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合同法37条
劳动法对事假的规定
劳动法对事假的规定劳动法对事假的规定主要体现在劳动法第37条,根据法律的规定,劳动者享有事假的权利。
具体请参考如下内容:一、事假的概念事假是指劳动者因个人原因需要离开工作岗位,但与工作单位的劳动合同未发生实质性中断关系的请假情况。
它是为了照顾劳动者个人原因而设置的一种假期制度。
二、事假的申请和批准1. 劳动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提出请事假的申请,如有特殊情况(如患病等),应及时通知用人单位,并提供相应的病假证明或其他证明材料。
2. 用人单位应当及时审批劳动者的事假申请,并及时通知劳动者是否批准事假。
三、事假的时长1. 劳动者享有带薪事假。
劳动者在连续工作一年以上的单位,享有带薪事假的权益。
带薪事假的时长暂未在劳动法中明确规定,具体在各地的劳动及社会保障部门通过规章制度进行规定。
2. 劳动者如需要请事假超过带薪事假的规定时长,可以与用人单位协商,但这部分时间不享有薪资报酬。
四、事假的薪酬1. 带薪事假期间,劳动者的基本工资待遇不变。
也就是说,劳动者在请事假期间,按照正常的基本工资水平进行支付。
2. 超出工作合同规定的带薪事假期限的事假,用人单位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是否发放薪酬。
五、事假的权益保障1. 劳动者在有合理事由请事假期间享有继续参加社会保险、养老保险等社会福利的权益。
这意味着在请事假的期间,劳动者仍然可以享受社会福利。
2. 劳动者在请事假期间,个人应享有基本生活保障,用人单位不能因此而解除或违反劳动合同。
总之,根据《劳动法》的规定,劳动者有权利按照一定的程序请事假,用人单位也有义务批准并保障劳动者在事假期间的基本权益。
但具体的事假时长、薪酬以及其他具体保障要求可能会有所不同,还需根据各地的相关规章制度进行具体操作。
劳动合同法37条
劳动合同法37条劳动法第37条劳动者提前通知解除劳动合同。
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根据本条规定,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这是一般情况下所说的“辞职要提前30天”。
毋庸置疑,辞职是劳动者的权利,用人单位不能强制劳动者劳动。
但是为了防止劳动者滥用辞职权对用人单位造成损害,法律对辞职权加了一个程序上的限制:30天的解除预告期。
因此一般正式员工辞职,需要提前30天通知单位。
从立法逻辑来看,本条的“三十日”的并没有特别指明为“工作日”,因此应该是自然日。
也就是说,一般情况下辞职应该提前30天通知单位,好让单位安排新的员工做好工作交接。
30天后无论单位是否同意,均可离职。
通俗地说就是:“辞职是我的权利,我提前30天来辞职,不是来征求你同意的,我是来通知你我辞职的。
”另外要注意,劳动者请辞时要以书面形式通知,因为这是确定30天的解除预告期时间起算点的证据,实践中一般表现为提交辞职报告。
本条还规定,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试用期是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互相考察的期限,劳动关系并不像转正后那样正式和稳固,因此试用期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的预告期只有3天,形式上也不要求一定要书面通知,口头通知亦可。
试用期内劳动者辞职提前3天通知单位即可。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七条【劳动者提前通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按照劳动法第37条解除劳动合同赔偿标准
根据你的要求,我将按照深度和广度的要求来撰写关于劳动法第37条解除劳动合同赔偿标准的文章。
一、概述劳动法第37条是指在劳动合同解除时,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这一规定主要是为了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防止用人单位任意解除劳动合同而给劳动者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在实际操作中,劳动法第37条的具体内容和标准备受到广泛关注和讨论。
二、劳动合同解除赔偿标准的内涵劳动合同解除赔偿标准主要包括劳动者的经济补偿和其他补偿等方面,其中经济补偿是解除劳动合同最为核心的内容之一。
经济补偿的计算标准一般以劳动者在用人单位工作的年限和劳动者的月工资标准为基础,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相应的计算和支付。
三、劳动法第37条规定的具体标准在劳动法第37条中,并未明确规定劳动合同解除赔偿的具体标准,而是较为笼统地规定了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在实际操作中,各地区和相关部门会针对不同情况和具体案例作出具体的解释和执行标准。
四、个人观点和理解在我看来,劳动法第37条对劳动合同解除赔偿标准的规定并不够明确,导致在实践中存在一定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
建议相关部门尽快对劳动合同解除赔偿的标准进行明确定义和规定,以便更好地保障劳动者的权益,同时也更有利于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之间的公平交易。
五、总结和回顾总体来看,劳动合同解除赔偿标准是劳动法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对于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具有重要意义。
在实际操作中,相关部门应该尽快对劳动合同解除赔偿的标准进行明确规定,以建立更加公正、透明的劳动关系,促进劳动力市场的稳定和健康发展。
以上就是我根据你的要求撰写的关于劳动法第37条解除劳动合同赔偿标准的文章。
希望这篇文章能够帮助你更深入地理解这一重要的法律规定。
如果还有其他需要,请随时告诉我。
### 六、劳动合同解除赔偿标准的实际应用在实际应用中,劳动合同解除赔偿标准的具体内容和执行标准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
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劳动力市场情况会直接影响到劳动合同解除赔偿的标准。
劳动法第37条解除劳动合同
劳动法第37条解除劳动合同劳动合同法有利于理顺劳动关系,在权衡国家、企业、劳动者三者利益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努力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和社会环境。
更多劳动合同法第37条规定内容请点击“劳动合同”查看。
本条是关于劳动者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的程序的规定。
在劳动关系中,劳动者相对于用人单位而言始终处在弱势地位,从维护劳动者权益启程,法律剥夺了劳动者单方中止劳动合同的权利。
我国《劳动法》第三十一条规定:“劳动者中止劳动合同,应提早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告用人单位”。
本法对此项权利也搞了规定。
从而以立法的形式原则性规定了劳动者单方中止劳动合同的权利。
这样有助于劳动者根据自身的能力、特长、志趣嗜好去挑选最适宜自己的职业,充分发挥劳动者自身创造力,从而有助于同时实现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
签订的劳动合同应当包含以下必备条款:1、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2、劳动者的姓名、住址和居民身份证或者其他有效身份证件号码;3、劳动合同期限;4、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5、工作时间和歇息放假;6、劳动报酬;7、社会保险;8、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9、法律、法规规定应列入劳动合同的其他事项。
以上条款在劳动合同中都应包含。
一旦员工的岗位、报酬等内容发生变化,或者企业发生合并分立的情况,应当及时变更劳动合同的相关条款,以免在今后可能的劳动纠纷中陷于被动。
甲方(用人单位):法定代表人:乙方(劳动者):公民身份号码:定居住址:联系电话:紧急状态联系人:联系电话:甲乙双方就劳动关系的创建及其权利义务等事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及有关的劳动法律、法规、行政规章和甲方依法制订的规章制度,遵从自愿、公平、协商一致的原则,一致同意签定本劳动合同(以下缩写合约),双方共同信守合同所列各条款,并证实合约为化解争议时的依据。
第一章合同的类型与期限第一条经甲、乙双方协商,确认本合同为紧固期限劳动合同,自_____年_____月_____日至_____年_____月_____日终了,共_____个月。
劳动合同法第37条
劳动合同法第37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七条规定:
劳动合同当事人签订的有关费用的缴纳,以及本法第三十六条规定的劳动者依法享受的福利待遇,由用人单位按照有关规定承担。
一、劳动合同中约定的费用缴纳
1、工资
劳动合同对工资的约定,劳动者应当按照约定收取工资,用人单位则应当按照约定按时支付工资。
2、工伤费用缴纳
当劳动者因工发生工伤,用人单位应依法负责工伤费用的缴纳,包括赔偿金、康复费用等。
3、社会保险费用缴纳
劳动者参加社会保险,用人单位应当向社会保险部门缴纳社会保险费用。
二、用人单位承担的劳动者依法享受的福利待遇
1、病假
用人单位应当给予劳动者正常病假,年假以及月休假等休假,不得拒绝劳动者享受此种休假的权利。
2、生活补助
当劳动者因公出等事由无法回家休息时,用人单位应当为之提供合理的住宿、交通及餐饮补助。
3、安全防护补助
当劳动者因工作原因暂时住宿、工作、加班时,用人单位应当在劳动者安全程度上提供必要的防护措施,并承担相应成本。
4、经费报销
当劳动者为工作需要,经由用人单位指定完成必要的社会服务时,用人单位应当根据实际所支出费用,按照劳动者应得的补偿标准报销给劳动者。
再次强调,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按时、按质、按量承担劳动合同规定的费用和福利待遇的缴纳义务。
推荐:劳动合同37条的内容是什么?
劳动合同37条的内容是什么?
小编希望劳动合同37条的内容是什么?这篇文章对您有所帮助,如有必要请您下载收藏以便备查,接下来我们继续阅读。
任何单位和职工建立劳动关系,都应该签署书面的劳动合同,在一定条件下,双方也可以单方面解除合同。
劳动合同法是针对劳动合同订立、解除等方面详细的法律法规。
那么,劳动合同法第37条的内容是什么?这一条主要讲职工单方面解除合同的通知期限,下面小编给大家做个介绍。
一、劳动合同法第37条的内容是什么?
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七条规定,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劳动者在行使解除劳动合同权利的同时必须遵守法定的程序,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1、遵守解除预告期
规定劳动合同的解除预告期是各国劳动立法的通行做法。
劳动者在享有解除劳动合同自主权的同时,也应当遵守解除合同预告期,即应当提前三十天通知用人单位才能有效,也就是说劳动者在书面通知用人单位后还应继续工作至少三十天,这样便于用人单位及时安排人员接替其工作,保持劳动过程的连续性,确保正常的工作秩序,避免因解除劳动合同影响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给用人单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同时,这样也使劳动。
按照劳动法第37条解除劳动合同赔偿标准
文章标题:劳动法第37条解除劳动合同赔偿标准解读与思考一、引言劳动法第37条是关于解除劳动合同赔偿标准的重要法律规定,对于雇主和劳动者双方的权益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在本文中,我们将对劳动法第37条的相关内容进行深入研究,旨在帮助劳动者和雇主更好地了解法律规定,保障双方合法权益。
二、劳动法第37条解读1. 解除劳动合同的条件和程序根据劳动法第37条的规定,雇主解除劳动合同的条件和程序应当符合法律规定,不能随意解除劳动合同。
在解除劳动合同之前,雇主应当提前通知劳动者,并进行解除合同的协商和谈判。
在合法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况下,雇主应当根据法律规定支付劳动者相应的赔偿金。
2. 解除劳动合同赔偿标准劳动法第37条明确规定了解除劳动合同赔偿标准,包括基本赔偿金和经济补偿金两部分。
基本赔偿金的计算依据是劳动者在单位连续工作12个月的工资总额,并按月平均工资的15天的工资标准计算。
而经济补偿金则是根据劳动者在本单位已经工作的年限和离职时的基本工资进行计算的,具体标准参照劳动法相关规定。
3. 法定解除情形和补偿标准劳动法中对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进行了详细规定,比如劳动者严重违反劳动纪律的,雇主可以立即解除劳动合同,并不支付劳动者经济补偿金;劳动者提前通知后拒绝在单位重新安排工作的,雇主也可以不支付经济补偿金等。
另外,劳动法也对特殊情况下的赔偿标准进行了具体规定,比如因企业经营困难或者经济性裁员解除劳动合同的,赔偿标准也有所不同。
三、个人观点和思考在实际生活和工作中,劳动法第37条的规定对于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具有重要意义。
雇主在解除劳动合同时必须严格按照法律规定进行,不能随意解除劳动合同,更不能侵犯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而劳动者在受到解除劳动合也要了解自己的权利,按照法律程序要求维护自己的权益。
总结与回顾通过对劳动法第37条的解读和思考,我们可以清晰地了解在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况下,劳动者和雇主的权益应当如何得到保障。
在实际操作中,双方应当严格遵守法律规定,保障劳动关系的稳定和和谐发展。
2023劳动合同法第37条规定内容
2023劳动合同法第37条规定内容2023劳动合同法第37条规定了离职补偿金的相关规定。
具体内容如下:第37条:劳动者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的情况下,用人单位应当支付相应的离职补偿金。
离职补偿金的计算方法和支付标准如下:一、离职补偿金的计算方法(一)先确定基本离职补偿金:基本离职补偿金的计算按照劳动者在用人单位工作的年限进行确定。
年限不满一年的,按一个月的工资计算;年限满一年但不满十年的,按照一个月的工资乘以年限的倍数计算;年限满十年及以上的,按照一个月的工资乘以年限的倍数加上一个月的工资乘以年限超过十年部分的倍数计算。
具体倍数由政府根据经济发展情况和社会保障需要予以调整。
(二)在确定基本离职补偿金的基础上,根据劳动者在用人单位任职期间的岗位职责、工作表现、年度绩效考评等因素,将基本离职补偿金进行适当调整。
具体调整幅度和方式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确定。
二、离职补偿金的支付标准(一)离职补偿金应当在与劳动者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的同时支付。
用人单位应当履行合同支付义务,并出具相应的离职补偿金支付证明。
(二)离职补偿金的支付金额应当足以保障劳动者在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后的生活需求,具体支付标准由政府根据经济发展情况和社会保障需要予以调整。
三、离职补偿金的纳税和社会保险用人单位支付离职补偿金时,应当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扣缴个人所得税,并按照国家的相关规定缴纳社会保险费用。
四、其他规定关于离职补偿金的具体计算、支付的程序以及争议解决的方式等,可由国家制定相应的实施细则。
五、法律责任用人单位未按照本条规定支付离职补偿金的,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并按照劳动合同法第45条的规定承担经济赔偿责任。
同时,劳动者还可以依法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或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终止解除劳动劳动合同
终止解除劳动劳动合同终止解除劳动合同劳动合同是用于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劳动关系的重要法律文件。
然而,由于各种原因,有时候劳动合同需要终止解除。
本文将分析终止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以及相关法律规定。
一、合同终止解除的情形1. 履行期满:劳动合同中约定的期限届满,合同终止。
2. 达到退休年龄:劳动者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合同终止。
3. 协商一致: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共同决定终止合同。
4. 解除权行使:一方当事人因对方当事人的违约行为,有权解除合同。
5. 经济性解雇:用人单位因经营困难,采取经济补偿的方式解雇劳动者。
6. 不可抗力:因自然灾害、战争等不可抗力因素,导致劳动合同无法履行。
二、合同终止解除的程序1. 书面通知:一方当事人有解除合同情况发生时,应向对方当事人发出书面通知。
2. 提前通知期限:根据劳动合同的约定,提前通知对方当事人一定期限。
3. 广告媒体公告:用人单位无法通知到劳动者或者通知时效已过且劳动者又无正当理由不接受的,可以在广告媒体上刊登终止劳动合同的公告。
4. 经济补偿:用人单位在解雇劳动者时,根据相关规定给予一定的经济补偿。
三、终止解除劳动合同的法律规定1. 劳动合同法第37条:规定了劳动合同终止解除的情形,如合同期满、退休、双方协商一致、严重违约等。
合同终止后,应当支付劳动者赔偿金。
2. 劳动合同法第39条:规定了用人单位可以经济性解雇劳动者的具体条件和方式,必须支付劳动者相应的经济补偿。
3. 劳动合同法第40条:规定了劳动合同终止解除时的提前通知期限,根据劳动合同的约定来确定。
四、劳动合同终止解除实例终止解除劳动合同的实例有很多,下面以“辞退违约劳动者”为例。
某公司员工张三因违反公司规章制度,多次迟到早退,严重影响了工作秩序,公司决定辞退他。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39条的规定,用人单位可以因劳动者严重违反公司规章制度而解除劳动合同。
用人单位需书面通知张三,告知他合同解除的原因以及支付相应的经济补偿。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最新版(2024精)
劳动合同法概述一、基本情况《劳动合同法》于2008年1月1日颁布实施,是中国劳动合同领域的核心法律。
2023年1月1日,《劳动合同法》进行了最新修订,对劳动合同的签订、履行、变更、解除等方面做出了一系列的规定,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劳动关系的变化。
二、重要内容1. 劳动合同的订立•用人单位应当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合同内容应当包括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假等基本条款。
双方应当在自愿、平等、公平的基础上进行合同订立。
•劳动合同可以书面形式或者口头形式进行订立,但应当确保双方的权益受到保护。
用人单位不能违反法律、行政法规以及国家规定的强制性标准,损害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2. 劳动合同的解除•劳动合同可以由劳动者或者用人单位提出解除,但应当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进行。
双方应当提前告知对方,并依法支付相应的经济补偿。
•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原因,包括但不限于劳动者严重违反劳动纪律、经济困难无法继续支付劳动报酬、劳动者丧失劳动能力等情况。
•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的原因,包括但不限于工作条件变更、劳动报酬未按时支付、工作环境危及劳动者生命或者健康等情况。
3. 劳动合同的期限•劳动合同可以有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两种形式。
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经双方协商一致,可以在一定期限内自动续签;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一般没有时间限制。
•无期限劳动合同的解除,用人单位应提前30日通知劳动者,或者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作为经济补偿。
4. 劳动合同的变更•劳动合同的变更应当经双方协商一致,并书面形式进行。
变更后的劳动合同应当明确记录有关条款的修改内容。
•劳动合同变更不得侵犯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包括但不限于降低劳动报酬、减少工作时间等。
三、执法和维权为保障劳动合同法的有效实施,国家设立了劳动监察机构,并组织执法人员进行监督和检查。
劳动者在为自己的权益发声时,有权寻求劳动争议的解决途径,包括劳动仲裁和法院诉讼。
劳动合同法为双方提供了明确的维权途径,力求实现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
劳动合同法第37条规定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劳动合同法第37条规定
劳动合同法第37条规定: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支付劳动者经济补偿费:(一)违反劳动法律、法规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二)不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或者订立的劳动合同不符合法定期限、工作内容和劳动酬劳的,在劳动者要求劳动合同商定内容的状况下,能够证明与劳动者商定不符的;(三)用人单位依法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其他情形,未依据劳动合同法第20条规定的程序行使权利,解除劳动合同的;(四)劳动者提前终止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应当支付劳动者经济补偿费。
劳动者在试用期提前终止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不得恳求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费。
劳动者在试用期提出辞职,试用期满后连续工作的,视为劳动合同未中断。
(五)劳动合同订立后,用人单位未供应劳动条件,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六)劳动者因第三者的缘由不能正常工作的,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
已经支付经济补偿费的,不得再要求支付。
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出的辞职,中止劳动合同的,不属于劳动合同法第39条中规定支付劳动者经济补偿费的情形。
劳动合同法第20条规定为劳动者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一)在试用期间的;(二)严峻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三)严峻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四)劳动合同订立时有照实状况隐瞒或者虚假陈述的;(五)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第1页/共1页。
离职时间法律规定是怎样的呢
离职时间法律规定是怎样的呢离职时间法律规定1、跟用人单位协商解除合同2、提前三十天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或者试用期内提前三天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劳动法》第31条规定:“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应当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这就明确赋予了职工辞职的权利,而且这种权利是绝对的,劳动者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无须任何实质条件,只需要履行提前通知的义务即可。
原劳动部办公厅在《关于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有关问题的复函》中也指出:“劳动者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既是解除劳动合同的程序,也是解除劳动合同的条件。
劳动者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无须征得用人单位的同意。
超过30日,劳动者向用人单位提出办理解除劳动合同手续,用人单位应予以办理。
3、用人单位有违法的情形,劳动者可以随即解除劳动合同,无需提前通知。
4、劳动者违反规定或劳动合同的约定解除劳动合同,对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劳动者要赔偿损失。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三十一条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应当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
第三十二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随时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一)在试用期内的;(二)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的;(三)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支付劳动报酬或者提供劳动条件的。
二、提出离职的情况有哪些?(一)、个人提出离职分三种情况:1、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合同法》38条的情况,劳动者书面提出解除劳动关系后可以立即走人不需要用人单位的批准,并可以要求支付剩余的工资及经济补偿金(每工作1年支付1个月工资)及办理离职手续等;2、没有提前30天提出离职,用人单位也不存在《劳动合同法》38条的情况,劳动者直接提交辞职信就走人,这个时候就是你违法了,给用人单位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招聘劳动者产生的费用,用人单位可以要求劳动者承担。
3、依据《劳动合同法》37条,劳动者提前30天提出的书面离职,不需要用人单位批准就可以离职。
劳动合同法第37条
劳动合同法第37条劳动合同法第37条是中国劳动法律体系中的一项重要规定,它涉及到劳动合同的解除和终止问题。
具体来说,第37条规定了劳动者在特定情况下可以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的权利,以及用人单位在解除劳动合同时应当遵守的程序和条件。
劳动者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根据第37条的规定,劳动者在以下几种情况下可以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1. 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
如果用人单位未能提供安全的工作条件或必要的劳动保护措施,劳动者有权解除合同。
2. 用人单位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
如果用人单位拖欠工资或未按约定支付工资,劳动者可以解除合同。
3. 用人单位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
社会保险是劳动者的基本权益之一,如果用人单位未按规定缴纳社会保险费,劳动者可以解除合同。
4. 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的。
如果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了法律法规,损害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劳动者可以解除合同。
5. 用人单位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劳动者在违背真实意愿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
如果用人单位使用不正当手段强迫劳动者签订或变更合同,劳动者可以解除合同。
6.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其他情形。
这是一项兜底条款,涵盖了其他法律规定的劳动者解除合同的情形。
解除劳动合同的程序劳动者在依据第37条解除劳动合同时,应当遵循以下程序:- 提前通知:劳动者应当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
- 立即解除:如果用人单位存在严重违法行为,如拖欠工资、未支付工伤保险待遇等,劳动者可以立即解除劳动合同,无需提前通知。
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用人单位在解除劳动合同时,也应当遵守法律规定的程序和条件。
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通常包括:- 劳动者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
- 劳动者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
- 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严重影响本单位工作任务的完成。
劳动法对于试用期辞退规定
劳动法对于试用期辞退规定劳动法试用期辞退的规定《劳动合同法》第二十条劳动者在试用期的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或者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百分之八十,并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
第二十一条在试用期中,除劳动者有本法第三十九条和第四十条第一项、第二项规定的情形外,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
用人单位在试用期解除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说明理由。
第三十六条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第三十七条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第三十八条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二)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三)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四)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的;(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其他情形。
试用期辞退规定在试用期内,用人单位是否可以随时、无原因地辞退劳动者吗?回答当然是否定的。
按照《劳动合同法》的有关规定,在试用期内,只有当劳动者具有下述法定情形之一时,用人单位才可以辞退劳动者:(1)劳动者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2)劳动者严重违反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的;(3)劳动者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4)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5)劳动者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用人单位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劳动合同的;(6)劳动者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7)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工作的;(8)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
员工主动离职符合劳动法第几条的规定
Why don't you work hard and want everything.简单易用轻享办公(页眉可删)员工主动离职符合劳动法第几条的规定导读:主动离职这种行为符合劳动合同法第37条或者是第38条的规定,具体还是要看员工主动离职的原因进行分析的,如果是在正常情况下提前30天向用人单位递交的辞职报告,那就符合第37条的规定,如果是受到了用人单位的胁迫或其他因素,那就符合第38条的规定。
一、员工主动离职符合劳动法第几条的规定?员工主动离职符合劳动法第37条和38条的规定。
具体内容如下所示:第三十七条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第三十八条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二)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三)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四)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的;(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其他情形。
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者劳动的,或者用人单位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危及劳动者人身安全的,劳动者可以立即解除劳动合同,不需事先告知用人单位。
二、员工离职流程是什么?1、员工原则上应提前30天将书面《辞职报告》交到人事行政部 ,并领取离职手续表。
人事行政部对离职员工进行离职面谈, 了解其离职原因并做记录。
2、按照离职手续表办理相关手续(附表1) :(1)离职员工将离职手续表交部门负责人签字。
部门主管以上岗位需经总经理签字。
(2)由离职员工所在部门的助理向离职员工收回工作证,员工手册 ,工作服 ,办公用品,确认上交无误后由助理签字确认 .(3)由财务部检查离职员工与公司在财务上是否有拖欠(包括所借款项 ,出差报销 ),如有拖欠当场清还,无拖欠则由财务部在离职手续表上签字确认。
劳动法中关于急辞都有哪些规定?
劳动法中关于急辞都有哪些规定?在我国的劳动合同法中并没有职工急辞的有关规定。
但法律赋予员工主动离职的权利。
有的员工急辞,会采取旷工三天,从而来达到自动离职的目的。
这样做时,企业仍需发放给员工原有的应该获得的劳动报酬。
一般来讲,劳动者如果想辞职的话,可以写一份主动离职的申请,待公司批准,结算工资后,即可离开。
关于急辞这件事,小编要告诉大家的是在我国的劳动合同法中并没有关于职工突然急辞应该如何处理的规定。
所以员工急辞时,一般会采取旷工三天,从而来达到自动离职的目的。
这样做时,企业仍需发放给员工原有的应该获得的劳动报酬。
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有关急辞的问题吧!▲一、个人提出离职分三种情况:1、用人单位存在违反《劳动合同法》38条的情况,你提出离职后可以立即走人并要求支付剩余的工资及经济补偿金(每工作1年支付1个月工资);2、依据《劳动合同法》37条,你提前30天提出的书面离职,不需要用人单位批准就可以离职。
其中,试用期提前3天书面提出;3、没有提前30天提出离职,用人单位也没有违法情况存在,直接提交辞职信就走人,这个时候就是你违法了,给用人单位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招聘你产生的费用,你要承担。
支付相应用人单位损失后,可以要求用人单位为你办理离职手续;▲二、用人单位不为你办理离职手续,你可以申请劳动仲裁;▲三、法律依据:《劳动合同法》37、38、46、47条!想辞工按以下方法做1.必须写一份书面的辞工书申请2.是否有签订劳动合同,是否有试用期?过了试用期没?如果没有签订劳动合同,必须提前1个月向自己的公司递交辞工书,如果公司不批准,请到邮局邮寄辞工书给公司,然后邮局会有一张回执给你作为你辞工的凭证。
交了辞工书后,你必须做满1个月才能离职,如果到时候公司还不结算给你,请到劳动局反映.如果有签订劳动合同,试用期没过的话,提前3天递交辞工书,做满3天后离职,向公司领取工资,试用期过了的话,则按照以上的必须提前1个月向公司递交辞职书,如果公司不批准,请到邮局邮寄辞工书给公司,然后邮局会有一张回执给你作为你辞工的凭证。
劳动合同法37
劳动合同法37劳动合同法第37条是中国《劳动合同法》中关于劳动合同解除和终止的规定。
以下是根据该法律条文制定的劳动合同模板的相关部分内容:### 第三十七条劳动合同的解除和终止1. 解除劳动合同的条件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均可在符合法律规定的情况下解除劳动合同。
解除劳动合同应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对方。
2. 立即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劳动者在以下情形之一的,可以立即解除劳动合同,无需提前通知: - 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 用人单位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 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的; - 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者劳动的;- 用人单位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危及劳动者人身安全的;-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劳动者可以立即解除劳动合同的其他情形。
3. 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用人单位在以下情形之一的,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劳动者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劳动者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 劳动者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 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劳动者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劳动者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4. 经济性裁员用人单位因生产经营发生严重困难,需要裁减人员二十人以上或者裁减不足二十人但占企业职工总数百分之十以上的,应当提前三十日向工会或者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听取工会或者职工的意见后,裁减人员方案经向劳动行政部门报告,可以裁减人员。
5. 劳动合同终止的情形劳动合同期满、劳动者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劳动者死亡,或者被宣告死亡或者失踪的,劳动合同终止。
6. 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除劳动者有本条第二款规定的情形外,应当按照国家规定支付经济补偿。
劳动合同法38
劳动合同法38。
篇一:《劳动合同法》37 38条。
]。
第三十七条【劳动者提前通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第三十八条【劳动者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
(二)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
(三)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
(四)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其他情形。
篇二:《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的理解。
]。
《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的理解。
劳动者以用人单位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及“未依法缴纳”社保金为由解除合同的,“及时、足额”支付及“未缴纳”情形的把握。
用人单位依法向劳动者支付劳动报酬和缴纳社保金,是用人单位的基本义务。
但是,劳动报酬和社保金的计算标准,在实际操作中往往比较复杂。
而法律规定的目的就是要促使劳动合同当事人双方都诚信履行,无论— 1/3 —— 1/3 —用人单位还是劳动者,其行使权利、履行义务都不能违背诚实信用的原则。
如果用人单位存在有悖诚信的情况,从而拖延支付或拒绝支付的,才属于立法所要规制的对象。
因此,用人单位因主观恶意而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或“未缴纳”社保金的,可以作为劳动者解除合同的理由。
但对确因客观原因导致计算标准不清楚、有争议,导致用人单位未能“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或未缴纳社保金的,不能作为劳动者解除合同的依据。
劳动者以存在《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规定的其他情形为由主张解除劳动合同的,应当遵循合法、合理、公平的原则,参照前款精神处理。
第三十八条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劳动合同法37条
一、用人单位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应当按照以下规定:
(一)自然期满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
劳动合同定为固定期限合同的,用人单位不
得在合同期满前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但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二)因不可抗力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
如果劳动合同交付的劳动任务因不可抗力
发生重大变化,双方当事人不能履行合同义务,合同可以解除或者终止。
但当事人可以约
定继续履行劳动合同,并进行必要的变更和补充;
(三)公开通知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
①用人单位由于经营需要解除或者终止固定期限合同的或者无固定期限合同的,应当
至少提前一个月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
(二)公开通知解除劳动合同。
因劳动者原因解除劳动合同的,应当提前三十日以书
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
(三)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
劳动者想要解除劳动合同的,应当及时组织双方当事
人协商,双方当事人可以另行约定解除劳动合同的方式。
三、用人单位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应当支付劳动者经济补偿。
劳动者解除劳动
合同的,由劳动者承担经济损失。
四、劳动者未按照本条第三款的规定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
同的,用人单位可以按照此条第三款规定支付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劳动者经济补偿。
五、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双方当事人应当自行履行合同约定的义务和支付义务,如果双方当事人未履行合同约定的义务和支付义务,可以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或者向人民
法院提起诉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