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中合成着色剂的测定 ——色素提取

合集下载

食品中的合成色素检测方法

食品中的合成色素检测方法

食品中的合成色素检测方法Color additives are widely used to enhance the visual appeal of food products. However, some synthetic colorants may pose potential health risks if consumed in excessive amounts. Therefore, it is crucial to have reliable methods for the detection and analysis of synthetic colorants in food. In this article, we will explore different techniques and technologies used for the detection of synthetic colorants in food products.1. 液相色谱法(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HPLC)液相色谱法是一种常用的合成色素检测方法,基于化学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差异进行分离和定量分析。

该方法的原理是通过将食品样品中的色素分离开来,并利用色谱柱进行定量测定。

2. 气相色谱法(Gas Chromatography, GC)气相色谱法是一种使用气相作为流动相的色谱技术。

该方法通过食品样品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分离和定量测定。

由于合成色素在气相中的特性不同,因此可以通过气相色谱法来检测和分析食品中的合成色素。

3. 质谱联用技术(Mass Spectrometry, MS)质谱联用技术将质谱和色谱结合在一起,能够提供更高的分析灵敏度和准确性。

这种技术可以通过分析合成色素的分子质量和分子离子峰来确定其存在和浓度。

4. 光谱法(Spectroscopy)光谱法是一种常用的非破坏性检测方法,可以通过测量合成色素在特定波长下的吸收或散射来确定其存在和浓度。

食品中合成着色剂的测定色素提取

食品中合成着色剂的测定色素提取
试剂配方作用聚酰胺粉吸附柠檬酸溶液20g柠檬酸100ml水溶解调phph4的水70水柠檬酸溶液调至ph4加热洗涤甲醇甲酸溶液60ml甲醇40ml甲酸洗涤无水乙醇氨水水70ml乙醇20ml氨水10ml水解吸附乙酸铵溶液154g乙酸铵纯水定容至1000ml乙酸调ph至4流动相合成着色剂标准溶浓度005mgml定量分析50乙醇定容样品其他乙酸甲醇氨水蒸馏水水二试剂与器材二试剂与器材器材
3. 除杂质 组装好G3漏斗,将样品倒入漏斗,抽滤; PH4的水(70℃)洗涤3次,每次20mL(洗涤沉淀物); 甲醇-甲酸洗涤3次,每次20mL(洗涤天然色素); 400mL PH4的水洗涤。
4. 解吸附 更换抽滤瓶。用乙醇-氨水-水溶液洗涤三次(5mL、10mL、
5mL),收集解吸液。
5. 样品浓缩
器材: 烧杯、玻棒、吸管、移液管、G3漏斗、抽滤瓶*2、 针筒、温度计、5mL玻璃离心管 电子天平、水浴锅
三、实验步骤
1. 取样、脱气 称取饮料20g,倒入50mL烧杯,碳酸饮料用电炉加热除去
二氧化碳。(已脱气)。
2. 色素吸附 称取聚酰胺3g,用少许PH4的水(70℃)调成糊状,加入待
测样品,搅拌5min。
检测器:二极管阵列检测器
3.结果分析
保留时间(定性):根据样品中各物质被 洗脱至检测器的时间差异来进行定性分析;
峰面积(定量):根据样品峰面积与标准 品峰面积的比较来进行定量分析。
二、试剂与器材
试剂
配方
作用
聚酰胺粉
吸附
柠檬酸溶液
20g柠檬酸,100mL水溶解
调PH
PH 4的水(70℃) 水+柠檬酸溶液,调至PH=4, 洗涤 加热
解吸液倒入蒸发皿中,80℃水浴蒸发至约2mL,以乙酸 (一小滴)调节PH至6。收集样品至玻璃离心管,加水定容至 5mL。

食品中人工合成着色剂检测解决方案

食品中人工合成着色剂检测解决方案

食品中人工合成着色剂的测定解决方案(参考GB/T 5009.35-2003《食品中合成着色剂的测定》)合成色素以苯、甲苯、萘等化工产品为原料,经过磺化、硝化、卤化、偶氮化等一系列有机反应制成合成着色剂,合成着色剂有一定毒性,过多食用会危害人体健康,但由于人工合成着色剂成本低、色泽鲜艳、着色力强、色调多样,故被广泛使用;合成着色剂有严格的控制使用范围和最大使用量,因此食品中合成色素的准确测定具有重要意义。

对于食品中合成着色剂的检测目前可借鉴国标GB/T 5009.35-2003《食品中合成着色剂的测定》,分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薄层色谱法,示波极谱法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其中高效液相色谱法前处理采用聚酰胺吸附法或液-液分配法进行色素提取。

迪马科技在参考国标的基础上,推出食品中人工合成着色剂的解决方案,该方案前处理采用聚合物基质亲水亲脂平衡反相固相萃取柱ProElut PLS进行色素的提取,比国标方法更简便易行,提取效率更高,净化效果更好;同时对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方法进行了改进,分别采用迪马科技Inspire和Diamonsil两款反相色谱柱,梯度洗脱检测食品中人工合成着色剂,分离效果更优异,增加定性定量的准确性。

该方案特别适用于食品中柠檬黄、苋菜红、胭脂红、日落黄、诱惑红和亮蓝等人工合成着色剂的检测。

以下为迪马科技开发的食品中人工合成着色剂的检测解决方案,供您参考!1 样品准备1.1 可乐样品取1 g可乐(加热超声驱除二氧化碳),40 μL甲酸于试管中,摇匀,作为上样液待净化。

1.2 红薯粉样品(1) 取2 g样品与20 mL提取剂*混合,涡旋2 min,超声提取10 min,6000 rpm 下离心3 min,收集上清液;(2) 将下层残留物依次用10 mL、10 mL提取剂重复提取两次,合并三次提取上清液;(3) 将上清液在45℃水浴条件下,减压蒸馏至6 mL,再加入80 μL甲酸,混匀,待净化。

提取剂*:氨水+70%乙醇(1+99,体积比)。

食物中的色素含量测定实验

食物中的色素含量测定实验

食物中的色素含量测定实验食物中的色素含量测定是一种常见的实验方法,通过检测食物中的色素含量,可以了解食物的品质和安全性。

本文将介绍一种常用的色素含量测定实验方法,并分析实验结果的意义。

实验材料与仪器:1. 食物样品:可以选择果汁、蔬菜、糖果等色彩鲜艳的食物样品。

2. 乙醇:用于提取食物中的色素。

3. 经滤膜过滤的试剂瓶:用于过滤提取的色素溶液。

4. 显色液:可以选择NaOH溶液与萘酚溶液的混合物。

5. 分光光度计:用于测定色素溶液的吸光度。

实验步骤:1. 准备食物样品:将选择的食物样品洗净并切碎。

2. 提取色素:将切碎的食物样品加入足够量的乙醇中,放入离心机中离心。

离心后,取上清液作为色素提取液。

3. 过滤提取液:将色素提取液过滤到试剂瓶中,去除杂质。

4. 加入显色液:将提取液中加入适量的显色液,混匀。

5. 测定吸光度:将混合液放入分光光度计中,测定吸光度。

6. 统计浓度:根据实验所用显色液的浓度,结合吸光度测定结果,计算出色素的含量。

实验注意事项:1. 实验过程中要保持实验环境的洁净,避免被外来色素污染。

2. 实验操作要轻柔,避免溅出样品。

3. 测定吸光度时要参照分光光度计使用说明进行操作,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4. 实验前后要对实验仪器进行清洁和消毒。

实验结果分析:通过测定得到的色素含量,可以对食物的品质和安全性进行评估。

一般来说,食物中的色素含量越高,颜色越鲜艳,但并不意味着食物质量的提高。

某些食品中添加的合成色素会给身体健康带来潜在风险。

因此,测定食物中的色素含量对于监测食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色素含量的测定还可以用于食品加工过程中的控制。

合理的色素添加量可以改善食物的外观和质感,提升消费者的食欲和购买欲望。

然而,过量的色素添加会对食品的品质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通过色素含量的测定,可以为食品加工过程提供参考依据。

总结:食物中的色素含量测定实验是一项重要的食品分析技术。

通过本实验所介绍的步骤,可以对食物样品中的色素含量进行准确测定。

食品中的天然色素提取与应用研究

食品中的天然色素提取与应用研究

食品中的天然色素提取与应用研究随着人们对健康的重视和对合成食品添加剂的担忧,对天然色素的研究与应用日益受到关注。

天然色素可以从植物、动物或微生物中提取而来,其具有安全无害、色泽鲜艳、稳定性好等特点,成为食品行业的热门研究领域。

一、天然色素的提取方式目前,常规的天然色素提取方法主要包括常温浸提法、酶法提取、超临界流体萃取法等。

常温浸提法是最常见的提取方法,通过溶剂和食材的浸泡来萃取颜色。

酶法提取则是利用酶的作用使色素从原料中释放出来,该方法操作简单且无需高温,能保留更多的天然活性物质。

超临界流体萃取法则是在高压下使溶剂达到超临界状态,提取效率更高且绿色环保。

二、常见的天然色素及其应用1.胡萝卜素胡萝卜素是一种常见的橙红色素,主要存在于胡萝卜、西红柿、柑橘等植物中。

其具有抗氧化、抗癌、免疫增强等多种功效。

在食品行业中,胡萝卜素被广泛应用于面包、饼干、果汁等产品的着色中,不仅增加了产品的色彩吸引力,还增加了营养价值。

2.花青素花青素是一种紫红色素,可从紫甘蓝、蓝莓、葡萄等植物中提取。

花青素具有抗炎、降血压、抗心脑血管疾病等功效。

在食品行业中,花青素可以应用于果酱、冰淇淋等产品的着色中,不仅赋予产品独特的颜色,还提升了口感和营养价值。

3.叶绿素叶绿素是一种绿色素,广泛存在于绿色蔬菜中。

叶绿素具有降血糖、抗癌、解毒等多种功效。

在食品行业中,叶绿素可用于绿色饮料、绿色糕点等产品的着色中,赋予产品天然的绿色。

4.胭脂红胭脂红是一种红色素,常用于糖果、饮料、蛋糕等产品的着色中。

胭脂红主要提取于胭脂虫等昆虫或者深红色植物中,具有良好的色彩稳定性和耐热性。

三、天然色素的加工与应用天然色素的应用不仅仅限于食品领域,在制药、化妆品等行业也有广泛的应用。

天然色素的加工可以通过胶体分散技术、微胶囊化技术等进行。

胶体分散技术能够使天然色素分散均匀,提高其可溶性和稳定性。

微胶囊化技术则可以增加色素的稳定性和保护色素免受光热等外界条件的影响。

食品实验 食品中合成着色剂的测定 4.28

食品实验 食品中合成着色剂的测定 4.28
9
2. 2 高效液相色谱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是色谱法的
一个重要分支,以液体为流动相,采用高压 输液系统,将具有不同极性的单一溶剂或不 同比例的混合溶剂、缓冲液等流动相泵入装 有固定相的色谱柱,在柱内各成分被分离后, 进入检测器进行检测,从而实现对试样的分 析。
检测器:二极管阵列检测器
高效、高速、高灵敏度、高自动化
现状:超量使用,使用工业色素、染料色素
4
方便、快速、准确地检测食品中合成着色 剂,是对其进行有效管理的必要手段。
测定手段(GB/T 5009.35-2003): 1. 高效液相色谱法 2. 薄层色谱法 3. 示波极谱法 4. 其他:纸上层析、分光光度法
5
亮蓝、柠檬黄、日落黄
6
合成着色剂在饮料中的最大使用量
合成着色剂:用人工合成的方法从煤焦油中制取,或以苯、 甲苯、萘等芳香烃化合物为原料合成的有机色素。包括苋 菜红、柠檬黄、亮蓝、日落黄、诱惑红、赤鲜红等等。
3
合成着色剂的潜在危害——致泻性、致癌性
国际:JECFA制定各种合成着色剂的ADI 我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 准(GB2760-2011)。
PH 4的水(70℃) 水+柠檬酸溶液,调至PH=4, 加热
调PH 洗涤
甲醇-甲酸溶液
60mL甲醇+40mL甲酸
洗涤
无水乙醇-氨水-水 70mL乙醇+20mL氨水+10mL水 解吸附
乙酸铵溶液
合成着色剂标准溶 液
1.54g乙酸铵,纯水定容至 1000mL,乙酸调PH至4
浓度0.05mg/mL
流动相 定量分析
14
3. 除杂质 组装好G3漏斗,将样品倒入漏斗,抽滤; PH4的水(70℃)洗涤3次,每次20mL(洗涤沉淀物); 甲醇-甲酸洗涤3次,每次20mL(洗涤天然色素); 400mL PH4的水洗涤至PH为4。

液相色谱法测定食品中合成着色剂

液相色谱法测定食品中合成着色剂

液相色谱法测定食品中合成着色剂作者:***来源:《食品安全导刊·下》2024年第05期摘要:目的:建立一种液相色谱法测定食品中合成着色剂的方法。

方法:用乙醇氨水溶液提取食品中的合成着色剂,经固相萃取柱净化后,用液相色谱仪(配二極管阵列检测器)测定,外标法定量。

结果:11种合成着色剂在0.2~10.0 μg·mL-1线性关系良好,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 4~1.000 0,加标回收率为94.2%~109.6%,相对标准偏差在0.55%~5.52%。

柠檬黄、喹啉黄、日落黄、胭脂红、新红和赤藓红的检出限均为0.5 mg·kg-1,定量限均为1.5 mg·kg-1;苋菜红、诱惑红、亮蓝、酸性红和靛蓝的检出限均为0.3 mg·kg-1,定量限均为1.0 mg·kg-1。

结论:该方法的重复性好、灵敏度高、实用性强,可以同时测定食品中多种合成着色剂的含量。

关键词:合成着色剂;液相色谱法;固相萃取Determination of Synthetic Colorants in Food by Liquid ChromatographyZHU Xiaolei(Guangdong Dongguan Quality Supervision & Testing Center, Dongguan 523000, 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establish a method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synthetic colorants in food by liquid chromatography. Method: The synthetic colorants in food were extracted with ethanol ammonia solution, purified by solid phase extraction column, determined by liquid chromatography ( with diode array detector ), and quantified by external standard method. Result: The linear range of 11 synthetic colorants was 0.2~10.0 μg·mL-1, the linear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was 0.999 4~1.000 0, the recovery rate was 94.2%~109.6%, and the 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 was 0.55%~5.52%. The detection limits of tartrazine, quinoline yellow, sunset yellow, carmine, new red and erythrosine were 0.5 mg·kg-1, and the limits of quantification were 1.5 mg·kg-1. The limits of detection of amaranth, allura red, brilliant blue, acid red and indigo were 0.3 mg·kg-1, and the limits of quantitation were1.0 mg·kg-1. Conclusion: The method has good repeatability, high sensitivity and strong practicability, and can simultaneously determine the content of various synthetic colorants in food.Keywords: synthetic colorants; liquid chromatography; solid-phase extraction着色剂在食品加工过程中可以改善食品的口感和外观,但过量使用会对人们的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食用合成色素的测定

食用合成色素的测定

食用合成色素的测定核心提示:天然食品及食品原料多数本身具有特有的色泽和香味,人们在长期的生活习惯中也认识了各种食品应有的色泽,食品的色泽已经成为食品天然食品及食品原料多数本身具有特有的色泽和香味,人们在长期的生活习惯中也认识了各种食品应有的色泽,食品的色泽已经成为食品的一个重要感官指标。

然而,食品在保存及加工过程中,其色泽往往会有不同程度的变化,为了改善食品的色泽,使食品尽可能恢复原来的颜色,除采取一定护色措施外,往往还得添加一定量的食用色素,进行着色。

食用色素就来源可分成两大类:天然色素和合成色素天然色素的优缺点:1、优点:⑴其色素是从一些动物、植物组织中提取出来;⑵安全性高;2、缺点:⑴稳定性差(对光、热、酸、碱等条件敏感);⑵着色能力差;⑶难以调出任意的色泽;⑷资源短缺,不能满足食品工业的需求;⑸价格昂贵。

合成色素优缺点:1、优点:⑴资源十分丰富(来自于煤焦油及其副产品);⑵稳定性好、色泽鲜艳、着色力强、能调出任意颜色;⑶价格低廉;⑷应用广泛;2、缺点:⑴毒性较大(因为属合成所以毒性大,有的甚至致癌);⑵食用剂量加以限制。

对合成色素在测定时采用的几大步骤如下:样品前处理→提纯→分离→鉴别(何种色素)→定量(此色素含量是否超标)⑴前处理方法有:前处理不外乎是将样品打浆或者将着色部分用刀刮下,定容、吸附、解吸等方法处理;⑵提纯的方法(1)羊毛染色法:此法应用较广泛,主要是简单,材料容易弄到,操作也方便。

缺点为:要在热的酸性条件下吸附色素,用氨溶液解吸色素时,往往色素起变化。

当溶液中含量低时(色素含量低),用羊毛染色法吸附色素不完全,回收率低;(2)聚酰胺粉法:此法是分离两种以上的色素,是目前比较理想的方法,因为食品中大多数使用拼色。

聚酰胺粉在酸性溶液中能与人工合成色素牢固地结合,并能在很稀的溶液中吸附色素,但对天然色素的吸附不紧密,能被甲醇-甲酸洗脱下来;中心以化工行业技术需求和科技进步为导向,以资源整合、技术共享为基础,分析测试、技术咨询为载体,致力于搭建产研结合的桥梁。

食品中人工合成着色剂的测定

食品中人工合成着色剂的测定

食品中人工合成着色剂的测定摘要:在日常试验用HPLC测定食品品中人工合成着色剂的国家标准GB/T5009.35- 2003时,我们发现该方法测定高蛋白质油脂等固态样品的前处理方法以及梯度洗脱程序存在一定的不足,因此,对该方法的前处理以及梯度洗脱程序加以改进,使得样品前处理简便快捷,六种色素回收率均在90%以上,而且延长了色谱柱的寿命。

关键词:人工合成着色剂 HPLC 食品前处理Through daily test with HPLC determination food products in the artificial synthesis colors agent of national standard GB/T5009.35-2003, we found law determination high protein oil,solid samples of processing method and gradient wash program exists must of insufficient, therefore, on the method of processing and gradient wash program be improved, makes samples processing easy shortcut, six kind of pigment recovery are in 90% above, and extended the spectrum column of life人工合成着色剂作为一种添加剂广泛用于食品中,GB2760-2011对其使用有明确的限量标准,但在市场上却时有发现这些人工合成着色剂被滥用,如染色馒头,所以对它的检测监管是相当重要的,测定这些人工合成着色剂方法有高效液相色谱法、薄层色谱法等[1] ,但无论哪一种方法都涉及样品前处理。

国标法第一法是用HPLC测定合成着色剂,将食品中人工合成着色剂用聚酰胺吸附法制成水溶液,注入高效液相色谱仪,经反相色谱分离,根据保留时间定性和峰面积比较进行定量[1] 。

2017年新版食品中和合成着色剂的测定

2017年新版食品中和合成着色剂的测定

一、编制目的为规范食品中合成着色剂的检验方法,编制本指导书。

二、适用范围本作业指导书规定了饮料、配置酒、硬糖、蜜饯、淀粉软糖、巧克力豆及着色糖衣制品中合成着色剂(不含铝色锭)的测定方法。

本作业指导适用于饮料、配制酒、硬糖、蜜饯、淀粉软糖、巧克力豆及着色糖衣制品中合成着色剂(不含铝色锭)的测定。

三、编制依据GB5009.35-2016《食品中合成做着色剂的测定》四、实验原理食品中人工合成着色剂用聚酰胺吸附法或液-液分配法提取,制成水溶液,注入高效液相色谱仪,经反相色谱分离,根据保留时间定性和与峰面积比较进行定量。

五、试剂和材料除非另有说明,本方法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水为GB/T6682规定的一级水。

5.1 试剂5.1.1甲醇(CH3OH):色谱纯。

5.1.2 正乙烷(C6H14)。

5.1.3 盐酸(HCl)。

5.1.4冰醋酸(CH3COOH)。

5.1.5 甲酸(HCOOH)5.1.6 乙酸铵(CH3COONH4)。

5.1.7柠檬酸(C6H8O7 〃H2O)。

5.1.8硫酸钠(Na2SO4)。

5.1.9 正乙醇(C4H10O)。

5.1.10 三正辛铵(C24H51N)。

5.1.11 无水乙醇(CH3CH2OH).5.1.12氨水(NH3〃H2O):含量20%-25%。

5.1.13 聚酰胺粉(尼龙6):过200μm(目)筛。

5.2 试剂配置5.2.1 乙酸铵溶液( 0.02mo l/L):称取1.54g乙酸铵,加水至1000mL,溶解,经0.45μm微孔滤膜过滤。

5.2.2 氨水溶液:量取氨水2mL,加水至100mL,混匀。

5.2.3 甲醇-甲酸溶液( 6+4,体积比):量取甲醇60mL,甲酸40mL,混匀。

5.2.4柠檬酸溶液:称取20g柠檬酸,加水至100mL,溶解混匀。

5.2.5无水乙醇-氨水-水溶液(7+2+1,体积比):量取无水乙醇70mL、氨水溶液20mL、水10mL,混匀。

5.2.6 三正辛胺-正丁醇溶液:量取三正辛胺5mL,加正丁醇至100mL,混匀。

食品中合成着色剂的测定方法

食品中合成着色剂的测定方法

食品中合成着色剂的测定方法食品中合成着色剂主要是以人工方法进行化学合成的有机色素类,按其化学结构不同可分为偶氮类色素和非偶氮类色素,偶氮类色素按溶解性不同又可分为油溶性和水溶性两类。

合成类色素中还包括色淀。

食品中合成着色剂的种类很多,国际上允许使用的有30余种,我国允许使用的主要有苋菜红、胭脂红、赤藓红、新红、玫瑰红、柠檬黄、日落黄、亮蓝、靛蓝、牢固绿等。

6.1高效液相色谱法1)原理食品中的合成着色剂经聚酰胺吸附法或液一液分配法提取后,制成水溶液,注入高效液相色谱仪,经反相色谱分离,根据保留时间定性和与峰面积比较进行定量。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食品中合成着色剂的最小检出量为:新红5ng、柠檬黄4ng、苋菜红6ng、胭脂红8ng、日落黄7ng、赤藓红18ng、亮蓝26ng。

当进样量为0.025g样品时,最低检出浓度分别为0.2、0.16、0.24、0.32、0.28、0.72、1.04mg/kg。

2)仪器和试剂(1)仪器高效液相色谱仪,带紫外检测器。

(2)试剂⑴正己烷。

分析纯。

⑵盐酸。

分析纯。

⑶乙酸。

⑷甲醇:经滤膜(0.45μm)过滤。

⑸聚酰胺粉(尼龙6):过200目筛。

⑹乙酸铵溶液(0.02mol/L):称取1.54g乙酸铵,加水至1 000mL,溶解,经滤膜(0.45μm)过滤。

⑺氨水:量取氨水2mL,加水至100mL,混匀。

⑻甲醇一甲酸(6+4)溶液:量取甲醇60mL,甲酸40mL,混匀。

⑼柠檬酸溶液:称取20g柠檬酸(C6H8O7•H2O),加水至100mL,溶解混匀。

⑽无水乙醇一氨水一水(7+2+1)溶液:量取无水乙醇70mL、氨水20mL、水10mL,混匀。

⑾三正辛胺正丁醇溶液(5%):量取三正辛胺5mL,加正丁醇至100mL,混匀。

⑿饱和硫酸钠溶液。

⒀pH6的水:水加柠檬酸溶液调pH到6。

⒁合成着色剂标准溶液:准确称取按其纯度折算为100%质量的柠檬黄、日落黄、苋菜红、胭脂红、新红、赤藓红、亮蓝、靛蓝各0.1000g,置100mL容量瓶中,加pH6的水到刻度。

食品中八种人工着色剂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

食品中八种人工着色剂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
2 0 1 5年 第 1 6期
S c i e n c e a n d T e c h n o l o g y & I n n o v a t i o n I 科 技 与创 新
文章编号 :2 0 9 5 ~6 8 3 5( 2 0 1 5 )1 6 —0 0 9 5 —0 2
食 品中八种人 工着色剂 的测定—— 高效 液相色谱 法
并稀释至 1 0 0 0m L。 甲醇 / 甲酸 ( 6 + 4) 溶液 : 量取 甲醇 6 0 mL,甲酸 4 0 m L, 混匀。 柠檬酸溶液 :称取 2 0 g 柠檬酸,加水至 1 0 0m L溶解 ,混匀。
2 结果和讨论
2 . 1 实验结果 通过对不 同基质样 品的加 标实验 ,对上述检测方法 进行验 证 ,结果如表 2所示 。
流 速 :1 . 0 mL / mi n 。
进样量 :l O u L。 波 长 :2 5 4 n l n( 不同于 GB / T 2 1 9 1 6 - - 2 0 0 8 这 一标 准 ) 。 梯 度如表 1 所示 。
表 1 实验 中 的梯度
时间/ mi n
0 1 O 1 8 2 5 2 7 3 5
张璐 璐 ,耿 莉 ,张岩 岩
( 阜 阳市产 品质量监督检验所 ,安徽 阜 阳 2 3 6 0 0 0) 摘 要 :采用 固相萃取一 高效液相 色谱 法检 测 了 8种人工合成 着色剂 。从加标 回收率结果来看 ,本方法符合要 求。采用 高效液相 色谱法 同时检测 8 种人 工合成 着色剂,有利 于节约检测 时间和检测 资源,为基层检 测部 门日常的合成着 色剂检 测提供参考条件 。 关键词 :高效液相 色谱法 ;着 色剂 ;色素 ;固相萃取
1 实 验 部 分

提取番茄酱色素实验报告

提取番茄酱色素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掌握从番茄酱中提取色素的原理和方法。

2. 了解不同提取剂对番茄酱色素提取效果的影响。

3. 学习使用分光光度计法测定提取的色素浓度。

二、实验原理番茄酱是一种常见的调味品,含有丰富的天然色素。

本实验采用有机溶剂提取番茄酱中的色素,主要成分为番茄红素和胡萝卜素。

番茄红素和胡萝卜素均为类胡萝卜素,具有水溶性和脂溶性。

本实验采用溶剂萃取法提取番茄酱中的色素,并通过分光光度计法测定提取的色素浓度。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新鲜番茄酱、无水乙醇、正己烷、石油醚、丙酮、乙醚、分光光度计、离心机、移液管、容量瓶、试管、烧杯等。

2. 试剂:无水乙醇、正己烷、石油醚、丙酮、乙醚、氯化钠、无水硫酸钠、氢氧化钠等。

四、实验步骤1. 样品制备:称取新鲜番茄酱10g,置于100mL圆底烧瓶中,加入50mL无水乙醇,摇匀,加热回流1小时,趁热过滤,收集滤液。

2. 萃取:将滤液转移至分液漏斗中,加入适量氯化钠,静置分层。

分别用正己烷、石油醚、丙酮、乙醚等有机溶剂萃取滤液中的色素,合并萃取液。

3. 浓缩:将萃取液转移至烧杯中,加入适量无水硫酸钠,搅拌,静置,过滤,收集滤液。

4. 测定:将滤液转移至容量瓶中,用无水乙醇定容至刻度。

用分光光度计测定滤液在特定波长下的吸光度,计算提取的色素浓度。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不同溶剂对番茄酱色素提取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正己烷、石油醚、丙酮、乙醚等有机溶剂均可有效提取番茄酱中的色素。

其中,正己烷提取效果最佳,其次是石油醚、丙酮、乙醚。

2. 提取的色素浓度通过分光光度计法测定,提取的番茄红素浓度为0.5mg/mL,胡萝卜素浓度为0.3mg/mL。

六、实验结论1. 本实验采用溶剂萃取法成功提取了番茄酱中的色素,提取效果良好。

2. 正己烷、石油醚、丙酮、乙醚等有机溶剂均可有效提取番茄酱中的色素,其中正己烷提取效果最佳。

3. 提取的番茄红素浓度为0.5mg/mL,胡萝卜素浓度为0.3mg/mL。

食品中合成着色剂的测定

食品中合成着色剂的测定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合成着色剂的测定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饮料㊁配制酒㊁硬糖㊁蜜饯㊁淀粉软糖㊁巧克力豆及着色糖衣制品中合成着色剂(不含铝色锭)的测定方法㊂本标准适用于饮料㊁配制酒㊁硬糖㊁蜜饯㊁淀粉软糖㊁巧克力豆及着色糖衣制品中合成着色剂(不含铝色锭)的测定㊂2原理食品中人工合成着色剂用聚酰胺吸附法或液-液分配法提取,制成水溶液,注入高效液相色谱仪,经反相色谱分离,根据保留时间定性和与峰面积比较进行定量㊂3试剂和材料除非另有说明,本方法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水为G B/T6682规定的一级水㊂3.1试剂3.1.1甲醇(C H3O H):色谱纯㊂3.1.2正己烷(C6H14)㊂3.1.3盐酸(H C l)㊂3.1.4冰醋酸(C H3C O OH)㊂3.1.5甲酸(H C O O H)㊂3.1.6乙酸铵(C H3C O O N H4)㊂3.1.7柠檬酸(C6H8O7㊃H2O)㊂3.1.8硫酸钠(N a2S O4)㊂3.1.9正丁醇(C4H10O)㊂3.1.10三正辛胺(C24H51N)㊂3.1.11无水乙醇(C H3C H2O H)㊂3.1.12氨水(N H3㊃H2O):含量20%~25%㊂3.1.13聚酰胺粉(尼龙6):过200μm(目)筛㊂3.2试剂配制3.2.1乙酸铵溶液(0.02m o l/L):称取1.54g乙酸铵,加水至1000m L,溶解,经0.45μm微孔滤膜过滤㊂3.2.2氨水溶液:量取氨水2m L,加水至100m L,混匀㊂3.2.3甲醇-甲酸溶液(6+4,体积比):量取甲醇60m L,甲酸40m L,混匀㊂3.2.4柠檬酸溶液:称取20g柠檬酸,加水至100m L,溶解混匀㊂3.2.5无水乙醇-氨水-水溶液(7+2+1,体积比):量取无水乙醇70m L㊁氨水溶液(3.2.2)20m L㊁水10m L,混匀㊂3.2.6三正辛胺-正丁醇溶液(5%):量取三正辛胺5m L,加正丁醇至100m L,混匀㊂3.2.7饱和硫酸钠溶液㊂3.2.8p H6的水:水加柠檬酸溶液调p H到6㊂3.2.9p H4的水:水加柠檬酸溶液调p H到4㊂3.3标准品3.3.1柠檬黄(C A S:1934-21-0)㊂3.3.2新红(C A S:220658-76-4)㊂3.3.3苋菜红(C A S:915-67-3)㊂3.3.4胭脂红(C A S:2611-82-7)㊂3.3.5日落黄(C A S:2783-94-0)㊂3.3.6亮蓝(C A S:3844-45-9)㊂3.3.7赤藓红(C A S:16423-68-0)㊂3.4标准溶液配制3.4.1合成着色剂标准贮备液(1m g/m L):准确称取按其纯度折算为100%质量的柠檬黄㊁日落黄㊁苋菜红㊁胭脂红㊁新红㊁赤藓红㊁亮蓝各0.1g(精确至0.0001g),置100m L容量瓶中,加p H6的水到刻度㊂配成水溶液(1.00m g/m L)㊂3.4.2合成着色剂标准使用液(50μg/m L):临用时将标准贮备液加水稀释20倍,经0.45μm微孔滤膜过滤㊂配成每毫升相当50.0μg的合成着色剂㊂4仪器和设备4.1高效液相色谱仪,带二极管阵列或紫外检测器㊂4.2天平:感量为0.001g和0.0001g㊂4.3恒温水浴锅㊂4.4 G3垂融漏斗㊂5分析步骤5.1试样制备5.1.1果汁饮料及果汁㊁果味碳酸饮料等:称取20g~40g(精确至0.001g),放入100m L烧杯中㊂含二氧化碳样品加热或超声驱除二氧化碳㊂5.1.2配制酒类:称取20g~40g(精确至0.001g),放入100m L烧杯中,加小碎瓷片数片,加热驱除乙醇㊂5.1.3硬糖㊁蜜饯类㊁淀粉软糖等:称取5g~10g(精确至0.001g)粉碎样品,放入100m L小烧杯中,加水30m L,温热溶解,若样品溶液p H较高,用柠檬酸溶液调p H到6左右㊂5.1.4巧克力豆及着色糖衣制品:称取5g~10g(精确至0.001g),放入100m L小烧杯中,用水反复洗涤色素,到巧克力豆无色素为止,合并色素漂洗液为样品溶液㊂5.2色素提取5.2.1聚酰胺吸附法:样品溶液加柠檬酸溶液调p H到6,加热至60ħ,将1g聚酰胺粉加少许水调成粥状,倒入样品溶液中,搅拌片刻,以G3垂融漏斗抽滤,用60ħp H为4的水洗涤3次~5次,然后用甲醇-甲酸混合溶液洗涤3次~5次(含赤藓红的样品用5.2.2法处理),再用水洗至中性,用乙醇-氨水-水混合溶液解吸3次~5次,直至色素完全解吸,收集解吸液,加乙酸中和,蒸发至近干,加水溶解,定容至5m L㊂经0.45μm微孔滤膜过滤,进高效液相色谱仪分析㊂5.2.2液-液分配法(适用于含赤藓红的样品):将制备好的样品溶液放入分液漏斗中,加2m L盐酸㊁三正辛胺-正丁醇溶液(5%)10m L~20m L,振摇提取,分取有机相,重复提取,直至有机相无色,合并有机相,用饱和硫酸钠溶液洗2次,每次10m L,分取有机相,放蒸发皿中,水浴加热浓缩至10m L,转移至分液漏斗中,加10m L正己烷,混匀,加氨水溶液提取2次~3次,每次5m L,合并氨水溶液层(含水溶性酸性色素),用正己烷洗2次,氨水层加乙酸调成中性,水浴加热蒸发至近干,加水定容至5m L㊂经0.45μm微孔滤膜过滤,进高效液相色谱仪分析㊂5.3仪器参考条件5.3.1色谱柱:C18柱,4.6mmˑ250mm,5μm㊂5.3.2进样量:10μL㊂5.3.3柱温:35ħ㊂5.3.4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波长范围:400n m~800n m,或紫外检测器检测波长:254n m㊂5.3.5梯度洗脱表见表1㊂表1梯度洗脱表时间m i n流速m L/m i n0.02m o l/L乙酸铵溶液%甲醇%01.095531.0653571.00100101.0010010.11.0955211.09555.4测定将样品提取液和合成着色剂标准使用液分别注入高效液相色谱仪,根据保留时间定性,外标峰面积法定量㊂6分析结果的表述试样中着色剂含量按式(1)计算:X=cˑVˑ1000mˑ1000ˑ1000(1)式中:X 试样中着色剂的含量,单位为克每千克(g/k g);c 进样液中着色剂的浓度,单位为微克每毫升(μg/m L);V 试样稀释总体积,单位为毫升(m L);m 试样质量,单位为克(g);1000 换算系数㊂计算结果以重复性条件下获得的两次独立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表示,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㊂7精密度在重复性条件下获得的两次独立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得超过算术平均值的10%㊂8其他方法检出限:柠檬黄㊁新红㊁苋菜红㊁胭脂红㊁日落黄均为0.5m g/k g,亮蓝㊁赤藓红均为0.2m g/k g (检测波长254n m时亮蓝检出限为1.0m g/k g,赤藓红检出限为0.5m g/k g)㊂。

食品检测中合成着色剂的测定方法

食品检测中合成着色剂的测定方法

食品检测中合成着色剂的测定方法作者:王峰来源:《中国科技博览》2016年第14期[摘要]随着社会的快速进步,经济的迅猛增长,食品行业也迅速的繁荣发展起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与质量的不断提高,食品种类与形态更是形形色色。

许多食品生产厂商为了追求更多的经济效益,满足消费者对食品味觉和视觉的需求,会在食品中增加各种添加剂。

民以食为天,食品的安全问题现今已成为社会的大众关注的重点。

为了保障市场上各种食品不会对消费者的健康造成恶劣的影响,相关部门需要加强管理与监测。

合成着色剂是食品检测环节中的关键环节,其检测、鉴定方式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影响检测的效果。

[关键词]食品检测;合成着色剂;测定方法中图分类号:F407.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14-0204-01引言在众多的食品安全问题发生之后,食品安全问题已经成为全民关注的热门话题。

双汇,上海福喜,三鹿等著名品牌都曾出现过严重的食品安全问题,这也让公众对食品的安全产生极大的担忧。

结合现今的食品市场的具体情况来看,食品安全的确存在较多的问题,一些不良的商家为了谋取更多的利润,往往忽视食品的品质与安全,违背国家相关规范和标准,在食品中添加超量的食品合成着色剂,这些不符合标准的食品也必然会给消费者带来较大的危害。

一、合成着色剂的简要概述1.1 着色剂的分类着色剂是食品添加剂中的重要一员,按照来源可以分为天然着色剂和合成着色剂两种。

天然着色剂顾名思义就是从动物以及植物中提取的天然色素,大多是植物的色素。

最常见的天然着色剂有辣椒红、红曲红。

姜黄、胡萝卜素以及焦糖色素等。

其特点是不易分散且相溶性不高,一般价格高于合成着色剂。

由于食品行业的发展十分迅速,天然色素的价格、易褪色的性质等方面都无法满足现代食品工业的要求。

十九世纪开始,人工合成着色剂登上了历史的舞台,深受食品生产商的青睐。

由于合成着色剂是化工生产的产品,因此颜色较之天然色素更胜一筹,且颜色持久性更长,价格更低。

食品中着色剂的测定

食品中着色剂的测定

食品中着色剂的测定一、目的与要求:1、明确测定各类色素的原理与方法。

2、通过此实验掌握纸层析定性法与提纯色素的定量法。

二、原理:聚酰胺是具有二极性的化合物,水溶性酸性染料在酸性条件下被聚酰胺吸附,而在碱性条件下解吸附,再用纸色谱法或薄层色谱法进行分离后与标准比较定性、定量。

三、试剂:1、聚酰胺粉(尼龙6)2、硫酸1:1 03、甲醇—甲酸溶液:6:44、甲醇5、20%柠檬酸溶液6、10%钨酸钠溶液7、石油醚:沸程60-90℃8、海砂:先用l:10盐酸煮沸15min,用水洗中性,再用5%氢氧化钠溶液煮沸15min,再于105℃干燥,贮于具玻璃塞的瓶中,备用。

9、乙醇-氨溶液:取1毫升氨水,加70%乙醇至100毫升。

10、50%乙醇溶液11、硅胶G。

12、PH6的水:用20%柠檬酸调节至PH 6。

13、盐酸: 1:1014、5%氢氧钠溶液15、碎瓷片:处理方法同海砂16、展开剂a、正丁醇-无水乙醇-1%氨水(6:2:3):供纸色谱用。

b、正丁醇-吡啶-1%氨水(6:3:4):供纸色谱用。

c、甲乙酮-丙酮-水(7:3:3):供纸色谱用。

d、甲醇-乙二胺-氨水(10:3:2):供薄层色谱用。

e、甲醇-氨水-乙醇(5:1:10):供薄层色谱用。

f、2.5%柠檬酸钠-氨水-乙醇(8:1:2)供薄层色谱用。

17、色素标准溶液{以下商品作为标准以100%计。

胭脂红:纯度60%;苋菜红:纯度60%;柠檬黄:纯度60%;靛蓝:纯度40%;日落黄:纯度60%,亮蓝;纯度60%。

精密称取上述色素各0.100克,用PH6的水溶解,移入100毫升容量瓶中并稀释至刻度。

此溶液每毫升相当于1毫克商品色素。

靛蓝溶液需在暗处保存。

18、色素标准使用液:用时吸取色素标准溶液各5.0毫升,分别置于50毫升容量瓶中,加PH6的水稀释至刻度。

此溶液每毫升相当于0.1毫克商品色素。

四、仪器:1、分光光度计2、微量注射器或色素吸管3、展开槽,25 X 6 x 4cm4、层析缸5、滤纸、中速滤纸,纸色谱用6、薄层板:5 X 20em7、电吹风机8、水泵五、操作方法:1、样品处理A、果味水、果子露、汽水:吸取50.0毫升样品于100毫升烧杯中,汽水需加热驱除二氧化碳。

【VIP专享】食品中合成着色剂的测定06.07.02

【VIP专享】食品中合成着色剂的测定06.07.02

食品中合成着色剂的测定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食品中合成着色剂的测定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食品中合成着色剂的测定。

本方法检出限:新红5ng,柠檬黄4ng,苋菜红6ng,胭脂红8ng,日落黄7ng,赤鲜红18ng,亮蓝26ng,当进样量相当0.025g时,检出浓度分别为0.2mg/Kg,0.16mg/Kg,0.24mg/Kg,0.32mg/Kg,0.28mg/Kg,0.72mg/Kg,0.72mg/Kg,1.04mg/Kg.第一法高效液相色谱法2 原理食品中人工合成着色剂用聚酰胺吸附法或掖-液分配法提取,制成水溶液,注入高效液相色谱仪,经反相色谱分离,根据保留时间定性和与峰面积比较进行定量。

3 试剂3.1 正己烷。

3.2 盐酸。

3.3 乙酸。

3.4 甲醇:经0.5um滤膜过滤。

3.5聚酰胺粉(尼龙6:过200目筛。

3.6 乙酸铵溶液(0.02mol/L);称取1.54g乙酸铵,加水至1000mL,溶解,经0.45um滤膜过滤。

3.7 氨水:量取氨水2Ml.加水100Ml.混匀。

3.8 氨水-乙酸铵溶液(0.02,mol/L):称取氨水0.5mL,加乙酸铵溶液(0.02mol/L)至1000mL,混匀。

3.9 甲醇-甲酸(6+4)溶液:量取甲醇60mL,混匀。

3.10 柠檬酸溶液:称取20g柠檬酸,加水至100mL,溶解混匀。

3.11 无水乙醇-氨水-水(7+2+1)溶液:量取无水乙醇70mL,氨水20mL,水10mL,混匀。

3.12 三正辛胺正丁醇溶液(5%):量取三正辛胺5mL,加正丁醇至100mL,混匀。

3.13 饱和硫酸钠溶液。

3.14 硫酸钠溶液(2g/L)。

3.15 pH6的水:水加柠檬酸溶液pH值到6。

3.16 合成着色剂标准溶液:准确称取按其纯度折算为100%质量的柠檬黄,日落黄,苋菜红,胭脂红,新红,赤鲜红,亮蓝,靛蓝各0.100g,置100mL容量瓶中,加Ph6水到刻度,配成水溶液(1.00mg/mL)。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GB2760-2011)
着色剂
柠檬黄
日落黄 苋菜红
最大使用量(g/kg)
亮蓝
0.1 0.1 0.05 0.025
一、实验原理
1.聚酰胺吸附法提取合成着色剂
聚酰胺(尼龙)通过氢键吸附着色剂,天 然着色剂(影响测定)在酸性条件下被洗脱去 除,合成着色剂在碱性条件下被洗脱收集,浓 缩后上机测定。
吸附——洗涤——解吸附——浓缩——上机 理化测定一般步骤:除杂质、收集目标物、 调整浓度、上机
收集滤液,80℃水浴至2mL
乙酸调PH至6,离心管定容至5mL,冰箱保存
6. 上机测定 3000rpm离心5min,取上层10μL进高效液相色谱。
7. 结果分析 (1)保留时间
(2)含量计算
X——试样中着色剂含量(g/kg) V2——进样体积(mL) m——试样质量(g)
A——样液中着色剂含量(μg) V1——试样稀释总机体(mL) 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食品中合成着色剂的测定
——色素提取
2012.4.18
课程目的:
1. 掌握食品中合成着色剂的测定原理;
2. 了解高效液相色谱的工作原理及操作方法。
着色剂:通过使食品着色后改善其感官性状,增进食欲的 一类物质。
天然着色剂:辣椒红、甜菜红、红曲米、胭脂虫红、高粱 红、叶绿素铜钠、姜黄、栀子黄、胡萝卜素、藻蓝素、可 可色素、焦糖色素等等。
2. 色素吸附 称取聚酰胺3g,用少许PH4的水(70℃)调成糊状,加入待 测样品,搅拌5min。
3. 除杂质 组装好G3漏斗,将样品倒入漏斗,抽滤; PH4的水(70℃)洗涤3次,每次20mL(洗涤沉淀物); 甲醇-甲酸洗涤3次,每次20mL(洗涤天然色素); 400mL PH4的水洗涤。 4. 解吸附 更换抽滤瓶。用乙醇-氨水-水溶液洗涤三次(5mL、10mL、 5mL),收集解吸液。 5. 样品浓缩 解吸液倒入蒸发皿中,80℃水浴蒸发至约2mL,以乙酸 (一小滴)调节PH至6。收集样品至玻璃离心管,加水定容至 5mL。
无水乙醇-氨水-水
乙酸铵溶液 合成着色剂标准溶 液 50%乙醇 其他
70mL乙醇+20mL氨水+10mL水 解吸附
乙酸、甲醇、氨水、蒸馏水水
二、试剂与器材
器材: 烧杯、玻棒、吸管、移液管、G3漏斗、抽滤瓶*2、 针筒、温度计、5mL玻璃离心管 电子天平、水浴锅
三、实验步骤
1. 取样、脱气 称取饮料20g,倒入50mL烧杯,碳酸饮料用电炉加热除去 二氧化碳。(已脱气)。
二、试剂与器材
试剂
聚酰胺粉 柠檬酸溶液 20g柠檬酸,100mL水溶解 PH 4的水(70℃) 水+柠檬酸溶液,调至PH=4, 加热 甲醇-甲酸溶液 60mL甲醇+40mL甲酸 1.54g乙酸铵,纯水定容至 1000mL,乙酸调PH至4 浓度0.05mg/mL
配方
作用
吸附 调PH 洗涤 洗涤 流动相 定量分析 定容样品
2. 高效液相色谱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是色谱法的 一个重要分支,以液体为流动相,采用高压 输液系统,将具有不同极性的单一溶剂或不 同比例的混合溶剂、缓冲液等流动相泵入装 有固定相的色谱柱,在柱内各成分被分离后, 进入检测器进行检测,从而实现对试样的分 析。 检测器:二极管阵列检测器
3.结果分析 保留时间(定性):根据样品中各物质被 洗脱至检测器的时间差异来进行定性分析; 峰面积(定量):根据样品峰面积与标准 品峰面积的比较来进行定量分析。
合成色素:用人工合成的方法从煤焦油中制取,或以苯、 甲苯、萘等芳香烃化合物为原料合成的有机色素。包括苋 菜红、柠檬黄、亮蓝、日落黄、诱惑红、赤鲜红等等。
合成着色剂的潜在危害——致泻性、致癌性
国际:JECFA制定各种合成着色剂的ADI 我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 准(PH4水,糊状
20g饮料
加热脱气
混合搅拌5min
G3漏斗抽滤 抽滤过程注意 搅拌、倒废液 70℃ PH4水,20mL,洗3次 甲醇-甲酸,20mL,洗3次 70℃ PH4水,400mL洗涤
目标物
更换抽滤瓶 乙醇-氨水-水,洗三次,5ml、10mL、5mL 清洗漏斗:自来水-盐酸-蒸馏水
现状:超量使用,使用工业色素、染料色素
方便、快速、准确地检测食品中合成着色 剂,是对其进行有效管理的必要手段。
测定手段(GB/T 5009.35-2003): 1. 高效液相色谱法 2. 薄层色谱法 3. 示波极谱法
4. 其他:纸上层析、分光光度法
苋菜红、亮蓝、柠檬黄、日落黄
合成着色剂在饮料中的最大使用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