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考语文试题分项版解析汇编(第04期)专题12 文言文阅读(课外)(含解析)
2018年各地中考语文试卷精选汇编课内文言文阅读专题含解析
![2018年各地中考语文试卷精选汇编课内文言文阅读专题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246ad305915f804d2b16c1d3.png)
课内文言文阅读专题一、基础小题1.【2018年中考山东泰安卷】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①夸父与日逐走.(跑)。
(《夸父逐日》)②香远益清,亭亭净植.(立)。
(《爱莲说》)B.①虽乘奔.(飞奔的马)御风不以疾也。
(《三峡》)②肉食者鄙.(目光短浅),未能远谋。
(《曹刿论战》)C.①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和)其奇者。
(《答谢中书书》)②余立侍左右,援.(引、提出)疑质理。
(《送东阳马生序》)D.①下车引.(拉)之,元方入门不顾。
(《陈太丘与友期》)②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繁茂)而繁阴。
(《醉翁亭记》)【答案】C2.【2018年中考浙江衢州卷】为下列句中加点词语选择正确的读音。
(1)未复有能与.其寄者(______)(2)公与.之乘,战于长勺(____)A.yūB.yù【答案】(1)(1)B (2)(2)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字音的掌握情况,这就要求学生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音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多音字。
要注意平时的积累,可以归纳整理,分别列出不同词语下的不同读音,系统性地复习。
本题注意根据词语在句中的意思选择读音。
“未复有能与其寄者”的“与”意思是:参与,这里指欣赏的意思,因此应读yù。
3.【2018年中考浙江衢州卷】下列句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将军宜枉驾顾.之B.河曲智臾亡.以应今亡.亦死C.陶后鲜.有闻鲜.妍明媚D.邹忌修.八尺有余讲信修.睦【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文中的一词多义,要确定它在句子中的意思,就要根据上下文的内容来考虑。
在平时文言文学习中,要特别重视并掌握这类词。
解答时,首先要明确每组题目中这个词的正确解释或用法,再作比较,得出正确选项为A项,意思都是“拜访”。
其他各项的意思分别为:B:通“无”/逃跑。
C:很少/有光彩的。
D:长,这里指身高/培养。
4.【2018年中考浙江绍兴卷】用现代汉语给下列句中的加点词作注释。
2018年各地中考语文真题精选汇编课外文言文阅读专题含解析-推荐
![2018年各地中考语文真题精选汇编课外文言文阅读专题含解析-推荐](https://img.taocdn.com/s3/m/6fbaaa51964bcf84b8d57b45.png)
课外文言文阅读专题一、【2018年中考甘肃武威卷】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欧阳晔治鄂州,民有争舟相殴至死者,狱久不决。
晔自临其狱,出囚坐庭中,出其桎梏而饮食。
讫,悉劳而还之狱,独留一人于庭,留者色动惶顾。
公曰杀人者汝也!囚不知所以,曰:“吾观食者皆以右手持匕,而汝独以左;今死者伤在右肋,此汝杀之明验也!”囚涕泣服罪。
(出自冯梦龙《智囊全集·察智部》)20.解释加点词语(1)欧阳晔治.鄂州(_______)(2)狱.久不决(_______)21.下列各组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独留一人于.庭/负者歌于.途B.出其桎梏而.饮食/出淤泥而.不染C.自临其.狱/其.如土石何D.皆以.右手持匕/不以.物喜22.给下面句子划分朗读节奏,划两处。
公曰杀人者汝也!【答案】20.(1)治理,管理(2)案件21.A22.公曰 / 杀人者 / 汝也!【解析】20.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含义的能力。
理解词语的含义时要注意文言词语的特殊用法,如通假参考译文:宋朝人欧阳晔(字日华)治理鄂州政事时,有州民为争船互殴而死,案子悬了很久没有判决。
欧阳晔亲自到监狱,把囚犯带出来,让他们坐在大厅中,除去他们的手铐与脚镣,给他们吃完食物,善加慰问后再送回监狱,只留一个人在大厅上,这个人显得很惶恐不安。
欧阳晔说:“杀人的是你!”这个人不承认,欧阳晔说:“我观察饮食的人都使用右手,只有你是用左手,被杀的人伤在右边胸部,这就是你杀人的明证。
”这个人才哭着认罪。
二、【2018年中考湖北武汉卷】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下列小题。
关羽字云长,河东解人也。
亡命奔涿郡,先主①于乡里合.徒众,而羽与张飞为之御侮。
先主为平原相,以羽、飞为别部司马,分统部曲。
先主与二人寝则同床,恩若兄弟;而稠人广坐,侍立终日。
随先主周旋,不避艰险。
从先主就刘表。
表卒,曹公②定荆州,先主自樊将南渡江,别遣羽乘船数百艘会江陵。
曹公追至当阳长坂,先主斜趣.汉津,适与羽船相值,共至夏口。
2018年各地中考语文真题精选汇编课外文言文阅读专题含解析-精编.doc
![2018年各地中考语文真题精选汇编课外文言文阅读专题含解析-精编.doc](https://img.taocdn.com/s3/m/e53e56bf9e3143323968939d.png)
课外文言文阅读专题一、【2018年中考甘肃武威卷】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欧阳晔治鄂州,民有争舟相殴至死者,狱久不决。
晔自临其狱,出囚坐庭中,出其桎梏而饮食。
讫,悉劳而还之狱,独留一人于庭,留者色动惶顾。
公曰杀人者汝也!囚不知所以,曰:“吾观食者皆以右手持匕,而汝独以左;今死者伤在右肋,此汝杀之明验也!”囚涕泣服罪。
(出自冯梦龙《智囊全集·察智部》)20.解释加点词语(1)欧阳晔治.鄂州(_______)(2)狱.久不决(_______)21.下列各组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独留一人于.庭/负者歌于.途B.出其桎梏而.饮食/出淤泥而.不染C.自临其.狱/其.如土石何D.皆以.右手持匕/不以.物喜22.给下面句子划分朗读节奏,划两处。
公曰杀人者汝也!【答案】20.(1)治理,管理(2)案件21.A22.公曰 / 杀人者 / 汝也!【解析】20.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含义的能力。
理解词语的含义时要注意文言词语的特殊用法,如通假参考译文:宋朝人欧阳晔(字日华)治理鄂州政事时,有州民为争船互殴而死,案子悬了很久没有判决。
欧阳晔亲自到监狱,把囚犯带出来,让他们坐在大厅中,除去他们的手铐与脚镣,给他们吃完食物,善加慰问后再送回监狱,只留一个人在大厅上,这个人显得很惶恐不安。
欧阳晔说:“杀人的是你!”这个人不承认,欧阳晔说:“我观察饮食的人都使用右手,只有你是用左手,被杀的人伤在右边胸部,这就是你杀人的明证。
”这个人才哭着认罪。
二、【2018年中考湖北武汉卷】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下列小题。
关羽字云长,河东解人也。
亡命奔涿郡,先主①于乡里合.徒众,而羽与张飞为之御侮。
先主为平原相,以羽、飞为别部司马,分统部曲。
先主与二人寝则同床,恩若兄弟;而稠人广坐,侍立终日。
随先主周旋,不避艰险。
从先主就刘表。
表卒,曹公②定荆州,先主自樊将南渡江,别遣羽乘船数百艘会江陵。
曹公追至当阳长坂,先主斜趣.汉津,适与羽船相值,共至夏口。
苏教版2018年中考语文试题分项版解析汇编:(第03期)专题12 文言文阅读(课外)(含解析)
![苏教版2018年中考语文试题分项版解析汇编:(第03期)专题12 文言文阅读(课外)(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948d5971fad6195f312ba6ed.png)
专题12 文言文阅读(课外)一、【2018年中考广西梧州卷】课外文言文阅读卫南之战泽①兵进至卫南,度将孤兵寡,不深入不能成功。
先驱云②前有敌营,泽挥众直前与战,败之。
转战而东,敌益生兵③至。
王孝忠战死,前后皆敌垒。
泽下令曰:“今日进退等死,不可不从死中求生。
”士卒知必死无不一当百斩首数千级金人大败,退却数十余里。
泽计敌众十余倍于我,今一战而出其不意,势必复来。
使悉其铁骑夜袭吾军,则危矣。
乃暮徙其军,金入夜至,得空营,大惊,自是惮泽,不敢复出兵。
(选自《宋史》)【注释】①泽:宗泽,南宋将领。
②云:报告。
③生兵:新兵。
16.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今日进退等.死()(2)泽计.敌众十余倍于我()17.用“/”线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
(限断三处)士卒知必死无不一当百斩首数千级金人大败18.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宗泽在卫南之战中取胜的原因。
【答案】16.(1)同样(2)考虑17.士卒知必死/无不一当百/斩首数千级/金人大败18.善于鼓舞士气,又能审时度势灵活用兵。
【解析】选自《宋史》作者:脱脱年代:元参考译文:宗泽领兵到达卫南,考虑到自己将孤兵少,不深入敌营不能取得成功。
先锋官回报说前面有敌营,宗泽指挥士兵径直向前与敌人接战,将敌人打败。
他又领兵向东转战,敌人不断派兵增援。
王孝忠战死,前后都是敌人的营垒。
宗泽下令说:“现在进退都是一死,我们不能不死里求生。
”士兵知道总会一死,全都以一当百,斩杀敌人数千。
金人大败,退却几十里。
宗泽估计敌人比自己兵力强十多倍,今天一战而出其不意,他们势必会再来。
假如金兵全部触动夜袭我军,就危险了。
于是趁黑夜将军队转移。
金人当晚到达,只剩下一座空营,非常惊恐,从此开始害怕宗泽,不敢再出兵了。
16.这道题目考查的是文言文中重点字词的解释,是初中生学习文言文最基础的一项,只有对重点字知道总会一死,全都以一当百,斩杀敌人数千。
金人大败”来划分即可。
18.本题考查对文言文文本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能力。
2018年各地中考语文试卷精选汇编课内文言文阅读专题含解析
![2018年各地中考语文试卷精选汇编课内文言文阅读专题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fa383609aaea998fcd220e0a.png)
课内文言文阅读一、基础小题1.【2018年中考山东泰安卷】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①夸父与日逐走.(跑)。
(《夸父逐日》)②香远益清,亭亭净植.(立)。
(《爱莲说》)B.①虽乘奔.(飞奔的马)御风不以疾也。
(《三峡》)②肉食者鄙.(目光短浅),未能远谋。
(《曹刿论战》)C.①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和)其奇者。
(《答谢中书书》)②余立侍左右,援.(引、提出)疑质理。
(《送东阳马生序》)D.①下车引.(拉)之,元方入门不顾。
(《陈太丘与友期》)②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繁茂)而繁阴。
(《醉翁亭记》)【答案】C2.【2018年中考浙江衢州卷】为下列句中加点词语选择正确的读音。
(1)未复有能与.其寄者(______)(2)公与.之乘,战于长勺(____)A.yūB.yù【答案】(1)(1)B (2)(2)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字音的掌握情况,这就要求学生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音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多音字。
要注意平时的积累,可以归纳整理,分别列出不同词语下的不同读音,系统性地复习。
本题注意根据词语在句中的意思选择读音。
“未复有能与其寄者”的“与”意思是:参与,这里指欣赏的意思,因此应读yù。
3.【2018年中考浙江衢州卷】下列句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将军宜枉驾顾.之B.河曲智臾亡.以应今亡.亦死C.陶后鲜.有闻鲜.妍明媚D.邹忌修.八尺有余讲信修.睦【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文中的一词多义,要确定它在句子中的意思,就要根据上下文的内容来考虑。
在平时文言文学习中,要特别重视并掌握这类词。
解答时,首先要明确每组题目中这个词的正确解释或用法,再作比较,得出正确选项为A项,意思都是“拜访”。
其他各项的意思分别为:B:通“无”/逃跑。
C:很少/有光彩的。
D:长,这里指身高/培养。
4.【2018年中考浙江绍兴卷】用现代汉语给下列句中的加点词作注释。
2018年中考语文试题分项版解析汇编第02期专题12文言文阅读课外含解析.doc
![2018年中考语文试题分项版解析汇编第02期专题12文言文阅读课外含解析.doc](https://img.taocdn.com/s3/m/bd9ed4c44afe04a1b071deff.png)
专题12 文言文阅读(课外)一、【2018年中考福建福州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甲】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伯牙游于泰山之阴,卒.逢暴雨,止于岩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
初为霖雨之操,更造崩山之音,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
伯牙乃舍.琴而叹曰:“善哉,善哉,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
吾于何逃声哉?”(选自《列子·汤问》)【乙】董源善画,尤工秋岚远景多写江南真山不为奇峭之笔。
其后建业僧巨然祖述源法,大体源及巨然画笔,皆宜远观。
其用笔甚草草,近视之几不类物象,远观则景物粲然,幽情远思,如睹异境。
如源画《落照图》,近视无功,远观村落杳然深远,悉.是晚景,远峰之顶宛有反照之色。
此妙处也。
(节选自《梦溪笔谈》)【注】董源:五代南唐画家,南派山水画开山鼻祖。
②巨然:建业(今南京)僧人,五代宋初画家,师承董源。
③祖述:效法、遵循前人的学说或行为。
④粲:鲜明。
6.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卒.逢暴雨(______)(2)伯牙乃舍.琴而叹曰(______)(3)皆宜.远观(______)(4)悉.是晚景(______)7.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尤工秋岚远景/多写江南/真山不为奇峭之笔B.尤工秋岚远/景多写江南真山/不为奇峭之笔C.尤工秋岚远景/多写江南真山/不为奇峭之笔D.尤工秋岚远/景多写江南/真山不为奇峭之笔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
(2)近视之几不类物象。
9.伯牙“善”琴,甲文主要采用什么写法来表现他琴音的高妙?董源“善”画,乙文怎样介绍他画作的奇妙?请简要分析。
【答案】6.(1)突然(通“猝”)(2)放弃(放下,丢开)(3)合适(应当)(4)全(都)7.C8.(1)(伯牙)每次弹奏曲子,钟子期就能说尽它的旨趣(情趣)。
2018年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十二)文言文(课外48篇解析版)
![2018年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十二)文言文(课外48篇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d3b8341ea6c30c2259019ec6.png)
2018年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十二)文言文(课外48篇解析版)一、【2018甘肃白银卷】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欧阳晔治鄂州,民有争舟相殴至死者,狱久不决。
晔自临其狱,出囚坐庭中,出其桎梏而饮食。
讫,悉劳而还之狱,独留一人于庭,留者色动惶顾。
公曰杀人者汝也!囚不知所以,曰:‚吾观食者皆以右手持匕,而汝独以左;今死者伤在右肋,此汝杀之明验也!‛囚涕泣服罪。
(出自冯梦龙《智囊全集·察智部》)20.解释加点词语。
(1)欧阳晔治.鄂州(______)(2)狱.久不决(______)21.下列各组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独留一人于.庭/负者歌于.途B.出其桎梏而.饮食/出激泥而.不染C.自临其.狱/其.如土石何D.皆以.右手持匕/不以.物喜22.给下面句子划分朗读节奏,划两处。
公曰杀人者汝也!【参考答案】20.(1)治理,管理(2)案件21.A22.公曰 / 杀人者 / 汝也!【解析】20.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含义的能力。
理解词语的含义时要注意文言词语的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能结合具体语境来准确辨析即可。
涉及的词语都是常见的文言实词。
解答时要联系上下文,根据语境做出判断。
案件,案件。
教材中《曹刿论战》中“小大之狱”的“狱”,也指案件。
注意知识点的迁移。
21.A项中的“于”解释为:在;B.项中的“而.”分别解释为:表顺承/表转折;C项中的“其.”分别解释为:代词/在“如……何”前面加强反问语气;D项中的“其.”分别解释为:用/因为。
故选A.22.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断句前,先要通读全文理清文段思路,尤其是把握文章中涉及的人物及关系。
也可借助文段的一些特征巧妙断句,比如借助虚词,借助句式,借助对话词“曰”、“云”等,根据句子的结构成分等,读出含义,然后断句。
翻译为:杀人的是你!故:公曰 / 杀人者 / 汝也!参考译文:宋朝人欧阳晔(字日华)治理鄂州政事时,有州民为争船互殴而死,案子悬了很久没有判决。
2018年中考语文试题分项版解析汇编:(第03期)专题12_文言文阅读(课外)(附解析)
![2018年中考语文试题分项版解析汇编:(第03期)专题12_文言文阅读(课外)(附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2a5c2303e2bd960590c677db.png)
专题12 文言文阅读(课外)一、【2018年中考广西梧州卷】课外文言文阅读卫南之战泽①兵进至卫南,度将孤兵寡,不深入不能成功。
先驱云②前有敌营,泽挥众直前与战,败之。
转战而东,敌益生兵③至。
王孝忠战死,前后皆敌垒。
泽下令曰:“今日进退等死,不可不从死中求生。
”士卒知必死无不一当百斩首数千级金人大败,退却数十余里。
泽计敌众十余倍于我,今一战而出其不意,势必复来。
使悉其铁骑夜袭吾军,则危矣。
乃暮徙其军,金入夜至,得空营,大惊,自是惮泽,不敢复出兵。
(选自《宋史》)【注释】①泽:宗泽,南宋将领。
②云:报告。
③生兵:新兵。
16.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今日进退等.死()(2)泽计.敌众十余倍于我()17.用“/”线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
(限断三处)士卒知必死无不一当百斩首数千级金人大败18.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宗泽在卫南之战中取胜的原因。
【答案】16.(1)同样(2)考虑17.士卒知必死/无不一当百/斩首数千级/金人大败18.善于鼓舞士气,又能审时度势灵活用兵。
【解析】选自《宋史》作者:脱脱年代:元参考译文:宗泽领兵到达卫南,考虑到自己将孤兵少,不深入敌营不能取得成功。
先锋官回报说前面有敌营,宗泽指挥士兵径直向前与敌人接战,将敌人打败。
他又领兵向东转战,敌人不断派兵增援。
王孝忠战死,前后都是敌人的营垒。
宗泽下令说:“现在进退都是一死,我们不能不死里求生。
”士兵知道总会一死,全都以一当百,斩杀敌人数千。
金人大败,退却几十里。
宗泽估计敌人比自己兵力强十多倍,今天一战而出其不意,他们势必会再来。
假如金兵全部触动夜袭我军,就危险了。
于是趁黑夜将军队转移。
金人当晚到达,只剩下一座空营,非常惊恐,从此开始害怕宗泽,不敢再出兵了。
16.这道题目考查的是文言文中重点字词的解释,是初中生学习文言文最基础的一项,只有对重点字知道总会一死,全都以一当百,斩杀敌人数千。
金人大败”来划分即可。
18.本题考查对文言文文本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能力。
2018年中考语文试题 文言文阅读(课外)(含解析)
![2018年中考语文试题 文言文阅读(课外)(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738411e94028915f804dc2ef.png)
专题12 文言文阅读(课外)一、【2018年中考广西梧州卷】课外文言文阅读卫南之战泽①兵进至卫南,度将孤兵寡,不深入不能成功。
先驱云②前有敌营,泽挥众直前与战,败之。
转战而东,敌益生兵③至。
王孝忠战死,前后皆敌垒。
泽下令曰:“今日进退等死,不可不从死中求生。
”士卒知必死无不一当百斩首数千级金人大败,退却数十余里。
泽计敌众十余倍于我,今一战而出其不意,势必复来。
使悉其铁骑夜袭吾军,则危矣。
乃暮徙其军,金入夜至,得空营,大惊,自是惮泽,不敢复出兵。
(选自《宋史》)【注释】①泽:宗泽,南宋将领。
②云:报告。
③生兵:新兵。
16.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今日进退等.死()(2)泽计.敌众十余倍于我()17.用“/”线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
(限断三处)士卒知必死无不一当百斩首数千级金人大败18.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宗泽在卫南之战中取胜的原因。
【答案】16.(1)同样(2)考虑17.士卒知必死/无不一当百/斩首数千级/金人大败18.善于鼓舞士气,又能审时度势灵活用兵。
【解析】选自《宋史》作者:脱脱年代:元参考译文:宗泽领兵到达卫南,考虑到自己将孤兵少,不深入敌营不能取得成功。
先锋官回报说前面有敌营,宗泽指挥士兵径直向前与敌人接战,将敌人打败。
他又领兵向东转战,敌人不断派兵增援。
王孝忠战死,前后都是敌人的营垒。
宗泽下令说:“现在进退都是一死,我们不能不死里求生。
”士兵知道总会一死,全都以一当百,斩杀敌人数千。
金人大败,退却几十里。
宗泽估计敌人比自己兵力强十多倍,今天一战而出其不意,他们势必会再来。
假如金兵全部触动夜袭我军,就危险了。
于是趁黑夜将军队转移。
金人当晚到达,只剩下一座空营,非常惊恐,从此开始害怕宗泽,不敢再出兵了。
16.这道题目考查的是文言文中重点字词的解释,是初中生学习文言文最基础的一项,只有对重点字知道总会一死,全都以一当百,斩杀敌人数千。
金人大败”来划分即可。
18.本题考查对文言文文本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能力。
2018年各地中考语文试卷精选汇编课内文言文阅读专题含解析
![2018年各地中考语文试卷精选汇编课内文言文阅读专题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5871e1d8f61fb7360b4c65e1.png)
课内文言文阅读专题一、基础小题1.【2018年中考山东泰安卷】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①夸父与日逐走.(跑)。
(《夸父逐日》)②香远益清,亭亭净植.(立)。
(《爱莲说》)B.①虽乘奔.(飞奔的马)御风不以疾也。
(《三峡》)②肉食者鄙.(目光短浅),未能远谋。
(《曹刿论战》)C.①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和)其奇者。
(《答谢中书书》)②余立侍左右,援.(引、提出)疑质理。
(《送东阳马生序》)D.①下车引.(拉)之,元方入门不顾。
(《陈太丘与友期》)②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繁茂)而繁阴。
(《醉翁亭记》)【答案】C2.【2018年中考浙江衢州卷】为下列句中加点词语选择正确的读音。
(1)未复有能与.其寄者(______)(2)公与.之乘,战于长勺(____)A.yūB.yù【答案】(1)(1)B (2)(2)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字音的掌握情况,这就要求学生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音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多音字。
要注意平时的积累,可以归纳整理,分别列出不同词语下的不同读音,系统性地复习。
本题注意根据词语在句中的意思选择读音。
“未复有能与其寄者”的“与”意思是:参与,这里指欣赏的意思,因此应读yù。
3.【2018年中考浙江衢州卷】下列句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将军宜枉驾顾.之B.河曲智臾亡.以应今亡.亦死C.陶后鲜.有闻鲜.妍明媚D.邹忌修.八尺有余讲信修.睦【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文中的一词多义,要确定它在句子中的意思,就要根据上下文的内容来考虑。
在平时文言文学习中,要特别重视并掌握这类词。
解答时,首先要明确每组题目中这个词的正确解释或用法,再作比较,得出正确选项为A项,意思都是“拜访”。
其他各项的意思分别为:B:通“无”/逃跑。
C:很少/有光彩的。
D:长,这里指身高/培养。
4.【2018年中考浙江绍兴卷】用现代汉语给下列句中的加点词作注释。
2018年中考语文试题分项版解析汇编:专题12-2 文言文阅读(课外)(含解析)
![2018年中考语文试题分项版解析汇编:专题12-2 文言文阅读(课外)(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471826ec1a37f111f1855bcc.png)
专题12 文言文阅读(课外)一、【2018年中考福建福州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甲】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伯牙游于泰山之阴,卒.逢暴雨,止于岩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
初为霖雨之操,更造崩山之音,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
伯牙乃舍.琴而叹曰:“善哉,善哉,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
吾于何逃声哉?”(选自《列子·汤问》)【乙】董源善画,尤工秋岚远景多写江南真山不为奇峭之笔。
其后建业僧巨然祖述源法,大体源及巨然画笔,皆宜远观。
其用笔甚草草,近视之几不类物象,远观则景物粲然,幽情远思,如睹异境。
如源画《落照图》,近视无功,远观村落杳然深远,悉.是晚景,远峰之顶宛有反照之色。
此妙处也。
(节选自《梦溪笔谈》)【注】董源:五代南唐画家,南派山水画开山鼻祖。
②巨然:建业(今南京)僧人,五代宋初画家,师承董源。
③祖述:效法、遵循前人的学说或行为。
④粲:鲜明。
6.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卒.逢暴雨(______)(2)伯牙乃舍.琴而叹曰(______)(3)皆宜.远观(______)(4)悉.是晚景(______)7.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尤工秋岚远景/多写江南/真山不为奇峭之笔B.尤工秋岚远/景多写江南真山/不为奇峭之笔C.尤工秋岚远景/多写江南真山/不为奇峭之笔D.尤工秋岚远/景多写江南/真山不为奇峭之笔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
(2)近视之几不类物象。
9.伯牙“善”琴,甲文主要采用什么写法来表现他琴音的高妙?董源“善”画,乙文怎样介绍他画作的奇妙?请简要分析。
【答案】6.(1)突然(通“猝”)(2)放弃(放下,丢开)(3)合适(应当)(4)全(都)7.C8.(1)(伯牙)每次弹奏曲子,钟子期就能说尽它的旨趣(情趣)。
2018年中考语文试题 文言文阅读(课内)(含解析)
![2018年中考语文试题 文言文阅读(课内)(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ed51c8dcba0d4a7302763aec.png)
专题11 文言文阅读(课内)一、【2018年中考广西桂林卷】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小题。
【甲】《醉翁亭记》(节选)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乙】《丰乐亭记》(节选)修之来此,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
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
摄幽芳而荫乔木,风霜冰雪,刻露①清秀,四时之景,无不可爱。
又幸其民乐其岁物之丰成,而喜与予游也。
因为本②其山川,道其风俗之美,使民知所以安此丰年之乐者,幸生无事之时也。
夫宣上③恩德,以与民同乐,刺史④之事也。
遂书以名其亭焉。
【注】本文是欧阳修被贬滁州时所作。
①刻露:鲜明地显露。
②本:根据。
③上:皇上。
④刺史:即作者。
12.下列句子中“而”字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面山而.居B.吾恂恂而.起C.仰而.望山,俯而.听泉D.而.不知人之乐13.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树林阴翳(阴影)B.佳木秀而繁阴(茂盛)C.宣上恩德(宣扬)D.遂书以名其亭焉(写下)14.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A.太守归/而宾客从也B.晦明/变化者C.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D.使民知所以安/此丰年之乐者15.对比分析甲乙两文,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甲乙两文在描写自然美景时,都描写了花、树、霜等自然景物。
B.甲乙两文在描绘山川美之余,还都描绘了一幅官民同游的风俗画面。
C.甲乙两文均为作者贬官滁州时所作,志趣情感一致,都表现了“与民同乐”的主旨。
D.从甲乙两文可知,“醉翁亭”“丰乐亭”都是根据作者的情趣、爱好来命名的。
2018年各地中考语文真题精选汇编课外文言文阅读专题含解析-精校.doc
![2018年各地中考语文真题精选汇编课外文言文阅读专题含解析-精校.doc](https://img.taocdn.com/s3/m/881f8d4e5fbfc77da369b17e.png)
课外文言文阅读专题一、【2018年中考甘肃武威卷】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欧阳晔治鄂州,民有争舟相殴至死者,狱久不决。
晔自临其狱,出囚坐庭中,出其桎梏而饮食。
讫,悉劳而还之狱,独留一人于庭,留者色动惶顾。
公曰杀人者汝也!囚不知所以,曰:“吾观食者皆以右手持匕,而汝独以左;今死者伤在右肋,此汝杀之明验也!”囚涕泣服罪。
(出自冯梦龙《智囊全集·察智部》)20.解释加点词语(1)欧阳晔治.鄂州(_______)(2)狱.久不决(_______)21.下列各组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独留一人于.庭/负者歌于.途B.出其桎梏而.饮食/出淤泥而.不染C.自临其.狱/其.如土石何D.皆以.右手持匕/不以.物喜22.给下面句子划分朗读节奏,划两处。
公曰杀人者汝也!【答案】20.(1)治理,管理(2)案件21.A22.公曰 / 杀人者 / 汝也!【解析】20.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含义的能力。
理解词语的含义时要注意文言词语的特殊用法,如通假参考译文:宋朝人欧阳晔(字日华)治理鄂州政事时,有州民为争船互殴而死,案子悬了很久没有判决。
欧阳晔亲自到监狱,把囚犯带出来,让他们坐在大厅中,除去他们的手铐与脚镣,给他们吃完食物,善加慰问后再送回监狱,只留一个人在大厅上,这个人显得很惶恐不安。
欧阳晔说:“杀人的是你!”这个人不承认,欧阳晔说:“我观察饮食的人都使用右手,只有你是用左手,被杀的人伤在右边胸部,这就是你杀人的明证。
”这个人才哭着认罪。
二、【2018年中考湖北武汉卷】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下列小题。
关羽字云长,河东解人也。
亡命奔涿郡,先主①于乡里合.徒众,而羽与张飞为之御侮。
先主为平原相,以羽、飞为别部司马,分统部曲。
先主与二人寝则同床,恩若兄弟;而稠人广坐,侍立终日。
随先主周旋,不避艰险。
从先主就刘表。
表卒,曹公②定荆州,先主自樊将南渡江,别遣羽乘船数百艘会江陵。
曹公追至当阳长坂,先主斜趣.汉津,适与羽船相值,共至夏口。
2018年中考语文试题分项版解析汇编第03期专题12文言文阅读课外含解析.doc
![2018年中考语文试题分项版解析汇编第03期专题12文言文阅读课外含解析.doc](https://img.taocdn.com/s3/m/c5e228642e3f5727a5e962f9.png)
专题12 文言文阅读(课外)一、【2018年中考广西梧州卷】课外文言文阅读卫南之战泽①兵进至卫南,度将孤兵寡,不深入不能成功。
先驱云②前有敌营,泽挥众直前与战,败之。
转战而东,敌益生兵③至。
王孝忠战死,前后皆敌垒。
泽下令曰:“今日进退等死,不可不从死中求生。
”士卒知必死无不一当百斩首数千级金人大败,退却数十余里。
泽计敌众十余倍于我,今一战而出其不意,势必复来。
使悉其铁骑夜袭吾军,则危矣。
乃暮徙其军,金入夜至,得空营,大惊,自是惮泽,不敢复出兵。
(选自《宋史》)【注释】①泽:宗泽,南宋将领。
②云:报告。
③生兵:新兵。
16.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今日进退等.死()(2)泽计.敌众十余倍于我()17.用“/”线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
(限断三处)士卒知必死无不一当百斩首数千级金人大败18.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宗泽在卫南之战中取胜的原因。
【答案】16.(1)同样(2)考虑17.士卒知必死/无不一当百/斩首数千级/金人大败18.善于鼓舞士气,又能审时度势灵活用兵。
【解析】选自《宋史》作者:脱脱年代:元参考译文:宗泽领兵到达卫南,考虑到自己将孤兵少,不深入敌营不能取得成功。
先锋官回报说前面有敌营,宗泽指挥士兵径直向前与敌人接战,将敌人打败。
他又领兵向东转战,敌人不断派兵增援。
王孝忠战死,前后都是敌人的营垒。
宗泽下令说:“现在进退都是一死,我们不能不死里求生。
”士兵知道总会一死,全都以一当百,斩杀敌人数千。
金人大败,退却几十里。
宗泽估计敌人比自己兵力强十多倍,今天一战而出其不意,他们势必会再来。
假如金兵全部触动夜袭我军,就危险了。
于是趁黑夜将军队转移。
金人当晚到达,只剩下一座空营,非常惊恐,从此开始害怕宗泽,不敢再出兵了。
16.这道题目考查的是文言文中重点字词的解释,是初中生学习文言文最基础的一项,只有对重点字知道总会一死,全都以一当百,斩杀敌人数千。
金人大败”来划分即可。
18.本题考查对文言文文本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能力。
2018年各地中考语文试卷精选汇编课内文言文阅读专题含解析
![2018年各地中考语文试卷精选汇编课内文言文阅读专题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123db579ad02de80d4d840a5.png)
课内文言文阅读专题一、基础小题1.【2018年中考山东泰安卷】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①夸父与日逐走.(跑)。
(《夸父逐日》)②香远益清,亭亭净植.(立)。
(《爱莲说》)B.①虽乘奔.(飞奔的马)御风不以疾也。
(《三峡》)②肉食者鄙.(目光短浅),未能远谋。
(《曹刿论战》)C.①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和)其奇者。
(《答谢中书书》)②余立侍左右,援.(引、提出)疑质理。
(《送东阳马生序》)D.①下车引.(拉)之,元方入门不顾。
(《陈太丘与友期》)②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繁茂)而繁阴。
(《醉翁亭记》)【答案】C2.【2018年中考浙江衢州卷】为下列句中加点词语选择正确的读音。
(1)未复有能与.其寄者(______)(2)公与.之乘,战于长勺(____)A.yūB.yù【答案】(1)(1)B (2)(2)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字音的掌握情况,这就要求学生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音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多音字。
要注意平时的积累,可以归纳整理,分别列出不同词语下的不同读音,系统性地复习。
本题注意根据词语在句中的意思选择读音。
“未复有能与其寄者”的“与”意思是:参与,这里指欣赏的意思,因此应读yù。
3.【2018年中考浙江衢州卷】下列句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将军宜枉驾顾.之B.河曲智臾亡.以应今亡.亦死C.陶后鲜.有闻鲜.妍明媚D.邹忌修.八尺有余讲信修.睦【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文中的一词多义,要确定它在句子中的意思,就要根据上下文的内容来考虑。
在平时文言文学习中,要特别重视并掌握这类词。
解答时,首先要明确每组题目中这个词的正确解释或用法,再作比较,得出正确选项为A项,意思都是“拜访”。
其他各项的意思分别为:B:通“无”/逃跑。
C:很少/有光彩的。
D:长,这里指身高/培养。
4.【2018年中考浙江绍兴卷】用现代汉语给下列句中的加点词作注释。
2018年各地中考语文试卷精选汇编课内文言文阅读专题含解析
![2018年各地中考语文试卷精选汇编课内文言文阅读专题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28017d50482fb4daa58d4bca.png)
课内文言文阅读专题一、基础小题1.【2018年中考山东泰安卷】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①夸父与日逐走.(跑)。
(《夸父逐日》)②香远益清,亭亭净植.(立)。
(《爱莲说》)B.①虽乘奔.(飞奔的马)御风不以疾也。
(《三峡》)②肉食者鄙.(目光短浅),未能远谋。
(《曹刿论战》)C.①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和)其奇者。
(《答谢中书书》)②余立侍左右,援.(引、提出)疑质理。
(《送东阳马生序》)D.①下车引.(拉)之,元方入门不顾。
(《陈太丘与友期》)②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繁茂)而繁阴。
(《醉翁亭记》)【答案】C2.【2018年中考浙江衢州卷】为下列句中加点词语选择正确的读音。
(1)未复有能与.其寄者(______)(2)公与.之乘,战于长勺(____)A.yūB.yù【答案】(1)(1)B (2)(2)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字音的掌握情况,这就要求学生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音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多音字。
要注意平时的积累,可以归纳整理,分别列出不同词语下的不同读音,系统性地复习。
本题注意根据词语在句中的意思选择读音。
“未复有能与其寄者”的“与”意思是:参与,这里指欣赏的意思,因此应读yù。
3.【2018年中考浙江衢州卷】下列句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将军宜枉驾顾.之B.河曲智臾亡.以应今亡.亦死C.陶后鲜.有闻鲜.妍明媚D.邹忌修.八尺有余讲信修.睦【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文中的一词多义,要确定它在句子中的意思,就要根据上下文的内容来考虑。
在平时文言文学习中,要特别重视并掌握这类词。
解答时,首先要明确每组题目中这个词的正确解释或用法,再作比较,得出正确选项为A项,意思都是“拜访”。
其他各项的意思分别为:B:通“无”/逃跑。
C:很少/有光彩的。
D:长,这里指身高/培养。
4.【2018年中考浙江绍兴卷】用现代汉语给下列句中的加点词作注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12 文言文阅读(课外)一、【2018届中考甘肃兰州卷】阅读下面语段,完成后面小题。
齐侯陈①诸侯之师,与屈完乘而观之,齐侯曰:“以此众战,谁能御之?以此攻城,何城不克?”对曰:“君若以德绥②诸侯,谁敢不服?君若以力,楚国方城③以为城,汉水以为池,虽众,无所用之!”屈完及诸侯盟。
(《左传·齐桓公伐楚盟屈完》【注】①陈:列阵,布阵。
②绥:安抚。
③方城:山名。
1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以此众战,谁能御之?14.面对齐侯的陈师示威,以势压人,屈完是如何回应的?请简要说明。
15.仿照示例,再列举一位历史上著名的外交人物,概括其主要事迹。
示例,屈完妙语退齐军,楚与诸侯言和结盟。
【答案】13.我率领这些诸侯军队作战,谁能够抵挡他们?14.①他沉着冷静、坚毅果敢、不为威武所屈;②以有礼有节柔中有刚的外交辞令给齐王讲道理;③ 不卑不亢以楚国的实力为后盾的。
15.唐雎强势怼嬴政秦王道歉让步屈服【解析】【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句子的翻译能力。
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
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15题详解】此考查侧重于阅读的宽度、知识的广度。
多读古书,多了解古代文化,多记忆历史上著名外交人物的事迹,这是解答这类题的关键。
如“唐雎”“晏子”“蔺相如”等。
学生表述合理即可。
【参考译文】齐桓公让诸侯国的军队摆开阵势,与屈完同乘一辆战车观看。
齐桓公说:“我率领这些诸侯军队作战,谁能够抵挡他们?我让这些军队攻打城池,什么样的城攻不下?”屈完回答说:“如果您用仁德来安抚诸侯,谁敢不服从您呢?您如果要用武力的话,楚国将以方城山作为城墙,把汉水当作护城河,您的兵马虽然众多,恐怕也没有什么用!”屈完代表楚国与诸侯订立了盟约。
二、【2018年中考广东卷】初,敦之举兵也,刘隗劝帝尽除诸王,王导率群从诣阙请罪,值顗将入,导呼顗谓曰:“伯仁,以百口累卿!”顗直入不顾。
既见帝言导忠诚申救甚至帝纳其言。
及出,导犹在门。
又呼顗。
顗不与言。
既出,又上表明导,言甚切至。
敦既得志,问导曰:“周顗,戴若思南北之望,当昼三司,无所疑也”。
导不答。
敦曰:“若不尔,正当诛尔”。
导又无言。
导后科检中书故事,见顗表救己,殷勤款至。
导执表流涕,悲不自胜。
(节选《晋书》有删改》)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敦之举.兵也/傅乐举.于版筑之间B.直.入不顾/直.截了当C.顗不与.言/客从外来,与.坐谈D.南北之望./望.尘莫及10.请用三条“/”给文中划线句子断句。
既见帝言导忠诚申救甚至帝纳其言11.结合选文,说说王导为什么“悲不自胜”【答案】9.C10.既见帝/言导忠诚/申救甚至/帝纳其言11.王导因为当年误以为周顗见死不救,在王敦要诛杀周顗时没有开口相救。
后来才得知周顗尽力相救的真相,强烈的负罪感使他悲不自胜。
【解析】9.试题分析:考查对词语一词多义的理解。
A项中“举”分别为“发动”和“被选拔”;B项中的“直”点睛:文言文朗读节奏的划分是有规律可循的:①句首关联词或语气词之后要停顿;②有些古今异义词朗读时要分开;③主语和谓语之间,谓语和宾语、补语之间,一般要停顿;④需要着重强调的地方,一般要停顿;⑤省略句中省略的地方一般要停顿;⑥并列短语间要略作停顿;⑦古代的国名、年号、官职、人名、地名等应作停顿。
⑧根据句子表达的意思来句读。
11.试题分析: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在感知文本内容的基础上,根据文本叙写的事件来概括作答。
参考译文:当初,晋室重臣王敦起兵作乱,此时刘隗向晋元帝建议杀光王氏家族成员。
(王敦的弟弟王导及家族受到牵连),为了请罪,王导带着王氏子弟跪在宫殿门前等候皇上发落。
这时周顗进宫,王导希望周顗能替他说些好话,便小声对他说:"伯仁(周顗的字),我全家100多口,就靠你了。
"结果周顗当没听见,昂首走进宫去。
周见到皇帝,说王导是个忠诚的臣子,说尽了好话,皇帝采纳了他的意见。
等到出来的时候。
王导仍然在宫门口等着,又叫周,周没搭理他。
出去后到了家,又连忙写了一篇奏折,词语恳切(替王导他们求情)。
后来王敦总揽朝政,询问王导:"周顗和戴若思是南北两大才子,应该做三司(司空、司马、司寇)这样的大官,没有什么可以疑虑的。
"王导不回答。
又问:"如果不做三司,那应该可以做尚书令、尚书仆射吧?"王导还不说话。
(王敦便说:"如果不配为官,那就杀了吧。
"王导还是沉默。
)后来王导在整理中书省文件时,才发现周顗极力为他辩白的奏章。
周顗一直在维护他,只是不在他面前表示出来而已。
想到自己不负责的沉默,一股强烈的负罪感涌上心头,王导拿着奏章,禁不住流下悲伤的流泪。
三、【2018届中考广西北部湾卷】文言文阅读田猎之获齐人有好猎者,旷日持久而不得兽,入则愧其家室,出则愧其知友州里。
惟其所以不得,则狗恶也。
欲得良狗,则家贫无以。
于是还疾耕,疾耕则家富,家富则有以求良狗,狗良则数得兽矣。
田猎之获,常过人矣。
非独猎也,百事也尽然。
(选自《吕氏春秋·不苟论》)【注释】①州里:乡里。
②惟:思,考虑。
③疾;奋力,用力。
17.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齐人有好.猎者(______)(2)狗良则.数得善矣(______)18.把文中的画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非独猎也,百事也尽然。
19.齐人“田猎之获,常过人矣”的原因是什么?由此,你得到什么启示?。
【答案】17.(1)(1)喜欢,爱好(2)(2)就18.不只是打猎,各种事情都是如此。
19.原因:“于是还疾耕,疾耕则家富,家富则有以求良狗,狗良则数得兽矣。
”(奋力耕作富裕起来,然后买到好的猎狗。
)启示:做事如想获得理想的效果,必须努力具备必要的条件;否则,美好的愿望就难以变为现实。
【解析】选自《吕氏春秋》作者:吕不韦年代:春秋参考译文:齐国有个爱好打猎的人,花费了很长时间也没有猎到野兽。
在家愧对自己的家人,在外愧对自己相识的朋友。
(他)思考打不到猎物的原因,是因为狗不好。
他想得到一条好狗。
想要得到好狗,可是家里没钱。
于是别人对他说:“你应该努力耕田劳作。
”猎人说:“为什么?”别人不说。
猎人自己思考,岂不是我努力耕作获得的钱就可以买好狗了吗?于是他就回家努力耕田,努力耕田家里就富了,家里富了就有钱来买好狗,有了好狗之后他打猎的收获,常常超过别人。
不只是打猎如此,许多事情也都是这样。
17.这道题目考查的是文言文中重点实词的解释,是初中生学习文言文最基础的一项。
只有对重点字四、【2018年中考广西贵港卷】古诗文阅读【甲】次北固山下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乙】唐雎不辱使命(选段)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说。
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
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
”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
”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
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
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
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
”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丙】醉翁亭记(选段)环滁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9.下列对《次北固山下》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A.这是一首五言律诗。
四联之间层层相因,浑然一体。
B.“日生残夜”“春入旧年”写日夜交替,蕴含着一种自然的理趣。
C.尾联运用设问,借用“雁足传书”的故事寄托思乡之情,使全诗笼罩着淡淡的思乡愁绪。
D.“客路”“行舟”与“乡书”“归雁”遥相呼应。
10.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有亭翼然临于.泉上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鱼我所欲也》)B.徒以.有先生也策之不以.其道(《马说》)C.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核舟记》)D.聂政之.刺韩傀也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1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
(1)次.北固山下次(2)请广.于君广(3)而君逆.寡人者逆(4)翼然.临于泉上翼然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2)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
13.乙文画线句子的言外之意是什么?在文章中起什么作用?14.丙文中,作者在乎山水之间,体现在哪些事上?【答案】9.B10.D11.(1)旅途中暂时停宿,这里是停泊的意思。
(2)扩大(地盘)(3)违背(4)……的样子12.(1)一眼望去树木茂盛,又幽深又秀丽的,那是琅琊山。
(2)秦王变了脸色,直身而跪,向唐雎道歉说。
13.言外之意:唐雎表达以死相拼的决心和勇气,将以布衣侠士为榜样,杀掉秦王。
作用:在对比中突出唐雎大义凛然的鲜明形象;强化冲突,精心营造戏剧性的惊心动魄的场面。
14.一是陶醉于山水美景之中;二是陶醉于与民同乐之中。
【解析】9.本题综合考查诗歌的各项能力,包括体裁、内容、手法等,日生残夜”“春入旧年”是写时序的交14.本题考查文章的分析能力、概括能力,根据前后文的内容的关联即可找到关键点。
五、【2018届中考湖北油田、潜江、天门、仙桃卷】文言文阅读勤学王守仁已立志为君子,自当从事于学,凡学之不勤,必其志之尚未笃也。
从吾游者不以聪慧警捷为高,而以勤确①谦抑为上。
诸生试观侪辈②之中,苟有虚而为盈,无而为有,讳己之不能,忌人之有善,自矜自是,大言欺人者,使其人资禀虽甚超迈,侪辈之中有弗疾恶之者乎?有弗鄙贱之者乎?彼固将以欺人,人果遂为所欺?有弗窃笑之者乎?苟有谦默自持,无能自处③,笃志力行,勤学好问,称人之善而咎己之失,从人之长而明己之短,忠信乐易④,表里一致者,使其人资禀虽甚鲁钝,侪辈之中有弗称慕之者乎?彼固以无能自处而不求上人,人果遂以彼为无能?有弗敬尚之者乎?诸生观此,亦可以知所从事于学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