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处理工艺——淬火、回火、正火、退火

合集下载

回火,退火,淬火,正火的定义及顺序

回火,退火,淬火,正火的定义及顺序

回火,退火,淬火,正火的定义及顺序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金属热处理工艺:回火、退火、淬火与正火的定义及顺序在金属加工领域,热处理是一种至关重要的工艺,它能够改变金属材料的物理和机械性能。

热处理原理以及退火正火淬火回火工艺

热处理原理以及退火正火淬火回火工艺

热处理原理以及退火正火淬火回火工艺热处理是指通过控制金属的加热和冷却过程,改变其组织结构和性能的工艺过程。

常见的热处理工艺包括退火、正火、淬火和回火等。

以下将详细讨论各种工艺的原理及其应用。

1.退火:退火是指将金属加热到一定温度,保持一段时间后,以适当速度冷却到室温的过程。

退火的主要目的是改善金属的塑性、韧性和机械性能。

退火可分为完全退火和不完全退火两种。

完全退火是将材料加热到足够高的温度,使其结构中的晶界、析出物等发生重排和消失。

不完全退火则是将材料加热到一定温度,使其结构中的晶界、析出物等部分发生变化。

退火的应用包括消除金属加工硬化,改善冷作硬化材料的塑性、焊接后消除应力和改善机械加工性能等。

2.正火:正火是指将金属加热到临界温度以上,保持一定时间后冷却至室温的过程。

正火的目的是改变金属的组织结构,提高其硬度和强度。

正火的冷却速度较慢,使金属内部的相转变得以充分进行。

正火的应用包括强化材料的组织结构,提高其抗拉强度、耐磨性和耐腐蚀性。

3.淬火:淬火是指将金属加热到相变温度以上,保持一段时间后迅速冷却至室温的过程。

淬火的目的是使金属中形成高硬度的马氏体结构。

迅速冷却可以抑制相变,使金属的组织结构保持不稳定状态,从而形成硬脆的马氏体。

淬火的应用包括提高材料的硬度和强度、改善耐磨性和耐腐蚀性。

4.回火:回火是指将已经淬火过的金属加热到一定温度,保持一段时间后冷却至室温的过程。

回火的目的是消除淬火产生的应力和脆性,同时调整金属的硬度和韧性。

回火一般在淬火后立即进行,以充分发挥淬火的效果。

回火的应用包括提高材料的韧性和塑性,降低其硬度和强度,调整材料的组织结构。

总结起来,退火、正火、淬火和回火是常见的热处理工艺。

它们通过控制金属的加热和冷却过程,改变其组织结构和性能。

退火主要是为了改善塑性和韧性,正火用于提高硬度和强度,淬火用于形成高硬度的马氏体结构,而回火则用于调整硬度、韧性和组织结构。

这些热处理工艺广泛应用于钢铁、铝合金和铜合金等金属材料的制造和加工过程中,以满足不同应用领域对材料性能的需求。

退火,正火,淬火,回火

退火,正火,淬火,回火

1、退火、正火、淬火、回火是整体热处理中的四种基本工艺,称为“四把火”,其中的淬火与回火关系密切,常常配合使用,缺一不可。

整体热处理是对工件整体加热,然后以适当的速度冷却,以改变其整体力学性能的金属热处理工艺。

2、退火:是将工件加热到适当温度,根据材料和工件尺寸采用不同的保温时间,然后进行缓慢冷却,目的是使金属内部组织达到或接近平衡状态,获得良好的工艺性能和使用性能,或者为进一步淬火作组织准备。

3、正火;是将工件加热到适宜的温度后在空气中冷却,正火的效果同退火相似,只是得到的组织更细,常用于改善材料的切削性能,也有时用于对一些要求不高的零件作为最终热处理。

4、淬火;是将工件加热保温后,在水、油或其它无机盐、有机水溶液等淬冷介质中快速冷却。

淬火后钢件变硬,但同时变脆。

为了降低钢件的脆性,将淬火后的钢件在高于室温而低于710℃的某一适当温度进行长时间的保温,再进行冷却,这种工艺称为回火。

以下是网上查阅的资料,可以了解退火、淬火、回火的差异和作用,供参考:1.退火概念:所謂退火,就是將金屬或合金加熱到適當溫度,保溫一定時間,然後隨爐緩慢冷卻的熱處理工藝,其實質是將鋼加熱奧氏體化后進行珠光體轉變。

退火目的和作用:(1)降低鋼的硬度,提高塑性,以利於切削加工及冷變形加工;(2)細化晶粒,消除因鍛、焊等引起的組織缺陷,均勻鋼的組織成分,改善鋼的性能或為以后的熱處理作準備;(3)消除鋼中的內應力,以防止變形或開裂。

2.淬火概念:淬火就是將鋼加熱到Ac3或Ac1點以上某一溫度,保持一定時間,然後以適當速度冷卻獲得馬氏體和(或)貝氏體組織的熱處理工藝。

淬火目的和作用:淬火的目的是使過冷奧氏體進行馬氏體(或貝氏體)轉變,得到馬氏體(或貝氏體)組織,然後配合以不同溫度的回火,獲得所需的力學性能。

(注: 淬火態工件不允許直接投入現場使用,通常在此之后必須即時進行1~2 次或以上之回火加工,以調整其組織及應力等。

3.回火概念:回火就是鋼件淬硬后,再加熱到低於Ac1點以下某一溫度,保溫一定時間,然後冷卻到室溫的熱處理工藝。

退火、正火、淬火、回火及硬度知识

退火、正火、淬火、回火及硬度知识

退火、正火、淬火zhan huo(cuihuo)金属处理用第一个读音、回火对比和区别1、退火、正火、淬火、回火是整体热处理中的四种基本工艺,称为“四把火”,其中的淬火与回火关系密切,常常配合使用,缺一不可。

整体热处理是对工件整体加热,然后以适当的速度冷却,以改变其整体力学性能的金属热处理工艺。

2、退火:是将工件加热到适当温度,根据材料和工件尺寸采用不同的保温时间,然后进行缓慢冷却,目的是使金属内部组织达到或接近平衡状态,获得良好的工艺性能和使用性能,或者为进一步淬火作组织准备。

3、正火;是将工件加热到适宜的温度后在空气中冷却,正火的效果同退火相似,只是得到的组织更细,常用于改善材料的切削性能,也有时用于对一些要求不高的零件作为最终热处理。

4、淬火;是将工件加热保温后,在水、油或其它无机盐、有机水溶液等淬冷介质中快速冷却。

淬火后钢件变硬,但同时变脆。

为了降低钢件的脆性,将淬火后的钢件在高于室温而低于710℃的某一适当温度进行长时间的保温,再进行冷却,这种工艺称为回火。

了解退火、淬火、回火的差异和作用:1.退火概念:所谓退火,就是将金属或合金加热到适当温度,保温一定时间,然后随炉缓慢冷却的热处理工艺,其实质是将钢加热奥氏体化后进行珠光体转变。

退火目的和作用:(1)降低钢的硬度,提高塑性,以利于切削加工及冷变形加工;(2)细化晶粒,消除因锻、焊等引起的组织缺陷,均匀钢的组织成分,改善钢的性能或为以后的热处理作准备;(3)消除钢中的内应力,以防止变形或开裂。

2.淬火概念:淬火就是将钢加热到Ac3或Ac1点以上某一温度,保持一定时间,然后以适当速度冷却获得马氏体和(或)贝氏体组织的热处理工艺。

淬火目的和作用:淬火的目的是使过冷奥氏体进行马氏体(或贝氏体)转变,得到马氏体(或贝氏体)组织,然后配合以不同温度的回火,获得所需的力学性能。

(注: 淬火态工件不允许直接投入现场使用,通常在此之后必须实时进行1~2 次或以上之回火加工,以调整其组织及应力等。

退火、正火、淬火、回火的定义(概念)、种类、目的

退火、正火、淬火、回火的定义(概念)、种类、目的

退火、正火、淬火、回火的定义(概念)、种类、目的退火、正火、淬火和回火是金属材料加工处理中常用的热处理工艺。

它们在改变金属材料的结构和性能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下面我将详细介绍这四种热处理工艺的定义、种类和目的。

一、退火的定义、种类和目的退火是指将金属材料加热至一定温度,然后在适当时间内缓慢冷却到常温,目的是使金属材料的组织、性能得到改善。

根据不同的金属材料和工艺要求,退火可以分为完全退火、球化退火、局部退火等不同种类。

完全退火适用于细化组织、低硬度和高塑性要求的材料;球化退火适用于高碳钢、合金钢等材料的球化组织,提高加工性能;局部退火适用于局部加工后的材料,消除残余应力。

二、正火的定义、种类和目的正火是指将金属材料加热至临界温度以上,然后在空气中冷却或水中淬火,目的是提高金属材料的硬度和强度。

常见的正火工艺包括空气冷却正火、水淬火等。

空气冷却正火适用于一些低碳钢、合金钢,可以提高硬度和强度;水淬火适用于中高碳钢、合金钢,可以获得更高的硬度和强度。

三、淬火的定义、种类和目的淬火是指将金属材料加热至临界温度以上,然后迅速冷却到室温,以获得马氏体组织和高硬度。

淬火可以分为油淬火、水淬火、盐浴淬火等多种类型。

油淬火适用于较低碳含量的钢,可以降低变形和开裂;水淬火适用于中高碳钢,能够获得更高的硬度和强度;盐浴淬火适用于部分合金钢和特殊材料,可以减少氧化和脱碳。

四、回火的定义、种类和目的回火是指将经过淬火处理的金属材料加热至较低温度,然后进行适当时长的保温,最终冷却。

回火的目的是消除淬火过程中产生的残余应力,调整组织和提高韧性。

常见的回火工艺有低温回火、中温回火、高温回火等种类。

低温回火适用于高碳合金钢,可以保持硬度的同时提高韧性;中温回火适用于一些工具钢,能使硬度和韧性达到平衡;高温回火适用于低碳钢和合金钢,有助于提高韧性。

个人观点和理解热处理工艺是金属材料加工中至关重要的一环,不同的工艺可以改变金属材料的结构和性能,从而满足不同的工程要求。

退火、正火、淬火、回火工艺

退火、正火、淬火、回火工艺

金属热处理是将金属工件放在一定的介质中加热到适宜的温度,并在此温度中保持一定时间后,又以不同速度冷却的一种工艺方法。

金属热处理是机械制造中的重要工艺之一,与其它加工工艺相比,热处理一般不改变工件的形状和整体的化学成分,而是通过改变工件内部的显微组织,或改变工件表面的化学成分,赋予或改善工件的使用性能。

其特点是改善工件的内在质量,而这一般不是肉眼所能看到的。

为使金属工件具有所需要的力学性能、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除合理选用材料和各种成形工艺外,热处理工艺往往是必不可少的。

钢铁是机械工业中应用最广的材料,钢铁显微组织复杂,可以通过热处理予以控制,所以钢铁的热处理是金属热处理的主要内容。

另外,铝、铜、镁、钛等及其合金也都可以通过热处理改变其力学、物理和化学性能,以获得不同的使用性能。

在从石器时代进展到铜器时代和铁器时代的过程中,热处理的作用逐渐为人们所认识。

早在公元前770~前222年,中国人在生产实践中就已发现,铜铁的性能会因温度和加压变形的影响而变化。

白口铸铁的柔化处理就是制造农具的重要工艺。

公元前六世纪,钢铁兵器逐渐被采用,为了提高钢的硬度,淬火工艺遂得到迅速发展。

中国河北省易县燕下都出土的两把剑和一把戟,其显微组织中都有马氏体存在,说明是经过淬火的。

随着淬火技术的发展,人们逐渐发现冷剂对淬火质量的影响。

三国蜀人蒲元曾在今陕西斜谷为诸葛亮打制3000把刀,相传是派人到成都取水淬火的。

这说明中国在古代就注意到不同水质的冷却能力了,同时也注意了油和尿的冷却能力。

中国出土的西汉(公元前206~公元24)中山靖王墓中的宝剑,心部含碳量为0.15~0.4%,而表面含碳量却达0.6%以上,说明已应用了渗碳工艺。

但当时作为个人“手艺”的秘密,不肯外传,因而发展很慢。

1863年,英国金相学家和地质学家展示了钢铁在显微镜下的六种不同的金相组织,证明了钢在加热和冷却时,内部会发生组织改变,钢中高温时的相在急冷时转变为一种较硬的相。

常见热处理工艺

常见热处理工艺

常见热处理工艺
热处理是指通过加热、保温和冷却等工艺,改变金属材料的组织和性能。

在工业生产中,热处理是一种重要的工艺手段,可以使金属材料具有更好的力学性能、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

常见的热处理工艺有退火、正火、淬火、回火等。

1. 退火
退火是指将金属材料加热到一定温度,然后缓慢冷却至室温。

退火可以改善金属的塑性、韧性和可加工性,同时对于去除应力和改善表面质量也有很好的效果。

2. 正火
正火是指将金属材料加热到一定温度,然后在空气中自然冷却。

正火可以提高金属的硬度和强度,同时提高金属的韧性和可焊性。

3. 淬火
淬火是指将金属材料加热到一定温度,然后迅速浸入水或者油中冷却。

淬火可以使金属的硬度和强度提高,但是会降低金属的韧性。

淬火常用于制造高强度、高硬度的零件。

4. 回火
回火是指将经过淬火处理的金属材料再次加热到一定温度,然后冷却。

回火可以改善金属的韧性和韧度,同时可以去除淬火时产生的残余应力。

除了以上四种热处理工艺,还有渗碳、氮化、钝化等特殊的热处理工艺。

渗碳是一种将碳元素渗透到表面的热处理工艺,可以提高金属表面的硬度和耐磨性;氮化是一种将氮元素渗透到表面的热处理工艺,可以提高金属表面的抗腐蚀性;钝化是一种将金属表面形成一层氧化膜的热处理工艺,可以提高金属的抗腐蚀性。

热处理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工艺手段,可以对金属材料的性能进行改善和调整,因此在工业生产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不同的热处理工艺可以适用于不同的金属材料和不同的工艺要求,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和应用。

退火、正火、淬火及回火

退火、正火、淬火及回火

对于截面承载均匀的重要件,要全 部淬透。如螺栓、连杆、模具等。 对于承受弯曲、扭转的零件可不 必淬透(淬硬层深度一般为半径的 1/2~1/3),如轴类、齿轮等。
高强螺栓
淬硬层深度与工件尺寸有关,设计 时应注意尺寸效应。
柴油机连 杆
齿轮
细A
温 度
不同冷却条件下的转变产物
均匀
A A1
等温退火
退火
缓冷,以达到既获得马氏体组织,又减小 内应力的目的。但目前还没 有找到理想的淬火介质。
常用淬火介质是水和油.
水的冷却能力强,但低温却
能力太大,只使用于形状简
单的碳钢件。
Ms
Mf
理想淬火曲线示意图
油在低温区冷却能力较理想,但高温区冷却能力太小,使用 于合金钢和小尺寸的碳钢件。
熔盐作为淬火介质称盐浴,冷却能力在水和油之间,用于形状 复杂件的分级淬火和等温淬火。
接近平衡状态组织的热处理工艺。
1、退火目的:
⑴调整硬度,便于切削加工。适 合加工的硬度为170-250HB。
⑵ 消除内应力,防止加工中变 形。
⑶ 细化晶粒,为最终热处理作 组织准备。
真空退火炉
2、退火工艺 退火的种类很多,常用的有完全退火、等温退火、球化退火、
扩散退火、去应力退火、再结晶退火。 ⑴ 完全退火 将工件加热到
400℃以上, Fe3C开始 聚集长大。
450℃ 以上铁素体发生 多边形化,由针片状变 为多边形.
这种在多边形铁素体基
体上分布着颗粒状 Fe3C的组织称回火索 氏体,用S回表示。
回火索氏 体
回火时的性能变化 回火时力学性能变化总的趋势是随回火温度提高,钢的强度、
硬度下降,塑性、韧性提高。
组织准备。 ⑶ 普通件最终热处理。 要改善切削性能,低碳

退火、正火、淬火、回火工艺

退火、正火、淬火、回火工艺

金属热处理是将金属工件放在一定的介质中加热到适宜的温度,并在此温度中保持一定时间后,又以不同速度冷却的一种工艺方法。

金属热处理是机械制造中的重要工艺之一,与其它加工工艺相比,热处理一般不改变工件的形状和整体的化学成分,而是通过改变工件内部的显微组织,或改变工件表面的化学成分,赋予或改善工件的使用性能。

其特点是改善工件的内在质量,而这一般不是肉眼所能看到的。

为使金属工件具有所需要的力学性能、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除合理选用材料和各种成形工艺外,热处理工艺往往是必不可少的。

钢铁是机械工业中应用最广的材料,钢铁显微组织复杂,可以通过热处理予以控制,所以钢铁的热处理是金属热处理的主要内容。

另外,铝、铜、镁、钛等及其合金也都可以通过热处理改变其力学、物理和化学性能,以获得不同的使用性能。

在从石器时代进展到铜器时代和铁器时代的过程中,热处理的作用逐渐为人们所认识。

早在公元前770~前222年,中国人在生产实践中就已发现,铜铁的性能会因温度和加压变形的影响而变化。

白口铸铁的柔化处理就是制造农具的重要工艺。

公元前六世纪,钢铁兵器逐渐被采用,为了提高钢的硬度,淬火工艺遂得到迅速发展。

中国河北省易县燕下都出土的两把剑和一把戟,其显微组织中都有马氏体存在,说明是经过淬火的。

随着淬火技术的发展,人们逐渐发现冷剂对淬火质量的影响。

三国蜀人蒲元曾在今陕西斜谷为诸葛亮打制3000把刀,相传是派人到成都取水淬火的。

这说明中国在古代就注意到不同水质的冷却能力了,同时也注意了油和尿的冷却能力。

中国出土的西汉(公元前206~公元24)中山靖王墓中的宝剑,心部含碳量为0.15~0.4%,而表面含碳量却达0.6%以上,说明已应用了渗碳工艺。

但当时作为个人“手艺”的秘密,不肯外传,因而发展很慢。

1863年,英国金相学家和地质学家展示了钢铁在显微镜下的六种不同的金相组织,证明了钢在加热和冷却时,内部会发生组织改变,钢中高温时的相在急冷时转变为一种较硬的相。

退火正火淬火回火的原理

退火正火淬火回火的原理

退火正火淬火回火的原理退火、正火、淬火和回火是金属热处理中常见的四种工艺方法,用于改善和调整金属材料的组织和性能。

1. 退火:退火是将金属材料加热到一定温度后,经过一定时间保温,再以适宜速率冷却的过程。

退火可以消除金属材料的残余应力,改善塑性和韧性,并使其晶粒细化。

退火的原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晶界迁移:在高温下,金属材料中晶粒边界的能量降低,导致晶界迁移,晶粒尺寸增大。

- 位错运动:退火过程中,位错能够在晶粒中自由移动,减少位错密度,消除残余应力。

- 本质灭解:某些弥散在金属晶粒中的固溶体相会在退火过程中析出,导致晶粒尺寸的变大和晶格的重新排列。

2. 正火:正火是将金属材料加热到适宜温度保持一段时间后,通过空冷或缓慢冷却的方式进行热处理。

正火的主要作用是将金属材料中的非球状晶粒转化为球状晶粒,提高材料的塑性和韧性。

其原理在于:- 形核长大:正火过程中,晶界能量降低,使得新晶粒的形核长大,同时消除以前晶粒的形核。

- 晶粒的再结晶:晶界的迁移和位错的运动都有助于晶粒的再结晶,使晶粒尺寸增大,晶界能量降低。

- 组织均匀化:正火过程还可以减少金属材料中的偏析和组织不均匀性,使其具有更好的力学性能。

3. 淬火:淬火是将材料加热到适宜温度,然后迅速将其冷却到室温或低温的过程。

淬火的目的是通过迅速冷却,使金属材料中的奥氏体转变为马氏体或者贝氏体,从而提高材料的硬度和强度。

淬火的原理主要有:- 马氏体转变:在热处理过程中,奥氏体在快速冷却时无法充分进行相变,形成具有大量位错和高硬度的马氏体。

- 马氏体变形:马氏体具有较高的弹性变形能力,能够在外力的作用下发生形变,从而得到更高的强度。

4. 回火:回火是将淬火后的金属材料加热到一定温度,保温一段时间后再进行冷却的过程。

回火的目的是通过改变淬火形成的马氏体或贝氏体的组织形态,以获得理想的强度和韧性之间的平衡。

回火的原理主要有:- 残余应力的消除:回火过程中,大部分纯铁的碳体会转变为球状石墨,从而减少金属材料中的残余应力。

退火、正火、淬火、回火 工艺区别

退火、正火、淬火、回火 工艺区别

退火、正火、淬火、回火工艺区分1.退火把钢加热到一定温度并在此温度下保温,然后缓慢冷却到室温.退火有完全退火、球化退火、去应力退火等多个。

a将钢加热到预定温度,保温一段时间,然后随炉缓慢冷却称为完全退火.目标是降低钢硬度,消除钢中不均匀组织和内应力.b,把钢加热到750度,保温一段时间,缓慢冷却至500度下,最终在空气中冷却叫球化退火.目标是降低钢硬度,改善切削性能,关键用于高碳钢.c,去应力退火又叫低温退火,把钢加热到500~600度,保温一段时间,随炉缓冷到300度以下,再室温冷却.退火过程中组织不发生改变,关键消除金属内应力.2.正火将钢件加热到临界温度以上30-50℃,保温合适时间后,在静止空气中冷却热处理工艺称为正火。

正火关键目标是细化组织,改善钢性能,取得靠近平衡状态组织。

正火和退火工艺相比,其关键区分是正火冷却速度稍快,所以正火热处理生产周期短。

故退火和正火一样能达成零件性能要求时,尽可能选择正火。

3.淬火将钢件加热到临界点以上某一温度(45号钢淬火温度为840-860℃,碳素工具钢淬火温度为760~780℃),保持一定时间,然后以合适速度在水(油)中冷却以取得马氏体或贝氏体组织热处理工艺称为淬火。

淬火和退火、正火处理在工艺上关键区分是冷却速度快,目标是为了取得马氏体组织。

马氏体组织是钢经淬火后取得不平衡组织,它硬度高,但塑性、韧性差。

马氏体硬度随钢含碳量提升而增高。

4.回火钢件淬硬后,再加热到临界温度以下某一温度,保温一定时间,然后冷却到室温热处理工艺称为回火。

淬火后钢件通常不能直接使用,必需进行回火后才能使用。

因为淬火钢硬度高、脆性大,直接使用常发生脆断。

经过回火能够消除或降低内应力、降低脆性,提升韧性;其次能够调整淬火钢力学性能,达成钢使用性能。

依据回火温度不一样,回火可分为低温回火、中温回火和高温回火三种。

A 低温回火150~250.降低内应力,脆性,保持淬火后高硬度和耐磨性.B 中温回火350~500;提升弹性,强度.C 高温回火500~650;淬火钢件在高于500℃回火称为高温回火。

解释退火,正火,淬火,回火的含义

解释退火,正火,淬火,回火的含义

解释退火,正火,淬火,回火的含义
退火、正火、淬火和回火是金属加工过程中常见的四种火处理工艺。

它们的含义如下:
1. 退火(Cooling):在较高的温度下将金属加热,然后迅速冷却的过程。

退火可以使金属内部组织变得均匀,消除过度的熔融和结晶,使金属表面硬度降低,韧性提高,从而得到所需的形状和尺寸。

退火通常用于加工过程中去除氧化皮和改善材料表面的硬度和耐磨性。

2. 正火(Hot pressing):在适当的温度下将金属加热,使其密度增加,硬度提高,从而获得所需的形状和尺寸。

正火可以消除材料的脆性,提高材料的强度和韧性。

正火通常用于加工过程中去除氧化皮和改善材料表面的硬度和耐磨性。

3. 淬火(热处理):在适当的温度下将金属加热,使其硬度增加,然后迅速冷却的过程。

淬火可以使金属表面的硬度提高,内部的韧性和强度降低。

淬火通常用于加工过程中去除氧化皮和改善材料表面的硬度和耐磨性。

4. 回火(Re恒温):在较低的温度下将金属加热,使其密度降低,硬度提高,从而获得所需的形状和尺寸。

回火可以消除材料的脆性,提高材料的强度和韧性。

回火通常用于加工过程中去除氧化皮和改善材料表面的硬度和耐磨性。

除了上述四种火处理工艺,还有其他一些火处理工艺,如渗碳、氮化等。

在金属加工过程中,选择适当的火处理工艺取决于加工材料和加工要求。

热处理工艺的四把火

热处理工艺的四把火
• 去应力退火:又叫低温退火,把钢加热到500~600度,保温一段时间,随炉缓冷到 300度以下,再室温冷却。退火过程中组织不发生变化,主要消除金属的内应力。
正火
• 将钢件加热到临界温度以上30-50℃,保温适当时间后,在静止的空气中冷却的热处理 工艺称为正火。
• 正火的主要目的是细化组织,改善钢的性能,获得接近平衡状态的组织。 • 正火与退火正火热处理的生产周
火剂中冷却 • 回火:是零件淬火后进行较低温度的加热与冷却
退火
• 把钢加热到一定温度并在此温度下保温,然后缓慢冷却到室温。退火有完全退火、球 化退火、去应力退火等几种。
• 完全退火:将钢加热到预定温度,保温一段时间,然后随炉缓慢冷却。目的是降低钢 的硬度,消除钢中不均匀组织和内应力。
• 球化退火:把钢加热到750度,保温一段时间,缓慢冷却至500度下,最后在空气中冷 却。目的是降低钢的硬度,改善切削性能,主要用于高碳钢。
1. 低温回火:150~250,降低内应力,脆性,保持淬火后的高硬度和耐磨性. 2. 中温回火:350~500;提高弹性,强度. 3. 高温回火:500~650;淬火钢件在高于500℃的回火称为高温回火。淬火钢件经高温淬
火后,具有良好综合力学性能(既有一定的强度、硬度,又有一定的塑性、韧性)。所 以一般中碳钢和中碳合金钢常采用淬火后的高温回火处理。轴类零件应用最多。淬火+高 温回火称为调质处理。
谢 谢!
回火
• 钢件淬硬后,再加热到临界温度以下的某一温度,保温一定时间,然后冷却到室温 的热处理工艺称为回火。
• 淬火后的钢件一般不能直接使用,必须进行回火后才能使用。因为淬火钢的硬度高、 脆性大,直接使用常发生脆断。通过回火可以消除或减少内应力、降低脆性,提高 韧性;另一方面可以调整淬火钢的力学性能,达到钢的使用性能。根据回火温度的 不同,回火可分为低温回火、中温回火和高温回火三种。

退火、正火、淬火、回火工艺

退火、正火、淬火、回火工艺

金属热处理是将金属工件放在一定的介质中加热到适宜的温度,并在此温度中保持一定时间后,又以不同速度冷却的一种工艺方法。

金属热处理是机械制造中的重要工艺之一,与其它加工工艺相比,热处理一般不改变工件的形状和整体的化学成分,而是通过改变工件内部的显微组织,或改变工件表面的化学成分,赋予或改善工件的使用性能。

其特点是改善工件的内在质量,而这一般不是肉眼所能看到的。

为使金属工件具有所需要的力学性能、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除合理选用材料和各种成形工艺外,热处理工艺往往是必不可少的。

钢铁是机械工业中应用最广的材料,钢铁显微组织复杂,可以通过热处理予以控制,所以钢铁的热处理是金属热处理的主要内容。

另外,铝、铜、镁、钛等及其合金也都可以通过热处理改变其力学、物理和化学性能,以获得不同的使用性能。

在从石器时代进展到铜器时代和铁器时代的过程中,热处理的作用逐渐为人们所认识。

早在公元前770~前222年,中国人在生产实践中就已发现,铜铁的性能会因温度和加压变形的影响而变化。

白口铸铁的柔化处理就是制造农具的重要工艺。

公元前六世纪,钢铁兵器逐渐被采用,为了提高钢的硬度,淬火工艺遂得到迅速发展。

中国河北省易县燕下都出土的两把剑和一把戟,其显微组织中都有马氏体存在,说明是经过淬火的。

随着淬火技术的发展,人们逐渐发现冷剂对淬火质量的影响。

三国蜀人蒲元曾在今陕西斜谷为诸葛亮打制3000把刀,相传是派人到成都取水淬火的。

这说明中国在古代就注意到不同水质的冷却能力了,同时也注意了油和尿的冷却能力。

中国出土的西汉(公元前206~公元24)中山靖王墓中的宝剑,心部含碳量为~%,而表面含碳量却达%以上,说明已应用了渗碳工艺。

但当时作为个人“手艺”的秘密,不肯外传,因而发展很慢。

1863年,英国金相学家和地质学家展示了钢铁在显微镜下的六种不同的金相组织,证明了钢在加热和冷却时,内部会发生组织改变,钢中高温时的相在急冷时转变为一种较硬的相。

法国人奥斯蒙德确立的铁的同素异构理论,以及英国人奥斯汀最早制定的铁碳相图,为现代热处理工艺初步奠定了理论基础。

淬火、回火、退火、正火

淬火、回火、退火、正火

淬火、回火、正火、退火淬火是把金属成材或零件加热到AC1 以上,保温后,以大于临界冷却速度的急剧冷却,以获得马氏体组织的热处理工艺。

淬火方法,主要有单液淬火,双液淬火,分级淬火、等温淬火,预冷淬火等。

加热温度:亚共析钢Ac3+〔30-50〕℃;共析钢、过共析钢Ac1+ 〔30-50〕℃。

淬火影响保温时间因素:钢的成分、工件的外形和尺寸、加热介质、装炉状况、炉温。

冷却要求:1.薄厚不均匀的工件,后的局部现淬入;2.瘦长工件应垂直淬入;3.薄而平的工件应侧放直立淬入;4.薄壁环状零件应沿其轴线方向淬入;5.具有闭腔或盲孔的工件应使腔口或孔向上淬入;6.截面不对称的工件应沿以肯定角度斜着淬入,使其更加均匀的冷却。

淬火介质要求:无毒、无味、经济、安全牢靠;不易腐蚀工件,淬火后易清洗;成分稳定,使用过程不易变质;在过冷奥氏体中有主沟的冷却速度,在低温马氏体区有较缓慢的冷却速度,以保证淬火质量;在使用中,介质粘度较小,以增加对流传热力量和削减损耗。

淬火,有以下特点:①得到了马氏体、贝氏体、剩余奥氏体等不平衡〔即不稳定〕组织。

②存在较大内应力。

③力学性能不能满足要求。

因此,钢铁工件淬火后一般都要经过回火。

淬炽热应力引起的变形变形表现为使工件沿最大尺寸方向收缩,沿尺寸小的方向长大。

S 淬火裂纹:1.纵向裂纹,产生在全部淬透的工件,由于冷却过快,组织应力过大,在M 点一下尽量慢冷可有效的避开产生这种裂纹。

2.横向裂纹:在截面较大的高碳工件、有尖角、凹槽和孔的零件上, 局部淬透时由于淬硬层与未淬硬层间的过渡区产生的,适当提高淬火温度,增加工件淬硬层深度。

网状裂纹、剥离裂纹、显微裂纹。

削减淬火变形开裂措施:1.正确选择材料合理设计工件外形。

2.正确的锻造和预备热处理。

3.承受合理的预处理工艺。

4.热处理操作中承受合理措施。

5.使用压床淬火。

回火 :是将淬火后的金属成材或零件加热到AC1 以下,保温、冷却的热处理工艺,回火是淬火后紧接着进展的一种操作,通常也是工件进展热处理的最终一道工序,因而把淬火和回火的联合工艺称为最终热处理。

解释退火,正火,淬火,回火的含义

解释退火,正火,淬火,回火的含义

解释退火,正火,淬火,回火的含义篇一:退火、正火、淬火和回火是金属热处理中的四种常见方法。

以下是它们的含义和简要解释:1. 退火 (annealing)退火是一种温和的热处理方法,用于消除金属的残余应力和均匀化组织。

退火通常在高温下进行,使金属缓慢加热并保温一段时间,然后缓慢冷却。

这样可以减轻金属的变形和裂纹,并使组织均匀化。

退火通常用于碳钢、合金钢和铜合金等材料。

2. 正火 (normalizing)正火是一种热处理方法,用于改善材料的韧性和塑性。

正火通常在高温下进行,使金属缓慢加热并保温一段时间,然后在空气中冷却。

这样可以消除材料的脆性,增加韧性和塑性,适合用于高温和高压的工作环境。

正火通常用于铝合金、铜合金和钛合金等材料。

3. 淬火 (quenching)淬火是一种热处理方法,用于提高材料的硬度和耐磨性。

淬火通常在高温下进行,使金属缓慢加热并保温一段时间,然后快速冷却。

这样可以使金属内部的组织变得非常紧密,从而增加硬度和耐磨性。

淬火通常用于钢材、轴承钢和工具钢等材料。

4. 回火 (tempering)回火是一种热处理方法,用于改善材料的韧性和强度。

回火通常在高温下进行,使金属缓慢加热并保温一段时间,然后在空气中冷却。

这样可以平衡金属内部的组织,减轻材料的脆性,增加韧性和强度。

回火通常用于高温和高压的工作环境,例如汽车发动机缸盖和连杆等部件。

以上是四种常见金属热处理方法的定义和简要解释。

不同的热处理方法对金属的性能和行为有不同的影响,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热处理方法。

篇二:退火、正火、淬火和回火是金属加工过程中常见的热处理工艺。

这些工艺旨在提高金属的硬度、韧性和耐磨性,同时也可以减少金属的变形和开裂风险。

下面是这些工艺的含义和简要说明:1. 退火 (Annealing)退火是一种软化金属的工艺,目的是使金属在加工或铸造后得到均匀的硬度和结构。

通常情况下,金属在加工或铸造后会存在一些应力和硬度不均的问题,退火可以帮助这些金属慢慢软化,从而使其更加均匀和稳定。

什么是退火、正火、淬火及回火

什么是退火、正火、淬火及回火

什么是退⽕、正⽕、淬⽕及回⽕什么是退⽕、正⽕、淬⽕及回⽕,它们的⽤途各是什么?最佳答案退⽕是将钢件加热到适当温度,保持⼀定时间,然后缓慢冷却的热处理⼯艺。

正⽕是将钢件加热到Ac3(对于亚共析钢)或者Accm(对于过共析钢)以上50~70摄⽒度完全奥⽒体化,保温后再在空⽓中冷却以得到以较细珠光体为主的组织的热处理⼯艺。

退⽕或者正⽕的主要⽬的⼤致如下:调整钢件的硬度,以利于后来的切削加⼯。

消除残余应⼒,以稳定钢件尺⼨。

使化学成分均匀。

为最终热处理做准备。

退⽕主要是消除内部应⼒; 正⽕主要是加⼯前降低硬度,提⾼切削加⼯能⼒; 淬⽕主要是增强表⾯硬度,从⽽提⾼综合机械性能.回⽕⼀般在淬⽕或正⽕后进⾏,淬⽕加低温回⽕的⼯艺⼿段还叫淬⽕,低温回⽕是必须进⾏的⼯序。

正⽕加回⽕还叫正⽕处理,这两项处理⼿段⽬的是消除淬⽕和正⽕后的材料的组织应⼒。

退⽕能够改变钢的组织结构,从⽽获得我们所要求的性能.(1).加热时的组织转变:其转变过程是在铁素体与渗碳体分界⾯处优先形成奥⽒体晶核,并不断长⼤,直到珠光体全部消失,奥⽒体也就转变完毕.(2).冷却时的组织转变:由于退⽕的冷却速度很缓慢,奥⽒体转变产物与Fe-Fe3C的组织相同,因⽽共析钢为珠光体;亚共析钢为珠光体加铁素体;过共析钢为珠光体加渗碳体.2.淬⽕是将钢加热到临界温度以上,保温⼀段时间,然后快速冷却下来,进⾏淬硬⼯件的热处理⽅法.其实质是通过加热使钢组织结构中的铁素体和珠光体充分转变为成分均匀的奥⽒体,然后急冷下来得到硬度很⾼的马⽒体.3.回⽕是紧接于淬⽕之后的热处理⼯序,淬⽕钢在不同的温度下回⽕,所得的组织不同,因⽽其机械性能差别很⼤,总的趋势是:随着回⽕温度升⾼,其强度、硬度降低,⽽塑性、韧性提⾼。

淬⽕钢中的马⽒体和残余奥⽒体都是不稳定的组织,加热就会发⽣转变。

随着温度升⾼,碳原⼦逐渐以渗碳体的形式析出,引起组织转变。

最后渗碳体聚合⽽分散在铁素体基体上,形成各种回⽕组织。

正火,回火,退火,淬火的作用

正火,回火,退火,淬火的作用

正火,回火,退火,淬火的作用正火、回火、退火、淬火是金属材料热处理工艺中常用的四种方法。

它们在改善金属材料的组织和性能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正火是指将金属材料加热至临界温度以上并保持一定时间后,快速冷却至室温的热处理过程。

正火可以使金属材料的组织细化,提高硬度和强度。

在正火过程中,金属内部的晶粒得到细化,晶界的强化效应增强,从而提高了金属的抗拉强度和硬度。

正火一般适用于需要提高金属材料的强度和硬度的情况,如机械零件的制造。

回火是指将经过正火处理后的金属材料再次加热至临界温度以下,并保持一定时间后冷却至室温的热处理过程。

回火可以消除正火过程中产生的内应力和硬脆性,提高金属材料的韧性和塑性。

回火过程中,金属内部的晶粒得到重新调整,内应力得到释放,从而改善金属的综合力学性能。

回火一般适用于需要提高金属材料的韧性和塑性的情况,如刀具的制造。

退火是指将金属材料加热至临界温度以上并保持一定时间后,缓慢冷却至室温的热处理过程。

退火可以改变金属材料的组织和性能。

退火过程中,金属内部的晶粒得到长大和调整,晶界的强化效应减弱,从而提高了金属的塑性和韧性。

退火一般适用于需要提高金属材料的塑性和韧性的情况,如冷加工后的金属材料的处理。

淬火是指将金属材料加热至临界温度以上并保持一定时间后,迅速冷却至室温的热处理过程。

淬火可以使金属材料获得高强度和高硬度的组织。

在淬火过程中,金属内部的晶粒得到抑制长大,形成了一种硬脆的组织,从而提高了金属的硬度和强度。

淬火一般适用于需要提高金属材料的硬度和强度的情况,如刀具和轴承的制造。

正火、回火、退火、淬火是金属材料热处理中常用的四种方法,它们分别在提高金属材料的硬度和强度、改善金属材料的韧性和塑性以及调整金属材料的组织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实际应用中,根据不同材料和要求,选择合适的热处理方法可以使金属材料达到最佳的性能和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为使金属工件具有所需要的工作性能,热处理工艺往往是必不可少的。

热处理
工艺一般包括加热、保温、冷却三个过程,因工艺的不同而分为淬火、回火、
正火、退火等
01什么叫淬火?
钢的淬火是将钢加热到临界温度Ac3(亚共析钢)或Ac1(过共析钢)以上温度,保温一段时间,使之全部或部分奥氏体化,然后以大于临界冷却速度的冷速快
冷到Ms以下(或Ms附近等温)进行马氏体(或贝氏体)转变的热处理工艺。

通常也将铝合金、铜合金、钛合金、钢化玻璃等材料的固溶处理或带有快速冷
却过程的热处理工艺称为淬火。

淬火的目的:
1)提高金属成材或零件的机械性能。

例如:提高工具、轴承等的硬度和耐磨性,提高弹簧的弹性极限,提高轴类零件的综合机械性能等。

2)改善某些特殊钢的材料性能或化学性能。

如提高不锈钢的耐蚀性,增加磁钢的永磁性等。

淬火冷却时,除需合理选用淬火介质外,还要有正确的淬火方法,常用的淬火
方法,主要有单液淬火,双液淬火,分级淬火、等温淬火,局部淬火等。

钢铁工件在淬火后具有以下特点:
① 得到了马氏体、贝氏体、残余奥氏体等不平衡(即不稳定)组织。

② 存在较大内应力。

③ 力学性能不能满足要求。

因此,钢铁工件淬火后一般都要经过回火
02什么叫回火?
回火是将淬火后的金属成材或零件加热到某一温度,保温一定时间后,以一定
方式冷却的热处理工艺,回火是淬火后紧接着进行的一种操作,通常也是工件
进行热处理的最后一道工序,因而把淬火和回火的联合工艺称为最终处理。

淬火与回火的主要目的是:
1)减少内应力和降低脆性,淬火件存在着很大的应力和脆性,如没有及时回火往往会产生变形甚至开裂。

2)调整工件的机械性能,工件淬火后,硬度高,脆性大,为了满足各种工件不同的性能要求,可以通过回火来调整,硬度,强度,塑性和韧性。

3)稳定工件尺寸。

通过回火可使金相组织趋于稳定,以保证在以后的使用过程中不再发生变形。

4)改善某些合金钢的切削性能。

回火的作用在于:
① 提高组织稳定性,使工件在使用过程中不再发生组织转变,从而使工件几何尺寸和性能保持稳定。

② 消除内应力,以便改善工件的使用性能并稳定工件几何尺寸。

③ 调整钢铁的力学性能以满足使用要求。

回火之所以具有这些作用,是因为温度升高时,原子活动能力增强,钢铁中的铁、碳和其他合金元素的原子可以较快地进行扩散,实现原子的重新排列组合,从而使不稳定的不平衡组织逐步转变为稳定的平衡组织。

内应力的消除还与温
度升高时金属强度降低有关。

一般钢铁回火时,硬度和强度下降,塑性提高。

回火温度越高,这些力学性能的变化越大。

有些合金元素含量较高的合金钢,
在某一温度范围回火时,会析出一些颗粒细小的金属化合物,使强度和硬度上升。

这种现象称为二次硬化。

回火要求:用途不同的工件应在不同温度下回火,以满足使用中的要求。

① 刀具、轴承、渗碳淬火零件、表面淬火零件通常在250℃以下进行低温回火。

低温回火后硬度变化不大,内应力减小,韧性稍有提高。

② 弹簧在350~500℃下中温回火,可获得较高的弹性和必要的韧性。

③ 中碳结构钢制作的零件通常在500~600℃进行高温回火,以获得适宜的强
度与韧性的良好配合。

钢在300℃左右回火时,常使其脆性增大,这种现象称为第一类回火脆性。


般不应在这个温度区间回火。

某些中碳合金结构钢在高温回火后,如果缓慢冷
至室温,也易于变脆。

这种现象称为第二类回火脆性。

在钢中加入钼,或回火
时在油或水中冷却,都可以防止第二类回火脆性。

将第二类回火脆性的钢重新
加热至原来的回火温度,便可以消除这种脆性。

在生产中,常根据对工件性能的要求。

按加热温度的不同,把回火分为低温回火,中温回火,和高温回火。

淬火和随后的高温回火相结合的热处理工艺称为
调质,即在具有高度强度的同时,又有好的塑性韧性。

1)低温回火:150-250℃ ,M回,减少内应力和脆性,提高塑韧性,有较高的
硬度和耐磨性。

用于制作量具、刀具和滚动轴承等。

2)中温回火:350-500℃ ,T回,具有较高的弹性,有一定的塑性和硬度。


于制作弹簧、锻模等。

3)高温回火:500-650℃ ,S回,具有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

用于制作齿轮、
曲轴等。

03什么是正火?
正火是一种改善钢材韧性的热处理。

将钢构件加热到Ac3温度以上30〜50℃后,保温一段时间出炉空冷。

主要特点是冷却速度快于退火而低于淬火,正火时可
在稍快的冷却中使钢材的结晶晶粒细化,不但可得到满意的强度,而且可以明
显提高韧性(AKV值),降低构件的开裂倾向。

一些低合金热轧钢板、低合金钢
锻件与铸造件经正火处理后,材料的综合力学性能可以大大改善,而且也改善
了切削性能。

正火有以下目的和用途:
①对亚共析钢,正火用以消除铸、锻、焊件的过热粗晶组织和魏氏组织,轧
材中的带状组织;细化晶粒;并可作为淬火前的预先热处理。

②对过共析钢,正火可以消除网状二次渗碳体,并使珠光体细化,不但改善
机械性能,而且有利于以后的球化退火。

③对低碳深冲薄钢板,正火可以消除晶界的游离渗碳体,以改善其深冲性能。

④对低碳钢和低碳低合金钢,采用正火,可得到较多的细片状珠光体组织,
使硬度增高到HB140-190,避免切削时的“粘刀”现象,改善切削加工性。


中碳钢,在既可用正火又可用退火的场合下,用正火更为经济和方便。

⑤对普通中碳结构钢,在力学性能要求不高的场合下,可用正火代替淬火加
高温回火,不仅操作简便,而且使钢材的组织和尺寸稳定。

⑥高温正火(Ac3以上150~200℃)由于高温下扩散速度较高,可以减少铸件和锻件的成分偏析。

高温正火后的粗大晶粒可通过随后第二次较低温度的正火予
以细化。

⑦对某些用于汽轮机和锅炉的低、中碳合金钢,常采用正火以获得贝氏体组织,再经高温回火,用于400~550℃时具有良好的抗蠕变能力。

⑧除钢件和钢材以外,正火还广泛用于球墨铸铁热处理,使其获得珠光体基体,提高球墨铸铁的强度。

由于正火的特点是空气冷却,因而环境气温、堆放方式、气流及工件尺寸对正
火后的组织和性能均有影响。

正火组织还可作为合金钢的一种分类方法。

通常
根据直径为25毫米的试样加热到900℃后,空冷得到的组织,将合金钢分为珠
光体钢、贝氏体钢、马氏体钢和奥氏体钢。

04什么是退火?
退火是将金属缓慢加热到一定温度,保持足够时间,然后以适宜速度冷却的一
种金属热处理工艺。

退火热处理分为完全退火,不完全退火和去应力退火。

退
火材料的力学性能可以用拉伸试验来检测,也可以用硬度试验来检测。

许多钢
材都是以退火热处理状态供货的,钢材硬度检测可以采用洛氏硬度计,测试
HRB硬度,对于较薄的钢板、钢带以及薄壁钢管,可以采用表面洛氏硬度计,
检测HRT硬度。

退火的目的在于:
① 改善或消除钢铁在铸造、锻压、轧制和焊接过程中所造成的各种组织缺陷以及残余应力,防止工件变形、开裂。

② 软化工件以便进行切削加工。

③ 细化晶粒,改善组织以提高工件的机械性能。

④ 为最终热处理(淬火、回火)作好组织准备。

常用的退火工艺有:
① 完全退火。

用以细化中、低碳钢经铸造、锻压和焊接后出现的力学性能不佳的粗大过热组织。

将工件加热到铁素体全部转变为奥氏体的温度以上30~50℃,保温一段时间,然后随炉缓慢冷却,在冷却过程中奥氏体再次发生转变,即可
使钢的组织变细。

② 球化退火。

用以降低工具钢和轴承钢锻压后的偏高硬度。

将工件加热到钢开始形成奥氏体的温度以上20~40℃,保温后缓慢冷却,在冷却过程中珠光体中
的片层状渗碳体变为球状,从而降低了硬度。

③ 等温退火。

用以降低某些镍、铬含量较高的合金结构钢的高硬度,以进行切削加工。

一般先以较快速度冷却到奥氏体最不稳定的温度,保温适当时间,奥
氏体转变为托氏体或索氏体,硬度即可降低。

④ 再结晶退火。

用以消除金属线材、薄板在冷拔、冷轧过程中的硬化现象(硬度升高、塑性下降)。

加热温度一般为钢开始形成奥氏体的温度以下50~
150℃ ,只有这样才能消除加工硬化效应使金属软化。

⑤ 石墨化退火。

用以使含有大量渗碳体的铸铁变成塑性良好的可锻铸铁。

工艺操作是将铸件加热到950℃左右,保温一定时间后适当冷却,使渗碳体分解形
成团絮状石墨。

⑥ 扩散退火。

用以使合金铸件化学成分均匀化,提高其使用性能。

方法是在不发生熔化的前提下,将铸件加热到尽可能高的温度,并长时间保温,待合金中
各种元素扩散趋于均匀分布后缓冷。

⑦ 去应力退火。

用以消除钢铁铸件和焊接件的内应力。

对于钢铁制品加热后开始形成奥氏体的温度以下100~200℃,保温后在空气中冷却,即可消除内应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