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一轮复习课时作业18-19专题十四 实用类文本阅读(一)传记 .doc

合集下载

(统考版)2023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 课时作业(十四)实用类文本阅读

(统考版)2023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 课时作业(十四)实用类文本阅读

课时作业(十四) 实用类文本阅读一、[2022·成都4月模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材料一人对世界的征服,表现在具体形象、图景和意境上,则是力量、运动和速度,它们构成汉代艺术的气势与古拙的基本美学风貌。

你看那弯弓射鸟的画像石,你看那长袖善舞的陶俑,你看那奔驰的马,你看那说书的人,你看那刺秦王的图景,你看那车马战斗的情节,你看那卜千秋墓壁画中的人神动物的行进行列……这里统统没有细节,没有修饰,没有个性表达,也没有主观抒情。

相反,突出的是高度夸张的形体姿态,是手舞足蹈的大动作,是异常单纯简洁的整体形象。

这是一种粗线条、粗轮廓的图景形象,然而整个汉代艺术生命也就在这里。

就在这不是细节修饰的夸张姿态和大型动作中,就在这种粗轮廓的整体形象的飞扬流动中,表现出力量、运动以及由之而形成的“气势”的美。

在汉代艺术中,运动、力量、“气势”就是它的本质。

这种“气势”甚至经常表现为速度感。

一往无前不可阻挡的气势、运动和力量,构成了汉代艺术的美学风格。

也正因为是靠行动、动作、情节而不是靠细微的精神面容、声音笑貌来表现对世界的征服,于是粗轮廓的写实,缺乏也不需要任何细部的忠实描绘,便构成汉代艺术的“古拙”外貌。

汉代艺术形象看起来是那样笨拙古老,姿态不符常情,长短不合比例,直线、棱角、方形又是那样突出,缺乏柔和……但这一切都不但没有减弱反而增强了上述运动、力量、气势的美,“古拙”反而构成这种气势美的不可分割的必要因素。

就是说,如果没有这种种“拙笨”,也就很难展示出那种种外在动作姿态的运动、力量、气势感了。

过分弯的腰,过分长的袖,过分显示的动作姿态……“笨拙”得不合现实比例,却非常合乎展示出运动、力量的夸张需要。

包括直线直角也是如此,它一点也不柔和,却恰恰增添了力量。

“气势”与“古拙”在这里是浑然一体的。

如果拿汉代画像石与唐宋画像石相比较,如果拿汉俑与唐俑相比较,如果拿汉代雕刻与唐代雕刻相比较,汉代艺术尽管由于处在草创阶段,显得幼稚、粗糙、简单和拙笨,但是上述那种运动、速度的韵律感,那种生动活跃的气势力量,就反而由之而愈显其优越和高明。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实用类文本阅读——传记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实用类文本阅读——传记

-9整体攻略 学案一经历 任何人的个性禀赋、思想观念、志趣追求都必然会受到所处的 特定时代与成长环境等的影响。阅读传记作品,应联系传主生活的 时代背景与社会环境,通过梳理传主生平经历的基本事实,准确把 握影响传主成长的各种因素,综合了解传主的为人,客观公允地评 价传主的思想、品格与功过。 2.关注典型事迹 传主一生的经历很多,但是最能凸显传主品格修养与情感志趣的 是传主经历过的重大事件。作者通常会选取典型事件来刻画传主 的形象。在典型事件的叙述中,着力刻画传主的言行细节,鲜活地 再现传主神态、心理,塑造出传主丰满的形象。
-7整体攻略 学案一 学案二 学案三
二、传记描写传主的常用手法 传记往往以叙述为主,综合运用描写、议论、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 人物传记一般要介绍传主的人生经历,叙述是主要的表达方式;作品 既可对传主的人生经历做纵向的叙述,也可抓住传主的个性特征和历 史功绩做横向的叙述。人物传记以刻画人物特征为中心,对典型人物 的刻画离不开多种多样的描写方法。传记末尾一般总述传主的功绩 成败,也可以在叙述人生经历的同时加入一些议论和抒情。 人物传记对传主的描写,常采用如下方法: (1)对传主的肖像进行描写。传主的肖像主要指传主的外貌,包括 容貌、服饰、姿态和神情等。肖像描写可以是静态的描摹,也可以是 动态的。 (2)对传主的语言进行描写。传主的语言要充分体现个性化,能表 现传主的出身、教养、经历和性格,让人读了如闻其声,如见其人。
-8整体攻略 学案一 学案二 学案三
(3)对传主的行动进行描写。传主的行动要符合传主性格发展的 逻辑。可以选择具体的、富有特征的行动来展示传主的性格和心 理活动。 (4)对传主的心理进行描写。传主的内心世界是很丰富的,心理描 写就是要充分表现传主内心的喜、怒、哀、惧、爱、恶、欲等。 常见的心理描写方法有内心独白、回忆联想等。 (5)对传主的活动环境进行描写。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环境 中,传主个性的形成与他所处的环境有关,写好环境对表现传主的 性格极为有用。 (6)通过细节或从侧面进行描写。根据传主性格发展的逻辑,捕捉、 挑选最具有特征的细节,进行准确、真实的描写,能够使传主的性 格更加鲜明。侧面描写是指通过描写其他人物来衬托传主,又叫间 接描写。侧面描写常常与正面描写结合运用。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第三部分 现代文阅读 专题14 实用类文本阅读 传记 2 归纳概括题课件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第三部分 现代文阅读 专题14 实用类文本阅读 传记 2 归纳概括题课件
12/9/2021
何驽博士上中学时就喜欢语文、英语和历史,特别是对文物考古一直 很感兴趣。1981年,他义无反顾地选择考古专业,考入了北京大学考古 系。2001年7月提前完成博士研究生学业的他,毕业后被分配到中国社会 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工作。但他更愿意到考古一线。后来,他主动要求下基 层。在湖北荆州工作期间,他撰写了《中国文明起源考古研究思考点滴》 等50余篇有价值的论文。他常给同事们讲:“‘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 事要躬行。’要想印证较大和深奥的理论,就必须到考古实践中去,掌握 大量的考古实证,只有到都城遗址去考古,才能发现更有价值的东西。”
12/9/2021
冬至时,考古队员冯九生专门来到建筑遗址现场进行观测,结果发现日出 时,太阳并不在观测缝中,于是陷入茫然。何驽认为很可能是观测点位置 有偏差,该建筑应该是有观测冬至功能的。何驽的观点一时在考古界引起 了轩然大波,当时各种说法不一,质疑声如潮水般涌来:“何驽所提到的 观测缝,是不是有意识做出来的?”“目前学术界很浮躁,想搞点轰动效 应的人太多,何驽莫非是想制造爆炸性新闻贪图出名?”……不管周围的 人怎么想,怎么讲,何驽并没有因此懈怠和放弃。之后何驽又邀请15名国 内著名天文学专家亲临现场进行论证,基本确认该遗迹是天文观测遗址。 而这前前后后的两年中,何驽的付出却是令人难以想象的,因为他的工作 已经超出了考古专业的范围,涉足了天文学等领域,可想而知,没有百折 不挠的精神,没有对事业的执着追求,不注重学习、研究、设想、推断, 是很难有所作为的。
12/9/2021
示例及标志: (2016·全国卷Ⅱ)对我国的数学基础教育,吴文俊有哪些心得?请结合 材料简要概括。
(1)题干中有“如何”“形成”“成为”“心得”“事迹”等字样; (2)在辨别时学会转换问法,如“如何形成”可以变换为“经历了哪些 事件形成的”。 常见设问方式: (1)×××的事迹主要有哪些?请简要概括。 (2)文中写了有关传主的哪几件事? (3)文章是从哪些方面来表现(介绍)×××的?

高考语文一轮精细复习课件:专题14 实用类文本阅读(一) 传记 1

高考语文一轮精细复习课件:专题14 实用类文本阅读(一) 传记 1

微课堂 · 一刻钟
合作探究课时
新课标版 ·高三语文
二 、 热 点 动 向 1 () 传 记 是 高 考 命 题 的 热 点 体 裁 。 卷Ⅰ、 新 课 标 全 国 卷 2 0 1 3 2 0 1 3 年 高 考 , 新 课 标 全 国
Ⅱ、 辽 宁 卷 、 山 东 卷 等 考 查 的 均 是 传 记 。
“理解含意”类 似 , 所 以 2、第3方 面 , 综 观 近 几 “传主形 特 征 和 表 现 手
”和“分 析 传 记 的 基 本
“探究”类 似 , 不 再 赘 述 , 只
微课堂 · 一刻钟
合作探究课时
新课标版 ·高三语文
本 专 题 建 议 用 时 课时分配 第1课时 (讲授课)
6课时(包括自习课) 教学内容 传记阅读(一) 传 主 形 学习方式 师生互动、 合作探究 对应课时 合作探究 课时1
新课标版 ·高三语文
专 题 十 四
实 用 类 文 本 阅 读
(一) 传记
微课堂 · 一刻钟
合作探究课时
新课标版 ·高三语文
根 据 传 记 的 文 体 特 点 说 , 传 记 的 考 查 方 向 为 以 下 几 个 :
和 新 课 标 要 求 , 从 传 记 阅 读 的 命 题 上 来
1 .对 传 记 中 的 重 要 词 语 含 义 与 重 要 句 子 含 意 的 理 解 考 查 ; 2 .对 传 记 中 一 些 重 要 信 息 的 筛 选 能 力 的 考 查 ; 3 .对 传 记 中 作 者 所 表 现 出 的 创 作 意 图 、 文 章 文 体 基 本 特 征 和 写 作 技 巧 的 考 查 ; 4 .对 传 记 文 本 的 深 层 意 蕴 及 其 所 反 映 的 人 生 价 值 和 时 代 精 神 的探究。

2020届高中语文一轮复习人教版实用类文本阅读·传记作业Word版

2020届高中语文一轮复习人教版实用类文本阅读·传记作业Word版

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版实用类文本阅读·传记作业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追星不移张钰哲朱琪红① 100多年前的一个夏天,在福建闲侯县一古旧宅院的空旷处,每到晚上,总有个疫弱的小孩子仰望星空.并认着北斗七星和闪烁看神秘光芒的星座,孜孜不倦.兴趁十足。

河塘的处声和小伙伴们捉迷成的喧闹声都无法让他分神,他就是自小爱好观察天象,迷上天文学的张枉哲。

②1923年,21岁的张钰哲赴美求学,就读于康奈尔大学建筑系。

一天晚上,在同学的宿舍里,他偶然发现了一本改变了他的一生,也改变了中国天文事业的命运的小册子。

这是一本普通的天丈科普读物,但作者一段令人心泣的卷首语深深触动了他。

③“天丈学乃中国古学,在我国启昌独早,其研究规模,千年前即已灿然大备,惜后中落……近百年复受晚清腐致政治之影响和军问的摧残,天丈古学更日就消亡,几成绝响,诸君关心国粹,扶冀丈明,想亦深同愤惜也.”④读到这里,张枉哲的心微微颤抖了一下,难道中国真的要沉沦下去?难道天文古学在中国从此就要消亡了吗?于是,1925年,张钰哲转学到芝加哥大学天文系,并以优异成靖先后获得天文学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

⑤1928年11月22日夜,美国叶凯士天丈台爆发出一阵欢呼声。

张钰哲一边摘下眼镜揩去激动的泪花,一边不禁高喊着:“捉住了,捉住了!我终于把它捉住了……”⑥两年中,他一直在苦苦地追索,在茫茫星海中找寻一颖人类从未发现过的行星。

为了它,两年时间内张枉哲从未睡过一个好觉,伴随他的只有伸向星空的天丈望远镜。

他热红了双眼,深陷的面颊显落出苍白的容色,但他依然如故,仍在星海中搜寻。

⑦经过连续的观侧和精密的轨道计算,张钰哲确信两年前他发现的一颗星是从未有过记录的新行星。

今天,当这颗星再次进入他的观测网时,他轻按相机快门,终于将这颗新星留在了底片上。

张钰哲的发现,很快就得到了“国际小行星中心”的承认。

⑧依照国际惯例,发现者有权为它命名。

身处异国他乡的张钰哲,此时心潮澎湃:天文学乃是我国古学,成就早就领先于世界各国。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实用课件:实用类文本阅读—传记 (共26张PPT)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实用课件:实用类文本阅读—传记 (共26张PPT)

3.其他人物对传主的映衬作用:这些人物虽
(二)分析传记的基本特征和表现手法:
1.细节在传记中的作用:使传主全面完整,立体化;




让传主的形象真实可信;符合读者的心理需要。 2.选材组材技巧: 传记选材的特点:(1)真实(2)典型(3)材料可以是重 大的事件,也可以是日常生活的小事。 组材的特点:(1)从时序角度思考(2)从详略方面 思考 3.语言:朴实自然、文采斐然、自然亲切、幽默调侃。
句、职位和工作的语句、人物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 不同工作中做了什么事。 (2)概括传主形象的方法:事迹言行、作者对传主议 论性描述、引用他人对传主的评价、细节描写、传主 与各方面的关系(时代、社会、家庭背景、关系网中 的传主)。
2.评价传主:
(1)从对传主的生平事迹的叙述中,了解传主的思想立场、
高三一轮传记复习
【学习目标】
1.了解实用类文本阅读的考纲解读。 2.了解传记文本的考点概要。 3.真题演练,总结传记阅读的整体性要求和答题思路
方法。 4.当堂训练,对所总结的方法进行及时的反馈。
【学习重难点】
感受真题演练,总结传记阅读的整体性要求和答题的
思路方法。
一.实用类文本阅读的考纲解读: 2015年新课标《考试大纲》对实用类文本阅读的考试
将军赋采薇传记
【答案】AD 试题分析:B“唯一放心不下的。就是要子儿女日后
的生活”错误;C“奋而率部突围,与日寇死战”错 误;E“戴安澜临危受命”错误。
(2)有人说《自由报》记者宗祺仁是共产党,提醒戴安澜 多加提防,他却回答“何防之有”,这是为什么?请结合材 料,分析戴安澜这样回答的理由。(6分)
【答案】涉及诸葛亮和秦始皇的事迹;表达戴安澜平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滚动练习21专题十四 实用类文本阅读(一)传记 .doc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滚动练习21专题十四 实用类文本阅读(一)传记 .doc

考点滚动练(二十一)一、基本知识1.下列各句中,加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敢问路在何方》已经成为《西游记》的标志性音乐,旋律高亢苍凉,意境恢宏深邃,淋漓尽致地描绘出取经路上的艰难和师徒四人百折不回的风貌。

B.景区山顶常年云雾缭绕,山下绿草如茵,整个山景层次分明,大块的色彩加上一天之中可以看到雨、雪、雾、岚的奇景,让此处成为知名的景观。

C.为保证学科领域不同凡响的人才都有施展才华的空间,学院以项目培训人才,通过富有挑战性的工作,为大家提供良好的学习机会和锻炼平台。

D.俄塔社北京分社社长安德烈·基里洛夫给李克强总理写信,为了不耽误总理的宝贵时间,他特地用中文写信,并且尽量将信件写得短小精悍。

答案 C解析C项,不同凡响:形容事物(多指文艺作品)不平凡。

使用对象错误。

A项,百折不回:无论受多少挫折都不退缩,形容意志坚强。

B项,绿草如茵:草绿油油的,像绿毯一样柔软,像铺在地上的被褥,形容草十分茂盛。

D项,短小精悍:形容人身材矮小而精明强干;形容文章、戏剧等篇幅短而有力。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横跨东西的沪昆高铁,将以其高速度、大运力,突破中部、东部、西南地区的交通瓶颈,成为提高东西部区域经济共进的“金钥匙”。

B.各成员国强调,要发挥联合国在国际关系中起核心协调作用,维护世界和平,在国家平等关系的基础上,促进双边和多边合作不断发展。

C.近年来,我国食品安全形势总体稳定,但仍有不安定因素,如问题蔬菜、地沟油、毒生姜等食品安全事件时有发生,造成严重的社会危害。

D.木偶艺术区别于其他艺术门类的关键点就是它要靠操作者的技巧来塑造木偶形象,而每种情绪如何用动作表现都经历了几代人的摸索。

答案 D解析A项,搭配不当,“提高……共进”不搭配。

B项,结构混乱,把“要发挥联合国在国际关系中起核心协调作用”改为“要发挥联合国在国际关系中的核心协调作用”或“要使联合国在国际关系中起核心协调作用”。

新课标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三部分现代文阅读专题14实用类文本阅读第1章传记课件

新课标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三部分现代文阅读专题14实用类文本阅读第1章传记课件

育,中国的现代文学星系中璀璨群星的光芒将暗淡几分。如果
没有林徽因的辅助,梁思成很难完成《中国建筑史》。张清平 用林徽因和梁思成终生痴迷的古建筑来比喻他们的结合:梁思 成是坚实的基础和梁柱,是宏大的结构和支撑;
而林徽因则是灵动的飞檐、精致的雕刻、美丽的栏杆。他们一 个厚重坚实,一个轻盈灵动,他们的组合无可替代。林徽因和 梁思成堪称中国知识分子的夫妻楷模,另一对我认为是傅雷和
②为林徽因作传的人不少,她太吸引人了,尽管我们不是 梁思成,也不是金岳霖,更不是徐志摩,但这并不影响我们喜 欢她、欣赏她、深爱她。的确,林徽因是20世纪中国最有魅力 的女性之一。有那么多文化名人为她倾倒,她身上多了一些传
奇色彩。如果褪去这些传奇的成分,也不失中国女性的偶像。
③林徽因不是伟大和崇高的符号,不是降到人间的仙女,
Hale Waihona Puke 一种带有文学评论色彩的体裁。它由传主、本事、作者的思考
与评析三要素构成。“传中有评,评中有传,评传结合”是其 特点。“传要真实,评要中肯”是评传写作的基本要求。
(二)传记的特点
1 .真实性。真实是传记的生命。因为传记叙写的是历史 或现实中存在的活生生的人,有真名实姓、居住地点、活动范 围等,写作时不允许任意虚构。 2 .文学性。传记不同于一般的枯燥的历史记录,它具有
也不是供后人崇拜和议论的偶像,她是一个女人,一个追求着 自由思想的知识分子。不幸的是,一提及林徽因,总是把她和 别人捆绑在一起。《林徽因》一书的价值,在于廓清了浮荡在 主人公身上的尘埃,将她的真实面目彰显出来,在历史背景中
将林徽因凸显出来,同时还生动地勾勒出梁思成、徐志摩、金
岳霖、沈从文等一批高级知识分子群体的高雅的志趣品格、多 彩的生活经历,从而折射出他们所生活的时代的精神。

2018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第一板块 现代文阅读 专题四 实用类文本阅读(一)-传记 第4讲 传记探究类题目怎样

2018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第一板块 现代文阅读 专题四 实用类文本阅读(一)-传记 第4讲 传记探究类题目怎样

[规范答题] (1)根据自身情况和爱好,确定目标,并为之付出最大的心力, 当会有所收获。(2)真正追求艺术,应保持单纯的气质和忠诚的态 度,不能急功近利。(3)要成事就必须持之以恒,不能因外部环境 的变化而改变。(4)艺术能激发我们的勇气与信心,即使在困难之 中,也能给予我们鼓舞与力量。(答出其中三点即可。其他答案, 只要言之成理也可)
第 4 讲 传记探究类题目怎样稳又新
传记探究类题目一般设置评价传主的观点和基本态度、 探究传主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对文本的某种特色作深度 的思考和判断等题目,主要考查考生的探究能力。考生解答 探究类题目时,常常把握不好探究方向,探究点不够准确, 探究不够深刻。
评价传主的观点和基本态度
常见 设问
①×××认为××××?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②就文中×××的观点,谈谈你的认识。 ③结合全文,评价×××的看法。
真乃新时代侠者之榜样”这一语句就体现了传主 “笃行忠正” 的
新时代侠客智慧和胸襟。 (3)角度三:从读者入手。读者对“侠客”是感兴趣的,这样就
拉近了读者与传主的距离,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
[规范答题] (1)本文的最大写作特色是视角独特,从“侠客”的角度刻画 叶笃正这位气象科学家。(或比喻,把气象科学家比为“侠客”。) (2)作者这样写的意图是:①拉近读者与科学家的距离,引发 读者的阅读兴趣;②写叶笃正喜欢武侠小说,多方面刻画人物, 从而使人物形象更丰满,更具真实性;③引导读者尤其是年轻的 一代学习叶笃正“笃行忠正”的新时代侠客智慧和胸襟。
④“侠”者的思维,往往上天入地,出入自如。叶笃正研究青 藏高原气象,首先指出青藏高原在夏季是大气的一个巨大热源。后 又爆出“冷门”观点:青藏高原在冬季是冷源。凭着这一热一冷之 说,他开创了“青藏高原气象学”。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传记类文本阅读专项训练练习题含答案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传记类文本阅读专项训练练习题含答案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传记类文本阅读专项训练练习题含答案一、传记类文本阅读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池莉专访:在生活中修行“车、房,所有这些面上的东西我都不热衷。

”2007年的春天,池莉在酒店大堂一边看手机短信,一边果断总结。

这个终日白描物质的女人,自己却在恰当的时机看穿逃离,大约有十余年的时间,池莉不开自己的作品研讨会,不请著名人物作序或者写书评,拒绝电视,关闭博客。

她在武汉市郊安家落户,自己种菜自己吃,满足于劳动后一身大汗,享受着与人世两不相争的快活:“上午我在阅读以赛亚•柏林的书,下午我在菜地里干农活。

当家家户户炊烟升起的时候,我倚靠在篱笆上休息。

”在生活中修行中国新闻周刊:你小说中的市井描写和你的清静生活差别很大,仿佛是一个人一边在茶馆说书,一边在庙里修禅。

这种转换会让你觉得不适吗?池莉:没有。

如果不这样就不是我了。

我就是需要这样,我一直都很静,而且还一直在刻意地修炼自己内心的平静。

海必须很深很静,才可以在表面翻腾出各种浪花,很浅的水都是泡沫。

作家要目光清澈,首先物质欲望要很少。

中国新闻周刊:你觉得自己达到了理想状态吗?池莉:修身养性不是一天是一辈子的事情。

而且修炼得越到位,感觉越好。

中国式样的生活是从政治到社会到人事,到城市的每个角落,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综合状态。

作家看得越深越透越好,写得越像越客观越好。

中国新闻周刊:除了阅读,你通过什么途径来观察这种复杂生活呢?池莉:不需要什么刻意的途径啊!我就在生活。

生活对我来说无处不在。

不是你不出去就没有生活。

对于一个修炼到一定层次的人来说,光是看和思想,就足可以达到生活的最深处;而一些生活现象与场景,在写作中就是技术性问题,很简单了。

中国新闻周刊:你会担心被时代淘汰吗?池莉:任何时代都有不被淘汰的作家,也都会有作家被淘汰。

作家和社会的变化是没有直接的关系的。

关键在于作家自己。

最好的作家无需把所有的职业都做完了再来写作。

他把握的是人类的灵魂和精神状态。

通用高考语文一复现代文阅读题2实用类文本阅读传记阅读第1节Ⅰ补传记阅读的基础知识

通用高考语文一复现代文阅读题2实用类文本阅读传记阅读第1节Ⅰ补传记阅读的基础知识

(通用)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第1部分现代文阅读专题2 实用类文本阅读传记阅读第1节Ⅰ补传记阅读的基础知识不分版本专题二实用类文本阅读——传记阅读1.命题着眼点集中在哪个方面?围绕传主来命题是高考传记阅读命题的原那么和中心,不管是综合性选择题,还是手法类题目和开放类题目。

2.考查能力上有何特点?注重考查分析综合能力。

其中筛选信息归纳概括是各类题目中均涉及的根本要求,探究题也不例外。

甚至很多探究题本身就是归纳概括,只不过答题角度多一些而已。

3.命题角度有哪些变化?“相关链接〞从XXXX年开始在全国卷中出现。

“相关链接〞既是文章的有机组成,也是设题答题所必须考虑的材料。

同时,分析概括的选择题依据考纲变化从XXXX年高考开始极有可能采用四选一的形式考查。

第一节整体感知真题剖析——研透高考真题,探讨阅读规律Ⅰ.补——传记阅读的根底知识一、传记的分类传记是记述人物事迹的文章,它遵循真实性原那么,用形象化的方法记述人物的生活经历、精神风貌及其活动的历史背景。

1.按表达人称分传记可分为自传和他传。

前者是本人撰写的,如沈从文的《沈从文自传》,林丹的《直到世界尽头》。

后者是他人撰写的,如陈廷一的《“布衣总统〞孙中山》,沃尔特·艾萨克森的《史蒂夫·乔布斯传》。

2.按表达方式分一般的传记以记叙为主;而有的传记那么一面记述人物的经历,一面对人物加以评论,这种传记被称为“评传〞。

如卞毓方的《留取丹心照汗青》,朱志敏的《铁肩担道义》。

3.按篇幅长短分传记可以分为大传和小传。

4.按创作方法分传记可分为史实性传记和传记文学。

前者以记叙翔实的史实为主,用语比拟平实,如施昌学的《海军司令刘华清》。

后者多用形象化手法,描述人物的生活经历、精神风貌及其活动的历史背景等,以史实为依据,但又不排斥某些联想性的文学描写,如白落梅的《你假设安好,便是晴天——林徽因传》。

二、传记的特点1.真实性传记必须以真人真事为依据,再现历史,再现人物。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专题十四 实用类文本阅读 课时达标(33)人物传记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专题十四 实用类文本阅读 课时达标(33)人物传记

课时达标(三十三) 人物传记一、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1~4题。

曼德拉:死后被人们记住的极少数人之一1990年2月11日,因为反抗南非种族隔离制度被监禁长达27年的曼德拉与妻子温妮手挽手走出监狱大门。

后来,曼德拉曾回忆起关押自己的牢房:“它的窗子面对着院子,高度与眼睛齐平。

我三步就能从牢房的一头走到另一头。

当我躺下的时候,我的脚和头都能触及水泥墙。

牢房的宽度大约有6英尺(1英尺约合0.3米),而墙的厚度却至少有2英尺。

”狱中的生活更让他难忘:每天早晨5点半起床打扫监狱、清洗马桶;早餐是“简直不是人吃的”玉米粥;隆冬时节还要在冰冷的院子里列队而坐,在看守的监视下将石头敲碎,一直干到中午,不能挪窝也不能和旁边的人说话;午餐吃完煮玉米后,还得劳动到下午4点,然后快速用冰冷的海水冲个澡;晚饭是玉米片粥,有时会有少量的胡萝卜、卷心菜,每隔一天会有一小块软骨肉;晚上,不能进行任何读书、学习活动,只能在一盏40瓦的灯下,躺在没有被褥的床上睡觉……然而,漫长艰苦的牢狱之灾不仅没有打倒曼德拉,反而成就了他。

狱中没有书籍,他就锻炼记忆力;他热衷于与人辩论,让自己的思维变得更加缜密。

不仅如此,他还认识到,监狱是南非的一个缩影,自己若要在其中生存下去,就得和各种群体和谐共处。

于是,他努力寻找与其他党派囚犯的共识,他设法跟看守建立友好关系……长时间的狱中岁月,在曼德拉的身上发生了奇妙的化学反应,让他的思想逐渐有了深度。

1994年2月12日,南非历史上首次不分种族的总统大选拉开帷幕,75岁的曼德拉参与大选。

这次选举,他所属的“南非非洲人国民大会”获得新议会400个席位中的252个,曼德拉毫无悬念地成为南非第一位黑人总统,长达半个世纪的南非种族隔离制度正式宣告终结。

在总统就职仪式上,曼德拉做出一个震惊世界的举动:他请来当年罗本岛监狱的3名看守,向他们致敬,感谢监狱生活对自己的磨砺。

他说:“尊重过去的敌人,就是尊重今天的同胞。

”曼德拉就任总统后,没有增设任何打击报复白人的法令。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课时作业18 传记阅读(三) 新人教版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课时作业18 传记阅读(三) 新人教版

课时作业(十八)传记阅读(三)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齐白石的吝啬与慷慨潘剑冰齐白石是很会过日子的人,俭而近乎吝,并给后人留下了许多趣味横生的话柄。

齐白石自己打造了一个大柜子,吃的用的全都锁在里面,钥匙随身带着。

黄永玉在《比我老的老头》里,谈到自己经李可染引荐第一次拜见齐白石的情景:老人见到生客,照例亲自开了柜门的锁,取出两碟待客的点心。

一碟月饼,一碟带壳的花生。

路上,可染已关照过我,老人将有两碟这样的东西端出来。

月饼剩下四分之三;花生是浅浅的一碟,“都是坏了的,吃不得!”寒暄就座之后我远远注视这久已闻名的点心,发现剖开的月饼内有细微的小东西在活动;剥开的花生也隐约见到闪动着的蛛网。

这是老人的规矩,礼数上的过程,倒并不希望冒失的客人真正动起手来。

天晓得那四分之一块的月饼,是哪年哪月让馋嘴的冒失客人干掉的!不过,很多人未必像黄永玉这样了解老人的心思,他们初来乍到,或许觉得却之不恭,只好勉为其难尝一尝。

张大千就说过包括自己在内不少人在齐家吃到过“发霉的点心”。

在穿的方面,齐白石一直“从一而终”,一件衣服除非不能再穿了,否则绝不将之抛弃。

他晚年经常受邀参加各种大型宴会,每次都穿着一件蓝布袍子。

这是他唯一的“礼服”,多少年未曾变过。

后来在九十五岁寿辰时,学生们实在看不下去了,大家凑份子,给他买了一件新大褂。

画家用的画纸主要是宣纸,买回来的宣纸外边包着一张纸,叫做“纸皮”。

一般的人撕开纸皮后都将其当垃圾处理掉,但老人绝不浪费,他在纸皮上勾了许多画样子,很多纸皮画都成了很珍贵的东西。

除了纸皮外,老人甚至连买东西的包装纸,比如包鞋、包书、包糖食的纸都分大小留着,作为起画稿之用。

齐白石就连作画时的每一笔墨都要用到淋漓尽致,惜墨如金。

白石老人非常注重墨色的运用。

他用墨非常精细,总是把每一笔的墨全部用光,才会去洗笔。

当画完一幅画的时候,他笔洗里的水还是清澈的。

如果你看了上面的故事,就武断地认为齐白石是一个锱铢必较、抠门绝顶的人,那么下面的事实却又告诉你一个截然相反的齐白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题组层级快练(十八)(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基础检测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25分)从寒门子弟到行政长官20世纪30年代,梁振英的父亲梁忠恩只身离开家乡山东威海闯荡香港,在清水衙门当警察。

梁振英于1954年8月出生,有一姐一妹,是家中独子。

二十岁之前,梁振英与家人住在七号差馆宿舍及荷李活道警察宿舍。

那里没有独立卫生间,一层楼十几户人家共用一个厕所。

小时候,为省一毛钱的电车费,梁振英和姐姐、妹妹都是走路上学。

上中学时,为节省每顿一块五毛钱的饭钱,梁振英总是步行半个小时回家,用十分钟时间狼吞虎咽地吃完饭,再匆匆忙忙赶回学校上课。

从上幼儿园起,梁振英就已经开始忍受贫困生活的煎熬。

但懂事的小振英只是默默承受,从不抱怨。

稍大一点儿时,他就开始分担家务活,帮助母亲买菜、择菜。

为了贴补家用,帮附近的塑料玩具厂加工塑胶花。

当时梁振英才十一岁,下午到学校上学,其他时间则要干活——要么背着几十公斤重的材料往返家里与工厂,要么与家人一起做塑胶花。

这段时光尽管清苦,却被梁振英视为第一堂人生课,不仅培养了他不畏艰辛、自食其力的能力,还让他认识到执着追求的可贵。

梁振英从小成绩优异。

他从荷李活道警察小学毕业后考入香港著名的中学——英皇书院,后又进入当时的香港工业学院(现香港理工大学)修读建筑测量系。

取得高级文凭后,梁振英于二十岁那年前往英国布里斯托理工学院(现为西英格兰大学)攻读估价及地产管理学。

在留学英国的三年多时间里,梁振英靠半工半读维持自己的学习及生活费用。

他每周打工三个晚上,每次六个半小时,回到宿舍时往往是凌晨了。

为了节省车费,他每天上学放学都要步行十多公里。

即使这样,他仍然坚持参加社会活动。

当时梁振英是当地香港留学生的学生会主席,经常举办中国文化宣传活动,每个星期天他还去教当地的华侨子弟学中文。

1977年,梁振英以全班第一名的成绩从布里斯托理工学院毕业。

学成回港的梁振英,开始了自己白手起家的创业历程。

起初,他加入老牌测量师行“仲量行”,成为一名测量师。

过了五年,梁振英被擢升为这家英资公司的合伙人及该企业第一位华人董事。

当时年龄不足三十岁的梁振英年薪已高达上千万港元。

1988年,三十四岁的梁振英被评为“香港十大杰出青年”。

1993年,梁振英创立了梁振英测量师行。

2000年,通过互换股份与英国DTZ 及新加坡的戴玉祥产业咨询公司合并,梁振英测量师行易名为戴德梁行。

这家布点遍及四十三个国家和地区的国际房地产服务公司,迅速发展成为亚太区最具规模的物业顾问公司。

2006年,梁振英成为该公司最大的个人股东,首度晋身集团董事局。

一年后,梁振英又由戴德梁行北亚区主席升任为亚太区主席。

此时,离他事业起步刚好三十年,梁振英已从一无所有的小青年变成了颇具经济实力的香港企业家。

作为香港专业联盟主席,梁振英率先鼓动香港十个专业团体五万多专业人才加强与内地交流。

早在20世纪70年代末,内地的改革开放刚刚起步,身为香港“专业人士促进现代化协会”成员的梁振英,就开始与内地结缘,并频繁穿梭于深港沪之间。

20世纪80年代初期,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谈判开始。

1984年,中英谈判碰上新界的租约问题。

当时,新界的全部土地楼房,不论地区、新旧、用途,地契年期全部在1997年6月27日届满后,由中、英两国共同解决。

由于当时内地还没有房地产市场,缺乏经济和合约上的知识,中央想找个香港人咨询意见。

有位官员记起一个经常到内地讲课的年轻人——梁振英,就请他帮助写意见书。

梁振英立即动笔撰写。

几个月后,这份意见书中的建议成为中方意见,并成为《中英联合声明》附件三《关于土地契约》的主要内容。

在帮助和支持内地房地产事业发展的同时,梁振英亦开始在政治上崭露头角。

1985年,梁振英出任香港基本法咨询委员会委员;1988年,三十四岁的梁振英出任基本法咨询委员会秘书长;1993年,出任香港特别行政区筹委会预委会政务小组港方组长;1996年出任香港特别行政区筹委会副主任;1997年出任香港特区第一届行政会议成员、召集人。

此外,他还担任第十届和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常委等职。

梁振英不无自豪地回忆道:“参与回归的全过程,为香港回归效力,亲历国家和平统一的阶段性成果,这是我一生中最大的成就和最难忘的经历。

”(选自2012年第6期《名人传记》,有改动)1.下列对传记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 )A.梁振英童年时代忍受了贫穷生活的煎熬,他从不抱怨,积极分担家庭生活的负担。

艰苦的生活锻炼了他自食其力的能力和顽强的意志。

B.梁振英从小学习成绩优异。

在香港取得高级文凭后,前往英国留学,学费和生活费自己打工解决,还经常参加社会活动,以全班第一名成绩毕业。

C.梁振英学成回港后,加入了老牌测量师行——仲量行,很快就成了行业的领头人,工作了十年的时间就被评为“香港十大杰出青年”。

D.梁振英四十岁时创立了自己的测量行,几年后与英国和新加坡的两家公司合并,他的戴德梁行成为亚太区同行中规模最大的公司。

E.本文撷取梁振英人生的若干片段,描写他积极生活、刻苦学习、心系祖国的事迹,记叙梁振英从寒门弟子到成为香港行政长官的历程。

答案选B项3分,选A项2分,选E项1分。

解析题目要求对传记有关内容进行分析和概括,判断其恰当的程度。

不恰当的两项是C、D。

C项,分析说梁振英“很快就成了行业的领头人”,与原文不一致,原文只是说“梁振英被擢升为英资公司的合伙人及该企业华人董事”。

D项,说“他的戴德梁行成为亚太区同行中规模最大的公司”,与原文不一致,原文是说戴德梁行“迅速发展成为亚太区最具规模的物业顾问公司”。

E项,说梁振英“刻苦学习”于文无据。

2.梁振英青少年时代是如何面对贫困生活的?(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默默承受,从不抱怨。

他认为清苦的生活是第一堂人生课,认识到执着追求的可贵。

②积极面对贫穷的生活:节约花费,走路上学,上学时间回家吃饭;年龄不大就分担家务,帮工厂做活赚钱补贴家用。

3.最后一段画线句子在文中起何作用?请简要说明。

(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起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帮助和支持内地房地产事业发展”是对上文的总结,“在政治上崭露头角”引起下文。

4.梁振英从寒门学子成长为行政长官,请结合全文谈谈你对梁振英成功原因的理解。

(8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梁振英小时候的贫困锻炼了他吃苦耐劳、执着追求的品质,为他的成长及整个人生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②优秀的学业为后来成为颇具实力的企业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攻读估价及地产管理学以全班第一名的成绩毕业后,成为测量师。

③具有管理才能,工作不久就被擢升为公司的合伙人及该企业的董事。

自己创立公司后,公司很快就成了亚太国际公司,他升任为亚太区主席。

④爱国热情促使他早在内地改革开放刚刚起步时就利用自己在香港的影响力鼓励专业人士加强与内地交流,他也频繁穿梭于深港沪之间。

特别是他在涉及香港回归的一系列问题上成为中国政府的得力智囊,从而使他成为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8题。

(25分)中国航天事业先行者赵九章高睿1907年10月15日,在古城河南开封一户原籍浙江湖州的中医世家,一个男婴呱呱诞生了,他就是赵九章。

幼年的赵九章,在私塾中以“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作为自己的座右铭,勉励自己发奋读书,立志长大以后要成为国家的栋梁。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以后,轰轰烈烈的革命运动对赵九章的思想影响很大,少年赵九章不仅因此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并且产生了忧国忧民的思想。

他放弃了学习文学的初衷而改学科学,以“科学救国”的远大抱负为己任。

1925年,他考进了浙江工业专门学校电机系。

在这里,赵九章与一些进步同学走到一起,并参加了共产主义青年团。

这对赵九章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从那以后,他以饱满的革命热情投入爱国的民主学生运动中去。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赵九章不幸被捕入狱。

所幸赵九章的姨夫戴季陶在国民党政府中位高权重,由他出面疏通关系,终于将已经奄奄一息的赵九章从狱中保释了出来。

赵九章虽然出狱了,但大革命失败后,进步势力遭到严重挫折,革命形势十分严峻。

有戴季陶这么一个有权有势的亲戚做靠山,而且本身还曾做过戴季陶的机要秘书,以这样的资历,赵九章若要走上仕途,前程自然不可限量。

但他却看不惯国民党官场的腐败,不愿同流合污,时常与戴季陶发生矛盾。

1930年,他毅然北上,考进了清华大学物理系。

1935年7月,赵九章考取了清华大学的公费留学,研习动力气象学、高空气象学和海洋学等课程。

1937年,他在《现代气象学之研究与气象预报》这篇论文中,十分明确地提出了把数学、物理引进气象学领域的想法。

同年,他在整理大西洋高空探测资料的基础上,用求解数学、物理方程的方法,定量地讨论了从热带高压到赤道途中信风主流中得到的水汽和热量的多少问题,在专业杂志上发表了论文《信风带主流间的热力学》。

这是他按自己的思路把数学、物理和流体力学的基本原理引进到气象科学中来的首次尝试。

该文发表后,立刻引起了国际气象学界的重视,他也因此受到国际专家的瞩目。

1938年,赵九章以中国人特有的勤劳与智慧,仅用三年时间就获得了柏林大学的博士学位。

那时正值抗日战争最困难的时期,大半个中国都成了抗战区,当时,凭赵九章的社会关系和自身条件,他若要继续留在国外,完全不在话下。

可赵九章念念不忘的是用自己的学业报效祖国,因此毅然回到了灾难深重的祖国。

1945年,赵九章针对30年代末40年代初由著名气象学家C.G.Rossby等首先创立的大气长波理论的不足,率先以大气长波的临界波长理论,提出了行星波斜压不稳定概念,成为现代天气预报的理论基础之一。

1946年,赵九章正式担任中央气象研究所所长职务。

新中国临近成立前夕,不甘心失败的国民党当局威逼利诱,要赵九章将气象研究所迁到台湾,但赵九章决不屈服,他顶住国民党当局的胁迫,团结全所同仁,坚持不撤离大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