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子佳人”模式及其在革命文学里的置换变形
从元明戏曲的“结构模式”看当时知识分子的“白日梦”
从元明戏曲的“结构模式”看当时知识分子的“白日梦”中国封建社会发展到元明时期,已走向了发展的衰败时期,这期间的戏曲和小说,代表着这一时期文学发展的高峰。
元明戏曲较大比例是“才子佳人”戏。
纵观这些“才子佳人”戏,结构模式大同小异。
那就是“公子落难、邂逅佳人、一见钟情、好事多磨、公子中举、终成眷属”为模式主线,讲述着一个个缠绵的故事。
一、“才子佳人”戏曲的结构模式反映着当时文人的内心世界。
《西厢记》原名《莺莺传》,又名《会真记》。
是元代著名戏曲作家王实甫的杰作,也是元杂剧中最优美宏伟的大型喜剧。
周德清称赞《西厢记》“诸公已矣,后学莫及”。
它在中国文学史上和中国戏曲史上都占有很重要地位,是我国古代戏曲发展高峰之一。
《西厢记》是一个纯粹的古代才子佳人的恋爱故事,崔莺莺和张君瑞的密约偷情,终成秦晋的凄美悱恻的爱情史,令几代读者为之迷醉,“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是这出剧的中心主题,并成为千古名句,而小丫环红娘的名字,最后演化成促成姻缘,成人之美人士的代名词,广为传诵。
《琵琶记》说的是陈留遭灾,三年荒旱,蔡伯喈辞别新婚娇妻赵五娘赴京赶考,一去不返。
赵五娘挑起生活重担,侍奉公婆,克尽孝道,但虽有张大公相助,两老还是撒手人寰。
五娘卖发造坟,怀抱琵琶千里寻夫.蔡伯喈不仅得中状元还入赘相府,虽享尽荣华但内心深感不安,其妻牛小姐因得不到丈夫真正的爱也陷入苦闷之中。
赵五娘终于走进了牛府,蔡伯喈也认下糟糠之妻。
蔡氐一门得到皇帝旌表,这里似乎有一个美妙的大团圆,但他们演出的却是一幕深沉而凄婉的大团圆的悲剧。
《拜月亭记》取材于关汉卿的杂剧《闺怨佳人拜月亭》。
此剧主要写书生蒋世隆与尚书之女王瑞兰在战乱逃难中相遇,于患难中相慕相爱,私结百年之好。
后王父因不喜欢秀才,于招商店中不顾世隆身染重病,强行带走瑞兰,拆散一对恩爱夫妻,从此世隆、瑞兰断绝音讯。
蒋世隆之妹瑞莲逃难中与兄失散,被瑞兰之母收为义女,与瑞兰相见后颇为相投。
瑞兰携瑞莲在花园拜月,析祷夫君安康,二人始知本为姑嫂。
才子佳人作品叙事模式的文化阐释
摘要明末清初的才子佳人小说,被学术界视为从《金瓶梅》到《红楼梦》的过桥,在中国小说发展史上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
这一批小说,形成了一种比较固定的叙事模式,这种模式可以概括为“一见钟情——小人拨乱——及第团圆”。
才子佳人小说叙事模式的形成与传统文化、传统思想意识的积淀有着密切的关系,同时也与明末清初这个特定的历史横断面相联。
相同的文化背景和时代环境,影响着才子佳人小说作家这一批有着相近的命运遭遇和相近的思想情感的下层文人,使得他们形成了大致相近的创作心态和创作旨意,从而对才子佳人小说叙事模式的形成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本文拟在国内研究才子佳人小说已有成果的基础上,试图对才子佳人小说的叙事模式进行文化阐释:从仰慕诗才的社会心理、封建礼教禁锢下的人性诉求和追求个性解放的时代思潮三个方面阐释才子佳人“一见钟情”的相见模式;从患难见真情的社会生活信念和求奇求妙的创作原则两个方面阐释“小人拨乱”的情节发展模式;从惩恶扬善的道德追求、科举制度和明末清初文人们的普遍的“求补偿”心理三个方面阐释才子佳人小说的“及第团圆”的结局模式。
关键词:才子佳人小说叙事模式文化阐释AbstractrnleromancesaboutgiftedmalesandbeautifulfemaleswritteninthelateMingDynastyandearlyQingDynastyareregardedasabridgebetweenJinPinMeiandADreamoi'theRedMansionbytheacademiccirclesinChina,andtheyareveryimportantinthehistoryofnovel.Theromancestakeonanarrativemodelof“fallinginloveatfirstsight‘‘‘’。
——makingtroublesofthevilecharacters。
浅谈明清才子佳人小说创作手法上的创新
浅谈明清才子佳人小说创作手法上的创新才子佳人故事古已有之,主要反映了当时社会环境下青年男女为追求自由婚姻爱情而做的努力。
但在当时只是小说创作的支流,没有形成体系。
到了明末清初,以《玉娇梨》为始,陆续出现了一批以才子佳人为男女主人公,双方因才情而互相爱慕,几经波折,终成眷属的一类小说,文学史上称之为才子佳人小说。
从创作手法上看,才子佳人小说历来是被批判的靶子。
曹雪芹在《红楼梦》中曾指出:至于才子佳人等书,则又开口文君,满篇子建,千部一腔,千人一面。
公式化造成才子佳人小说在故事情节展开和人物性格描写上彼此雷同,相互因袭,抹杀了文学艺术的独创性。
但幼稚的艺术也有可取之处,如果用历史的、发展的眼光来分析明末清初才子佳人小说作品,运用中篇章回小说的形式,以现实生活中的人和事作为表现对象,能够通过生活细节的描写、人物心理的刻画来表现人物,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带有知识分子书卷气息的文学语言风格等,这些在小说史上是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的。
一确立中篇章回小说的体制我国小说形成于魏晋南北朝,以文言的形式,短小的篇幅,记叙社会上流传的奇异故事。
到唐传奇,基本趋于成熟,注重作品的审美价值,注重小说愉悦性情的功用,在语言、修辞等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就,如《李娃传》、《莺莺传》、《柳毅传》等,但在篇幅上仍以短篇为主。
宋元时期,小说由文言转为白话,出现了小说、讲史、说经等话本小说,内容向世俗化、语言向口语化方向发展,但从篇幅上说也主要是短篇,如《碾玉观音》、《错斩崔宁》等。
到了明清时期,白话小说蓬勃发展,小说篇幅得到延伸:短篇小说有“三言”、“二拍”;还出现了长篇小说,并成为明清小说的主流,代表着明清小说的发展水平,如历史演义小说《三国演义》、神魔小说《西游记》、人情小说《金瓶梅》,这些在文学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
但文学史却很少提及明清时期的中篇小说,才子佳人小说即是明清时期中篇小说的代表,其规模大多在二十回左右,如《玉娇梨》、《平山冷燕》、《玉支玑小传》、《金云翘传》都是二十回,《两交婚小传》、《人间乐》为十八回。
中国现代文学名词解释
中国现代文学试题库·名词解释(共计93题)1.《文学革命论》:是陈独秀于1917年2月《新青年》上发表的文章,文中明确提出了“三大主义”,不仅反对封建主义的腐朽形式,也反对封建主义的“代圣贤立言”的内容,触及了文学革命的根本问题。
2.“八事”:是1917年1月胡适在《文学改良刍议》中提出的文学革命主张,认为改革文学必须从首先从八件事入手,从总体上强调了文学语言形式的改革,指出了废除文言文提倡白话文的具体办法。
3.“三大主义”:是陈独秀在文学革命论中提出的文学革命主张。
他认为进行文学革命必须高举三面旗帜:推倒雕琢的阿谀的贵族文学,建设平易的抒情的国民文学;二、推倒陈腐的铺张的古典文学,建设新鲜的立诚的写实文学;三、推倒迂晦的艰涩的山林文学,建设明了的通俗的社会文学。
陈独秀的三大主义从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提出了新文学对旧文学的斗争方向,突出了文学革命的本质特征。
4.“人的文学”:1918年12月,《新青年》刊登了周作人的《人的文学》,对当时的文学革命影响很大。
周作人提出以"人道主义为本,对于人生诸问题,加以记录研究的文字,便谓之人的文学",认为新文学即人的文学,应充分表现"灵肉一致"的人性。
这深深影响了五四时期表现个性解放主题的创作,"人的文学"成为五四时期文学的一个中心概念。
5.双簧信:1918年3月,《新青年》上发表了由钱玄同化名“王敬轩”致《新青年》的一封公开信,信中汇集了守旧派、复古派攻击文学革命的言论,同时又发表了由刘半农写的长篇回信《复王敬轩书》,对复古派的言论逐一驳斥。
此又称“王敬轩”的双簧戏。
6.鸳鸯蝴蝶派:滋生于半殖民地的“十里洋场”,风行于辛亥革命后的几年间。
作品多发表在《礼拜六》等期刊上,主要作家有包天笑、徐枕亚、周瘦鹃等。
除少数作品在某种程度上暴露了社会黑暗、家庭专制和军阀横暴外,大部分作品描写才子佳人的爱情,将文学看成是游戏,用来消遣,受到了新文学社团的批判。
才子佳人小说创作模式及其演变
摘 要: 才子佳人 小说是在其开山之作《 玉娇 梨》 《 、 平山冷燕》 的创作示范与影响下迅速崛起 并流行 的 ; 由于书坊 主 的商业运 作 , 步者纷 纷 , 学 遂使起 初 的创作 模 式 变成 了窠 臼 , 引起 了接 受 者 的审美疲劳和广泛批评 。于是一部分作 家为摆脱窠臼, 不断翻新 出奇, 有意涉笔讲 史、 神怪、 世情 乃至艳情等 内容 , 以迎合读者 日趋 变化 的阅读 1味 ; : 发展 到后来 , 7 终于蜕 变而为其 它类型的 小
乱或权 贵 等作梗 , 尝离 合悲 欢 之苦 ; 因才子 功 备 终 成名 就 , 谐 良缘 。才 子 佳人 小 说 的创 作 模 式 是 得 怎样形 成 的 ?又 曾发生 过什 么样 的演 化 ?其 演 化
的动因又是什么?本文试结合作者 、 出版者 、 评点 者、 读者等影响创作的各种因素 , 对这些 问题进行
造, 从而形成 了一种新 的章回小说类型。
子皆“ 天资高旷, 才调卓异 ” 从品行气节看 , ; 才子
①荑秋散人 :玉娇梨》北京 : 民文学 出版社 , 8 《 , 人 1 3年, 27 。 9 第 2页
一
1 33 —
则清高孤傲 , 超逸流俗 ; 在择偶 问题上 , 才子又都 强调以才 、 、 为标准 。其所写佳人 , 貌 情 亦多 出身
佳 人成 婚 。 可见 , 的确 是 在 借 小 说 “ 泄 其 黄 他 发
粱 事业 ” 。
本来 , 以才子 佳 人 婚 恋 故事 为题 材 的文 学 作 品 , 文 学史 上早 已 司空见 惯 , 别是 元 明 中篇 传 在 特 奇小 说 、 中后 期 风行 的才 子佳人 戏 , 明 就多 以才 子 佳人 的婚 恋故 事 为 主要 内容 , 已逐 渐 形 成 一 见 并
《才子佳人在文学作品中的意义与形象建构》
才子佳人在文学作品中的意义与形象建构引言文学作品中经常出现一个特殊的形象——才子和佳人。
他们作为文学作品中的角色,承载着丰富的情感和意义。
他们的形象既是时代的缩影,也是作家对于美好生活的渴求和向往。
本文将探讨才子和佳人在文学作品中的意义与形象建构,并分析其背后的文化和社会因素。
才子佳人的定义与背景才子才子,顾名思义,就是有才华的男性。
他们通常具有卓越的文才、艺术才华或智慧。
才子是智慧与才华的化身,他们能以独特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才子在文学作品中往往以文士、诗人、画家等角色形象出现。
自古以来,文人墨客一直是社会上层文化精英的代表。
他们思想开放,有着独特的审美观和情感表达方式。
才子所追求的,往往是远离尘嚣的艺术境界,他们用才华和智慧探索人生的意义。
佳人佳人是指美貌动人的女性。
她们通常具有温柔、聪慧、善良等美好的品质。
佳人在文学作品中往往以才子的知音、恋人、伴侣的角色形象出现。
佳人作为才子的知音和伴侣,承载着才子的情感和理想。
她们的美丽和聪慧,使才子感到心灵上的敬仰和满足。
在古代社会,佳人常常被视为男性社会尊荣的象征。
才子佳人的意义与象征才子佳人作为文学作品中的形象,具有重要的意义与象征。
1. 美好生活的向往才子佳人形象是作家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的体现。
才子佳人在文学作品中往往表现出高尚的情操和追求,他们追求高雅的艺术和情感的升华。
他们的爱情和思想追求,代表了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渴望。
2. 情感的表达与诉求才子佳人形象在文学作品中承载着丰富的情感和诉求。
他们的爱情故事、情感纠葛激发了读者的共鸣和情感投射。
作品中的才子佳人常常是一段浪漫的爱情故事的主题和情感表达的载体。
3. 社会价值观与现实反映才子佳人形象是社会价值观和现实生活的反映。
他们所处的社会背景、生活环境以及与他们相关的人物关系等,都展现了当时社会的风貌与人们对于生活仕途的理解与追求。
通过才子佳人的形象,读者可以了解到当时社会的风貌与人们的观念。
才子佳人小说主人公形象的演变
才子佳人小说主人公形象的演变在中国古典小说的艺术园林里,才子佳人小说是一个特殊的艺术品种。
早在唐代传奇与宋元话本中,就出现了一些描写上层社会青年男女悲欢离合的风月故事。
到了明末清初之际,才子佳人小说由短篇过渡到中长篇,逐步兴盛,以致风靡一时。
才子佳人小说作为一种文学潮流,在中国小说史上占有一定的席位。
才子佳人是才子佳人小说中无可置疑的中心人物。
他们在历史长河中变幻着各自不同的面貌,大致经过了由专擅到多能,由被动到积极,由简单到复杂的演变历程。
愈到后世,其理想化的色彩愈益浓厚。
一、才子:1.从以文才见长到以武功取胜早期小说中的才子“两眼浮六合之间,一心在千秋之上;落笔时惊风雨,开口秀夺山川”。
作者用不少篇幅来展示他们的才华。
例如在《玉娇梨》中,白太常得罪杨御史,是因为试探出其子腹内平平,拒绝把女儿许配他。
后来他化名皇甫员外,与苏友白盘桓交游后,答应把女儿嫁他,正是因为窥见了他的底里:“才又高,学又博,人物又风流俊秀”。
可以说,这种对文人才华的渲染、夸张是无以复加的。
同时,才子柔弱书生的本性也得到真实的表现。
“苏秀才穷途卖赋”一回就把书生旷野被劫、束手无策的狼狈无奈展现得淋漓尽致。
像才子这样遇难无助的状况到后期小说中得到完全改变。
才子不仅能从容对付个别强盗以自卫,而且还行侠仗义,惩治恶霸。
在小说中才子制定捣巢妙计,调兵遣将,一举奏功。
“山般气骨海般量,名在凌烟上。
”其成就远远超过堂堂武将。
才子由柔弱书生演变为以武功取胜逐渐蔚为时尚。
东西南北,到处是才子为国建功立业的人生舞台。
他们尽情挥洒着个人的聪明才智,在比宦途、科场更广阔的天地翱翔搏击,实践着“学成文武业,货与帝王家”的士人理想。
2.从始乱终弃的负心汉到生死不渝的痴情郎《莺莺传》中张生没有善始善终地珍视崔莺莺。
现实的利害打算,前程的吉凶未卜,都干扰了他将爱情进行到底的决心,其始乱终弃的负心嘴脸实在令人厌恶。
张生一类的薄情才子在唐宋小说里并不罕见。
论才子佳人小说的继承与流变
论才子佳人小说的继承与流变作者:蒋苏苓来源:《文艺生活·下旬刊》2017年第10期摘要:就才子佳人小说的内容及其与中国古代小说史的联系来看,才子佳人小说的源头来自于唐传奇,它是作为《金瓶梅》的反动而呈现于世的;《红楼梦》则得益于《金瓶梅》和才子佳人小说的复合影响,它对《金瓶梅》的借鉴没有通过才子佳人小说。
因此可以这样认为,才子佳人小说从多方面给《红楼梦》提供了艺术借鉴,但不是《红楼梦》的唯一来源。
关键词:才子佳人小说;人情小说;来源;继承;流变中图分类号:I207.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7)30-0073-02一、前言《中国小说史略》中的人情小说包括《金瓶梅》及其续书,包括《玉娇梨》、《平山冷燕》、《好逑传》等才子佳人小说,包括《红楼梦》及其续书。
虽然《金瓶梅》、《红楼梦》以一个家庭为描写中心,《玉娇梨》等以恋爱婚姻为表现中心,但它们或多或少,都各自有所侧重地对当时社会的风俗人情、社会现状有所反映。
由于中国古代小说是一种比较庞杂的文学现象,所以关于才子佳人小说的概念,历来比较含混。
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这样定义才子佳人小说:“至所叙述。
则大率才子佳人之事,而以文雅风流缀其间,功名遇合为之主,始或乖违,终多如意,故当时或亦称为‘佳话’。
”本文所说的才子佳人小说特指由文人创作的、以才子佳人恋爱故事为中心内容的、独立成书的作品。
这类小说是隶属于人情小说这个类别的。
二、才子佳人小说对唐传奇的继承才子佳人小说的源头是封建文人士大夫创作的唐传奇。
中唐,文人士大夫对社会人生都不再那么抱有期望,他们的心灵需要在现实以外的世界中寻求寄托。
而小说正是提供了一种虚拟的世界,可以让人们在其中幻想人生,解释人生,表达对人生的种种愿望。
唐传奇建立了比较完整的小说结构,内容更偏于反映人情世态,才子佳人小说正是通过受唐传奇影响而产生的一部分话本、拟话本及戏曲,间接继承了唐传奇中爱情题材作品的思想意识、人物原型和情节原型,因为才子佳人小说的创作主体仍然是封建文人,他们受封建文人思想意识的历史积淀影响较深,因此才子佳人小说的主要倾向表现出封建文人思想意识的特征,如维护封建名教,宣扬封建文人的生活理想等儒家正统观念。
20世纪才子佳人小说研究史回顾
2004年8月 学 术 交 流 Aug.,2004总第125期 第8期 Academic Exchange Serial No.125 No.8 ・20世纪古代文学学术史史料长廊・20世纪才子佳人小说研究史回顾王 颖(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上海200234)[摘 要]20世纪是才子佳人小说研究从发生至发展、从初创到形成一定研究规模的时期,版本的考证与溯源、作品的校勘与出版、文本的论析与评判,贯穿了才子佳人小说学术研究史的整个过程,同时也构成了研究史的主要内容。
根据不同时期学术研究呈现的特点,可将才子佳人小说的研究史分为初创期、停滞期和发展兴盛期三个阶段。
总结才子佳人小说的研究成果,指出工作中的不足,可为今后的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20世纪;才子佳人小说;研究史;回顾[中图分类号]I207.4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284(2004)08-0142-0420世纪初,才子佳人小说作为一种题材类型正式被写入中国小说史,该类小说的学术研究也从此拉开了序幕。
走过一个世纪,才子佳人小说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据统计,在此期间,发表的相关论文约170余篇,将才子佳人小说作为专题进行考察的学术著作如文学史、小说史者也不下几十部,面世的专著有3部。
纵观才子佳人小说的学术研究史便会发现,由于各个历史时期的文化环境与小说史研究进程的影响,才子佳人小说的研究工作在不同的时期又有不同的特点,本文拟将该类型小说的研究史分成初创期、停滞期、发展兴盛期三个阶段进行介绍。
一对才子佳人小说予以关注和评价,并非始于20世纪。
在才子佳人小说流行的当初,就有作家和学者如曹雪芹、刘廷玑者对其进行过评价。
然对这一流派真正进行认真系统研究的,却始于鲁迅先生。
鲁迅先生于1923年出版了第一部小说史《中国小说史略》,首次将才子佳人小说作为一种小说类型写入小说史,这标志着才子佳人小说的研究正式被纳入了小说研究史的范畴。
谈才子佳人创作模式在《海狼》中的“对位”与“变异”
2019年第12期殡葬有如下规定:“凡丧葬,吊客致仪,概毋回钱,即俗名‘回抬合’也。
凡唁丧,于门户微弱者毋事苛凌。
凡丧次,毋酗酒。
凡祭扫,禁用炮火上坟;人众过村落,必成毋器。
凡清明饮酒,禁酗事,酒毋过三行。
”蓝山县至有不重视丧礼者:“今世丧祭,若有若亡,至乃亲丧不奔,居然当官游宴,行所无事。
”1948年刊《醴陵县志》载:其时醴陵于丧葬,已“无丁忧起复之制,居官给假治丧,一月为限;兵役法凡直系亲属或配偶死亡未满一月者,得以延期征集,此则与古大异者也”。
新式丧礼的某些仪节在民国时期亦开始引入湖南并逐步发展。
自民国初年颁步《普通礼制》,以鞠躬礼代替跪拜礼和随后沿海沿江开发地区形成的新式葬礼实行向灵前行三鞠躬礼以来,湖南在丧礼中亦逐渐引入了鞠躬礼和其他新式礼节,尽管它在初期或曾引起守旧者的习惯势力的抵抗。
1917年4月15日,民主革命伟人黄兴以国葬礼安葬于长沙岳麓山,赶来参加葬礼的日本友人宫崎寅藏记载道:“四月十三日是黄公遗容瞻仰日。
早上虽有小雨,从七时左右起到夜十时(规定是五时止),瞻仰者络绎不绝,没有一分钟的空隙。
……十四日是最后告别日,瞻仰遗容的人比前天更多,直到午夜十二时未断。
十五日……上午九时,灵柩如时起运,按军乐队、军队、警察、学生、各机关团代表的顺序出发,接着是生前好友执绋,灵柩后面是遗族,在灵柩两旁护送的是军队的高级将领及远道而来的亲密旧友、旧日随从等。
……午后三时,灵柩才到达墓地,安放在(深)五公尺四十五公分、上面堆积约一公尺二十一公分的水泥土的岩石的穴中。
前面设置祭坛。
先由湖南督军谭延铠代表大总统礼拜后,朗读祭文;继由各界代表一齐行礼;其次是我们日本人,由领事站在先头,排成一列,读毕祭文后,行礼退场。
从北京赶来参加的张继、李成城、何雪竹诸氏,以及上海赶来参加的谭人凤老人,都在墓地低徊顾盼,不忍心离开……”这是一次完全新式的带有浓厚政治色彩的特殊葬礼,对民间丧礼也有一定的影响。
1930年成书的《沅陵县志》记载,该县丧葬,“旧时告丧只用赴(通讣)。
20世纪中国小说文本中“才子佳人”叙事模式研究
20世纪中国小说文本中“才子佳人”叙事模式研究“才子佳人”叙事模式源远流长,在中国古代、近代及现当代文学史中,这一模式经历了一系列流变。
论文主要采取分析归纳法和人物形象比较法,结合不同时期小说文本的社会文化背景,归纳并梳理了“才子佳人”叙事模式在20世纪中国文学不同语境下的流变过程,同时,以文本分析为主,重点阐述20世纪各时期具有代表性的作家及其作品,以此归纳20世纪“才子佳人”叙事模式的特点和价值。
论文共分三章。
第一章以时间为经,着重论述“才子佳人”叙事模式在中国文学史上的流变过程。
分三个主要阶段,即儒家文化规约时期、现代文学时期、当代文学时期,纵向梳理了“才子佳人”叙事模式的流变历史,论文认为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文化语境之下,“才子佳人”叙事模式无论是在人物形象塑造还是在故事叙述上,都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在不断发展、自我更新、吐故纳新中保持持久的艺术魅力。
第二章以20世纪中国小说文本为支撑,深入探寻“才子佳人”叙事模式的文本起源。
论文认为这一模式得以在20世纪中国文学发展史上始终有一席之地,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方面,文学具有宣泄功能,“才子佳人”叙事模式迎合了不同历史时期大众的白日梦:另一方面,文学具有娱乐功能,“才子佳人”叙事模式的趣味性、娱乐性,引起了大众的消费欲望,满足了大众的休闲需求。
第三章则通过对不同时期文化语境下的“才子佳人”叙事模式进行分析对比,得出20世纪“才子佳人”叙事模式的特点。
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张扬人性,革命宣传,大团圆结局。
对20世纪“才子佳人”叙事模式的研究,具有整理文学母题的意义,不仅厘清了这一模式的起源,而且分析、展现了这一模式在20世纪中国小说文本中的演变和发展。
此外,“才子佳人”叙事模式的娱乐功能,在当前大众文化主导下的消费主义时代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在多元文化环境中,随着文艺载体的多样化,电视剧、电影、网络游戏等对大众生活的影响越来越大,如何将“才子佳人”叙事模式更好地糅合到各种文艺载体中,已成为大众文化面临的一个新课题。
晚明清初才子佳人文学类型研究
晚明清初才子佳人文学类型研究晚明清初时期,中国文学史上出现了一种独特的才子佳人文学类型,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广泛的影响力,成为了中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围绕晚明清初才子佳人文学类型,探讨其基本特点、发展历程以及在现代社会的表现形式,以期更好地理解这一文学现象。
才子佳人文学主要描写青年男女主人公的才情和美貌,以及他们之间的爱情故事。
这一文学类型具有以下特点:它以才情和美貌作为衡量人物价值的主要标准,强调男女主人公的才华和容貌;它以爱情为主题,注重表现主人公们追求自由、真实、纯洁的爱情;它多以诗词作为表现形式,强调文学性和审美性。
晚明清初才子佳人文学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起始阶段:晚明时期,随着商业经济的繁荣和城市文化的兴起,才子佳人文学开始萌芽。
这一阶段的作品主要以艳情为主,描写男女之间的情爱和欲望。
兴盛阶段:清代初期,才子佳人文学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出现了许多优秀的作品。
这些作品在表现手法和艺术风格上更加成熟,注重人物性格的塑造和情节的安排。
衰落阶段:清代中后期,由于封建社会的逐渐衰落和西方文化的冲击,才子佳人文学开始走向衰落。
这一阶段的作品逐渐失去了创新和活力,变得保守和陈旧。
进入现代社会,才子佳人文学在新的文化背景下表现出新的形式和特点。
一方面,一些现代作家尝试将传统的才子佳人元素融入到现代文学中,创作出了一批优秀的作品,如张爱玲的《红玫瑰与白玫瑰》等。
这些作品在保留传统文学魅力的同时,注入了现代社会的思想和价值观。
另一方面,随着影视媒体的兴起,不少才子佳人文学作品被改编为电影、电视剧等影视作品,如《红楼梦》、《西游记》等。
这些影视作品在大众中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使才子佳人文学得到了更广泛的传播和认可。
晚明清初才子佳人文学的审美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文学语言:才子佳人文学作品的语言优美、华丽,富有诗意。
作者们运用丰富的修辞手法,如对偶、排比、比喻等,使文字既具有韵律感又富有感染力。
试论才子佳人小说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试论才子佳人小说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李 新 灿 才子佳人小说研究主要弊端有四:其一是因为学术界重视不够而使其缺乏一个明确的研究范围。
虽然在古代文学中,明清小说读者面最广,相关的研究论文数量也最多,但具体到才子佳人小说来说,参与研究的人员数量少,知名学者更是寥寥无几,即便是参与研究者,所投入的时间和精力也很有限,除林辰先生、刘坎龙先生等少数学人用力较勤外,绝大多数人只是偶尔撰写一两篇论文。
这样一来,这方面的研究论文不但高质量的不多,就连数量也极有限。
从发表于1934年的第一篇此类论文———郭昌鹤的《才子佳人小说研究》算起,论文总数不足200篇。
严格说来,《金云翘传》、《林兰香》等不应列入才子佳人小说,减去研究这些小说的论文篇数,那么,研究才子佳人小说的论文总数尚不足180篇。
才子佳人小说研究专著只有区区四部:林辰《天花藏主人及其小说》(辽宁教育出版社,1992)、苗壮《才子佳人小说史话》(辽宁教育出版社,1992)、周建渝《才子佳人小说研究》(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8)任明华《才子佳人小说研究》(中国文联出版社,2002)。
虽然现代性质的对才子佳人小说研究已经有70多个年头了,可我们对哪些作品算才子佳人小说尚没有明确的认识。
20世纪初孙楷第先生的《中国通俗小说书目》为考辨才子佳人小说的范围奠定了基础,但它所列的75部才子佳人小说中,有的明显不属于才子佳人小说,如《痴人福》。
才子佳人小说究竟有多少部,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人系统地做这一基础性的考辨工作。
才子佳人小说研究主要弊端之二是研究格局失衡,宏观研究相对较多而微观研究不足,尤其是具体的才子佳人小说个案极少。
经初步统计,有专文研究的才子佳人小说共11部,研究论文最多的是《金云翘传》(13篇),其次是《玉娇梨》(9篇,含以之与《平山冷燕》二者为研究对象的论文2篇,以之与《好逑传》二者为研究对象的论文1篇),再次是《林兰香》(6篇),第四是《好逑传》(4篇,含以之与《玉娇梨》二者为研究对象的论文1篇),第五是《平山冷燕》(4篇,含以之与《玉娇梨》二者为研究对象的论文2篇),第六是《定情人》与《女开科传》(各2篇),第七是《雪月梅传》、《绣屏缘》、《孤山再梦》、《凤凰池》(各1篇),剔除重复篇目,共计论文42篇。
论才子佳人小说出现的原因及其影响
论才子佳人小说出现的原因及其影响摘要:明清的才子佳人小说是在明清之际产生的一大批描写“才子”和“佳人”爱情故事,表现作者爱情婚姻理想和人生价值观的小说, 其流风余韵历百余年而不衰。
从中国小说发展史的角度来看, 才子佳人小说的地位和影响不容忽视和低估。
本文认为该小说流派的出现与文学自身的发展,书坊的推动和社会思潮的演变有关。
后世的鸳鸯蝴蝶派小说、当代网络文学中的总裁系列小说等都是明清才子佳人小说的延续。
这种延续性表现在故事模式的相似性,对真善美的宣扬,文人白日梦的延续上。
关键词:才子佳人小说;原因;影响学术界的传统观点认为,所谓的才子佳人小说是“至所叙述,则大率才子佳人之事,而以文雅风流缀其间,功名遇合为之主,始或乖违,终多如意,故当时或亦称为佳话”1,这样的一类小说。
代表性的作品有《玉娇梨》《平沙冷雁》《好逑传》《定情人》等等。
明清才子佳人小说继承了人情小说的传统,是人情小说的一个分支和流派,其影响深远,在中国古代小说发展史上,其结构特征明显、对中华民族心理影响深巨。
明清才子佳人小说流派是由多种原因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我们认为它受到文学自身发展,书坊的推动和社会思潮的演变的影响。
并且我们还认为才子佳人小说并没有随着明清历史朝代的更替消亡而消失,民国时期的鸳鸯蝴蝶派小说和当代网络文学中的总裁系列小说都可以归入广义的才子佳人小说中去。
现当代文学中的新鸳鸯蝴蝶派还是当代网络小说的总裁系列都是明清才子佳人小说的延续。
一、才子佳人小说出现的原因才子佳人小说是在明末清初之际涌现出的一大批描写爱情故事的小说。
它继承了文人自创和人情小说的传统,前承《金瓶梅》后启《红楼梦》, 其历史地位十分重要。
才子佳人小说是中国小说历史链条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其产生有一定的社会历史原因。
(一)文学发展的结果每种事物发展衍变的根本原因在于该事物本身的运动和变化,明清才子佳人小说的出现是中国文学演变发展的必然结果。
1.源远流长的才子佳人传统自古爱情和婚姻就是文学的永恒主题之一,才子佳人由来已久,是中华民族赞赏的一种男女结合方式。
论李渔的“才子佳人”小说模式的创新
论李渔的“才子佳人”小说模式的创新摘要:李渔创作的以爱情、婚姻为主题的短篇小说跳出了明末清初时期兴盛的才子佳人小说的窠臼,有一定的新意,其创新主要表现在:一、主人公形象由单一化转为多元化;二、爱情婚姻观念理想化转为世俗化;三、李渔小说的情节戏剧化;四、及第团圆转化为团圆后及第。
关键词:李渔才子佳人模式创新明末清初时期,反宋明理学思潮高涨,思想激进的文人敢于冲破传统,开始创作以爱情、婚姻为主题的才子佳人小说,另外,明末党争复杂,清初异族统治,“学而优则仕”的文人无法实现政治愿望,而才子佳人小说的内容、情节模式和审美理想正好又契合了他们的传统文化心态,于是他们都喜欢看理想的及第团圆的才子佳人小说聊以慰藉一下,恰巧以赚钱为目的的书商只愿意刊刻畅销书,他们大量出版十分受欢迎的才子佳人小说,于是,才子佳人小说崛起并兴盛起来了。
其中,截至清顺治时期,被称为才子佳人小说的作品约有七部,即明末两种《章台柳》和《山水情传》,顺治年间五种《平山冷燕》、《玉娇梨》、《玉支玑》、《春柳莺》、《好逑传》。
虽然,才子佳人小说在当时有一定的影响,刚开始时也有一定的新意,但随之过于固定的模式则让人觉得乏味。
如《玉娇梨》中的苏有白和白红玉,彼此均因诗相慕,因貌相倾,但因小人从中作梗,如:御史杨廷诏因求亲不成(娶红玉为儿媳妇)而导致红玉父女分离;苏有德和张轨如的无赖假扮导致苏有白暂时与佳人失之交臂,后来,苏有白金榜题名,才子佳人则欢聚一堂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
《平山冷燕》中的平如衡和冷绛雪,山黛和燕白颔这两对金童玉女互见彼此之诗即生爱慕之情,但中间出现张寅等小人的阻挠和中伤,后来皇上赐婚,结局完满。
因此,曹雪芹曾说:“至若才子佳人等书,则有千部共出一套,且其中终不能不涉于淫滥,以致满纸潘安、子健,西子、文君,不过作者要写出自己的那两首情诗艳赋来,故假拟出男女二名姓,又必旁出一小人其间拨乱,亦如剧中之小丑然。
”①;鲁迅也说:“大率才子佳人之事,而以文雅风流缀其间,功名遇合为之主,始或乖违,终多如意。
论才子佳人小说对_西厢记_的借鉴与继承
第20卷第4期 安康学院学报 V o l 20 42008年8月 Journa l of A nkang U niversity A ug 2008论才子佳人小说对 西厢记!的借鉴与继承李 杨(新疆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54)摘 要:明末清初出现的才子佳人小说受古代小说的影响不很直接,相比之下受戏曲的影响更为明显。
作为才子佳人题材戏曲的代表∀∀∀ 西厢记!,在人物设置、情节安排、语言运用、思想倾向、表达手段等诸多方面,对才子佳人小说的形成产生了直接而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才子佳人; 西厢记!;借鉴;继承中图分类号:207 4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24X (2008)04-0056-03#The Reference and Inheritance fro m W et &Beauty Novels tothe novel ∀Ro m ance of t heW estern Cha m berL I Y ang(Schoo l of Literature ,X i njiang N ormal University,Uru muq i 830054,X ijiang,China )Abstrac t :w et&beau ty novels i n the late M i ng and early Q i ng Dynasty no t have very s i gn if i cant i m pact of Ch inese C lass i cal Novel By co m parison ,they h ave m ore obvious i m pact of dra ma A s the masterp i ece of w et&beau ty dram a ∀Romance of theW estern Cha m ber have pro found and d i rect i m pact on w et&beau ty novels in severalw ays :peop le set up ;p lot arrange m en t ;language ;ideo l ogica l tenden cy and expressK ey word s :w et &beauty nove;l R o m ance o f the W estern Cha m ber ;reference ;i nheritance任何一种新事物的产生都有繁育滋养它的土地,明末清初的才子佳人小说也是一样。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名词解释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名词解释1 晚清文学革新运动(1)在维新运动直接促助下,出现了突破传统的观念和形式,以适应社会改良与变革要求的尝试,其中包括提出“我手写我口,古岂能拘牵”的新诗派,让诗歌“适用于今,通行于俗”的“诗界革命”,将小说的政治宣传与思想教化功能极大提高,企求达到“改良群治”和“新民”目标的“小说界革命”。
以及要求打破桐城派古文藩篱,推广平易畅达的“新文体”的“文界革命”。
(2)在晚清,袭廷梁呼吁提倡过白话文,为后来的文学革命大力倡导白话文造成一种蓄势。
(3)清末民初,域外小说翻译大盛,打破思想封闭状态,开始参与世界文学“对话”,晚清域外小说输入造成的开放态势被文学革命承续并扩展。
2 《新青年》杂志1915年9月,《青年杂志》在上海创刊,新文化运动以此为肇始,1917年迁京,1919年借五四运动大势将新文化和新文学运动推向高潮。
《新青年》集中代表了新文化运动的思想特色,主编陈独秀在发刊词《敬告青年》中提出“人权,平等,自由”的思想,确认“人权平等之说兴”与“科学之兴”“若舟车之有两轮”。
是推进现代社会进化的基本条件。
《新青年》倡导民主与科学精神,提出“要从西方请进德先生和赛先生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在《新青年》集结的急进知识分子主要从两方面推进思想启蒙运动:其一是重新评判孔子,抨击文化专制主义,倡导思想自由,其二是广泛引进和吸收运用西方文化。
1918年1月号起,《新青年》改由陈独秀,李大钊,胡适,刘半农,沈尹默,钱玄同轮流编辑,鲁迅撰稿。
3新文化运动与文学革命的关系新文化运动直接促成了文学革命,而文学革命又成为新文化运动最重要最有实绩的一部分,文学革命的性质与导向,成就与局限都与新文化运动息息相关。
(1)蔡元培提出“思想自由,兼容并包”促进了“新思想,新学术”发展,新文化运动借北大学术的自由空气推波助澜,导致了1919年五四爱国学生运动,文学革命在这种背景下发生。
才子佳人小说概述论文
目录摘要 (2)Abstract (2)一、才子佳人小说概述 (3)(一)才子佳人小说的概念 (3)(二)才子佳人小说的演变 (3)二、“佳人”形象的三种模式 (3)(一)名门显宦之族的千金小姐 (4)(二)乡野平民之家的小家碧玉 (5)(三)烟花柳巷之地的风尘女子 (5)三、“佳人”形象的文化意义 (6)(一)《红楼梦》对“佳人”形象的借鉴 (6)(二)儿女英雄小说对“佳人”形象的超越 (7)(三)狭邪小说对“佳人”形象的异化 (8)注释 (9)参考文献 (10)致谢 .................................................. 错误!未定义书签。
摘要才子佳人小说是明末清初时期达到鼎盛的一种小说样式。
小说以才子与佳人的婚姻恋爱经历为描写对象,浓墨重彩地塑造了生动丰满的“佳人”形象。
佳人并非徒有容貌之美,更有诗学之才,谋略之能,敢于挣脱封建礼教束缚。
在婚姻问题上,佳人抛弃传统的门第观念,采取自主择婚的大胆举动。
在爱情观上,佳人信奉矢志不渝的理念,并将情欲分离。
本文以“佳人”形象为切入点,在细分三种模式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佳人”形象的特点,以及佳人身上所体现的精神,同时探讨“佳人”形象对后来的文学创作所产生的深远影响。
关键词:才子佳人小说;佳人;形象AbstractAs a kind of novel form, the genius and beauty novels achieve a period of great prosperity during the late Ming and early Qing dynasty. These novels describe marriage and love experience of gifted scholars and beautiful ladies. They vividly create ideal female images. These ladies are not only beautiful and gifted, but also skillful in strategies. They dare to get rid of fetter of feudal ethics. When it comes to marriage, they pursue their own happiness instead of clinging to family status idea. When referring to love, they believe in unswerving chase and they can distinguish between affection and sex. With the key point of the female image, the thesis deeply analyses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spirit of female image under three modes. Meanwhile, it discusses the profound influence of the female image on later literary creation.Key words: the genius and beauty novels;female;image清初才子佳人小说“佳人”形象模式摭谈一、才子佳人小说概述(一)才子佳人小说的概念才子佳人小说风行于明末清初之际,是我国古代小说的一种题材类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J y20 ul. 0 2 VO . 1 No 4 学里的置换变形
许 道 军
( 西北师范大学 中文 系, 甘肃 兰州 707 ) 3 0 0
摘
要 : 才子佳人 “ 是形成于封建科举 时期的中下层群众 最理想 的爱情 、 婚姻 、 仕途三位 一体的文 学模式 ,
维普资讯
20 0 2年 7月 第2 1卷 第 4期
安庆 师 范 学院 学报 ( 社会 科 学版 )
J un l fAn n e c e sCol e( ca in e dt n) o r a qig T a h r l o eg So il e c E io Sc i
活 中两 个 重 大 问题 —— 政 治地 位 和 婚 姻 状 况 , 产
件 的 强 半 : 是 男 女 双 方 家 庭 都 是 官 僚 或 富 家 一
( 括 上 二 者 的 没 落 阶 段 ); 是 男 女 双 方 都 是 年 包 二
轻 美 貌 且 有 才 ( 的 强 半 是 诗 作 敏 捷 而 漂 亮 ) 三 才 ;
心 理 结 构 的 一 部 分 。它 不 时 在 现 当 代 文 艺 作 品 里 探 头探 脑 , 置 换变 形 的形 式 出现 。 以
的 帽 子 了 。 那 些 书 也 没 有 一 部 好 … … 口 ]
学者 苏 兴说 的更 清 楚 :
“ 观 才 子 佳 人 小 说 , 须 具 备 下 述 几 个 条 纵 必
它在历时 中经历 了置换 变形并在革命文学中大量 出现 。由于 它本身积 淀着封建性因素 , 因此在使用 时有必要对
之进行现代性改造 。
关键词 : 才子佳人 “ 模式 ; 置换 变形 ;封建性因素 ,现代性改造
中图分类号 : I2 文献标 识码 : 26 A 文章编号 : 0 3 4 3 ( 0 2 0 - O 4 ~O 10 - 7020)4 O9 3
卓 文 君 有 关 , 许 是 张 生 与 鸳 鸯 , 许 是 其 他 。但 或 或
它 最终 成 “ ”成 为 一种 在封 建 时期 中下 层 群 众 型 , 最 理 想 的 爱 情 、 姻 、 途 三 位 一 体 的 “ 式 ” 却 婚 仕 模 , 有 着特 殊 的政 治 、 济 、 化 、 理 观 念 等 生 成 要 经 文 伦 素 。事实 上 , “ 情 公子 中状元 ” 看 , 只能 是 从 多 来 它 自隋 唐 科 考 以 来 形 成 的 一 个 传 统 母 题 , 者 说 是 或
“ 子 佳 人 ” 式 的 原 型 在 哪 里 , 者 说 它 的 才 模 或
原 型 又 为 何 物 , 文 将 绕 开 这 个 问 题 , 试 图 从 本 而 原 型 和 心 理 学 的 角 度 来 探 讨 它 的 产 生 土 壤 、 构 结
“ 子 佳 人 ” 式 的 原 型 或 许 与 司 马 相 如 与 才 模
“ 子 佳 人 ” 遇 合 , 每 以 题 诗 为 媒 介 。 这 才 之 就 似 乎 是很 有 悖 于 父 母 之 命 、 约之 言 的婚 姻 , 煤 对 于 旧 习 惯 是 有 些 反 对 的 意 思 的 , 到 团 圆 的 时 但 节 , 常 是 奉 旨 成 纸 , 们 就 知 作 者 是 寻 到 更 大 又 我
生 了 一 定 的 松 动 。如 果 自 己努 力 , 现 行 制 度 下 , 在
是 可 以 翻 天 覆 地 的 改 变 个 人 命 运 的 。 “ 为 田 舍 朝 郎 , 登 天子 堂 ” 已并 非不 可 能 。前提 条 件是 : 暮 , 当
方 及 第 ,圆 满 成 婚 ( 半 是 天 子 赐 婚 ) 富 贵 寿 多 ,
考 。’] ’2 [
事 者 必须 有 “ ” 可 以设 想 一 下 , 初 “ 志 ” 才 。 最 有 的 “田 舍 郎 ” 争 成 为 “ 子 ” 最 初 “ 志 ” “ 于 ” 力 才 , 有 的 才 力 争 “ 登天 子 堂 ” 不 是 写 “ 子 佳 人 ” 艺 , 早 而 才 文 去 当 作 家 。 现 实 中 成 功 的 “ 子 ” 没 有 搞 “ 子 佳 才 再 才
是 男女 个 人 以 某 种 机 缘 接 触 ( 一 定 见 到 面 ) 这 不 , 接 触 往 往 与 诗 有 关 ( 壁 或 考 试 ) 四 是 小 人 拨 乱 题 ; 其 问 ( 小 人 , 是 大 恶 之 人 ) 中 间 参 与 许 多 误 是 不 , 会 与 意 想 不 到 的 波 折 ( 然 性 起 主 导 ) 最 后 是 男 偶 ;
“ 子 佳 人 ” 式 同 其 他 原 型 的 生 成 大 致 一 才 模 样 , 人 类 的 创 伤 性 经 验 、 现 实 中受 到 压 抑 及 与 在 自我 精 神 疗 愈 、 抗 压 抑 有 关 , 面 对 环 境 时 所 反 是 感 受 到 匮 乏 并 对 匮 乏 进 行 补 偿 的 心 理 努 力 的 结 果 。 自 隋 唐 科 考 以 来 , 层 文 人 与 普 通 百 姓 的 生 下
个 “ 式 原 型 ” 它一 旦 成 型 ( 说 有 一 具 体 作 模 。 假
品 为 模 本 ) 便 累 世 风 行 , 明 末 清 初 为 甚 , 至 , 以 以
曹 雪 芹 讥 其 为 “ 部 共 出 一 套 ”3。 记 忆 与 经 验 的 干 [ ]
重 复 、 化 , 化 的 积 淀 ,才 子 佳 人 ” 理 模 式 早 强 文 “ 心 已潜 入 我 们 民 族 的 集 体 无 意 识 中 , 为 民 族 深 层 成
一
形 式 及 其 在 历 时 中的 置 换 变 形 。“ 子 佳 人 ” 才 文 艺 , 泛 地 讲 , 于 爱 情 婚 姻 题 材 , 乎 涉 及 的 范 宽 属 似 围很 广 。但 是 , 们 达 成 了 一 种 共 识 : 才 子 佳 人 ” 我 “ 文 艺 有 着 较 严 格 的 模 式 。鲁 迅 在 批 判 “ 子 佳 人 ” 才 小说 时 , 反 面大 致勾 出 了它 的轮廓 : 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