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物理教学论 物理教学过程和教学原则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物理教学过程和教学原则

对教学过程认识的变迁

(一)教师中心论

这一思想过分强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而严重忽视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学生中心论

该思想过分强调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而忽视了教师的作用。

(三)主体主导论

以认识论为理论基础,提出教学过程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己的学习活动来掌握文化科学知识、发展认识能力、形成科学世界观和良好道德品质的过程。

(四)双主体论

认为教师和学生都是教学的主体。

物理教学过程的基本特点

(一)观察和实验是中学物理教学的基础——观察和实验是物理教学的重要内容,是物理教学的重要方法和手段,是学生获得知识的必然途径。

(二)形成概念、掌握规律并使其有关能力得到发展是中学物理教学过程的中心问题。(三)中学物理教学要注意物理学方法的培养,包括物理概念规律与数学运算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计算相结合。

(四)中学物理教学要有理论联系实际和发展学生能力的丰富内容。

(五)中学物理教学是学习物理科学和其它专门技术的入门教育和基础教育。

教学原则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一)教学原则概念

1. 教学原则:是根据教育教学规律和教育目的制定的,在教学活动中和学生认识活动中必须遵守的基本准则。

(1) 教学原则是在教学实践中概括和总结出来的,它反映了普遍的、客观的教学规律,具有客观性。

(2)教学原则是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规律人为制定的,具有主观性、社会性。

2. 物理教学原则

(1)教学过程中的基本矛盾

①教师的指导作用与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间的矛盾。

②对学生统一要求与学生个别差异的矛盾。

③学生掌握知识与发展他们能力的矛盾。

④具体与抽象、理论与实践、巩固与提高的矛盾。

(2)许国梁在本教材提出了七项教学原则

①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学习主动性相统一的原则。

②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统一的原则。

③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的原则。

④具体与抽象相统一的原则。

⑤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⑥统一要求与因材施教相结合的原则。

⑦巩固与提高相结合的原则。

(二)教学原则在物理教学中的作用

1. 教师的指导作用与学生学习主动性相统一的原则

提出这一原则的指导思想是教学“三体问题”的主要精神。学生知识的掌握、能力的提高、品质的形成,只有经过他们自觉积极的努力才能做到,而且学生的学习需要教师的组织和指导,师生间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关系。

(1) 要建立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相互尊重、相互信任、民主和谐的教学环境。

(2) 在课堂教学中要尽可能增加学生自己学习的活动量。

(3) 花功夫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能力。

2. 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统一的原则

提出这一原则的指导思想是:教学的科学性与思想性是辨证统一的关系,如果教学中的知识是系统地、科学地、正确地反映客观世界及其运动规律的知识,那么就十分有益于形成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但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形成,光靠科学知识是不够的,还要靠教学中采取相应措施才能实现。

(1) 必须注意教学内容的科学性

(2) 在物理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主要是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

(3) 物理教学中的思想性应寓于知识教学中,把二者结合起来。

3. 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的原则

提出这一原则的指导思想: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知识是发展能力的基础,而能力又是掌握知识的重要条件。

(1) 加强物理基础知识教学。

(2) 要注意在教学中发展学生的认识能力。

4. 具体和抽象相统一的原则

提出这一原则的指导思想是: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在这一认识过程中从具体到抽象,再由抽象到具体这是学生认识不断深化的正确途径。

从宏观上看,物理抽象思维可分为两个阶段:

(1) 感性具体到思维抽象(抽象规定)

感性具体:思维总是从感知开始的,即通过观察实验等获得感觉、知觉、表象,形成对事物外部联系和外部特征的整体表象以及有关材料(这称为感性具体,是思维的起点)。

抽象规定:经过对感性材料思维加工(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判断、推理过程)获得对事物某个侧面的本质认识,称为抽象规定。

(2) 由思维抽象(抽象规定)到思维具体(认识的结果)

以思维的抽象为起点,分析确定每一规定、每一概念、每一理论在具体事物中的地位和作用,抽象出一般的理论,解决具体问题(称为思维具体)。可见从感性具体到思维具体经过两次抽象过程:

感性具体

科学抽象

思维具体

(3) 怎样贯彻这一原则

①要使学生对所研究的问题,获得具体的感性认识

i. 从研究的物理问题出发注意运用直观手段和方法

ii. 用已知概念和规律,通过推理导出新的规律或其它理论,然后用实验验证。

②在具体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进行思维。

③应使学生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经常发生联系,使二者紧密结合,贯彻教学始终。

5.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这一原则的指导思想是:正确处理书本知识与实际知识的关系,把理论知识与生产生活实际联系起来,是提高学生认识的正确途径。

(1) 必须用理论和实践相统一的观点进行教学。

(2) 联系实际的目的是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发展能力。

(3) 联系实际的内容要依据教材而定。

6. 巩固和提高相结合的原则

(1) 知识的巩固需要一定的反复。

(2) 采取多种办法,熟记概念规律。

(3) 复习是巩固知识的主要方法。

7. 教学的统一要求与因材施教相结合的原则

(1) 要把集体教学与个别指导相结合。

(2) 正确对待个别差异。

(三)其他学者提出教学原则

1. 国外学者提出的教学原则

(1)赞可夫提出教学原则

①高难度进行教学原则

②理论知识起主导作用原则

③高速度前进原则

④使学生理解学习过程原则

(2) 布鲁纳提出的教学原则

①心向原则

②结构原则

③程序原则

④反馈原则

2. 国内其他学者提出的原则

(1) 闫金铎提出的教学原则

①科学性原则

②生动直观性原则

③积极思维原则

④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2) 田俊恒先生提出的教学原则

①知识性和思想性相统一的原则

②实验探索与语言传授相结合原则

③发展思维能力与训练操作技能相统一的原则

④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相结合的原则

⑤按照学生特点实施教学原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