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辛味药性表达及在临证配伍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论中药性味结合现代药学在临床实践中的意义
导原 则 ” 求 , 防用 抗 生 素应 在 术 前 2 要 预 h内 给药 , 好 是 在 0 5 做 , 1 h或麻 醉开 始 时 给 药 。 从 抽 查 结 果 显 示 , 院 I、 我 Ⅱ类 切 口 手 术 几 乎 全 为 术 后 用 药 , 预 防 用 药 均 超 过 4 h 部 分 病 例 超 且 8, 过 2 , 院后 继 续 带 3 周 出 ~7天 抗 生 素 比较 普 遍 。
关 键 词 : 生素 ; 药 分 析 ; 抗 用 不合 理 用 药 中 图分 类 号 : 9 R5
文 献 标 识 码 : B
文 章 编 号 :0 60 7 (0 2 l-0 20 1 0—9 9 2 1 ) 108 —1
中 国 慎 用 抗 生 素 联 盟 最 近 的 公 告 指 出 :中 国 已 成 为 世 界 上 细 菌 耐 药 最 严 重 的 国 家 之 一 , 要 是 人 们 没 有 正 确 、 理 地 主 合 使 用 抗 菌 药 物 , 抗 菌 耐 药 性不 断增 强 ,二 重感 染 以及 新 的 病 使 原 菌 不 断 出 现 所 致 [ 。现 对 2 1 年 我 院住 院患 者抗 生 素 使 用 】 ] 01 情 况 进 行 统 计 分 析 , 临 床合 理使 用抗 生素 提 供 依 据 。 为
参 考 文献
[] 郑 希 云 , 慧 渝 ,徐 峰.抗 生 素 滥 用 问 题 大 追 踪 [] 中 国 处 方 1 熊 J.
药 。0 3 2 (2 l4. 20 , 11)51
襄 1 不 合 理 使 用 抗 生 素 概 况及 所 占使 用 抗 生 素 病 例百 分 比
33 无指征 预防 性应 用抗 生 素: 计 发现 28 . 统 0 3份 病 例 中 有 5 7 病 例 在 住 院期 间至 少 使 用 了 1 抗 生 素 , 生 素 对 手 术 6份 种 抗 部位 感 染 的预 防 作 用 确定 无 疑 , 并 非 所 有 的 手 术 都 需 要 用 抗 但 生 索 , 头 颈 部手 术 、 房 手术 、 急 性 炎 症 的 阑尾 或 胆 囊 切 除 如 乳 无 术 , 不 必 使 用抗 生素 。部 分 医生 认 为 术 后 用 了抗 生 素 就 对 术 都 后 感染 起 到 了保 险 作 用 , 种 观 点 是 不 正 确 的 [ 。 这 3 ] 34 溶媒选用不当 : 中在青霉 素 G钠 或头 孢唑 啉加 入 5 . 集 或 l 葡 萄糖 溶 液 ( H 3 2 5 5静 滴 ) O p .~ . 。青 霉 素 及 部 分 头 孢 菌 素 在 p < 4时分 解 较 快 , 价 降 低 , 此 不 宜 选 用 葡 萄 糖 H 效 因 溶液作溶媒。据报 道,注射用 葡萄糖水 解过 程具 有催 化青 霉 素 G 水 解 作 用 , 浓 度越 高 ,则催 化水 解 作 用越 强 ,将 青 霉 索 糖 G钠稀释于 5 %葡 萄 糖 液 中 2 h后 可 降 低 效 价 89 ,稀 释 于 . 1 %葡 萄 糖 液 中 2 降 低 效 价 9 5 [ 。因 此 ,临 床 大 多 数 O h后 .% 4 ] 内酰 胺 类 药 物 应 首 选 0 9 氯 化 钠 溶 液 作 为 溶 媒 。 . 3 5 给药 频 率 不 当 : 多 数 B内酰 胺 类 药 物 半 衰 期 较 短 , 天 . 大 _ 每 用药总量分 3 ~4次 给 药 , 能 达 到 良好 的 抗 菌 效 果 。 但 是 抽 才 查结 果 显 示 时 间 依 赖 性 抗 生 素 1次 / d出 现 频 率 非 常 高 , 占使 用抗 生 素 病 例 的 3 . 4 。 另 外 , 适 当 增 大 药 物 剂 量 , 能 73% 不 可 导致 药 物 蓄 积 而 产 生 不 良反应 及 药 源性 疾病 。 住 院 患 者 病 例 , 2 8 共 0 3份 , 及 我 涉 院 各 药 品 使 用 科 室 。 根 据 卫 生 部 《 菌 药 物 临 床 应 用 指 导 原 抗 则 》] [ 文件 精 神 、 国药 典 2 1 版 f 用 药 须 知 、药 品 说 明 2 中 00年 床 《
细辛的临证应用与参考
细辛的临证应用与参考(按:细辛,是一常用中药,历代医家见仁见智,虽然看法不同,但都说明其为一重要中药,绝非那些可有可无之品能比。
统计《中药大辞典》中细辛属植物,共有15种细辛入药,虽药名不同,但功用大同小异,也说明细辛非等闲之辈。
陶御风先生在《临证本草》一书中对细辛的临床使用作了详尽的总结,比较全面而中庸。
现摘录其“配用简说”和“论治备参”两节以飨同仁。
)配用简说1、细辛能发散风寒。
适宜于寒邪偏盛,头身疼痛明显的风寒感冒,常配合羌活、防风、川芎等同用。
2、细辛温经散寒,有显著的祛风止痛作用,适用于风寒湿邪所致的痛症。
治风寒头痛及少阴头痛,常配合羌活、独活、白芷、川芎等同用,也可将细辛研末,加面粉用酒调成糊状,敷头额两侧。
治风湿痹痛,可配伍独活、防风、白术、肉桂、秦艽等;阳虚寒盛,关节冷痛者,可再加附子或乌头。
此外,细辛配桂枝、瓜蒌、薤白、丹参等可治胸痹心痛;配当归、干姜、乌药等可治脘腹冷痛;配白芷、川椒等可治风冷牙痛。
细辛如与石膏或黄连相配,又可治风火牙痛。
3、细辛能宣通胸中滞气,温肺化饮,适用于咳吐白痰,量多稀薄之症,常配合干姜、五味子、半夏等同用。
4、细辛辛香走窜,为开通关窍要药。
突然中风跌倒,不省人事,属于寒闭者,可用细辛末吹入鼻中取嚏,有醒神开窍之效。
鼻塞不闻香臭,或风寒鼻塞流涕,鼻窍不通畅者,可以细辛配合辛夷、白芷等同用。
5、细辛治疗口舌生疮,可配黄连或黄柏为末掺患处,或用温水或米醋将细辛末调成糊状,敷于肚脐,外用油纸衬垫,再用纱布、橡皮膏固定。
论治备参1、细辛,以气为治。
凡药香者,皆能疏散风邪。
细辛气盛而味烈,其疏散上下之风邪,能无孔不入,无处不到。
一说本品善开结气,宣泄郁滞,能上达巅顶,通利耳目,旁达百骸,无微不至。
内之宣络脉而疏通百节,外之行孔窍而直透肌肤。
2、《千金方》治目鼻口耳病用细辛者甚多,但临证选用,尚须别择。
观于目病,由劳者,息肉生者,有障翳者,有赤白膜肤者,生珠管者,皆不用;眼暗者,泪出者,眦赤者,多用之;则目病用细辛有去取矣。
细辛临床重用及配伍应用之浅析
细辛临床重用及配伍应用之浅析发表时间:2015-10-09T09:01:20.990Z 来源:《医药前沿》2015年第20期供稿作者:雒其萍[导读] 新疆巴里坤县人民医院细辛最早载于《神农本草经》其性温,味辛,有小毒,归肺,肾、心、经具有祛风散寒、通窍。
雒其萍(新疆巴里坤县人民医院新疆巴里坤 839200)【中图分类号】R2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20-0322-02细辛最早载于《神农本草经》其性温,味辛,有小毒,归肺,肾、心、经具有祛风散寒、通窍、止痛、温肺化饮、止咳平喘之功效,多用于风寒感冒、阳虚外感、风湿痹通、头痛、鼻渊、牙痛、口舌溃疡,宣饮咳喘等。
1.温经发散细辛温少阴三经,去内寒,散风寒,如同麻黄附子配伍,称为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少阴伤寒症,就是典型用法。
此方亦能治疗少阴头痛、痛连脑动、百节拍挛、四肢厥逆等,张元素经验“以细辛为主,以独活为使,治少阴头痛如神”亦能治督脉为病,脊强而厥。
2.温肺化饮细辛“温中下气,破痰利水道,开胸中结滞(《别录》)”因此,温肺化饮,止咳逆上气,以及痰嗽不止,胸膈结滞满闷者,细辛为常用之药。
如配伍干姜,半夏是加强温肺化饮的作用;若肺气虚者,再合五味子,寓敛于散,开合肺气;如久咳不止者,配伍紫苑,款冬花,增强温肺止咳之功;如为哮喘咳而上气,喉中水鸡声,则配伍射干、麻黄止逆下气;若喘而胸满甚者,合厚朴、麻黄;如其饮郁挟热,所谓“阴凝之处必有伏阳”可以复入石膏、黄岑、小麦等,寒温杂用,以适应复杂的病情。
如小青龙汤,射干麻黄汤,厚朴麻黄汤等配伍。
3.除痹止痛风寒湿痹死肌,汗不出,血不行者,细辛以温经发散又为除痹止痛要药,常与麻黄、肉桂、川芎、独活、白术、等配伍应用,特别痹痛身冷,见风遇寒更甚者,细辛与附子、乌头、桂枝、黄芪、芍药同用,疗效甚佳;如为寒湿腰痛,细辛同独活、川断、肉桂、杜仲、白术等又为常用方法;如其身痛拘急,擎引痛甚者,细辛又每同防风,独活、制乳香、芍药、桂枝等配伍。
药性的酸、苦、甘、辛、咸这五味,在用药时竟然这么重要?
药性的酸、苦、甘、辛、咸这五味,在用药时竟然这么重要?药性的五味,是指药物有酸、苦、甘、辛、咸五种不同的味道,中药五味不仅仅是药物味道的真实反映,更重要的是对药物作用的高度概括。
中医大家岳美中认为,用药所重者,在气味性质,不在效能,指出药性的重要性。
到底怎么回事呢?且看正文~~秦伯未曰:历来治药物者,皆注意其效能;指授药物者,亦注意其效能。
斯法也,众人循之,率无异议,而不知似是而实非。
盖药所重者,在气味性质,不在效能。
故半夏、贝母、竹沥同为除痰之品,然因半夏辛温,用化湿痰,贝母辛平,用祛风痰,竹沥甘寒,用降热痰。
又如黄芪、沙参、山药同为补虚之品,然因黄芪甘温,用补气虚,沙参甘寒,用养肺阴,山药甘平,用益脾弱。
其效相同,其终绝异,皆气味性质为之也。
类此者非为混投无效,抑且增加疾患。
若仅重效能,则势必遇痰症而群驱除痰之药,遇虚症而群驱补虚之药,杂乱无章,焉能取效。
甘味之研究秦伯未曰:甘味之药,俱归脾经。
然甘味之药多矣,或正入脾胃,或兼入四脏,殊难指定。
盖得甘之正味者方入脾,若兼苦、兼酸、兼咸、兼辛,则皆甘之兼味,能走四脏。
故甘草纯甘,能补脾之阴,能益胃之阳,或生用,或熟用,或以和百药,无所不宜。
山药甘而带酸,补脾而兼入肝肺;白术甘而苦温,和肝气以伸脾气;荠苨甘而有汁,能生津;莲米甘而带涩,能止利;赤石脂黏涩味甘,则能填补止泻;禹余粮甘而微咸,则能补正涩精。
若以畜物论,牛肉甘温,大补脾胃;羊肉虽甘而有膻气,则补脾兼补肝;猪肉虽甘而兼咸味,则滋脾兼润肾。
更以诸果论,大枣纯甘,亦补脾胃;梨甘而含水津,则润脾肺;荔枝甘而带酸,则温脾肝。
是则甘味皆入脾,更必审其所兼之味,而主治方详也。
苦味之研究苦为火味,而苦味者均不补火,反能泻火,则以物极则复,阳极阴生也。
故黄连之味,正味入心以泻火;栀子味苦,像心包,泻包络之火;连翘微苦,质轻扬,清上焦之火;莲子中心极苦,清心中之火;黄芩中多虚空,泻三焦之火;龙胆草、胡黄连苦而坚涩,兼水木之性,皆泻肝胆之火。
中药五味的研究
中药的五味研究明日明月著中药的五味是指辛酸甘苦咸的不同味道。
既能够根据味觉判断,也可以根据中药的功能和药性确定。
酸味药物包括酸碱完全对立的两类药,呈酸性的物质为有机酸等,而呈碱性的物质主要是鞣质。
将含酸碱性完全对立的两类药同归于“酸味药”,其根本原因是酸味药和涩味药的功能一致,即“酸敛收涩”。
可见中药的五味是味道和功效的概括和总结。
中药的五味与其所含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间存在一定的规律性。
1.辛味药在460种常用中药中,有辛味药183种,占398%辛味药中,性温热者占57.9%,多于辛寒凉、辛平药。
辛味药主入肝、脾、肺经。
辛味药主要含挥发油,其次为苷类、生物等。
辛味药主要分布于芳香化湿药、开窍药、温里药、解表药、祛风湿药和理气药中。
辛味药能行能散,具有健胃、化湿、开窍、行气等功效。
如常用的8种芳香化湿药均为辛味药其共同的特点是都含有芳香性挥发油。
厚朴、广藿香、苍术、佩兰、砂仁含挥发油分别为1%、1.5%、1%~9%、1.5%~2%和1.7%~3%,白豆蔻、草豆蔻和草果也含挥发油。
健胃是芳香化湿药的重要作用。
常用的开窍药:麝香、冰片、苏合香、石菖蒲、樟脑、蟾酥也均为辛蟾酥外也主要含挥发油,具有辛香走窜之性。
开窍药能使神志昏迷的病人苏醒。
麝香、冰片、苏冰滴丸、冠心苏合丸具有扩张冠脉、抗心肌缺血、抗心绞痛的作用与中医“温通开窍”可治心痛的理论相符。
辛味药在温里药、解表药、祛风湿药和理气药中也占有较高的比例,分别为91.7%、85.2%、65%和61%。
2.酸味药酸味药数量较少,在常用酸涩味药42种中,单酸味者16种,单涩味者14种,酸涩味者12种。
酸味药主人肝、脾、肺经。
单酸味药主要含有机酸类成分,单涩味药主要含鞣质酸涩药也含有大量的鞣质。
如五倍子含鞣质60%~70%,诃子含鞣质20%~40%,石榴皮含鞣质10.4%~21.3%。
当鞣质与烧伤表面、局部出血组织、胃溃疡面等部位接触后,能与组织蛋白质结合生成不溶于水的化合物(鞣酸蛋白),沉淀或凝固于组织表面形成致密的保护层,有助于局部创面止血、修复愈合,以及免受刺激。
论中药性味在现代药学中的应用研究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8年 第18卷 第50期103投稿邮箱:sjzxyx88@·药物研究·论中药性味在现代药学中的应用研究王克陆(合肥光大药房连锁有限公司企业负责人,安徽 合肥 230022)0 引言在国家实际发展的过程中,传统中医理论已经得到完善,可以将中药性味应用在药性研究中,对于四气而言,主要就是寒气、热气、温气、凉气,对于五味而言,主要就是辛味、甘味、酸味、苦味、咸味,由于中药性味存在差异,因此,中药学研究中的疗效不同。
1 中药四气的应用分析对于中药而言,主要就是具有药用价值的植物、动物、矿物等,经过采集与加工制作成为药品,能够在临床治疗中,产生良好的效果。
对于我国而言,中药资源较为丰富,而在性味方面主要分为四气与五味。
对于四气而言,在各类中药使用期间,具有一定的药性,可以通过药理左右对其进行判断。
通常情况下,具有湿性特点的药物,能够对寒症进行治疗,具有驱寒的良好效果,例如:干姜药物。
在热证治疗中,主要为贝母药物、石膏药物等。
在四气中,最为明显的为热性的药物。
在现代药理学实际研究的过程中,孙玉平,张铁军,曹煌等[1]专家人为辛温药物,能够达到镇痛的效果,有利于人体的体表循环,且温热类型药物,可以利用在补气治疗中,能够提升患者的疾病抵抗能力。
对于寒性药物而言,可以促进人体的微循环。
通常情况下,医生会通过配伍治疗的方式,对中药进行合理的处理,遵循同气配伍的原则,对于一些疾病情况较为特殊的患者,也可以利用气性相反的药物开展配伍工作,达到相互约束的目的。
例如:在对上寒下热病症进行治疗的时候,就要利用综合配伍的方式开展诊疗工作,再如:将干姜与乌梅等融合在一起,以便于开展治疗工作。
2 中药五味的应用研究对于中药中的五味而言,主要为辛味、甘味、酸味、苦味、咸味。
虽然中药的味性远远超过五味,但是,通常而言,都可以将其纳入五味中。
由于中药中,五味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在临床使用的过程中,药性也会有所不同,对于味性相近的药物,治疗作用较为接近。
中药药性理论辛味功效及物质基础研究思路初探
1 辛味药物与药物成分的关系
入 肝 经、 脾 经 以 及 肺 经。 辛味药物绝 大 多 数 辛 温 芳 香 , 有学者指出辛味 药 物 中 的 化 学 成 分 , 与其性味之间存在一 定的规律性 , 同时 具 有 相 对 应 的 关 系 , 大 致 可 分 成 3 类: ① 含有挥发油成分 ; 生 物 碱 成 分; ② 含有苷类 、 ③ 含 有 氨 基 酸、 有机酸成分 。 对含 苷 类 成 分 、 挥发油类等具有较强刺激性 2] 味特点可作为判断辛 味 药 物 的 物 质 基 础 。 研 究 人 员 [ 针对 化学成分显著 、 成分研究较为 典 型的辛味 6 4 种较为常见的 、 药物加以研究发现 , 辛味药物 含 有 挥 发 油 、 萜类成分的显著 性高于其它化学成分 , 两者 之 间 具 有 较 大 的 相 关 性 。 因 此 , 辛味药物很可能 是 因 挥 发 油 、 萜类部分特殊化学成分所决 定的 。 现代研究显示 , 结构 决 定 性 质 , 而 性 质 决 定 作 用。利 用辛味药物所具 有 的 共 同 化 学 成 分 及 结 构 着 手 , 整理常见 的辛味药物较为 明 确 的 已 知 化 学 成 分 , 可以判断决定辛味 药物作用所具有 的 共 同 化 学 成 分 及 结 构 , 利用现代科学手 段使辛味药物功 效 的 实 质 与 物 质 基 础 能 更 好 地 、 更合理地 体现出来 。
2 辛味药物功效与其化学成分的联系
3] 《 : “ 素问 · 藏 气 法 时 论 》 咸 中 有 关 五 味 作 用 的 记 载[ , 软、 苦坚 、 四性与五味既可以是相互独立 甘缓 、 酸收 、 辛散 ” 的体系 , 但有时也具有一定 联 系 。 由 于 存 在 某 一 味 药 物 , 不 可能只存在性 而 无 味 , 也 不 可 能 只 有 味 而 无 性。 辛 味 药 物 的组成成分中含量最多的为 挥 发 油 成 分 , 其 次 是 苷 类、 生物 碱 。 大量药理学 实 验 发 现 , 生 姜、 防 风、 细 辛、 紫 苏、 桂枝以 及麻黄等解表药 物 具 有 解 热 发 汗 的 功 效 , 其化学成分也以
辛味药药性理论及归经应用
肺主行水,亦称通调水道,《医方集解》称“肺为
459
2021 年 7 月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辛味药入肝经则可条达肝气、疏肝解郁;辛味药入心经可开心窍、行心血;辛味药入肾经可润肾,苦燥能助肾
行津液。 辛味药无论入何脏腑,都是以脏腑经络学说为基础,以药物所治疗的具体病证为依据。
[关键词] 五味;辛味;散表邪;散结润燥;行气利水;祛寒温经;解郁活血;脏腑经络学说
[中图分类号] R282.7
[文献标志码] A
SUN Kunkun,WANG Jiafeng
(Shandong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Jinan 250355,China)
Abstract As one of the five flavors,pungent taste has a variety of medicinal effects and indications,
归,即归属,指药物作用的归属;经,即人体的脏 腑经络。 归经,即药物作用的定位,就是把药物的作 用与人体的脏腑经络密切联系起来,以说明药物作 用对机体某部分的选择性,从而为临床辨证提供依 据。 归经是以脏腑、经络理论为基础,以所治疗的具 体病证为依据。 如肺经病变,每见喘、咳等症,杏仁、 桔梗能治疗胸闷咳喘归肺经。 《素问·宣明五气》言 “五味所入,辛入肺。”笔者在研读文献时发现辛味药 物不仅入肺经还入肝经、脾胃经,亦可归入心经、肾 经。 在此只研究辛味药入五脏,因脾胃为后天之本, 脏气升降之枢纽,且历代医家用药多将脾胃同治,王 熙 国 等 [1]探 讨 辛 味 药 在 脾 胃 病 中 的 应 用 , 指 出 《 临 证 指南医案》中治疗脾胃病 134 则,用药 81 味,其中辛
浅谈辛味药在临床应用中的配伍
浅谈辛味药在临床应用中的配伍中药的五味是指辛甘酸苦咸五种基本滋味。
其中,辛甘发散为阳,酸苦通泄为阴。
辛者能行能散;甘者补能缓;酸者能收能涩;苦者能燥能泄;咸者能软能下;此外还有淡味和涩味。
若将五味配伍用之,加之寒热温凉四种药性,则可以变化出无数种用法。
诸如辛甘发散,辛苦通降等,可谓变化无穷。
因此,关于五味之间的配伍应用,值得去深入探讨研究,笔者以辛味药为例,来论述五味之间配伍的作用,以供同道参考。
1辛味与甘味甘草干姜汤辛甘相伍的应用较为广泛,以《伤寒论》中“麻黄汤”为例,麻黄性味辛温,能发越人体阳气,以发散解表为主,宣肺平喘,配以甘草,甘缓和中,既起到辛甘发散为阳,以驱散外束之寒邪的作用,又有炙甘草之补中甘缓,而不使发汗太过,伤及中气,因此成为“开表逐邪发汗之峻剂也”。
(柯琴语)又如“桂枝汤”中,桂枝辛甘性温,解肌发表,散外感之风寒,但在本方证中,本已表虚,腠理不固,且卫强营弱,所以用桂枝配伍炙甘草,既可以助桂枝以解肌,有可益气和中,加之辛甘化阳的缘故,更能增强桂枝的解表作用;再配以甘缓多津之大枣,补中益气,滋脾生津,能起到补充发汗而损伤的津液,使表解而正气不伤,因此,辛甘合用在解表剂中起到了很好的疗效。
再如甘草干姜汤中,虽只有两味药,但却是辛和甘的配合,干姜辛热温中,甘草和中缓急,使阳气复而厥逆止,烦躁除而呕吐消。
在温里剂中,辛甘的配合能够祛除里寒,甚至回阳救逆。
例如吴茱萸汤,吴茱萸味辛性温,散寒止痛,温中止呕,能治疗寒滞肝脉诸痛证,伍以甘温之人参,大补元气,能助吴茱萸温散凝滞在肝脉之寒邪,有兼能益阴,补胃之虚;此方中,还有温胃散寒之生姜,和甘温滋脾益气的大枣,合而用之,温胃补虚,且有调和营卫的作用,能更好的起到和胃止呕的作用。
至于四逆汤、通脉四逆汤之类,更是辛甘的相须为用。
由此可知,辛味药和甘味药的合用,无论是在解表剂和温里剂中都能起到很好的疗效。
2辛与酸酸味药的功效是能收能涩,和能散能行的辛味药合用,起到收散并用,典型的例子是《伤寒论》“乌梅丸”的配伍,乌梅丸主要用于治疗胃热肠寒的蛔厥证,“蛔得酸则静,得辛则伏”。
论中药性味在现代药学中的应用研究
论中药性味在现代药学中的应用研究中药性味是中医药学的重要理论之一,指的是中药药性的性质和味道。
性味是中药药性的重要表现形式,对中药的临床应用和药理作用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随着现代药学的发展,中药性味在现代药学中的应用研究也逐渐增多。
一、中药性味与现代药物活性成分的研究现代药学的研究发现,中药的性味与其含有的活性成分密切相关。
例如,中药苦寒性味常与含有黄酮类化合物、生物碱等成分相关;中药苦寒性味常与含有黄酮类化合物、生物碱等成分相关;中药酸涩性味常与含有鞣质、生物碱等成分相关。
对中药性味与现代药物活性成分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揭示中药的药物活性机制和药理作用,为中药的合理应用提供依据。
二、中药性味与疾病的关系研究中药的性味特点也与其对不同疾病的药理作用密切相关。
例如,中药苦寒性味对热性疾病具有清热作用;中药酸涩性味对腹泻性疾病具有收敛作用。
对中药性味与疾病的关系进行研究,可以为中药的临床应用提供更加科学的指导,发现适用于不同疾病的中药,并进行个性化治疗。
三、中药性味与药物相互作用的研究现代药学研究发现,中药的性味也与其与西药相互作用的机制有关。
如何合理应用中药和西药的问题一直是医药界面临的难题。
中药性味对药物相互作用的研究,可以揭示中药与西药的相互影响机制,为中药与西药的联合应用提供科学依据,并降低药物相互作用风险。
四、中药性味与药物制剂研究中药制剂是中药在现代药学中的重要应用形式。
中药性味对药物制剂的选择和配伍有一定的要求。
例如,苦味对制剂的黏附性有促进作用;酸味对制剂的溶解性有促进作用。
研究中药性味与药物制剂的关系,可以为中药制剂的研发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综上所述,中药性味在现代药学中的应用研究对于揭示中药的药效机制、合理应用和开发中药制剂具有重要意义。
中药性味的研究需要结合现代药学的科学方法,比如化学组分分析和药效学实验,以及临床应用验证等。
中药性味的研究对于提高中药的疗效和确保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也可为中药学科的发展与中西医结合提供重要科学依据。
中药辛味药性表达及在临证配伍中的应用
Ab s t r a c t : I n t h i s a r t i c l e , a u t h o r s s u mma iz r e d t h e c o n n o t a t i o n o f t r a d i t i o n a l Ch i n e s e me d i c i n e o n t h e i f v e t a s t e s , a n a l y z e d t h e s o u r c e o f p u n g e n t - t a s t e h e r b s , a n d r e v i e we d t h e r e l a t i o n s h i p o f p u n g e n t - t a s t e a n d n a t u r e o f t h e h e r b s . Us i n g b i o n i c t e c h n o l o g y o f e l e c t r o n i c t o n g u e a n d e l e c t r o n i c n o s e t o g e t h e r wi t h c h e mi c a l s e p a r a t i o n me t h o d , t h e i n v e s t i g a t i o n i d e a t o e x p r e s s t h e s e n s e o f t a s t e - s me l l a n d s e p a r a t i o n c h a r a c t e r i z a t i o n o f p n g u e n t — t a s t e h e r b s wa s p u t f o r wa r d . At l a s t , we d i s c u s s e d t h e t h e o y r o f t h e p u n g e n t h e r b s o n t h e
【探药】?中药五味性能及其临床运用!
【探药】中药五味性能及其临床运用!中药五味性能及其临床运用五味综合了药物的作用规律,确实有其一定的科学依据。
因为:①性味能指导临床实践。
②性味是物质的表现形式。
古代医家认识到药物的味与作用有一定关系,不同的药味有不同的作用,而且也认识到味同的药物,其作用有相同之处。
这些为现代医学提供了研究线索。
如辛味药其结构常有相似之处;苦寒药多有抑菌杀菌消炎退热作用,是否它们结构上也有共同之点?值得研究。
因此我认为阐明五味的性能对理论和临床实践上都有重大的意义。
现将其性能及其临床运用规律分述如下:1.辛味药辛味药具有辛辣、刺舌、麻嘴的味道,又具有芳香气味,这类药物如麝香、冰片、生姜、薄荷、陈皮、小茴香等,一般在伞形科、唇形科、姜科、芸香科、桃金娘科、樟科等植物为多。
辛味属阳,作用向上、散发,内经叫做“辛散”,所谓辛散是指发汗、理气、散结等作用,主要用于风寒,痰湿等方面。
①发汗作用:药性轻扬发散、升浮、有发汗(解表)作用,大致入肺经为主,因肺主皮毛,有的入膀胱经,因膀胱主一身之表。
辛温的以发散风寒为主,用于恶寒重、发热轻,骨节疼痛等症,如麻黄、桂枝、细辛之属。
辛凉的则用于发散风热为主,多用于目赤头痛、咽痛、麻疹初期,如桑叶、菊花、薄荷之类。
②祛风湿:风为百病之长,是非常活跃的一个致病因素,可挟杂于其他致病因素之中,如风湿、风痰等。
祛风胜湿药多为辛苦温、性燥,入肝肾经,有发散、通经络、强筋骨作用。
如苍术、羌活、独活等主治外感风湿之邪而引起的疾患,如痹痛、湿疮等。
芳香化湿药多辛温芳香,入脾胃肺经为主,具发表、辟暑、利湿、升清、降浊等作用。
如厚朴、麝香、佩兰等,多用于暑湿表证,呕吐泄泻等疾。
③芳香开窍:性多芳香走窜,入心经为主,具有开窍、辟秽、豁痰作用。
如麝香、牛黄、菖蒲等,多用于痰湿蒙闭心窍、热病、神昏、中风、中恶等急救开窍。
④祛寒理气:祛寒药性辛温,有的偏热,以入脾胃经为主,有祛胃寒的作用,如附子、肉桂、丁香、草果等,多用于胃病、呕吐、吞酸、呃逆、腹痛、泄泻等症。
辛味药性理论溯源与现代研究评述
辛味药性理论溯源与现代研究评述中药药性理论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
总体看,药性理论是以药物作用于机体所产生的效应以及针对临床病症所产生的实际疗效为基础,逐渐发展构建而成,其作为中药基本理论体系所特有的核心内容之一,是传统哲学思想和医疗实践相结合的产物。
其中,中药五味是药性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五味之说始见于西周,泛指饮食五味,而后经由《黄帝内经》和《神农本草经》引入中医药学用以阐述医理药理,特别是将其作为反映药物性能及规律的用药理据之后,历代医家承继发展,使之理论体系日趋丰富。
五味之中辛味药药味数量众多,临床应用广泛,能反映药物“能散、能行”的作用特点。
笔者对现行中药学教材——《中药学》(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所载的443味主要中药,依据其药味,具有“辛”味的药物共168味,占所载药物的37.9%。
可见辛味药在常用中药中占有较大的比重,在“五味”中具有较为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研究价值。
本文以五味理论中的“辛味”为研究对象,整理归纳其药性理论的产生及构建过程,以及现代研究进展等内容,源浚而流能远,本固而木始茂,厘清“辛味”药性理论的形成过程,为中药药性的现代研究提供新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向。
1辛味药性理论溯源1.1“辛”的概念从茹毛饮血到刀耕火种,人类不断地寻求食物以充饥裹腹,维系生命。
通过反复地观察、闻嗅、品尝与感受,人类不断积累对食物色、香、味等性状的感官认识,这也是人类认识事物的基本环节。
味,《说文解字》训释其意为“滋味也”,古人将食物入口能够产生的感官感觉用“味”来指代。
在此过程中,人们发现诸如椒、姜、蒜等食物会对味觉产生一些相似的刺激感。
“辛”与“辣”常并提,《说文解字》谓:“辣,辛味,从辛,刺省声”。
“辛”在甲骨文中写作“”,似古代一种刑刀的形象,本指使皮肉感觉刺痛之意。
味道本是舌的感受,往往莫可名状。
因此,古人将这种刑罚加身的痛感诉诸味觉,借用“辛”的形象意义以代指椒、姜一类对舌产生强烈刺激性的东西。
辛味药在方剂中的配伍应用研究
辛味药在方剂中的配伍应用研究
荣宝山
【期刊名称】《内蒙古中医药》
【年(卷),期】2011(030)005
【摘要】目的:研究辛味药在方荆中的作用及其配伍应用的规律,为其继续研究提供参考.方法:通过阅读相关资料,总结辛味药在方剂中的作用及其配伍应用的规律.结果和结论:辛味药有:行、散、润、化、通、升六大作用;以其"动"的特性,在祛邪、扶正、调整脏腑阴阳气血失调的过程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总页数】2页(P83-84)
【作者】荣宝山
【作者单位】内蒙古医学院中医学院,010059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89.2
【相关文献】
1.谈黄连、吴茱萸药对在方剂配伍中的意义 [J], 许燕妮;吴江峰;丁舸;郑德群
2.再谈辛味药在方剂中的作用 [J], 李素梅; 荣宝山
3.浅析理气药在中药方剂学中的配伍应用 [J], 吕俊慧;于佳宁;林海燕
4.基于数据挖掘法探析"茯苓-白芍"药对在古代方剂中的配伍特点 [J], 金雨琪;张翼宙
5.辛味药在方剂中的配伍应用 [J], 袁振仪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辛味中药的配伍应用
辛味中药的配伍应用摘要】中药气味是中药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理、法、方、药,处方用药,中药气味配伍用药是辨证施治最后一环。
辛属五味之首,取其辛通润养,于病则攻,于体则补,成为治疗常用方法。
【关键词】辛;五味;四气【中图分类号】R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22-0106-03中药气味是中药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理、法、方、药,处方用药,中药气味配伍用药是辨证施治最后一环。
医圣张仲景药物配伍,其所创制的方剂,不但方证对应,而且用药精炼,《伤寒杂病论》其中尚寓有至精至妙的配伍方法,诚为后世用药配伍组方之典范。
对其辛味药物配伍运用,善用桂枝、干姜、附子、半夏、吴茱萸治疗,应用辛味药的思想和实践,为后世中药配伍奠定了理论基础。
清代医家叶天士亦曾把注意力集中到辛味药上,在其《临症指南医案》中,治疗病134则,共用药84味,辛味药44味,占54.32%[1]。
辛属五味之首,取其辛通润养,于病则攻,于体则补,成为治疗常用方法,本人在临床工作中,尤其对辛味药配伍应用学习略有一点体会,愿与同道交流。
1.辛味药与五味配伍1.1 辛甘相配辛味药物散、行;甘味药物补、和、缓。
辛味与甘味配伍,有散,有补,有行,一般用于表证、气虚及阳虚等证。
表证者,以辛为主,甘为辅。
虚证者以甘为主,辛为辅。
解表剂中桂枝汤的辛味药物桂枝、生姜能够发表驱邪,炙甘草,桂枝能辛甘化阳从而补实卫气,配伍大枣补脾和胃,能够调和营卫,故为辛温解表的常用之法之一。
适用于外感风寒表虚证。
补益剂中补中益气汤中的黄芪、人参、白术、炙甘草等药物,药性甘味,能补中而益气,配少量辛味之升麻、柴胡升阳举陷,并以陈皮理气和胃,能补而又不滞,实为补中益气,升阳举陷。
正如柯琴在《古今名医方论》之说“补中之剂,得发表之品而中自安;益气之剂,赖清气之品而气益倍,此用药有相须之妙也”[2]。
异功散中配陈皮,参苓白术散方使用桔梗、砂仁,补益之余又不滞。
《中药药理学》之中药四性的现代研究
《中药药理学》之中药四性的现代研究一、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1、对寒证动物灌龙胆草、黄连等寒凉药和执证动物灌附子、干姜等温热药电刺激后,大鼠痛阈值和惊厥值升高,中枢处于抑制增强状态;2、用寒凉药灌胃一周,大鼠脑内兴奋性神经递质去甲肾上腺素(NA)和多巴胺(DA)含量降低,而抑制性神经递质5羟色胺(5--HT)含量升高。
3、寒证大鼠经热性温阳药或温性补气药灌服3日,可使脑内NA 和DA含量升高,而使脑内5HT含量降低。
总之,许多寒凉药具有抗惊厥、解热、镇痛等中枢抑制作用。
而温热药如麻黄、麝香等具有中枢兴奋作用。
二、对植物神经系统功能的影响1、寒证病人的植物神经平衡指数偏低,即交感神经---肾上腺系统功能偏低,表现为唾液分泌量多,心率减慢,基础体温偏低,血压偏低、呼吸频率减慢。
而热证病人植物神经平衡指数偏高,即交感神经肾上腺系统功能偏高,出现相反的变化。
2、寒证、阳虚证病人副交感神经M---CGMP系统功能亢进,病人尿中CGMP的排出量明显高于正常人,阳虚病人血中也占优势。
在服用温热病和助阳药后,提高神经---B----CAMP含量,使失常的CAMP/CGMP比值恢复正常。
3、热证病人尿中CAMP含量高于正常人,在服用寒凉病和滋阴病后能提高细胞内CGMP水平,使比值恢复正常。
4、滋阴药知母、生地、龟甲均可使升高的B受体的最大结合点位数值降低,而使降低的M受体最大结合点位数值升高。
三、对内分泌系统功能的影响1、长期给予温热药可使其甲状腺、肾上腺皮质、卵巢等内分泌系统功能增强,而寒凉药则使这些内分泌系统功能受到抑制。
2、大多数温热药对内分泌系统功能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如温热药鹿茸、肉苁蓉、人参、刺五加、黄芪、白术、熟地、当归、何首乌具有兴奋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的功能;温热药附子、肉桂、紫河车、人参、黄芪、何首乌具有兴奋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的功能;温热药附子、肉桂、鹿茸、紫河车、补骨脂、冬虫夏草、淫羊藿、巴戟天、肉苁蓉、海马、蛤蚧、人参、刺五加、五味子对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功能具有兴奋作用。
“辛温发表药”的临床应用新解,“辛凉解表剂”升麻葛根汤既不解表,也不治疹,
“辛温发表药”的临床应用新解,“辛凉解表剂”升麻葛根汤既不解表,也不治疹,“辛温发表药”的临床应用新解本文为龚老对辛温发表药在“体表局部病证”中应用价值的阐述。
特此推送,以飨读者。
慢性下肢肿疡,颈椎骨质增生,脱疽,风湿,牙龈急、慢性炎症,下颌关节炎,急性副鼻窦炎,急性虹膜睫状体炎等病,辨证用八纲,治疗均有辛温发表药组成在内,体现其中的理和法。
中医学辨证方法有多种,如八纲、脏腑、气血津液、六经、卫气营血、三焦等。
这些辨证方法既有区别,又有联系,运用范围亦有不同。
八纲辨证是对疾病部位、性质、正邪力量盛衰的高度概括,是各种辨证方法的总纲领。
以上所列述疾病无脏腑证候,不发热,故不用脏腑、六经等辨证方法。
从患病区域看,均系体表的局部皮肉、经络、组织器官受损;从共有的临床症状看,都有不同程度的疼痛感;从病因看,有寒邪、火邪或寒热错杂;从病性看,有虚(气虚、血虚、阳虚)、实(实寒、实火、水肿、血瘀)两端,或虚实相兼。
因此,对体外的局部病证用八纲辨证为宜。
诸病证虽在体表经络,但与脏腑无一不相关。
一概括方药用法不外三大类:1、辛温发表:选羌活、细辛、川芎、白芷;2、苦寒咸寒降火:选黄芩、黄连、玄参;3、温阳、益气、补血、行水、化瘀:选附片、黄芪、当归、白术、防己、桃仁、红花。
二其中的辛温发表药从里达外,多入阳经,走肌肤,能通经络、散凝滞、缓解疼痛,开泄郁火毒邪。
对于可逆性凝滞导致血瘀、水肿,火毒盘踞不化的慢性肿疡等,疗效可靠。
文献记载九味羌活汤、川芎茶调散治外感头身痛、风湿性关节痛、肌肉扭伤肢体痛、情志因素引起的胁肋痛,及西医学的血管性头痛、脑血管意外的半身不遂麻痛和急、慢性肾病的腰背痛、妇科病的腰腹痛,均有不同程度的止痛作用。
顺提一句,在旧中国,天花流行,常见腰部剧痛、皮疹欲透不透之逆证,在应用方剂中适宜选加此四味药,每奏透疹缓痛、转逆为顺之良效。
关于桂枝汤法,前贤见解甚多,有“彻上彻下,彻内彻外”之说。
我取其温煦濡润之力,充分发挥营卫之功,一切外在内在病宜改善营卫机能者均用之。
中药五味:辛以润之内涵
中药五味:辛以润之内涵“ 辛以润之'内涵辛味药的基本作用为“ 能散、能行” ,在中药里的具体应用大致可分为三类: ( 1) 发散表邪、宣通肺气,如:麻、细辛、苏叶等;( 2) 行气、行血,如:陈皮、木香、川芎等; 2 )辛温散寒而助气化,如:附子、干姜、肉桂等。
而“ 辛以润之” 的说法,最早记载在《素问· 至真要大论》:“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
开腠理,致津液,通气也。
” 后又逐渐演变成一种药性作用一辛润理论。
然而辛味性开散,多含有挥发油,易耗气伤阴,《黄帝内经》为何称“ 辛以润之” 呢?辛昧无补益的作用,更谈不上滋阴生津,而其开散之性反而损耗阴液,所以“ 辛以润之” 基本上与滋养阴液无关;其润燥的作用机理必然与其基本作用密不可分。
对于辛润的理解,历来都有不同见解,现代的看法大致有四种观点: ( 1) 辛润是一种废弃的旧说,应弃之13引。
( 2) “ 辛以润之” 是一种治法,而不能与辛味“ 行” 、“ 散’ ’ 的具体作用相提并论相提并论【34】。
( 3) 辛润仅局限于某些特殊的燥证,如肾燥f35】。
辛润是指对肾阳虚,肾气不化,津液不能输布所致燥证的一种特殊治法,辛润之性是对辛味药鼓舞肾阳促使津液运行以敷布周身和蒸液化津以资化源功能的概括,是通过药物作用于机体之后所产生的效应来体现的【36’ 37】。
( 4) “ 辛润'的用法不仅适用于津液失布的内燥,同样适用于感染外邪的外燥;通过辛味通阳的作用来化气行水,通过发散外邪的作用来祛除表邪【 381。
比较而言,四种观点以最后者较为合理。
就人体的“ 燥’ ’ 而言,可有外感和内伤之分,外感之“ 燥'即感受燥邪,而内伤之“ 燥'又有真假之分。
内伤之“ 燥” 中,真燥指人体因火邪伤阴或久病所致的全身津液匮乏,而假燥指滓液失布而引起的局部津液缺乏【33j 。
张景岳日“ 辛勿施于热燥” ,如果津液匮乏所引起的真燥,越用辛昧药,津液就越加匮乏,故对真燥而言,辛无润燥之功。
辛味中药说
辛味中药说
胡椒,辛、热,归胃、大肠经,温中散寒,下气消痰;
荜茇,辛、热,归胃、大肠经,温中散寒.下气止痛;
葛根,甘、辛、凉,归脾、胃经,解肌退热.透疹,生津止渴,升阳止泻;
半夏,辛、温,归脾、胃、肺经,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
外用消肿止痛;
苍术,辛、苦、温,归脾、胃、肝经,燥湿健脾,祛风散寒;
石膏,甘、辛,大寒,归肺、胃经,生用可清热泻火,除烦止渴,煅用可敛疮生肌,收湿,止血;
茺蔚子,辛、苦、微寒,归心包、肝经,活血调经.清肝明目;
柴胡,苦、辛,微寒,归肝、胆经,解表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
荔枝核,辛、微苦,温,归肝、胃经,行气散结,散寒止痛;
川芎,辛,温,归肝、胆、心包经,活血行气,祛风止痛;
红花,辛,温,归心、肝经.活血通经,祛瘀止痛;
紫苏子,辛、温,归肺、大肠经,降气化痰,止咳平喘,润肠通便;
附子,辛、甘、大热、有毒,归心、肾、脾经,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止痛;
肉桂,辛、甘、大热,归肾、脾、心、肝经,补火助阳,散寒止痛,温通经脉,引火归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药辛味药性表达及在临证配伍中的应用价值研究李海涛(济南市长清区归德镇中心卫生院 250301)【摘要】随着当前我国医学技术的发展和中药研究的不断深入,中药在医学实践的各个层面上均显示了突出的应用价值。
辛味药是当前中医临床上最常见的药物之一,可归入各经,对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有积极作用。
因此,本文对中药辛味药在药性表达和临证配伍上进行了应用价值研究。
【关键词】中药研究;中药五味;辛味药;药性表达;临证配伍【中图分类号】R2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361X(2019)01-0048-02中药五味原指药物的辛、甘、酸、苦、咸五种味道,后扩展为体现药物功能归类的标志。
性味不同主治功效差异较大。
中药辛味药多因其药物滋味而得名,具体是指五味药物当中显示为辛味的药物[1]。
一些具有芳香气味的药物往往也标上“辛”,亦称辛香之气。
这样,辛就不仅与味觉,而且与嗅觉也有关了。
中药学研究认为辛味药能散、能行,在发散解表以及行气行血等方面具有显著效果,因而中药辛味药在治疗表证和气血阻滞等病例上的应用较多[2]。
除此之外,中药辛味药还具有其它效果。
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辛以润之”的记载,表明中药辛味药在润养人体上具有一定的功效,例如款冬花可以起到润肺功效。
总结古今研究来看,辛味药表现为性温热,并具有气味芳香的特点,可归于胃经、肝经、脾经以及肺经等[3]。
当前,对中药辛味药的研究在学界较为热门,且缺口较大,对中药学研究和临床治疗疾病均有积极意义。
基于此,本次研究着眼于辛味药性表达和临证配伍,以期为临床治疗和研究提供参考。
1辛味药总结归纳辛字在说文解字当中就有形象生动的解释,认为辛可认知为辛味,人受到辛辣刺激就会流泪不止。
《养生要》中记载“大蒜勿食,荤辛害目”,这也表明辛味既是人们通过口所品尝到的滋味,也是通过嗅觉能够感知的气味。
辛味药在《黄帝内经》中有这样的记载“辛散,酸收······”,在《医经密旨》中也有“辛能燥,从开窍走津液故也”,清朝也有“能散,能润,能横行”的论述。
因而,千百年来,中药学界一直认为中药辛味药具有散、行、润、燥等功效。
2辛味药性表达2.1辛味药在味觉上的表达味觉主要是指食物或其它物体接触人体口腔,进而对味觉器官产生或明显或间接的化学刺激,使大脑接收到相应的感觉。
味觉的产生首先是食物接触人体口腔当中的味觉感受器,再经神经感觉系统传达到味觉中枢当中。
不同地区范围内的人对味觉的认知不同,但大致均为酸甜苦辣咸等味。
中药学界的多项研究表明,中药辛味药当中的特殊成分能够对TRPs通道产生作用,进而使人体感受到其表达。
当前也有较多的报道表明,辣椒、肉桂等当中的部分成分也能够刺激TRPs通道,并且通过其得到表达。
在TRPs当中包括TRPV1受体,经过药效团筛选研究表明,中药辛味药之所以能够发挥辛味药性,其靶点就是TRPV1受体。
因此,研究可以表明辛味药在味觉上的表达与TRPs离子有较为密切的联系。
2.2辛味药在嗅觉上的表达嗅觉是人体最为基本的感觉之一,主要由嗅神经系统以及鼻三叉神经系统组成,其能够和味觉连结并相互影响[4]。
但其与味觉仍有较大区别,主要表现在嗅觉为远感,而味觉相反。
嗅觉产生于物质散发在空气当中的微粒,经鼻腔感受细胞传递至大脑当中。
诺奖获得者Buck等人曾对人体嗅觉进行过较为深入的研究,认为嗅觉受体与气味受体具有密切联系,均为G蛋白偶联受体当中的组成之一。
中药辛味药一般具有浓烈、轻微刺激的气味,当辛味药的气味与人体嗅觉受体结合后,便形成了对应的嗅觉动作电位。
嗅觉神经元可以对其进行仔细分辨和识别,并且准确地告知大脑皮层。
因此,辛味药在嗅觉表达方面,主要是通过其气味分子与人体中的嗅觉受体结合实现的。
3辛味药的临证配伍应用3.1辛味药与脾胃病中药辛味药在脾胃病的应用上就是通过其散、行以及润等药性实现的,能够较为有效的应对脾胃病当中的升降失调等证[5]。
举例来说,临证配伍中大多使用辛开苦降对症治疗脾胃病,主要原理是将辛温和苦寒两种特殊性味的药物进行配伍,坚持升降为本,并且发挥辛味药能散的功效和苦味药能泄的功效,从而达到治疗脾胃病的目的。
除此之外,张仲景曾传下半夏泻心汤,也是辛开苦降的典型应用,表现出中药学在用药上使用辛味药并且将辛、苦两味中药相配伍治疗胃病的思路,对当今中药学的发展和脾胃病治疗提供了生动借鉴。
3.2辛味药与肝胆病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以辛补之”的记载,经过长久的医学实践和研究,中药学认为辛味药在肝胆病治疗当中应当坚持散和补两种基本理论[6]。
其中辛散是利用辛味药的升、散、通以及行等治疗效果,与肝胆器官的疏通特性相匹配,对症下药解决肝胆不畅,调节肝胆功能,最终达到保护肝脏、治疗肝病的效果。
在辛味药治疗肝胆病的应用当中,有观点认为辛补与辛散当为同一概念,但研究表明辛补更应用于治疗肝虚证,认为肝阴血虚可利用辛味药润燥,肝阳气虚可利用辛味药散寒。
3.3辛味药与糖尿病有研究认为糖尿病肾病来源于肾脏脉络受损,因此可采用辛味药配伍成为解毒通络药物,利用辛行疏肝解郁以及辛化邪毒、辛通肾脏脉络等功效达到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目的。
同时,还有研究表明多数糖尿病产生于患者脾胃失调,因胃部的消化作用旺盛而脾部运化作用衰退导致,进而影响人体糖脂代谢,造成糖尿病和诸多并发症。
在糖尿病的治疗中也常见辛开苦降的方法,表现出开结、泄热以及通阳等特性,其中也利用到降糖、降逆、散水等方法。
3.4辛味药与皮肤病研究表明,皮肤病的产生来源于外邪侵袭,同时患者内邪显露与皮肤,损害皮肤气血运行,使得症状瘀滞于皮肤表层,导致发病。
辛味药在皮肤病治疗当中可发挥其行、散两大功效,使患者发汗从而解除外邪表证,通过行血活血来疏通郁结,进而达到治疗皮肤病的效果。
很多地区通常使用麻黄治疗皮肤病,主要利用的就是其能够发汗解表、纾解疮毒的功效,对治疗风邪外束、表里俱实以及阳气不足等皮肤病均有良好效果。
4总结中药辛味药与“五味”当中的其它药物相比,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体现在其表现为气味和滋味的双重特性,具有行、散的突出功效。
辛味药出现较早,且得到了历朝历代医学大家的青睐,在今天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配伍治疗脾胃病、肝胆病、糖尿病以及皮肤病等均具有良好效果。
本文对辛味药进行了归纳总结,并且从药性表达和临证配伍上进行了研究,以便总结其应用价值,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1]孙玉平,张铁军,曹煌.中药辛味药性表达及在临证配伍中的应用[J].中草药.2015 , 47 (24) :785-790[2]孙志斌.基于数据挖掘的吴佩衡临证附子运用规律的研究[D].云南中医学院.2017[3]许峻,杨若俊,徐建萍.刘以敏主任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癜药对配伍浅析[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6 , 37 (5) :6-8[4]吴清梅,鲁玉辉.浅析《临证指南医案》角药配伍应用[J].北京[下转第49页]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合理用药分析胡春景(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大连医院 116600)【摘要】目的:分析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在临床治疗中的合理用药情况。
方法:以2018年2月至6月前往我院就诊的110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病情状况,采用回顾性分析方式对用药过程及结果进行综合分析,总结判断患者的不同用药方式及用药种类。
结果:在110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中,应用频率由高到低依次为:炎琥宁联合利巴韦林口服方法、抗菌药与抗病毒药物联合口服方法、静脉滴注左氧氟沙星治疗方法、青霉素类药物及头孢类药物联合口服方法;各项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针对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要根据患者的不同病症情况,选择和采用不同的用药方法,从而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促进患者的快速恢复。
【关键词】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合理;用药;分析【中图分类号】R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61X(2019)01-0049-01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就是人们常说的“普通感冒”。
该病主要是由于细菌或者病毒入侵导致患者鼻腔、咽喉部位出现急性炎症,造成患者头晕头痛、发热、鼻塞、咽喉肿痛、发烧等不适症状产生[1]。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一种病发率较高的疾病,尤其是在小儿人群当中更为常见,严重的甚至可能引发肺炎及支气管炎等多种不良并发症,严重降低患者生活质量。
临床当中对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治疗主要是采用用药的方式,然而在实践当中,医护人员往往还需根据患者的实际身体情况与病症表现等因素,选择和采用不同的用药方案,以便于获取最佳治疗效果。
本次研究以我院收治的110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急性呼吸道感染的合理用药进行分析,具体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以2018年2月至6月前往我院就诊的110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64例,女性患者46例,年龄7至68岁,院前用药治疗时间为2至23d,平均(7.83±2.91)d。
临床症状主要包括:鼻塞30例,打喷嚏45例,咽喉肿痛23例,发烧12例。
对患者实施全面生理检查,结果显示部分病毒性感染患者出现白细胞含量异常增多现象,支原体感染患者出现白细胞含量明显降低现象。
1.2方法针对110例患者的身体情况及病症表现,分别采用不同的方法合理用药,主要包括:青霉素类药物及头孢类药物联合口服;抗菌药与抗病毒药物联合口服;静脉滴注左氧氟沙星;以及利巴韦林与炎琥宁联合口服这四种治疗方法[2]。
当患者产生严重头痛发烧现象时,给予去痛片辅助治疗,针对鼻塞症状,给予麻黄素用药治疗,而针对细菌感染现象,则可以采取抗生素进行治疗。
1.3 观察指标综合分析110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的用药方法。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用n/%表示,用χ2进行检验,若P<0.05则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110例患者中,共有72例患者采用了利巴韦林联合炎琥宁口服的方法;60例患者用了抗菌药及抗病毒药物联合口服的方法;48例患者采用了静脉滴注左氧氟沙星的方法;33例患者采用了青霉素类药物及头孢类药物联合口服的方法。
各项数据差异对比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详见表1。
表1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治疗方案使用率对比项目排序例数使用率 (%)利巴韦林与炎琥宁联合口服17265.45抗菌药与抗病毒药物联合口服26054.55静脉滴注左氧氟沙星方案34843.64青霉素类药物及头孢类药物联合口服43330.00t17.291p0.0033讨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临床十分常见的一种外科疾病,该病病发率较高,且感染人群极其广泛,尤其是在抵抗能力及免疫能力较差的儿童、老年人群体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