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教案)1敬畏生命(一课时)
人教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敬畏生命》教案(五篇范文)
人教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敬畏生命》教案(五篇范文)第一篇:人教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敬畏生命》教案《敬畏生命》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懂得生命至上的内涵;了解生命之间的休戚与共;理解人对生命的敬畏心。
2.能力目标:学会结合社会热点观察、思考敬畏生命的表现及意义,初步形成对现实生活的复杂情形作出合理判断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感激生命、热爱生命、敬畏生命的情怀。
提高敬畏生命的意识,尽己所能追求生命的美好。
【教学重点】培养对生命的敬畏心。
【教学难点】解决现实生活中的矛盾问题,追求生命的美好。
一、导入新课多媒体播放视频:《107小时生死营救》二、探究新知探究一:生命至上思考:花费这么大的人力物力寻找男童,值得吗?为什么?学生讨论回答:值得。
因为生命是崇高的、神圣的,是不能用花费了多少人力、物力、财力来计算的。
我们对生命要有一种敬畏的情怀。
师生共同总结:1、为什么要敬畏生命(1)生命是脆弱的又是坚强的当人的生命遭遇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人为的灾难、不可预知的结束……我们会感受到生命是脆弱的、艰难的;当人们万众一心,为挽救生命而努力,为守护生命而拼搏,为悼念生命而默哀……我们又体味到生命是坚强的、有力量的,生命是崇高的、神圣的。
我们对生命要有一种敬畏的情怀。
教材P94探究与分享:陶行知的警言告诉我们什么?(2)生命价值高于一切当我们对生命怀有敬畏之心时,我们就会珍视它。
我们的生命都是宝贵的,每个人的生命都比金钱、权势等更重要。
在这些外在的东西面前,生命价值高于一切。
投影:张华救老农牺牲讨论:一边是天之骄子的大学生,一边是掏粪的老农,大学生为救老农而死值不值得?学生讨论得出结论:2、敬畏生命的要求:珍爱自己和他人的生命生命至上,敬畏生命。
并不意味着只看到自己生命的重要性,我们也必须承认别人生命同样重要仁者爱人,推已及人具备这样的情怀理解这样的道理才会让我们自觉地珍爱他人的生命,如同珍爱自己的生命一样。
《敬畏生命》教案设计
《敬畏生命》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生命的价值和意义,认识到敬畏生命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热爱生命、敬畏生命的情感。
3.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和价值观。
4. 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同理心。
二、教学内容:1. 生命的定义和特点2. 敬畏生命的含义和意义3. 敬畏生命在生活中的实践4. 珍爱生命,预防自杀5. 敬畏生命与感恩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敬畏生命的实践。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和价值观。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生命的定义、特点,敬畏生命的意义等。
2. 案例分析法:分析敬畏生命的实践案例,引导学生深入理解。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如何在生活中实践敬畏生命,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同理心。
4. 情感体验法:通过观看影片、分享故事等方式,激发学生对生命的敬畏之情。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思考生命的定义和特点,引发对生命的思考。
2. 讲解:讲解敬畏生命的含义和意义,分析敬畏生命在生活中的实践。
3. 案例分析:分享敬畏生命的案例,引导学生深入理解。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如何在生活中实践敬畏生命,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同理心。
5. 情感体验:观看影片、分享故事,激发学生对生命的敬畏之情。
6. 总结:回顾本节课的内容,强调敬畏生命的重要性。
7. 作业布置: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敬畏生命的感悟文章。
六、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敬畏生命的理解和接受程度。
2. 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考察他们的同理心和人际交往能力。
3. 审阅学生的作业,评估他们对敬畏生命的感悟和思考。
七、教学资源:1. 教材或教参:《敬畏生命》相关内容。
2. 影片或故事素材:选择有助于引导学生体验生命情感的影片或故事。
3. 讨论指南:提供小组讨论的问题和方向。
八、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参与公益活动,如志愿者服务,以实际行动践行敬畏生命。
《敬畏生命》教案设计
《敬畏生命》教案设计第一章:敬畏生命的意义1.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敬畏生命的概念和意义。
引导学生认识到敬畏生命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对生命的尊重和珍惜态度。
1.2 教学内容敬畏生命的定义和内涵。
敬畏生命在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敬畏生命与道德、法律、伦理的关系。
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敬畏生命的概念和意义。
讨论法:分组讨论敬畏生命的重要性。
案例分析法:分析敬畏生命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1.4 教学评估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对敬畏生命的理解程度。
学生作业:设计一个敬畏生命的行动计划。
第二章:敬畏生命与道德修养2.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敬畏生命与道德修养的关系。
引导学生认识到敬畏生命在道德修养中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敬畏生命的道德素养。
2.2 教学内容敬畏生命与道德修养的内在联系。
敬畏生命在道德决策和实践中的作用。
培养敬畏生命的道德素养的方法和途径。
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敬畏生命与道德修养的关系。
角色扮演法:模拟敬畏生命的道德决策场景。
反思讨论法: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道德行为。
2.4 教学评估角色扮演表演:评估学生对敬畏生命的道德决策的理解程度。
学生反思报告:评估学生对敬畏生命的道德行为的反思程度。
第三章:敬畏生命与法律意识3.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敬畏生命与法律意识的关系。
引导学生认识到敬畏生命在法律意识中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敬畏生命的法律意识。
3.2 教学内容敬畏生命与法律意识的基本原则。
敬畏生命在法律实践中的应用。
培养敬畏生命的法律意识的方法和途径。
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敬畏生命与法律意识的关系。
案例分析法:分析敬畏生命在法律实践中的应用。
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讨论敬畏生命的法律意义。
3.4 教学评估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对敬畏生命的法律意识的理解程度。
学生作业:设计一个敬畏生命的法律行动计划。
第四章:敬畏生命与伦理原则4.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敬畏生命与伦理原则的关系。
引导学生认识到敬畏生命在伦理原则中的重要性。
【教学案例】《敬畏生命》教案
《敬畏生命》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生命的价值和意义,认识到敬畏生命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关爱他人、珍惜生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3. 提高学生运用语言表达、交流和思辨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课文:《敬畏生命》2. 知识点:生命的价值、敬畏生命的意义、关爱他人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生命的价值和意义,认识到敬畏生命的重要性。
2. 教学难点:如何培养学生关爱他人、珍惜生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体验生命的珍贵和敬畏。
2. 讨论教学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3. 案例教学法:分析现实生活中的案例,让学生深刻理解敬畏生命的意义。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展示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生命现象,引发学生对生命的思考。
2. 自主学习学生阅读课文《敬畏生命》,了解生命的价值和意义,认识敬畏生命的重要性。
3. 课堂讨论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生命的理解和感悟,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4. 案例分析教师呈现现实生活中的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的人物如何关爱他人、珍惜生命,从而深刻理解敬畏生命的意义。
5. 情感体验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情境体验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生命的珍贵和敬畏。
6. 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敬畏生命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关爱他人、珍惜生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7. 课后作业六、教学评价1. 评价内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语言表达和交流能力。
2. 评价方法:课堂观察、学生作业、小组讨论、学生自评和互评。
3. 评价标准:情感态度积极,能够表达自己的理解和感悟;小组讨论活跃,能够与他人良好沟通;作业内容充实,能够体现对敬畏生命的理解。
七、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课文《敬畏生命》及相关资料、案例、图片、视频等。
2.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敬畏生命》,了解生命的基本概念。
《敬畏生命》教案设计
《敬畏生命》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生命的宝贵和独特性,认识到敬畏生命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尊重生命、关爱他人的价值观。
3.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生活中实践敬畏生命的理念。
二、教学内容1. 生命的宝贵和独特性:通过讲解和讨论,让学生了解生命的价值和每个人生命的独特性。
2. 敬畏生命的意义:介绍敬畏生命的概念,解释其对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
3. 尊重生命:教育学生尊重自己和他人的生命,不伤害自己和他人。
4. 关爱他人:培养学生关心他人,乐于助人,关注社会公益事业。
5. 实践敬畏生命的理念: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实践敬畏生命的价值观,如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等。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生命的宝贵和独特性,敬畏生命的意义。
2. 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尊重生命和关爱他人的重要性。
3.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相关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敬畏生命的实践。
4. 小组合作法:分组让学生共同完成实践敬畏生命的计划。
四、教学准备1. 课件和教学素材:准备相关的课件和教学素材,如案例、图片等。
2. 教室环境:布置一个适合讨论和小组合作的教室环境。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程度,包括发言、讨论和小组合作等。
2. 学生理解度:通过提问和测试,评估学生对敬畏生命的理解和认识。
3. 学生实践能力:观察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表现,评估其实践敬畏生命的能力。
六、教学活动1. 生命的故事分享:邀请学生分享自己或他人经历的生命故事,让大家感受到生命的宝贵和独特性。
2. 敬畏生命主题演讲:组织学生进行敬畏生命主题的演讲,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对生命的敬畏意识。
3. 生命情境模拟:设计一些生命情境,让学生参与其中,体验生命的脆弱和珍贵,从而增强对生命的敬畏感。
4. 公益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参与公益活动,如志愿者服务、环保活动等,将敬畏生命的价值观付诸实践。
七、教学实践1. 家庭作业:布置有关敬畏生命的家庭作业,如写一篇关于敬畏生命的作文,或记录一周内尊重生命的实践行动。
初中敬畏生命教案
初中敬畏生命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生命的可贵,认识到每个人的生命都是独一无二的。
2. 培养学生热爱生命、敬畏生命的意识。
3. 引导学生珍惜身边的人和事物,学会感恩。
4. 培养学生面对挫折和困难时积极向上的心态。
教学重点:1. 理解生命的独特性和可贵性。
2. 学会珍惜生命,敬畏生命。
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从内心深处敬畏生命。
2. 如何让学生将敬畏生命的理念应用到日常生活中。
教学准备:1. 课件或黑板。
2. 教学素材(故事、图片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生命?生命对我们来说意味着什么?2. 学生分享自己的思考和感受。
二、讲授(15分钟)1. 讲解生命的独特性和可贵性。
2. 通过实例让学生了解生命的脆弱和坚韧。
3. 引导学生认识到每个人的生命都是独一无二的,珍惜自己的生命。
三、互动环节(10分钟)1. 学生分组讨论:如何敬畏生命?2. 每组分享自己的讨论成果。
3. 教师总结并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做起,学会敬畏生命。
四、案例分析(10分钟)1. 教师展示一些关于生命的故事或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和感悟。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和启示。
五、总结和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敬畏生命的意义。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和感悟。
3. 教师鼓励学生将敬畏生命的理念应用到日常生活中。
教学延伸:1. 开展生命教育活动,如参观医院、养老院等。
2. 组织学生参加公益活动,关爱弱势群体。
3. 引导学生关注环境保护,珍惜自然资源。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讨论、案例分析等方式,让学生深入了解生命的独特性和可贵性,培养学生的生命敬畏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引导他们从内心深处敬畏生命。
同时,要注重将敬畏生命的理念应用到日常生活中,让学生实际行动起来,珍惜生命,关爱他人。
《敬畏生命》的教案设计
《敬畏生命》的教案设计第一章:生命的定义与价值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生命的定义和特征。
帮助学生认识到生命的价值。
1.2 教学内容生命的定义:生物的生存、生长、繁殖、适应等过程。
生命的特征:细胞构成、新陈代谢、生长发育、繁殖后代、适应环境等。
生命的价值:人类生命的独特性、对社会的贡献、精神追求等。
1.3 教学活动引入话题:通过讨论“什么是生命?”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生命的定义。
讲解生命的特征:通过PPT展示生命的特征,让学生了解生命的特点。
探讨生命的价值: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生命价值的看法。
1.4 教学评估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讨论和分享时的积极性。
学生理解度:通过提问检查学生对生命定义和特征的理解。
第二章:生命的起源与演化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生命的起源和演化过程。
帮助学生认识到生命的演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2.2 教学内容生命的起源:原始地球环境、有机分子的形成、生命的起源假说等。
生命的演化:生物进化理论、化石记录、生物多样性的形成等。
2.3 教学活动引入话题:通过观看生命起源的纪录片,引发学生对生命起源的好奇心。
讲解生命的起源:通过PPT展示生命的起源过程,让学生了解生命的起源。
探讨生命的演化: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生命演化的看法。
2.4 教学评估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观看纪录片和讨论时的积极性。
学生理解度:通过提问检查学生对生命起源和演化的理解。
第三章:生命的多样性与保护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生命的多样性和保护的重要性。
帮助学生认识到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紧迫性。
3.2 教学内容生命的多样性:生物种类的繁多、生态系统的复杂性等。
保护的重要性:生物多样性的价值、生态平衡的维持等。
保护措施:自然保护区、法律法规、公众意识的提高等。
3.3 教学活动引入话题:通过展示不同生物种类的图片,引发学生对生命多样性的好奇心。
讲解生命的多样性:通过PPT展示生命的多样性和保护的重要性,让学生了解生命的多样性。
敬畏生命 教案教学设计
敬畏生命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生命的宝贵和敬畏生命的意义。
2. 培养学生尊重生命、关爱他人的良好道德观念。
3.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实践敬畏生命,形成积极的人生观。
二、教学重点1. 生命的宝贵和敬畏生命的意义。
2. 尊重生命、关爱他人的道德观念。
三、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理解生命的宝贵,体会到敬畏生命的重要性。
2. 如何让学生将敬畏生命的理念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形成良好行为习惯。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生命的宝贵和敬畏生命的意义。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尊重生命、关爱他人。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实践敬畏生命,形成积极的人生观。
五、教学准备1. 课件:生命的图片、典型案例等。
2. 教学材料:关于生命敬畏的相关文章、故事等。
3. 投影仪、音响等教学设备。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生命的图片,引发学生对生命的思考。
2. 新课导入:讲解生命的宝贵和敬畏生命的意义。
3. 案例分析: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尊重生命、关爱他人。
4. 小组讨论:讨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实践敬畏生命,形成积极的人生观。
5. 总结:强调敬畏生命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践行。
七、作业布置1. 写一篇关于敬畏生命的感悟文章。
2. 制定一个在日常生活中实践敬畏生命的计划。
八、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效果,查看学生对敬畏生命的理解和实践情况。
2. 针对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九、拓展活动1. 组织一次关于敬畏生命的主题班会。
2. 开展敬畏生命主题活动,如:关爱弱势群体、环保行动等。
十、评价方法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等。
2. 作业评价:查看学生作业完成情况,了解学生对敬畏生命的理解和实践程度。
3. 拓展活动评价:观察学生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评价其敬畏生命的实践能力。
六、教学内容1. 让学生了解人类生命的发展过程,认识到生命的来之不易。
敬畏生命教案设计
敬畏生命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生命的宝贵和脆弱,认识到敬畏生命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关爱他人生命,尊重、保护和珍惜生命的态度。
3. 引导学生思考自己在生活中如何实践敬畏生命,提高自我防护意识。
二、教学重点1. 生命的宝贵和脆弱2. 敬畏生命的意义3. 实践敬畏生命的方法三、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体会到生命的脆弱,从而产生敬畏生命的情感。
2. 如何让学生将敬畏生命的理念应用到日常生活中。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感受生命的脆弱,引发学生对生命的思考。
2. 讨论教学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对生命的理解和敬畏生命的实践方法。
3. 案例分析法:分析现实生活中的案例,让学生从中体会到敬畏生命的重要性。
五、教学准备1. 课件:包含相关图片、视频和案例。
2. 教学素材:关于敬畏生命的文章、故事等。
3. 分组讨论所需材料。
一、导入(5分钟)1. 展示一组图片:新生儿、病患者、老年人等,引导学生思考生命的不同阶段。
2. 提问:你们觉得生命是什么?生命有哪些特点?二、生命的宝贵和脆弱(10分钟)1. 展示视频:关于生命诞生的过程,以及生命的脆弱性(如自然灾害、疾病等)。
2. 引导学生讨论:观看视频后,你们有什么感受?生命有哪些宝贵和脆弱的一面?三、敬畏生命的意义(10分钟)1. 讲解敬畏生命的概念,让学生理解敬畏生命的重要性。
2. 案例分析:分析现实生活中因不敬畏生命而导致的不良后果。
3.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我们要敬畏生命?敬畏生命对我们有什么意义?四、实践敬畏生命的方法(10分钟)1. 引导学生讨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实践敬畏生命?2. 分组讨论:每组提出实践敬畏生命的方法,并分享给其他组。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强调敬畏生命的重要性。
2. 提问:你们认为敬畏生命对个人和社会有哪些好处?3. 布置作业:让学生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实践敬畏生命,下节课分享。
【教学案例】《敬畏生命》教案
【教学案例】《敬畏生命》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生命的价值和意义,认识到敬畏生命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关爱他人、珍惜生命的良好品质。
3.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自己的生活中践行敬畏生命的理念。
二、教学内容1. 生命的定义和特点2. 敬畏生命的意义3. 敬畏生命在生活中的具体实践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生命的价值和意义,认识到敬畏生命的重要性。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自己的生活中践行敬畏生命的理念。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生命的定义和特点,敬畏生命的意义。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践行敬畏生命的理念。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分享各自的感悟和体会。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2. 讲解:讲解生命的定义和特点,敬畏生命的意义。
3.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践行敬畏生命的理念。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分享各自的感悟和体会。
5. 总结:总结本次课程的重点内容,布置作业。
六、教学评价1. 学生对生命价值和意义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对敬畏生命的认识和体会。
3. 学生在生活中践行敬畏生命的实际情况。
七、教学资源1. 教材或教参:《敬畏生命》相关内容。
2. 网络资源:关于敬畏生命的案例和故事。
3. 视频资源:关于敬畏生命的纪录片或短片。
八、教学课时本课程共需教学1课时,即45分钟。
九、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2. 讲解:讲解生命的定义和特点,敬畏生命的意义。
3.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践行敬畏生命的理念。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分享各自的感悟和体会。
5. 总结:总结本次课程的重点内容,布置作业。
十、教学反思在课程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本次教学的效果,包括学生的参与度、理解程度和反馈意见,以便更好地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教师也应对学生在作业和日常生活中的践行情况进行关注,以便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
敬畏生命教学设计
敬畏生命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生命的全过程,认识到生命的宝贵性。
2. 培养学生敬畏生命的情怀,提高他们的生命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生命的全过程,敬畏生命的情怀。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段关于生命的短片,让学生初步了解生命的宝贵,引发他们对生命的思考。
2. 新课导入:介绍生命的全过程,生命的诞生、成长、衰老和终结。
引导学生认识到生命的脆弱和坚强。
3. 案例分析:分享一些关于生命的故事,让学生从实例中体会到生命的宝贵,培养他们的敬畏之情。
六、板书设计敬畏生命生命的全过程:诞生、成长、衰老、终结七、作业设计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教师应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观察学生对敬畏生命的理解和实践情况。
可以组织一些相关的活动,如生命教育主题活动、参观医院等,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生命的宝贵,进一步提高他们的生命意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生命的全过程,认识到生命的宝贵性。
2. 培养学生敬畏生命的情怀,提高他们的生命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生命的全过程,敬畏生命的情怀。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段关于生命的短片,让学生初步了解生命的宝贵,引发他们对生命的思考。
2. 新课导入:介绍生命的全过程,生命的诞生、成长、衰老和终结。
引导学生认识到生命的脆弱和坚强。
3. 案例分析:分享一些关于生命的故事,让学生从实例中体会到生命的宝贵,培养他们的敬畏之情。
六、板书设计敬畏生命生命的全过程:诞生、成长、衰老、终结七、作业设计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教师应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观察学生对敬畏生命的理解和实践情况。
可以组织一些相关的活动,如生命教育主题活动、参观医院等,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生命的宝贵,进一步提高他们的生命意识。
《敬畏生命》的教案设计
《敬畏生命》的教案设计第一章:生命的起源与奇迹1.1 教学目标了解生命的起源和进化过程认识生命的奇迹和生命的多样性培养对生命的敬畏之情1.2 教学内容生命的起源:自然选择和适者生存生命的奇迹:生命的多样性和适应性生物的分类和生态系统1.3 教学方法讲座和小组讨论相结合观察和分析生物标本观看相关纪录片和图片展示1.4 教学评估学生参与小组讨论的表现学生完成生物标本的观察和分析报告第二章:生命的尊严与权利2.1 教学目标了解生命的尊严和权利的概念认识人类生命的价值和尊重他人生命的意义培养对生命权利的尊重和保护意识2.2 教学内容生命的尊严:生命的不可替代性和独特性生命的权利:生存权、发展权和幸福权尊重他人生命:关爱他人、宽容和同情心2.3 教学方法讲座和小组讨论相结合案例分析和角色扮演观看相关纪录片和图片展示2.4 教学评估学生参与小组讨论的表现学生完成案例分析和角色扮演的报告第三章:生命的责任与奉献3.1 教学目标了解生命的责任和奉献的意义认识个人和社会对生命的责任和义务培养对生命的责任感和奉献精神3.2 教学内容生命的责任:个人对生命的责任和义务生命的奉献:志愿者服务和公益事业生命的传承:家族和文化的传承3.3 教学方法讲座和小组讨论相结合分享和讨论个人经历和故事观看相关纪录片和图片展示3.4 教学评估学生参与小组讨论的表现学生分享个人经历和故事的报告第四章:生命的危机与保护4.1 教学目标了解生命面临的危机和挑战认识保护生命的重要性和方法培养对生命的保护意识和行动力4.2 教学内容生命危机:环境污染、生物多样性丧失等保护生命:环保行动、动物保护等个人行动:节约资源、减少浪费等4.3 教学方法讲座和小组讨论相结合案例分析和角色扮演观看相关纪录片和图片展示4.4 教学评估学生参与小组讨论的表现学生完成案例分析和角色扮演的报告第五章:生命的意义与价值5.1 教学目标了解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的探索认识个人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的实现培养对生命的珍视和感恩之情5.2 教学内容生命的意义:个人成长、人际关系等生命的价值:贡献社会、实现梦想等感恩生命:珍视生命、感恩他人等5.3 教学方法讲座和小组讨论相结合分享和讨论个人经历和故事观看相关纪录片和图片展示5.4 教学评估学生参与小组讨论的表现学生分享个人经历和故事的报告第六章:生命的智慧与成长6.1 教学目标理解生命中的智慧与成长的关系探索如何在生活中运用智慧实现成长培养对生命智慧的敬畏与追求6.2 教学内容智慧的概念与生命的关系成长的过程与智慧的积累生命智慧的实践与运用6.3 教学方法讲座与小组讨论相结合分享个人成长经历和感悟观看相关纪录片和图片展示6.4 教学评估学生参与小组讨论的表现学生分享个人成长经历和感悟的报告第七章:生命的苦难与勇气7.1 教学目标理解生命中的苦难与勇气的关系探索如何面对生命中的苦难培养对生命勇气的敬畏与赞美7.2 教学内容苦难的意义与生命的关系勇气的作用与价值面对苦难的态度与方法7.3 教学方法讲座与小组讨论相结合分享个人面对苦难的经历和感悟观看相关纪录片和图片展示7.4 教学评估学生参与小组讨论的表现学生分享个人面对苦难的经历和感悟的报告第八章:生命的终点与意义8.1 教学目标理解生命中的终点与意义的关系探索如何看待生命的终点培养对生命终点的敬畏与接纳8.2 教学内容生命终点的必然性与意义面对生命终点的态度与方法生命的延续与价值传递8.3 教学方法讲座与小组讨论相结合分享个人面对生命终点的经历和感悟观看相关纪录片和图片展示8.4 教学评估学生参与小组讨论的表现学生分享个人面对生命终点的经历和感悟的报告第九章:生命的和谐与共生9.1 教学目标理解生命中的和谐与共生的关系探索如何实现生命的和谐共生培养对生命和谐的敬畏与追求9.2 教学内容和谐共生的意义与生命的关系共生原则与方法生命和谐的实践与运用9.3 教学方法讲座与小组讨论相结合分享实现生命和谐共生的经历和感悟观看相关纪录片和图片展示9.4 教学评估学生参与小组讨论的表现学生分享实现生命和谐共生的经历和感悟的报告第十章:生命的反思与升华10.1 教学目标理解生命中的反思与升华的关系探索如何进行生命的反思培养对生命升华的敬畏与追求10.2 教学内容反思的重要性与生命的关系升华的概念与方法生命反思与升华的实践与运用10.3 教学方法讲座与小组讨论相结合分享个人生命反思与升华的经历和感悟观看相关纪录片和图片展示10.4 教学评估学生参与小组讨论的表现学生分享个人生命反思与升华的经历和感悟的报告重点和难点解析一、生命的起源与奇迹1.生命的多样性和适应性2.生物的分类和生态系统二、生命的尊严与权利1.生命的尊严:生命的不可替代性和独特性2.生命的权利:生存权、发展权和幸福权3.尊重他人生命:关爱他人、宽容和同情心三、生命的责任与奉献1.生命的责任:个人对生命的责任和义务2.生命的奉献:志愿者服务和公益事业3.生命的传承:家族和文化的传承四、生命的危机与保护1.生命危机:环境污染、生物多样性丧失等2.保护生命:环保行动、动物保护等3.个人行动:节约资源、减少浪费等五、生命的意义与价值1.生命智慧与成长的关系2.苦难与勇气的关系3.生命的终点与意义的关系4.生命的和谐与共生的关系5.生命的反思与升华的关系《敬畏生命》的教案设计涵盖了生命的起源、尊严、责任、危机、意义和价值等多个方面。
敬畏生命教案
敬畏生命教案教案标题:敬畏生命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对生命的尊重和敬畏之情- 增强学生对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的理解- 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价值观意识教学内容:1. 意义和价值:- 学生通过案例学习和课堂讨论,了解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包括人类生命和其他生物生命。
- 学生观看关于保护生命和环境的视频,加深对生命的尊重和保护的认识。
2. 生命相关的科学知识:- 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生命的基本特征和生物的繁殖过程。
- 学生学习生态系统和食物链的概念,以及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依赖关系。
3. 规则和伦理教育:- 学生学习并制定生态环境保护的规则和原则,如减少浪费、节约资源、保护野生动植物等。
- 学生通过角色扮演和小组讨论等活动,讨论和分享生命尊重和保护的实践经验。
4. 艺术和情感教育:- 学生通过绘画、写作、音乐和舞蹈等艺术形式,表达对生命的敬畏之情。
- 学生观看相关影视作品和读取相关文学作品,通过情感体验加深对生命的理解和尊重。
教学方法:- 合作学习: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和互动,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和价值观意识。
- 案例教学:通过真实的案例和情境,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情感体验。
- 观察和实验: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和了解生命的现象和特征。
- 艺术表达:通过艺术形式,让学生表达对生命的敬畏之情和个人观点。
教学评估:- 口头表达评估:通过课堂讨论和小组报告,评估学生对生命的理解和尊重程度。
- 写作评估:要求学生撰写关于生命意义和保护的短文,评估学生思考和表达能力。
- 观察评估:通过学生对生命现象的观察和实验结果的报告,评估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学知识掌握程度。
教学资源:- 影视作品:关于生命保护和生态环境的纪录片或动画片。
- 文学作品:描写生命故事或强调生命尊重的文学作品。
- 视频资源:关于生物繁殖和生态系统的短视频或在线教学资源。
- 实验材料:观察生物繁殖过程或生态环境变化的实验用具和材料。
《敬畏生命》教案设计
《敬畏生命》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生命的宝贵和脆弱,培养对生命的敬畏之情。
2. 引导学生认识自己的生命与他人、动植物、环境的关系,培养关爱他人和生态环境的意识。
3. 培养学生面对生命困境时勇敢、坚强的品质,提高生命自觉意识。
二、教学内容1. 生命的宝贵:认识生命的重要性,理解每个人只有一次生命,要珍惜和充实。
2. 生命的脆弱:了解生命在面对自然灾害、疾病、意外等情况时的脆弱性。
3. 生命与他人:探讨人与他人、动植物、环境之间的关系,培养关爱他人和生态环境的意识。
4. 生命困境:学习面对生命困境时,如何保持勇敢、坚强的态度,提高生命自觉意识。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生命的宝贵和脆弱,培养对生命的敬畏之情。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面对生命困境时保持勇敢、坚强的态度,提高生命自觉意识。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故事等情境,引导学生感受生命的宝贵和脆弱。
2. 讨论教学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深化对生命与他人关系的认识。
3. 实践教学法: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关爱他人和生态环境,提高生命自觉意识。
五、教学准备1. 教学素材:图片、视频、故事等。
2. 教学设备:投影仪、电脑、白板等。
3. 分组讨论的材料:卡片、笔等。
教案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展示图片、视频或讲述故事,引导学生关注生命的宝贵和脆弱,引发学生对生命的思考。
二、生命的宝贵(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到每个人只有一次生命,要珍惜和充实。
2. 学生分享自己对生命的理解和感悟。
三、生命的脆弱(10分钟)1. 教师介绍生命在面对自然灾害、疾病、意外等情况时的脆弱性。
2. 学生讨论如何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
四、生命与他人(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探讨人与他人、动植物、环境之间的关系。
2. 学生分享如何关爱他人和生态环境的实践经验。
五、生命困境(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学习面对生命困境时,如何保持勇敢、坚强的态度。
《敬畏生命》教案
敬畏生命一、教学要求1. 引导学生理解作者提出的“敬畏生命”这一概念。
2. 引导学生体会作者严谨的思路和思想上的穿透力。
3. 体会作者质朴的语言风格。
二、学习要点1.理解“敬畏生命”,思考它与生命的休戚与共的联系。
2.掌握史怀泽的论述“敬畏生命”的文章脉络与结构。
3. 体会作者质朴的语言风格以及辩证地看待作者的某些带有宗教色彩的语言。
三、作者生平阿尔贝特·史怀泽(1875—1965,又译施韦泽)法国神学家,哲学博士,医生。
曾获1952年度诺贝尔和平奖。
他是当代具有广泛影响的思想家,他创立的以“敬畏生命”为核心的生命伦理学是当今世界和平运动、环保运动的重要思想资源。
1992年,他的代表作《敬畏生命》中译本问世,其生平与思想开始为中国读者所知。
他的诺贝尔和平奖演讲《我的呼吁》被收入高一语文课本。
与此同时,海外出版了他的多种传记及著作汉译。
2003年12月,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将《敬畏生命———五十年来的基本论述》(陈泽环译)重新出版,2004年1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了台湾作家钟肇政编译的《史怀泽传》,这使我们再一次沉浸于史怀泽的博大胸怀和神奇经历之中。
1875年,史怀泽诞生于德、法边界阿尔萨斯省的小城凯泽尔贝格。
特殊的地理环境使他精通德、法两种语言,他先后获得哲学、神学和医学三个博士学位,还是著名的管风琴演奏家和巴赫音乐研究专家。
1904年,在哲学、神学和音乐方面已经拥有巨大声望的他听到刚果缺少医生的呼吁,决定到非洲行医。
历经9年的学习,他在38岁的时候获得了行医证和医学博士学位。
史怀泽于1913年来到非洲,在加蓬的兰巴雷内建立了丛林诊所,服务非洲直至逝世。
他获得了1952年的诺贝尔和平奖,被称为“非洲之子”。
1957年,他的传奇经历曾被拍成电影。
四、作家作品1.作品概述史怀泽的著作众多,横跨四大领域而且均具有极高的专业性。
有《康德的宗教哲学》(1899)、《巴赫论》(1905法文版,1908德文版)、《耶稣生平研究史》(1906)、《德法两国管风琴的制造与演奏风琴的技巧》(1906)、《原始森林的边缘》(1921)、《文明的哲学》(1923)、《非洲杂记》(1938)等,其生命伦理学方面的代表作则是《敬畏生命》。
初中课文敬畏生命教案
初中课文敬畏生命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课文《敬畏生命》的主要内容,理解作者对生命的敬畏态度。
2.通过分析课文,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综合分析能力。
3.引导学生思考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和责任感。
教学重点:1.课文《敬畏生命》的主要内容和观点。
2.作者对生命的敬畏态度及其理由。
教学难点:1.理解作者对生命的敬畏态度。
2.引导学生思考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教学准备:1.课文《敬畏生命》。
2.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生命?生命有什么特点?2.学生分享自己的思考,教师总结。
二、阅读理解(15分钟)1.学生自读课文《敬畏生命》。
2.教师提问,检查学生的阅读理解。
三、内容分析(20分钟)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内容,理解作者对生命的敬畏态度。
2.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教师引导讨论。
四、案例分析(15分钟)1.教师展示相关案例,引导学生思考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2.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
五、总结与反思(10分钟)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课文的主要内容和观点。
2.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感悟,教师给予鼓励和指导。
教学延伸:1.组织学生进行生命教育活动,如参观医院、养老院等。
2.让学生撰写关于生命的作文或绘画作品,展示自己的生命感悟。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阅读课文《敬畏生命》,引导学生思考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和责任感。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阅读理解,引导他们深入分析课文内容,并结合相关案例进行讨论,从而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综合分析能力。
同时,教师还需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引导他们从中获得对生命的敬畏态度,培养他们的生命意识。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敬畏生命》教学设计1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敬畏生命》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敬畏生命》是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的一课,本课主要让学生认识到每个人的生命都是宝贵的,要尊重生命,敬畏生命。
教材通过案例分析、讨论、反思等方式引导学生认识生命的价值,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期,他们对生命有自己的认知和理解。
大部分学生能够尊重生命,关心他人,但也有部分学生对生命缺乏敬畏之心,不知道如何珍爱生命。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他们认识到生命的宝贵。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认识到每个人的生命都是宝贵的,要尊重生命,敬畏生命。
2.培养学生关爱他人生命,珍爱自己的生命意识。
3.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难点:让学生深刻理解生命的价值,培养敬畏生命的意识。
2.重点:通过案例分析,引导学生学会关爱他人生命,珍爱自己的生命。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认识生命的价值。
2.讨论法: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生命的理解和感悟。
3.反思法: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反思如何敬畏生命。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典型案例,用于分析教材内容。
2.准备讨论话题,引导学生进行分组讨论。
3.准备反思问题,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进行思考。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典型案例,引导学生关注生命的价值,引发学生对生命的思考。
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教材内容,让学生了解敬畏生命的意义。
引导学生认识到每个人的生命都是宝贵的,要尊重生命,敬畏生命。
3.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生命的理解和感悟。
讨论结束后,每组选一名代表进行分享。
4.巩固(5分钟)教师针对学生的分享进行点评,总结敬畏生命的关键点。
引导学生学会关爱他人生命,珍爱自己的生命。
5.拓展(10分钟)教师提出反思问题,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思考如何敬畏生命。
敬畏生命教案教学设计
敬畏生命教案教学设计《敬畏生命》教学指导方案教学目的: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生命观、价值观。
教学重点:1、积累词、句2、理解文中关于生命的意识。
教学难点预测:如何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生命观、价值观。
教学难点解决的办法:从与生活相贴近的事情中入手,如父母之爱,引导学生认识生命的无私,从而懂得敬畏生命。
教法设计:异步教学法教具准备:录音机、录音带、投影仪、自制胶片。
学时预计:一课时教学过程:在这个光怪陆离,变幻莫测的世界里,很多人注重的是金钱、权力、地位,甚至天气、穿衣、吃饭。
然而,作为负载生命的人来说,我们关注过生命吗?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对生命予以高度关注的文章--台湾女作家张晓风的《敬畏生命》。
第一单元师生(一)提出问题 (一)自学理解课文内容参考提纲(一)(出示自学参考提纲(一)) 1、那天下午,“我”在湖边发现了一件什么事?2、“我”为什么对这件事感到诧异和震憾?3、这次际遇给“我”什么启示?(二)指示方法1、听课文录音2、在书上圈点批注3、同学之间互相讨论(三)明了学情,研讨学习通过看、听、查的方式,了 (二)作业(1)解学生自学情况,并随机指 1、注释并积累词语导。
折服奢侈惊心动魄蔚然成阴敬畏(四)强化 2、你能说出几个与那棵树相类似的生命现象“我”在无意中接触到生命吗?这种现象给你什么启示?并为主感到诧异和震撼,由此,满心感到的是一种折服,一种无 (三)自我小结以名之的敬畏。
第二单元师生(一)提出问题 (一)自学本文中有些句子很有哲理性,自学提纲(二)你知道它们的意思吗? 1、理解下列句子的含义a、但也只是知道一道测验题的答案而己。
(二)指示方法 b、我几乎是第一次遇见生命-虽然是植物的。
1、联系上下文,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体会句子含义。
c、我不能不被生命豪华的、奢侈的、不计成2、互相讨论。
本的投资所感动。
(三)明了学情,研讨学习 d、那颗种子曾遇见了一片土地,在一个过客的心之峡谷里,蔚然成阴,教会她怎敬畏生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敬畏生命(一课时)
七年级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习整体感知文章,并从中把握文章的主旨.
2.了解本文的写作思路和写作方法,学习本文从日常生活现象去感悟生活和人生
3.感受生命的伟大和力量。
重点:目标1、2
难点:目标2
教具:录音机和录音带(也可用电脑一室的电脑播放音乐)
预习指导:
1.朗读课文,读通顺,读正确。
2.查字典,解释有关词语。
一、课前演讲:轮到的同学谈学习某方面的感受(3分钟)
随机请一名学生评价演讲的效果(从内容、仪态和技巧方面)(目的在于促使学生认真听讲练习口才,让说者也有紧迫感)
[备学生]如果有的学生不脱稿或者其他不合要求者,教师及时纠正,学生评价若不知如何说起,教师也要给予指点。
●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2分钟)
播放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开头的片断,教师简介贝多芬在失聪后仍创作了不少传世之作的经历,引导学生了解《命运》乐曲中对命运的挑战,对生命的思考。
引导学生明确本单元课文都是表现作家对人生的体验与思考的。
[备学生]听完音乐之后让学生根据音乐的节奏谈感受,导出一种力量感而得
出向命运的抗争与挑战的想法,再结合各篇目的标题让学生归纳共同主题。
教师讲解:这节课先从《敬畏生命》一文体会作者是从什么现象引起对生命的思考,从而表达了怎样的一种体验。
●三、朗诵课文,整体感知。
(15分钟)
[练习]播放另一首乐曲《春江花月夜》,全班在乐曲声中朗诵全文。
(该乐曲较抒情,开始平缓,后面略有起伏,以配合课文感情的变化。
)
方法指导:朗读前先提醒几个易读错的字音:纤读作xi n诧ch ,侈ch ,要求读得准确、流利、有节奏;整体感知课文,思考文中写了什么事?抒了什么情?在朗读后,对学生读书情况作评价并补充正音。
[备学生]教师通过巡视了解学生朗读的情况,根据结果决定是否要进行纠正
或者示范性朗读,在概括事件和抒情时给予不同的合理答案及时肯定,鼓励学生的积极性。
[提问]本文写了什么?请用简要的话概述。
(实现目标1)
抽查二人后由有兴趣的补充,教师评价,内容要点:作者偶而见到的树木飘送种子的现象,引发了对生命的折服和敬畏的感悟。
[备学生]答案不要求一致,意思相近即可。
只要能引导学生理解要点即可,同时注意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答题能力.
[讨论]读完全文,你有些什么感受?先独立思考,进行笔录,再相继发言,班内交流。
(实现目标1、3)
[备学生]不设标准答案,鼓励学生大胆发言。
适当引导学生谈对生命的思考。
有的学生讲到一点也行,最后教师把各人答案归并.
四、分析写作思路,加深理解。
(20钟)
[练习]朗读课文片断。
要求:选出自己欣赏的或能触动自己感受的片断,自由地、大声地读。
[解说]从大家发言和朗读的情况看来,这篇短文很能触动人,而且激发了大家对生命的思考,那么,这篇文章是怎样表达出这样的效果的呢?大家一起来看看本文的写作思路和写作手法。
(注:以下采用师生对答的方式进行)[备学生]少量学生找不到感受深的片断是正常的,但如果有很多人教师就要给出一点示范帮助学生认识什么是有意义的句子.
[提问]文章是从什么事情入笔的?
要点:从作者偶尔见到的树木飘送种子的现象入手写的。
也就是从日常生活小事写起。
(实现目2)
[提问]这样的日常小事为什么会让作者有所感触?请找出有关的语句。
要点:因为树木在飘送种子过程中显示出生命的伟大。
语句有“我不能不被生命豪华的、奢侈的、不计成本的投资所感动”。
[提问]作者为什么觉得生命的投资是“豪华的、奢侈的。
不计成本的”? 用课文语句回答。
要点:“也许在不分昼夜的飘散之余,只有一颗种子足以成树。
”
[提问]文章的最后两段与开头两段在写作手法上有什么不同?作用分别是什么?(实现目标1)
要点:开头两段以记叙为主,最后两段是以抒情、议论为主。
开头的记叙是基础,为后文的议论、抒情蓄势、铺垫;最后的议论、抒情用来揭示文章主旨,即“我”之感悟。
[备学生]本题难度较大,教师在提示的基础上可加以总结,学生只要可以说了零星即可]
[提问]作者如何把两部分内容连接起来(即作者如何从事件引出感悟,这是理解本文写法的关键)?(实现目标2)
要点:作者用自己的心情变化做线索将两部分连接起来。
从开头的“不经意”、“不注意”——“令人吃惊”、“诧异和震撼”——“折服”、“敬畏”,从而自然而然地引出自己的感悟。
[讲解]:作者先简要叙述了日常生活中见到的小事,然后借助自己内心的感触,通过抒情、议论将自己对生命的敬爱之情充分地表达出来,文章不长,语言平实,却有深度,能引起读者的共鸣和思考。
[讨论]谈谈你对本文写法的看法。
[处理方法]答案不要求一致。
引导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学习这样的写法。
自由
发言,如果无人说则提问三人以上中上生.
●五、欣赏品味。
(3分钟)
[练习]朗读全文。
[处理方]法:散读法,老师监督学生的朗读情况.读前要求学生:带着对课文主旨的理解读;欣赏本文从日常生活小事引发感悟和思考的巧妙构思及其自然流畅的语言。
●六、小结。
(1分钟)
教师讲解:本文是一篇典型的生活感悟类散文。
要学习这种写法,首先要学会细致观察日常生活,其次要做一个有心人,抓住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学会深入思考。
七、作业布置。
(1分钟)
1.为什么说树木飘送种子是“惊心动魄的壮举”?(A)
2.解释下列词语。
浑然不觉诧异震撼奢侈惊心动魄。
(A)
3.从自己阅读过的书中摘抄关于“人生”“生命”的名句不少于十句。
(B)4.观察植物萌芽、生长的情况,进一步感受生命的力量。
写一段体会,200字左右。
(C)
说课:以朗读、阅读、讨论为主,同学借助音乐激发情绪。
通过朗读整体感知全文,把握文章的主旨。
同时设计一些问题师生交流,生生交流,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
教学后记:事实证明本文在教学过程中引用了音乐的刺激,效果不错,开头学生听到《命运》很激动,充满活力,这也乐曲本身的特点也有关系,所以应该选准。
配乐朗诵也增加了一些情趣。
不过在整体课文这一环节上学生大多不敢说,不善于说,往往只是只言片语,但在老师的鼓励下后来好了一些,这些对于培养学生语文素养很有帮助,要坚持下去。
附板书:
景:树木飘散白色纤维
无限整个漫天
情:不经意-------吃惊--------诧异、震撼(叙述描写)
折服、敬畏生命(抒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