长? 提示 种群在前5年,λ>1且为恒定值,则种群数量呈指数增长。 (3)在5~8年内种群数量一直在下降,对吗? 提示 在5~8年内,由于λ仍大于1,故种群数量一直在增长。 (4)与第15年相比,第20年时种群数量有所上升,还是有所下降? 提示 与第15年相比,第20年时种群数量有所下降而不是上升(因为15~ 20年期间λ一直小于1)。
答案
4.种群的存活曲线(加试) (1)概念:存活曲线是表示种群中全部个体死亡过程和死亡情况的曲线。 (2)曲线绘制数据收集:从至少观察1000个新孵化幼虫或新出生个体开始, 跟踪记录每个个体的死亡年龄 ,直至全部个体死亡为止。 (3)曲线标识:存活曲线二维平面图的横坐标是 年龄,纵坐标是存活个体 数的对数值。
答案
4.请确认下图三种存活曲线并将以下内容连线(加试)
类型
对应曲线
举例
①凹形
a
Ⅰ.鸟类
②对角线形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b
Ⅱ.灵长类动物(如人)
③凸形
c
Ⅲ.两栖动物
提示 ①—c—Ⅲ ②—b—Ⅰ ③—a—Ⅱ
答案
1.“J”形增长曲线和“S”形增长曲线的比较
项目
“J”形曲线
第八单元 生物与环境
第29讲 种群与群落
考纲要求
1.种群的概念和特征[必考(a)、加试(a)]。 2.标志重捕法[必考(a)、加试(a)]。 3.种群的分布型和存活曲线[加试(a)]。 4.种群指数增长和逻辑斯谛增长[必考(b)、加试(b)]。 5.环境容纳量[必考(a)、加试(a)]。 6.活动: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加试(c)]。 7.种群数量的非周期性波动和周期性波动[加试(a)]。 8.种群数量波动的调节因素[加试(a)]。
3.如图是某种生物在某调查阶段种群数量变化的λ值随时间的变化曲线,请 思考:
(1)分析图示可知,该调查阶段中种群数量最多和最少的年份分别是第几年? 提示 该调查阶段中,种群数量最多的年份是第8年,最少的年份是第 20~30年。
答案
(2)在哪一区段种群数量呈指数增长? 提示 种群在前5年,λ>1且为恒定值,则种群数量呈指数增长。 (3)在5~8年内种群数量一直在下降,对吗? 提示 在5~8年内,由于λ仍大于1,故种群数量一直在增长。 (4)与第15年相比,第20年时种群数量有所上升,还是有所下降? 提示 与第15年相比,第20年时种群数量有所下降而不是上升(因为15~ 20年期间λ一直小于1)。
答案
4.种群的存活曲线(加试) (1)概念:存活曲线是表示种群中全部个体死亡过程和死亡情况的曲线。 (2)曲线绘制数据收集:从至少观察1000个新孵化幼虫或新出生个体开始, 跟踪记录每个个体的死亡年龄 ,直至全部个体死亡为止。 (3)曲线标识:存活曲线二维平面图的横坐标是 年龄,纵坐标是存活个体 数的对数值。
答案
4.请确认下图三种存活曲线并将以下内容连线(加试)
类型
对应曲线
举例
①凹形
a
Ⅰ.鸟类
②对角线形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b
Ⅱ.灵长类动物(如人)
③凸形
c
Ⅲ.两栖动物
提示 ①—c—Ⅲ ②—b—Ⅰ ③—a—Ⅱ
答案
1.“J”形增长曲线和“S”形增长曲线的比较
项目
“J”形曲线
第八单元 生物与环境
第29讲 种群与群落
考纲要求
1.种群的概念和特征[必考(a)、加试(a)]。 2.标志重捕法[必考(a)、加试(a)]。 3.种群的分布型和存活曲线[加试(a)]。 4.种群指数增长和逻辑斯谛增长[必考(b)、加试(b)]。 5.环境容纳量[必考(a)、加试(a)]。 6.活动: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加试(c)]。 7.种群数量的非周期性波动和周期性波动[加试(a)]。 8.种群数量波动的调节因素[加试(a)]。
种群与群落 浙教版
影响种群密度变动的因素:
(一定区域内,同种生物和)
种群数量组成
性别比例
反馈:
• 提出你的困惑,八方支援! • 你还想知道什么,大家共享!
跳
你学得怎样?
1.下列不属于种群的是( )
A.一个池塘中的全部鲤鱼 B.一片森林中的全部山毛榉
2.我C国.的一计块划棉生田育中政的策全为部“蚜提虫倡一D个.夫一妇片只草生原一上个的孩全子部”生,物从
性别比例:常用: 男性人数 女性人数
X100%表示
粗略计算:
人 口
10~14
金
岁的男
字
女性别
塔
比例。
%
2006年慈溪市人口年龄结构图
根据计算结果,谈谈你的感想。
出生率;死亡率:
• 慈溪市人口数量的变化:
年、月 1997.12 2000.12 2003.12
人口/万
100
122
130
出生数/万
0.83
1.02
1.03
死亡数/万
0.69
0.71
0.71
出生率/‰
8.30
7.92
死生率/‰
6.90
5.46
2006.12
134 1.05 0.73
分别计算1997年、2006年出生率和死亡率 观察表格,你有什么想法和发现?
思考:
• 在畜牧养殖业中,养殖者往往会控制 动物的性别比,请举两例,其意义是 什么?
测一测:种群密度
1.测金鱼缸内金鱼的种群密度。 提出你的设计方案:
提供器材:水桶、刻度尺、量筒、台秤
猜想:种群的哪些因素会影响种群密度?
年龄结构:不同年龄人口的组成情况。
查一查,
种群与群落.ppt
出生率和死亡率
出生率:指种群中单位数量的个体,在单位时间 内新产生的个体数目。出生率=新 原生 总个 个体 体数 数 ×1000‰
1983年,我国平均每千人生出18.62人,则出生率为1.862%。
死亡率:指种群中单位数量的个体,在单位时间 内死亡的个体数目。 死亡率=死 原亡 总个 个体 体数 数 ×1000‰
性别比例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种群密度,从而 也影响了种群数量变化。
年龄 组成
迁入率和迁出率
预测变 化方向
↓决定大小和密度 种群 影响数 性别 密度 量变动 比例
↑决定大小和密度
出生率和死亡率
1、年龄组成:年龄组成指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目比例。 2、年龄分期:幼年期,成年期和老年期。 3、年龄结构类型:
(1)幼年多老年少:种群密度会逐渐增大。 (2)幼年少老年多:种群密度会逐渐减小。 (3)比例适中: 种群密度会保持稳定。
4、根据种群的年龄组成可预测种群密度变化趋势; 分为增长型、稳定型、衰退型。
第二节 种群与群落
种群:是指生活在同一地点、同种生物个体的
总和,它构成了一个繁殖的单位。
种群研究的核心问题:是种群数量(种群内的
个体数)的变化规律,而种群数量的变化是与 种群的特征分不开的。
种群的特征:种群密度
出生率和死亡率 年龄组成 性别比例
种群特征间的关系:
种群密度
指单位空间内某种群的个体数量。
全省人口中,男性为2401.86万人,占51.35%;女性为2275.12万 人,占48.65%。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为 105.57。(我国历次人口普查的祖国大陆性别比:1953年为107.6, 1964年为105.5,1982年为106.3,1990年为106.6,2000年为106.7。)
高一生物种群和群落(PPT)3-3
【精题选粹】下列叙述中属于种群的是( )。
A.一个池塘里的鱼
B.一座山上的树
C.一个公园里的草地 D.一块油菜地里的油菜
【一举多得】种群是同种生物中许多个体的集合体。一个池塘里的鱼,一般不会由
一种鱼组成;一座山上的树也不会是单一的一种树;一片草地里的草也是由许多种
草本植物生长在一起所组成的;因此这三个选项的内容都不能称为种群。
考点1 种群的特征 【考点诠解】 1、种群 (1)概念:种群是指生活在同一地点的同种生物的一群个体,是在一定空间和时间 内的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种群中的个体通过繁殖将各自的基因传递给后代(能自 由交配、繁殖),种群是生物进化和繁殖的基本单位。 (2)举例:一个池塘里的全部鲫鱼、一个蜂巢中的所有蜜蜂 2、种群的特征 (1)种群密度: ①概念:是指单位空间(单位面积、体积)内某种群的个体数量。种群密度是种群 最基本的数量特征,种群密度越高,一定范围内种群数量越多。种群数量与种群密 度呈正相关。 ②特点:随种群的不同、环境的改变有差异。 a相同的环境条件下,不同物种的种群密度不同。 b不同的环境条件下,同一物种的种群密度不同。 ③调查方法: a总数调查:调查分布范围较小,个体较大的种群,逐个计数。 b取样调查:调查分布范围较大的种群,一般总数调查较难,计数种群一部分,估算 种群密度。
注:标志重捕法计算公式
个体总数 N 初次体数 m
的进化和发展同步前进的,它深深渗入到墨西哥社会的组织形式、人的生活方式及思维方式之中。 [] 诗人、艺术家灵感的源泉。古印第安的诗人们写过许多 歌颂玉米的诗歌,其中一部分流传至今。在墨西哥著名诗人、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帕斯的诗歌中,也曾反复出现玉米的意象,如《在石与花之间》中的诗句: “你克制、忍耐、生活/宛似; 优游 ;鸟儿/从一把玉米炒面到一坛玉米稀饭。”在《太阳石》中,他更是满怀激情地唱道: “你的玉米裙在飘舞歌唱/你水晶的裙子、水的裙子……”。 [] 在造型艺术中出现的玉米及玉米神的形象更是自古就有,考古发掘又屡有新证。现代艺术家们 的作品则推陈出新,在更高层次上赋予人们全新的感受。最典型的代表作之一当属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医学系大楼上的巨幅壁画《生命、死亡与四要素》, 作者为墨西哥著名壁画家弗朗西斯科·埃朋斯。画中的“四要素”指水、火、土、风,这是一幅隐喻印第安土著人生活的作品,而玉米就在这幅巨作的中心位 置,我们好像能体会到玉米在水火土风的培植滋养下同生命与死亡紧密相关的生动含义。 [] 玉米文化在墨西哥得到有识之士的呵护和弘扬。年月,由墨西哥 城人民文化博物馆协同全国土著人学会、查平戈大学等单位举办了以“没有玉米,就没有我们国家”为题的展览会,这个展览将历时8个月。在展览会的说明 书上,有这样的警句:“玉米是墨西哥文化的根基,是墨西哥的象征,是我们无穷无尽的灵感的源泉。”“我们创造了玉米,玉米又造就了我们。我们永远 在相互的哺育中生活。我们就是玉米人。 8年月日,日本名古屋大学的研究团队在英国科学杂志发表科研成果称,大型恐龙可能通过不把蛋压碎的摆放方式, 自己进行“孵蛋”。此研究成果或将为弄清大型恐龙的繁殖方式提供重要线索。 [] 一年生草本。根部有丰富的根瘤;茎直立或匍匐,长-8厘米,茎和分枝均 有棱,被黄色长柔毛,后变无毛。叶通常具小叶对;托叶长~厘米,具纵脉纹,被毛;叶柄基部抱茎,长~厘米,被毛;小叶纸质,卵状长圆形至倒卵形,长 ~厘米,宽.~厘米,先端钝圆形,有时微凹,具小刺尖头,基部近圆形,全缘,两面被毛,边缘具睫毛;侧脉每边约条;叶脉边缘互相联结成网状;小叶柄 长~毫米,被黄棕色长毛;花长约8毫米;苞片,披针形;小苞片披针形,长约毫米,具纵脉纹,被柔毛;萼管细,长~厘米;花冠黄色或金黄色,旗瓣直径. 厘米,开展,先端凹入;翼瓣与龙骨瓣分离,翼瓣长圆形或斜卵形,细长;龙骨瓣长卵圆形,内弯,先端渐狭成喙状,较翼瓣短;花柱延伸于萼管咽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八单元 生物与环境
第29讲 种群与群落
考纲要求
1.种群的概念和特征[必考(a)、加试(a)]。 2.标志重捕法[必考(a)、加试(a)]。 3.种群的分布型和存活曲线[加试(a)]。 4.种群指数增长和逻辑斯谛增长[必考(b)、加试(b)]。 5.环境容纳量[必考(a)、加试(a)]。 6.活动: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加试(c)]。 7.种群数量的非周期性波动和周期性波动[加试(a)]。 8.种群数量波动的调节因素[加试(a)]。
√A.捕鱼时,在经常饲喂的地方以保证捕到较多的鱼
B.被标记的鱼放回后有一部分死亡 C.两次捕获的鲫鱼数量较小 D.标记方法不当导致标记物丢失
解析
特别提醒
1234 5678
标志重捕法的注意事项 被调查个体在调查期间没有大量迁入和迁出、出生和死亡的现象;标记物 不能过于醒目;不能影响被标记对象的正常生理活动;标记物不易脱落, 能维持一定时间。例如动物被捕获并标记一次后难以被再次捕获,则利用 标志重捕法计算出的种群密度比实际密度可能偏大。
考点一 种群的特征和增长方式
知识梳理
1.种群概念 是指占有一定空间和时间的同一物种个体 的集合体。 2.种群的特征 (1)出生率和死亡率 ①出生率:单位时间出生个体数 占种群总个体数的百分数或千分数。 死亡率:单位时间死亡个体数 占种群总个体数的百分数或千分数。 ②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 ③地位及作用:决定种群密度,是决定种群兴衰 的晴雨表。
(2)K值的应用 ①对野生生物资源的保护措施:保护野生生物生活的环境,减小环境阻力, 增大K值。 ②对有害生物的防治措施:增大环境阻力(如为防鼠害而封锁粮食、清除生 活垃圾、保护鼠的天敌等),降低K值。 (3)K/2值的应用 ①对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措施:种群数量达到环境容纳量的一半时,种群增 长速率最大,再生能力最强——把握K/2值处这个黄金开发点,维持被开发 资源的种群数量在K/2值处,可实现“既有较大收获量又可保持种群高速增 长”,从而不影响种群再生,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答案
(2)年龄结构 ①年龄结构:各个年龄组个体数量在种群中所占的比例关系。 ②种群的年龄组:生殖前期 、生殖期、生殖后期。 ③年龄金字塔
生殖后期
增长型
稳定型
④研究意义:预测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
衰退型
答案
(3)性比率:种群内两性个体数量的相对比例。 (4)种群密度 ①种群密度:某个种群在单位空间或面积内的个体数量。 ②动物种群密度的调查常采用标志重捕法,其公式为种群总个体数N=M·n
√D.大量诱杀雄性个体不会影响该种群的密度
1234 5678
解析
易错警示
1234 5678
有关“种群”的两个易误点 (1)误认为种群数量=种群密度。种群密度是种群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 的个体数,强调“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即种群数量多,种群密度不一 定大。 (2)误认为年龄结构和性比率都既能影响出生率,又能影响死亡率。年龄结 构既能影响出生率,又能影响死亡率,而性比率只能影响出生率,不能影 响死亡率。
答案
(2)种群数量的调节 ①调节类型:能够调节种群数量的有外源性因素(如气候、食物等)和内源性 因素,后者包括行为 调节和 内分泌调节。 ②外源性调节因素: 气候是对种群影响最强烈的外源性因素,特别是极端 的温度和湿度。此外,食物也是调节种群数量的重要因素。 ③内源性调节因素: 领域行为对种群密度具有明显的调节作用,而由于社 会压力可加大刺激中枢神经系统引发内分泌失调被称作内分泌 调节。
1234 5678
题型四 种群的分布型和存活曲线(加试) 7.生态学家对某地区两个生物种群(Ⅰ和Ⅱ) 的存活率进行了调查,结果如右图所示。 下列关于对种群Ⅰ和Ⅱ实施重点保护时期 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种群Ⅰ和Ⅱ都为7~10岁 B.种群Ⅰ和Ⅱ都为1~10岁
√C.种群Ⅰ为0~1岁,种群Ⅱ为6~7岁
②对有害生物防治的措施:必须及时控制种群数量,严防其到达K/2值处。 (4)K值的不同表示方法
图中A、B、C、D点对应的种群数量为K值,A′、C′、D′点所对应的种 群数量为K/2值。
题型一 种群的概念和特征
1234 5678
1.如图是有关种群特征的概念图,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解题探究
A.①表示种群密度,是制约种群增长的因素之一
m (M=标志个体数、n=重捕个体数、m=重捕中被标记的个体数)。
答案
3.种群的分布型(加试) (1)概念:分布型是指种群中个体的空间配置 格局。 (2)类型:包括 均匀分布(如稻田插秧)、 集群 分布(如橡树种子)、 随机分布 (如玉米螟卵块在玉米田中的分布)。其中 集群 分布是最常见的分布型。 (3)实例:蛾类、橡树和雪松的种子分布属于 集群分布,人类在地球表面的 分布为 集群分布。
√B.春运期间,北京市的人口数量变化主要取决于②③
C.预测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依据是④
D.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害虫其种群数量 多年维持相对稳定。该动物个体从出生 到性成熟需要6个月。右图为某年,该动 物种群在不同月份的年龄结构(每月最后 一天统计种群各年龄组的个体数)。下列 关于该种群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该种群10月份的出生率可能为0 B.天敌的迁入可影响该种群的年龄结构 C.该种群的年龄结构随着季节更替而变化
答案
5.种群的增长方式 (1)种群的指数增长和逻辑斯谛增长
比较项目
指数增长
逻辑斯谛增长
资源无限、空间无限和不受其 资源有限、空间有限和受到其
条件
他生物制约的理想条件下
他生物制约的条件下
起始增长很慢,但随着种群基 起始加速增长, K/2 时增长最
增长特点 数的加大,增长会越来越快
快,此后增长减速,到K 值时
答案
2.如图所示为种群数量逻辑斯谛增长曲线图,请思考:
(1)种群发展至c时期时,其密度增长速率为多少? 提示 种群发展至c时期时已达饱和期,出生率=死亡率,其密度增长速 率为0。
答案
(2)若为某渔业资源,则捕捞时机及捕后种群剩余量分别为图示哪一点? 提示 渔业资源最佳捕捞时间为种群数量超过K/2时捕捞,捕后剩余量应 维持在b点处。 (3)若为害虫种群数量变动状况,则防治害虫最好应从哪一点开始? 提示 若为害虫防治,则最好从图示a点时即采取防治措施,严防种群数 量达到K/2处。
解析 标志重捕法适用于活动能力强的动物种群密度的调查;标志重捕法 理论计算公式N=M·mn,田鼠在被捕捉过一次后更难捕捉,即m值减小,N 值会增大;通过两次捕获情况,不能确定该田鼠种群的性比率(捕获次数 过少,偶然性较大);该地区田鼠的平均种群密度约为125 只/hm2。
解析
1234 5678
4.在某池塘中,第一次捕获鲫鱼106条,做上标记后放回,第二次捕获鲫鱼 91条,其中有标记的25条,由此可以估算出该池塘中鲫鱼的密度。后来发 现这次估算的结果与实际结果误差较大,分析其原因不包括( )
答案
4.种群的存活曲线(加试) (1)概念:存活曲线是表示种群中全部个体死亡过程和死亡情况的曲线。 (2)曲线绘制数据收集:从至少观察1000个新孵化幼虫或新出生个体开始, 跟踪记录每个个体的死亡年龄 ,直至全部个体死亡为止。 (3)曲线标识:存活曲线二维平面图的横坐标是 年龄,纵坐标是存活个体 数的对数值。
题型三 种群的指数增长和逻辑斯谛增长 5.关于图中种群数量变化的说法,错误的是(
1234 5678
)
A.种群“J”形曲线只有在理想条件下才能出现
√B.种群呈逻辑斯谛增长的过程中,在达到K值之前就
是指数增长
C.自然状态下种群数量达到600时,种群的增长率为0 D.环境条件变化时,种群的K值也会发生相应变化
1234 5678
题型二 标志重捕法 3.某研究机构对某区域的一种田鼠进行了调查,所调查样方的总面积为 2hm2(1 hm2=10 000 m2),统计所捕获的鼠数量、性别等,进行标记后放 归,3日后进行重捕与调查。所得到的调查数据如下表:
初捕 重捕
捕获数(只) 50 50
标记数(只) 50 10
解析
1234 5678
6.右图表示某物种迁入新环境后,种群增长速率随时 间的变化关系,在t1时经调查该种群数量为N。下列有 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在t2时种群个体的数量与在t0时种群个体的数量相等
√B.在t0~t2时间内,种群数量呈逻辑斯谛增长
C.该种群在此环境中的环境容纳量约为N D.在t1~t2时,该种群数量呈下降趋势
解析
图形解读
“S”形增长曲线的解读和分析方法
1234 5678
(1)t1之前,种群数量小于K/2,由于资源和空间条件相对充裕,种群数量增长较 快,当种群数量为K/2时,出生率远大于死亡率,种群增长速率达到最大值。 (2)t1~t2时,由于资源和空间有限,当种群密度增大时,种内斗争加剧,天敌数 量增加,种群增长速率下降。 (3)t2时,种群数量达到K值,此时出生率等于死亡率,种群增长速率为0。
雌性个体数(只) 雄性个体数(只)
28
22
32
18
以下是某同学对数据的分析结果,你认为正确的是( )
1234 5678
A.此调查方法可以用来调查田中小麦的种群密度 B.若田鼠在被捕捉过一次后更难捕捉,统计的种群密度比实际低 C.综合两次捕获情况,该田鼠种群的性比率(♀/♂)约为7∶2
√D.该地区田鼠的平均种群密度约为125只/hm2
答案
3.如图是某种生物在某调查阶段种群数量变化的λ值随时间的变化曲线,请 思考:
(1)分析图示可知,该调查阶段中种群数量最多和最少的年份分别是第几年? 提示 该调查阶段中,种群数量最多的年份是第8年,最少的年份是第 20~30年。
答案
(2)在哪一区段种群数量呈指数增长? 提示 种群在前5年,λ>1且为恒定值,则种群数量呈指数增长。 (3)在5~8年内种群数量一直在下降,对吗? 提示 在5~8年内,由于λ仍大于1,故种群数量一直在增长。 (4)与第15年相比,第20年时种群数量有所上升,还是有所下降? 提示 与第15年相比,第20年时种群数量有所下降而不是上升(因为15~ 20年期间λ一直小于1)。
第29讲 种群与群落
考纲要求
1.种群的概念和特征[必考(a)、加试(a)]。 2.标志重捕法[必考(a)、加试(a)]。 3.种群的分布型和存活曲线[加试(a)]。 4.种群指数增长和逻辑斯谛增长[必考(b)、加试(b)]。 5.环境容纳量[必考(a)、加试(a)]。 6.活动: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加试(c)]。 7.种群数量的非周期性波动和周期性波动[加试(a)]。 8.种群数量波动的调节因素[加试(a)]。
√A.捕鱼时,在经常饲喂的地方以保证捕到较多的鱼
B.被标记的鱼放回后有一部分死亡 C.两次捕获的鲫鱼数量较小 D.标记方法不当导致标记物丢失
解析
特别提醒
1234 5678
标志重捕法的注意事项 被调查个体在调查期间没有大量迁入和迁出、出生和死亡的现象;标记物 不能过于醒目;不能影响被标记对象的正常生理活动;标记物不易脱落, 能维持一定时间。例如动物被捕获并标记一次后难以被再次捕获,则利用 标志重捕法计算出的种群密度比实际密度可能偏大。
考点一 种群的特征和增长方式
知识梳理
1.种群概念 是指占有一定空间和时间的同一物种个体 的集合体。 2.种群的特征 (1)出生率和死亡率 ①出生率:单位时间出生个体数 占种群总个体数的百分数或千分数。 死亡率:单位时间死亡个体数 占种群总个体数的百分数或千分数。 ②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 ③地位及作用:决定种群密度,是决定种群兴衰 的晴雨表。
(2)K值的应用 ①对野生生物资源的保护措施:保护野生生物生活的环境,减小环境阻力, 增大K值。 ②对有害生物的防治措施:增大环境阻力(如为防鼠害而封锁粮食、清除生 活垃圾、保护鼠的天敌等),降低K值。 (3)K/2值的应用 ①对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措施:种群数量达到环境容纳量的一半时,种群增 长速率最大,再生能力最强——把握K/2值处这个黄金开发点,维持被开发 资源的种群数量在K/2值处,可实现“既有较大收获量又可保持种群高速增 长”,从而不影响种群再生,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答案
(2)年龄结构 ①年龄结构:各个年龄组个体数量在种群中所占的比例关系。 ②种群的年龄组:生殖前期 、生殖期、生殖后期。 ③年龄金字塔
生殖后期
增长型
稳定型
④研究意义:预测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
衰退型
答案
(3)性比率:种群内两性个体数量的相对比例。 (4)种群密度 ①种群密度:某个种群在单位空间或面积内的个体数量。 ②动物种群密度的调查常采用标志重捕法,其公式为种群总个体数N=M·n
√D.大量诱杀雄性个体不会影响该种群的密度
1234 5678
解析
易错警示
1234 5678
有关“种群”的两个易误点 (1)误认为种群数量=种群密度。种群密度是种群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 的个体数,强调“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即种群数量多,种群密度不一 定大。 (2)误认为年龄结构和性比率都既能影响出生率,又能影响死亡率。年龄结 构既能影响出生率,又能影响死亡率,而性比率只能影响出生率,不能影 响死亡率。
答案
(2)种群数量的调节 ①调节类型:能够调节种群数量的有外源性因素(如气候、食物等)和内源性 因素,后者包括行为 调节和 内分泌调节。 ②外源性调节因素: 气候是对种群影响最强烈的外源性因素,特别是极端 的温度和湿度。此外,食物也是调节种群数量的重要因素。 ③内源性调节因素: 领域行为对种群密度具有明显的调节作用,而由于社 会压力可加大刺激中枢神经系统引发内分泌失调被称作内分泌 调节。
1234 5678
题型四 种群的分布型和存活曲线(加试) 7.生态学家对某地区两个生物种群(Ⅰ和Ⅱ) 的存活率进行了调查,结果如右图所示。 下列关于对种群Ⅰ和Ⅱ实施重点保护时期 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种群Ⅰ和Ⅱ都为7~10岁 B.种群Ⅰ和Ⅱ都为1~10岁
√C.种群Ⅰ为0~1岁,种群Ⅱ为6~7岁
②对有害生物防治的措施:必须及时控制种群数量,严防其到达K/2值处。 (4)K值的不同表示方法
图中A、B、C、D点对应的种群数量为K值,A′、C′、D′点所对应的种 群数量为K/2值。
题型一 种群的概念和特征
1234 5678
1.如图是有关种群特征的概念图,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解题探究
A.①表示种群密度,是制约种群增长的因素之一
m (M=标志个体数、n=重捕个体数、m=重捕中被标记的个体数)。
答案
3.种群的分布型(加试) (1)概念:分布型是指种群中个体的空间配置 格局。 (2)类型:包括 均匀分布(如稻田插秧)、 集群 分布(如橡树种子)、 随机分布 (如玉米螟卵块在玉米田中的分布)。其中 集群 分布是最常见的分布型。 (3)实例:蛾类、橡树和雪松的种子分布属于 集群分布,人类在地球表面的 分布为 集群分布。
√B.春运期间,北京市的人口数量变化主要取决于②③
C.预测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依据是④
D.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害虫其种群数量 多年维持相对稳定。该动物个体从出生 到性成熟需要6个月。右图为某年,该动 物种群在不同月份的年龄结构(每月最后 一天统计种群各年龄组的个体数)。下列 关于该种群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该种群10月份的出生率可能为0 B.天敌的迁入可影响该种群的年龄结构 C.该种群的年龄结构随着季节更替而变化
答案
5.种群的增长方式 (1)种群的指数增长和逻辑斯谛增长
比较项目
指数增长
逻辑斯谛增长
资源无限、空间无限和不受其 资源有限、空间有限和受到其
条件
他生物制约的理想条件下
他生物制约的条件下
起始增长很慢,但随着种群基 起始加速增长, K/2 时增长最
增长特点 数的加大,增长会越来越快
快,此后增长减速,到K 值时
答案
2.如图所示为种群数量逻辑斯谛增长曲线图,请思考:
(1)种群发展至c时期时,其密度增长速率为多少? 提示 种群发展至c时期时已达饱和期,出生率=死亡率,其密度增长速 率为0。
答案
(2)若为某渔业资源,则捕捞时机及捕后种群剩余量分别为图示哪一点? 提示 渔业资源最佳捕捞时间为种群数量超过K/2时捕捞,捕后剩余量应 维持在b点处。 (3)若为害虫种群数量变动状况,则防治害虫最好应从哪一点开始? 提示 若为害虫防治,则最好从图示a点时即采取防治措施,严防种群数 量达到K/2处。
解析 标志重捕法适用于活动能力强的动物种群密度的调查;标志重捕法 理论计算公式N=M·mn,田鼠在被捕捉过一次后更难捕捉,即m值减小,N 值会增大;通过两次捕获情况,不能确定该田鼠种群的性比率(捕获次数 过少,偶然性较大);该地区田鼠的平均种群密度约为125 只/hm2。
解析
1234 5678
4.在某池塘中,第一次捕获鲫鱼106条,做上标记后放回,第二次捕获鲫鱼 91条,其中有标记的25条,由此可以估算出该池塘中鲫鱼的密度。后来发 现这次估算的结果与实际结果误差较大,分析其原因不包括( )
答案
4.种群的存活曲线(加试) (1)概念:存活曲线是表示种群中全部个体死亡过程和死亡情况的曲线。 (2)曲线绘制数据收集:从至少观察1000个新孵化幼虫或新出生个体开始, 跟踪记录每个个体的死亡年龄 ,直至全部个体死亡为止。 (3)曲线标识:存活曲线二维平面图的横坐标是 年龄,纵坐标是存活个体 数的对数值。
题型三 种群的指数增长和逻辑斯谛增长 5.关于图中种群数量变化的说法,错误的是(
1234 5678
)
A.种群“J”形曲线只有在理想条件下才能出现
√B.种群呈逻辑斯谛增长的过程中,在达到K值之前就
是指数增长
C.自然状态下种群数量达到600时,种群的增长率为0 D.环境条件变化时,种群的K值也会发生相应变化
1234 5678
题型二 标志重捕法 3.某研究机构对某区域的一种田鼠进行了调查,所调查样方的总面积为 2hm2(1 hm2=10 000 m2),统计所捕获的鼠数量、性别等,进行标记后放 归,3日后进行重捕与调查。所得到的调查数据如下表:
初捕 重捕
捕获数(只) 50 50
标记数(只) 50 10
解析
1234 5678
6.右图表示某物种迁入新环境后,种群增长速率随时 间的变化关系,在t1时经调查该种群数量为N。下列有 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在t2时种群个体的数量与在t0时种群个体的数量相等
√B.在t0~t2时间内,种群数量呈逻辑斯谛增长
C.该种群在此环境中的环境容纳量约为N D.在t1~t2时,该种群数量呈下降趋势
解析
图形解读
“S”形增长曲线的解读和分析方法
1234 5678
(1)t1之前,种群数量小于K/2,由于资源和空间条件相对充裕,种群数量增长较 快,当种群数量为K/2时,出生率远大于死亡率,种群增长速率达到最大值。 (2)t1~t2时,由于资源和空间有限,当种群密度增大时,种内斗争加剧,天敌数 量增加,种群增长速率下降。 (3)t2时,种群数量达到K值,此时出生率等于死亡率,种群增长速率为0。
雌性个体数(只) 雄性个体数(只)
28
22
32
18
以下是某同学对数据的分析结果,你认为正确的是( )
1234 5678
A.此调查方法可以用来调查田中小麦的种群密度 B.若田鼠在被捕捉过一次后更难捕捉,统计的种群密度比实际低 C.综合两次捕获情况,该田鼠种群的性比率(♀/♂)约为7∶2
√D.该地区田鼠的平均种群密度约为125只/hm2
答案
3.如图是某种生物在某调查阶段种群数量变化的λ值随时间的变化曲线,请 思考:
(1)分析图示可知,该调查阶段中种群数量最多和最少的年份分别是第几年? 提示 该调查阶段中,种群数量最多的年份是第8年,最少的年份是第 20~30年。
答案
(2)在哪一区段种群数量呈指数增长? 提示 种群在前5年,λ>1且为恒定值,则种群数量呈指数增长。 (3)在5~8年内种群数量一直在下降,对吗? 提示 在5~8年内,由于λ仍大于1,故种群数量一直在增长。 (4)与第15年相比,第20年时种群数量有所上升,还是有所下降? 提示 与第15年相比,第20年时种群数量有所下降而不是上升(因为15~ 20年期间λ一直小于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