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自动化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高职教育“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探讨
培养 , 改革 人 才 培 养 模 式 。 着 我 国高 等 职 业 通 过 校 企 合作 的形 式 建 立 3 多 个 校外 实 1. 高 职 院校 应 充分 利 用 由政府 组织 依 随 0 5
设计新 压 力而 有 足 够 的 动 力 , 其 他 两 方 , 而 特别 是 入 ” 通过 校 企 合 作 , 。 使企 业 与 和 学 校 管 理 2 贯 穿工学结合 的教 育理念 . 企业 , 因处 于 就 业 的 需 求 方 , 劳动 力 供 大 人 员 、 师就 此渠 道 进 行 沟 通 交 流 , 在 教 发挥 双 的人 才培 养 方案 为 培 养 高 素 质 技 能 型 人 才 , 职 院 校 高 于 求 的 情 况 下 , 乏 足 够 的 动 力 ,2投 入 方 在 人 才 培 养 方 面 的优 势 , 成 合 力 , 建 缺 () 形 搭
ij — i 。 。 4 . j】 i} 。。 。 ,
科教创新
高职教育 “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探讨①
王 红 梅 ( 济宁职 业 技术学 院 山东济 宁 2 2 2 71 ) 2
摘 要 : 学蛄合 是 高职教 育发展 的必 由之路 , 工 当前 工学结合人 才培养模 式革 巳初 见成效 。 文章 着重探 讨 了高职 院校在进 一 步深化 工学 结合人 才培养模 式 改革过 程 中需要 采取 的措施 。 关键词 ; 高职院校 工学结合 改革 中图分类 号 : 7 G 1 2 文献 标 识码 : A 文章 编号 : 6 - 7 5 2 1 ) 8a - 0 0 1 7 9 9 ( 0 0 0 () O 2 - 2 3 0 工 学 结 合 是 高职 教 育 人 才 培 养 模 式 的 在 顶 岗实 习阶 段 , 由于 学 生 岗位 单 一 ,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探讨—“六层推进”的模式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探讨—“六层推进〞的模式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探讨—“六层推进〞的模式【摘要】工学结合的以职业为导向,以提高学生就业竞争能力为目的,以市场需求为运作平台的教育模式理念很切合实际。
“六层推进的〞的工学结合作为一种新的模式更适应社会的开展需要。
【关键词】工学结合,人才推进当前,高职高专教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面临大好的开展机遇。
同时,经济、科技和社会开展也对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提出了许多新的、更高的要求。
工学结合的以职业为导向,以提高学生就业竞争能力为目的,以市场需求为运作平台的教育模式理念很切合实际。
根据美国1961年出版的?学习与工作相结合的大学方案?一书中的调查认为,工学结合教育模式给学生带来了以下几方面的利益:使学生将理论学习与实践经验相结合,从而加深对自己所学专业的认识;使学生看到了自己在学校中学习的理论与工作之间的联系,提高他们理论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跳出自己的小天地,与成年人尤其是工人接触,加深了对社会和人类的认识,体会到与同事建立合作关系的重要性。
为学生提供了通过参加实际工作来考察自己能力的时机,也为他们提供了提高自己环境适应能力的时机。
学生们亲临现场接受职业指导、经受职业训练,了解到与自己今后职业有关的各种信息,开阔了知识面,扩大了眼界。
使学生经受实际工作的锻炼,大大提高了他们的责任心和自我判断能力,变得更加成熟。
有助于学生就业的选择,使他们有优先被雇主录取的时机。
实施工学结合的关键和难点是在“如何结合〞上。
近几年来,对“如何结合〞这一问题各地做了许许多多有益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总结出了不少具体的结合方式。
工学结合的模式很多:订单培养式、工程驱动式、学工交替式、校企融合式等四种方式。
“订单培养式〞是指用人单位提出人才需求标准、数量和培养期限,由职业技术院校和企业按照协议进行人才培养的办学模式。
这种模式的最大优点是既满足了企业的实际需求,也解决了学生的初次就业问题。
高职院校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向全行 业推进 。
是企业厂商与高职学院结合。 校企双方本着资 源共享 、 优势互补, 服务学生、 服务社会的原则 , 去 开展工学结合 , 才能共创双赢。 事实上 , 通过学生的 “ 工”可使企业获得较高素质的操作工人完成的工 时和经济效益。学生则从 “ 里 ,熟悉了生产设 工” 备, 体验了现实生产 , 感受了企业文化 , 明确了学习 目的, 提高了实践能力 , 了 树立 较好的就业心态 , 养 成了良好的职业道德, 为继续接受技能教育和今后 走上工作岗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学生通过劳动为 企业创造财富, 获得报酬享受劳动的快乐 , 培育了
项 目, 适用范围不广。 工学交替不适合技术含量高、 牵涉到有关企业 机密的岗位, 其局限 l 生 类似于订单式培养存在的问 题。 随着时间的推移校企融合矛盾也会逐渐暴露 出来。 吸纳 12 - 届毕业生后企业对毕业生的需求会 明显减少, 无法批量接收; 自己无法接收, 也就意味 着为同行的竞争对手培养人才 , , 因此 企业对核心
瞄囵团圜适
0sa g i e
文 教育 化与 技术
高职 院校 的工学 结合 人才培 养模 式
赵 玉 冰
( 龙 江农 垦农 业 职 业技 术 学 院 ) 黑
摘 要: 工学结合就是学生在学习期 间, 既要在 学校接 受与职业相关的理论教育 , 又要在实训基 地进行 相应的职业技能训 练, 还要在行业所属 企业中完成一定的生产性作业。 即将 学习与 工作相结合的教育模 式。 学生的工作作为专业培养计划的一部分 , 即接 受企业的常规管理 , 又经过 学校的过程管理和考核 , 即学生具有 双重身份 : 学生和职 员。 学生在毕业时可同时获得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 书。 关键词 : 高职院校 ; 工学结合 1 高职院校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意义 近几年来 ,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 , 企业缺 乏优秀的 技能型人才和大批高素质劳动者 , 已经严 重地制约了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速度与水平, 这 个问题 已 经被很多 ^ 认识和关注。 学校的教育模式 与社会需求的紧密结合是社会与教育发展的要求 , 也是学校生存与发展的关键。 高职院校大力推行工学结合培养模式 , 是新形 势下高职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 是加快高职教育发 展的根本出路。遵循职业教育基本规律, 以适应现 代经济建设、产业发展和社会进步需求为原则, 建 立行业( 企业) 与职业院校密切协作 、 相互促进 、 互 利共赢的机制, 以着力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根
高职院校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中国电力教育 C P EE
一
.
校企合作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是高职院校 人才培 需求的不一致。同时,由于校企双方缺乏稳定长效的合作机制,
学校人才培 养往往滞后于企业用人需求。
2 人 才培 养标 准与企业 用人 标 准不一 致 .
养模式必然的选择
高等职业教育是一种重要的高等教育类型 , “ 是 做的教育” , 必须与工作、职业 融为一体 ,专业 建设、课程设计 以及整 体的 教育,都要与工作实践、职业 岗位变动连在一起。
更重要的是能够深化学生对职 业角色、职业 选择、职业实践的 教学 团队,而建设高水平的稳健 的 “ 师结构”教学团队只有 双 认识,帮助他们开展学业 生涯 规划和职业生涯设计。一方面 可 在密 切产学合作 的基础上 才能实施与完成。 目前国内由于校企 以使学生进 一步明确学习目的,强化学生的学习自觉性 ,让学 双方缺乏稳定长效的合作机制,不少院校 “ 双师素质”教师数 生为 自己希望从事的职业去学 习 ,另一方面,它还 能拓 宽学 生 量不足,理想中高水平 的稳健 的 “ 双师结构” 教学团队尚在继续 就业的选择途径 , 为有针对性地教学、 实践、 就业选择提供渠道 。 建设 中,造成师资队伍与教学内容的不匹配。
CE E中国电力教育 P
20年 9 0 9 月上 总 第1 4 4 期
高职院校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钟 苹 莫勇明
摘要 :高职院校要 办出高职特色,实现高职教育的培养目 标,必须对高职人 才 培养模式进行研究和改革。以南宁职业枝术学院为例,
通 过对 高职院校 在 实施 工 学结合人 才培 养模 式过 程中出现 问题 的探 索与实践 ,逐 步构建 基 于工学结合 的高职 人 才培 养模 式。
高职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方案的研究与实践
人才培养 方案改革 的背景
电气 自动化 技 术是 “ 宽 口径 ”专业 ,涉及 各行
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基础上,以示范建 设 为 契机 ,在 校企合 作 的途径 、人才 培养 的理 念 与模 式、 培养 体系等 方面 进行探 索 , 建立 了校 企 x 义 主体、
: r 学结合 的 电气 自动 化技术 专业 人才 培养 模 式 ,研 究 开 发 了 以职 业 能 力 和 岗位 需 求 为 核 心 的 高 职 电
基金项 目:2 0 1 0年安徽 省教 育厅教 学研 究资助项 目 ( 2 0 1 0 1 2 6 3). 作者简介 :陈慧蓉 ( 1 9 7 2 一) ,女 .安徽旌德人 ,副教授 。硕士研究生 ,主要从 事 自动化教学与研 究工作
第1 期 陈慧蓉,张学亮:高职电气 自动化技术专业 “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方案 的研究与实践 6 7
技师 培训 机会 ,及 时 了解 掌握 行业 企业状 况 以及 对
本 专业 人才 的要求 .召开 专业 建 设研 讨会 ,由专 业
教 学指导委 员会 委 员、学 校及 企业 专家 以及 相关 教
师 共 同 探 讨确 定 电气 自动 化 技 术 专业 的职 业 岗 位 和 岗位群 ,并对各 职业 岗位活 动进 行分 析 ,将 职 业
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形成 了具有 自身特色、更加合理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本人才培养方案以职 业 能 力和 岗位 需求为核 心 ,准 确进行 专业 定位 ,所构 建 的专业课 程体 系是将 国家职业技 能 标准 与 专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相融合. 核心课程的教学注重理论与实践教 学的有机结合 ,将工学结合贯 穿 于人才培养的各个阶段. 通过 实施本人才培养方案,人才培养的质量显著提 高. 关键词:电气 自 动化 ;工学结合 ;人才培养方案 中图分类号:G 4 3 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 6 7 3 -9 9 9 X( 2 0 1 3 )0 1 —0 0 6 6 —0 5
自动化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自动化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产业的转型升级,自动化专业的创新型人才培养已成为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
本文探讨和总结了自动化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理念、目标、特点及实践经验。
一、理念与目标自动化专业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应立足于人才需求,在坚持基础教育的基础上,注重学科交叉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培养目标应以提高自动化专业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为重点,让学生成为具有一定科技创新能力和实践经验的复合型创新人才。
二、特点1. 课程多元化。
自动化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应包含有创新教育必要的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在专业课教学中引入跨学科知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 实践教学突出。
注重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结合,加强实验教学和工程实践,开展专业实训、竞赛等活动,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
3. 学科交叉深化。
突破传统学科边界,加强与相关学科的交流合作,提高自动化专业学生的学科交叉能力。
4. 科技创新强化。
注重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意识,引导学生参与科技创新、发明和实践,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三、实践经验1. 课程设置方面,开展跨学科课程和竞赛课程,加强实验和实践教学。
2. 实践教学方面,开展专业实训、工程实践等实践课程,注重工学结合。
3. 学科交叉方面,举办学术讲座、交流会等活动,增强自动化专业学生的学科交叉能力。
4. 科技创新方面,开展创新项目和科技创新创业活动,培养学生成为科技创新的中坚力量。
总之,自动化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和实践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需要学校、企业和学生共同努力,不断与时俱进,为培养更多的应用型和创新型人才做出更大贡献。
基于工学结合的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什 么 是模式 ?《 现代汉 语 词典 》 的解 释是 :模 “
式是指 某种 事物 的标 准形 式或 使人 可 以照着做 的 标准样 式 。 (现 代汉 语词 典 》 8 4页 ) ”《 第 9 。从 此定 义 中可 以看 出 , 式具 有 标 准 性 、 范性 、 威 性 模 示 权 和指导 性等 特 征 。按 照 模 式 的定 义方 法 , 才 培 人
1
武汉船 舶 职业技 术学 院学报
的有 : 订单培 养式 、 目驱 动式 、 项 工学交 替式 、 校企 融合 式等 四种 方式 。
2 1 订 单 培 养 式 .
2 0 年 第 4期 09
表 现形式 , 比较 适 合技 术 含 量 不高 并 且 是劳 动 密 集 型 的企 业 , 如与 部 分 机 械 制 造 业 有 关 的 专 业 。 它不适合 技术 含 量 高 、 牵涉 到 有关 企 业 机 密 的 岗 位, 其局 限性类 似于 订单式 培养存 在 的问题 。
内涵 。
2 现 行 高职 教 育 工 学 结合 人 才培 养
模 式 的典 型形 式及 分析
实施 工 学 结 合 是 高 职 人 才 如 何 培 养 的 切人 点 , 关键 和难 点 是 在 “ 何 结合 ” 。 比较 典 型 其 如 上
பைடு நூலகம்
高 职教 育应该 也 必须更 多 地考虑 经 济发展 和
重要 的就 是要 清 楚 怎样 培养 的 问题 , 就 是 如何 也
培养 , 培养 的方 式是 怎样 的 ?其基 本 内涵是 , 遵循 职业 教育基 本 规律 , 以适 应现 代经 济建 设 、 业发 产 展 和社会 进步 需求 为 原 则 , 立 行 业 ( 业 ) 建 企 与职 业 院校 密切 协 作 、 互 促 进 、 相 互利 共 赢 的机制 , 着 力 培 养高 素质 技能 型人 才为 根本 目标 的高 职教育
高职教育“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合, 是一边在职业 岗位 中实践 , 一边在课堂 中学 习。 推行 生产劳 动 和社 会实 践相结 合 的学 习模式 ,把 工 自 20 以来 , 职业 教育 理论 界 , 06年 在 大家 对 “ 工学 结 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
合” 的内涵见 仁见 智 , 体归 纳如 下 。 具 切入 点 , 动专 业 调整 与建 设 , 带 引导课 程设 计 、 学 教
期 间有 很 长一 段 时 间走 出校 门参 加 实 际工 作 训 练 。 导 , 实现 中等职业教育快速健康发展”职业教育 的 ,
由于这一模式像一块肉夹在两片面包中 , 类似于三 改革 与发 展要 “ 坚持 以就业 为 导 向 , 现三个 转 变 ” 实 , 明治,故又称 “ 三明治”教育模式 (ad i r 强调要“ Snwc Po h — 实行产教结合 、 校企合作 ”并再次提到“ , 大
是从 实践层 面上 看 ,仍有 很多 问题 尚待进 一 步探 究 在 19 年 1 91 0月 1 t 7E国务 院颁 布 的《 于大力 发 展 关 明晰 。本文 仅从 工学 结合 的 内涵及 实践 等方 面进 行 职业技术教育的决定》 国发[ 91 号 )其 中明确 ( 1 15 9 5 ,
中国冶金教育
20 年第 1 09 期
刘 太 刚 李 金 桥
( 南工业 大学. 南株 洲 4 2 0 ) 湖 湖 10 0
摘 要 : 学结 合是 以培 养 学 生的综 合职 业 能 力 为 目标 , 工 在职 业 岗位 中学 习、 学 习环 境 中工作 , 在
把 学 习与工作 的结合 贯 穿 于整 个教 育教 学 活动之 中的一种人 才培养模 式 工学结 合是 我 国职业教
r m) ga 。
高职“2121”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 ] 杨希文, 拿大高等教 育产 学研 结合探微 [ ] 西北 大学学报 2 加 J.
( 学社 会 科 版 ) 19 ,4) 哲 ,9 9 ( . [] 陈瑞三 , 3 刘珊 , 桂 华 . 学研 结 合 的 二 元 化 高等 工 程 教 育 模 陈 产 式 中 学校 与 社 会 教 育 资 源 综 合 利 用 的 探 讨 [ ] 高 等 工 程 教 J,
也 大大 节省 了 。
( ) 作机 制 的保证 四 合
连 续两 年达 到 了 10 0 %。 2 企 业在 校 内建 立 了旅 游 与酒 店 管 理 专业 的实 训 基 .
地, 设立了学生奖学金 , 提供 了 2 0多万元 的实训设备 , 而
且参 与 了旅游 与酒店 管理 专业 人才 培养 的全 过程 , 承担 了 实践 教学 这一极 其 重要环 节 的指导 工作 。 3 有 效提高 了学 生 职业 素 养 。在 企业 环 境 下 对学 生 . 教育 的特 殊作用 , 良好 企 业 环境 的熏 陶下 , 高 了学 生 在 提 职业 素养 。由于学 生在 青 岛 大 学 国 际学 术 交 流 中心 长 时 间参 加生 产实践 , 使学 生 养 成 了强烈 的企 业 文化 意 识 , 形 成 了企业 的 职业素 养 , 提高 了就业 竞争 力 。
4 学 院与青 岛 大学 国际 学术 交 流 中心 的合 作 扩 大 了 . 学校 的影 响 , 升 了学 校 和企 业 在全 国 高 职教 育界 的声 提 誉 。近几 年来 , 我 院参 观 考 察 的 兄弟 单 位 纷至 沓 来 , 来 这 自然 要归 功 于学 院同企业 的成 功合作 。
参 考 文献 :
[ ] 汪佩伟 , 1 李帆. 当代 美国产 学研合作 的发展趋势及其 启示 [ ] J.
高职教育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高职教育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探析摘要:运用高职教育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不仅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思维能力及实践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文章主要从加强政府主导作用的发挥、企业自觉提高校企合作能力及提高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水平三个方面详细介绍了高职教育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高职教育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一、加强政府主导作用的发挥,为工学结合提供政策保障政府在保障高职教育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政府通过制定相关的宏观政策能够对企业起到一定的督促作用,使企业更好地支持高职教育教学的发展。
可见,政府不仅能够为高职教育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同时为高职教育工学结合人才培养的发展提供可靠的政策保障。
具体来讲,政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完善教育立法,保障高职教育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顺利实施。
德国的“双元制”在工学结合方面能够成为楷模,关键在于政府强有力的政策支持。
德国的《青少年劳动保护法》与《职业教育法》规定了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权利和义务,“职业教育合同”的签订也做出了一定的保障,为德国“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提供可靠的保障。
目前,我国政府对高职教育工学结合人才模式的支持力度与国外还有一定差距。
为使高职教育学校培养更多的工学结合的人才,我国需要根据高职学校的实际情况制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法律法规和相关制度,运用法律的手段为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提供可靠的保障,使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能够在高职学校中得到有效运用。
2.制定鼓励校企合作的优惠政策,充分调动企业参与工学结合的积极性。
政府能够对《企业法》进行重新修订,将企业参与工学结合规定为责任和义务的形式,通过法律强制性手段使企业充分参与到高职教育工学结合教育中,为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提供可靠的法律保障。
政府可以在企业的教育投入、企业职业院校学习之后给予企业一定的支持,使企业享受到一定的优惠,从而有效激发企业参与工学结合的热情。
高职教育“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有创新惹识” 的应用型 ^ 才的需要。高等职业院校 要解放思想 ,深人研究国内外职业教育理论与实 当前我 国高 职 院校进 行 “ 工学 结合 ” 才 培养 践, 人 正确理解高等职业教育要求 , 优化内外环境。 在 模式的改革与实践, 虽然取得了明显效果 , 积累了 推行“ 工学结合’ 培养模式中, 才 要把学生个性化 大量经验, 发展还非常不平衡 , 但 仍有很多要解决 发展和综合素质培养结合起来, 既重视 学生专业技 的问题 。 能培养, 叉要加强学生掌握基础知识能力; 既重视 31 .企业与学校的观 不—致 ,合作层次不到 学生应用技术能力,叉要重视学生可持续发展能 位。 力: 既要培养技术专门人才, 又要培养学生职业道 由于 多数企 业不能 以 战略 眼光认 识发 展教 育 德。只有这样 , 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才能既 有 生存 的重要意义, 认为教育是学校的事情 , 与企业关系 能力, 又有发展潜力; % 既自 有较强的实践能力, 又能 不大 , 把支持教育、 校企合作当负担。 企业以实现利 更好 地服务于社 会 。 参考文献 润最大化为 目标,不愿意在教育上牺牲时间和利 1 1 益, 从而导致学生下企业实习进门难、 收费高、 动手 『余成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高职学生核心竞 少, 企业和学校在实现资源共享与互补等多方面动 争力的培养路 径探索 l 育与职业 , 0 , ) f 臌 2 8( . 0 5 2 l 开展“ 工学结合” 高职教育m漯河 发展 力机制不强,还无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深层次合 1樊军浩等. 作。 职业技 术 学院学报 。O 6. 2 O () 3 附 谈校企合作 的工学结合办学模式 继续 国家就立法明确企业承担教育的义务和责 『 顺东. 2 0 ,5. 任, 明确企业参与教育的具体内容、 形式、 时间等要 教育研 究 ,0 8() 求,明 确企业与高职院校联系合作的组织机构, 『陈解放. 明 4 ] “ 产学研结合” 工学结合” 与“ 解读 中国 确企业参与教育的监督 、 考核、 、 评价 管理规范等。 高教 研究 ,o 6 1) 2 o, 2. ( 形成全面支持教育、 适应教育发展的 运行机制。 高德戍 高职教育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分析 3 2校企专家共同参与,改进高职 人才培养评 与探 索『黑龙江教 育 ,0 0() J l 2 1,2. 作 者 简介 : 邢世 海(9 k 业 于黑龙 江矿 业 16 毕 估工作 当前 ,全国实行统一的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 学院, 现工作于黑龙江科技学院, 主要从事土木工 研究与施 工管理 工作。 养i 估指标体系 , 平 制定标准的专家多数来自高职院 程专业 的教学 、 校, 没有来 自 企业的专家, 评估指标体系是以学校 责任编辑 : 王清波
高职院校“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以开封大学“工学结合”发展为例
和课 程 内容 必须 按 职 业 岗位 的要 求 进 行设 计 和选 择 , 程体 系要 从 学科 型转 变 为基 于 工作 过 程 的课 课 程体 系 、 单一 的学历 证 书课 程 体 系 到双 证 融通 的 从 课 程体 系转 变 。 ( ) 于工作过 程 的课 程 体 系开发 一 基 基 于 工 作过 程 的课 程 设 计 方 法 又 称典 型 工 作 任 务 分析 法 , 是 以现 代 职业 工作 整 体 化分 析 和 描 它 述 为 基础 进 行 的工 作过 程 系 统化 课 程设 计 方法 , 是 高等 职 业 教 育 “ 学 结 合 ” 才 培 养 模 式 转 换 中课 工 人 程 体 系改革 依据之 一 。 基 于 工作 过 程 的课 程 体 系 开 发 主要 包 括 三个 基 本 步骤 : 一 步 , 第 典型 工 作任 务 分 析 。通过 “ 工人 专 家 访谈 会 ” 定 某 个 职 业 的 典 型 工 作任 务 , 照 确 按 能 力 发 展 和 职业 成 长规 律 确 定 典 型 工作 任 务 的难 度等 级和顺 序 , 并对 其进 行分 析描 述 。第二 步 , 习 学 领域设 计 。在 对典 型工 作任 务分 析 的基础上 设计 出 学 习领 域 , 对 每 一个 典 型工 作 任 务 , 确 确 定 和 针 准 描 述所 对 应 的学 习领 域 , 出 学 习 目标 、 给 内容 和 基 准学 时要 求 , 将 学 习领 域按 照 学 生 的职业 成 长 规 并 深化课 程体 系改 革与建 设 律 和教学 规 律进 行 时 间上 的排 列 , 到 专业 的学 习 得 领 域课 程计 划 , 成学 习领 域设 计 。第 三步 , 完 开发 编 “ 学结合 ” 工 人才 培养 模式 的实施 , 首先 面对 的 制 学 习领域课 程教 学 大纲 。对 整个 专业 每个学 习领 就是 对原有 课程 体 系进行 改革 。 高等 职业 教育要 适 域 课 程 进 行 开 发 ,将 学 习领 域 变 成 可 以教 学 的课 应 区域经济 对专 业技 能 型人才 的要 求 , 其课 程体 系 程 , 开发 编制 学 习领 域课 程教 学 大纲 。
浅谈职业教育中“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浅谈职业教育中“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摘要:“工学结合一是职业教育中的核心理念,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显著特征。
本文主要探讨“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在职业教育中的重要性,在实际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对这些问题的完善办法。
关键词:职业教育;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肩负着为社会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是职业教育中的核心理念,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显著特征。
一、职业教育“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1、各级政府部门在对待“工学结合”的观念意识上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参与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
宏观的组织、领导、保障与统筹规划、监督的作用有待进一步发挥。
2、工学结合缺乏足够的政策法规和资金支持。
3、需要加强“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实践研究。
因为这些研究成果是各级政府和部门制定政策、法规的依据,有助于科学、正确地解决模式实践中出现的问题。
4、“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课程设置和课程的组合仅停留在学校层面,造成课程内容、知识的编排存在局限性和片面性;再加之没有较权威的组织机构审核,会产生课程涉及的知识应用性和针对性过强,发展性和科学性减弱,难以适应企业的需求。
二、职业教育“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完善目前,“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组织机构的建立多是在学校和企业之间建立,主要是学校和企业人员的参与,由两者共同制定相关的培养方案和计划,尚缺乏高一级部门的指导和规划、审核,难以使“工学结合”形成规模。
因此,“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需要政府、行业、企业和学校的多方参与,成立不同层次、不同级别的组织机构,要推进职业教育“工学结合”应从以下几方面加以完善:1、进一步提高各级政府部门对“工学结合”的观念意识,加强“工学结合”的参与力度,发挥宏观组织、领导、保障与统筹规划、监督的作用,整合社会教育资源,制定配套优惠措施,健全激励机制,在税收等政策方面鼓励社会各界参与办学,为校企合作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关于高职院校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
关于高职院校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摘要】从构建“双师型”教师队伍、构建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方案以及建设“产教一体”的校内外实训基地三方面阐述如何构建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高职院校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当前,高职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是培养高质量的人才,服务区域经济。
那么,高职院校如何达到当前高职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办出水平,办出特色,培养出高质量的人才呢?笔者认为,可通过采用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来实现,具体做法如下:一、构建一支“双师型”教师队伍在工学结合的教学过程中,由于工学交替进行,需要大批具有“双师”素质的教师和实训指导师下企业、进车间指导学生进行生产性实践。
现在职业学校的教师大多从学校到学校,普遍缺少实践经验,不能满足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全面实施的需求。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必然要依托企业资源,提高教师职业能力。
(一)与合作企业进行人才共建,培养教师实践技能教师到企事业单位生产一线实习是培养高职院校专职教师“双师”素质最有效的方法,要求学校与企事业单位建立良好的关系和长效的合作机制。
学校可积极选送教师到专业对口的合作企业进行短、中期锻炼,特别是要把刚毕业的、缺乏实践经验和技能的教师定期送到合作企业的相关部门,进行专业实习和技能训练,使他们熟悉企业生产实践中知识、技能、工艺流程,帮助他们拓宽视野,增强科技综合实力,增强对企业的感性认识,以积累实践经验。
教师通过实践活动,可以获得大量的生产和科学研究方面的第一手资料,从而有助于不断丰富教学内容,完善教学方案,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
同时有助于开展科学研究和科技开发,加快教学内容更新和教学改革。
教师还可以结合自身的专业优势,结合合作企业实际,发现科研课题,为企业的新技术开发提供技术支持和服务。
通过以上模式的合作,可以对教师进行“双师”素质的培养,培养其实践技能。
(二)建立稳定的“双师型”兼职教师队伍高职院校应从企事业单位和科研机构中聘请实践经验丰富、专业理论扎实、操作技能娴熟并具备教学能力的技术人员担任兼职教师,协助学校开展实训工作。
对高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CAR E H I N E R OR ZO
对 高职 “ 学结合 "人 才培 养模 式 的探 索 工
焦 永 杰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 的一种类型,担 负着培养社会 主义生产 、 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所需的高技能人才的任务 。 第一线所需要的人才首先是技术应用型人 才 ,因此应用性和职 业性是 高职教育人 才培 养的根本出发点 ,工学结合的人才培 养 模式正是培 养技术应用型职业人才的落脚点。
一
是 “ 学校有什么条件就办什么专业” ,应该是 “ 社会需要什 么专 业就创造条件办什么专业” ,专业采用 “ 宜宽则宽 ,宜窄则窄,
宽 窄 并 举 ” 的 原 则 进 行设 置 。
、
开展 “ 工学 结合 ” 的意义
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将教 学与生产实际相结合 , 并将二者作 为互相制约 、相互促进的有机 整体 ,贯穿于高职教 育活动 的全过程。高职毕业生走 出校 门的首选工作是企 业~线 的技术性劳动 ,如果学生在学校所学的知识脱离生产实际 ,就 不能直 接适应工作需要 。解决这一矛盾,就要 求高职院校在教 学过程中应大量依托企 业作 为学生技 能训练的基地 ,实施 “ 校 企深度融合 ,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为学生毕业后零 距 离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 1工 学 结合 有 利 于 学 生 掌握 科 学技 术和 现 代化 生产 的操 作 . 要 求 ,保 持 教 学 内容 和 方 法 的先 进 性 。 在 当今 科 学 技 术 高 速 发 展的时代,生产工艺和操作要求更新很快 ,高职教育必须与之 相适应 。在工学结合的过程 中,高职院校可以从企业的工作现 场获得大量新技术信息并可将其纳入教学过程 , 更新教学内容, 提高教育质量。 2 工 学结合有利 于对 学生进行 思想教 育和职业道德教 育。 . 因为高职院校在工学结合的过程 中,可 以从企业挖掘到更多的 教育因素,师生们通过接触 实际 ,接触社会,了解我国 目前处 于经济转型期的特点 , 立竞争意识、仓新意识 、 树 0 服务意识 , 增 加建设祖国和发展经济的使 命感和责任感 。 5 工学结合 使高职教育直接 为企业生产服 务。在工学结合 . 过程中 ,高职院校可 以发挥其师资 、信息等方面的优势 ,与生 产实际紧密结合 , 解决企业生产 中的技术难题, 进行技术革新。 尤其是当前我国经济正处转型 时期 ,相当一部分企业经营困难 的主要原因是没有技术创新能 力,在工学结合过程 中,如果校 企双方能发挥优势互补作用,则工学结合就可以激发和促进企 业 技 术 创 新 ,使 工 学 结 合过 程成 为推 动 企 业技 术 进 步 和 生 产 发 展 的过 程 。 当然 ,开 展 工 学 结合 ,需 要 企 业 为教 学 提 供 工 作 场 所和生产实训条件 ,而学生通过 学习也能够为企业提供所需要 的技 术 性 劳 动 ,协 助 其 进 行 生 产或 建 设 ,并 产 生 一 定 的经 济 效 益 ,显然这是高职教育与企业生产的双赢。
职业院校工学结合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目前我国正处于向工业化强国过渡的中期,对于复合技能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样化,职业院校作为培养专业技能型人才的重要基地,开展工学结合一体化人才模式对于促进我国现代化建设,加速经济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新世纪以来,国家对职业院校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非常重视,工学结合、半工半读也成为近年来职业教育行业最热门的话题之一,它强调的是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鼓励行业和企业的参与,将“工”与“学进行有效的结合”,形成以学校为主体,企业和学校共同教育、管理和培养学生的教学模式。
目的在于引导职业教育走校企合作、内涵式发展道路,让学生专业技术能力、岗位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素养得到大幅提升。
在这样的背景下,职业院校构建工学结合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符合当今社会经济发展以及职业教育改革的发展要求,对于提升职业教育质量,培养满足社会和企业需要的人才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下面就针对这一问题展开了分析研究。
1研究背景目前我国已进入工业化中期,并且逐步向世界制造业大国、强国迈进,这一目标需要大量的专业技能型人才作为支撑。
然而目前我国在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能够服务于生产、服务一线的技能型人才严重匮乏,不能满足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技工荒”制约了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
随着职业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推进以及经济发展速度的加快,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规格、质量与经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的矛盾也逐渐突显,主要表现在课程设置方面理论与实践结合不够深入、专业设置上缺乏与市场、行业发展现状的联系,人才培养目标不够明确,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缺乏特色,不能与现代经济发展相适应。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职业院校进行教育体制改革势在必行,构建工学结合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是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
在一些发达国家已经形成了特色鲜明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相比之下我国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还比较落后,但也提上了日程。
早在2005年10月,国务院在《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就提出了“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职教思想,由此可见工学结合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受到了国家政策和制度的支持,符合当今人才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发展形势。
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探索
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探索随着自动化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和行业开始采用自动化工程控制、机器人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等一系列先进技术,提高工作效率,减少环境污染和人工错误,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不断提升。
为了更好地满足社会对自动化领域人才的需求,加强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提高人才素质成为了当今重要的课题。
本文将就如何探索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提出几点思考:一、强化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的理论基础自动化领域是一门涉及多学科,具有很强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应用的交叉学科,因此,要加强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首先要加强理论指导,形成合理、严谨的培养体系。
通过对数学、物理、机械、电子等多学科理论体系的深度掌握,对自动化理论的研究,突出基础知识和工程应用的结合,培养能够立足于实践创新的人才。
二、拓展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的技能自动化专业人才必须熟练掌握通用的自控原理与方法、PLC编程技术、机器人控制与编程技术、数字信号处理与控制方法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也应该对各种自动化系统的组成、应用方法、调试和故障分析等进行深入研究与学习,从而培养一批适应自动化领域实践的复合型人才。
三、加强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的创新意识推动新技术、新产品和新应用的出现,需要自动化专业人才具备较强的创新能力。
因此,在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中,应注重开展创新性实践教学,从学生拓展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四、提高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的应用能力今天的自动化实际应用非常广泛,自动化专业人才的应用能力也需要得到提高。
自动化专业学生应该深入工厂或企业,深入了解企业的经营管理、工艺等方面,并且加入与企业相关的实习、创新课程等,从而使其熟悉不同领域的工作要求,树立起实战能力。
五、建立良好的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机制建立良好且完善的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机制至关重要。
在建立和完善机制的过程中,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与企业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共同推进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等各项工作;(2)通过社会实践等渠道,加强与社会的联系,增强自动化专业人才对社会的了解和认识;(3)加强自动化专业人才思想政治工作和品德体能方面的培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标 , 就需要在应用 “ 工学结合 ” 人才培养模式 的过程之中,
定期安排 学生进 入对 口企 2 高职 自动化专业 “ 工学结合” 人才培养模式要解决 高职学校 要加强和企业之 间的联系 ,
的 问题
2 . 1专业针对性和适应性的协调不够合理
由于企业 所能够提 供的岗位 数 目有 限, 为了有 效的保证高 职自 动化专业学生的就业率 , 教师一般会扩大 教学 的范围, 以增 加学生对于就 业的适应性。 针对这样 的情况 , 就需要对高职 自 动
相应 设备 的周期也 比较长, 这就导致高职学校的教学很难跟 上 [ 1 ] 陈解放. 基于中国国情 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实施路径选择 [ J ] . 中 国高教研究. 2 0 1 3 ( 0 7 ) : 3 4 — 3 6 . 科技发展 的脚步。
实践 性很强 的工作,自动化专业涉及的生产工艺和生产设备有
作过程相似 , 用职业观念来 规范学生 的行为; 最后, 要开启 “ 订 单式”教学模 式, 加强学校 和企业之 问的联系 , 合理 规范学生 学生每学期的 “ 工学结合 ” 任务, 提升学生 的实践能力。
很多, 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之中也涉及到了很 多复杂 的生产过程 ,
队合作 能力和 自主思考解决 问题 的能力。
实习工作 , 进而 帮助高职 自动 化专业学生近距离 的接 触到最新 的 自动化科学技术 。 与此 同时, 教师 在学生实习之前, 安排学生 进 行实习计 划的书写, 并要求学生在实习的过程之中进行对 实
习日志的记录 , 保证学生在实践 的过 程之中不断总结学习工作
2 . 3教学涉及的自动化技术难以满足社会的实际需要
目前, 大多数高职 院校所使用 的自动化专业 教材都 已经编
纂 了几年 的历史, 所介绍 的自动 化技术也大部分是几 年前甚至
是十几 年前 的 自动化技 术 。 与此 同时, 随着人 类科学 技术 的不 断发展 , 也不 断的涌现 出新 的自动 化科学技 术, 在这 样的背景 下, 课本所教授 的自动化控制技术 、 自动化检测 技术、自动化通 信技术 实际上是落后于社会 的实 际需要 的。 在这 样的教学背景
化专业学生就业 的适应性和专业针对性之间的关系进行协调。
业进行 实习, 并安排 学生书写实习报告, 总结出自身在实习的过 程之中的所学, 促进学生在实践之中进步。
3 。 2 利用 “ 工学结合” 人才培养模式为学生创建更多的实践 机会
首先 , 为了提 供学生更 多的实践 机会 , 在高职学 校 内部要 积极的建立仿真实验 室, 在进行仿真 实验 室的场景布置的过程
力 的要求也越来 越高。 针对 这样 的情况 , 就需要教师 在进行教
学 的过 程之中, 以“ 培 养怎样 的 ’ 和“ 如何培养 ” 两个 问题 为 核心 , 探 讨如何 有效 的利用 “ 工学结合 ” 人才培 养模 式来提升 高职学生的综合素质 能力。
材的更新 和对新技 术 的普及需要大量 的人 力、 物力资源, 更 新
学生 的综合 素质 能力。 关键 词 : 高职 ; 自 动化 专业 ; 工 学结合 ; 人 才培 养模 式 ; 探究
1 引言
专业针对性 和适应性 的协调不够合 理的问题 , 就需要利用 “ 工
人才 培养模式 弥补高职 自动化专业教学和实践之间的 随着我国社会 经济 的快速发 展, 我国的经济 市场 的竞争也 学结合 ” 脱节 问题 , 转变高 职学校 自动化专业 的人才 培养观念 , 在教 学 越来 越激 烈, 在这样 的背景下, 对 于学生的综合 素质 和专业素 按需定 才 ”的教学指 导思想 , 按照 企业 的实 际 养能力 的要求也越 来越高 。 在这样 的背景下, 就需要 高职学校 过 程之中树 立 “ 需要进行对 于高 职 自动化专业学生 的培 养。 为了有 效的达到这 不断更新 教学 的方 法, 在教学的过程之中不断提 升学生的综合 素养和专业技能。
教学探讨 ・
高职 自动化专业 “ 工学 结合” 人才培 养模 式探究
马莹 莹 ( 吉林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吉林 吉林 1 3 2 0 2 1 )
摘 要: 本文以高职自 动化专业的 “ 工学结合” 人才培养模式为例, 重点介绍高职 自 动化专业何应用 “ 工学结合” 人才培养模 式来提升高职
如果只是简简单单 的在学校进行仿真实验 , 就难 以有效的提升 学生 的实 际动手能力, 也难 以锻 炼 出高职 自动化专业学生 的团
3 . 3 利用 “ 工学结合” 人才培养模式向学生传输最新的自动 化技术 。
在高职 学校开展 “ 工学 结合” 人才培养 模式 , 通 过和相应 的对 口企业 签订订单, 可以安排 学生进 入一线的生产企业进行
下, 高职学校 所培养 出来 的学生就 难 以满足社会 的实际需要 。 与此 同时,由于在高职 的 自动化 技术 培训过程 之中, 进行对 教
经验 , 掌握住在企业之中学习到的最新 自动化技术 。
综上所 述, 高职 自动化专业 是高职学校之中对于 动手 能力 要求较 高的专业之一 , 社会对于高职 自动化专业学生 的动手 能
之 后, 经过一两年 的锻炼才 能够适 应 自身 的工作岗位。 产 生这
动手实践能力, 就 要求在进行实 习的过 程之中, 从实习内容、 实
习流程 上进行严格 的规范 , 尽量让学生的实习过程和实际的工
种 问题的原因有很 多, 但是, 在这些原 因之中, 最根本的就是高 职学校 并没有安排 学生参加足够 多的实践训练 , 亦 或者是学生 参加的实践训练过于简单 , 难 以满足学生实践工作的需要。 作为
之中, 要尽可能的按照实际的企业环境 进行 设计 ( 例如 , 要模拟 企业的企业氛围和企业 的文化); 其次, 为了有 效的提升 学生的
2 . 2实践教育过于简单难以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
在传统 的高职 自动化专业培养模 式的培养下, 高职 自动化 专业毕业的学生的动手能力普遍不够强 , 一般在进 入工作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