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色剂标准

合集下载

化妆品中10种着色剂的检测方法

化妆品中10种着色剂的检测方法

化妆品中10种着色剂的检测方法1 适用范围本方法规定了化妆品中CI16185、CI16255、CI16035、CI14700、CI45380、CI15510、CI59040、橙黄Ⅰ、CI15985、CI10316着色剂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和橙黄Ⅰ的阳性结果确证方法。

本方法适用于胭脂、口红、粉底、指甲油、睫毛膏、眼影等修饰类化妆品中CI16185、CI16255、CI16035、CI14700、CI45380、CI15510、CI59040、橙黄Ⅰ、CI15985、CI10316含量的测定。

2 方法提要试样经甲醇超声提取后,过0.45 μm滤膜,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系统分离,二极管阵列检测器进行检测,外标法定量。

本方法的检出限、定量下限和取样品5.0 g时的检出浓度、定量浓度见表1。

表1 各种着色剂的检出限和检出浓度着色剂索引号着色剂索引通用中文名CAS号检出限(μg)定量下限(μg)检出浓度(μg/g)定量浓度(μg/g)CI 16185 食品红9 915-67-3 0.3 1.0 0.06 0.20 CI 16255 食品红7 1390-65-4 0.3 1.0 0.06 0.20 CI 16035 食品红17 25956-17-6 0.3 1.0 0.06 0.20 CI 14700 食品红1 4548-53-2 0.3 1.0 0.06 0.20 CI 45380 酸性红87 548-26-5 0.3 1.0 0.06 0.20 CI 15510 酸性橙7 633-96-5 0.3 1.0 0.06 0.20 CI 59040 溶剂绿7 6358-69-6 5.0 16.5 1.0 3.3 ——橙黄Ⅰ523-44-4 5.0 16.5 1.0 3.3 CI 15985 食品黄3 2783-94-0 15.0 50.0 3.0 10.0 CI 10316 酸性黄1 846-70-8 15.0 50.0 3.0 10.0 3试剂和材料除另有规定外,所用试剂均为色谱纯,水为一级水。

食品中合成着色剂含量标准

食品中合成着色剂含量标准

食品中合成着色剂含量标准
食用着色剂的运用不仅对于食品本身的卖点明显,还可以增强食品本身的安全性,但其含量不可以超过一定的标准,否则它就可能造成危害。

现代技术的发展使人类可以合成出大量的食用色素,例如有机磷类着色剂、无机着色剂等,这些便被采用进行食品着色。

随着人们多样化及不规律的饮食习惯日益加深,食品合成着色剂含量标准受到不少关注。

目前国家对食品中合成着色剂含量实行了一系列标准,如《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标准(GB 21934-2008)》、《国家行政法规实施细则——食品安全标准(HJ 16)》等文件的有关规定。

根据相关的食品安全法规,大多数食品产品中合成着色剂的使用量均不能超过150 mg/kg,有些特殊产品则限制较严,如某些具有特殊保健功效的食品则不得含有任一种合成着色剂。

从长远来看,民众在购买食物时务必要多留意食品的原料及成分表,仔细的读取食物的添加剂标注情况,对食物中的食用着色剂实行严格的检查,以达到充分保护自身健康的目的。

综上所述,国家采取多种规范控制办法,严格限制食品合成着色剂的使用,旨在确保公众的安全,我们应加强注意并谨慎食用食品,尽量避免食用过多着色剂产生不良影响,以保障自身健康。

化妆品中10种着色剂的检测方法模板

化妆品中10种着色剂的检测方法模板

附件3化妆品中10种着色剂的检测方法1 适用范围本方法规定了化妆品中CI16185、CI16255、CI16035、CI14700、CI45380、CI15510、CI59040、橙黄Ⅰ、CI15985、CI10316着色剂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和橙黄Ⅰ的阳性结果确证方法。

本方法适用于胭脂、口红、粉底、指甲油、睫毛膏、眼影等修饰类化妆品中CI16185、CI16255、CI16035、CI14700、CI45380、CI15510、CI59040、橙黄Ⅰ、CI15985、CI10316含量的测定。

2 方法提要试样经甲醇超声提取后, 过0.45 μm滤膜,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系统分离, 二极管阵列检测器进行检测, 外标法定量。

本方法的检出限、定量下限和取样品5.0 g时的检出浓度、定量浓度见表1。

表1 各种着色剂的检出限和检出浓度着色剂索引号着色剂索引通用中文名CAS号检出限( μg)定量下限( μg)检出浓度( μg/g)定量浓度( μg/g)CI 16185 食品红9 915-67-3 0.3 1.0 0.06 0.20 CI 16255 食品红7 1390-65-4 0.3 1.0 0.06 0.20 CI 16035 食品红17 25956-17-6 0.3 1.0 0.06 0.20CI 14700 食品红1 4548-53-2 0.3 1.0 0.06 0.20CI 45380 酸性红87 548-26-5 0.3 1.0 0.06 0.20CI 15510 酸性橙7 633-96-5 0.3 1.0 0.06 0.20CI 59040 溶剂绿7 6358-69-6 5.0 16.5 1.0 3.3——橙黄Ⅰ523-44-4 5.0 16.5 1.0 3.3CI 15985 食品黄3 2783-94-0 15.0 50.0 3.0 10.0CI 10316 酸性黄1 846-70-8 15.0 50.0 3.0 10.03试剂和材料除另有规定外, 所用试剂均为色谱纯, 水为一级水。

食品添加剂--着色剂

食品添加剂--着色剂

❖第一章着色剂〔Colorant〕食品着色剂,是指使食品赋予色泽和改善食品色泽的食品添加剂。

功能分类代码,08;S:08.◇◇◇❖许多天然食品具有本身的色泽,这些色泽除了给人以视觉享受外,更主要的是能促进人的食欲,增加消化液的分泌,因而有利于消化和吸收,是食品的重要感官指标。

❖但是,天然食品在加工、保存过程中容易退色或变色,为了改善食品的色泽〔或为模拟天然食品〕,人们常常在加工食品的过程中添加食用色素,以改善感官性质。

❖§1着色剂概述一、着色剂的分类❖常用的食品色素按来源,两类:天然色素与合成色素。

❖天然色素来自生物机体,主要由植物组织中提取,也包括来自动物和微生物的一些色素。

❖人工合成色素是指用人工化学合成方法所制得的有机与无机色素,主要是指以煤焦油中别离出来的苯胺染料为原料制成的有机色素。

❖按溶解特性,分为水溶性和脂溶性。

目前使用的合成着色剂均为水溶性〔!!!〕。

我国允许生成色淀,以改变它们的剂型。

目前主要使用的是铝色淀〔××铝色淀〕。

色淀:指将水溶性色素沉淀、吸附到不溶性的基质上而得到的一种水不溶性色素。

或者说,是色素物质在水溶液状态下与氧化铝反响而成的铝基料混合的盐。

种类:常用的基质有氧化铝、二氧化钛、硫酸钡、氧化钾、滑石、碳酸钙,目前主要使用的是铝色淀〔××铝色淀〕。

有点:可以代替油溶性色素,主要用于油基性食品,它可在油相中均匀分散,可在枯燥下并入食品。

稳定性提高,耐光,耐热,耐盐。

中国:1988年批准使用,可用于各类粉状食品,糖果,糕点,甜点包衣,油脂食品,口香糖〔不染口腔〕,药剂,药片,化装品,玩具等。

❖§1着色剂概述二、着色剂的根本要求1.平安性:ADI值愈大,表示毒性愈小。

天然不等于无毒。

某些天然色素ADI值较小,并不比人工合成色素平安。

〔见表格数据〕不少天然色素的毒性资料比拟少,未能制订ADI值。

就是说,它们的毒性还不甚清楚。

食品着色剂的安全性.

食品着色剂的安全性.

糖果、饮料等。
7. β-胡萝卜素 橙黄至红橙色,用于奶油着色。 8. 辣椒红
乳化分散性好,耐热耐酸性好,耐光性稍差。用于肉制品、
饮料着色。
二、人工着色剂
GB2760-1996《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规定允许
使用的人工合成色素主要有:
苋菜红,胭脂红,赤藓红,柠檬黄,靛蓝等。
1.苋菜红
苋菜红属偶氮磺酸型水溶性红色色素。 对光、热和盐类较稳定,且耐酸性很好,但在碱性条件
产出颜色偏红的鸡蛋。
提示:颜色浓艳夸张的食品,都可能存在滥用着色剂的
现象。
苏丹红,红了食品,害了人命
苏丹红属于偶氮化工染料剂,主要用于溶剂、蜡、汽油 的增色和鞋、地板等的增光。后来由于苏丹红具有染红 其他食品的功能,加上价格低廉,很快被不法商家添加 到食品中去。人食用后,有较强的致癌可能性。苏丹红 是不是食品添加剂呢?
下容易变为暗红色。
对氧化还原作用较为敏感。 能使受试动物致癌致畸。
主要限用于糖果、汽水和果子露等种类。 根据我国《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 2760-
1996)规定:可用于高糖果汁(味)或果汁(味)饮
料、碳酸饮料、配制酒、糖果、糕点上彩装、青梅、山
楂制品、渍制小菜,最大使用量50mg/kg;用于红绿 丝、绿色樱桃(系装饰用),最大用量0.10g/kg。
你知道吗?
红心鸡蛋:就是在鸡蛋饲料中加入超量人工色素佳丽素 红。鸡吃后三天就能产下红心蛋,这种鸡蛋不易煮熟。 佳丽素红一般使用在颜料生产工艺中,在禽饲料中严格
限制添加。在禽蛋中沉积的佳丽素红对人体造成危害。
轻者危害胃、肠道,引起胃炎、胃溃疡;重者则引起严 重贫血、白血病、骨髓病变。如果长期食用人工色素添 加剂的食品,会导致基因改变。

食品添加剂-着色剂

食品添加剂-着色剂
健康指导
建议消费者关注食品标签,了解食品中着色剂的 含量,避免过量摄入。
特殊人群
对于儿童、孕妇和身体虚弱的人来说,应更加注 意控制着色剂的摄入量。
减少着色剂摄入的建议
01
02
03
04
选择新鲜食材
尽量选择新鲜、未加工的食材 ,可以减少食品添加剂的摄入

阅读食品标签
在购买加工食品时,仔细阅读 食品标签,了解食品中是否含
着色剂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糖果类
饮料类
在糖果中添加适量的着色剂可以赋予糖果 鲜艳的色泽,如柠檬黄可以使糖果呈现明 亮的黄色。
在饮料中添加适量的着色剂可以改善饮料 的色泽,如红茶饮料中的茶褐色需要使用 焦糖等着色剂来调制。
糕点类
肉类制品类
在糕点中添加适量的着色剂可以使糕点外 观更加诱人,如蛋糕表面的装饰可以使用 食用色素来增加美观。
高效、安全性能
着色剂在食品加工中需具备高效上色、稳定性好、 安全无毒等特点,未来研究将更加注重提高着色 剂的性能和安全性。
环保与可持续发展
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研究环保型的着色剂及其 生产工艺将成为未来的重要方向,以降低生产过 程中的环境污染。
未来研究方向与挑战
01
新型着色剂的研发
针对不同食品类型和加工条件,研发具有特殊性能的新型着色剂以满足
有着色剂以及含量。
控制零食摄入
减少零食的摄入,特别是含有 大量着色剂的加工食品。
饮食均衡
保持饮食均衡,摄入各种营养 素,有助于降低对单一食品添
加剂的依赖。
06未来展望与研究方向 Nhomakorabea着色剂的发展趋势
1 2 3
天然着色剂
随着消费者对天然、健康的关注度提高,天然着 色剂如植物提取物、微生物发酵产物等将逐渐成 为研究热点。

食品中合成着色剂的测定标准操作规程

食品中合成着色剂的测定标准操作规程

目录Table of Contents一、目的Objective -------------------------------------------------------------------------------------------2二、适用范围Scope -----------------------------------------------------------------------------------------2三、职责Responsibilities -----------------------------------------------------------------------------------2四、工作程序Contents --------------------------------------------------------------------------------------2五、相关文件Related Documents -------------------------------------------------------------------------3六、相关记录Related Records -----------------------------------------------------------------------------3七、历史修订记录Revisions ------------------------------------------------------------------------------3八、附录Appendix ------------------------------------------------------------------------------------------4文件审批记录Review And Approval1 目的为了规范食品中合成着色剂的检测。

塑料着色剂基本要求和测试方法——耐光性

塑料着色剂基本要求和测试方法——耐光性

塑料着色剂基本要求和测试方法——耐光牢度/耐候性颜料耐光性的定义是颜料与聚合物体系曝晒于日光中保持其初始色值的能力。

颜料耐候性的定义是颜料与聚合物体系经过阳光照射,在自然界的温度以及雨水、露水的润湿下所产生的颜色变化。

1影响耐光(侯)性指标的因素颜料耐光(候)性与着色剂化学结构,粒径大小,着色浓度,应用树脂的类型和品级,添加剂(填料、稳定剂、阻燃剂等),辐照强度及持续时间有很大关系,(1)耐光(侯)性与着色剂化学结构有关某些塑料制品在光的照射下,颜色会有不同程度的变化,大多数无机颜料的耐光(候)性是非常优异的。

仅少数品种受光照射下因其晶型或化学组成发生变化而变暗。

与无机颜料相比,所有的有机着色剂,包括有机颜料和溶剂染料,耐光(候)性都对其化学结构有强烈的依赖性。

这是因为根据发色原理,在有机着色剂中呈现不同的颜色是由于该物质吸收不同波长的电磁波而使其内部的电子发生跃迁所致,是着色剂分子中的电子发生π-π*和n-π*跃迁吸收可见光的结果.。

有机颜料受光照射后,会引起颜料分子构型变化等原因而影响饱和度下降,甚至会褪色变成灰色或白色。

颜料在光照之下褪色过程属于气固非均相反应,反应速度主要与化学结构有关。

不同化学结构颜料其耐光牢度的变化如图1所示。

在这些标准试验中,用不同的有机颜料以0.05%的纯色调的浓度对PE进行着色颜料索引号颜料结构颜料索引号颜料结构颜料蓝15:1酞菁颜料红48:3偶氮色淀(锶盐)颜料绿7酞菁颜料红179苝系颜料红53:1偶氮色淀(钙盐)颜料黄138喹酞酮图1耐光牢度于化学结构关系(2)耐光(侯)性与着色剂的粒径大小有关有机颜料在光照下的褪色过程,被认为是受激的氧攻击基态颜料分子,从而发生光氧化——降解的过程。

这是一个非均相反应,反应速度与比表面积有关。

当颜料与氧接触的面积及受光照的面积增加时,会加快其褪色过程。

粒径小的颜料粒子,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因此耐光坚牢度就比较差。

经光照后粒径较大的颜料其褪色速度与粒子直径平方成反比,而粒径较小时其褪色速度与粒子直径的一次方成反比。

食品中合成着色剂的测定

食品中合成着色剂的测定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合成着色剂的测定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饮料㊁配制酒㊁硬糖㊁蜜饯㊁淀粉软糖㊁巧克力豆及着色糖衣制品中合成着色剂(不含铝色锭)的测定方法㊂本标准适用于饮料㊁配制酒㊁硬糖㊁蜜饯㊁淀粉软糖㊁巧克力豆及着色糖衣制品中合成着色剂(不含铝色锭)的测定㊂2原理食品中人工合成着色剂用聚酰胺吸附法或液-液分配法提取,制成水溶液,注入高效液相色谱仪,经反相色谱分离,根据保留时间定性和与峰面积比较进行定量㊂3试剂和材料除非另有说明,本方法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水为G B/T6682规定的一级水㊂3.1试剂3.1.1甲醇(C H3O H):色谱纯㊂3.1.2正己烷(C6H14)㊂3.1.3盐酸(H C l)㊂3.1.4冰醋酸(C H3C O OH)㊂3.1.5甲酸(H C O O H)㊂3.1.6乙酸铵(C H3C O O N H4)㊂3.1.7柠檬酸(C6H8O7㊃H2O)㊂3.1.8硫酸钠(N a2S O4)㊂3.1.9正丁醇(C4H10O)㊂3.1.10三正辛胺(C24H51N)㊂3.1.11无水乙醇(C H3C H2O H)㊂3.1.12氨水(N H3㊃H2O):含量20%~25%㊂3.1.13聚酰胺粉(尼龙6):过200μm(目)筛㊂3.2试剂配制3.2.1乙酸铵溶液(0.02m o l/L):称取1.54g乙酸铵,加水至1000m L,溶解,经0.45μm微孔滤膜过滤㊂3.2.2氨水溶液:量取氨水2m L,加水至100m L,混匀㊂3.2.3甲醇-甲酸溶液(6+4,体积比):量取甲醇60m L,甲酸40m L,混匀㊂3.2.4柠檬酸溶液:称取20g柠檬酸,加水至100m L,溶解混匀㊂3.2.5无水乙醇-氨水-水溶液(7+2+1,体积比):量取无水乙醇70m L㊁氨水溶液(3.2.2)20m L㊁水10m L,混匀㊂3.2.6三正辛胺-正丁醇溶液(5%):量取三正辛胺5m L,加正丁醇至100m L,混匀㊂3.2.7饱和硫酸钠溶液㊂3.2.8p H6的水:水加柠檬酸溶液调p H到6㊂3.2.9p H4的水:水加柠檬酸溶液调p H到4㊂3.3标准品3.3.1柠檬黄(C A S:1934-21-0)㊂3.3.2新红(C A S:220658-76-4)㊂3.3.3苋菜红(C A S:915-67-3)㊂3.3.4胭脂红(C A S:2611-82-7)㊂3.3.5日落黄(C A S:2783-94-0)㊂3.3.6亮蓝(C A S:3844-45-9)㊂3.3.7赤藓红(C A S:16423-68-0)㊂3.4标准溶液配制3.4.1合成着色剂标准贮备液(1m g/m L):准确称取按其纯度折算为100%质量的柠檬黄㊁日落黄㊁苋菜红㊁胭脂红㊁新红㊁赤藓红㊁亮蓝各0.1g(精确至0.0001g),置100m L容量瓶中,加p H6的水到刻度㊂配成水溶液(1.00m g/m L)㊂3.4.2合成着色剂标准使用液(50μg/m L):临用时将标准贮备液加水稀释20倍,经0.45μm微孔滤膜过滤㊂配成每毫升相当50.0μg的合成着色剂㊂4仪器和设备4.1高效液相色谱仪,带二极管阵列或紫外检测器㊂4.2天平:感量为0.001g和0.0001g㊂4.3恒温水浴锅㊂4.4 G3垂融漏斗㊂5分析步骤5.1试样制备5.1.1果汁饮料及果汁㊁果味碳酸饮料等:称取20g~40g(精确至0.001g),放入100m L烧杯中㊂含二氧化碳样品加热或超声驱除二氧化碳㊂5.1.2配制酒类:称取20g~40g(精确至0.001g),放入100m L烧杯中,加小碎瓷片数片,加热驱除乙醇㊂5.1.3硬糖㊁蜜饯类㊁淀粉软糖等:称取5g~10g(精确至0.001g)粉碎样品,放入100m L小烧杯中,加水30m L,温热溶解,若样品溶液p H较高,用柠檬酸溶液调p H到6左右㊂5.1.4巧克力豆及着色糖衣制品:称取5g~10g(精确至0.001g),放入100m L小烧杯中,用水反复洗涤色素,到巧克力豆无色素为止,合并色素漂洗液为样品溶液㊂5.2色素提取5.2.1聚酰胺吸附法:样品溶液加柠檬酸溶液调p H到6,加热至60ħ,将1g聚酰胺粉加少许水调成粥状,倒入样品溶液中,搅拌片刻,以G3垂融漏斗抽滤,用60ħp H为4的水洗涤3次~5次,然后用甲醇-甲酸混合溶液洗涤3次~5次(含赤藓红的样品用5.2.2法处理),再用水洗至中性,用乙醇-氨水-水混合溶液解吸3次~5次,直至色素完全解吸,收集解吸液,加乙酸中和,蒸发至近干,加水溶解,定容至5m L㊂经0.45μm微孔滤膜过滤,进高效液相色谱仪分析㊂5.2.2液-液分配法(适用于含赤藓红的样品):将制备好的样品溶液放入分液漏斗中,加2m L盐酸㊁三正辛胺-正丁醇溶液(5%)10m L~20m L,振摇提取,分取有机相,重复提取,直至有机相无色,合并有机相,用饱和硫酸钠溶液洗2次,每次10m L,分取有机相,放蒸发皿中,水浴加热浓缩至10m L,转移至分液漏斗中,加10m L正己烷,混匀,加氨水溶液提取2次~3次,每次5m L,合并氨水溶液层(含水溶性酸性色素),用正己烷洗2次,氨水层加乙酸调成中性,水浴加热蒸发至近干,加水定容至5m L㊂经0.45μm微孔滤膜过滤,进高效液相色谱仪分析㊂5.3仪器参考条件5.3.1色谱柱:C18柱,4.6mmˑ250mm,5μm㊂5.3.2进样量:10μL㊂5.3.3柱温:35ħ㊂5.3.4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波长范围:400n m~800n m,或紫外检测器检测波长:254n m㊂5.3.5梯度洗脱表见表1㊂表1梯度洗脱表时间m i n流速m L/m i n0.02m o l/L乙酸铵溶液%甲醇%01.095531.0653571.00100101.0010010.11.0955211.09555.4测定将样品提取液和合成着色剂标准使用液分别注入高效液相色谱仪,根据保留时间定性,外标峰面积法定量㊂6分析结果的表述试样中着色剂含量按式(1)计算:X=cˑVˑ1000mˑ1000ˑ1000(1)式中:X 试样中着色剂的含量,单位为克每千克(g/k g);c 进样液中着色剂的浓度,单位为微克每毫升(μg/m L);V 试样稀释总体积,单位为毫升(m L);m 试样质量,单位为克(g);1000 换算系数㊂计算结果以重复性条件下获得的两次独立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表示,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㊂7精密度在重复性条件下获得的两次独立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得超过算术平均值的10%㊂8其他方法检出限:柠檬黄㊁新红㊁苋菜红㊁胭脂红㊁日落黄均为0.5m g/k g,亮蓝㊁赤藓红均为0.2m g/k g (检测波长254n m时亮蓝检出限为1.0m g/k g,赤藓红检出限为0.5m g/k g)㊂。

食品中着色剂知识介绍

食品中着色剂知识介绍

食品中着色剂知识介绍近年来,食品着色剂这个话题引起了广泛关注。

食品着色剂是一种被添加到食品中的化学物质,用于改变食品的颜色和外观。

虽然食品着色剂在食品加工过程中可以改善食品的口感和外观,但是如果添加过量或者使用不当,会对消费者的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本文将介绍食品中着色剂的种类、用途、安全性,以及如何正确地使用它们。

一、食品着色剂的种类和用途根据国际上的标准,食品着色剂可以分为天然着色剂和合成着色剂两类。

1. 天然着色剂天然着色剂包括从天然来源中提取或分离出来的化合物,这些化合物被称为天然色素。

天然着色剂通常来自于动植物的颜料或者矿物质。

一些常见的天然着色剂包括:(1)叶绿素:从绿色植物中提取而来,常用于糖果和饮料中。

(2)胡萝卜素:从橙色蔬菜和水果中提取而来,常用于饮料和乳制品中。

(3)红色甜菜根:从红色甜菜根中提取而来,常用于调味品和肉类制品中。

2. 合成着色剂合成着色剂是人工合成的化合物,它们的化学结构和天然着色剂不同。

合成着色剂通常比天然着色剂价格更便宜,可以通过精确控制它们的配方来产生期望的颜色。

一些常见的合成着色剂包括:(1)亚硝基染料:常用于肉类和禽类制品中,可以使这些食品变红或粉红色。

(2)铜叶绿素:可以使食品变成绿色或蓝绿色,常用于饮料、甜点和糖果中。

(3)染料黄4号:加入到巧克力、糖果和饼干中,可以使这些食品变黄色。

二、食品着色剂的安全性食品着色剂的安全性一直是备受争议的问题。

尽管国际上已经有了一些食品添加剂的监管规定,但是即使合法使用,一些食品着色剂仍可能带来与健康有关的问题。

以下是几种食品着色剂的安全性评估:1. 染料黄4号染料黄4号是一种合成着色剂,可以使食品变成黄色。

研究表明,染料黄4号可能会对孩童的行为产生影响,造成多动症和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

此外,染料黄4号也可能影响健康的脾脏。

2. 苯甲酸钠苯甲酸钠是一种防腐剂,也被用作食品着色剂。

尽管它被广泛使用,但是它也可能导致过敏反应。

常用着色剂标准

常用着色剂标准

常用着色剂标准着色剂检测范围:食品着色剂、火腿着色剂、天然着色剂、有机着色剂、混凝土着色剂、复配着色剂、塑料着色剂、合成着色剂、饲料着色剂、石材着色剂、水性着色剂、无机着色剂等。

1、SN/T 4575-2016 出口化妆品中多种禁限用着色剂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和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2、GB/T 37545-2019 化妆品中38种准用着色剂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3、GB/T 34806-2017 化妆品中13种禁用着色剂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4、GB 5009.35-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合成着色剂的测定5、JIS L1940-1-2019 纺织品. 某些来自偶氮着色剂的芳香胺的测定方法. 第1部分: 不论是否提取纤维的情形下均可使用的某些偶氮着色剂的用法检测6、GB/T 30927-2014 化妆品中罗丹明B等4种禁用着色剂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7、GB/T 9695.6-2008 肉制品.胭脂红着色剂测定8、SN/T 4457-2016 出口饮料、冰淇淋等食品中11种合成着色剂的检测液相色谱法9、GB/T 5009.35-2003 食品中合成着色剂的测定10、GB/T 21916-2008 水果罐头中合成着色剂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11、JIS L1940-3-2019 纺织品. 某些来自偶氮着色剂的芳香胺的测定方法. 第3部分: 可释放4-氨基偶氮苯的某些偶氮着色剂的用法检测12、GB/T 31858-2015 眼部护肤化妆品中禁用水溶性着色剂酸性黄1和酸性橙7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13、ISO 14362-1-2017 纺织品. 源于偶氮着色剂的某些芳香胺的测定方法. 第1部分: 通过或未经萃取纤维获得某些偶氮着色剂的使用检测14、BS EN ISO 14362-3-2017 纺织品.源于偶氮着色剂的某些芳香胺的测定方法. 某些可能释放4-氨基偶氮苯的偶氮着色剂使用检测15、GB 7300.901-2019 饲料添加剂第9部分:着色剂β-胡萝卜素粉16、GB/T 13787-1992 纺织纤维鉴别试验方法着色剂法。

化妆品着色剂(色素)的检验方法及注解

化妆品着色剂(色素)的检验方法及注解

着色剂(色素)测验着色剂亦称色素。

化妆品添加着色剂主要是使产品着色,通过消费者的视觉提高产品的吸引力;还可以用来调整原料对产品色调的影响;或者用以区分产品品种等。

着色剂按来源和性质分以下几类:着色剂分为染料和颜料,染料包括天然染料和合成染料,颜料包括无机颜料和有机颜料。

染料一般可溶于水或有机溶剂,具有一定染色能力。

按用途分为酸性染料、碱性染料、氧化染料和油溶性染料等;颜料一般是不溶于水或有机溶剂。

化妆品中使用染料多数是合成染料,其中大部分是以煤干馏的副产品如苯、蒽等为原料,所以称其为焦油色素。

合成染料从结构上可分为下列几种:(1)硝基染料:以硝基为发色团。

随着硝基的增加,颜色加深,一般为黄色。

(2)偶氮染料:以偶氮基为发色团,以偶氮苯为色原体的染料。

占合成染料二分之一左右。

其中构造简单的苯化合物呈黄色、橙色或褐色。

随其含有助色团的不同,又分为以下五类:①含有羟基或羰基,但不含磺酸基的颜料。

②不含羧基、磺酸基的染料。

③含羟基或(和)羧基、磺酸基的不溶性颜料。

④含羟基或(和)磺酸基的染料。

⑤吡唑啉酮型。

(3)亚硝基染料:具有亚硝基的发色团染料,几乎全为绿色。

(4)三苯甲烷染料:甲烷结构的四个氢有三个被苯取代,一般为绿色。

(5)氧杂蒽染料:根据所含功能团分为:①醌型,②酚型,③氨型。

(6)喹啉染料:以喹啉为母体,呈黄色。

(7)蒽醌染料:以蒽醌核为原体,又分为:①含磺酸基,②不含磺酸基。

(8)靛蓝染料。

(9)芘类染料。

(10)酞蓝染料。

化妆品中使用的颜料一般是无机颜料。

无机颜料分有色颜料、白色颜料和体质颜料。

化妆品中常用的有:铁氰化合物、氧化物、硅酸盐、磷酸盐,炭黑和珠光颜料等。

大多数的合成着色剂对动物是有危害的。

有的着色剂会引起人的光敏反应,尤其是某些焦油色素甚至可以诱发癌症。

为了安全起见,世界上有些国家对化妆品用着色剂作了法律性规定。

我国化妆品卫生标准对化妆品用着色剂品种、使用范围和限制条件都作了明确的规定。

食品着色剂使用标准

食品着色剂使用标准

食品着色剂使用标准
食品着色剂是一种能够增加食品色泽、改善食品外观的添加剂,广泛应用于食品加工中。

然而,由于食品着色剂的使用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影响,因此各国针对食品着色剂的使用制定了一系列的标准和规定,以确保食品着色剂的安全使用。

首先,食品着色剂的使用应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

不同国家对食品着色剂的使用都有相应的法律法规进行规范,食品生产企业在使用食品着色剂时必须严格遵守相关规定,不得超出规定的使用范围和限量标准。

其次,食品着色剂的使用应符合国际食品安全标准。

国际食品安全标准组织制定了一系列的食品添加剂标准,包括食品着色剂的使用标准,食品生产企业应当遵循这些国际标准进行生产,以确保食品着色剂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此外,食品着色剂的使用应符合食品生产的良好生产规范。

食品生产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应当严格按照相关的生产规范进行操作,保证食品着色剂的使用符合卫生标准,不会对食品质量和食品安全造成影响。

同时,食品着色剂的使用应符合消费者的需求和健康观念。

食品生产企业在选择食品着色剂时应当考虑消费者的健康需求和健康观念,选择对人体健康无害的食品着色剂进行使用,避免使用对人体健康有害的食品着色剂。

总的来说,食品着色剂的使用应当遵循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符合国际食品安全标准,符合良好生产规范,同时要考虑消费者的需求和健康观念。

只有在这些条件下,食品着色剂的使用才能得到有效的控制,确保食品着色剂的安全使用,保障食品质量和食品安全。

限用着色剂(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

限用着色剂(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限用着色剂
—4 —
—5 —
—10 —
—14 —
—18 —
注(1):a 所列着色剂与未被包括在禁用组分表中的物质形成的盐和色淀也同样被允许使用。

b 着色剂如有多个盐类用冒号后数字表示, 如15850:1, 15850:2。

如没有特别注明, 则通用中文名取其无冒号主名称。

如有多个通用中文名, 则取含“食品”名称。

注(2):这些着色剂的不溶性钡、锶、锆色淀、盐和颜料也被允许使用, 它们必须通过不溶性测定。

注(3):这些着色剂作为防晒剂时, 具体要求见防晒剂表。

注(4):五倍子为盐肤木、青麸杨或红麸杨叶上的虫瘿。

—25 —。

着色剂染色标准

着色剂染色标准

着色剂染色标准
着色剂染色标准通常由相关的国际、国家或行业组织制定,以确保染色的一致性和质量。

这些标准通常包括颜色测定、染色方法、样品制备等方面的规范。

以下是一些与染色标准相关的组织和标准:
1.国际色彩委员会(CIE):
•CIE是一个国际性的组织,致力于研究和标准化颜色科学。

CIE发布了一系列与颜色测量和描述有关的标准。

2.美国国家标准学会(ANSI):
•ANSI发布了一系列与颜色和染色有关的标准,其中一些可能适用于着色剂的染色过程。

3.国际纺织品联合会(ITMF):
•ITMF发布了一些与纺织品生产和处理相关的标准,包括染色标准。

4.美国染整协会(AATCC):
•AATCC是一个专门从事染整领域的组织,发布了一系列与染色和着色剂有关的标准,如AATCC TM标准。

5.欧洲标准化委员会(CEN):
•CEN发布了一系列与纺织品和染色有关的标准,这些标准通常被欧洲国家采用。

6.国际标准化组织(ISO):
•ISO发布了一些与颜色、染色和纺织品有关的标准,这些标准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应用。

在具体的染色行业中,可能还存在一些特定的标准,例如,染色剂在纺织品、食品、化妆品等行业的应用可能受到各自行业的特定标准的影响。

因此,具体选择哪个标准取决于您所处的行业和地区。

您可以通过以上提到的组织的官方网站或相应的标准检索系统来获取详细的标准信息。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
可在各类食品中
5、乳化剂:
名称
使用量
备注
单甘脂
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可在各类食品中使用
大豆磷脂
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可在各类食品中使用
6、水分保持剂、酸度调节剂:
名称
使用量
备注
乳酸钠
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7、香精香料的使用:
名称
使用量
备注
甘草流浸膏
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属于允许使用的食品用天然香料
乙基麦芽酚
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苹果酸
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柠檬酸钠
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乳酸
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若当做加工助剂残留量不需限定
3、脱模剂、防粘剂:
名称
使用量
备注
滑石粉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可用糖果的加工工艺4、增稠剂:
名称
使用量
备注
麦芽糊精
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可在各类食品中
明胶
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可在各类食品中
卡拉胶
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属于允许使用的食品用合成香料
香兰素
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属于允许使用的食品用合成香料
根据GB2760-2011规定,糖果和代可可脂巧克力食品可以添加食用香料、香精。
注:以上规定均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2760—201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制定。
金达利食品厂所使用的食品添加剂使用规范
1、着色剂:
名称
最大使用量(g/kg)
备注
柠檬黄
0.1
以柠檬黄计
胭脂红
0.05
以胭脂红计
日落黄
0.1
以日落黄计

ST 2002标准-日本

ST 2002标准-日本

ST 2002标准ST 2002标准的第3大部分是关于玩具的化学安全性能,包括以下9个方面的要求。

1. 着色剂玩具所使用的化学合成着色剂必须选用《食品卫生法实施条例》方案2所列的物质,除非这种着色剂符合相应的测试要求。

对于设计为3岁以上儿童不放入嘴里使用的纤维和皮革玩具,则不受此条限值。

2. 主要由聚乙烯和聚氯乙烯材料构成的材料在采用固体测试、颗粒测试和水洗测试之后,应符合相应的指标。

例如水洗测试之后,溶液的颜色不应比标准样本深。

铅含量应低于1 ppm,亚砷酸含量低于0.1 ppm,镉含量低于0.5 ppm。

3. 贴花纸、折叠纸和橡胶玩具水洗测试后,溶液的颜色不应比标准样本深。

铅含量应低于1 ppm,亚砷酸含量低于0.1 ppm。

4. 氯乙烯树脂涂层用相同体积的环己酮与样本混合,烘干后放入40℃水中进行搅拌试验。

要求溶液的颜色不应比标准样本深。

铅含量应低于1 ppm,亚砷酸含量低于0.1 ppm,镉含量低于0.5 ppm。

5. 油漆油漆中各种重金属的含量不应高于下表规定:元素锑Sb砷As钡Ba镉Cd铬Cr铅Pb汞Hg硒Se限值6025100075609060500该表虽然规定了可迁移元素的限量,但测试方法和测试条件的不同决定了得到的数据并非完全真实正确,如果测试结果接近标准允许的最高限量,则根据这个结果判定玩具是否符合要求,就容易产生误判。

为此,标准规定了测试结果须经调整,并规定了这8种元素各自的分析校正系数(见下表),经调整后的测试结果低于或等于规定限量的材料即为合格,否则为不合格。

元素锑Sb砷As钡Ba镉Cd铬Cr铅Pb汞Hg硒Se分析校正系数(%)6060303030305060示例:铅的分析结果为120 mg/kg,分析结果校正系数为30%,则:分析结果校正值=120-120×30%=120-36=84 mg/kg这个数字被认为符合要求(可迁移铅元素的最大限量为90 mg/kg)。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着色剂标准
一、色彩类别
着色剂可以根据其色彩类别分为多种类别,包括天然色素和合成色素。

其中,天然色素又可分为植物提取物和动物提取物,而合成色素则是由人工合成的方法制造的。

不同的色彩类别有着不同的特点和用途。

二、颜色稳定性
着色剂的颜色稳定性是非常重要的指标,它代表着该着色剂在储存和使用过程中颜色的变化程度。

颜色稳定性好的着色剂可以在长时间内保持其颜色的一致性,而颜色稳定性差的着色剂则可能会出现褪色、变色等现象。

三、溶解性
着色剂的溶解性也是其重要的指标之一。

好的溶解性能使得着色剂在水中或其他溶剂中充分溶解,从而达到更好的染色效果。

同时,溶解性好的着色剂也能更好地与其他物质相容,减少沉淀和分层现象的发生。

四、适用范围
着色剂的适用范围包括各种食品、药品、化妆品、玩具等行业。

不同的行业对于着色剂的要求和使用量也不同,因此选择适合的着色剂对于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至关重要。

五、使用量
着色剂的使用量也是需要考虑的因素之一。

使用量不足会导致颜色不够鲜艳,而使用量过多则可能会对产品的口感和安全性产生影响。

因此,在选择着色剂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使用量。

六、安全性
着色剂的安全性是其重要的指标之一。

在使用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着色剂的用量和使用方法,确保不对人体和环境造成危害。

同时,需要注意着色剂的储存和运输条件,避免出现安全事故。

七、环境保护
着色剂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会对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

因此,在选择着色剂时需要考虑其对环境的影响,尽量选择环保型的着色剂。

同时,需要在生产和储存过程中采取必要的环保措施,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八、储存和运输
着色剂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需要注意其储存温度、湿度、防晒等条件,避免出现变质或损坏现象。

同时,需要注意包装的安全性,防止出现泄漏和污染现象。

在运输过程中需要确保运输车辆的清洁卫生,避免对产品造成污染。

九、质量标准
为了保证着色剂的质量和安全性,需要对其质量进行检测和控制。

质量标准包括外观、色泽、香气、口感、安全性等多个方面,需要进行严格的检测和分析。

同时,需要对生产过程中的原料、配方等进行保密和管理,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十、检测方法
为了保证着色剂的质量和安全性,需要进行检测和分析。

常用的检测方法包括化学分析法、仪器分析法、微生物分析法等。

不同的检测方法有着不同的特点和适用范围,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进行检测和分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