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预案编写注意事项-6.11

合集下载

编制应急预案应注意的问题

编制应急预案应注意的问题

编制应急预案应注意的问题编制应急预案应注意的问题一、应急预案编制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应急预案是针对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为确保迅速、有序、高效地开展应急处置、减少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而预先制订的计划或方案。

近几年来,丹凤县不断加强应急预案管理,着力提高应急预案覆盖率,应急预案体系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应急预案在预防和处置各类突发公共事件中发挥了很大作用。

但纵观应急预案编制与管理工作,仍然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

一是有些应急预案质量低,操作性不强。

有的照搬照抄上级的、他人的预案;有的预案通篇都是原则性用语,上下一般“粗”,没有可操作的实际内容;有的执行主体不明,预案内容与实际工作脱节;有的文字冗长,拖沓繁琐,不切实际。

二是少数应急预案相互之间缺乏衔接,协调性差。

有的预案内容前后矛盾,应急响应级别和响应行为衔接混乱;有的预案没有征求部门意见和经过专家评审,预案之间衔接不够,导致发布后部门职责交叉,意见不统一,产生矛盾。

三是应急预案动态管理滞后。

有的单位将应急预案制定后就束之高阁,对预案中规定的处置原则、要求、程序及技能等不进行培训,更不结合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实际进行演练,使预案成为应付上级检查的“摆设”;有的在预案实施后发现有许多不适应之处,也不进行修订、完善,致使预案再次启动时出现问题。

四是应急预案实施与现有投入很不适应。

如预案中明确的.应急保障,在实际中因财力有限,难以投入大量资金确保实现。

此外,应急预案的修订、宣传、培训、演练和评估等也缺乏必要的经费保障。

二、下一步应急预案编制与管理应做好的几个方面针对上述问题,在今后的应急预案编制与管理工作中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制定应急预案必须注重预案的合法性、规范性要确保预案符合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体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符合《突发事件应对法》等有关法律、法规、规章,使预案有法律依据,具有权威性。

(二)在预案类别上注重针对性,避免千篇一律应急预案种类多样,但根据我国实际情况,按照不同的责任主体,国家将应急预案大体分为“政府总体应急预案”、“部门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企事业单位应急预案”、“重大活动应急预案”五类。

编制应急预案的原则

编制应急预案的原则

一、以人为本应急预案的编制应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在面临突发事件时,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是最重要的任务。

因此,应急预案的编制要充分考虑人员的安全,确保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迅速、有效地组织救援和疏散,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

二、依法依规编制应急预案要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确保预案的合法性和有效性。

应急预案的编制应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并结合组织实际情况进行编制。

三、符合实际应急预案的编制要紧密结合组织的实际情况,充分考虑组织的规模、结构、地理位置、资源状况等因素。

预案内容应具有可操作性,确保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实施有效的应急处置措施。

四、注重实效应急预案的编制要注重实效,确保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迅速、有序地开展应急处置工作。

预案内容应简洁明了,易于理解和操作,便于在实际工作中应用。

五、分级负责应急预案的编制要明确各级领导和相关部门的职责和分工,确保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迅速启动应急响应机制,形成上下联动、协同作战的应急处置格局。

六、科学合理应急预案的编制要科学合理,充分考虑突发事件的可能性、影响范围、危害程度等因素。

预案内容应具有前瞻性,能够应对各种可能的突发事件。

七、动态管理应急预案的编制要遵循动态管理的原则,根据组织实际情况和外部环境的变化,不断修订和完善预案内容。

同时,要定期组织应急预案演练,检验预案的有效性,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八、资源共享应急预案的编制要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实现资源共享。

各级政府、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应加强合作,共同完善应急预案体系,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九、广泛宣传应急预案的编制要广泛宣传,提高全员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通过培训、演练等形式,使员工熟悉应急预案内容,掌握应急处置技能。

十、持续改进应急预案的编制要持续改进,根据实际执行情况和应急演练结果,不断优化预案内容,提高应急处置效果。

应急预案编制要点

应急预案编制要点

应急预案编制要点在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中,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突发情况,如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等。

为了有效地应对这些突发事件,降低其可能带来的损失和影响,编制一份科学、合理、实用的应急预案就显得尤为重要。

那么,如何才能编制出一份高质量的应急预案呢?以下是一些关键要点。

一、明确应急预案的目标和范围首先,要明确应急预案的目标。

这包括在突发事件发生时,保障人员的生命安全、减少财产损失、尽快恢复正常秩序等。

同时,要清晰界定应急预案所涵盖的范围,例如特定的场所、活动、设备或系统等。

比如,对于一家工厂来说,应急预案的范围可能包括生产车间、仓库、办公区域等;对于一个社区,范围可能涵盖居民楼、公共设施、商业区域等。

只有明确了目标和范围,才能使应急预案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二、进行风险评估风险评估是应急预案编制的基础。

要全面、系统地分析可能面临的各种风险,包括风险的类型、发生的可能性、影响的程度等。

这需要收集大量的相关信息,如历史数据、行业经验、专家意见等。

以地震为例,要考虑所在地区的地震活动频率、可能的震级、建筑物的抗震能力、人员疏散的路线和时间等因素。

对于火灾风险,要评估易燃物品的存放、消防设施的状况、电气设备的安全性等。

通过风险评估,可以确定哪些情况是最有可能发生的,以及它们可能造成的严重后果,从而为后续的预案制定提供依据。

三、确定应急组织架构和职责一个有效的应急组织架构是确保应急响应迅速、协调的关键。

要明确各级应急指挥机构、各部门和人员的职责和权限。

通常,应急组织架构包括应急指挥中心、抢险救援组、医疗救护组、后勤保障组、信息发布组等。

应急指挥中心负责总体协调和决策;抢险救援组负责实施现场救援行动;医疗救护组负责救治受伤人员;后勤保障组负责提供物资和设备支持;信息发布组负责向内部和外部发布准确、及时的信息。

同时,要明确每个岗位的具体职责,避免职责不清导致的混乱和延误。

例如,在火灾发生时,保安人员负责疏散人员,消防队员负责灭火,工程师负责关闭相关设备等。

应急预案的编制和规范要求

应急预案的编制和规范要求

应急预案的编制和规范要求一、引言应急预案是指为了应对突发事件或紧急情况而制定的一系列应急措施和行动计划的文档。

它是组织或个人在面临突发事件时,能够及时、有效地应对和处理的重要参考依据。

为了保障应急工作的高效、有序进行,应急预案的编制和规范要求至关重要。

本文将重点介绍应急预案编制和规范要求的相关内容。

二、应急预案编制要求2.1 确定编制目的和范围在编制应急预案之前,必须明确编制目的和范围。

编制目的可以是针对特定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也可以是针对全面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的通用应急预案。

范围确定之后,需明确涉及的部门、人员和资源,以便在应急事件发生时能够及时调动和协调。

2.2 明确责任和权限应急预案编制中要明确各级责任和权限,明确应急组织架构,包括指挥部、调度中心、各职能部门等。

明确不同岗位的职责和权限,确保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迅速、高效地响应和处置。

2.3 分析风险和评估影响编制应急预案之前,应进行全面的风险分析和影响评估。

通过分析可能发生的各类危险和灾害,评估其对组织或个人可能造成的影响和损失。

以此为基础,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和行动计划,确保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迅速做出正确的应对策略。

2.4 制定应急流程和操作指南应急预案编制和规范要求中,制定应急流程和操作指南至关重要。

应急流程包括事件发现、报告、评估、决策、指挥、处置等环节的详细步骤和时间节点。

操作指南则提供具体操作的指导和要求,确保各岗位人员能够熟悉并正确执行相关的应急工作。

2.5 进行演练和评估编制应急预案后,还需要进行演练和评估。

通过定期组织应急演练,验证应急预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同时,对演练过程进行评估,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并对应急预案进行修订和完善,确保其持续适用和有效性。

三、应急预案规范要求3.1 文档规范要求应急预案的文档规范要求包括文档结构、标题、文本格式等。

应急预案应采用标准化的文档结构,包括封面、目录、正文、附件等部分。

每个部分的标题应清晰明确,便于读者查找和理解。

应急演练预案注意事项

应急演练预案注意事项

一、引言应急演练是检验应急预案有效性和可行性的重要手段,通过模拟突发事件,检验应急组织、应急队伍和应急装备的实战能力。

为了确保应急演练的顺利进行,以下列举了应急演练预案的一些注意事项,以供参考。

二、应急演练预案编制注意事项1. 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应急演练预案应遵循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确保预案内容合法、合规。

2. 依据实际情况:预案编制应充分考虑本单位、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包括地理位置、产业结构、人口密度、基础设施等。

3. 完善应急预案体系:应急演练预案应与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等相互衔接,形成一个完整的应急预案体系。

4. 明确演练目的:预案应明确演练的目的、范围、规模和预期效果,确保演练有针对性地进行。

5. 合理设定场景:场景设定应具有代表性、典型性和实战性,既能检验应急预案的实用性,又能提高参演人员的实战技能。

6. 完善组织架构:预案应明确应急演练的组织架构,包括演练领导小组、指挥部、现场指挥组、技术保障组、宣传报道组等。

7. 制定详细流程:预案应详细描述演练流程,包括演练启动、应急响应、应急处置、应急恢复等环节。

8. 明确参演人员职责:预案应明确参演人员的职责和任务,确保演练有序进行。

9. 制定演练评估标准:预案应制定演练评估标准,包括演练效果、参演人员表现、应急预案执行情况等。

10. 做好演练物资保障:预案应明确演练所需的物资、设备、人员等,确保演练顺利进行。

三、应急演练实施注意事项1. 提前宣传:在演练前,应通过多种渠道进行宣传,提高参演人员对演练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2. 组织培训:对参演人员进行培训,使其熟悉演练流程、职责和任务,提高实战能力。

3. 确保安全:演练过程中,应确保参演人员和现场观众的安全,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4. 严格纪律:演练期间,参演人员应严格遵守纪律,服从指挥,确保演练顺利进行。

5. 模拟真实:演练过程中,应尽量模拟真实场景,提高参演人员的实战应对能力。

编制应急预案的九个注意事项

编制应急预案的九个注意事项

编制应急预案的九个注意事项编制应急预案是一项复杂而细致的工作,它需要全面考虑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影响范围、应急资源、救援队伍等多方面因素。

以下是:一、明确应急预案的目标和范围在编制应急预案时,首先要明确预案的目标和范围。

预案的目标应包括预防事故的发生、减轻事故的影响、保护人员的安全和财产。

预案的范围应包括所有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以及与之相关的应急资源和救援队伍。

二、全面评估风险在编制应急预案时,要进行全面的风险评估。

这包括识别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分析事故发生的可能性、评估事故可能造成的影响。

风险评估的结果将直接影响到预案的制定和实施。

三、制定切实可行的应急措施应急预案中的应急措施应切实可行,能够有效地应对各种可能发生的事故。

这需要对各种事故类型进行深入研究,制定出相应的应急措施,并确保这些措施能够在实际操作中得到有效实施。

四、建立完善的组织体系应急预案的实施需要有一个完善的组织体系来保证。

这包括建立应急指挥机构、明确各应急小组的职责和任务、建立应急通讯网络等。

五、确保应急资源的充足和有效利用应急预案的实施需要充足的应急资源来支持。

这包括人力、物力、财力等。

同时,还需要建立有效的资源调配机制,确保在事故发生时,应急资源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利用。

六、制定详细的应急响应程序应急预案中应包含详细的应急响应程序,包括事故发生后各应急小组的职责、任务和操作流程。

这有助于确保在事故发生时,应急响应能够迅速、有序地进行。

七、定期进行应急演练应急预案的制定和实施需要通过应急演练来检验和提高。

通过定期进行应急演练,可以发现预案中的不足和问题,并及时进行修正和优化。

八、加强应急教育和培训应急预案的实施需要所有相关人员的积极参与和支持。

因此,需要加强应急教育和培训,提高相关人员对应急预案的认识和理解,以及应急响应的能力。

九、建立应急信息管理系统应急预案的实施需要及时、准确的信息支持。

因此,需要建立应急信息管理系统,包括事故信息的收集、传递、处理和发布等。

应急预案编制要点

应急预案编制要点

应急预案编制要点应急预案是指为应对突发事件或紧急情况而事先制定的一系列应对措施和行动计划。

编制一份完善的应急预案对于保障人员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应急预案编制的要点,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如何制定一份有效的应急预案。

一、确定编制目的在编制应急预案之前,首先需要明确编制的目的和目标。

这有助于确定应急预案的范围和重点,并为后续的编制工作提供指导。

编制目的可以是保障员工安全、保护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等。

二、明确责任分工应急预案的编制需要明确责任分工,确保每个责任人都清楚自己在紧急情况下应该承担的职责和行动。

责任分工应根据不同的岗位和职责进行划分,确保每个环节都有专人负责。

三、风险评估和分析在编制应急预案时,需要对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进行风险评估和分析。

通过分析潜在风险,可以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和应对策略,提前预防和减少事故的发生。

四、明确应急流程应急预案需要明确应急流程,包括紧急通知、应急响应、救援处置等环节。

应急流程应该简明清晰,每个环节都需要详细说明应该采取的措施和行动,以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有效地应对。

五、制定培训计划应急预案的有效性需要依赖于员工的培训和演练。

在编制应急预案时,需要制定相应的培训计划,培训员工掌握应急预案的内容和操作流程,并定期进行演练,提高员工的应急响应能力。

六、建立应急资源库应急预案的编制还需要建立应急资源库,包括物资储备、应急设备、应急通讯等。

这些资源能够在突发事件发生时提供支持和保障,确保应急处置工作的顺利进行。

七、定期评估和更新应急预案是一个不断完善和更新的过程。

定期评估和更新应急预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改进,提高应急预案的适应性和实用性。

总结:编制一份完善的应急预案需要考虑多个方面,包括确定编制目的、明确责任分工、风险评估和分析、明确应急流程、制定培训计划、建立应急资源库以及定期评估和更新。

只有在充分考虑这些要点的基础上,才能制定出一份真正有效的应急预案,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和水平。

编制应急预案注意事项

编制应急预案注意事项

编制应急预案的九个注意事项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为迅速、有序地开展应急行动制定完善的应急救援预案,对应急准备和应急响应的各个方面预先作出详细安排,明确在突发事故发生之前、发生之后及现场应急行动结束之后,谁负责做什么,何时做,怎么做,是成功处置各类突发事故、最大程度地保障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免受损失的重要保障。

但是,要编制一个完善的应急预案并非易事,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需要耗费精力认真思索、周密策划。

根据当前企事业单位编制应急预案的现状,总结出编制应急预案应特别注意的9个问题。

1、预案内容要“全面”内容上,不仅要包括应急处置,还要包括预防预警、恢复重建;不仅要有应对措施,还要有组织体系、响应机制和保障手段。

2、预案内容要“准确”预案务必切合实际、有针对性。

要根据事件发生、发展、演变规律,针对本企业风险隐患的特点和薄弱环节,科学制订和实施应急预案。

预案务必简明扼要、有可操作性。

一个大企业所有的预案文本,摞在一起是很厚的一大本,但具体到每一个岗位,一定要简洁明了,最多也就半页纸、甚至三五句话。

要把岗位预案做成活页纸,准确规定操作规程和动作要领,让每一名员工都能做到“看得懂、记得住、用得准”。

3、预案内容要“适用”预案内容要“适用”,也就是务必切合实际。

应急预案的编制要以事故风险分析为前提。

要结合本单位的行业类别、管理模式、生产规模、风险种类等实际情况,充分借鉴国际、国内同行业的事故经验教训,在充分调查、全面分析的基础上,确定本单位可能发生事故的危险因素,制定有针对性的救援方案,确保应急预案科学合理、切实可行。

4、预案表述要“简明”编制应急预案要本着“通俗易懂,便于操作”的原则。

要抓住应急管理的工作流程、救援程序、处置方法等关键环节,制订出看得懂、记得住、用得上,真正管用的应急预案,坚决避免把应急预案编成只重形式不重实效、冗长繁琐、晦涩难懂的东西。

应急预案是否简明易懂、可操作,还要广泛征求并认真听取专家和一线员工的意见。

应急预案编制与演练应注意事项【最新版】

应急预案编制与演练应注意事项【最新版】

应急预案编制与演练应注意事项预案分级:预案根据设定灾情的严重程度和场所的危险性进行分级。

预案分类:按照单位规模大小、功能及业态划分、管理层次等要素,可分为总预案、分预案和专项预案三类。

应急组织机构:消防安全责任人任总指挥,消防安全管理人任副总指挥,消防工作归口职能部门负责人参加并具体组织实施。

单位消防安全责任人或者消防安全管理人不在位的情况下,由当班的单位负责人或第三人替代指挥的梯次指挥体系。

应急行动机构:通信联络组、灭火行动组、疏散引导组、防护救护组、安全保卫组、后勤保障组、技术处置组等。

应急行动机构岗位职责:预案应结合每个组织机构在应急行动中需要动用的资源、涉及的工作环节,明确每个组织机构及其成员在应急行动中的角色和职责。

应急梯队:第一梯队,由起火部位附近的当班员工组成的,能在第一时间内形成的灭火救援力量,分为灭火行动组、疏散引导组和通讯联络组。

第二梯队,由不在起火部位的所有当班员工组成的,火灾确定后能及时形成的灭火增援力量,分为灭火行动组、疏散引导组和通讯联络组。

消防控制室值班人员火灾应急处置程序。

预案培训:培训目的是使参训人员熟悉预案内容,了解火灾发生时各行动机构人员的工作任务及各方之间应做到的协调配合,掌握必要的灭火技术,熟悉消防设施、器材的操作使用方法。

培训的主要内容是预案的全部内容,职责、个人角色及其意义,应急演练及灭火疏散行动中的注意事项,防火、灭火常识,灭火基本技能,常见消防设施的原理、性能及操作使用方法。

预案演练: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应至少每半年组织一次演练,火灾高危单位应至少每季度组织一次演练,其他单位应至少每年组织一次演练。

在火灾多发季节或有重大活动保卫任务的单位,应组织全要素综合演练。

单位内的有关部门应结合实际适时组织专项演练,宜每月组织开展一次疏散演练。

单位全要素综合演练由指挥机构统一组织,专项演练由消防归口职能部门或内设部门组织。

组织专项消防演练,一般应在消防归口职能部门指导下进行,保证专项演练能够有机融入本单位整体演练要求。

应急预案安全注意事项

应急预案安全注意事项

应急预案安全注意事项
以下是应急预案的安全注意事项:
1. 定期进行应急演练,确保人员熟悉应急预案的内容和操作流程,并能够熟练使用应急设备和工具。

2. 在应急预案中包含明确的逃生路线和集合点,以确保人员能够迅速、有序地撤离危险区域。

3. 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及时向相关人员传达紧急通知或指示。

4. 配备应急装备和工具,如灭火器、紧急照明设备等,并定期检查、测试和维护,确保其运行正常。

5. 保持应急通道和消防设施畅通无阻,防止各种杂物堆放或封堵,避免阻碍人员撤离或救援行动。

6. 做好应急预案的保密工作,确保只有相关人员知晓预案内容,以防止信息泄露可能导致的风险。

7. 事前做好培训和教育工作,加强员工的安全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提高应对
突发事件的能力。

8. 定期进行应急演练和模拟演练,检验应急预案的有效性和可行性,并根据演练结果进行相应的修订和改进。

应急预案的编写要点及注意事项

应急预案的编写要点及注意事项

应急预案的编写要点及注意事项应急预案是为了应对各种突发事件和灾害而制定的一系列措施和步骤的规范文件。

它的编写对于保障人们的安全和减少损失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应急预案的编写要点以及需要注意的事项,以帮助读者全面理解和有效编写应急预案。

一、编写要点1. 明确预案的目标和范围:首先要明确应急预案的目标是什么,需要覆盖哪些方面的突发事件和灾害。

例如,应急预案可以包括火灾、地震、洪水、化学泄漏等各种紧急情况。

2. 识别潜在的风险和威胁:对于每种突发事件和灾害,需要对可能的风险和威胁进行评估和识别。

这包括了解该事件可能引发的影响范围、持续时间和可能造成的伤害等。

3. 制定详细的预案流程和步骤:预案应包括详细的流程和步骤,以确保在应急情况下,各工作人员能够按照事先规定的程序行事。

对于每个具体情况,应规定谁负责指挥、哪些人员需要执行哪些任务以及如何协调各方行动等。

4. 确定资源和设备的调配:应根据不同类型的突发事件和灾害,明确所需的物资、资源和设备,并规定如何调配和配备这些资源。

这包括如何协调人员、车辆、通信设备、医疗设备等的运用,以快速响应紧急情况。

5. 进行有效的演练和测试:为了确保预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需要进行定期的演练和测试。

通过模拟突发事件和灾害,验证预案的有效性,并找出问题和改进的空间。

二、注意事项1. 及时更新和修订预案:应急预案是动态的,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定期进行更新和修订。

随着技术的发展和环境的变化,可能会出现新的风险和威胁,预案也需要及时调整。

2. 强调组织协调和沟通:在应急情况下,各部门和组织之间的协调和沟通至关重要。

应急预案应明确各方责任,并建立沟通机制。

3. 考虑不同人群和特殊情况:在编写预案时,需要考虑到各种人群和特殊情况的需求。

这包括老年人、儿童、残障人士以及其他易受伤害的人群。

4. 强调培训和意识提高:应急预案的有效性需要依赖于相关人员的培训和意识提高。

相关人员需要了解预案的内容和操作步骤,并具备必要的应急知识和技能。

应急预案编制过程中需注意的关键要点

应急预案编制过程中需注意的关键要点

应急预案编制过程中需注意的关键要点一、确定编制需求与目标在编制应急预案之前,首先需要明确编制的需求和目标。

这包括确定编制预案的背景、目的和适用范围。

只有明确了需求和目标,才能有针对性地开展预案编制工作,避免浪费资源和精力。

二、制定编制计划在制定编制计划时,应明确编制预案的时间节点、参与人员和工作内容。

编制计划的制定需要考虑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时间,确保编制工作能够顺利进行。

三、收集信息与资料收集信息与资料是编制应急预案的关键步骤之一。

需要获取相关联的法律法规、技术标准、行业规范等文件,了解相关政府部门和行业组织的要求。

此外,还需对应急管理工作中的经验教训进行梳理和总结,以便更好地编制预案。

四、分析风险与评估在编制预案之前,需要进行风险分析与评估工作。

通过调查研究和专家评审,确定潜在的风险和可能发生的灾害类型。

在评估过程中,可以使用各种分析工具和方法,如故障树分析、事件树分析等。

通过风险分析与评估,可以更好地了解潜在威胁,并为编制预案提供依据。

五、确定应对策略在编制应急预案时,需要确定相应的应对策略。

根据风险分析和评估的结果,制定不同灾害类型的应对策略,并明确各个应对策略的触发条件和应对措施。

应对策略的制定需要考虑实施可行性和效果,同时要注重灵活性和可持续性。

六、制定组织与指挥机构一份完善的应急预案需要明确组织与指挥机构的设置和职责。

需要确定不同层级的应急指挥中心和相关部门,明确各级指挥机构的职责和协调方式。

同时,还需确定相关人员的值班制度和联络方式,以确保应急工作的协调进行。

七、明确资源保障措施在应急预案编制过程中,应明确资源保障措施。

这包括确保各类资源的供给和配置,如人力资源、物资资源、设备资源等。

应预先制定好资源调配的计划和关键时刻的应对措施,以保障应急响应的顺利进行。

八、编写稿件并试行在完成以上准备工作后,可开始编写预案的稿件。

预案的内容应包括背景介绍、应急组织与指挥机构、应对策略与措施、资源保障、协调机制等方面。

应急预案的编写原则与要点

应急预案的编写原则与要点

应急预案的编写原则与要点应急预案是指为了预防、应对和控制突发事件而提前制定的一系列应急措施和应对方案。

它对于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编写一份完善的应急预案需要考虑以下原则和要点:一、科学性原则科学性是应急预案编写的首要原则。

应急预案必须建立在科学准确的基础上,根据实际情况、科学技术和法律法规进行制定。

编写预案应依据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和可行性分析,确保其可操作性和实效性。

二、可行性原则应急预案必须具备可行性,能够在实际操作中起到积极作用。

预案中的措施和方案应符合现实条件和资源情况,切实可行。

同时,预案的制定要考虑突发事件的可能性和概率,以及各种可能发生的情况,从而制定出全面、合理的预案。

三、灵活性原则灵活性原则强调应急预案需要具备一定的灵活性和可调整性。

面对不同类型和规模的突发事件,预案必须具备相应的应对措施,并且能够随着事件发展的变化做出适应性的调整。

预案编写应充分考虑不同情况下的组织机构、指挥调度和物资调配等要素,并明确相应的调整流程和程序。

四、全面性原则应急预案必须全面覆盖各个环节和方面,确保对突发事件全面应对。

预案内容应包括事件预警、组织机构、应急资源调配、指挥系统、救援措施等多个方面,各个环节之间相互衔接紧密,确保各阶段的应对都能够得到有效协调和配合。

五、参与性原则应急预案的编写过程应该充分考虑各方面的参与和意见,并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决策。

编写预案应组织相关领域专家、相关部门和企事业单位的代表进行讨论和研究,确保多方利益的平衡和综合考虑。

六、备案与宣传原则应急预案经建立后,需要进行备案并向社会进行宣传。

备案可以使预案具有法律效力,宣传可以提高公众的预防和应对能力。

预案备案应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确保备案真实有效;同时,在应急预案中需要明确宣传和教育的具体措施,以提高公众的应急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以上是编写应急预案的原则和要点。

在实际编写过程中,还需根据具体领域和实际情况进行详细分析和具体操作。

应急预案编制的原则与要点详解

应急预案编制的原则与要点详解

应急预案编制的原则与要点详解引言应急预案是指为应对突发事件或灾害而制定的一系列措施和行动计划。

对于任何一个组织或社会系统来说,应急预案的编制都是十分重要的。

本文将详细阐述应急预案编制的原则与要点,帮助读者了解如何制定一份高效、实用的应急预案。

一、全面性原则全面性是应急预案编制的首要原则。

应急预案需要涵盖各种可能的突发事件类型,包括自然灾害、技术事故、安全事件等。

预案编制者应通过对历史事件、现有法规、相关统计数据的研究来确定各种可能发生的情况,并制定相应的处置方案。

此外,预案还应考虑全面的应急资源,包括人力、物资、信息等的配置,确保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有效应对。

二、科学性原则科学性是指应急预案编制应严谨、科学地利用现有的应急管理理论和方法。

预案编制者应深入研究应急管理领域的最新理论和实践,对不同类型的突发事件进行科学分类,确定合适的处置策略和方法。

同时,预案编制还应结合实际情况,确保预案的可操作性和可实施性,并适时进行预案演练和评估,及时修订完善。

三、灵活性原则灵活性是应急预案编制的重要原则。

由于突发事件发生的具体情况难以预测,因此应急预案应具备一定的灵活性,能够在不同的情景下进行调整和应变。

预案编制者在确定应急响应措施时,应根据突发事件的性质、规模、地域等特点进行精细划分,明确每个阶段的行动指南,并设定相应的预案修订和更新机制,以应对应急形势的变化。

四、参与性原则参与性是指应急预案编制应充分调动各方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预案编制者应广泛征求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包括相关部门、专家学者、社会组织等,形成多方参与、多元化的预案编制机制。

同时,预案编制过程中也应加强与其他单位和机构的合作与协调,形成合力,共同应对突发事件。

五、透明性原则透明性是应急预案编制应考虑的重要原则。

预案编制者应将预案的内容、组成、流程等信息向社会公开,在必要时与公众进行沟通和宣传,增加公众对应急预案的了解和信任,减少信息的不对称和冲突。

应急预案编制原则

应急预案编制原则

应急预案编制原则应急预案是应对突发事件的行动指南,其编制质量直接关系到突发事件应对的效果和效率。

为了确保应急预案的科学性、实用性和有效性,在编制过程中需要遵循一系列原则。

一、合法性原则应急预案的编制必须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的要求。

这是确保应急预案具有法律效力和权威性的基础。

法律法规是社会行为的规范和准则,应急预案作为一种应对突发事件的行动方案,必须在法律的框架内制定和实施。

同时,还要符合上级政府和主管部门的相关规定和要求,以保证应急预案在整个应急管理体系中的协调性和一致性。

二、针对性原则不同类型的突发事件具有不同的特点和规律,因此应急预案的编制必须针对具体的突发事件类型和可能发生的场景。

例如,地震应急预案和火灾应急预案在应急响应措施、救援力量配置等方面就会有很大的差异。

在编制应急预案时,要充分考虑事件的性质、规模、危害程度、发展趋势等因素,制定出具有针对性的应对措施。

同时,还要针对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包括地理位置、人员结构、资源条件等,使应急预案能够切实可行地解决实际问题。

三、科学性原则应急预案的编制要基于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充分借鉴国内外应对突发事件的经验和教训。

要运用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等科学理论,对突发事件的发生、发展和演变规律进行深入研究,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应急处置流程和措施。

同时,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手段,对应急预案进行模拟演练和评估,不断优化和完善预案的内容和结构。

四、完整性原则应急预案应涵盖突发事件应对的全过程,包括预防与应急准备、监测与预警、应急处置与救援、事后恢复与重建等各个环节。

在预防与应急准备阶段,要明确风险评估、预案制定、应急培训、物资储备等方面的要求;在监测与预警阶段,要建立健全监测网络,制定科学的预警指标和发布机制;在应急处置与救援阶段,要明确指挥协调、抢险救援、医疗救护、人员疏散等方面的职责和措施;在事后恢复与重建阶段,要制定恢复生产生活秩序、补偿受灾群众、评估总结等方面的工作方案。

应急预案编制要点

应急预案编制要点

应急预案编制要点一、涉及应急预案的几个术语及定义应急预案: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为迅速、有序地开展应急行动而预先制定的行动方案。

应急准备: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为迅速、有序地开展应急行动而预先进行的组织准备和应急保障。

应急响应:事故发生后,有关组织或人员采取的应急行动。

应急救援:在应急响应过程中,为消除、减少事故危害,防止事故扩大或恶化,最大限度地降低事故造成的损失或危害而采取的救援措施或行动。

恢复:事故的影响得到初步控制后,为使生产、工作、生活和生态环境尽快恢复到正常状态而采取的措施或行动。

二、应急预案编制准备(一)全面分析本单位危险因素、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及事故的危害程度;(二)排查事故隐患的种类、数量和分布情况,并在隐患治理的基础上,预测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及其危害程度;(三)确定事故危险源,进行风险评估;(四)针对事故危险源和存在的问题,确定相应的防范措施;(五)客观评价本单位应急能力;(六)充分借鉴国内外同行业事故教训及应急工作经验。

三、应急预案编制程序(一)成立机构。

结合本部门实际,成立以单位主要负责人为组长的应急预案编制小组,制定工作计划,明确职责分工,细化编制任务。

(二)资料收集。

收集应急预案编制所需的各种资料(相关法律法规、应急预案、国内外同行业事故案例分析、本单位技术资料等)(三)危险源与风险分析。

在危险因素分析及隐患排查、治理的基础上,确定本部门的危险源、可能发生的灾害类型和后果,进行灾害风险分析,并提出可能产生的次生、衍生灾害,形成分析报告,作为应急预案的编制依据。

(如发生地震灾害会造成哪些危害,衍生那些危险源,根据客观分析,编制地震灾害应急预案)(四)应急能力评估。

对本部门应急装备、应急队伍等应急能力进行评估,并结合本部门实际,加强应急能力建设。

(五)应急预案编制。

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按照有关规定和要求编制应急预案。

应注重的全体人员参与应急预案的编制,加强培训,掌握险源的危险性、应急处置方案和技能。

应急预案写作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应急预案写作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应急预案写作的方法和注意事项应急预案写作的方法和注意事项:一般说来,应急预案的格式包括以下几个项目:一、应急预案标题标题的写法主要有三种:一是适用范围(包括国家、地区、单位等)+事由+文种,如《国家通信保障应急预案》、《××市特大洪涝灾害救灾应急预案》;二是期限+事由+文种,如《20XX年中晚稻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三是事由+文种,如《供电事故应急预案》。

此外,总体预案应当在标题中注明“总体”二字,如《××市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需要限定该预案所涉及的突发公共事件级别的,多在标题中提示,如《国家处置重、特大森林火灾应急预案》、《××省特大自然灾害救灾应急预案》;试行性预案往往在标题这后标明“试行”等字样,并外加圆括号,如《化学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试行)》。

二、应急预案目录包括一、二级序数和小标题。

总体预案以及其他条文较多的预案需要加目录,显示其基本轮廓,起到导读的作用。

三、应急预案正文(一)基本内容有下列几项:目的。

即该预案的预期效果,大多起笔交代。

写法有两种:一是用“为(为了)??,制定本预案”的句式;二是直接用一组动宾短语说明,如“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其危害,指导和规范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理工作,最大程度地减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公众健康造成的危害,保障公众身心健康与生命安全”(《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

工作原则。

如以人为本,依法规范、职责明确,统一领导、分级负责,条块结合、以块为主,资源整合、信息共享,依*科学、反应及时、措施果断,平战结合、军民结合、公众参与等。

要切合实际、抓住要点。

编制依据。

即制定该预案所根据的有关法律、法规、上级机关文件、其他情况等。

用“根据(依据》??,制定本预案”的句式表述,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制定本预案”(《××省防治人禽流感卫生应急处置预案》)。

应急预案要求

应急预案要求

应急预案要求应急预案是指为了应对各种突发事件、灾害或紧急情况,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所制定的应急管理措施和应对方案。

一个完善的应急预案是保障社会安全和稳定运行的重要保障。

本文将探讨应急预案的基本要求和应注意的事项。

一、应急预案编制要求1. 情况分析和评估应急预案编制前,必须进行情况分析和评估,包括对突发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影响范围和程度等进行全面分析,以便针对性地制定合理的应对措施和方案。

2. 合理设定应急组织架构应急预案中必须明确应急组织的职责、权限和工作程序,建立合理的指挥体系和工作机制,确保快速有效地响应和处置突发事件。

3. 信息收集和分析应急预案必须设立信息收集和分析机制,及时收集和分析相关信息,为应对突发事件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意见。

4. 多方合作与协调应急预案中必须明确各相关部门和单位之间的协作关系和合作机制,建立有效沟通渠道和应急联动机制,形成合力,共同应对突发事件。

5. 应急演练和评估应急预案编制后,必须进行应急演练和评估,检验应急预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发现问题并及时改进和完善。

二、应急预案的主要注意事项1. 实事求是应急预案必须以实际情况为依据,客观准确地反映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特点和应对需求,不能虚构或夸大。

2.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应急预案的制定要充分结合科学理论和实践经验,从中吸取有益的经验和教训,确保应急预案的科学性和针对性。

3. 系统完整性应急预案必须全面、系统地涵盖各个方面的应对措施和方案,确保突发事件发生时不会出现疏漏或遗漏。

4. 适应性和灵活性应急预案必须具备一定的适应性和灵活性,能够根据突发事件的具体情况快速作出调整和反应,保障应急工作的高效进行。

5. 定期修订和更新应急预案是动态的体系,必须定期修订和更新,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保持同步,确保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

结论:应急预案是保障社会安全和稳定运行的基本保障,其编制要求包括情况分析和评估、合理设定应急组织架构、信息收集和分析、多方合作与协调、应急演练和评估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应急预案编写过程中注意事项一、应急预案体系、内容及附件1.预案体系:应急预案的体系主要是由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三个方面构成。

2.预案内容:三个预案的内容、结构按照《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编制。

3.预案附件:(1)有关部门、机构或人员的联系方式(a)列出应急工作需要联系的部门、机构或人员至少两种以上联系方式,并保证准确有效。

(b)列出所有参与应急指挥、协调人员姓名、所在部门、职务和联系电话,并保证准确有效。

(2)重要物资装备名录或清单、应急装备、设施和器材及其存放位置清单。

(a)以表格形式列出应急装备、设施和器材清单,清单应当包括种类、名称、数量以及存放位置、规格、性能、用途和用法等信息。

(3)关键的路线、标识和图纸(a) 警报系统分布及覆盖范围。

(b) 重要防护目标一览表、分布图。

(c) 应急救援指挥位置及救援队伍行动路线。

(d)疏散路线、重要地点等标识。

(e)相关平面布置图纸、救援力量分布图等。

(4) 相关应急预案名录、协议或备忘录。

列出与本应急预案相关的或相衔接的应急预案名称、以及与相关应急救援部门签订的应急支援协议或备忘录。

注:附件根据本单位应急工作需要而设置,部分项目可省略。

请按以上内容、顺序编制和排列。

二、编制中应注意的问题(一)认真按照《综合应急预案要素评审表》的要求进行评审。

要素评审的内容根据不同的预案有不同的要求。

如:综合应急预案包括:总则、危险性分析、组织机构及职责、预防与预警、应急响应、后期处置、保障措施、培训与演练、附则。

专项应急预案包括:事故类型和危险程度分析、组织机构及职责、预防与预警、信息报告程序、应急响应、应急物资与装备保障。

现场处置方案包括:事故特征、应急组织及职责、应急处置、注意事项。

(二)应注意《预案》中,经常出现并在评审中容易忽略的问题。

如:文本、序号、字体、格式、装订等不符合要求、文本没有使用a4纸打印、字体不统一,没有使用活页装订、将生产安全写成安全生产、目录与页码不一致、发布令写成通知、没有标题或版本号、将术语和解释放在正文中、没有对事故进行分级、法律法规规章排列顺序不正确、应急体系与响应级别不对应、文字表述的意思错误等。

所有这些都需要在评审中注意。

(三)审查中要注意《预案》的重点要突出、要素要符合、叙述要清楚,做到简洁实用、具有可操作性。

在文字方面,要求简单明了。

切记不要把解释、要求等文字写进《预案》中。

不同的《预案》有不同的重点。

注意《综合预案》与《专项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以便在评审中加以审查。

如:《综合预案》的要素有九项,关键要素有九点;《专项预案》的要素有六项,关键要素有五点;《现场处置方案》的要素有四项,关键要素有三点等。

(四)以《生产安全事故综合应急预案》为例:具体的讲需要注意问题如下。

1、总则部分1.1编制目的:即预案编制的目的、作用。

为什么要编制综合应急预案,其作用是什么。

我的理解预案编制目的应当是:为了预防和控制可能发生的生产安全事故,规范公司生产安全事故的应急管理工作,明确各相关部门应急救援职责,及时有效地实施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最大程度减少人员伤亡和公司财产损失,保护员工的生命和公司财产安全,特制订本预案。

需要注意的是:《预案》的编制,要求简明扼要,明确具体,简洁、实用、具有可操作性。

1.2编制依据:简述应急预案编制所依据的法律、法规、规章、标准和规范性文件以及相关应急预案等。

一要引用的法律、法规合法有效;二要明确相衔接的上级预案。

需要注意两个问题。

一是引用的法规标准合法有效。

当前,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为了适应发展的需要,国家对现行的法律、法规、规章、国标等修订的速度也在加快。

许多现行的法律、法规、规章、国标随时都在修订、出台新的和废止旧的。

所以我们在引用这些依据的时候一定要查清依据,确定其有效性后再进行引用。

防止引用的依据是过期的、失效的。

比如:GB18218-2000《重大危险源辨识》已由2009年3月31日发布的《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标准代替,并于2009年12月1日起实施。

该标准将名称改为《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将采矿业中涉及危险化学品的加工工艺和储存活动纳入适用范围,不适用范围增加了海上石油天然气开采活动,对部分术语、定义和危险化学品的范围及临界量进行了修订,取消了生产场所与储存之间临界量的区别。

再如:2006年国家出台了《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AQ/T9002—2006)。

2009年4月29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办公厅以安监总厅应急〔2009〕73号《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印发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评审指南(试行)的通知》文件。

其中最大的区别是将安全生产事故改为生产安全事故。

《指南》附件有五个《评审表》,即:《应急预案形式评审表》《综合应急预案要素评审表》《专项应急预案要素评审表》《现场处置方案要素评审表》《应急预案附件要素评审表》。

该《通知》对2006年出台的《导则》进行了很多的修改。

所以我们在运用的时候,就要按照2009年的《指南》进行编制了。

另外,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已经于2013年7月19日发布了新的《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GB/T29639—2013.2013年10月1日实施。

2006版的《导则》解决的是有的问题,2013版的《导则》解决的是优的问题。

也就是说,2013年10月1日以后重新修订已经报备的《预案》和新编制《预案》都应当按照2013版的《导则》内容和要求进行编制。

及时掌握这些知识,对于我们做好应急预案的相关工作是十分必要的。

第三,《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于2013年6月29日通过,自2014年1月1日起施行。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国务院令第373号)已经废止就不能作为依据了。

二是引用依据的顺序排列要符合规定。

大家都应当知道,法律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

法规是由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

规章、办法、行业标准是由中央各部委、各行业制定的。

所以编制《预案》引用依据排列的顺序应当是法律、法规和规章等。

依据当中最后一项还应有生产经营单位上一级的《预案》。

还要明确相衔接的上级预案,不得越级引用应急预案。

注意:不得越级引用依据。

如:企业不能把天津市的预案引用为企业预案的依据。

需要说明的是,在平行法律、法规和规章的排列中,应将特别法排列在前。

如:虽然《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都是法律,按照法律运用的规则,部门法优于普通法。

故此,就应急工作而言,《预案》编制的依据应当将《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放在首位。

1.3适用范围:要求范围明确,适用的事故类型和响应级别合理,上下衔接,形成体系。

特别要注意,适用范围要与第五部分应急响应中的响应分级相对应。

适用范围要说明该单位应急预案适用的是多大的事故?人员伤亡的数量、财产损失的数额等具体量化的内容等。

切记不要用原则话描述模棱两可、没有具体内容的文字。

一些单位在编制《预案》时,把事故的分级,如:一般事故、较大事故、重大事故、特别重大事故错误的作为适用范围。

那就大错特错了。

也有的单位把不属于生产安全事故的内容加到《生产安全事故综合应急预案》中。

如:地震、突发事件、食品中毒事件等。

1.4应急预案体系:要求能够清晰表述本单位及所属单位应急预案组成和衔接关系(推荐使用图表),能够覆盖本单位及所属单位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

如:上一级生产安全事故综合应急预案--本单位生产安全事故综合应急预案—生产安全事故专项应急预案。

(现场处置方案不需要备案,如果单位确实需要可放在附件中)1.5应急工作原则:说明本单位应急工作原则。

要求结合本单位应急工作实际,内容应简明扼要,明确具体,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和要求。

不要将不切合企业实际的空洞话语作为原则。

如有的单位把应急管理体制作为原则使用写入原则中。

如:统一领导、综合协调、分类管理、分级负责、属地为主等。

一般来讲,我们提倡生产经营单位应急工作的原则应简明扼要,明确具体,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和要求即可。

不要过多的文字和不切实际即空洞有过长的口号。

(《突法》的原则是:预防为主、预防与应急相结合。

目前,一般经常使用的应急工作原则应当是:以人为本、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科学施救。

大家知道:以人为本是当今社会人们的共识,也是社会文明程度的体现。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体现了应急工作的本质内容。

即我们在编制目的中叙述的为了预防和控制可能发生的生产安全事故。

科学施救是我在多个场合反复讲的话题。

主要是提醒大家在面对事故时,应当怎样进行施救。

特别要强调的是:救人要以保证自己安全为前提,不要盲目的施救,不要因盲目施救丧失自己的生命而扩大事故伤亡和损失的后果出现。

《天津市安全生产条例》第七十五条规定:本条例所称生产安全事故,是指生产经营单位在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造成人员伤亡或者直接经济损失的生产安全事故以及事故发生后因抢险施救不当造成的生产安全事故。

2、生产经营单位的危险性分析部分2.1生产经营单位概况:主要包括单位地址、从业人数、隶属关系、主要原材料、主要产品、产量、占地面积、建筑面积、用途等内容以及相邻四周情况和周边重大危险源、重要设施、目标、场所和周边布局情况。

可将平面图作为附件附后。

要求明确有关设施、装置、设备以及重要目标场所的布局和需要各方应急力量(包括外部应急力量)事先熟悉的有关基本情况和内容。

(需要外部力量的时候,除专业队伍外,要有文字协议及通讯联络方式)2.2危险源辨识与风险分析:主要阐述本单位存在的危险源辨识及风险分析结果。

要求能够客观分析本单位存在的危险源及危险程度,能够客观分析可能引发事故的诱因、影响范围及后果。

在此章节必须要明确说明单位经过辨识有无重大危险源。

如有则必须在预防与预警章节中的危险源管理部分中详尽说明对重大危险源管理和监控情况。

有重大危险源的还要编制专项预案。

3、组织机构及职责部分:3.1应急组织体系:明确应急组织形式,构成单位或人员。

要求能够清晰描述本单位的应急组织体系(推荐使用图表),明确应急组织成员日常及应急状态下的工作职责。

如:有使用指挥中心的,有使用领导小组的。

不管使用何种称谓,都必须将应急体系的组织形式和有关情况叙述清楚,使应急组织得有关不同岗位的人员明确,关系清晰。

据此,担当起责任,以便在实际工作中得以落实。

如:总指挥(总经理)-副总指挥(副总经理)--各个小组。

括:救援组、抢险组、疏散组、警戒组、后勤保障组、善后处置组等。

可将每个部门置放在每个组,即不同的组由不同的部门构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