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的药性有哪些
中国传统医学中药材的药性与疗效
中国传统医学中药材的药性与疗效中国传统医学中,药物治疗一直是重要的治疗手段之一。
中药材作为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药性和疗效。
本文将就中国传统医学中药材的药性与疗效进行详细论述。
一、中药材的药性中药材的药性是指中药所具有的特定性质和作用。
中医研究发现,大部分中药材均属于寒、凉、平、温、热五性之一,并具有相应的味道如苦、甘、酸、辛、咸等。
药性和味道的不同可用于治疗不同的疾病和症状。
1. 寒性中药寒性中药材具有清热凉血、解毒消肿的作用。
例如菊花、薏苡仁等,常用于治疗发热、咽喉肿痛等症状。
2. 凉性中药凉性中药材具有清热泻火、降火止血的作用。
例如黄芩、芦荟等,常用于治疗口腔溃疡、热病等。
3. 平性中药平性中药材具有平衡阴阳、调和体液的作用。
例如白术、茯苓等,常用于治疗脾胃虚弱、消化不良等症状。
4. 温性中药温性中药材具有补益脾胃、温里祛寒的作用。
例如干姜、肉桂等,常用于治疗寒性疾病和寒凉体质。
5. 热性中药热性中药材具有温阳散寒、祛除湿邪的作用。
例如大黄、花椒等,常用于治疗寒湿侵袭引起的疼痛和湿热病症。
二、中药材的疗效中药材的疗效是指中药材在治疗特定疾病或症状中发挥的作用。
中医学认为,中药材具有多种治疗作用,可调节人体的阴阳平衡,促进气血运行,滋养脏腑,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1. 清热解毒部分中药材具有清热解毒的疗效,能够有效治疗由于热毒引起的发热、咽喉肿痛、口腔溃疡等。
例如黄连、金银花等中药材,常被应用于感冒、扁桃体炎等疾病的治疗中。
2. 补益调理一些中药材具有滋养脏腑、补益身体的作用,常用于改善体质虚弱、脾胃功能不良等症状。
例如人参、黄芪等中药材,被广泛应用于调理身体、提升免疫力等方面。
3. 活血化瘀中药材中的一些成分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能够改善血液循环,消散瘀血、止血等。
例如川芎、红花等中药材,常用于治疗血液循环不畅、瘀血引起的疼痛等症状。
4. 理气宽中理气宽中类中药材具有调节气机、舒缓胃肠的作用,常用于治疗胃脘不适、消化不良等症状。
中药药性学说
一、中药的性能1.含义:中药性能又称药性,是中药作用的基本性质和特征的高度概括。
研究中药性能的理论就是药性理论。
2.内容: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有毒无毒。
3.中药防治疾病的基本机制:(1)药物针对病情而各具有的独特性能,称为药物的偏性。
(2)中药的作用:治疗作用,不良反应。
(3)中药性状:指药物形状、气味、滋味、质地(包括轻重、疏密、坚软、润燥)是以药物为观察对象,中药性能是依据用药后机体反应归纳出来的,是以人体为观察对象。
二、四气1.含义:又称四性,指药物具有的寒热温凉四种品性,四气之外还有平性。
2.确定依据:以用药反应为依据,以病证寒热为基准。
能够减轻或消除热证的药物,一般属于寒性或凉性,如板兰根,减轻或消除寒证的药物,属于热性或温性,如附子。
3.所示效用:治疗作用和不良反应。
(1)寒凉性所示效用:具有清热、泻火、凉血、解热毒作用,有伤阳助寒之害。
(2)温热性:具有温里散寒、补火助阳、温经通络、回阳救逆等作用,有伤阴助火之害。
4.阴阳属性:温热属阳,寒凉属阴。
5.对临床用药的指导意义:(1)根据病证寒热选择相应药物,治热病投寒药,治寒病投热药。
(2)据病证寒热程度的差别选择相应药物:治亡阳欲脱,选大热附子,中寒腹痛,投温性之煨姜。
(3)寒热错杂,寒热并用。
(4)真寒假热或真热假寒者,当分别治以热药或寒药,必要时加药性相反的反佐药。
三、五味1.含义:指药物因功效不同而具有辛、甘、酸、苦、咸等味。
既是药物作用规律的概括,又是部份药物的真实的滋味。
2.确定依据:五味学说是中医归纳解释药物效能的说理工具。
(1)确定的主要依据:今之药味的确定,主以药效,参以口尝。
(2)与所治疾病的关系:功能发表行散的药多辛味,能补虚缓急的药多甘味,能敛肺涩肠的药多酸味,能降泄燥湿的药多苦味,能软坚散结的多咸味。
3.所示效用与临床应用:(1)辛:能散、能行,有发散、行气、活血作用。
临床用于治疗表证,气滞,血瘀等证。
中药药性及常用中成药
第一章中药的药性理论一、中药的性能:大概有五个方面,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毒性。
二、四气四气,就是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药性,主要反映了药物对人体阴阳的的盛衰,寒热变化的作用倾向。
四气是药学理论重要的部分,是说明药物作用的主要理论依据之一。
一般来讲寒和凉它是一个性质,温和热又是一个性质。
(一)寒凉药寒凉药主要具有清热泻火、凉血解毒,滋阴除蒸、泻热通便,清热利尿、清热化痰,清心开窍、凉肝熄风等这些作用。
它主要是针对热的病证治疗的。
从寒和凉来说,寒的作用比凉要强,寒比凉的清热作用要强。
(二)温热药温和热它是一类性质,热的作用比温的作用药的性质要强,温热药的作用主要有温里散寒,暖肝散结,补火助阳,温阳利水,温经通络,引火归元,回阳救逆等作用。
温热药主要是针对寒性的病证来治疗。
三、无味五味是指药物具有酸、苦、甘、辛、咸五种味道。
对于药物的五味来说,从中医学角度来讲,它不仅是指口尝的味道,更主要是它能代表它能够治疗某些疾病的作用,代表它的治疗作用这是非常重要的。
在五味当中,有酸、苦、甘、辛、咸,但是实际上,还有两种味道,淡味和涩味。
涩味中医认为它跟酸的味道它的作用是相似的。
(一)辛【作用】:能行,能散。
【解释】:能散就是指有发散,发散解表的作用;能行,就是能够行气,能够行血。
【代表药物】:麻黄、陈皮、郁金。
一般来讲,解表药、行气药、活血药、化湿药多具有辛味。
(二)甘【作用】:能补,能和,能缓。
【解释】:补就是滋补;和就是和中,调和药性;缓,就是缓急止痛。
【代表药物】:甘草。
比如说,补益药多属于甘味药。
还有一些制止疼痛的药物也是甘味药。
(三)酸【作用】:能收,能涩。
【解释】:即具有收敛、固涩的作用。
【代表药物】:五味子、乌梅。
比如说固表止汗、敛肺止咳、涩肠止泻、固精缩尿、固崩止带药,这些药物多具有酸味,或者是涩味。
(四)苦【作用】:能泻,能燥,能坚。
【解释】:泻包括清热泻火,通泻大便,降气平喘等。
燥就是燥湿的作用。
中药的性能
五味
• 酸,“能收能涩”,即具有收敛、固涩的作用。 一般固表止汗、敛肺止咳、涩肠止泻、固 精缩尿、固崩止带的药物多具有酸味。酸 味药多用治体虚多汗、肺虚久咳、久泻肠 滑、遗精、遗尿尿频、崩带不止等证。如 五味子固表止汗,乌梅敛肺止咳、五倍子 涩肠止泻、山茱萸涩精止遗以及赤石脂固 崩止带等。
五味
• 苦,“能泄、能燥、能坚”,即具有清泄火热、泄 降气逆、通泄大便、燥湿、坚阴(泻火存阴)等作用。 一般来讲,清热泻火、下气平喘、降逆止呕、通 利大便、清热燥湿、苦温燥热、泻火存阴的药物 多具有苦味。苦味药多用治热证、火证、喘咳、 呕恶、便秘、湿证、阴虚火旺等证。如黄芩、栀 子清热泻火,杏仁、降气平喘,半夏、陈皮降逆 止呕,大黄、枳实泻热通便,龙胆草、黄连清热 燥湿,苍术、厚朴苦温燥湿,知母、黄柏泻火存 阴等。
六、毒性
• 中药性能 • 产生中药中毒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有毒无毒” 也可简称 为“毒性”, 也是药物
• •
一是剂量过大,如砒霜、胆矾、斑蝥、蟾酥、马钱 子、附子、乌头等毒性较大的药物,用量过大,或 时间过长可导致中毒; 二是误服伪品,如误以华山参、商陆代人参,独角 莲代天麻使用;
性能的重 • 四气 • 五味 • 补泻 • 归经 • 毒性 • 升降浮沉
目录
一、概要
中药的性能又称药性,是中药作用的基 本性质和特征的高度概括,主要包括四气、 五味、归经、升降、浮沉、毒性等。此外, 还有药物本身固有的性质,如质轻、质重、 质润、质燥、气味芳香等,也是药物性能 理论的一部分。
• 三是炮制不当,如使用未经炮制的生附子、生乌头; • 四是制剂服法不当,如乌头、附子中毒,多因煎煮
时间太短,或服后受寒、进食生冷;
确保用药 • 五是配伍不当,如甘遂与甘草同用,乌头与瓜蒌同
中药药性理论
药性的范围
药性的范围非常广泛,不同药物具有不同的药性特点。
药性涵盖了寒、热、温、凉“四气”以及酸、苦、甘、辛、咸“五味”、归经、毒性等方面。
药性与四气五味
四气是指寒、热、温、凉四种药 性,是药物作用性质的总概括。
五味是指酸、苦、甘、辛、咸五 种滋味,是药物作用特性的总概
06 中药药性理论的现代研究 方法
实验药理学方法
01
02
03
药效学研究
通过观察药物对实验动物 或离体组织的作用,了解 药物对机体的影响和作用 机制。
药代动力学研究
研究药物在体内的吸收、 分布、代谢和排泄等过程 ,了解药物的生物利用度 和药效持久性。
安全性评价
对药物的安全性进行评估 ,包括药物的急性毒性、 长期毒性、致畸作用、致 突变作用等方面的研究。
指导药物炮制
01
通过炮制可以改变中药的药性 ,如生地黄经过炮制后变成熟 地黄,性质由寒转温,具有补 血滋阴的作用。
02
炮制还可以降低中药的毒性和 副作用,如制首乌经过炮制后 能够减少肝脏毒性,提高治疗 效果。
03
不同的炮制方法可以产生不同 的药效,如醋炒柴胡可以增强 疏肝解郁的作用,蜜炙黄芪可 以增强补气健脾的作用。
括。
四气和五味是相互关联的,药物 的四气确定了药物的治疗作用,
而五味则决定了药物的功效。
02 中药药性理论的历史沿革
药性理论的起源
神农尝百草
自古以来,中药药性理论起源于神农尝百草的传说。神农氏通过亲自尝试各种 草药,记录其功效和毒性,为后世对中药药性的认识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黄帝内经》
古代医家在长期实践中逐渐形成了《黄帝内经》这一经典著作,其中详细描述 了中药的药性理论,为后世对中药药性的系统研究奠定了基础。
中药药性分类
中药按药性分为:解表药、清热药、泻下药、祛风湿药。
1. 解表药辛温解表药麻黄桂枝紫苏生姜荆芥防风羌活白芷香薷蒿本苍耳子辛夷辛凉解表药薄荷牛蒡子蝉蜕桑叶菊花葛根柴胡蔓荆子升麻豆豉2. 清热药清热泻火药石膏知母天花粉栀子夏枯草芦根淡竹叶清热燥湿药黄苓黄连龙胆草苦参清热凉雪药生地玄参丹皮赤芍水牛角紫草清热解毒药金银花连翘蒲公英大青叶板蓝根牛黄鱼腥草射干白头翁败酱草青黛穿心莲蚤休半边莲土茯苓山豆根红藤马齿苋白花蛇舌草紫花地丁垂盆草马勃清虚药青蒿地骨皮白薇胡黄连银柴胡3. 泻下药攻下药大黄芒硝芦荟番泻叶润下药火麻仁郁李仁峻下逐水药甘遂巴豆大戟牵牛子4. 祛风湿药独活威灵仙防己秦艽木瓜桑寄生五家皮白花蛇稀签草络石藤徐长卿桑枝5. 芳香化湿药苍术厚朴霍香砂仁白豆蔻佩兰6. 利水渗湿药茯苓泽泻苡仁车前子滑石木通金钱草茵陈猪苓通草萆薢石韦地肤子7. 温里药附子干姜肉桂吴茱萸细辛花椒丁香高良姜小茴香8. 理气药橘皮枳实木香香附沉香川楝子薤白青皮佛手乌药荔核青木香9. 消食药山楂神曲麦芽莱菔子鸡内金谷芽10. 驱虫药使君子苦楝皮槟榔貫众雷丸12止血药大蓟小蓟地榆白茅根白及三七茜草蒲黄艾叶槐花侧柏叶仙鹤草13活血祛瘀药川芎延胡索郁金莪术丹参虎杖益母草桃仁红花牛膝水蛭乳香没药三棱鸡血藤五灵脂穿山甲姜黄14. 化痰止咳平喘药化痰药半夏天南星白芥子桔梗旋覆花瓜蒌贝母竹茹白前前胡竹沥昆布天竹黄海蛤壳15. 止咳平喘药杏仁白部苏子桑白皮葶苈子紫苑款冬枇杷叶马兜铃白果1. 解表药辛温解表药麻黄桂枝紫苏生姜荆芥防风羌活白芷香薷蒿本苍耳子辛夷辛凉解表药薄荷牛蒡子蝉蜕桑叶菊花葛根柴胡蔓荆子升麻豆豉2. 清热药清热泻火药石膏知母天花粉栀子夏枯草芦根淡竹叶清热燥湿药黄苓黄连龙胆草苦参清热凉雪药生地玄参丹皮赤芍水牛角紫草清热解毒药金银花连翘蒲公英大青叶板蓝根牛黄鱼腥草射干白头翁败酱草青黛穿心莲蚤休半边莲土茯苓山豆根红藤马齿苋白花蛇舌草紫花地丁垂盆草马勃清虚药青蒿地骨皮白薇胡黄连银柴胡3. 泻下药攻下药大黄芒硝芦荟番泻叶润下药火麻仁郁李仁峻下逐水药甘遂巴豆大戟牵牛子4. 祛风湿药独活威灵仙防己秦艽木瓜桑寄生五家皮白花蛇稀签草络石藤徐长卿桑枝5. 芳香化湿药苍术厚朴霍香砂仁白豆蔻佩兰6. 利水渗湿药茯苓泽泻苡仁车前子滑石木通金钱草茵陈猪苓通草萆薢石韦地肤子7. 温里药附子干姜肉桂吴茱萸细辛花椒丁香高良姜小茴香8. 理气药橘皮枳实木香香附沉香川楝子薤白青皮佛手乌药荔核青木香9. 消食药山楂神曲麦芽莱菔子鸡内金谷芽10. 驱虫药使君子苦楝皮槟榔贯众雷丸12. 止血药大蓟小蓟地榆白茅根白及三七茜草蒲黄艾叶槐花侧柏叶仙鹤草13. 活血祛瘀药川芎延胡索郁金莪术丹参虎杖益母草桃仁红花牛膝水蛭乳香没药三棱鸡血藤五灵脂穿山甲姜黄14. 化痰止咳平喘药化痰药半夏天南星白芥子桔梗旋覆花瓜蒌贝母竹茹白前前胡竹沥昆布天竹黄海蛤壳15. 止咳平喘药杏仁白部苏子桑白皮葶苈子紫苑款冬枇杷叶马兜铃白果。
中医的四性、五味、五色
中医的四性、五味、五色中医将药材和食材分成四性、五味、五色。
一、“四性”即寒、热、温、凉四种不同性质。
1、寒凉性药材与食材:清热、泻火、解暑、解毒。
寒凉性质的药材与食物大多有清热、泻火、解暑、解毒的功效,能解除或减轻热证,适合体质偏热,如易口渴、喜冷饮、怕热、小便黄、易便秘的人,或一般人在夏季食用。
代表药材:金银花、菊花、石膏、知母、黄连、黄芩、栀子、桑叶、板蓝根、蒲公英、鱼腥草、淡竹叶、马齿苋、葛根等。
代表食材:绿豆、西瓜、苦瓜、番茄、香蕉、梨、田螺、油菜、海带、芹菜、赤小豆、紫菜、薏米、白萝卜、冬瓜等。
2、温热性药材与食材:抵御寒冷、温中补虚、暖胃。
温热性质的药材与食材均有抵御寒冷、温中补虚、暖胃的功效,可以消除或减轻寒证,适合体质偏寒,如怕冷、手脚冰冷、喜欢热饮的人食用。
代表药材:黄芪、五味子、当归、何首乌、大枣、龙眼肉、鸡血藤、鹿茸、杜仲、肉苁蓉、锁阳、肉桂、补骨脂等。
代表食材:姜、韭菜、荔枝、杏、栗子、葱、糯米、羊肉、狗肉、鲢鱼、鳝鱼、辣椒、花椒、胡椒、洋葱、蒜等。
3、平性药材与食材:开胃健脾、强壮补虚。
平性的药材和食材介于寒凉、温热性药材和食材之间,具有开胃健脾、强壮补虚的功效且容易消化,各种体质的人都适合用。
代表药材:党参、太子参、灵芝、蜂蜜、莲子、甘草、白芍、银耳、黑芝麻、玉竹、郁金、茯苓、桑寄生、麦芽、乌梅等。
代表食材:黄花菜、胡萝卜、马铃薯、黄豆、大米、花生、蚕豆、无花果、李子、牛肉、黄鱼、鲫鱼、鲤鱼、牛奶等。
二、“五味”为酸、苦、甘、辛、咸五种味道,酸入肝、苦入心、甘入脾、辛入肺、咸入肾。
1、酸味药材与食材:能收、能涩。
酸味药材与食材对应于肝脏,大体都有收敛固涩的作用,可以增强肝脏的功能,常用于盗汗、自汗、泄泻、遗尿、遗精等虚证。
食用酸味食物还可开胃健脾、增进食欲、消食化积,酸味食物还能杀死肠道致病菌,但不能食用过多,否则会引起消化功能紊乱,引起胃痛等症状。
代表药材:浮小麦、吴茱萸、马齿苋、五味子、佛手、石榴皮、五倍子等。
中药学基础理论
中药学基础理论药性理论中药的性能包括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毒性。
四气(一)结合有代表性的药物认识四气的确定四气,指药物的寒、热、温、凉四种不同药性,又称四性。
一般而言,能够减轻或消除热证的药物属于寒性或凉性,如黄芩、板蓝根等有清热解毒作用;而能够减轻或消除寒证的药物属于温性或热性,如附子、干姜等有温中散寒作用。
(二)四气的作用一般来讲,寒凉药分别具有清热泻火、凉血解毒、滋阴除蒸、泻热通便、清热利尿、清化痰热、清心开窍、凉肝息风等作用;而温热药则分别具有温里散寒、暖肝散结、补火助阳、温阳利水、温经通络、引火归原、回阳救逆等作用。
五味(一)结合有代表性的药物认识五味的确定五味是指药物有辛、甘、酸、苦、咸五种不同的味道,因而具有不同的治疗作用。
有些还具有淡味或涩味,因而实际上不止五种。
(二)五味的作用及适应证1.辛有发散、行气、行血等作用。
一般解表药、行气药、活血药多有辛味。
多用治表证及气血阻滞之证。
此外,还有润养的作用。
2.甘有补益、和中、调和药性和缓急止痛的作用。
一般滋养补虚、调和药性及制止疼痛的药物多有甘味。
多用治正气虚弱、身体诸痛及调和药性、中毒解救等几个方面。
3.酸有收敛、固涩的作用。
一般固表止汗、敛肺止咳、涩肠止泻、固精缩尿、固崩止带的药物多具有酸味。
多用治体虚多汗、肺虚久咳、久泻肠滑、遗精滑精、遗尿尿频、崩带不止等证。
4.苦有泄、燥湿、坚阴的作用。
即具有清泄火热、泄降气逆、通泄大便、燥湿、坚阴(泻火存阴)等作用。
一般清热泻火、下气平喘、降逆止呕、通利大便、清热燥湿、苦温燥湿、泻火存阴的药物多具有苦味。
多用治热证、火证、喘证、呕恶、便秘、湿证、阴虚火旺等证。
5.咸有软坚散结、泻下通便作用。
一般泻下或润下通便及软化坚硬、消散结块的药物多具有咸味,多用治大便燥结、痰核、瘰疬、瘿瘤、癥瘕痞块等证。
6.淡有渗湿、利小便的作用。
故有些利水渗湿的药物具有淡味。
多用治水肿、脚气、小便不利等证。
7.涩与酸味药的作用相似,有收敛固涩的作用。
中药的四气五味
中药的四气五味四气:指药物具有的寒、热、温、凉四种药性,也称四性。
五味:指辛、甘、酸、苦、咸,五种不同的药味。
中医认为,疾病的发生是由于致病因素作用于人体后导致的脏腑功能失调,阴阳气血之间的偏盛或者偏衰。
中草药的自身所具有的四气五味我们称之为药物的偏性,作用于人的机体后发生的反应与所治疾病的寒热温凉相对应,它可以纠正人体阴阳气血的失衡,可以消除病因,恢复脏腑功能,从而确定了中草药所具有的四性五味在临床应用的重要标志。
药物的偏性:性味、归经、升降浮、有毒、无毒等,统称药性。
中药药性理论,同样适用于日常生活中的饮食。
按照中医学理论,中药可分为寒、热、温、凉四性,以及介于四性之间无明显偏颇的平性。
但是,中医理论习惯称之为四性。
❶寒凉药:大多具有:滋阴、清热、生津、泻火、凉血、解毒、潜阳、等作用,可以保护人体阴液,减轻或消除热性病证。
如:黄芩、板蓝根、菊花、藕、梨、荸荠、绿豆、番茄、西瓜、萝卜、丝瓜、菱、冬瓜、白木耳、苹果、柚等。
寒凉药,适用于阳性体质和热性病证。
对素体阳虚的人,素体阴性体质的人则更伤人体阳气。
可能出现腹痛、便溏等不适。
❷温热药大多具有:温经、散寒、助阳、活血、通络、等作用,可以扶助人体阳气,改善寒性体质,减轻或消除寒性疾病与瘀血等,如:附子、干姜、羊肉、狗肉、生姜、小茴香、大葱、辣椒、胡椒、酒等。
这类药适用于阴寒体质和寒性病证。
对于阳性体质、实热证或阴虚内热者,会组成助热耗阴,导致或加重阴虚内热的症状。
❸平性药作用缓和,寒热之性不甚显著,无明显副作用,应用范围较广,可用于治疗亚健康状态、神疲乏力、大便稀溏、水肿、小便不利等。
如:鲤鱼、猪肉、茯苓、薏苡仁、莲子、芡实、赤小豆、白扁豆、山药、黑豆、木耳、百合、香蕈、胡萝卜、无花果等。
在治疗原则方面,最基本的用药规律,就是——寒以热之,热以寒之。
五味:辛、甘、酸、苦、咸,五种不同的药味,代表着药物不同的功效及应用。
五味的确定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与实际口尝感觉有关;二是药物临床应用的归纳和总结。
中药药性理论的现代研究,中药药理学
中药药性理论的现代研究,中药药理学药性是药物与疗效有关性质和性能的统称。
中药药性理论主要包括四性(四气)、五味、归经、升降浮沉,以及有毒和无毒。
中药药性理论是中药理论的核心,也是中药学的主要特色,是中医药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药在长期的临床用药过程中用药经验的高度概括,是中医临床用药的重要依据。
第1节中药四性(四气)的现代研究四性是指寒、热、温、凉是四种不同的药性,实际是药物寒性与热性两种不同的性质。
是从药物作用于机体所发生的反应概括出来的,是与所治疾病的寒热性质相对应的,是中药最重要的基础理论之一,是中医处方用药的重要依据,中医治病是利用药性之偏性调整人体这偏性,从而达到阴阳之间的相对平衡,“疗寒以热药,疗热以寒药”,“寒者热之,热者寒之”。
然而四性是否客观存在?是否有客观而有效的差别标准?四性的生理活性及物质基础是什么等问题一直为历代医家所关注,至今仍有很大争议。
中药四性理论的研究是国家基金优先资助的领域之一。
1、四性的药效学研究1.1 60年代侯灿:对72味中药分别通过抗菌、退热、抑制、兴奋作用和是否含有挥发油五个项目进行研究。
结论:寒凉药具抗菌、退热、抑制作用,认为寒凉药是能够最终改善机体热量过午剩反应状态或适应这种状态和药物。
温热药具有兴奋、刺激作用,主认为温热药能够最终改善机体热量不足的反应状态或适应这种状态和药物。
1.2 70年代梁月华从寒证或热证病人常有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症状的角度进行研究临床与药理研究。
结论:温热药增强交感神经――肾上腺髓质系统功能活动;寒凉药使交感神经――肾上腺髓质系统功能活动降低。
两类药通过对植物神经功能的调节,纠正机体寒热不平衡状态。
2、四性对环核苷酸的影响结论:温热药提高cAMP水平寒凉药提高cGMP 水平3、四性对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的影响结论:寒证病人和温热证病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及神经递质含量等研究也表明四性与中枢神经有关。
寒证模型动物和热证模型动物给予电刺激后,寒证大鼠痛阈值和惊厥阈值升高,表明中枢抑制增强。
药性四百味——中药药性大全
药性四百味——中药药性大全诸药之性,各有其功,温凉寒热,补泻宜通。
君臣佐使,运用于衷,相反畏恶,宜忌不同。
人参味甘,大补元气,止渴生津,调营养卫。
黄芪性温,收汗固表,托疮生肌,气虚莫少。
白术甘温,健脾强胃,止泻除湿,兼祛痰痞。
茯苓味淡,渗湿利窍,白化痰涎,赤通水道。
甘草甘温,调和诸药,炙则温中,生则泻火。
白芍酸寒,能收能补,泻痢腹痛,虚寒勿与。
赤芍酸寒,能泻能散,破血通经,产后勿犯。
生地微寒,能消湿热,骨蒸烦劳,兼消破血。
熟地微温,滋肾补血,益髓填精,乌须黑发。
麦门甘寒,解渴祛烦,补心清肺,虚热自安。
天门甘寒,肺痿肺痈,消痰止嗽,喘热有功。
黄连味苦,泻心除痞,清热明眸,厚肠止痢。
黄芩苦寒,枯泻肺火,子清大肠,湿热皆可。
黄柏苦寒,降火滋阴,骨蒸湿热,下血堪任。
栀子性寒,解郁除烦,吐衄胃热,火降小便。
连翘苦寒,能消痈毒,气聚血凝,湿热堪逐。
石膏大寒,滑能利窍,解渴除烦,湿热可疗。
贝母微寒,止嗽化痰,肺痈肺痿,开郁除烦。
大黄苦寒,实热积聚,祛痰润燥,疏通便秘。
柴胡味苦,能泻肝火,寒热往来,疟疾均可。
前胡微寒,宁嗽化痰,寒热头痛,痞闷能安。
升麻性寒,清胃解毒,升提下陷,牙痛可逐。
桔梗味苦,疗咽肿痛,载药上升,开胸利壅。
紫苏叶辛,风寒发表,梗下诸气,消除胀满。
麻黄味辛,解表出汗,身热头痛,风寒发散。
葛根味苦,祛风发散,温疟往来,止渴解酒。
薄荷味辛,最清头目,祛风化痰,骨蒸宜服。
防风甘温,能除头晕,骨节痹痛,诸风口噤。
荆芥味辛,能清头目,表汗祛风,治疮消淤。
细辛辛温,少阴头痛,利窍通关,风湿皆用。
羌活微温,祛风除湿,身痛头痛,疏筋活血。
独活甘苦,颈项难舒,两足湿痹,诸风能除。
知母味苦,热可能除,骨蒸有汗,痰嗽皆舒。
白芷辛温,阳明头痛,风热瘙痒,排脓通用。
藁本气温,除头巅顶,寒湿可去,风邪可屏。
香附味甘,快气开郁,止痛调经,更消宿食。
乌药辛温,心腹胀痛,小便滑数,顺气通用。
枳实味苦,消食除痞,破积化痰,冲墙倒壁。
中药的四性与五味
中药的四性与五味中药的四性:寒热温凉,是中药进补治疗的依据中药的药性万物各有特性,中药亦然。
因其性味不同,每一味中药所针对的病症也不尽相同。
所以,在用药之前,应先了解各种药材的性味,然后针对自己的体质来选择药材治病养生,这样才能使药材真正发挥功效,达到治病养生的目的。
中药有“四性”之说,所谓“四性”,又称“四气”就是指寒、凉、温、热四种药性。
四性之外还有一类平性药,它是指寒热偏向不明显、药性平和、作用较缓的一类药。
1、寒性中药寒性中药属阴,有清热解暑、泻火通便、消除热证的功效,多用于实热烦渴、温毒发斑、血热吐衄、火毒疮疡、热结便秘、热淋涩痛、黄疽水肿等诸多热性病症。
代表中药有黄连、黄芩、金银花、知母等。
2、凉性中药凉性中药也属阴,具有清热泻火、滋阴除烦的功效,用于痰热喘咳、高热神昏、热极生风、高热烦渴、面红目赤、咽喉肿痛等热证,代表中药是西洋参、薏苡仁、罗汉果等。
3、温性中药温性属阳,具有温阳利水、温经通络、清风祛寒、温中补虚的功效,多用于中寒腹痛、寒疝作痛等寒证,代表中药有大枣、当归、川芎、龙眼肉等。
4、热性中药热性属阳,具有补火助阳、引火归原、回阳救逆的功效,多用于阳痿不举、宫冷不孕、阴寒水肿、风寒痹证、血寒经闭、虚阳上越、亡阳虚脱等症。
代表中药有肉桂、附子、炮姜等。
平性中药:平性属阴,有健脾开胃、强壮补虚的功效,用于脾胃不调、腹胀积滞、干瘦无力等症,代表中药有阿胶、枸杞子、甘草、芡实、银耳等。
……………………………………辛.酸.甘.苦.咸,五味中药补五脏中药的五味:所为的五味,是指药物有辛、甘、酸、苦、咸五种不的味道,因而具有不同的治疗作用。
有些中药还具有法淡味咸涩味,但是,五味是最基本的五种滋味,所以仍然称为五味。
五味是对药物作用的高度概括。
1、辛味药辛味药具有发散表证、行气行血的作用,多用于表证及气血阻滞之证。
如紫苏叶发散风寒、木香行气除胀、川芎活血化瘀等。
此外,辛味药还有润养的作用,如款冬花润肺止咳、菟丝子滋养补肾等。
中草药药效分类
中草药药效分类
中草药药效可分为以下几类:
1. 温阳补肾类:主要用于治疗肾阳虚和肾阴虚等肾虚所致的相关症状,如阳痿、早泄、遗精、腰膝酸软等。
2. 清热解毒类:主要用于治疗热毒所致的各类感染性疾病,如感冒、咽喉肿痛、痈肿疮疖等。
3. 活血化瘀类:主要用于治疗血液循环不畅所致的各种疼痛和瘀血症状,如痛经、瘀血性皮肤病、瘀血性痛风等。
4. 补血养血类:主要用于治疗贫血和血虚所致的相关症状,如面色苍白、乏力、月经不调等。
5. 清热凉血类:主要用于治疗内热所致的一些常见病症,如口干烦渴、大便秘结、尿赤等症状。
6. 调气安神类:主要用于治疗气血不调和精神紧张、失眠等神经系统症状,如抑郁症、焦虑症、失眠、多梦等。
这些分类仅为一般分类,实际上中草药的药效还有很多其他方面的作用,不同草药可能具有多种药效的综合作用。
使用中草药时,需要根据具体病症和个人体质选择合适的草药和药方。
如何辨别中药材的药性掌握其归经与功效
如何辨别中药材的药性掌握其归经与功效中药材作为中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医治疗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了解中药材的药性、归经和功效,对于正确应用中药进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如何辨别中药材的药性,并掌握其归经与功效。
一、了解中药材的药性中药材的药性是指中药的性质和特点,可以分为寒、凉、温、热、平五种性质。
寒性的中药能够清热解毒、解表泄热;凉性的中药能够清热凉血、清热解毒;温性的中药能够温阳散寒、温中止痛;热性的中药能够温通经络、温中散寒;平性的中药能够和缓调中、补益气血等。
辨别中药材的药性有以下几种方法:1.观察:观察中药的外观特征,如颜色、形状、气味等。
药材通常有自己独特的外观特点,比如川芎呈棕色细长,而黄连呈黄色稍带苦味。
2.试用:将中药材捣碎,用适当溶剂浸泡后,观察溶液的变化。
如用水泡制后有明显的颜色变化或泡制后溶液呈有气味,则可以初步判断其药性。
3.参考文献:查阅相关的中医药学书籍,了解中药材的特点和应用。
这些书籍中收集了大量的中药材的特点和经验,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中药材的药性。
二、掌握中药材的归经中药材的归经是指中药材所属的经络归类,也是中医理论中的重要概念之一。
中药材的归经可以根据其药性、功效、适应症等多种因素确定。
掌握中药材的归经有以下几种方法:1.参考中医理论:中医理论中有关于中药材的归经规定,可以通过学习中医理论,掌握中药材的归经。
2.分析中药材的药性:中药材的药性与其归经紧密相关。
通过分析中药材的药性,可以初步判断其归经。
3.查阅中医典籍:中医典籍中有关于中药材的归经记录,通过查阅这些典籍,可以了解中药材的归经。
三、了解中药材的功效中药材的功效是指中药在治疗中所产生的疗效和作用。
掌握中药材的功效有以下几种方法:1.参考中医理论:中医理论对于中药材的功效有明确的规定,通过学习中医理论,可以掌握中药材的功效。
2.实践经验:中医医生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积累了大量的经验,通过与医生交流,可以了解到中药材的功效。
中药的药性有哪些
中药的药性有哪些在中国从古代开始就有中医,中医的中药的药性是什么呢,对于我们现代人来说就不清楚了,但是一般的老年人还是比较看重中医的,中医中的中药虽然吃上后效果要慢些,但是没有一点副作用,对身体也没有伤害。
对于我们这些年轻人来说对中药就一点也不了解了,到底中药的药性有哪些啊,不知道的年轻人就和我一起看看我下面介绍的内容吧。
寒、热、温、凉四种药性,古时也称四气。
其中温热与寒凉属于两类不同的性质。
而温与热,寒与凉则分别具有共同性;温次于热,凉次于寒,即在共同性质中又有程度上的差异。
对于有些药物,通常还标以大热、大寒、微温、微寒等词予以区别。
药物的寒、热、温、凉,是从药物作用于机体所发生的反应概括出来的。
是与所治疾病的寒、热性质相对而言。
能够减轻或消除热证的药物,一般属于寒性或凉性,如黄芩、板蓝根对于发热口渴、咽痛等热证有清热解毒作用,表明这两种药物具有寒性。
反之能够减轻或消除寒证的药物,一般属于温性而上,如附子、干姜对于腹中冷痛、脉沉无力等寒证有温中散寒作用,表明这两种药物具有热性。
在治则方面,《神农本草经》云:“疗寒以热药,疗热以寒药。
《素间.至真要大论》云:“寒者热之,热者寒之。
”这是基本的用药规律。
五味,就是辛、甘、酸、苦、咸五种味。
有些药物具有淡味或涩味,实际上不止五种。
但是,五味是最基本的五种滋味,所以仍然称为五味。
不同的味有不同的作用,味相同的药物,其作用也有相近或共同之处。
至于其阴阳属性,则辛、甘、淡属阳,酸、苦、咸属阴。
以上的内容就是我要讲的中药的药性有哪些的说明,中药虽好但是也不是什么时候都可以吃的,女性朋友在月经期就不可食用了,还有就是在吃中药的时候不要吃辛辣的食物和生冷的食物,这些都是和中药有不良反应的,这些大家都记住了吗。
中药宝典中草药的药性与功效解析
中药宝典中草药的药性与功效解析中药宝典是中医药领域的重要参考书籍,其中收录了众多中草药及其功效与药性的解析。
中草药作为中医药疗法的核心,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通过对中草药的药性与功效进行深入解析,可以更好地了解这些草药的特点,为其合理应用提供参考指导。
一、药性的解析药性是中草药的基本特点,是指药物在人体内的主要表现。
中药宝典中对于各种中草药的药性进行了详细解析,可以根据中草药的主要性质进行分类。
1. 寒性药物:如贝母、薄荷等,具有清热解毒、降火平喘的作用。
2. 热性药物:如附子、大黄等,具有温阳散寒、活血化瘀的作用。
3. 温性药物:如肉桂、当归等,具有温补血脉、祛寒驱湿的作用。
4. 凉性药物:如黄连、竹叶等,具有清热解暑、凉血止血的作用。
5. 苦性药物:如黄连、皂角等,具有燥湿利水、消食减肥的作用。
6. 甘性药物:如甘草、枸杞子等,具有补中益气、调和药味的作用。
二、功效的解析中草药的功效是指药物在人体内所起到的功效作用。
不同的中草药具有不同的功效,在中药宝典中对于中草药的功效进行了系统的描述和解析。
1. 清热解毒功效:一些中草药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如金银花、连翘等,可以有效治疗热毒感冒、咽喉肿痛等症状。
2. 活血化瘀功效:莪术、桃仁等中草药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可治疗瘀血引起的疾病,如瘀血性痛经、瘀血肿痛等。
3. 补中益气功效:人参、黄芪等中草药具有补中益气的功效,可以调理脾胃功能,提高机体免疫力。
4. 利水消肿功效:茯苓、泽泻等中草药具有利水消肿的功效,可治疗水肿、尿频等症状。
5. 安神助眠功效:柴胡、酸枣仁等中草药具有安神助眠的功效,可用于治疗失眠、焦虑等神经系统疾病。
三、中草药的合理应用中草药的合理应用是根据中草药的药性与功效,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相应的中草药进行治疗。
合理应用中草药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 药物组方:中草药常常以组方的形式应用,根据不同的病症选择不同的中草药进行配伍,以增强疗效。
中药药性的概念
中药药性的概念中药药性是中医药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指的是中药物质所具有的性质和特点,包括药味、药性与归经。
中药药性是中医药学研究的基本内容之一,对于中医药学理论体系的建立和中医临床实践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药性是指中药对人体所起的不同作用和表现。
中医药性与西药的作用特点有所不同,中药常常具有多种作用和综合的调节作用。
根据中医药性的不同特点,可以将中药分为寒热温凉四性。
其中,寒与热是对人体产生的作用而言的,寒性药物有清热、泻火、解毒、散结、收敛的作用,适用于热证病症,如感冒、发热、口舌生疮等。
而热性药物则具有温经散寒、驱寒温阳的作用,适用于阳证病症,如寒症、肾阳虚等。
温性药物温经散寒、温中散寒,适用于寒湿滞阻、肠胃虚寒等病证。
凉性药物具有清热解毒、泻火凉血的作用,适用于热病、咽喉肿痛、热毒疮疡等病证。
此外,中药的药性还包括酸、甘、苦、辛、咸五味。
不同的味道也对应着不同的作用特点。
其中,酸味具有收敛固涩、涩精止泻的作用,适用于消泄亏虚、肝气上逆等病证。
甘味具有补中益气、生津润燥、缓急止痛的作用,适用于气血两虚、燥热伤津等病证。
苦味具有泻下宣散、清热燥湿的作用,适用于积滞、湿热等病证。
辛味具有散风散寒、宣通利窍的作用,适用于风寒感冒、头痛目赤等病证。
咸味具有软坚散结、导滞通便的作用,适用于积聚固滞、痰饮等病证。
此外,中药的药性还涉及到它的归经,是指中药对人体的作用部位和特点。
中医认为每种中药都有自己的归经特性,即对应着它对人体的作用部位。
归经的概念主要包括归肝经、归心经、归脾经、归肺经、归肾经等。
根据不同中药的归经特点,可以根据归经推断中药对疾病的作用部位及属性。
中药药性的概念对中医药学理论的建立和发展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首先,中药药性的研究有助于研究中药的药效特点,指导中药的应用。
其次,了解中药的药性有助于分析和诊断疾病,根据疾病的特点选择合适的中药治疗。
再次,中药药性的研究对中医药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中医药学的理论完善和实践应用。
中药药性与药物搭配
中药药性与药物搭配中药是中华民族独有的宝贵财富,拥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中药的疗效和药性在临床应用中得到了广泛认可,但同时也存在一定的风险。
药性是指药物在人体内产生的药理效应和不良反应,而药物搭配则是指将不同的中药组合应用,以期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本文将探讨中药药性与药物搭配的相关问题。
一、中药药性的分类根据中医理论,中药可以分为寒、凉、平、温、热五性。
寒性药物性寒凉,具有降火、退烧的作用,例如银花、连翘;凉性药物性凉,有清热、解毒的作用,例如苦参、黄连;平性药物既不寒也不热,常用于调和其他药物的药方,例如白芍、党参;温性药物性温,有温经散寒的作用,例如干姜、肉桂;热性药物性热,具有温阳祛寒的作用,例如附子、大黄。
二、中药药性的应用中药的药性在治疗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中医师在处方时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体质,选择适合的药物以及其药性,以期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例如,在感冒发热的情况下,中医师可能会选择性凉的药物,如连翘、银花,以清热解毒;而对于阳虚体质的患者,中医师则可能会选择温补的药物,如党参、何首乌,以温养阳气。
三、药物搭配的原则药物搭配的原则是中医药学中的重要内容,它能够发挥不同药物间的协同作用,提高治疗效果。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药物搭配原则:1. 相互协调搭配:一些药物在搭配时可以相互促进或协同作用,以增强其疗效。
例如,黄连和白芍常常搭配使用,黄连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而白芍则有活血止痛的作用,二者搭配使用可以达到清热解毒的同时缓解疼痛的效果。
2. 补充不足搭配:一些药物在搭配时可以弥补对方的不足,达到配合使用的效果。
例如,在治疗贫血的中药方剂中,中医师可能会将当归与黄芪搭配使用,当归具有补血养血的作用,而黄芪则可以提升机体的免疫力,二者搭配使用可以达到增加血液供应的同时提高机体抵抗力的效果。
3. 强化作用搭配:一些药物在搭配时可以相互增强作用,以达到更好的疗效。
例如,在治疗感冒的中药方剂中,中医师可能会将麻黄与杏仁搭配使用,麻黄具有宣肺、祛风散寒的作用,而杏仁则可以缓解咳嗽、止咳痰,二者搭配使用可以达到清肺化痰的效果。
中草药的药性有哪些
中草药的药性有哪些中草药讲究的是药性,具有药性的中草药才是可以用在医疗上面用来治病的,每个中草药的药性都是必须要经过事先鉴定之后才可以利用在市场上,成为我们人人皆知的中药,很多花花草草都是具有药性的,只是人们没有去研究,不知道这个药物的价值,所以说就无法真正的更好的利用中草药来治病,那么中草药的药性到底有哪些呢?四气五味,就是药物的性味,代表药物的药性和滋味两个方面。
其中的“性”又称为“气”,是古代通用、沿袭至今的名词,所以四气也就是四性。
性和味的作用,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四气,就是寒、热、温、凉四种药性。
寒凉和温热是对立的两种药性;寒和凉之间、热和温之间,是程度上的不同,也就是说药性相同,但在程度上有差别,温次于热、凉次于寒。
药性的寒、热、温、凉,是药物作用于人体发生的反应归纳出来的,例如,感受风寒、怕冷发热、流清涕、小便清长、舌苔白,这是寒的症状,这时用紫苏、生姜煎了汤饮服后,可以使病员发一些汗,就能消除上列症状,说明紫苏、生姜的药性是温热的。
如果生了疗疮、热疗、局部红肿疼痛,甚至小便黄色、舌苔发黄,或有发热,这就是热的症状,这时用金银花、菊花来治疗,可以得到治愈,说明金银花、菊花的药性是寒凉的。
中草药的药性,通过长时期的临床实践,绝大多数已为人们所掌握,如果我们熟悉了各种药物的药性,就可以根据“疗寒以热药、疗热以寒药”和“热者寒之、寒者热之”的治疗原则针对病情适当应用了。
一般是,寒凉药,大多具有清热、泻火、解毒等作用,常用来治疗热性病症。
温热药,大多具有温中、助阳、散寒等作用,常用来治疗寒性病症。
此外,还有一些药物的药性较为平和,称为“平”性。
由于平性药没有寒凉药或温热药的作用来得显著,所以在实际上虽有寒、热、温、凉、平正气,而一般仍称为四气。
五味,就是辛、甘、酸、苦、咸五种不同的滋味。
它主要是由味觉器官辨别出来的,或是根据临床治疗中反映出来的效果而确定的。
各种滋味的作用如下:(一)辛有发散、行气或润养等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生活常识分享中药的药性有哪些
导语:在中国从古代开始就有中医,中医的中药的药性是什么呢,对于我们现代人来说就不清楚了,但是一般的老年人还是比较看重中医的,中医中的中药
在中国从古代开始就有中医,中医的中药的药性是什么呢,对于我们现代人来说就不清楚了,但是一般的老年人还是比较看重中医的,中医中的中药虽然吃上后效果要慢些,但是没有一点副作用,对身体也没有伤害。
对于我们这些年轻人来说对中药就一点也不了解了,到底中药的药性有哪些啊,不知道的年轻人就和我一起看看我下面介绍的内容吧。
寒、热、温、凉四种药性,古时也称四气。
其中温热与寒凉属于两类不同的性质。
而温与热,寒与凉则分别具有共同性;温次于热,凉次于寒,即在共同性质中又有程度上的差异。
对于有些药物,通常还标以大热、大寒、微温、微寒等词予以区别。
药物的寒、热、温、凉,是从药物作用于机体所发生的反应概括出来的。
是与所治疾病的寒、热性质相对而言。
能够减轻或消除热证的药物,一般属于寒性或凉性,如黄芩、板蓝根对于发热口渴、咽痛等热证有清热解毒作用,表明这两种药物具有寒性。
反之能够减轻或消除寒证的药物,一般属于温性而上,如附子、干姜对于腹中冷痛、脉沉无力等寒证有温中散寒作用,表明这两种药物具有热性。
在治则方面,《神农本草经》云:“疗寒以热药,疗热以寒药。
《素间.至真要大论》云:“寒者热之,热者寒之。
”这是基本的用药规律。
五味,就是辛、甘、酸、苦、咸五种味。
有些药物具有淡味或涩味,实际上不止五种。
但是,五味是最基本的五种滋味,所以仍然称为五味。
不同的味有不同的作用,味相同的药物,其作用也有相近或共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